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4 08:56:1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湿地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湿地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在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湿地由于其存在的独特性,生活在湿地的人们创造了具有独特性质的湿地文化。
一、湿地文化的内涵
目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湿地概念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
到目前为止关于文化的概念已有两百多种。文化的概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笔者认为湿地文化是文化的分支,因此也应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以湿地为中心活动场所,人类所创造的所有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湿地文化则可以指人类所创造和传承的湿地精神文明。
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比较复杂。因为学者们关于文化结构本身的划分方法不一致。主要有二层次说,三层次说和四层次说,我个人比较赞同四层次说,即将湿地文化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层面。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亦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的物质基础,它充分体现了人类社会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稳定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在湿地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由人类创造的各种规章制度,例如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湿地行为文化是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制约下,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例如习俗、习惯、民俗、礼仪等方面,它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具民族特性和地域性的要素;湿地精神文化是生活在湿地环境中的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模式等方面的认知模式,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结构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
二、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湿地文化具有生态特征。湿地文化的生态特征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湿地的生产功能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并且具有协调人地关系功能。湿地所提供的生产功能、净化水源、改善水质、调蓄洪峰、保护生物多样性、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以及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稳定的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
(二)湿地文化具有人文特征。湿地文化的人文特征是指以湿地为生存载体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化。具有人文特征的湿地,已不是一般物质的概念,此时的湿地已经植入了人类精神文明。湿地的人文精神在从古至今的文化作品中均有体现,如我国古代的诗歌、绘画中,现代的学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体现。如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湿地已经深深的留下了人类的印记。
(三)湿地文化具有民族特征。湿地文化的民族特征,世界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生存环境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印记,如宗教、风俗、习惯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使该地区的文化具有民族特征。
(四)湿地文化的地域性。湿地的类型多样,在不同的地域分布不同的湿地类型,生活在该地区的人们创造了不同的文化,从而使不同地域产生了具有差异地域湿地文化。湿地文化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三、湿地文化的潜在价值
内涵丰富的湿地文化潜在价值不仅表现生态文化价值方面,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方面。
(一)生态文化价值。湿地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调节功能主要体现在调节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等方面。尤其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水循环方面可以清除水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被誉为“地球之肾”。在大气循环方面,湿地生态系统具有与森林生态系统一样调节大气组成成分的作用,不仅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能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在生物循环方面,湿地具有复杂植物群落和丛草的沼泽环境,因其最佳的生态处境吸引了大量鸟类等其他动物选择某一湿地作为栖息地或是繁衍后代的最佳场所。
(二)社会文化价值。种类繁多的旅游资源使得人们出门游玩的选择也变得多元化,可以选择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也可以选择清新舒畅的海滨度假区。当然,随着近些年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湿地文化也成为众多传统旅游资源中一个新兴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客走进湿地,感受湿地独具魅丽的湿地文化。
(三)科学文化研究价值。湿地文化遗产凝聚了古人类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生产、科技及自然历史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结合高新技术对湿地环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做到对环境机制的演化作出分析,同时还可以建立完备环境的监管体系,及时发现及时治理,对生态环境本身以及该系统下的生物都是一种保护。
总之,湿地文化的发展并非单纯的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只有建立在对湿地整体价值的宏观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以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对文化起到实际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刘青松.湿地与湿地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 张义.湿地文化浅论[J].文教资料,2011(8).
关键词:哈尔滨湿地文化;湿地旅游;生态博物馆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151-02
一、湿地文化生态旅游与生态博物馆
湿地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它是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为动植物提供栖息之地和滋养空间,为人类提供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旅游也称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认识到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重要性,也开始合理利用湿地资源。
生态博物馆起源于法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一种将民族传统文化预期所在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统一保护的理念在欧洲逐渐兴起,并且这一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很快传入我国。我国的生态博物馆是由中国博物馆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文物保护顾问海先生所倡导发起建立的,在他与挪威生态博物馆学家约翰・杰斯特龙的主持以及贵州省政府的支持下,1998年在贵州省建立了中国乃至在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所在地居民以及向参观者展示自身的文化,是对自然和文化进行整体性保护的一种新型博物馆形式。生态博物馆被定义为“为了将来而保护和理解某种文化整体的手段”,并且坚持的基本观点就是文化遗产应原状地、动态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社区,某种意义上,社区区域等同于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总之,生态博物馆是作为一种为保护文化遗产、保护生态,使人与自然处于和谐发展关系的一种新的方式和理念。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它与人类对环境意识的觉醒及旅游业的发展是不可分的。人类文明需要进步,旅游业需要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涵和外延。对此生态旅游学者们也都提出了学术观念,即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是生态旅游中的一种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有利于保护生态及维护人们的文化与生态观念。
哈尔滨湿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现有湿地面积12.5万公顷。本文欲通过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研究,使建设湿地生态博物馆的构想成为现实,为哈尔滨湿地文化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
二、哈尔滨湿地旅游发展现状
湿地是哈尔滨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各个湿地有不同特色,比如哈尔滨太阳岛湿地公园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太阳岛湿地建于2008年,面积约为88平方公里,西起松北肇东,东至滨州铁路桥。太阳岛湿地是松花江哈尔滨区域内最大的湿地,在全国也可以说是面积最大。其现形成了“一湖三岛”的秀美风光。雨阳公园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西部,其总面积达4.9公顷,其中湿地为1.6公顷。金河湾湿地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建于2008年初,是哈尔滨原生态湿地水生生态系统。滨江湿地也是哈尔滨一处湿地旅游景观。呼兰河口湿地总面积约为19 262公顷,其位于松花江北部,园内有萧红故居、呼兰天主教堂等景观。白鱼泡位于道外区聚源镇白鱼屯北部,面积约10万平方米,湿地盛产白鱼。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园内面积约达60多万平方米。园内有大片湿地,有一些园林及复建的圣尼古拉大教堂等一些俄式建筑。
由于近年哈尔滨大力开发湿地旅游项目,努力建设湿地生态,使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利用初见成效。首先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为大力发展湿地文化旅游资源,特组建专门的旅游研发小组对哈尔滨湿地旅游产业进行管理。其次开发效果颇为显著。围绕丰富的湿地资源,哈尔滨湿地地带正在逐步完善,生态环境的原貌加上旅游的需要,经过改造,已经逐步成为哈尔滨市水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
三、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正在逐步完善,吸引着国内外大批游客前来游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湿地旅游文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规划与相关政策有待完善
我们看到,应哈尔滨市关于“生态”开发建设要求,各相关部门已经做了相关的规范政策的编定,水务局编制了《松花江哈尔滨城区段百里长廊总体规划》,旅游局编制《松花江黄金旅游带开发策划》,城乡规划局编制了《万顷松江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不同的机关单位对哈尔滨湿地旅游进行的规划不同,对湿地重点区域的确定及景区名称的确定,对湿地旅游的定位都缺乏一致性,这样就造成对湿地开发的配套政策会很难有评估系统进行准确评估。
2.湿地旅游中人为破坏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生态环境在湿地旅游中比较脆弱。近年,哈尔滨生态环境人为破坏得很严重,有些人开荒种地、放牧、私建房屋、挖塘养鱼等,致使生态环境急剧破坏。由于人为因素使然,已经导致蒙古图雅、三家子滩等滩地常年被水淹没,其平均高度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设计水位相同;万家滩因为人为活动频繁,已失去湿地的明显特征。从哈尔滨湿地旅游目前情况看,整体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湿地旅游景区道路不畅,路况较差。景区内,还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吃住玩一条龙式的服务设施差。
3.内部管理机制需协调、缺乏专业人才指导
从调查情况看,虽然哈尔滨市组织了有关小组管理湿地建设,但是各成员单位对湿地文化旅游的认识不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部门利益较重,彼此难以沟通甚至有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专家组也应该加入一些研究文化的专家,这样能够保证对文化有一定的保护措施的提出及实施。
四、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湿地文化旅游中的实际运用对策
从贵州省开始建立亚洲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开始,随后在广西、湖南等地纷纷建立生态博物馆,其落户中国的时间还很短,由于它在模式上的独特性和实践上的有效性,实际操作中会有一些难以把握的问题,这里就依据在其他省市建立的生态博物馆的基础上应用到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就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以期对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的未来管理有所借鉴。
1.注重湿地文化旅游内涵。湿地旅游并非单一产业,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哈尔滨湿地旅游文化内涵,注重挖掘相关的金源文化、京旗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借助湿地景观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凸显哈尔滨湿地生态保护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特质,也向湿地生态博物馆靠拢。另外,要利用一些节日民俗活动,要深度挖掘在哈尔滨土地上的民族民俗文化内涵,让游客前来能够感受不同民族的文化体验,也能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特色和趣味性。
2.建立专门组织机构管理。建立权威机构,增强执行力度。要想对湿地文化有效开发、保护和研究三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就要组织各方面的专家,生态、湿地、动植物、旅游、文化研究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评估小组,负责项目建设的顾问。
3.湿地文化旅游资源实行法律化、制度化。湿地生态破坏很严重,所以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首先要严格按照湿地景区内的规划进行旅游开发,重点建设湿地景观。其次,对景区内各种声音、水质、废弃物品的治理,要采用人工船运输,减少使用燃气类物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污染。最后,成立执法小组。要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对湿地文化旅游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现象要进行监管和处罚。
4.湿地文化旅游中建立生态博物馆要注重展示文化要素。生态博物馆本身就具有保护文化与保护生态双重任务,如果当地文化具有明显的独特性,有很多值得保护的地方,有较多的遗产价值,我们就可以采取生态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并展示。在实际运作中,展示什么和保护什么,却是组委会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事情。比如,我们在保护文化时,是否保护文化及生态的本真性而不改变原貌。如果改变了就失去了原生态的意味,但如果不改变似乎难以作为旅游景区展示给游客。在建设生态博物馆过程中,类似的文化争论会有很多。文物是反映某一时间断面的静态的文化状况,而生态博物馆是反映活态的文化。我们在建设生态博物馆之时还要为本地区的社区居民考虑,不要因为要保留原生的文化和生态就创造利益的牺牲者。
5.文化生态与发展旅游平衡,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措施。到底是以文化生态保护为主还是以旅游发展为主,这是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从眼前既得利益出发,急于发展地方经济,因而都大力倡导旅游开发,开发各种旅游资源,旅游项目也举不胜举,商业气息浓重,这样的结果是使得文化生态保护失衡,原本的文化魅力荡然无存,作为文化生态的湿地就失去原本意义。生态博物馆本来的理念就是不破坏文化生态,不过多干扰社区居民的生活模式和居住模式,尊重当地居民,促进当地居民的收入及文化的提升。所以,要适度地、可持续地发展湿地旅游,这样才会永续发展。
6.量化环境承载力。关于具体承载力,虽然目前没有具体数据,但是对于生态博物馆我们就应该重视其环境容量,这是关系到湿地文化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前提重要条件。在保证游客观光的同时,不损害生态利益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各游区的旅游容量。
7.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湿地文化旅游涉及范围较为广泛,涉及的专业人才也较多,政府必须提高专业队伍的建设,对从业者给予定期培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要全面展开吸引游客,可以建立湿地文化旅游带,从太阳岛的文化风情到金河湾的金色沙滩再到伏尔加庄园等,可以形成一条湿地文化旅游带,扩大影响力。
五、结语
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的博物馆形式,为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无论它是作为一种创新的理念,还是单纯的就是一种博物馆形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中都曾取得过很好的成效。我们把这种理念和实践应用于哈尔滨湿地文化旅游中将是一种全新形式,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所包含的是整个社区的鲜活的整体文化,包括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自然环境、社区居民、有价值的文化遗产等都是在保护之列,也就是说生态博物馆就是对生物多样性及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无论是文化保护还是对生态保护都是处于历史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原貌保护的同时,也要注重其所承载的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即保护它的完整性。如何将生态博物馆的保护理念、保护方式更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值得我们政府、专家、学者依然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好进一步对实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陶思明.湿地生态与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湿地公园 生态环境 人居环境 可持续发展
湿地(英文:wetland)是指常年积水和过湿的土地。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湿地是世界上生产力最高的环境之一。无数的动物,植物都是依靠湿地提供的水和初级生产力而生存。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独有的、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它在全球生态平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名。
近年来由于湿地围垦、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湿地环境污染、湿地水资源过度利用、大江大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泥沙淤积、海岸侵蚀与破坏、城市建设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等不合理利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造成湿地面积缩小,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甚至枯竭、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因此,湿地保护问题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科研人员及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湿地公园建设就是保护湿地的一项重要举措。湿地公园是保护湿地生态的重要环节,建设湿地公园是发挥湿地功能与效益的重要途径[2]。
然而由于人们对湿地认识的局限以及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应用相脱节,而且湿地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人们对其的认识还不够,科学理论还不够完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园内自然形成的堤、岛、浅滩等湿地地貌景观特征不明显甚至缺失[4],景观硬质化导致水陆过渡空间的缺失;植物景观的生物多样性较低,没有形成完整的湿地植物群落景观[5];湿地公园景观没有考虑区域文化元素,与区域湿地文化脱节[6]。因此,在接下来我们要以可持续设计为原则,以湿地为主题,建立不同功能、风格及性质的景观设施,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自然保护有机结合,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及构成要素
1.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为基础,以湿地的科普宣教、弘扬湿地文化、湿地功能利用等为主题,并建有一定规模的旅游休闲设施,可供人们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生态型主题公园。
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泛指自然景色,景象。现代园林发展的一种形式。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是指以湿地为对象的景观形式,是利用现代景观建设与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并为人们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资源方式,湿地公园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构成要素
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文化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1.2.1 城市湿地水体景观
在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中,水体景观是最重要的,湿地中近60%的景观以水体景观为主体。湿地水体景观主要由湿地水域景观、湿地岸带景观及近岸路域景观三部分构成。水域景观主要通过水深、流速、水质等水体性质来表现水体或静或动、或缓或急、或碧波粼粼或汹涌澎湃的特点,形成如滩涂、沙洲、池塘、亲水栈道、园桥等静景以及溪涧、喷泉、飞瀑等动景。岸带景观是受水位、潮汐等影响形成的浅滩、沙洲和滩涂等景观,以及不同的驳岸类型,如块石驳岸、砾石缓坡驳岸、沙滩岸带、植物岸带等,展示或凹或凸、或曲或直、或虚或实、或连续或间断的线性岸带景观[8-9]。近岸陆域景观主要是指为方便游人观赏的亲水台阶、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组织游览路线的近岸道路景观(如汀步、园桥)和提升湿地意境的人造景观小品等[3]。
1.2.2 城市湿地生物景观
湿地公园内可展示的生物景观主要包括湿地植物景观和湿地动物景观。湿地植物景观主要是通过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配置来表现。根据湿地植物的形、干、枝、叶、花、果等观赏要素,塑造不同季相特征的湿地植被景观。如春赏鸢尾、荇菜花;夏观荷花、凤眼莲;秋游香蒲、芦苇荡等。利用湿地植被的簇生、丛生、片生等分布特点,采用孤植、丛植、群植等配置方法构成辽阔、狭长、幽深、曲折等多种景观形态,例如湿地植物迷宫、植物景观雕塑等[6]。湿地动物景观的主体主要由湿地水鸟、湿地昆虫和观赏鱼类等组成。动物是湿地公园的可移动景观,为湿地公园增添生机。根据湿地水鸟的生活规律,动观其放飞、归巢等场面,静赏潜水的游禽、觅食的涉禽以及不同水鸟的环志特点。湿地中蝴蝶、蜜蜂、蜻蜓等昆虫,能够满足游人对富有自然野趣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1.2.3 城市湿地文化景观
湿地文化景观就是在湿地原有的生态特征下,体现区域的民俗传统和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体现湿地环境有的场景、意境[8]。湿地公园的人文景观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类利用湿地的各种生产方式所形成的渔猎文化、稻田文化、苇田文化,以及受此影响而形成的饮食文化、住宅文化、服饰文化等。(2)人类改造湿地所留下的印迹,如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古运河、古桥梁、堤坝、古建筑等水利工程和临水建筑等硬质景观。(3)与其他文化相交融形成的文化结晶,如与文学艺术交融形成的历代文人墨客、王侯将相赞美湿地的诗词歌赋,描绘湿地风情的书法字画,受区域文化影响形成的母亲河文化,山歌、舞蹈等民族文化和纪念凭吊的习俗文化,以及见证革命历史的红色文化等。
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特点及原则
2.1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以及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他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它同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为主体,以陆地为辅,绝大部分的观赏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
(2)湿地生态的脆弱性。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3)湿地景观设计的延伸性和连贯性。湿地公园景观的建立不仅需要考虑其本身的生态过程, 还必须考虑湿地与集水区域毗邻海岸及陆地的复杂连带关系。
2.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首先应该重点突出湿地景观,同时还要尽量维持湿地的自然风貌, 为公众创造一个零距离体验自然、享受自然的空间。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公园景观设计应从湿地的蓄洪防旱、净化污水和提供生物栖息地等生态功能出发,遵守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乡土植物、土壤和其他自然资源,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尽量做对环境破坏及影响最小的设计。
(2)以人为本原则 园内景观应满足人的亲水特性,提供多种可直接欣赏水景的途径,创造足够的可参与、体验的场所和机会,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全面感受水的魅力,应针对湿地公园水体的不可达性和湿地植物多以草本为主的局限性,注重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接性以及适当配置乔木使游廊达到遮荫的效果。
(3)美学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创造美的享受、实现美的审美追求。湿地公园景观要体现出立体美感,就要求设计师在空间比例、审美节奏、建筑色彩及植物配置等方面营造出形式美,形成富有特色艺术性的体系,并且充分利用这些物质材料的本质属性,让人们在情感上和身心上与景观产生共鸣感。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上,要善于利用景观美学创造形式美,既注重整体设计的共通感,又要着眼于局部;在周围的建筑群、雕塑等设计上要体现出时代质感和传统意境,既要有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敢于对现代西方艺术进行大胆尝试,以营造融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形式美感。
3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内容及方法
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大致分为:湿地保育区、功能展示区、湿地体验区以及服务管理区等[9]。湿地保育区属于原生态保护,环境容量相对较小,景观建设内容较少。因此,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主要集中在湿地体验区和功能展示区以及服务管理区。
3.1 湿地体验区景观设计
湿地体验区主要是公园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分布集中的区域,景观设计主要通过地形改造、联通水文等工程,来营造出浅滩、沼泽、溪流、喷泉、瀑布、河流片段等湿地景观形态[10-11],从而让人们体验湿地独特的水体景观、湿地农耕文化、渔事等生产活动以及示范湿地合理利用。
3.2 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景观设计
湿地生态功能多样、生态效益显著[14],湿地公园景观展示的生态功能主要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净化水质环境等功能。因此在功能展示区可以通过构建表流湿地和垂直潜流湿地,通过配置具有净化能力的植物,设置供游人出入的亲水栈道,来达到维持湿地功能和为人类提供优美景观的双重效果,同时可以通过比较污水经过湿地前后的水质视觉效果,来展示湿地公园对水质的净化功能。对于维持生物多样展示的景观设计,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配置乡土物种,通过招引湿地鸟类、昆虫来维持湿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3.3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设计
湿地公园服务设施景观属于硬质景观,是为了方便游人而设计的能够烘托湿地自然景观的建筑物、景观小品等,便于游人能够更好地组织游览路线。主要有景亭、水榭、舫、园桥、游廊、木栅道以及景观小品等[15-16]。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的一项重要措施,城市湿地公园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1]。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错综复杂、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它是多学科、多方面问题的体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城市格局。
参考文献:
[1]崔心红.建设湿地园林,改善生态环境―――上海市湿地园林建设的探索[J].中国园林,2002,11(6):15-17.
[2]国家林业局.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
[3]崔丽娟,王义飞,张曼胤,等.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09,38(2):17-20.
[4]王薇,李传奇.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探析[J].水利学报,2003,34(8):117-121.
[5]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6):18-23.
[6]周建东,黄永高.我国城市滨水绿地生态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方法[J].城市规划,2007,31(10):63-68.
[7]王思元,牛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7):137-140.
[8]但新球,骆林川.湿地公园规划新理念及应用――以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6,2(3):4-7.
[9]国家林业局.LY/T 1755―2008,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5.
[10]Mark T S, Heather C V, Steve W. Exploiting the attributes of regional ecosystems for landscape design: The ro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ecological engineering[J]. Ecological Engineering,2007,30(3): 201-205.
[11]吕咏,陈克林.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利用案例分析及其对镜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启示[J].湿地科学,2006,4(4):268-273.
[12]邓毅.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25-250.
关键词:绿道运动;湿地景观廊道;规划结构;临沧南汀河
中图分类号 S75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83-02
绿道在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游憩机会、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与资源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起源于美国的“绿道”(greenway)一直是地理学、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这种热潮被称为绿道运动(greenway movement)[1]。绿道作为一种多功能的保护途径,能够将单个孤立的生态板块连接起来,形成保护网络,从而减少景观及生物生境的破碎化,提高保护效力[2]。湿地景观廊道是位于孤立湿地区域之间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条带状绿道[3],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湿地景观廊道作为构成湿地景观的基本要素,具有分割景观格局的作用[4],起到了提供水源、过滤污染物、为物种迁徙提供通道、维持生境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等多种功能。湿地景观廊道的建设,兼具美化环境和打造生态和休闲体验的双重功能。
1 研究区概况
云南临沧南汀河上游自临沧博尚镇发源,是临沧的母亲河,与支流西河横穿临沧城而过,形成了临沧城“一坝两河”独具特色的优美自然景观。在项目区线性约20km范围内,沿线的生态环境本底较好,由于受到粗放农业生产、野蛮开挖采砂等行为干扰,沿河流域环境及水质受到威胁;沿河流域缺乏生态修复工程和防洪拦沙设施,尤其是在夏季暴雨季节,洪水泛滥,对下游农业生产和城镇的安全造成了威胁。尽管近年来政府耗巨资对城区段南汀河两岸绿化景观和河道环境进行了整治,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从源头开始,整治南汀河沿线河道水质环境迫在眉睫。
2 研究构思
宏观上,从流域与城市尺度进行规划。首先,恢复流域的雨洪调蓄与净化功能,将沿河径流、鱼塘、低洼地作为湿地纳入整个雨洪调蓄与净化系统,缓解城市内涝,回补河道景观用水,形成分级雨洪净化湿地;其次,恢复河道的自然驳岸,恢复河道生态状况与自净能力,重现河道的生命力。再次,将城市休闲游憩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建立连续的慢行网络,并改造断面形式,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最后,将滨河土地开发与河道整治相结合,以河道景观为契机引导城市内部更新,提升土地价值,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滨河景观与城市宜居环境协同发展。
微观上,依据总体规划的定位对具体河段进行设计。实现河岸的生态化改造,湿地公园的设计中,结合场地高程及鱼塘肌理,构建梯级湿地系统,调蓄与净化山区流出的溪流。设计倡导野草之美与低碳景观,大量应用低维护成本的乡土植被。
3 规划理念
3.1 生物多样化 根据项目研究区不同的湿地类型、恢复目标及现状,从土壤基质、植被恢复、栖息地保护与生境改善等方面打造环境,构成完整的生物群落。
3.2 景观艺术化 在湿地恢复和湿地生境打造的前提下,对湿地景观进行局部艺术改造,形成大地艺术作品,成为观光吸引物。
3.3 科普游憩化 湿地旅游本身具有很强的科普教育意义,运用游憩化手法设置科普体验产品,将湿地生态教育和游乐手段相融合,让湿地科普项目更具有参与体验性。
4 规划布局
规划以湿地绿道为主线,沿南汀河沿线进行河流环境整治和景观环境营造,形成“一带贯穿、珠联璧合”的链接式规划结构。
4.1 湿地绿道 利用河谷两岸的地形变化,规划茶马绿道,以茶马文化为主题线路,融合文化展示,将古桥、驿站、茶吧、古道、牌坊、雕像等景观元素相结合,将绿道沿线打造为休闲绿道的同时,也打造为一条文化绿道。一是将古道体验与步行绿道相结合,游客可以重走茶马古道,绿道按茶马古道的石板路进行设计,同时通过重要节点的雕塑群进行马帮文化元素展示。二是做好整条绿道的桥文化元素,将茶马古道上的石拱桥、风雨桥、铁索桥重现,通过古桥遗址展示、现有桥梁景观改造、增设古桥等方法,将桥成为绿道的文化亮点和景观亮点。三是于绿道沿线风景优美的地方,观景平台的设计与周边景观相融合,沿线可以设置花田观景点、农田观景点、溪谷观景点等。休息点主要是绿道沿线供游客短暂休息的空间,设置于服务驿站和游憩点没有覆盖的地段,休息点与观景平合设置,可以提供饮水、停水、厕所等服务。
4.2 湿地斑块 根据生态功能和环境体验需要,规划春爽森林湿地、河谷森林湿地、温泉谷湿地、河湾湿地、仙鹭塘湿地、荷花塘湿地、花海田园湿地、茶马驿湿地等八处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湿地景观。(1)春爽森林湿地以湿地公园、乡村生态为依托,以快乐养生文化为底蕴,遵从道家思想,以生态游憩、养老养生、康体休闲为核心功能的湿地休闲体验区。(2)河谷森林湿地通过河道的疏浚,将河床两岸的宗地进行改造,形成系列浮岛湿地水系,沿湿地建设休闲服务点、滨水栈道、湿地观景台等设施,满足湿地休闲需要。(3)温泉谷湿地以温泉梯田河谷为特色,规划通过整治河道及梯田景观,打造湿地景观效果,同时修建湿地休闲中心、休闲垂钓中心、花海台地、滨水服务站等设施,满足游览需要。(4)河湾湿地以突出河湾湿地景观为特色,以河湾浮岛和沿岸台地花海梯田为重点,并规划观景平台、绿道、栈道等体验设施,满足游客体验需要。(5)仙鹭塘湿地以保护白鹭及栖息环境为基础,以恢复湿地水系为宗旨;高标准进行湿地景观环境营造,开展适当科普、休闲设施规划,满足游憩休闲功能需要,打造“蛙鸣鹭舞,芦花荡漾”的原生湿地公园。(6)荷花塘湿地规划荷塘湿地、山地花田、荷花文化休闲服务区等为主题的板块,各个景观区以荷花池、荷花浮岛、草坡、景观亭、树阵、浮水木栈道、荷花荷叶雕塑、荷花观台等景观建筑表现荷花文化内涵,以生态湿地、滨水休闲、堤坡岸线、广场高大乔木等营造多层次植物景观,使之与柳树湾、荷花湿地公园生态气息和谐统一。(7)花海田园湿地以农耕文化体验,田园观光为主要功能特色,在营造田园农耕湿地风光基础上,规划耕读文化馆、耕读休闲馆、娱乐馆和相应服务设施。(8)茶马驿湿地以茶马古道驿站、古桥及田园风光构成的“古桥遗梦、花田芬芳”为特色。以湿地浮岛、台地花田、垂柳景观的规划建设营造生态环境;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线,通过驿站、古桥、古道等景观建设,配套停车场、栈道等设施,再现茶马驿站的古桥流水景观环境。
5 结语
该项目将临沧城区受生产生活破坏污染的河谷河滩宗地,打造成绵延20km的“活体过滤器”,旨在还原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规划建设提出修建微型河流湿地景观廊道的构想。河流湿地景观廊道通过系列生态湿地修复该区生态网络为原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改善公共环境,还河流以可观、可游、可玩的亲切、宜人的环境,打造靓丽的城市河流景观。通过区域绿道链接各功能湿地斑块,逐步带动整个河谷综合生态、休闲等立体产业发展,提升临沧城市形象,打造临沧城名片,以及完善临沧休闲养生功能,增加就业机会,建设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周年兴,俞孔坚,黄震方.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09):3108-3116.
[2]叶文,马有明,杨殷迪.绿色通道在保护地游憩规划中的应用研究――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绿道规划设计为例[J].旅游研究,2011(01):18-21.
[3]管晓舒.大庆市龙凤湿地景观廊道景观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4.
湿地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重要的基因库,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由于研究角度和出发点不同,对湿地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目前学术界多采用《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同时又规定:“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区域”。以此定义,《湿地公约》将湿地分为三类:(1)海洋/海岸湿地;(2)内陆湿地;(3)人工湿地。但是,并非所有的湿地都可以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审美性和可进入性征,因此,可作为旅游资源的湿地应比《湿地公约》中的定义范围要小一些。
一、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ái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86年在墨西哥召开的第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讨论了生态旅游发展问题,正式确立了“生态旅游”这一名词。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将其定义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的同时,创造经济发展机会,使当地居民受益。”从这一定义可以得出生态旅游最明显的内涵:即生态旅游强调是负责任的旅游,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应尽量为当地居民生活创造价值。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等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两个纲领性文件。生态旅游与经济、社会、环境联系紧密,实施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符合当今旅游发展趋势,因此,生态旅游被视为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理想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重要途径,强调以生态和环境为取向,同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湿地旅游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坚持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湿地生态旅游应界定为: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对湿地景观、物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和观察,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具有强烈湿地环境保护意识的旅游活动。
二、构溪河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构溪河发源于四川省苍溪县侨盘山,流经阆中龙泉、千佛、石滩、凉水、妙高、扶农,在河溪镇汇入嘉陵江。阆中境内长达79公里,流域面积658平方千米,其中林地23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62%。构溪河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好,有“川北小九寨”美誉。2009年4月被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ICGA)、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评为中华100大生态亲水美景,2011年4月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一)独特秀美的自然风光
构溪河流域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雨水充足,以常绿植被为主。流域内自然风光秀丽,河流蜿蜒曲折、清澈见底,河道下游水流变缓,河床呈“U”字型,在河道拐弯处形成众多自然湖泊;两岸青山夹道,绿柳成荫,良好的植被覆盖率有效调节区域气候。
(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区域内植被发育良好,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环境复杂,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基地。据统计,构溪河湿地有脊椎动物31目94科403种,包含国家一级珍稀动物中华鲟;树木64科126属461种,包含银杏、苏铁、水杉、香樟、古柏、鹅掌楸等十余种珍稀植物,其中属于国家重点I级植物有四种。构溪河湿地成为1000多种动植物的活体博物馆。
(三)丰富多样的人文文化
构溪河湿地位于四川东北部,流域内人文文化丰富。以人类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而留下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为依托的历史文化;以民俗风情所具有的吸引力而存在的民俗文化;以湿地为基础的比较独特或质朴或精粹的饮食文化;还有突出湿地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的独特的造型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包装的商品文化。这些湿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开发价值。
三、构溪河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构溪河湿地主要位于四川省阆中市,流经区域主要为传统农耕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要改变当地落后的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现状,需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度高,在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较大优势,目前世界上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特别是农村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之一。构溪河湿地发展生态旅游时充分挖掘地区旅游资源,发挥旅游产业的扶贫致富作用,促进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发展的有力措施。
(二)有利于构溪河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构溪河流经10多个乡镇,流域人口多达50余万,生活垃圾、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内,引起水质变坏。同时,在干流上已建成多座小型水电站,库区水流速度变缓,水体自我清洁能力变低,加上部分水产养殖如网箱养鱼的存在,造成部分水域富营养化。另外,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流域内农耕活动对农药、化肥依赖程度加大,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生态旅游作为环境责任型旅游,是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被视为湿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最佳形式之一。积极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将有利于构溪河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回复和提高湿地生态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和旅游者的自觉行为来促进构溪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
四、构溪河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发展策略
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不仅在理念上符合世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其本身丰富的综合能力也给湿地旅游目的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继续关注和管理措施的不断加强,给旅游目的地造成过大环境负担的旅游项目将会逐渐淘汰,而真正做到与环境协调发展,并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精神需求的湿地旅游将会争取到更广泛的市场。目前,构溪河湿地公园旅游开发还处在前期论证阶段,但是根据国内外湿地旅游发展的过程,该区域湿地旅游开发的思路可以概述如下:
(一)坚持生态均衡原则,以达到旅游可持续发展
由于构溪河湿地的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任何缺乏科学论证和利用都会导致区域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构溪河湿地公园的旅游开发必须“保护”当头,确立“保护性开发”的主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从生态效益。笔者认为,对构溪河湿地公园的保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对水和动植物的保护。水和湿地是保护区内最重要的生态和景观资源。构溪河流域内生活着众多动植物,其中不乏珍稀种类,这些动植物资源本身就是珍贵的旅游资源,保护好他们对保护区内旅游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植被保护上,加大植树造林工程,禁止滥砍滥伐;在动物保护上,加大禁猎、禁渔力度,同时对珍稀物种进行培殖。对水体的保护上,首先,要限制河流沿途乡镇排污,力争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再次,要限制流域内水产养殖规模,严格规定水产养殖饲料配制,防止水质的富营养化;最后,要力争拆除或改善部分废旧工程设施,如废旧水电站、拦河堰等,防止水体静止,增强其自净能力。
2、对湿地地貌的保护。构溪河湿地属于自然形成湿地,对湿地的开发应注重其地貌的原真性。例如:在景区的建设中应尽量避免大规模的土石建设;道路修建尽量根据地形设计,避免隔断生物活动区域;控制耕地,防止社区居民滥垦滥伐,随意开垦荒地、滩涂地区。
3、对湿地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了解目的地文化是进行旅游活动的动机之一,保护湿地公园的民俗文化是丰富构溪河湿地公园旅游内涵的重要途径。流域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嫁娶文化、饮食文化、典型的川北民居建筑、邻水而建的古镇、保存完好的唐代摩崖石刻从各个方面反映出独特的地域文化。对区域内文化保护应尽量保持其原貌,避免过度商业化。
(二)详细分区,分层开发
湿地旅游开发必须以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所以,为了合理开发湿地旅游,湿地旅游目的地必须要进行分区。1994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不同区域功能与要求不同,因此,所开展的生态旅游内容也有所区别。核心区实行严格保护,禁止旅游开发;缓冲区位于核心区,可开展线状旅游,如:科考、生态环保教育、生态观光等;实验区是开展旅游活动主要区域,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不宜进行大规模建设。
美国景观设计师理查・福斯特(RichardForster)于1973年提出同心圆利用模式,将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由里向外分为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该模式得到了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的认可(表一,图一)。
由于构溪河湿地公园面积较大,在开发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区进行,划分多个核心保护区,设立缓冲区和实验区,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科学合理地评价湿地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为了保证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湿地的利用必须适度、合理。因此,要对湿地及其各个分区进行资源分析和旅游生态影响评价,科学确定湿地旅游区的总容量和区内不同地段的容量,根据容量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和分布。一般来说,游客容量分为空间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和社会心理容量四类,目前空间容量与设施容量的测算已形成较为准确的量化指标。空间容量与湿地公园的面积大小有关,参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面积法计算公式:
C=A×D/a
式中:C---用面积计算法的环境日容量(人);
A---可游览面积(m2);
D---周转率;
a---人均占有游览面积(m2)。
由于构溪河湿地公园面积较大,在公园的不同区域应该设置不同的游览区,各个游览区的旅游容量也不尽相同。因此,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各个区域具体情况,因地制宜,较为准确的估算出各区域的旅游容量,保持生态与旅游的平衡。
(四)社区参与共享,实施“双赢”策略
社区参与是解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社区参与的方式,提高周围居民的文化素质、环保意识及生活水平,或者吸引他们进行股份投资并获得旅游利益的回报。利益因素是社区居民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最有力的动力。针对构溪河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应该在公园的不同区域开发不同的旅游产业,例如开发中游的千佛明代古镇,打造下游的石滩码头旅游,利用水库做文章,让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公园的生态旅游开发之中。
(五)建立高效的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湿地旅游管理体制的建立对湿地生态环境及维持湿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湿地旅游管理中涉及的部门广,牵涉众多利益主体,包括湿地拥有者、管理者、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各个方面[11]。构溪河湿地公园目前主要由水利部门监管,且跨越多个行政区,各利益主体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积极参与管理,容易造成“多头管理”现象,缺乏统一协调性。这种特殊情况造易成有利可图时齐头并进,无利可图时各自为阵,并且在开发与管理过程中资源利用分散,造成资源的浪费,责任追究无章可循。构溪河湿地公园在管理过程尤其需要专门的管理部门实行集中、统一、高效的管理,努力协调各职能部门责任与利益。
(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
做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人。构溪河湿地公园处于川东北偏远地区,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为提高湿地公园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应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训练有素的导游,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训练,提高服务意识、水平和质量,尤其应加强景区内从事旅游业的社区居民从业素质的培养。
五、结语
【关键词】西溪湿地;村落景观;规划设计
1 引言
“钱塘之溪,表里溪湖”(明・洪瞻祖《西溪旧志》),西溪湿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市区西部,是罕见的城中次生湿地,其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印社并称杭州“三西”。原始的西溪由苕溪古河道、上埠河及其支流和众多的牛轭湖、泥沼地、沼泽林构成。[2]隋唐以后,人类活动频繁介入西溪湿地,以农耕和渔耕活动为主,形成农田――鱼塘――塘基――洲渚――溪流的场地肌理特征,明清以后私人宅第大量拥入,与原住民渔耕和居住传统交织,虽然增加了环境压力,但也形成了其独特的居住文化。与许多江南古镇的河流或湖泊湿地不同的是,西溪湿地因积淤而生,因清淤而成,承载能力较低,并不适合容纳高密度的人口以及较大的开发建设活动,只能在保持田园水乡风貌的前提下有限度的人为介入。经过历代人的建设经营,西溪的建筑,其群落随机,结构松散,多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种种遗址间,仍能隐约寻绎到一种独特的居住文化和居住思想,为当代人所借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综合保护工程三期位于西溪湿地西部,如何在有效保护、培育生态的前提下,做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脉络的传承,达到人地和谐的要求,是设计者面临的巨大挑战与主要课题。村落概念的提出,综合考虑了总规的要求以及其它区块的功能定位,是三期地块的本土文脉所在,也是与其它地块的差异所在。通过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设计者希望寻求适合西溪湿地的居住模式,并契合时展与大众需求,以此激发更多关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 村落景观的历史特质
“一曲溪流一曲烟”,西溪充满幽静的山水景色和朴素的田园风景与西湖的风格截然不同,张岱在《西湖寻梦》卷5中说:“余谓西湖,真江南锦绣之地,入其中者,目厌绮丽,耳厌笙歌。欲寻深溪盘谷,可以避世如桃源菊水者,当以西溪为最” [1]。西溪自古就是隐逸之地,被文人视为人间净土、世外桃源。宋夏圭的西湖柳艇图中,水面与岸线蜿蜒曲折,木桥、小船、农庄远近穿插,行人水岸边往返前行,组成生动活泼的浓缩场景,疏密、远近、直曲的形象重叠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反映出水乡浓厚的生活情调。历史上的农庄、文人别业、庵堂祠庙等建筑纷纷建立,重隐而不重露,低调而不张扬,与周边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但是随着近些年来人的活动频繁介入,村落的建设呈现无节制的扩张趋势,布局散乱,建筑形象风格各异,与水乡素雅的风貌有相当的距离。村落景观的重塑,立足于回归自然,回归传统,但它不是仅仅停留在原有传统风格上,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体现时代特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和审美倾向,能够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3 村落景观重塑的设计理念
3.1 原有场地肌理特征的尊重与延续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2] 水是西溪的灵魂,园区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湖漾、沼泽等水域,整个园区六条河流纵横交汇,其间分布着众多的港汊和鱼鳞状鱼塘,形成了西溪独特的湿地景致。大多地块的民居建筑依河傍水而居,与河埠头、桥、舟等组合,依稀能体现水乡的人文特点。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溪场所塑造的目标,设计保留场地主体的农耕、渔耕肌理,对水系进行整理和必要的疏浚,结合保护培育规划,对现有建筑进行梳理,拆除、改造或者在原有建筑基地上新建,提炼场地水乡特色元素进行空间形态上的组合,形成四个各具特色的主题村落,命名为湿地休闲体验村、湿地民俗体验村、湿地艺术体验村和生态农庄体验村,村落的景观及内涵的注入围绕各自的特色进行规划设计。周边的环境因素被有选择的纳入场地设计框架之中,从视觉感受、生态融合等方面考虑与场所的交流,使场所创造的人工元素与场地历史、生态肌理、自然场景相互交融,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过规划设计后的场地肌理,从总平面上来看,与原来西溪是相似的。
3.2 原真性的体现与表达
西溪湿地整治紧扣水乡泽国、湿地风光的素雅基调,自然环境的重塑以及建筑场所的营造,既有水系的蜿蜒、竹林的清幽、芦花的飘扬,也有渔庄农家的清新安逸,塑造出中国山水画中的传统意境。重塑后的村落建筑,保留原有民居的传统特色,粉墙黛瓦,木构门窗,有的建筑组团前店后居,部分街段保留河道,临河而建,塑造具有西溪特色的村落街肆景观。农家、河埠头、小桥等场所设计中大都采用当地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农居形式,农居建筑大部分以一、二层的农家小楼为主,白墙小青瓦,或是木质等自然材料,素雅而朴实,与西溪淡雅质朴的风貌一致。同时,在居民社会调控规划方面,三期规划提出了“整体搬离、部分回迁、综合改造、延续文脉”的规划措施,通过回迁部分原住居民,延续传统的湿地生活方式,延续人与湿地和谐相处的关系,展现原真的湿地意象。西溪的山、水、村、田相结合,不仅具有特色的江南水乡风光,还因人们的生活劳作而展现具有乡土田园气息的风情画卷,如河渠行舟、竹林挖笋、茶园采摘、荷塘挖藕、社戏龙舟、潭塘网鱼、古街集市等,西溪湿地由此成为“活的湿地”,传承着西溪丰富的民俗文化。
3.3 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创新
西溪湿地被誉为“文化湿地”,三期规划区块内的人文资源可概括为三方面:
3.3.1 水乡文化:包括建筑、人的活动与水系的相依存关系及与之相适宜的民俗文化活动;
3.3.2 寺庵文化:场内及视线可及处有广福寺、观音庵等寺庵;
3.3.3 五常文化:五常文化以洪氏文化为重点,包括民间武术、兵器、龙舟等民俗文化素材。
三期规划设计对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并加以集中表达,文化的载体包括场地肌理、民居村落、建筑、景观小品等。保留场地主
体的农耕、渔耕肌理;挖掘具有五常特色的洪氏文化,包括洪氏宗祠、戏台、演武台、龙舟、洪园、庵堂等,融入湿地民俗体验村的规划设计中;通过保留、改造、迁建、新建等规划措施,体现湿地内建筑文脉的发展序列,以多元化的建筑风貌特征,延续水乡建筑的文脉、展望人地和谐的湿地生态建筑模式。通过对区内建筑的整治、改造,实现“民居博物馆”的规划目标。
4 结语
西溪以自然纳人文,其景观重塑追求的是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境界,村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并不是重建历史建筑或者简单复述中国古典艺术的内涵,而是在对历史文化及地域文化理解的基础上,用当今的审美眼光,用相对现代的理念来演绎,符合当代人们居住、生活、游憩的需求。期望这一设计实践能够为其它类似的湿地村落景观的塑造提供有效的借鉴。
图5 民俗体验村鸟瞰
参考文献:
[1](明)张岱撰,孙家遂校注.西湖寻梦.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3月)
[2]徐洁 何韦主编,周为 支文军 副主编.杭州新景观 西湖.西溪双西合璧.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6月)
[3]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编,中国景观村落.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2月)
关键词:生态文化;衡水湖湿地;思路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衡水湖生态文化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10YJA840035);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衡水湖生态文化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编号:HBl0XGLl43)成果
生态文化是由生态学向人文学科跨越的概念,也是近年来被广为使用的一个具有更新性的概念,其特点在于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研究发展人类文化。生态文化的核心是建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同发展的文化,它在人文视野和社会视野的范畴内实施生态实践,引导我们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观点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构建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然而,我们需要看到,任何文化建设的层面都是由一个个点构成的,在生态文化的建构中,湿地地区以其相对的特殊性而成为值得去关注的一个点。衡水湖地区拥有十分丰富活态的文化,建构适合时展的生态文化有助于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同时,对于一个地区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借助文化的力量来提升“水市湖城”建设的高质量,把文化内涵、优秀传承融和于城市建设,更是具有显而易见的重要意义。时代条件下,人们对湿地地区独特的生态体系变得尤为关注,在此基础上,生态文化的提出前所未有地将先前的生态体系和居民的生存生活结合起来。当我们用这种目光来观照衡水湖湿地的时候,就必然会呈现出一个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
一、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首先是总体性的
就衡水湖湿地地区来看,传统上我们对这个号称“京津冀最美湿地”的地方进行的是生态环境意义上的关注。我们注意到了它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但是往往接下来的指向就是衡水湖湿地在调节京津冀地区气候和抗旱防洪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由此出发,发展思路指向了引黄济冀(津)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实施给邢台、衡水、沧州、天津等地区严重缺水状况带来的环节,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的光辉前景。我们还注意到了衡水湖湿地是众多珍稀鸟类的栖息地,是动植物多样性和物种繁衍的基因库,并由此出发,指向了它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站在湿地生态研究的基点上,以上的关注点是无可厚非的,并且无疑能够给我们带来切实的可见价值。但是,当我们基于生态文化的立场上再来关注衡水湖湿地,恰恰就会发现传统观照上的偏颇之处。生态文化立场告诉我们对于衡水湖湿地的研究要着眼于文化的大视野,对湿地地区的生态文化发展进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总体性观照。
宏观层面,对湿地进行的生态研究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生态文化给我们带来的是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一体,由生态视角高度切入的视角,显然纯自然科学范畴的研究有失偏颇。文化是由“人”高度参与的创造,即便是单纯的说衡水湖湿地,也是结合人的立场角度出发进行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永远也不可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它本身是有人的烙印存在其间的我们应当建立起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人的空间这一概念。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对任何一个方面的研究,都应当注入“人文”的观念只有把人文观念注入其中,我们才能对各个微观层面的共性和个性进行剖析,进而将具有人文共性的特征特色发掘出来,在宏观视角下加以观照,形成总体性的生态文化发展思路。
二、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是全面可持续性的
对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关注应当将当前状况和长远发展结合起来。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观念是早就存在着的。以往基于环境立场对于湿地地区的关注无不是有着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但是,关于衡水湖湿地的明确的生态文化发展的观念在当前并未被指出,生态文化发展关注包含人类在内的“生态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种思路要求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联系性,尤其是人与湿地的关联。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这是美国人巴里・康芒纳上世纪70年代出版的著作《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中阐述的生态学法则,从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处于文化层面的生态圈是一种具有全面包容性的全新架构,只有在此意义上,才能够形成封闭的循环,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应当明确提出,同时,更需要建立在明确的认识之上。
湿地地区生态文化的全面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建立生态思维,应当看到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语),人作为一种“类”的存在其价值的实现需要在多重关系中展开,而“自由自觉”的本质特征是趋于固定的指向从历史角度看,衡水湖湿地地区居民与湿地的关系是趋向自由和谐的农业社会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以个体耕作和小型渔业为主的生活实践并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有威胁的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呈现为一种先天性的可持续状态;进入工业时代,衡水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危机,衡水湖湿地反而难得的未受到大的损害,为生态文化的发展赢得了难得的高起点。因此,生态文化发展需全面地观照衡水湖湿地的历史和现状,进而进行可持续性的展望。
三、湿地地区生态文化发展的思路应是一种主体性的观照
生态文化的根本目的是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承认自然界自身内在价值,将自然界放到和人等同的位置也就成了基于生态文化视角的价值观念。按照存在主义的说法,人是存在原本意义上的存在物,因而具有无可争辩的主体性地位。可是我们需要看到,自然才是人存在的根本,不是从“自我”的立场出发,而是站在生态文化的立场上,我们会看到自然靠人显现其存在价值,而人却是“在自然中得以呈现”。因此,人和自然之间不应当是单纯的主客体的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当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文艺论家提供给我们“主体间性”这一说法,而生态文化所追求的,恰恰是如何协调这种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