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20: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学生德育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中学;德育教学;现状;对策
道德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最崇高的理想。中学生作为国家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下更要注重中学生的道德和人文教育,他们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程度。受传统文化思潮的影响,我国更加注重培养中学生的通识教育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性,随着多元化经济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拥有更好地生活条件,但由于部分中学在教学过程中未能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导致一大批中学生人格缺失事件的发生。本文从中学生德育教育角度出发,探究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以期推动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中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1重智育,轻德育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正是接受外界知识和认识的黄金时期,所以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文化、道德思想教育十分重要。受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重通识、轻德育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大多数中学教师认为只要将学生的理论成绩提高上去,学生的德育认识自然就提高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传授数学、语文等这样的理论知识,而不教育学生人格道德的重要意义。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使得中学学校不得不对外界进行扩招,这样不少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而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教育,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未能认识德育对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德育教学,只有少部分学校会组织教师定时开展一些德育教育活动及临时课程,但由于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认识与发展的过程,所以简单地德育教育对学生并不能起到实质性影响。
1.2课程内容死板,德育教育脱离生活实际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教育空间几乎在课堂上完成。从当前的教育形式可以发现,我国中学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显然脱离了生活实际,中学生正是成长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探索能力,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教育、道德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越来越早的接触社会,由于中学生的抵抗外界能力薄弱,在受到外界不良信息干扰时很难保持原有的思想意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德育教育方面,不少中学只是大体上跟随国家的教育方针,如定时组织一些班会等德育教学活动,通过学生和教师传授德育教育知识,但这种方式往往并没有实质性作用,因为学生在完善德育思想的过程中更希望能够从生活和课程内容中学到,而不是单独的接受德育教学内容,这样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只会使学生更加排斥德育内容。此外,课程内容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太过依赖课本,没有根据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来进行课程教学,导致德育内容不能实时更新。
2.完善中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2.1重视德育教育,提高学生道德观念
道德教育是千百年来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事物不断冲击并影响着中学生的道德思想观念,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格事件激起了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反思,如中学生事件、毁容事件等。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化程度,因此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教育工作者要勇于创新建立新的德育教学方式和内容,重视学生德育教育对中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改变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成绩方面学校不要过于重视升学率,而忽略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的弊端,将课程内容积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要合理地将德育内容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就领悟到德育教育的内容;其次,各级政府和行政教育部门要强调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积极下达命令和德育教育方法帮助中学教师更好地传授德育内容。
2.2因材施教,及时更新德育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个性能力,所以在传授德育内容时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德育工作。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生活相联系,强化学生对德育的认识,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此外,德育内容要做到及时更新,因为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新的思想不断涌现,所以在德育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新出现的德育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更新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
3结语
德育教育是中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高尚人格的重要保障。中学学校一定要加强学生德育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人格观念,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德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着从重智育、轻德育和课程内容死板两个方面探究了改善中学德育问题的策略;最后客观地对全文进行总结,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詹新红 单位:湖北省云梦县隔蒲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在教育教学活动改革逐步推行的过程中,素质教育是改革的宗旨与核心。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需要将能力与分数共同提高,而在此过程中道德教育不能落后。而德育教育如何很好的贯穿于教学活动中,那么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将其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就能够在立足学生自我成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发展,同时还有利于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中发现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在中学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1.中学生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的现状
相对比而言,中学生管理不同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中学生正处于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重要的时期,如果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并未将学生的这种特点充分考虑在内,单纯实行机械化的班级管理,将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从实际中了解到,中学生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主要呈现这么几项特。首先,德育教育形式化。在中学生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普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并没有完全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作用。教师普遍认为中学生已经成长到该阶段,道德已经发展成型。因而教师的德育教育仅仅是一种形式,只要上级领导审核通过后,就将德育教育抛掷脑后。中学生班级管理的德育教育过于形式化,就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次,单一的教学与学习模式[1]。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实行的过程中,中学阶段属于改革的重点,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响应改革,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中学多门学科与新课程改革相互衔接。但是德育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在实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在德育教育中难以表现出应有的兴趣。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难以促使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于德育教育中。最后,缺乏完整的德育体系。中学生班级管理中德德育教育通常分散在不同的阶段,而实施德育教育也仅仅针对的是一些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德育教育体系,同时也没有形成相应的德育教育评估体系。因此也就造成班级管理中德育教育不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2.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的重要意义
对于任何一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具备相应的规矩,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学生班级管理工作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级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单元,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学生在此环境中培养自己的个性,进而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相互统一。在过去,中学生班级管理并没有将学生的个性发展、情感体验作为中心,这对学生个性发展与良好的价值观的培养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此教育教学背景与新课程改实行的过程中,加强班级管理的时候,就需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促使学生能够全面和谐的发展,顺应教育的发展。并且班级管理与文化建设还会同时影响学生的行为。而积极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因此,在中学生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与班级管理相互结合。
3.加强中学生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的措施
通过前文的分析就可以了解到,对于中学生班级管理,将德育教育参差于其中,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因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加强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
3.1加强沟通,构建德育教育桥梁
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关心学生学习问题的同时,还应当与学生就日常生活方面进行沟通。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通过德育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促使学生能够从思想方面获得成长。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还需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这样就可以获得学生的信任。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体现出德育教育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保证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就会更愿意与教师沟通交流,将生活与学习中出现问题向教师诉说。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够在沟通中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指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进而实现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当然,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的时候,还应当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引导,采用德育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问题,并予以改正。
3.2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 科尔伯格道德 认知发展理论 德育教育方法 中学生道德教育
根据科尔伯格的研究结论:0―9岁儿童属前习俗水平;10―20岁,多属习俗水平;20岁以后,一部分人向后习俗水平发展,但达到该水平的人数很少。我国中学生基本处于10―20岁之间的习俗水平。这一阶段的是道德认知水平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生活的快速变化,中学生的道德观相比以往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而我国的德育教育手段并没有与时俱进,德育教育形式、方法、内容过于单一,从而导致出现中学生道德教育效果不明显,与社会期望差距过大等现实情况。本文旨在结合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探索有益于提升中学生德育教育水平的方法。
1.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概述
科尔伯格从杜威的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中受到启发,以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为基础,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该理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道德认知特征是,只着眼于自身行为的结果或利害关系(即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需求的满足,不考虑社会习俗)。前习俗水平按道德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是,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观念,对行为对错的判断,以行为产生的后果为导向。后果产生奖励的行为,则判定其为对的行为;后果产生惩罚的行为,则判定其为错的行为。
第二阶段是相对功利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发展的特点是,判断好坏以对自己是否有利为导向。对自己有利则为好,对自己不利则为不好。
1.2第二水平,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道德认知特征是,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开始以社会为中心,认为按照社会所期望的去行事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后果。习俗水平按道德水准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是人际和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道德判断标准以是否符合社会“好孩子”标准为依据,凡是讨人喜欢的,对他人有帮助的,受到表扬等行为都被视为好行为。
第四阶段是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道德判断标准以服从权威为导向,认为对权威表示尊敬和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本身就是好行为。
1.3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
这一水平的道德认知特征是,不再以世俗的法律与权威为道德判断的标准,而是本着自己良心及个人的价值观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超越了习俗水平的以社会为中心,更加注重个人价值观的判断。同样,该水平按道德水准的高低分为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是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道德发展到这一阶段,判断标准不再以单一的以社会法律或权威为准则,而是开始从道德、法律等多角度判断,认识到法律、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可以改变的,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
第六阶段是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这是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至此道德判断的标准已不受外在的法律和规则的限制,更加注重普遍的伦理道德。依据自身建立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对道德事件判断时强调真理和正义的一致性与普遍性的信念。这时道德判断是合乎理性的、内化的。
2.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的德育教学方法概述
科尔伯格在“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两种德育教学方法。
2.1道德讨论法。
道德讨论法也称为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老师通过讲述道德两难故事(例如海因茨偷药故事),让学生在两难的故事情节中作出自己的选择,然后大家一起交流,通过各种不同观点的阐述,得出各种道德观点,最后由老师分析总结。老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道德水平的情况,在高出学生一个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点评,从而使学生们产生“我为什么这么想,他为什么那么想,老师分析的理由为什么更充分、更合乎道理、更合乎道德标准……”的想法,这样低道德认知水平阶段的学生就会认识到自己道德认知上的不足。道德认知上的冲突有利于学生逐渐形成自我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水平也就会相应地提高。道德讨论法的使用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其认识到――道德水平的提高要靠学生的自我认知,把道德这个学生本身的问题交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因为只有使学生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无知、自己道德水平的低下,才能产生提高的欲望;才能积极向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这样做同时也是尊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的表现。
2.2公正团体法。
公正团体法是指根据集体教育原则形成的,旨在影响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发展的道德教育方法。主要是把中学生个体置于集体中来开展道德教育,通过创造一个好的共同体或好的环境来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水平。这说明了个体不能离开集体,集体在个体道德教育中具有巨大的作用。这种方法既能提高道德水平个体本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又看到了个体的道德发展受环境的制约,要使青少年的道德水平得到提高,还需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道德本身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把学生放在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即在师生的民主参与的团体氛围下,来实现团体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才会更有利于学习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水平。
3.科尔伯格的理论对培养中学生道德感的启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但事与愿违,德育教育的成效并不是十分理想。中学生德育教育水平不容乐观,道德素质参差不齐。面对这种情况,在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中,我们应该参照科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结合德育教育法,改进中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方法,进一步提升中学生道德水平。我认为,对于中学生道德情感培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健全德育教育体系。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它并不只是依靠学校教育而可以培养的,它必须充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风俗习惯等手段,来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各类复杂关系,道德建设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体系过于单一,忽视了中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家庭等其他领域的道德教育。按照科尔伯格的研究结果,中学生所处的道德认知特征是,认为按照社会、团体、家庭所期望的去行事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后果。可见,对于中学生德育教育社会、家庭等其他团体作用重大。我们应通过弘扬健康向上的社会公德,让诚实信用、礼貌待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社会美德填充在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每个角落;在家庭中,借助浓厚的亲情关系使“仁、爱、礼”等传统美德围绕在他们身边。
3.2改进德育教育方法。
一直以来,对于中学生德育教育我们总是采取灌输式教育方法,以开设德育课程为主要手段,而忽略了其他渠道、其他方法,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我认为,第一,应采取因人而异的德育教育方法。参照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认知理论,我们应该了解讨论中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状况因人施教。对于不同的学生,他们各自的心理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并不是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而是有所差异的。对于这种情况,教育部门和德育教育者应该深入了解中学生所处的德育认知水平,采取个性化的德育教育方法。第二,应采取逐步引导式的德育教育方法。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又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方法以灌输式为主,缺乏必要的引导教育。科尔伯格的道德讨论法就是一种开放式的、逐步引导的教育方法,通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获得不同的观点和信息,学生可以自己判断,有利于学生慢慢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意识,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断水平。第三,应采取融合式教育方式。在德育教育方面,我国一直以来只是开设专门的德育教育课程,采取的教育形式过于单一、独立。而科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认为,德育教育是不能够整合成为一门道德教育课程,它们只能通过渗透在语文、历史、常识等课程领域来推进学生的道德推理的发展。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在一门课程中,而应该体现在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应贯穿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也就需要教师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课程的教育。第四,应创新载体。充分挖掘各种德育资源,广泛应用广播、影视、橱窗、板报等载体,也可运用辩论赛、论文竞赛、戏剧小品等方式,激发青少年思考、升华,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3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在改进德育教育方法的同时,德育教育内容的丰富也不容忽视。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外环境,德育教育内容也应与时俱进刻不容缓,加强德育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刻不容缓。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德育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总之,我国中学生德育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应将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统一协调的教育体系,产生德育教育合力,推动我国中学生德育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郭本禹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德育;媒体;工作
一、新媒体环境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正在逐步的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近年来,网络的发展速度几乎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截至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在京的第三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网民规模可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1.7%,手机网民人数6.56亿,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上网的比率分别为64.6%、38.5%、30.6%。由于受到普通高中学校条件以及高考因素的影响,高中学生所处的新媒体环境主要由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等要素构成。而本文重点探讨的新媒体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主要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二是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问题。
二、新媒体环境对高中生思想观念形成的影响
高中学生虽然在生理上貌似成人,但是在心理发展方面还尚未成熟,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虽然拓宽了高中学生的学习范围,但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挑战,由于高中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心理发展时期,他们往往在遵守传统观念的前提下容易接受一些新的价值思维,但却缺乏判断能力,因此,这一时期的青少年非常容易陷入混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一种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其他事物互相关联着,外因是变化的前提。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念、品德意志的形成也必然不能脱离实际,必然与他们周围的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当今时代下,生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高中学生必然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间接或者直接接受着来自新媒体环境中信息和文化正面与负面的双重熏陶,例如,新媒体环境可以使高中生通过网络、手机等各种新媒体去了解世界,接受新的知识,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由于思想发展还尚未成熟,容易使中学生形成享乐主义或拜金主义的错误思想,进而也加大了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
三、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多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进入校园,并逐渐被大量学生所应用的时候,传统学校的德育教育方式也被倒逼着进行改革创新。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其一,对德育教育手段的挑战。学校德育教育不仅表现在向学生传授道德意识,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并付诸于实践。新媒体尽管可以高效率的传授道德知识,但能否真正实现德育目标还有待验证。其二,对德育教育环境的挑战。新媒体环境是一个自由的、开放性的空间,信息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加大了学校、教师、家长等的控制难度,甚至完全脱离。网络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因此,传播内容与教育工作者所灌输的信息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大大影响了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权威性。其三,对学校德育教育主体的挑战。据调查,自从移动互联网广泛使用后,智能手机的利用率也随之攀升。由于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很多学生一旦成瘾便过度依赖手机,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些影响学习的不良嗜好。原来需要在电脑前才能玩的游戏或者聊天工具,现在一部小小的手机就完全可以实现了,手机的出现让学生之间的联系变得不易被教师发现,例如,手机代替了学生间传统的“传纸条”等方式,类似这样的发展趋势势必会给德育教育主体带来巨大的挑战。
四、新媒体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策略探究
由于新媒体环境的影响,迫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在内容、方法、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作为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随时代的步伐,在保持原有传统有效的德育教育方式的同时,不断创新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善于探索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在利用传统管理与沟通方式的基础上,开辟与学生沟通的新方式,从而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说服力、影响力、感染力。其一,创新德育工作观念。观念的创新不仅是时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要始终把握好用认识指导实践,更新观念,更好的引领行动。学校德育教育观念的创新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及家长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认识的转变,从而更好的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因此,德育工作的创新必须要从德育观念的创新开始,用创新的观念来指导教育实践,以次来推动德育教育工作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发展。其二,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难题就在于如何设置德育教育的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是时代特点的体现和反映,选择什么样的德育内容直接影响着整个德育的特性。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不仅要传承好传统的德育内容,而且还应与时俱进,用创新的德育理念指导德育内容的变迁。凡是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德育教育内容都应被舍弃;即便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传统德育教育内容也要赋予其时代性,避免脱离社会环境;对于好的,新的德育教育内容要毫不犹豫的引进来。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要善于积累和总结,发现不足,及时调整。其三,创新德育工作形式。普通高中的德育工作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移动互联网络这些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的功能,积极探索新的德育教育方式,勇于创新,以高中学生易于接受的互动式、参与式、引领式、模拟式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的同时增强德育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陆小华.新媒体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那么何为德育?广义的德育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我们今天要谈的就是学校德育,学校德育的最直接的实施者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又将应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这也成为现代教育的热点话题,正确实施开展德育教育才能保证学校教育的有序而长远的发展。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了解影响德育工作开展的因素,目前,影响德育教育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学生自身因素。
社会因素: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网络媒介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一些不良的思想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影响,所以才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学生,他们是不良网络信息社会的被害者。现如今,更有利益社会、金钱至上的风俗,这些思想不断影响着此时正处于思想不稳定的中学生,侵蚀并腐化这些中学生的思想道德。
学校因素:有些学校只重视分数,应试教育让学校领导为难,在成绩与德行两个中选择了成绩,注重分数第一的教育,却忽视了德育教育。随着德育教育的呼声之大,部分学校不断重视德育教育,但是缺乏对德育教育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实施方案。无章法的实施德育教育有些学校流于形式的不断开展德育教育,但却缺乏对学生的真正的思想与道德的教育。无效果的开展反而让学生厌烦,甚至叛逆。实施效果适得其反。
家庭因素:由于我校位于农业大县,很多学生家长都是农民甚至无业人员,近几年的连续旱灾让很多家长被逼无奈选择外出打工,这就产生了很多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及时教育,更不用说德育教育。有些家长虽然在孩子身边,但缺乏对孩子的正面引导,金钱教育放在首位,在家长的人际交往中不断对孩子进行为官教育与利益教育,从而误导学生。
学生自身因素:大多数的中学生在思想认知上还未完全形成,很多学生缺少自控力,极容易被其他人、事、物所影响。好奇心较强,对社会上新奇的言行常产生一种迫切的追求心理。但由于涉世不深,辨别能力差,往往不分好坏,盲目地模仿。中学生的性格很不稳定。正式从幼稚向成熟不断过渡的阶段。对周围事物分辨能力差。无意识心理活动,容易受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中学生尚不能理智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中学生生理上心理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情绪很不稳定。有时无法想通一些问题,出现了逆反心理和行为。有的学生却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不良行为习惯就是在这种无意识心理指导下而形成的。
即便这些不良因素影响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但还是有方法可以矫正中学生的思想认识,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
一、 以德治班,以理服人。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重视德育教育,班主任从与学生接触的开始,就应该让学生与老师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行,设立适合学生的德育目标,制定合理的德育实施计划与方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养成良好的习惯,最终完成班主任的德育工作。
“以德治班”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成功的必备金锁,班主任只有将德育贯穿班级教育中,用道理说服学生,用德行修养学生,学生才会不断提高班级凝聚力,团结合作与创新的精神才会不断萌发。强势的管理与打压式的管理只能让学生越来越逆反。以德治班,以理服人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道德素养与心理素质,凡事给学生时间,用足够的耐心与强大的内心去包容学生。
二、 用爱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是一个充满爱的人,没有爱就不能胜任管理班级的职务,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正需要爱与尊重,有爱才会让学生的内心充满正能量,才能让学生对人、事、物有正确的认识。爱心可以点燃智慧,爱心可以照亮学生前行的路,爱心可以温暖每一个弱小的心灵。班主任只有用爱心去工作、教育、生活,才能让学生充满爱。一个有爱的学生思想才不会走弯路。
三、 与学生建起沟通的桥梁。
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只注重形式,更应该注重方法,而做好德育教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沟通。走进学生的内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才会发现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学生,了解学生,不断向家长咨询学生的近况,做好及时沟通,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班主任,愿意将班主任作为倾诉者,这样班主任才能解决学生的困难。学生也能打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的沟通才能保证德育教育水到渠成。
四、 做好家校共育工作
一、学年初做好德育工作计划,努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由校长负总责,德育处主要抓,团委、艺体组、班主任具体落实,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增强主体人员 “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同时注意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每学期坚持开好“三种会”即每周一次主题班会;每月两次班主任会议;每学期1-2次家长会。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精心布置德育宣传阵地。加强对“校园广播站”、文化墙、墙报、黑板报等文化阵地的指导管理,在把好舆论导向的同时,力求主题突出,图文并茂,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
2、规范教室布置。各班教室的布置努力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
3、大力推进“书香校园”进程,以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同时尽力发挥图书室和教室图书角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三、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
1、丰富德育活动促进养成教育。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深入开展了文明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等。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我们要求班主任积极思考,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班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争创“文明班级”。
3、加强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德育处要求各班对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了有计划,有措施,并比较及时地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协助班主任做好个别学生的帮教工作。
四、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
学校长期坚持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学生德育教育。本期开展的开学典礼表彰大会、冬季田径运动会、迎新年文艺演出、校园科技创新大赛、师生书法绘画作品展览、校园棋类比赛、国旗下讲话等活动都充分考虑到了其德育教育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协作、自我承担、共同完成,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高尚情操。
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方面,教师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2、家长对学生教育理念有待更新,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工作仍需加强。
3、需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4、活动内容和形式还有待创新。
今后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突出全员育人观念,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育人作用,真正做到服务育人,教书育人的全方位育人观。
2、加强德育科研,探讨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实效性。加强德育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水平,把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学校教育工作中去。
一、当前德育教育实施中所存在的不足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其中的不足:
(一)当前德育教育的知识营养较少
毫无疑问,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各职能部门构成了德育教育的主体。从目前的教育开展情况来看,其仍表现为延续着传统的授课模式和对仪式性活动开设,这种模式尽管能够在校园文化氛围下来感染学生,但却难以在知识层面细化学生在某一具体方面的德育教育需要。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发育时期,使他们形成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能力,将有助于他们未来在认识社会和周边事物时,形成合理的价值取向和健康心理。
(二)当前德育教育的我向思维显著
针对初中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需要严格遵循上级所下发的德育教育大纲。但在具体绘制大纲内容时,则需要在校本原则下来实施。正因如此,当前在实施德育教育时,教育主体时常存在着“我向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便将学生置于“客体”地位,而未能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偏好和认知能力。可见,在我向思维下来实施德育教育,就存在着使德育教育陷入形式化的危险。
二、初中英语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职能分析
针对传统德育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初中英语教学的职能可分析如下:
(一)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实施范围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叛逆期,所以在对其实施德育教育时应注重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初中英语教学通过引入中西文化比较内容,便能在支撑课堂教学的同时,不知不觉的促使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并在开放的心胸下来审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比较优势,并将注意力放置在重视对中国文化的习得上来。从中不难知晓,随着初中德育教育实施范围的延伸,又能端正学生对于历史、思想品德、地理等课程的学习态度。
(二)细化了德育教育的目标指向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指出,传统德育教育突出对学生的世界观实施教育,这就难免使得传统德育教育被意识形态化和空泛化。而初中英语教学紧扣中西文化比较,通过坚定中国文化的立场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这就使德育教育的目标更加细化和具体化,也就更加接地气。同样,其它人文学科的教学也能产生这样的职能优势。
三、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德育教育的策略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构建:
(一)合理选择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
中西文化能够比较的内容十分丰富,从社会人文素材入手需要考虑与初中学生的?J知能力相匹配,也需要做到与课堂教学需要向适应。笔者在教学中选择了中西茶文化比较作为内容,并将其放置在中西社会文化大环境下来进行阐述,这样就使得丰富的信息量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使教师授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做到游刃有余。另外,在引入中西茶文化比较时,还给学生区分了“茶”的不同英文单词,并指出其中的内涵存在着显著差异。
(二)历史视角下阐述中西文化关系
在进行中西茶文化比较时,笔者基于历史视角从古代丝绸之路谈起,突出了我国茶叶制品在古代通过波斯商人之手传递给欧洲贵族的历史逻辑。与此同时,笔者还强调了中国茶文化对西方茶文化的影响,以及西方茶文化植根于他们的本土社会而自发演化的过程。这样一来,就促使学生能在历史视角下增强对中国茶文化的崇尚之情,而在丰富自己英语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了文化自信的潜意识。当然,实现这一点还需要依赖最后的教学总结环节。
(三)巧用评价性用语引导学生反思
在教学总结环节,笔者应用评价性用语,以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进行重新审视,从中来促使学生反思自己过去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误解。同时,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又选择了一些可以作为中西文化比较的内容,如家庭文化。为此,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和根据自己的感受,对中国和美国的家庭文化进行比较,从中来深刻认识到中国家庭文化对“孝道”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