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07 04:45: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对外汉语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对外汉语教案

篇(1)

>> 试析反思型教师的塑造 论教学型大学教师的自我管理 论国际汉语教师的必备素质 如何做自我反思型教师 做反思型教师,加快自我专业成长的过程 改变自我,塑造教师的热忱之心 高校优秀思政教师的自我塑造研究 教师教学风格的自我塑造 浅析教师人格魅力的自我塑造 论高校思政课教师反思教学的“自我十问” 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反思 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中的教师介入 论反思型教师的培养途径 我的“自我塑造” 论教师的自我反省 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机制 教学反思教师自我成长的绿灯 谈地理教师反思能力的自我培养 加强自我反思,促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论泰勒与池莉的母性自我反思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全美中文教师学会网站(http:///)上都有教师交流平台,国家公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也组建了QQ群,保证有迅捷、充分的信息交互渠道以作交流。

广大汉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积极创建网络反思平台,组织网络反思小组,并以之为依托,积极参与网络,以及资源库、汉语教育反思论坛的建设,发挥网络交互性、即时性等特征,开展迅捷、有效的合作反思,促进政府、教育组织管理机构及广大教师之间的直接沟通与互动。同时,要强化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导向,加强多元文化交流,平等分享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经验和情感。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汉语教师应自觉培养自身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技能,将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通过行动研究、叙事研究等方式,对教学经验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努力发展自身的批判精神、反思、创造能力,形成反思的行为习惯,从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反思型教师,并以此为基础,营造支持反思的群体氛围。我深信,反思型教师能适应时展的需要,能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反思型国际汉语教师的成长是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注释:

①Dewey,J.How We Think:A Restatement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M].Boston:D.C.HeathandCompany,1933.9.

②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研制.国际汉语教师标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62.

③Timothy G.Reagan等.成为反思型教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188.

④Zeichner,K.M.and D.P.Liston.Reflective teaching:an introduction[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6.9.

⑤Elliott J.Action-Research.A frame work for self-evaluation in schools.Working Paper No.1,Teacher-Pupil Interaction and Quality of Learning[J].London Schools Council (Mimeo),1982.1.

⑥Schon,D.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toward a new design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ofessions[J].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1987:26.

⑦赵金铭.论“教案”――《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代序[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

⑧Paul Cautreels.A Personal Reflection on Scenario Writing as a Powerful Tool to Become a More Professional Teacher Educator[J].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3,Vol.26,(1).

参考文献:

[1]Clifford Mayes.A transpersonal model for teacher reflectivity.Curriculum Studies,2001,Vol.33,(4):477-493.

[2]Eli Ottesen.Refle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Reflective Practice,2007,Vol.8,(1):31-46.

[3]Funmi A.Amobi.Turning the focus on ourselves:teacher education professors’reflectivity on their own teaching.Reflective Practice,2005,Vol.6,(2):311-318.

[4]Nicos Sifakis.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of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a transformative 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7,Vol.17,(3):356-373.

[5]Nona Lyons.Reflective engagement a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liv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Teachers and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2006,Vol.12,(2):151-168.

篇(2)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词汇教学; 实践性;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105-02

多数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将人才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既体现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色,又适应了当前的人才需求。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区别于传统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不少高校对语言类课程进行了不同方面的改革,但不是很完善。本文主要围绕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就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

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现代汉语词汇学”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类核心课程之一,是专门为将要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的学习者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第二语言教学,重视对词汇词义的描写和解释,目的是使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教师可以进一步熟悉国际汉语教学的词汇体系,把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国际汉语词汇教学。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其特殊性首先在于它面对的对象是外国人,外国人一般都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其次在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帮助外国学生掌握词汇词义,更重要的是会在交际中正确使用词汇。因此,国际汉语词汇教学非常注重实用价值,注重对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外国学生解决语言交际困难。所以,在这个专业词汇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通过有效的练习明白这一点,要求学生去思考如何将所学的词汇知识转化为能力,能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形象简明地进行词汇教学。

二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的内容

在国际汉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是语言要素教学的核心,它不同于本体的汉语词汇教学,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我们从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两个方面说明。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

国际汉语词汇学内容的选择上要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它不同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以后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应重点学习与国际汉语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国际汉语词汇教学概说、汉语词汇构成、汉语词汇单位(离合词)、词汇的构造、熟语、文化词语、汉语词汇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特殊词语的教学,此外还有汉语词语偏误。特殊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虚词、外来词、 用法特殊的词语和容易混淆的词语。文化词语的教学主要包括数词、颜色词、象征词和人名、地名等。汉语词语偏误主要指词语语法偏误、语义偏误、词形偏误。

2 增加汉语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

汉语词汇学课程改革要分配好讲授理论知识的课时和教学实践训练的课时。国际汉语词汇学理论知识要转化为教学能力,归根结底要借助实践环节的训练。首先,我们制作课程教学大纲时,就要安排好实践学时,可实践的具体词汇项目内容如:离合词教学、熟语教学、文化词教学、虚词教学等。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交叉进行效果更好。如教师讲完“离合词”内容后,安排一次模拟实践教学,让学生模拟留学生课堂讲解离合词的用法,同时老师可给出一些留学生常错的句子,让同学们分析其偏误。

三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1 基于HSK语料的偏误分析训练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留学生汉语语料,比如我们讲到离合词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偏误分析。如学生作文中有这样的句子“这个周末我要见面好朋友”。这句话的错误也很明显,同学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即这个错误属于离合词的语法偏误,而且能说明理由,掌握离合词的用法。通过这样的偏误练习,学生们可以逐一地掌握重要的词汇项目。

2 教学案例赏析法

一些地方高校,留学生数量有限,加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见习对外汉语课堂的机会不多。学生常常不熟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了解留学生学汉语的特点。所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一些真实课堂的教学视频和学习教学案例的机会,让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有更直观的体验。教学视频资料可以选北京语言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这是很好的课堂案例。教学案例可选朱勇老师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案例与分析》一书,这本书不仅可以让人对教学案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借鉴专家对案例的分析。另外,观看教学视频或学习教学案例之后,应该引导学生按《国际汉语教师标准》的要求,对案例进行点评,反思自己教学中的问题,经过思考和比较,学生的体会更深刻。

3 模拟对外汉语课堂演练

模拟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形成国际汉语词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给出的内容可以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中生词和课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训练。也可以是模块训练,重点练习特殊词语的教学,如离合词、趋向动词、时间名词、方位词、非谓形容词等。老师可先布置作业,如:北语教材第三十五课《我来中国两个多月了》二(下),请学生找出课文中的离合词,并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正规的教案,制作PPT课件,可以一人完成,也可小组完成。下次上课时候学生上台讲课,其他学生和教师点评,最后教师总结。全班同学轮流进行课堂实战演练,保证每位同学得到真正锻炼。

4 教案撰写

教学技巧的形成要靠不断探索、长期积累和充分准备。充分准备要从备课开始。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据此,指导学生撰写教案就成为课堂实践活动的首要环节。撰写词汇教学教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词语讲解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一般情况下,虚词和特殊动词和形容词详讲,其它词语略讲。第二,讲解词语要准确,从课文出发讲解词语,用法不要拓展过多。第三,重视语用教学,多使用情境教学法,词汇例子要生活化。尤其在讲解一些抽象的词语时,我们要精心设计一些情景,使学生能理解所讲词汇的意思并能具体地运用。

5 课件制作

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当特别注重利用生动直观的手段,如实物、图片、动作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的特点来设计相关语境、创造情景、提供例句等,以利于W习者对词汇规则的直观感知和深刻理解。课件制作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表示事物的名词可以用图片说明(如果能准备实物更好)。第二,结合板书使用多媒体,不可忽略汉字书写。第三,词语释义文字不可太多,意思简单的词语可以不释义,通过图片说明,给出用法例句。此外,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为了及时掌握学生制作课件的实际能力,可以将多媒体课件制作纳入考试的内容。经过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可以较好地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学生在课堂演练中都熟练自如地运用课件辅助教学。

6 课外实践

通过课外实践可以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与校内外的外国留学生互学,对其进行课外辅导,为其就业积累经验,并为日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当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只具备词汇的教学能力也不能完成汉语教学工作,但是反过来说,如果想胜任这个工作,就一定要具备词汇教学的能力。为此,我们还可以搞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教学设计比赛,对外汉语教学问题辩论会,举办本科生和留学生的联谊活动,网络实践,论文研讨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网络实践”即面向国内外汉语学习者,参考已有的成果,建设我们自己的汉语学习免费网站,通过网上沟通、BBS、网络课程辅导等形式,为汉语教师和学习者提供网络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实践教学能力。

四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考核方式

除了传统的词汇理论部分考核外,为更好地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词汇教学能力,课程考核时可以把能力培养目标细化,分项制定词汇教学课程的实践考核指标。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词的展示。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要学的生词展示,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生词的语音、语义有一个初步印象,这是词汇教学的第一步。方法如词语联想导入、歌曲导入等。 二是解释词义和用法。要根据具体词语采用恰当的方法解释词义,可以利用字形、语素释义、对比等方法。除了词义,还必须讲解词的用法,即词的语法功能,也就是词与词的搭配问题,有时也涉及组词成句的问题。三是词语练习:练习题目的设计,练习过程的操控等。词语练习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有针对性,针对词语的语法功能、组合特点、使用对象、句中位置等方面设计练习;练习形式要多样;练习量要充足。

五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实践意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词汇学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汉语词汇语言规律,从而面向外国人进行词汇教学。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探索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思路,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教授汉语词汇的能力。另外,要想教好词汇,教师不仅需要我们本文谈到的具备扎实的汉语词汇学知识和丰富的词汇教学实践,还要掌握基本的语言学理论,要对汉语语音、词汇、汉字、语法和文化教学有整体把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好词汇,建立起词汇敏感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法,深入浅出。

参考文献

篇(3)

要:本文以明确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内涵为基础,重点阐述了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理论研究、常用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网站、教学资源建设、课件制作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课件;网站;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16-03

一、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内涵

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中文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教学,到90年代末的网络对外汉语教学、E-Learning与对外汉语教学,再到当今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现代教育技术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已有近30年的发展历程。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是在汉语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教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来实现理想的汉语学习环境和全新的、能充分体现汉语学习者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1]

二、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理论研究

主要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学习理论的指导、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汉语课程整合、教学知识库、教学评价等方面。如张丹等提出了基于互联网C/S的三维环境对外汉语教学模式;[2]仇鑫奕提出了一个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和自然习得相结合、班级授课和个别教学优势互补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3]“长城汉语”混合教学模式是在混合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多种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多媒体网络课件与面授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法,采用即时跟踪学习进度和测试学习效果的管理模式,向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4]刘晓海等分析了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5]崔永华梳理了对外汉语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各环节要素;[6]徐娟提出并实现了远程对外汉语教学评价系统;[7]何济玲分析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改革;[8]蔡建永分析了ASSURE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操作流程,并结合“哥伦比亚在北京”(CIB)暑期汉语项目进行实例剖析;[9]徐娟全面解析了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10]

三、常用的对外汉语教学工具

主要包括中文输入法、拼音自动标注工具、语音工具、手写输入工具、电子工具书等。中文输入法已广为使用,常见的有微软拼音输入法、搜狗拼音输入法、紫光拼音输入法、谷歌拼音输入法;拼音自动标注工具是指无需输入汉语拼音,根据汉字本身直接将拼音标注出来,当然对于多音字不能保证100%的正确,还需要人工校对。中文版Microsoft Word的拼音指南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另外在网上可以下载使用的“汉语拼音标注工具”以及“实用汉字转拼音”对拼音输出可以有更多的选项,也可以方便地导入到Word文件中;语音工具主要指语音输入、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微软拼音输入法中只要安装了微软SDK语音引擎包Speed SDK、SDK语音引擎语言包SDK Language Pack,在语言栏中就会出现麦克风的图标,也就可以实现将语音自动转成文本。安徽科大讯飞公司致力于开发语音合成及语音识别产品,在http:///上下载播音王软件,可以朗读任意的中、英文文字内容,效果可与真人发音相媲美。http:///通过语音识别可以准确评测普通话水平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经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上海、安徽等多个省市已正式采用该技术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手写输入工具包括用鼠标手写输入与外接手写板、手写笔两大类。微软拼音输入法已实现鼠标手写输入,汉王科技公司(http:///)在手写识别方面也颇具特色;电子工具书主要指电子版的字典、词典、百科全书、年鉴等,如金山词霸已成为了必备的装机软件之一,另外还有一个需要联网的中华在线词典(http:///)也广受用户好评。

四、对外汉语教学课件概览

对外汉语教学课件的种类繁多,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有以“文本+图像+Flas”的媒体表现形式为主的,也有以视频为主的。这里仅举两个有代表性的课件,一个是“长城汉语”,另一个是“行知中国”。“长城汉语”(http://)是一套大型的、成体系的、用故事串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产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单机版以及纸版本教材,全程用Flas演绎,集人物、情境、话题于一体,并且整合了语音识别技术及手写汉字识别技术,使其具有很强的交互性。目前国内已有15所高校、两所中学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国外已有海外230多所孔子学院(课堂)申请长城汉语账号或单机版,其课件基本结构及学习流程如图1所示;“行知中国”是一套30集汉语学习情景剧互动课件,以一名来自加拿大的留学生借住在一个中国家庭为背景,利用视频技术全景式地展示了中国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外国人在中国生活的见闻和感受,课件功能主要包括字幕选择、定点复读、跟读模仿、角色扮演、重点讲解等,如图2所示。

五、对外汉语教学网站

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网站可谓层出不穷,政府的、高校的、公司的、个人的,集教与学、考试、教务管理于一体,大致可分为综合类、速成类、辅助课堂教学类、文化类、资源类网站。刘丽对因特网上对外汉语教学的相关网站进行了概括和介绍,[11]而目前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资源的交互性不强或缺少有效的社会互成为影响留学生远程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的重要原因。[12]

六、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语料库、素材库、题库等。由于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资源建设同样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对可共享的、规范化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的需求日趋强烈,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研制的对外汉语教学多媒体素材库、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与首都师范大学合作推出的、在海外发行的《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主持研发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等。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制定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统一开发者的行为,达到教学资源基本属性结构的一致性,以实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内的资源广泛共享与互操作,为教师或学习者查找、评估、获取和使用教育资源能获得最大效率提供支持。

七、对外汉语教学课件制作技术

包括多媒体素材获取与处理、课件整合两大部分。多媒体素材获取与处理又包括文本制作(手工录入或扫描、识别)、声音制作(常用CoolEdit软件)、图像处理(常用Photoshop软件)、动画制作(常用Flash软件)、视频编辑(常用Windows Movie Maker软件);课件整合又分PowerPoint与Dreamweaver网页两种版本,相对而言,PowerPoint版本更适合课堂上辅助教师的教学,Dreamweaver网页版本更适合学生随时随地地自学或复习。

八、现状总结

对外汉语教学数字化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当前的主要问题包括重技术、轻理论;重硬件、轻软件;重课件、轻资源;重制作、轻应用。理论方面需要挖掘对外汉语学科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创新特色,在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内容的特点来构建数字化信息技术与对外汉语课程良好的整合模式,不断完善与发展本学科数字化理论体系;软件建设应以需求为导向,大力推动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声像资源库、课件资源库、电子图书馆等)的开发与维护,走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之路,加强整合,鼓励共享;应用方面需要从政策与制度上加以引导与扶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汉语教师数字化技能培训,逐步将数字化教学的应用和研究成果纳入到汉语教师评价体系中。

九、未来发展方向

1.从“通用型”向“国别化”、“个性化”转变

随着海外孔子学院的快速发展,“国别化”已经是势在必行。要做到“国别化”,数字化的理念就要符合所在国汉语学习者的思维和习惯,数字化的产品就要符合所在国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特点,数字化的技术就要符合所在国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手段。而理想的数字化资源更应该满足每一个汉语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保障高效率地提高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

2.从“展示型”向“交互型”转变

数字化学习资源不仅仅是内容的展示,更重要的是实现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因此要更加重视教学活动与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导航系统更加清晰,评价与反馈更加科学与及时。另外利用博客、播客、微博等平台,会更有效地促进对外汉语教学交流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协调发展。

3.从“平面型”向“立体化”转变

对外汉语立体化教材是指由不同用途的传统纸介质教学用书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资源组成的对外汉语教学支持系统。就内容而言,包括了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从表现形式上分为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和网络出版物等。电子和网络出版物又可分为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资料库六类。立体化资源突破了现有传统对外汉语教材仅停留在纸质教材为主、音像制品为辅的“平面型”模式,使得媒体呈现立体化、教学设计一体化、教学应用多元化,从而最终实现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晓海.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学习者评价系统[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5.

[2]张丹,钟绍春,程晓春,严小卫.基于互联网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3]仇鑫奕.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2006(2).

[4]吕宇红,许建红,姚远.“长城汉语”混合教学模式及应用[C].数字化汉语教学进展与深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

[5]刘晓海,徐娟.建构主义在对外汉语高级阶段教学设计中的体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2).

[6]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12.

[7]徐娟.远程对外汉语教学评价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7.6.

[8]何济玲.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改革[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6).

[9]蔡建永.“哥伦比亚在北京”(CIB)暑期汉语项目的ASSURE模式分析[J].海外华文教育,2011(3).

[10]徐娟.论数字化对外汉语教学的硬件、软件、人件与潜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

篇(4)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板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12-02

对外汉语教学是针对外国人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尽管留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汉语,但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课堂教学仍是学习汉语的基本形式,是汉语教师传授知识文化的重要方式。

虽然对外汉语课堂学习时间占留学生汉语学时间量并不是最多的,但有限的课堂授课仍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是留学生学习基础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汉语教师可借助板书展示教学内容的精华,体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留学生的了解程度、授课特点及思路和教师个人授课的基本功及魅力,提高汉语教学效率,实现这一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外汉语板书的定义及应用意义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板书研究起步较晚,1984年湖南省语文教学法研究会年会提出建立“板书学”, 首创了“板书学的理论”,并对“板书学”理论作了初步阐述。由此发展的板书学又派生了“板书图示导读法”、“板书图示导写法”、“形象化图析法”等板书教学法;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及多媒体应用的普及,板书学按板书手段可分为通用板书学和电化板书学等[1]。

所谓板书,是指教师以黑板为载体,用符号和文字演绎知识的一种教学手段[2]。有的教师把板书定义为用一支粉笔在一块黑板上以各种形式将课文内容概况性、总结性或分析性地展示出来,而使用多媒体教授课文内容则是另一种授课手段,把两者对立起来;有的教师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作为传统板书的现代手段,是粉笔黑板运用的延伸及扩充,两者是统一体。笔者认为,多媒体是在传统板书的基础上增加了更为直观立体和具有动感的图片视频,色彩更为丰富,可节约教师的绘画时间;还能实现集视听为一体的效果,避免了教师在板书和放录音之间切换,提高了授课效率等。所以,笔者认为多媒体等电教设备是传统板书的延伸,同属板书,只是传统与现代之别;两者是统一的,不能相互取代,只能相互补充,共同服务于授课内容[3]。

汉语板书在教学中的一般功能和意义主要在于浓缩语言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集中留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体现教师授课思路和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理解难点和记忆重点内容,还有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汉语言知识体系。对外汉语课堂板书作为汉语言课堂教学板书的一个研究分支,它不仅是一种授课手段、教学法中的一种方式,更应使留学生从板书中感受汉字的线条美、架构的对称性、平衡感,了解到中国人的世界观、审美观及习惯等人文思想。

二、对外汉语教学板书的基本原则

对外汉语教学板书作为汉语言教学板书中的一种,除了传承布局合理、书写规范,具有概括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趣味性及创新性等一般汉语言教学板书原则外,还要注意对外汉语教学对象、教学教材、课型和教学环境等特殊性,在对外汉语授课时灵活运用板书并适时配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教学目标和内容服务[4]。

(一)应反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对外汉语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赵金铭,2001),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言能力及其交际能力。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环境创造较为真实的语境和情景,使留学生融入情景中进行基本知识学习及言语技能操练。为此,教师适时板书、画简笔画吸引留学生的注意力,培养留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边听边写边思考的好习惯。除此以外,还可使用教具,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动态图片视频或声音等辅助手段,增加情景的渲染性,留学生也就较为自然地进入一个话题,并展开这一话题。教师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添加所需内容,加强与留学生的互动。

(二)应反映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特点

陆建明教授曾提出“怎么让一个从来未学过汉语的留学生在最短的时内能最快、最好地学习掌握好汉语”这一问题,引发了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由于留学生习得汉语言需要一定的过程,不同文化背景的留学生对汉语言要素及规则的认知接受能力不一样,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对象知识水平选择重难点,以留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板书设计,如零起点的留学生,板书要更为简洁、突出授课重难点和基本使用功能,教师应避免过多使用中介语而随时使用留学生能明白的符号或简笔画,这便于留学生从识记理解层次尽快进入到应用层次;又如,留学生听力水平较低时,教师板书设计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如黑板的左中右分别书写重点的词汇、重点句式、临时内容等;教学环节上固定为好,文字提示语和颜色也不宜常变,直至留学生熟悉教师思路或识汉字以后可稍作调整。

(三)应针对不同层次与需求的留学生

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目的和目标有很多差别。因此,教师在板书设计时应注意留学生的学习目的、个体差异等进行教学定位,灵活多样地选择适合教学对象的板书形式,分层次逐一教授重难点。同时,还要体现板书人性化的原则,对不同国家的留学生选择不同的板书形式,如对欧美国家的留学生书写提示语少些,留白多些,给他们多一些想象发挥的空间,必要时可鼓励他们多练习写汉字;有不少亚洲留学生不如欧美留学生活跃,教师可以多设计游戏型的板书,鼓励他们参与板书,进行师生互动。留学生在互动的课堂里既能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又能得到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提出更多的问题思考,那么课堂教学就会超越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对外汉语教学板书应注意的问题

(一)避免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内容相互翻版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把占用课堂时间较多的板书,用图片可直接说明,教授内容,可事先准备实物或以多媒体展示,需要反复修改的内容在黑板展示。教师合理安排,要么以黑板上内容为主,要么以多媒体上展示的内容为主,切勿把主要的内容分散展示,使留学生明了授课主体内容。如读写课、口语课和听力课可以以写板书为主,多媒体上的内容可在讲授生词的图片解释、情景对话时提供的场景和视频等时使用;文化概况课可事先准备大量图片和视频,在黑板上书写重要的内容,而不应把多媒体课件内容重复地在黑板上展示,增加留学生的学习负担[5]。

(二)避免板书零乱或随意,增强板书的规范性

教师在备课时须认真设计板书,理清教学思路,避免授课时想到哪写到哪,留学生不能从板书中看出教学思路,无法了解教师板书的用意,对重难点印象不深。除书法课外,板书字体应与课本字体一致,统一使用正楷字体。教师不应使用行楷、行书及草书等,尤其是初级阶段的学生,教师板书最起码要做到:写出横平竖直的汉字,体现中国汉字的方块形状,讲究平衡对称美及线条美。教师在展示偏旁和部件时要用颜色区分,使留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另外,教师板书速度要适中,特别是要重点突出的部分要有一定的停顿,说话和书写速度也应该同步。

(三)对外汉语教学板书应与多媒体使用相结合

现代教学设备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化、更丰富地展示,且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等限制,教师可以把一些深思熟虑的参考答案或想法准备好,可以节约授课时间;黑板上的空间有限,但板书更灵活,随时能依据授课的需要灵活删添内容,留学生的想法可以随时体现在黑板上。这样教师授课内容不必拘泥于准备好的课件内容,使授课活动开展得更为顺利。两者形式各有优势,教师应充分发挥各自特点,不应偏废一方,尽管现代教学设备很智能,在语言教学中这些教学设备也显示出其优越性。但是这些设备毕竟是机器,只能进行人机交互。教师板书是人在书写,具有灵活性而且还充满了感情,留学生跟教师书写可以互动交流情感。但是有的学校虽然配置了现代教学设备,可是因教师未得到专门训练,不能充分了解这些设备在汉语言教学中的作用而闲置。因此,教师首先应得到充分培训,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其次,教室的投影设备和黑板的布置要符合教学的需求。例如:投影设备置于教室一侧,用于播放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视音频及总结概括性的文字等材料。黑板则置于教室的中央,教师可把黑板分成左中右三个板块,最重要的内容置于中间[6]。

正因为板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只有对外汉语教师有效地利用板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并从一手好字中提高留学生对汉字及汉文化的认识,增强留学生对教师的威信。

参考文献:

[1]王松泉.语文板书教学及板书学研究概述[J].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2).

[2]蔡整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板书设计[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1,(2).

[3]黄晓颖.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及板书[M].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2008:44-52.

[4]邓涛.名师高校课堂的引导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29-230.

篇(5)

关键词:数据驱动;对外汉语;多义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168-02

一、数据驱动学习法简介

1.数据驱动学习法的定义。语料驱动学习(Data-driven Learning)是把语料库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最早由Tim Jhons于1988年提出,他给数据驱动学习下的定义是在教室中使用“语境共现”界面,使学生探索目标语的规律和模式,并在语境共现的基础上设计活动和练习。语境共现是通过计算机检索功能实现的,瞬间把检索项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以及出现的具体语境以检索项居中的形式排列出来,以便观察其使用特征以及语境,语料库是语境共现的理想工具。[1]Willis(1990)提出语料驱动学习是试图再现“真实世界”的课堂交际活动。Tim Jhons和Willis的共同点是把语料驱动学习模式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我们认为,语料驱动学习是以语料库为基础,教师通过语料检索工具在语料库中获得大量的目的语结构形式,对大量真实的来源语料库目的语进行教学设计,以任务教学的方式完成语言的教学。

2.数据驱动学习法的优点。(1)大量真实目的语的输入。以语料库为教学材料相比词典、教材等,语料库中的语言有三个优势:①数量庞大,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选择下载的条目数。条目数越多越有利于结论的科学性,但同时也加大了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量。②真实性,语料库中的语言都是社会真实生活中使用的,贴近母语使用者使用母语的规则习惯。它吸收了交际法的优点,注重语言意义的学习,通过语境共现,学生可以接触大量母语者的使用规则习惯,语料库检索工具可以使某一语言知识点进行集中呈现并且按照出现频率、搭配规则顺序排列,解决了传统课堂中汉语学习者的词汇搭配特点、哪些词被母语者更多地使用这类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被教师忽略造成学习者偏误的问题。③更新速度快,体现语言动态性特点,语料库里词句篇章的更新速度优于教材和字典的更新速度。综上所述,语言库语言可以提高语言输入的数量和质量。(2)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探索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学生有大量输出目的语的机会。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设计,将搜集的相关语料作为任务,它克服了翻译法的弊端,教师不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语料自行归纳语言规律和用法,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有利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发展。(3)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设计者和组织者,在收集语料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语言水平进行语料的筛选。在学生总结汇报成果后,教师需要对知识点进行点评和补充。在数据驱动学习法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了指导作用,在注重语言意义的同时,教师的作用就是使学生注意语言的形式规则,避免学生过多使用交际策略来达到交际目的,从语言学习的长远角度看有利于学生系统的语言知识学习与运用。

二、数据驱动学习法应用于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

1.数据驱动学习法适用多义词教学的原因。多义词就是一个词语有多个义项,最常用的义项作为基本义项。一词多义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多义词难教是因为相同的形式,区别语义只能依赖语境,所以决定了数据驱动学习法是非常适合对外汉语中多义词的教学的。数据驱动学习法通过语境共现,把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包括在大量的句子之中,学生除了可以通过语境来判断具体的义项,还可以观察每个义项的具体搭配,这是传统教学方法,如翻译法难以企及的。例如“上”这个词,不同的语境词义差距很多,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搜索关键词“上”,会出现成千上万条有“上”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上的意义也有所区别。“上”常见的是可以表示空间方位,还表示场所(如考场上)、时间范围(如历史上)、某整体事物的一个方面(如内容上)等,除此之外还有动作意义(如上班),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简单说明“上”就是方位词显然是不够的。当然在后来的学习过程中,汉语学习者会接触到“上”的各个义项,但是往往不知道在具体语境中如何使用或者经常随意创造相关的词语搭配,造成不地道的表达,这也是汉语学习者常见的偏误现象,语言形式上是正确的,但是母语使用者不这样或者很少这样表达,渐渐就限制了语言水平的提高。

2.数据驱动学习法应用于多义词教学方案。John(1991)介绍了数据驱动学习法的操作方法,其^程分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材料分类和归纳总结。[2]我们根据其思路,详细列出以下步骤:提出问题、语料收集与语料分类、教师设计与学生培训、任务布置、学生归纳与教师点评总结。以对外汉语中多义词教学为例,以上述步骤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1)提出问题与引发思考。提出问题就是对学习的目的语的某个语言点提出问题,语言点可以是语音、生词、语法点等。在此步骤中,教师可以积累一些学生常见的使用偏误较多的多义词,为学生进行思考提供条件和空间。(2)语料收集与分类。在语料收集过程中语料库检索工具必不可少,目前比较权威的国内语料库有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山大学留学生汉字偏误语料库、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汉语教学数据库、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BCC语料库、国际汉语教学案例库、国际汉语教材案例库、语料库在线、全球汉语教材库等。在多义词教学时,我们采用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并用其检索工具直接检索关键词,检索结果以“语境共现”的形式出现,出现不同语境中含有多义词的句子,这样的句子在语料库中的条目是可以自行设置的,搜索的关键词出现在电脑屏幕的中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设定句子数量进行下载,一般下载条目数量应该根据教学人数做出相应调整。语料分类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为烦琐的一项,教师应该依据教学主题、内容、学习者水平等因素挑选出词汇难度合适、结构复杂程度符合教学要求的语言材料。(3)教师设计与学生培训。教师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设计者的角色,要对课堂教学的过程进行预演,这与传统教学课前教案准备并没有多大差异,但是对教案的内容要求更为详细。新的教学方法的使用必然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教师应预估学生对材料的归纳结果,控制变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通过实例和学生演示如何运用数据驱动学习法如何学习语言点,主要包括介绍各种语料库、检索工具的使用和如何分析语言材料。培训结束后,教师以布置小任务的方式进行强化,如利用数据驱动学习法来辨析义项较少的多义词。(4)项目化任务布置。教师让学生以项目形式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把收集分类好的语言材料下发给学生,如要学生对材料进行下一步的归纳总结或把经过难度筛选的语料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实际教学,完成一个多义词的语料分析并采取总结报告的方式在下次课中呈现。(5)成果展现与多元评价。学生的任务是定量的,因为材料中词语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之中,所以每个词的义项都是固定的,学生只要通过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等方式对所有句子中的义项进行整理分类,并总结每个义项的具体意义,找出每个义项的联系,还有相关词汇与其之间的搭配,在班级中进行成果展示。教师在学生成果展示之后,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点评,补充其不足之处,还可以发挥多元评价的作用,进行学生之间互评、小组之间互评、师生之间互评等,已达到进一步理解、深化和应用知识的目的。

三、不足之处

数据驱动学习法运用于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中是一项创新之举,但是也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教师的工作量较大,并对教师教学水平要求较高。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收集大量语料并且对其评估适用度;教师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语料库检索方法;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考虑大量不确定因素并且在课堂上能应对自如。(2)对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数据驱动学习法适用于中、高汉语水平的汉语学习者。(3)数据驱动学习法应用于多义词教学还缺乏大量的实践,应该长期观察实践于课堂教学并对其评估。

参考文献:

篇(6)

对外汉语教学一般是指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在本质上属于语言教学。语言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习者如何在正确的文化背景下使用语言,也就是要使学习者掌握运用目标语言的交际能力。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文化导入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是十分重要的,不管是从语言理论方面,还是根据教与学的情况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不断渗透文化背景知识对教学效果影响巨大。介绍了文化的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文化导入的方法。

【关键词】

文化导入;对外汉语课堂教学;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华学习汉语,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接受能力也千差万别,语言植根于文化,要想掌握一门外语,必须了解相关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导入文化显得格外重要。

围绕着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教学这个问题,出现过四种不同的观点,即“文化导入说”、“文化揭示说”、“文化融合说”和“文化语言有机化合说”,其中的“文化导入说”和“文化揭示说”最有影响。此外还有借鉴前苏联的“语言国情学”倡导进行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观点。

1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这是一条不证自明的公理。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时表现的较为明显,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否则就没有真正掌握这种语言。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首次把文化作为概念提出来,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高级阶段,“充溢着文化氛围”。翻译家傅雷说过:“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征,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谓“外”即语言文字的表层结构,“内”是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且词源错综复杂,其词义的隐含义之丰富自不待言。并且词汇有色彩意义,即词汇的形象色彩,词汇的感彩,和词汇的语体色彩。

词汇的形象色彩指的是某些词汇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感觉来自对该事物形象的概括,比如“掂量”和“斟酌”,掂量给人一种向上托举的感觉,而斟酌则不会,尽管两个词都有仔细思考之一。在给留学生讲解这两个词汇,就必须结合中国的文化。古语曰:倒酒不满曰斟,太过曰酌,贵适其中。故凡事反复考虑、择善而定,亦称斟酌。《荀子・富国》:“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序》:“彼其推明心术之微,剖析义利之辨,而斟酌时中之权,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为斟酌斟酌再用。”这样,解释“斟酌”的出处,学习者将会更加理解词义。同样,“推敲”也有相似之义,在讲解该词时,能结合典故,也会帮助学生理解。

另外,词汇还有感彩,如形容一个人聪明,有办法,用在自己人身上,或高尚的人身上往往用“机智”,而用在敌方,却使用“狡猾”,同样形容有办法,为什么却用两个词?如果讲解时结合典故,引入出处,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从先王之命……则所愿也。”宋秦观《任臣策下》:“后世狂夫小子狡猾不道之人,或假其名以资盗,窃其器以售奸。”清・孙枝蔚《任明府捉贼歌》:“一贼藏身伍皂快,狡猾颇得上官爱。”鲁迅《呐喊・狂人日记》:“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则学生会更容易理解。

此外,词汇的语体色彩,即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教师需要向学生解释,才能帮助学生理解。

留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由于不是母语,所以在查字典时无法理解词的隐含义,这种现象在高年级学生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显得更加突出。如在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时,如能讲清其典故,对理解其中“鹅毛”一词将大有帮助。此典出自《路史・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缅伯高送天鹅给唐天子,过沔阳湖,天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来就用“鹅毛”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由此可见,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尤为重要,不但可以加深理解,而且能够学到地道的汉语。

2文化导入的内容和方法

2.1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导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导入何种内容,如何导入又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词语的意义结构的影响,二是对话语的组织结构的影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要从文化所包含的的不同层面出发,在语言教学中导入与目标语相关的词语内涵、社会生活、价值观念体系等文化内容。而文化导入要恰到好处,内容要适量,要注重文化导入的相关性,在教学中,要结合课文导入文化。由于课堂教学的课时限制,要以文化导入为切入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此外,要注重文化导入的分散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导入的内容异常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需要高强度的讲授。文化导入的内容不宜过于集中,要分散进行。有助于学生分阶段理解。

2.2文化导入的方法

文化导入不是目的,不能为了导入文化而导入文化。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能够自如交流才是目的,所以文化导入的要因材施教,灵活处理。

2.2.1对比法。对比母语和汉语的区别。如通常我们可以把“青、苍、碧、绿”四色英译为:“blue,grey,bluish green, green.”但在中国古典诗文中,这四个词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它们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青”,不是“blue”而是“black”。并且鼓励学生和母语为汉语的同学交流,对比母语和汉语的区别。

2.2.2情境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网络等媒介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有助于理解课文。同时,文化的导入不是生硬的,要潜移默化,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完成任务的方法,在课外采集文化信息,结合课文理解。

2.2.3阅读法。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理论,在阅读中以学习者为主,进行特定的学习和操练,注重对语言规则的理解和掌握。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提前设计好阅读中涉及的文化词汇,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感受不同词汇反映的文化,在语境中体会、理解、接受词汇传递的文化意蕴并熟悉词汇出现的背景环境及应用规律。

3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外语教学,语言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交流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习者如何在正确的文化背景下使用语言,也就是要使学习者掌握运用目标语言的交际能力。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不断发展,文化导入已经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热点问题。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导入中国文化,把汉语与其植根的中国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习者深入了解汉文化,有助于自如运用汉语进行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建国,杨文惠.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特征[J].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3):93,95

[2]吴国华,杨喜昌.文化语义学[M].军事谊文出版社,2000.67

[3]张晓宏.刍议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教育探索,2007(12):53

[4]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42

[5]朱志平.汉语第二语言教学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57

[6]詹人凤.现代汉语语义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许威汉.汉语词汇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8]苏宝荣.词的表层“所指义”与深层“隐含义”[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 声调 语音教学 重音 偏误分析

随着全球一体化、信息化的加强和中国综合国力的迅猛增长,世界各国正出现了一个学习汉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热潮。自2005年,笔者所在的大学与巴西诺茵菜市尤尼维尔大学一直有非常良好的交流合作,并取得了非常骄人的成绩。巴西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一年之后汉语水平突飞猛进,但他们汉语学习特别是发音还存在很多问题。

巴西留学生的母语是葡萄牙语属印欧语系是非声调语言。尽管很多研究者对来自英、美、日、韩国家的汉语学习者进行了很有深入地的探讨并且提出了很有见地的教学建议,但目前母语为葡语的留学生汉语的声调习得情况的研究尚未见到。

一、巴西留学生汉语声调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分析

偏误分析理论(Arror Analysis)就是对学生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所犯错误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了解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

偏误是指学习外语的人在使用非母语进行交际时,他所使用的形式与所学的外语的标准形式之间存在的差距;偏误分析就是发现外语学习者发生偏误的规律的过程。这种偏误是学习者在努力接近目的语的过程中,偏离目的语的标准而出现的错误的语言形式,这些形式是呈规律性的,它是学习者真实水平的反映。

本文采用实验、统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作者随机从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届巴西留学生汉语培训班的三十名留学生中抽取十名作为调查对象,笔者根据声母和韵母的拼读规则选出教材中常见的四组字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声调出现的次数均为10次。

余蔼芹(1986)就曾提出在普通话的四个声调中,阴平调型最容易掌握,汉语四声学习的难度顺序是:阴平、去声和阳平、上声。但是人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国学生来说,是声调高低而不是调型造成了学习困难。

但是巴西留学生在声调习得过程中,与上面的研究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具有很多自己的特点。对于巴西留学生来说,汉语四声学习的难度顺序与上述情况有些不同,是去声、阴平和阳平、上声。阳平和上声混淆,这种错误在留学生汉语发音中最为普遍,巴西留学生学生也不能例外。主要表现在:阳平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够高,且低音部分偏长,高音部分又过短;上声降得不够,或者干脆未降直升,有的是低音部分过短,高音部分持续时间长,因此使得阳平和上声的发音很难分辨。

巴西留学生的阳平起点终点都不够高,特别是高音部分偏短,上升不够,这是不同于西方学生的偏误。在教学中耍多做对比,强调阳平上扬的感觉。并通过声调的组合练习,语流中的操练来巩固。上声对于他们而言更难去把握。上声问题是语音学研究和语音教学中讨论的热点。传统上把上声描写为“214”,即“降升”,曹文(2002)把上声描述为“211”,将其声调特征描述为“降平”,这种观点由于其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出现,从而对汉语语音声调教学起着较大的推进作用。笔者也倾向于认为:上声的最本质特点为“低降”,所以在上声教学中,要再三强调“低”是上声的本质特征,“降”是实现“低”的手段。在教学时,为简化起见,可先淡化升尾,只教通常所说的半三声“21”或末尾拉长的“211”,让学生对上声的“低降”特征有更准确的把握。教学实践也表明这种做法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声调是由音高决定的,音高由声带的颤动产生,声带颤动涉及多块喉部肌肉的活动。环杓后肌收缩对杓状软骨有固定作用,环杓侧肌收缩能使声带并拢,杓问肌收缩可以使杓状软骨靠近,环甲肌和甲杓肌收缩则能够控制声带紧张度,基频降低与甲杓肌、环杓侧肌和环甲肌的活动有关。汉语是声调语言,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中国学生自幼学习汉语,对声调比较敏感,对音高的调节也比较到位。大多数留学生的第一语言都没有声调,所以他们学习汉语声调通常就会出现一些偏误。

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声调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首先,巴西留学生的母语是葡萄牙语属印欧语系是非声调语言,所以声调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有很多外国学习者在掌握了很多汉语词汇和文化之后,发音仍然是“洋腔洋调”根本的原因就是声调上面出问题了;另外,在教材中只有简单的介绍就靠老师去讲,但是声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让老师很难去讲。

在语音教学研究中,声调教学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但是尽管大家都在努力,声调还是绝大多数留学生学习和掌握汉语语音的最大障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尽管人们历来重视声调教学这一环节,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声调问题至今仍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最大问题。声调的偏误非常为人所察觉,汉语声调的数目比声母和韵母少得多,声调在语音结构中的负担自然也就重得多。

总之,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受母语或目的语还有一些教与学意识和观念的影响,巴西留学生在习得汉语语音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偏误,这些偏误对汉语对位第二语言教学提出了很严峻的挑战。

二、教学对策的探讨

至于如何教声调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研究者们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