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8: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变速器实训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我院是一所以培养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为主的专业技术学校,在校生6000多人,有80%以上的学生都是汽车维修专业方面的。近几年来根据用人单位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表明,我院汽车维修、汽车驾驶与维修专业的毕业生在各维修企业的操作技能都较熟练,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广西各大型汽车维修企业也都很愿意到学校来面试录用毕业生,甚至近几年来广东省份的发达地区也来到我们学校面试要人,可以说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现象。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推荐率均达200%以上,这也很好地证明了我院实施教学改革取得的良好成绩。
随着我院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技能型人才的批量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就汽车维修职业教育而言,如何真正实现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目的,为汽车维修一线输送适用的技能型紧缺人才,是摆在汽车职业院校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1 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由于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投入,使得技工院校的迅速扩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专业教师的紧缺,有些学校为了能满足正常的教学,会聘请一些维修企业的职工做实训教师,虽然这些人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对一些先进的技术和实训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的能力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他们都有一些自己的经验做法,这样在教学中不同的老师可能教给学生的方法也就不同,容易给学生造成混乱。
1.2 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入学时文化基础较差,学生的分数低,缺乏空间想象的能力,对抽象的事物接受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学校一直在加强上课时的直观教学,但学生对于汽车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难以形成整体的认识。学生普遍感到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难学易忘,有厌学心理的学生较多。在实训时,虽然学生的动手能力尚可,但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实训中无法做到触类旁通,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技能。
1.3 目前,学校为了能更好的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教学模式上已有了一定的改革,但还是和企业的专业技能培训存在较大的差距。现在的技工院校主要采用两种实训模式:一种是由一名教师同时带多组学生的教学方式。每个教师带3个组左右的学生,进行实训课的教学,教师边讲解,边进行示范性的操作。由于条件的局限性,这种教学模式很难做到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老师的操作及工艺要求,也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和熟练掌握。另一种实训方式是采用将一个班级分成3个组,分别由3位老师同时担任相同的教学任务,这样的教学模式成本高,效率低。由于教师个人的因素的不同,对实训教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最关键的问题是,由于学校的实训过程与企业实际维修过程脱节较为严重,导致学生掌握的操作技能与实际所需的技能相差甚远,缺乏实战性。而汽车维修企业中的师傅带徒弟的技艺传授方式则与学校的技能传授方式完全不同,是结合汽车维修的实践来完成的,所用“教具”为实际待修车辆,具有极强的实战性,然而这种技艺传授方式无法满足当前汽车职业教育技能人才的大批量培养的需要,而且还存在“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惜教”现象。
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难点,也是汽车维修职业教育实训课工艺化教学模式改革的突破点。
2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含义和特点
在这里,“工艺化教学”中的“工艺化”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在教学过程中以维修资料为依托,实现维修技能的工艺化和规范化;二是在教学过程中的工艺化和规范化。这种教学模式采用一对多组的并联教学方式,在教师讲解示范的过程中,运用视频投影的方法扩大现场的可视范围、提高动作细节的可视度,使现场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师的示范操作,解决一对多组教学的示范观摩难点;同时将所要传授的技能过程划分为一个个独立的作业流程,再根据学生一次所能接受掌握的程度将流程细分为若干个简单的工艺步骤。教师每示范一个工艺步骤,就让各组学生操作一个工艺步骤,每步皆停,统一节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合理的把握教学的工艺节奏,也就把握了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最大特点。
3 汽车自动变速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3.1 实训基地的建设。硬件是实现汽车自动变速器工艺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实训车间应具备较高的要求,实训室应宽敞明亮,为了能同时满足初、高级工的汽车自动变速器拆装实训的教学课程,要能满足一个教学班(50名学生)25个实训小组同时教学的需要。我们试验了好几套布置方案,最终总结出下列布置方案效果最佳。即实训室面积要求150平方米左右,每个工位均配置自动变速器1台、翻转架1个、油盘1个、工具车1辆、实习工具1套、工作台1张、毛巾1块,以每个工位配2名学生实习。同时配备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
软件是自动变速器实训工艺化教学的灵魂,软件主要包含实训教学课件、教材、教师等。课件是实施“工艺化”教学的重要载体,以保证不同的教师在传授维修工艺的一致性。“工艺化”教学是以汽车维修手册的维修工艺标准为依据来制定教学工艺流程的,不论哪一位教师担任实训课的指导,都必须按照统一的工艺流程讲课,这就保证了技能传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克服了师傅带徒弟中的个性化和随意化。教师是自动变速器拆装工艺化教学的关键,由教师结合课件向学生讲解“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论知识内容,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实训课与理论课衔接的目的。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在每个作业项目或每个工艺步骤的教学开始和结束时间都是由教师掌握教学节奏的。
3.2 教学组织和实施。对学生的实训进行分工:1号学生严格按照规范,使用工具拆装检修自动变速器,2号学生负责站在一侧观看、学习和评分,准备下一循环的实训工作,同时观察正在实训的同学操作是否规范。
在学生列队分工明确职责、强调实训纪律及安全注意事项后,便进入教学实施阶段。实训前期,教师应根据预先做好的课件一步一步开展教学。因为开始时学生对实习的流程还不熟悉,教师要先讲一遍操作的流程,让学生建立整体印象,然后按照操作次序,先让每个工位上的一名学生操作。采用这种做法,实习进行得比较慢,但教学秩序和效果很好,一般一节课后,学生便能掌握站位职责要求。随着熟练程度和协作能力的提高,实训进度会不断加快,从而使得工艺化教学顺利实施,效果良好。
3.3 教学过程把握。我们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讲解示范,教师按站位分别下达操作口令,学生先看后听再练。第二阶段,教师将每一作业项目的操作步骤一次讲完,包括工具使用、操作要领和部件位置摆放等,下达“操作开始”口令后,学生按照分工职责自行操作,完成后跨立于站位上,这样就加快了实习进程。第三阶段,学生的换位操作,即完成自动变速器每拆装一个项目就进行一次站位更替。目的主要是使每位学生完整掌握拆装工艺,另外也是为了平衡学生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在工位间巡视,指导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4 学生的考核。根据自动变速器实训课的总体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要求,我们把学生的每次实训课的考核分为基础知识考核(30%)和操作考核(70%)两个部分,以100分计,作为一门课记入成绩单。同时还建立完善合理的考评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过程中,采用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定期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对工艺化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探索出多元结合的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最终评价转化为全程评价;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学生自评、学习小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由学校单一评价学生转化为校企共同评价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实施自动变速器实训课工艺化教学的体会
4.1 通过2009年以来的汽车维修教学改革实践,学生学习自动变速器的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技能操作训练与专业理论相对应,紧密衔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理性与感性的同步认识,学生的中、高级工的考试合格率达到96%以上。
4.2 教学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的实训课堂变得井然有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3 教学设备的完好率得到了提升。以前的教学模式每个学期的设备损坏比较严重,采用工艺化教学以后,工位的学生职责明确,学生严格按照装配要求来操作,规范化程度高。因此,每个学期只需增加一些易损件即可,降低了教学成本。
我们推进自动变速器工艺化教学的困难主要有:一是缺乏与实训课程相配套的实训教材,必须要尽快组织人员编写出工艺化教学的教材。二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训教学的双师型的教师比较紧缺,要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建平.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题式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 讨[J].交通职业教育,2004(4)
关键词:1UZ-FE发动机;实训课件;开发;实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像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点,经过实践证明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技术除了依托相应的硬件设备外,主要还依靠优秀的教学课件支持。
一、实训课件开发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有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现在关于汽车专业的多媒体课件很多,它们各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件专业知识内容过于宽泛繁杂,不能突出知识重点。
2.课件中使用的图形、动画制作比较粗糙,不能说明机构组成和工作过程细节。
3.课件中实际操作内容缺乏规范性、权威性,学生看过后容易产生误解。
针对以上专业多媒体课件的不足,本文主要以丰田凌志LS400装配的1UZ-FE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与故障排除为内容的实训课件开发。
二、实训课件的主要功能
1.具有良好的交互性,专业知识分为几大部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安排,点击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2.根据课件中视频内容可以教授1UZ-FE发动机各系统的拆装、检测以及故障排除技术。
三、实训课件制作过程
专业实训课件具有它自身的特点,开发制作它的目的是辅助课堂教学。这就要求制作的课件不光要界面美观,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而且要求在专业知识方面内容要丰富,具有代表性,所以课件制作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设计制作过程。
1.准备阶段
(1)专业技术方面
查阅了大量的书籍资料,总结了比较权威规范的1UZ-FE发动机拆检、故障诊断与排除技术,并以此为指导对选用的1UZ-FE发动机进行了针对性的拆检、故障诊断与排除训练。通过训练做到了操作正确规范,具有指导性,为以后的视频拍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计算机技术方面
由于课件制作需要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工具的技术。我们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上又阅读了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然后对于重点使用的各项功能进行了强化运用,为课件的程序设计和功能实现做好准备。
(3)摄影技术方面
我们选用数码摄像机(DV机)进行视频拍摄,由于以前接触较少,所以重点学习了使用说明和一些拍摄技术,然后进行实际操作,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熟练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和常用的几项拍摄技巧。
2.装载软件工具
现在市场上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工具有很多,经过比较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分析我们制作的实际需要主要选用了Authorware软件和绘声绘影软件。Authorware软件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实训课件的主要程序设计,按照要求实现课件中设计的各项控制功能。而绘声绘影软件可以将制作课件过程中拍摄完成的视频素材进行编辑制作,以及将配音同步加入到视频中。
3.设计实训课件的版面和主程序
(1)用Photoshop软件设计版面
事先收集好相关的素材图片,并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对实训课件的版面进行设计,以达到自己预期的视觉效果,然后将设计好的版面另存为.jpg格式,如下图所示。
■
(2)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主程序
课件主要程序的设计,考虑到教学的实际要求,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实训课件的主要程序,分为几个层次:
①课件的主界面
在这个界面里根据功能分成了四大模块:“发动机”模块、“自动变速器”模块、“帮助”模块和“退出”模块。
②课件的一级子界面
将主界面内的四个模块又分别设计子模块,“发动机”模块分为“发动机的拆卸过程”“各零部件的检测”“发动机的安装过程”“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四个子模块;“自动变速器”模块分为“机械部分拆卸与安装”“阀板部分拆卸与安装”“电子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检修”四个子模块;“帮助”模块中加入了软件使用时的一些指导;“退出”模块设计了一个Flas效果结束教学。
③课件的二级子界面
此界面将演示多个视频素材和显示文本、图形素材,说明教学的主要具体内容。
4.拍摄视频素材
拍摄前选择光线较好的地方作为拍摄场地,使拍出的视频不会因为光线太暗淡造成图像模糊,也不会因光线太强造成拍出的图像苍白,使人视觉不适。在拍摄时,综合运用了多种拍摄技巧,对于发动机整体性的拍摄将DV机装在调整好的三脚架上选择好镜头后进行远景拍摄,对于一些较小部件和重要部分的拍摄则采用了近景加特写的拍摄手法。在拍摄时尽量控制每个镜头拍摄时间不要太长,一般为4~6秒。
编辑视频素材这部分的工作很重要,因为每次拍摄的视频都是零散的镜头,必须要将DV机中的视频素材导入电脑,然后用绘声绘影软件对其进行剪辑和制作才能最终得到需要的视频教学素材。
6.完成配音和视频的同步
根据编辑完成的视频,在查阅专业书籍和仔细观看视频内容后编写配音稿,使配音内容正确而且语言精练,然后用录音设备将配音录制成声音文件,导入绘声绘影软件中与编辑好的视频文件进行编辑,使两者达到同步效果。
7.课件的最后制作
经过前面一系列的工作,课件的大体框架已经完成,下面的工作就是对课件内容进行填充和对各项功能进行测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制作好的教学视频素材分类,然后根据课件设计的教学程序将需要的内容导入到相应的教学模块中。具体的做法是将发动机、自动变速器两部分的视频素材分别加载到各自的教学模块中。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课件界面提示,分辨出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添加完以后就可以对课件进行最后的功能测试。仿照实际教学过程,对课件具有的各项功能一一进行操作使用,主要检验课件是否能根据教学需要显示教学内容,视频播放功能是否良好。
测试完成后就可以对程序进行打包。程序的打包是指在Authorware软件开发环境下创作编写的课件原程序转换成可以的格式,程序打包以后就可以脱离Authorware软件环境而在Windows系统中独立运行了,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电脑内可以不用装Authorware软件也可以运行此课件的程序进行教学,这就给教师省去了很多麻烦,简化了教学过程。
打包完成以后,用光盘刻录设备将程序刻录在光盘上,随着刻录过程的结束,这次实训课件的开发制作所有工作也就完成了。以后在教学中只要运行光盘就可以按照需要进行实训教学了。
参考文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1+1”课程 教学模式
一、引言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是汽车或交通运输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它以典型国产车型及常见进口车型为基本车型,重点介绍汽车底盘各总成和零件的构造、工作原理、故障诊断及维修方法。授予学生规律性的知识,为学生从事汽车类专业奠定理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中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扩展、加深与课时的调整,为达到更高标准的教学要求,并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做好高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1+1”课程建设工作,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汽车专业技术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题组通过大量的调研,并结合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目前该课程在结构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课程结构模式方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在课程结构模式上,应该既体现汽车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又要反映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成果和趋势,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有扎实的基础、广博的视野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除了加强课程结构模式建设、注重内容更新之外,更主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以此提高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授课教师要求能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同时合理地安排时间。
实践环节方面。《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实践内容包括专业理论知识讲授和实操演示操作指导两个方面。该课程现有的实践活动主要以观摩为主,然而观摩课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演示操作时,为完成教学进度,会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课后独立操作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观赏性。例如,在演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实习中,变速器拆出来的零件都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齿轮,内容很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实习通过观看录像可以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师在专注于演示拆装过程和讲解的同时,无暇顾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带领学生观摩时,也无法照顾及到所有的学生,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授课质量,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或者对拆装操作不熟练,就会影响学生对该课题的掌握程度。
三、课程改革理念及思路
1.课程改革理念
本课程借鉴德国职业课程开发模式、在学院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开发;汽车底盘检修的关键是故障诊断。因此,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控系列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故障诊断能力,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关键课程。为此,在总结汽车底盘检修故障诊断能力核心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汽车底盘检修故障诊断的普适性方法――从故障症状到故障点,“一个完整的汽车底盘系统故障诊断过程;以汽车底盘中常见故障症状为载体,以汽车底盘检修的方法基本能力培养为切入点,以排除底盘系统故障诊断能力为基础(解决汽车电路系列故障的“科学思维方法”),最后经过能力的转化和迁移,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普适性能力(即现象到本质的转变)来设计开发课程。
2.课程改革整体思路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以“汽车技术服务的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汽车底盘中每个系统、机构或总成维修的工作项目”为导向,采用以行动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考促学的课程设计理念;具体开发设计思路为: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组织以项目为导向,即以汽车底盘各总成的维修为工作项目,每个项目为一个教学基本单元(模块);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对企业相关岗位和工作任务进行调研,构建相应岗位或岗位群,分析企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项目,确定由浅入深的知识体系和由低到高的多层次职业能力,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规划课程;成立汽车爱好者协会,组建若干个汽车课外学习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践方案
1.教学模式的设计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教学必须根据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围绕相关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建立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学习课程,采用情景式教学设计,具体地,在每一个教学项目开始前,按照企业工作的基本模式,即以顾客报修为出发点,给出与本项目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典型案例,让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然后以此为基础,讲解本教学项目涉及的构造原理、故障检修等具体教学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及实际操作训练,最后还要对先前的案例进行分析研讨。
(1)建立基于案例教学的工学结合教学设计模式
(2)运用现场教学(实训)四步教学法
现场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使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现场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整个过程分为准备、实施两个阶段,在实施阶段有分四个步骤。第一步现场讲解;第二步示范演示;第三步分组训练;第四步考核总结:抽查考核,归纳总结。
(3)建立符合岗位需求和嵌入职业资格标准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实训项目的指导书中都提供有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既有利于教学的监督考核,也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检查,寻找自己的薄弱环节。整个课程的考核包括了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任务完成、作业等多种方法,考核的内容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劳动规范遵守、安全环保意识、团队协作能力、思考创新能力等多项内容,重在考察学生的能力素质,在学习完相关课业后,还要求学生参加汽车维修职业资质考证的考试,学生的课程成绩评定要把平时成绩作为重要组成,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课根据专业与课程特点确定。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针对课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根据其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专兼结合的项目模块化教学
课程内容以项目模块为引导,将课程分成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十一个项目。每个项目应明确其工作任务,如能正确使用自动变速器总成拆、装、检、调的各种工具、机具,熟悉拆装工艺,进行现场实际操作,并符合技术要求;能对自动变速器主要零部件进行检修、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并符合技术标准。
本课程采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项目中的知识内容主要由专任教师主讲,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则聘请企业的兼职教师主讲。课程结束后,集中实训两周,把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一起,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采用工学结合的现场教学方法
根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较抽象,有些图难以看懂,课堂教学不容易掌握的特点,对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教室的课堂教学与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现场教学相结合,实训室的技能训练与生产性实训(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岗位实习(校外实习基地)相结合,在校外企业和校内实训基地边教边做、边做边学、边学边练,融教、学、做于一体。如汽车悬架系统,各部连接关系学生在教材难以看懂,就让学生在现场(车上)进行学习和操作,教学效果良好。
(3)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接受课堂内容,《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课堂教学全部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方法和先进教学思路,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大量图片和动画资料进行教学,生动地剖析课程难点、重点,受到学生一致认可。
(4)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
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单纯在课堂上进行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实行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
通过教学方法改革,极大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中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引入案例教学
对于汽车零部件检修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则引入案例教学结合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利用具体真实的汽车检修调整案例,把学生带到一个全新的逼真的境地,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以及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一辆微型车变速器发生异响,可能有很多原因造成,由此引导同学对变速器典型故障的思考和讨论。
(6)建立开放式、模拟式的教学环境
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网络教学”,扩展教学空间,促进自主学习,巩固学习效果。采用“仿真教学”,利用各类教学软件或设备模仿故障现象,提高感性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创造性形象思维的培养。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1)结合课程特点,对课件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完善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多媒体课件内容紧扣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对课件内容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使本课程能充分利用我校拥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把当今世界最新的汽车技术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使教学活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教学活动不再枯燥乏味,教学重点变得突出,教学难点变得简单,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新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依据汽车专业及《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要求,配备实践能力较强的指导教师分组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对于每一部分,都有相应的内容和严格的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同时,要时刻注意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如热爱专业、爱护设施、态度端正、保持场地清洁等内容。经过如此循环操作,严格训练,使实践性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3)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实施《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上网,内容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资料、习题集、多媒体资料等。学生可以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阅读该课程的相关模块设置的课程扩充性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在网上进行答疑和辅导。由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学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4)改革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试采取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综合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或课堂提问答辩等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训技能采取现场操作与答辩相结合的考核的方式。对实践性环节的考核,应以“应知应会”为标准进行考核,应知考查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应会考查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采用学生抽签、现场操作、口试答辩的方式,严格按评分标准现场评分。
(5)利用实物整车教具
利用实物整车教具(可进行故障模拟设计,故障排除后可正常行驶)在实训中心维修区进行真实场景维修教学,实现与企业工作环境的零距离衔接,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顶岗实习甚至工作。
五、结语
将《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整合成传动系构造与检修、行驶系构造与检修、转向系构造与检修、制动系构造与检修4个大的模块,每个模块下设若干个技能培养的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均采用案例引导的方法展开教学,在项目教学结束时,再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操作实践队先前提出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评,使得教学设计符合工学结合的改革要求,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学结合,以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故障诊断的教学。对底盘各总成的检修,先提出故障现象,然后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分析故障原因,最后提出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方法。如诊断离合器故障的诊断的教学,首先提出离合器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典型故障,包括离合器打滑、分离不彻底、异响等,然后给出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再给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这样的内容编排完全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顺序和思路相一致,即与企业工作达到零距离的结合。
采用了学训结合教学模式,与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核及技能竞赛相融合。改革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实施“教、学、做、训”一体的学训结合现场教学模式,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中的汽车维修职业标准以及技能竞赛的内容也与本课程教学相融合,使得《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课程教学具备鲜明的工学结合特色,显著地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常绿.应用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08,(2).
[2]赵明宇,高连兴,陈彬等.多媒体教学在《汽车构造》课程中的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指的是“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任务驱动教学法打破过去概念灌输式教学,主张动手实践,通过实践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维修技术的掌控;该教学不再沿用教师自弹自唱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获得课堂主动权,也使得理论教学更换为一种探究式教学,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把一个教学模块切割为几个具体的任务目标,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要求学生将这些任务目标逐个完成,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此外,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师生之间需要共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与独立探索精神,才能最大化的提高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娴熟。
任务驱动教学法有5个主要特点,第1个特点是模拟真实的汽车维修问题,考验学生对汽车维修的知识掌握、技能掌握以及工作态度,不仅能够在模拟中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在模拟中纠正学生错误的维修技术方式;第2个特点是教学具有目的性,我们不仅能够较好的控制教学效果,还能根据汽车维修的任务调整教学内容,使得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第3个特点是具有实践性,任务驱动教学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讲究理论加实践,边学边做;第4个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不仅给予学生自主探究权,还尝试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增加学生的成就感;第5个特点是综合能力强,我们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倡学生保持独立性,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二、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导入汽车维修教学中
(一)课程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设计指的是将教学内容进行任务设计。主要教学任务设计是基于汽车维修的工作内容,寻找或总结出较为典型的工作任务,使其与传统的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实现边学边做。在进行教学任务设计的时候,要将教学内容与汽车维修工作紧密结合,针对维修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进行详细地讲解,并适当的将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对学习模块与学习情境进行设计,最后把汽车维修职业资格设计在学习模块中。比如,在汽车底盘构造及其维修课程中,将检修汽车传动系统、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两个学习模块分割为若干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设定典型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从而形成一个“教、学、做”教学模式。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1.采用经典案例
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要选择典型案例来进行情景教学。首先,利用实物来为学生普及各大系统的基本功用以及复杂的组成结构,增加学生对汽车基本知识的了解;其次,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实物和视频等方式进行重点讲解,采用较为容易接受的方式为学生剖析汽车专业理论知识。
2.实施过程
在进行任务驱动教学时,要注重布置课程任务。较为常见的课程任务有目标设备、实训设备、工具咨询以及任务评价等,一般这些课程任务会分为多个部分,让不同的学生各自选取一部分来进行分工合作和团队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课题自己查找资料、探讨实施方案。若在完成任务时碰到较为棘手的问题,学生必须自己解决或克服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了不少的提升,就业能力也相对变强了许多。例如,以检修液力变矩器为例演示任务实施过程:①学生要在为实训提供的汽车、自动变速器中确认液力变矩器的具置,并分析其主要作用;②参考实训台上已被切开的液力变矩器,辨识全部零件实际位置和主要作用,对其主要功能进行详细介绍;③由教师主持,组织学生根据液力变矩器的工作流程进行讨论,比如怎样让发动机的动力输送到变速器之中,讨论其不同工作情况下的各种动力传动差别;④根据正确的方法和正规的操作检修液力变矩器,然后探讨检测数值超出额定值会发生什么。
3.评价方法
在课程任务完成的最后阶段,要进行有效的任务评价,主要的评价指标有任务表现、任务效果、团队合作等。其中,一般任务表现由教师评价,任务效果由自己评价,团队合作采取互相评价。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课程任务当中遭遇的问题进行解析与总结,并从中汲取经验,为培养更多的职业人才做准备。
4.应用效果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法中学生主体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重要。首先,学生需要边做边学,保持充沛的精气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与工作当中;其次,学生要进行动手与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单纯的从很多学生教学评教、中级工考证一次性过关的现象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汽车维修教学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一、理实一体化涵义及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行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讲解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实践学习优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已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职业能力的要求入手分析、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二、重视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两者并行,在技能训练中包含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需要技能训练的融合,两者融为一体。比如我们在学习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汽车实训室进行,教学的思路:理论讲解、动手实践、实践中针对各部件分析讲解、总结提高。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使学生对于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熟悉,同时强调拆下的零部件要摆放有序,针对各实物部件具体讲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学生在操作中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论知识的缺陷,及时纠正学生在组装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学生在组装时碰到问题要及时解答,显示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有时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如果老师不能有效地管理,那么,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变速器拆装教学中,只要学生能正确使用工具,掌握拆装的顺序和注意事项,学生是不会出现的问题的。对于有些事先做完了得正准备一旁休息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们拆装其他形式的变速器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整个课堂,教师应该秉着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培养的态度。在课堂上,做到尽量不要让个别学生的不好表现影响课堂教学。
三、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比速度、比质量、讲效率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老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一无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物的操作。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装错了重新返工,接着再来,学生操作时就没有紧迫感,。况且学生总是重复一种机械动作,一是学生感到没兴趣,二是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了。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操作过程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老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同时给予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给干得差的一些学生加以鼓励,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干得好的学生就更想露一手,信心百倍,干得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不甘落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优化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教学
以往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因为单调、枯燥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学习疲劳。许多实践知识在教材中是没有的,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讲授必须结合实践,例如,汽车维修中怠速不良是一个典型且常见的故障,其检修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经过教师讲解后,通常大部分同学仍很难掌握,教学效果较差。而先介绍实践中怠速不良的处理过程,分析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见的,最后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实践操作的过程。这样,在实践的同时又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得到巩固,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学生对故障的原因和排除办法都能很好地掌握。
五、总结与体会
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会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入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资料:
[1]杨培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优化高职汽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
柳州市交通学校汽车科汽车专业各专业课(发动机、底盘、电器等)实行教考分离、期末考试以技能操作为主的考试方式已进行了几个学期。由于考试方式接近实际的修理操作,并与等级维修工考证的方式类似,以动手操作为主,是对实际修理过程的“演练”,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大多数的学生的特点是:会做不会说(写)出来,其实“说”和“写”只是概括总结能力方面事情,对“做”――掌握技能操作及实际运用可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而笔试涉及的是大部分都要写的东西、总结和概括性的内容,故技能操作考试“扬”了学生自己的长处,而“避”开了其短处。加上考试时间不长,每个项目规定约为20分钟,较熟练的学生不到10分钟即可完成,这也是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上实训课的积极性。最重要一点还是,这种考试方式有利于学生较快掌握专业技能。考试项目是从题库中抽取的,而题库的内容是各专业小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网、结合实际维修过程中常见的需掌握的基本维修方法和技能进行编写的,比如变速器拆检、主减速器拆检、气门调整、气缸盖的拆装、活塞装配等都是汽修厂常见的修理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题库的内容有针对性加强这方面的实训,这对学生熟练掌握维修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很有帮助,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时,若从事汽车维修这方面的工作,能大大缩短其当学徒的时间。我已参加了两个学期技能操作的监考工作,在充分肯定这种考试方式的同时,认为有些地方若经过改进也许效果会更好,在这里提出来与各同行探讨,不足之处恳请指正。
一、首先要明确考核的目的和要求
在实际考核操作过程中,有些考核项目有着过于繁杂而又太细的条条框框。比如在考试过程中“三不着地”的原则,一般是指操作过程中拆下来的零件不能放在地上,油不要随便倒、排在地上,工具不要丢在地上,即工具、油、零件“不能着地”。但在考核过程中由于理解等其他原因的因素,有考生因为一颗螺丝或一把螺丝刀掉到地上而被扣了许多分。我们知道即便在汽车的实际维修过程中,掉一两颗螺丝、掉一把螺丝批,对于维修工作及质量并没有什么影响,也不是什么大的原则性问题。再比如在进行装配时对于一些表面互相有摩擦的零件在其表面上要涂上干净的油,在涂抹的过程中,有些油会不可避免地往下滴,如果为了“三不着地”而不涂抹油,这反而会影响维修质量。另外在一些项目的条件中把操作姿势也作为一个考核项目。我们知道,在场地受到限制或抛锚在路上需就车维修的汽车,有时要钻到车底躺着、昂着头或侧着头操作,有时由于发动机引擎的限制,得弯着腰去拧缸盖等螺丝,这些操作姿势并不优美但能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认为应删除过多的条条框框的内容,代之简单而又明确的考核要求,要“抓大放小”,“抓大”即指对于原则性的东西要明确,比如操作的步骤和顺序及方法等要明确;“放小”是指对一些过细、过高要求(超出初学者)和一些对操作结果没有多大影响的内容作删除或减少配分。另外在内容深度方面要与等级工考证的考核内容区别开来,中级工、高级工的考核对象都是有一定的维修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工人,而我们期末考核对象――学生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知识,我们只不过是要考核他们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情况。有经验、技术熟练的工人在维修过程中面对操作对象是:零配件都是新的或修复的标准件,操作过程中独当一面,装配后机器或部件能正常运行,比如发动机装配后能正常运转,变速器修理后能正常加减档,其要求有一定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而技能操作考试的对象是初学的学生,他们面对的操作对象虽然是实体不是模型,但都是磨损和变形的零件,装配后不能正常运转,实际是进行模拟装配。零部件本身都有误差,更不用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与等级工的考核要求不能相提并论,等级工的考核要求可以向结果准确性方面侧重。
二、题库内容的合理性、全面性与均衡性
现在的题库内容基本能结合实际,即与实际维修工作接近,但还不够全面,一些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常要做的项目,如发动机的气门研磨,点火提前角的调整等都没有列入题库,这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全面性及切合实际方面会有一定影响。另外,题库中每一个考核项目的难易程度应力求做到均衡,由于每个考生抽两个考核项目,若各道题难易程度不均,学生会有微词,或千方百计换题、选题,对考试过程的管理不利,也难以做到公平。
三、应注重考核过程和方法而忽略结果
目前在考核过程中把结果看得很重要,甚至把结果作为最终的考核要求。比如在发动机的考核中有量缸这个项目,我认为考核的重点应放在考查学生掌握量缸这种操作的方法上,但在统分过程中,从卷面上来看,考核重点却放在了结果上,即数据上,在这道题中,要填的数据有关11个,每错一个数据扣2分,40分操作分去了大半,11个数据全错,连前面的测量步骤和方法都不给分,因此也曾一度出现较多零分。要知道,即便是高级维修工、技师进行量缸操作,每次测量的结果,以及不同的人测量的结果都会有误差,更何况身为初学者的学生,我们考核的对象不是高级技工、技师,当我们对高级技工、技师进考核时,这种测量结果会是很重要的,因为当他们在实际的岗位上从事这方面工作时是不允许他们出错的,但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吗?就绝大多数学生来讲,答案是否定的。对于不同对象,应有所区别,我认为考核的要求是看学生是否掌握量缸这种方法,会正确装表,懂得测量的位置和方法,会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即“会装、会量、会算”,只要达到这“三会”要求即可,数据的正确性不应占太多配分比重。再比如气门调整这项考核内容,我们只要求学生会调整的方法即可,气门间隙实际值的多少即结果不应占重要分量,其间隙值本身就允许在一个误差范围内。在考试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方法和过程上,也就是要求在监考过程中要进行全程跟踪,才会发现学生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正确。但由于监考老师及工位有限,有时一个教师要监考几个工位,忙不过来,可能会出现只以结果来衡量考核的要求,这样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一棍子打倒一片这种情况出现。因此,在题目的设计及考核要求上要重点放在方法和过程上,而减少结果的占分量,并且在工位的布置上尽量做到每个监考老师只负责一个工位。
四、应彻底脱离笔试题的“阴影”
关键词:汽车维修;教学;职业素质;培养
一、汽车维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
首先,教师要紧跟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更新过时的汽车知识和维修技能。为此,教师平时可通过网络媒体或书刊杂志搜集最新的汽车技术,收集各种好的汽车诊断与维修的方法及技巧,并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寻找出特点和规律,使之变成自己的内涵。同时也可利用寒暑假时间到汽车维修单位锻炼,向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了解最新的汽车维修和检测方法。
其次,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应积极研讨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有机会多参加有关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或研讨会,向经验丰富并有成就的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同时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或汽车技术总结,通过撰写论文的过程反思自已的教学过程,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教师只有坚持不懈地认真钻研汽车新技术和教学方法,才会有信心、有能力培养出高素质学生。
2.活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汽车是一门技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电子、机械、液压等工程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内容繁多又复杂。有时需要理论上分析零件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有时又需实操实践来演示验证。为此,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准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化地提高教学效果。汽车维修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1)多媒体演示法。利用电影、动画,直观形象地把汽车零部件复杂的原理、神秘的内部结构表现得一览无遗。这种直观形象的表达手法,通俗易懂,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体展示法。有些知识没有经过真正的实体接触,学生是很难领会的。例如对于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变速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笔者曾试过祥细的理论分析并在电脑上演示,而学生依然是不知所云或是一知半解,后来,笔者拿着行星齿轮实物进行展示并加以动作演示,效果很好,学生很快就明白过来,并且记忆深刻。
(3)竞争评比法。反复操练是学生提高汽车技能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有些时候学生单独操作缺少气氛,枯燥单调,很容易造成学无兴趣。此时进行竞争评比教学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原来想偷懒的同学一下子激情高涨,为了争取成绩,会积极加入训练。
(4)设疑提问法。通过设置故障或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琢磨分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培养了他们遇事动脑的习惯。笔者在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学中,就经常故意设置一些故障,让学生自己查找。当故障原因找到并顺利排除时,学生表现得是那样的开心,很有成就感。
3.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
选择汽修专业的学生,爱车是当然的。但很多学生却只停留在对汽车华丽的外表喜爱和汽车动力性能感觉上的欣赏,对汽车维修职业并无真正了解。当看到实习场地的实际状况,工作中又体会到苦和累,思想就退缩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介绍现代汽车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作业模式,让学生明白本行业的工作任务和目的,了解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作用和地位,以至激发学生对行业的热爱和自豪感,让学生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理想,继而形成基本的职业意识。同时在汽车实训教学中,我们也要多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方法指导,努力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让他们知道只有通过亲身动手实习,才可真正领悟汽车内部结构的奥妙,体会到汽车维修的乐趣。
二、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职业素质的培养
1.良好的作业习惯培养
汽车的零部件成千上万,稍不留意,就会出现漏装错装,必须要求学生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作业习惯。为此,在每一次的技能实训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所进行的内容,把每一步工序看懂看透,严格按拆装工艺进行,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同时要求他们把拆下的零件分类摆齐,必要时做好记号,过程中始终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另外,汽车修理又是一项耗体力的工作,维修人员必须正确操作才能坚持长期的“战斗”。为此,笔者在实训中不断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站姿、蹲姿,学会在工作中有意识地一驰一张的自我调节,消除职业性局部疲劳。同时教育学生要善于总结,寻找工作中的一些技巧,以减轻劳动强度。
2.相互礼让、团结协作的素质培养
汽修实训中有些步骤需单独操作,有些又要多人合作。但单独操作时,有时因客观条件所限,难以做到人人有设备,这就必然有先后之序,要求学生学会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品质。可采取班干部让一般学生优先,能力强的学生让能力弱的学生优先,同时要求其它学生在旁观看,从动手同学那里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操作者错误地方及时指出,并为操作者适当提供工具,摆放零件,学会互相帮助。
当然,汽车实训中更多的时候是多人合作的过程,这就更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杜绝个人英雄主义或一哄而上的现象。对于学生团结合作素质的培养,我们可采取流水作业法和部分分工法进行:
(1)流水作业法。在汽车维护作业过程中,设置若干个专业工位,按作业进行的顺序排列成流水线。要求各作业位置的人员能在规定的相同的时间内同时完成,以便于协调各作业位置的操作时间。
(2)部位分工操作。将每次实训项目,按不同部位进行划分,各工位间大体上均衡完成各自工位的工作量。
3.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
汽车故障千奇百怪,每一种故障都会由一种或多种因素所引起,只有从根本上找到问题原因,才能彻底排除故障。这就要求汽修人员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根本问题所在。教学中坚持进行这方面的锻炼,学生就会遇事思考、有的放矢。
4.责任感的培养
汽车维修有别于其他行业,工人在操作中的一时疏忽或偷懒,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后果。所以在平时的实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时地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思想教育,不断告诫学生那怕是一颗螺钉、一片垫圈、一只开口保险销等都应认真对待,不得有丝毫的疏忽和马虎。同时汽车工程又与环保息息相关,维修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废油、废水,不但有危险性还会污染环境,所有这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都要慎重地告知他们,并在每次实训后要指导、监督他们去认真处理,包括实习课时安排的值日工作,都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地去完成。
5.想象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在汽修实习中,有传统的维修方法和排除故障思路,但每一门技术有常规,并无定规。因此我们在汽车教学中要经常启发学生,使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不影响维修质量的前提下,适当要求他们有所创新。例如在汽车拆装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有些零件处的位置不好或苦于没有专用工具而难以操作,这时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各显神通。有的学生经过思考想象,制作出轻巧又实用的工具,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效果很好。只有有着丰富的想象,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他们才不会被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吓倒,并最终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汽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翠.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探讨[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5).
[2] 王成波.汽车维修专业实习课与学生素质能力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