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20: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会计信息化论文

篇(1)

abstract: i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re economic management, finance and trade and economy related majors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accounting knowledge to develop high- quality management personnel than ever before. 51lunwen.com/master_degree.html many non-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have set up accounting courses. howev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are some probl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ems an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courses presents new challenges as well. ways to adapt to the wav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ay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of accounting as a university subject has become the topic of the present article. this article aims at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accounting; teaching reform; method research     

[摘 要]经济快速发展,使许多经济管理、金融和贸易等与经济相关的非会计专业越来越认识到会计学知识在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中的重要性,许多非会计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但是,硕士论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适应信息化的浪潮,对会计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成为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会计学;教学改革;方法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作为一种核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财务会计信息作为核心的价值信息已经受到除专业会计人员以外的各类经济管理人才的广泛重视。与此同时,作为高校学历教育中的会计学课程也受到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青睐。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等几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硕士论文会计作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商业语言和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在企业管理和经济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财经类院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定程度地掌握这门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一、 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会计学的目的应该是能够读懂报表、分析报表、运用报表。至于如何生成会计信息,则不属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该关注的范畴。然而,在当前的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中,一些高校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长期的应试教育思维及缺乏必要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使得会计学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多地等同于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掌握。对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了解。学生也一味地满足于死记硬背某些结论,忽略了所学专业的特点,难以把握会计对各非会计专业的作用,从而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将会计与特定的专业相联系,只能就会计而论会计,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显然不是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初衷和目的。

 

(二)教学内容缺乏特色               

会计学教师组织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一般是教材,而目前已经出版的会计学教材基本上是会计专业教材的减缩本,其中会计业务的处理所占篇幅较大。过分注重会计信息处理过程的介绍,而涉及会计信息分析与利用的内容很少。如果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使用这种教材,那么会计学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心自然而然就放在了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及会计核算方法的详细介绍上了。显然,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会计学这门课程时,其侧重点不应是掌握如何进行会计核算,而是要学会对会计数据如何进行分析利用。因此其教学的重点当然应该是会计报表。而实际教学中会计报表内容只是粗略地提及,谈不上详细讲解及其编制。学生对报表也只能是模糊不清,根本弄不清报表数据的来龙去脉,更谈不上分析利用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落后               

目前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仍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即按目录从第一节讲至最后一节,学生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听取老师事先确定的教学内容,只能是“你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没有任何选择余地。虽然近年来很多高校在会计学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改革试点。使用了多媒体教学。然而,大多数教师所使用的多媒体教学,其实只是单一地运用ppt,由屏幕替代了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技术。学生并不完全认同这种教学方式。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案例教学法、网络技术及相关软件在教学中的应用却很少涉及。这无疑降低了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从因材施教来看,非会计专业教学应采用不同于专业会计的教学方法。

--> p> 

(四)实验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财经类高校普遍重视会计学专业的实验教学,而在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认识轻感性认识的教学误区。在这种教学指导思想下,很多高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中根本没有实验教学这个环节。即使个别高校有会计实验教学这个环节,分配的学时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就导致很多学过会计学的学生,根本没见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实物。由于缺乏会计实验的具体操作环节,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能通过想象来理解会计实务,这显然使会计学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 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针对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推动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学教学发展。

 

(一) 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目标准确定位       

教学目标的确定,不仅涉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模式,同时还决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而言,学习会计学的目的与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是通过会计学课程的学习能读懂这门商业语言。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利用者,如同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一样,都是作为一个工具为以后的工作服务的。因此,会计学的整个教学过程都引导学生去站在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思考应该掌握哪些会计知识。后者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因此,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教学目标应定位为:引导学生树立会计思想和会计思维方式,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懂得利用会计信息化技术获取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提高非会计专业毕业生的管理和决策能力。

 

(二)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学内容应体现学生专业特色                 

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目的并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专门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管理人才。因此,其教学内容应首先保证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硕士论文同会计专业的学生有所区别。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在会计学的教学中加入适当的专题,将各专业的业务特点在会计上的反映做一个专门的介绍,例如,在给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讲授会计学时,可重点突出对收入准则的讲解等。这样就突出了学生的专业特色,做到了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在内容安排上应突出会计要素、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因为非会计人员看到的会计资料就是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报表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的重要工具。同时.还要增加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会计内部控制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考虑到当前的会计信息化应用的普及,应在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中适当融入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不仅了解传统的会计信息生成系统,也了解现代的会计信息生成系统。

 

(三) 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教育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将新的信息技术融入到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设计制作一些电视录像片、计算机课件等,让学生通过观看了解掌握有关内容。例如对会计对象的介绍,既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片来介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也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使得学生全面了解供、产、销过程,这样更容易理解会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非会计专业学生管理和决策的实际能力,可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对案会计专业毕业论文例的讨论和教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所学的会计知识,并从现实生活的案例中感受到会计就在身边,从而对会计学学习产生兴趣。当然,采用教学案例法并不是要放弃课堂讲授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应以会计理论教学为主,会计案例法为辅。会计理论中穿插会计案例的目的只是为了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增强会计学的趣味性。此外,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答疑、质疑、讨论等.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把教案、网络课程录像、会计软件等放在服务器上,供学生随时查列和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

 

(四)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实验教学              

会计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密切的学科,因而会计学的实验教学也显得尤为重要和必不可少。非会计专业学生进行会计实验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会做账,而在于熟悉各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从而学会利用会计信息。因此,在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实验中,教师应通过对实验内容的合理设计,使学生能完整地体验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使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掌握从会计核算结果出发去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或效益的技巧。有条件的高校可购置会计模拟实验软件,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会计软件的操作,体验会计的整个账务处理流程,从而把所学的会计学知识贯穿起来。此外,学生也可利用网络资源,登录一些在线会计网站,免费体验在线会计的方便与快捷,以了解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学会利用网络会计信息。

 

三、 会计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会计学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先导课程,也是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领入会计知识殿堂的入门课程或启蒙课程,硕士论文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仅对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后续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乃至对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终身学习产生长远的影响。该课程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

--> 、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即“三基”,内容抽象、专业术语多,核算复杂,规范性强、灵活性差,给教与学带来很多困难,往往是教师硬着头皮讲,学生耐着性子听,稍有疏忽,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课堂气氛紧张、压抑、沉闷,一节课下来,教师与学生都很累,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这种挑战对教师而言,则是必须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对如何加强和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进一步的思考。课堂以多媒体手段和实物演示为主,配合师生互动的方法。

根据会计学课程的内容,结合应用型操作技能培养的需要,整理制作多媒体授课课件。首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课下温习已学过的,预习本节课要讲的,以提问来督促,以检查所布置的练习来达到效果。然后,以多媒体手段演示内容,讲解清楚,有文字,有图表,比较生动地将枯燥的会计内容表达出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会计核算程序的讲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解系统有效,学生反映效果良好。其次,实物演示以增强感性认识。基础会计学中,科目、账户、借贷记账法、账簿、凭证等是最基本的概念。掌握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经济事项的方法是要达到的主要要求,清楚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程序环节是基本的能力。为增强感性认识,购买相应的凭证、账簿、报表等教学材料,并在教学中加以演示,以举例和实物讲解概念,直观地增加理解和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另外手工和计算机模拟以增强动手能力。

为了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编写涉及基础会计部分实习的实例,并尝试在教学中期穿插模拟。让学生模拟期初建账、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从而使学生对企业的整个会计业务流程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计算机模拟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 钟红英. 大学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8,(3).

[2] 李刚.谈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6).

[3] 郑福芹. 浅谈怎样发挥多媒体在会计教学中的优势 [j]. 中国科技息. 2008,(8).

篇(2)

关键词:ERP;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19-03

一、前言

1.问题提出。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时代的到来,使许多人感到措手不及、力不从心。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已将会计电算化类课程设置为财会类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ERP教学环境下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而研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文献资料又显得匮乏,与信息技术发展的时代要求不相适应;因而,有必要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要求。

2.研究意义。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教学形式之一,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大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工作作风和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重要平台。它的成功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本文结合河南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的成功经验,对创新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找出目前高职会计电算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为培养能熟练操作ERP信息系统的适应现代企业管理需要的会计专业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现状综述

吴宗奎认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质量以及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思路和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丘晓平、李艳琴建议在ERP实践教学方法上可做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职业资格证书”三结合的教学方式;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为的教学方式;仿真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教学方式;全新的课程考核标准实施。但系统论述ERP坏境下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方面的文献资料并不多。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1.概念界定。(1)实践教学。司淑梅认为实践教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实践教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特定环节,即是围绕某一专题、利用一定手段组织的一次实践活动。关于对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内涵的研究,其内涵基本与实践教学内涵相当。(2)教学模式。职业教育专家谈兴华先生认为:“所谓教学模式,是指按照一定教育理论、教学原则和教学经验,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可操作、可控制的结构性流程。”本文对教学新模式的探讨,也将主要围绕这五个方面进行。

2.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符合知识经济社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依据这一培养目标,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确定了“教产结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是我院从省情、校情出发,在广泛深入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和长期摸索砥砺的基础上,采用的有利于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教产结合”为亮点,牢牢把握实验、实训、职业技能竞赛、顶岗实习这几个关键环节。

3.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现状分析。本人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历及与多所兄弟院校一线教师的座谈中大致了解到,教师在讲授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时,大多采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四、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设计

1.设计原则。实践教学应包括课程实践(主要指平时作业、大作业、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集中实践(主要指社会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以及与上述各实践环节相关的管理、督查、考核及评价等。

2.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目标的定位,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的定位,是确定会计电算化教学其他环节的起点,目标的确定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方针。

3.教学内容组织。实践教学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过程之中。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结构层次,并根据实践教学的不同层次选择适宜的实践教学形式。以三年制普通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将实践教学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阶段。如下图的“图1实践教学层次设计”所示。

低级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第一学期应以见习活动为主,主要任务是熟悉相关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对象,以及该岗位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能力,其主要目的是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经验。学生通过课程内容的实践,印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活”的知识,并初步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中级阶段,即第三和第四两个学期,以专项实践教学(即集中实习)为主要形式。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和综合的专业能力,掌握一定的职业专项技能及职业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意识。这一时期的实践教学内容应以综合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核算与管理、税务核算与电子报税为主,专项实践活动应以在真实或者高仿真的职业环境中进行为宜。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加以指导,便于学生将理论所学转化为实践能力,并获得一定的职业判断经验。

高级阶段,即第五和第六两个学期,应是前面一系列课程的继续、深化和提高。而它的综合实践性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对毕业实习指导力度弱,以“试就业”代替实习等现象。这样的实习就失去了该课程设置的本意,沦为学校减轻监管负担的理由。而学校要想真正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总体水平,适时调整实习计划或方案。毕业论文是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期间总体知识能力水平的学术提升;因而,毕业论文的选题要与实习的内容相结合,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提供宝贵的时间和实践经验,以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学生的学术研究水平,培养学生的自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例如,在高年级阶段仍然需要课程实践教学。

4.教学方法。(1)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师生根据实际岗位任务共同完成一个具体“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课程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需具备以下基本条件:①服务于教学内容,具体形式应与业务工作过程特点有直接联系。②学生作为项目活动的主体,拥有参与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③有明确而具体的考核目标要求。④评价指标多元化。任务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成效。(2)岗位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情节,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师生给予共同评议、总结,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岗位理解能力。(3)顶岗实习法。就是以就业为导向,依托实际运转的校外实习基地,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校企合作协议进行的一种市场化程度很高的教学方式。为了加强顶岗实习期间对学生的管理,学校要制定严格的实习管理制度,主动而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以便及时对实习学生给予指导,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4)教产结合法。建立专门的校内财务公司,实现对外营业。聘请会计电算化专业师生带薪任职相应工作岗位,这种方法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能让师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成长。此外,引进专业的职场管理模式,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使专业实习具有“实战性”、“前瞻性”。再者,还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师资优势,接纳社会相关会计业务培训,全面提升会计电算化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服务本地区经济。

5.保障机制。(1)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计划是执行实践教学的程序保障。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科学的实践教学标准。②切实可行的实践项目。③统筹安排实践项目的先后顺序,做到内容上前后衔接,时间上又不产生冲突。(2)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一方面,加强校内实习实训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我院目前建立了手工会计、ERP综合实训等多个实训室,还将建设一个高仿真会计综合实训室,配备仿真银行大厅和办税大厅。(3)加强实践教学“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高职院校的主体力量,是办好高职院校的先决条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定期派出专职教师“顶岗实践”。②奖励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及相应会计职称证。(4)重视教材建设。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教材编写原则上,始终坚持以最新会计准则为依据,逐渐形成理实一体化的教材体系。目前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已出版的教材有:《高仿真会计综合实训》、《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用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税法实务》等等。其中,《高仿真会计综合实训》正在申请省级精品课配套教材。(5)通过技能竞赛,强化技能训练。以“理论教学操作化,操作教学竞赛化”为原则,我院通过举办各级各类技能竞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管的目的。技能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融洽了师生关系,收到了事办功倍的效果。去年我院代表队获得教育部高指委主办的第五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总决赛团体一等奖。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采用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进行多角度评价。

五、结论与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领域将成为一个不断变化的、开放的研究领域。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层次,本身一系列问题尚无定论,同时由于笔者知识结构、研究水平的局限和篇幅所限,对某些问题的阐述难免有不够透彻和深入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实践中,本人将对这一领域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1]王玮,杜俊娟.关于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的探析[J].科教新报,2010,(15):104.

[2]吴宗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4.

[3]丘晓平,李艳琴.ERP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的思路与探索[J].福建电脑,2011,(4):197-198.

[4]司淑梅.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5.

[5]闫晓波,何莉.对商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认识与实践[J].北方经贸,2004,(12):127.

[6]朱利军,屈有安.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与剖析[J].职教论坛,2005,(18).

[7]谢应琴.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5):69.

篇(3)

内 涵

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具有的职业素质的外化,是一种综合的、职业的能力,它既包括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应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还需要对应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能力以及创新和开拓能力。

高职财经类专业本身的特点和岗位特征决定了财经类高职学生毕业后通过专业服务,与各种类型的消费者直接打交道,直接以人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 工作更具灵活性。除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和技能点外,良好的合作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承受挫折和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更是服务行业所必须具备的。此外, 学生实际就业岗位多是基础管理岗位, 日常事务处理和基本管理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更强调综合职业能力。

前 提

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要求确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与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决定了专业知识模块的搭建、课程的设置、教学模式的构建、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的教学工作。财经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需要邀请社会、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深入细致的社会调研,分析和研究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产业结构的布局及发展情况;分析和研究专业所服务的经济领域或行业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分析和论证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及期望等。虽然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差异,但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要求都应把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术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

在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职责,确定各岗位从业人员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再以能力为主线,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将整个教学内容具体划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和个性化发展模块,依此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既考虑到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又为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

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

由于综合职业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因此评价和考核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现阶段,高职院校常采用的学生能力考核方法有:闭卷笔试,主要用于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掌握及运用情况进行考核,这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考核方式。开卷笔试,主要用于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现场操作,主要考核实际动手能力,工科类高职院校运用的最多。撰写调查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沟通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财经类高职院校采用较多。毕业设计、论文,主要考核学生的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信息检索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口试或答辩,主要考核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根据综合职业能力考核的目标, 高职院校应对学生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形成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体系。要强调的是重视校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结合企业人员的评价意见,将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纳入考核范畴。

实 践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职人才培养环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占据核心地位。学校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从三个方面进行设计:面向市场需求,以职业分析为基础设计专业课程,把握好课程与工作的匹配;选好专业理论基础,本着“够用”“实用”为度,把握好课程的理论深度;增加实践课程,创设真实的职业环境,把握好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比如学校会计专业,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实践课程形成了相对独立体系,并在教学计划中占 50%以上。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原来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限选修课四个部分逐渐演变为三个递进式模块构成,即基本素质模块、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和个性化发展模块。

深化校企合作,校企双向互动

学校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产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为主要依据,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会计专业分会,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多家企业深入合作,在“引企入校”的基础上,设立会计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委员会,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搭建应用型会计职业人才培养平台,共同制订和修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积极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做”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学校自筹资金投入200余万元用于改造和新建校内实训基地,改建、新建12个实训室,同时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空间,分别与20家单位签订协议,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行校外顶岗实习创造更为优越的实践教学条件;将企业办公地点引进校园,建立“校中企”,为学生提供真实防伪税控开票、企业报税、工商注册年检、银行票据结算等综合业务实训,并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在“企中校”芜湖本源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芜湖市端木财务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由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每天指导学生,安排实训任务,纠正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加实习的学生每周完成周记,并由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和会计系共同评定实训成绩,学生的实训实习不再是校外的“无人照管”,实训实习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施行五步教学方法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不断研究高职学生学习特点和要求,反思传统教学方法,探讨适合“教学做”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五步教学法。五步教学法是指通过任务下达、知识导学、动手操作、讨论交流、点评归纳五个实施步骤,实现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现“五层能力递进”,将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划分为五个学段,即理实一体化课堂学习阶段、课程模拟实训阶段、会计综合模拟实训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和就业实习阶段。在五个学段中能力培养的侧重点不同,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到应用能力,从单项的业务操作技能到全面的职业能力,逐层上升,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达到逐步提高,有效避免了技能根底不扎实的现象。

“岗证赛”,“教学做”一体化

学校教学团队集思广益,形成了新的“岗证赛”、“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教学改革创新过程中,教学团队并不囿于微观层面即教学模式研究,而是对“岗证赛”、“教学做”进行历史探源、理论探源及现实探源,在教学实施中把“岗证赛”、“教学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推进,基于“岗证赛”、“教学做”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设计学生学业考试、建设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形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改革中,通过不断总结和提高,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体系及实施途径,开发了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与教材,创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创建了教学做合一的考核方法。

成 效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包括语言表达、沟通协调、人际交往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在学校开展的优秀学生干部及优秀学生标兵的评选活动、红歌大合唱比赛、励志教育演讲等活动中,很多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专业技能显著提高

自 2011 年以来,学校会计专业学生连续几年获得安徽省高职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特等奖或一等奖。计算机操作能力合格率达 97.57%,英语应用能力合格率为 98.48%,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 90%以上,六成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取得全国会计专业资格(初级)证书,“双证书”获取率达 100%。

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毕业生成为众多企业青睐的“香饽饽”,毕业生就业率年均在98%以上,学生就业岗位稳定,收入水平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较高,企业用人单位整体评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