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21: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活即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活即教育

篇(1)

关键词:游戏、生活、环境创设、游戏模式、游戏情节

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幼儿游戏的生活化,让幼儿在游戏中交往、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生活,从而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不断地提升,真正做到了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一、环境创设――社区的缩影

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因此,环境的创设非常重要。教师应该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发展的环境,让幼儿自主地游戏,快乐生活,从而创造自我和实现自我。

(1)精心布置,将社区“搬”进教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内容,我们总是将社区中一些熟悉的环境“搬”到游戏区中。例如,在小班的幼儿的游戏中,我们就将幼儿最熟悉的家,以及经常接触到的理发店、小吃店等,“搬”进教室,并以幼儿熟悉的名字命名,当幼儿看到平时生活中爸爸妈妈经常去的理发店、小吃店居然在教室里也出现了,特别兴奋,一下子就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2)与时俱进,及时增添新的游戏内容。幼儿的生活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应敏锐地洞悉哪些是幼儿所喜欢的、特别关注的。同时不断创设新奇的游戏环境,充分利用场地及家长等所提供的材料创设更具吸引力的游戏环境,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尽量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引起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生活,在生活中受教育。

二、游戏模式――家庭的合作

在以往的游戏中我们都是以幼儿自主选择为主,幼儿主动选择游戏角色、进而分工合作,并且自己赚钱自己花。而经过不断探索,我们不断地改进游戏模式,现在主要采用家庭合作式的游戏模式。以一组为一个家庭,一个班6个家庭形成一个幸福小区,幼儿在游戏时就像回到自己家,使游戏更具生活化。

(1)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在新的游戏模式中,每个家庭都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等。根据幼儿的意愿,幼儿自主选择角色。爸爸妈妈基本上都有一个固定的工作,主要负责去一些营业性的场所工作赚钱,并且在游戏中做到不轻易擅离职守。爷爷奶奶们相对比较自由一些,可以带着宝宝去邻居家串门、去小吃店吃好吃的、也可以去理发店理发等等,更可以将宝宝送到“幼儿园”自己去加工坊赚钱。作为宝宝要听从安排,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活动。

(2)银行存折,共同使用。在以前的游戏中,我们是采用一人一本存折,幼儿自己赚钱自己花,也就是说自己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而经过改进后我们采用一个家庭一本存折的形式,大家一起赚钱,一起花。这时就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幼儿只知道赚钱不会花钱,有的幼儿只知道花钱不会去赚钱,于是这两类幼儿间就会出现矛盾。但是别以为幼儿都还小,不会解决这个问题,经过讨论、协商,最后赚钱的幼儿会督促花钱的幼儿少花钱,并要求他也去赚钱,从而使存折在互相监督中得到合理地使用。

三、游戏情节――生活的再现

幼儿的生活经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游戏水平,在游戏中幼儿往往会把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发生的事情再现到游戏中。可以说幼儿的游戏情节很大程度上都是幼儿生活的再现。

(1)游戏再现生活。在自主性游戏活动中,游戏情节往往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有一段时间我们正好跟幼儿讨论了如果发生火灾应该怎么办,并进行了防灾演习。于是在一次的游戏中,幼儿正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睿睿小朋友大喊“着火啦,着火啦。”很多幼儿很快就反映过来,马上用手捂着口鼻弯着腰,沿着墙壁逃出娃娃家,而扬扬则摇身一变变成消防员,正对着娃娃家十分卖力地灭火。虽然这是一件突发事件,但这也是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反映,也使得游戏情节更加丰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不断丰富幼儿的一日生活,利用谈话、讨论、参观、访问等多种手段,交流分享经验,扩大并加深幼儿对生活的理解,从而产生新的游戏话题。

(2)游戏创造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不仅使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再现,而且为幼儿各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现实生活是自主性游戏的源泉,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在假想的动作、情景和物体中反映他们眼中的世界。但幼儿未来的生活不应该是我们现在生活的简单重复,我们应该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开展游戏,发展游戏内容。

篇(2)

关键词: 生活 教育 生活教育

我们如何才能学会用生活来教育,怎样做才是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要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表现美化自己的生活”,这既符合了当代教育改革的趋向――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的生活世界。

一、什么是“生活即教育”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又改造着生活。

二、为什么要进行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是强调生活决定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主张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的一切延伸到大社会乃至大自然中去,使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结合,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换言之,“生活即教育”是指生活是教育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教育要是脱离了生活,便不是教育。而旧的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与生活相脱离,它的特征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可见,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生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

三、如何做到生活即教育

(一)用敏锐的观察力,抓住每一个生活中的教育机会。

教育源自生活,“生活即教育”,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要将各领域的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从这一目标出发,我们要抓住平日生活各环节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实施有效的教育。”

1.在教育教学中

在一次《寻找秋天》的活动中,我在活动前准备了各种美丽秋天的图片,不仅仅有江南的水乡美,还有北方的梧桐落叶之美,通过不同图片的展示、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们对秋天的美有了另一种感悟。活动后幼儿们还在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看到的秋天,这时我就走过去和幼儿一起聊天,幼儿将自己在旅游时看到的美丽情景和大家一起分享。为了帮助幼儿在秋天这个话题上有更多的思考,我还结合主题活动开展了“介绍我眼中的秋天”的讨论活动,让幼儿带自己的画和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眼中的秋天。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渐渐会用各种好听的词来形容,可见一切的活动并不是幼儿不感兴趣,关键是教师能否抓住幼儿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激发和鼓励幼儿大胆地表现,促使幼儿将美好的人、事、物都结合起来,感受生活中的美,体验生活带来的快乐。

2.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

(1)游戏的创设从幼儿的生活出发。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游戏中最能体现幼儿的生活习惯,也是幼儿感受生活最为直接的方式方法。在游戏中我们首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一起探讨创设游戏的环境,在创设游戏区角的时候曹鑫说:“我们有娃娃家,有菜场,有水果店,理发店,可是我们没有钱怎么买东西呀?我们要有一个银行。”我们便一起张罗,首先制作游戏用的钱,然后设计银行的标记,最后一起商量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这样就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把生活中的规则通过游戏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游戏中的指导要贴近生活

在幼儿游戏中教师的细心观察和把握时机的指导非常重要,教师细心的观察能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而正确把握指导的时机能及时有效地引导幼儿解决问题、推进游戏。在游戏中教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再配合随机性教育。例如:当小舞台售票员正在卖票时,却发现几位小朋友没有买票就进去看演出,连忙制止,在拉扯中发生了摩擦。这时,教师立刻以表演厅经理的身份介入指导:“你们怎么没有买票呀?”孩子说:“这里又没有围墙,我直接进来看都不要买票。”“那么,要想一个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这时,孩子想到了围墙,“但是用什么做围墙呢?”我把问题抛给了孩子,很快幼儿决定用塑料小椅子围起来当围墙,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把表演厅围上了围墙。游戏在孩子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地丰富、推进,体现了教师细心观察、把握时机指导的重要性。

(二)用心创设环境,有效地利用环境来教育。

1.环境和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

幼儿园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幼儿在家往往一个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是一个个养尊处优的王子和公主,所以自我意识比较强,往往会为了玩具、椅子而争执发生危险事情。虽然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已经通过故事引导幼儿学会谦让、注意安全,但是孩子在玩的时候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于是我们开展了“设计安全小标记”的活动,首先通过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图片中的幼儿做得对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最后设计安全标记。为了提醒大家,我和幼儿一起商量把标记贴在教室的指定地方,这样幼儿不仅能够按照标记来做,而且能够相互提醒,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幼儿之间少了几分争执,多了几分谦让。

2.环境能激发幼儿之间的互动

篇(3)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有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二是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理论也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一、“生活即教育”与地理新课程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

1.联系生活实际,有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概念

地理概念是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它成为难点除了地理概念的知识属性抽象及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还与教师缺少必要的逻辑常识,没有理清地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有关。例如内流河和外流河这两个地理概念学生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两个地理概念,我结合学生熟悉身边地理事物,联系本地区的河流:永定河是汀江的支流,下游并入清溪,下游通过韩江流入海洋;就是说永定河最终间接流入了海洋,这是外流河。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与课文中“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概念进行对照,使学生对“内、外流河”和“内、外流区”等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2.联系生活实际,有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原理

地理原理的建立过程,是对地理现象中所蕴涵的本质特征的感悟。在新课程中地理原理的教学,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经典案例可以让学生领会、感悟地理概念及原理的本质特征。例如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画经纬网,目的是确定地表任何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那么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原理是什么呢?只有纬线或只有经线能否确定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个地理原理,我结合学生对电影院十分熟悉的特点,联系起电影票上的号码编排。横排号和竖排号分别相当于经纬网中相应纬线和经线的度数,即纬度和经度。利用电影票上的横排号和竖排号,就可轻而易举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同样道理,根据经纬网中一个地点的纬度和经度,把相应纬线和经线相互交叉,就可准确迅速地找到这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列举了电影票这个实际例子,学生们深刻理解了“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位置”的地理原理。又比如,昼夜交替是人们每天都能感觉到的,用它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学生很容易理解。由昼夜交替而产生的不同地点的时间差异,可以作为说明地球自转的另一个事实;以冬夏同一时间天亮还是不亮或日出时间不同,说明昼夜长短的变化;这些取材于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地理就关注

到地理现象和日常生活的联系,学着用地理原理解释生活,既激

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现象,提高学生地理思维

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有助学生加深理解地理规律

地理规律包括地理演变和地理分布两大规律,它是反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初中的地理规律虽然是反映较为基本的地理特征,但对于初中生认知水平来说仍是抽像的。许多地理规律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典型例证。例如阳光直射、斜射与地表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规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地理规律。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这个地理规律,我结合学生对手电筒光线比较了解的特点,联系起手电筒照射墙壁的实际例子:用手电筒直射墙壁时,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小,亮度却很大;斜射墙壁时,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大,亮度却很小。由此可推知,阳光直射时,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多;阳光斜射时,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少;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列举了手电筒照射墙壁这个实际例子,学生们深刻理解了“阳光直射、斜射与地表获得太阳光热多少之间关系”的地理规律。

二、“生活即教育”给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的几点感悟

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习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贴近生活实际的地理教学,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到亲切、形象,不再感到所学知识的神秘,故而可以轻松大胆地让他们去感触,去理解,去应用知识。

1.课堂教学的“生活即教育”

“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这是陶行知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于课程资源的全新思考。因此,新时期的地理教师应在自己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创造生活化的地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观察到各种地理现象,包括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所有这些地理现象都是学生生活知识的一部分。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运用举例、图片展示、提问等方法,把这些生活知识引入到地理课堂,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学生在老师创设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地理情境教学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自己的生活知识,建构地理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地理知识能力。

人类的衣、食、住等各个方面都与地理环境密切联系。如在炎热的阿拉伯地区,人们喜欢穿白色宽松的长袍;在我国寒冷的北方人们喜欢穿深色的皮毛服饰;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青藏高原,牧民们往往穿一个胳膊可以露出来的“不对称”的大袍。从饮食上我国历来有“南米北面”之说,这与我国北方旱地以种植小麦为主,南方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有关;从住房上来看,我国内蒙古草原牧民多住蒙古包,黄土高原的居民住窑洞,北方民居屋顶平,屋内有土炕,南方多数民居屋顶斜,窗户大。这些都与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不同有关。又比如在讲授“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海陆差异时,学生对海陆因素是难于理解的。我设置了二个贴近生活的问题:①寒冷的冬天,你脱掉手套,把手伸入河水里,你有何感觉?②炎热的夏天正午,你赤脚走在沙石堆成的河岸边,你有何感受?学生感同身受的答案容易让学生概括出冬夏季节海陆差异的规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当然地理课堂离不开“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把生活引进地理课堂,课堂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突出特点,应该让学生融入生活,拥抱生活,用思维去想象、用行动去体验,从而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效。

2.地理实践能力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这就说明了了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忽视学生实践体验的弊端。陶行知在晓庄时期又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论,强调的是“做”, 也就是实践,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

从新课程标准中,一个突出的变化就是优化、强化教学实践活动。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新课程要求加强学生活动的,教师可从动手制作、观察体验、资料搜集、模拟情景等方面开展活动。此类活动颇具地理特色,突现学生的地理技能,是地理活动成果的主要展示方式。例如,用乒乓球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使学生能够明确地区分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分布和读法,以及东西、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又如在学习“中国行政区划”时,开展我国省级行政区拼图游戏,熟悉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分布。学生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知识的体验过程,这类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新世纪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根据地理新教材或者综合实践课题研究的需要,校园、野外、社会、网络都可以作为地理教学的课堂。扩大了的课堂使地理教师有更多更好的选择。在新教材新环境下,师生互动学习将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在互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活动从以往的个体为主转向个体、个体与小组相结合。通过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参观调查、小组协作学习等多种亲历亲为的体验教育活动,强化对地理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得到的不仅是知识技能和观念,而且培养了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愉悦情感。

3.乡土地理教学的“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先生“社会即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整个生活,整个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新课程标准强化了地理课程与乡土实际的联系。

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地理情况比较了解,联系起来十分方便,教育或学校培养学生成才的目的是学生将来长大后能够更好地为家乡建设服务。如在学习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时,可以与家乡龙岩的气候特点联系起来。而永定客家土楼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与当地的亚热带气候、丘陵地形、酸性红壤等自然地理环境相关。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家乡,而且把学到的知识同身边的事紧密联系起来,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借助乡土地理课程,开发学生综合思维的头脑走出教室,可以开展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考察、规划开发,也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等综合实践活动,而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十分丰富,为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篇(4)

一、理解生活教育理论

小学音乐教师要想用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第一必须理解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思想,就是要紧密联系教育与社会生活实际,在生活中感受音乐,在音乐中享受生活,在生活和音乐之间铺上一条通道,让学生更好地品味音乐,同时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第二要知道“生活即教育”理论只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针对中国传统的以文字为中心的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内容而提出来的,它提倡教育不仅不能和生活脱离,还要能够为生活服务;提倡教师不要把学生禁锢在课堂学习知识,应该带着学生走出课堂,到五彩斑斓的大社会中去汲取知识;提倡学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用丰富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的教学内容,旧知推动新知学习,降低实践的坡度。第三要能够按陶行知先生对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去评价自己的教学内容是否合适,首先要看在你的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手有没有从“握笔”中解放出来,随着老师的节拍变成“万能”的手;其次要看教师所选的教学内容能否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和创造,并能够学以致用,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不能教死书,要教真的书、会动的书、有用的书,就是要教社会生活所需要的书。

二、指导生活教育实践

《音乐课程标准》说过,音乐教育的成功不应该仅仅体现在课堂上,更应该展示在社会的大天地里,音乐学科有别的学科所不能相比的独特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如果实施得成功的话作用非常之大,可以使学生的心智水平得到发展,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也可以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地利用生活教育理论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得到最大限度地优化,与时代接轨,和生活同步,为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而努力奋斗。我在教学中为帮助学生进入学习佳境,采用了多种方法,如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进行音乐实践的兴趣。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的低下,因此我在教学时总是通过学生生活中已有的一些通俗易懂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相对专业的乐理知识,教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也快乐,更重要的是效果不错。

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奏,我没有过多地去跟学生说什么音符的长度,也没有过多地去跟学生讲解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而是把节拍练习融入了平时的拍手、转圈等日常活动中去,如和学生一起跳圆舞曲,在跳的过程中体会3/4拍子的强弱的特点等等,巧妙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可以轻轻松松地使得学生对乐理知识融会贯通,而且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心情愉悦,也乐于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就会被大大地激发。

三、生活血液注入教材

时代在飞速地变化,而音乐教材却没有太大的变化,迫切需要教师将生活中的新鲜血液注入音乐教材,以便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生机无限,《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材中注入15%~20%的含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这给教师进行音乐教学实践赋予了很大的自,也给学生学习热情的提高加入了催化剂,因为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我在教学中就巧妙地将生活中的部分内容注入了教材,改变了“涛声依旧”的尴尬现状,从而让学生既喜欢音乐也喜欢音乐课。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材无非就是一个例子,不是唯一内容,我在教学时不拘泥于教教材,而是对教材进行科学地加工处理,该去就去,该添就添,注入更多的富有美感的音乐内容,给音乐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篇(5)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初中物理;生活;教学设计

闲暇之时,我会阅读一些理论,作为教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总让我常读常新。在教育界,陶行知的名字无人不晓。作为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提出的很多理论至今对我们都有其前瞻性与指导性,历久弥新,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也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中强调了在教学中要体现出物理价值,即: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得到启发,自然而然地渗透物理学的原理,同时通过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联系及运用。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与生活、自然联系紧密。如果说我们生存的环境给我们的是一种表象,那么物理学科便是透过这种表象而达到的一种“深入”的哲学,这种通过“浅出”的生活表象到达的“深入”的探究,在哲学上讲就是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灵活有效的课堂设计,以下是笔者针对这一物理哲理所做的一点探究。

一、源于生活的现象,探究现象的物理原理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一种生活的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有的学生不喜欢物理,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物理学科的趣味,而不少学生之所对物理产生浓郁的兴趣,就是因为看似枯燥的物理原理,实则都源于生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物理学的原理时,不要一味强调学生去记忆,而是让学生把物理原理从生活的现象中得出。

比如,教学声现象时,我在上课一开始就问学生:“声音是什么?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再熟悉不过,有美妙的音乐、繁杂的声音,我们通过自己听到的声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这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表象,声音的深层次内涵体现着物理学的科学原理,比如,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有多大的能量?”学生通过生活的现象,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随后我又用一些生活现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我用一张纸、一个铅笔盒、一支粉笔这些随手拿来的工具,提示学生:“怎样能使这些工具之间相互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在这种看似“浅显”的生活现象里,一步步走进“深入”的物理学的原理,进而我在总结中提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传播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传播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源自生活的启发,探究实验的物理验证

既然物理学科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就好比“拨开云雾见天明”,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得到一些启发,进而探究实验的物理验证,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

比如,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中讲到“物质的三态”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特别是讲到物质的“升华”,我一开始并没有把升华的定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衣柜里的樟脑丸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小了,但是打开衣柜的时候,我们可以闻到气味,还有,在冬天气温很低的情况下,我们刚洗好的衣服晾在晾衣架上,但是发现很快变成了冰,这时候我们都知道衣服不能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硬邦邦的衣服渐渐干了。这就是物理上所说的“升华”。

随后我又列举了生活中的小例子,想:“让我们刚洗过的衣服快速地干,我们有哪些办法呀?”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学生很快提出了多种办法:“可以将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将衣服放在衣服篮中平放摊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将衣服用洗衣机把水甩干。”“可以将衣服放在太阳下晒,或者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烘干。”可以说,这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启发,结合物理学的相关原理,再回到生活的验证中,完成从生活到物理原理,再到生活的过程。

三、源自生活的素材,探究物理科学的价值

在探究、挖掘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时候,关键点在于什么?我认为在于乐趣。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无一不是乐于探究、乐于思索的学生,他们在探究物理科学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前行的动力。在好奇心的指引之下,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教学“光现象”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时候,我带了一个白瓷的碗和一根筷子,带到讲台上,结合学生平日的生活经验,很快发现筷子放进碗中就变成了弯的。我随后跟学生说道:“这个场景你们再熟悉不过了吧,但是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好奇地看着我,等待谜底的揭晓。随后结合我黑板上给出的光的折射的定义,学生了解到光是通过某种透明介质折射到别处,如果这种介质不是透明的,那么就会产生反射现象。随后我又通过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图,给学生加以剖析,加深他们的印象。通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并且结合他们的夹角进一步分析。这时候学生对“光现象”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因为平日里他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而通过对“光现象”的物理学分析,让他们更加理性地了解到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四、源自生活的实践,探究物理科学的实用

认识世界的过程,让我们拨开云雾见天明,智慧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完成认识世界的过程,更要完成改造世界的过程。物理学科是一门集科学、哲学、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所以在我看来源自生活的实践,真正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和有用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学科学习的目标,让学习不仅变得高效,更是变得有效。

在学习“摩擦力”之后,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有意识地将摩擦力的原理应用于生活中。比如,学生在购买鞋子的时候,会留意一下鞋底,怎样的鞋底有更好的摩擦力,在路滑的时候不容易摔跤。把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带到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车上的摩擦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小组热烈的讨论,课堂达到了,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温故知新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正是要求我们教学不要脱离生活,要紧紧联系生活实践,这也切合初中物理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集科学、哲学、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注重了科学性这一点,而没有深入地挖掘,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其实物理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有着人文性价值的一面。生活与物理不可分割,透过生活的“表现”,挖掘生活的“本质”,这是物理学科的奥秘,也是智慧课堂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篇(6)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

生活教育是下层建筑。何以见得呢?我们有吃饭的生活,便有吃饭的教育;有穿衣的生活,便穿衣的教育;有男女的生活,便有男女的教育。它与装饰品之传统教育根本不同。它不是摩登女郎之金刚钻戒指,而是冰天雪地下的穷人的窝窝头和破棉袄。

生活与生活磨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我们把自己放在社会的生活里,即社会的磁力线里转动,便能通出教育的电流,射出光,放出热,发出功。

今天我要讲的是“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r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John Dewey)先生那里来的,我们在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教育”。在这里,我们就要问:“什么是生活?”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而发芽开花。从动的方面看起来,好像晓庄剧社在舞台演戏一样。“生活即教育”这个演讲,从前我已经讲了两套,现在重提我们的老套。

第一套就是:

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的就不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

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所谓之生活未必是生活,就未必是教育。

第二套是第二次讲的时候包括进去的,是按着我们此地的五个目标加进去的,就是:

是康健的生活,就是康健的教育;是不康健的生活,就是不康健的教育;

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不劳动的生活,就是不劳动的教育;

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不科学的生活,就是不科学的教育;

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是不艺术的生活,就是不艺术的教育;

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改造社会的教育;不是改造社会的生活,就是不改造社会的教育。

近来,我们有一个主张,是每一个机关,每一个人在19年里都要有一个计划。这样,在19年里我们所过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生活,也就是有计划的教育。于是,又加了这么一套:

是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有计划的教育,是没有计划的生活,就是没有计划的教育。

篇(7)

关键词: 陶行知 生活教育理论 现代价值

陶行知(1891—1946)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特别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在杜威实用主义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国情,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对于生活教育,陶行知如是说:“生活教育是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人们要过健康的生活,就需要健康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就有劳动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就有科学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就有艺术的教育。”

一、对生活教育理论三个方面的浅析

(一)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主体部分,它指明了生活教育理论的目标和内容。第一,它说明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教育是存在于生活之中的,或者说生活本身即是教育。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对“生活”二字不是狭义的理解,它包含着我们生活的一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方方面面。而且,陶行知先生提倡的“生活即教育”并不是说既然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那么教育就等同于生活,可以一味地生活而无需教育了,这显然是片面地理解了此话的含义。在这里,陶行知强调的是教育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虽然有生活即有教育,但是在不同阶段,人们的生活不同,受的教育也就不一样;即使是在同一阶段、同一社会之中不同的人所过的生活也不相同,有的人过着前进的生活,有的人过着落后的生活,这样更需要教育来引导了。第二,“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认为我们过什么样的生活,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最终还是为生活服务的,教育始终离不开生活,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这也说明了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育,教育要想发挥其对社会的促进作用,必须通过生活来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表明了生活需要教育。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上,而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需要,因此生活又需要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既然有生活就有教育,教育无处不在,那么到处都应该有教育的影子。此主张反映了生活教育思想实施的途径,即把广大人民作为教育的对象,把社会生活作为教育的范围,把生活实际作为学习的教材,这一主张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对象,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但是“社会即学校”并不是主张取消学校,而是强调学校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同时给学校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

(三)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方法论和教学论。其主要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合一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新课改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同时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这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颇有共通之处。

二、生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在注重生活的基础上,具有其现代价值,对推进素质教育、推广大众教育和主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活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

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但不难发现,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还是流于表面形式,应试教育仍旧愈演愈烈,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还有升学的择校热等,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能动性。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把我们的生活作为教育学生的资源,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因此,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笔者认为:(1)素质教育要注重受教育者与社会、自然、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开阔眼界,多联系实际,而不是一味坐在教室看书本;(2)素质教育不仅要着眼于未来,更要关注并解决当下我们面临的难题,培养人的主动性与实际生活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论与大众教育

陶行知无疑是一个社会本位主义者,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培养的不是小众教育,而是占人口80%以上的、与民众的生活、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大众教育或者叫平民教育;不是培养“人上人”的教育,而是培养“人中人”的教育。他的“社会即学校”,提倡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这一主张着眼于扩大教育的领域和内容,有利于把社会生活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普及大众教育,用教育来影响生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使广大劳动群众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从他的“社会即学校”还可以看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教育的场所。由此,在普及大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提高课程资源意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事、物等资源,发挥教育的社会化作用。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环境下,普及大众教育是实现学习意识普遍化和学习行为社会化特征的一种途径。

(三)生活教育理论与主体教育

主体教育是以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尊严为前提,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培养。通过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具有主体性创造意识的人,促进社会发展。主体性是创造型人才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集中体现。新课改倡导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学习的主人,都是主体性教育的体现,其含义与陶行知的主体性思想是一致的。鉴于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主体教育的意识;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动性;第三,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交互主体”的关系;第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著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64.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489.

[3]陶行知全集:第3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623,27.

[4]教学做合一[A].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185.

[5]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