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7 11:17: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科普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稀有地球;科普类书籍;翻译
自1980年代中期,非文学类的翻译书籍逐渐成为市场主流,科普翻译书也是其中之一。所谓的科普即是“科学普及”一词的缩写,根据《科学人》定义,科普书是以较为简单易懂的方式,为一般大众解说科学的观念,让科学知识能普及社会大众。
一、《稀有地球》作者及内容介绍
《稀有地球》(Rare Earth)这本书一共有两位作者:华德(Peter D. Ward)与布朗李(Donald Brownlee)。由于两人想法相同,均认为虽然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宇宙处处有生命,但是许多科学发现在现实中,实情并非如此,起码有智慧的生物可说微乎其微,因而决定合作写书加以阐释。
全书分为十三章,本书提供了看待地球生命的新观点,作者结合天文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海洋学以及地质学等各领域的知识,提出“地球殊异假说”(RareEarth Hypothesis),主张或许宇宙遍布着形态简单的生命,但复杂生物可说绝无H有。
二、科普翻译作品最常出现的问题
1.内容不正确
内容不正确方面可以大约归类为三点:
(1)专有名词错误。翻译科普书必定会碰到许多专有名词,范围可能涵括各个领域,由于科普翻译是在传播知识,词语译名的正确性当然不容忽视。
(2)英文理解错误。在翻译科普书籍时,无论内容为何,最基本的要求都是正确无误。不同于文学翻译,科普翻译没有太多想像、自由发挥的空间,只要翻译者没有看懂原文,或是对原文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出错,误导读者。
(3)数字处理不当或错误。科普书中也可能有许多数字出现,这也是翻译者需要注意的部分,因为中英文对数字的表达方式不同,翻译者只要稍不留神就可能看走了眼,导致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天差地远,或是译文照著原文文字的习惯讲法走,导致中文读者需要稍微思考才能了解。
2.文字不通顺
科普翻译与其他翻译相同,为了达到充分理解的目的,必须要译文通顺自然,许多科普书籍虽然内容无误,但叙述方式完全照著原文的文法走,让人不忍睹视。
3.翻译策略的选择
由于许多科普翻译的原文都来自美国,而美国是世界上少数还全面使用英制的国家,自然原文会出现许多以英制单位表示的数字,当然不将英制转换为公制并非翻译上的错误,这其实与翻译者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较为相关。如果翻译时不加以转换,绝大部分对国人来说无甚意义。既然科普写作、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大众理解新的观念,考虑到我国的读者熟悉的仍是公制单位,就读者的角度而言,为了大众理解的方便,以英制单位代表的长度、重量、面积、体积等仍应该加以换算。
三、科普翻译的困难
翻译科普书籍时会面临的困难,可分三个阶段来探讨:翻译前、翻译中以及翻译完成后的审校时期。
1.翻译前
出版社想要出版一本科普翻译书,在拿到翻译权之后,第一步当然就是要寻找翻译者,但要找到“可以合作的好翻译者”却不是件简单的事。
翻译者的来源其实非常广,包括出版社长期合作的翻译者、毛遂自荐者、朋友介绍的、翻译社的翻译者、在其他出版社表现不错的翻译者和知名度高的翻译者等等,当然,对出版社而言,最好的翻译者是能长期合作的翻译者,这是因为双方若经长期合作,就能培养出良好的互动方式,合作有默契,译文的品质也比较能够掌控。
出版社理想中的翻译者主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双语文能力、专业背景以及好的译书态度和敬业精神,好的语文能力有利于翻译者正确了解原文,顺利译出译文,而专业知识部分减少翻译者犯错的机会。科普翻译当然需要科学知识,但理工背景出身的人虽比较了解科普知识,却较少有人从事翻译这门行业,或本身的语文能力不够,而外文科系出身者比较多人从事翻译,比较有掌控语文的能力,却又常常面临自身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因而出版社常常在寻找适任翻译者时大费周章。
2.翻译中
出版社找到翻译者,而翻译者也通过试译后,翻译者就开始进行翻译,此时翻译者会遇到的问题如下:
(1)专业部分:翻译者可能专业学问不够,看不懂原文。
(2)时间压力:由于出版有期限,翻译者通常必须跟时间赛跑,加上若翻译的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花费很多时间查证,时间压力自然更重,这也是非专业出身翻译者常面临的困境。
3.翻译完成后的审校阶段
翻译者翻译完成,译稿交给出版社后,接下来就是审校工作了。除了看稿、通顺字句以外,出版社编辑需要找到适合的专业审稿者,来修正专业知识的部分。笔者认为内容若较偏专业知识,就会需要审订者来审阅和校订。
四、科普翻译作品问题解决方法
要解决以上种种问题和困难,提升整体科普翻译书的品质,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1.翻译者方面
首先当然就是翻译者要能掌控译出语和译入语,而且要了解这两种语文的文化,要有一定的专业学问,再来就是翻译者的做事态度,除了要有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与编辑充分合作之外,翻译者还必须平日主动学习,吸收知识,增加自己的实力。
编辑需要接受专业训练,了解编辑的责任、工作范围和内容,由于负有为书把关的任务,必须要有负责任以及严谨的态度。除此之外,编辑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素养、专业知识和一般常识,才有能力编辑译文,给予翻译者建议,编辑需要具备外语能力、眼力与笔力、学科专业背景以及对书的热忱,如此才能顺利完成工作。
3.审稿者方面
审者必须用心尽责,了解自己的职责,懂得如何拿捏改稿的分寸。审者应随时与编辑沟通互动,了解出版社的需求,因为国内的出版界少有专精于专业书籍的编辑与翻译者,因此审订者的地位更显重要。
4.读者和书评者方面
一本科普书从决定出版到最终出现有品质的成书,这整个过程需要有前述三者的密切合作,但为了提升整体科普翻译书的水准,读者并不能置身事外,只当个成书的接受者,身为消费者的读者应该也要有所自觉,除了看书的时候吸收书中的知识,批评翻译的文笔之外,也要化评论为行动,将自己的意见充分反应给出版社。至于书评的作用,也是在让翻译者和出版社有所警惕,透过书评者的指正有所改进。
笔者在刚开始从事翻译工作时,接触的多是文件类的翻译,客户与笔者间的沟通,完全是靠电子邮件或是电话往来。这篇论文是个案研究,笔者希望藉由提供、分析自身的经验,找出翻译者和出版社可以采用的合作模式,以利双方进一步的接触,成为未来翻译工作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彬, 郭红梅. 科普翻译的挑战[J]. 上海翻译, 2012(1):42-46.
【关键词】科普教育;形象化;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01-03
一、科普影片的传播目的
“科普”一词,应源于1959年英国人查理斯・波西史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内容,这是现代社会对于科普开始了解及重视的开端,在以人文社会为主流的时代,这一概念的提出也逐渐发掘了科学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间的重要联系,因为科学所要普及的即是以人文为主的社会环境。更好的公民科学素养的养成与质量的提升,是促进国家繁荣的重要因素,并可以提供更优质的社会决策和更高质量的个人生活,提高广大民众的科学素养是对未来的投资。目前世界各国推广科普教育的政策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对科普教育的推广工作非常重视,且不乏积极发展的案例。在欧洲,大多数民众都看好一般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根据美国相关机构的研究显示,超过百分之八十的美国民众表示出对生活上具有普遍利益的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在澳洲,大部分的民众也认为,科学技术是改善生活的重要因素。
如何唤起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兴趣与学习动力,是近年来科学教育最关注的议题之一。过去科普或科教领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学习效率的提升,或改变教学策略对成就表现的影响。然而,推广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有相关机构调查发现,观众在听完科学知识讲座后,自身在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态度及学习兴趣方面有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因内容议题广泛,对于科学知识的学习效益研究、学习动机和科学素养等相关议题皆会产生积极影响。
学生在科学、科技知识课程中,能连结科学概念、理解与知识的相关应用,甚至在课程结束后,会持续关注相关议题并统筹所学内容,这就是科普影片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说来,注重科普影片的传播可以达到以下的效果:
(一)大众能肯定科学研究、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其重要性,并能接受及推广这些方法与价值;
(二)吸引更多民众投入相关活动;
(三)促进专业与非专业领域的沟通了解,激发跨领域的新研究。
所以,科普影片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学习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协助对科学的了解,并提升科普议题的关注与学习。科学知识是透过不断辩证、收集数据并评估进而取得发展的,所以,借由科普影片辅助及整合科学知识内容,有助于延续学生在科学领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优劣势比较
近些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普影片的拍摄形式也由过去依靠相机、摄像机实景实地拍摄的单一拍摄方式,转为利用计算机运算三维动画仿真图像的新型科普影片制作方式。那么,这种新型的科普影片拍摄方式相对于传统拍摄方式,到底有哪些优缺点呢?首先我们来探讨优点部分:第一,由于三维动画完全采用电脑进行制作,在制作空间上可以节省许多,只要是能摆放电脑进行创作的地方都可以进行动画制作;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不管是用拍摄方式还是用手绘方式,除了要有绘画或是制作道具的场地,还需要有拍摄用的摄影棚等工作场所才可以进行制作。第二,利用三维动画方式制作影片,具有高度的制作灵活性,如果有不满意的镜头需要修改,只需在软件中修改原有文件的相关参数即可,使得制作和修改过程变得相对简单;而其他的影片制作方式,一旦出现某个环节的错误,可能就必须重做一次,好比实景拍摄的方式,只要有一个地方出错,可能整个镜头就需要全部重拍,这会使得制作过程变得冗长、繁琐且会消耗更多的资源,拍摄时间上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第三,因为三维动画能够模拟生成复杂的环境场面,比起传统手绘动画能够呈现更大的空间变化和更为逼真的视觉效果,而传统的摄影机或显微镜拍摄的方式因为会受到环境、光线以及器材的影响,使得拍摄过程受到诸多限制,往往效果会不尽人意。随着电脑硬件和软件科技的不断向前发展,三维动画可以呈现出越来越多我们以往无法企及的视觉可能性,从而制作出更为逼真的影像效果。虽然这点有人认为未必更好,但是若纯粹以技术层面来看确实是一种进步。第四,三维动画制作方式能够节省更多的制作成本,因为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介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只要有一台中等配置的电脑便能够开始制作工作,而传统拍摄方式除了要将画面用相机或是摄影机拍摄下来,还要将拍摄素材送交后期剪辑以及合成部门进行画面的后续处理,而现在这些步骤在三维动画制作的流程里可以在同一台电脑上完成。
在探讨要三维动画的优点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利用三维动画方式制作科普影片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第一,是所有利用电脑进行动画制作的方式下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过度依赖电脑使得资料的保存方式限于电脑硬件之内,一旦电脑硬件出现损毁,辛苦创作的数据资料很有可能一瞬间化为乌有。第二,也与过度依赖电脑有关。由于制作过程全部或大部分透过电脑完成,软、硬件之间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旦软、硬件之间出现不兼容的情形便会出现制作过程的停滞。例如:当制作过程是由多人共同担当,并非个人独立制作时,一旦所用的制作软件不相同或是版本不同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文件无法相容,导致制作过程停滞的情况。尤其是多人参与制作时,这是经常出现的、非常麻烦的问题。第三,是与电脑硬件配置情况有关。虽然理论上只要电脑能安装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就可以进行影片的制作工作,但是实际制作中如果电脑硬件设施过于老旧,即便是软件能够安装,也很难正常使用。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到将来图像的输出以及最终影片的完成时间。硬件设备的落后,使得相对的图像运算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完成,这会直接导致影片制作效率低下和制作成本的增加。
三、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特性与制作流程
传统生物学教学影片注重知识化、通俗化和形象化,将艰深难懂的生物学知识和生物学技术普及给社会大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转变,新世纪的生物学科普影片除了要继承传统生物学科普影片的现有特征以外,还应探索面临的新形势、新内容和新问题,并以此指导生物学科普影片的创作工作。
随着音视频技术和媒体传播方式的变迁,利用传统方式拍摄制作的生物学科普影片从画面效果到视频内容方面,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人们对于生物科学知识学习的渴望。近年来,由于三维动画技术的精确性、真实性和无限的可操作性,被广泛应用于影视、教育、军事、娱乐等诸多领域。利用三维动画仿真技术制作的影片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受到了众多观众的欢迎。在国外,三维动画仿真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教学影片、科研及科普等多个领域。那么,国内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与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的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的调查,结果发现:首先,尽管生物学研究领域特别是教学方面极度需要相当数量的三维生物学动画科普片的片源,但是国内却没有一家机构能够专业从事此类影片的制作,制作流程和技术表现特质的研究方面仍属空白;其次,国内目前对于生物学科普影片的制作方面,仍然大多以电子显微镜或相机拍摄到的真实图片或视频为主,因为现实摄制条件的限制和软硬件方面的制约,这种传统拍摄方式得到的影片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最后,国内现在三维生物学动画科普片的来源,主要是依靠采购国外仅有的几家相关制作机构制作的片源,影片价格高居不下,内容也不甚丰富,而且品质良莠不齐。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生物科普影片的制作中在牢牢把握科学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当今受众的需要――只有观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影片形式才是“优质产品”。三维动画具备不受时空、结构与尺度限制的特征,能以逼真的图像表现无法实拍或者具有危险性的生物生活环境或身体内部构造,使用三维动画技术能真实、清晰地展示想要表达的生物对象的每一个细节,可以在小规格时段内模拟出实际发生过程漫长的生物研究过程,并可以突破物理屏障,深入对象内部结构进行“拍摄”,也能够轻松模拟在显微镜条件下难以拍摄到的对象外形和运动,适宜表现那些强调真实感、空间层次感的复杂研究题材,其制作修改灵活性较强,画面质量能得到很好地控制,以上特点使得三维动画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生物科普影片表现的主要手段和趋势。
生物三维动画影片的制作过程依照制作团队人员的数量和制作成本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是其整体的制作流程大体相同。本文以笔者制作影片的过程为例,大致将生物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总结并划分为:前期制作阶段、动画中期制作阶段和后期合成阶段等三大步骤。
(一)前期制作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将影片的构思、文献收集过程中的生物物种、生活习性和细胞结构特点等资料,透过与生物科学专家的不断沟通交流,取得科学层面上的建议与确认,并充分结合三维动画制作的特点,由故事大纲延伸出完整的文字剧本及基本美术造型设计方案,包括整体画面风格设计、生物造型设计、色彩气氛设计等步骤,然后将细化的文字剧本给予镜头语言,制作成完整的画面分镜头台本,即完成影片的前期制作阶段。
(二)动画中期制作阶段
这一环节主要将完整的前期美术设计方案依照设计完成的图样,进行诸如三维数字模型搭建、材质贴图、骨架绑定等工作,之后再进行生物角色的动画设计、三维虚拟镜头运镜、灯光、特效等方面的设定与测试,最后进行全片三维图片序列素材的渲染输出解算工作。
(三)后期合成阶段
主要通过后期制作软件完成图片序列素材的剪辑与画面效果调整处理工作,调整好画面的节奏与色调,并对照画面影像来制作影片中的全部字幕,最后将视频进行完整输出,得到最终成片。
以下便是笔者总结归纳的整个三维动画科普影片的制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尽管目前国外已经有关于三维生物学动画的制作案例,然而,这在我国生物学研究界的应用至今仍然处在起步阶段。研究三维动画在现代生物学研究活动中的运用,能够使三维动画更好地服务于生物学研究和其他相关科研项目,为生物学科研与科普活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彭国华,陈红娟编著.3ds Max三维动画制作技法(基础篇)[M].科学出版社,2009.
[2][美]葛詹尼加等著.周晓林,高定国等译.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毛松午,李艺康,顾洁燕等.美国IMAX医学科普电影《人体奇迹》给我们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6).
关键词:网络;生物;课外活动
网络的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性强,它在时间、地域、学习的内容、师生的交流方式、学习的方法和途径上都是开放性的。利用网络来开展生物课外活动,更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网络下生物课外活动的内容
1.1宣传生物科普知识
以往,我们用来进行生物科普知识宣传的黑板报和宣传栏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有限,同时,它们也只能是利用简单的图片、文字来达到宣传目的,其效果也不够显著。但利用校园电视网和校园局域网来进行宣传,则将使内容更充实、形式更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例如:4月至5月的“爱鸟周”,我们大力进行了爱鸟、护鸟的宣传活动。在宣传栏进行了“爱鸟周”的介绍之后,我们充分利用每天学校电视台演播时间,播放了像《白鹇》、《丹顶鹤》等有关珍贵鸟类的纪录片。同时,还在局域网上了配以精彩动画、漂亮图文、悦耳声音的网页《鸟类――我们的朋友》,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森林、农业虫害的防治、鸟类对鼠类的捕食作用、鸟类对科学研究的贡献)、威胁鸟类生存的主要因素、鸟类的保护等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每个学生在课外随时都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或教室的终端进行浏览。对这一切,他们无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并不是天然地具有剥夺动物生命的权利,而要学会与动物和平共存”,培养了他们的生态道德。
1.2开展电子问卷调查
利用校园局域网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广泛性和统计的及时性上,取得的效果大大优于传统的问卷调查。
例如:在校园电视网上播出了关于“克隆”的系列纪录片、科幻片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网上调查:没有被调查过的同学在登录后都会被要求填写一份关于“克隆”的调查问卷。学生通过鼠标的点击进行选择,提交后计算机就会立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教师可以迅速、全面地获得充实而详尽的第一手资料。
1.3组织专题知识讨论
网络在时间、地域和交流方式上具有开放性。在网上进行专题知识的讨论,能更好地扩大参与面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鉴别能力。
我们在完成了关于“克隆”系列片的播出和关于“克隆”的生物调查后,在校园BBS上设立了一个专门讨论组,讨论的主题是《“克隆人”将带来?》。很多同学在网上自由地发表了言论,有的持肯定意见,有的持谨慎态度,有的对其他同学的看法表示赞赏,有的又提出质疑……参与积极,争论热烈。在讨论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组织了大型的专题讲座《克隆与社会》。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而且使他们对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课堂知识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1.4展示学生科技成果
组织生物科技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教学质量。而科技成果的展示,将使学生获得一种荣誉感,从而得到极大的鼓励,也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生物科技活动中来。在网上展示学生的科技成果,不但能很好地解决展示场地、作品保管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和研讨。
例如:我们组织进行了“押花贴画”比赛之后,将各个班的优秀作品的相片和制作说明,在网上。这样,既保证了优秀作品不受损坏,又增强了展示效果,还吸引了更多的同学来参观。又如:我们在组织了名为《生态校园之我见》的小论文比赛之后,开设了一个名为《生态校园》的网站,发表了许多优秀小论文,并欢迎继续投稿到我们设立的校园信箱和E-mail上,更多的学生甚至外校学生也投来了稿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辩能力,又使学生对生物与环境的课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
2.网络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注意点
2.1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在让大部分学生浏览我们的生物网页的同时,也要让对生物、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同学参与到我们的网页制作中来:让他们去查找资料、制作软件、维护网站,让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网站。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品质、协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培养了一批生物和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在当今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面向大众的科普类健康期刊生存所面临的危机,以及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种种转型策略和路径探索。
市场上的健康期刊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科普类健康期刊。一种是面向白领或更高端阶层的时尚类健康期刊。本文将阐述科普类健康期刊在互联网冲击下的危机化生存方式。
上个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科普类健康期刊创刊的高峰期。粗略统计,至少有超过30种健康科普杂志在这期间诞生,比如《大众医学》、《家庭医生》、《健康向导》、《大众健康》、《生活与健康》、《健康天地》、《健康世界》等。这些杂志名称大同小异。读者定位也基本是中老年人。它们或是依托卫生厅、健康教育所、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疾控中心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发行,或有着医学院校、中华医学会等专业人才做采编支撑。一时间,在中国掀起了创办健康期刊的热潮,几乎每个省都至少拥有一份本土化的健康科普期刊。
不过。时至今日,这类期刊仍活跃于市场的,只有《家庭医生》、《大众医学》等寥寥可数的几张面孔了,绝大多数杂志在名存实亡或奄奄一息中挣扎,有些则早已销声匿迹。
这些杂志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除了体制束缚难以施展拳脚、同质化竞争导致读者心理厌倦、医学类编辑人才的局限让科普期刊在风格上过于严肃之外,新世纪互联网络的发展,也加速了健康期刊被淘汰的速度。
“百度”信息带来的威胁
在网络不发达时,人们身体出现了某种不适症状。或者想打听某些药物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只能求助于医生、有经验的家人朋友,或者各种书籍、资料,知识的获得既费力,又不全面。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搜索引擎的功能日益强大,人们要获得某一类的健康知识,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比如。在百度搜索引擎上随便输入一个医疗关键词,就可获得数十万条相关信息。互联网以这种类似轰炸的方式,使人们获得医疗信息极度便捷、丰富。传统的健康期刊难以与之抗衡。
健康网站还直接抢占纸质传媒的读者。多次获得“互联网产业健康第一名”称号的“39健康网”,本身就是功能强大且内容丰富的健康传媒。人们在上面不仅可得到更新很快的健康知识(多数为该网站的专稿),还可直接在网上跟医生进行互动交流,甚至可根据自己的相应症状,对照人体三维图进行自诊自查。
至于网络上所开辟的各种医疗论坛,则部分满足了读者“求医问药”需要。一些热门的求医问药帖,被关注和回复的人数竟然超过十万,且每时每分都在不断刷新记录。就此而言,网络媒体和受众的互动热情程度,任何一种健康期刊都难以望其项背。
在庆祝报纸存在400周年的世界编辑年会上的《2005年世界编辑趋势》调查报告显示:18-54岁的人阅读取向中排名最前的媒体是互联网和电视,其中45.6%的人首选互联网,34.6%的人首选电视。接下来的媒体是书籍,占7.5%;电台,3.2%;报纸,3.2%;视频/DVD,2.8%;视频/电脑游戏,2.1%;杂志,O.9%。2005年6月,我国网民的数量才刚突破1亿,而到去年年底,网民规模已有2.98亿。其中,大多数15岁到35岁的年轻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并非报纸、电视。而是互联网。
与此相对应的,在互联网受众数量稳步上升的同时,是传统期刊读者的日益衰减。比如,《家庭医生》的发行量全盛时期200多万份,目前的发行量据官方说法减至90万册。而发行量曾同样超过200万的杂志《家庭》,现在下挫过半。另外,发行量一度过百万册的《大众医学》,目前的发行量官方说法也仅为30万册。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有读者提出这样的疑问:“有了网络,还要纸媒干什么?”这些健康传媒的现状,不得不让人顿生唇亡齿寒之感。
应对危机的思考和尝试
危机既是挑战,也是使自己成长的契机。在危机的鞭策和虎视眈眈下,要想不被吞没,唯有转型和变革,为自己铸造出更多网络所不具备的优势,将自己的触角更深地植根于土地,更牢固地和读者黏合在一起,让读者无法舍弃,无法离开。
1 顺应医学模式转型,转变传播方式。
现代医学正处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型期。随之也带来了医学科普知识传播模式的变化。纸质的健康科普期刊,其传播内容和方式更能适应这种转型。
生物医学模式,指的是人们认为健康是宿主(人体)、环境与病因三者之间动态平衡。这种平衡被破坏便发生疾病。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认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而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生物学方法以外,还应当包括社会科学法和心理学方法。这种转变是一种医学观念的进步。这意味着开始重视疾病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成因。也就是说,治病防病,不仅仅再是协调人体器官和疾病的关系,还涉及到与人相关的社会背景、个体特性、个人经历、心理成因等诸多内容。一句话:改变人的生存状态才是治病的根本途径。
网络的健康信息,多是各种疾病知识的无序散乱堆积和复制。其传播内容主要仍是解读某种疾病。比如网络解读高血压。主要是“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的症状”、“高血压的药物和饮食治疗”、“治疗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方式”等。这些信息都是就疾病本身谈疾病,纯粹客观知识的介绍和就事论事。
《家庭保健》每期也有一个重点策划栏目,着重阐述与疾病相关的方方面面。
比如,去年我们做了主题策划《给“夫妻病”开张处方》。组合文章中,不仅系统地列出了五类“夫妻病”的“黑名单”,详细解析每种夫妻病的形成过程和防范对策;还揭示了“夫妻相”和“夫妻病”的关系;夫妻间彼此性格的差异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在卷首语上,又以《携手趟过生命急流》来诠释夫妻关系:共同生活除了共享幸福。还可能会互传疾病。只有休戚与共的爱情,才有力量与时间抗衡,经受住岁月的考验。这一系列文章,旨在调整“夫妻之间的生存状态”,而并非单纯地防病治病。我们将人和疾病放人更大的背景中,去反映,去观照,去考察,去映射。这样的健康信息,是网络遍寻不见的,也是读者所看重的,能真正对治病防病有着深刻启示。
从另一个角度说,疾病是带有恐惧色彩的。网络上关于疾病的治疗信息是冰冷的,没有情感的,弥漫着药水的味道。而杂志所关注的是每一个健康的人或者患者。所以,《家庭保健》要做的,是淡化药水味,消除人们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以更轻松更有信心的状态去看待疾病。科学早已证明。快乐就是最好的良药。以乐观和阳光的面貌来影响读者。达到心灵抚慰和心灵治疗的效果,杂志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就是对现代医学模式转型的呼应。
2 不可被复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
网络信息虽然足够丰富,却缺乏引导性,阅读容易陷入无主题状态,滑到哪里是哪里,不能让读者在最快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认知。而健康类期刊《家庭保健》则在编辑方针上与网络“错位经营”。
《家庭保健》杂志原则是“卖信息。更卖思想”。作为一份被新闻传媒集团改造重生的杂志,《家庭保健》采编人员多为卫生战线记者出身,他们“用做新闻的方法来做杂志,以期传递的信息具有原创和不可复制性。”
比如,2008年相继推出了关于《拯救我们的睡眠》、《“亲子鉴定”一柄双刃剑》、《生命的接力——器官移植》、《医学进步,改判多少疾病》、《水——不能被忽略的营养素》等策划,从多角度多侧面来解读一个个备受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
主题策划《医学进步。改判多少疾病》。网络上只有零碎的信息,称“某某疾病的治愈率提升了”。这些信息不仅未经整合,更不具备新闻性——疾病的治愈率本来就是在提高的,但是,究竟有多少曾被判“死刑”的疾病得到了“改判”呢?改判的结果如何呢?杂志从横向剖析了曾被人们谈之色变的系列疾病,如癌症、艾滋病、红斑狼疮以及白血病等疾病是如何具体被“特赦”的,很多早已转化成了慢性病:另一个方面,又从纵向来解析疾病被改判的幕后“主使”,即当今医学技术的发展变化;同时从宏观角度来简述人类疾病史的变化,疾病治病,这场“道与魔”的战争是如何交错纠缠的。这一系列的稿件,既传播了具体的服务信息。又提炼归纳出我们独特的思想和结论,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由此,我们所传递的,不仅仅是被挤掉了水分和泡沫的实在信息,更是打上了《家庭保健》独特标签的不可被复制的新闻性和思想性。
3 打造科普的公信力。
网络信息的优势是快捷海量,然而。海量信息难以回避的问题就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首先,网络信息的者没有门槛和资格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比如,个人博客、私人诊所、民间游医或者是任何一个懂医或不懂医的人。都可以发表文章。这给了形形的医骗以大好机会;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即便是拥有足够医疗知识的人,也会因经济利益而不实消息。这两点原因,导致网络医疗信息遍布“伪科学”和信息误导。
谷歌(google)和百度(baidu)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搜索工具,比如输入“糖尿病”三个字,第一页出现的信息,都是各类医院的广告。后面没有任何广告标记。而实际上。这些网页链接都是根据商家所出的价格而进行先后排序的。简而言之,这些多是广告。由于网络广告的审查和监管相对困难,人们几乎难以辨别真伪。
医学期刊汇集着医学工作者的医药经验和工作成果,反映了医药学的进展及水平,是医药学研究的重要的情报来源。广大医务工作者可借以掌握该学科的现状和动态,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新的研究。它在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出版的科技期刊约12万种,年发行近30亿册,其中25%为生物、医学期刊约3万种,发行量在7亿册左右。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为出版周期短、专业性强、选题机动灵活、作者众多,具检索性能。
医学期刊在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品种由少到多,内容由最初的综合性发展为专科甚至于专题。今天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发展速度看,自1679年第一种医学期刊出现到1862年近200年间,世界生物医学期刊仅仅20种,到1962年约为6000种,现已达35000种,近30年中增长6倍,平均每5年增长一倍,是整个科技期刊中所占比重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类。今天,每个医学专科均有自己的专业期刊,甚至某一器官、某一种重要疾病以及治疗心脏病的起搏装置和治疗肾脏病的透析疗法,都有专门的期刊。
中国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1981年为173种,1982年为200种,1983年为224种,1984年为246种,1988年为497种,截至1990年底,已达516种(其中检索性期刊64种)。从载体形态看,过去只有单一的印刷出版型,又出现了缩微型、视听型和机读型。当然印刷出版型仍为今天主要的载体形态。
二、医学期刊有哪些类型
1从出版周期上可分为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从使用文字上可分为中文期刊、英文期刊、法文期刊等,从出版或编辑机构上可分为学术团体出版的期刊、政府机构出版的期刊、出版社或厂商出版的期刊;从载体形态以及文献加工程度上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等。
2按内容又可分为:
2.1学术、技术性期刊,主要刊载科研、医疗、教学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临床报告等原始文献。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是医学期刊的核心部分,如学报、纪年、会刊或会议录、汇刊、综述、进展、年鉴等。
2.2快报性期刊,专门刊载有关最新科研成果的论文,预报将要发表的论文摘要。内容简洁,报道速度快。如各种快报、快讯等。西文快报性刊物常常带有通讯、短讯、通报等字样。
2.3消息性期刊,一般刊载与学术机构或厂商企业有关的新闻消息,作为与社会(或机构的成员)之间保持联系的纽带,刊名中常带有新闻或快讯等字样。
2.4资料性期刊,主要刊载实验数据、统计资料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内容,专门向用户报道各种数据和事实性情报,刊名中常带有数据、记事录等字样。
2.5检索性期刊,供查找文献用,常带有文摘索引等字样。
仅凭几块古生物化石,他就能让已灭绝了几千万年的地球古生物重新站立起来。他把自己的工作比作一个“时空旅行者”。
2015年初,“80后”赵闯和袁隆平等11位专家一起,被评选为了“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在纸上组装古生物化石
走进赵闯的工作室,的确会有种“穿越”的感觉。工作室的墙上挂着油画,箱子里装着素描,地板上堆放着很多大大小小的雕塑――主题都是“恐龙”。
赵闯指着颜色不同的两只南美洲恐龙雕塑,调侃说有一只颜色调坏了,像六块钱的地摊货,随后他又拿起一只“沧龙”,指着它眼睛和鼻孔之间的小凹槽说:“这是‘颊窝’。很多远古的爬行动物都有颊窝,它们能以此来感觉温度的细微变化,判断天敌和猎物的方位。我必须做这个凹槽。小时候没玩过特别像样的恐龙类玩具,现在自己做自己玩儿。”
书桌绕了半面墙,立着好些大部头的书,基本跟化石、考古有关。两台大电脑,一台正用来绘制“长羽毛的恐龙”,一台好像正在放着一部科幻电影。赵闯随机打开了一个页面,是一张电脑绘图,此物似鸟非鸟,头羽亮红高耸,翅膀黑白相间,尾羽蓬松,两条腿强壮如兽,做站立长啸状――这也是一只恐龙,源于几年前辽宁出土的带毛恐龙化石。赵闯是在分析了这些化石的骨骼尺寸,又参考了大量科学的数据后,用艺术的手段让这只“赫氏近鸟龙”穿越了1.6亿年的时光,向我们走来的。
“这也是科学复原最吸引我的一个兴趣点,从骨骼构架到肌肉纹理,再到毛发颜色等细节,这有点像法医的破案工作。”赵闯的第一个复原古生物作品是在他21岁时,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远古翔兽”,这个“远古翔兽”还登上了世界知名科技杂志《Nature》的封面――有的科学家穷尽一生之力也未必能与之结缘。
目前,世界已发现1500多种恐龙,而赵闯逼真复原过500多种。他和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数十位著名科学家都有过合作。他画过的“恐龙”素描、油画等,加起来大概有一万多张。
赵闯的合作者之一,古生物学家马克・诺瑞尔博士称他“是世界一流的科学艺术家”。“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复杂的数学公式,难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学无法让研究成果显得有趣。但恐龙是大众科普教育的一个绝佳题材。赵闯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学报告以及论文进行创作,他用绘画、雕塑、素描以及电影表现恐龙,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马克还说。
一堆古生物化石,一个80后青年的另类创作――这两者,是如何打通的?
从远古翔兽到宇宙黑洞
赵闯出生在沈阳市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童年,他迷恋火车头,7岁有了套《十万个为什么》,翻到“霸王龙”那章:“身长15米,体重6吨,最凶猛的动物之一。”他对此念念不忘,就开始自己摸索着画恐龙了。他在图书馆里翻找了资料,小学毕业时,他手绘了一本《中国的恐龙》。有人笑他是恐龙附身。考上东北大学平面设计系后,赵闯也想停下来,画恐龙都是小孩子的游戏,自己是不是也该像别人一样,画画“美少女战士”吧。那时,他自学了电脑绘图,画一张游戏场景就能收入几百元,一天能画几张,可是他觉得没意思,“恐龙”如同魔兽一般在召唤他往深了探索。这个好奇男生在大学又修了心理学、生命进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闲暇时,他最喜欢济览国内外的古生物专业和博物馆网站,一边翻英文字典,一边看科学论文。别人觉得艰涩难懂,而却他沉溺其中:“过去,你能在书上看到三角龙一个正脸已经很不错了,但一连互联网,你能看见三角龙各种角度的照片,还有研究所的论文,各种科学推理。那么多资料,把我的这个心劲一下子燃烧起来了。”
边看边画,赵闯也会上传一些恐龙的彩铅素描到各种网站。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汪筱林,就是注意到了这些素描,才发邮件给赵闯,希望他参与最新发现的古生物物种“远古翔兽”的复原工作。赵闯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赵闯必须学会分析一堆骨头化石,依据科学家提供的古生物肩胛骨、腿骨、头骨等数据,想象古生物的形态。他备了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籍,内容全是关于动物骨骼研究的。另外,像《中国化石》、《周明镇科学文集》等,也都被他放在了案头。一个月后,汪筱林研究员打来电话,约他“喝酒庆祝”,因为他复原的那只“远古翔兽”上了《Nature》封面!当时,赵闯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登上《Nature》的封面后,赵闯成了名人,一位中科院院士找到他,说:“听说你给汪老师画得很好,我这儿有个鸟,你愿不愿意画?”
2008年,赵闯从吉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出版社,两年后离职,与好友兼科普作家杨杨创建了“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合作“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复原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古生物;他们出版过多种图书杂志,如《恐龙秘史:剑龙卷》、《史前帝国:恐龙大演化》和属于《少儿成长大百科》的《超级恐龙全书》、《超级翼龙全书》、《超级海龙全书》及《跟赵闯学画恐龙》等,尤其是大型画册《它们:恐龙时代》,厚、重、大,一打开,狂野逼真的恐龙时代,就会扑面而来。
赵闯边用电脑绘画,为2016年3月在纽约举办的“长羽毛的恐龙”主题展做准备,边和我们聊天,说话挺逗:“有一种恐龙,手也是翅膀,脚也是翅膀,反正进化也是不断尝试的过程,就是我想飞,听说需要翅膀,长几个不知道,多来几个试试。”“霸王龙是终极王者,但幼年时也是毛茸茸的,挺可爱的。”赵闯不仅画各种古生物,也画复杂的机械运动,画癌细胞入侵身体的瞬间,他还想画能吞噬一切的黑洞,他对天体宇宙也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这一切,都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同事们说,他每天平均工作都在15个小时以上。
一、学校重视是开展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保证
1. 健全机构,确保科学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认真制订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计划、工作规范、活动制度和考核表彰制度,做到组织机构健全、计划安排落实和管理制度完善,并保证每年数万元的经费投入,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提供了场地、设备和器材等物质基础,确保课内外教学、辅导活动的顺利进行。
2. 多管齐下,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路子
学校努力营造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氛围,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创设了科技画廊,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张挂介绍科学知识、科技发展、科学名人和科技成果等内容的画板,在校园科技活动月中通过校园网向各班学生播放科幻片等,这些都对学生的科学启蒙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学校选聘了方淑婉等20多名专业素养高、有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并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前往省内外各地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科学小当家培训等相关活动,以便开阔视野,借鉴先进地区、学校的辅导方法、经验和成果,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辅导活动方案。除此之外,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理论研究,重视各类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的整理建档,重视社会资源力量的整合,多方位探索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新路子。近年来,该校教师在各类刊物上发表了科普类文章十多篇,并整理编辑了一组供校园广播使用的科普稿。
二、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并重
1. 科学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管理之中
科学教育已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坚持真理、勇于实践和献身事业等科学精神的教育。例如,数学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数学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使学生从科学家的身上汲取爱科学、学科学和用科学的力量。为了培养学生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学校要求教师在各学科(尤其是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教学中逐步改变单纯的学科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逐步形成“参与、探究、合作、活动”的课堂教学特色。
2. 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在保证完成教材规定的实验之外,教师还注意适时地介绍生活中的最新科学动态及前沿科技,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此外,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家庭小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还在周末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开展科技小创作和小实验,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课外活动是搞活青少年科学教育的有效载体
1. 编写教材,组建科技社团
学校组织有关教师编写了一册(共五章)切合学生实际的青少年科学教育校本教材供课外辅导活动之用,并组建了科技学社、物理科技活动小组、化学科技活动小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信息技术活动小组、科幻画创作小组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相应的科技社团或科技活动小组参加活动,并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科技知识学习、开展科技创作等,既培养了特长,又张扬了个性;既培养了刻苦研究、不怕失败的精神,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深深地明白科技要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道理。
2. 专题探究,开展校园科技活动月
作为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我们重视通过专题研究和实验,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学习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科学教育特色文化的形成。例如,我们通过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科技知识培训和挑选有价值的课题(例如,“酸雨的形成”“家居污染”和“城市光污染”等),让学生自主调查研究并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开展科技创新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学校在每年11月的校园科技活动月中,对学生的优秀科技作品按照科学小论文、科技实践活动报告、科幻绘画和科技创新成果四种类型进行集中展示、问辩、评奖和表彰,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体验到活动的紧张与快乐,体验到创新的艰辛与喜悦,并在体验中锻炼成长。目前,学校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已经初步形成点面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良好局面。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报告、科技小制作和科幻绘画等参加省、市、区各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屡有斩获,在潮州市更是首屈一指。2011年,城南实验中学率先成为潮州市首所被省科协、教育厅和科技厅联合命名表彰的“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