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外汉语教师

对外汉语教师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06 13:52: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外汉语教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外汉语教师

篇(1)

[关键词]体态语 对外汉语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87-02

引言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入发展,师资力量专业化的问题也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对外汉语教师的培训标准正逐步提高,不再仅重视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表现也正成为考察教师能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就包括体态语的运用。自然、合理、巧妙的体态语不仅可以辅助课堂言语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化,而且还可以增添教师的个人魅力。本文通过对教师体态语内涵和分类的描写,解释了它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其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总结出了合理运用体态语的教学策略,希望以此能为对外汉语教学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一、教师体态语的内涵与分类

(一)内涵

体态语是“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和眼色以及沟通者和接受者的空间位置关系等一系列与沟通者和接受者的身体姿态有最直接关系的伴随语言手段”(耿二岭 1988)。[1]它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一种,可以辅助语言交际使意义表达的更加具体、准确、完整。

(二)分类

1.眼神。师生间的眼神交流是非语言交际中的关键,也是教师自信与否的重要表现。不断的眼神接触不仅可以良性激发留学生的兴致,还可以获得他们的信任。教师在进入教室时应首先环顾所有学生,以起到与班级同学打招呼问好的作用。当教师需要提问或者表现关心时,可以单独注视某个学生,但要注意合理分配注视时间,要让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被重视的。另外,要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眼神,比如赞许的目光,鼓励的目光等这一系列积极的眼神。教师需注意的是要避免消极眼神,不可怒视、漠视学生,这样既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又破坏了自己在留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2.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往往能透露出人心里的喜怒哀乐,因此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准确慎重的把握好面部表情的使用,可以配合课文内容和词语具体意义做出不同的表情。使用面部表情语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不应该把课外情绪带到课堂,影响了学生。相比年长的对外汉语教师,年轻教师的表情语可能更为丰富,但不要过分夸张,要有限度有节制。另外,在面部表情语中,微笑的效果尤为显著。一个面带微笑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还能拉近师生彼此之间的距离,使留学生更信任自己。

3.手势。手势语虽复杂多变,但却是效果最为直观明显的。首先,它可以帮助教师解释所描述的教学内容,比如在表示向上或向下时;其次,它可以表达感情,比如表扬留学生或者振臂欢呼时;最后,它还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指示学生接下来要做的内容。手势语的运用要自然、得体、适度,不可过分夸张或者手舞足蹈,否则会使学生感觉教师轻浮,也不可完全不用手势语令学生感到呆板沉闷。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停止消极手势语的使用。

4.身体姿态。又名“整体体态语”,包括站姿、坐姿及走路姿态,它能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有人指出西方课堂较为随意,有的教师甚至坐在讲台上为学生讲课,所以汉语课堂应该效仿。但在这里笔者认为,中国的对外汉语课堂应体现出中国式课堂教学模式,所以身体姿态语言不宜过分随意。但不妨可以使自己轻松亲切些,以缓解课堂压力,拉近师生距离。

5.服装修饰。对外汉语教师的整体服装还是应以简洁、大方、端庄为原则,不宜另类花哨。女教师不可佩戴过为夸张的装饰物或者化妆过浓,男教师衣着则要干净得体,不可穿拖鞋授课。总之,看起来舒适而又整齐的衣服不仅可以体现教师的衣着品味和个人修养,还可以增强他们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切感,给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二、教师体态语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属于师生间的言语交际行为,这其中就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教师在重视语言交际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行为。其中,在非语言交际中,体态语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和作用。试想在对外汉语课堂上,如果教师只是语速适中,语调平淡的讲述课文内容,没有眼神交流,没有表情变化,也没有肢体语言相配合,那么留学生会对教师有怎样的印象。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并存,体态语辅助语言来共同阐释教学内容。尤其是在零起点或者初级汉语班上,体态语可以帮助教师更顺利的完成与留学生之间的交流:手势语可以告诉学生教师接下来要表达的内容;眼神和面部表情的搭配可以鼓励学生自信的回答问题;动作和表情的配合则可以为学生解释词语意义。体态语在辅助语言使用的同时,还会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有的教学内容用语言解释可能相对复杂,但如果使用体态语,则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另外还需注意的是,体态语只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才能通顺的表达意义,它有自身局限性,切不可脱离了语言环境单独使用。

三、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体态语是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留学生情绪的起伏变化,影响着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

(一)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保证课堂顺利进行

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可以让教师了解到课堂进展情况,便于及时调整。对外汉语课堂重视师生间的互动,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体态语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了解他们是否接受自己所讲述的内容。课堂教学活动是双向的,因此,教师通过留学生的体态语可以更直观准确的了解他们当下的心理变化,也便于自己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心态,以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

有的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始终保持一成不变的表情,让留学生很快就产生了视觉疲劳,进而影响了听课效果。如果这时教师能够搭配上合适的体态语,便可立刻使讲述内容生动丰富起来。教师不断变化的体态语可以帮助留学生提高注意力,减少他们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充分调动其积极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保证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体态语的运用还可以帮助留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语言词汇和语法知识,使之形象化、具体化,以便更快地完成教学目标。

(三)帮助教师更好地塑造教学形象

课堂是展示教师风采的重要平台,学生对教师印象的好坏除了其教学水平高低之外,还有教师体态语运用的是否合理。相比同等授课水平的教师,一个有着准确、得体、优雅体态语的对外汉语教师往往更能受到留学生们的青睐。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留学生更倾向于肢体语言生动大方,面部表情丰富而不呆板的对外汉语教师。的确,体态语不仅能影响一堂课的成败,还能反映出教师的文化素养,决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四)加强沟通师生感情,建立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是检验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其中就包括体态语的运用。和蔼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亲切的形象,这些积极有效的体态语都能为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愿意真心的和教师交流学习上的心得体会,并对其产生信任感,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

四、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的运用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教师运用体态语是否准确得当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笔者主要提出四种如何把握体态语的方法来供大家参考,希望教师能充分利用好体态语,保证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质量。

(一)情感

运用好体态语的前提基础是教师首先应该从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的想要鼓励留学生学习汉语。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生长背景,有的性格奔放,有的敏感害羞,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亲切的微笑着鼓励胆怯害羞的学生,或者可以配用手势表扬、赞许他。另外留学生年龄差异也比较大,有些年长的学生自然就会更羞涩、更害怕回答问题,但同时心里又有着很强的自尊心,教师在针对这些对象时,也应该积极配合好自己的眼神、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给予学生更大的鼓励,如必须提出质疑时,也应该面带真诚的指出问题,切不可因体态语的不得当而打消他们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二)教学对象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跨文化教学,因此教师应该妥善运用自己的体态语,尊重不同国家的体态语习俗。对外汉语教师应该事先清楚的告诉学生任何课堂体态语都没有冒犯他国文化的意思,并尽量了解留学生母语国家的不同体态语习俗,如遇到有歧义的地方,教师应在课堂上尽量回避,避免冲突。教师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留学生也可以使用不同的体态语,如果班级上年轻学生较多,可以选择较为活泼的体态语来配合课堂内容,但如果年长的留学生较多,教师的体态语则要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体态语的对比来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加深理解。

(三)教学内容

教师使用体态语是为了辅助语言教学,能够使留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所学习的内容。比如在学习“酸、甜、苦、辣”时,教师就可以运用面部表情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还可以让他们参与进来,做不同的表情,增加互动机会。体态语的优势在初级对外汉语教学中更为突出,初级留学生掌握的汉语词汇比较少,语法内容比较浅显,就需要教师配合明确易懂的体态语。比如在零起点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翻书,就可以边说“翻书”边做一个手势告诉学生,这样有利于形成一系列的固定体态语,与留学生达成默契,便于课堂交流。

(四)自我提高

体态语风格的形成也体现着教师的性格、修养和素质。年长教师的体态语大多端庄稳重,青年教师的体态语多为活泼夸张。不管体态语的风格是怎样,只要能够真诚、准确、恰当、运用自如即可,千万不可虚假、做作,这样只能破坏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使课堂气氛变得尴尬。另外,对外汉语教师也要加强自身的教学修养,课堂上站姿、坐姿要得体,与学生眼神接触时要自信,衣着需整洁、大方,不可手舞足蹈,也不能双手按住讲桌不动。最后,体态语还要和语言教学相呼应,不可脱离了语言,否则就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夸张滑稽。

五、结语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运用虽不能取代言语教学,但却可以补充、解释、说明语言交际行为,进而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其实,对外汉语教师体态语的研究空间还很广阔,笔者在此也只能是抛砖引玉。如果教师能充分认识到体态语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之上合理把握体态语的运用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便会更富魅力。

【参考文献】

[1]耿二岭.体态语概说[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2]庄锦英,李振村.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篇(2)

关键词: 高校对外汉语教师 焦虑感 成因 后果 对策

随着对外汉语事业的蓬勃发展,加入到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的人员越来越多。由于对外汉语这一学科起步较晚,加之我国高校编制管理比较严格,因此进入到高校担任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十分有限。因此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十分珍惜,也愿意为自己选择的事业全力奉献。与社会上众多从事对外汉语事业的教师相比,高校对外汉语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更多的自豪感与职业归属感。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对外汉语学科的新兴性,在我国高校里,除了若干所实力雄厚、起步较早的综合院校和师范院校以外,许多院校的对外汉语学科的教授、副教授数量不多,学术梯队尚未形成,学科的总体科研水平与其他传统学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实际情况给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种第二语言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外国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注意形象、用语、每一个细节,否则会影响中国教师在外国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另外,第二语言教学在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上也需要教师投入更大的精力去钻研和总结。对外汉语教师的高标准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而在压力下产生的焦虑感会时隐时现。

一、对外汉语教师焦虑感的表现及成因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是由不确定、烦乱及忧惧等感受组成的不愉快情绪体验。焦虑本身并不是一种病态问题,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经历。[1]在一定程度范围内的焦虑并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变焦虑为动力,但如果焦虑时间过长,或者强度加大而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精神就会处在一种紧张的情绪下,这样会给身心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许多研究表明,高校教师的焦虑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随着近年来高校制度改革力度加大,教师的职业稳定性发生改变,高校教师的未来职业发展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也使教师焦虑感增加。[2]对外汉语教师以教授外国学生汉语及汉语言文化为己任,与高校其他学科专任教师相比,具有人数较少、入职学历要求偏低(许多学校硕士学位即可)和更加重视教学能力的特点。特殊性使得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群体的焦虑感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对学科地位的焦虑。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语言学界提出:“要把对外国人的汉语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3]此后的30余年间,学者们不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揭示对外汉语教学的规律,为整个学科建设作贡献。但不可否认,由于对外汉语这一学科起步较晚,加之许多学科基础问题仍在一步步摸索中取得成果,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对自身所从事的学科的前进方向不是很明确。在有的院校,专职对外汉语教师人数较少,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繁重,科研时间难以保证,加之没有学科带头人,学科团队无法形成,学科建设无从开展。学院成立了,却没有自己的学术委员会,学校相关机构对该学科重视不够,这些都使对外汉语的学科地位相对比较低,对外汉语教师也显得比其他教师低一等。面对弱势的学科地位,以及尚未形成的学科团队这种情况,对外汉语教师产生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而且此种焦虑的情绪可能会长期存在,直到所担心的情况有所缓解。

高校教师都面临着职称评聘的问题,有的高校对外汉语学科尚未形成自己的学术委员会,专任教师在职称评聘时要依附于其他院系,职称晋级难度较大,这势必会使对外汉语教师产生忧虑,担心自己在评聘中处于劣势,名额被占,被评聘的可能性变小,甚至担忧自己长远的职称晋级,对自己的职业前途感到迷茫。

(二)对自身科研及进修的焦虑。

高校教师的入职门槛近些年越来越高,同时高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人事部门对教师的考核指标中,在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承担的科研项目是很重要的一个依据。这一点对所有的高校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在这种考核指标的指挥下,教师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出版专著。对外汉语这个学科起步较晚,相应的学术期刊和科研项目的数量比较有限,这就加大了教师科研工作的难度。而实际的情况是,由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一些院校的对外汉语教师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承担着一定的留学生管理工作或者教学管理工作,比如有的院校实行班主任制度,协助学院的整体教学工作,同时让留学生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有被关怀感。这些工作是学院发展的需要,但这种教学外的工作却占用了教师许多时间和精力,所以对外汉语教师的科研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对外汉语专业的首届博士生培养始于1998年,从这时起,对外汉语教学的学历层次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才基本完善起来。我们应该看到,十余年间培养的博士生数量是有限的,所以现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硕士生占了大半。但是高等院校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是必然趋势。大量硕士学位的教师面临着继续进修的紧迫压力。进修是每位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件大事,但是由于博士录取人数有限,考取存在难度,另外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与继续读书甚至是家庭之间的平衡,而这三者哪一方都不可偏废,这就给对外汉语教师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三)对教学的焦虑。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因此它具有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教师需要有更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应具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机智的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及人际调节能力。每一堂汉语课对于教师来说都是未知数,一些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曾有过不同的尴尬的教学经历。这种教学中的尴尬或者碰壁成为了某些对外汉语教师的一种心理负担,担心在以后的教学中再次出现自己不可预料的问题。当然,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学经验的丰富,许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收放自如,能够很好地化解一些课堂出现的问题,不过教学前的焦虑感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教师心里。概括起来,对外汉语教师对教学的焦虑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焦虑

课堂是留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主要场所,汉语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毋庸置疑是十分重要的,第二语言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更重视教师对课堂气氛的驾驭,更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下学习语言。所以课堂气氛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是影响教师能否积极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课堂教学是即时性的、不可预见性的,教师备课再充分,如果学生状态不好,不能很好地配合,或者某一知识点学生难以理解,势必会影响教师的情绪,使教师有深深的挫折感。这种挫折感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失去信心,对教学产生焦虑,害怕再次出现不理想的教学。如果问题不能解决,教师就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没有信心,在每次上课前会有焦虑感,这样会影响教师的正常发挥,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对学生提问的焦虑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许多习以为常的表达或语句中国人是不会在意所以然的。但是作为外国人,留学生经常会有一些语言对比的问题,甚至是古怪的问题。这种情况大部分对外汉语教师都曾经遇到过,一些问题让教师难以在短时间作出合适的回答。例1.“你听什么音乐,我就听什么音乐”。这个句子中的“什么……什么……”句型。这个句型的意思经过教师的解释,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其意思,但是就阿拉伯语国家的学生来说,就会比较疑惑这种句式的存在性,即他们认为句子中要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用更简单的形式来说明。例2.“你明天用不着来学校了。”这个句子中的“用不着”是“不用”的意思,这个问题学生容易理解,不过一位克罗地亚留学生突然问:那为什么用“用不着”呢?例3.在讲“口吃”这个词语时,老师讲解:这是个形容词,学生之前曾经学习过形容词的AABB形式重叠,比如“干净”,我们也可以说成“干干净净”,“红火”也可以说成“红红火火”。有学生就直接说出了“口口吃吃”。老师予以纠正:“口吃”这个词没有重叠的形式。学生就问:为什么这个词没有?以上三个例子中学生的问题均不属于知识点范畴的问题,学生是在已经理解了所学语句或词语的意思基础上提出了更深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可能每个对外汉语教师都遇到过,外国学生从语言学习者的角度来看待汉语中习惯的表达,会提出让教师在短时间内难以作出合理合适解答的问题。有的教师对这种情况一笑了之;有的教师则深感自己在课堂上没有回答出学生的问题或者敷衍一下而心情低落,感到自己作为老师丢了面子,从而产生对课堂中可能随时出现的一个个未知提问的焦虑。

3.对师生关系的焦虑

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无疑对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课堂上师生的精神面貌和情绪会受到生活中其他事情的影响,课堂上的一些微小的行为对于不敏感的教师和敏感的学生,或者对于敏感的教师和不敏感的学生来说,容易导致师生之间发生不快,甚至使良好的师生关系发生改变。我在听课中遇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堂口语课上,老师在讲到“奇怪”这个词时,开玩笑地拿班级中某位同学做例子来造句:“××同学今天穿得很奇怪。”事实是,这位同学的服装是有些特别。但是老师的句子一出,这位同学就非常不高兴,并且质问老师:“老师,你为什么说我穿得奇怪?”这个学生心灵十分敏感,老师的一句玩笑话让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显得有些尴尬,在教学中的主动地位就变得比较被动。

当敏感的教师面对随便的学生时,也会出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希望课堂上学生能够认真听讲。但是有的学生因为晚上睡得很晚而早上上课没有精神,学生本身又比较随便,索性趴在桌子上,显得很懒散。这种行为是他在极其困倦状态下的自然行为,学生自己也知道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如果这时老师对此行为比较在意,就会对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如果对此行为加以制止,会让头脑混沌的学生感到不快,可能平时对老师的好感也烟消云散了。这样师生会因为一些小事情产生误解,使师生关系略显紧张。师生之间的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消弭,敏感的教师势必会产生一种对师生关系的焦虑。

二、焦虑感带来的后果

产生轻微的焦虑感时如果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并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会将焦虑感变为工作的动力,使自己有更大的提高。但是如果焦虑感不能及时得到消解,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后果,影响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焦虑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一)焦虑感会影响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教师的职业成就感。

前文提到对外汉语的学科起步较晚,学科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同时有的院校对外汉语教师在职称评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导致的焦虑感会使教师对自己的学术方向信心不坚定,对所从事的职业的热情降低,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发挥,加之对外汉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科研任务的完成只能靠自己挤时间,疲惫感加重,这样会使对外汉语教师对所从事的职业有一种复杂的心态,既从中获得乐趣,又需要付出巨大的精力,同时还要达到科研指标,于是焦虑感会使教师的成就感大大降低。

(二)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正常发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的焦虑及课前的焦虑均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心情,使教师处于压力中,影响教师的正常发挥,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焦虑心理导致教师总是担心一些问题的出现,比如在教学中会不会出现错误、课堂气氛不活跃怎么办、学生听不懂怎么办、学生突然提了一个自己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怎么办,这些焦虑感如果时常萦绕在教师的脑海中,教师的教态就不会自然大方,而是显得紧张不安,在教学中难以讲得精彩。

(三)影响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尊重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则会更有劲头,学习主动性也更强。对教学的焦虑尤其是对师生关系的焦虑会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存在心理偏见或阴影,在课堂上不能坦然面对学生,比如在提问时不愿意让某位同学回答问题,或者刻意回避某位同学,不愿意与之交流,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不愉快的感觉,有时学生还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会对师生关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减轻焦虑感的对策

(一)相关领导应有所作为。

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正在蓬勃开展,该事业应该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学院的领导在着力扩大留学生规模,以及提升学院整体办学实力的同时要给予对外汉语教师应有的重视。学院领导应为教师的科研进修提供方便,给教师提供良好的学术氛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坚定的信心,尽量减少教师对职业的担忧。领导对教学和教师的重视势必会使学院的留学生教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教师应以更乐观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事业。

对外汉语教师是一项非常光荣的职业。作为教育战线上的外交官,他们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在讲台上向外国学生传授汉语和中国文化是一件自豪的事。除此之外,在高校外就职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要远远大于高校在编教师队伍,因此,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职业有无比的自豪感。虽然工作压力比较大,但是也应该认识到事业的荣誉感和工作的幸福感。如果能够以更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工作,教学中的焦虑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三)端正心态,踏实前进。

高校对外汉语教师肩上承担着一定的压力,同时又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开拓职业前途。在不成比例的付出和回报中,有一些情绪是正常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对待事业不急躁,不贪多求快,而应踏实前进,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逐渐积累,逐渐成长。对外汉语的学科建设上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对外汉语教师应在教学的基础上勤于思考,勤于钻研,将一些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上升为理论思考,在能力所及的条件下,多撰写论文,将自己的每一点思考都变成理性的论文,使个人的科研能力一点点提高,让一时的努力变成日积月累的不懈坚持,定会在学术上有所作为,这样在自己的学术道路上也会越走越宽。

(四)备课充分才能有备无患。

每个教师都会在课堂上遇到自己不能很好解答的问题,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应在课后注意积累问题,反思问题所在,可以与同事切磋,寻求最佳答案。课前要充分准备,针对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将自身对课堂教学的顾虑及担忧降至最低。在每堂课后要做到善于总结,养成做教学笔记的习惯,把每堂课的教学情况,包括学生出勤情况、课程进度是否完成、教学难点是否解释清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优点都记录下来,这样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有积极作用。长此以往,教师对教学的自信就会加强,焦虑感就会减弱。

(五)在教学中注意多与学生沟通,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课堂的灵魂人物,教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果。在师生关系方面,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多些宽容,多写关爱,少些批评,少些责难。留学生课堂是由多元文化国家的人组成的,师生之间可能会产生摩擦,而有时候学生之间也会有不快发生。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该成为课堂的剂,成为学生心中值得信赖的好师长、好朋友。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树立可亲可敬的良好形象,尊重每一位学生,注意教学用语,不做伤害学生自尊心的事情。

四、结语

产生焦虑感是教师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的一种正常现象。在工作中教师自身要端正心态,以爱学生爱事业为本,胸怀广阔,踏实进取,既要使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逐步提升,又要注意自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让自己在良好的心态下展开工作,让自己的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汪金翎.教师的焦虑与自我心理调适[J].前沿,2001,(3).

篇(3)

摘要:身势语作为对外汉语课堂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在汉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很可能产生语用失误,特别是对初学汉语的人来说,即使教师教给他们“入乡随俗”的观念,根深蒂固的文化背景也不可避免地让学生感受到巨大的差异。本文从分析身势语及语用失误出发,通过比较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身势语差异,总结了一些避免失误的策略,希望引起对外汉语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身势语;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用失误

一、 身势语的定义和作用

什么是身势语呢?身势语是一种非语言的交际工具,它包括眼神、手势、身体动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等内容,是人们借助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信息系统。它既不同于口头阐述、书面撰写,也不同于图片、实物、音像资料等辅助语言,它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手势、身姿来表意的一种特殊的教学语言。

身势语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在讲解“开灯”“关灯”“开门”“关门”等词语时,教师可以配合身体动作来让学生快速明白其意思。在讲解一些汉字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身势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解“大”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双手分开平行、双脚叉开来做成一个人形的“大”字,学生一看便知。

二、 语用学及语用失误

语用学是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如何恰当表达和准确理解的学科,它查找并确立使话语意义有效到达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是指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因为没有达到完满的交际效果而产生的差错,“是因语用差异而导致的误解、不合乃至冲突,而偏离交际目的的语言行为”[1]。在这里,我们不用错误而用失误,是因为这类失误并非来自语言本身的错误,而是由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各自的理解不同所造成的。在跨文化交际中,“因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双方在认知和理解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偏差,导致语用失误,由此增加交际过程中的障碍”[2],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的身势语也可能出现这一语用失误。

三、 中外文化的语用差异

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出于教学目的而使用的一些身势语对中国人来说容易理解,但置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这些身势语则具有不同的含义。下面就以中英、中意、中俄、中法身势语的对比分别进行阐述。

(一)中英对比

1. 指代自己时,英语国家的人用食指或拇指指着自己的胸部,而中国人只用食指指着自己的胸部或面部。

2. 计数时表示一、三、六、七、八、九和十的方式与中国不同。一是举食指,屈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三是举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用拇指按住小指;六是将一手五指伸开,加另一手食指;七、八、九、十是一手伸开,依次将另一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和拇指加上。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顾及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他们的理解能力。

3. 英语国家的人把中指叠在食指上交叉着举在胸前表示但愿如此、希望成功、不要失败;中国人则以此表示“十”这个数字。

4. 英语国家的人不断转动手指上的戒指,表示情绪紧张或不安;在中国,如果有人这样做,很有可能被认为有“显富”之嫌。

5. 用V型手势表示“胜利”是手心向外,中国人用此动作表示“二”这个数字,但现在也借用了“胜利”这一含义。但是如果手心向里,人们则常常会理解为一种掩饰地或强化地举起中指的辱人动作。

6. 招呼他人过来时,英语国家有两个常用动作:一是食指朝上向里勾动,在中国这一动作则有失庄重;二是用手掌向上或向左朝自己方向招手招呼成年人过来,对幼儿和动物则手掌朝下向自己方向招动。中国人正好相反,即手心向下是招呼成年人,手心向上是招呼幼儿和动物。

7. 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圈表示某某简直是疯了或太古怪了;而在中国这一动作是让人动动脑子。如果教师在上课时启发学生动脑筋时用这个的话那就会造成语用失误。(二)中意对比

1. 在意大利,“两手重合,双手来回搓,表示对某件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满意,表达‘太棒了’的意思”[3]。因此,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这个手势,意大利学生肯定会认为你是在表扬他。

2. 意大利人用手在下巴下面往前擦,表达的意思是“这事与我毫不相干”。

3. 意大利人“一只手的掌心朝下拍击另一只手的掌面,上下挥动,伴随着愤怒的脸色,意思是‘你快滚吧’”[4],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中一定不要做这个动作。

4. 在意大利,捋下巴是表示厌恶和不耐烦,有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师可能会无意识地做这个动作造成语用失误。

以上这些手势都存在于意大利,对于中国人来说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误会。

(三)中俄对比

1. 俄罗斯人在表示“吃得很多,很饱”的时候,一般是把手掌抬到齐脖子的地方,用食指或手掌横着喉结划线, 意为食物塞满到喉咙了;中国人则会用手拍拍胃部表示“饱了”。

2. 指示“我”的时候,俄罗斯人右手握拳,屈下臂回指自己的胸,很忌讳用手指指人,一般都是用头来指,实在要用手的时候也是用手掌。

3. “用手指算数时,俄罗斯人习惯左手摊掌, 右手食指依次拔动左手指头(从小拇指开始向掌心拢)。如一只手算,则自小拇指开始一一向掌心收……而中国人指算法是从小拇指开始, 一一往外拔。”[5]

(四)中法对比

1.在表示“请安静”这个意思时,法国人通常一只手做成C形状,手心朝外,然后拇指与其他手指一起撮合,一张一合,这是以礼貌的方式要求安静。而中国人则是一手或双手平伸胸前,手心朝下,手腕带动前臂做上下按的动作。

2. 法国人表示“请见谅”的时候,通常将一手的四指搭在另一只手指背上,捂在嘴巴上,以此表示歉意或某件事没做好。但同样的手势在汉语中的意思可能就是表示吃惊或不可理喻了。

以上只是简单比较了几个国家与中国身势语的一些不同,但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学生不仅局限于这几个国家,所以其他一些国家与中国的文化差异也会造成身势语的语用失误。比如“翘大拇指”这个简单的动作,很多汉语教师会在课堂上使用以表示对学生的称赞,但这个动作对不同国家的学生来说却具有迥然不同的意义。在英国、澳人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翘起大拇指代表搭车,但大拇指急剧上翘就是侮辱人的信号,表示数字时大拇指表示5;在日本表示老爷子、男人和最高地位;在斯里兰卡、墨西哥、荷兰等国表示祈祷、幸运;在孟加拉国有十分讨厌的意思;在希腊就是表示让对方滚蛋。

四、 引起语用失误的原因及对策

引起语用失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等等,但是语用失误的产生更多的是根源于母语文化及语用规则的干扰。“由于母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因素是自幼习得的,因此在学习汉语时,这些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都会与汉语发生冲突,形成干扰。”[6]

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汉语语用规则和文化的教学,给学生灌输“入乡随俗”的观念,并且在课堂中适当地进行文化对比及语用练习,强制性地让学生了解文化的差异。毋庸置疑,这些对初学汉语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能够在日常教学及学习中不断总结文化差异,尽可能地避免语用失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注释:

[1][2][6] 罗艳梅:《浅析汉英语言的语用差异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影响》,《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第12期。

[3][4] 崔显军:《意大利人的手势语》,《世界文化》2008年第2期。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素质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同时还应具备传递知识的能力,应该是知识和能力并举的。

对外汉语教师,即针对外国人教授汉语的教师。和普通的汉语教师不同的是,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外国人,汉语教学是属于第二语言的教学,与此同时,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正是由于其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环境等等因素的特殊性,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就必须具备比普通汉语教师更为丰富的知识和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一、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对语言的定义、本质、结构、规律,以及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应该熟练掌握汉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如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掌握了汉语词汇方面的知识,教师会具有快捷地辨析词义的能力,同时了解汉语多义词不同义项的句法;掌握了汉语语法知识,教师可以敏锐地发现学生犯的语法错误,并加以准确的纠正,这样也可以减轻学生学习汉语的畏难情绪;掌握汉语修辞知识,教师不但能指导学生的写作,而且能使授课变得更加活泼、生动、形象。

会说标准的普通话。对外汉语的首要教学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汉语基本口头交际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的口语使用特别多,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他们对第二语言的接触,基本是来自口耳相传的语言,习得的语言多由模仿而来,课堂是他们主要的语言学习环境,模仿对象主要也是教师。因此,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必须标准、清晰、鲜明、简练,每一字、一词都不能含糊不清。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应具有一级乙等以上的普通话水平。

精通至少一门外语。因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外籍学生,为了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外语是对外汉语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较方便地与学习者进行深入沟通,从而拉近师生距离;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学生母语对目的语的迁移作用,比如懂英语的教师不会在美国学生说出“我吃的饭在食堂”时感到疑惑,从而更科学地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有针对地利用汉外对比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吸收课堂上的内容,减少不必要的解释过程,使教学有的放矢。

二、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

作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的历史发展、地理概况、民情风俗、各类艺术,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规范、宗信仰,等等。因为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形式和载体,语言学习中文化的理解和语言的理解是相辅相成的,文化的底蕴有助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对词汇的理解。在对外国人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一个好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既有本民族文化的修养,又要有国际文化的修养和开放性思维。具备了丰富的文化之外,对外汉语教师还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技能,例如,掌握一些中华才艺。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是中华语言的传播者同时也担负着中华文化传播者的重任。在课堂上适当的引入一些中华才艺的展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使外国人更深入形象的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还要掌握一些文化技能。

三、教学的方法和技能

一名教师的优秀不仅在于他自身知识的积累,还在于他能否有效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因此,能够形成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首先,应该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有的老师本身具备了丰富的知识积累,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时,老师就需要通过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对学生心理的掌握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老师制定出高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其次,培养教学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个人素质的体现,它包括了观察力、课堂组织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明锐的观察力可以使老师及时的发现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存在的原因,这样就能够帮助老师更有效的实现教学。优秀的课堂组织能力,能够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积极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一名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还应该具备学生犯错误时的宽容度,对外汉语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学生在母语的影响下来重新学习汉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看待学生出现的暂时性错误,适时、适当的进行纠正。

篇(5)

教师的职业能力就是老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过程高效完成的一种教学能力。首先,能力不是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是实际表现出来的。第二点,能够体现一个老师职业能力的另一方面就是能否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所收到的成果,使学生们学到知识,看到他们的进步,教师职业能力需要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展,进步,进而使自己的能力稳定。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需要掌握哪些职业能力

1.对外汉语教师的思想品德素质

教书育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亲身体验,努力实行。首先自己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忠于祖国,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道路,让广大留学生们感受到中国教师的爱国情怀。对外汉语教学的所针对的学生比较特殊,都是一些对汉语文化有兴趣的留学生,并且这些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多,学习汉语的激情不断高涨。所以对外汉语教师的教育行为不是个体行为,而是代表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这种教育行为也不单纯是教授汉语知识,而是向世界展示中国,宣传我们的民族文化。

2.教学组织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是课堂上,老师通过自己的控制能力灵活的把课堂秩序调节好,并且可以让学生提高兴趣,集中精力,通过合适的教学情境达到教学目标。教对外汉语的老师,应该普遍都遇到过一种情况,对于成绩平平的学生,想要提高他们的对汉语的学习热情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教师需要学会提升教学组织能力,在课堂上要学会应变,在课下也要组织学生一起进行汉语言的学习。

3.对外汉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3.1.语言以及文字方面

语言和文字是对外汉语学习中的根本,所以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对外汉语老师,自己的语言基础必须足够扎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够强大,在教学过程中才会比较灵活,才可以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崇拜以及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强化自己的语言基础以及汉字构造,才可以把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

3.2.中华文化知识

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文化,身为对外汉语教师需要了解的不仅是我国文化跟世界文化,还需要掌握各个民族的民族风情。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世界各国的文化跟中华文化做比较,对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贯彻共存意识。

4.教学能力、科研能力

4.1.教学能力

由于对外汉语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差异,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并不是简单的语文老师,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具有更高的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设计出合适的教学方案,但是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需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还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

4.2.科研能力

篇(6)

关键词:民办对外汉语培训机构 教师管理 评估与激励

自1950年清华大学成立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起,我国设立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专门机构的历史已达六十年有余。在这六十多年中,对外汉语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高等学校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不仅有针对不同类型的留学生开设的汉语学历教育、短期班、长期班等,还有与国外著名大学联合开办的项目班如哈佛北京书院、Princeton In Beijing 等;另一方面,出现了专门教授外国驻华机构人员汉语的机构,如1987年北京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成立的教学部,负责驻京的外国和港澳企业代表机构人员及其家属的汉语教学。如果说上述机构主要还是由国家资本运作,那么,改革开放之后,则表现为大量民间资本进入对外汉语市场,民办对外汉语教学机构兴起。

与留学生不同,外企在华员工的主要任务是工作。因此他们的学习时间并不多,难以参加全日制的汉语学习,而且他们工作繁忙,除了听课以外,课下自主学习的时间并不多,难以适应大班式教育。而民办机构正是以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为主,学习时间弹性,开班不受学生人数限制,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授课,针对性强,自由度高,符合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另外,民办机构的学费会高于学校教育,而外企在华员工的培训费常常是公司承担,比自费留学生的承受力强。所以,这些机构往往以外国企业驻华机构的员工及高管为主要生源,甚至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留学生为了申请到更好的学校或应试,也会在民办机构中接受个别辅导。可以说,在目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市场上,民办培训机构已成为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共同成为推广汉语的有效平台。在这些民办机构中,教师无疑成为了最重要的资产之一,是保证教学质量、吸引生源、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因素。

本文拟以民办中小型对外汉语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教师管理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可行的改进对策。

1 民办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的教师管理现状

“汉语热”出现之后,民办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是除地球村等这些经营时间久、在学汉语者中有一定口碑和影响力的机构实现了连锁经营以外,大多数还处于作坊式的状态,租几个房间作教室,再雇佣一些全职或兼职的教师,招一些学生即可开课,不成规模,也谈不上管理。机构和教师之间是松散的雇佣关系,一切以待遇马首是瞻,这使得民办培训机构中在教师管理方面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1 教师能力参差不齐 与高等院校的全职教师不同,要成为民办培训机构对外汉语教师的门槛并不高,对于专业背景、教学经验、教学目的的限制也不多。这就使得民办机构中既有“科班出身”的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或硕士毕业生,也有来自各行各业、专业背景各不相同的人员。如果说前者在经过了三到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的专业训练,对对外汉语教师这一职业有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尚能胜任教学任务的话,那么后者则完全是这个行业的“门外汉”,有一些甚至认为只要普通话说得好就会教外国人。由此可见,在机构中任职的教师在专业背景方面参差不齐。再加上由于学科设置的针对性不同,对外汉语专业出身的教师并不熟悉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而且很多科班出身的教师并没有很多实际教学经验。因此,在民办机构中,与招聘同等重要的程序是培训。新聘的教师需要接受入职培训,并经过一定期限的实习时间后,才能上岗带课。根据自身的努力程度和智力水平,实习期过后,新教师的能力也会互相有所区别。而民办机构一对一教学的模式要求教师水平相对平均,否则容易出现学生投诉,影响机构形象。

1.2 教师流动性大 一方面,民办培训机构雇佣的教师多是兼职的,即使是全职的,除了按法定要求缴纳社保、公积金外,也只是在课时安排和课时费上有所不同,因此常出现同一位教师在不同机构带课的情况,教师忠诚度低。这不仅给管理带来难度,而且教师和机构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证。

另一方面,在机构中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大都注重实际的经济效益,趋利性强,会主动向高薪酬的机构靠拢。因此,机构只有提高课时费才能留住教师。但符合什么条件才可加薪,课时费应该提高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机构和教师双赢的效果?这是培训机构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由于对外汉语教师考评体系并不完善,教师的教学成果受考评施行者(学生或机构方)的主观影响较大,所以机构中普遍使用的是行为导向型的考评标准:教师在公开课上能否得到机构方和学生的认可,成为了教师能否晋级加薪的决定因素。考评体系的不科学和单一,使得加薪达不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据了解,在北京某对外汉语培训机构中,教师被分为三级,新聘老师的课时费为25元/小时,500课时后经公开课评价可涨到30元/小时,再500课时后经公开课评价可涨到35元/小时,至此课时费封顶,不再增加。可见,这样单一的激励机制无法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因此,培训机构教师的流动性很大。优秀教师的流失不仅给机构带来人才的危机,更是入职培训教育的浪费,造成机构成本增加。有些机构甚至因为许多教师培训后立刻跳槽而得名“对外汉语教师的摇篮”。教师的不稳定也给机构招生带来不良的影响。

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文化;脱节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所培养的师资,是既有扎实的汉语功底,又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课程内容的构架和布局将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优秀师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从汉语角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必须掌握汉语语言学知识,包括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及古代汉语知识,对汉语不仅要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从文化角度,它是一个动态的复合概念,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是遵循汉语作为外国人第二语言和习得的规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围绕影响外国人学习、理解和交际的种种汉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本文主要从对外汉语本科教学中汉语与文化两者关系入手,结合我校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试图对汉语与文化在教学中脱节所涉及到的几个方面作一些初步探讨。

1、教师对中国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国家汉办把对外汉语专业人才描绘成“语言的信鸽,文化的使者”,无论是语言类课程教师还是文化类课程教师都有责任保障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对民族文化知之过少,很大原因是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重视不够,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限制,教师只能专心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教学内容的传授,文化的导入自然变得很少。汉语教学无疑是主体和基础,对学生所学汉语的政治、经济、外交、社会、历史等文化有较广泛地了解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实际是应用型文科专业,这就要求教师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汉语课程设计上有所突破,采取系统的教学方法保证汉语和文化互有联系,互相支持,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目前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仍属于年青的队伍,业务素质不高

我们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目的是教外国人学习汉语,并为其了解中华民族,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与这个东方民族进行交流,所以外国人学到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在什么时候说合适,什么地方用何种方式,对象是谁表达的更恰当、合理,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广阔的文化视野。近几年来,对外汉语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是刚刚培养出来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另外很多教师基本来自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等专业的班底,于是文化知识在教学中自然一带而过。实际上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要求具备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交际学、中国文学史等多门功底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根据民族文化的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指导专业学生如何教外国人使用汉语,防止文化差异遭成交流的困难。如果一个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只有单纯的字、词语、语法等的汉语基础,是无法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就象我们过去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其真正语言交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学的是“哑巴”英语,所以汉语的学习如果与文化脱节是十分可怕的事情,也是我们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一直困扰的问题。

3、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够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好与坏受到教师教学手段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尤其刚刚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基本上是模仿原来教师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对多媒体和网络的利用率很高,自然学生将来的汉语推广开阔得多。我们要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空间,如汉语教学中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人文地理、风俗习惯进行的立体化教学渗透,生动展示汉语是如何生动展示中国文化的教学过程,将会激发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文化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学生在将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深入的传授自己的文化,充分体现自己民族的价值观,是与教师革新单一的教学手段分不开的,因为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这也是我们培养面向国际的新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相吻合的。

4、受传统的语言学观念的影响

汉语言领域分解的很细,迫使学生认为修辞是一个领域,语法也是如此,于是把文化单独设为一个领域,把汉语学习和文化看成是两回事,然而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应该是互动性质的汉语的传播者,重在培养外国人的交际能力,这就要求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侧重广泛阅读、课外活动以了解中国文化知识为主,最好是汉语学习中真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的内容,引导对外汉语专业学生阅读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深入理解中国成语、歇后语、惯用语等。作为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将会为汉语的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由于中国的民族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超凡复杂的整体,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掌握到全部文化的内容是不可能的。所以对外汉语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改变传统的语言学的负面影响,不能超越学生对文化的接受能力,即要有一个由浅入深的科学的文化导入过程,避免随意性和主观性。

5、对外汉语专业语言课程至今仍没有体现此专业特点的教材

很多院校仍在使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这种教材理论研究性强,而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课程中应是关注中国文化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社会结构、人文价值观念的渗透,甚至习语、谚语等的掌握能力。可以开设课程“汉语与中国文化学”,这样的教材编写应是汉语言知识系统化、交际化等,语言示例材料的选取要有典型的中国文化主流的各种题材和风格,用现当代活生生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学生所关注的现当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其中的名家名篇名句当然也是不可或缺的,教材要有真实的语境,涉及知识面广泛,建议中国文化示例要增加注释与西方文化的差异。

总之,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汉语教学中同时把文化的丰富内容贯穿于教学当中,提高学生汉语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汉语学习的实践性,只有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汉语和文化的坚实基础,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