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5 22:34: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软件项目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此次会议上,邦永招募了全国30多个地区的总,宣布于今年11月正式启动市场。虽然邦永的产品价位仅在540万元之间,定位为中低端市场,但同行还是感到了压力。邦永在加紧营销渠道建设的同时,还酝酿着和很多行业主管部门的技术合作,似乎意在打造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行业标准。
今年,中国政府拨了3000亿元专款用于各类政策性项目的建设,各省、市地方政府至少有1000亿元的专款项目,全国每年至少有2000个1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如果这些项目都用软件来进行管理的话,这个市场无疑非常可观。据统计,目前项目管理软件高端市场的容量在1亿元以上,35年内将达到6亿元左右。中、低端用户数量更为可观。
事实上,SAP、ORACLE、PEOPLESOFT等国际上知名的管理软件商在项目管理软件市场上已经先行了一步。他们凭借着产品线长的优势,在向国内客户销售ERP系统的同时,也把项目管理软件带进了中国。同时PRIMAVERA等软件公司也在尝试开拓国内项目管理软件市场。据记者了解,目前还有美国和欧洲的几家大型的项目管理软件公司正在中国调查市场,估计不久将挺进中国。国内管理软件厂商也开始觉醒,纷纷迈开了进军项目管理软件的步伐。上海华普加快了向中关村企业项目管理的进军、北京华炎软件推出HotPM企业项目管理软件……
当人们对ERP不再狂热时,庞大的管理软件市场一下子被催熟了。目前,国内软件巨头用友在与瑞典IFS公司成立了北京用友艾福斯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后,也开始将其业务迅速扩张到项目管理软件市场。国内其他软件公司如邦永(中国)、北京梦龙、新中大等也紧随其后。美国Primavera、OpenPlan、微软等国际性公司也纷纷杀入这一市场。
“对手非常强大,这说明商机很大!”杨铁铃对记者说,“我们认为目前SAP、ORACLE等国外管理软件商的主要精力还是在ERP市场,项目管理只是其产品线的一部分。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具规模的同类型软件企业,更谈不上标准。”邦永对称霸这个市场充满信心。
阻碍犹存
提起项目管理软件,杨铁铃侃侃而谈:其实很早人们就开始实施项目管理,如金字塔、长城等伟大的工程之所以成功,都得益于当时对工程项目进行严密的管理。20世纪60年代初,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倡导下,将项目管理的概念引入了我国,并在当时的国民经济各个部门进行试点应用,将这种方法命名为“统筹法”。2000年底,联想在“天麒”、“天麟”两款计算机产品的开发过程中,结合业务对项目管理的需求,配合项目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编制软件方案,使该项目仅8个月便全部完成,并达到了国际上PC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只是当时的企业全都将目光放在ERP上。”杨铁铃不无惋惜地说。
杨铁铃认为,“项目管理对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一直以来大家都在提它,其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比较多。但是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杨铁铃所说的没落到实处是指目前阻碍国内项目管理软件发展的两个因素:
一方面,国内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尤其是工程的管理者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对项目建设的管理仍然缺乏明确的法规,项目管理者对监管存在抵触情绪;而另一方面,国内高端管理软件市场一直是众多管理软件供应商争夺的焦点。当大多数软件生产商为ERP的高额利润所吸引时,在自身还没有完成ERP改造情况下,就匆匆转身投入了ERP软件市场的争夺,使得项目管理软件成了一块被荒废的良田。
杨铁铃为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去年国家统计局在对旧有的网络架构进行改造时,花了50多万引进了惠普的项目管理,而这还是基于美国1969年建立的PMI(国际项目管理协会)标准。“在国外,90%以上的项目建设都采用软件进行管理,而在我国则还不到10%。如果以应用项目管理软件可以节省35%的建设资金来算,这将是一笔惊人的数字,”杨铁铃说,“我国目前有2000万家中小型企业,在企业项目建设上他们大多数都需要进行项目管理。”
标准之蛊
在微软技术教育大会上,微软(中国)总经理唐骏针对中国软件业难以做大的困境指出,正是由于国内众多软件商对项目管理不够重视,软件开发没有一个规范,无法控制项目的可操作性,导致成本增加,直接影响了整个软件业做大。其实这不仅是软件业本身存在的问题,众多重大项目投资也存在同样问题。然而中国目前的项目管理大多受制于领导意志,要做到很好的控制项目成本,做到与国际标准接轨,其难度不言而喻。
专攻项目管理的邦永曾对外宣称,邦永的PM2系列软件不仅是国外软件的汉化版,而且融合了国际标准化项目管理精髓与本土国情的项目管理模式。从事过项目管理的人都知道,通常一个人对项目管理的把握有4个层次,第1个层次是“误以为自己了解”;第2个层次是“知道自己不了解”;第3个层次是“知道自己了解”;第4个层次是“自己不知道自己了解”。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心网络运行管理部主任张富民在谈到项目管理实施的体会时对记者说,他觉得当时自己还处在第3个层次。这就是说,目前的项目管理还是一种投资人在投资内的把握,是用工具化的手段帮助投资者把握项目中的每一个赢利和去掉不良成本。
软件项目管理:是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人员、产品、过程和项目进行分析和管理的活动。
软件项目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的组织与管理、软件度量、软件项目计划、风险管理、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过程能力评估、软件配置管理等。
软件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让软件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成本按期,按质的完成软件交付用户使用。
软件项目管理的对象:是软件工程项目,它所涉及的范围覆盖整个软件工程过程。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软件项目;项目人员;成本估算;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2)003-0038-02
作者简介:林美娥(1982-),女,福建泉州人,同济大学厦门软件职业学院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与网络教学。
1工作量和成本估算
1.1预测软件规模
为了估算软件项目的工作量和完成期限,首先需要预测软件规模。度量软件规模的常用方法有代码行技术和功能点技术。
代码行技术(LOC)是依据以往开发类似产品的经验和历史数据,估计实现一个功能所需要的源程序行数。把实现每个功能所需要的源程序行数累加,就可得到实现整个软件所需要的源程序行数。但是源程序仅是软件配置的一个部分,用它来代表整个软件的规模似乎不大合理。为了克服代码行技术的缺点,人们提出了功能点技术。
功能点技术(FP)依据软件信息域特性和软件复杂性,用功能点(FP)为单位度量软件规模。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是:FP=UFP×TCF。UFP包括各种输入、输出、查询、主文件数、外部接口数等;TCF包括高处理率、性能标准、联机更新、可重用性等复杂性因子。功能点数与所用的编程语言无关,因此在判断信息域特性复杂级别和技术因素的影响程度时,存在着相当大的主观因素。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根据软件项目的特点选择适用的软件规模度量方法。
1.2工作量估算
根据项目的规模可以估算出完成项目所需的工作量。表示工作量和影响工作量因素之间关系的模型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方法进行估算。这类模型的总体结构形式:
E=A+B×(ev)C(1)
其中,A、B和C是常量,E是以人月为单位的工作量,ev是估算变量(KLOC或FP)。
(1) Walston和Felix开发的模型是首批此类模型中的一个,他们根据IBM的60个项目数据得出以下的方程式:
E=5.2×(KLOC)0.91(2)
这种规模用代码行数来测量,其中还包括注释(当然注释不能超过代码行总数的50%)。
(2) Bailey和Basili提出了一种元模型的建模技术,他们用一个由18个科学性项目构成的数据库证明了他们的技术,首先把标准误差估算降到最小,产生一个非常精确方程式:
E=5.5+0.73×(KLOC)1.16(3)
然后根据误差比率调整这个初始估算。
(3) Boehm在其经典着作“软件工程经济学”中,介绍了一种软件估算模型的层次体系,称为COCOMO,它代表了软件估算的一个综合经验模型。COCOMOII是软件成本估算模型,是软件决策中成本和进度关系模型,涉及软件开发工作量、预算、进度、软件质量。COCOMOII给出了3个层次的软件开发工作量估算模型:第一阶段是应用系统组成模型,用于估算构建原型的工作量;第二阶段是早期设计模型,适用于体系结构设计阶段;第三阶段是后体系结构模型,适用于完成体系结构设计之后的软件开发阶段。
当使用COCOMOII和功能点估算时,虽然两者是估算方法中比较科学的方法但也存在一些主观判断,一般存在很大主观判断时采用此方法。
软件成本中最大的部分是工作量,还包括设施、方法和工具等预算。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要进行工作量及成本的估算,且随着项目的开展,工作量估算更加准确。
2制定项目计划
项目进度通过列举项目的各个阶段,把每个阶段分解成离散的任务或活动,来描述特定项目的软件开发周期。进度还描绘这些活动之间的交互,并估算每项任务或活动将花费的时间。为此,项目管理者必须制定一个足够详细的进度表,以便监督项目进度并控制整个项目。
常用的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主要有Gantt图和项目网络图两种。Ganntt图通过日历形式列出项目活动及其相应的开始和结束日期。在进度报告中很有效,容易于读懂和使用。但是作为计划编制工具不是太强,没有表示活动间的逻辑关系。项目网络图是项目的所有活动以及它们之间逻辑关系或排序的图形显示,表明活动和事件间的相互关系。具有识别关键路径、项目历程和活动排序、表明工作流程、帮助编制计划和组织工作等优点。因此,工程网络图是制定进度计划的强有力的工具。通常,联合使用Gantt图和工程网络这两种工具来制定和管理进度计划,使它们互相补充、取长补短。
进度安排是软件项目计划的首要任务,而项目计划则是软件项目管理的首要组成部分。与估算方法和风险分析相结合,进度安排将为项目管理者建立起一张计划图。
3人员组织
3.1人员角色和特性
软件项目管理应该以人为本,有效管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决定项目团队成员的角色,要了解每个人员的特性,比如完成工作的能力、开发类似应用的经验、使用类似技术的经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及管理技能等特性。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技术专长,做到人尽其能。在软件开发或维护项目中,开发团队成员会彼此相互交流,也会与用户以及客户交流。人员背景和交流能力也能对项目的成本和进度产生很大影响,很多项目都要求几个人必须共同承担完成一项或多项活动的责任,项目经理在选择同哪些人在一起工作时,应该了解每个人的兴趣和能力。
3.2项目人员组织
在软件工程项目中,人员组织方式有民主制程序员组和主程序员负责制组。
在民主制程序员组里每个小组成员完全平等,过程和个人是分开的,批评只针对产品或结果,并不涉及个人。不论讨论的是设计问题还是测试技术,小组成员投票产生决策。这种态度有助于更快速地发现错误,从而导致高质量的代码。不足的地方在于没有明确的权威指导,组员间缺乏必要的协调,最终可能导致工程失败。
在主程序员负责制组中,有一个人总体负责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其他的小组成员向该主程序员汇报,主程序员对每一个决定有最终决策权。同时,组内分工,给主程序员提供充分支持,所有通信都通过一两个人进行。副主程序员(也称后备程序员)是一名候补人员,其主要工作是在必要时替代主程序员。资料员负责维护所有的项目文档,编译和链接代码,并对提交的所有模块进行初步测试。这种工作划分使得程序员能集中精力做编程。
当然,还有许多其它组织开发或维护项目的方式,上面介绍的两种组织结构代表了两种极端的情况。在给定的条件下怎么选择最合适的结构呢?在有着高度确定性、稳定性、一致性和重复性的项目中,使用像主程序员负责制这样的等级组织结构会更有效。这些项目成员之间的交流很少,强调规章、专业、正式以及组织层次的清晰定义。
另一方面,当项目中涉及大量的不确定性时,采用更为民主的方法可能会更好。因为项目的不确定性比较高,参与决策和鼓励开放式交流可能会更为有效。
在适当的时候把两种类型的组织结构组合起来。例如,可以要求程序员独立自主地开发一个子系统,在层次结构内部使用民主制;或者可以为一个结构松散型项目的测试小组规定一个层次结构,指派某人负责所有主要的测试决策。
险管理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经常会碰到对需求的误解、关键人员流失、测试时间不充分、实时性能达不到要求、外部提供的环境达不到要求等风险事项。所以项目经理必须确定在开发或维护过程中是否会出现这些风险事项,并制订计划以避免这些事件。如果这些事件不能够避免,也要把伤害降到最低。风险管理包括识别风险、分析风险、为每个风险分配优先级、降低风险、风险管理计划及风险化解。
首先,评价项目的风险,以便了解在开发或维护过程中可能发生什么。可以通过类似系统的检查清单,以确定新项目是否可能受到清单中风险的影响。其次,分析已经识别的风险,以便能尽可能多地了解风险事项的性质。有很多技术可以增加对风险的了解,包括成本模型、性能模型、网络分析等。最后给所有的风险分配优先级。优先级能够利用有限的资源集解决最有威胁的风险。
可以通过改变性能或功能需求,避免风险;也可以把风险分配到其他系统中,或者购买保险,转移风险。要是风险发生,接受并用项目资源控制风险。在风险管理计划中做好记录,以便他人查阅。随着项目的进展,定期地重新评估风险、风险出现的概率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成本估算应当在早期进行并且经常进行。可以将成本估算和风险管理结合起来,通过成本估算,我们在对预算内完成工作表示担忧时,风险管理技术可以用来减少甚至消除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由于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项目管理思想正逐步被各行各业所接受和采用。建设部最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件,也表明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正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在国际上,一些大的管理软件商如SAP、ORACLE、PEOPLESOFT等借助企业的优势已经把项目管理软件带到了中国,美国Primavera公司的项目管理软件在上海普华的和推动下更是占领了水电、石化、核电、交通等领域,目前正逐步向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项目型企业领域等进军。其他如微软、Openplan、邦永(中国)、瑞典的IFS公司以及国内的梦龙、用友、新中大也不甘示弱,纷纷涉足项目管理软件领域。因此,目前国内项目管理软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此外,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进入中国,而这些国外公司在项目管理和项目控制中大多采用了项目管理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如BECHTEL公司、ABB公司、FOSTERWHEELER公司、福特丹尼尔等,由于他们项目管理水平比较高、管理比较细,给国内的冲击比较大,由此带来的工程索赔也频繁增加,这也是促进国内一些公司加大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项目管理软件的现状
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是从无到有慢慢发展起来的,引进和应用正逐步走向理性。目前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有单功能项目管理软件和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单功能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专注于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文档管理和信息沟通等某一或较少的方面,如Primavera公司的投资与合同管理软件Expedition、进度控制软件P3(SureTrak)、上海普华公司的文档管理软件PowerDocument、微软的Project98/2000、梦龙软件以及其他中低档项目管理软件,这之中有些软件如P3和Project2000具备一些集成功能,以此为基础的升级版本逐渐发展成了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目前Primavera公司推出的P3E(Teamplay、P3E/C)、Microsoft公司的Project2002已经发展为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
*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这类软件(系统)包含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通常为一组套件,所有的套件组合即为项目管理系统,如Primavera公司的P3E/Teamplay/P3EC套件就包括ProjectManager、PA、MM、PR和PV组件,这些组件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对象,微软的Project2002/2003定位在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其服务器版包括MicrosoftSharePointTeamServices、MicrosoftProjectWebAccess以及与OfficeXP集成,实现了项目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此外,一些项目还专门开发了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如东海大桥项目管理系统、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等,这些都是典型的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也是大型项目和项目型组织的首选。
从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价格水平来看,一般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档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功能比较强大,价格比较高,如Primavera公司的P3和P3E、Gores技术公司的Artemis、ABT公司的WorkBench、Welcom公司的OpenPlan等。另一类是低档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功能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如TimeLine公司的TimeLine、Scitor公司的ProjectScheduler、Primavera公司的SureTrak、Microsoft公司的Project98和2000等,国内如梦龙、华炎、鹏为、来网等项目管理软件。
但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的完备程度和应用效果并不成正比,从实际应用情况看,目前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软件引进不当、应用范围较窄、应用力度不够、应用缺乏规划和制度保证等等,因此国内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成功的案例也并不多。这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如制度问题、项目管理软件的理解问题、组织问题、人员问题、知识管理问题、数据管理问题等,阻碍了项目管理软件的深层次运用。
三.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1.项目管理思想变革的影响带来的发展趋势
项目管理软件作为项目管理的辅助工具,其功能设计、实现方式和应用总是受到项目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目前项目化运作已经渗及各个领域内,有人甚至提出“一切皆项目”,这些在项目型公司如IT公司、设计院、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组织内,正得到研究和实践;而另外一方面,一个大项目内的子项目或者一个组织内的项目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又必须把这些项目作为一个有机项目系统来考虑,因此,从项目管理思想的研究来看,一组项目的项目管理和一个组织内所有项目的项目管理正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如ProgramManagement、EnterpriseProjectManagement和PortfolioManagement等。
在这一背景下,项目管理软件正逐步向企业级项目管理或ProgramManagement发展,软件功能包括企业级数据库、广域使用、多并发用户以及可使用多级数据(如企业级和项目级)结构等。国际上最著名的项目管理软件供应商美国的Primavera已经推出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P3E,即PrimaveraProjectPlannerforEnterprise组件(包括核心组件、分析工具、知识管理、数据采集模块、基于WEB的交互组件等),目前这一软件在我国正逐步推广,Primavera公司计划在一两年内代替其早期的P3软件,成为项目管理软件的主流,而美国的微软公司也把目标瞄向了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领域,目前其主流产品MicrosoftProject2002和OfficeXP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和Primavera产品相比,微软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定位在中低端,也更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由于多项目管理思想的出现,项目的战略组合、优先级选定等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Management)也日益得到重视,一些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同时注意到了软件的项目投资或费用分析功能(PortfolioorCostAnalysis),如P3E组件里的PortfolioAnalyst(PA)组件就是用于项目的进度、资源、费用和赢得值分析的,甚至出现了专门的PortfolioManagement软件,METAGroup把目前的该类软件供应商分成了三个集团:领先集团(Leader)、挑战集团(Challenger)和跟随集团(Follower),其中Primavera公司和Niku公司处于第一集团,微软等9家公司处于第二集团。
2.软、硬件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硬件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即计算机硬件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而软件技术的发展更快,项目管理软件也是如此,以Primavera的P3为例,其从1983年第一版至今已经进行了10多次升级,但由于P3核心架构开发较早,因此其功能应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如数据安全、字段字符限制、采用文件型数据库等等,极大的限制了P3的进一步功能扩展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Primavera公司在总结P3应用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开发了全新概念的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P3E(Teamplay、P3E/C)。
项目管理软件的主流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界面技术从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今天的Browser浏览器界面;平台体系结构也从单机单用户发展到文件/服务器(F/S)体系,再到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使用范围也从单机到局域网再到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从目前看,网络版项目管理软件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其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C/S结构,二是B/S结构。
随着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范围的扩大,系统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C/S结构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种模式不仅对客户来说软件价格昂贵、软件的安装和维护不方便、软件的多版本管理困难等,而且对供应商来说软件的测试麻烦、开发时要考虑的兼容性问题复杂、售后服务麻烦(需要开发很多补丁、提供多种版本的售后服务)以及增加了许多额外的硬件和开发成本等。而B/S结构则在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出更方便的特性,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上网即可立即进行维护和升级,这对人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项目管理软件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使得升级和维护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越来越简单,如Primavera公司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软件最新版本Expedition9.0已经由C/S结构改进为B/S结构模式。
Constructwar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cottUnger预言“瘦客户端”方式将成为AEC(工程界)领域内的主导,此外B/S结构也有利于企业软件系统的集成,目前电子商务、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软件都逐渐向B/S结构发展。JAVA技术的成熟也使B/S结构日益成为应用软件的主流。
3.应用实践驱动的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由于项目管理的广泛应用,项目管理思想正逐步被各行各业所接受和采用。建设部最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文件,也表明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正逐步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在国际上,一些大的管理软件商如SAP、ORACLE、PEOPLESOFT等借助企业的优势已经把项目管理软件带到了中国,美国Primavera公司的项目管理软件在上海普华的和推动下更是占领了水电、石化、核电、交通等领域,目前正逐步向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项目型企业领域等进军。其他如微软、Openplan、邦永(中国)、瑞典的IFS公司以及国内的梦龙、用友、新中大也不甘示弱,纷纷涉足项目管理软件领域。因此,目前国内项目管理软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此外,由于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进入中国,而这些国外公司在项目管理和项目控制中大多采用了项目管理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如BECHTEL公司、ABB公司、FOSTERWHEELER公司、福特丹尼尔等,由于他们项目管理水平比较高、管理比较细,给国内的冲击比较大,由此带来的工程索赔也频繁增加,这也是促进国内一些公司加大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力度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项目管理软件的现状
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是从无到有慢慢发展起来的,引进和应用正逐步走向理性。目前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有单功能项目管理软件和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
*单功能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功能比较单一,主要专注于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文档管理和信息沟通等某一或较少的方面,如Primavera公司的投资与合同管理软件Expedition、进度控制软件P3(SureTrak)、上海普华公司的文档管理软件PowerDocument、微软的Project98/2000、梦龙软件以及其他中低档项目管理软件,这之中有些软件如P3和Project2000具备一些集成功能,以此为基础的升级版本逐渐发展成了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目前Primavera公司推出的P3E(Teamplay、P3E/C)、Microsoft公司的Project2002已经发展为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
*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这类软件(系统)包含项目管理的主要工作,通常为一组套件,所有的套件组合即为项目管理系统,如Primavera公司的P3E/Teamplay/P3EC套件就包括ProjectManager、PA、MM、PR和PV组件,这些组件分别用于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对象,微软的Project2002/2003定位在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其服务器版包括MicrosoftSharePointTeamServices、MicrosoftProjectWebAccess以及与OfficeXP集成,实现了项目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此外,一些项目还专门开发了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如东海大桥项目管理系统、三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TGPMS)等,这些都是典型的集成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也是大型项目和项目型组织的首选。
从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和价格水平来看,一般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档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功能比较强大,价格比较高,如Primavera公司的P3和P3E、Gores技术公司的Artemis、ABT公司的WorkBench、Welcom公司的OpenPlan等。另一类是低档项目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功能比较简单,价格也比较便宜,如TimeLine公司的TimeLine、Scitor公司的ProjectScheduler、Primavera公司的SureTrak、Microsoft公司的Project98和2000等,国内如梦龙、华炎、鹏为、来网等项目管理软件。
但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的完备程度和应用效果并不成正比,从实际应用情况看,目前项目管理软件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软件引进不当、应用范围较窄、应用力度不够、应用缺乏规划和制度保证等等,因此国内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成功的案例也并不多。这之中有很多影响因素,如制度问题、项目管理软件的理解问题、组织问题、人员问题、知识管理问题、数据管理问题等,阻碍了项目管理软件的深层次运用。
三.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趋势
1.项目管理思想变革的影响带来的发展趋势
项目管理软件作为项目管理的辅助工具,其功能设计、实现方式和应用总是受到项目管理思想发展的影响。目前项目化运作已经渗及各个领域内,有人甚至提出“一切皆项目”,这些在项目型公司如IT公司、设计院、投资公司、咨询公司等组织内,正得到研究和实践;而另外一方面,一个大项目内的子项目或者一个组织内的项目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又必须把这些项目作为一个有机项目系统来考虑,因此,从项目管理思想的研究来看,一组项目的项目管理和一个组织内所有项目的项目管理正成为新的研究课题,如ProgramManagement、EnterpriseProjectManagement和PortfolioManagement等。
在这一背景下,项目管理软件正逐步向企业级项目管理或ProgramManagement发展,软件功能包括企业级数据库、广域使用、多并发用户以及可使用多级数据(如企业级和项目级)结构等。国际上最著名的项目管理软件供应商美国的Primavera已经推出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P3E,即PrimaveraProjectPlannerforEnterprise组件(包括核心组件、分析工具、知识管理、数据采集模块、基于WEB的交互组件等),目前这一软件在我国正逐步推广,Primavera公司计划在一两年内代替其早期的P3软件,成为项目管理软件的主流,而美国的微软公司也把目标瞄向了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领域,目前其主流产品MicrosoftProject2002和OfficeXP具有较强的集成性,和Primavera产品相比,微软的项目管理软件主要定位在中低端,也更适合中小型企业使用。
由于多项目管理思想的出现,项目的战略组合、优先级选定等项目投资组合管理(PortfolioManagement)也日益得到重视,一些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同时注意到了软件的项目投资或费用分析功能(PortfolioorCostAnalysis),如P3E组件里的PortfolioAnalyst(PA)组件就是用于项目的进度、资源、费用和赢得值分析的,甚至出现了专门的PortfolioManagement软件,METAGroup把目前的该类软件供应商分成了三个集团:领先集团(Leader)、挑战集团(Challenger)和跟随集团(Follower),其中Primavera公司和Niku公司处于第一集团,微软等9家公司处于第二集团。
2.软、硬件技术进步带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知道,硬件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即计算机硬件性能每18个月增加一倍,而软件技术的发展更快,项目管理软件也是如此,以Primavera的P3为例,其从1983年第一版至今已经进行了10多次升级,但由于P3核心架构开发较早,因此其功能应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如数据安全、字段字符限制、采用文件型数据库等等,极大的限制了P3的进一步功能扩展和应用,在这种情况下Primavera公司在总结P3应用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开发了全新概念的企业级项目管理软件P3E(Teamplay、P3E/C)。
项目管理软件的主流技术与管理思想一样,也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界面技术从DOS字符界面,到Windows图形界面(或图形用户界面GUI),直至今天的Browser浏览器界面;平台体系结构也从单机单用户发展到文件/服务器(F/S)体系,再到客户机/服务器(C/S)体系和浏览器/服务器(B/S)体系,使用范围也从单机到局域网再到可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从目前看,网络版项目管理软件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其主要有两种结构:一是C/S结构,二是B/S结构。
随着项目管理软件应用范围的扩大,系统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C/S结构的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这种模式不仅对客户来说软件价格昂贵、软件的安装和维护不方便、软件的多版本管理困难等,而且对供应商来说软件的测试麻烦、开发时要考虑的兼容性问题复杂、售后服务麻烦(需要开发很多补丁、提供多种版本的售后服务)以及增加了许多额外的硬件和开发成本等。而B/S结构则在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B/S架构的产品明显体现出更方便的特性,无论用户的规模有多大,有多少分支机构都不会增加任何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所有的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客户端只是浏览器,根本不需要做任何的维护,如果是异地只需要把服务器连接上网即可立即进行维护和升级,这对人力、时间、费用的节省是相当惊人的,所以客户机越来越“瘦”而服务器越来越“胖”是将来项目管理软件的主流发展方向,这使得升级和维护越来越容易而使用越来越简单,如Primavera公司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软件最新版本Expedition9.0已经由C/S结构改进为B/S结构模式。
Constructwar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ScottUnger预言“瘦客户端”方式将成为AEC(工程界)领域内的主导,此外B/S结构也有利于企业软件系统的集成,目前电子商务、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软件都逐渐向B/S结构发展。JAVA技术的成熟也使B/S结构日益成为应用软件的主流。
3.应用实践驱动的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趋势
一段实践以来,由于许多人对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理解不够,导致软件(系统)应用成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软件(系统)应用流于形式,给项目带来了人力和财力的浪费,甚至成为项目实施的一种负担。应该说,这种现象目前仍然存在。但从总体上讲,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逐步趋于理性和务实,软件(系统)的实用性成为其首要功能之一,目前以工作流程处理为中心的沟通平台和信息管理软件在市场上一直得不到广泛应用就是因为其功能的实用性不强。因此,软件功能的日趋实用性也是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日益广泛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实施对策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计算机软件的更新越来越快,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如果软件的研发与创新工作停滞不前,那么企业就很可能被市场淘汰,因此,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计算机软件的研发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很大的。而计算机软件项目同其它项目管理一样,需要高效、科学的进行管理才能够实现良好的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尽量避免“项目黑洞”,从而降低项目的风险。但是当前关于我国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简单分析实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措施。
1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出发点及其本质内容
1.1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出发点
目前计算机软件广泛应用于办公系统、餐饮行业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解放了出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1]。但是计算机技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计算机软件也在快速地更新,因此计算机软件项目的管理难度高于一般项目的管理难度。由于每一个软件项目差异性较大、更新快,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方案与管理者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实际项目管理中问题层出不穷。高效、科学的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可以有效保证软件的质量以及控制软件的开发和维护成本,所以项目开发商在借鉴优秀的管理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优化资源配置,在保证软件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地对技术人员、资金成本以及运营风险进行管理,从根本上增强管理成效。
1.2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本质内容
计算机软件项目与具体的项目不一样,它具有不可见性,所以需要辅以专门的工程试验方式以及测试方法才能够使管理得意顺利进行[2];不同的系统需要不同的软件,导致软件产品多样且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无法制定一个普遍适用的管理机制,很多管理都是一次性的;软件需求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管理结构的复杂性、风险性,同时工作量也大,为了降低管理的风险系数以及减少工作量,往往需要国际通用数据挖掘以及多维分析等新型技术[3]。1.2.1管理人员的项目管理规划。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工作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软件产品的质量、以及管理效果。所以在构建项目管理团队时一定要任人唯贤,选择业务水平高、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的员工。在实际管理中,要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根据软件的需求、工作量、开发人员安排以及配置,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项目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由专人进行管理,可以增加工作的条理性,这样分工协作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在保障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管理人员要根据当前管理的情况以及收集的数据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对于在实施过程取得良好效果的措施要发扬光大,对于不合理的措施要及时纠正。1.2.2计算机软件质量以及配置管理。软件的质量是企业立足的根本,在整个项目管理中,软件质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认为是整个管理的核心。软件的最终受众是广大的用户,因此,软件在研发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定位,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详细分析,切不可不做调研就盲目研发,缺乏群众市场的软件是无法成功打开市场的。技术人员做好大数据分析工作,深入调研,确保软件可以完整、准确地表达用户需求,而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就是保证软件在研发过程中要符合相关要求,明确质量标准,管理人员要对项目进行整体绩效考核,科学调配不合格产品。而对软件配置进行科学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它可以把各项管理活动有机结合,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贯彻实施。配置管理员要将各项配置具体分类、归档,并形成逻辑清晰的配置管理结构,方便管理人员对程序代码、软件文档等的日常管理,这样可以使各类配置记录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质量体系的贯彻实行。1.2.3计算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①技术方面的风险,软件开发技术难度比较大,有时候虽然并没有违背科学原理,但是可能由于技术难度大或者遇到研究瓶颈,导致当前无法研究出来;②竞争风险也是比较常见的,研发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以及金钱,但是别的技术开发商先行一步将软件研发出来;③再比如,客观环境的风险,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技术的更新也十分迅速,有时可能由于社会、经济以及技术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原有的技术开发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以上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风险[4]。计算软件在开发过程中风险系数很大,若缺乏严格的风险管理,可能导致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大项目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企业从此一蹶不振。因此,企业一定要执行科学的风险管理,风险管理人员要对风险进行识别,做好风险的评估工作,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系数。
2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2.1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存在问题
①缺乏合理的项目管理培训和控制。在计算机软件管理中,长期以来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很多人都是半路上岗,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项目管理培训,实际的管控经验更是寥寥,所以项目管理的效率低下,甚至会出现失控的现象。②缺乏软件风险管理理念。在软件项目的研发中,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到软件的研发进度,甚至导致研发失败。而项目经理缺乏风险管理意识,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风险的预测能力、防范能力都比较弱,这就给项目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③软件项目团队缺乏必要的协作、沟通往来。计算机软件项目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共同执行,但是现在的管理团队凝聚力不足,缺少团队合作精神,由于责权不明确,常常会出现责任推诿的状况。
2.2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改进措施
①深化软件项目管理人力资源体系。项目管理机制的建立以及执行工作都离不开人,可以说人才是管理的根本。企业要定期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以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并加强团队建设,使员工力量都能够往一处使,同时根据员工的性格特点、技能优势等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优化资源配置。②健全计算机软件项目风险管理。企业要加强风险管控人员对风险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系数,保障项目管理效益。(3)健全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团队。管理团队是管理制度执行的主体,项目管理工作分为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等,这些管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叉,因此,各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而每一项管理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且工作人员各有所长,所以要对职位进行科学分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潜力,切实保证管理效益。
结束语
计算机软件项目的实际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我们相信,只要管理人员引起足够重视,通过不断总结管理经验以及学习先进的管理技术,软件项目管理机制会得到不断的完善,项目管理的综合水平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汪扬.计算机软件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J].硅谷,2011(9):71--71.
[2]王勃.基于项目管理的计算机软件应用方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6):47--49.
[3]杨凯友.关于计算机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用,2011(22):145-145.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是我国建筑业的客观要求。,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质量和实际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现状、寻找差距,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用以指导软件的开发,推动实际应用的深入,对于提高我国项目管理水平、实现行业信息化、产业结构高度化,都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2、工程项目管理软件
2.1概念的界定
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以下简称为项目管理软件)是指以项目的施工环节为核心,以时间进度控制为出发点,利用计划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进度、费用、资源等进行综合管理的一类应用软件。它包括五个主要功能模块:进度计划管理功能、资源管理功能、费用管理功能、报告生成与输出功能、辅助功能(主要指与其他软件的接口、二次开发、数据保密等)。这种概念源于对国外类似产品的概括,如P3(PrimaveraProjectPlanner)、MicrosoftProject、HarvardTotalProjectManagement、HarvardProjectManager.从广义上看,项目管理软件包括了与项目管理工作相关的各种应用软件,可以涉及进度、费用、资源、质量、风险、组织等各个方面,是项目管理相关软件的总称。
2.2发展概述
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今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见图1)。
第一次,90年代初,标志是研发主体由用户本身转变为专业化的软件。在70、80年代多是各用户单位自行研制的单项功能的初级产品,即自己提出需求、自己研究、自己开发、自己使用,是一种完全的小生产方式,在近二十年中发展缓慢。90年代初,市场带动出几十家专门从事建筑管理软件开发的高民营企业,软件开始走上化、专业化、商业化的快速发展道路。
90年代是国内建筑管理软件迅猛发展的十年,工程造价、工程量、钢筋配料、平面图制作、标书制作软件等新产品大量涌现,价格逐渐降低、功能不断完善,界面友好、操作方便,通用性、实用性增强。
第二次,90年代末,标志是产品由单机版转向系统集成。如将项目施工方案的设计、概预算、工程量计算、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管理、事务性管理等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运行环境由单机用户拓展到网络多用户,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共享。
进入2000年来,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出现了滞缓现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市场因素又有技术因素,既有外部环境的又有自身条件的制约,如加入WTO的影响、用户需求的变化,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的进步等。项目管理软件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必然趋势如何?怎样应对?这些摆在众多业内人士面前。
3、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现状
3.1外部环境分析
3.1.1机遇
(1)积极的政策环境。2000年7月国务院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投资融资、税收、产业技术、出口、收入分配、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建设部正在领导制定《建设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通用标准》和《建设信息平台数据通用标准等通用标准,以规范建设领域信息市场行为。各省市地方的建委、定额站以及高新技术开发区,积极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制定一系列的优惠办法,培育扶植当地软件企业的发展。
(2)巨大的市场需求。项目管理软件作为一种行业专用软件,其发展与建筑行业自身的兴衰息息相关。据统计,我国现有各类施工企业10多万家,项目经理部几十万个,除此之外工程监理、审计、建行、甲方等单位也都是管理软件的用户,远期软件需要量应在100万套,但现在软件总的销量不足2万套。加入WTO以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经济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国内总体建设投资规模扩大,这将会为建筑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也必将拉动行业软件市场需求的增长。
(3)信息技术在建筑业的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建筑业应用信息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项目管理软件的普及推广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主要表现在:1.网站建设从无到有,形成了政府网站、行业网站、企业网站三个层次。2.广泛应用计算软件和工具软件。3.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2挑战
(1)项目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软件的应用要有一定的条件,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中影响软件应用和开发的主要问题有:1.管理工作尚未标准化。例如各种报告、信息、数据及各种费用项目的划分,各种文本等的标准化程度不高。2.工作过程中的随意性,非程序化工作和干扰,使先进的计划、控制方法和程序难以使用,难以显示出它们的效果。3.整体管理水平低,各层次的管理人员尚不能掌握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不仅限制了对软件应用的需求,而且进一步拉大了国内项目管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2)国外竞争者的挑战。目前,打进中国建筑市场的国外软件有MS-Project、P3等。这些软件功能强大、专业性强、知名度高、营销方式灵活。如P3软件在国际上具有极高的知名度,逐渐成为工程项目管理行业的标准软件。世行也在大型项目上推荐使用P3软件。加入WTO后,外国软件企业将享受国民待遇,出口补贴政策、政府采购将受到限制,我国的产品市场不仅要开放,服务市场也相应开放,软件市场从而将完全开放,国内软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加入WTO后,外资建设项目增多、建筑市场逐步放开,国外工程设计、承包、咨询单位的大量涌入会加大MS-Project、P3等的市场份额。
国产软件一般在功能设置和运行机制上更符合国内用户的需求和习惯,如有双代号网络图、前锋线功能等。但在用户界面、报告生成与输出、数据交换、二次开发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些软件目前还不可能用于国际工程项目。
3.2内部条件分析
3.2.1优势
(1)技术成熟。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经研制出适用于公司和项目两个层次的产品,而且部分软件的技术水平达到新的高度,令外国同行刮目相看,为发展适合国情的信息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如北京梦龙公司的智能管理系统Pert、大连同洲公司的项目计划管理系统TZ-Project.
(2)市场占有率高。初步估算,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在三分之二以上。此外,用户购买软件后,需要经过培训,才能掌握运用。一旦熟练使用后,就倾向于继续购买后续产品,而不愿转购其他公司的同类产品。这一消费特征有利于率先占有市场的软件。多种原因造成国内软件企业已抢先一步占领市场,建立起销售渠道和用户对它们的信任。
(3)服务本土化。软件的价值归根结底表现在对传统行业的服务上,软件行业竞争的核心是服务的竞争。国内的软件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市场开拓,已在全国的数十万用户中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深入到公路、港口、建筑、市政、铁路、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能够快速响户要求,提供全面的咨询培训维护服务,这是外国公司在短期内无法做到的。
(4)人才优势。国内软件开发人员的薪酬平均低于国际水平,是美国的1/30~1/20,可大大降低软件研发成本。此外,国内建筑市场运作不规范,用户需求差异大,而国内研发人员熟悉行情,与用户容易沟通,开发的产品更符合“国情”。
3.2.2劣势
(1)品牌与质量。国产项目管理软件数量不少,但没有一个能够像P3那样知名的品牌。几十家软件研发单位“各占一个山头”,国内市场呈现小而散、四分五裂的格局。在研发过程中普遍缺乏严格的测试环节,软件的改动和版本的升级频繁,造成成本的增加和维护上的难度,带给用户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软件开发管理体制,一个关键性设计人员的变动往往会严重软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在功能模块上,国产软件偏重进度计划管理,在资源管理、费用管理方面远远落后与国外软件。此外,国产软件都无法实现环境下异质数据库的互连、没有对用户开放二次开发的接口。
(2)规模小、开发资金不足。国内软件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以企业自主投资、风险投资和政府投资三种为主。大部分企业缺乏正常的融资手段,只是依靠经营利润的积累。企业规模小、缺乏“重量级”企业,、设计、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有限。据统计,50人以下的企业占40%左右,50~100人的企业占50%左右,100~200人的企业仅2家,200人以上的为零。
(3)缺乏统筹规划。由于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方向引导,软件开发只能根据客户要求,由软件技术人员,凭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进行设计、编程,造成软件开发选题雷同,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企业在技术、研究、开发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力量分散,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也延误了发展的时机。
(4)人才流失。由于缺少合理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大量软件开发人员流向高收入的电信、、商业领域,国内从事工程管理软件开发的人员不足千名,其中懂工程、懂机、懂管理的复合性高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4、国外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及启示
4.1发展概述
国外项目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可以追溯到50年代中后期网络计划技术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后期网络程序已经十分成熟。整个70年研究的重点是完善和扩展网络模型分析软件的应用功能,如成本和资源的平衡优化;同时提出并研究了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进入80年代以后,PC机的普及和项目管理工作的化、标准化,使一般中小型企业、中小型项目也可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网络技术才真正普及。90年代后,项目管理软件发展迅速,不断有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软件推出,在项目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成为项目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项目管理软件的功能层次不断提高,对应着三个显著阶段:
第一层次,也称基本功能,如进度控制、质量管理、资源管理、费用控制、采购管理等,是对基层工作流程的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数据共享,减轻了基层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在80年代已基本完成这方面的功能开发并在基层项目管理中广泛应用。
第二功能层次有两个特点:一是分析和预测功能,包括工期变动分析、不可预见事件分析(如恶劣气候、汇率变动、市场物价变动、分包商情况变动等)。在分析基础上产生预测功能,主要包括进度预测、投资预测、资金需求预测等,并有相应的数学模型。二是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通讯功能,主要是局域网上的多用户操作和多项目管理,以及借助Internet、Intranet,邮件、电子信箱等先进的通讯工具和手段,减少项目管理班子的工作所受的地域限制。P3及MS-Project都是这一层次的产品。
第三层次是基于因特网的项目管理,使整个项目管理业务与因特网结合,具有跨平台兼容、交互性和实时性,项目成员可以协同工作,实现在线文档管理、在线讨论、视频会议等。到目前为止尚无完善的产品出现,但有两个软件Mesa/Vista,WebProject已初具雏形。
4.2发展启示
目前国内项目管理软件的发展还处在第一阶段。某些软件具备或正向第二功能层次发展,没有基于因特网的第三阶段软件。国外同类软件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到启示:数据通讯、多项目管理、多用户环境、多系统兼容和与Web技术集成、增强用户自定义功能,这代表着项目管理软件的新发展。客户机(Client)/服务器(Server)模式向浏览器(Browser)/服务器(Server)模式转变将是必然趋势。
5、对策
5.1我国项目管理软件SWOT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我国项目管理软件SWOT矩阵。
5.2政府和行业协会
(1)规范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推进《施工项目管理规程》、《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等的制订和落实,严格按规程、规范和标准进行项目管理。在项目管理中推广使用WBS(项目结构分解)等,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与统一。加强信息技术标准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利用标准来占领市场。
(2)统筹规划,抓大放小,分类指导。制定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技术政策,确定产业升级目标,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战略产业。对各省市地方的造价、钢筋、工程量等单机软件鼓励自由竞争,让市场来决定优胜劣汰,同时强化行业管理,维持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对项目管理软件的研发加强扶植力度,增强国产软件自主发展的能力,重点扶植、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行业协会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联系,为企业在技术、管理、市场信息、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指导和帮助。
5.3软件企业
(1)利用政策,把握机遇。认真研究、充分利用国家为产业发展提供的政策环境,要充分利用加入世贸组织的过渡期,力争在三、五年内完善项目管理软件并实现产业化。
(2)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推进产品创新和产品重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要强化知识产权管理,积极实施信息技术专利战略,按国际项目管理要求进一步完善产品,争取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正在研发之中的,要多研究国内外同类软件,合理选择细分市场,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或市场跟随战略。
(3)规范企业管理。积极参与ISO9000,CMM,ISO14000等国际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国际安全认证,加强软件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吸引并留住各类优秀人才。
(4)服务创新。推动软件售后服务的化,建立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不具备持续开发能力的公司应向增值服务的专业服务公司转变。从目前发展趋势看,软件的升级、维护、咨询活动的利润比销售的更可观。
6、结论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研发的整体水平较低,实际应用情况不容乐观。要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和企业都要付诸努力。政府和行业协会要规范项目管理,实现与国际接轨;统筹规划,抓大放小,分类指导。软件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规范企业管理及建立服务创新的体制。
参考
[1]MatthewJ.Liberatore.ProjectManagementInConstruction:SoftwareUseAndResearchDirections[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2001,(March/April)。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3]陈昌柏。WTO-ITA与中国IT产业发展[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
[4]王雪青。国际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