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英语翻译教学

英语翻译教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26 21:17: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英语翻译教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英语翻译教学

篇(1)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翻译 商务英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起来,那么,商务英语翻译便成为沟通中外经济、文化等的手段,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搞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引言

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是为了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作者发现在实际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却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岗位需求调研中,我们发现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无法胜任实际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商务英语翻译能力的欠缺。21世纪的职业商务翻译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一般性的基本翻译能力,如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查找资料获取相关信息与专业知识的能力等,更需要具备从事职业商务翻译工作必须具备的个人心理素质,包括团队工作中的组织与协调能力。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为主要目的,没有实际的或模拟的翻译情景,使用的翻译材料也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社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真正适应岗位的需求,胜任他们的翻译工作。这样的教学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调动教师的教学激情。翻译教学变成了简单的译例分析、讲解,然后模拟练习的过程。因此,这样的翻译教学急需改进。而改进的关键首先在于改进教师的教,然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合适的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商务英语翻译改革浅谈

1.改进教师的教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应鼓励教师向双师型的方向发展,鼓励教师进修商务知识,担任商务方面的课程以及深入企业了解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这样才不会造成教师知识片面,对商务活动一知半解。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或是一缸水,要把商务英语翻译讲精讲透,必须掌握充足的商务知识。因此,作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的教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进修,不断提高自我。

应运用任务法、项目法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求。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向学生演示工作中遇到的翻译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创造更多的翻译实训实践机会,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翻译教学中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牢记这一点,对从事翻译教学的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讲解翻译的基本理论、翻译的基本技巧或是相关的商务知识,都不能使学生的翻译水平得到提高。

可以让学生先搜集一些翻译资料,找出文化色彩对翻译的影响,再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或那样译,然后让学生翻译一些商务资料,帮助学生学会处理其中的文化信息。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纯粹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是枯燥而乏味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也为了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商务翻译活动的情景,创造一些活动情景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须了。在模拟或仿真的情景中,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完成一定的任务,从而把翻译贯穿其中。学生既可以了解真实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又可以体会翻译工作的不易,同时为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从课堂教学的方法入手,改变现状。首先,更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翻译活动。如采取一些激励手段,如把翻译得好的句子、段落张贴在教室里,或成立班级翻译网页,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翻译作品上传;或鼓励学生大胆修改他人的译文,只要提出更好译文的,全班同学共同探讨,获一致好评的,作为范例公布在班级里或网页上,并在平时成绩中予以表现。其次,除课堂教学外,可建立模拟翻译实验室,或是联系校外翻译工作室或校外的实训基地,零距离地接触翻译实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将有很大的触动。

3.合适的教材

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 商务英语 翻译教学

    在对外经贸经济活动中,企事业单位对于各层次职业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广泛,为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其英语学习的应用能力,在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各类应用文体的实用翻译课程已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中职学生构建开放的整体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获得良好的语言翻译能力。

    一、从科目要求出发,浅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课时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开设较晚,为便于学生参加相关的商务英语等级证书的考试,课程一般设在二年级的下学期,课堂授课课时较少(一般为 60学时或80学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掌握仅为皮毛;另外,在学习翻译课之前,尽管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学过商务英语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及商务英语写作等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较差、在校学习的时间较短,再加上学校未曾开设英汉对比、修辞、词汇学等相关课程,因此,翻译课教师的授课难度较大。2.教材内容过时、教学模式陈旧,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材虽然注重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编写原则,但所选用的实例不够新颖,内容仍保留一些传统教学色彩,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的重视也不够;教材虽然注重实践与形式多样化的结合,但教师对现代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不够,课堂教学依旧以传统的授课方法为主,容易导致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满足行业的需求。3.以考试为指挥棒,课堂教学与职业教育相脱节。目前,各种形式的外语测试直接充当着指挥棒的角色,中职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也同样沿袭着这样的趋势:即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测试哪方面的能力,学生就集中学习哪方面的内容。4.中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翻译课教学的要求高、难度大,它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双语基本功,懂得语言学、教学法、翻译理论、商务贸易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口译、笔译的实践能力;同时,由于翻译课程的备课量大、作业批改难度大、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根据目前现状,浅议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重点

    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课堂,如何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 确实是翻译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针对目前翻译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进行教学实践:1.以理论研究作为教学实践重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中职学校翻译教学的整体语言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翻译教材和教法。2.以师资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能实施翻译教学与整体语言教学实践的师资队伍。3.以学生培养为重点:实现由传统单一“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转变;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上应通过整体语言教学的方式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在帮助中职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应更好地使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过程,从而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形成独立获取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三、结合专业性质,试论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实践的合理规划

    针对我国翻译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中职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性质、特点及人才培养目标,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学科探索与规划。

    首先,进行系统的课程设置。翻译教学要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体现其特有的教育思路,课程设置必须注重系统性、科学性、多样性,即课程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才能使各门相关学科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中进行科学合理的衔接。在低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语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识,为高年级各种应用文体的翻译打好扎实的基础。同时,针对商务、文秘、旅游、国商等不同专业方向,组织编写富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校本教材,注重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其次,完善新的教学理念。要使翻译教学从传统的弊端中走出来,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全新的教学理念应包括:科学的教学方法、新型的师生关系、多样的教学模式、优化的语言输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综合的测试手段。翻译教学要从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改变成为精讲多练的师生互动型课堂;在语言实践教学环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需求、目的、意志及学习策略等个人因素,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课堂教学可以采取模拟现场、演示报告、翻译评论、项目协作等多种多样的任务型活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情景翻译练习;教师利用教学课件选择具有实际意义的翻译项目,指导学生上机练习;或者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译项目……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和工作责任心,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整体语言环境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鼓励,将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结合起来进行评测。

    最后,建立强大的师资阵容。学校必须不断充实师资队伍,满足当前中职学校外语教学实践发展和翻译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师资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现状,借鉴现代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各个学科的发展,在教师翻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翻译理论研究;注重师资的培训与交流,学校可通过加强校内外翻译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合作,邀请翻译人员来校授课,派教师到校外、国外学习进修等方式拓宽教师的知识面;作为教师本人还要自觉加强自身业务修养与理论学习,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使自己具备“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取得相关证书和相关行业的从业经验也理应成为教师自我提升的必需。

    总之,随着社会对高技能复合型、实用型、创造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中职商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在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向,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为培养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不断开拓出符合中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翻译教学 翻译特点 语言能力

一、翻译教学的目的

近年来教学法在不断改进,大多数人都在以听说为主,而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法——翻译教学法。实践证明,在外语的基础学习阶段,翻译法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但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情况下,教学中应适当加强翻译练习。只有通过英汉对比分析和翻译,学生对语言才能从整体上作深刻理解。

翻译也是一种具有交际能力的语言行为,是利用一种语言将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重新表达出来。翻译过程是将原语义进行语义和语法分析,然后找出目的语的对应结构并按目的语的语义和语法规则重新组织语句,最后整理出语篇,如果不了解其中规律,即使掌握了外语,翻译时也会有困难。可见,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现象,是一种细致的思维活动,它要求正确理解原文和创造性利用另一种语言予以再现,因此它涉及到语言的研究及文化背景的研究。翻译教学则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的探讨,以有目的的实践训练来培养学生各种综合能力。这是翻译教学的目的。

二、利用翻译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教学

第一,翻译时确切地再现他人的笔意和笔法。所以译者翻译时既要对原文忠实,又必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不可止予形同,更要追求神似。翻译是再创造,而不是照相式地机械重复,所以翻译必然能够提高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二,我国传统的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于知识的授受,而忽视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翻译课虽然也讲一些必要的翻译理论知识以及方法和技能技巧等,但它们大多数只需理解而无须硬记。在翻译中没有解决一切翻译问题的“万能钥匙”,只有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逐步认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面的异同,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能力。

第三,翻译除了要研究语言形式以外,还要研究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而思想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往往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可见,翻译教学以语言学,翻译学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旁及其它许多学科知识,因而较有利于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翻译教学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注意启发学生和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就可以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进行翻译教学

根据成人学习语言的特点,尤其是在非外语环境中学习外语,无论我们采用直接法、听说法、情景法还是交际法,学生总是本能地进行外语和母语的对比。实践证明,除了一些较简单的会话,学生可不借助母语思维,直接用外语反应外,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进行两种语言对译。即使是高年级学生,甚至研究生笔下的英语句子或简单的文章中仍然错误不断,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汉化英语”。所以在授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提高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另一方面却不可忽视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

这两种语言在语言形式和文化方面距离都较大,两种语言转换时,形式的变化就很大。学生在翻译时常犯的毛病如:

1、the young man standing on the stage is our teacher.

(误):那位年轻人正站在台上的是我们的老师。

(正):那位站在台上的年轻人是我们的老师。

2、我有几篇文章要写。

(误):i have some articles want writes.

(正):i have some articles to write

学生错误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语言的区别。汉语的定语习惯上都放在被修饰词名词前,而英语的定语,如果用形容词、代词、数词,现在分词、名词所有格等单个词或用“量词+of”短语来充当,一般放在被修饰的名词前,即前置定语;如果用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介词短语及限制性短语从句来充当,一般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后,即后置定语。另外,学生没有很好掌握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形式和用法,结果把英语的动词和汉语动词等同起来,所以译出来的句子不合语法规律。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结合语法和词汇进行教学,系统的讲解一些翻译技巧并多做一些英汉对译是十分必要的。

就翻译实践而言,包括理解和表达两方面。汉译英和英译汉练习是一种强迫性造句或作文,培养学生更好的掌握语法知识、句型及更多的词汇,学生只有达到对英语的真正理解才能写出合乎英语习惯的句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汉语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不够广泛,翻译时往往受英语原义形式的束缚。另外对原文意思的理解也包括对其文化的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语言可能有不同的含义。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也要学习和了解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

四、围绕教学环节坚持启发教学

1、讲课:讲课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进行科学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来精心组织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适时发问,启迪思维。提出带有关键性和引发性问题,以问开始、利用学生求知欲急切的心理状态,使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当然问题不在多,贵在适时。二要注意例句的典型性和新颖性。典型和新颖的例句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一例多用或一味重复书上的例句则极易使学生感到乏味。三要讲课不偏执一说,适当介绍不同的学术观点,让学生有机会博采百家之长,这样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增长见识。对学生有创建的翻译,要特别注意褒奖。对于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应当倍加爱护。

2、辅导:辅导的主要任务是释疑。就是说要在学生要解决问题或表达思想而又难于解决或难于表达心里状态下尽可能避免直接答疑,给学生指出思考方向,由学生自己探索。二是向学生提供查考线索,让学生自己获得结果。三是提出几种可能,要学生自己选择判断。四是否定一些可能性,缩小学生的思索范围。五是组织讨论,集思广益,使学生领略到思考活动是乐趣和享受。

篇(4)

关键词 翻译教学 教学模式 问题 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2.065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YAN Nina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00)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ollege English translation teaching,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and teachers, which is designed 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English translation, so as to provide more translation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Key words translation teaching; teaching mode; problem; improvement strategy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然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高校教学指导思想上不被重视;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导致教学效果不乐观;教材内容单一且不够新颖;缺乏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实践经验积累不足;特别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翻译能力很难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翻译教学处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边缘地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作为指导大学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把教学目标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忽视了翻译教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进程中的教学大纲主要有:《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5年版高等学校理工本科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1986年版高等学校文理科本科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9年版高等学校本科用)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版)。在上述的教学大纲中,1985年版大纲中把大学英语教学目的确定为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针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大纲给出了具体的规定;1986年版大纲中全然没有提到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而只是强调学生听和阅读能力的提升;1999年版大纲中虽然提及了大学英语教学不同阶段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但其重点仍然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007年版大纲中根据大学英语教学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作出了不同的规定,但其重点是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分析以上教学大纲的内容不难得出,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备受冷落,被边缘化了。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在高校教学指导思想上不被重视

近年来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很多高校不断减少大学英语课时,翻译教学被划入选修课系列,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理论与实践课程。作为选修课,翻译教学的开设被诸多因素限制,主要表现为:(1)课时受限。学校并不是每个学期都设置选修课,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而且每周仅2课时,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既定的授课任务的完成得不到保障,授课只能做到点到为止,教学效果很不理想;(2)有很多学生选修翻译教学,而翻译教学选修开设的班数不多,一个班的选修人数经常有200多人,无法满足翻译教学实践的开展,授课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3)参加选修的学生水平不一,数量众多,有的学生只是为了修学分才来参加选修课,导致课堂上很难做到师生互动。

2.2 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导致教学效果不乐观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1)以教师为中心,由教师单向的向学生传播知识,学生被动的学习,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交流有限,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2)选修课上的学生来自学校的各个院系,教师讲授的知识相对比较宽泛,翻译教学没有针对性,如商务系的学生接触不到针对性的商务翻译,医学系的学生接触不到针对性的医学翻译,导致学生很难学到对其自身真正有用的翻译知识;(3)因为人数众多,教师不可能一一给予指导意见,学生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翻译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4)高校往往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翻译技术知识的传授缺乏,特别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往往只一味地传授翻译知识及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轻视了学生翻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教材内容单一且不够新颖

大学英语有很多统编教材,但是专门针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教材少之又少,而且大都内容陈旧单一,形式上也不够新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只能从多部教材中寻找合适的内容,教材内容很少涉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教师很难进行系统性的讲解,教材中每个单元的练习题只能复习和巩固课文中语言知识,如词汇、短语、语法等。大部分教材以文学作品为例,涉及经济贸易、信息技术、医药卫生的内容很少,不能更好地传递专业性的信息。

2.4 缺乏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

要想深入了解语言所要传达的真正含义,需要充分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语言蕴含的文化内涵,避免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中西文化碰撞,产生文化障碍。然而很多学生缺乏对语言文化背景的了解,在理解语句意思时常出现偏差现象,导致翻译缺乏准确性。

2.5 实践经验积累不足

正如“笔头下未过百万字,不可轻言翻译”所说,要想培养良好的翻译能力,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不同风格的文本,如果没有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就无法准确地翻译各种应用文体。大学翻译教学很少开展应用翻译训练活动,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数量有限,涉及的知识面狭窄,学生对词语的驾驭过分拘泥于字面意思,缺乏灵活性、准确性。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改进策略

当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学生翻译能力缺失,值得我们每位英语老师深思,解决这些问题刻不容缓,笔者从学校和教师的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总结如下:

3.1 改进翻译教学之学校层面的对策

(1)对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加以优化,突出翻译教学的实用性。在初、高中阶段大学生接受过英语强化训练,水平已有所提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还是沿用填鸭式的词汇、语法方面的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导致学习英语动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国内很多学者呼吁对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加以改革,压缩基础课程,可以把基础必修课由4个学期压缩至3个甚至更少,增加翻译课程。成绩较好的学生可选择基础英语课程一个学期加英语选修课程三个学期的模式(1+3模式),成绩中等的学生可选择基础英语课程两个学期加英语选修课程两个学期的模式(2+2模式),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可选择基础英语课程三个学期加英语选修课程一个学期的模式(3+1模式),学生可自由选修自身需要的商务英语、写作等应用型课程,这样使得英语翻译课程从师资、课时、教学效果上得以保障。①各高校可根据具体的办学特点,开设口译、笔译等不同类型的翻译课程。为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突出翻译课程的实用性,可对翻译课程具体细分,如口译可细分为普通商务口译、医用口译、社区口译等。

(2)学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和办学特色,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翻译教学涵盖了英语水平、翻译技巧、翻译能力、翻译理论、跨文化意识、理解能力、知识结构、翻译实践、翻译创新等多个方面,各高校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同时,在保持传统教学精髓的基础上,可根据办学特色和方向建立多种翻译教学模式,如财经类学校可在大学英语教学基础上开设经贸英语,理工科高校可进行科技英语教学,实现开设的翻译课程与所办专业紧密结合。另外,学校要加大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3.2 改进翻译教学之教师层面的对策

(1)在利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精心挑选课外翻译材料。教师在讲解课文前后,分别让学生做翻译练习,并对两次翻译结果进行对比。教师可点评学生的翻译练习,选出比较好的译文供学生传阅,对课上内容加以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精心挑选课外的段落或文章作为补充材料,如比较押韵的诗歌、优美的散文等,以更好地给学生讲解翻译方法,锻炼学生的翻译能力。

(2)加强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翻译最终的目的是信息和内容的传递,在翻译教学过程中,语言知识教学和文化知识教学同等重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民族的文化是经过漫长的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作为教师,在翻译教学的课堂上,要加强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观。学生在充分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后,可有效避免中文式英文、误译、硬译等错误,更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翻译技能。②

(3)在翻译教学中重视翻译实践。翻译与实践关系密切,教师要适当增加翻译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搜集不同风格的文本供学生练习实践,培养学生对英汉语言文化的深刻领悟。只有积累一定的翻译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领悟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实现翻译的灵活性、准确性。

注释

篇(5)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何以长期不被学术界重点研究?原因在于犯了以下错误。第一,曲解了马克思的名言,马克思总结的不是教外语(更不是教大学外语)的经验,而是学外语(确切地讲是他自己学外语)的经验。大学英语教学固然可以参考,但若视其为工作指针就太教条主义了。况且,已有专家在广泛研究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了“学生的母语基础在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是助力,也可带来阻力。如果能充分利用他的母语基础,化阻力为助力,就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英语的困难”的结论。第二,混淆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用于语法翻译法教大学英语的差别,或者把后者的种种缺陷(主要是不利于学生培养英语语感、容易造就“聋哑英语”现象以及“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等)当成前者的弊端而拒绝开展之,或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在教学中运用了后者,前者的目的就会轻易地达到。翻译教学与用语法翻译法教学的一个根本不同还体现在后者纯粹是在“为教而教”“、授人以鱼”(其译文水平一般谈不上“信、达、雅”),前者则是“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不但与“聋哑英语”不存在本质必然的联系,也不可能“不利于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这是已为开设翻译课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所证明了的事。第三,受制于现行考试制度的压力。这一点倒好像是情有可原,因为至今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在总体上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的模式。作为一种“无定法”“、难以标准化”的学问,翻译极少被用于国内外各种有影响力的英语评价和考试体系中的命题,在多数教师生看来就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的CET—4、6,仅在1995年设了一次翻译考题。即使是在常设翻译题的考试(如硕士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等)中,它们也由于评分标准有较强的随意性而得不到学生的特别重视,研究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就因显得“费力不讨好”遭到了冷遇。轻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是一个亟待纠正的问题———与造就了太多的“英语聋哑人”一样,它也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费时低效”弊端的集中体现。

二、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深层意义

1.有利于贯彻国家汉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我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汉语言文字工作。早在1955年即已确定了“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的三大语言文字工作任务。在不能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下,外语教学却可以起到一定的“协调”作用,至少加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在汉语能力上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性研究并灌输他们必要的语体学、文体学乃至英汉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无一不是在让他们利用母语;同时,母语与英语无非就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前面讲的“学生的母语基础在他的英语学习中可以是助力,也可带来阻力。如果能充分利用他的母语基础,化阻力为助力,就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英语的困难”的理论其实“反之亦然”,学生的英语基础在他们的母语学习中也可以是助力,充分利用他的英语基础也能切实减少他的学习母语的困难。2.有利于推进大学英语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扭转大学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只能通过将其由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来实现。教育学有一条极基本的原则,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种双边活动,教师要想知道如何教,先要知道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建立在学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从当前市面上的各种为方便学生自学而出的大学英语教学、学习参考书籍都毫无例外地附有中文的课文、例句译文(否则就极有可能销售不出去)的实际可知道“,以母语为助力”乃是他们最为青睐的学习方式。我们可以批评他们这种急功近利的学习思想,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最好还是顺其自然———毕竟他们还有些学习积极性,强迫他们“改弦更张”很可能损害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若“逼”出他们的抵触情绪就更得不偿失了。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5-0238-02

1 引言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学习的五大基本能力,这一直以来都是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所信奉的真理。然而我们在对这五种能力训练的重视程度上却存在很大的差异。过去的应试教育特别注重读和写的培养,因为这两种技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学习者英语考试水平的高低;现在改革后的英语教学加强了听和说的能力的培养,让过去的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没有了市场;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对翻译这一基本技能的培养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2.1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教学大纲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中对英语翻译能力所做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般要求: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较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更高要求: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英汉译速为每小时4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由此可见,培养和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是教育部指定的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之一;是由《教学要求》具体而量化了的教学任务;是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索并完成的教学目标。

2.2 翻译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翻译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翻译分为两种模式:将英语翻译为汉语(英译汉)和将汉语翻译为英语(汉译英)。

在英译汉的教学、练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对需要翻译的英语材料进行分析,并通过阅读上下文来理解一个结构甚至一个单词的真正意义。如果说做阅读要求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度为80%,则做翻译就要求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度达到100%。可以说阅读是翻译的过程和前提,而后者则是前者的深化和结果。英译汉这一过程还可以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加深他们对英语的语言结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等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还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从而使他们学会应该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英语这一门外语,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和应用能力。

汉译英的教学、练习过程则是学生对需要翻译的汉语材料加以理解、分析之后将自己对汉语材料的理解用英语表达出来。英译汉过程中学到的英语词汇、表达方式等就可以通过汉译英这一过程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这些英语的特点和规律。而且学生使用英语表达出自己对汉语材料的理解的过程也能使他们的英语选词造句更加精确和流畅。从而使学生在用英语写作和口语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更能做到游刃有余。

词汇量的扩大和对词语、句型理解度的增加亦可降低他们对所听到的英语材料的理解难度,间接地达到了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而且,在做翻译练习时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一过程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同时,众所周知,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翻译得准确,学生就要对翻译所涉及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这一学习过程无疑对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有一定积极的影响。文化素质的提高又能提高他们对英语这一门外语的理解能力,使得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见,在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中,翻译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几种基本能力的培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3 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据中国译协2009年资料显示,中国有专业翻译人员约6万人,各类翻译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即便如此,已有的翻译人才也无法满足翻译市场的需求,翻译人才缺口高达90%。而据2007年3月19日《上海青年报》报道,2007年3月参加 “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的人数达到58000人,比2006年春季的41000人整整多出一万人,同比增长了25%,是历年来中高级口译春季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其中60%以上是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由此可见,既然社会需要具有翻译能力的学生,同时又有这么多在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翻译,我们的翻译教学就不能只局限于英语专业学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信息资源也变得日益丰富,翻译的需求已呈现出广度上的多元化和深度上的专业化。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基本功扎实,翻译技巧娴熟,但专业知识却较匮乏,无法很快胜任科技类的翻译工作。而占毕业生人数绝大多数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往往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但又缺乏熟练的翻译技巧。如果翻译单单依赖于外语专业的学生,那么他们不仅在专业素质上难以胜任,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翻译人才高达90%的缺口的需求。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学习借鉴国外各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和更有效地向世界推介我国各领域的最新成就。大量的外文资料无疑需要大批的专业翻译人才,而非外语专业学生数量众多,学科分布广泛,是挖掘和培育翻译人才的重要源泉,如果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翻译理论知识,让他们接受系统的翻译教学,他们将很容易适应各类翻译工作且极有可能成为各自领域内的出色译者。而事实亦证明了这一点。有学者指出,在中国,80%以上的西方经典著作(不包括文学著作)都是由科学、经济、历史、哲学等领域的学者翻译的。

一方面是紧张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是社会对翻译人才需求高达90%的缺口和日益增多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此时的大学英语教育就应及时地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的内容和侧重点。但是这并不是说翻译教学就必须被放在听、说、读、写、译序列的第一位,也并不是说应该把每一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培养成翻译专家,这是极端且脱离现实的。然而,我们却必须承认,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考虑,翻译是他们最实用的外语技能之一,尤其是科技翻译和应用文的翻译。然而要做好翻译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及丰富的背景知识,不经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翻译实践,学生根本无法胜任。虽然大学英语教学已经比较成熟,但是不少大学毕业生连论文摘要都翻译不好的事实却不断提醒我们这些英语教育工作者,到了重视翻译教学应有地位的时候了。

3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英语过级考试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面未能对翻译有足够的重视

英语三级考试将翻译考题设置为了选择题,将学生翻译的主体地位直接替换了;改革后710分的英语四、六级相对以前的英译汉考题又加入了一些汉译英内容,但是相对于其他项目而言,翻译题分值比例小,而且也相对简单,只是长句中部分句子的翻译。作为英语教学评估和学生能力评估的风向标,过级考试对翻译的不重视直接导致了教师和学生都未花费太多的精力在翻译的学习上。而且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并没有开设翻译课程,受此制约,教师没有机会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系统地讲授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技巧等,致使学生对翻译没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更淡不上灵活地运用一些技巧、方法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持,学生在做翻译练习时只能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把握来完成练习。因此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就出现了条理不清、词不达意等许多问题。而翻译练习本身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体现更是稀少,仅仅在课后练习中有几个翻译练习支撑场面。即使是这几个支撑场面的翻译练习,本质上也并不是对翻译能力和技巧的训练,而是有针对性地巩固课文中学习到的短语、句型等语言知识点,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帮助。

3.2 许多教师的业务水平并不能达到翻译教学的要求

由于一直以来对翻译的不重视,许多教师的翻译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都不能满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同时,由于近些年高校不断扩招使得学生人数不停地上涨,大学英语的课时任务也是不断地加重。许多老师更是忙于授课,无暇去加强自身翻译素养的培养、研究对教学方式的改进。特别是当强调交流的交际教学取代语法翻译教学而成为主流之后,课文的讲解就主要倾向于对学生听说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压缩了翻译的生存空间。教师对翻译的讲解就仅限于课后的那几个支撑场面的翻译练习。而对这些翻译的讲解许多老师要么照本宣科、一笔带过;要么稍作发挥、浅尝辄止,从而造成翻译教学可有可无的局面。

3.3 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不足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会直接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反映出来。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尤金奈达认为:“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s.”(翻译就是用译语复制出与原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风格而言。)那么在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原语言所包含的意义,还习惯用中国人的思维来理解、分析英语句子的情况下,他们的翻译中经常出现错译、误译甚至漏译也就不足为奇了。

4 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对策

综合以上三点,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方法,以供参考。

第一,在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成立工作小组,研究开发适应相应专业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教材。在组织大学英语翻译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材难易程度是否与大学公共英语课程师生水平相适应,以及教材自身的系统性,编写出融翻译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训练于一体的教材。只有在有针对性的教材的帮助下,学生的翻译训练才能具有针对性,做到精而细,发挥出做与他们专业技术知识相应的翻译时应有的优势。在条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在运用已有教材的基础上,针对高校各自的情况进行教学设置改革,以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需要。事实上,这几年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力度非常大,效果非常好,大学新生的英语总体水平明显提高。一方面是新生水平的逐年提高,另一方面我们的大学还是让所有学生学完四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结果学生只能在低水平的课程里重复。这就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动力不足。因而有针对性地改革教材和教学设置,并非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了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新的形式发展的需要。

第二,切实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翻译素养。既然许多教师的翻译水平无法满足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的需要,那么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先在翻译理论、实践方面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同时,教师应进行不懈地研究探索,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去,形成自己的翻译教学理论。只有教师自身掌握了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并能将自己的理解以教学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为学生讲解得明白透彻;反之则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和学生都一知半解,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目的。

第三,有条件的邀请翻译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条件不足的以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上引入适量翻译理论、技巧,辅以开设翻译选修课的形式强化翻译教学。翻译选修课的开设能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到翻译的理论和技巧,专题讲座的开展更能加深学生对翻译理论、技巧的认识和理解。再辅以一定的翻译练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用与实践,掌握翻译的方法。同时,在具备一定翻译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教师应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讲解,并可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避免翻译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比如教师可以采取错误分析法,集中学生平时所犯较多较广的错误进行评析,使学生了解错在何处,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同时可以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点评,让学生知道在相似的情况下怎样处理最好;也可采用句子分析法,通过分析句子成分和结构,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从而做出与原句最接近的翻译。也让学生学习到了在做翻译的时候,怎样去分析、理解句子。这过程还能让学生了解到该怎样写句子,在做翻译的时候更能得心应手;还可以采用分组对比讨论的方法,交换翻译作业让学生对同学的翻译做出评价,或分小组讨论学生对翻译处理的优劣,教师再做出点评,使得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能更有助于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掌握。而且,现代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灵活的方法来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帮助,丰富和健全自己的教学手段。

第四,对课程所涉及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补充。翻译的教学离不开文化的教学。了解不同的文化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到英语原句所包含的意义。教师应当在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加大文化教育的渗透,特别是英汉文化差异这方面相关知识的传授。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总的来说是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宗教、思维方式和习俗等造成的。大学英语的教学特别是翻译的教学就应对这些差异做深入地了解,区分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做出讲解,补充和说明,避免出现错译和误译。同时应鼓励学生多做涉及到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阅读,主动的去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加文化修养,为翻译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第五,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实践不仅是实现真理的唯一标准,亦是学习,认识理论的重要途径。理论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找到前进的方向,而不断地实践、练习才能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住翻译的方法和理论。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绝不能放松翻译训练的力度,应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翻译实践的过程中去,在实践中学会做翻译的方法。

5 结语

无论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还是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言,翻译都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翻译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改革教学设置,改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得到切实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G].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永喜.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之反思[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7,(1).

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型商务翻译人才

随着现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商务英语翻译作为沟通世界贸易的有效桥梁,在国际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无论从功能对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到诠释学派、操纵学派、文艺学派、符号学派等,都是针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理论研究。但从国际贸易的具体客观实际出发,任何商务翻译理论都必须随着国际商务贸易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大量的商务理论和实践,语言的专业性极强也是商务英语翻译的另一显著特征。而高校商务英语翻译普遍的“重记忆,轻实践”的被动接受式学习遏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散以及动手翻译技能的提高。因此,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对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扎实的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是未来就业的优势和特长,因此无论是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应该打下坚实的基础,应着力解决知识能力短板问题,从而拓宽他们的未来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一批亟需的商务英语翻译应用型人才。

一、国内外对于项目化教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商务英语翻译课教学研究以纯定性研究为主(91%),如对教学经验的总结、对课堂教学的设置等,定量研究所占的比例相当低(9%),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可以实现不同的研究目的。但是,实证性研究在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运用。所以,对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教学研究,以系统的统计数据为基础的实证性研究应该引起更多的关注和运用,项目化教学就能实现这一特征。近些年国内很多高职类院校多年来致力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和教学改革,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立很多诸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各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的建立,这些都为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平台。国外对于语言的项目化教学研究已久,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语教学界(ELT)就认同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强调协作学习和通过实施任务而学习,并认识到具体项目任务对于促进有意义的语言互动具有巨大的潜力。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而言,项目化教学的实施就尤为必要。

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实

施前提和预期目标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实施对象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参与指导人员应该是具有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这些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商务英语专业或翻译方向教学,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任务式项目化教学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为项目的研究和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要能积极听取来自具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相关业内人员的建议和意见,并且让业内人员参与到具体项目指导和实施,这些都能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客观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目标就是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平台,找到不断提升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和技巧,让具体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为学生未来就业服务,从而让学生不断积累项目实际操作经验,不断拓宽他们的未来就业渠道,进一步达到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商务翻译人才的目的。同时不断丰富发展诸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等相关理论。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用格式塔心理美学相关理论进行尝试性指导。

三、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指引下,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具体研究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的实际培养和操作模式,找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技巧。另外借助校企合作的有效平台,在具体项目化任务实践和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积累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实际操作经验,并且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各项机制,在具体实践中去检验和丰富相关指导理论。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具体的研究思路应该是首先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现行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项目具体实施计划;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存在问题,确定项目具体实施计划;通过深入分析存在问题,对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化实施方案进行不断修正;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实证研究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进行问卷、访谈等方式,整理分析搜集的数据和研究结果,进一步得出结论,从而找到有效培养途径。在此过程中应当把传统教学和项目化教学的优势有效结合,积极做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具体的研究方法

融合了经济贸易常识、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格式塔整体性原理可以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有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格式塔心理美学观指导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是个认知的动态的过程,在整个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需注意突出整体性、培养学生翻译的情感因素、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等因素,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翻译水平的目的。在格式塔心理美学的角度来解读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可以通过具体的实践方式,如企业参观与实习、具体商务翻译项目实训操作、外贸企业人士参与讲座与实践教学、校企合作以及商务翻译实训平台的建立等来探索研究商务英语翻译项目化教学的具体实施途径。从作为商务英语翻译主体的学生角度研究。格式塔心理美学提倡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自然观察。这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就是加强实践学习。例如专门安排课时,让学生去相关的外贸企业或机构去实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商务运行基本流程,掌握更多的商业术语,并且了解其确切的使用语境。同时,应该不断地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并将格式塔心里美学的整体原则应用到实际的实践教学研究之中。商务英语翻译教师应该用自己不断完善的经验和理论来指导学生的翻译行为,而学生的翻译行为是基于自身对于商务实务的实践认知过程。应该安排该课程教师进行实地调研,用不断更新的商务英语发展的实际情况来丰富理论和指导教学改革。在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中遵循一定的格式塔心理美学指导原则,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和措施,对于培养商务英语翻译的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具体的研究方法应该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检验和修正。总的来说,首先应采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和运用当前国内外在项目化教学发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最新研究,并且对国内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分析研究;其次采用比较研究法,对比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前后差异,从而根据客观具体情况不断调整具体项目任务实施方案;继而采用行动研究法,项目研究者均应为多年从事一线商务英语教学工作的老师和具有丰富外贸工作经验的外贸企业业内人士,在此项目研究中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工作经验,对所总结和检验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科学性地改进修正,并探讨其落实于具体项目工作的相关策略方法;再次采用实证分析法,针对具体的项目实例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其合理之处。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为后期不断调整项目实施方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最后采用问卷调查法,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检验指标与项目参与者的自身体验紧密相关,因此需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予以验证,避免出现经验性错误或总结性失误。

五、结语

奈达曾经说过优秀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由于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本身所具备的特性,更能体现创造性这一特征,而创造性只有在具体实践中才能被理解和挖掘出来。因此应该通过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项目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找到服务于深化高职项目化创新型教学改革与实践、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建设、以及培养社会亟需应用型商务翻译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让新时期的商务英语教育改革紧跟经济和时展步伐,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起到强大助力作用。

参考文献:

[1]丁艳.项目课程模式下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探析[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段梦敏.现代商务英语翻译策略[J].中国科技翻译,2005(3).

[3]蒋阳建.商务翻译项目化教学设计[J].上海翻译,2005(3).

[4]刘春环.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J].文教资料,20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