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4 22:43: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篇(1)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有效策略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作为医院发展的永恒主题,同时也是医疗体制改革下的重要环节之一。医院应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水平,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使医院能够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服务。

1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模式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医院战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均衡医院的有效资金流动和加强医院的资金流动,以及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对医院进行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创作性的谋划。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属于医院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从医院战略高度进行的一项管理活动,从而实现了医院整体的发展目标。医院财务管理既具有医院战略的共同特点,同时也具有其自身发展的个性。

2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意义重大,就目前而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竞争日趋紧张和激烈,这就要求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摒弃过去传统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模式,使其能够顺应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医院要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日常考核,以及科学管理相关资料等方法,逐步完善和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日后医院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依据。虽然现阶段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实现医院的又好又快发展[1]。

3目前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混乱

由于当前许多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方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弊端造成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混乱,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很多医院工作人员盲目注重医疗设备的使用和效率,从而忽视了维护和养护工作,这不仅降低了整个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同时还造成不必要的资源和资金浪费,因此如果一旦医疗设备出现损坏的话,即便医疗设备维修费用高昂,医院也只能照单全收。由此可见,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这从一定程度上直接制约了医院自身的发展[2]。

3.2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方式落后

医院设备维修专业人才流失现象过于严重,而且维修和养护技术水平相差甚远,还有很多医院医疗设备仍然处于边缘地带,因此维修和养护人员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这种现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医疗体制改革的根本趋势,同时也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要求,更无法实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目标,很难发挥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由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不能为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自然而然就会出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的情况,长此以往会导致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腐朽落后,造成医院自身发展和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展水平二者发展不协调。

4提高我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4.1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依照国家颁布和下发的政策性文件进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够使医院认清楚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尤其是把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当成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实现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在整个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要坚决进行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医院还要定期地检测医院设备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将任务分给不同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人员共同进行管理,从而建立起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从而让医院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科学、规范[3]。

4.2转变医院发展模式

当前医疗体制改革逐步深入,这就对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医院不能够沿用过去传统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发展模式,要真正进行创新,转变医院发展模式,建立健全科学的医院发展管理体系,实现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科学的管理模式。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设备维修保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思想意识,努力提高其专业意识和自身水平,使其认识到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从根本上完善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制度。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医疗体制改革中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依然是医院改革制度中的重中之重,它对今后医院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医院通过遵循科学管理方法、转变医院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使医院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将提升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医院工作质量和水平放在医院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逐步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建设成服务性的医院。总之,做好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保养管理工作属于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党和国家、医院以及管理人员等各个方面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医院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薛晶奇 单位:长治市中医医院

参考文献:

[1]左智,明珉.浅谈医疗设备的维修与保养[J].医疗装备,2013,26(6):71-73.

篇(2)

一、维修保养工作的现状、特点与使用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各类矿产资源需求大大增加,但因浅层资源被不断开采和挖掘,地表资源已呈现出逐渐枯竭现象,为适应国家战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深部找矿已成为地勘部门当前的首要任务。由于矿产资源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不仅给地质工程及探矿、找矿等施工单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深部找矿机械设备提供了施展功能的平台,如超深钻探机械的高效能、低能耗、耐用质优等特点,不但在施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也是进行深部地热找水、找矿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为此,进一步加强地质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在施T过程中充分发挥效能,既是设备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又是企业重要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长期抓好和抓实。

1.地质工程机械的运行特点

由于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工作,一直受施工特点和施工季节的影响比较大,一般都带有突击性,例如,在突击性的施工生产中,常因设备运行时间过长或负荷量过大等,不仅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维修与保养,还因作业对象多为泥沙或岩粉等材质,造成设备或部件磨损严重和使用周期减少。在野外施T作业时,因地理和气候条件恶劣,不仅使工程机械运行不稳定,也经常出现效果差、使用效率下降和功率损失增大等问题。

2.加强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内容

加强地质工程机械的维修与保养丁作,并不是简单的更换零部件或加注油等,而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使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稳定保持在理想的工作状态。由于地质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等,已在深部找矿工程机械设备中得到普遍应用,不仅使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作效率得到较大提高,也给企业的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地质超深部找矿施工中,因地层结构复杂多变,又多在偏远山区或沙漠,野外作业环境及运行条件都非常差,不但给维修与保养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增加了发生设备故障的几率。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好设备维修保养计划和配备专职保养人员,还需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维修与保养工作机制,既要保证备件、油的合理储备,又要在保养及生产时间协调上进行合理的组识与安排。

3.明确设备管理人员职责

多年以来,企业已习惯于把维修与保养看成是简单的技术管理工作,不仅制约了该项工作开展,也不能适应地质勘探超深化施工生产的需求。例如,在进行地质超深部找矿时,钻具要钻至地下5000m以上的深度,有时还要达到l万米以上,如果设备在钻进过程中发生故障,因钻具不能尽快拔出,不仅会发生埋钻事故,还会给企业造成具大经济损失和贻误工期。因此,设备管理人员既要做好协调工作,又要监督操作及维修人员的工作行为。要把故障控制当成首要工作来抓,要通过强有力的组识形式、严格的技术规范和先进的维修保养方法等,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与可靠,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目标。

二、建立科学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由于企业一直执行的是原地矿部制定的计划性维修与保养制度,它采取的是按规定时间进行有计划的维修与保养,虽然对保证设备运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企业现代化及科技化的生产进程中,此模式已远不能适应设备维修保养的需要,应建立科学的维修与保养制度.才能保证设备运行状态的稳定与可靠。即,在设备使用寿命周期内,用较少的投入资金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加强和搞好日常维修与保养工作前提下,既能提高设备运行质量和技术效能,又可不断提高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1.建立合理的维修与保养制度

企业里一直存在着重用轻养、对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认识不足、设备带病作业或零部件超限磨损,以及忽视必要的维修与保养工作等问题,其结果不仅造成设备故障和维修成本明显增加,也极大增加了设备停机时间和维修工作量。因为重修轻改,造成设备精度降低。例如,对技术已经落后的设备只是一味的反复修理,而不采取必要的技术改造措施,不仅使维修成本无谓增加,也降低了设备精度,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的需要。虽然进口及新型国产设备数量在不断增多,但因维修力量相对薄弱,而造成设备效能得不到正常发挥。例如,由于企业的故障检测技术比较落后,维修人员对设备故障的判断与排除还停留在凭借多年工作经验基础上,不仅准确率较低,而且会经常无谓地增加维修时间。为此,必须建立合理的设备维修与保养制度,既要制定出科学与合理的维修方案,又要通过建立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不断增强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和提高维修技能水平。

2.建立合理的员工培训制度

通过对有关人员进行合理及有步骤的技术技能培训,让参与维修保养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更能适应现代化地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需求。由于近年来广泛采用“预防为主”的维修保养思路,以及通过采取预防性检测技术来科学地制定维修与保养周期等,既解决了“计划维修保养制”中出现的僵化的强制性修理问题,免了一直困扰地质勘探工程施工中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实施难的问题。将“计划保养制”与“预防检测制”进行互补后,根据生产进度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及寻找出设备磨损规律,以确保修理周期能够按时进行。企业依据上述情况编制出切合实际和便于操作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培训计划,使学员能够准确地掌握所需维修与保养设备的技术状况、运行台时、维修周期、修理时间等知识,保证地质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建立合理的培训及组织形式,不但要根据施工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定,还应达到首先是为一线安全生产服务的目的。

三、实施维修保养应与经济、安全及节能环保并重

公司在开展地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时,不仅采取强制性维修与保养管理,还建立了加强经济管理的理念。因为,在地质机械设备有效寿命周期内,用最少的投入资金进行维修与保养,既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又可实现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亟叠.篮篷标。例如,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购进的1台设备,虽然利用率较高,但由于保养工作到位和管理得当,设备运行状况仍然很好。实践证明,只有将设备的经济性、安全性及节能性进行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设备经济管理最优化的目标。

1.实现安全及高效生产

地质工程机械受施工作业地点及运行条件影响,一般都具有其特殊性,例如,多为野外露天作业,受施工季节、地理与气候条件、施工突击性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而给维修与保养_丁作带来不便。如果因客观原因造成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甚至发生设备故障及安全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某企业在进行桥桩施工时,为了赶任务,而使设备长时间得不到及时维修与保养,又因负荷过大和施工时间过长,造成连杆螺丝脱落、连杆击破注浆泵泵壳,不仅发生了设备损坏事故,员工身体也受到了严重伤害,给企业造成了几十万元经济损失。

2.应不断提高节能效果

提高地质设备的科技化水平,不仅要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竞争能力,还应解决好能耗问题。例如,2004年,地质队购置了1套国内某煤机厂生产的SPS一3000型地热水井钻机,其电机功率是180kW,为了节约施工用电,经与厂家协商,将动力装置改由2台90kW电机组成。钻进时只使用1台电机,提升钻具时再同时使用2台电机,一个工程下来可节约电费3~4万元。该地热水井钻机已使用7年多,既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电费,还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了废气排放。

3.应重视经济管理工作

地质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原则,应从制度制定及技术要求上加以限制,以进一步彰显进行经济管理的优势。既要按规定的维修与保养原则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又能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时间内消除隐患。制定地质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原则,要建立在着重考虑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这不仅有利于地质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开展,也是进行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多年以来,因为在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开展方面,忽视了经济效益的管理,已给企业造成大量及不必要的浪费。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公司编制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管理及考核办法》,经过实践已收到良好效果。

篇(3)

关键字:机械设备、现状、管理、维修、保养

中图分类号U673.3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至关重要的施工工具,在施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机械设备的良好运行对工程的正常施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建筑施工正常进行的基本手段,特别是重要的大型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将直接影响的工程的施工进度。因此必须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保养维修的工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使施工机械发挥最大效能,挖掘机械设备的潜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使机械设备的使用达到最优的效益。

一、施工机械设备使用现状

1.缺乏定期保养制度

对机械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的关键,但不少施工单位一到工期紧,任务重时忽视保养工作,认为机械设备在正常运行,没有故障,无需停下来保养,直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时,才进行维修。忽略了保养制度,没有把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落实到个人,而操作人员往往只注重机械的使用而忽略了机械的维修,且维修人员也是马虎应付了事,这样导致有些设备经常出现问题,故障率增加,不但影响了施工进度与质量,也增加了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和运转费用,降低了机械设备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增加了施工成本。

2、设备检修制度执行不力,维修滞后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使用、轻管理,未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提早发现问题,导致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导致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影响工程的正常施工。对于工程中使用的大型的、起主要作用的机械设备如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情况严重的造成误工,增加施工成本。

3、相关制度不够健全

施工设备租赁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部门配合不够紧密。管理人员执行管理制度,尤其是机械设备的强制性保养制度不严,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忽视设备维修计划的落实和修理的质量,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故障的技术分析判断和处置能力还未与设备及其管理的变化相适应。机械设备管理涉及到使用单位(项目)的机械、物资、劳务、财务等部门,管理环节多,相关的管理制度还未健全或不配套,相关部门工作的协调配合还未及时跟上。

4、缺乏足够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机械设备管理措施,因此也就影响了正常的施工。在施工当中,一般工程项目面比较广,并且人员的调动与机械设备也比较复杂,同时也存在没有目的性的精简管理人员与机械设备,从而导致在具体操作与管理层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致使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方面的减弱,使机械设备的管理未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在施工单位中并没有形成严格完整的管理制度,造成施工机械设备在管理上的混乱,也影响了正常的工程施工。

5 、不注重机械设备的正常更新

在施工单位中没有注重机械设备所需的正常更新工作,从而出现施工效率降低等情况。当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中所存在的机械设备的老化,存在的故障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对机械设备更新的比较缓慢。负责机械的管理人员只看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导致了施工机械设备出现故障的机率有所增加,这样不仅在安全方面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威胁,并且在施工效率方面也会有所降低,增加了整体的施工成本,减少了工程效益。

二、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针对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保养维修的现状以及目前施工企业的情况,应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保养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1、提高认识,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

提高认识,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明确强制保养的原则,使设备维修保养常态化。所谓强制保养,是对保养的硬性规定,必须按时进行,决不能因为施工紧张而不安排时间、人员进行保养。要开展设备管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设备管理者明白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保养工作的好坏,更加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2、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定期维修制度

制定、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措施,要建立健全维修制度并合理确定维修保养周期,施工企业应该采取定期维修、保养、检查制。严格执行定期保养、定期维修制度,并按各级保养规程执行,低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进行,高级保养由维修人员进行。只有保养做好了,机械出现故障的几率下降了,才能降低维修费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维护保养周期应根据机械设备使用维修的实际情况,收集使用维修的各种数据,分析机械设备的使用标准,故障出现的规律等多种因素综合确定。

3、坚持设备检查制度

坚持机械设备检查制度,做到防患未然。检查是保证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对机械设备实施预防维修,避免设备事故的发生,把机械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的必要手段,减少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率,使机械设备正常运转,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4、重视老旧设备的更新,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单位应重视机械设备所需的正常更新工作,提高施工效率,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正确选择好施工机械并及时更新旧有设备,降低机械设备的故障率,提高施工效率,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同时消除了部分安全隐患,确保工程正常有序的进行,并降低机械设备的维修费用。

5、加强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

强化机械设备保养的技术管理,机械设备具有施工工期较强的季节性、施工作业的分散流动性和作业环境的恶劣。针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这些特点,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及时维修是强化其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首先,加强保养,确保设备技术状况良好,要树立“按时保养、按级保养、按项保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其次,精心修理,保障设备及时修复。在设备维修工作中要配备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维修人员,突出预防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6、合理配置施工机械,提高设备利用率

现场设备配置要科学合理,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满足工程的需要,要根据工程进度适时组织设备进出场,提高设备利用率,有效避免设备盲目进场而出现闲置的现象,尽量使施工机械使用达到科学合理。

三、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经济效益

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作业,减少零部件的损伤,有利于工程的正常进行,避免出现因设备频繁维修而影响工程施工的情况发生,同时降低维修费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经常性的检查与保养能提前发现机械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前预防,并制定好应对措施,减少因故障设备维修对施工进度的影响。定期的保养延长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排除了安全隐患,不仅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而且能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结束语:

对于现代建筑企业来说,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仅要有高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而且要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机械的维修保养是提高效率额保障,然而,维修保养费用是机械设备使用中的重大开支项目。企业要积极完善维修保养制度,要采用先进的维修体制和手段,确定维修保养周期,在保证使用效率的前提下使维修保养的费用达到最低,不仅对机械本身节约经费,降低消耗,而且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意外损耗,最终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优。

参考文献:

张桂文;机械设备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9期

敖建东;浅谈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7期

篇(4)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修;方法

1当前机械设备维修的主要模式

针对机械设备的性能状态及故障形式,通过长时间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探索,目前主要形成了三种主要维修模式。一是状态维修。从机械设备的实际现有的状态出发,而采用以“防御为主”的维修称为状态维修。“状态维修主要是依靠相关技术人员的感官能力、维修经验以及各项检测手段,结合设备日常诊断及检测记录、设备定期检查及巡回检查等相关资料,对设备故障的预兆和特征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根据相关分析结果做好设备的预防及准备工作,合理安排维修时间,尽可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保障设备正常运行。”[1]状态维修的维修成本相对合理。通过状态维修,维修人员可以较便捷地掌握机械设备的当前及历史状态,并能准确预测机械设备的未来状态,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对机械设备做出合理的检修方案。二是事后维修。对已经产生了故障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被称为事后维修,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对故障进行查看与诊断、维修或更换故障零部件、维修确认。一旦发生故障再处理,必然会暂停生产,机械设备需要暂时停机。这种维修方式一般主要适用于对生产整体影响相对较小、维修用时相对较短、维修程序相对简单的低成本机械设备。三是周期性维修。定期轮回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预防,被称为周期性维修,一般包括大修、中修及小修。周期性维修的好处是从预防的角度出发,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设备性能稳定。但是它不是根据机械设备的实际损耗而展开的,所以在实际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2当前机械设备维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机械设备维修维护工作中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人员技术不到位、方法选择不实际等问题,具体如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现在普遍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有些企业恨不得三班倒连轴转。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可以三班制歇息,但是机械设备得不到修养。往往只看重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不看重对其合理的养护,只有出现了影响生产的故障时才会组织人力进行检修。这种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思想认识的缺失,从长远看,弊大于利,导致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缩短,可能到中期后就开始出现早衰现象,故障频繁发生,不但给生产造成影响,也隐形地造成成本的浪费。二是人员技术不到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机械设备维修已经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更换零部件,而是一门综合的技术运用。科学技术的变换、新型号新功能的机械设备不断更新,在维修保养上就需要技术和人员必须跟到位。但现实是,很多企业的技术及人员做不到与时俱进,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胜任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特别是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一些高端的进口设备也开始大量流入我国,对于这些进口设备的维修养护更是跟不上国际步伐。这种现状直接制约了机械设备的有效运转。三是方法选择不实际。事实上,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方案要根据其存放及运转的事情情况来据实制定,比如季节性影响、生产环境影响、机械设备的运转频率及工作负荷影响等。而现实当中,有些企业,并不尊重实际情况,一味地胡乱选择维修模式,造成维修混乱、毫无成果可言。

3改进机械设备维修的方法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制定维修制度和计划。各生产单位必须进一步重视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特别是负责人应该充分认识到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并在集体中加强宣传,让每位成员都能重视起来,提高思想认识、爱护机械设备。另外,应该制定企业内部的机械设备维护管理制度,根据维修队伍构成、维修技术强弱、被维修机械设备自身条件及生产使用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明确把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爱护、预防检修等内容写入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按需求维修,努力做到维护机械设备拥有最长使用寿命,防止漏查、漏修、漏保养等现象。

(2)提高人员素养,不断提高维修技能。不断加强对机械设备队伍的培养题录,提高人员素养是做好机械设备使用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各企业要高度重视技术员的培养与使用,一方面,制定合理的培训提升制度和方案,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技能提升环境;另一方面,要给技术人员合理的激励与待遇,并建立奖励机制,鼓励他们深入钻研各种机械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另外,还应该大力开展不同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总之,要多管齐下,要抓好人员素养提升,从根本上解决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中的这个难题。

(3)遵循实际情况,做好各类维修模式的综合运用。一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用的维修方法。维修模式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条件,采用不同的方式,不能搞一刀切,一拍脑袋说来就来。就拿户外作业的季节状况为例,冬季干旱少雨,大部分户外运转项目都连轴快转。为了高效利用机械,降低故障爆发率,应该有目的性地合理安排人员、时间展开以事后维修抢修为主导,并结合预防性维修为辅助的综合维修模式。夏季多雨对于户外作业来说影响很大,项目经常因天气状况停滞。这种情况下应该综合实际情况,采取状态维修与周期性维修等预防维修为主,事后维修为辅的维修方式。二是建立健全维修质量检查体系和技术规范。特别是针对那些技术性强的机械设备,更应该注重维修质量检查体系和技术规范的构建。进行修理维护操作时,可依据规范进行,以求更便捷更高效地实现维修目标。

(4)注重成本制约,不断提高维修的实效性。在机械设备维修中要加入成本管理概念。“维修之前应该做好财务成本分析,统计维修成本,得出机械设备是否还存在维修维护价值,能否再产生经济效益,并进行排名。”[2]按照不同的成本构成采取不同的处理手段,对于消耗成本过高的可以放弃维修维护,对于还能够实现价值的,应该积极采取合适的方式展开维修维护。

4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的进步离不开机械化。所以,机械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的机械设备维修工作还面临着思想认识不到位、人员技术不到位、方法选择不实际等突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积极应对,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人员素养、提高维修技术、选择维修模式及注重成本制约等方面入手来加以解决,切实确保机械设备在经济生产中的高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刘鸫治.浅谈降低机械设备维修费用的思路与措施[J].科技信息,2012,08(5):12~13,

篇(5)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原则;保养的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V44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我国长期以来对电气设备实行定期维修模式,即考虑设备的共性而忽视个别设备的个性。尽管定期维修对于排除某些事故隐患和降低故障率的确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电气设备质量及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维修制已暴露出其技术劣势,越来越不适应行业与时代的要求,而基于设备状态的视情维修―状态维修模式却越来越展示出其巨大的技术优势。

一、维修电气设备需要遵循的维修原则

对于水闸维修与养护,养护修理工作应本着“经常养护、及时修理,养修并重”的原则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岁修、抢修和大修工程,应以恢复原设计标准或局部改善工程原有结构为原则,制定的修理方案,应根据检查和观测成果,结合工程特点、运用条件、技术水平、设备材料和经费承受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抢修工程应做到及时、快速、有效,防止险情发展。

2、根据有关规定明确各类设备的检修、试验和保养周期,并定期进行设备等级评定。

3、建立设备养护修理卡制度,建立单项设备技术管理档案,逐年积累各项资料,包括设备技术参数、安装、运用、缺陷、养护、修理、试验等相关资料。

4、根据工程及设备情况,备有必要的备品、备件。

二、电气设备维修保养的重要性

电气设备的管理中由于不同出厂情况和不同的生产规格的影响,使得电气设备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厂家所生产的设备在其质量,规格,使用年限等方面就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之间的技术状况就存在很多差异,电气设备的技术思路和使用方法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更别说质量上存在的差异了。还有,就算一个厂家生产得电气设备,由于生产批次不同,产品的质量也不一定完全一样。电气设备所处的环境也会对其运行状况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影响主要来自两方面,首先,设备所处的外部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特别是供电设备,很多都是暴露在室外的自然环境之中,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污染的情况、紫外线等都会对设备产生影响,并且不同设备所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其次,设备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不同,其所需要承受的系统能够运行的压力也就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出现不同,特别是在出现故障时系统短路容量的差异相当大。应及时地恢复电气设备的基本性能,然后保证设备的精度和工作效率,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是整个企业的核心工作,如果维修工作做得不到位,将会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也会干扰到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给水利工作带来经济损失。我国是一个用电大国,电气设备的用量很大,因而研究电气设备维修保养势在必行。根据国际上设备维修保养的发展趋势,我们认为:对设备维修保养的研究应该在消化、吸收国内外已有先进的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适应我国实际情况的设备状态维修方案。

三、电气设备的维修保养

1、闸门止水

闸门止水的养护修理应符合下列要求:闸门止水装置应密封可靠,闭门状态时无翻滚、冒流现象;当门后无水时,应无明显的散射现象,橡皮止水每米长度的漏水量应不大于0.2 l/s;当止水橡皮出现磨损、变形或止水橡皮自然老化、失去弹性且漏水量超过规定时,应予更换;更换后的止水装置应达到原设计的止水要求;止水压板锈蚀严重时,应予更换,压板螺栓、螺母应齐全;止水木腐蚀、损坏时,应予更换;钢性止水在闭门状态应支承可靠、止水严密,挡板出现焊缝脱落现象,应予补焊,填料缺失时,应填满符合原设计要求的环氧砂浆。

2、零部件维修

钢闸门门叶及其梁系结构、臂杆等发生局部变形、扭曲、下垂时,应核算其强度和稳定性,并及时矫形、补强或更换。钢门体的局部构件锈损严重的,应按锈损程度,在其相应部位加固或更换。焊缝脱落、开裂锈损,应及时补焊。闸门行走支承装置的零部件出现下列情况时应更换,更换的零部件规格和安装质量应符合原设计要求:压合胶木滑道损伤或滑动面磨损严重;轴和轴套出现裂纹、压陷、变形、磨损严重;滚轮出现裂纹、磨损严重或锈死不转;主轨道变形、断裂、磨损严重或瓷砖轨道掉块、裂缝、釉面剥落。吊座与门体应联结牢固,销轴的活动部位应定期清洗加油。吊耳、吊座、绳套出现变形、裂纹或锈损严重时应更换。闸门的预埋件应有暴露部位非滑动面的保护措施,保持与基体联结牢固、表面平整、定期冲洗。闸门锁定装置必须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动作灵活,两侧锁定必须受力均匀。检修闸门放置应整齐有序,如局部破损或止水损坏,应及时进行修理。

3、电气设备的维修养护

电气设备维修保养的主要内容有:清洁、紧固、、调正,对长期运行的设备要巡视检查、定期切换、轮流使用,进行强制保养。

清洁:大气中的灰尘进入设备内,回加快设备的磨损和局部的堵塞,会造成剂的老化和设备的锈蚀,导致设备的技术性能下降,噪声增加,所以电气装备的清洁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维修保养的一种主要方式。

紧固:电气设备运转达到相当一段时间后,因多次启停和运行时的振动,地脚螺栓和其他连接部分的紧固件可能会发生松动,导致振动增大,造成连接尺寸错位、设备的位移以及密封接触不严形成泄露等故障,因此必须经常检测设备的紧固程度,热胀冷缩也会使紧固件发生松动。

:正确使用和维护电气设备的重要环节。油的型号、品种、质量、方法、油压、油温及加油量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调正:在设备以及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科学性的管理控制,由于设备的振动以及松动等条件进行综合性分析,改善工程的零部件的质量控制策略,将零部件之间的相对尺寸的变化相区分,对于那种容易产生松动或者是错位的情况进行分析,对出现磨损或者是发热等状况及时的进行调整,并加以紧固。

结束语

电气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着工业的生产。然而,我国检查内部线路故障的技术还有待改进,只有不断地创新,研制出更高性能的检测设备,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电气设备行业中,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孙建中.定期检修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村电气化,2000,(8):36-37.

篇(6)

[关键词]公路施工 机械设备 保养 成本管理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加大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

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如前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

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

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2、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路施工企业人员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性能的完好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机务管理的力度,要求机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联系和监管作用,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部门和机械部门的连接纽带,及时的掌握工程机械设备运转情况。

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要由专人负责,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从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到维修保养直至报废,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都登记备案,以便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分析、判断,及时准确的消除故障。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机务管理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

再次要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坚持谁用机械谁管机械的原则,在抓施工的同时抓机械调配使用,保证了机械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机械出勤率和完好率。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

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对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维修保养成本首先要在操作人员的录用上考虑其文化水平,在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招收一些大中专筑机学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开展内部学习,由专业人员给施工一线的职工授课,使他们基本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正确使用、如何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工程机械日常养护项目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对机械的认识,减少了不规范操作,机械的故障率也大为降低了。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强保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

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机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并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加强广大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次数,缩小故障规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维修成本。

(4)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

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推动下,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已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逐步趋于完善,合理而有效的控制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使效益和效率高速发展是企业快速发展的能量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保养;成本管理

0前言

当前机械设备的总成本在整个公路施工工程成本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在公路路面施工当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占据全部的工程造价约30%,当中的维修保养费用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保养好了,故障率低了,维修的成本也就随之减少了。因此,强化工程机械设备在公路施工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力度,有效控制施工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成本,降低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费用,进一步提高工程机械的经济效益,是当今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共同关心、关注的话题。

1.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因素

(1)认识不足,缺乏切实可行的操作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路工程施工也进入了市场竞争的行列,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成为施工生产中的常见的难题,而机务管理的计划时代已逐步转变为按需进行,这就导致我们的管理者淡忘了机务管理的真正含义和重要性,出现管理松懈、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差的状况,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状况、性能不了解,盲目使用,不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制定高效、合理的维修保养计划,致使出现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维修费用超额,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

(2)工程机械设备选型盲目追求价格最低化。机械设备选型是指购置机械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由于前面所述现今工程施工资金紧、任务重、工期短是制约施工常见难题,导致我们的管理者在自有工程机械设备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购置或租赁方式以解决施工,而在进行工程机械购置时又不完全遵循工程机械选型原则,一味的追求只要满足施工要求,价格最低即为最好,忽略了其他要素,形成机械保修期已过,发生故障率高、维修率高、配件供应不及时、售后不及时等现象,造成工程机械性能下降,直接增加了工程机械维修保养成本,更严重的造成工程机械无法在下一个工程施工中满足施工要求,直接淘汰,增加工程成本。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现今我们诸多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中常常是“重使用轻保养”,虽然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度,却忽视了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对人的活动的制约性,没有明确落实到人。操作人员只是注重使用,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许多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应付差事,从而造成设备故障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当出现问题时,操作与维修人员往往互相推卸责任,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影响施工的质量和进度,也增加了维修、运转的费用,致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缩短,安全性降低。

(4)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由于企业发展,大量的新鲜血液补充到了企业中,可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却存在断层,主要原因是新进入企业的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好高骛远,对机械设备操作管理从思想上存在无前途的概念,导致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趋于老龄化,特别是在人员不足时,为了工程施工临时聘用一些技术素质差的操作人员,这就造成由于对施工技术、机械设备的使用知识所知不足,不注重具体的施工条件和作业方法,在项目领导一味追求工期、进度的管理下使工程机械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甚至违章操作),从而加速了工程机械设备的磨损老化。

工程项目结束后盲目退场,机械设备得不到按规定进行的认真保养、维护和修理,被调配到新的工程项目后,出现故障,又开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循环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样直接导致恶性循环,在保证机械设备性能上既花费了较大的精力,又付出了高额的修理费用,严重的延误了正常的施工工期。

(5)资金短缺,工程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慢。工程任务紧,资金短缺已是每个公路施工企业均面临的困扰,这就造成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慢,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和破旧的工程机械设备仍出现在我们的工程项目上继续使用,使得其故障率大大增加,维修成本不断上升,形成“弃之可惜,用之太贵”的尴尬局面。 转贴于

2.控制维修成本的措施

(1)提高认识,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首先要解决的是公路施工企业人员自上而下的思想观念,使其认识到工程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性能的完好与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和效益,从而提高机务管理的力度,要求机务管理者要有较强的联系和监管作用,成为公路工程施工部门和机械部门的连接纽带,及时的掌握工程机械设备运转情况。其次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我公司安机部由专人负责,对每台设备建立档案,从机械设备的选型购置到维修保养直至报废,建立工程机械设备数据统计系统,对大小故障、以往的维修保养记录、换件记录、日常使用情况和工作量都登记备案,以便在工程机械设备发生故障时分析、判断,及时准确的消除故障。对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和机务管理人员做到奖罚分明,明确责任。再次要加强施工部门与机务管理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在我经历的S241扩建工程、镇江新区经十路工程、通港路改造工程,S340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等项目中,由项目副经理兼管机械,坚持谁用机械谁管机械的原则,在抓施工的同时抓机械调配使用,保证了机械的合理使用,提高了机械出勤率和完好率。

(2)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工作。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低,对工程机械设备性能和原理不了解、不熟悉,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事故的原因之一。因此,降低维修保养成本首先要在操作人员的录用上考虑其文化水平,在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招收一些大中专筑机学生,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整体素质;其次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我公司在冬季施工淡季,开展内部学习,由专业人员给施工一线的职工授课,使他们掌握机械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我本人就多次参与,授课内容有: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和正确使用;如何延长蓄电池的寿命,工程机械日常养护项目等。职工通过学习,提高了对机械的认识,减少了不规范操作,使机械的故障率大为降低。

(3)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强保工作,防止误保,杜绝漏保。由于保养不当是造成工程机械设备故障的主要原因,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工作必须强制执行。机务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工程机械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订切实可行的保养计划,并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随时抽查、督导保养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建立奖惩机制,奖优罚劣,加强广大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以保证工程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次数,缩小故障规模,降低燃油消耗,节约维修成本。

(4)加快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公路施工企业中一些已经报废的工程机械设备现今仍在超期服役,这就无形增加了设备的维修保养成本,昂贵的人力、物力、财力已远远超过了报废工程机械设备创造的价值,我们应当从经济角度来对待此类问题,该废就废,该处置就处置。利用多种渠道来加速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如采用社会融资租赁、职工集资入股购置等方式以解决工程机械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成本的有效手段。

3.结语

在市场经济机制的不断推动下,降低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已成为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研究、讨论的热点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程机械设备自动化、智能化逐步趋于完善,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工程机械设备维修成本应合理而有效的控制,因为在注重效益和效率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效益是企业快速发展的能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