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青年论文

农村青年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0-20 22:25: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青年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青年论文

篇(1)

【关键词】人口流出;农村青年;单身

自20世纪90年代尤其是90年代中期起,农村人口流动成为中国社会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大批的打工妹、打工仔流向东南沿海一带,给当代中国农村的村庄社区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人口流动频繁、村庄日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人口流出地农村青年的婚恋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龄男青年日益增多,农村青年的单身问题日益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现实问题。我们也看到,在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第三次单身浪潮,但与城市青年单身问题不同的是,农村青年单身问题是在城乡二元结构和人口流动的背景下出现的,如果说现在的城市青年选择单身是一种生活观念的改变,农村青年单身则是生活压力下的一种无奈选择。为了对农村青年单身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笔者近日赴____地区的若干村庄做了实地调查,掌握了一些实地材料,本文试图以个案的方式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呈现。

笔者调查的村庄位于____地区,属典型的农业型地区,其中__村和__村在__平原,__村则属__山区。__村有人口2253人,耕地4371亩,包括13个村民小组,17个姓氏;__村则有8个村民小组,1241口人。两村的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水稻和油菜,村集体经济薄弱。__村有人口1020人,244户,6个村民小组,1330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三个村庄的农民开始外出打工,村民的通婚圈扩大,本地的男女比例开始失衡,大龄男青年越来越多。

在城市,单身青年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并且条件较好的单身女青年还不在少数,但笔者在粮食主产区__平原的__村和__村调查时发现,人口外流造成了当地男女比例的失调,单身青年就是大龄男青年,女性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单身问题。

案例1:在笔者调查的__村9组,共200多人口,就有4个大龄男青年,都接近30岁,家庭条件都不错,房子也不错,就是因为本地的姑娘少,在家一直找不到媳妇,后来有两个找的对象都是“二道婚”(第二次结婚)的妇女。

由于当地农村女青年大都外出打工,男青年在本地农村很难找到对象,一般都要通过外出务工到外面找对象,而那些没办法外出或出去也找不到对象的男青年则成了大龄男青年。在笔者调查的村庄,女孩子大多通过读书或外出打工留在了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鲜有回家找对象的,而男孩子如果没有读书或没有掌握技术的话,一般都要回到村庄里来生活,在村庄里完成人口再生产。这样一来,本地农村的男女平衡关系被打破,导致大龄男青年甚至光棍进一步增多,男青年不得不单身,单身男青年一般都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为了结束单身生活,很多大龄男青年不得不找那些离异妇女做老婆。在调查中,让笔者非常震惊的是,在该地农村,离过婚的妇女都成了“抢手货”,30多岁的离异妇女很容易就能找个20多岁的未婚男性,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二道婚’的女的找个‘头道婚’的男的容易的很”。

案例2:__某,1980年生人,__村六组人,先是在__一家家具厂打工,油漆工,工种比较好,工资也比较高,每月1000多元,但工厂里的女工少,“一个月能弄几个钱,但终身大事却解决不了”。于是,在家具厂干了2年后,他就换到了一家服装厂,一个月才600多元钱的工资,但服装厂的女工多,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就找到了对象。在这之前,他曾经和邻村的一个姑娘谈过恋爱,但女方的眼光太高,“不想在家种田了”,瞧不起本地的男青年,不久两人就分手了,用当地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找不起本地的姑娘”。所以,很多男青年在外面找的媳妇都是来自落后地区的,在笔者调查的__村,外来媳妇多是__的,占到70%。在六组,另外一个男青年也是在__打工时找到了对象,女方家里是____山区的,那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差。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该地农村的男青年还都是在本地找对象,当时__村四组的一家农户有7个儿子,全部都是在本地农村找的媳妇;但到了90年代,随着外出务工的增多,情况开始发生变化,90年代中后期以后,几乎没有在家里找对象的了,男女青年一般都通过外出打工来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女攀高门”,本地农村女青年向经济条件更好的区域流动,有的甚至通过婚姻关系留在了城市,一般不找本地的,因为当地是粮食主产区,农业外的就业机会较少,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这样一来,本地男青年的压力就非常大,以至于他们外出打工就是为了“骗”一个媳妇回家来,年轻小伙子在外打工并不图挣钱,只图能找个媳妇。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一半以上的家长送男孩子出去打工并“不图弄几个钱,骗个姑娘就行了”,为此,有的父母还要倒过来寄钱给孩子。

案例3:在笔者调查的__村5组,30多岁以上的大龄男青年就有5个,家庭条件不差,人也不错,都在外打工,有一个35岁的还教过书,但就是找不到媳妇。在该村民小组,20多岁的男孩子有10多个,都还没有找对象,在外打工的也没有人带对象回来。由于人口流动而带来的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家长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生了姑娘就享福,生了儿子就遭罪”。当然,“各家都有各家的不幸”,在__村6组,村民老程的儿子今年28岁,还没有结婚,在市里干建筑活。老程说,主要是老伴长期生病,不能干活,并且每年都要花1000多元的医药费,这样就把儿子的婚事给耽搁了,而在农村,男青年年龄一大,就不好找对象了。在6组,大龄男青年不少于5个,老程的邻居家的三个儿子都是单身,小儿子3年前在__打工,做建筑小工,因为同事不给他用铁皮和沙子,就把别人给砍死了,因此坐牢,家里花了2万多元的钱也没有管用。在农村,2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一来,就把大儿子和二儿子的婚事给耽搁了,年龄越大越不好找了。

在人口流出地农村中,__村和__村的土地肥沃,人均土地较多,条件还不算是最差的,虽然这里的大龄男青年日益增多,找对象比较困难,但通过外出务工,大部分男青年还是能“骗”一个个媳妇回来。当然,由于农村女青年总是向经济条件更好的地方流动,__村和__村的女青年是流出的,这样一来,当地的男青年找的对象则多来自经济条件更差的地方,比如__农村以及本省的一些山区农村。这样一来,山区农村的大龄男青年问题就会更严重,笔者调查的__村就属山区农村,山区农村的经济条件差,外地的姑娘不来,而本地的姑娘都出去打工了,都想在外面找对象,由此,本地的男孩子就很难找到对象,单身男青年就会更多,而这显然不是他们所愿意接受的。

篇(2)

这次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针对以往职称评审存在的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以及评价由行政力量主导的问题,明确提出要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以及要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如果这些措施能落实,会一定程度改变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行政化和功利化问题,让职称评审与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贡献“匹配”起来。

而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落实。其中,能否切实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将影响职称评审改革的成败。众所周知,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之所以强调论文,就是行政主导评审的结果,对于行政领导来说,论文是能体现办学业绩的成果,这和学生的分数一起,构成学校的业绩:在基础教育领域,论文+学生考分(升学率)是评价一名教师的最重要指标,只有创新评价机制,实行同行评价,才能关注教师的真实教育能力与贡献。

但同行评价在现阶段也存在问题。最近媒体报道,国外学术期刊撤销了数十篇国内学者的论文,原因是同行评价造假。这种情况,在国内发表期刊论文、进行学术评价时,就更普遍,这为学术同行评价的推行制造阴影,如何杜绝同行评价中的弄虚作假,在人情、关系盛行的中国,是一大挑战。

其实,这不是同行评价的问题,而是同行评价推行不彻底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同行评价,是在教育和学术行政化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些号称是同行评价的机构,如学术专业委员会,还具有很强的行政色彩,对于这种情况,有人担心,当取消“硬性”的论文标准后,在职称评审中,人情、关系风更盛。我国中小学职称评审制度的另一问题是,职称和待遇紧密挂钩,且一旦评上职称,就很难再被取消,这并不利于人才的优化配置。这次职称评审改革,提出职称评审要和岗位结构结合,不能脱离岗位进行资格评审,这有进步意义,会让职称的“职务色彩”更浓,但是,还并不彻底。必须意识到,我国职称制度本身,就是行政评审体系,职称是行政机构管理、使用、评价人才的手段,总体行政评审框架不打破,只是在一些操作措施上进行调整,无法改变制度性的弊端。这就是职称改革,并不被基层教师看好的原因。像职称评审向农村教师倾斜,规定只是在同等条件下,向农村教师倾斜,这对农村教师来说,貌似好事,却没有多大好处。在环境艰苦的农村学校,要取得和城市学校一样的成绩,谈何容易,真正重视农村教师的评价,应当是过程性评价,重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和付出,而不是只看“结果”,另外,对于农村教师,不能把待遇和职称挂钩,而应与农村教师岗位对应,只要在农村教师岗位工作,就有超过城市学校同样岗位更高的待遇,才能解决农村学校吸引不了人才的问题。

篇(3)

一、研究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独特原因

1.三十年农村经历体验对农村金融有自己感性的认识

作者生于农村长于农村20年,对农业、农民、农村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解,对“三农”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在农村工作整整十年(1993-2003),这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快速转型的十年,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特别是农业、农村、农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深理性的思考;妻子在乡镇农村信用社工作,家住在乡镇农村信用社内,对经济金融产生浓厚的兴趣,特别是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考研时也曾连续3年报考五道口人行金融研究所,这十年是恰恰是中国金融大调整、大变革、大改革,农村金融更是如此,1994年4月组建农发行,1998年3月职能调整,对农村金融有自己亲身经历、观察和思考。譬如经历工作所在乡镇农村基金会成立、发展、疯狂、关闭和清算,自己并被迫入股,成为基金会的股东,耳闻目睹退股辛酸和艰难;再如目睹农村信用社与农行的“脱钩”和“分家”,二者之间有类似“父子一家”的上下领导关系演变为“兄弟两家”的平等竞争关系,员工由“同事”变为“同行”,目睹它们各种利益纠纷,办公楼、家属院等“一分为二”,自己也只好搬家。在邮政储蓄工作的同学经常讲述,分配给他们储蓄任务,目睹20世纪90年代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争储大战;目睹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等各种各样的资金借贷,给借贷双方带来实实在在的益处,也有个别意外风险。这虽是作者自己对一地的观察和体验,但是“窥一管而知全貌”,为作者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农村金融提供感性素材;同时这种巨变及其带来的混乱对三农造成严重影响,作者有一种非常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为有效更快解决“三农”问题,是作者把农村金融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根本原因。

2.全面系统经济学理论学习使作者有更多理性的思考

2003至2009年读研读博的求学,一方面系统学习经济理论,特别是读博期间在华中科技大学被称为“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①教授及其研究发展经济学导师指导之下,深入学习发展经济学理论,对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加深刻、更加系统的认识。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国民经济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金融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并逐渐强大,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金融作用和功能的发挥与一国金融体系的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金融改革也基本上是沿着不断完善中国金融体系进行的,然而由于中国经济结构存在明显的二元制结构,中国金融改革也存在城乡二元制结构,城市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发达,而农村金融体系明显滞后,这样不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严重影响农村金融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因此,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也成为农村金融改革甚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这是作者选择研究农村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该书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得到了一批学者的指点,凝聚着众多专家的智慧。张培刚教授在世纪名篇《农业与工业化》中讨论农业国如何实现工业化的问题,作者深受大师的思想影响,认为中国在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之中必须注意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应着重讨论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以有效发挥农村金融的重要作用。

二、该书可能的创新之处或者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结论

1.明确提出构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指导理论

以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是遵循认传统的“机构观”的“结构――功能――行为绩效”的思路,陷入就机构论机构的困境,根本无法适应“三农”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情况,无法满足“三农”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目前构建农村金融体系应遵循“功能观”的“外部环境――功能――结构”的思路,即从分析系统的目标和外部环境出发,演绎出外部环境对金融功能的需求,然后探究通过何种载体来承担和实现其功能,根据“功能观”,判断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缺失,大量储蓄不能有效转化为贷款,资金外流严重。

2.准确概括农村金融体系与及其所处环境的特点和关系

农村金融体系所处环境――弱质农业、弱势农民、薄弱农村,严重影响了它的拓展,造成它病弱、脆弱;反过来看,病弱、脆弱的农村金融体系也减少对“三弱”“三农”的支持。要“一弱支三弱”,从政策要求上讲,有义不容辞的义务,从现实能力上来看,有心却无力的困境。最为关键的是,尽快建立起适应目前弱质农业、弱势农民、薄弱农村的金融体系,只有全面系统分析农村金融所处的经济环境,才能建立起适应“三农”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深入分析了解实际情况,就不可能找到农村金融体系虚弱的原因,也不可能建立起适合我国“三农”的金融体系。考虑农村金融及其服务对象的特点,应该采取更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引导各种社会资金投向“三农”领域,鼓励农民和社会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融资能力,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状况,变“抽血”为“回血”、“补血”,反哺县域经济,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3.较为科学合理定位四种官方农村金融机构

农行股份制改造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但须符合基本国情;须考虑农行服务“三农”特殊的情况,也不应该完全按照商业化模式来实施;新农村建设资金需求规模巨大,离不开农业银行的大力支持;须有利于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和长处,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

把农业发展银行定位于“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三农”的需要,传统意义上的政策性银行的定位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把服务覆盖到“三农”中所有市场失灵领域;加大筹集资金力度,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

农村信用社最大的问题是自身能力虚弱,难以发挥“一农支“三农”的作用;进一步理顺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因地制宜采取三层次产权模式;目标定位于“三农”,业务创新服务于“三农”,力争解决“贷款难”和“难贷款”的情况。

邮政储蓄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抽吸资金,加剧了农村金融中的资金供求矛盾;消除隐形担保、显性补贴、税收优惠的扭曲机制,建立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机制,增强其服务“三农”功能,实现“取之于农,用之于农”的良性循环。

4.首次明确提出民间金融的独特优势

首次明确提出民间金融的独特优势在于“社会人际关系效应”,并据此分析三类新型民间金融机构。“社会人际关系效应”,它有四种效应组成:(1)“信息效应”,贷款人较好地处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成本效应”,具有对贷款实施监督和跟踪管理的便利条件;(3)“抵押效应”,民间金融能够充分利用民间资源条件进行抵押,最为特殊的抵押品――人的道德或信誉;(4)“信誉效应”或者“道德效应”,来自社区圈子内的道德约束力,具有天然独特的超越经济优势的约束。因此民间金融更适合于为经济实力弱小的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服务,提高金融的服务范围和主体;民间金融经营灵活,快捷高效,能到达正规金融达不到的地方和领域,所以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村镇银行――农村的社区银行,其社区性体现在农村“村镇”,服务对象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贷款公司――特殊的小额信货组织,小额信贷是以反贫困、促发展为宗旨的信贷方式,完全不同于正规商业银行的特殊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问题,我国贷款公司特殊性在于“只贷不存”;农村资金互助社――回归合作金融的机构,合作金融仍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必须积极多渠道融资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

5.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与我国农村经济的经验实证

利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率)与我国农村经济(农业、农民、农业经济)的经验实证关系。利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VAR模型为基础的协整理论,包括单位根检验,根据滞后长度准则选取VAR模型的最优滞后期,根据特征方程根的倒数值判断VAR模型的稳定性,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这部分的篇幅较大,论述较为规范和严谨,为学习、研究时间序列数据的读者提供一个规范的参考模板,值得一读。

总之,该书构建完整清晰农村金融体系为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和改革提供极其具有参考价值的蓝图,也必将进一步有力推动农村金融研究的发展与繁荣,为繁荣学术思想又添一部重要的力作,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重要应用价值。

注释:

篇(4)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师生员工必须绷紧安全这一根弦,充分认识到安全重于泰山的含义和意义,学校必须至少开好四次安全会议, 学期初、末都必须讲安全问题,各系在学生干部会议上和全体学生大会上必须时刻叮嘱学生注意安全。

【关键词】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

【本页关键词】欢迎论文投稿 省级期刊征稿 国家级期刊征稿

【正文】

第一,提高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教育与管理的重要性, 师生员工必须绷紧安全这一根弦,充分认识到安全重于泰山的含义和意义,学校必须至少开好四次安全会议, 学期初、末都必须讲安全问题,各系在学生干部会议上和全体学生大会上必须时刻叮嘱学生注意安全。第二, 形成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网络。学校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全校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各系部必须有一名领导主管系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系学生分会必须设立安全部,各班必须有一个安全委员,各寝室必须有一个安全员。第三,建立学生安全协会和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学生安全协会主要是传播安全文化, 宣传安全知识,组织安全学习,参加安全实践,调查安全隐患,反映安全问题,研究安全理论。通过安全协会召集热心安全宣传的同学,通过会员去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讲安全和重视安全的氛围。在农村或城市社区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通过“基地”平台去教育和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形成讲安全的习惯和优良传统,从而保证社会安全和谐。第四;让安全知识、安全思想进教材、进教室、进大学生大脑。所有教师都有责任向学生宣传安全知识和安全思想, 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负责地讲解安全知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应独立安排一章安全观(安全基本理论),具体阐述大学生应具有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大学生安全素质等。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针对性。全社会都在重视安全问题, 但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既不同于中、小学生、幼儿园安全教育与管理,也不同于农村、城市社区居民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同时也不同于其它生产部门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青年,在安全问题上也很容易麻痹大意,其中主要表现是:1、有理想但缺乏理智,办事凭感性、感情,情绪好,做事就放心、安全;情绪坏,做事就出乱子、不安全。2、有文化,但缺乏细致,不全面,办事粗心大意、丢三掉四。3、大学生有朝气、有活力、有胆量,但易冲动、易走极端、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生虽属于成年人,但处于不明世事的幼童和经验丰富的中老年人之间,他既打上幼童不明世事的痕迹,又有中、老年人的一些经验。幼童靠成年人照顾、帮助,中老年人靠经验处世,而大学生正好缺乏中老年人的经验又缺少父母的照顾和帮助。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要突出其文化内含,着重于安全情感教育和安全渗透教育。只有用情感和渗透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6.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篇(5)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青年朋友们:

晚上好!

今晚,我们聚集一堂,隆重举行“移动杯”县首届十大青年创业精英颁奖典礼,这是全县广大人民的盛事,是全县青年的一次盛会,在此,移动公司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单位,向获得县首届十大青年创业精英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一贯重视、关心和支持移动通信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移动通信公司自独立运营以来,始终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这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各界对移动通信事业的关心,得益于广大移动通信客户的网厚爱,一直以来,我们秉承着“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争做优秀企业公民。公司率先启动农村通信扶贫工程,积极推进“红色覆盖村通工程”建设、“移动信息化乡镇”建设,参与了涉及教育、体育、环保、救灾、扶贫、再就业等多项公益性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代的青年,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你们幸运地站在新世纪的舞台上,时代为你们提供了建功立业、展示风采的大好时机,让我们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共同肩负起新世纪的历史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拼搏,为经济的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最后预祝今晚颁奖圆满成功!祝各位青年朋友事业再上新台阶!

篇(6)

由北京市出发,先乘“京承快车”再换中巴,两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李学文的辖区――怀柔渤海镇大榛峪村。李学文湖南乡音浓厚,在京5年多“湖普”愣是没长进。“大学里,老师说我什么都好,就是普通话不标准,”李学文对《望东方周刊》说,“但我觉得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有些缺点和遗憾。”

李学文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后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村官的应聘,经选拔来到大榛峪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对于这个工作,李学文很是满意,“我一直都想回农村做事情,因为我生长于农村,大学还到过几个村子里支教,我对农民有很深厚的感情,我在这里干身心愉快。”

“我看这村官行!”

“凤琴姐,来啦!”进到一所农家乐院子里,李学文就亲热地呼唤主人,然后将本刊记者引入一间宽敞明亮的屋子里,这里就是京郊第一家“游客书屋”,坐落于“春阳垂钓”农家院,当下已经颇有名气。

农民办书屋是件新鲜事,而促成这间书屋成立的正是李学文。

2010年7月,北京交通大学的学生发起“红色1+ 1”的活动,在校生找到已毕业的村官校友,希望将学生的图书捐赠给农村图书室,这件事最后就委托给了李学文。

李学文认为,如果将图书放在村委会的图书室里,利用率太低,辜负了大学生的心意,于是就想到将图书与旅游结合,把书放到农家乐里去。这样,借着农家乐的热闹,不仅游客能看书,村民看书也会更有兴趣,也更方便。 “我们村是生态旅游村,有响水湖景区和野长城,游客很多,据我观察,不少游客出来玩儿,随身都会带着书刊,而这样‘游客书屋’,正好可以满足他们休息片刻时的需要。”李学文说,“而且书香增加了农家游的文化内涵,但这其实不是最主要的”。

作为村官,李学文记挂最多的当然还是村里的农民。他希望通过这种新的方式让农民也爱上看书,因此在图书设置上,农民喜闻乐见的书占了很大部分。书屋主人李凤琴对《掺望东方周刊》说:“前两天村里的赵久刚来借《选集》,我这儿还真没有,还得添置。”

“游客书屋”成立后,许多游客在这里点上菜,就会逛到书屋,拿起一本喜爱的书来享受闲暇时光。“游客喜欢搬个凳子坐在院子里读。”李凤琴说。院子里种有葫芦藤架子,几只家鸡悠闲踱步找食,池塘里的金鱼活泼地转来转去,每次看到这种画面,李学文说自己比游客还享受。

“大学生村官是真管事呀。”李凤琴说,“他把我们村里的好多事情都带起来了,连寒暑假孩子们有不会的题都去找他,学文对孩子们这脾气可真是好。”

“我们老百姓只求实际,不求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老百姓没得到实惠,都是白干。村干部干啥?就是为老百姓服务。”农家乐老板娘李凤琴下了判断:“我看这村官行!”

“太有成就感了”

村委会最角落的一间屋子就是李学文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屋子里家当很少,窗口的木桌上摆着一排排材料,还有一大瓶他从湖南家乡带回的辣椒。一个简易柜里堆满了书。

“吃梨吧,老乡给我送来的,太多都吃不完。” 李学文打开地上的大袋子说。大榛峪村老百姓喜欢这个阳光青年,常带些自家种的菜和水果给他,村干部们也会给他备米备面,孩子们在他屋子里进进出出,让他这个外来户从不感到寂寞。

李学文的日常工作就是给村委会写各种材料,村里的“村规民约”也由他来执笔。日常的文书工作外,他还干了不少主动请缨的事儿,比如帮村子在网上建起了博客和微博。

大榛峪村博客点击量已经近万,博客栏目规划得很细致,村庄动态、民俗接待、景区景点、驴友体验、村庄文化等,所有的斑竹、博主都是李学文一个人。每天有空上网时,他还会认真回答博友咨询的各种问题。后来就有游客因为在网络结识了这个热心村官,而专门组织到大榛峪村旅游。

李学文很适应并且享受在农村的生活。“我就连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也都是与农村建设相关的,我的理想就是做自己能够设计、参与的一些事情,慢慢去做好。”李学文说。比起同龄人,他有些另类,许多时髦的事情他不感兴趣,“还不如帮农民归置下院子、干点农活或者教村里的孩子读读书呢。”

他说自己别说空虚,就是空闲也没有。“去年村委会做创业培训的活动,村民每个人都拿到了一本‘创业计划书’,可老师们做完培训后就走了,我就告诉大家‘有不懂的就来找我’。结果很多村民就去找我讲解、出主意,有一段时间人多到还需要排队,他们都说有啥不会的,找大学生村官去,搞得我太有成就感了。有些村民见了面虽然我叫不出名字,但他们和我打起招呼来就跟自家人似的。”李学文的小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线。

这一轮村官任期还剩下一年多,李学文是这样规划的:“首先把常规的工作做好,明年会来一个新村官,那我就要把他带好,再一个就是继续扩大对村旅游资源的宣传,扩大游客书屋的规模和影响。”

“要踏实地走下去”

“这个是明星一号,这个是明星三号……”李学文兴奋地指着电脑屏幕介绍,电脑里播放着他大学时去农村支教的视频,“明星一号”和“明星三号”是他为孩子们取的绰号,“因为他们都能歌善舞。”

李学去农村做公益活动。大一的时候他就加入了学校里的公益社团,大学四年里,他跟随社团去过很多省市的农村支教。他还在家乡湖南郴州汝城组织了一个“汝城大学生联络促进会”,这个社团在2008年南方雪灾的时候为灾区募集了不少钱款和衣物。

“我家境不好,高中毕业时大学的学费没着落,一位叔叔资助了我四年的学费,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我想要做一些事情回馈社会。”李学文干公益的背后是不能放下的感恩心。

“去偏远地区支教,条件艰苦些我从不在意,当时我们就打地铺住在当地学校里,但是对怎么做好事情感到无从下手,这是让我最沮丧的,”李学文回忆,“当我怀抱很大的爱心和理想去了艰苦农村,结果到了那里发现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怎么办?”

篇(7)

一、统筹规划。加大投入。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我市坚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坚持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三优先”:一是政策优先。我们制定下发了《韩城市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韩城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把农村学校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对山区初中毕业生下延20分录人高中,在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的基础上,每年增加400余万元为农村教师发放生活补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同时,市财政配套200余万元在农村所有公办初中、小学实施了“蛋奶工程”,惠及学生1.8万人,占义务段学生总数的48%,走在了省、市前列。二是整合优先。我们按照“先治薄、早扶弱,农村与城区并举”的原则,对农村中小学早规划、早设计、早建设,有力加快了布局调整步伐。目前,我们在农村已建起了12所标准化寄宿制中小学,力争2013年前,基本完成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三是投入优先。我们在确保“三个增长”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近三年,投资3000余万元,新建、修缮农村校舍5.1万m2。目前,在我市农村“最好的房子、最美的环境、最安全的场所是校园”。投资1200余万元,充实了农村中小学内部设施,高标准实现了“农远资源”全覆盖、校校通、堂堂用。2009年,在陕西省“普实”复查验收中,专家组抽查的33所学校合格率均为100%,我市率先在渭南市高标准通过了“普实”复查验收,并被教育厅评为普及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县(市)。

二、强化培训,城乡联动,大力提高农村师资水平

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主要建立并落实了“四项制度”:一是城乡干部交流制度。我们把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近三年,先后从城区选派22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赴农村学校任职,从农村学校选拔16名优秀干部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促进了农村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新任教师上山服务制度。我们坚持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市情出发。严格实行新任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三年制度。近年来,我们为山区招录分配教师103人,充实了农村师资力量。三是轮岗支教制度。2007年,我市启动实施轮岗支教工作,三年共计选派109名城区优秀教师赴山区支教。我们采取政策激励、目标考核、评比表彰、待遇倾斜等措施,激发了广大教师支教的热情,涌现出了“夫妻双方争支教”、“带母携子同上山”、“踏雪越岭赶到校”、“踊跃报名乐奉献”的支教典型。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到了山区,把爱岗敬业的精神带进了校园,把精湛的教学艺术带人了课堂,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四是农村教师培训制度。我们集中开展了农村学校百名校长、百名班主任、百名青年教师“三百培训”活动,对900余名农村青年教师进行了专业知识考核,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了“讲学习、爱学习、勤学习”的良好风尚,有力促进了农村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目前,全市农村教师岗位合格率为100%。有66%的初中教师、95%的小学教师取得了高一层学历。

三、资源共享,联片教研,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推进均衡发展的重心。我们做到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合作发展。我们积极推行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模式,三年来,组织城区200余名教师送教下乡500余场次,开展名师巡回示范课活动80余节次,城乡30所学校结成了共建对子,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发展、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二是注重资源共享。我们在韩城教育信息网、电教教研网和学校校园网上开设了“韩城教研”、“韩城师训”、“名师在线”、“名师导学”等栏目,定期更新充实信息资源库,搭建起了交流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有效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学效益。2008年,教育局被教育厅评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集体。三是注重教育科研。我们隆重召开了教育科研工作大会,完善了市、乡、校三级教研网络,建立了机关干部包联乡镇、教研人员下点包联农村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制度,扎实开展“同课异构”、“联片教研”等活动,促进了农村学校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有230余篇农村教师撰写的教研论文在中、省级刊物发表或获奖。在《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研究中,我市农村学校有56篇论文、16件教学设计、8节教学录像课、7套校本教材获国家级奖励,我市教研室被确定为“全国优秀实验基地”。

四、规范管理,加强督查,构建均衡发展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