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1 09:11:3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学校封面设计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生活书店立于左翼文艺杂志界,应对报刊检查制度的方式是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其一,改换刊物的名称与封面,如《新生》周刊之于《生活》周刊;其二,真实的编辑人、出版人不在名单中列出,或频繁更换作者化名,如鲁迅之于《文学》、《译文》与《太白》;其三,色彩避免使用大面积的红色,通过文字与图像的包装使其看起来更接近于一本商业性很强的杂志或纯文学杂志。关于第三种方法,《文学》月刊可以作为一个例子。沈永宝先生曾在文章中提到:“《北斗》创办之初,曾有意办得‘灰色’一点,以保生存。《文学》更注意保护色,尽量使它像个‘商’字号杂志。此法果然有效。”《文学》月刊运用策略一次次躲过被查禁的危机,从1933年7月1日创刊到1937年10月共出版9卷,半年编1卷,每卷6期。促成它诞生的因素总的来说主要有两点。一是话语传达的需要。“左联”成立后,曾出版过《萌芽》、《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等刊,但都未久即被当局禁止。1933年5月,鲁迅在申报《自由谈》上的文章受到压制,不能再发表了。“左联”的文艺刊物,要公开地、长期地出版,已是不大可能了。左联的理论家和作家失去了话语表达的阵地。而文艺杂志是文艺战线的重要媒介,“‘左联’自己办的文艺杂志已无法出版,出路何在呢?采取什么政策,什么方式才能不仅继续战斗,而且扩大战线的范围与影响?”这增加了新型话语媒介诞生的迫切性。二是文化市场的需要。曾经的主要载体《自由谈》是以文艺性短论为主,不是文艺类的专刊,所以并不合适作为长久的思想阵营。1932年淞沪抗战以后,商务印书馆的编译所和印刷厂被炸毁,《小说月报》因此停刊,并且之后也不予复刊。这样,当时全国文坛上缺少了较稳定的一流的大型文学刊物。郑振铎因此向茅盾提出了创办“一个‘自己’的而又能长期办下去的文艺刊物,象当年的《小说月报》”的建议。1933年5月6日,《生活》周刊上登出《文学》的出版预告:“……编行这月刊的目的,在于集中全国作家的力量,期以内容充实而代表最新倾向的读物供给一般文学读者的需求。它为慎重起见,特组九人委员会负责编辑。聘请特约撰稿员数达五十余人,几乎把国内前列作家罗致尽净。内容除刊登名家创作,发表文学理论,批评新旧书报,译载现代名著外,并有对于一般文化现状的批判;同时极力介绍新近作家的处女作,期使本刊逐渐变成未来世代的新园地;又与各国进步的文学刊物常通消息,期能源源供给世界文坛的情报。”综上所述,《文学》的封面所需要传达的精神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代表“最新倾向”与“未来世代新园地”的时尚感;二、带有“小说月报”似的左翼话语阵营的暗示。很显然,前者是图像视觉层面的要求,而后者是刊物实质的立场,前者因而成了演绎与掩护后者信息的主要途径。
2《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设计者
《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设计者是谁?资料各说不一。况早期的书刊封面罕有署名,设计者的姓名大多被时间湮没。接下来笔者尝试从《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图像入手,结合出版文献史料、图像元素与风格考证《文学》月刊创刊号的封面设计者。陈之佛、郑川谷都是出版史料与研究文献中有明确记载的《文学》月刊的设计参与者。莫志恒发表于1981年《读书》(第2期至第5期)上的文章《二三十年代的书籍装帧艺术漫谈》里提到过《文学》月刊的封面设计者是郑川谷,遗憾的是,文字并没有说明郑所设计的是哪一卷的封面,而郑氏英年早逝,举办个人画展的愿望未能得偿,留下的两本著作也与个人著史无关。陈之佛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装饰图案设计的学习与探索,在“创美图文馆”关闭之后参与过《文学》月刊的设计,有一部分文章将《文学》创刊号也划入了陈之佛的设计作品,但是他们都将《文学》创刊的时间错记为1935年。最能代表《文学》月刊创始初衷的创刊号以及首卷封面的设计者究竟是谁?
2.1陈之佛与《文学》月刊
(1)以从业时间与社会声望来看,陈之佛1896年9月23日生于浙江余姚,年长郑川谷14岁。1917年编出了我国第一部图案教科书;1918年东渡日本,翌年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即今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图案科,成为我国早期留日学生中攻读工艺图案专业的第一人,学成后回国。1923—1927年间在上海开办我国第一个设计事务所——“尚美图案馆”(馆址设在上海福生路德康里二号),主要服务于“生产厂家和出版单位”。张道一在《尚美之路》一文中作有具体叙述:陈之佛在“上海创办了一所‘尚美图案馆’,专门为生产厂家和出版单位作产品、书籍等设计。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他的大量丝绸图案、封面和装饰画等,多是这时期的作品”。他应邀为胡愈之、郑振铎等主编的刊物进行封面设计。《陈之佛年表》记载:“一九二五年,应胡愈之之约,为《东方杂志》作装帧设计;一九二七年应郑振铎之邀为其主编的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作装帧设计。”这当中也包括了由郑振铎主编的《文学》月刊。《文学》月刊创立于“尚美图案馆”歇业后的第6年。根据《陈之佛研究》的记录,歇业之后陈继续进行着书刊封面设计,“他继续为鲁迅、茅盾、郁达夫、郭沫若的书籍设计的书刊封面,风格生动活泼,变化多样。这在‘五四’运动后的文艺书刊装帧中,可说是异军突起,深受当时广大读者的喜爱,影响很大”。根据以上史料分析,陈之佛参与过《文学》的封面设计,并且在《文学》创刊的当年,已经在设计界极具名望,与胡愈之、郑振铎等人有过合作,也有《小说月报》等成功案例的珠玉在前,对于《文学》这样一本经过精心策划且规模意义重大的刊物而言,聘请陈之佛来完成应当是情理之中的事。
(2)从个人的设计风格而言,陈之佛设计的封面画大多为线条柔美的人物和植物等变形纹饰,极注重画面的细节感,刊名文字的设计也偏向纤细,多以曲线构型为主。而《文学》月刊的封面画使用的是较为粗略的直线形构型,对细部的处理也较为简单,仅仅是形与形的透叠关系而已,并未如他所设计的其他画面一样加剧线、面的对比,增加许多细节点——《文学》因此在众多案例中显得较为突兀。当然,画面的技法与风格并不能成为认定是不是作品设计者的唯一标准。美国学者朱莉亚•安德鲁斯曾经作过这样的比较研究:“《东方杂志》第24卷第7号(1927年4月)的封面,采用的是古埃及壁画风格的装饰图案。《小说月报》第18卷第6号(1927年6月)的封面,采用的是近似于欧洲19世纪末‘新艺术风格’的彩色玻璃镶嵌图案。两件为同一出版社、同一时期的杂志所作的设计,在题材、手法、风格、气质上存在如此鲜明的反差,几乎让人难以相信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3)从文献与史料的记载寻找线索。在这一环节出现了一些不能相符的信息:袁熙旸(发表于2006年)与凌夫(发表于2010年)的文章都将这帧封面用做了陈之佛《文学》月刊设计的图证,但这两篇文章都将《文学》创刊的时间错记为1935年,这或影响了笔者对陈之佛与《文学》创刊号封面设计关系的认定。《上海出版志》在第四编“编辑业务”里提到一句,“陈之佛设计的《英雄的故事》(高尔基著)、《婚姻与社会》、《文学》等书刊的封面均以图案装饰为主,色彩浑厚朴实,构图严谨”;在第五编“人物”里并未将《文学》记入陈之佛的主要设计作品中,但陈之佛参与了《文学》的设计这是毋庸置疑的,黄可甚至认为陈之佛一生设计过的期刊只有《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文学》等3种;而经袁熙旸的不完全统计,截至1949年,陈之佛设计过的期刊约12种;并列出了明细,其中,“《文学》第1—4卷,1935—1937年,共24期”;而根据《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图书总目1932—2007》的记录,“《文学》1933年7月1日在上海创刊,1933年7月至1937年10月出版9卷,半年编1卷,每卷6期,月刊”。由此可见,《文学》第一、二卷应是在1935年之前出版的。综上所述,缺乏直接可靠的证据与资料认定《文学》第一卷封面设计的设计师是陈之佛。笔者前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查找确实的资料,但告阙如。
2.2郑川谷与《文学》月刊
一、如何设计“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也就是学生档案袋,根据《临泽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为真实有效地记录学生的日常评价结果,我校根据《评价》要求,小学生成长记录袋内容主要收集、记录学生一到五年级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如:优秀作业、活动记录、发表作品、获奖证明,记录自己学习活动的照片、磁带、项目作业、实验报告以及身高体重等一些相关的证据与材料,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成长记录袋可以说是记录了学生在一个时期内一系列的成长“故事”,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
1.封面设计要别致:让学生自行设计封面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开学初,我校班主任给班里的每个学生发了一个档案袋,对成长记录袋重新进行了更换,让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设计封面。结果,在教师或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有的学生照了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贴在封面上,有的则精心地在封面左上角画了自画像,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写上姓名,如在封面上设计了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特长以及精美的图案等,每个班级、每个同学风采各异。不仅如此,大家还给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取了许多富有诗意的名字,如“成长的足迹”“新苗长高了”“雏鹰起飞”“小手在变大”等。有些学生还在封面上设计了“我的座右铭”“我喜欢的格言”“我的爱好”等,这些封面的设计既新颖美观又极有创意。
2.内容收集要丰富:这包括学生喜欢的作品与成果,或者他们愿意留下来认为有重要价值的材料或作品。成长记录袋的目录是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拟定的,如:我最满意的相片、作业、日记;喜爱的手工制作;我最满意的绘画作品、书法;我的获奖证书和作品等,但必须让学生自愿选择,并在所选作品上标明收集的时间、选择的理由。
由于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低年级学生,加之成长记录袋是一种新生事物,因而记录袋的创建、内容的收集、整理有必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于是在记录袋中统一设立了:①优缺点卡,用来记录学生一学期来的优缺点,看看优点是不是增加了,缺点是不是克服了,目标是不是已经达到了;②家校联系册,里面有家长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学生自己的200字的反思等内容,是及时、全面记录学生成长与进步过程的有效凭据;③荣誉卡,里面装有学生每周一次的十星级评比情况及一月校级“星光灿烂”评价结果和平时少先队组织活动获得的如作业展评奖、古诗文诵读奖、书法美术作品奖等;④读书卡,学生们将看电视、课外阅读等渠道看到的名言佳句、自己的所感所想等都写在里面;⑤有意义的作品,让学生自主收集具有一定意义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最满意的作业、图画、手工制作等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的作品;⑥各学科评价表,各学科评价采用不同的方法,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根据单元教学内容实施阶段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品德与生活、音乐与美术、体育与健康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
二、“成长记录袋”的操作使用
首先,成长记录袋内容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而不是随机的。其次,成长记录袋因为要全面记录学生成长的历程,其内容一定要丰富、充实,但又不能杂乱无序。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去操作,并监控整个过程呢?
(一)定期展示、交流学生成长记录袋
每月班主任让学生整理一次成长记录袋,并在班里进行展示评比,看谁的记录袋丰厚了,谁的记录袋精华了。让学生把各自的成长记录袋带互相看一看,评一评,展示自己的收获,体验成功的快乐。每到这时,学生的成就感都会得到满足。学生收集成长记录袋的资料不是目的,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才是其主要用意。因此,教师不但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展示、交流成长记录袋的机会,还要尽量和他们一起回顾成长的历程。
(二)充分发挥“家校联系册”潜在的教育功能
学生每月将记录袋带回家中让家长进行评价,填写“家校联系册”。在与家长联系的过程中,学生既体验了成功,又看到了不足并及时改正了缺点,明确了努力的方向,逐步形成了追求进步的愿望和信心。每月学校都进行一次成长记录袋交流评比活动,并对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将其结果纳入教师月考核。班与班之间、同学之间相互看一看、比一比、评一评谁的表现好,谁的进步大。学生在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
(三)扬弃记录袋内容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评价能力在不断提高。学生成长记录袋不是自己作品的堆砌,否则时间久远了,就会变成垃圾堆,因此要经常让学生每过一个学期就要更换一些新内容,有选择地保留,保存下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作品,有一些自己觉得不再有意义的部分就可以删去。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同时也懂得了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习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习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习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成长档案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真不懂这学生怎么能这么差!”“这样的学生将来能有什么出息?”弄不懂学生为什么这么差,是因为除了成绩,我们对他们的过去一无所知。这样的学生将来能不能有出息,在缺乏对学生全面了解的情况下,教师是不能“铁口直断”的。
马克思说:“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当我们接手一个新班级时,对于学生的特长、个性、家庭环境等一无所知。这时候,班主任都会想要有一个能够为我们描绘出动态的、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过程的资料库,这就是学生的成长档案袋。
浙江省教育厅在2006年出台了《关于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指出:学校应当为每位学生建立中学生成长记录。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使教师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发展做出有针对性的引导。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使家长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提高家长正确评价孩子的能力。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使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凸显个性,展示自我,激励学习的热情。
在《关于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指出,学生成长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修习记录和综合实践活动记录。笔者认为这样的成长记录有以下弊端:从记录的内容来看,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习惯养成等方面体现得不够充分,很难体现过程;从记录的主体来看,过于强调教师的作用,没有发挥出学生与家长的作用;从记录的形式来看,只有文字材料,没有图片等其他更为形象、生动的材料。
结合实际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一个理想的成长档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封面设计
成长档案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是属于学生的天地。学生可以为自己的成长档案设计个性封面,可以选择自己最漂亮的照片、自画像、诗词等。
二、明确要求,为学生的成长指明方向
成长档案的首个内容应当包括班级目标、班级公约、教师寄语等,贴上班级的集体照。这样既可以明确学生成长的方向,又可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介绍自我
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尤其要写清楚自己在家的生活情况以及自己的理想。
四、家长寄语
尤其是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家长在本学期对孩子的期望等,贴上全家福。让学生明白父母是爱他们的,时刻在关注他们。
五、我的表现,表现自我
这是成长档案中最主要的内容,它要体现出学生在一个学期中的成长过程。具体可分为这样几个部分:
1.展示能反映学生成长的项目或最佳作品
书法好的同学书法作品居多,美术好的学生的美术作品多于其他的内容,喜欢看书的同学资料卡做得多……展示出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2.优缺点卡
包括“我很棒”和“要加油”两个部分。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引导“同桌”充分思考。一方面,让学生发自真心地为自己的同桌找优点;另一方面,让同桌以“我认为你怎么样就更好了……”为主线善意地给同学提出缺点。应用此卡,能使学生参与评价,让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伙伴,正视自己,实现共同进步。
3.收获园
收获的是学生的荣誉证书、各级各类竞赛中的获奖证书或证明及作品、参加现场表演及颁奖照片、好人好事方面的照片等。
六、说句心里话
师生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倾情叮咛。
七、自我评价和总结
定期让学生自我总结,可以是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年……
您好!
首先感谢您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查看我的求职信,或许您只是对我的封面设计有点好奇,那下面请听我解释。
这颗棋子您肯定没有在象棋中见过,那它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我,我就是这颗棋。
本人语言沟通能力较强,多次参加部队的演讲比赛并取得优秀成绩;文字功底良好,曾在音乐杂志《词刊》和军报上发表过文章。我性格开朗,幽默风趣,能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工作冲突,对任意工作环境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能够积极协助主管人员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是一个典型的完美工作主义者。而我内心也是一个十分讲原则和立场坚定的人,原则不可改,其余可灵活变通。
我认为自己最适合贵酒店行政助理的职位,我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在校期间,我曾担任学校纠察队的办公室副主任兼文体部长,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成功举办过换届晚会,篮球赛,拔河比赛等各种活动,这段经历不仅锻炼了我处理各种文件,办理各类琐碎繁杂事件的能力,更让我的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大大提升,使我具备了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力基础。在这期间,自己还总结经验,写过一本有关大学学生会管理的书,获得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
二、在学习自己音乐学专业的同时,为了充实自己的能力,也特意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我考取了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高级办公自动化证书,礼仪主持人证书等等各类职业技能资格证。对于企业人事管理,规章制度的制订,劳资关系,薪酬福利分配,员工培训等等我都有涉及和了解。相信自己一定能够胜任行政助理的工作。
三、我虽然不是酒店管理专业科班出身,但我却可能是能力最全面的人选:我是音乐学专业出身,除了自己能歌善舞,还多次策划组织编排过几次大型文艺晚会,这对营造企业优秀文化氛围,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都应该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这一方面的建设,我已有周全的计划,如果您愿意,我希望能和您合作。另外,我已经考取了礼仪主持人证,对如何操办婚庆、开业等各种典礼仪式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您愿意给我机会,那以后贵酒店办婚礼等仪式可以不必再请婚庆公司,有我在,酒店就可以自己承办。我可以为贵酒店增加此项收益,让贵酒店服务更加完善,同时也提高了贵酒店的综合竞争力。
四、在大学期间,我曾多次去各大酒店兼职当过服务员或传菜员(比如湖南长沙麓松宾馆等),自己也做过卖快餐的生意,进一步增加了自己对餐饮业的实践和了解。我十分热爱餐饮管理这个行业,兴趣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动力,它能促使我不断学习,不段完善自己的业务能力。
五、我本人工作踏实认真,极富团队协作精神。在部队的两年经历,更让我学会了忍耐和绝对服从,能自觉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我养成了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秀工作生活作风。我绝对会对您和团队无比忠诚!
此致
敬礼!
1、综合性评价和学科性评价相结合。在综合性评价中,我们采用了阶梯式的“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表”,每个学生自执一张表格,由各学科任课教师从学生的积极发言、认真倾听、大胆创新、善于合作、工整书写五个方面进行评价。我们将这五个方面能力要求分别刻成五个较为形象的印章(这五个印章分别代表发言、倾听、创新、合作、书写五种形象),由班里其中某个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掌管。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授课教师的表扬、肯定并口头奖章后,再在该课结束时,自己拿着自己的评价表到掌管印章的同学处盖上相应的印章。每周或每月结束时,各班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统计出每个学生获得的各种印章的数目,在班内进行总结,获得各种印章次数最多者,分别评为当周或当月的发言之星、倾听之星、创新之星、合作之星、书写之星,其名字则公布在学习园地上的“星星乐园”之中(如再张贴学生照片,效果更佳),并轮流掌管相应的印章和印油。为了使“评价表”既实用又美观,我们除了让学生在表中空白处适当画上一些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填上鲜艳的色彩外(如阶梯顶上的小三角旗填上红色),五种印章还分别使用了五种不同颜色的印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五种印章的含义,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我们在每个印油盒上还分别贴上了学生喜闻乐见、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积极发言――小嘴巴,勤发言,能说会道本领强;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认真听,遵守纪律尊重人:大胆创新――遇到问题勤动脑,解决方法不一般,老师竖起大拇指,同学都说“顶呱呱”;善于合作――团结合作力量大,小组学习最积极;工整书写――做练习,写作业,书写工整人人赞。到了期末,学校根据各班学生获得奖章的情况,给某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学生(某方面的印章数目累计最多或被评为每周、每月之星次数最多)予以表彰和奖励。
在学科性评价中,由各学科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的教学要求和需要,制订有助于本学科教学的评价方案,主要体现出各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记录、学生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如语文科教师制作和使用的朗读、背诵记录表和生字认读记录表,分别对一学期一册书中的课文和生字进行列表造册,记录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背诵情况和对生字的查字、认字、写字情况。在记录表中,教师同样注意渗透对学生学习的人文关怀教育,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与变化,如课文朗读、背诵记录表中,教师结合学生朗读、背诵的情况分别记录为读(背)得很棒、读(背)得好、读(背)还要努力三个档次,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差异进行肯定或鼓励,争取人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2、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在过去,由于考试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评价方法,我们只是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而不知有过程性评价一事。实行新课改后,我们加强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并改进了结果性评价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每个闪光点的记录和评价,上述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表”和语文科的学科学习评价表,都体现了此间的意思。再如数学科设立的“我有新方法”记录本(与“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表”中的“大胆创新”项目配套进行),在开放性数学学习中,学生创造性的学习方法在得到师生的认同之后,便可记入自己的“我有新方法”记录本中。教师还实行创新方法“冠名制”,让学生自己对这些具有创造性的新方法进行命名,以激励其在今后学习中不断地创新。如一个叫做黄小勇的学生对一道一题多解的问题有了与众不同的解法时,他可以用自己的姓氏、名字或自己喜爱的物品名称自由地加以命名:“黄氏算法”、“小勇发现”、“蓝猫(其宠物猫)想法”等。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这样的解题方法便成为其“专利品”,凡出现同样的解法,师生必须提及其名称,以示“专利权”神圣不可侵犯。
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具体的过程性评价的同时,我们也着手加强和改进了结果性的评价。如前述的“综合素质发展评价表”,就注意进行了每周、每月小结和期末总结。另外,我们更加全面地改进了以往期末使用的“家庭报告手册”,设计出了“学生期末阶段总结性结果评价表”,内容除保留以往的段期考成绩栏、获奖栏、教师评语栏、学校放假收假通知栏外,还增加了“我想说”、“同学对我说”、“家长寄语”三个栏目,并且每一个栏目都力求达到设计新颖、面向学生、言语温馨的目的,以促进每个学生今后学习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3、量性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传统的量性评价主要采用分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记录和评价,如每次作业、测试的成绩。课改后,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方面,我们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贯彻(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在原来采用百分制的基础上,改为采用A、B、C、D、E五级制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等级划分方法结合百分制进行,如测试总分仍为100分(但不标明),计分时计负分评定等级,负10分以内(相当于原来的90-100分,以下类推)为A等级,负10-20分以内为B等级,负20分-30分以内为C等级,负30-40分以内为D等级,负40分以下为E等级。这样,以等级代替分数形式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分数成为学生头上“紧箍咒”的弊病就可得到适当的缓解,学生拥有了相对更多更宽松的学习空间后,便能更加广泛地涉猎知识,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质性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采用激励性语言描述进行评价的方法,包括口头语言描述评价和书面语言描述评价。
课改后,我们建立的学生学习质性评价机制发生了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评价主体的改变。以往的质性评价,只是局限于教师对学生一对一的评价。现在,我们增加了学生对学生、家长(社会)对子女(学生)、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多维评价。二是评价关系的改变。以前,我们采用向家长汇报第三人――学生情况的形式进行评价,运用的是第三人称“该生”或“他”,体现的是一种师道尊严、师生上与下的人际关系。目前,我们采用直接向学生本人进行评价的方式,运用了第二人称“你”,并且使用温馨语言进行评价,主要是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委婉、含蓄地提出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指明努力方向,体现出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三是评价数量的改变。课改前,对学生学习的质性评价,
基本上只是每学期进行一次而已(期末评价),这样的评价数量确有一锤定音之弊。课改后,我们实行的质性评价可随时随地发生,如课中授课时,教师会很注意采用肯定性语言描述学生的学习,并指导学生对同学或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多次评价,其中评价的内容,必要时可在课中或课后进行书面记录,再存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这样,我们对学生的质性评价,除了“学生期末阶段总结性结果评价”较全面的一次评价外,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有了多次的评价记录,其对学生全面认识和反思改进自己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视性的材料。
4、课中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课中评价主要以口头语言评价和肢体语言评价的方式进行,包括师生评价,即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采用激励性语言或奖励各种星制小图标等形式进行评价,以及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即时即地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个大拇指等形式的评价方式;生生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有全班集体性的表扬评价,如“表扬他,顶呱呱”、“good,good,very good”、鼓掌等,有单独一个学生用激励性语言对其他同学的学习进行描述性的评价:自我评价,即学生自己对自己学习的优缺点进行自我挖掘、分析,并说明自己对今后学习的改进方法和努力方向。
学生的学习是无所不在的,课外同样是学生学习的一块重要阵地,而有学习行为存在的地方,就应有学习评价的跟随。如语文科教师为了把识字教学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设计了“生字广场”识字卡,让学生把自己从同学姓名里、电视广告中、商店招牌上等地方发现的未认识的字记录下来,并通过请老师、同学、家长帮忙等渠道争取认识这些字,班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月把每个同学的“生字广场”识字卡拿出来摆一摆、比一比,看看谁在课外发现和认识的字最多。数学科教师则通过发放“问题宝库”记录卡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把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并自己想办法解决它,老师定期检查、批改。品德与生活科教师则结合学校研究的德育课题“新时期如何加强与改进德育工作”,开展“学生争当‘小帮手’家长评估活动”,让家长对子女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进行督促、评价(家长评价),以促进学生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5、有形评价和无形评价相结合。口头语言评价和肢体语言评价因无任何记录形式存在而称为无形评价,其无需额外、特定的物质载体,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随意性,评价内容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从学生的脑海中消失。
*台湾包氏国际公司创办人,被誉为“华人世界的创意教父”。
*台湾史上最火爆的平民化设计生活杂志《PPAPER》的创办人,同时也创办了《PPAPER BUSINESS》、《AANGEL》和《SHOP》杂志。
*曾任威顿与肯尼迪公司创意执行、智威汤逊公司创意总监、李奥贝纳公司创意总监。
曾获Communication Arts Design Annual、时报广告金奖等近50项奖项。
*被《WALLPAPER》杂志评为21世纪的33位关键人物之一。
*被《ARCHIVE》杂志评选为世界排名第7位的美术指导。
他想不出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比摩天轮更浪漫,于是他集中精力去震动周围人的脑电波,“我要让他们和我一起想,在上海外滩造一座世界最大、最美的摩天轮。”
吃完最后一颗QQ糖,包益民开始整理口香糖。他拿出一个只够装下四颗口香糖的精致小盒,显然不是大陆口香糖的尺码,一不小心,五颜六色的糖块儿像石头一样撒了一地,他惊讶地笑了,“其实我就知道可能装不下……”
更多时候,包益民的小盒子装得下突发奇想的大糖果:他与英国红星Orlando Bloom合作为Me&City拍摄国际化的广告;跨界在台湾明日美术馆做展览;又开办台北的PPAPER SHOP卖自己开发的产品;当然还有他一夜之间红遍全台湾的《PPAPER》和与太太胡至宜创办的孕妇装品牌IVE&SEAN……他说自己只是喜欢玩,所以尽量去体验不同的事情。有时候,他可怜那些不喜欢看《海绵宝宝》的人,“其实愚蠢的东西就是特别好玩”。
我介于正常男人和Gay之间
“还好我没有生儿子,要是生儿子我觉得我最好把他弄成同性恋。我对男人的期望太高了,不,应该说我对男人根本没有期望……我一直希望有女儿,我希望她能征服这个世界。”
中靴、肥腿裤、鸡心领毛衣,一条黑色的围巾礼貌地束在胸前;斜睨着眼睛、平头里招摇着桀骜不驯的白发,五官一起笑着躲避对方的眼神。44岁的包益民,未泯的童心和早生的华发交织在一起。
他指着自己的黑色布袋,“这个是我在无印良品买的,我觉得特别好,怕用坏了买不到,就买了两个。”他了解这是自己从小没有安全感的表现。
他记得自己刚到巴拿马上学的第一天,父亲把他送到学校门口,只丢下一句话“下午三点来接你”。他惊讶地目送着车子转了个大弯,没有丝毫犹豫的一脚猛烈油门迅速离开了自己的视线,他站在那里等,最后发现只剩下他一个人。14岁的包益民开始意识到,“人生就是一个大游泳池,即使你不会游泳,也必须勇敢地跳进去。”
现在,他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女儿,“她撒娇,要什么,只要我能做到的就会满足她,我要让她从小就什么都不缺。这样,她长大了就不会去找一个打她的男人,因为没有人宠她她会不习惯。”有一天,他买了一个超市里最好的巧克力送给女儿,“她拿来就分给了来家里玩的小朋友,因为她从来都不觉得缺这些。”
他担心女儿可能将来会和他认为的那些不及格男人在一起,“我没法跟他们聊,又笨、又不会谈感情、没有感情的能力、也不会谈爱情。”可他爱漂亮,也喜欢享受,“男人怎么就不能穿靴子了,你看你们的靴子比我高多了。”
他在台湾出版的《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采纳了太太的建议,以做封面,背景是文艺复兴油画的温暖色调,近乎女性含羞带臊的体态和男人冷峻的表情,注视着一只罗威那犬。就是这本书,当时在台湾卖出了3万册,对这种“野路子”他的总结是,“看来光着身子买东西还是最好。”
从一般人变成最好的人
“我就是怕,怕平凡了。我很平凡,所以就怕,我想我这辈子就这样过下去不是个办法,有个声音告诉我必须要尝试,我不一定能做得到,但是我不能不做。”
在美国休斯顿大学念到大二,包益民被他的老师阿普丽尔训斥,“包,你怎么还没走,下学期不要让我再看到你。”这个时候,他觉得羞辱,也觉得感激。“我知道她为我好,但是心里很不舒服。”
阿普丽尔为他写了去美国最好设计学院的推荐信――罗得岛设计学院,这个学校同样以其昂贵的学费而闻名――每天100美元。直到到了罗得岛,他还在怀疑自己的选择,“我知道99%的人都会被那里的自然风光迷倒,但我就是那1%,我天生以城市为伍,喜欢方方正正的水泥墙、高速公路、购物中心,甚至不讨厌带着点汽油味儿和废气的空气味道。我当时就想离开。”
后来他在这所学校里,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我就是想从一个一般的人,变成最好的人。”现在他在告诫一些学生的时候,总会带上罗得岛的例子,“去最好的学校念书,并不是因为你想要取得一个体面的学位,或者是学校的老师有多好、硬件设施有多好,是因为你会受到那里最好学生的影响。”
接着他先后在耐克、威顿与肯尼迪公司、智威汤逊公司和李奥贝纳公司工作,始终带着罗得岛的优越感。有一天,他发现公司的客户很不聪明,“我是见过世面的,但是我的客户没有,我就觉得,要跟你不同等级兴趣的人达到共识太辛苦了。”那个时候他发现,自己天生就不是喜欢服务别人的人,“但是我又进了一个服务行业,你不觉得很扯吗?我能做的就是更专业,所以我不需要低声下气去服务。我要靠我的专业度。”
包益民打算自立门户,1998年,包益民和太太胡至宜一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包氏国际。从为NuSkin设计的一本产品目录开始,逐渐发展到今天发行四份杂志外,还拥有商店、书籍出版、艺术经纪、学校、服装设计等业务在内的庞大PP GROUP,其作品包括意大利插画家Jeffrey Fulvimari 为《周蕙精选》设计的唱片封面、全球首位像素创作者Craig Robinson 参与制作的陶吉吉《今天没回家》的MTV,以及邀请迪斯尼卡通大师Gary Baseman 负责的宜兰国际童玩节视觉设计等,堪称台湾炙手可热的创意企业。
打麻将就够了
“我觉得是专业程度大过人际关系,以前是这样,但是我现在觉得人际关系最重要,你跟他是好朋友,打麻将就够了。”
开办公司的时候,包益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能坚持下来。“从最早的三个人变成五个人,八个人的时候已经觉得要撑不下来了,然后很快变成十三个、二十个。”十个人的时候,他记得每个人的生日,十五个人的时候,虽然都会吃蛋糕,但是已经开始记不得一些人的生日了。“二十个人的时候,一个桌子吃饭就已经坐不下了,两个桌子就会有两种帮派,就会有人合不来。”
公司的第一单NuSkin 的产品设计目录,赚了15000元人民币,“我们三个人分,觉得好高兴啊,终于可以活下来了。到现在,一个月什么都不干的开销就至少100万人民币,有的时候想起来,压力也蛮大的。”
2005年上半年,那些手里拿着iPhone、爱喝星巴克的时尚青年爱上了一本叫做《PPAPER》的设计杂志,这本杂志在第一期售出35000多本,破了台湾设计书销售纪录。包益民和《PPAPER》的名字开始流行和热议。
最初只是想把自己的声音发出去,但是后来包益民发现,杂志带给他的好处是他无法想象的。他开始有机会认识全世界最好的创意人员;很多精英分子都在看他的杂志,“那时我找人说我是包益民,我想跟你谈谈房产的事情,人家说好啊,来啊,坐坐啊,我说你怎么知道我的?他说我看你杂志啊。”他发现,杂志是他和包氏国际最棒的名片。
现在的包益民说,“老板是要把客户搞定,同事要把设计搞定。现在搞定客户容易,我成长,我看书,我觉得我看的书比客户看的书多了,就变聪明了,你就真正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人性的来龙去脉,别人跟你讲话他也知道糊不了你了。”
对话包益民:
《小康•财智》:您觉得自己从零开始,追逐财富的过程难吗?
包益民:不是难不难,可以不难,也可以很难。很难是如果你今天是以一个同样的手法在做的话,就非常难,不难是因为你看透了,看穿了,你发现这是一种新的方式,别人都在以这种方式在做的时候,你会发觉也许不难,我们以前可能做错了。我现在想要选择新项目,做房产,是因为我看到几千年来最有钱的人都跟房产有关。
《小康•财智》:这个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包益民:几个月前发现的,看透了。我有很多做房地产的客户,我们看到了什么地,就去跟政府谈,我们要做这块儿地,建商业中心或者学校,一些规划,我再算算他们赚的钱和他们的投资,他们再找我们帮他们做营销,我就在想,我在这里面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他给了我多少钱,他赚多少钱,我赚多少钱,可是我跟他在一张桌子上。我就在问自己,他做的事我可不可以做,有一天我觉得我也可以,我就做了。
《小康•财智》:您觉得在上海外滩建造摩天轮的计划实现起来会有难度吗?
包益民:我开始谈的时候就知道有先后顺序了,摩天轮就是首先要找到政府批一块地。政府说我给你地,任何人都要投资我,我就发现钱不是问题,设计也不是问题,全世界都能找到,你在摩天轮上盖一个房子又怎么样呢?最困难的就是政府能批给我这个地,我现在就可以专心做这个事了。我觉得我天天都在想这个事情,所有人就会跟这我一起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游戏规则,你不找一个理念来支撑你不行。
《小康•财智》:除了摩天轮和豪宅,您还有其他计划吗?
包益民:其实我本来想要做车子的。我要再等一下,我想造一种所有中国人都喜欢的车子,我觉得我想要干的事情就是在我脑子里面排队塞车,我还没有实现它,所以我自己要一个一个地实现它,我的好处就在于这些塞车的东西我不会忘掉,我会一个一个地实现它。我不会说过了10年我就不做了。
《小康•财智》:从没放弃过吗?
包益民:也有啦,以前我想要做电话,叫做Smart people phone,因为越聪明的人的电话用的功能越少,因为他的秘书已经帮他打点好所有的事了。所以我要做一个非常傻的电话,因为我知道很多老板都不传简讯,他的电话就只是接听。我的父母不会用电话的其它功能,也只是接听,我找了台湾所有的工厂可不可以帮我代工,我只要做1万台或者5万台,但是他们是500万台开始。我没有再挖,没再去找,没有坚持,我相信现在还是有市场的。为什么我不做了,因为我发觉我没有兴趣了,投资报酬率没有那么高了。
他们眼中的包益民
我喜欢有创意的人!尤其喜欢把创意变成财富的人!台湾的包益民就是。他做创意、做生意;他出位,用自己的做书封;他爱钱,宣称绝不做穷设计师,就要开劳斯莱斯。他玩杂志,创办《PPAPER》红极一时;玩创意,拿过无数国际大奖。但成功并不容易,一路走来,包益民想对青年人说:放手去博吧!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
――潘石屹
我只能说:“包老师啊,你的封面设计够有种!”我想这才是搞创意所应具备的胆识,很多时候创意是一种突破;更多时候创意是一种混搭;当然极端的创意叫发明。
――方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