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生家长会总结

小学生家长会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19: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生家长会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小学生家长会总结

篇(1)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制设置,使其家庭教育逐渐趋于边缘化。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制时间与普通学校一样,分为春秋两个学期。一般情况下,其春季学期为每年3月1日开学,7月10日放假;其秋季学期为每年9月1日开学,1月10日放假。学生在学期间的法定节假日,有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节,节假日时间共计14天。其周末时间全年共计74天左右,寒暑假时间全年共计101天左右。以上三项节假日时间累计共189天。以一年365天计算,寄宿制学校小学生全年在校时间共计176天左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学生每周均从星期天下午入校,直到星期五下午才放学离校,中途不回家。也就是说,一年有近一半的时间,学生是在学校度过的。在这段时间内,其家长与孩子处于分离状态。由于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减少,空间距离拉大,因此,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这一学制设置,十分不利于家长与孩子间建立起亲密的亲子关系,致使其家长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的显性地位下降,影响力减弱。寄宿制小学的管理模式,在责任和义务上弱化了家庭教育。由于寄宿制学校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全程食宿和相关教育,为农村家庭减轻了相应的负担,因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所关心的只是孩子回家后的衣食住行,很少过问孩子的在校情况。

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没有意识到,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寄宿制学校的产生,使学生家长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不仅不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家庭教育,也不用为孩子提供食宿等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从而在形式和实质上,使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一种“在家父母管,在校学校管”的不利思想。与此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致使其家庭教育文化含量缺失。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在92位受访者中,有3.3%的家长表示没有听说过或者不知道家庭教育这一概念,有96.7%的家长听说过或者知道家庭教育这一概念,有76%的家长(包括没听说过家庭教育的)不知道如何开展家庭教育,只有24%的家长认为,自己能够进行家庭教育,但其对什么是家庭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究竟包含哪些内容,却不是很清楚。家庭教育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完成的。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父母的教育行为是否得当,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水平的高低,而其文化水平的高低,则直接与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成正比。所谓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是指家长在对孩子世界观形成上的有效影响力,对孩子的学习态度与方式的指导能力,以及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认知自我等能力的总和。[2]家长文化水平越高,家庭教育的文化含量就越高。调查发现,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的人数为0,拥有高中学历者也只占到总调查人数的8.7%。家长文化水平的极度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庭教育的质量。我国目前有近6000万农村留守儿童,在一些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28.29%。

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主体是其祖辈。农村老年人多是文盲、半文盲,具有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凤毛麟角。他们不仅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照料,且其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法上,与现代社会严重脱节。由于孩子长期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缺乏应有的父母关爱,致使其对父辈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由于祖辈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道德修养的提升,无法给予有效的帮助,致使部分孩子不懂文明礼貌,学习成绩差,乃至性格孤僻。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侧重于道德伦理教育,往往将孩子的价值与家庭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学家科尔曼曾将孩子的家庭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利用孩子的劳动力;第二阶段,将孩子的教育视为家庭投资;第三阶段,孩子的最终学习成就与家庭利益关系不大。受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农村地区儿童与其家庭之间的关系,往往处于科尔曼所谓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之间。相关实地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结论。据调查,我国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家长,往往利用孩子寒暑假、周末等休息时间,让孩子为家庭干活,以减轻家庭生活压力;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小学学生家长,往往将孩子入读寄宿学校的相关费用开支,视为家庭投资。对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而言,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他们需要利用孩子的劳动力,以分担家庭生产劳动;另一方面,他们又强烈地希望,通过接受应有的教育,孩子日后能肩负起改变家庭命运的重任。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生家庭普遍认为,孩子的价值,仅体现在其为家庭所做贡献的大小,以及其今后能否提升家庭的社会地位上,因此,在对农村儿童的家庭教育中,其家庭成员(家长)缺乏对儿童学习的有效指导和规划,致使其家庭教育始终无法达致科尔曼所谓的第三个阶段———孩子的最终学习成就与家庭利益关系不大(家庭对儿童的教育没有任何附加条件,而只是专注于培育儿童)。

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提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受家长文化水平偏低,以及忙于生计等原因影响,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系沟通甚少。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小学低年级(1~3年级)学生,均是星期天由家长送到学校,星期五再由家长接回家。在此期间,其家长虽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多,但是沟通很少。很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在学校身体健康,不哭不闹就行,因而其很少给老师打电话,或者以其他方式,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至于农村寄宿制小学高年级(4~5年级)学生,由于其大多结伴上学回家,其家长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其除了参加学校指定的家长会之外,一般不会主动到校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部分家长因为各种原因,甚至无法参加必需的家长会。由于家校沟通不畅,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教育无法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合力。

二、对策建议

由于受历史传统、地理人文环境、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城镇地区。落后的经济,严重制约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使农民从为家庭生存的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如此,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才能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及充裕的经济能力,关注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工会、团委、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应有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水平的活动。对此,可依托工会、妇联、团委组成专业服务队或志愿者服务队,充分利用其力量,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开展定点定期帮扶,以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整体水平。

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软硬件设施建设。与城镇小学相比,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基础设施相对匮乏。自实施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各项政策措施,以充分保障农村小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在此基础上,相关教育部门除应继续在住宿环境、教学设备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的投入外,更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其教师待遇,并为其配备必要的生活教师、心理教师、安保人员等教辅人员,以缓解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因教学基础设施匮乏、师资力量薄弱而带来的办学压力,使其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帮助。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可借助民间力量,以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途径单一的问题。对此,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扶持各种非政府组织,为其提供相对宽松的制度和相关法律支持,使其成为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有益补充,以助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要很好地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应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畅通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与学校沟通平台。家长学校设立的初衷,旨在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家长的教育素质,以促进家庭和谐幸福为目的。

据调查,多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虽都开设有家长学校,但或因学校教学资源紧张,或因学校忙于学生教学管理,或因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生产生活繁忙等诸多原因,多所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从未开展过针对学生家长的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致使其家长学校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家长学校是联系学校、家长、教师、学生的重要纽带,因此,要切实提高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家庭教育水平,应切实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家长学校,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关培训与指导,以形成家校共建、家校共育的良好教育局面。

三、总结

篇(2)

我是一九八二年九月参加教育工作,几十年的教育工作,使我认识到小学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对做好班级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小学德育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优良道德品质培养,行为规范的养成,班主任工作是主战场。我被任班主任多年,下面就班主任工作谈自己的想法:

一、确定班级工作的奋斗目标,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每学期开学初结合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以及班级工作的远近期的奋斗目标。通过班会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开展活动,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要求每一个学生拟定自己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使全班学生朝着健康的轨道上发展和提高。

二、培养小干部组建班委会

班级工作方方面面有很多事情,如果任何事情都有班主任去管理,那么,班主任的任务是非常繁重的。我培养了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能为班级干事的班干部。组建了一个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团结奋发向上班委会。教育他们在纪律方面要以身作则,在好事、学习等方面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另外,培养了干部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处理、完成班级事务,如:让他们出黑板报,布置学习园地,带领全班学生参加活动,对每个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规范的管理。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营造一个正确、健全的舆论氛围,带动整个班集体蓬勃发展,使全班形成一个优良的班集体。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谁都知道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可是少年儿童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思想教育是摆在我们班主任、学校和家长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教育必须从少年儿童抓起,我利用品德与生活课、班会、中队主题活动、黑板报、传统的节假日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选取适合少年儿童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德育目标和德育发展方向的内容,用来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另外,在班主任工作中我非常重视与家庭、社会相沟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因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父母的言行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 banzhuren.cn)社会环境、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不容忽视的一面,目前,网络的虚拟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从而导致了他们长时间沉溺网络,游戏,不思进取。未成年人独生子女较多,任性、娇生惯养、懒惰、自私、缺乏自主性等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因此,我在平时工作中加强与家庭、社会联系共同教育孩子,及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突出问题,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习惯养成不仅影响小学阶段的学习成绩,而且影响以后乃至将来的一生,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好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益;坏习惯养成,一辈子受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我在平时的班主任的工作中,经常带领学生学习《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条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行为,做得不够的地方加以改正,从而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经常与课任教师、学生家长沟通,利用上课、课外等各种类型的活动,还有节假日,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国庆节、教师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行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礼貌习惯,爱劳动的习惯,做人的习惯,安全健康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以“爱”为基础对特殊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

1、对“差”生的辅导教育

小学生性格有着不同的差异,有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不守纪律,行为不够规范。对于这些学生首先与他们沟通,谈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其认识到遵守纪律是小学生最基本的要求。在爱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引导,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加以约束,不对的地方加以有尺度的批评。另外,对于他们的闪光点进行了表扬,使他们在爱和约束、赏识教育的前提下,真正成为守纪律的好孩子。

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一方面与课任教师联系给与他们辅导补缺;另一方面与他们谈心,以他们知道的故事和身边熟悉的事为例鼓励教育他们勤奋学习。对于这些学生的点滴进步、成功进行肯定和表扬,帮助他们树立其自信,找到自我,使他们认识到通过努力我能行,我会成功。

2、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经商,将子女留在家里跟随老人或亲戚朋友生活,在家接受教育,从而形成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远离了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当他们遇到困惑、烦恼的时候,无法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我作为班主任对这些学生首先进行情感交流,与他们进行沟通,弥补其缺少父母而孤独情绪。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地帮助解决,不因他们离开父母缺少温暖造成心理扭曲。在开展各项活动中多给这些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感觉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同时,时常进行家访,与他们的监护人加强联系,对这些“留守”儿童有针对性的教育。另外,我与每位“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联系,要求父母与他们的孩子通过电话、书信等多种形式联系,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他们进行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五、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为了培养一个奋发向上、生动活泼的优良先进的班集体,我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开展班会主题活动

根据班级工作的计划每周安排一次班会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教育,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爱科学、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安全健康等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全班学生朝着健康的轨道共同发展。

2、开展好中队主题队会

主题队会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形式,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每学期结合少先队活动及当前的形式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至少开展三次以上的不同内容的中队主题队会,如:“鲜艳的五星红旗”、“学雷锋见行动”、“爱护环境人人有责”、“珍爱自己的生命”等内容的中队主题活动。

3、开展各种形式兴趣小组活动

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能力,依据学生的爱好和特长开展多种形式的兴趣小组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素质提高。如:美术小组、数学小组、科学小组、书法小组、体育小组等小组开展活动。

六、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

过去有很多人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完全是学校的教师责任,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认为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责任,而家庭的教育主要依靠家长。因此,我在班主任工作时始终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我主要做了以下这些工作:

1、认真做好家访工作

家访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等其它方面的表现,以便有针对性的共同教育学生。每学期,对每位学生进行定期家访三次,还有通过不同形式的不定期的家访,如:打电话,遇到学生家长,对突况的学生随时家访。通过这些形式的家访,与家庭取得更好的联系,促进教育更大的成效。

2、开好学生家长会

家长会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延伸。它是学校、家长双方相互交流学生情况、共同寻找最佳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家长与任课教师沟通的好机会,更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和班风建设的有效拓宽。我每学期召开两次学生家长会,让学生家长知道班级的基本情况,学期的工作计划,学期的工作重点;汇报他们的孩子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对于班级教育工作中出现突出的问题与家长们沟通、交流、探讨解决的最好方法;征求家长们对学校、班级工作提出宝贵的建议,以便学校和班级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七、认真做好评价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实践探索

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到集体内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学生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要积极采用情感管理,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率先垂范,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进取,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们成长的殿堂。

一、以人为本的策略

班主任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班主任工作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事半功倍。班主任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对班级进行管理、引导、传递学校的管理思想和育人目标。学生在管理班级事务中思想上有所提升,能力得到了锻炼。如班主任找一些贴近学生思想的先进人物事迹,让学生去品味、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指导学生骨干如何与同学交流,如何组织活动,用案例分析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干部应具备的素质;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导学生策划、组织、参与班级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将理论的东西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经验。在活动中,学生骨干不仅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提高了自信心,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有利地促进了班级管理工作。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赞美,给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的希望激励对学生的学习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类本性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要千方百计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毫不吝啬地表达你由衷的赞美,多让学生体验到希望、信心、成功的喜悦。

二、制度策略

作为一个集体,必须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并使之成为全体成员行为的准则。班级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如卫生制度、学习制度、作业制度等,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法”可依。制度出来后,班主任还要及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协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随时做好个别调查,杜绝弄虚作假现象,定期评定,奖优罚劣。同时,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例如,可以把班内几十名学生进行组合,分成小组。小组之间围绕班内日常事务积极开展竞赛活动,从而形成互相激励、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班主任应该让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切不可让学生囫囵吞枣。班主任在制定班级规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可行性、操作性,进行量化管理。应该在班级中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通过让学生自己出谋划策,共同参与制定规章,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培养班干部策略

一个班级教育管理的好坏,特别是到了中、高年级,往往与班干部力量的强弱、发挥作用的大小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是否有得力的班干部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管理工作的成与败。班干部是班级体的骨干力量,班干部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选择与任用班干部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我选那些品学兼优、关心集体、能起带头作用,并在同学中有一定威信和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班干部,培养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级的各项管理责任到人,由班长全面负责,班主任及时督促,既信任他们,更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为全班同学服务。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全体学生形成共识,热爱班级集体,形成良好的班风。在选用班干部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了解,挑选出那些关心集体、团结同学、积极热情、办事认真、愿意为同学服务,又有一定组织能力和特长的同学担任办干部。第二、班干部选定后,要注意对他们的培养。首先,要根据每个班干部的特点和实际,分配他们的工作;其次,要努力培养班干部的责任心,让他们确实负起责任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职。第三,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大胆工作的能力。由于小学生年龄偏低,各方面的能力还很有限,往往凡事都要问老师。这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鼓励他们大胆工作,独立解决一些问题。第四,要培养班干部的榜样意识。不仅要制止班干部的优越性和骄傲自满心理的产生,而且使他们意识到,越是班干部越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四、家校配合策略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在学校对学生严格要求外,我还经常通过电话、短信、QQ或微信与家长沟通或亲自外出家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家长反馈学生在家的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家庭作业有关情况,以引起家长的重视,做到齐抓共管。针对作业完成不及时等情况,除了每天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记在小本子上之外,还针对特殊家庭情况的学生或其他情况特殊的学生,把作业通过电话告诉家长。根据学生家庭区域范围,还设立学习片区小组长,督促、检查同学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以方便他们协助我们的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的作业完成率明显提高。家庭是孕育小学生个性品质雏形的地方。家长的言谈举止,文化情趣,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学校教育的目的、要求,及时地向家长作宣传,把家长看成班级管理的生力军,充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不断总结、推广家长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经验。主要方式有家庭访问,召开家长会,开展一日对外开放活动,电话联络,聘请班级校外辅导员等等。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补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产生1+1>2的教育效果。班主任要定期开展家长会,做到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并督促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了解与管理。在家长会上,教师要对学生的积极表现进行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在学校的缺点,尽量采取私下交流的方式通知家长。教师通过与家长交流分析,使家长认识到自己对孩子管理上的不足,及时进行改正,从而能够正确及时地引导家长对孩子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4)

本班共有学生41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1人。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让他们讲文明,懂礼貌,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合作,营造良好的班内氛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尽快的适应学校环境,投入到学习当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小学生。

二、工作重点及要求:

1、抓好学生的常规教育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陌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我主要的做法就是:

利用晨会及班队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行为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小小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每周星期五进行一周总结,评出"班级小明星",并且给予奖励,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生安全是班级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首先我觉得自己要提高安全意识,然后时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知不觉让学生的安全意识也逐渐加强起来,我要留心观察孩子们的动态活动和学校内的活动环境,即时发现安全隐患,制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还要让孩子们把安全意识带回家,使他们在放学的路上,在家里玩耍的时候时刻都能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3、培养班级小干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班级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着重培养2个帮助管理班级的小干部(即班长和副班长)另外再培养8个小组长,让他们协助老师做好班级的各项工作。本学期我在班级的后面开设2个栏目,一个是“比一比,赛一赛”,以小红花的形式,激励孩子们力争上游。另一个是“小小书画家”,把学生中好的美术作品和写字年贴上去,并且给那些学生给予奖励,增加孩子们兴趣,也给其他孩子做出榜样,都向他们学习。

4、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结合考试成绩针对学生的现状,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间的多方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平时,把学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在校情况作到心中有数,请家长协助鼓励或帮助学生,作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找到问题所在,对症下药。

5、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

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从生活中点点滴滴去关心孩子,我相信,只要真心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让每一个孩子活泼快乐地成长,让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具体工作

9月份:

报名注册

打扫校园环境卫生

班报刊出

第八届全国推普周活动

迎国庆黑板报比赛

10月份:

纪念少先队建队五十六周年暨新队员入队仪式

老人节慰问活动

班报刊出

街道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11月份:

家长会

主题队会观摩

班报刊出

12月份:

一至二年级跳绳比赛

一至三年级口算过关

校报班报刊出

迎元旦校诗歌朗诵比赛

1月份:

篇(5)

一甲班吴佳钰家长

5月6日下午我参加了新开铺小学“家校共育 滋养童心”家长学校培训。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吴佳钰一甲班家长学校活动,虽然今天迟到了一点,但还是赶上了精彩的部分。这次家长会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我跟我爱人都参加了,从这个可以看出,我们对佳钰的成长还是十分关心的。

本次家长会,有些细节首先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进入学校方便顺利,说明学校前期跟家长沟通到位,没有造成堵车塞车(毕竟经常听说有些学校一开会就堵成一锅粥);二是教学楼正前方的电子屏了“家校共育 滋养童心”标语,既时尚醒目又充分体现了主题;三是整个校园干净整洁,尤其是公共卫生间清新无异味,说明小学生们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到这些,我的感觉是新开铺小学既有现代的教学方式,又着力小学生传统习惯培养,同时也注意与家长横向沟通,这是值得肯定的。尤其本次“家校共育 滋养童心”主题家长学校培训,顺应当下教育的重点与难点,既着眼当前,又放眼长远,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学习成绩与思想品德方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信心与决心。这也应是学校对天心区教育系统“新三年计划”具体实践与落实。在这里,先代表家长们点个赞。

进入到一甲班教室,窗明几净,光线充足,桌子上早已准备好孩子们期中考试的“成果”。家长们一边看成绩单,一边聆听校长关于“智慧”校园的报告。通过报告我们了解到新开铺小学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其中有狠抓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有针对课堂学习习惯和平时生活习惯养成的常规教育情况介绍,有体育、艺术模范生的培养计划,有筹建图书角、读书长廊的方案,还有“家校通、微信平台,家委会”等多种家校沟通平台的打造等等。通过这些工作推进和师生努力,细节方面体现在门锁不再老修了,花草愈来愈茂盛了,校园环境更整洁了;整体方面更体现在学生成绩、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和价值观的提升,也更加明确了将来努力的方向。

随后,班主任高老师、数学李老师就全班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对风筝节、秋游、学习比赛等进行了点评,同时,对家长参与“优佳成长”学校特色管理和学校义工的支持配合表示感谢。值得高兴的是,吴佳钰小朋友这次获得了“优秀学生”和“优秀作业”的荣誉称号,这让作为家长的我们很是受用。但其实细细想来,从去年进入小学到现在,佳钰的进步和提高是看得到的,认识了很多汉字,开始独立阅读,自己可以买些小东西,每天自己独立整理书包、准备第二天的学习用品,舞蹈素质和绘画基础稳步提高,“优佳成长”领先了80%的同学等等,这些进步与学校培养与家校沟通息息相通!在此,感谢各位老师对学生们的负责与栽培!

回到本次家长学校培训的主题“家校共育 滋养童心”。我的体会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的事情基本都是父母亲和爷爷奶奶一手搞定,以至于养成了孩子们成了生活上甩手掌柜,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次,现在的孩子在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下,大多比较的自私,冷漠,不懂的关爱别人。做父母的应该做好孩子的表率,教育孩子学会关爱别人、帮助他人,也要使他们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所有的一切。还有,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多与孩子交流,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往往是我们自顾不暇,从而忽略了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所以,我们需要创造或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交往,听听孩子的心声,成为孩子的朋友,让孩子把你当做朋友,别因为工作繁忙而冷落了孩子。因此,老师的教育是重要的,家长的关注也不可缺少,家校共育,方得始终!

篇(6)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怎样才能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如何抓好养成教育

1.抓氛围的创设和活动的开展

(1)明确全校师生人人都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体,人人都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建设者。

(2)各学科教师都要重视并参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真正深入到课堂当中,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3)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组织学习,规范训练

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开学的第一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金沙县小学生一日常规》等,让学生明白在学校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3.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与家庭相结合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电话访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

我们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所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由于周围环境不够适应孩子成长之故,或多或少使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习惯或学习习惯从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养成教育必须以家庭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重点却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品格的培养。

4.榜样示范,率先垂范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二、活动育人,自我体验

针对青少年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有计划地利用节日开展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三、关于中小学养成教育的衔接

1.学习环境上的衔接

从小学升入中学,学生从一个原来非常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因此,初一教师应鼓励学生克服“怯生”的心理,提高交往的能力,尽快和新同学打成一片,消除陌生感,熟悉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积极融入新集体。

2.心理上的衔接

从小学到初中这一时期对于学生而言,其个性心理品质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小学生特别相信权威,听父母的话、听教师的话,这已经成了习惯。到了初中,独立自主性加强,有摆脱家长和教师的倾向。对于父母的劝说、教师的教育往往听不进去,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们初中教师要以平等的地位和心态与他们进行交流,及时做好学生的身心健康衔接。

3.管理上的衔接

小学阶段的管理基本上是教师全天跟班管理,教师把学生当作小孩子,许多事情都是手把手地教。到了初中则不然,教师偏重于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所以学生一时很不适应。这就需要初中教师采取一种既不同于小学,又不同于中学高年级的管理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为集体承担义务和责任。

4.教材上的衔接

学生一上初中,顿时感到学习任务加重,学习的科目多且内容也比较深。初一教师要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状态,通过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理,在知识的学习上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确定好教材的起点和教学的切入点,切忌做成“夹生饭”。

5.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由于初中内容比小学内容明显加重,涉及的知识面广,所以初中教师可适当保留一些小学的教学方法,将初中的教学方式方法逐渐加以渗透,切不可急于求成,破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型的逻辑思维,对小学的教学方法采取逐步扬弃的方式。

6.学习方法上的衔接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方法有了很大变化,由过去一味在教师的督导下学习的被动过程变成自己思考探索的主动过程,所学知识更加系统化,前后联系很密切,学科之间的联系也较多,对学习能力的要求和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要求较高。初中生需要采用“课前预习、课上专心、复习巩固、独立作业、系统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学完一段后及时归纳总结。

7.家长工作上的衔接

小学阶段家长对学生关心较多,教育方法简单,孩子也很单纯。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上了中学,是大孩子了,学习的事不用管了。在孩子还没有一定的学习自觉性,能力又较差时,突然放手了。初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多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也懂得一些教育规律,使家庭教育提高一个新的层次,与学校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篇(7)

关键词 小学 班主任 班级管理

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互动

现在,常常可以听到老师们感叹说“如今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教了”。不可否认,新时代的小学生们思想比较早熟,接触的社会信息也更加多元化,甚至形成了不少成人化的思想,因而教师传统的“师道尊严”不断地受到挑战和冲击。如果对这些现象采用比较强硬的措施,势必会引发学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拉大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举例,收效甚微甚至出现反作用。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发现,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教师应多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例如班里曾经出现一位困难生,她患有严重的厌学情绪,表现为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积极性低下,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并没有采取“体罚”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鼓励和监督这位同学,并且加强与其父母之间的沟通,方便把握学生的发展情况,后来该学生被老师真诚的关爱打动了,在这种鼓舞下,成绩很快的有了起色,迎头直上了。

2 加强家校联系,协调家校对学生教育的职能

小学时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其中学生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和配合程度将对班主任工作的开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乏会遇到一些资深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态度相当的敷衍和轻视,在对子女的教引导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误区。对于这种情况,我会在不定时的家访或者家长会上与他们进行交流,通过解释引导,纠正许多家长的错误态度,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并且在校外严格管教子女,促使班主任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学校,班主任要善于采取各种教育措施和技巧,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向自律、自强、自觉的方向上发展。

3 结语

总而言之,只有教师拿出诚挚的心和学生交流,善于将全下放,用学生来带动学生并且与学生的家长的教育教学上取得一定的共识,一定能够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成长的环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