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智慧园区规划方案

智慧园区规划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27 11:18: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慧园区规划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智慧园区规划方案

篇(1)

>> 建设智慧园区助推传统园区升级 浅谈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智慧新城(园区)建设关键举措研究 智慧园区系统建设研究 智慧园区整体规划咨询探讨 智慧园区为智慧城市建设铺路 智慧饭店建设探讨 以智慧园区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园区管控平台建设 智慧园区:建设应用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华为助力“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建设 关于智慧农业园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探讨及建议 智慧园区设计概要 智慧园区孕产业 拥抱智慧园区 智慧矿山建设体系探讨 智慧城市建设探讨 运营商参与智慧园区规划建设的策略浅析 宿马园区昆徽智慧物流园开工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王家耀.智慧让城市更美好[J].自然杂志,2012,34(3):139?142.

[3] IBM.以智慧城市支持中国城市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EB/OL].[2012?07?14].?re=spf.

[4] 余冬苹,林涛,梁峥.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J].广东通信技术,2011(7):15?22.

[5] 张擎.智慧园区:源于数字化高于数字化[J].中国高新区,2011(9):128?129.

[6] 孙其博,刘杰,黎羴,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33(3):1?9.

[7] NIST. The NIST definition of cloud computing [EB/OL]. [2011?09?11]. .

[8] 魏进武,陈清金,房秉毅,等.云计算助推工业园智慧化建设[J].电信网技术,2011(5):27?31.

篇(2)

新空间

太极股份公司总裁刘淮松介绍,从2011年拿到地,到2014年3月动工,再到2017年2月28日搬家,太极股份终于结束了多人多处分散办公的局面,现在的新园区展露新颜,办公区宽敞整齐,有众多大大小小的会议区,还有能容纳500人的报告厅,食堂、超市一应俱全,甚至还配有1800平方米的运动中心。

6月6日,新园区内的太极解决方案中心正式开通运营。作为太极重要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的集中展示窗口和营销平台,新解决方案中心汇聚最能体现太极水平甚至是行业水平的技术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展区占地1000平方米,集中围绕“智慧国家政务”、“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行业等主题进行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的展示。太极股份战略与投资发展中心总经理孙国锋带记者参观了新展厅,他介绍,新展厅未来将成为中国电科“智慧”体验中心,打造成为行业内领先的、具代表性的体验中心。

除了参观新园区,刘淮松还向记者介绍了公司资本层面运作的最新情况。6月21日太极股份公告称: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17年6月21日召开的2017年第32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获得无条件通过。根据《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2017年6月22日(星期四)开市起复牌。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核准文件,待收到中国证监会相关核准文件后将另行公告。此前公司{整修订后的定增方案为:公司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条件的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资产交易价格的100%,且不超过36,532.43万元。此次募集配套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以下项目:智慧档案云服务平台研发与运营项目;金融后援服务中心项目;支付现金对价。

新跨越

从1987年太极计算机公司成立至今太极已经走过了30年的日子。随着正式迁入坐落于北京望京的中国电科太极信息产业园,新园区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造了全新平台。刘淮松在媒体交流会上强调,“固根基、展两翼”是太极股份面向未来一个阶段的新战略。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聚焦重点行业和智慧城市,进一步做强行业解决方案服务业务。同时,将抓住国家安全战略机遇,快速布局,打造太极自主可控产业体系;顺应新技术和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创新“互联网+行业”产业模式。

围绕安全可靠业务,太极股份高级副总裁申龙哲在交流中强调,太极股份是国内最早从事党政和军队信息系统建设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家政务信息化和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骨干企业。十年来,太极累计承担了党政军和重要行业数百项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任务,2016年,中国电科安全可靠系统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太极股份,2017年,太极股份安全可靠战略业务本部成立。面对我国安全可靠系统建设的重要任务,太极将以应用为牵引,以重大信息系统建设为抓手,太极以行业应用协同金仓数据库、金蝶中间件、慧点管理软件以及中国电科旗下普华操作系统、中电科技固件、卫士通安全产品等,为军民关键领域用户提供一体化的安全可靠系统建设和安全保障服务。

篇(3)

两岸“智合”的新模式

平潭是全国第五大岛,也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县。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先行先试亮点的平潭岛的开发正在加紧进行中。平潭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建设平潭高速宽带、智能化、全覆盖的综合信息网络,将平潭打造成“智慧岛”。

按照数字福建“十二五”规划,福建将在平潭建设海峡计算数据和信息服务中心,利用物联网技术,推进建设平潭的智能旅游、智能通关通检、智能园区、智能商业和智能政府信息服务等系统和应用。

同时,在平潭开展两岸合作办学,建设信息化教育培训合作基地;推进闽台产业合作共建共管的专业园区,积极承接台湾新一代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吸引台湾投资物联网、新型信息材料等高端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提高产业承接对接能力,形成两岸信息化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

谈到两岸的IT产业的这次联手合作,福建省信息化局局长卢增荣表示,台湾产业最大的优势是在“微笑曲线”的两端:一是芯片设计和方案设计;二是后端服务,包括数据服务。现在台湾的产业发展重点也逐渐转到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上。

据介绍,这两年,福建和台湾软件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密切,已经有了实际的效果。在两岸软件业界的沟通合作交流上,福建软件协会和台湾的软体协会每年都会互相交流合作。这些年在推动企业信息化和信息服务业界的合作也初见成效。目前中国电信和台湾中华电信已经签订协议,计划在平潭共同建设一个云计算数据中心,争取建成信息的自由港,利用中央赋予平潭先行先试实验区政策及闽台的地缘等优势,合作处理全球信息服务数据,推动云端产业项目的集聚发展。

目前闽台两地大大加强了云计算方面的合作交流。2011年6月在福州举行的闽台云计算项目与人才交流合作研讨对接会上,33家台湾知名云计算物联网企业和上市公司、近40名台湾代表携带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项目前来与福建相关企事业单位深入研讨并对接。具体对接的项目有19个,包括福州大学与台湾云端应用服务联盟、台湾物联网应用联盟签订建立云计算服务合作,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与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工会等签订的闽台云计算人才智力交流合作等。

这些云计算项目部分已经开始应用到应急救灾当中。例如福建省地震局与通信运营商签订协议,未来3G、物联网、云计算等方面各种先进通信技术手段将应用到地震数据收集、灾情上报、应急救援等方面。而借助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传感网络和应用研究中心等在物联网信息化建设、通信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资源,福建省推动了传感信息和各种最新技术在互联网、3G信息化等方面的深入应用和推广,加快了海西物联网产业发展。

电信助力海西数据中心

据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平潭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展强介绍,目前中国电信和台湾中华电信达成协议,拟在平潭建设20万台4U服务器的云数据中心;中国电信推出一卡双号业务,方便用户往来两岸;中国电信和苹果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中国电信版的iPhone4S也即将在平潭上市。

按照初步规划,平潭离岸数据中心拟设在位于平潭主岛中北部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5平方公里,建设配套的云计算产业园区10平方公里。据测算,仅此一项就可拉动相关企业投资300亿元,实现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总收入140亿元,带动700亿元的关联产业发展,预计直接缴税8.4亿元,新增1.17万个就业岗位。此外,由两岸通信运营商合建的福州到台湾淡水海底直达光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可建成。按照福建省政府设立平潭离岸数据中心的初衷,中心内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物理直连,批准在福建设立对台通信业务出入口局,为平潭离岸数据处理服务区以及配套产业园区和福建省信息服务业发展提供高速网络支撑。

据陈展强介绍,根据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中华电信北区公司签订“智慧平潭岛”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平潭电信将以全面提升平潭综合实验区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目标,从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平台发展、完善智慧应用体系三个层面深入合作,大力推进“智慧平潭岛”建设。

平潭电信将积极推动“智慧网络”建设,夯实智慧平潭岛建设基础,应用最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建设“高速宽带、智能化、全覆盖”的下一代综合信息网络和平台,提升平潭信息基础设施整体实力,形成全国领先的基础服务能力,实现光网城市、无线城市的建设和海峡网络的覆盖。中国电信将在2012年建成“爱城市一智慧平潭门户网站”,重点推动电子政务、数字城管、智能旅游、智能环保、平安平潭、智能水网等六大信息化项目建设,开启智慧平潭岛建设进程。

中国电信平潭综合实验区分公司致力于建设光网和无线网,建设云计算平台和物联网平台,致力于提升平潭整体信息化水平。2012年,除了重点推动六大信息化项目建设,还关注智能口岸、智能工商、智能司法、智能税务、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交通等各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发展。

引进海内外人才

福建省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将支持平潭开展与台湾信息网路技术兼容的“科技智慧岛”建设,促进岚台无线网络对接;支持平潭承接台湾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支持建立台湾电子信息产业园,并优先为平潭引进台资重大项目牵线搭桥。

篇(4)

杭州市计划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使杭州市的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得到更快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智慧化发展、智慧化管理、智慧化生活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智慧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目前,在建的中国(杭州)智慧产业园是杭州市首个智慧信息产业园。该产业园将于2014年底投入使用,这标志着杭州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又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位于拱墅区北部软件园内。园区着眼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智慧信息产业领域,集聚快速成长型企业、创新孵化型企业以及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企业。将打造物联网大厦、云计算软件大厦、移动互联网大厦、半导体大厦和电子信息大厦等“五大厦”于一体的智慧产业园云平台。

该平台将用以集聚智慧信息产业,打造以物联网、云计算、软件、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等五大智慧产业为主,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条,汇聚业内众多核心企业、快速成长型企业、孵化型企业,实现中小企业转型升级。

同时,园区将建立产品体验展示中心、金融投资服务中心、技术培育指导中心、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技术检测中心、公共会议中心等“六中心”。六中心的搭建及运行将为物联网产品、系统检测中心提供了完善的技术资源及平台。

目前,整个产业园区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入园的企业有400多家。当前园区发展的重点是打造一个智慧产业体验展示的长廊。

未来3年到5年内,中国(杭州)智慧信息产业园将集聚300家左右各类智慧信息产业的企业和机构,集产品研发、测试、销售、展示于一体,设立知识产权交易、物联网产品检测、金融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等公共服务中心,并建立起全国智慧产业展示体验中心,年创造100亿元以上产值,贡献5亿元以上税收。

园区将重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智慧信息产业企业上市融资,将对上市企业奖励百万元。

同时,园区还将设立2000万智慧信息产业引导资金,企业引进风险投资时,园区配套15%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最高达600万元,为智慧信息产业龙头企业提供购买设备贴息、融资担保贴息等金融支持服务。

市民享受便捷生活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杭州市将逐渐形成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广大市民的幸福感。

目前,杭州市拱墅区已经规划了12个重点项目,涵盖无线城区建设、智慧交通、智慧楼宇、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安全、智慧环保、智慧教育等。

目前,该区计划试点推广物联网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对于停在地面的泊位,嵌入地磁传感器,车辆进出时利用地球磁场会实时感应。同时对于停在地下的泊位,采用超声波传感器采集停车信息后传到后台数据中心。

拱墅区将以建设智慧城区为契机,加快建设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信息公共平台;加大智慧环境、智慧管理与服务、智慧产业与经济等领域科技创新力度;重点打造智慧民生、智慧政务、智慧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

在智慧城市建设上,杭州高新区创建了网络信息技术与产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创建方案中,杭州高新区明确提出要主攻网络基础产业、物联网、互联网、自动化控制等应用领域,重点推广、输出智慧安防、商务、交通、医疗和智慧环境、制造、物流、政务标准化智慧应用。

高新区创建该示范区将会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在八类产业应用中,涉及卫星导航芯片、大型数据库系统、4G网络的设备研发大课题,也有智能家具系统、智能门禁系统、智能停车场事关老百姓吃穿住行的项目。

物联网产业融合城市发展

近年来,杭州市一直把物联网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抓,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杭州市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杭州市的小家电、机床设备等行业通过与物联网进行有效融合,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杭州市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园。早在2010年,杭州高新区(滨江)便出台了物联网产业发展(2010-2015年)规划,引导高新区(滨江)打造成浙江省物联网产业核心区、长三角物联网产业中心和中国物联网产业示范区。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全区物联网产业技工贸总收入800亿元。

自2010年底,杭州(滨江)高新区启动建设物联网产业园以来,已经集聚了华三通信、浙大中控、阿里巴巴等千余家物联网特色优势企业,覆盖了从研发、装备制造到网络服务的整个网络产业链条。

近日,全国首个电商物联网产业服务基地――储仓快杰电商园区,在杭州市滨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这个电商园区所在的杭州(滨江)高新区是我国第一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也是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区。

与物联网产业园同样令引人关注的是,杭州市还将重点支持云计算、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成电路设计、文化创意以及电子商务智慧型产业。

篇(5)

当大量的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以后,这些新城市居民首先面对的是传统观念与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文化发展和信息传播的不平衡不对称应该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信息化是实现城乡文化知识共享、信息传播对称,消除数字鸿沟的必要手段。“智慧城市”是我国城市发展和建设的重要理念,是城镇信息化的投资重点。

中国的智慧城市是我国的部分机构和企业结合我国正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需示而推出的一个更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信息化建设理念。

智慧城市是由传统互联网与物联网组成的全新智能网络系统。其基础是“物联网”,核心技术是“云计算”,关键技术是“大数据”。智慧地球通过物联网的感应和控制技术,将地球上所有包含或关联人类信息的物体接入智能网络,增强物与物(M2M)、人与物的社会关系,大大增强人类的社会活动能力,增强每个人在网络中的社会属性,实现人与社会、人与物理世界的高度融合,打造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以后的社会关系中不光有人与人的关系、还会包括物与物的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智慧城市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加强人与社会的全方位联系,丰富每个人的社会属性,改变社会形态,推动文明进程。

中国智慧城市的提出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没有大规模地采用国外企业提供的技术框架和解决方案,而是坚持以“自主可控”作为发展这一技术和产业的前提。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我们至少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智慧城市在中国能够得到几乎与世界同步的发展速度,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及时介入功不可没。早在2012年12月,住建部就下发了《国家智慧城市暂行管理办法》,对智慧城市的试点申报、评审办法、建设和评审的指标体系都作了较详细的说明,是智慧城市在中国的第一个规范类文件,对当时各地的城市规划和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各地相继开展了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调研活动,出台了一些地方性的发展规划和产业优惠政策,全国近100个城市申报成为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单位,中国智慧城市自此进入了大发展时代。

进入2013年,住建部公布了首批共90个试点城市名单,第二批共50个试点城市也在不久后公布,140个城市启动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工作。这给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就要进入实质的启动阶段了,这给整个社会传达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点燃了众多企业和机构的创业激情。

2013年4月,住建部出台了又一个重量级的指导文件《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对智慧城市的发展方向、总体规划、顶层设计、技术框架、平台标准、功能模块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指导。这个指南的出台,使产业界和各地政府都得到了极大的鼓舞,产业界得到了明确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方向指引,各地政府得到了制订各自智慧城市建设方案的标准和依据。很多软件和物联网企业纷纷把研发和市场的角度转向智慧城市,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和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若干加快发展智慧城市产业的实施细则,无锡、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西安等城市建立了专门的智慧城市产业园区,根据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其中无锡、上海、成都还专门设置了智慧城市及物联网的研发园区和生产园区。“指南”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进入了百花齐放的大繁荣时代。

由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制订的《促进我国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指导意见》标志着智慧城市已经得到了最高国家机关的高度重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必将引发一轮新的产业浪潮,加快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使整个信息产业界都得到一次飞跃式的发展。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经济和文化的再发展。

在整个智慧城市产业呈现出一派如火如荼的繁荣景象时,我们却要给这个产业浇点冷水,但浇水的目的不是为了熄火,只是为了降温。根据最近两年我们与一些从事物联网等相关于智慧城市企业的接触,了解到目前号称从事物联网、智慧城市产业的很多企业,实际上只是一些传统监控安防、电子信息等这类企业的重新包装而已。他们从事的业务和研发,仍然与以前的业务在实际内容上基本相同,往智慧城市或物联网方面包装显得比较牵强。很多企业的老板和高管对智慧城市和物联网的认识是片面的、不准确的。这些现象可能会导致将来企业的发展进入说一套做一套、挂羊头卖狗肉的恶性循环中,也有可能进一步影响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投资决策。需要研究清楚目前产业界存在这些乱象的原因,重新认定智慧城市的定义和内涵。作者觉得:要研究这个问题,可以先从“智慧”这个词语本身开始。

应该非常佩服当初将“智慧”这个词用在信息化解决方案里的这位人物,他把一个文学词汇成功的用在了信息化这样的科学领域。他选择“智慧”这个暗示性强,准确性低的词汇,为后来的软件商和集成商们提供了大量的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中国的企业都是极敏锐的,当智慧城市这一理念提出以后,面对巨大的市场机会,几乎所有企业都在一夜之间给各自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冠上了“智慧”之名,做物流管理软件的改名叫“智慧物流”、做工业控制的改名叫“智慧工控”、做医院管理软件的改名叫“智慧医疗”、做教育信息化的改名叫“智慧校园”,就连原本做门禁系统、监控设备这样的安防厂商也摇身一变,称自己也是搞“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的了。

我们必须要明白:产品不是方案,单一产品和功能软件不能代表更不能代替解决方案。

那么,什么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具有那些特征呢?

我国智慧城市的大致技术框架与美国提出的智慧地球是一致的,都是以“物联网”和“传统互联网”为基础、以“云计算”为核心,以“大数据”为关键技术的全新智能网络系统。与智慧地球不同的是,我国的智慧城市更加强调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技术的自主可控和标准统一。

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基本性能主要是计算力和存储力,我们从计算力和存储力的部署和管理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了智慧城市的三大特征。

计算任务向数据迁移是智慧城市的第一个重要特征。计算力是智慧城市的主要“智慧”来源,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计算任务向数据终端的迁移,用以同时在大量的数据终端上发起计算任务。

要实现计算任务向数据终端的迁移,这就要求前端设备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性能,而这正是智慧城市的第二个重要特征。

利用云计算技术,将前端与后台的计算力和存储力进行抽象的动态整合,按需进行弹性分配,以达到最高的资源运行效率,这是智慧城市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以上三个重要特征,都是由云计算作为智慧城市的核心技术所决定的。

日前有学者曾提出目前中国的智慧城市提法太早,城市的信息化基础薄弱,还不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条件。对于这个问题,换一种思路想:智慧城市的建设本身就包括了信息化的基础建设,而不必纠结原始积累。

智慧城市真正缺的是一个国家级的技术标准,以及完整的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我国虽然明确了智慧城市要走自主可控的道路,但可能因为前两年作为智慧城市基础和核心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一直处于高速发展期,本身就有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其形态也一直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就造成了高度依赖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城市更加难以描述和定义,一个新事物如果连描述和定义都还成问题的时候,要对其制订技术标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经过最近两三年的高速发展,可以看到,物联网的技术已经相对比较成熟和稳定,中国的一些物联网企业在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方面已经基本掌握了应用技术,虽然离全面掌握核心技术还有一段距离,但掌握应用技术至少能够让我们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不那么直接和被动。

在云计算方面,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产业界和学术界都在重新思考和调研她的技术形态和商业模式,目前云计算更多的被理解为一种新的网络架构方式和服务交付模式,云计算正逐步褪去那些被有意加上的功利光环,回到本来的样子。

当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概念日渐清晰以后,应该尽快重新厘定智慧城市的技术概念和发展方向,迅速制订出国家级的技术标准,推动智慧城市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关于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系统的建立,前期确实受制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形态不确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一直没有实质的进展,加上绝大多数安全厂商都是从事基于传统互联网的业务,短时间内很难适应新的智能网络系统。传统安全厂商需要大量时间解决物联网和云计算环境下的安全系统架构问题。为了加速这个过程,应该由相应的政府机构来牵头制定智慧城市下的信息安全标准和相应的信息安全评估体系,用以指导和帮助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

智慧城市从2009年开始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以后,各地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分别选择了“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其中选择了全面推进的城市有:深圳、南京、佛山等城市,他们分别提出了全面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划;选择了重点突破的城市有:南昌、重庆、沈阳等城市,他们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分别提出了面向教育、医疗、环保方面的渐进式发展规划。

根据近期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各地为了推进智慧城市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信息是国务院于今年3月上旬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智慧城市建设列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由此,智慧城市终于有了一个国家级的纲领指导文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认同和重视。各地相继出台了很多具体的政策和实施细则,全国的智慧城市产业再次进入了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期。武汉、成都、广州等城市都相继推出新的产业政策和和各自设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武汉提出了“113”总体架构,确定了一个打造中部地区“智慧之都”的发展目标;建设一套以物联网、传统互联网、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为主的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应用、产业、运行三大核心体系。

成都推出了“三中心、两基地、六体系和一高地”的战略目标。即:建立成物联网应用中心、物联网研发中心和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初步形成物联网成果孵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建设成都高新区物联网研发基地,双流县物联网制造基地),初步构建起物联网产业创新体系、应用推广体系、标准研制与验证体系、公共技术服务体系、信息安全基础体系和产业要素保障体系,打造以物联网企业为核心、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联盟为支撑,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

广州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广州”全面推进城市信息化的综合战略,重点是加强和完善: 电子政务、智慧社区、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幸福广州、智慧交通、智慧乡村,共领域的投入和建设,目标明确地推进建设智慧广州的进程。

中国智慧城市的从整体的产业和技术层面来说,其发展水平其实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目前的主要面临的还是技术标准的统一问题和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尽快得到解决,并且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角度科学的宏观的做好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相信中国的智慧城市技术和产业必将得到全面的稳健发展,为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篇(6)

[关 键 词] 智慧物流 基本内涵 实施框架

一、引言

继IBM2008年提出“智慧的地球”后,2009年奥巴马提出将“智慧的地球”作为美国国家战略。同年8月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考虑到物流业是最早接触物联网的行业,也是最早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流作业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行业。在2009年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信息中心、华夏物联网、《物流技术与应用》编辑部率先在行业提出“智慧物流”概念。

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顺应历史潮流,也符合现代物流业自动化、网络化、可视化、实时化、跟踪与智能控制的发展新趋势,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节能环保,改善服务。

自概念提出以来,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关注,智慧物流也入选2010年物流十大关键词。但目前对智慧物流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企业界与学术界对智慧物流的概念、体系结构、实施框架的研究尚不成熟,未达成共识。

二、智慧物流的基本内涵

1.智慧物流的基本概念

基于现有研究及IBM公司对智慧物流的理解,智慧物流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在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及自我调整功能,实现物流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的现代综合性物流系统。

2.智慧物流的基本功能

(1)感知功能。运用各种先进技术能够获取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大量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使各方能准确掌握货物、车辆和仓库等信息,初步实现感知智慧。

(2)规整功能。既感知之后把采集的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用于数据归档,建立强大的数据库。分门别类后加入新数据,使各类数据按要求规整,实现数据的联系性,开放性及动态性。并通过对数据和流程的标准化,推进跨网络的系统整合,实现规整智慧。

(3)智能分析功能。运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分析物流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验证问题,发现新问题。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在运行中系统会自行调用原有经验数据,随时发现物流作业活动中的漏洞或者薄弱环节。从而实现发现智慧。

(4)优化决策功能。结合特定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评估成本、时间、质量、服务、碳排放和其他标准,评估基于概率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协同制订决策,提出最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使做出的决策更加的准确,科学。从而实现创新智慧。

(5)系统支持功能。系统智慧集中表现于智慧物流并不是各个环节各自独立,毫不相关的物流系统,而是每个环节都能相互联系,互通有无,共享数据,优化资源配置的系统,从而为物流各个环节提供最强大的系统支持,使得各环节协作,协调,协同。

(6)自动修正功能。在前面各个功能的基础上,按照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系统自动遵循最快捷有效的路线运行,并在发现问题后自动修正,并且备用在案,方便日后查询。

(7)及时反馈功能。物流系统是一个实时更新的系统。反馈是实现系统修正,系统完善必不可少的环节。反馈贯穿于智慧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为物流相关作业者了解物流运行情况,及时解决系统问题提供强大的保障。

3.智慧物流的体系结构

按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划分,智慧物流体系可以分为企业智慧物流,行业智慧物流,区域或国家的智慧物流三个层次。

(1) 企业智慧物流层面。用推广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的应用、集中表现在应用新的传感技术、实现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智慧装卸、搬运、包装,智慧配送,智慧供应链,等各个环节。从而培育一批信息化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

(2) 行业智慧物流层面。建设主要包括智慧区域物流中心,区域智慧物流行业以及预警和协调机制的建设三个方面。

①智慧区域物流中心。智慧区域物流中心的建立关键要搭建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这是区域物流活动的神经中枢,联接着物流系统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将原本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其次,要建设若干智慧物流园区。智慧物流园区指加入了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的物流园区,基本特征是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安全运转,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对相关信息的需求,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监督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确保物流信息正确、及时、高效、通畅。智慧技术的运用使得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

② 区域智慧物流行业(以快递为例)。在快递行业中加强先进技术的应用。重视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自动报单、自动分拣、自动跟踪等系统,信息主干网的建设、PC 机和手提电脑、无线通讯和移动数据交换系统的建设等。这些投资不仅使运件的实时跟踪变得轻而易举,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服务的成本。

③预警机制。最后深入研究,加强监测,对一些基础数据进行开拓和挖掘,做好统计数据和相关信息的收集,及时反映相关问题,建立相应的协调和预警机制。

(3)国家智慧物流层面。旨在打造一体化的交通同制、规划同网、铁路同轨、乘车同卡的现代物流支持平台,以制度协调、资源互补和需求放大效应为目标,以物流一体化推动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着眼于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着力构建运输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以国际物流网、区域物流网和城市配送网为主体的快速公路货运网络,“水陆配套、多式联运”的港口集疏运网络,“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航空运输网,“干支直达、通江达海”的内河货运网络。同时打造若干物流节点智慧物流网络中的物流结点对优化整个物流网络起着重要作用,从发展来看,它不仅执行一般的物流职能,而且越来越多地执行指挥调度、信息等神经中枢的职能。

4.智慧物流的价值体现

智慧物流的建设顺应历史潮流,符合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对企业,整个物流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智慧物流对企业的贡献。①集中体现在其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借助智慧供应链管理帮助企业增加利润源。② 智慧物流系统帮助企业提高对风险的预测能力及掌控能力,降低各环节的不必要成本。③智慧物流系统帮助企业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

(2)智慧物流对国家的贡献。①智慧物流的发展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在GDP的比重,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②智慧物流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节能环保,减轻环境污染。

三、智慧物流的实施框架

1.智慧物流的实施基础

(1)信息网络是智慧物流系统的基础。智慧物流系统的信息收集,交换共享,指令的下达都要依靠一个发达的信息网络。没有准确的、实时的需求信息、供应信息、控制信息做基础,智慧物流系统也就无法对信息进行筛选,规整,分析,也就无法发现物流作业中有待优化的问题,更无法创造性的作出优化决策,整个智慧系统也就无法实现。

(2)网络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则是实现智慧系统的关键。如何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规整,分析处理,提取其中的有价值信息,实现规整智慧,发现智慧,从而为系统的智慧决策提供支持,必须依靠网络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自动生成解决方案,拱决策者参考,实现技术智慧与人的智慧的结合。

(3)良好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是实现智慧物流系统的保障。智慧物流的实现需要配套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实践证明,如果没有良好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盲目发展信息系统,不仅不能改善业绩,反而会适得其反。智慧物流系统的实现也离不开良好的物流运作和管理水平,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实现智慧物流的系统智慧,发挥协同,协作,协调效应。

(4)智慧物流的实现更是需要专业的IT人才与熟知物流活动规律的经营人才的共同努力。物流业是一个专业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没有人才,大量信息的筛选、分析、乃至应用将无从入手,智慧技术的应用与技术之间的结合也无从进行。

(5)智慧物流的建成必须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换。智慧物流所要实现的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体系、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和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必须建立在“综合物流”之上,如果传统物流业不像现代物流业转变,智慧物流只是局部智能而不是系统的智慧。

(6)物流系统只有在物流技术、智慧技术与相关技术有机结合的支持下才能得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应用这些技术,才能实现智慧物流的感知智慧,规整智慧,发现智慧,创新智慧,系统智慧。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新的传感技术、EDI、GPS、RFID、条形码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移动计算技术、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基础通信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2.智慧物流的实施模式

(1)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营模式。第三方智慧物流不同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系统,顾客可以在网上直接下单,然后系统将对订单进行标准化,并通过EDI传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企业利用传感器、RFID和智能设备来自动处理货物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透明度,准确掌握货物、天气、车辆和仓库等信息;利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评估成本、时间、碳排放和其他标准,将商品安全、及时、准确无误地送达客户。

(2)物流园区模式。在智慧物流园区的建设中要考虑信息平台的先进性,供应链管理的完整性,电子商务的安全性,以确保物流园区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快速安全运转。智慧园区要有良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共用信息平台系统,提供行业管理的信息支撑手段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建立智慧配送中心使用户订货适时、准确, 尽可能不使用户所需的订货断档,保证订货、出货、配送信息畅通无阻。

(3)大型制造企业模式 。大型制造企业模式要求制造企业里的每个物件都能够提供关于自身或者与其相关联的对象的数据,并且能够将这些数据进行通信。这样一来每一个物件都具备了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通信能力,从而构建由大量的智慧物件组成的网络,在智慧物件网络基础上,所有的物品信息均可连通,组成物联网,企业就有了感知智慧,能够及时、准确、详细地获取关于库存、生产、市场等的所有相关信息,然后通过规整智慧,发现智慧找出其中的问题、机会和风险,再由创新智慧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尽快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从而实现企业的最大效益。

3.智慧物流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完善基础功能。提高既有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在规划上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使物流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逐步提高各种运输服务方式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支持能力,物流基础设施的经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步:开发物流模块的智慧。智慧物流系统设计可以采取模块设计方法,即先将系统分解成多个部分,逐一设计,最后再根据最优化原则组合成为一个满意的系统。在智慧物流感知记忆功能方面包括基本信息维护模块、订单接收模块、运输跟踪模块、库存管理模块;在智慧物流的规整发现功能方面主要是调度模块。这是业务流程的核心模块。通过向用户提供订单按关键项排序、归类和汇总,详细的运输工具状态查询等智能支持,帮助完成订单的分理和调度单的制作;智慧物流的创新智慧主要表现在分析决策模块。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报表分析功能,各级决策者可以看到他们各自关心的分析结果;而系统智慧体现在技术工具层次上的集成,物流管理层次上的集成,在供应链管理的层次上的集成,物流系统同其他系统集成,共同构成供应链级的管理信息平台。

第三步:目标和方案的确立。智慧物流的建设目标包括构建多层次慧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若干个智慧物流示范园区,示范工程、产业基地,引进一批智慧企业。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步骤:搭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加强物流基础功能建设,开发一些最主要的物流信息管理软件。完成服务共享的管理功能和辅助决策的增殖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物流信息平台的网上交易功能。

第四步:发现、规整智慧的实施 创新、和系统的实现。在利用传感器、RFID和智能设备来自动处理货物信息,实现实时数据收集和透明度,各方能准确掌握货物、车辆和仓库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商业智能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信息的价值,找出其中的问题、机会和风险,从而实现系统的规整发现智慧;然后利用智能的模拟器模型等手段,评估成本、时间、质量、服务、碳排放和其他标准,评估基于概率的风险,进行预测分析,并实现具有优化预测及决策支持的网络化规划、执行。从而实现系统的创新智慧和系统智慧。

4.智慧物流实施过程中的瓶颈制约

(1)基础信息缺乏的制约。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的整体中枢神经,是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力量。在智慧物流系统中,必须对海量、多样、更新快速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处理,才能成为系统决策的依据。如果物流基础信息缺乏,智慧系统也就无从谈起。

(2)对智慧物流功能需求、市场需求不明确的制约。一个系统能否运行成功,就要看它所提供的功能是否能被系统参与使用者接受。因此,进行智慧物流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就成为构建智慧物流系统的首要任务。

(3)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现状层次较低的制约。首先传统物流发展整体规划不足,基础平台相对薄弱,难以发挥物流资源的整合效应。其次,物流企业专业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物流企业。再次,第三方物流功能较为单一,物流服务专业化程度不高。

(4)缺少人才的制约。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智慧物流的实现更是需要专业的IT人才与熟知物流活动规律的经营人才的共同努力,物流人才的欠缺,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势必会阻碍智慧物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园园.物流信息化对区域物流中心的作用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4 年,17卷第8期

[2]龚志锋,范守文,李刚.现代物流园区的信息系统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5月号

[3]周立新, 刘琨.智能物流运输系统[J].同济大学学报,2002 年,第30 卷第7 期

[4]赵立权.智能物流及其支撑技术[J].情报杂志,2005 年,第12 期

篇(7)

园区位于中国长三角经济区,该区域涵盖了上海、苏州、杭州等中国经济枢纽城。园区是南京市委市政府重点布局的创新创业载体,于2010年7月15日正式启动,规划总面积83平方公里,位于南京主城东侧,地理区位优越、生态环境优良、人文底蕴深厚。

园区将按照国际标准,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孵化器、新兴产业加速器、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打造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创新技术的研发高地。园区将紧扣“人才第一资源、教育第一基础、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确立“一年拉框架,三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的目标任务。目前园区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引进科技型企业66家,科技创业创新人才30名,开发建设已全面拉开框架。

智慧麒麟

园区依托南京独有的智能领域32个国家知名高等学院、8个国家重点学科、16个博士点、每年近10万专业人才,集聚发展智能产业。提供强大的公共技术服务,建设传感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工业设计、仿真技术、基于云计算的信息处理技术等平台,共享智能领域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基础技术。建设亚洲最大的云计算与服务中心———“麒麟云谷”,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云服务。

绿色麒麟

绿色经济已经成为中国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园区发展低碳技术,建设清洁能源技术、ccs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节能与低碳检测技术等研发平台和低碳技术交易中心;倡导低碳交通,构建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推广建筑节能,从设计和运行入手,建设低碳园区,努力为低碳能源相关企业、低碳技术研发企业和节能环保相关企业提供广阔的研发平台、实践空间和市场机遇,使低碳产业集聚麒麟,低碳理念由此推广。

创业麒麟

硅谷是美国创业者的天堂,园区努力将麒麟科技创新园建设成为中国创业者的天堂。园区提供专业的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给予长三角乃至中国最为优厚的政策扶持,建设国际标准的创新创业载体,提供先进的智能低碳产业研发领域专业设备,完善法律服务、信息服务、技术评估论证服务、产权交易服务等一系列第三方服务,构建“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创业者的融资方案。

园区邀请美国规划协会参照硅谷“研商住”组团式理念编制总体规划,注重生态、宜居环境,建设500米宽、6公里长的生态景观主廊道———麒麟公园,提供敞开式的办公空间,沿河打造滨水街区、亲水花园,为创业团队激发创意、释放想象提供硅谷式国际化的工作环境。

园区建设低密度、高绿化率、慢行系统全覆盖的居住社区,配套建设国际一流的中央商务区、国际医院和国际学校,为创业者提供国际化的生活、娱乐、教育、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