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6 13:31:5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化工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国林产化工专业具有“厚基础、宽口径”的特点。大学期间,除重点学习4大化学及化工原理外,还包含多门专业课程,如植物纤维化学、木材化学、造纸原理与工程及天然产物化学等。由于我国林产化工工业基础相对较薄,林产化工企业又大多归类于化工企业,因此社会对林产化工专业认知不足[8],导致该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如普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生,找工作难度较大。以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表1)为例,林产化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普遍不高,连续3年低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1年的88.0%。而林产化工(制浆造纸)方向由于相关企业相对较多,该方向本科生就业率连续3年均高于90%,最高就业率为2012年的95.7%。然而,整体而言,2011~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并不是很理想。需指出,随着当前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及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渠道将不断拓宽。除毕业生就业率这一直观数据外,笔者对北京林业大学2011~201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也做了统计,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不及50%,其中林产化工专业就业人数更是不超过1/3。虽然林产化工专业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能胜任不同领域的多种岗位的工作,但用人单位不了解,或者本科毕业生往往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待较高,加之对对口企业了解不足、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导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对口就业率偏低。
2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种大背景使得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7]。为保证学生的未来发展,毕业设计成为影响应届毕业生就业的关键环节。借助毕业设计,可以进一步加强本科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了解自己专业的对口企业。此外,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训练,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根据对口岗位的需求来提高个人能力,以增加就业成功率。显然,如何发挥好毕业设计环节的积极效应,与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密切相关。综合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近3年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两项数据的解析,在全面分析毕业设计各环节后,笔者发现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至关重要,毕业设计存在问题如下。
2.1毕业设计周期过短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规定,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工作于第7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时间安排。当学生开始选题时,毕业设计环节正式启动。通常情况下,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为1个学期。由于本科生在第4学年时,往往忙于两件事情,一是完成毕业设计,二是确定未来方向[8]。面对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难等问题,大部分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都在大四伊始,即开始着手投递简历、参加面试,将主要精力投放在求职上,而忽视毕业设计这个关键环节对自己择业的重要性。据笔者了解,在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中有少部分更是在其他学生都早已开始毕业设计的工作后,才在指导老师的催促下开始毕业设计的实验或设计工作。而选择读研的学生,大多会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希望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训练,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然而,无论对于哪种类型的毕业生,1个学期的毕业设计周期明显过短。
2.2毕业设计选题范围窄
按照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关于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的规定,选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并填写任务书,经教研室(系)讨论,教学院长审批后向学生公布,可选题目的数量应适当多于学生人数,选题分配实行学生和指导老师双向选择的方法。这样的规定致使现有毕业设计选题几乎全部是以指导老师设计命题为主。通常情况下,指导老师会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正在研究的课题需要,提供几个可以研究的课题供学生选择。致使目前的本科生毕业设计选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模式创新
针对上述本科生毕业设计周期与选题两个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及所在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做了如下探索。
3.1毕业设计周期应因人而异
通常,本科生在大三阶段就已经决定毕业后是选择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根据学生本人的意愿,可提前将学生分为就业型毕业生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适当调整毕业设计周期。(1)就业型毕业生从上述对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毕业现状分析可以发现,多数本科生对专业对口的工作期望值很高,但因为对对口企业认识不足或个人能力与对口岗位需求不符等原因致使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林产化工专业的本科生,就业途径主要为进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部分单位在学生第4学年时,就准许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对于这部分就业型学生,可适当提前毕业设计的启动时间、缩短其毕业设计周期,利用其实习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对口企业以及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学习和训练,以提高应聘成功率。此外,通过调整毕业设计周期,还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无法平衡实习与毕业设计而带来的就业困难或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等问题,以保障应届毕业生学习、实习两不误,平稳度过学生、社会人的身份转换期。(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随着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研发的持续升温,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考研的方向和高校的选择范围也在不断拓宽。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林产化工专业研究生阶段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较多,如林木生物质资源与化学品、生物质炼制与生物材料、林产精细化工等,为协助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尽早明确其考研研究方向,对于有继续深造意愿的本科毕业生,可准许其提前进入科研团队,延长毕业设计周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研究课题和项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有利于选择考研导师及专业。此外,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老师积极鼓励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在本科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其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研究课题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鼓励本科生以团队形式积极申报国家级、北京市级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表3中可以看到,随着年级的增长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学习的比例不断提高。在进入第4学年后,将近一半的学生都已进入实验室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对于这部分学生,无论是毕业后直接就业还是继续读研深造,都可以将研究的课题进一步凝练后列为其毕业设计的题目。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周期实际要比学校安排的长很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的学生类型,毕业设计周期应体现灵活性,因人而异。
3.2毕业设计选题应因材施教
毕业设计选题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教学与实验室任务,完成具有一定理论与实际意义的选题。此外,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时完成;同时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使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训练。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可以适当增加毕业设计选题模式。(1)就业型毕业生林产化工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本科生的毕业设计选题除传统的教师先命题,师生再相互选择外,还可与就业型毕业生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9]。通过学生、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的3方沟通,确定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毕业设计选题,增加新的毕业设计选题模式。如已在本专业相关企业开始实习或成功应聘的学生,可对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梳理,在与指导老师和企业沟通后,选择合适的某一实际问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选题,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继续学习型毕业生为更好地提高其考研成功率,针对继续读研深造的学生,可以让其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中[10]。指导老师可以从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选取几个独立的课题,供学生选择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以培养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以植物资源化学研究领域为例,指导老师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了解木材细胞壁3大素的特性后,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课题研究内容进行选题确认。作为指导老师,针对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完全可以让其参与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可通过召开师生研讨会的形式,由学生参与讨论并提出相关研究内容,指导老师负责具体把关,进一步凝练科学问题,共同确定毕业设计选题。此外,如表4所示,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考研学生中每年都有少部分(28.6%~43.8%)选择外校读研,因此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还可以结合其未来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来确定。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该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热情,还可以使其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提高考研面试成绩。在毕业设计选题过程中,指导老师还需把握好选题的难易。针对就业型毕业生,应以培养其整体综合能力为主;而对于继续学习型毕业生可以适当为其增加毕业设计选题难度,以激发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笔者认为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应体现针对性,因材施教。
4结语
【关键词】化工专业英语 特点及现状 教学方法
高职化工专业毕业生具备一定专业英语能力是今后走向社会的要求,高职化工专业英语也应以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方法和能力。应该说明我国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非英语专业学生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是中专、技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这些学生虽然有基础英语的学习经历,但整体水平不高,更不用说专业英语水平。作为今后中国技术工人构成的主体,阅读、翻译英文技术资料和图纸将成为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通过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和现状,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 化工专业英语的特点
1.词汇的专业性强
化工专业英语基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在词汇方面主要体现为生词多、词汇专业性强、长单词多、专有名词多等特点。在化工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词汇的学习经常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甚至有些普通词汇看起来很熟悉,但是其具体的词义解释却完全不同,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不是其已知的意思了。比如:base,绝大多数同学一看到这个词,就会马上反应到这是“基础”的含义,而实际上,在化工专业英语中,这个词最常见的意思是“碱”。再比如charge 这个词,学生在基础英语中学到的含义是“负责”、“收费”,但在专业英语中可作为“电荷”之意,positive and negative charge 就是“正负荷”的意思。
2.文章中长句子多,理解难度大
对于英语的学习者来说,即使掌握了大部分的词汇也并不代表就能理解文章的全部含义,这点尤其体现在专业英语学习的学生中,这是由专业英语文章内容的本身所决定的。化工专业英语以其专业性强、长句子多、结构复杂而著称。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理解专业英语的长句时往往都会力不从心,成为学生头痛不已的问题。有时,也会出现即使词汇句法均没有问题,但在文章的理解过程中还是会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即不能以专业的口吻译出。在翻译中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是中文知识的问题。由于专业英语的选词常常是从国外的一些原版专业性的文章中选取,然而中国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所欠缺,从而造成学习中的困难。
二 化工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专业英语文章专业性强,涉及大部分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文章的内容也相对偏于枯燥,长句和复杂的难句子多。这样,就使得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多采用教师讲,学生学;教师翻译,学生记录,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将专业课程的讲解变成了一门翻译的课程,从而忽略了专业英语中的常用格式、常用句型的练习与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也无法集中精力学习。
三 化工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
根据学生学习的现状和专业英语的自身特点,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 化工专业 成功教学 建议
一、绪言
在社会经济的大力推动下,高职教育获得了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时展的需要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要求高职院校对教育教学进行大力改革。高职化工专业的教育教学要获得成功,就不能再走传统的教学之路,而应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不断提高化工专业的教学水平,办好化工特色专业。
二、高职化工专业成功教学的建议
立于知识经济时代中,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有效性,获取成功,促进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要继续将传统教学中的优势发扬光大,而对于其中的问题,我们要找出原因,进行大胆地创新和改革,努力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适用于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方式方法,才能使之获得成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化工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一)与时俱进,以人为本
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我们的生活理念,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也须进行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方可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高职的教育教学也要秉承这一理念,在具体的教学中相信每位学生都是人才,这是我们教师必须坚持的最基本的信念。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数学生的分数不太理想,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成不了人才了,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用自己的爱心与信心引导高职学生去努力学习化工知识,帮他们解疑释惑,使他们走向成功,获得成功,从而实现高职化工专业教学的目标。
(二)科学评价,激励进取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高职学生大多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化工专业的教学中应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只会给他们造成更大的心理阴影,他们对化工知识的学习要么是无比的厌烦,要么是整日意志消沉,无心学习。因此要想把这些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转变评价方式和观念,通过科学的、积极的评价方式方法,使他们对化工专业产生兴趣,重拾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时,我们教师简单的一句激励话语就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体会到成功时的那种喜悦心情,可谓是“好言一句三冬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将收获更多的学习成就,这也将激活他们学习化工专业知识的动力,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
(三)分层次教学,培养人才
目前,我国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来满足社会需求,为此,高职学校加大招生力度,学生队伍不断壮大,专业人才虽也不断增多,但是这些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水平与以往相比更差,个体的差异也很大。这也对高职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化工专业应用型人才,学校必须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要求化工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兴趣等因素科学设计化工专业教学的目标、制定专业教学内容、研究高效的教学方式,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促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分层次教学不是歧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而是教师正视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分层次教学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化工专业知识的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在学习获得成功,亲身体验学习进步所带来的喜悦。分层次教学能够促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水平上更上一层楼,是高职化工专业成功教学的关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质与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为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院校获得了发展,但其教育教学质量也必须不断提高,方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然而要提高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因为只有高素质的化工专业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也是高职教育教学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化工专业的师资队伍呢?高职院校须加强教师的再教育、再学习。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教育教学的地位不断提升,也使“终身教育”这一观点倍受人们的重视。因此高职院校也应重视教师职工们的“终身教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院校可组织化工专业教师开展研讨会,或是参加高级教师的座谈会,也可以鼓励他们到高级师资培养基地去参加学习与培训;到企业中研究和锻炼以及出国留学等,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合作,使“产学研”得到了有机结合,这样不但可以促使教师多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技术设备更为完善的实践平台,进而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升。另外,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应积极进取,努力学习。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中,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多学习,原地踏步就是退步,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与教学水平,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多学习化工专业方面的知识,多研究、多探索,在不断拓宽知识视野的同时也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综合素质,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结束语
新时期,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量的高素质人才,功不可没。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为了“有效教学、成功教学”,高职院校在化工专业等方面的教学中须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加强理念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积极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进高职化工的成功教学,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蔡敏.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5.
[2]闫晓前.高职化工类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览我的自荐信。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灵渴望得到您的了解、支持与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向您毛遂自荐。
我叫XXX,是XX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专业是化学教育。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我一直以来的理想;我所崇高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因人施教。教育、教师、学校应该是为学生服务的。为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我愿用我毕生精力,精心培育满园桃李!
在校期间,我勤奋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并将之融会贯通,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计算机办公软件。平时,我还十分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
作为师范生,我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乐观向上,在基本技能“三字一话”上,我坚持勤练书法,钢笔字、粉笔字较好,普通话通过二级乙等;在能力培养上,校内积极参加了“未来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普通话大赛”等活动,校外广泛尝试,从事家教工作并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多次进行教学实践,既实践了所学,又锻炼了能力。在这些工作中很好地锻炼了自己,使自己完全具备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能力。
我深知社会的人只有融入人的社会化元素才能够成就一个作为文化传播者的价值!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把聪明才智应用到实际上工作中去,服务于社会,有利于社会,让效益和效率来证明自己,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我坚信,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只有脚踏实地,努力工作,才能发挥出人的全部潜力,做出更出色的成绩,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我不求流光溢彩,但求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不期望有丰富的物质待遇,只希望用我的智慧,热忱和努力来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也许我并不完美,但我很自信,请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你满意。大学时期,虽然我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一个,但是我是比较努力的一个。作为应届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我会虚心学习、积极工作、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用时间和汗水去弥补。所以我深信自己可以在岗位上守业、敬业、更能创业。我无意用华美的字句来修饰我的人生,只希望有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一颗真诚的心在期待你的信任,一个人的人生在等着你的改变!
此致
敬礼!
关键词:高职化工专业;安全教育;目标要求
化学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农业、轻工、建材、纺织、电子、国防、医药及日常生活等密切相联。与其他行业相比,化工行业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更多,危险性和危害性更大,因此,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严格[1]。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将直接负责企业一线的生产操作、管理等工作,其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的安全和发展。
一、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化工安全教育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安全是行业、企业稳定和发展的前提。化工生产具有易燃、易爆、易中毒、易腐蚀、高温、高压等特点。一些发达国家统计的资料表明,在所有工业企业发生的爆炸中,化工企业约占1/3。化工行业的中毒事故数量及职业病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行业。随着化工科技的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急剧增长,化学品生产方式及化工行业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化工生产过程的连续化、自动化,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的改变,都对安全生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从2008年到2012年5年间,因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的爆炸事故达48000多起,平均每天27起[2],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化工行业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化工生产的安全问题成为影响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化工安全事故中,人往往是事故的受害者,也是事故的肇事者,据世界各国对事故成因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70%以上的事故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而矫正不安全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3]。因此,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开展系统的安全教育势在必行。
2.安全教育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和基础产业,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13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约14.25万亿元,增长16%。“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l0%以上。预计到2015年,全行业总产值增长到l6万亿元左右[4]。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废弃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时有发生。化学工业引发的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有的会引起环境污染事件,引发次生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恐慌,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也影响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面向当前及未来化工行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将提高化学工业的整体安全性,为化学工业的继续快速增长提供良好的内部、外部环境。安全教育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安全教育是化工专业学生职业安全与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化工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从事生产操作、工艺控制、质量检验、仪器设备操作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化工生产要求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安全素养。高职学生大多无化工行业经历,对化工行业及物料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普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基础薄弱等问题,缺乏安全生产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了解安全生产规程及事故的原因、防范及应对处置措施。在校期间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安全素质,进入企业很难应对复杂的岗位生产环境,势必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及自身职业生涯的隐患,也会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顺利推进和实施。化工行业固有的危险性与学生薄弱的安全基础间的矛盾,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效的安全教育,使他们具备必须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奠定岗位安全生产基础,成为既懂专业又懂安全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当前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岗位的需求。
二、安全教育的目标要求
1.明确安全教育的要素
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人、物、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会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人有不安全行为的环境条件。作业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人的心理和生理,某些环境因素也会引发物的性能的变化。因此,安全教育要从系统的观念出发,研究人、物、环境三方面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及出现的条件和形成事故的规律,探讨控制危险、预防事故的有效对策和手段,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5]。安全三要素中最本质、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安全教育要使从业者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技能,从本质上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排除生产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
2.树立安全责任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三不伤害”等安全发展理念,掌握化工生产的主要特点及其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危险性,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待各项安全工作,能在任何活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养成遵纪守法、按章办事、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3.充实必要的安全知识
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了解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常用化学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能、潜在的危害性,能应用相关参数及物质的理化性质辨识物料、储罐、设备、装置等存在的风险,掌握燃烧、爆炸、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各类危险事故防范和处理处置方法。
4.掌握必须的安全技能
围绕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要求,掌握化工安全操作技能,能根据安全规程从事生产操作,规范进行电器及压力容器安全操作、安全检修、静电防护,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运输,安全防护、安全分析与评价。能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分析生产、储运等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可能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预案,正确排查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采取工程技术方法和科学管理手段控制危险。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化学灼伤的方法,并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避免伤亡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等事故的发生。
5.熟悉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
安全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的安全状态。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管理要素及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能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生产实际,制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安全生产法制管理、行政管理、监督检查、危险源管理、工艺技术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环境和条件管理等基本方法,利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将化工安全专业知识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手段相结合,实现控制事故、消除隐患、减少损失的目的。
三、安全教育的实践探索
1.开设化工安全技术相关系列课程
开设《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防火防爆》、《大学生安全教育》等课程,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工业防毒技术、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装置安全检修、电气安全、劳动保护、安全分析与评价、安全管理等内容。使学生对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与防护、应急处理与处置等有全面的了解。规范课程设计、教学内容、过程控制、考核评价等管理,提高课程教育质量,使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技能都达到化工安全生产的要求。
2.专业课中融入安全教育
高职化工专业开设《化工设计》、《化工工艺》、《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设备维护》、《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与化工安全密切相关,在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化工设计》课程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综合评价,确定设计方案。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设备选型、施工建设到投入运行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分析,提供防范措施,同时要对化工生产装置进行安全评价,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进行危险性分析。将先进的安全监控方法、设施和预警系统引入课程,通过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消除隐患,实现本质安全。在《化工工艺》课程中,要使学生掌握典型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产成品的理化性质,比较各工艺控制条件(反应温度、压力、投料的速度、配比、顺序等)下存在的风险,学会优化工艺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使学生理解流体流动与输送、吸收-解析、精馏、离心泵、反应器等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控制方法的同时,介绍单元操作中常见事故及处理方法。对于《化工设备维护》课程,要强化设备管理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重点介绍特种设备、大型生产设备、压力容器、储罐、仓库存储设备的安全管理以及安全装置的管理与维护。同时要强调各类安全环保装置、防电、防雷、防爆设施的重要功能。在《化工仪表与自动化》课程中,采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在虚拟车间里预设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使学生辨识安全隐患,分析各类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引导学生结合化工岗位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安全分析和评价,找出事故隐患,通过仪表与自动化控制进行事故预警和预防,并能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3.加强实践环节的安全教育
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化工专业学生学业期易发生事故的环节,其安全教育具有必要性、直观性、实效性。制定实践环节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多途径推进实施,注重科学管理,使安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将安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每次实验实训前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在理解实验实训目的、原理、操作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完成预习报告,将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安全注意事项在预习报告中明确列出。实训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危险性分析,使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前对每次实训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有清晰地认识,明晰实训的安全要求,规范操作程序。实训结束后要做好安全善后工作,及时关闭仪器设备,清理现场并做好记录,记载实训中的安全隐患,总结存在问题,消除危险。在顶岗实习前进行专门的系列安全教育,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危险性分析流程、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运转失灵到故障、异常、事故、灾害)及防范措施等,事故多发部位、原因、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常见事故和典型事故案例,生产劳动保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同时制定企业实习安全须知,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岗前安全早预知。充分利用校外实训环节开展企业生产现场安全教育,使学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具有危险隐患辨识能力、电气安全监控能力、防火防爆监控能力、安全环境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4.将安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全过程
制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教育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全过程覆盖、全员参与、全方位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从新生入学教育到各重大节假日、各项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环节直至学生毕业前,开展全过程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有专项安全教育,每周有普适性安全教育。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员、专业消防队员、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等来校开设多形式的安全讲座,实现安全教育全员参与。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系列讲座、案例分析、火灾逃生及灭火演练、安全救护演练、视频图片动画观看、化工典型事故处置软件操作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选取企业常见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实例,引导学生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开展模拟操作训练。指导学生编制重大活动安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使学生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掌握防护和急救常识,了解应急救援装备的选择、使用、检查及维护方法,培养学生处理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及事故现场处置能力,提高防范意识,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5.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是教育和引导师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提升安全素质的重要载体。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以培养和提升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实现本质安全为目标。从精神、物质等多个层面营造安全氛围,形成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使参与安全教育和管理活动内化成为师生的自我需求与自觉行动,将“要我安全”转化成“我要安全”。加大校园安全宣传力度,在学生活动密集的公共场所、各实训中心、校园内配电房及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场所设计安全提示宣传板块,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内广播、橱窗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进行安全宣传。开展事故案例、事故预防、应急处理等安全知识图片展,举办安全教育月活动,聘请专家开展安全法规咨询,组织学生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演讲会、安全宣传小报制作比赛、暑期安全宣传社会实践、家用化学品安全防护宣传等活动,定期开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通过多种形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四、结语
为行业企业培养满足现代化学工业安全要求的,有实践能力、有发展潜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实现双赢的重要保障。面向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强化安全教育,既是本专业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行业企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学生人身安全、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更是事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等多种途径开展全面的、高效的安全教育,可使学生在校期间了解企业安全生产要求,建立符合时展的安全观,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职业安全素质和系统安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景良.化工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8.
[2]陈晓伟.多种隐患亟待全面排查[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4,(2):30-31.
[3]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07-208.
[4]陈瑞峰,等.石油和化学工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J].化学工业,2012,(Z1):8-10.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毕颖(1978-),女,辽宁营口人,沈阳化工大学督导中心,讲师。(辽宁 沈阳 11014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57-02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组织该专业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对专业性教育学院及专业性教育计划实施的专门性认证,其目的是保证与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华盛顿协议》是最早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6个国家的工程专业团体发起成立,旨在通过校准、系统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保证工程教育质量,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是国际工程师互认体系的六个协议中最具权威性、国际化程度较高、体系较为完整的“协议”,也是加入其他相关协议的门槛和基础。目前共有15个正式成员、5个预备成员。
一、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概况
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始于2006年5月,由教育部、人事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学会)代表组成了教育部授权的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2013年1月中国正式提交加入《华盛顿协议》申请,同年6月中国科协代表我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被接纳为预备成员。
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构建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联系机制,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互认,提升国际竞争力。教育部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以来,专业认证工作的认同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欢迎,促进了被认证专业的建设与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国已经有96所高校129个专业点通过了“专业认证”。
二、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发展情况
中国的化学工业诞生于1927年,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1998年教育部按照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适应性的专业调整精神,将原有的化工类大部分专业整合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覆盖了以前的化学工程、化学工艺、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部分)、工业分析、电化学工程、工业催化、高分子材料等专业,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可直接到化工、炼油、制药、能源、冶金、轻工、材料、环境等工业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和教学等工作。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成立于2006年,截止到2012年已对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17所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了认证试点工作,其中延长有效期的高校有8所。2013年将对我校、中国石油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四川理工学院等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进行认证。如表1所示。
表1 截至2012年我国通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高校
年度 学校 年度 学校
2012 浙江大学 201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四川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华南理工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2009 浙江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2011 合肥工业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郑州大学 2008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化工理工大学 200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浙江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2010 天津大学 2006 天津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三、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认证的必要性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化工行业飞速发展,化工专业范围的扩大和跨学科发展愈来愈明显,而且成为高新科技不可缺少的工程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的综合学科,随着经济的发展,日趋体现出知识更新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多学科渗透、新兴学科涌现等特点。高校作为孕育优秀工程人才的摇篮,是化工行业的主要人力资源,在开展工程教育中应紧密联系行业发展现状,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在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服务社会。所以,把工程教育认证引入到高校专业设置和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密切与社会用人单位联系,培养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工程认证既是对办学情况的检验,也是国家政策导向的风向标。
四、化工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动力,以工程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以构建“化工特色”为导向,围绕培养综合型化工类人才,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化工专业的有机整体。
1.更新教育理念,适时调整培养计划
长期以来,各高校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就是“宽口径、厚基础”的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形式单一,结果人才培养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工程实践训练,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重视社会人文、经济、环保等方面知识的作用。随着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转型,需要高校培养出以应用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是对教育观念、对教育本质和教育使命新的认识。高效需要以“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为根本,打通人才培养的多个环节,探索化学工程与工业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2.优化课程体系
聘请相关工程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一起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资格标准融入化、专业技能递进化”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交叉融合,优化课程体系,加大与生物、制药、资源、能源、材料、环境、信息等学科专业的融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3.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取决于高质量的任课教师。加强师资培训,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向“技能培训者、人才开发者、职业教练和心灵导师”的角色转变,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结构、年龄梯队的教师队伍,并形成梯队式师资储备。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关注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及时更新授课内容,融入前沿知识,做好学生的学科领路人。定期或不定期安排技术骨干为青年教师召开讲座和交流座谈会,组织青年教师去企业参观生产过程,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在校教师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可以通过到企业攻读博士后、挂职锻炼及科研合作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素质。将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聘请为卓越工程师的现场指导教师,从而实现校企合作,共同打造一支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学团队,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程人才机制。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CDIO教育理念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重大探索。CDIO教育模式代表了Conceiving(构思)—Designing(设计)—Implementing(实现)—Operating(运作),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地将应用与课程之间紧密联系的方式学习。借鉴CDIO成功的教育经验,在化工专业建设过程中,一是注重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基地;二是通过设立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等,搭建校内的实践平台;三是开放实验室,共享实验设备和资源。
科学设计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注重研究与加强教学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人才培养的渐进性、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融合性、校内外教学的统一性、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主体积极性、与企业学习实践的贯通性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有机结合。
5.制订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工程实践教学的评价一直是实践教学环节的瓶颈,因为实践教学的模式与课堂理论教学差距较大,主要原因是教学环境具有不确定性、考核形式多样、学生个体工作量化标准难建立等,使得实践教学的考核不够客观,从某些方面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职业资格培养引入到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为了加强本科生的工程实践经验,美国、法国、德国都将职业教育作为本科教育非常重要的内容。机制专业也相应增设AutoCAD认证、SolidWorks认证、Pro/ENGINEER专业认证、UG认证等软件工程师职业培训内容。企业需要的是独立工作的专门人才,经各种软件工程师的培训及从“通才”到“专才”的后续教育,是工程师培养的有力保证,经过职业资格培养的高校毕业生能够更快地入独立工作状态,很受企业欢迎。
6.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
要实现建立动态调整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合作,完善毕业生的调查与跟踪机制和渠道畅通的反馈体系,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人才培养过程的薄弱环节并有效加以改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应该抓住工程教育认证契机,立足本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最终目的。加强校企合作,解决目前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化工相关行业领域中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欧阳杰,王志欣.化学化工类本科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08,(21):134-135.
[2]王韵芳,樊彩梅,郝晓刚,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构想[J].化工高等教育,2012,(5):8-10.
关键词:化工专业 职业体能 设想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8-0051-02
1 前言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根据16号文件的精神,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应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职业体能。
职业体能是指与职业(劳动)有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以及在不良劳动环境条件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分为两类:与职业有关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我院是以化工工艺为龙头,以化工机械、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自动控制专业为支撑的化工类高职。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大多是化工企业,化工企业的污染严重,工作环境危险,对人体的危害较大,这导致学生职业体能的要求相应更高。
因此,如何在高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使学生在身体、心理上胜任化工行业的需要,是目前化工类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希望通过对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改革的设想,为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化工类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为研究对象,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内容和化工系与应用化学系化工专业的老师、学生和已就业的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查阅了高职体育教学研究的文章近百篇,了解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近期方向。
访谈法:就化工专业的行业特点访谈我院化工专业的教师;并到生产一线体验工作环境,访谈不同岗位的工人和我院的毕业生,探讨化工生产各岗位对学生的体质要求、需要用到哪些体育技能、目前的岗位容易得哪些职业病。
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设计了调查问卷。问卷采用函调及当面发放当面回收两种形式。发放教师问卷85份,回收79份,回收率为92.98%,其中有效问卷75份,有效率为88.24%;学生问卷1138份,回收1096份,回收率为96.31%,有效问卷1007份,有效率为88.49%。
数据统计法:通过调查、访谈收集的第一手数据,运用 EXCEL和SPSS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现状
我院根据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积极开展体育教学改革,确立了“健康第一,重在参与”的指导思想。学院一、二年级学生开设了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28学时)。
对一年级学生开设了特色体育项目教学,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是24式太极拳、身体素质练习;第二学期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舞蹈和身体素质练习。对二年级学生创设了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开设了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武术、定向越野、瑜珈、体育舞蹈、太极柔力球、跆拳道、形体训练、康乐保健等近15个运动项目。
3.2化工专业生产特点分析
3.2.1化工行业特点分析
化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从生产环境、原材料、生产过程都存在危险。因而化工生产较其他工业部门有更大的危险性。
生产环境: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材料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难闻刺鼻的化工废气、这些气体有毒、腐蚀性,有对人体的器官及皮肤有一定的伤害。
化工生产使用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种多,绝大部分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
化工生产要求工艺条件苛刻。有的化学反应需要高温、高压,有的要求低温、高真空度。
化工生产方式逐渐变为高度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生产设备由敞开式变为密闭式;控制方式由分散控制变为集中控制;生产操作由人工手动操作变为仪表自动操作。
3.2.2化工行业所需要的职业体能
高职类化工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都是一线的操作工,分为主操和副操两个工种。主操在室内,通过计算机等设备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副操确认设备的正常运转。另外还有质检、技术开发研究等一些工作岗位。根据工作环境的具体情况与工作岗位的需要,化工专业的“准职业”人需要这样的业体能。见表1、表2
3.3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模式的设想
如何构建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模式呢?首先要以化工职业体能为导向,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和工作环境为基础,设置相应的实践课教学内容,强化职业体能教育;其次要确立以常规体育教学为基础,发展学生的一般素质;再次改革理论教学内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明确职业体能的重要性。
3.3.1体育课程目标
高职体育兼有高等体育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既要体现“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参照《指导纲要》对目标领域的划分,化工专业职业体能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运动参与目标:理解体育文化与化工职业素质提升的关系,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方案,积极参与有利于化工职业技能发展和职业体能提高的相关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
运动技能目标:掌握化工专业岗位群所需的体育体能与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能正确理解化工岗位群身体机能要求,明确利于身体形态与机能发展的科学的体育手段;了解本专业岗位群职业病类型和特征,学会利用体育锻炼来预防与矫正职业性疾病的方法。
心理健康目标:明确化工专业岗位群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地通过体育手段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和发展心理素质以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的需要。
社会适应目标:积极通过体育手段提升职业素养,胜任本职岗位工作,提高个人生活品质。
3.3.2体育课程模式
我院目前体育课程模式是“2+2”模式,即第一学年特色项目教学,第二学年“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2+2”模式的缺憾是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而身体素质恰恰是掌握其他运动技能的基础。
正是源于“2+2”体育课程模式的缺憾,所以根据体育课程的功能特点、化工行业的职业特点,提出了与职业体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模式,即构建“1+2+1”模式,即第一学期体育基础课+第二、三学期职业体能课+第四学期体育选项课的的体育课程模式。
这种“1+2+1”的体育课程模式,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是独立的,但在教学内容上,基础课、选项课、职业体能课所要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身体素质是提高职业体能的基础,身体素质的练习可以迁移到职业体能训练上,如运动中的快速反应能力、耐力、力量、协调性、注意力等等,都是许多专业技术和职业劳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其次,通过体育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职业体能教学和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3.3.3体育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与化工职业体能相结合的体育课程的内容的选择一定要兼顾正常教学、未来的职业要求、生活、发展等因素,因此化工类专业的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围绕基本体能、化工专业核心素质和终身体育行为而设置的。
3.3.3.1理论课的内容
(1)大学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体育与健康的概念、内容;运动处方和运动卫生保健知识;简单实用的健身养生方法。(2)职业体能概念内涵;工厂操作姿态类职业体能的锻炼方法;工厂操作姿态类职业性疾病的预防与运动疗法;职业工作中常用的身体保健与按摩技术等。(3)灭火的方法及灭火器的选择与使用;面对化学爆炸性与火灾的逃生技巧。
3.3.3.2丰富与化工专业有关的实践课锻炼
职业体能训练的手段,主要采用一般体育运动和竞技运动中的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动作,以及根据化工行业的职业特点进行改造和专门设计的练习。具体内容:
(1)消防训练:正确掌握使用各种灭火器、水枪。(2)逃生训练:火灾逃生的技巧(毛巾、手帕捂鼻护嘴法;遮盖护身法;封隔法;多层楼着火逃生法等等)。(3)篮 球:发展力量、弹跳力,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4)乒乓球:锻炼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锻炼人的眼睛。(5)足 球:发展下肢力量和奔跑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和呼吸系统机能。(6)羽毛球:重点发展腰、背肌肉力量和一般耐力素质。(7)身体素质练习:发展耐久力,锻炼心肺功能、发展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及快速反应能力。(8)太极拳:发展呼吸肌,增强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神经疲劳,锻炼全身关节、韧带,增强身体控制力。(9)拓展训练: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良好的沟通和社交能力,培养创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3.4课程评价
根据13号文件的精神和我院提出“使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教学理念建立化工专业职业体能体育教学评价。课程评价采取“过程+结果”的评价方法,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同时运动技能考核评价方式由原来教师评价改为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化、人性化。
4 建议
我院今后体育教学改革应与化工生产职业特点相结合,为将来的“准职业人”提供职业体能储备。
建议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引进专业人才,壮大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产学研相结合,体育教师也应到工厂去体验,只有这样才能针对职业特点,把职业体能与体育教学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胡振浩等.高职体能训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2]苟波等.“体能”概念辨析[J].体育科研,2008. 2 :51-52
[3]李丽等.我国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施问题研究[J]. 成人教育,2011,(5).
[4]岳书蕊. 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理论及实践探析[J]. 成人教育,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