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租房调查报告

租房调查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6 17:24:0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租房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租房调查报告

篇(1)

关键词:美国 人口普查 住房 价格

美国自1776年建国以来,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201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0.7%,而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市场体系,但是即使如此,房地产市场的走向仍受到金融等政策的影响,关系密切,前几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政策的制定离不开全面详实的统计数据,只有依据可靠的统计数据,政策的制定才有坚实的基础。美国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取得了丰富全面的统计数据,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不仅其结果对我们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从统计数据自身的全面、详细上讲,对我们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本文仅通过美国国家人口普查局的2010年官方普查数据[1],列出50个州及33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并对其进行一定的分析比较。

影响住房价格的因数很多,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一、房价中位数及房价收入比:

房价中位数统计见图1,房价收入比统计见图2。

全国房价中位数为18.84万美元(以下均为美元),房价中位数最高的是夏威夷州,为53.7万元,超过40万的还有加州,为45.8万元,低于10万的有二个州,分别是西弗吉尼亚州和密西西比州,为9.4万和9.6万元,最高是最低的5.7倍,说明房价在地域上的差异性。房价收入比(指房价中位数与户均收入中位数之比)平均值为4.24,处于较低水平,但是差距较大。50个州房价收入比最高的也是夏威夷州,为8.1倍,第二位是加州,为7.5倍,其它均低于6倍。最低的是北达科他州,仅为2.38倍,房价最低的西弗吉尼亚州和密西西比州分别为2.46、2.55,均处于较低水平,夏威夷州是西弗吉尼亚州的3.4倍。

美国2010年50万以上人口城市(以下简称城市)有33个,统计结果为:房价中位数为32.1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1.7倍,最高的旧金山为78.5万元,超过50万的还有加州的圣荷西和洛杉矶、纽约和加州的圣地亚哥,分别是63.4万元,55.3万元,51.4万和50.3万,全部集中在加州和纽约,(由于房价最高的夏威夷州最大城市檀香山房价53.95万元,但人口约为33.7万,低于50万人,故未进入统计)。低于10万的有二个城市,分别是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和田纳西州的孟菲斯,为8.0万和9.8万元,也是空置率最高的城市。城市房价收入比平均数为6.66,是全国平均数的1.57倍。超过10倍的有3个城市,分别是洛杉矶11.3,旧金山11.0,纽约10.2,也集中在加州和纽约。最低的是德克萨斯州的福和市,仅为2.4,洛杉矶是福和市的4.7倍,离散性很大,因此,通常用来衡量房价是否有泡沫的房价收入比并不是一个能够较好反映房价合理性的指标。

二、房价租金比:

房价租金比统计见图3。

全国平均房价租金比为263,最高的夏威夷州为427,其次是加州,为400,最低的是密西西比州仅为149,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87倍。城市平均值为345,比全国平均数高31%,说明城市房屋的稀缺性高于全国平均数。超过500的有二个城市:旧金山为591,洛杉矶为514;最低的是底特律和孟菲斯,分别为108和130,旧金山是底特律的5.5倍。离散性很大,也并不适合用来评价房价高低。

三、自有率:

自有率统计见图4。

全国平均自有率65.1%,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城市平均自有率仅为47.3%,相差近20个百分点,因此城市的自有率较低,这和城市人口流动较快有关。自有率最低的城市是纽约,仅为33.0%,即有2/3的家庭是租房居住。低于40%的还有波士顿、旧金山、洛杉矶,分别为34.9%、37.5%、38.9%。在这些世界著名的城市,有接近2/3的家庭是租房居住,因此对于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的中国,特别是一线城市,大幅度提高自有率是不现实的。而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我国城市自有率为85.39%,农村为92.60%,全国平均为89.68%,远远高于美国水平。

四、空置率:

空置率统计见图5。

全国平均空置率为12.15%,最高的缅因州为22.8%,最低的康涅狄格州为7.9%。城市平均空置率为11.02%,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空置最高的城市是底特律,为25.8%,底特律作为汽车城,由于汽车产业的不景气,就业岗位大幅度减少,造成人口外流和人口大幅度下降,从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人口由95.1万下降到71.3万元,下降了25%。2010年失业人口为24.8%,低于贫困线人口为34.5%,均居各城市之首。空置率超过15%的城市还有二个: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为19.6%,田纳西州的孟菲斯,16.7%,人口均呈下降趋势,房价分别为16.04万和9.83万,均处于较低水平,而低于贫困线人口比例均超过20%。空置率最低的是加州的圣荷西,仅有4.4%。因此可看出,空置率是影响房价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五、抵押贷款:

抵押贷款率统计见图6。

全国自住房有抵押贷款率为67.9%,城市平均71.3%,均大于2/3。城市的抵押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数,但差距并不明显。从城市来看,最高的是北卡罗纳州的夏洛特市,为81.8%,该城市也是人口增长最快的城市,2000年人口为54.1万元,2010年增长到73.1万元,10年间人口增长了35.2%,超过了1/3,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城市。最低的是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为60.4%,作为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最古老的城市,住宅中1990年以后建房比例仅为5.1%,而39年以前建成的比例高达40%,即使这样,抵押贷款比例仍达60.4%的高比例,说明美国的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和房屋质量的优良性。而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我国城市家庭仅有13.94%采用抵押贷款方式购房,也远远低于美国。

六、居住成本占收入比:

(一)自住房屋有抵押贷款的家庭:

房屋每月支出平均值统计见图7,支出超过家庭收入35%的比例见图8。

50个州抵押贷款平均支出1596元/月,最高的新泽西州为2373元/月,其次加州为2345元/月,最低的西弗吉尼亚州为914元/月。支出超过家庭收入35%的最高的为加州,达到42.1%,其次为弗罗里达州和夏威夷州,分别为38.7%和38.1%,最低的是北达科他州,为14.6%,平均值为28.4%,也就是全国贷款购房户中有28.4%的家庭用于房屋上的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35%。最高的加州有42.1%的贷款购房户在房屋上的支出超过家庭月收入的35%。

城市情况:平均支出超过3000元/月的仅有旧金山,为3163元/月。超过2500元/月的有二个城市:圣荷西及洛杉矶,分别为2911元/月和2600元/月,全部是加州的城市。最低的是德克萨斯州的厄尔巴索,仅为1093元/月,平均为1809元/月,高于全国平均数13.4%,相差并不明显。支出超过家庭收入35%的前三位是洛杉矶、底特律和纽约,分别为49.9%、44.9%、42.3%,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洛杉矶和纽约是由于高房价,而底特律则是由于低收入和高失业率,所占比例最低的是俄克拉何马城,为21.0%,平均为34.1%,高于全国平均值5.7个百分点,这一方面说明城市购房的压力较大,同时还由于城市的贫困人口比例和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数。

(二)租房情况:

租房平均月支出统计见图9,支出超过家庭收入35%的比例见图10。

全国平均租金最高的三个州为罗得岛州、新泽西州和马萨诸塞州,分别是1260元/月、1147元/月、1092元/月,最低的为路易斯安那州,仅为549元/月,平均值为868元/月,是贷款购房支出平均值的54.4%。租房支出大于家庭收入35%的比例最的的3个州分别是康涅狄格州、新泽西州、罗得岛州,分别为48.5%、45.7%、45.3%,最低的田纳西州为28.9%,平均值为39.9%,比贷款购房平均值高11.5个百分点,是其1.4倍,这说明租房户的平均收入低于贷款购房户。

城市情况:平均房租最高的3个城市分别是圣荷西、旧金山、圣地牙哥,全部是位于加州,分别是1339元/月、1328元/月、1259元/月,最低的为厄尔巴索(德克萨斯州),为620元/月,平均值为951元/月,比全国平均数高83元/月,相差并不明显,但是与贷款购房平均值相比,仅为贷款购房的52.6%,说明租房成本仅为贷款购房支出的一半,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城市超过50%家庭是租房居住的原因。支出占收入比超过35%的三个城市为底特律、洛杉矶、费城,分别是57.8%、49.0%、47.9%。最低的是旧金山,为36.0%。底特律最高仍然是由于该城市收入低、失业率和低于贫困线人口较高所致。旧金山虽然房价较高,租金也较高,但户均年收入为7.13万元,为第二高收入城市,因此租金占收入比并不高。城市平均值为43.2%,高于贷款购房户9.1个百分点。

如果将贷款购房、无贷款自住房和租房户三者进行加权平均,住房支出超过收入35%的,全国平均数为28.7%,城市为36.3%,城市的比例高于全国。

总体来看,住房开支仍然是美国家庭中最大的开支,特别是收入较低的租房户,全国有2/5的租房户在房屋上的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35%。而城市中,有高达43.2%的租房户房屋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35%。而贷款购房户中约有1/3家庭房屋开支超过家庭收入的35%。

七、结语

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美国,户均收入超过5万美元,即使这样,房屋支出仍然是家庭巨大的负担,全国约有28.7%的家庭,城市约有36.3%的家庭房屋支出超过家庭收入的35%,而全国自住房抵押贷款率为67.9%,城市平均为71.3%,说明购买住房均超过2/3的家庭是通过抵押贷款方式实现。而目前收入水平和美国相差很大的我国,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城市贷款购房仅占13.94%,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全国平均空置率为12.15%,城市平均空置率为11.02%,均处于较低水平,而空置率超过15%的城市的房价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市场调节下,空置率是影响房价的关键因数,也是衡量房价泡沫的关键性指标,这应该引起我们特别关注。

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离散性很大,高低相差约5倍,不能较好的反映房价的合理性,因此,不能用房价收入比和房价租金比来衡量房价泡沫。

全国平均自有率65.1%,城市平均自有率仅为47.3%,纽约市仅为33.0%,说明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房屋自有率很低,绝大多数家庭为租房居住,因此在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房屋租赁市场,不必追求每家都居住在自己的房屋。但是,根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我国住房自有率已经接近90%,远远超过发达的美国,这在还处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较低水平的中国,也属于不正常的现象。

美国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2000年人口普查耗资达45亿美元,取得了大量详细的的数据,为各项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坚实基础,避免了不同部门数据互相矛盾的现象。

参考文献:

[1]U.S. Census Bureau . State & County QuickFacts. .

[2]甘犁等.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2012.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67.

篇(2)

据英国抵押贷款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英国30岁以下的首次购房者中,84%的年轻人靠父母资助才凑足买房首付。而在2005年的同一时期,这一比例只有38%。如今,全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啃老族”。兜里没钱、经验不足、没有工作,这一切已成为全球年轻人的“标签”。他们被社会抛弃的“边缘感”油然而升。

国际劳工组织日前公布的2010年年轻人失业报告显示,全球年轻人失业率创20年新高。截至2009年底,全球15至24岁的6.2亿年轻人中约有8100万人失业,且这种趋势将在2010年继续。报告预测,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2010年下半年年轻人失业率继续上升,达到13.1%。以高等教育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像斯坦福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最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数据也不尽如人意:该校商学院是全世界最好的商学院之一,然而,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却比2008年减少了20%,仅为74%。全球最好的学校里最牛的学院就业率尚且如此,其它地区的学校就业情况就可想而知了。难怪8月13日,数千名美国大学毕业生打着“我要工作”的标语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举行游行示威。据悉,目前该州失业率已高达9.5%。可以说,全球年轻人生存状态堪忧。

找不到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只好窝在家里当“啃老族”。英国儿童互助基金会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过半数子女年龄介于18岁至30岁之间的家长不得不选择推迟退休时间;《每日邮报》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经济衰退和房价上涨,2009年英国将近有50万35岁至44岁的中年人搬回父母家住,成为“啃老”的“赖家的一代”。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使众多即将30岁却没有“饭碗”的年轻人变为在家“啃老”一族。日本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显示,目前日本的“NEET族”人数已逼近百万人,房价高得让人望而却步,有些日本年轻人为减轻家庭负担,宁愿选择边租房边打工赚钱,“胶囊酒店”应运而生。胶囊酒店是上世纪7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物。酒店比棺材略大,长2米、高1米、宽1米,人钻进去只能睡卧,是名副其实的“胶囊”。意大利“啃老族”的人数则位列欧洲第一。

做“啃老族”也好,租房也罢,总之,没有像样的工作和属于自己的房子,许多年轻人不得不无奈地当起“单身族”。毕竟,没工作吃啥,没房子住哪?生存难题困扰着各国年轻人。最新调查显示,迫于住房问题和就业压力,很多波兰年轻人选择推迟结婚。有年轻人表示,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根本无暇考虑结婚生子,全球年轻人生活实属不易。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各国政府已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正竭尽全力保障和改善年轻人的生活条件。

篇(3)

2011年1季度,由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的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较上年末有所缓和,当期物价满意指数升至17.3%。66.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较上季降7个百分点;31.6%的居民认为物价“可以接受”,较上季升6.9个百分点。报告显示,居民未来收入预期指数55.4%,与上季基本持平,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仍显谨慎。此外,居民当期就业感受指数为41.7%,较上年末和同期分别上升4.8和3.3个百分点,显著改善。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为53.2%,预期未来一季就业形势“好”或“基本不变”的居民占71.7%,“就业差”的占10.3%,为2009年以来的最好情况。

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其中,44.2%偏好“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的变相储蓄,41.6%偏好“储蓄存款”),14.2%的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调查报告显示,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达25.1%,比上年末减少1个百分点,仍为居民投资首选。其他依次为“基金理财产品” 21.9%,“股票投资”13.5%,前者比上年末增加1.5个百分点,后者减少1.2个百分点。在各类消费中,居民购车仍为主要消费热点,其他消费意愿不旺。其中购车意愿为13.2%,处于调查以来较高位;大额商品消费意愿与旅游意愿分别为25.7%和22.6%,各低于同期2.3和0.9个百分点。

《小康》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2011年2月9日的《中国人消费热点大调查》显示,饮食、住房、服装成为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三大消费热点,近七成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2011年家庭消费计划影响大,八成多的人今年倾向于投资和储蓄。

对于中国2011年的宏观经济形势,41.1%的受访者持“乐观”态度,41.5%的人持“不乐观”态度,不分伯仲。不过一线城市的居民持“乐观”态度的比例(45.1%)要高于二三线城市(38.7%)。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持“不乐观”态度的比例较高;而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则是持“乐观”态度者占了较大的比重。中国百姓所感受到的物价、房价上涨的威胁依然严重,近七成受访者表示“影响很大”(24.7%)或“影响比较大”(44%),表示“影响不大”或“没什么影响”的仅占5.6%。受访者对2011年物价、房价上涨的预期也很强烈,认为物价、房价“还会继续上涨”的比例均超过了七成。在这种形势和对未来走向的判断下,2011年,50.5%的受访者倾向于“更多投资”,33.8%倾向于“更多储蓄”,只有15.6%倾向于“更多消费”。对于2011年的家庭消费计划,68.7%受访者表示物价上涨对2011年家庭消费计划影响大,55.6%的受访者表示今年不准备增加家庭消费支出。其中,36.7%的人准备与上年持平,18.9%的人准备减少支出。准备增加支出的比例占34.2%。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不准备增加支出的比例达到了六成以上;而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则有半数以上打算增加支出。在列出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15类家庭消费支出项目中,票选出了“2011年中国城市居民的五大消费热点”,按得票率由高至低依次是:饮食、住房(买房、租房等)、子女教育、电子产品(电脑、照摄像机、手机等)和旅游。“文化娱乐”未进入前十,以15.1%的得票率排名第十二。“健身保健”和“通信”分别位列第十三和十四位。调查还发现,二三线城市的居民更倾向于在子女教育上多花钱。对于2011年的家庭消费支出重点,在一线城市,“子女教育”以25.4%的得票率排名第六,前面五位依次是:饮食、住房、电子产品、服装和旅游,而在二三线城市,“子女教育”以高出一线城市8.4个百分点的得票率位居第三,前面只有“饮食”和“住房”。

篇(4)

撇开一切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和妄加揣测,今年以来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格局?《钱经》通过对一线城市的调查,希望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的状况,帮助你判断未来房价走势,做出正确的买房换房决策。

新房价格进入调整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显示,深圳的房价在今年的5月份创下了调整以来的最低,一手住宅的销售价格为11963元/平方米,相比于2007年10月最高价17350元/平方米下降了31.05%。上海的楼市也陷入滞胀的僵局,虽然没有出现深圳那样的深幅调整,但是房价失去了快速上涨的动力。虽然从6,7月份,两市房价有微幅上涨,但都是高档楼盘发售的结构性上涨。

同样是来自中原地产的数据显示,北京5月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39%,而进入6月份之后,京城频现平价开盘项目,加深了对于北京房价未来的不佳预期。《钱经》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北京昌平区天通苑,新房的价格从年初开始维持在每平米8000-11000元的水平,不再像往昔那样大幅攀升。毗邻天通苑的回龙观更是使出买房送车等促销手段,走了一条变相降价的道路。通州区城铁边的80-90平米的简装房的价格由2、3月份的约8800元/平方米降到了现在的7500元/平方米,降幅达14%。

二手房价格不稳

受周边新楼盘低价或者平开的影响,北京市区周边的二手房普遍出现了价格的回调。北京千万家产市场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二手房价环比去年下半年上涨4.2%,月均涨幅仅为0.7%,京城二手房整体成交均价涨幅趋于平缓。

上海二手房今年的1-6月份呈现起伏上扬,但涨幅趋缓的态势。今年3月份达到上半年达到增长的最高值,环比增长2.07%,其后呈现一个趋缓甚至是下跌的态势。上海六月份二手房市场样本成交均价为18469元/平米,环比下跌0.45个百分点。

而同期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则处在艰难的调整期,1-6月份的深圳价格虽然一直处于下浮的状态,但下浮的幅度明显呈趋缓,从1月份的-3.86%到6月份-0.30%的降幅变化可以看出,深圳的中高档二手商品房价格在上半年始终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租房市场渐渐活跃

新楼盘交易的萎缩,以及二手房交易的趋缓,客观上造成了租房需求的上升,二手房租赁市场活跃,各地的房屋租金开始出现不同幅度的上扬。由于奥运因素的影响,北京房租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从“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7月租赁报告看,全市租金均价为2603元/月•套,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0.57%。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房产的租售比开始有所上升,基本维持在1:400左右的水平,但国际警戒水平不到1:200,相较之仍然维持在高位。

楼市成交量萎缩

成交量的下跌,不仅出现在一时一地,而有蔓延之势,据央行在年初的调查报告显示:北京、上海等七大城市居民购房意愿全线下跌。来自中房上海指数办公室最新调查显示今年1-7月,上海累计新建住房成交量1004.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减少493.6万平方米,降幅达32.9%。

而国家统计总局北京调查总队8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北京的住宅销售套数将至近两年来最低,仅售出4194套,还不到去年同期的4成。成交量的下跌不仅仅出现在一手房市场,二手房市场似乎也受到一些影响,情况也大致如此。

成交量下跌也传导到中介那里。据记者调查了解,北京某家只从事南城房产交易的中介公司,今年前七个月只交易了一套房产,还是以降价8万的形式完成的。由于上市的房源比去年增加了20%,他们自己也清楚不降价10%以上就卖不出去,但该中介仍在硬抗。

空置面积一路蹿升

成交量的下跌,进一步推高了国内房产的空置面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三月底,我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3.8%。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983万平方米,增长19.7%。

据《钱经》记者观察,北京通州的时尚街区,紧邻梨园城铁,三栋塔楼自2008年1月份开盘,售价12000元/平方,3月份左右降至11500元,但几乎一直无人问津,目前销售率仅约5%。北京朝阳区的位于三环之外的东方美景一期的空置率为25%,可是到了二期却上升到60%。而夜晚漫步于上海金外滩花园,你会有些许的不自在起来,因为偌大的社区零零散散的亮着几盏家灯,置身这样的光影斑驳的水泥怪物中不禁感到阵阵寒意。

“缺钱”又“缺地”

去年末和今年初的一系列房产调控政策,就如一套组合拳将众开发商打的不知所措,其中最为要命的就是一系列房贷政策的出台。信贷控制从开发商和消费者两方面控制住信贷规模,一方面绷紧了开发商的资金链,另一方面打击了房产市场的投机需求。

篇(5)

摘要:多年来持续看涨的高房价却使住房这个生活必需品变成了许多人眼中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房价问题已成为到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而且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为此也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控制房价。为了了解目前郑州市房地产市场的供求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定位,我们于2011年6月8日-9日针对郑州市房地产消费者展开调查,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并采用全面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具体分析郑州市房地产消费者市场的情况。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些年来,出现全国性的房地产过热现象,房地产的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2002年以来针对房地产过热、房价过高现象,出台了一系的宏观调控政策,希望有效的抑制房价的上涨,特别是近期新国八条的出台进一步显示了国家在调控房价上的坚定决心,以此我们此次针对郑州市本地区的房地产需求现状、消费者的居住现状及购房定位情况所进行问卷调查,便是根据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这门课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加强对学科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从而对该地区的房地产现状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调查方法

通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郑州市居民进行随机调查问答,调查对象年龄在20-60岁之间,共发放调查问卷40份,获取调查结

果后采用Excel表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并经过严格的复核,以图表形式具体反映出目前郑州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情况。 三.调查结果 1.居住条件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的居住条件中,出租房和商品房所占比

例较大,均占40%;其次是福利房占14%,然后为经济适用房占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州市消费者居住条件以出租房和自购商品房为主,而经济适用房较少,从而说明郑州市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有待进一步加强。

2.家庭收入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郑州市消费者家庭月总收入主要集中到2000-4000元范围内,占到被调查者的50%;其次是4000-6000元范围,占到23.53%;排到第三位的是2000元以下,占17.65%;而6000-8000元以及8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甚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郑州市消费者家庭月总收入水平仍然偏低,故消费者购房需求不旺,也即居民收入水平与购房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进行房地产开发定价时务必要考虑消费者实际家庭收入水平。 3.

住房面积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在消费者的住房面积中,80-100平方米所占比例较大,为54%;100-130平方米占17%;50-80平方米占14%;50平方米的为9%;130平方米占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住房面积的要求主要为80-100平方米,开发商在设计住宅面积时,应把重心放在该面积范围内。 4.居民信息获得途径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获得房地产信息的途径有报纸、朋友/亲人传播、户外广告、电视、中介机构、网络、专业杂志、房展会、其他,各占比例依次为63%、51%、49%、34%、34%、17%、11%、11%、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在进行宣传时可以着重利用报纸和户外广告,并且要注重服务水平和房产质量,使该房产在消费者的人际关系网中得到大力推广。 5.居民购房计划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计划在3-5年内购房的占

40%;5年的占28.57%;2年的占25.71%;一年和半年的均为2.8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购买积极性不高,开发商应提高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 6.居民购房目的分析

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房目的84%为自住;10%为

出租;6 %为升值转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多数消费者购房是为自己和家人居住,靠出租和转卖等投资手段来获取利润所占比例较小。

7.居民能承受房价分析 .

由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9%的人能接受3000元/平米一下,54%的人能接受3000-5000元/平米,19%的人能接受5000-8000元/平米,7%的人能接受8000-10000元/平米,2%的人能接受10000元/平米以上。由此可见绝大多数人还是中等收入水平,能接受的房价还是在5000元/平米一下,而现实房价由于各种原因一直居高不下,让普通居民无法接受。 8.居民购房面积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对房屋面积的要求大多数为80-100m3,占45.71%;100-130 m3占28.57%;130 m3 占20%;50-80m3占5.71%;50 m3为0。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消费者对房屋面积的要求为80-100m3,开发商在设计房屋时应适当增大该类房屋的数量。

9.居民购房付款方式分析

选择分期付款方式的购房者占63%,选择银行付款的购房者占20%,选择一次性付清的购房者占17%,选择公积金贷款的购房者占3%。

10.居民对购房配套设施的要求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购房时最关注的生活配套设施是学校教育资源、超市及菜场,各占到被调查者的69%;其次是医疗卫生设施和绿地广场,各占到66%;排到第三位的是休闲场所,占51%;然后依次是商业步行街,占23%;餐饮场所和停车场占8%。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学校教育资源、超市及菜场是消费者最注重的生活配套设施,开发商在开发一定要注意地段的选择。

11.居民对建筑风格要求的分析

从调查分析看,选择欧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占33.33%,选择现代简洁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占25%,选择中西结合购房者的比例占22.22%,选择中式风格的购房者的比例将近占20%。

12.居民对未来两年郑州房价的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未来两年郑州市的房价来说,认为有上涨可能性的占到多数,为37%,认为变化不大的占到了31%,不好说的占到20%,认为可能会下跌的占到了11%。 13.开发商与购房者矛盾分析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与购房者的主要矛盾是开发商定价过高,占40%;其次是面积缩水,占22%;开发商的诚信问题占17%;质量缩水占16%;合同不平等占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开发商缓解与购房者矛盾的最直接手段是降低房价,并且还要提高房屋质量和开发商的诚信。

三、问题和建议

就目前居民的住房条件来看,居民家庭月收入水平低,住房面积小是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对于未来有购房计划的居民来说,大多数人只会为家人居住而购房,很少的人会拥有多余的资金来进行房地产的投资,而且所能接受的房价在5000/平米以下的居多,大家未来的购房需要也在100平米左右,满足家庭居住即可;针对郑州市未来几年的房价水平,多数认为会有上涨空间,但仍有部分人反映,如果房价继续上涨,居民无法支付房款,房价或许有下降的可能。从长远来看,如果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

加快经济建设,政府制定惠民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这是解决房价问题的关键;国家要采用宏观调控手段,加大调控力度,稳定房价;政府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开发商行为,提高房屋质量,

增加保障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数量,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

房地产市场调查报告优秀范文篇【二】

两港一城建设热潮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了我区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目前房地产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房地产业直接税收占到总税收的15%左右,相关税收占到总税收的30%;如果加上契税收入,则占到36%。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地产业对税收的支柱作用会更加明显。

近期,中央和市陆续出台了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对于受外部环境影响较敏感的房地产业来说,政策的调整无疑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认清我区房地产市场现状,客观分析政策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从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保持我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1-6月,我区房地产业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长85%;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7.3亿元,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3亿元;商品房施工面积489.9万平方米,销售100万平方米。今年以来,我区房地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1、房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速

我区近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态势和房地产市场的走热使得房产开发商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前景纷纷看好。今年上半年我区房地产开发仍延续了去年以来的较快增长势头,1-6月,房地产开发平均增速为42.2%,具体走势见图一。其中,住宅建设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地位突出,占到房地产开发全部投资的62%;商业营业用房今年开发增速也持续走高,2-6月累计增速分别为:2.6%、15.2%、84.5%、79.1%、1.9倍;办公楼开发投资也保持了10倍以上的增速。

2、房产销售势头回落明显

今年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同比增速均呈逐月下降趋势,2-6月的增速走势见图二:

从商品房预售情况来看,回落趋势明显。1-6月全区预售3940套,总面积50.6万平方米;预售套数和面积数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降低了15.5%和15.4%。出于对宏观政策的观望心态,3月份我区商品房预售出现了一次明显下降,4月份仅售出474套,总面积6.5万平方米,与3月份相比均下降了44.3%。5月、6月继续维持了较低的预售水平,每月预售385套,总面积5万平方米左右。

3、房产平均价格持续走高

虽然今年年初开始,中央及市频频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关政策,但年后,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快速上涨的新一轮行情,由于土地的稀缺性、百姓改善住房的实际需求支撑以及跟涨不跟跌的投资心理等因素影响,我区房价也呈持续走高的态势。

自年开始,我区房地产价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提升,房价在、、年分别同比上涨20.5%、30%和42%。目前,我区新建商品房均价已达559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20%;存量房均价已达5000元每平方米,同比上升47%。

二、近期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影响

由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房地产市场投机成份严重,中央将防范房地产风险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重点,市也出台了多项有关政策,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调控。中央和市的政策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调控房市:

中央:

篇(6)

但居高不下的城市房价,意味着以工资为主要收入的农民工和城镇市民都难以购买商品房。房产证将绝大部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镇)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应体系之外。新市民可以暂时不考虑买房,但租不起房子是很可悲的,这将导致生存瓶颈问题。但我国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以本地户籍为准入门槛,未能纳入很多新市民。因此,新市民的住房问题面临市场失灵和政策失灵的两难境地。

新市民安居之难

农民工市民化,居住问题日益突出,自主改善居住环境的能力较低,独立租赁需求有所提高。新型劳动大军的“人的城镇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在现阶段,有能力和条件购房的群体比例仍然很小,他们的租金支付能力也较低。2015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为3072元,居住支出为475元,占生活支出的46.9%。2015年,外出农民工在务工地购房的比例为1.3%;与他人合租的占18.1%,下降0.3个百分点;独立租房居住的占18.9%,提高0.4个百分点;在单位宿舍居住的占28.7%;在工地工棚居住的占11.1%,在生产经营场所居住的占4.8%。

住宅普遍豪宅化与梯度消费矛盾日益加剧,新市民可承受的低价位房源少。房价的快速上涨引领租金的快速上涨。目前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租售比已达到1∶500,长期出租房产的意愿远低于交易的意愿。加之,“城中村”、远郊区等棚户区项目改造加码,农民工聚居地的数量急剧减少,很难在就业的附近找到合适的房源。因此。农民工的住房可承受能力下降,无法融入城市商品房市场,导致越来越多的新市民面临住房困难。同时,很多新市民被排斥在公积金制度、公租房制度在内的住房保障体制之外。大部分城市的新市民住房保障都倾斜于人才引进。

很多新市民被排斥于公积金制度、公租房制度在内的住房保障体制之外,尤其是农民工。这有悖于“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目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对象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根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缴存住房公积金农民工的比例只为5.5%。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的4000多万套保障性住房中,产权式保障房比例过高且主要面向户籍人口,只有公租房向非户籍人口开放,但是公租房门槛和租金都较高。另外,大部分城市的新市民住房保障都A斜于人才引进,大部分新市民无缘享受。

住房问题、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加大新市民的流动性。由于没有全国范围内关于社会保障的财政统筹以及统一的国民待遇标准,地方政府难以确保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相关的公共政策都在围绕着“农民工”这一单一身份,使其成为一种被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在半城市化状态下,农民工不能平等地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无法完全融入城市。尤其是住房问题和子女教育问题,使农民工很难在城市举家安居乐业,至此导致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新的居住证制度也构成了一道新的“鸿沟”,成为城乡居民新的福利分水岭,如有的城市推行的“积分入户、积分入学”制度导致了一种新的对农民工的差别对待。大部分农民工排在积分序列的末端,仍然被排斥在申请入籍的大军之外。

新市民安居难破解之道

部分地方政府也努力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主要做法包括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农民工购房给予财税支持和落户政策优惠,放宽公租房的门槛和货币补贴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但是,这些只能满足极少部分新市民的住房需求,对庞大的新市民群体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而真正有效破解农民工安居之难需要诉诸“一个原则、两个路径、三项改革”。

一个原则

一个原则,即以举家安居乐业为原则,优先解决有未成年子女的中低收入新市民家庭居住问题。首先,保障新市民的基本人权,以家庭为重,注重他的家庭身份,保障一家人团聚的权利。其次,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市民子女义务教育国民待遇标准,中央财政统一安排,保障他们的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满足其在城镇举家安居乐业的需求。中国长期以来增长优先的发展政策产生了贫富差距、留守儿童等问题,应转向“亲贫式增长”的发展模式,让更多的群体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这才符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理念。

两个路径

两个路径,即市场化路径和保障路径,市场和保障相结合,促进梯度消费,逐步改善居住环境。新市民出现分层分化,住房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不同类型的新市民在年龄、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低收入阶层,他们的住房需求也不同。高收入阶层可以通过市场自主解决住房问题,对他们实施广义住房保障,比如公积金制度。真正面临住房困难的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新市民。

以上路径具体实施措施主要有三:其一,住房保障向新市民逐步开放。地方政府应将新市民的住房需求纳入中小城市和城镇的住房保障规划,中央和省级的住房保障补助资金相应配套支持。其二,充分利用城市旧房和正规小产权房,解决部分新市民住房问题。在房价高企的背景下,全面性的住房保障将成为无底洞。政府不可能通过住房保障解决大部分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只能利用低端住宅市场自主解决。因此,尤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政府应培育和发展低端住宅市场。首先,放慢城市旧房的拆迁速度,为新市民提供过渡性住宅。其次,将“正规准小产权房”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通过租赁补贴等模式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实现失地农民和政府的双赢。其三,对过剩的保障房推广“租售并举”,积极发展保障房二级市场,加强保障房的循环利用。近几年保障房建设进入开工高峰期,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保障房入住率低,部分保障房面临屡遭弃申的尴尬。因此,应尽快完善保障房小区的配套设施,提升居住服务功能。对于阶段性过剩的保障房,装修后投放到租赁市场,实施“租售并举”,先出租给新市民、然后再按需出售。这不仅有利于改善新市民的居住需求,也能提高保障房的使用效率。盘活错配、闲置的保障房,培育保障房二级市场。

三项改革

三项改革,即公积金制度改革、租赁制度和房产税改革。通过公积金制度改革,提高新市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和社会归属感,通过租赁制度改革有效供给中低价位的租赁房源,满足新市民的居住需求,通过房产税改革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降低住房保障政策成本并提升政策效率。

通过公积金制度改革,提升公积金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适应“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首先,建立“公积金银行”,创建公积金制度新功能的载体。目前设立“公积金银行”条件已基本成熟,庞大的公积金余额需要全国协调管理,投资理财需要银监会等专业机构的监管。其次,借鉴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赋予公积金制度社保和医保功能。在未富先老的我国,庞大的非正规就业者的养老问题和医疗健康问题将直接威胁社会的稳定。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下,“五险一金”转移接续非常困难。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不可能主动为新市民的社保、医保买单。因此,他们需要另一种自救保障制度,公积金制度改革能成为突破口。最后,建立全国互认的个人公积金账户,优化公积金的增值收益分配,鼓励新市民自行缴存公积金。

借鉴德国经进行住房租赁制度改革,即实行租金管制和租赁补贴制度,发展住房租赁保障制度。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着重规范租赁市场发展。新市民的租赁需求非常高,租金可支付能力相对较低。89.5%的可出租房屋来自个人出租住宅(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房源分散、较难管理。因此,应对大中城市的一般商品房实施租金管制,在确保租金的合理水平的同时避免中介的抬高租金的现象。同时,通过租赁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保障房东的权益。借鉴德国经验,德国各地区每年制订“合理租金价格表”,披露租赁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区域租金变化。德国颁布《租房法》规定,如果超过合理租金20%,就被视为房租超高而违法并被课以巨额罚款,如果超过50%被视为暴利而犯法。另外,在德国不管开发新房或经营租赁,企业要获得土地、信贷,新落成的房子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让渡政府出租,或按接受补贴后的低租金出租,期满后才能按市场租金出租。我国流动人口多,住房租赁需求高,住房困难群体较多,更应该积极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住房租赁保障制度,提高新市民的住房可承受能力。

篇(7)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经济收入;城市融入

一、农民工的基本概况

(一)农民工的数量及地域分布

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2012年初沈阳市共有约135万外来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0.51%。外地来沈阳打工的农民工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沈阳市农民工分布比较集中在和平区的长白、砂山等地区。沈阳市辖区内大约有85.9万农民工,占全部外来人口的94.7%。和平、沈河、皇姑和于洪区四个区的农民工都达到了10万人以上,其中沈河区的农民工达11.0万人,是全市外来农民工最多的一个区。

(二)农民工的来源地

在沈阳市工作的农民工有75万人来自于辽宁省内其他县市(占56%),有32万人来自邻近的黑龙江省(占12%)、吉林省(占8%)和(占4%)。山东(3%)、安徽(3%)、河南(2%)和河北(2%)等省份在沈阳市农民工人数均在2万人以上。四川(1%)、江苏(1%)、浙江(1%)和湖北(1%)在沈阳市的农民工均在1万人以上,来自其他省份的农民工占6%。

(三)农民工的行业分布

沈阳市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占22.6%)、批发和零售业(占27.7%)、建筑业(占13.2%)、住宿和餐饮业(占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5%)。此外,农林牧渔业占6.5%,房地产业占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1.2%,采矿业占0.8%,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5.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0.8%,其它行业占6.4%。

(四)农民工的年龄及学历结构

沈阳市农民工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14岁及以下人口10.6万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7.7%,15~45岁年龄段人口104.0万人,占77.1%,46~59岁年龄段人口15.0万人,占11.2%,60岁及以上人口5.4万人,占4.0%。沈阳市的农民工初中以下学历的人约20万人,占14.8%,初中学历的约60万人,占44.5%,高中学历的有18万人,占13.3%,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有37万人,占27.4%。

二、农民工的经济状况

(一)工作时间

沈阳市的农民工大部分都有固定的工作。常年有固定工作的占46.05%,工作不固定但可持续的占25.26%,工作时有时无的占14.87%,有工作就做没工作就在家闲居的占13.82%。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休息日,如餐饮、建筑业实行的是以天为单位计算工资,缺勤一天扣一天工资。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都多于8个小时,每天工作少于8个小时的人仅占少数,每天工作8~10小时的农民工占34%,10~12小时的农民工占28%,12~14小时的占24%,甚至还有些行业的农民工每天工作超过14个小时。

(二)劳动合同签订

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远远没有达到政府规定的比率。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包工头方式这种非正规的用工方式,使得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低于其他多数行业。在沈阳市的农民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有口头约定的占18%,签了书面合同的占66%,签了书面合同而且有附加条款的占12%,既没签书面合同也无口头约定的占4%。

(三)收入水平

沈阳市农民工从事不同行业之间收入水平差别较大,收入较低的行业是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和制造业,月均收入分别为1583元、1558元和1534元。收入水平较高的是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和建筑业,人均月均收入分别为2124元和2002元。例如,从2005年至2012年,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上涨六倍到十几倍,平均上涨了十倍。沈阳市餐饮业人员工薪水平排后,在44个行业中排在第34位。餐饮业人员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餐饮行业社会地位低、劳动强度大,城里年轻人不愿意在餐饮行业就业。

个案一:放线员小赵来自辽宁省铁岭市熊官屯乡,初中未毕业。2006年到沈阳建筑工地做放线员学徒,月工资600元。2012年小赵的月工资达到1万元。去掉冬闲5个月,工作7个月小赵能赚到7万多元。

个案二:力工老赵是辽宁省阜新市大巴镇的农民。在2004年力工的日工资30元(同期木工日工资60元,瓦工和架子工日工资50元),而在2012年力工的日工资120元(同期瓦工和木工都以计件算工钱,日工资500元,架子工日工资150元)。

三、农民工的社会状况

(一)农民工的住房情况

在沈阳市大部分农民工都是租房。大约65%的家庭自己租房居住,大约20%的家庭是与他人合租住房。大有约10%的农民工居住在由工作单位提供的简易住房、仓库、锅炉房、收发室等。已购房农民工约占5%,多为年轻人,购买的多是3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大部分农民工的租房面积在24平方米以下。平房每个月租金在150~200元左右,楼房每个月租金在400~500元(一般是两家合租)。多数农民工家庭租住的是郊区等待动迁的平房,房屋狭窄潮湿,周边环境较差。例如,一位来自葫芦岛建昌的木工来沈阳8年了,一家4口住在郊区20多平方米的平房里,冬天没有水,要到别人家去接水吃。

(二)农民工的社会文化生活

农民工大多居住在租金便宜的城郊接合部的农民出租房或者配套设施不全的社区,居住周边缺少公共文化配套,而所在单位有关精神文化生活设施、场所不足,缺少参与城市文化活动的渠道和机会。在闲暇时间农民工的主要娱乐是打牌、打麻将、喝酒、闲聊、看电视、闲逛,很少有人去公园或参加体育活动和读书看报。为了推进城市农民工的文化建设,新世界会展中心等10家工地成为了首批授牌的农民工文化建设试点工地。推进建筑工地农民工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改变农民工文化交流封闭的问题,还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三)农民工的消费行为

流动性强、薪资低下限制了农民工的消费,教育制度导致农民工子女教育消费支出比例高,医疗保障制度导致农民工的医疗保健费用增加。农民工普遍形成了低消费理念,特别是有关非物质商品的消费很低。农民工每月的支出主要用于日常消费,消费在吃穿日常用品上的占25%,手机上网的占16%,交通占12%,房租占21%,给家寄钱的占11%,储蓄存款的占15%。一位农民工说,在城市生活花销太大,水煤电都得花钱,还要租房,要想攒点钱,就只能在吃穿上省了。

(四)农民工的社会交往

由于城市农民工处于整体较差的生活状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选择回避必要的社会交往,这种回避不只是简单的足不出户,而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对正常交往需要的忽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时感到拘谨;对自身处境及身份的缺陷感受较为强烈、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不自信、害怕受到忽视与歧视以及对社会群体生活表现出消极心态等。

(五)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工伤保险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但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缺少法律上的细则规定,很多农民工基本游离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工虽然融入了产业,但没有融入城市,其就业稳定性差,参加社会保险不积极,对参加养老保险在观念和认识上也有误区。截至2012 年5月末,沈阳全市农民工参保人数达到23998人,比1月份实现净增长8169 人。沈阳市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1%、32%、47%和7%。

四、农民工的心理状况

(一)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动因

大部分进入沈阳的农民工目的性强且集中,因“务工经商”进入沈阳市的占67.5%,有11.6%的人属于“随迁家属”,另有8.4%的人属于投亲靠友。这三部分人占全部外来人口的87.5%。调查看到,与上一代农民工打工挣钱的单一性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务工的目的已发生巨大变化,求发展、开眼界成为主流,由以往进城挣钱回乡发展开始向精神层面拓展。由单纯谋生向追求归属感延伸,由承担家庭经济责任向实现人生价值延伸。

(二)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

沈阳市农民工对未来的期望各不相同,25.7%的农民工希望将来能掌握一门专业技术,13%的农民工希望能成为城市人,13.6%的农民工则希望能挣很多钱,13.6%的农民工希望自己能当老板,同时还有一部分农民工则希望能得到社会和家人朋友的尊重,有的则希望在城里待几年后再回农村等。

(三)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

农民工虽然为推动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但却不为所在城市社区所接受和认同。由于不能享受到与市民平等的待遇,适应能力弱的农民工对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公平的现象体会较深,对社会不公平的评价比其他人更消极。调查发现,大部分196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认为自己仍然是农民工,只有很少一部分认为自己是城里人了。而大多数1980年以后出生的农民工则认为自己除了没有城市户口外,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

(四)农民工对工作和生活的满意度

在工作方面,12%的农民工很满意,56%的农民工满意,20%的农民工不满意,12%的农民工很不满意。在生活方面,18%的农民工很满意,61%的农民工满意,15%的农民工不满意,6%的农民工很不满意。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农民工不愿意回答这类问题。

总之,农民工是中国当今社会特有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参差不齐,想法也千奇百怪,而且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尽力想出现实可行的具体办法改善沈阳市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201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 2013-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