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7 17:40: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毕业论文教育管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毕业论文教育管理

篇(1)

关键词: 本科毕业论文 质量 管理 误区

毕业论文是本科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某些专业或方向来说,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最主要环节,其质量对本科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毕业论文的实际运行情况并不理想,并呈现出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泡沫化日益严重的情况,甚至出现了本科毕业论文存废的争论。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下降,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扩张而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毕业论文的实质、发展变迁和目前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做深入的思考和分析,才能对毕业论文是否保留、如何提高质量等做出正确的选择。

1.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误区

1.1对本科毕业论文作用的认识误区。

1.1.1将毕业论文和研究生学位论文混淆。本科毕业论文与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趋势,不要求研究生毕业,但那指的是期刊论文,对于学位论文来说,是研究生获得学位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可以说,研究生从一入学开始,就是围绕着课题,也就是最后的学位论文而开展工作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评价研究生学术能力最主要的工具。显然,本科毕业论文无法也不应该承担这样的任务。本科毕业论文是当学生完成基础和专业的基本学习任务后,一次总的检验和实践,通过毕业论文活动,学生能够初步尝试在准独立状态下进行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这个过程能够锻炼学生,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科毕业论文带有某种总结性的意味,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延续,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1.1.2对于毕业论文的不适当拔高和贬低都是不合适的。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一种错误认识在于将毕业论文孤立看待,认为与其难以实际操作,不如直接取消。这样的做法对教学体系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会导致高等教育阶段不完全,对学生质量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如果找不到可以有效替代毕业论文的途径或方式,简单粗暴地取消毕业论文阶段无疑是不合适的。另一种值得注意,但是很少反思的现象是对毕业论文工作的不适当拔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本科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作为教学成果来宣传,尤其是毕业论文阶段,一些高校将重心转移到有更多学生发表SCI、EI论文上。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毕业论文正在逐渐脱离其教学功能的本质而被异化。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在管理过程中,将对创新的适用范围不恰当扩大导致的。我们不怀疑有少量学生在本科阶段可以做出一些创造性的成果,但这不是本科教育阶段所必需和应有的责任。这种不恰当的指向,会导致毕业论文的整体泡沫化日益严重,学生毕业论文的独立性逐渐降低,有些甚至直接把教师的成果转移到学生身上。这种趋势在实质上不仅弱化了毕业论文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更容易在今后造成如学术不端之类负面教育等更加严重的后果。

1.2毕业论文管理上的误区。

由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下滑,一些学者将矛头对准了教学管理部门,认为其对毕业论文的管理松懈,规范性不足。本科水平评估对毕业论文的规范性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我认为,目前高校毕业论文阶段的管理工作不是松懈,而是严苛,严重背离了教学管理的科学规律。比如一些高校开始简单套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管理办法来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虽然对于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可能会得到一定的效果,但对于广大的地方院校来说,并不具备实际上的操作性。成本问题和培养规格差别注定了这种盲目管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少数人受益,而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益处。

在管理上形式主义严重,导致着力点偏差。主要体现在对过程的要求繁琐而不切实际,过于注重格式和文本要求而忽略了实质内容。一些高校制订的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从字体、字号、体例编排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严格限制,并且作为论文评价的重要指标。这种做法,从其用意上来说,当然是希望毕业论文过程更加规范,同时方便管理部门管理和评价,能在上级的检查中获得更高的评价。但实际效果上,学生和指导教师在和毕业论文实际水平并无太大关系的这些环节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本来就非常紧张的毕业论文工作更加难以有效完成。

在管理过程中对一些规定的理解僵化,从而使管理行为背离教学规律。比如为了切实发挥毕业论文对学生的锻炼作用,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实现一人一题。对于完成过程预见性较为清晰的情况,多人同题的现象当然会引起雷同和相互抄袭。但是,毕业论文的本质是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解决一个较为系统性的问题。即使是同样的题目,如果题目设计相对开放,不同的学生实现的途径也会差别很大,并不违背独立性的原则。同时一些高校管理部门不允许多个学生合力完成一个论文,这也是值得商榷的,对于高度强调协作能力的现代社会,多人合作完成某项工作应该是值得鼓励的做法。但是高校管理部门对一人一题采用题目不得完全一致这种简单的一刀切规定,不仅造成了选题的困难,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了新的困境:一些老师指导学生的题目,只是个别词语的区别,实现方法和途径几乎毫无区别,却符合了管理部门的规定,这对学生的损害是很大的。

1.3就业压力与毕业论文质量的冲突。

毕业论文质量下滑和高校的高速发展是同步进行的,许多人对这种现象不理解,但其内在其实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大学扩招以后,大学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本来使得高校可以有更大的财力投入教学,但是,由于扩招后学生的就业成为头等大事,高校的实际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由于一般教育管理部门统计12月底的初次就业率,并作为衡量高校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这就导致不仅学生在第四学年一开始就面临着就业压力,学校本身也面临着来自上级的巨大压力。毕业论文的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发生了冲突,为了就业率,毕业论文不得不为之让路。我们不得不承认,就实际情况来讲,毕业论文和就业率相比较,对高校的生存紧迫性当然要低,这种时间的错位冲突直接导致毕业论文被弱化的尴尬。

2.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提出的三类基本问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逐步改善毕业论文目前的尴尬处境。

2.1充分认清毕业论文的本质,使其回归应有的教学职能。

毕业论文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部分,是一个训练和培养过程,是学生一个准独立的实践过程。毕业论文是教学属性的,教学体系设计者需要通过毕业论文的环节,发现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以系统性的改进;学生需要通过这个环节发现知识体系中的不足加以巩固,并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今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高等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如果学生没有创新精神,教育无疑就是失败的。但是创新能力,则受限于学校条件、学生条件等诸多因素,不仅在大学期间需要培养,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继续培养。而本科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创新成果则不应该成为本科教育所考虑的重点内容,虽然我们乐见少数学生在校园内就做出瞩目的成绩,但为了获得少量成果而损害大多数学生正常教学秩序是得不偿失的。

2.2遵循教学规律,进行科学的管理。

毕业论文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部分,有其作为教学过程的共性,但也有自身的特点。据调查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期望值很高,但到了毕业论文阶段,由于管理的繁琐、时间的冲突和指导的缺失,毕业论文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负担。管理部门应该尽量摆脱指导者的角色,做好服务功能,让指导老师和学生能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上。总体来说,就是毕业论文的管理宜宽不宜严,宜粗不宜细,宜简不宜繁。管理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毕业论文提供必要的平台,比如建立网络平台,方便师生的交流,同时将繁琐的过程简洁化,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毕业论文的实质性内容。

2.3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行教育改革。

教学质量下滑和高校快速发展并行的情况,其根本原因在于高一级管理部门的投入指向和教育发展规律不一致,在这种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以前,希望高校自动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是无法实现的,这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加深入地进行教育改革。对于高校本身来说,应该深刻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和社会大众的认识的提高,高校的学生培养质量会在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生存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而教学质量的提升甚至保持都不是短期的工程。从学校发展的长期来看,重视包括毕业论文工作在内的教学工作,对学校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管理者也应该更加积极地思考毕业论文科学评价的标准问题,只有制定简单、清晰、科学、可行的标准,才能将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带入正轨。

3.结语

毕业论文工作是学生结束本科阶段学习,踏入社会之前的一次总演习,它的重要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无法替代的,我们不应该因为其发生了问题就简单地取消了之,而应当采用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分析导致毕业论文发生变化的社会经济变迁等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让高等教育能够完整、高效地提供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毕业论文的洗礼,在真正独立应对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问题时,能多一份从容,多一点怀疑精神,多一点创新的动力,从而做出更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廖元秀,周生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高教论坛,2010,(11):69-71.

篇(2)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12-02

教育部2012年在教高[2012]4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导师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可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等人才培养的卓越计划也刚刚起步,如何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多元化是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客观要求。地处边陲的地方普通高校,应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积极探索结构合理、便于实践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模式。

一、导师制的起源及现状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学校实行的一种由教师对本科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新型教育模式。导师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生活和就业指导,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1]本科生实行导师制,核心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要求以学生个性禀赋和人格特质为基础,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科学和人文教育并举、智力和非智力开发结合,培养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多样性创新人才。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用于研究生的培养,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牛津、剑桥等高校开始将原用于研究生培养的导师制推广并用于本科生的培养。中国最早的本科生导师制产生于 1937年的浙江大学,在竺可祯校长和费巩训导长的倡导下浙江大学率先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因政治原因而中断。21世纪后,国内部分高校如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等在全校或部分院系开始尝试实行本科生导师制。[2]目前,我国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普通高校不多,实施的方案及目的各异,绝大多数是“辅导员 + 专任教师”共同管理指导学生,有的是以指导学生课程学习为目的,有的是以学生日常管理为目的,有的是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习计划指导为目的,也有的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为目的。[3-7]

二、佳木斯大学现行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不足

多年以来,佳木斯大学一直实行辅导员全程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每个辅导员负责二百多学生,而且多数辅导员都是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有的毕业后考取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与所管理的学生所学专业绝大多数不一致,甚至是不相关。因此,辅导员无法做到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更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了强化对新生的教育管理工作,2010年学校进行了一项新的教育管理改革,在新生班级实行班主任制,由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管理学生。学校各教学单位为每个新生班级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班主任由专业相同或相关的专任教师担任,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专业知识优势,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校要求班主任要经常性地深入到学生上课班级、寝室,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学业指导工作。辅导员主要是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重点对生活、思想政治等方面进行教育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经过运行发现,班主任制的实施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入学时的茫然状态,尤其是在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态度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仅此,一名老师要对三十多名学生进行学业指导,涉及学生人数多,需要老师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而老师本身的教学科研任务也很重,因此,实施的效果可见一斑,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4 + 1”导师制实施模式的构建

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普通高校学生的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强的高水平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思考的重点。为此,课题组经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结合我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构建由“辅导员 + 班主任 + 专业导师 + 高年级学生 + 毕业论文导师”四名教师和一名学生组成的导师指导体系,即“4 + 1”型导师指导体系,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1.辅导员

辅导员都是专职的,没有特殊情况,要在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全程负责。在大一新生入学前由学工办指定一名辅导员负责一个年级的学生,从大一入学一直到大四毕业,实施全程管理。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统筹负责学生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鉴于辅导员的职责需要,要求辅导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组织观念,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热爱学生工作,具有勤勉、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班主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队伍,但由于辅导员对学生班级是一对多的管理,导致不能使每位学生都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辅导员的关爱和帮助,个别学生由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出现一些思想或学业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本课题设计的班主任由青年专任教师担任,一个自然班安排一个教师做班主任,工作周期是一年,只负责大一新生,重点指导学生开展课程学习,引导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尽量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规划自己的人生,同时协助辅导员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是一人对一班的管理,面对的学生少,能随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做到及时处理和解决,避免更大、更多问题的发生。也可以更多地发现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的潜力和才能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奠定思想基础。班主任的选聘是在新生入学后一周内,根据各专业学生的班额每个班级分别选聘1名班主任,先由青年教师个人申请,系、部主任推荐,由学院党政联席会决定。班主任要求由思想积极向上、责任心强、乐于奉献、勤奋敬业且专业相关的青年教师担任。

3.专业导师

目前,也有部分高校实行专业导师制,但专业导师介入的时间不同,责任各异。有的在大一时介入,有的在大三时介入,有的在大四做毕业论文时介入;有的主要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有的负责协助辅导员进行学生日常管理,有的主要负责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习计划指导,也有的主要负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本文所设计的专业导师是以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实践为目的,从学生大二年级时开始介入,在大二上学期开学初,组织遴选专任教师做学生的专业导师。采取师生互选和学院统筹相结合的方式,每个教师需要填写教师基本信息情况表,包括教师姓名、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研究方向、承担课程等,将教师基本信息情况表公示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初步选择心仪的老师,然后辅导员根据学生总数、教师人数进行统筹分配,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教师可以优先选择参加项目的学生。专业导师的工作周期为两年,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及实践进行指导,负责指导学生熟悉专业知识结构,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就业需要选修课程;通过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实践技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每周至少与学生见一次面,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可以单独指导,也可以集体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就业方向设定不同的任务要求。专业导师要求由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担任。

4.毕业论文导师

毕业论文导师专门负责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结合学生的考研、就业情况进行专项指导,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大四时进入毕业论文阶段,此时,为学生配备毕业论文导师,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指导意义重大。毕业论文导师的遴选参照专业导师的遴选程序进行,此阶段仍然采取师生互选的方式,每位老师需要上报设计的课题名称,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老师设计的题目进行选择,也可以优先选择专业导师作为毕业论文导师;同时,毕业论文导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择业、就业实际,为学生选择相应的科研选题,以此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进而提升就业竞争力。

5.高年级学生

高年级学生主要是做导师的助手,协助专任教师联络、组织学生,监督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在大二年级确定了专业导师后,专业导师在接手学生之前,从上一轮指导的学生中选择1-2名大三年级的学生做专业导师的助手,协助专业导师联络、组织学生,对专业导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进行监督和检查。这样高年级学生更容易与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交流,高年级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收获感染并影响低年级的学生,更有说服力。高年级的学生要求由性格开朗、热情向上、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奉献的学生担任。

五、结语

通过实施“4 + 1”型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在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导师进行重点指导,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一年级时在以前辅导员单一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班主任的分班管理,强有力地壮大了学生的思想,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入学后的茫然和松散情绪,而且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做好社会角色的转换,把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变为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年级开始的专任教师做专业导师的导学管理,能够使学生顺利地了解专业知识结构,引导学生合理地制定学习计划,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的实验实践技能,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实践创新能力的形成,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四时期毕业论文导师的专项指导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科研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高年级学生参与的监督管理,既减轻了专业导师的负担,也能够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普通高校实施“4+1”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一定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然也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以保障实施效果。例如,建立有效的导师激励机制、考核机制、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等,从而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有效制约,有利于更好地调动导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陈远明,黄维宪.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势与作用研究[J].职业与教育,2009,(27):153-154.

[2]高志凯,王定君.本科生导师制的渊源、内涵和实施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11,16(1):75-77.

[3]田青刚.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创新[J].今日科苑,2010,(8):350-351.

[4]罗秋敏.高等学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09,

(3):256.

[5]胡旺盛.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

2010,(2):1-3.

[6]曹十芙,周清明.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进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6,(2):55-58.

篇(3)

>>2013年10月河南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河南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河南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篇(4)

>>2013年10月黑龙江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黑龙江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黑龙江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

篇(5)

关键词: 专接本 毕业率 教学规范管理 教学督导

2008年在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中推行的“专接本”教育模式,是江苏自考改革创新中的一大“亮点”。经过几年的试行,“专接本”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它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有更加良好的教学质量作为支撑。

一、自学考试“专接本”的发展现状

所谓“专接本”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在基本完成全日制在籍专科学生专科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在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利用自学考试面向社会开考专业计划举办的本科助学辅导,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两者的结合。江苏省推出的“专接本”制度是江苏省自学考试事业改革发展的产物,是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形式,也是专科学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的首次尝试。

“专接本”将普通高等教育和社会助学有效衔接,是省教育考试院在社会助学方面的一项新创举。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开设“专接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必须是具备相应专业学位授予权的自学考试主考学校,主考学校开设专业应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因此,对于主考学校而言,“专接本”可以进一步巩固该学校的特色专业,有效地拓展学校自考助学的生源群体;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本身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和教学优势。借助自考“专接本”发展平台,依托主考院校的学科优势和教学经验,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安排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本科助学工作,对加快专业建设,提高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学校办学实力,有效积累发展后劲等,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对于考生而言,“专接本”可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社会竞争力。专科培养目标更注重于技能培训,在专科学习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本科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复合型社会建设者。此外,由于“专接本”采用校内培养模式,教学实践设备齐全,教学计划规范并循序渐进,教师进行面对面授课,不仅符合目前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转型要求,而且对于学生个人后期发展有重大意义。

2008年全省推开“专接本”工作以来,每年都有新进展。图1为2008年和2011年江苏省“专接本”对接专科学校、对接本科学校、对接专业数量和对接学生人数的变化图。其中对接学生人数由2008的2741人到2011年的15100人,增长了5-6倍。

图1 江苏省“专接本”2008-2011年发展

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专接本”工作自2008年来每年一个台阶,以指数增长的形式迅速发展。

图2 南京工程学院“专接本”对接专科院校数

从图2可知,近四年南京工程学院对接专科学校数由2008年2所发展到2011年的19所,平均每年以200%的速率增长。而图3显示的该校对接学生人数,也由2008级25人发展到2011级857人,平均每年的增长率约为400%。在学生就业上,南京工程学院在对2011年“专接本”毕业生的调查中,有68.56%的学生在择业时是以“专接本”本科背景获得就业岗位的。

其迅猛发展也来源于较同类教学模式更高的教学质量。图4和图5分别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审计专业和商务管理专业“专接本”与社会自考通过率对比分析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专接本”课程考试的通过率明显高于社会自考。[1]

上面几组数据表明,经过几年的发展,“专接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专科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所接受。自学考试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多年来在国内国际社会得到充分肯定,归结于严格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专接本”能否健康发展,能否延续自学考试的辉煌历史,同样也要求相应的适应于该教学模式的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有行之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否则“专接本”就很难得到更大的发展。

图3 南京工程学院“专接本”对接学生人数

图4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审计专业通过率

图5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商务管理专业通过率

二、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原因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发展,“专接本”在招生、教学培养、学生管理和就业等方面都有了明晰的工作思路。然而,也暴露出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毕业率不高

毕业率不高的直接表现是课程考试通过率低。在对南京工程学院2008级专接本商务管理专业毕业率调查时发现,2010年7月首次毕业率仅为16%,各课程的平均通过率为69.33%。为了查找原因,南京工程学院对2010年所有“专接本”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专接本考生参加“专接本”的主要目的是扩大知识面,从而提高自己的层次和就业砝码,这种态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努力接受本科阶段学习内容。然而,对自考助学教学水平、教学方法、管理工作、教风、课程设置和学习风气等进行逐一调查,“较好”以上评论基本超过70%,“很好”的评价比率却不尽乐观。

在分析学生调查结果的同时,该校与对接专科学校一起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认为课程考试通过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六个:其一,“专接本”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考学校和专科学校都是在摸索中进行,主考学校缺乏主考工作经验,同样专科学校在教学、学生管理方面也是探索中前进;其二,对接工作中没有对报名参加“专接本”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筛选;其三,专科学校教师缺少本科课程教学的经历;其四,主考学校教师对“专接本”的学生整体状况不够了解,在命题过程中没有较好地把握课程知识考核的深度和广度,在开展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辅导上缺乏针对性;其五,有几门课程采用精英教育的统考试卷,试卷难度大、范围广,成为毕业率不高的瓶颈。例如在对南京工程学院“专接本”商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考试通过率统计中发现,“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程第一次考试通过率,2008级仅为4.55%,2009级11.76%,2010级53.2%。其六,学生缺少平时练习的资料。

(二)实践与应用能力培养不能完全体现特色

“专接本”的培养目标是在原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掌握本专业的相关基本知识,参与本专业的基础训练,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专接本”专业的考试计划中将教学实践环节的比重扩大,把实践环节作为“专接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排课内实践训练教学环节后,还设置了比社会自考多3门的“实践与应用课程”,构成了完善的实践环节,成为“专接本”人才培养的特色。

然而,由于少数主考学校和专科学校对“专接本”教学计划的理解程度不够,在教学和考试过程中仍然按照传统的自学考试模式偏重理论,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和考试方面不够到位,没有完全体现出“专接本”的培养特色。

(三)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弱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从事初步的科学研究和设计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专接本”学生具有从专科基础阶段到本科提高阶段所学知识、能力提升的综合体现的意义。

南京工程学院在对08级、09级“专接本”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几个影响教学质量的共性问题。其一,选题范围把握不准,存在过大和过小的现象。例如,对于“专接本”学生来说,题为“中日贸易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的毕业论文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研究能力和研究范围。部分学生选题范围又过小,如有学生对“一个香飘飘奶茶铺的市场营销问题”进行研究,显然研究对象又太小。其二,论文写作方面,缺少自己思考的内容,缺乏解决问题的尝试。其三,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没有按照主考学校的要求进行管理。由于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学生找工作处于同一时间段,部分学校为学生找工作开绿灯,不惜沿用专科阶段的模式而疏于对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学生的管理和重视。其四,规范性不够。学生不按主考学校要求的格式写毕业论文(设计),随心所欲,更不符合国家标准,缺乏严谨性。其五,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主要反映在论文写作中的语句表述及基本的写作能力差,没有牢固掌握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建议

针对“专接本”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认为,提高“专接本”教学质量应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从主考学校和对接专科学校两个层面上协同开展。从研究“专接本”学生这一群体开始,找出适合这一新教育模式的教育思想、教学规律、教学手段、教学和管理方法,积极采用督、导结合的监督机制,从办学理念、教学过程规范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管理队伍素质和现代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工夫,不断提升“专接本”教育质量。

1.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增强办学的社会责任感。

首先从体制上规范“专接本”的教育体系,强化意识,端正办学思想,摒弃纯粹的以营利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专接本”助学单位应时刻将教育教学放在首位,努力培养适应社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2.加强“专接本”教学过程的管理,加强制度建设,将教学过程规范化。

首先,“专接本”教学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要引入文化管理理念,从而将人本特色体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2]文化管理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价值观教育、人性化思想的贯彻及更加全面的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审视和评价。加入人本色彩的教学管理过程不仅有利于从思想上快速转变“专接本”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方向。而且有利于帮助“专接本”学生克服“学习欲望强,学习能力欠佳,心理承受能力低”的弱点。

其次,针对“实践与应用课程”和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并在教学督导记录中进行详细的记录,保证同一专业在实践环节教学、考核的规范化,充分体现“专接本”人才培养特色。

最后,“专接本”工作应积极利用省级督导和专科学校督导机制。对接的专科学校作为具体开展教学活动的单位,应根据《“专接本”工作督导细则》,建立专门的督导机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定期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检查工作。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和完善队伍结构,稳定教师队伍。

首先专科学校要选派有责任心、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任教。任课教师的职称结构合理,应按要求配备高级职称的教师任课,保证任课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其次,针对专接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师其自身知识结构要完善,不但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并且掌握了该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动态。专科学校应积极培养教师的教学素质,鼓励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加强与一线企业的联系交流。[3]再次,专科学校任课教师应加强与主考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最后,任课教师应积极参加主考学校主办的教研活动,研究本科阶段课程教学的规律,及时布置学生作业,提供给学生多次模拟考试机会。

4.稳定管理人员队伍,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掌握政策的水平。

作为自考改革的创新模式之一,“专接本”教育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不断改革。作为“专接本”院校的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掌握改革动态,及时学习和掌握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例如管理人员要及时洞察考试课程通过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要贯彻落实人文教育,对“专接本”学生进行价值观和健康人格的教育。

5.采用新型现代化教育技术,将远程教育引入“专接本”的教学过程中。

要使“专接本”良好对接,就要做到资源共享,其中包括教学设施的资源共享和教学课程的资源共享。将新的教育手段运用到“专接本”教育之中,利用网络教育和远程教育优势,将“专接本”考试计划中一些课程,特别是主考学校专业教学中的优秀课程、优秀教师与专科学校助学教学共享。

总之,“专接本”作为自考助学的改革方式之一,在不足几年的时间里已逐渐成长壮大。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过程必定曲折。教育工作者有义务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促使“专接本”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任熊.综论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接本”制度[J].当代职业教育,2010,(2).

[2]余玲,胡望斌.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中的文化管理[J].江苏高教,2010.2.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类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

一、引言

语言文学是传统的基础性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法替代的优势。但是从目前的就业形势来看,这个传统人文学科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合并转型为高职院校以来,专业急需探索高职教育和师范性特点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新模式,原有的师范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比较突出,既要突出师范性,又要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办学特色,明确语文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调整课程结构,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完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才能办好高职院校的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小学语文教师以及文职人员。

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高职师范类专业,语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能够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初中语文教师工作,也能从事语言文字、文化宣传及企业的文秘、培训机构的文员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是新时期语文教育专业面临的新课题,因此更新教学理念、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既符合语文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提升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类受到自主择业和专业整合的影响,日益萎缩,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应该主动应对,谋求发展。

高职院校师范专业的改革必须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自高专部成立以来,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着明显的地域色彩,主要集中在辽西北城市,例如,铁岭、锦州、朝阳等地,从事乡镇初中、小学语文教师以及各行业相关的文职工作。近两年来,在这些城市的特岗教师招聘中,语文教育专业比重不大,绝大多数毕业生无缘进入公办中小学教师行列之中,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以下简称我系)语文教育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显示,25%的毕业生进入各种教育机构从事教辅工作,更有一部分毕业生脱离教育行业。严峻的就业形势决定了语文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必须形成新的准确定位,原来培养目标只是单一的师范性,应转型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将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文秘、公关、管理、社会服务、对外汉语培训机构等列入专业培养计划。因此,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

三、语文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途径

1.以课程为突破口,对课程教学思路重新定位

目前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还是由“五个模块”组成,即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必修、选修)课、专业(必修、选修)课与实践技能课”,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等,只开设语文教学法和写作两门实践性课程,又因课时不够,这些培养核心能力的课程不够深入,实践课也仅限于教育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呈现过于单一化的趋势。

笔者曾对语文教育专业任课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63%的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满意,认为教师应该把讲课的侧重点放在实践应用上。以专业选修课程带动和促进专业的改革,能够拓宽口径,完善课程结构,可以促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还能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节,不断完善,从而汲取新知识,提高实用的实践技能水平,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对实践性的教学和学习还是很认可的,他们希望教师能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课堂上以老师讲授为重点,语文教育专业必须从庞杂的理论体系中解脱出来,合理取舍。就文学课而言,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是两门专业核心课程,我系教师尝试在教改中淡化“史”,将解读经典文本作为教学切入点,笔者在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时,将《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作为主要内容,同时参考《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提高对名家经典篇章的鉴赏比例,约占整个教学内容的70%,文学史和作家理论知识约占教学内容的30%。以上举措,注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授课宗旨,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作品赏析、语言运用能力及人文素养。

打破以往惯例,力求突破,开设与语文教育专业相适应的应用型课程,体现本专业实践方面的特点,在完成基本知识结构教学的同时,开设新课,改造老课,保留传统专业的核心内容,又能实现培养能力运用的目标。课程结构中理论课比重大,实践课比重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突出,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社会需求,应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将专业课分为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核心课包括传统的语言文学类课程,占 60%,专业选修课需要与专业相吻合,例如,公共关系学、秘书学、公共礼仪、办公自动化、广告设计、新闻采编等课程,占40%,要向学生传授最前沿的知识,课时不用占太多比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有意识地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宽口径”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新内容,目前,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语文教育专业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了公共礼仪、秘书学、影视鉴赏、口语交际等课程,从学生选课情况来看,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

2.加大教育理论和教法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强实践教学

(1)开设好实践教学课程。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语文教育专业开设普通话训练课、口语实训课、书写规范字技能课、语文教学教法课等加强技能训练,及时将教育改革有关内容纳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充分利用学校录播室资源进行初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拟实训,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

语文教育专业教学内容不应再局限于语言与文学本身,应该结合汉语言文学的历史发展以及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本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例如,教育教学、新闻传播、文秘与公关、广告文案、速记速算等课程设置都应该成为语文教育专业技能训练应用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的教学,让学生获得动手和从业能力。

(2)增加实用性知识技能的传授。“创造条件,普及现代化教学,掌握现代化技术”,开设课件制作课程,让学生对幻灯机、投影仪等教学媒体的构造以及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力求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熟练掌握PPT课件制作,达到会使用会操作,着重面对当前就业需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和运用,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让鼓励学生通过相应的英语、计算机、韩国语、普通话等级测试。

(3)课内课外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技能测试和竞赛机制。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此类活动作为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语文教育专业开展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技能展示活动,例如,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书法展示大赛,汉字听写大赛、作文竞赛等,参加校园活动可计入学生综合测评成绩,鼓励学生参加一切有目的的培养学生教师教育素质的专业实践活动,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将培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训练贯穿于三年的教育教学中,营造适合学生成才的有利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实用能力培养。

(4)优化实习实训教学结构,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多个能够充分满足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培养需求的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和完善的实训训练体系,要搞好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育见习。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实习基地,在实习基地上上岗培训,是对学生理论学习过的职业规范进行实地验收。学生进行真实的规范化的操练,熟悉将来从事的教师或者文职岗位,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实用为宗旨。

实践教学作为训练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在运用中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思考和学习积极性。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做到课内精讲,课外延伸,把课堂延伸到社会,让学生通过理论的凝练来适应技能的实践检验,有力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四、结语

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民意后,英语分值大大缩水,语文分值将在2016年提高到180分,这将大大改观社会、学生“怠慢语文”这一现象,大量资料显示,目前教育市场上很多培训机构闻风掉头,一些培训机构目前已经开始酝酿相应的改革方案,语文培训班将得到加强,可以预见,随着高考语文分值的提高,语文培训班的需求量也将大大增加。近期,笔者参加了几次省内的高校招生现场咨询会,来咨询的学生及家长对师范专业,尤其是语文教育专业还是很认可的,60%以上的家长认为,在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形势下,语文教育专业就业选择余地不小,可从事教师、文职等工作。由此可见,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还是有一定攀援空间的。

总之,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现有课程的科学构建及重新整合、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必须以学生为本,关键点是老师,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管理者齐心协力,使语文教育专业在立德树人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篇(7)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双导师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1-0013-03

我国于1990年开始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1997年正式开始招生,到2007年招生专业类别达到19个,2010年招生专业类别扩大到38个。2009年以前,我们只招收基础教育行业的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从2009年起,全日制教育硕、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开始起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种问题也不断地显现。为此,2009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教学、实践、学位论文、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2010年4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和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深入研究。其中,每一次都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其思想道德素质、学术水平、指导能力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成长,是培养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单一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无法达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实行“导师组制”成为潮流和必需。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不可能一下子有这么多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有的专门技术,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实行双导师制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种方式。双导师制目前主要指为每位专业学位研究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在实际领域中的运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正在逐步运转并不断地改革和调整。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导师的考查我们发现,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对策。

一、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虽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模式的实施已经有十几年时间,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和调整,但到目前为止,其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校内导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偏低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内导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江苏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共17人,其中正教授12人,副教授5人,17人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3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教学科研骨干,科研能力都比较强。但是,大部分导师对教学实践研究得少,思考得少,参与得更少。例如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没有指导过本科生教育实习,不了解中学教育改革状况、中学教师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了解中学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他们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时,只能指导一些表面上的东西,无法做更深入、有效的指导。

(二)校外导师教学研究水平参差不齐且时间没有保证

校外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理论上,他们不仅有很高的应用理论水平,而且在实践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明白现在的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去进行研究。但实际上,现在聘任的校外导师研究水平和我们预期的相差比较大。有些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聘任中学高级教师担任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校外指导教师,他们也许是单位的教学骨干,课上得非常出色,或者班主任工作做得非常棒,但他们的教育研究做得却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很少。聘任这样的校外指导教师,会让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有一些校外指导教师确实有很强的科研能力,过去也有很多科研成果,但由于后来升任领导职务,较少有时间再进行科研工作,有的很少有时间亲临实践第一线,因此不再或者是很少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当然也没有办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实践(研究)指导。

(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职责还不够明确

制定导师的工作职责是为了明确导师在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责任,规范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过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因此,所有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制定了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职责和遴选条件与办法。但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单位专门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单独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的比较少,而制定工作职责中还分别阐述了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的就更少了。

已经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工作职责往往叙述得比较笼统,不够具体、清晰、明确。如果是工作职责总共有七八条,那就已经算是制定得相当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工作职责了。例如:北京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条例(试行)中规定,导师工作职责有五条,也比较详细,但主要针对或者适合校内导师;在湖南大学校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选聘办法中,倒是专门规定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但连同标点符号在内只有113个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浙江师范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选聘办法中的导师职责总共五行,没有分具体条目。总之,现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工作职责规定得比较笼统,这使得导师职责不够明确。

(四)对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的管理

双导师制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提出的一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其字面意思是配备校内和校外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在其专业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校外导师则负责学生专业知识在该领域的运用。但是根据调查情况来看,“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的实施现状不容乐观。除了对校内、校外导师没有明确细致工作职责外,我们对校内、校外导师在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研究,撰写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校内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环节的参与不够;校外导师积极性不高,工作又繁忙,对研究生指导不及时、不到位,这些问题在管理上我们并没有能很好地加以解决。高等院校很少制定明确的管理机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大多只是单一的制定任聘机制,缺少具体的、有效的考核和奖励等机制。对校内外导师的监管力度缺乏,严重影响了校内外导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对校内外导师加强管理,充分调动校内外导师的积极性、掌控校内外导师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的全过程,是落实双导师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五)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特别强调两种能力的培养,即创新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更加突出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这一培养特点,国家设立的“双导师制”得到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大部分学员的认可,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校内外导师间没能体现出合作的优势。

以学科教学专业为例,问题主要表现在:1.高等院校校内导师和中小学校校外导师不能有效沟通。很多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都不能主动地跟对方联系和交流,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2.中小学校对校外导师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不应让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院校去唱独角戏,中小学校本身也是这场戏中的主要角色,而且是最终获利者。3.高等院校应给校内外导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在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只有在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和答辩环节,校内外导师才有机会见面讨论和交流。但是因为时间问题,很多校内外导师连这四次见面交流的机会也错过了,导致很多学员在培养过程中几乎没有同时与校内外导师交谈和学习的机会。显而易见,校内外导师缺少工作上的交流联系是不可能做好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和培养工作的。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有效实施的对策研究

(一)校内导师的培训与学习指导

我们可以借助教育部“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这个良好的平台,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机构的骨干培训者和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进行集中研修的过程中,让高等学校校内专业学位指导教师参与到这样的培训计划中。通过专题学习、案例研讨,提升高等学校校内指导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以此为契机,加强高等学校教师同中小学校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提升高等学校校内导师的教学实践指导能力。

(二)增加校外导师聘任条件

对于校外导师,因其职责重在培养研究生的专业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所以聘任校外导师不应只注重科学研究和获奖情况,可在中小学校校外导师的评聘加入考查其教学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指导研究生的能力等相关考核内容。在考查其实践科学研究能力时,不仅要看其实践应用研究,更要看其教育研究是否有相当的理论高度;不仅要看其实践研究成果,更要看其近几年(如近三年)的实践应用研究成果。同时,高等学校在评聘校外导师时,应多听取其所在单位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依据应用实际才能够遴选出合适的校外导师,制定出正确、切实可行的评聘标准。

(三)进一步明确校内、校外导师的工作职责

我们必须根据校内、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的不同特点、要求和责任,制定出具体、清晰、明确的导师工作职责,分别规范校内、校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指导研究生学习、问题调研、应用研究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各环节过程中应该承担的最基本的责任,要达到的最低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导师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才能使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可能。

(四)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校内外导师制定有效的监管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高等学校和实践单位双方导师都明确各自的权责,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应用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等环节,都采取有效的、易于执行的管理措施,监管校内、校外导师的高效指导,才能让双导师制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建立健全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针对双导师制这一培养模式,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责权利相统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核和奖励激励机制,保障双导师制得到很好的实施。

(五)构建交流渠道,促成合作指导

培养单位应该通过强化高等学校和专业所指行业的联合意识,构建有效的交流渠道,建立具有实效的合作机制。一方面,高等学校的校内导师应传授给专业学位研究生深入透彻的基础理论知识,帮助研究生研究并努力解决专业所指行业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另一方面,校外导师应帮助研究生了解行业的各种改革创新方法等内容,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校内、外导师应该共同努力为用人单位输送符合其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积极调动高等学校和用人单位的合作积极性,共同参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全过程。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文辉,王东,吕露.工程硕士双导师团队建设[J].教育与人才,2012(2):78.

[2] 王红,曾福生,东波.论专业学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97-99.

[3] 刘刚.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索[J].文教资料,2011(25):176-178.

[4] 施亚玲,向兴华,李若英,肖远亮.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24-29.

[5] 李波.专业学位教育中“双导师制”缺位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5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