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桌面应急演练总结

桌面应急演练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7 22:07: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桌面应急演练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桌面应急演练总结

篇(1)

【关键词】浅析预案演练注意问题

1.前言

某些企业在安全检查中发现,几个不同的基层生产单位,组织开展的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科目完全相同,都是点上几个火盆,组织部分人员用灭火器将火盆中的火熄灭,然后进行简单小结,把演练情况记录到安全活动本上“交差了事”;生产单位所处的环境不同,生产性质不同,安全防范的重点也不相同,而安全应急预案演练的科目却完全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预案演练中图省事,满足于活动开展了,安全记录本上有内容记载了,可以通过上级检查了,是一种“为了演练而演练”的应付行为。

事实上,应急预案演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有效地检验预案、完善准备、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和科普宣教,确实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加强各部门在应急状态下的协同配合,还可以以演练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应急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切实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工作,为维护施工安全、构建和谐工地提供有力保障;另外,不同性质的单位所进行的应急预案演练的项目和侧重点也不应该是一样的。

2.应急预案演练的有关常识

2.1应急演练定义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依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

2.2应急演练目的

2.2.1检验预案。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2.2完善准备。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对应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2.3锻炼队伍。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等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2.2.4磨合机制。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理顺工作关系,完善应急机制。

2.2.5科普宣教。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等灾害应对能力。

2.3应急演练原则

2.3.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

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3.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

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2.3.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

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订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2.3.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

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2.4应急演练分类

2.4.1按组织形式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桌面演练和实战演练。

2.4.1.1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地图、沙盘、流程图、计算机模拟、视频会议等辅助手段,针对事先假定的演练情景,讨论和推演应急决策及现场处置的过程,从而促进相关人员掌握应急预案中所规定的职责和程序,提高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桌面演练通常在室内完成。

2.4.1.2实战演练。实战演练是指参演人员利用应急处置涉及的设备和物资,针对事先设置的突发事件情景及其后续的发展情景,通过实际决策、行动和操作,完成真实应急响应的过程,从而检验和提高相关人员的临场组织指挥、队伍调动、应急处置技能和后勤保障等应急能力。实战演练通常要在特定场所完成。

2.4.2按内容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演练。

2.4.2.1单项演练。单项演练是指只涉及应急预案定应急响应功能或现场处置方案中一系列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一个或少数几个参与单位(岗位)的特定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

2.4.2.2综合演练。综合演练是指涉及应急预案中多项或全部应急响应功能的演练活动。注重对多个环节和功能进行检验,特别是对不同单位之间应急机制和联合应对能力的检验。

2.4.3按目的与作用划分,应急演练可分为检验性演练、示范性演练和研究性演练。

2.4.3.1检验性演练。检验性演练是指为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应急准备的充分性、应急机制的协调性及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而组织的演练。

2.4.3.2示范性演练。示范性演练是指为向观摩人员展示应急能力或提供示范教学,严格按照应急预案规定开展的表演性演练。

2.4.3.3研究性演练。研究性演练是指为研究和解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重点、难点问题,试验新方案、新技术、新装备而组织的演练。

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结合,可以形成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示范性单项演练、示范性综合演练等。

2.5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组织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年度应急演练规划,按照“先单项后综合、先桌面后实战、循序渐进、时空有序”等原则,合理规划应急演练的频次、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

3.应急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准备工作

3.1风险辨识与评价

3.1.1危险源的辨识

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特点,结合企业实际,采取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等方法,把在办公、采购、施工和服务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充分考虑员工及相关方的合理建议和要求,收集、整理,建立本单位的危险源台账。

3.1.2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3.1.2.1直接判断法,其依据主要包括:

•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相关方的合理要求;

••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

•直接觉察到的风险等。

3.1.2.2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即LEC法)。

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3种因素指标的乘积来评价危险源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D=L﹡E﹡C

式中:D-风险值;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L值:将L值最小定为0.1、最大定为10,在0.1~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表1: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L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完全可以预料

6相当可能

3可能,但不经常

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极不可能

0.1实际不可能

•E值:将E值最小定为0.5、最大定为10,在0.5~10之间定出若干个中间值,具体如表2: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E值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10连续暴露

6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每周暴露一次

2每月暴露一次

1每年暴露几次

0.5非常罕见的暴露

•C值:将需救护的轻微伤害的C值规定为1,把造成多人死亡的C值规定为100,其他情况值为1—100之间,具体如表3:

表3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C值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灾难,数人死亡

15非常严重,1人死亡

7严重,重伤

3重大,致残

1引人关注,不利于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D值:根据经验,把风险性分值分为5个等级,具体如表4:

表4危险等级划分(D)

D值发生事故年产生的后果

320以上极其危险,不可能继续作业

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以下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计算D值,当D≥160时,为不可接受风险。

3.1.3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确定及预案编制

3.1.3.1根据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综合分析、确定本单位所辖范围内的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

3.1.3.2对于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巴新铁路PJ-02标项目部来说,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包括:物体打击,机械车辆伤害,高处坠落,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架桥机倾覆、溜车、掉梁等。

3.1.3.2预案编制

各单位结合已确定的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了解当地政府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调查处理规定,查阅国家、行业、企业内部管理规定,掌握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调查处理的步骤和方式,判定出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可能涉及的范围、破坏、伤害和风险程度的情况,制定确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的内容包括:明确发生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场所、类别、性质和后果;分析可能发生潜在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人;可能发生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场所应配备的器材;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及信息传递。

3.2演练准备工作

3.2.1制定演练计划及演练方案

明确演练目的,主要是组织应急演练的原因、演练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期望达到的效果等;

分析演练需求,在对事先设定事件风险及应急预案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需调整的演练人员、需锻炼的技能、需检验的设备、需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和需进一步明确的职责等;

确定演练范围,根据演练需求、经费、资源和时间等条件,确定演练事件的类型、等级、地域、参演机构及人数、演练方式等;安排演练计划。按照演练活动的整体构想,安排演练准备与实施的日程计划,包括各种演练文件编写与审定的期限、物资器材准备的期限、演练实施的日期等;编制演练经费预算,概算演练经费,提出经费筹措渠道。

3.2.2落实演练保障

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场地、物资器材和安全方面的保障。

这里着重强调预案的人员保障问题,提倡全员参加预案演练。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中任何一个人和任何一个生产环节的工作,都会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安全工作,因此必须把企业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上自领导,下至班组工人,人人关心安全,全体参加安全管理。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4.应急预案的实施

4.1演练的启动

演练正式启动前一般要举行简短仪式,由参加演练活动的最高行政首长或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

4.1.2演练过程控制

4.1.2.1桌面演练(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巴新铁路PJ-02标项目部的架桥机倾覆应急预案、大型龙门吊断绳应急预案、大型龙门吊倾覆应急预案、溜车事件应急预案桌面演练就是以桌面演练的形式开展的)

在讨论式桌面演练中,演练活动主要是围绕对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由总策划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部署引入一个或若干个问题,参演人员根据应急预案及有关规定,讨论应采取的行动。

在角色扮演或推演式桌面演练中,由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参演人员接收到事件信息后,通过角色扮演或模拟操作,完成应急处置活动。

4.1.2.2实战演练过程控制(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巴新铁路PJ-02标项目部的5防汛预案、火灾预案演练就是以该种形式开展的)

在实战演练中,总策划按照演练方案发出控制消息和指令,控制人员及时向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传递。参演人员和模拟人员接到信息后,按照发生真实事件时的应急处置程序,或根据应急行动方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行动。控制人员应随时掌握演练进展情况,并向总策划报告演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4.1.3演练解说

在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组织单位可以安排专人或专业播音员对演练过程进行解说。解说内容一般包括演练背景描述、进程讲解、案例介绍、环境渲染、应急知识宣传等。大型综合性示范演练,可按照脚本中的解说词进行讲解。

4.1.4演练结束与终止

演练内容全部完成后,由总策划发出结束信号,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演练结束后所有人员停止演练活动,按预定方案集合进行现场总结讲评,或者组织参演人员撤离演练现场,保障部负责演练场地的清理和恢复。

4.1.5应急演练评估与总结

4.1.5.1演练评估

演练结束后,在全面分析演练记录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比照参演人员表现与演练目标要求,对演练活动及其组织过程作出客观评价。可通过组织评估会议、填写演练评价表和对参演人员进行访谈等方式,也可要求参演单位提供自我评估总结材料,进一步收集演练组织实施的情况,撰写演练评估报告。

演练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演练执行情况、预案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参演人员的处置能力、演练所用设备装备的适用性、演练目标的实现情况、演练的成本效益分析、对完善预案的建议等。

4.1.5.2演练总结

现场总结。在演练的一个或所有阶段结束后,由演练总指挥、总策划、专家等在演练现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评和总结。内容主要包括本阶段的演练目标、参演队伍及人员的表现、演练中暴露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等。

事后总结。在演练结束后,由文案组根据演练记录、演练评估报告、应急预案、现场总结等材料,对演练进行系统和全面的总结,并形成演练总结报告。演练参与单位也可对本单位的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演练总结报告的内容包括:演练目的,时间和地点,参演单位和人员,演练方案概要,发现的问题与原因,经验和教训,以及改进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4.1.5.3成果运用

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演练组织单位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包括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训练、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地更新储备等。

4.1.5.4文件归档与备案

演练组织单位在演练结束后应将演练计划、演练方案、演练评估报告、演练总结报告等资料归档保存。

4.1.5.5考核与奖惩

演练组织单位要对在演练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及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按要求参加演练,或影响演练正常开展的,给予通报批评。

5.结束语

铁路施工企业所承揽的建筑安装产品多是处于野外、露天、高空或是地下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施工作业劳动密集、环境多变、受地质和气候条件影响很大,与一般企业相比,危险作业和不安全因素更多,也不易控制。通过应急预案演练能有效地控制设备事故、人身伤亡事故和职工危害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参考文献

[1]何能金.全员安全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

篇(2)

关键词:桌面推演;灾害;救护能力;培训;护理

随着世界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灾害也频繁发生。特别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的经济、财产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人们的身心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1]。为了随时应对可能再发生的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及健康,将灾害的损伤降到最低,对我们的灾害救援及护理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做好灾害救护的培训,提高护理团队的救护能力,是我们广大护理同仁共同关注的问题。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评价和提高应急救援反应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应急预案演练分为实战拉练和桌面推演。实战拉练现已家喻户晓。桌面推演:是指将突发事件所需的应急预案用口头演练的方式在模拟场景中表现出来,用以检验预防控制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桌面推演是情景模拟教学的一种形式,主要依托模拟演练培训系统,以角色扮演为手段,以文字和语言演练为处置手段和对策的培训方法[2]。它最初来源于兵棋推演,现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我院急救中心率先采取桌面推演模式培训护理人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制约我国护理团队在灾害医学救援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缺乏基本的紧急医疗和灾难医学救援训练 重大灾害具有突发性、群众性、复杂性、破坏性等特点,与医院救护环境相比现场灾难救援环境更复杂、更恶劣。传统的理论结构、急救流程、动作技能已很难适应现场灾害救援的需要。目前关于灾难救援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比较缺乏,护理团队在现场灾害救援时就有可能显得力不从心[3]。

2 桌面推演实施步骤

我院急救中心率先将桌面推演引入灾害救援护理团队的培训中,我们设计了大型车祸、地震、溺水等场景,通过这些场景设计和推演培训,护理团队应急救护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实战现场救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以大型车祸为例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推演实施步骤。

2.1首先我们要设计、写出角本。角本内容包括车祸发生的时间、地点、受伤人数、受伤类型、我们要实施的救护操作及需要准备的物品。

2.2组织参演人员讨论所设计的场景是否合理、患者伤情、救护措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以及救护流程是否符合要求等。

2.3讨论好了后就进行人员分工,如谁负责检伤、谁进行CPR操作、谁进行止血包扎搬运等并进行演练。演练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妥要及时进行修改再次演练,演练时还要注意相互的配合。

2.4推演培训开始前先由我们的培训老师给参加培训的护理同仁们进行一次理论授课,让大家对所设计的场景、患者的伤情、我们所要进行的处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5推演表现中我们要有1位老师负责整个场景的介绍及解说,其余老师负责操作的演示。我们先将整个场景连贯性的给大家演示一遍,然后解说老师将各个操作进行分解式讲解、操作老师再次演示、演示结束后解说老师进行总结,最后进行互动训练,将我们的学员进行分组,实行一对一的带教,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整个场景的演练。

2.6互动训练结束后我们会采用抽查、发放问卷调查、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反馈学员掌握的情况、培训的效果、这次推演存在的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总之,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命的价值日趋重视,当人们面临灾害来临时,往往要求得到专业人员快速而优质的救护。护理人员是灾害救护的主要成员之一,其灾害救护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灾害救护的效果。我院急救中心率先采取桌面推演培训模式对我院急救中心全体护理人员、医院机动库护士、急诊专科学员进行灾害救护培训,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素珍,成翼娟,李继平.四川省护理人员对灾害护理培训内容重要性的认同度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1,01﹙10﹚:2071-2073.

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无脚本;应急演练;安全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无脚本演练因演练时间、地点、内容等都无事先通知,很大程度上模拟了应急现场。无脚本演练更加着重于应急演练事后的总结处理及问题的整改,能够达到改进和完善应急机制、提高人员的协调能力和应急水平的目的。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需要改善以往实践中前期准备用时多、演练设定事件单一、动用人力物力过多的局限性。要求供电企业根据已有对自然灾害和应急预案演练的经验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以无脚本应急演练为主实战演练为辅,满足科学有效且适用性强的要求,同时不断推演各级、各项预案以保证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完善,各级各部门协同能力得到提高,应急人员充分得到锻炼,达到技能水平提高的目的,更好地保障电力安全。

1.无脚本应急演练的目标及现状

1.1 无脚本应急演练的组织管理目标

依据“实用、实际、实效”原则,充分发挥无脚本演练在协同优势,通过建立完善健全的无脚本演练预案,不断演绎推理、随机组合模拟灾害,确定清晰明确的预案结构、处理流程、部门职能、人员分工等详细要求。建立常态的工作机制。通过结合电网管理、安全预警、电网检修等开展桌面演练、专项演练、联合演练等无脚本演练,使各级部门的协同应急水平得到磨合和提高。

1.2 无脚本应急演练现状的问题分析

其一,部分企I对无脚本应急演练不够重视,没有详细可行的应急体系、预案等,开展应急演练次数少或根本不开展,应急体系中的漏洞得不到排查,不能及时更正、完善。因此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及时、准确、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反应,从而对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其二,企业开展无脚本演练形式化,盲目追求场面大,无法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能保证演练质量。致使演练趋向于简单化、形式化,达不到实际效果。其三,一些企业不注重总结评价环节。很多供电企业都是在应急演练后由在场领导口头点评,或是会议中简单互评,并没有经过参与人员深刻思考,也不具备专业性、针对性的评价。事后没有严密的书面报告,不具备后续参考的价值。以至于应急演练起不到锻炼员工应急能力的目的,无法在以后的演练中作为参考改进完善方案。

2.无脚本演练的实施

2.1 准备阶段

首先,要组织建立专门的无脚本演练的机构,确立各部门的责任和分工。由专人负责领导指挥。严格把控课题演练、演练内容、演练方式以及落实等环节。要求做好保密工作,保证在无脚本的情况下应急演练能顺利进行。保证各单位各部门的联合协作,真实演练场景,真实暴露出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反映出实际的应急水平。

然后,要明确细化演练目标。这个过程实质上确认了演练任务、细化分解了目标、并明确了要达到的效果。通过明确演练目标为任务分解提供指导原则,为任务结束后的评估提供了评分依据。检验机制、完善体系,检查可行性,以及材料是否满足条件,应急人员操作是否符合规范、应急行动是否及时有效等都为演练目标。

接着,应详细制定无脚本演练计划。依照实战性、全面性、可操作性这3个基本要求,以及结合各单位安全隐患档案等制定无脚本演练计划并下发各部。

同时,开展演练培训。企业应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或利用培训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应急教育,掌握应急体系,排查安全隐患,学习安全和自救知识,明确演练要求,在专业性技术性上加大培训力度。同时也要保证培训的可行性实用性,避免演练和实战中因知识技能储备不足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最后,反复推理演练,确定演练策划和方案,并由安全质量监察部门考核。演练方案包括演练全过程的课题、标题、时间、形式、组织、流程和人员分工等。在大的方面上确定规模把控全局。按轻重缓急将重点事件列表排序,利于各个人员准确有效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

2.2 演练实施阶段

演练实施是无脚本演练的核心环节。从接到通知到奔赴现场抢险救援,从集合到撤离,从核实情况到完成任务并反馈,环环相扣,演练人员不能有一丝懈怠。在桌面演练启动前,需由主持热介绍背景,给出突发事故的不要描述,由桌面演练设定的方案逐一发放任务包。参演人员根据要求迅速展开工作。在接到命令之后,参演单位应急机制开始运转。依据应急预案流程赶赴事故现场,或到达指定位置。参演人员需根据任务包中的事故进行任务分析,根据自身掌握的处理流程和专业技能向指挥部报告处理方法。考评人员同时记录现场人员的反应速度与处理情况。通过电网调控指挥,参演人员根据处理情况模拟真实事故现场应答,执行电网事故处理程序,保证演练能够顺利进行。最后,评估小组根据演练流程,针对演练目标,逐一进行安全检查并记录,评估各个环节的工作。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应急处理是否规范合理及时有效,物资物料、工具、应急通信和指挥系统等后勤保障和通信系统是否符合配置要求等方面着重考察。

2.3 评估总结阶段

首先要进行单项演练评估,该评估应由相应演练组织单位实行,该项评估的主要方法是把上场人员与推演指导人相结合,在演练结束之后对演练提出问题并商讨解决方式,并保留评估记录,做出报告。之后演练单位再针对突出问题实行集中修正,并完成修订;然后需进行督导性评估,该项评估主要是指公司组织的多种针对各项目演练工作的跟踪评定工作,用走访现场、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演练的情况,以便及时根据情况做出判断、做出更好的准备工作,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研究解决;最后公司要进行每年两度的综合评估会议,集中分析下属各个部门演练情况,并由相关人员汇报各基层单位演练计划的情况。参会人员应积极提出问题或疑问,共同分析、解决并完善对应的演练方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吸取了多年以来的应急演练经验与教训,明确了方案计划,制定了完善的部门职责系统,建立了多种针对演练管理方式的评估,实现了评估系统的有序、有效实施,并因此提高了演练过程的高效性与正确性,提高了相关人员对应急机制适应性,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2.4 改进方向与对策

第一,进一步完善演练制度与演练方案。当前的无脚本应急预案与推演工作为以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知识,公司应加强对演练人员与演练主持人的考核工作,同时加强专家对演练过程的督促强度,以保证方案演练正确、有序、有效地实行;第二,强化方案演练机制。邀请外部电力公司参与公司演练,增加演练机构对外界相互联动的经验。对演练方案进行简易处理,使方案或计划更加易懂、易实施,从而提升相关人员的操作熟练度。提高无脚本推演与演练的结合程度,增强人员实战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第三,建立演练相关专业专家团队。努力培养训练熟练掌握演练过程、评估方式与过程的专业化人员,从而促进企业应急演练的良好发展。某公司制定了多样方案来保证公司能良性进展,包括完善演练制度,加强专业团队等方式,使公司内错误率逐次降低,各机构、基层实现了有序执行,提高了演练的成功率。

结语

供电企业开展无脚本应急演练对于企业自身构建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有着重要价值,是提高应急能力的必要方法,为紧急事故处理提供了经验和参考价值,利于事半功倍的处理此类突况。为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防护作用,保障了国民的生活生产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在人民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电力企业安全成为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重点。近年来,应急管理作为政府能力建设的重点,受到越来越多生产经营单位的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影响和损失,成为电力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2011年,全国开展电力行业安全大检查活动,此次检查工作中,发现电力企业应急管理方面的有关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应急管理与应急预案管理

现象一

目前,部分发电企业应急管理人员简单的认为,应急预案管理就是应急管理,其实这是不恰当的。造成这种片面认识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混淆了二者的概念,应急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管理,后者是前者的一部分。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企业应急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安全生产事故和可能给企业带来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种外部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企业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组成,如图1所示。

4个阶段往往是交叉的,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因而4个阶段相互关联,构成了应急管理工作一个动态的循环改进过程。各阶段工作内容如表1所示:

应急预案管理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应急救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备案、培训、演练、修订和更新等。

现象二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一案”即:应急预案;“三制”即: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一案三制”是个综合体系,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属性和功能特征,共同构成了应急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核心要素,即可抽象的理解为主体、方法、制度、前提4个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但是,目前部分电力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一案三制”概念的内涵,由于对其相互关系认识模糊甚至存在理解歧义,致使在很多场合被不予区分地替换使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欠缺对应急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力度外,根本还在于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尚不完善,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应急预案体系

目前,个别发电企业虽然编制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但没有对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加以区分,而是混杂在一起,笼统地称为专项预案,导致一些企业应急预案体系仅分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两个层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对应急预案体系的理解还存在偏差,对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定义、功能还没有区分开。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发电企业应急预案体系,如表2所示。

由表2可见,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包含关系,综合预案是基础,专项预案是综合预案的附件,现场处置方案是专项预案的延伸,层层具体,相互关联,彼此衔接,如图2所示:

我们以火电企业为例,对电力企业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进行详细介绍,如图3所示。

在制定预案前,发电企业要对本厂的危险源进行认真分析、评估,在此基础上,根据危险性大小、发生概率高低以及企业实际情况,如:厂址所在地地址、气候影响、设备状况、人员条件等各种因素,对上述应急预案进行整体考虑,毫无关联的可以不予编制,关联较大的要重点编制,同时要加强演练。

应急演练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发电企业应急演练形式过于单一,实际演练效果不理想,演练过程中参演人员态度不严肃,甚至个别企业错误地认为,应急演练暴露出的问题越少越好,导致演练后总结问题时流于形式,提出的解决措施也不具备操作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对应急演练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对各类应急演练内涵不能准确把握。

因此,电力企业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将不同类型的演练相互组合,开展单项桌面演练、综合桌面演练、单项实战演练、综合实战演练、程序性单项演练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如图4所示,并坚持“演练重在练,而不是演”的原则,真正让演练发挥作用。

应急预案评审及备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电力企业在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没有经过专业部门的评审,或者仅是经过内部评审,个别企业甚至连内部讨论都没进行,就将应急预案送到电力监管机构或者当地安监部门备案。原因是发电企业对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工作了解较少,没有分清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区别。下面根据评审人员和评审目的的不同,结合发电企业实际情况,对内部评审和外部评审进行比较,如表3所示。

由此可见,发电企业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和备案工作应遵循一定的时间顺序,如图5所示,评审工作结束后,方可进行备案,备案部门应包括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部门。

次生事故的影响

目前,绝大多数发电企业在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过程中都忽略了次生事故的存在,缺少对次生事故的危险分析和应对措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对应急预案的作用理解不够全面,对次生事故的重视程度不够。

篇(5)

一、预案的修订

配送中心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2次大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预案的内容。

<1>、修订了《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分布及战术动作,

针对预案演练的内容进行了人员的分工,并详细各预案中的人员的战斗位置以及战斗任务。

<2>、根据国庆和全运会期间加强安保工作的要求,对防盗抢、反恐怖袭击、预案进行了修订;针对石岛油库地理位置特点修订了防山林火灾、比邻单位火灾预案及防洪、防汛预案。

对修订后的预案提交应急指挥小组讨论并通过。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对修订后的预案内容进行了论证,并进行了桌面的演练。在实战的预案演练中,对人员的定位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预案。

二、实战训练、预案的演练

威海配送中心对预案演练和实战训练工作常抓不懈,结合今年省公司组织的“消防比武会操”活动,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石棉被扑救大桶火灾和8公斤、35公斤干粉灭火器扑灭地面火灾的训练。锻炼了员工对石棉被和灭火器的使用技能,应对真实的火灾的处置能力。

截止11月份共进行石棉被及8公斤、35公斤干粉灭火器的实战演练2次,参加人员36人次;火灾爆炸预案演练10次,参加人员146人;跑、冒、漏油预案7次,参加人员127人;反恐怖袭击演练3次,参加人员52人;防汛、防台演练1次,参加人员18人;消防培训4次,参加人员52人。各类消防预案演练、训练合计27次,参加人员431人。

三、预案演练的成效

针对季节特点开展的防汛预案演练,在今年07.13连降暴雨、海水满潮以及河道排水不畅等因素造成库区积水的突发事件中,威海配送中心及时根据险情启动“库区防汛应急预案”,对主、副配电室进行停电处理;并在发货厅、变配电间、化验室等重点保护部位门前用沙包筑起拦水坝;值班人员用手摇泵对电缆沟进行抽水,同时对渗水的入口用沙袋进行封堵;并加大对隔油池以及库区水封井的检查力度,确认隔油池无油污以及水封井有效等措施,排除险情,保障设备、设施安全。各参战人员都能根据预案要求完成各自的战术动作,在灾害面前不惊不慌、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抢险救灾任务,体现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当然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前期的准备,活动中的应变,员工的热情和分工的明确与否;活动的影响力大与否,离不开活动的质量但也缺少不了宣传的得力与否;有天时,有地利,也不能缺人和。活动能顺利展开与否离不开人的因素,怎样分配好工作怎样调动全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性是集团公司建设的重中之重;集思广益,一个篱笆三个桩。应充分汲取员工合理化建议,公司是大家的,好的建议是大家的智慧成果;可以说员工的操作技能、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有效提高决定了企业以后的发展前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挑选好的人才树立榜样,使企业能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篇(6)

(江苏柯瑞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 苏州 215300)

摘 要:近年,重特大恶性安全事件、现场操作事故等频频发生,实施运行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显得愈发重要,一个良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可以将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事故预案应急救援工作,把“事后”的调查变为“事中”的应急处置,最终达到“事前”的预防。

关键词 :工程项目;应急管理;预案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33-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 张广梅(198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从公共社会学、公共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1] 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一、基本定义

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四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二、建立制度

在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时,必须注意:(1)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2)应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3)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提高职工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4)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各单位及项目每年至少安排一次桌面演练或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并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5)发生事故,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 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6)应急救援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三、实施运行

在针对项目实施运行应急预案时 ,要科学统筹、认真落实,建议:(1)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工程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本项目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2)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和信号规定(标准)。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做出规定。特别是:1)项目必须针对危险目标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2)信号规定。对各种通讯工具、警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3)应急训练和演习。项目应急预案是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的具体行动方案。这就要求项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至少组织一次桌面演练和单项功能演习。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4)紧急安全疏散及紧急避险。在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区域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 包括友邻单位人员) 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发生后应有紧急避险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以及在抢险时发生二次事故。(5)工程抢险抢修。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6)现场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特别是:1)各现场应建立抢救小组,小组成员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术及一般急救技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2)如对于高处坠落、骨折人员不能随意搬动,要用担架、模板等搬运;对于气体中毒、窒息伤员,应尽快进行通风,让其呼吸新鲜空气;对发生化学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特效解毒剂或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后立即转送急救医院。(7)社会支援。项目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四、结语

一个良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可以将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事故预案应急救援工作,把“事后”的调查变为“事中”的应急处置,最终达到“事前”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侯琨.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 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23.

篇(7)

关键词:天然气长输管道;应急管理;应急救援

2015年5月29日,强调,编制和实施好“十三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对全面推进公共安全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1]。加强应急管理,进一步提高预防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将应急管理过程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2]。下面具体分析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应急管理现状,并给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建议。

1预防与应急准备

天然气长输管道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培训、宣传及应急演练,各类救援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经费保障、通信保障,开展隐患排查、整改、风险评估,化解易引发突发事件的基层矛盾纠纷等。这是应急管理中的首要阶段。1.1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目前,长输管道企业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应急体系,制定了应急预案。例如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分为管道分公司级应急预案、管理处级应急预案、站场及要害部位应急处置方案三级。管道分公司级应急预案由管道分公司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管道分公司应急预案附件3部分组成。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包括工业生产类、自然灾害类、公共卫生类、社会安全类等13种突发事件的专项预案。应急预案的演练可采取桌面演练、功能演练(专项演练)和全面演练(综合性演练)3种组织形式进行。并规定演练频次,保障应急响应及时、应急处置到位,通过实际演练总结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并改进。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管道分公司级或以上级别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各管理处、维抢修中心、项目部每季度至少进行1次管理处级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各站(队)每月至少进行1次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应急演练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长输天然气管道企业的演练多为管道泄漏演练,形式相对单一,建议进一步拓展演练的模式及内容。可相应比例开展突发地质灾害、恐怖袭击、计算机信息系统损害等事件演练;应急培训不足,员工应急基础知识不完备。特别是在“不通知、不集合、不提前准备”演练时,场面比较慌乱。参加“三不”演练的人员,面对突发事件,对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任务、自己所在位置对应的行动路线,不是很清楚。建议将应急培训落到实处,让员工从简单阅读冗长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方案中解脱出来,通过深入现场调查研究、讨论、问答、考试答卷等多种形式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1.2风险分析与减控对于天然气管道企业,较为有保障的控制风险的方式,就是积极建立联络线,一旦某管道突发事故中断,另一管道可以通过联络线代输天然气,形成双气源或者多气源管道,互为补充[3]。对于有条件的企业,建议积极与周围管道企业协商建立起管道联络线。除建立联络线外,基本的风险分析与减控方式多样,目前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就是隐患排查。特别是在2013年11月22日黄岛爆炸事故后,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石化企业和油库的专项检查。隐患排查与整改在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成为一种常态。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在2014—2015年间共查出并整改隐患近千项,其中大部分为危害性不大、易于整改的小问题,也包括武石化炸药库、巴东县野三关镇福娃娃幼儿园、宿舍楼及居民楼安全间距不足等重大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员工隐患排查的知识水平,川气东送管道分公司编制了《危害源识别与评价手册》:一是从宏观上概括性的识别出天然气长输管道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危害因素;二是针对公司生产现场的具体设备、设施和包含的作业项目,进行危害分析识别和控制。另一种风险分析形式就是管道内检测。管道检测的主要目的是预测管道上的异常点,减少事故发生率[4]。通过管道内检测可以了解管道上每1条焊缝、每1个弯头处的平均内径和最小内径,通过分析尺寸及清理出的杂质,可得出管道的腐蚀发展情况、应力情况、裂纹发展情况等。管道企业根据内检测结果可以更好的控制风险。风险分析与减控的不足和建议:隐患问题总是重复性发生,有时不能被及时发现。建议提高员工责任心,督促其养成周详细致的工作习惯。1.3应急保障应急保障主要包括各类救援队伍组建、物资储备、经费保障、通信保障等。目前,各长输管道企业都能够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通信保障。救援队伍组建方面,长输管道企业除了组建维抢修中心、维抢修队等自己的应急抢险队伍外,同时需要联络周边可以依托的应急队伍,例如周边的国家级应急救援基地、其它长输油气管道的抢维修队伍、沿线的医疗单位、消防气防单位、地方政府等。企业自己能够组建的抢险队伍人员、专业毕竟有限,依托周边的应急队伍,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应急抢险能力。

2监测与预警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主要是在接收到监测的苗头性信息或者突发事件初报信息后,及时进行科学研判分析,决定并预警信息,并根据不同预警等级,做好应急处置与救援的必要准备。监测与预警阶段是预防与应急准备阶段工作的延伸,是有效实施应急处置与救援的前提。该阶段关键是做好信息的接收、分析与报送工作。数字化管道GIS系统的应用可以很好的做好信息采集与报送工作,其将完整性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与数字化管道平台建设相结合,可为完整性管理提供充分的空间和基础,既提升了管道安全运行的管理水平,又大大提高了管道维抢修的反应速度和抢修效果,为全面提高管道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途径[5]。川气东送管道GIS系统基于真实的全息化三维场景实现了各类信息查询,将管道的全生命周期数据(包括设计、施工、竣工、运维期数据)与真实的管道设施三维场景关联绑定,实现面向真实设备对象的可视化查询。通过对管道完整性基础资料的综合管理,为开展管道的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估、完整性评价等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3应急处置与救援

应急处置与救援阶段,相关部门和单位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特点和危害程度,第一时间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有效落实应急预案,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动用应急物资和装备,科学开展抢险救援,以控制、减缓或消除突发事件导致的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危害。3.1应急指挥行政结构由于其层级过多,流程复杂,不适合作为应急指挥的组织机构,一个事件发生,从最底层的负责人员,逐级进行审批、核对、上报,会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再从上到下逐级指令,不仅延误了事件应对的最佳时机,而且可能会造成传达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所以现代应急指挥机构应采用扁平模式,省略中间的繁杂环节,提高应对效率[6]。例如,某管线属地巡线工巡检过程中,发现管道上方有大量气泡从水塘涌出,怀疑有天然气泄漏,立即通知巡线分队。巡线分队员工携带加拿大BW公司生产的型号为MC2-XWHM-Y-CN的便携式四合一气体检测仪到现场检测,仪器面板显示含量为80%,立即向巡线队队长汇报现场天然气泄漏,检测浓度为80%,巡线队队长向管理处领导和调控中心汇报,管理处领导和调控中心均向公司领导汇报,该简单直接的参数信息经过层层传递和情况通报,会误导决策层认为这就是实际情况,情况危急,可能会做出降压放空管线的决定。如果现场巡线分队队员直接向决策层汇报,决策层就会更详细的了解现场情况,用哪种检测仪检测,周围情况如何。这时就会了解到实情,现场气体含量是面板显示量乘以5%,甲烷现场浓度应为4%,并且正处夏季,温度较高,导致水塘底部的垃圾(含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出甲烷。这种情况下就不需要放空管线,为了保证管线的安全,只需做好通风,将池塘底部的垃圾打捞上来,避免产出接近爆炸极限的甲烷气体即可。3.2应急救援与应急平台应急救援路线的确定、方案的选择,需要专业化的技术,以保证事故处于可控状态。但是,现阶段天然气管道线路复杂、地理环境因素众多,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多样化,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制定科学救援路线,选择合适的方案,难度比较大。而实际应急事故处理过程中,更多的管理部门倾向于以经验为主导来开展救援,势必会影响到事故处理的效率[7]。如果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应急平台提供的信息以及分析得出的路线、方案,可以让指挥者做出更快速更合理的决策。应急平台是应急管理的一种综合支撑手段,是依托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软、硬件的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应急平台也可以称为智能化应急事故体系,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管道信息和应急制度文件形成事故响应模式——智能化响应,将人员从繁杂的资料信息和制度条文中解放出来,为指挥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事故信息,推荐应对方案,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协助指挥者发送指令,使各相关部门任务明确、调度有序[8]。目前,很多管道企业都已建立起了应急管理体系,但大部分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应急平台。管道企业调度系统的信息化系统较多,例如某企业同时使用GIS、SCADA、ERP、OA办公系统等,但各系统互相独立,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能及时互通数据信息、分析结果,降低了应急响应、分析、处置效率。各管道企业应大力度推动应急平台建设,将多种系统融合在一起,并加强数据、流程分析,增加推荐处置方案的功能。3.3事后恢复与重建应急处置救援完成后,要评价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尽快组织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进行必要的抚恤和补偿,对事件进行调查形成总结报告,将事件经验教训共享。此外还有两个方面工作需要注意:一是预测是否会有次生灾害发生,并积极准备好应对措施;二是做好受灾人员的心理干预工作。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