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29 09:33: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校本课程开发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校本课程开发

篇(1)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 文献 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c)-0116-02

通过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图书馆资料收集,对当当网和对孔夫子旧书网输入“校本课程开发”,结果显示相关商品分别为73件和425件,经过筛选罗列了部分专家作品如:崔允t的《校本课程开发》;王斌华的《校本课程论》;傅建明的《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与校长》等。对知网、万方、维普引擎在主题栏输入“校本课程开发”,在模糊状态下,以硕博论文、期刊、会议、报纸分类进行高级检索。由于个人资源和能力有限,存在资料收集缺陷。从检索结果直观可知:研究的数量逐增、硕博学历高层次人员剧增、集思广益的会议、广泛报道关注、校本课程开发全面发展。

1 对校本课程开发分类阐述

1.1 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界定

“校本课程开发” 一词最早由国外学者对国家课程开发策略的反思而发起,将“该本课程开发”界定为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成员,教师、行政人员、家长与学生,对课程的计划、设计、指导、实施和评价。崔允t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跟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徐玉珍定义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跟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总的来说:校本课程开发建立在重视学生的需求,服务于学生发展基础上,开发主体是由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课程专家等组成的共同体,以学校为载体,结合于学校实际环境,进行分析、提炼、创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持续和动态的活动。

1.2 校本课程开发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较多:课程政策、课程领导、课程资源、课程师资、课程开发技术,课程理论研究等影响因素;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状对教育规模、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技术等的辅助支撑作用;学校方面主要包括环境、场地设施、文化等方面影响因素;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体系的之间对于学生需要的准确把握能否切实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和落实;学生自我对健康意识重视等影响因素。金燕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状况调研》中经调查得知影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依次是:校领导的支持、体育教师的能动性、体育场地设施条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态度、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学生的参与程度、其他。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诸多因素都对其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只有各方面都协调处理,协调发展,将事物矛盾对立辩证处理,以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顺利开展。

1.3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问题

常维国分析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教师观念陈旧,队伍不稳定;教师专业窄化,知识与能力欠缺;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评价过程不够严密,流于形式,校本课程开发相对滞后,受国家课程的影响。齐文辉《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谈论到:对校本课程开发含义的理解存在偏差;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校本课程评价带有明显的滞后性、低效性;对校本评价不够重视。总的来说,校本课程开发的质和量的要同步,协调、有效进行才是校本课程本质核心追求。

1.4 校本课程开发对策策略

董翠香、孔祥在《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及措施研究》中阐述到,广大教师在体育课程开发实践校本课程开发要借助课题研究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外部力量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加强学校自身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参考,以期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齐文辉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正确理解校本课程的含义,了解校本课程的优势;增强教师课程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加强教师培训;建立以实践为主的、完整的评价体系。常维国论述到:校本课程开发要充分挖掘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师的陈旧观念,提高教师的素养;改进学校的办学设施,充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完善评价体系,改进评价方法;正确处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对策探析。校本课程开发只有将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协调处理,才能切实地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指向目的。

1.5 校本课程开发价值

李臣之对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需要坚持“持续发展”价值取向,追求“人本自然主义”学术取向。确立合理评价范围和适宜的价标尺,运用“档案袋”“公示”“综合评定”等方法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吴刚平按照不同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重点,划分为3个不同层次,即学校层次的监控、用户取向的评价和教育系统层次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的背景性评价、编制阶段的实质性评价以及使用阶段的诊断性评价3种基本方式。按照不同评价主体的不同评价重点,可以把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划分为3个不同层次,即学校层次的监控、用户取向的评价和教育系统层次的评价。 总的来说: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评价要体现和服务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自身的综合能力提升,价值的体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帮助,对学生而言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进而形成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形成特色的有机整体。

1.6 个案开发

主要针对不同水平段如:小学初高中、职校、师范类学院等;不同性质特点的特色美术体育、开放性学校等;不同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和多民族地区、农村等;不同视角:地域文化、精武精神、多元文化视角等进行多项如民族传统少数项目,或者单个体育项目如伞棒舞、板鞋竞速,花样跳绳等个案开发,以及针对开发的现状调查、面临困难、开发过程、开发实验、影响因素、对策等进行研究。

2 研究存在不足

(1)理论研究的指导性基础不够夯实,开发实践基本是借鉴和沿用状态,创新性还比较薄弱。

(2)校本课程开发集中在本民族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多样性应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3)校本课程开发不平衡,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偏远农村还停留在现状的调查、面临的困境,及影响因素等理论性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燕慧.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广州大学,2012.

[2] 崔允t.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2,31(5):6-10.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篇(2)

关键词:校本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开发

Abstract: At present,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pided into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schools by curriculum academic circles. In practic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western language doesn't have the meaning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schools. In Chinese, the meaning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schools has the logic problem of confused concept, self contradiction and circulative proof.

Key word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based on school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国家级实验区逐级向全国范围内推广,被宣称在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内达成共识的校本课程开发及其相关概念也相应地推广到全国各地,同时,与这个“共识”相关的一些问题也随之普及,并日益显现。

例如,笔者在与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包括部分国家实验区的校长和教师)的多种场合的接触和交流中,就不断地被问到: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是不是一回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算不算是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不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与选修课、活动课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学校开发的某某课程是不是校本课程……

另外,许多关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工作者也纷纷撰文指出校本课程开发中出现的种种误区和问题。不少学校和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高不可攀的工作,或认为校本课程开发就是编写新教材;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还是停留在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层面上,或者只是让个别或少数几个教师去应付应付。

导致校长和教师产生这些思想上的困惑和实践中的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我们这些所谓的课程研究者是难以回避的,那就是我们给予教师和校长们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或以理论形态出现的校本课程开发的指令自身可能就包含了某些“误区”或存在着概念不清和自相矛盾之处。例如,下面这样一些典型的表述就存在可商榷之处。

表述1: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涵义,一是校本的课程开发,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表述2:校本课程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狭义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

表述3:中文语境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于西文语境中的校本的课程开发;

表述4:实践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即国家在课程计划中预留10%~25%的余地,让学校自主地进行新的课程开发;另一种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学校在符合国家核心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所有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中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指前一种形态。

其实,上述表述相互关联,其关联的“节点”是将校本课程开发二分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此,笔者不是执意要在这两者之间作出什么选择,而是想借此提醒同仁及笔者自己,我们是不是有时在制造概念的同时也制造了“混乱”。

一、从西文的源头看,校本课程开发不存在所谓“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是一个舶来品,这一点没有人否认。对于外来之物(包括对于我们祖先之物),我们的态度理应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而,就一个具体的外来之物而言,区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习得真正的“精华”,不管其整个过程是多么复杂,往往关键的第一步还是要先了解这个外来之物到底是个什么?为了什么?这也可以说得上是某种类型的“正本清源”吧。如果我们对这一点还没搞清楚,我们就既没有理由拒绝它,也没有理由接受它,更谈不上所谓的“本土化”。

为了更好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外来词,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回到事物的原点”,回到它赖以产生的那个原初的环境或语境中去认识它。在此,不妨将我们种种被宣称为“中国式的界定”暂且悬置,把“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放回到西文的情境中。

在英语的课程及教育文献中,“curriculum development(课程开发)”是一个专业的课程术语,有相应的专业含义。“school-based(校本的或基于学校的) ”是用来限定和修饰“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因此,英文表述的“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校本课程开发)”只有“校本的课程开发”一意,不存在什么“校本课程的开发”。

(一)对“校本课程开发”字面上的理解

首先,“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有自己特定的含义。

在课程研究领域,“课程开发”这一术语可以说是除“课程”这一核心概念之外的第二号关键概念。虽然凯斯韦尔和坎贝尔(Caswell, H. L. & Campbell, D. S.)于1935年出版的《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书第一次使用“课程开发”一词,但是“课程开发”的研究在1918年就诞生了。①

人们之所以将1918年博比特(Bobbitt, F.)出版的《课程论》(The Curriculum)作为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本书首次专门探讨如何编制课程,博比特自己称之为“科学的课程编制方法”。他所使用的词汇是“curriculum making(课程制作)”。有趣的是,他还特别喜欢用“curriculum discovery(课程发现)”一词替代“curriculum making”,并称“课程编制者”为“课程发现者(curriculum discoverer)”。在博比特看来,课程编制相当于科学的发现,应该采用调查法了解社会生活,发现学校的课程教育目的和课程目标。查特斯(Charters, W. W.)于1923年发表《课程建构》(Curriculum Construction)一书,首次系统地阐述了课程编制的活动分析法。继凯斯韦尔和坎贝尔首次使用“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词之后,几乎所有的美国课程学者均用“课程开发”取代“课程建筑和课程制作”。泰勒撰写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可以说是美国“课程开发”研究的一个顶峰,从此,课程开发有了一个非常完整、非常简便的操作模式。美国著名概念重构主义课程论学者派纳(Pinar, W. F.)称1918—1969年的美国课程研究为“课程开发的时代”。②而且,派纳在宣称“课程开发”时代于1969开始逐渐被课程理解所取代的同时也承认,“课程开发”作为课程的一个专业术语和研究内容仍然存在,只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③

由此可见,“课程开发”是一个专业术语,也是课程研究领域的核心研究内容,其内容得到不断的丰富,其内涵也在不断更新。目前,课程开发不仅被用来概述包括了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与评价等系列课程活动及其策略和技能,而且被用来描述有多方人员参与的合作的决策过程。

其次,“校本(school-based)”这个特定的修饰语有特殊的针对性。

20世纪50年代早期,世界各地开始建立诸多课程开发中心(curriculum development centers)。最初的这些中心往往代表了政府的意志,处于官僚机构的较高层,他们负责为整个的学校体系开发课程。学校的课程多数是在这些“中心”由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学科知识的专家“科学地”设计组织好,然后“打包(curriculum packages)”向外围的学校分发(curriculum dissemination),学校采用(curriculum adoption)并负责实施(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美国50年代的全国规模的课程改革就是这样一种中心──外围的课程开发模式的一个典型。

“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中心为本的(centrally-based)”课程开发的弊端而提出的。④针对“中心为本”课程开发中“抗教师(teacher-proof)”的材料,提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针对“中心为本”课程开发中考虑不到具体学校具体学生的具体学习需要,提出以学校为基地,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发或选用适合学生多样的具体需要的课程;针对“中心为本”课程开发费时长、不能适时更新的弊端,提出以校为本的持续的课程改进。

由此可见,校本课程开发在西文中的原意主要是要讨论中心开发的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的问题,不是讨论学校课程中的全部课程由中心(中央)开发,还是部分或大部分由中心(中央)开发的问题。我们把校本课程开发局限在所谓国家预留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已经偷换了讨论的议题。不错,在课程由中央控制的国家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确实有一种做法,给学校预留一部分的课程空间,如法国在70年代的10%的实验就是这样。但是,法国教育部长同时声明,10%的实验(常规学科以外的课程的开发)意在100%的变化,⑤这就是说最终的目的是变革常规的学科课程及学校的整体的课程。

(二)英文课程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说

我国许多撰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作者均引用或参考过A. Lewy主编的《国际课程百科全书》中N. Sabar撰写的词条“校本课程开发”。其实,这一词条中的一些重要的信息却被我们诸多的引用者或参考者疏漏了。

首先,Sabar区分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狭义与广义的理解。

在Sabar看来,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不同事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之间的不同,就在于课程开发所涉及的“变量”和程度之不同。所谓的“变量”包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活动要素,如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活动要素;课程开发所涉及的课程范围,如学校所有课程的开发,部分及单个课程的开发等;课程开发活动的参与者,如全体教师,部分教师,个别教师等;对外来的课程产品的加工、改编(adaptation)的程度,如忠实地执行,课程选择,课程修订,补充性的开发,完全的自主开发等。因此,Sarbar认为,狭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在实施已采用的由外部编制好的课程产品的过程中所作的一系列的自主的决定。这种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是学校层面上有关课程实施与评价的种种决定,笔者倾向于称之为“校本化课程实施”。⑥广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包含了规划、实施和评价等所有课程开发活动要素在内的一个完整的课程决策过程,是对学校所有学习计划的整体的规划、实施和评价,涉及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等所有相关人员。广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关系到学校组织结构的改变,社区的参与,以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等。

其次,Sabar暗示不同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之间存在一个“校本程度”的链条。

Sabar运用E. C. Short于1983年描绘的一个有关课程开发策略的矩阵,⑦说明在学校现场发生的以教师为开发主体的各种方式的校本课程开发有着“校本程度上”的某种差异。如忠实执行外部规划的课程计划,其校本程度为零,也就称不上“校本课程开发”了,但是,教师选择课程材料,就有了“校本”的成分,而教师对分发给他们的现成课程材料的修订(revising)说明“校本程度”就更高了。

值得注意的是,Sarbar并没有将“校本程度”百分之百的学校全部课程的完全自主的开发作为标准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反,把“补充性的开发(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作为典型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是一个非常符合事实的界说,因为在现代社会,百分之百的忠实执行和百分之百的校本开发都是不可能的。⑧

二、从中文的语境看校本课程开发

也许有人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一词在英文原文中不存在所谓“校本课程的开发”的解释,便有意识地强调,在中文的语境下,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广义的校本的课程开发与狭义的校本课程的开发,而且宣称中国的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对此,笔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这样的断言不符合事实。

转贴于 如果我们以更宽的视野来看所谓的中文语境的话,那么就应该包括我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虽然英文的“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一词在港台被译成“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但是,就笔者所及,港台学者在理解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一词时只有“学校本位的课程发展”,没有所谓“学校本位课程的发展”的狭义表述。另外,从港台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来看,校本课程开发包括了每个学习领域预留的校本开发空间,也包括特定的自由课程空间(空白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有很多直接与学科及跨学科的学习领域有关,如香港有小学开发的趣味识字、创意作文等。再如,在港台几乎成了校本课程开发代名词的学校本位课程统整,涉及所有学习领域及全部的教师。香港最初实施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实际上是一个被称为“课程剪裁计划”的项目,该计划允许和鼓励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香港教育署提供的课程加以剪裁。这在笔者看来,就是校本化的课程实施。

当然,港台也有广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如近些年在台湾新出现的一批新式学校,他们有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愿景,有新理念指导下的完全自主开发的课程体系及实施和评价策略。

那么,我国大陆的中文语境又是怎样的呢?不错,越来越多的人在文章中直接将校本课程开发表述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现象的产生有两种不同的语境。一种是学术的语境,作者们可能是经过细致的研究和思考真正地从思想上认同这样的观点及其表述。一种则是非学术的语境,可能出于某种服从,可能出于某种迎合。毋庸置疑,课程改革从来就不是一个中性的事情,它是一个涉及政治权益、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学术良知等多个方面的一个混合体。然而,如果有人想把这样的解说及其表述编入代表学术研究成果总结的辞典或者教材,希望务必考虑到还有不同的声音。

其次,这样的表述不合乎逻辑。

把校本课程开发分解为“校本的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界定前者没有问题,可是界定后者就有逻辑上的问题了。要解释什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解释什么是“校本课程”。在此,不妨先看看持此论的作者们的如下解释:

1.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产物;

2.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一个课程板块;

3.校本课程是国家计划中10%~25%预留空间。

先看第一种解释,校本课程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产物,那么校本课程开发又是什么呢?校本课程开发在中文语境中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于是便陷入一个自我循环论证的逻辑误区。

再看第二、三种解释。字面上看,似乎避免了第一种解释的自我循环。但是,稍作一点逻辑“追踪”,就会露馅。第二种解释把校本课程看成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一个课程板块,这只是把校本课程定格在“一个课程板块”,但是,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课程板块呢?即使附上第三种解释,同样只是说明了“10%~25%”的范围,仍然没有说明板块的内涵。一个没有内涵的新概念又怎么去解释和指导实践呢?

于是又有了这样一些解释,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的课程;是由学校全体教师或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等等。这实际上还是在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界定校本课程,并没有说明它的“课程”特性。于是又回到了第一种解释。所以,同样是一种循环论证,只不过拐了个弯。

第三,把校本课程解释成国家计划中预留的10%~25%的课程空间也自相矛盾。⑨

按照所谓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划分,“国家课程计划”作为一种书面的课程(written curriculum),当然不可能是地方课程或是所谓的校本课程,只能归属于国家课程。于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一个板块自然也就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不管其所占的比例有多么的小或者多么的大,这个板块怎么不是国家课程,反倒成了什么不同于国家课程的校本课程了呢?⑩

三、从我国大陆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问题看所谓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现在我们再回到本文一开始所提到的教师的困惑和问题。

教师经常问到:“我们开发某某课程是不是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不是校本课程?”等等。这说明他们对什么是校本课程并不清楚,甚至存在疑惑。究其原因,当然有教师的理解水平和思维方式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创造的“校本课程”这个概念本身就有问题,我们就不能把全部的责任推给教师。

顺着教师的问题追问下去,他们会说,我们开发的与学科学习密切相关的课程,如语文阅读方面的选修课程、某些探究性学习的专题等,专家认为是国家课程,或者说是综合实践活动。所以,教师普遍感到疑惑的是,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自己开发的,为什么又不是校本课程呢?

其实,在国家课程计划中,综合实践活动与所谓的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是合在一起安排课时的,占总课时的16%~20%。按照“校本课程”论者有关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三分法,去掉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课程的课时,余下的所谓“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就非常小了。据教师反映,有的地方和学校余下的空间不到5%。在这不到5%的空间里,教师能做些什么呢?有另外的95%的空间他们要应付,他们何以能够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干出诸如专家们所要求的什么建立学校特色,实现学校文化重构,形成学校教育哲学,校长成为课程领导等等之类的大事业呢?

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越广,学校才越有可能实现专家所描述的学校文化重构的美好愿景。这一点,Sabar也曾强调过。或者说,只有将所有可能范围的校本课程开发,如校本化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学校“自留地”的开发,都包括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范畴之类,学校才有可能实现文化的重构。

再者,把校本课程开发局限在所谓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校长和教师们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寻找什么样的课程才既不属于国家课程规定的那些科目的内容,也不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最后他们发现还是过去开设的种种选修课、活动课以及一些课外的兴趣小组最合适。这就是许多人抱怨的校本课程开发停留在活动课和选修课上的现象。其实,教师自己也一而再、再而三地问同一个问题,校本课程与过去的第二课堂、与选修课、活动课到底有什么区别?尽管专家们不断地解释校本课程要求有如何规范的开发流程和开发技术,但是教师还是不能释怀。

在笔者看来,教师有这样的困惑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既然校本课程只是在开发的技术和流程上要求比过去做得更规范,那么规范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并没有改变其为选修课和活动课的性质。当然,有人认为,过去的活动课、选修课,只是教学意义上的“课”,校本课程是强调课程。尽管有这层意义,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学校的层面上,一节一节的课就是“教的课程”。作者们喜欢引用斯腾豪斯的观点,可是别忘了,他可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大意是教师上的每一节课都是一个课程的实验。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从活动课和选修课走向校本课程开发,而不是走向所谓的校本课程或者“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结论与反思

校本课程开发只有校本的课程开发,不存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一说。

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开发的课程范围的大小及涉及其他变量的多少而有广狭之分。在我国,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课程的总体框架内对学校所有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选择、修订、改编,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的开发。前一种狭义理解是从校本课程开发包含了较少的课程开发活动要素的意义上说的,如课程规划已经由学校外部开发者完成;后一种狭义理解是从校本课程开发所涉及的课程范围较小的意义上说的。相对于前一种狭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后者的校本化程度更高,但是相对于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它又显得较为狭窄。真正具有改革的意义并有更大的现实基础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校本化程度较低的校本化课程实施。

不论是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还是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都是“以校为本的课程开发”,不是“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要考虑到我国的教育实际,但是,我国的教育实际是什么呢?是教师课程开发技能缺失,或课程资源不足?是,但是更重要的实际是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应尽可能地宽泛一些,这样不同条件的学校才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条件好的学校,如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先锋的公立学校、部分私立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为什么不可以选择校本程度较高、开发范围较广的校本课程开发呢?而条件比较差的学校,则可以选择比较简单、校本程度比较低的校本化课程实施。

因此,笔者反思自己在2001年《课程·教材·教法》上发表的《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一文中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觉得那个界定总体上描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特征,但是,容易被误解是在追求百分之百的校本开发。在近四年来笔者以此为题的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在诸多同仁研究的启发下,笔者觉得应该增加一个“依据国家的课程标准”的限制条件,这样更符合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实际。于是,笔者原来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便被修正为: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这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界定,它可以包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多种形式、多样内容的多元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同时也便于中西的学术交流。

①② Pinar, W. F. ,Reynolds, W. M. ,Slattery, P. ,& Taubman, P.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Peter Lang. P6.

③ 2005年5月9—10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课程研究国际化学术论坛”上,派纳透露,不久他们将有一本探讨概念重构之后的课程开发的新作问世。

④ 关于校本课程开发提出的广泛的社会的、政治的、学术的背景,参见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⑤ OECD(1979):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113.

⑥ 笔者所承担的教育部“十五”重点研究课题“初中阶段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化课程实施行动研究”(2002—2005)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新课程方案校本化实施的途径与方法》(2001—2005)中有关校本化课程实施的研究正是对这种狭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⑦ 关于Short的这个矩阵,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4期)一文中有介绍。

⑧ 另外,Sabar还突出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不能降格为“教师本位(teacher-based)”的课程开发。所谓“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是指课程开发只是教师个人或集体的单方面的决定,校本课程开发强调教师、学生、家长及社区的广泛参与。这一点,笔者在《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第4期)一文中并没有解释清楚。

⑨ 有人直接将校本课程解释为我国国家课程计划中预留的10%~25%的给学校自主开发的空间,这与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上写明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合起来占16%~20%的规定是不相符的。

⑩ 关于所谓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划分,笔者将有专文讨论,故此处不加以展开。

参考文献:

[1]林一钢,崔允漷. 经验与分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校本课程专题研讨会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10).

[2]林一钢. 校本课程就是“活动课、选修课”?[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第9期。

[3]徐玉珍. 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解读[J].课程·教材·教法,2001,21(4).

[4]Lewy A.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ergamon.1991.

篇(3)

一、班会课程设计,凸显琢玉理念

1.在顶层目标下设计班会课程思路

“各因其材,琢玉成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基于“琢玉”理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玉之品德的人。

2.以“玉之五德”为主线编写教材,细化目标和内容

围绕“玉之五德”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时代主旋律,我校最终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课程又分为三个篇章:璞玉篇――低年级,培玉篇――中年级,琢玉篇――高年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原则,各年段围绕同一个主题,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班会课程实施,传承琢玉文化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施班会课程的关键

班会课程能否实现其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端正思想,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会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成立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为青年班主任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多锻炼展示。发扬“琢玉”精神,让他们在精雕细刻中获得成就感。

2.打造常态班会,是落实班会课程的载体

怎样才能让班会课程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首先,定制度。在班主任每月的考核中,德育处会将班会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区级“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十佳班主任”评比中,也要将班会观摩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其次,定时间。每周五的班会,不仅有年级组自查,德育处和校长室都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再次,定内容。每月至少上两节“琢玉”班会课。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课程中的不足。最后,定观摩。每学期,各年段都要分别安排两节班队观摩课,课前,德育处会组织相关教师讨论班会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观摩后,要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三、班会课程评价,彰显琢玉特色

1.以赛促研,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班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班会校本课程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目的是引导班主任深挖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真正提高班会课程的质量。比赛中,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内容,也会关注活动形式。使我们对班会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2.专家引领,不断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往往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去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研究室的姜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如何上好班会课”的专题讲座。上学期,我校申请了片级德育现场会,会上,我们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两人分别做了班级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后,德育研究室孙主任和所有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将两节班会课拍成了视频,制作成了光盘,作为重要的班会课程资源。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对“如何搜集整合班会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3.深化课程,规范言行

篇(4)

关键词:篆刻 校本课程 价值取向 学生发展 学校特色 教师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国学、戏曲、传统工艺等等不断升温。随着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被重视的时代趋势,篆刻和书法一起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个阶段的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中学和高校在实施新课程中开展了“篆刻”模块教学的实践探索,并努力挖掘“篆刻”艺术的育人资源。近几年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篆刻教育开始进入小学课堂,一些学校开始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开发与篆刻有关的校本课程。

随着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校园里掀起了一阵全民参加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热潮,老师、学生和家长都加入到传统文化艺术活动的行列中来。许多学校依据社会资源打造传统文化学校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使传统文化艺术活动渐渐成了学生的主流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却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浓浓的功利性。

小学怎样在校本特色活动中做好素质教育工作,怎样让艺术节活动回归到教育本质上,这是目前小学素质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教育本质看,文化学习和艺术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其自身的充分发展。其中如篆刻教育不仅是学生对篆刻的认识,还应包含许多内容,诸如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个体审美能力的提高、创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等,而这一切教育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

一、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认识

泰勒原理提出“要对教育目标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学科专家的建议等多方面的信息。”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会过多的考虑当代社会的资源,把目标仅仅指向学校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需求,这样从价值定位上已经偏离了校本课程的原意。一切课程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可能的考量是必不可少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突出强调了必须以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前提,为保证这一目标,校本课程将需求评估作为开发的首要环节及课程开设的依据,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及学生需求被排除在课程之外的弊端,使课程的开发真正体现学生的需要,也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供了保障。

篆刻教育是否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能否得到学生、家长及教师的认同,能否有充分的师资与资源确保篆刻教育的实施呢?因此,在篆刻校本课程制定前,要对学生、家长及教师就这些方面展开需求评估,了解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1.1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喜好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喜欢程度有很大的减弱。

1.2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学生对于篆刻校本课程还是有很大期待的,想了解篆刻历史方面的知识,知道篆刻名家故事,希望能欣赏更多的篆刻作品,想学习篆刻的技法。

1.3学生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认为篆刻对于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能学到新的技能,能参加比赛,并且表示篆刻锻炼了自己的耐心。

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价值认识

2.1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的认同程度

教师的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有利于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认同感更有利于教师在参与其中并得到专业发展。

2.2.教师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认识

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学校自身来说,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可以完善学校课程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其次,对于教师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能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增强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最后,校本课程利于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选择与需求,发挥他们的学习潜能和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让学生掌握篆刻的基本技能,塑造坚韧、专注、创新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激发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潜移默化地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篆刻校本课程开发价值迷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对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迷失

学校把篆刻作为学校的一个艺术活动来开发,而不是用课程开发的角度对待。开发过程中,没有成立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认为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仅仅是兼职篆刻老师和负责社团的大队部的事情,对课程的开发还存在一定的轻视,以至于篆刻校本课程在开发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不能及时解决。对于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也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性。篆刻课程的实践似乎是为了艺术节的篆刻比赛服务的,这就违背了篆刻校本课程原有的价值。

2.教师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偏误

教师校本课程开发意识不强,大部分教师认为篆刻学习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篆刻课程本身的价值所在。或者有些教师已经认识到了篆刻课程对学生发展有帮助,但是由于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或时间存在着问题,所以不愿意为自己增加额外的工作量来开发校本课程,忽视了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作用,而且没有真正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职责的一部分,不是额外的负担。

3.家长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功利性

在调查中,62.20%的家长表示支持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有31%的家长是持无所谓的态度,有6.8%家长反对篆刻校本课程的开发,支持的家长中大部分认为孩子可以多学一门技能对自身发展有好处,一部分认为可以增加孩子参加比赛的机会,而持无所谓和反对意见的家长则更看中孩子的学科成绩,认为篆刻既不能作为谋生技能,以后的中高考都没有涉及此项内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三、篆刻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实现

1.篆刻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校发展

1.1树立学校精神,科学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设置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发挥学校能动作用的体现,学校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精心开发课程,而不是作为可有可无的权宜之计。学校要有健全的制度和计划来管理校本课程开发,要把办学理念纳入课程管理中,在实践中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

海滨一小创建于1929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老校,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学校丰厚的文化底蕴。海滨一小秉承着“悦读人生,智润童蒙”的校训,在学校文化积淀的过程中,通过准确定位、科学谋划来提升学校经典文化品质,让其闪耀出理性的、时代的光芒。篆刻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多年来开展篆刻兴趣小组,篆刻社团的基础上继承、规范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本土色彩和学校文化特色。

1.2以环境为契机,完善校园的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隐形课程”,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优美的校园环境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能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走进我校,你便会深深感受浓浓的艺术氛围,走廊里、过道上,到处陈列着学生的篆刻等作品, “祖国昌盛”、“北京奥运”、“和谐世界”吸引了许多的篆刻爱好者,使家长、学生都会停步观赏,成为学校的一道艺术风景线。午间休息,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邀请篆刻社团的优秀成员讲述自己的成功小故事,向全校同学宣传篆刻文化。此外,学校的社团活动展板又向大家展示了学校开展的各种篆刻活动取得的成果,校内处处彰显篆刻特色,让人一进门就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篆刻教育氛围。

2.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教师专业发展

篆刻校本课程的实施能否真正有效,在最终意义上取决于篆刻校本课程目标能否真正在学生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因此,可以说教学是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为了创设高效的篆刻教学,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组织篆刻教研活动,及时反思、总结经验,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完善课程设置,以此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1强化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意识

为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能力和水平,海滨一小制定了《篆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和《篆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作用和职责,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使教师主动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促进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2.2提高教师课程开发和研究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为研究者的角色,结合学生发展的特点,提取本学科中能与篆刻课程相结合的资源,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如海滨一小的篆刻内容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特点挖掘内容。在“青田石的认识”这一内容,有数学老师结合数学知识探讨石头的“质量面积”和“体积”的问题,科学老师针对石头的类型和硬度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这样创造性地调整和改进篆刻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培养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2.3篆刻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基于学生发展

我们在篆刻教育活动过程进行了德育渗透,加强少年儿童艺术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2.3.1培养兴趣,发展个性

在学生的眼里,篆刻小社团是个“快乐的天地、自由的王国”。社团活动给了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开展创造性活动,增长创造的才干,激发创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发展他们的个性,使每个社员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

2.3.2树立精神,激发潜能

2.3.2.1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篆刻是充满挑战性的艺术,是门精细活,在每一方印章刻制前,学生就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将印石在不同型号的砂纸上磨平,备好文房四宝、刀具等工具材料;刻制过程更加需要严谨,必须全神贯注,摒弃杂念,双手配合,做出准确的、有成效的动作,决不能马虎了事。这一过程,对学生养成耐心严谨、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起促进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2.3.2.2激发“自豪、愉悦、成就”的情感

篆刻是富有趣味的创造性活动,学生对篆体的新鲜,对章法的惊奇,对刀与石相撞产生效果的好奇,对书画作品、藏书印效果的钦佩。当学生们在一方印章上显示出自己的知识、技能、技巧时,他就会受到鼓舞,从而产生自豪感、愉悦感、成就感。

3.能力培养,提高素养

3.1提高艺术感悟和审美能力

印章是独立的造型艺术,是融书法、绘画、雕刻为一体的艺术。一幅完整的书画作品中少了“印”的存在仿佛就像缺少了点睛之笔,没有了韵味。由此可见,在方寸之间,它蕴涵着气象万千的审美价值。学生只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艺术体验,才能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能力 。

3.2提高文化水平和艺术素养

篆刻选用的文字被称为篆体字,一枚古朴精美的印章反映了华夏远古文化。殷墟商周的甲骨文、石鼓文、汉瓦皆可入印。而这些文字年代久远,现在极少应用,所以学生在开始识篆体字的过程中会有“望篆生畏”的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猜一猜”、“写一写”等游戏的方法进行教学,消除学生畏惧心理,获得成功感产生兴趣。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汉字造字的规律,象形文字的美感,并且让学生对学过的字 “写一写”,掌握篆书的书写要领,巩固学习的效果,并指导学生学会工具书的使用,解决学生认篆、识篆难点,打好篆刻学习的基础。

四、课外延伸,拓展学科

篆刻艺术文化具有多元性,其教学不仅仅只是在社团中开展,还可以跟语文、思品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篆刻小社团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课堂中碰到的问题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活动,从而得到解决。因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地体现,课堂效益得到了不断地提高。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社员的兴趣增强了,探究学习的气氛弄浓郁了,学习能力明显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样必然会提高学科学习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谢卫东.“篆刻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校本课程开发》编委会.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3]张广利.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思考[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4]郭艳波.龙南小学校本课程的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1

[5]付全新,王坤庆.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篇(5)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区域文化;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12-02

自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校本课程开发就在我国的中小学中开展起来,但是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本文试图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从区域文化的视角构建一种新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以此来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一、实践与反思:当前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误区

1.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等同于学校自主规定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应当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综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学校获得了部分课程自主开发的权力,成为课程管理与决策的主体之一。但是,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及教师仍习惯于指令性的课程计划,陷于陈旧的课程思想之中,课程改革意识淡薄,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因此,当一些学校获得了自主进行课程开发的权力时,也就只能把这种权力简单理解为自主规定学校的课程。于是一些学校便把校本课程开发堂而皇之地变成对部分高考科目的拓宽与加深,校本课程变成了“校本化”的应试教育课程。而另外一些学校在校本课程的设置及实施中并没有反映出学校与地方的鲜明特色,反而成为不同学科的“拼盘”,远未达到科学化的水准。

2.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等同于增加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

由于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自身的特点,国家对这一部分课程的控制并不是十分严格,于是绝大部分学校便把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领域集中于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这本来就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只是简单地把原来的活动课、选修课改头换面为现在的“校本课程”,或者在原来活动课和选修课的基础上又增加大量的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以完成所谓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样做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盲目地增加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课程结构混乱,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受到冲击,教育质量无法保证。“校本课程开发不是‘加课’,而是合理上课”[1]。学校虽然可以把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作为校本课程实施的一种载体,但不能把校本课程开发仅局限于选修课和综合活动课之中。

3.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等同于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

受传统课程观念的影响,加之教师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课程资源寻找与挖掘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的缺乏,于是便出现了把校本课程开发简单等同于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的错误倾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编写出了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教材,造成了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指开发出具体的课程产品,还指要重视开发的整个过程。即使就课程开发的产品之一――自编教材而言,也与国家课程开发中的学科专家编制的教材不同。教师开发的教材往往都是非书本类的活页资料,是儿童中心、兴趣中心、问题中心。“把校本课程开发仅看成是学校组织教师自编教材,在实践上容易导致教师们盲目仿效学科专家编教材的方式编出‘校本版’的知识中心课程”[2]42。

深入分析这三个方面的误区,我们发现,不外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价值判断与选择方面即“课程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方面的原因;二是学校与教师的课程能力尤其是研究能力与课程资源的挖掘能力方面的原因。而这两方面的原因又都是受区域文化所决定的学校与教师文化影响的,区域文化的属性本身就决定了该区域中学校和教师的文化,也就间接地决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因此,要走出误区,走向区域文化,构建一种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走向区域文化: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的构建

植根式课程开发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它与区域文化相适应,而不像传统课程那样与区域文化相冲突或脱离;它植根于区域文化,而不像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那样植根于“一体”文化;它为区域文化发展服务,而不像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那样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它强调个体适应性与独特性,而不像传统的课程开发模式那样强调普适性。具体说来,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以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为前提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直接决定教育质量的高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情况直接决定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首先要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得到实施。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盲目压缩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来无限扩大校本课程的情况。而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正是在这一前提之下而建立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是在充分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实施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校本课程开发。

2.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以多元文化观念为指导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由于区域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区域文化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的客观环境是有差异的,提供的课程资源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必须建立起一种多元文化理念的课程文化观,并以此来指导校本课程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才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及不同个体的差异,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选择。

3.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要求课程资源要来源于区域文化,是一种从区域文化中挖掘课程资源的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在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下,课程资源是来自于区域文化之中的。区域文化之中的历史传统、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都构成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在多元文化观念的指导下,客观地分析区域文化中的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从区域文化中选择课程内容,而不是从主流文化的角度来选择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

4.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一种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校外课程专家等人广泛参与、集体审议决策的课程开发模式

在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下,要求形成一种支持性的区域文化氛围,学校、家长、学生、社区代表、校外课程专家等人都应积极、广泛地参与其中,所有参加者都有权利和责任对问题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对“我们应该教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之类的实践问题进行集体审议并做出决策。这种集体审议决策的机制应包括以下基本步骤:1)确立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2)对这个问题进行全员讨论;3)提供不同的行动方案;4)选择最合适的行动方案;5)执行行动方案[2]154。

5.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是学校自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权利得到充分体现的一种课程开发模式

在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中,“校本课程开发是完全自发、自主的课程开发,是完全出于学校内部需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完全依靠自身的条件和资源的全员参与、自我评价的课程开发活动”[2]25。它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自发、自愿;2)自我控制和地方控制;3)反映内部需要;4)利用自身资源;5)内部评价[2]25。同时,教师在这种开发模式中也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角色,而是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参与其中,既是执行者,又是研究者、决策者、管理者,其课程开发权得到充分发挥,而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设计者这一单一角色。

三、尝试与改变:建议和对策

1.改变过去工具化和一体化的课程文化观,确立人本化、多元化的课程文化观

学校与教师必须打破过去传统的课程文化观,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文化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达到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同时改变过去那种“重一体、轻多元”的倾向,确立多元文化观念并以此来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

2.客观分析并深入挖掘区域文化中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课程菜单,优化课程结构

区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学校与教师要善于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并从中挖掘课程资源,改变课程资源短缺的状况。同时要利用这些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包括广域课程、个别化课程、综合课程、补救性课程等多样化的课程菜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的各项功能。

3.要充分调动学生家长、社区代表、校外课程专家等人的参与积极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等组织和集体审议决策机制,从组织上和体制上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

家长、社区代表、校外课程专家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学校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纳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体系中,同时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代表、校外课程专家等广泛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从组织上保障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种集体审议决策机制,从体制上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4.学校领导与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

植根式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要求学校必须是一种学习型组织,学校领导与教师要有较强的课程开发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因此,学校领导与教师必须创造和利用各种条件进行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尤其是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只有学校领导与教师真正具备了多样化的课程开发能力,才能进行真正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开发出优质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校本课程难点破解

当前,校本课程开发在众多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是应当看到,校本课程始终面临着一些重要的、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得到破解,校本课程工作在现有基础上再次实现跨越,并面向更广大的地区全面展开,就会产生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如果着重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校本课程建设一定会有更加迅猛的发展。

一、 师范院校应当切实肩负校本课程课程责任

师范院校培养未来的教师,他们在师范院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自然会在成为教师之后,产生相应的教育教学方式手段,进行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并达到相应的教育教学目标。国家课程纲要颁布多年,关于三级课程的要求自不待言。但是师范院校对于三级课程的每一级的重视程度是否能够一致,还得打一个问号。尤其是对于校本课程,如果在师范院校没有得到重视,那么更加难以在学校去进行研究开发。为什么?首先,校本课程区别于国家课程的重要一点是,它是需要学校组织教师自行研究开发的。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习惯于拿设计完整的国家课程直接进行教学,他们不是课程设计的参与者,而只是实施者。他们往往可能去研究教材这样设计的好处在哪里,研究如何更好地实施教材以达到教学效益最大化。但是他们不必去研究如何改变国家课程,不必去研究自身如何设计课程。那么,如果我们师范院校培养的只是熟悉了教材教法的学生,只是熟悉了某一门国家课程的学生,那么这些学生在未来也只能以“用自己的方式爱你”。对于自行研究开发校本课程,他们一定有着强烈的不适应性,从内心讲,可能是排斥的。其次,师范院校重要的不仅仅是教给了学生什么知识或技能,更重要的是教给了学生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在学生最初教育思想的建构中,校本课程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理念不可能直接占有重要的位置。他们接受的教育思想理应是最先进的,但是实际上在进入学校之后,其思想可能还跟不上已经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有所认识的教师们。

在基层学校,校长、老师们自觉探索和实践校本课程,形成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实践案例。广大教育专家、学者在对学校实践进行学术引领的同时,也深入学校一线,汲取实践中带来的丰富营养,撰写出一批关于校本课程的论著。师范院校完全可以实行“拿来主义”,认真遴选可以充当校本课程教学教材的著作。

几乎每所师范院校也都拥有着自己的实践基地――基层学校,这是研究校本课程的主阵地。完全可以通过对本地区学校的校本课程实践进行研究,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校本课程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在学校学习时就已经接触了解到本地区一些优秀的校本课程案例,这对于他们今后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等等具有更加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校本课程虽然具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是《国家课程设置标准》早已经明确了它所占的比重较小。因此,师范院校鉴于本校课程设置的种种考虑,既可以将其单独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也可以将其与其他课程进行有机地融合。总之,达到开设课程的目的,使学生跟学习其他课程一样,对为何研发校本课程和如何研发校本课程具备一定的认识,远远要大于一无所知。

二、 地方教育部门应当着力推动校本课程建设

目前,一批优质学校已经迈向教育改革深水区,进行以学生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课程改革探索。但是,我们打开一些地市的教育网站,也能发现关于校本课程的文件、工作通知在一学年数百个文件、通知中几乎不能寻找到踪影,可见地方教育部门对《地方课程管理指南》等文件精神没有吃透,贯彻落实没有到位,所做的相关工作微乎其微,三级课程仍旧体现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态势。

《地方课程管理指南》指出,地方教育部门制定本地区课程方案时,要将校本课程的实施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做出整体规划,坚持分类指导”,“努力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空间和条件”……“要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和优化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基地建设”……“要利用典型,对学校进行指导”。

按照上述要求,部分教育部门在顶层设计、服务指导、基地建设、学习典型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还不够。

没有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自然就没有对整个地区课程资源的综合分析;没有顶层设计,自然就没有校本课程实施的政策扶持、师资调整、资源协调等等;没有服务指导,只能造成本地各学校依靠自身有限力量,各自为战,也必然注定了要走不少弯路,才能艰难地完成一些探索;没有进行基地建设,各学校课程特色就不能彰显,效应就无法扩大;不组织学习典型,就无法在本地区形成大家都来搞好三级课程建设的热潮。

下面就几个常见的基本问题,谈谈笔者对地方教育部门如何推动校本课程建设的粗浅认识。

1. 校本课程的具体开设时间。国家课程必须开齐开足,不得挤占,这是我们都清楚的基本要求。但事实上有很多学校在实施校本课程时,并没有依法办学,有的从国家课程课时里每节课拿走5分钟,凑出校本课程时间;有的地区地方课程为了完成“某某进课程”的任务,把法制、京剧、安全、心理健康等等一股脑儿塞进来,使得校本课程的时间基本失去,学校转而被迫挤占国家课程时间。地方教育部门应当将校本课程时间与地方课程时间进行统整,在保证不挤占国家课程的前提下,给予校本课程实施的“空间和条件”。

2. 校本课程审议制度。《地方课程指南》提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校本课程审议制度”,这一要求在很多地区还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落实。没有审议制度,校本课程从它诞生起就会落下病根: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地域文化是否有所融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是否借助了教师资源的优势,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等等,这些问题基层学校有没有解决?我们宁愿相信基层学校有这样的前瞻性和研究力。没有审议制度,我们就无从得知各类校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是否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课程标准的下限没有规定好,就可能造成部分孩子学习会很吃力,产生畏难情绪;也可能造成部分孩子轻易达到教学目标,从而对课程重要性比较轻视。

篇(7)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宗旨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注重“以校为本、以学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特点

音乐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权限下,根据学校发展与需要所开设的课程,如学校有其自主权,根据各学校发展的不同可开设具有传承本土地方特色的音乐类校本课程,但这并不意味着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随心所欲。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注重“以校为本”即校本性,“以学生为本”即学生需求性,“与时俱进”即时代性,只有具备了这些特点,才能使音乐校本课程在其正确的轨道上进行良好的开发,才有可能开发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特色性的校本课程。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有利于学校课程改革的深化

课程改革包括国家课程的课堂教学校本化改革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校本化建设。I无论是哪一类的改革,其目的是促进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从而使学生在获得本土音乐知识的同时发展音乐探究能力、音乐创新能力、音乐实践能力等。基于此,隶属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类型的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实施、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方面,较国家课程学习相比,更具灵活性、创新性。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体现地方特色音乐文化保护传承的期望

在现代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少本土音乐文化遗产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就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而言,课程学习可提高学生的本土音乐文化知识,为学生成长注入本民族本区域的地方特色音乐“养分”;本土音乐课程探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空,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一定的求异创新能力;课程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将课程中的“音乐文化素养”内化为自身的品行。所有这些,正是保护传承所期望的。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规划的经验

(一)本土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关键要提升课程意识

“促进强化每一个学生的本土音乐知识”是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理念。校本课程就是为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的学生,提高多样化的课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国家课程的标准是在统一的要求下,通过学校的差异性自行开发校本课程,凸显其办学传统与特色。II课程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基本途径,改革教育的关键是改革课程,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提升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有效影响,尤其是要让音乐课程满足学生对学习的自主性的要求与选择性的要求。

(二)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要借助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

音乐校本课程的规划建设中,专业团队的引领与合作很重要。从规划初期的多次讨论,到用专业手段获得学校开设有关特色课程的真实情况,以校本培训的方式入手,提高教师对开设本土音乐课程理念的体认,从教会教师编写《本土音乐课程大纲》,到如何有效实施课程评价,这一切,没有熟悉本土音乐专家专业团队的引领,学校的课程规划是不可能有序、渐进、出色地完成。

(三)本土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应是教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课程的开发明确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满足学生发展需求。课程开发的主体应该是熟悉同学的教师。本土音乐课程开发以自主开发为主,采用开发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学校需要求全体音乐教师都要积极参与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具备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能力,把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校本培训联系起来,从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这一切都无形中提高了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促使教师综合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三、如何保障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持续有效的推进

学校课程开发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实践的过程。保障这一过程的持续而有效推进的因素很多,但从学校本身的角度来讲,校长的课程领导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

校本课程顺利开发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受到了校长的重视。一旦校长对课程开发予以重视,列入学期工作计划,课程开发就会开展得有声有色。因此,学校课程开发需要校长的支持。从倡导的理念上来讲,学校课程开发与课程领导应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意味着校长作为重要的学校课程领导者至少必须关注两点:一是校长的一切领导工作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即课程的开发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真实情况;一是校长要善于采取各种机制和策略,促进教师个体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