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生物科技论文

生物科技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2-16 16:47:3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生物科技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物科技论文

篇(1)

提高办学门槛和人才培养的市场针对性

应改变目前生物技术专业设置混乱的状况,压缩生物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规模。生物技术专业应由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大学或者确有办学实力的地方性大学承办,对于经费紧张、设备落后、师资薄弱的高校建议其不再开设生物技术专业,同一地区多所学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合并,把国家有限的教育投资和优势资源用在培养生物技术精英上。生物技术专业的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大学本科毕业生只能算是刚刚入门,只有在研究生毕业5年甚至10年之后,才具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能力,而大多数生物技术企业目前最需要的是研究开发型人才[7]。因此,研发人员的培养责任更多在于企业本身。但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刚刚起步,相关企业多数规模小、资金少,无力承担研发人员的培养责任,而且我国的企业家们目前还普遍缺乏培养人才的责任感,每招一个员工就想让他尽快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认为培养人才是政府和学校的事情。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情况可以看出,很多具有高深理论素养、缺乏动手能力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已不为企业所青睐,企业欢迎的反而是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由于理论水平不够,永远只能做熟练的操作工,对于企业的产品质量升级和开发新产品无能为力。企业要想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要想扩大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还得依赖既懂理论又有技能的人才。因此,有必要革新办学机制,建立生物技术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体系,培养大批精通理论、技术和管理的业界一流人才。

进行课程体系和教材改革

我国的生物技术专业具有多元化特点,分布在理、工、农、林、医、师范等各类大学,不同类别学校的特点和优势不同,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也不完全一样。为体现不同类别学校的培养特色和满足职场对不同类型生物技术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制定各类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培养方案,合理的培养方案是培养出合格人才的保障,而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尖端学科,其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相应的新学科不断产生,而新学科的产生是继承和发展旧学科的结果。这样新学科之间、新学科和旧学科之间就出现了知识内容的渗透和交叉,反映到大学课程体系中就是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叠较多。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要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及时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对旧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整合和重组。由于生物技术专业强调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理论课与实验课应分成不同的课程体系,既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体现形式,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必须依赖教材建设。教材改革是生物技术专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教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目前高校教材种类繁多,同一门课有多种版本的教材,不同教材的侧重点不一样,知识结构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程度也不一样。为使学生的知识积累具有递进性和连贯性,应该使用系列的专业课教材。建议国家建立专门的生物技术专业教材编写委员会,其成员应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结合不同类型高校的培养方案,编写系列教材,每2~3年更新一次。各地区或各高校也可参考国家统编教材,编写适合自身教学与发展需要的系列教材。

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国内重点高校应多与国外生物技术专业办学成功的高校进行交流,定期派遣教师去国外进修学习,并聘请国外有经验的高校教师来国内讲学。另外,国内的普通高校应与重点高校加强联系与合作。重点高校由于拥有更优秀的师资、更多的国家投资和更广泛的信息资源,不仅要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还应对普通高校进行“帮、扶、带”。在政府指令和双向选择下,重点高校与普通高校实行手拉手的合作,重点高校定期派遣优秀师资到定点合作高校进行教学服务和教师培训。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生物技术产业提供适用人才,所以高校不仅要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还应熟知社会需求。因此,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是高校不能回避的现实。这种联系应该是双向的,不能仅仅是把学生送到某个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就够了。学校还应经常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参观、学习和交流,让老师了解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时聘请企业的高管和技术骨干到学校讲学,向学生介绍产业发展状况和企业需求,并让学生了解企业运作模式。与企业的联系不能眼光只盯着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还应和当地不同层次的生物技术企业加强联系,了解不同层次企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人才的需求,毕竟国内生物技术产业还比较薄弱,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企业还廖廖无几,能够大量吸收毕业生的还是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通过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可以明晰高等教育生物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改善生物技术产业高层次人才结构,促进生物技术产业的科学发展。

篇(2)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方面的发展前景

1生物固氮

氮肥是世界粮食生产和丰收的关键,土壤每年要失去大量的氮素供植物需要。农作物一般通过含氮肥料的施用和生物固氮来获取氮素,其中作物生产所需近50%的氮肥来自于固氮细菌的固氮作用,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到目前为止人类对于生物固氮的研究已涉及到形态结构、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及遗传等诸多领域。我国农业生产中生物固氮的最基本应用主要是对豆科作物进行根瘤菌拌种,而国际上生物固氮的研究较为先进,开发利用新型根瘤固氮菌剂,以达到增产效果[5]。

2生物反应器

生物反应器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与传统农业产品相比,用各种农作物为载体的植物生物反应器产品可通过种子、果实或块茎表达,便于贮藏、运输和利用。与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相比,农作物具有种类多样化、低成本、可再生等优势[6]。植物生物反应器这种低成本高产出的巨大前景,必将推动我国乃至国际生物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3转基因植物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是指将外源的疫苗抗原的基因导入植物基因里,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与机体免疫相结合,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被导入的疫苗基因即可在植物中表达出疫苗抗原,将此抗原提取,生产出能使机体获得特异抗病能力的疫苗。植物细胞壁作为天然的生物胶囊,可使细胞内疫苗抵抗消化道的酸性环境和酶类讲解,使疫苗在人体小肠内释放,引起黏膜的免疫反应,刺激膜下淋巴细胞产生抗菌素到消化道、血液和呼吸道中,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转基因植物疫苗易于形成产业化规模,在筛选到高效表达植株后,只需增加耕种面积就能扩大产量,且价格便宜,植物易于栽培和管理,生产成本低。安全。植物病毒不会感染人类和家畜使用方便。

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

1产品本身食用安全性的问题

转基因农产品中由于外源基因的导入,使得原本沉默途径被激活从而产生毒素,传统食品中没有的毒素也可能因此产生。在转基因过程中使用大量抗生素标记基因,人畜食用后,通过水平基因转移和重组可能会扩散到肠道细菌及病原体中,产生新的病原细菌和病毒,并对抗生素产生抗性。同时,转基因产品中整合的外源基因不易被消化,如被细胞提取并整合,极易引起细胞突变,降低人畜免疫力,对人类健康存在危害。

2环境安全问题

由于基因漂移而使近缘种产生抗性。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占目前商品化生产的农作物转基因品种的主体,但由于基因漂移,有可能使与其近缘种如杂草等产生抗虫,抗除草剂的能力,从而限制转基因作物的应用。转基因生物易引发害虫、野草等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并具有可遗传性,从而产生“超级害虫”、“超级野草”,打破生物原有的平衡。转基因作物可能引起非靶标害虫危害,通过竞争消除原有的野生品种,使得种群发生改变。与此同时,由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形成了新的物种,改变了原有生物群落,诱发自然食物链的破坏。

篇(3)

一、开展生物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做法

1.呵护好奇心,激发探究欲。笔者所面对的学生全为高中生,他们喜欢形象的、刺激的、新奇的和有趣的事物,厌烦枯燥无味的东西。要想激起学生对生物科技活动的兴趣,可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让学生主动体验,丰富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产生科学情感,学会科学探究,形成研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青少年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生物教学和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交谈,主动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科学问题感兴趣,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能激发新异感的科技创新活动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

2.激趣点拨,发现问题。生物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或者说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旨在为学生创设各种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是扩展想象、激活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学生自主开展的科技活动中,教师跟踪辅导,不断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及时点拨、不断涌现新的问题。比如,在开展“验证细菌分布广泛性”研究性课题时,及时设疑:“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能否出于好奇,随便打开培养皿盖?为了提高温度,能否放到太阳底下晒?观察过程中能否随便接盖后习惯性用手去摸或用口去吹?实验结束后,培养物、试管棉塞如何处理以及试管、培养皿如何洗涤”等等。学生受启发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发现还有许多未知领域值得去探索。同学们在思考、讨论、归纳、寻找答案等过程,也是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通过此活动,同学们对教材中“学习微生物培养基本技术”内容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和完善。

3.自主选题,自主探究。教师在平时生物教学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辅导过程中,不断积累具有兴趣性、新颖性、前瞻性、创新性等特点的课题素材,为学生的自主选题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提供便于操作的意见和建议,比如从农村来的学生,选择与“三农”有关的课题,便于就地取材;城市学生可以选择社区规划、城市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相关课题,更加贴近生活;也可以充分利用城乡同学地域互补优势开展相关调查课题。如在学到种子结构时,在课堂上观察几种作物种子结构的过程中个别同学发现蚕豆种皮上有虫蛀孔,剥开皮发现有虫,激起了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经专家鉴定为蚕豆象,全班同学对此现象自主展开了临夏地区蚕豆象发生区域和危害情况的调查。

4.积累素材,撰写科技创新小论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从另一个侧面分析是一种收集、筛选、处理、加工信息的过程。学生不仅捕获闪光点(创新成果),而且要真实记录所有环节,获得第一手材料。如《塑料地膜二次利用探究》《探究菇蚊、菇蝇的防治措施》《培养基分装环节的改进》等科技创新小论文的形成,小作者亲自走访、问卷调查、市场随机抽查、互联网查询、可行性分析、论证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完成了此文。因此,创新成果的形成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从一个“闪光点”到另一个“闪光点”捕获、积累、梳理的过程,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举办科技创新成果汇报展。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教学理念,丰富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校教研室每年举办一届科技创新大赛。参赛作品的形成经兴趣小组、班级、年级组层层推荐、选拔。在汇展的过程中,个人或集体代表现场介绍,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现场答辩等形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使“闪光点”不断闪光。全校层层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提升全校师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创新成果汇报展,使课外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课外实习、实践调查等课外生物科技活动的开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收获与体会

篇(4)

关键词:生物制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6-0173-03

Practice of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Technical Talents in Biopharmaceutical Specialty

Li Ming et 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Daqing Normal University,Daqing 163712,China)

Abstract:The experience and progress and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exploration of applied technology talents training mode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establishment of local demonstration practice base,foreign practice and employment base development,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practi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using Bioengineering College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emple.

Key words:Pharmaceuticals;Technology-based;Talent-training

1 引言

2011年,广东省中山市的调查显示,在所有行业中,生物制药行业人才最为紧缺,特别是新药研发工程师和生产管理经理。2012年,生物制药被列入成都、天津、苏州、无锡等多个城市的人才紧缺行业目录。2012年1月,科技部了《国家中长期生物技术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涵盖生物制药在内的人才培养计划。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3~5名国际顶尖科学家、领军人才300~500名、学科骨干3万~5万名、30万名生物产业人才、3 000~5 000名生物技术高级管理人才。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自2006年恢复招生至今已走过10多个年头,共招收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2个专业。2012年始我校正式开始转型,大幅度调整各学院专业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我院结合国家生物产业的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与2013年开始招收第一届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并与同年停止招收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目前生物制药专业是我校大力扶持的一个重点建设专业,和大庆市地方的生物制药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部门的相关行业均可对接。

然而,目前国内的生物制药行业人才培养不足,尤其是本科教育偏向理论教育,学生实践能力水平有限,不符合企业的生产岗位需求。为了探索生物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符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合格应用型人才我院进行了为期4a的实践研究。现将已经取得的经验、成绩和做法总结如下,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勉。

2 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改革

根据教育部批使娑ǖ淖ㄒ刀ㄎ唬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通过去相关企业及高校实地考查,详细研究国内现有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根据生物制药专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文献发表情况,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在初步构建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讨了我院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式,目前已经探索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能够与生产企业有效对接的人才培养方案[1]。

3 校级示范实习基地的建立与应用

2012年开始与地方最大的制药企业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业务联系。福瑞邦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地处大庆市、“十三五”规划哈大生物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最大规模产业园之一。占地15万m2,建筑面积20万m2,注册资金4.15亿元,现运行四大产业模块:生物医药产业、中医药产业、医药商业和服务业等。通过校企双方的多次互访、考察、座谈、协商初步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同年开始向企业输送实习学生。2014年7月,我院与福瑞邦集团公司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订单班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开始订单式培养。经过双向互选在2013级生物制药专业选拔学员35人成立了第一届“福瑞邦订单班”。通过“企业家讲坛”、“企业员工培训”、“专业见习”等多种形式逐步拓展校企合作的领域和范围。2015年双方成功共同建成校级示范实习基地。基地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主要职能是在教学方面为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本科毕业论文及就业提供平台和便利条件,在科研方面与我院专业教师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目前基地已接纳实习学生累计40余人次、完成本科毕业论文40余篇,毕业后留在企业就业的学生累计20余人次。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把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切实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武之地。通过“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方式切实实现了抽象学习与生产实践应用的实体结合。直接提高了学生的专业业务技能和行业就业竞争力。此外,优秀实习生还可获得相应的岗位工资,对提高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积极性,以“持之以恒”的心态对待实习任务,稳定和发展本学院的实习教学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推动和稳定作用[2]。

示范实习基地的管理任务由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参加专业实习的学生同时兼有双重身份,即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为了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物质利益、降低企业员工的流动性,稳定人才队伍,在实习教学开始前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正式签订实习协议书并严格履行。学生按照协议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到所在生产车间既定岗位完成实习任务,日常遵守企业和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实习学生主要由在企业实践锻炼的在校“双师型”教师指导和管理[3]。

4 省外实习就业基地的开拓

2016年10月由学院书记亲自带队考查了杭州、德清、苏州、常州和上海等5个城市的多家生物制药企业旨在拓展我院实习就业基地,为我院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年12月第二次走访青岛、上海、杭州、台州、广州等地的制药企业和生物公司。通过与多家企业如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汉恒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博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杭州中肽生化有限公司、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朗华制药有限公司、深圳市傲基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哈佛赛尔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等的有效沟通,新建实习就业基地3个,包括青岛三利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我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祥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取学生就业信息100余条;回访实习生30余人次,包括在阿里巴巴、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药集团、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地的制药和技术专业学生。

5 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与成果

自2013年生物制药专业首次招生以来,本专业教师即开始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实验室开放、第二课堂、专业学科竞赛等多种科研活动。2014年累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2015年累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4项;2016年累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8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项;3a累计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项项目成果参加 “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奖。

6 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

生物制药专业是我院新办专业,14名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有11人,占师资队伍总人数的79%。大多数教师在执教前并不具有行业工作经验,因此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改善师资:(1)直接引进医院药房专业药师担任专任教师职务,从事药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2)积极响应学校关于要求专业教师赴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的号召,多次派遣专任教师深入福瑞邦、阜丰等联合单位的生产一线进行企业挂职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运行方式、与本专业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生产需求岗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为企业员工开展技术理论培训、结合自己的专业业务特长为企业生产实际解决技术问题、以科研立项的形式帮助企业克服技术瓶颈。(3)派遣由原生物科学专业转入本专业的专任教师赴沈阳药科大学等兄弟院校进行至少6个月的进修学习,主要涉及《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体系整合等。(4)鼓励专任教师参加各种国家级资格认证,成功建议学校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条例中添加了对国家级资质认证的认可和优先的相关文件内容,迅速提升了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双师”素质的重视程度,目前已有2位青年专任教师获得了国家级职业药师专业资格证书。(5)聘请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车间主任、分公司技术人员到学院来担任兼职教师、实验、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企I指导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及时了解生产一线与纯理论学习之间的巨大差距、学以致用、实时更新专业知识、坚定“活到老,学到老”的信念,提高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4-5]。(6)在学院领导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教学团队建设。本专业于2015年已孵育建成学院级生物制药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该团队由14名专任教师组成,高级职称2人,副高2人,讲师8人,助教2人;博士2人,硕士8人。

7 结语

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无论对国家、地区还是学校的未来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转型院校都处于艰难的摸索阶段。4a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以及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与积极开展。但上述几点只是摸索的开端,只有全方位推进专业转型变革,才能为国家输出合格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志国,李铭,张虹,等.生物制药专业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5(23):376-377.

[2]解新华.市场需求导向下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电子商务,2015(12):79-80.

[3]唐鹏,宫赛.转型高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0):47-48.

[4]孟庆森,翟明戈,戴景杰,庄蕾,亓奉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5(Z1):100-102.

篇(5)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必须在一定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进行,教学就是在创造一种环境。教学过程是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李秉德提出“环境是教学七要素之一,教学环境受制于外部条件”,他还论述了学习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有关的理论问题。何克抗认为:“学习环境是人们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对事物的理解和构建解决方案的地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和教师所做的一切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种学习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必择乡,游必就士”、“居必择邻,交必良友”。古人早已提出,环境影响人的成长,因此,学习环境影响学生的成长。为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创设学习环境的初步研究。本文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节的教学中如何创设学习环境,激发兴趣和发展科学能力,谈几点做法和认识。

 

1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热爱科学,首先要对科学有兴趣。课堂教学是师生“教”与“学”活动的战场,是科学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要更新教育思想,充分利用生物科学的特点,把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渗透和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做到既传授科学知识,又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从而产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

 

1.1 巧设课的引入,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课堂教学的引入,有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进入求知的良好状态的重要作用。本节课的引言,可以这么设计:“儿女与父母的相似遗传现象,可是有的同学发现自己是单眼皮,而父母是漂亮的双眼皮,他会因此觉得很懊丧,而且怀疑性状是不是遗传的?自己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呢?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大家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本节的引言,还可以这样设计:“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品种抗倒伏,但容易感染锈病;另一个品种一倒伏,但能抗锈病。如果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体上来,得到既能抗倒伏又能锈病的小麦品种,那该多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会知道,现在这种想法已完全可以变成事实。”这样的引言,生动有趣,学生爱听,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1.2 介绍生物科技新成就,激发对生物科学的热爱

 

生物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农业、医药卫生、工业和国防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生物科学的研究将更大地促进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适时、适当介绍一些生物科技新成就,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技的热爱,为将来献身生物科技的研究,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本节课我在导入新课时介绍有“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的故事。告诉学生袁隆平试验成功的杂交水稻在我国推广后,每年为我国增产水稻1亿公斤以上,为我国乃至世界解决广大人口的温饱问题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这节课还可以进一步介绍,通过基因工程可以打破种间屏障,超越孟德尔极限创造出高科技的动植物新品种,从而极大地满足人们的需要。通过这些生物新科技的介绍,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

 

2 利用科学史,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各种科学的发现和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今天我国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的教学不仅要传播丰富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

 

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将前人已获得的生物学成果,如概念、知识、结论等直接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但是生物学知识都是经过观察、实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重视介绍科学知识产生发展的科学史,突出知识的产生过程,能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探索生物科学的愿望。

 

本节课的课前我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孟德尔的故事,课上花点时间让部分学生代表各小组讲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规律的故事:孟德尔出生在贫寒的农民家庭,父母亲都是园艺家。孟德尔童年时受到园艺学和农学知识的熏陶,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非常感兴趣。长大后热衷于植物的杂交实验,希望能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农作物品种,提高贫苦农民的粮食产量,解决温饱问题。在豌豆杂交实验中,他惊奇发现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代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F2代出现固定的分离比,显然与当时的融合遗传理论不相符,孟德尔敏锐地发现了新的问题,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分析,并精心设计实验程序,反复多次进行实验研究,以及超越时代的大胆猜测和推理能力,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的论文,得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这样的故事,能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去探索遗传规律的内容,同时学习孟德尔的那种百折不挠的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和勇于探索、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3 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人们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理解科学思维和方法的重要途径、手段和方法。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和进一步探究等。科学探究过程可以涉及到所有的环节,也可以只涉及部分环节。充分挖掘教材中进行科学探究教育的素材,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结论得出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了解探索科学知识的方法。我把本节课设计成探究式课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内的讨论提出本节课最希望知道(学习)的问题,小组间再汇总、交流讨论,形成本节课的探究问题:a.孟德尔怎样设计豌豆杂交实验?b.孟德尔实验后发现什么问题?c.你可以如何解析实验现象(假设是什么)?如何验证假设?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体会到了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隐含着非常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他的实验结果非常可靠,是他实验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同学们既获得了科学知识,而且记忆深刻,又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探究能力。

 

创设探究式教学环境,既可以在新课教学中进行,也可以在习题训练中进行,还可以布置在课外进行。例如在高考经典习题训练中也可以创设探究性学习环境:“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我把这个题目设计成探究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要研究的问题。有2组提出“无角和有角,哪一种是显性性状?”,有2组学生提出“是否能确定显性性状是什么?”,有6组提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再生一只无角牛(或有角牛)的概率是多少?”。后一种问题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原来学生是直接把有角当成显性性状。所以,把高考题改成探究式试题,还是需要一些条件限制的。确定了探究问题后,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做出假设,演绎推理的结果是什么?等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探究式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初步学会了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设计等科学探究能力。

 

4 开展科技活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外可以开展多种生物科技活动,强化科学能力的培育和发展,增强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如指导动物饲养小组,捕捉和培养果蝇,然后做观察果蝇唾腺染色体的实验。又如指导植物栽培小组种植玉米,做“白玉米与黄粒玉米的杂交实验”,观察和统计实验结果。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课堂上,请同学介绍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并演示收获的成果。再如学习了遗传规律后,组织我校高一全体学生到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参观学习,听引种园育种教授的有关报告,实地参观各种实验室和苗圃基地。再比如发动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在课外调查当地遗传病的种类、特征、病人的数量以及他们的家族中发病的情况等,画出遗传系谱图,写出调查报告。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确近亲结婚的危害,自觉地宣传婚姻法。在这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观察、分析、总结、查阅有关资料,撰写生物科学小论文等,能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培养。通过科技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明确生物科技与人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献身生物科学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把课内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科技实践活动,尝试做小科研工作者,从中体会科研的方法,增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篇(6)

一、课题研究驱动学校特色亮化,塑造精品校园

(一)科学论证学校特色方向

找准学校办学特色的方向至关重要,它是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起点。我校在制订三年发展规划,策划学校特色时,面对新的教育发展形势,立足学校实际,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召开学校办学特色定位论证会,集中思索:新时期的教育发展大趋势是什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如何把握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设施一般的农村小学如何开展科技启蒙教育?我校在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缺陷是什么?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在我校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实践的意义有多大?实践困难是什么等。经过层层论证,才将继续深化学校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加大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研究,形成科技教育模式、纳入学校校本课程,使学校原由的优势项目真正转变为学校办学特色项目,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科学规划特色实践途径

1、以课题驱动特色创建的优点

规划学校特色的实践途径是学校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校在确定了继续深化学校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建设这一办学特色后,就办学特色有效实践途径展开了探索,最后得出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动学校特色形成是一条捷径,原因如下:一是因为课研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以课研形式可以深入、持续地推动学校特色工作的开展,区别于搞突击,确保学校特色创建的普及性和连续性;二是因为课研工作是以科学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研究途径,有别于急功近利脱离实践搞文本现象,以课研形式可以有针对性地推动学校特色工作的开展,确保学校特色创建的科学性;三是在课研搞特色过程中既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又培养了教师个体的科技素养和群体的合作意识,有利于为生物科技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一支专业素质较强的辅导队伍。

2、以课题驱动特色创建的两大实施过程

(1)以“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构建”为接力棒,形成科技教育模式

继《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后,我们又申报立项了台州市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构建》,开发了具有地方特点、学校特色、满足学生要求的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课题组围绕“使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种养殖知识;在动手操作和探究中,培养学生敢干实践、敢干尝试、敢干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生物、对科学、对劳动的兴趣和爱好,了解生物科技与校外世界的联系,促进学科学习”的总体目标,构建了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体系的总框架。该课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特色项目的形成,构建了生物科技启蒙教育内容体系、生物科技启蒙教育方法体系、生物科技启蒙教育评价体系等。同时本课题获浙江省第二届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肯定了学校特色创建的成绩,扩大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影响面。

(2)以“农村小学生物启蒙科技校本课程建设”为着力点,提升科技教育品位

在《农村小学生物科技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这个课题刚刚结题时,我们就与一些专家进行访谈,获取诊断校本课程设置的信息,为学校构建校本课程的框架提出建议,对学生的常识课、生活与劳动课进行了大量的多层次的评估整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评估。又申报立项了省“十五”重点课题《农村小学生物启蒙科技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通过与理论工作者的紧密结合,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取得突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我们设计了36个活动项目,编制了生物科技校本教材,在全校各班铺开试用。实践中,遵循四大原则:

①启蒙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狭窄,受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学知识、思维能力等的限制,对他们进行科技教育,必须强调教育的奠基功能,以培养参与和从事科技活动最基本的能力和素养为主要目标。由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采用传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活动,即每一项实验课题,指导老师先讲一讲科技知识和做法要求,有时指导师再示范操作,然后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操作,掌握科技实践能力。

②地方性适合儿童的知识首先是儿童在现实中能感受到的,因而应该让儿童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经验。农村地域广阔,动植物繁多,随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交替出现,物类的变化丰富多彩,春播秋收更是农村一道独有的风景线。我们就是从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选择生物活动作为学生科技教育的主阵地,走的是同农村产业密切联系的科教之路,基本上是围绕花果类的培育、繁殖、引种上的一些具体科学技术问题展开科技启蒙教育

,对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效果,既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又使农村学生直接领悟到科学的社会价值,深得学生和当地领导、干群的欢迎。

③实践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科技教育的内容决定了“从活动中学”的教学方法。我们在科技启蒙教育中,给学生创造接触社会和大自然的机会,以观察、实验、制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自体验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每两周定期上一节课,让学生亲自参与、主动实践,获得解决问师的真实经验,全面培养能力。

④渗透性在一个规模大,人数多的大校开展整体性的科技启蒙教育,光靠每周定期进行的一次科技园活动,显然是不够的。使科技教育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把科技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将科技和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因此,我们采取课堂教学渗透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把科技教育纳入课堂教学目标中,实施以生物科技启蒙教育为主各学科配合的渗透课程组织模式。

伴随着该课题的实施,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分低、中、高三级段编印了学生生物科技启蒙教育校本教材、教师参考用书,列入学校课程计划,在全校、全镇推广,使生物科技教育真正在全校学生中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教师的条件下开展,为我校构建起独特的校本文化,极大地推动了学校特色亮化,使我校科技教育特色不断发扬,科技教育之翼更加丰满。该课题荣获了省创新教育成果一等奖。

(三)科学总结办学特色经验

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存在着共性和个性,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验证,只有不断总结已有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才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因此,我校并不不仅仅满足于学校在特色创建中取得的显著成效,而是积极地通过教育专家指导、长三角地区教育成果推广会等途径科学总结特色创建的成功经验,并积极地辐射到学校工作各层面,丰富了学校教育管理的内涵,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前进,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师资建设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塑造教师家园

(一)以实施“师德创优”为核心,打造教师敬业奉献的家园

认真实施“__小学师德创优三年规划”,提高教师师德建设的规划性、实效性。以“团结人、鼓舞人、塑造人、提高人”为宗旨,汇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创教育文明,分年度分别以“爱学生”“爱事业”“爱学校”教育为主题,学校党政、工会精心部署,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强师德,促师能学习活动,精心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师德座右铭征集、爱学校征文、师德征文、“两法”学习、师德报告会、典型评选等活动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了一支精诚团结、求真务实、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真正树立起我校教师的师德师表形象,为学校自主发展,实现规划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以实施“校本教研”为主抓手,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家园

1、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研讨、调查研究等为基本形式的灵活多样的校本教研形式,并通过教学研讨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为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实施“周周有活动,每月一循环”的校本教研系列活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切实抓好“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反思交流、主题研讨”系列活动。①每月安排一次教师“理论学习”活动。②每月安排一次教师“集体备课”活动。③每月安排一次教师反思交流活动。④每月安排一次“主题教研”活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校本“研讨”活动,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能力。

3、围绕调研中发现的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定教研重点,多渠道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了近30次全镇性的语文、数学、技能科教研会及教学开放周活动,做到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系列化,努力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水平,不断总结新课程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教改经验。

4、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灵活的校本教研方式,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多次邀请专家名师来校指导,单04学年,我校就有5批教师到上海、杭州等地学习,市内、外听课学习平均每人达2次以上,10多位专家来校指导,大大增加了教师与专家、名课堂直面交流的机会,真正实现教师成长中的专业引领作用。

5、以“评”促“展”,推动教师的专业提升。

通过各项业务评比和展示活动,多为教师成长搭台,通过组织镇新课程优质课评比、镇教学大比武、镇新教师教学汇报展示、镇语文教师阅读竞赛、镇教学论文评比、教学案例评比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三)以坚持“科研兴校”为依托,打造教师群体研究型的家园

学校教育科研坚持以“以服务为方向,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管理为保证,以效益为目标”的工作思路。立足课堂教学,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通过组内研讨、网上研讨、教学研讨等形式加强教师业务培养,共召开4次全镇性的课题研讨会,并邀请专家点评引领。三年来,学校教育科研发展较快,成效显著,大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学校的自主发展,实现规划提供才力保障。

(四)以丰富“教工生活”为途径,打造教师和谐发展的家园

学校党政、工会以“陶冶情操、培能益智、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组织教工外出旅游、排球赛、篮球赛、电脑打字比赛、才艺比赛、体操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师生活,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我校教工在全市的教工体操,教工 元旦文艺汇演中均获全市一等奖,充分展示了我校教工的风采,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市先进职工之家,下属3个片校被评为市先进职工小家,2名教师被评为市工会工作积极分子,凸现了学校办学以人为本的思想,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大家园。

篇(7)

连日来,在他与曾经的合作伙伴之间,对于一个科研项目出现了纷争。

李殿生在网上向科技部举报,声称中山大学的黎孟枫和江丽芳两位教授在申请国家863项目时,剽窃了他的科研成果。

“不到最后,我们并不想打官司。”李殿生,这个留美归国的博士,一口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事情不能搞得太僵,不利于我今后在国内的科研发展。”

事实上,网络举报以及随之而来的媒体曝光,掀起的舆论狂潮,远甚于一场中规中矩的法庭辩论。

举报

1月23日下午,李殿生接受《新世纪周刊》采访时,刚刚从香港出差回到深圳,“这几天都在忙,下周还要去泰国,与那边一所大学合作病毒粒子研究。身体也不好,烦得很。”

2008年1月8日,他和科研搭档曲新勇向国家科技部官方网站上的部长信箱里寄去一封电子邮件。

那是一份举报信。

在信中,李殿生坚持认为,2006年12月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研究经费批复的863项目――“多价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系中山大学副校长、留美博士后黎孟枫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主任江丽芳教授合谋剽窃他所在的测立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关研究成果。

3年前,李殿生从美国学成归国,和曲新勇等海归学者一起,在香港和深圳分别成立了测立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生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很快在深圳成立中国实验室及生产基地。

近两年,“我们开始做登革热病毒的研究。”李殿生说,2006年5月17日,他们公司“成功得到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PRM和E表达和组装而成的四价登革病毒样颗粒。”

“我们公司得到病毒样颗粒后,在中山大学,利用他们的电子显微镜拍的照片。”李殿生说。“之所以最后选择中山大学一起合作,是为了加快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疫苗研究,因为他们有相关的实验室设备,我们不必自己另外花钱筹建。”

此后,中山大学医学院接受邀请,参与了病毒样颗粒的鉴定。并且,与李殿生的公司一起,共同申请2006年的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的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项目。

2006年9月27日,双方一起签订了共同申请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项目的协议书,并明确规定了双方在项目上的分工和共同的责任及保密条款。

李殿生向《新世纪周刊》出示了这份协议书原件的电子扫描版本。

这份协议书的名称为“登革病毒样粒子疫苗的研制”,其中,甲方为测立知科技有限公司,乙方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江丽芳和黎孟枫作为课题负责人分别签字盖章。

协议中对双方的分工做了详细界定。并注明:“发表有关本研究小组论文、成果等由主持单位和完成单位共同协商,按实际完成工作和贡献的多少署名、发表或申报。”“项目申请如获批准,资金分配如下:甲方60%,乙方40%。”

双方签署这份协议后,联合发表了《成功研制登革热病毒样粒子》的科研文章,这篇文章,“深圳生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一署名,“中山大学医学院”为第二署名。

这篇文章发表的最终日期是2006年11月8日,但是实际完成的时间更早,“一般论文交出去,在正式发表前,都要有几个月的排版等待。”

在文章等待发表的日子里,2006年9月29日,李殿生的测立知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向香港科技署提交了粤港计划申请。

李殿生说,事后他们才知道,“黎孟枫和江丽芳早在拿到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的结果和电子显微镜照片的同时,有预谋地剽窃测立知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先进生物技术、技术路线和项目的数据和资料(包括登革病毒样颗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联同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申报了截止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的国家863科研项目,并在2006年12月得到批准。”

“我们当时完全不知情。”李殿生说。

“2006年12月,在北京的863项目答辩会上,当演示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时,其中一评委询问答辩人黎孟枫,所演示的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是否是深圳一家生物科技公司的科研成果时,863答辩人黎孟枫断然否认。”李殿生在举报信中这样说。

2007年1月底,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疫苗项目在科技部网上公布。但是此项目的协助单位既没有测立知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也没有测立知科技(香港)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参与。

李殿生认为,这使得后来他们的公司以“登革热病毒样颗粒疫苗项”申请粤港计划时被否决,“专家组看到863项目与我们几乎重合,且没有我们公司的人参与,便认定我们的申请不够学术要求。”

“我们后来多次找黎孟枫和江丽芳等人交涉,2007年2月,黎孟枫曾当面承认,使用了我们的电子照片,当时虽然没有录音,但是我们有人证。”李殿生说。

与此同时,李殿生等人第一次电话向国家科技部举报。“不过那一次没有受理。”

受人尊敬的教授

2008年1月中旬,《成都商报》特派北京的记者在采访另外一件事情时,意外获悉李殿生与中山大学之间的学术纠纷,立即展开采访,并在1月2。日这天刊出题为《中山大学副校长卷入剽窃门》的报道。报道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黎孟枫、江丽芳和所在的中山大学,几乎一夜之间陷入铺天盖地的咒骂和指责里。

据中山大学官方网站上的资料显示,黎孟枫博士出生于1964年10月。22岁那一年,他结束在原中山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全英班的学习,顺利获得学士学位。1993年,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二年,黎孟枫前往美国匹兹堡留学,在那里的癌症研究所埋头苦学。2005年,他回国后受聘为第六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正式全职回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工作。这一年的8月,他升任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

江丽芳比黎孟枫年长11岁,在学生的印象里,是一个态度和蔼的长者。她1977年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便进入中山医科大学从事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一干就是20余年。“踏实、勤奋”,这是同事对她的评价。江丽芳目前是中山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微生物学教研室主任。

“江丽芳讲课时语速平和,慢条斯理。”一位学生这样评价江丽芳。很多接触过江丽芳的人都认为,她是一个低调的人。

她的一位学生说:“不能相信江老师会去剽窃,这里面可能有误会吧。”在最初的几天里,江丽芳没有打算出来澄清什么,“清者自清,不与流言争斗。”她的一位同事说。

《新世纪周刊》多次试图联系江丽芳和黎孟枫本人,均未成功。中山大学医学院几位工作人员都说,“没什么好解释的,很快就有说法。”

不了局

1月20日,“说法”来了。在中山大学的官

方网站上,江丽芳教授发表了正式回应。

江丽芳在声明中说:“鉴于本人课题组在登革病毒及疫苗研究方面20余年的工作积累,2005年,李殿生主动找本人合作,分别于2005年和2006年向香港政府申请粤港澳联合基金‘登革热病毒样粒子疫苗的研制’,但均未中标。黎孟枫教授及其课题组成员从未参与我们的合作。”

对此,李殿生反驳说:“黎孟枫是否参与剽窃,这是很清楚的,他是项目副主持人,有资料作证。”

“2006年底,本人课题组、黎孟枫课题组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同时应邀参加中国CDC病毒所主持申报的国家“863”项目――“多价登革病毒样颗粒疫苗的研究”,并于2007年获得立项。该项目与粤港澳联合基金申请书虽然名称类似,但所涉及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完全不同。李殿生在网上声称本人使用了他们的“数据”和“电镜照片”。事实上,我们在“863”项目申请书上没有放入任何照片,更不可能使用他提及的所谓电镜照片。此外,他们从未给我们提供过、我们也从未使用过他们的任何实验数据。“863”项目是在中国CDC病毒所、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黎孟枫课题组和本人课题组多年的工作基础上申请的。我们完好保存着项目申请所涉及的所有实验资料,包括病毒株、基因克隆、表达质粒、工程菌、电镜照片及相关的所有原始实验记录。”

“我看到了这份所谓的声明,感到气愤,我可以一条条反驳。”李殿生说。

“研究课题相同却内容路线不同?这个她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最理性的办法就是找第三方专家来判断。”李殿生说:“当初粤港计划合作时,标书都是和中山大学在一起做的,所有技术路线和研究方向,特别是电子显微镜照片,是我亲手转到江丽芳的电脑里的,我可以提供粤港计划的标书,里面有电子显微镜的照片,所有的数据都在里面。”

“其实,我手里有另外一份协议,是中山大学在2007年5月份和我们签署的,上面明确规定要赔偿我们118万。这份协议,我还在考虑是否公开。”李殿生说:“如果公开,将会对中山大学打击很大。”

李殿生咨询过很多律师,得到的答复是,如果进行法律诉讼,胜诉的几率是98%,“但是不到万不得已,不想走那条路,我是从美国回来的,今年也和中山大学另外一个学院联合申请关于禽流感病毒粒子研究的粤港项目。不想与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交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