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辅导教案

心理辅导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18: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辅导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辅导教案

篇(1)

论文摘要:“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我班分五个单元的活动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有缘千里来相会、我的自我我最知、生命的价值我探寻、我真的很不错和我的未来不是梦。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另外,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据报导,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春期、与父母沟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伦理学与教育学恐怕是不够的,若能借助于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辅导的帮助,那么对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裨益的!而团体心理辅导日渐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第二,活动的选题尽量小,以小见大,便于实际操作,还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多设计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根据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下是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使学生学会和他人的沟通探讨,学习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人生梦想,增强方向感。希望能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和启发。同时还希望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受,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团体心理辅导,由教师指导,班干部协助

四、活动时间:共五次,开学后每周一次一单元,每次2~2.5小时

五、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发展观

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

六、活动过程:(见附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

篇(2)

我是上海市平江路小学的保健老师,从事学生保健工作已经十几年,在做好学生保健工作的同时,兼任心理辅导老师。许多时候,学生前来卫生室询问:“为什么我一紧张就腹痛”,“为什么我老是管不住自己的手脚”……在不知不觉中,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渐渐纳入我工作的视野。

一、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

从学生因身体不适,到卫生室与我聊天、渴望交流中,我得到启示:心理健康教育应在学校占有一席之地,要还学生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课余放松心情,尽情地游戏、玩耍,找回欢乐、找回童真。由此我向校领导建议,成立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设立放松屋、健康咨询室,并全力承担制度的制定、人员的安排、教室的布置、资料的整理汇总等。为了能够积极有序地开展工作,我制定了心理辅导人员守则,制定了放松屋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上规范了心理健康活动。

安排党、团员青年教师进入放松屋为学生辅导,以教师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满腔爱心,去关注学生、亲近学生,带领学生们游戏、活动,了解他们的想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只有团员班主任参加,到现在教职员全员参与心理辅导,我们不间断地走过了三年的历程。

作为心理辅导老师,我积极参加心理辅导培训,哪怕是在双休日。我的读书笔记中也摘录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记下了学习体会,我还加入了上海市中小学青年教师心理辅导专业委员会,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充实自己,丰富自身的内涵,并获得学分。对于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只要是有机会,我都会主动参与,掌握最新的各类信息,开拓思路并运用于实践。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自编、整理有关心理教学教案,在积累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利用学校的广播、板报、墙报以及校内校外活动中,有意识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辅导。

二、创建悄悄话信箱、放松屋、健康咨询室

1.悄悄话信箱:说说你的悄悄话,让我成为你的良师益友;倾听你的心声,让我们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有利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2.放松屋:可爱的绒毛玩具摆满小屋,鲜艳的塑料拼版铺满教室,精致的小玩具站立在橱窗里,在屋子的中央吊设了一个沙袋,在屋角放置四驱赛车道,而四周的墙面贴满温馨鼓励的话语。瞧!“乐观是奋进的催化剂”、“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些装饰,由我和学生精心布置。这就是我们的放松屋,一个温暖快乐的家园。在放松屋中,我每学期会补充或调整玩具和拼版,让孩子对放松屋充满好奇、向往,积极参与放松屋的活动。

3.健康咨询室:在现代社会里,许多疾病都是由身心因素引起的,我常常结合学生的保健工作,为学生解答心中的疑惑。如,每学期针对五年级女生上好青春期卫生课,疏导学生紧张不安的情绪。

三、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是乒乓球特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始终贯穿在体育训练中。顽强的拼搏精神、面对严峻时刻减轻心理压力、正确面对比赛的输赢……我积极配合体育室开展心理教育,通过广播、健康教育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我校已连续获得了几届“区小学生乒乓球赛”的冠军,心理健康教育功不可没。在我校的区级重点课题《小班中个别化教育的研究》中,我也与老师们一起跟踪研讨学校中的特殊学生,为一些有学习障碍或是不太合群的学生提供帮助,为他们的学习和交往策划行动方案,使他们融入集体,快乐成长。

现在我的工作只是刚刚开始,但是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支持以及家长的理解。虽然好多家长碰到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时,会向我请教,虽然不少优秀教师自己的孩子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常常会向我咨询,虽然许多孩子成了我的好朋友,但我始终认为我仅仅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素质教育不是一句口号,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是一种时髦,我们每个教职员工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学生才会更加快乐地成长,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才会感受到更大的乐趣。

篇(3)

紧抓“心”字,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措施一:健全组织机构,扣“心”

学校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处为核心的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全体教师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

为了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学校辅导室每年进行学生心理现状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心理辅导计划,并在平时工作中认真落实,及时总结。

措施二:努力完善教师素质,懂“心”

学校要求担任辅导教师须懂心理学,掌握一定的辅导技巧、技术和方法。这样在对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才能用合理的辅导方式化解学生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辅导老师要懂“心”。

要一下子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教育知识水平,那不可能的。因此,学校采取了梯度培训制。第一梯度是校级心理辅导老师,即学校心理咨询室。让他们率先出外取经,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由他们把有关的知识及先进信息带回来,传授给全校教师。并要求他们结合学习的成果上一节汇报课,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目前,学校1位老师拥有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2级证书,另有6位教师通过市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第二梯度是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辅导及教师自身健康心理辅导,主要是以外聘专家讲座,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后的汇报为主。每学期初,在暑期师德培训中,学校安排骨干心理老师进行一次讲座。或关于教师减压,或班级心理辅导等。同时,我们邀请了市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来校多次进行讲座,以弥补专业的不足,提升全体教师的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辅导水平。

措施三:掌握学生心理动态,会“心”

在心理咨询室的统一带领下,学校成立由学生担任的心理联络员(由五六年级学生担任)。由此形成至上而下,条块分明,双向互动的心理联络小组。咨询室定期开展培训,定期召开座谈会,这个小组的建立,及时了掌握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状态、行为习惯等各种信息,尤其是一些情绪内向,具有内隐性心理问题的学生,他们和同学之间交往过程中的真实行为由联络员那儿得到反馈,更有利于辅导老师开展辅导工作。

措施四:课堂渗透健康教育,育“心”

课堂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全体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反思、感悟,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能够从容面对,培育好学生的幼小之“心”。

1.根据本校教育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辅导活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师资、辅导内容,每两周1节,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精心设计好电子教案。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研讨活动。共同探讨团体或班级辅导中的方法运用、辅导主题确定,注重活动中的过程体验等方面来提高活动课的效率。每学期,学校根据实际,安排辅导教师开设了辅导活动研讨课,并且在开课活动结束后,听课的所有老师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以得到共同提高。

措施五:重视防患于未然,爱“心”

“心理疏导”的工作重点在于“疏”和“导”,也就是要把预防放在第一位,防患于未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把重点放在了爱护学生成长之“心”上。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分别针对学生在不同时期容易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和需求,着重从人际、学习、情绪、亲子、自我意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讲授。讲座分为知识讲座和行为训练。知识讲座主要针对学生来信中突出的共性问题,学生成长中容易出现的各种困惑等进行解答和知识讲座。行为训练主要是传授一些简单易行的心理调节方法。比如:放松法、自我控制法、暗示法等。重视个别辅导,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个别学生来咨询。学校将具有证书的辅导老师进行了合理安排,每天至少有1位辅导老师到辅导室值班,接受学生的求助。这样,人员落实到位,辅导时间得到保障,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又减轻了班主任的教育工作。

为了加强辅导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学校又设立“知心信箱”,接受学生的来信咨询,对个性的问题,辅导老师及时给予回复,对于共性问题,心理辅导组适时开展团体辅导或者活动课,加以落实。同时,咨询室对来信、来人的学生资料建档并严格保密,防止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措施六:重视教育宣传,宣“心”

学校利用好宣传阵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每学期学校出刊一期心理导航的宣传小报,内容由学生收集信息,由学生完成。利用《太阳花报》校报,开设专栏,每月刊登心理辅导的有关知识。在校园内也开设了专栏,每月刊登宣传资料。

措施七:强化经验积累,通“心”

学校要求咨询室的老师,认真总结经验,撰写辅导学生的心得体会,从实践的角度,提炼出具有一定价值的,可操作性的辅导方法,从学生辅导个案中发现导师工作中的特色。逐渐成长为通晓学生心理,用技巧和爱心转化问题学生的真正学生成长的导师。

点滴收获

几年来,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历程中,付出了智慧和汗水,也收获了很多快乐。很多辅导教师的文章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2007年,学校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并于2008年获得了课题先进实验校称号,3位教师被评为该课题的先进实验教师。2012年,学校又一次承担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十二五”规划课题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在长春市的优质课评比中,学校有多位老师获奖,其中赵娜老师的心理课获一等奖,并在长春市的心理学科备课中做了观摩研讨,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由学校教师自编的校园心理剧《悔恨的泪》被刻录成光盘,参加全国比赛。

教无止境,爱无止境。用心呵护“心”的健康,虽然,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但我们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有我们的兢兢业业,相信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用心做出的“心”文章,必将更加精彩。

篇(4)

一、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优势分析

1、学生对班主任有依赖、信任感

在家里孩子对父母有依赖感,在学校里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有较大的权威。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在生活中乐于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真诚关怀,善解人意,尊重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接纳和认同,学生对班主任往往会无条件地有一种依赖感和信任感,使得班主任在班级心理辅导教育中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

2、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有更多的灵活性、多样性和针对性

班主任针对学生和班级出现的心理问题,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如:在五四青年节举行的“缅怀革命先烈”的活动中,组织学生学习革命先辈高尚情操和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成才的观念和思想;在开展"优秀班干部评选"的活动中,进行"对待落选的心理调适"、"干部轮换与人际关系"的专题辅导,让学生干部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从"自我发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能力)——"自我评价"(相信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自我调控"(克服困难、取长补短、保持良好心态)——"自我发展"(如何挖掘潜能、塑造良好个性)等几个方面,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品质。

课堂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训练、辅导、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班主任努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1)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3)以活动为载体,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4)以激励为手段,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5)以方法为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方法。(6)以模范为榜样,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3、班主任在课任老师与学生之间起着沟通、调解作用

在学校工作中,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他们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生力军。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并负有协调各科任老师商讨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各种活动和课业负担的责任。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任课老师在工作中与班主任保持相互协调和配合的局面,形成班级任课教师的合力。

(1)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携手共进。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将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主动向任课教师作介绍,使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习惯暖和家庭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便于任课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相互协调的要求;班主任要把自己工作上的设想告之任课老师,并就管理班级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和所采取的措施与任课老师达成共识;对一些特殊学生的教育要注意相互沟通,加强合作。

(2)班主任要充当班级信息的收集与反馈的最佳使者,为任课老师制定教育措施提供依据。

(3)班主任要善于化解学生与任课老师之间的矛盾。平时可以邀请任课老师参与班级的课外活动,增加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转贴于

4、班主任可及时与家长沟通,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和配合支持。班主任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对家长开设教育心理学知识讲座,向家长传授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家教方法,使家长能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心理辅导,创设一个良好的个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家庭环境。对有心理问题苗子的学生及时进行家访,不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二、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的实践探索:

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主要由班主任老师承担。学校规定每周二的班会课(二周一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每学期初每位班主任制订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计划,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会,组织评选"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个案报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优秀教案"等手段,引导班主任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水平。

1、“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班主任心理辅导的理论素养,增加工作底蕴,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

教师的心理素质及心理辅导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推动者,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保健医生,去排除学生心理的苦恼,解决学生心理“症状”,并且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则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消除学生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开展所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 培养一支自我心理素质良好、又乐于和善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我校自95年成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以来,一方面我们每年选派1~2名骨干班主任参加协会主办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理论知识,并多次邀请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来我校对教师举行专题讲座,帮助广大教师认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掌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学校专门购买了有关心理方面的书,为教师接触更多的心理知识提供条件,每学期又开展班主任自我培训、自我学习和自我交流为形式的学习辅导班,边学习,边实践,帮助热心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

2、指导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公开教育活动,提高团体辅导的技术和技巧,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向现代化和高质量方向发展

学校每学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确立自信,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比,评出了《走近老师》、《走近家长》《自信的三腿小凳》、《做情绪的主任》、《何必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学花零用钱》等优秀活动课;开展 “与父母的心灵沟通”——孩子给家长写信、父母给孩子回信等活动,使学生把平时不愿对父母讲的话通过书信向父母倾诉,让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同时也了解到父母对他们的期望和对家庭的付出,使孩子和家长真正达到心与心的交流。班主任通过各种方式将所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效果。

3、发动班主任参加个别心理咨询活动,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

学校十分注意对个别心理行为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对他们重点关心,积累个案,跟踪教育。为了让班主任更好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自卑、孤独、学习焦虑等倾向,学校为心理辅导室配备了电脑,购买了心理测试软件,以便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心理测试和咨询活动。每位班主任都建立了自己班级的学生心理档案,并参与每天中午对学生的个别心理咨询活动,他们客观地分析测试的数据并将部分测试的结果与学生和家长沟通,有的方矢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舒缓学生的心理烦恼。科学地运用测试软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了学生的心态,把握了学生的心理脉搏,我们的老师把对学生的咨询整理成《青春的萌动》在个案高级研修班学员论文集上发表。

4、鼓励班主任积极开展教科研,用科学的理论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规律

篇(5)

【关键词】学生 学习动机 激发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63-02

一、学习动机的概念、功能及其分类

学习动机是个体发动或维持其学习活动并使其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直接推动个体进行学习活动,或者说学习动机是在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外部诱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推动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动力。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习动机,同时也受个体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价值观以及外来的鼓励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认为,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动机水平高的个体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例如,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会保持较高的唤醒水平,直到考试结束后唤醒水平才会降低。第二,指向功能。有较强动机的个体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例如,一名学生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形成了课堂问题,那么,他在上课过程中的注意力将会集中于他要解决的问题上,并且整个课堂过程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也是比较高的。学生维持较高的学习动机,这对他们长期而有效地进行有意义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根据学习的动力来源划分,可将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如求知欲、兴趣等所引起的动机,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由外部诱因如奖励、惩罚等所引起的动机。教育实践表明,两种动机都是学生学习过程所需要的,但内部动机所起的作用更为强烈而持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帮助学生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在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来学习的内容上,更应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

二、激发学习动机的意义

1.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提高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能增强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

2.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让学习动机的唤醒功能、维持功能和指向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学生的学习,维持学生的高水平学习行为。

3.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喜爱学习,这符合当今的教育教学理念,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学校高质量办学的重要举措。

三、用心理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组建学习小组,利用团体动力提高动机水平

传统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时间长,师生间、生生间是一种紧张甚至对立的状态,信息交流不畅通,人际间的交流、观点的交锋和智慧的碰撞在课堂上更是很少看见,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自己的理解和意见也很少有机会表达。这样气氛沉闷的课堂,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要解决传统课堂的这些问题,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可以尝试在学生中组建学习小组,增加学生交流、参与课堂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团体动力发挥作用。心理学家贝克认为:“学生对于同伴以及同伴评价的关注许多时候甚至超过对教师和学习任务的关注。”对学生的心理而言,团队的温暖和支持感,能有效改变孤独、自卑等心理状态。对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态度而言,合作不仅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还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团队,能改善学生对学习、同伴、学校以及对于自己的看法。对于学习效果而言,只有当学生被引入与教师、同学和科目的关系中时,真正的学习才会发生。只有在班级中建立学习型的团队,学生的学习才会深入和良好,从某种意义上看,学生的学习程度在于参与的程度。心理学家温勒认为,团体能够对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团体动力有利于推动成员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团体动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组建学习小组,并利用团体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学习小组人数4-6人为宜,应考虑性别、学科成绩、性格、能力、态度、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特别需要等因素。

2.选出组长,可以是各学科分班分设一名组长。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合作学习和各项活动。

3.小组自行制定本小组的活动契约,规范小组成员的活动。

4.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小组成员自行设计小组口号、小组名字、小组组歌。

5.通过不定期的组内和组间活动,增加小组成员的信任感和合作能力,让学习动机较强的成员带动学习动机较弱的学生参与活动,如“我的同伴”“国王和天使”“红黄蓝笔”“我的秘密”“童年趣事”“生命线”等活动。

6.课堂中设置展示环节,要求各小组将需要展示的课堂问题进行展示。顺序可以是先让本组的成员在小组进行组内展示,然后再进行全班的展示。通过组内展示与组间展示相结合,能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在进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和鼓励让平时很少参与的成员进行展示,也可以进行组内的流量展示,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展示的方式可以是写黑板、复述、朗读、概括、总结归纳等。

7.教师在课堂中要学会运用小组来推动课堂,进而达到推动学生学习的目的。在课前给小组发导学案,能让小组明确课堂要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中利用“任务小纸条”能让小组更好地执行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

(二)运用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理念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在1942年出版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疗法”或称“非指导性疗法”,其核心理念是:关注来访者本身,接纳来访者的一切,来访者有了解自己问题的能力,而且有解决自己问题的资源;注重人性中建设性的一面,把重点放在来访者对自身的感觉上,体验自身而不是注重外部的影响;对来访者不做诊断性评估,将注意力放在发现来访者的自我感念和世界观、自我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典型行为举止方式、明确的或模糊的个人目标和动力、目的感和个人意义感、内心矛盾体验和完美感以及完整感上面。

“以人为中心疗法”心理咨询理念和技术主要有信任、真诚、关注、尊重、同理心等,常用开放式问话和封闭式问话相结合的方式与来访者进行对话。

传统的课堂注重教师的地位,注重的是按照教案有计划有步奏的实施,重在教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合作,鼓励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以人为中心疗法”心理咨询理念正好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可以将其迁移至教育教学环境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不要只专注于教书,还应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关注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样就能建立师生间的信任关系。信任关系一旦建立,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又会更进一步,学生也愿意与教师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教师要用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勇于接纳学生的缺点,相信学生都是有能力解决好他们自己的问题,教师需要提供的是支持与鼓励,适当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尝试使用“同理心”技术与学生进行交流。同理心,即“设身处地”或“通情达理”或“共情”等。同理心即教师准确地感知学生的真正想法和感受,并把感知到的告诉学生,让他明白,作为教师,你能够理解他所说的以及他的真实感受。教师不仅能够理解学生所表达的确切内容,还要准确把握学生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并将这些回馈给学生,让他明白。同理心除了了解到对方的感觉及内容外,还要把教师了解到的感觉及内容告诉对方,以达到给予对方帮助的效果。例如,有一位学生说:“我太懒了,我知道这是我的学习成绩上不去的原因。”那么,教师要对其进行同理,可以对他说:“看到你周围的人都能认真、努力的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而你就是行动不起来,这让你感到不安。如果你不改变你的懒惰,你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考上好的大学。”同理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理解,这更有助于信任感的建立,这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3.设计教案、实施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学习过程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老师同学们进行分享,实践证明,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4.创设问题情境,多用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开放式问题是没有唯一答案的,如“请你说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要帮助他,你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建议?”封闭式的问题是有唯一答案或者有限制的,如“你认为这个问题是对还是错?”“这个是这样解的吗?”等。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在于适度和丰富有趣。适度,指的是所设置的问题要难度适度,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而将问题情境设置得丰富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增加学生对问题解决的投入。

(三)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在技术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十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咨询的经验中,笔者看到,很多学生学习动机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缺乏相应的学习策略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在校园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特别是学习策略专题的课程,由专业的心理教师任课,学习策略专题如《目标管理》《计划制定》《记忆策略》《提高专注度》《学会使用学习辅助》《应对考试焦虑》《时间管理》《思维训练》《提高观察力》《考试技巧》《信息加工》《自我监控》等,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的学习与自我监控,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运用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的原因是心理问题,而很多教师却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很难对症下药。在校园中设置心理辅导室,让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能有效地解决学习动机不足的问题。

如果因心理问题而学习动机不足的人数较多,征得同意,可以将这些学生集中起来,8-12人为一个团体,进行激发学习动机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基本的辅导过程是:设置层层递进的主题单元,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通过让学生参与一些与动机相关的活动,最终达到激发学习动机的目的。一般一个激发学习动机的团体心理辅导可做6-8单元,每个单元1小时左右。

运用心理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其他方式还有:定期进行激发学习动机的培训讲座、改变对学生的评价和奖惩方式、利用外界诱因强化学习动机、引入竞争机制等。总之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不管哪种方式,只要教师的教育教学的理念正确并持之以恒,那么就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J・布罗菲.激发学习动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郭成.高中生的压力应对方式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篇(6)

(一)教师队伍基本情况:

1.教师年龄结构:数量、年龄、增补方面情况。  

2.教师专业水平:职称、学历、骨干培养情况。教学计划完成、备课、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是否定期进行培训。

3.教师职业素质:是否存在补课现象?是否存在随意体罚学生情况?

4.交流制度执行:是否及时进行开展,开展情况如何?

(二)学生基本情况:

1.在校生学习状态:课堂学习氛围、学风学纪情况。

2.毕业生升学情况:升入高中、职教及就业比例。

二、管理方面:

(一)硬件设施配备:基础建设达标情况。资金是否投入到位?校舍及校园面积、冬季取暖设施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教学设施落后?计算机室、实验室设施是否齐全?音、体、美教学器材是否配备,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充分利用?

(二)素质教学开展情况:是否普及外语?是否正常上音、体、美课?是否有心理辅导?是否有远程教育?

篇(7)

关键字:课外辅导;教育咨询师;学习管理;发展性辅导;介入性辅导;矫正性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83-01

众所周知,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面对身心发展存有差异的几十名学生,任何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四十五分钟内都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要求。而课外辅导则是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的重要措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行政、教学与辅导已构成了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他们三足鼎立、相辅相成。而课外辅导则一直是中小学教育中家长、学生、教师乃至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大家都似乎普遍认为课外辅导对学生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促进作用。课外辅导的质量如何,真正取决于课外辅导学校的管理,就此,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课外辅导学校的团队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差异是课外辅导学校的根本任务

课外辅导学校不光要配备各科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还要有相对应的教育咨询师和学习管理师,团队合作采取量身定做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帮助学生提升学业成绩并促进素质发展,为学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最终达到课外辅导的目的。学大教育的教师在个性化教育教学方面体现了如下的诸多特色: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对学生一视同仁,在实践中承认个体差异,考虑学生不同需求。通过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热爱学习的态度。

创造并丰富教学情境,捕捉和保持学生的兴趣,最有效地利用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周期性的练习和考试,评价学生的学业进步情况,并通过陪读服务,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充分了解全国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注重学科知识的创新,注重学科联系以及在本地的应用。通过了解学生既往经验和背景知识,为学生制订专门的教案和计划,传授学科知识、解题技巧、考试经验,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大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岩床计划”,通过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将品学兼优的师范毕业生通过培训和实践输送到学大教育的各地学习中心,学大教育的师资力量将得到系统和持续的提升。通过制度化的培训和教研活动,加强教师素质和实际教学辅导经验,努力拓展技能范围,加深知识理解,提高判断能力,使教学工作适应新发现、新思想和新理论。并通过学管师的沟通,创造性地与家长合作,让家长富有建设性地参与学生的教育工作。

1.教育咨询师。对课外辅导的学生进行专业的学习诊断,检测学生的学习类型、学习目标、记忆方法、学习心略、时间管理、应试技能、学习潜能等多项学习的内在因素,同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认识学习、认识教育,成为合格的“学习教练”,并为家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供学习咨询。

2.学科教师。学科教师必须经历严格的筛选流程:笔试、面试、试讲、培训结业考评等,还要有细致的培训发展计划:诊断、教学和沟通等,使之具备良好的辅导能力。

3.学习管理师。学习管理师负责对孩子教学进度的追踪及了解,随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负责对所匹配教员工作的协调,负责学生管理;学生档案的建立与保管,学生学习过程的协调、跟踪与家长保持沟通。

二、课外辅导学校的制度和工作

1.加强课外辅导管理,必须有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使之规范化,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收到实效

(1)建立辅导对象个人成长档案。课外辅导工作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情况,如学生学业成绩的分布情况、智力发展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通过了解,建立辅导对象档案。这样就能对症下药,使辅导出实效。

(2)制定辅导计划。在课外辅导中要做到有计划,为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育咨询师、班主任(学习管理师)、学科教师,在不同阶段根据需要组成团队,为学生实施课外辅导辅导。只有有计划地进行辅导,才能使辅导不流于形式,而是能一步一步地取得成效。

(3)制定课外辅导目标管理细则。要求课外辅导教师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每个辅导对象都有一个成长记录袋,记录辅导过程中取得的成果等,由专人检查。责任目标要求面向学生,学生合格率达到一定比例,学困生转化率达一定比例等。

2.辅导工作要分层级进行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课外辅导学校面对的是身心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要开发他们的智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辅导工作要分层级进行,运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因材施教。

(1)发展性辅导: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行一般性辅导;实施各项辅导活动,增进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辅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习惯与方法;协助学生适应团体生活,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培养适应社会之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搜集资料、运用信息的能力。

(2)介入性辅导:针对适应困难或行为偏差学生进行学科专业辅导;协助学困生转换学习环境,提供学习辅导;提供行为偏差或适应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

(3)矫治性辅导:对行为偏差或严重适应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配合社会资源与相关医疗机构,实施相关辅导。

总之,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质,广泛运用测验、观察、调查、谘商、访谈等方式获取资料,作为学生辅导的基础,同时依课程教学、社团活动、个别谈话、团体辅导、测验实施、个别谈话、个案研讨、咨询与心理辅导等方式进行,最终达到辅导学生的目的。这也是课外辅导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