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控实训报告

数控实训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20: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控实训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控实训报告

篇(1)

1

班级、人数

22机4

22机5

实训时数

6

实训方式

讲授法+演示法

讨论法+练习法

实训

名称

实训1:数铣实训安全操作意识教育、铣床结构认识

实训准备

华中数控铣床、铣床安全操作规程、防护鞋、护目镜、工装、实训报告

实训目的

1、了解数铣实训室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正确按照标准着工装、戴护目镜、穿防护鞋

3、能正确处理在数铣实训室紧急事故

4、通过实训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

5、了解立式机床的组成结构及主要机构的工作原理

实训重点

1、正确着工装

2、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

实训难点

1、如何正确快速处理实训突发事件

实训安全

1、数控铣实训车间用电安全、人生安全、设备安全

实训过程

1、 清点人并纪录

2、 安全要求及数控铣床安全操作规程11条

3、 讲解安全事故案例、示范正确操作动作、学生着装演示

4、 辅导、并评价

5、 小结实训过程

6、 要求填写实训报告

7、 记录实训情况

实训情

况记录

安全情况

篇(2)

根据课程的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扣当地南通科技投资集团、南通柴油机厂等大中型企业对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等工作岗位要求,按照“行动导向理论”和将工作流程课程化的改革方向制定课程改革思路,确定了本课程设计的职业定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等三个前提。其中职业能力为基于数控设备装配与调试、维护维修职业的能力。工作过程为基于数控设备装配调试、维护维修典型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设置。从软件和硬件两大方面对课程进行建设。软件建设方面主要是加强课程小组执教水平和能力建设,通过教学理念培训、到企业进行技能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同时让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课程实施小组的成员,共同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联合开发项目化教材、实训报告与指导书和课程网站建设等;硬件建设方面主要是进行课程实训条件建设,包括校内数控机床装配、调试实训室建设与完善以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二、项目化教学内容的安排

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岗位需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FANUC系统的数控车床和加工中心为对象,以“装配、调试、检测、维修”为主线,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将五大项目十六项任务有机的统一结合起来。任务的设计依据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原则。在每项任务中设置了学习目标,任务分析,必备知识,课后思考与任务,知识拓展等环节。编写了项目化教学教材以及对应的教案、课件、实验指导书和实训报告,并进行课程网站建设,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互动的平台

三、项目化教学实施

项目化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作用是资讯的提供者、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个任务都按“任务告知、任务的引入、分析讨论、知识讲解、行动演示、分组训练、交流评估”七个步骤顺序执行。每个任务开始前,教师给学生下发工作单,告知学生任务的目标和要求,学生在课后根据工作单完成执行任务前的准备工作。教师引入相关任务并进行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分析任务并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学生通过观摩教师的操作示范,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共同完成指定的任务,并予以说明和展示。最后教师要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点评,并进行总结。每项任务考核过程中,除了具备任务完成的效果与质量的考核项,还设置了考核学生软技能的项目,旨在通过考核,引导学生形成安全操作规范意识,学会应用知识,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项目化教学手段

1.采用引导方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受到抑制,影响学习效果。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给学生营造解决某个项目任务的氛围与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引起机床某个故障可能的因素有哪些,再引导对其中的部分因素是否能排除等,最终使得学生找到故障的原因并解决。

2.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该课程的前续课程有数控机床及应用等课程,学生虽然对数控机床的结构与运行原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动手能力还很欠缺。因此,可提供一些专门供拆装的机床机械结构,如主轴,工作台,丝杆等,让学生在实验时间和实训周动手拆装体验,掌握机械结构装调维修中的关键与注意环节。

3.采用仿真软件教学

让学生亲自实践机床设备的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但受到实验室开放时间,场地等情况的制约,时刻动手实践真实设备也不现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使理论课堂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仿真软件,在软件仿真环境中执行数控机床装配、调试、维修中的各项工作任务,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便于教学互动。另外学生在课后可随时随地使用仿真软件练习,更有利于学生数控机床维修理论与实践知识的掌握。

4.采用团队学习法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接到工作单后,学生发挥各自的认知能力,相互帮助、分工合作,通过搜集资料,小组讨论、进行执行任务前的工作准备,并制定初步的解决方案和行动步骤。

5.采用角色扮演

学生扮演维修人员,教师扮演维修主管人员或设备使用人员下达或提交维修任务,学生根据工作单进行技术准备,进入设置好故障的模拟现场,观察和确认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制定维修方案,此时教师转换为技术支持者,审核维修方案,学生按照批准的维修方案查找故障原因、排除故障、清理现场,最后填写维修工作记录。

五、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为课程项目化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课程使用的校内实训室主要有数控实训中心、数控机床维修实验室和CAD/CAM仿真机房等。数控实训中心具有多台XH714加工中心,XK5032数控铣床、线切割机床和高速数控雕刻机等。数控机床维修实训室提供了多台供拆装的CK6132数控车床,多台西门子802C数控车床维修综合实验台、发那科0i-M数控铣床维修综合实验台和西门子802Dsl加工中心维修综合实验台等。CAD/CAM仿真机房的计算机安装了数控机床维修仿真软件。校外实训基地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主要产品有摇臂立卧式加工中心、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和龙门加工中心等。这些产品涵盖了课程教学所需的数控机床典型机械部件装调和维修、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装调和维修、数控机床整机调试和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和恢复等内容,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工程实践场所。

篇(3)

1 、为使中心全体教师统一思想,中心统一组织学习了xx教高字( 20xx ) 8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师教学工作条例》等有关文件和规章制度。

2 、开展教学质量检查活动。在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中心对所开出的实验实训项目进行了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教学过程组织、实验实训的考核等。检查方法实施教研室、中心两级检查做法,教研室以检查本教研室教师为主,中心则侧重在对教研室和各个实验实训环节的质量检查上。

3 、教学质量月活动中,中心组织了五个教研室的主任会议一次,学习了学校关于教研室工作的条例,布置了中心关于教研室主任的工作要求和考评办法 ,加强了教研室主任对岗位职责的认识。

4 、做好职业资格证书鉴定报名工作:为满足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规范、指导学生正确选择鉴定项目,鉴定中心分别在南山和东海两校区召开了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报告会两场,参加学生 400 多人,对学生正确选择参加鉴定的证书项目起到了应有的指导作用。共组织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证的 9 个鉴定项目、共计 722 人的鉴定报名工作;组织了“制图员”职业资格鉴定的两次组织工作会议和 1156 人的鉴定报名工作;数控中心组织了 459 人的数控机床操作工、数控工艺员职业资格鉴定报名工作;电工电子中心组织了 260 名学生的高级维修电工鉴定的报名工作。

5 、开展“如何上好实验实训课的专题研究活动”,中心组织了听取了卢吉利老师的电工实验课、刘金海老师的 PLC 实训课、丁丽娟老师的数控实训课和王少平老师的金工实习课。主讲教师交流了如何上好实验实训课的经验,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6 、召开实验实训学生座谈会,邀请了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制造学院、和自动化学院三个学院的学生 60 多人参加了座谈,就电工电子实验实训、金工实习和数控实训以及证书考试等工作让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中心领导面对面地一一回答,对学生所提出的暂且不能解决的问题,会后中心领导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的办法。

在本次活动中,查找的主要问题有:

1 、数控中心数控实训过程中,设备少学生人数多,有的机床设备上人数多至 10 人以上,影响了数控实训教学质量,

篇(4)

关键词:数控加工;实训;模式;体系

近年来,中国的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机械制造行业作为制造业基础,龙头的地位日益凸显。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行业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和强化,同时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机械制造业的就业前景一片光明。

我校模具数控专业学制三年,前两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到实训车间接受实训。我校模具数控专业特开设了《钳工》 《车工加工工艺学 》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 《公差测量与技术》《机械制图》 《CAD》《UG》《Mastercam》等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编程理论及有关方面的知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每周六进行全天的实训操作,掌握数控加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每个学期要进行三个月的实训,为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做准备,这样才能源源不断的为企业输送“血液”,学生才能学以致用,更好的就业。为了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巩固理论知识,本人将实训课的教学模式分为五个步骤,也做实训五步教学法。

1 钳工实训课:基础性技能

随着我国在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位的凸显,机械制造领域中技能型人才愈显紧缺,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我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各职业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钳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属加工技术。19世纪以后,各种机床的发展和普及,虽然逐步使大部分钳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但在机械制造过程中钳工仍是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

钳工的主要任务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木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等工作。钳工主要用在机械加工方法不适宜或难以解决的场合。其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术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工件的加工质量。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 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装配、调式、安装、维修、工具 制造等都离开钳。

钳工基本内容划线、錾削、锯削、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并能部件机械进行配调试等。

钳工实训课的开设使学生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了解钳工安全操作技术及所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车间(实训室)安全文明生产管理规定。熟悉钳工的基本知识,了解钳工工艺范围,掌握钳工常用设备、工具的结构、用途及正确使用、维护保养方法。熟悉钳工常用量具的基本知识,掌握钳工常用量具使用和维护保养方法。掌握钳工常用刃具的使用和刃磨方法。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技能,按图样独立加工工件,达到中级钳工考核标准。培养勤学苦练精神,养成遵纪守规、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并能使学生合理选择主轴转速切削用量、刀具的装夹方式等,能够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通过钳工 的实训使学生理解尺寸连接的概念,常用尺寸连接的基本方法,掌握尺寸定位、装夹的概念方法,和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并懂得机床的维修常识。

2 普车实训课:苦练基本功

普车加工是模具数控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只有苦练好车工技术,才能为将来的数控车加工扫平困难。

磨刀是车工基础当中的基础,只要刀具能够磨对磨好,加工就能很顺畅的进行,如果刀具磨不好,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外圆车削不光滑,车削不动铁,并出现很大的响声;切断刀磨不好,就会出现崩刀和车不了槽的现象等等。

一个合格的车工必须学会磨刀,装刀,熟练操作机床,他们掌握工件的端面车削、内外外圆车削、槽车削、内外螺纹车削,以及更加复杂的细长轴车削、蜗杆蜗轮车削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摸索出各种切削用量的最佳选择,并且制定出最好的机械加工工艺,为后面的数控加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过从各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组成结构来看,具有年龄小、个头低、农村学生多,这就给普车实训课安全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从心理上对车床操作具有畏惧感,经常表现出不敢大胆上车床操作的情绪,就是勉强上去,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出现事故,因而造成心理的过度紧张或焦虑。当一旦发生小事故时,他们就惊慌失措,不是果断地压下安全按钮或采取停车等措施,而是手足无措大喊大叫,或者逃离操作平台,头脑迷蒙误操作,往往将一个小事故演变为一个大事故。这就要求实训指导老师要多了解熟悉每一个学生,因人施教,进行差别化指导,除了多对他们手把手地传授操作技能外,还要对他们进行心理上的训练与指导,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镇静和有必胜的意志品质。

3 数控仿真课:模拟数控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普通加工设备难以适应市场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多元化的要求,而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现在制造技术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制造技术是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 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于一身的多学科高新制造技术。数 控技术水平的高低、数控机床的拥有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 标 志。

数控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开实践,就谈不上素质,实践是知识转化并升华为素质的根本条件。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仅在课堂上实施全方位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应具备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但是大部分农村中职学校设备不足,要想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机床跟着教师操作练习很困难,而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它既能解决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实习时间少的问题,又能加强学生对数控系统操作及控制面板的熟悉度,还能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及对加工工艺安排的能力。

数控仿真是对数控加工零件的走刀路线的模拟,通过计算机仿真练习,可以验证程序 编写的准确程度,防止试加工时撞刀,及时对加工程序给予修正。仿真练习中使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掌握建立工件坐标系,选择刀具集合度,设置刀偏、刀位的方法。正确灵活地选用切削指令,制定加工程序加工出符合要求 的零件。

4 数控实训课:增强综合素质

近年来,数控机床以其加工精度高、柔性好、适应中批量生产而日益受到重视,由于数 控机床是通过数控程序完成加工循环的,无需人工操作,调试方便,适应灵活多变的产品,使得中小批生产自动化成为可能。目前国内市场需要大批数控人才,急需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护的一线工人,所以中职学校加强数控实训,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把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 生成为企业生产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基予数控仿真的练习,同学把仿真后的程 序输 数控机床上进行实操练习。由于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按键功能,车削的方法,刀具的 选择等是基本相同的,所以学生短时间内可以熟练操作机床。数控机床练习时,除了严格按操作规执行外,遇到具体问题,能够正确解决,具体在数控车床和数控铣床操作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会选择刀具及切削参数,工件的材质不同,所用的刀具几何角度不同。

(2)数控加工之前,要根据工件的图形编制好程序。模拟加工,确认无误后把程序传送到数控机床上。

(3)进行数控机床的对刀工作,这一项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人身安全和工件的好坏。

(4)精加工前使用MO0指令使机床暂停测量后,重新检查是否需要调整刀补,再继续精车,要保质保量地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5)加工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进行加工。加工之前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确定装夹方法、切削用量等,做到万无一失,从而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及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

(6)认真填写好实验报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加工出来的零件互评、自评。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选出优秀的零件放到展柜里展览,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中职学校 实训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掌握加工常用工件的工艺分析方法,编程方法和机床的实际操 作技能,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这一行业中、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5 探究提高:优化实训效果“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学习,相互总结提高,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数控实训的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明确实训目的,安排数控实训的基本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的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的基本手工编程方法,电火花、线切割数控机床操作方法,初步掌握数控机床精度检验和维护技能。

(2)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实习教学。在零件车削的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训的教学内容,机床的种类,合理的安排加工工艺和准确的编写加工程序,实践中优化实训效果,在 数控专业的实训课中,钳工―― 普车加工―― 数控仿真―― 数控加工,充分的利用了教 学资源,避免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

(3)实训教学取得的成果实训是职业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动手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在实训课程之后,绝大多数学基本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感到不仅实际动手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通过具体的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 兴趣,并且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今后自身的就业及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学校一直进行“校企合作”,教学和生产相结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4)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①我校数控设备不足,影响学生的正常实训,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②大部分年轻专业教师实际操作水平较低,需要多进行培训和下厂实践,这样可以提高教学能力。

③以后一定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胜任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l]王锦亚.数控加工技术【M1.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

[2]孙建东,袁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高枫,肖卫宁.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训练[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O 4 .

篇(5)

关键词:中职 数控车床 公开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89-02

公开课的目的:探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学生管理。

机械制造技术正在以数控技术为核心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目前数控人才紧缺,国内企业急需大批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维修、管理等一线技术人员。而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阶段却不能适应社会用人要求,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突出。

1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加工技术教学现状

(1)实训设备情况:主要有普通车床、普通钻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且数量有限,部分学校有数控加工中心。许多学校明显存在机床数量不足,机型不齐全,实训经费投入不足、设备老化现象。

(2)现代技术飞速发展,年轻教师承担普及现代技术的重任,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而年轻教师存在对机械加工整体性、系统性认识不足;对基础专业课掌握不全面、不扎实,功底不硬,教师实践能力欠缺等问题。学校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制约不尽人意。

(3)现有授课模式:目前许多学校采用项目一体化教学,对传统的理论教学进行改革,讲完理论就动手操作,迅速把理性认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数控车床一体化教学以普通车工教学为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的内容十分具体,同时数控加工工艺处理要求相当严密,进行数控加工的工艺处理时必须考虑到加工的每一个细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丰富的工艺设计经验各相关专业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因此该课程的授课方法的提高就显得尤其突出。目前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接收能力差,实践少,动手能力不足的现象。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因此中职学校适度开展数控加工技术专业公开课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

2 开展数控车床公开课项目教学,关键是课题的选择

选择讲解课题的要求:

(1)应突出数控机床加工的特点,重点选择普通机床难加工、质量也难以保证,适应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且授课内容、难度适中,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2)兼顾学生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巩固与提高。

(3)能表现授课教师的教学特点与方式,有利于与学生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4)授课者应熟悉图纸,进一步加深认识与理解,确定加工工艺方案,展示授课教师对课题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5)兼顾听课者的专业背景与要求。

3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

4 完整、全面的公开课准备要求

公开课教学是教师授课水平的反映,专业知识的全面性展示,教学前准备尤其重要。

(1)备课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平时上课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能力,以及树立产品质量观和经济价值观。

(2)设备、材料、量具、工具、刀具等准备充分。

(3)选择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教师配合上好公开课。

(4)授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好公开课教学进度,测算好学生的操作时间。

(5)学生对相关授课内容掌握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事前要求学生预习授课内容。

(6)对实训操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学生先进行重点培训,对于关键步骤、操作复杂、易出差错的地方进行强化训练辅导。让这些学生当小组长(小老师),让学生有荣誉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互相之间交流,对促进学习氛围有着积极意义。以每台数控车床3—5人为一组,让小组长们帮助授课教师帮扶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可以提高实训质量,节省操作时间,还可以起到安全、监督、检查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全员质量意识,落实质量保证措施,为安全学习提供保障。

5 公开课时间安排

由于一体化教学公开课具有实践教学时间较长的特点,安排理论教学两课时,实践教学两课时为宜。

6 数控车床公开课项目教学

具体示例如图1所示(以GSK980TD数控系统为例)。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外圆、锥面、球形面、螺纹加工的编程方法。重点:根据加工工艺路线编写加工程序。难点:加工方案的确定。

(1)零件图,小批量生产。

(2)内容与要求: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制定加工工艺;按图纸要求手工编写加工程序,并通过操作面版手工输入数控系统;检查程序,空运行观察刀具运动轨迹;自动运行加工程序,完成工件加工过程。

(3)零件图分析:零件结构及工艺性分析:1)轴类零件,零件轮廓包括由半球面、外螺纹、退刀槽、圆柱、圆锥面、圆弧面、端面及倒角组成。工件材料为45号钢,机加工性能好,毛坯下料尺寸HT52?14。该零件若用普通车床加工,由于球面部分形状特殊难加工,而用数控车床加工零件外形就显得简单了。2)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Ra1.6%em、尺寸精度要求最高为IT8级,三个表面对轴线(两中心孔)有圆跳动公差要求。3)装夹方案:直径不大,采用自定心卡盘装夹,一夹一顶。由于中间尺寸大于两端尺寸,以两中心孔轴线为基准,三处圆跳动公差要求较高,分两次装夹,调头后用铜皮包覆HT40圆柱面装夹,找正HT50外圆后手工加工中心孔,尾顶尖顶住后才能进行加工左端面。4)加工工艺路线:右端加工工艺路线:粗车端面钻中心孔粗车轮廓精车端面中心孔修磨精车轮廓车退刀槽。左端加工工艺路线:调头手工粗、精车端面(保证工件长度)钻中心孔粗、精车外圆和SR20球面车退刀槽车螺纹。5)编写加工程序及分析:略(相关节点的坐标可借助于AutoCAD获得)。6)分小组讨论加工工艺路线,确定相关加工工艺的参数,制定工艺卡。7)手工编程,加工零件,检查,评分。8)布置编写《项目实训报告》。

7 现场项目教学组织

(1)目的:熟练掌握外圆、锥面、球形面、螺纹程序编制方法。

重点:熟练运用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1、螺纹车削指令G92、精加工指令G70。难点: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装夹工艺,圆弧插补方向的判断。

(2)要求学生熟悉图纸内容,读懂图;熟悉编程方法与技巧,要求对刀迅速,反应快。

(3)教师对零件图、内容与要求、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步骤,及加工参数选择。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讨论,使他们进一步加深对零件图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举一反三。之后教师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让学生用适当的指令编写出程序草稿,以节省上机调试时间。手工编程让小老师们帮助检查程序是否合理、可行。教师则重点检查学生的编程情况,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要求,强调严格按照数控车床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要求学生自查、互查,程序在输入后要养成用图形模拟的习惯,模拟后由教师检查各项段程序、调试正确后方可进行加工。老师在指导检查最终程序时要求做到:认真、仔细、操作熟练、讲解时语言简洁。

(5)对零件进行自动切削加工,让学生观察整个完整的切削加工过程。对工件进行检查、测量、评比。

(6)本次项目教学小结:1)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表扬、鼓励;强调重点内容,检查学生完成加工零件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如加工零件的质量问题、纪律问题、安全问题、输入操作存在不足之处等;2)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摒弃传统教科书的作业模式,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编写《半球形轴实训报告》。

8 《半球形轴实训报告》内容要求

(1)本次实训目的、意义。

(2)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制定工艺卡。

(3)详细整理加工程序,进行模拟加工。

(4)思考如果该零件为中小批量生产或大批量生产加工工艺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重点讨论、分析)。

(5)谈谈自己对本次项目实训的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鼓励学生之间多交流,多翻阅工具书或上网寻找资料,以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9公开课评议

(1)授课者对本次公开课的准备情况、授课特点、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情况以及学生学习状况等评述,谈自己优势与不足。

(2)听课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评论。1)管理层人员从教学组织、教学前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熟练程度、教学是否规范化、专业知识运用、与学生互动等情况。关注教案、说课稿与其讲课有无脱节现象,文化课与专业课衔接如何等到来评议。2)专业教师着重于学习或观察授课技巧、方法,授课者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系统、知识面是否开阔、深度、广度如何、相关边延专业知识是否有储备、上课能否承前启后、举一反三、教学难度如何、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进透、个人教学综合能力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对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工工件质量、《项目教学报告》编写内容等提出看法。听课人员?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授课教师的项目教学既指出亮点给予肯定,同时也中肯地提出值得商榷和需要改进之处。

10 结束语

公开课是实实在在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在交流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课,有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学校管理层掌握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水平及实践动手能力;有利于专业课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有特色的专科建设奠定基础。通过公开课的交流能发现一些个性鲜明,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通过公开课的交流能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先进学校骨干专业办学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广州数控股份有限公司.980TD车床数控系统编程手册[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2007.

篇(6)

关键词:数控专业; 适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4-120-001

据调查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13%,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企业59.16%的数控技术人才为中专及以下学历,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企业人才需求方面显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存在着教学设施、师资水平、教学模式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已影响到学校数控专业的发展及学生就业后工作的稳定。

一、影响就业适应能力的因素

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原因

专业课程的设置近几年虽有所改进,但教学内容仍较陈旧。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例如,数控加工刀具和工艺的教学还较薄弱。企业急需的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的培训,部分学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仍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效果较差。

2.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

很多院校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而对数控加工工艺(如工艺路线选择、刀具选择、切削用量设置等)、模具设计、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数控机床机电设计与联调技术、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操作训练较少。

3.数控专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数控技术在近几年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师资、特别是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师资队伍严重不足。尤其缺乏熟悉企业生产实际,并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教师、工程师)型”专业教师,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二、改善的措施及建议

1.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对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特别是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最长久、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某一个专业的理论教学水平、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一定的实践经验,还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当前就业市场上,具有专业技能的技工很走俏,社会急需大批量的技术工人,企业作为生产经营单位,无不希望新来的工人技术素质高,操作技能娴熟。来了就能用,上岗就能干,既能顶岗生产又能独挡一面。因此学生在学校要加强专业技能教育,提高就业适应能力。

2.开设特色课,拓宽专业课设置,提高学生的素养,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2.1特色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企业要求员工要有各自特色(长)。在就业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填写的表格字迹潦草,让人难以辨认,首先遭到用人单位淘汰,而往往一手漂亮的好字首先会获得他人的好感,觉得你素养较高,被录取的机会就增大不少。我们开设书法课程,陶冶了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不少学生的钢笔书法,进步神速,成了一个特长,为就业竞争增加了一个筹码。

2.2专业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过去那种单一的培训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了,必须根据市场经济走势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设置专业。巩固所学旧专业,开办所需新专业。新设的专业要遵循适应性、灵活性和超前性原则。

2.3学生信息素质培养。学校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开设计算机信息专业科,在学生中开展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信息搜索、信息加工和信息创新能力等信息素养。

2.4开设专题讲座。学生对今后的就业既感到陌生又有点向往,利用这一心理对学生开设相关的择业就业讲座,请学校分管就业的校长作讲座,介绍就业形势就业要求。有意识地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能力培养问题专题讨论;通过讲座、辅导、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爱岗敬业、与人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掌握综合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与发展能力,为其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顺利实现就业和转岗奠定了基础。

2.5请公司领导和已毕业的优秀学生到校作报告。由于学校老师对公司动态、管理要求不甚了解,教育缺乏针对性,说教较多,学生不感兴趣。可以邀请公司领导到学校给学生作报告。公司领导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很可能是学生今后走向社会要碰到的,这些都是学生走向社会后适应社会的关键之处,学生兴趣极大,引起共鸣,收到良好教育效果。

2.6加强个案指导,注意对个案的跟踪,多保持联系及谈心。我们可以选择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情况,制订指导计划,观察学生变化,反思教育效果,调整教育方法。这种形式面不够大,但对于个别学生的成长和积累教育经验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篇(7)

关键词:数控技术;教学现状;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158-02

1 当前数控技能教学存在的不足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数控技术被广泛应用,从而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也对传统的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但目前职业教育中数控技能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培养出的数控人才无法让企业直接所用。主要表现在:

1.1 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与企业接轨不够

职业院校本应该培养的人才是实践大于理论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但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偷工减料”,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上还在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不能与企业用人接轨,让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动手能力很差,从而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

1.2 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

虽然国家一直在提倡“双师型”教师的建设,但效果并不显著,其原因一是现在刚毕业的“双师型”教师都偏向理论研究和本本主义教学,而从工厂引进的“双师型”教师是传统的实践教学,过于“工厂化”,课堂把持不够,新的理论知识点较缺乏;二是很多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考核机制和待遇并非真正地按“双师型”对待;使得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做实践方面的“苦差事”。随着社会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数控行业也随之被广泛应用,引起了数控人才的大量需求,同时造成数控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1.3 缺乏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近年来,受数控人才需求增长的影响,有相当部分职业院校已建有不同规模的数控实训基地,但一般院校实训以观摩为主,学生实践操作受到局限,很难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盲目教学,培养学生成了最大经济利润化,不切合实际立足于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总体上很少有职业院校以有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进行培养学生,只注重理论性的培养,使学生培养很难与企业接轨,学生毕业后甚至对企业有陌生感。

2 数控技术教学与技能人才培养

2.1 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并以实践操作为重

理论学习应以“实用、够用、管用”为原则,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进行理、实一体化和项目教学相结合,同时与企业接轨的教学模式,着重通过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增加学生自我动手时间,提高学生创新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的能力。

2.2 重视普通设备的实习

数控设备加工虽然高精度、高效率,也能加工外形更复杂的零件,同时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但传统的普通设备加工工艺与数控设备的加工工艺密不可分。目前,在数控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误区,为了缩短教学时间,降低教学成本,在数控技术的教学中可以降低传统的车、铣、钳的实习教学要求,甚至脱离普通设备的学习,直接进行数控教学,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数控专业的实习教学出现了“跨跃式”或“式”的教学模式,没有普通设备操作的实训,数控技术学习也就缺乏坚实工艺基础,如此一来,无论多么先进的数控加工设备,数控技术的应用成了“空中楼阁”,不堪一击。

2.3 加强校企合作,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是职教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企业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为此,在教学计划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对人才市场进行调研,根据人才类型的需求变化进行一定的调整,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形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其较好地贴近毕业生岗位需求实际。就如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兰培英院长在《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与延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交流合作会》提出的“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这样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2.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引起职业院校的高度重视,包括待遇、有效用才,培养等方面。吸纳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还可以推动行业的发展。其次,“双师型”教师自身要与行内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与企业互助和交流,勤于学习,时时关注行内企业的当前发展动态。最后,将企业的文化切合实际地融入课堂,教学计划和教案的编写是通过与企业相关人员沟通而形成的,而不是盲目编材施教,使教学与企业接轨,明确我们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

2.5 加强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

2.5.1 传统设备实训不可少。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钳的加工技术。所以,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时,不可忽视传统设备实训基地的

建设。

2.5.2 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数控模拟软件、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综合实验台。还要不断完善教学与培训内容,改善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加强数控技能考证,同时需要组织开发适合各层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在资源允许的情况下,将企业引进学校,在校实习完的学生安排在校企中,以岗前培训的形式进行一定时期的实践学习,这样的人才必然是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2.5.3 构建数控模拟教学室,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实训基地构建数控模拟教学室,实现工厂走进课堂,课堂融入企业。数控模拟教学室开设数控仿真软件和机械设计CAD和自动编程CAM软件等课程,开设数控仿真软件课程,其优点一,在初级数控教学中采用数控仿真软件教学,缓解了学生直接上真机操作的陌生感和恐惧心理;优点二,学生在仿真软件上可以选择所需的数控机床进行仿真学习,实现了单人单机初级学习,有一定基础后进入真实设备的实践操作,实现了理、实一体化学习;优点三,与直接上真机操作相比既减少了实际设备的事故率,还缓解了学生多设备少的局面,也大大降低了数控实训教学成本。

总之,这一切都是服务于企业有用人才的培养,在数控技能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改革上只要我们更新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与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设好专业实训基地,加大“双师型”师资建设力度,数控技能教学定能取得预期的成效,使我们辛苦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为企业所用的“可用之才”,而不是“纸上谈兵”无实用之徒。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2006.

[2] 教育资源网.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R],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