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继续教育培训个人总结

继续教育培训个人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20 06:56: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继续教育培训个人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继续教育培训个人总结

篇(1)

一、目标任务

根据我市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从*年至2010年,每年在全市农业技术领域开展大规模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5年内共培训农业技术领域各类中高级创新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500人次左右。通过知识更新培训,使各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业技术领域的继续教育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实施原则

1、坚持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提高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水平和专业素质,不断加快我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知识更新步伐。

2、紧密结合农业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需求,紧跟世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步伐,统筹规划,分类实施,增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以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优先培训急需紧缺专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带动整个农业技术领域知识更新培训工作的开展。

4、按照政府推动、单位支持、个人自愿的原则,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不断推进“识更新工程”实施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争取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活动。

三、主要内容

1、公共科目。按照省、市人事部门的统一安排,开展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共科目的培训学习。

2、专业科目。根据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需要,紧跟世界农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农业技术领域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专项培训。

(1)种植业:包括粮食安全、种子生产与加工、节水农业、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农产品保鲜、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贮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等。

(2)畜牧水产业:包括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动物重大自然灾害预测与减灾、现代养殖技术、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保鲜、农产品市场营销等。

(3)农业机械:按照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要求,在机械电子领域广泛开展信息化、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知识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和机械装备的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大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水平。

3、利用农业系统教育培训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地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当地职业院校的培训资源,优化培训机制,联合培养中高级农业专业技术人才。

4、依托国家和省上在我市农业技术领域实施的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训农业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推进项目、资金、人才培养的一体化建设。

5、鼓励各单位结合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开展专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培训。

四、培训方式

1、开展“菜单式”公修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5天或30学时)。

从*年开始,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公修课就开始实行“菜单式”培训,增强了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公共课的学习,不断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丰富创新成果,提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整体能力。

2、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培训(每人每年至少7天或42学时)。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和农业人才知识更新的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

3、举办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会同市人事局,结合重大专业技术课题,确定选择选题新、层次高的高研班。每年积极向省人事厅申报举办5期左右的专业技术人才高研班,5年内通过高研培训的人才要达到500人次左右。每年选派10名左右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发达省份或国外进行学习培训,5年内培训40人。

4、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l)集中培训。组织必要的集中培训,是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培训难的有效办法,每年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定时间的继续教育集中培训。

(2)高级研修班。结合本专业领域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工程项目和重点攻关课题,面向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多种形式的示范性高级研修班。

(3)结合工作实践培训。对重要和特殊岗位上的专业技术人才,采取业务进修、特殊培养、学术交流、实践锻炼、技术考察等多种方式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网络、远程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卫星传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远程教育手段,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5)自学。根据专业技术人才的不同需要,采取自选、自修等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继续教育培训。

五、实施步骤

本实施办法按照整体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式,从*年起到2010年分步实施。

1、启动阶段(*年上半年)

下发实施办法,组建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小组,并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知识更新工程宣传工作。

2、全面实施阶段(*年下半年一2010年上半年)

每年开展一定规模的培训活动,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工作体系、服务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适合继续教育社会化普及的优秀课程和教学资源,重点扶持优质的施教机构和继续教育基地,同时做好阶段性总结评估和经验推广工作。

3、总结评估阶段(2010年下半年)

对知识更新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评选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方式

1、市人事局、市农牧局共同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各项活动的开展并进行监督检查;创办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

2、市人事局、市农牧局负责制定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实施方案;制定相应的制度和规定;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本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作。

(二)制度保障

1、“知识更新工程”是我市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继续教育工作的深化。因此,有关“知识更新工程”的领导、培训科目备案制度、约束监督管理、证书的验证和复验、培训管理等,要严格按省政府《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和省人事厅《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习培训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甘人通〔*〕132号)精神,加强管理,认真组织实施。鼓励各单位把专业技术人才参加知识更新培训的情况和人员的岗位聘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2、建立“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定期制度。市农牧局将定期通报“知识更新工程”进展情况和重要活动,列入的科目、课程及相关信息,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知识更新工程”的继续教育活动。

3、建立表彰奖励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媒体,开展“知识更新工程”的宣传工作。对在“知识更新工程”中有突出表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宣传、表彰和奖励。

(二)经费保障

l、加强继续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深化,不断扩大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受益面。县(市)、区人事部门、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参加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市贯彻<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实施办法》(市委发〔*〕28号)相关规定,积极筹措经费,现有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主要用于“知识更新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向“知识更新工程”投入。相关企事业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教育培训经费。省人事厅继续教育专项经费将对“知识更新工程”的部分重点高级研修班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各县(市)、区,各单位和部门要积极为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创造条件,确保在脱产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期间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保险、福利待遇。

2、施教机构可根据培训项目和类型,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向学员收取一定的费用。要尽量降低培训成本,不给学员增加负担,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要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服务体系

1、搭建服务平台。市县政府人事部门、农业部门、农业协会继续教育机构,要加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为继续教育搭建服务平台,建立继续教育师资库、教材库,实现继续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和共享。

篇(2)

关键词:市容园林行业; 继续教育 ;培训工作 ;发展现状; 发展思路

一、引言

近几年来,为落实国家《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西安市已于2010年5月印发了《西安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2012年起,继续教育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晋升的必备条件且每年不少于80学时。

二、目前一般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1.思想观念陈旧,继续教育培训方式落后。大多企业的继续教育发展缓慢,一些人对继续教育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培训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正确的定位,没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大多都是讲师将书面上的知识内容进行讲解,空话、套话比较多,内容枯燥乏味,讲解不结合实际案例,实际适应性不强,致使员工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的主动性差、培训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出现。

2.经费投入不足,使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制约。继续教育经费在许多企业中都未被纳入到专项经费中,因此企业对继续教育投入往往很少。经费的严重不足,制约了继续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导致继续教育规模水平很难得到提升。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一般无固定编制。大多数企业缺少自己的师资队伍,授课教师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教师的聘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进而导致继续教育教学工作缺乏连续性、一贯性。

4.培训经验不足,缺少教育培训评价体系。当前,企业对职工的教育培训只是对前期的教育培训过程进行组织,后期对培训结果的效果缺少相应的评价体系,这导致员工的学习和工作状态无法得到有效监督,很容易造成员工培训的积极性降低,进而不求上进,对企业组织的培训进行敷衍。因此,企业应采用竞争的方式、奖优罚劣,通过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职工物质或精神方面进行激励或惩罚,以使培训达到真正的目的。

三、继续教育学习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作用

1.继续教育学习的意义。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企业的专业技术队伍必须要做到精干高效,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继续教育不仅是干好本职工作以及迎接新挑战的需要,而且它对提高专业技术队伍素质,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及要求。继续教育学习内容分为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知识更新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80学时,其中要求公需科目不少于24学时,专业科目不少于56学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取得继续教育学分,包括:参加培训班、参加相应的学历教育或攻读学位、参加国内外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四、我市市容园林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现状

1.融汇多种教育方式于一体。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摒弃了学校以往单一的教育形式,它不仅将培训范围拓展到了社会和家庭,而且教育的层次及内容也各不相同,它给教育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另外,在形式上它不仅限于培训班一种形式,根据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可以采用各种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有组织、有计划的自主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继续教育内容既新颖又实用。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注重于职工的应用知识和前沿知识的培训,进而使职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我市市容园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从知识更新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为宗旨,突出创新能力建设,结合市容环卫和园林绿化行业特点及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等实际情况,既要学习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经济知识以及各种通用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着重学习本行业、本专业领域内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借此来寻找事业进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发掘提升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3.继续教育基地为继续教育培训提供保障。市容园林行业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市容园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依托下属的园林技工学校开展日常工作。充分发挥了园林技校的师资力量、教学优势,在市容园林行业资历较深,理论性和专业性较强的相关专家教授为大家授课,2012年至2015年已累计培训市容园林行业专业技术人员1600余名,为市容园林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4.教育结构多元化。职工继续教育培训是一个横向的培训体系,由入职前教育,在职技能教育、入职后继续教育等组成,交叉互补。大力提倡学历教育,通过对职工学历、学位进行统一认证等一系列措施,积极鼓励干部职工报读与其工作岗位相关的各类专业学历、学位教育,为干部职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提高学历、学位层次,改善专业知识结构。继续培养行业学术带头人,为市容园林事业培养高层次高学历专业人才。

五、我市市容园林行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思路

1.建立职工教育培训的新理念。市容园林行业管理部门应该改变对职工教育培训的理念,根据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培训,避免与工作冲突,并将工作与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之间达到互动。最终使职工能够因为培训使得自身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2.健全职工教育培训制度。科学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保障。我们可以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一些内容,如员工上岗必须持有上岗证、专业技术人员应当进行继续教育、在职期间只有积极参与培训才允许上岗才能得到提拔等。通过这样,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主动进步,进而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3.明确职工教育培训的方向。职工教育培训不仅要保证全员能够参与培训,使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而且还要能够为园林行业快速的培养出核心人才,使企业的智力得到开发。因此对于职工教育培训我们要着重于需求培训、重点培训、个性培训、层次培训。

4.提高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性。职工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可以通过对培训方法进行革新,对培训内容进行丰富等方法实现。如(1)将理论结合实际,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2)精选培训内容,有重点和针对性的进行培训;(3)对培训成果进行考核;(4)不断对培训经验总结,促使员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得到提升等。

5.建立科学有效的职工教育培训评价体系。提高员工的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完善评价体系,革新激励机制,为企业提供人才的保障使企业健康发展,对职工给予激励措施以奖励其在工作或培训中的突出表现,使员工的能力和才华能够充分的发挥,使员工在事业上有成就感,并且作为其他员工效仿的榜样,为企业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六、结语

篇(3)

中学教师教育向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在现有教育体系与未来人才标准产生激烈矛盾的现有形势下,中学教师教育已经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除了教师的职前教育受到重视外,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也备受关注。进入新世纪以来,旧有的继续教育成功经验不足以解决新世纪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和问题,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探讨并研究相应的解决措施。本课题旨在研究中学物理教师在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们的培训意向。本人通过访谈及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太原市的中学物理教师进行了摸排调查,分析总结了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弊端,为继续教育培训组织者提供决策参考。太原学院担任太原市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等多项培训计划,本人也承担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的班主任工作,给本课题的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

一、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1. 受训者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通过对继续教育参训教师的课堂观察及对大多数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从思想上,教师们非常渴望参加继续教育,并且对参加继续教育的热情也非常高,但真正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却不高。很多教师归纳为:“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由于物理的课程特点及各个学校对物理课的安排比较紧密,大多数的中学物理教师工作非常忙碌,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另一方面,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学校的领导者只注重对教师的使用,却忽视了教师的培养,使得很多教师好不容易获得继续教育的机会,却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批准,也只能对继续教育望而却步,不能将理想付诸于行动。①除了上述课程及学校原因外,还有一些个人原因,比如大部分年长些的老教师,职称评聘完之后就把继续教育视为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来完成,完全没有受教育的主动性,单单只是履行义务的行为。另外,一些年轻的教师由于收入不高,对参加继续教育更多的是考虑培训经费问题个人能否承受,继续教育的结果与经济付出之间的利弊问题,所以在参加继续教育的过程中,由于学校或个人、工作或家庭的原因,教师们总是瞻前顾后,顾虑重重,使得真正投入参与继续教育的行为与意识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对继续教育的态度令人堪忧。当然这种现状与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还不健全有关,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需要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研究,找出各种问题的缘由,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2. 培训者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瑕疵。

(1)时间安排不合理。教师培训的组织管理是培训成效的关键,培训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培训大多安排在节假日,而且往往安排在短期内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敷衍性大。另外,节假日是教师正常的休息时间,教师从心理上不情不愿,因此培训时常有不到场、迟到、早退,聊天、打电话、处理私事等不良行为,导致培训成果收效甚微。因此,建议教育行政部门选择适当的时机,尽量安排在正常工作日培训,中学学校管理者也应当对参加培训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工作分担和时间避让,化解培训与本职工作在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使教师无障碍地完成培训。

(2)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现如今,中学的教材、教学方法已经过多次改革,但继续教育的培训者多是教师进修学院或大学教育专业的教师,他们知识丰富,但与中学教育脱节,对多次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不甚了解,培训内容实用性不强,对实际教学实践没有指导性意义,是继续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接受调查时都谈到,大家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目的是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种种难题,以切实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但尴尬的是教育培训者多采取满堂灌的培训方式,忽略了受训教师的真正需求,使教师们感觉落不到实处,无法解决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不相符,对于大多数问题还是找不到出路,很难在教育实践中得以应用,培训过后感觉实际收获与预期差距太大。多次这样的培训下来,消磨掉了参训者的耐心,使参训教师产生厌烦心理,故而也就无法调动受训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教师培训的质量问题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经过长时间深入的调研、思考和总结,笔者认为必须探索一种让新时代教师们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继续教育的培训机构需要根据培训的目的到实地了解教师的实际情况,调研教师们的真正需求,然后确定具体的课程内容,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解决继续教育效率低的问题。

(3)混合培训的问题。大多数的继续教育培训,往往按照教师职称高低或教育阶段分班培训,却把城市教师和农村教师混合编制,而且培训的地点也多设置在城市,授课内容往往根据城市教师水平来设定,教学观摩也大多在城市的优秀学校举行。对于一些来自农村的教师来说,显然有失公平。城市学校的教学设备完善,实验设施先进,实验效果明显,农村学校完全不能相比较。由于校情、学情甚至师情都差别很大,培训后,对于农村的教师而言,最困惑的问题是如何把培训中学到的优秀的教学案例应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但多数情况下,教学条件没办法达到城市水平,生搬硬套的模仿反而使教学效果下降,直接影响了参训教师积极性。

3. 培训费用昂贵,教师无力承担。教师继续教育费用的困难主要体现着在岗教师脱产参加教育硕士、博士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发现大学期间学习的课程和教学实际没有办法有效结合,希望通过参加教育硕士学习来研究中学的教学模式、方法等,但绝大多数教师工资微薄难以负担昂贵的学费,继续教育还没起航就已经搁浅。另外,对于大多数中年教师,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已有的教学理念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对系统性的学习深造非常渴望。另外,由于没有受到过系统的研究生教育,科研能力较弱,这些教师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以及成果没有办法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也希望通过脱产继续教育学习深造来提升自我。但面对昂贵的学费问题时,养家糊口还是继续深造两难抉择,往往退缩。可见,经费问题也是导致我们在岗教师提升空间有限,对很多可争取到的机会望洋兴叹,严重影响继续教育成效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中学物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意向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在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得以完善,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自身素质完善创造优越条件。访谈中我们也对广大教师们的培训意向,进行了广泛调研,教师们希望继续教育的模式、内容、目标等能更贴合教学实际,现总结如下:

1. 培训机构多样化。作为继续教育实施者的培训机构,在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施保障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培训机构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案和策略直接决定了培训质量的高低和培训成效的好坏。在以往的继续教育培训过程中,组织者多为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局,或各级各类的培训校,培训过程单一,培训内容枯燥。教师们希望有更多的培训渠道,比如大学研究生院、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等。

(1)大学研究生学院。“今天,世界整体上的演进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它职业的成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②其次,面对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需要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越来越大,教师职前教育所获的知识已无法满足教育工作的需要。另外,面对日趋严重的教师队伍竞争趋势,参加正规的研究生教育,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方法,已势在必行。所以,教师们希望能与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师们多交流,并希望能有机会攻读教育硕士或专业硕士学位。因为,高学历层次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获得所学专业更多动态信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教师还提出教育博士专业学位也应该提上继续教育日程,以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开创继续教育新局面。另外,脱产进修可以脱离繁重的教学工作和琐碎的家庭事物,让自己心无旁顾地静心学习,使继续教育成效更佳。

(2)外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本地区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是区域化的,有缺陷的,需要改革进步的,所以引进一些外省市的、适合本土特色的教育发展模式必不可少。对于太原市的大多数教师来说,很少有机会到外省市的优秀学校进行观摩学习,想了解外省市的办学特色就变的非常困难,所以教师们渴望培训机构能邀请到先进省市的教师、教育中心工作人员等,能介绍一些先进的省市的教育发展状况、教育理念、教育措施,以适当取舍,不至于坐井观天。

(3)一线教育专家协会。继续教育的目标是解决课堂上所发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或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学生的眼界大大开阔,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多,提出的问题也变得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广大的中学教师由于平时教学任务重,没时间系统地充电,再加上外出进修机会少,常常应付乏力。另外,书本上的教学理论空洞乏味,与教学实践严重脱节,理解起来困难又无助,诸多问题在实践中积累,解决方案不佳或无效,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所以在岗教师希望能与一线的教学能手或教育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最新方法,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借鉴,有所改变,有所取舍。

2. 培训内容多元化。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仅成一名专业教师,还得成为有教育成效的好教师,那么对于物理老师而言,仅仅掌握物理专业知识已经远远不够。比如,近年来,各大高校大面积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能力下降,就业问题严重。但各大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缺少,而是缺少适合岗位的技术型人才。我们教师应当对教育的发展模式准确把握,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在综合类高校和技术技能型高校之间作合适的选择,而不是随大流。另外,一名受学生爱戴的好教师,必然是能抓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得到学生配合,善于与学生交往的人。所以,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在继续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还有,随着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与其他学科整合已是现代化教学方式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参与,并融入学科所学内容,一方面能够加大课堂容量,拓宽学生视野,紧跟时代潮流,触摸学科脉搏;另一方面能够互通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切实提高教师能力。尤其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物理实验通过演示或学生实验,效果不好也不直观,如果通过flash小课件的演示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又比如,ppt的使用已相当广泛,但教师们使用ppt的目的不是将板书抄写在ppt中,教师们希望将动画或视屏插入其中并与自己的教学步骤完美结合,小的视屏剪切或动画修改必不可少。但我们的教师是物理专科教师,对计算机模块的掌握必定有限,因此希望得到相关专业教师的辅导,对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模块式的具体培训,使教师实实在在掌握一些技能,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总的来说,教育发展趋势、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信息技术辅导等方面的内容都应当在继续教育培训中根据教师的需要适当增加,尽量使培训内容多元化。

3. 教师们希望培训方式网络化。“目前,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外,网络已逐步进入我国中小学,硬件设施的建设已基本完善。”①网络远程教育也逐渐替代原有的教师培训模式,网络远程教育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不影响教师正常的工作,一个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又可以快速系统地丰富教学知识,使学习变得更加简洁和方便。③通过组织者广泛收取基层教师的共同心声,搭建一个长期的、高质量的平台,解决一些具有典型性、吸引性的问题,已成为现代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好的网络培训平台可以极大化的扩展板块,让受训者学习虽然不受时间的制约,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能实现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有效结合的高效、经济的继续教育模式。④

三、对教育管理部门的建议

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本是教师应该享受的一项合法权益,却因为种种原因变成了教师望而却步的鸡肋。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还需要地方政府及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继续教育基地的投资,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⑤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情绪。建议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培训经费,让教师不再因为经济问题望而却步。因为所有的教师都愿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我的提升上而不是为养家糊口的不停奔波上;建议教育管理部门体现教育公平,使每个有深造需要的教师都能参与进来;建议相关的继续教育部门,加大培训的广度,尽量使大多数教师都有参加培训的机会,只有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才能促进学校自身的健康良性发展。

注释:

①王梅青,探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J].中国教师,2010,17:48-51.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142-143.

③周瑞芳,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研究――以国家级贫困县遂川县为利[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6:15-19.

篇(4)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

现今在大力提倡“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彻底改变了以往以体育技术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模式。体育锻炼作为中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接受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最佳途径。70年代以来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存在“培训需求上缺乏针对性,培训观念上存在滞后性,培训组织上凸现强制性,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河北省部分地区接受过和正在接受培训的近7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其中中学体育教师362名,小学体育教师331名。来自市区44.8%、县镇48.7%、农村6.5%。(2)研究方法。第一,文献资料法。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查阅了大量国内外与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相关的文献资料。第二,专家访谈法。通过与河北省开设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学校领导和教育局负责人进行交谈,了解了目前河北省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培训的内容、形式、方法等相关的要求和规定。并与教师进行了针对性的交谈,了解他们对培训的看法及影响因素等,听取他们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意见和建议。第三,问卷调查法。对参加河北省“国培计划”培训的教师和各市教师进修学院的近7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93份,回收问卷677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为668份,有效率为96%。第四,数理统计法。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第五,逻辑分析法。对所得的各种研究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总结。

二、结果与分析

1.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现状。(1)年

龄、性别结构。在调查的668位中小学体育教师中,男教师442人,女教师226人。调查数据显示,我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40岁以下的体育教师超过70%,中青年教师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骨干,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2)学历结构。调查显示,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占84%,具有专科学历的人占14%,具有硕士学历的人占2%。这表明各学校已经认识到教师学历达标的重要性。今后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由提高学历层次为本位向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和更新知识、全面提升质量方向发展”。(3)职称结构。从调查的职称结构来看,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6%,具有一级职称的人数占30%,具有二级职称的人数占62%,未定级的人数占2%,没有评上特级职称的人。(4)参加培训的效果。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有25%的体育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效果很好;有11%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效果较好;有31%的体育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效果一般;有33%的教师认为参加培训的效果较差。由于体育教师年龄层次、能力结构不同,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不同,但培训课程设置相同,这样就挫伤了一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培训效果。(5)参加培训的动机。我省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提高业务水平、评职称、拓宽知识面以及提高教学能力。这说明体育教师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需要,参加培训的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存在一定的差异。(6)培训的主要内容。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主要以运动知识和技能、体育教学能力、科研理论与方法为主要内容。体育课有着它的特殊性,这就增加了在培训过程中,课程设置的难度。“课程设置必须使受训教师形成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动参与和研究型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系”。因此传授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以及能解决中小学体育教学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是培训的重点。(7)培训经费来源。调查得知,河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大部分都是由教师自己承担的,学校承担的较少,教育主管部门承担的更少,也有相当比例的费用由个人和学校共同承担。而培训的费用是笔不小的开支,很多贫困地区的体育教师承担不起这笔费用,严重制约了学校和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影响了继续教育的发展。所以政府应保证对培训的投入,调动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为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2.影响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因素。统计结果显示,影响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大多数的教师认为培训经费、教学时间的冲突、培训的内容和模式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为最大困难;还有一部分教师选择了教师水平的问题制约着培训水平的提高和学校领导和家庭不支持这两个因素。(1)体育教师对培训的认知不足。通过进一步与教师的访谈发现,此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对继续教育培训的理解较片面;二是认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三是培训效果不高;还有一部分教师参加培训的功利性严重,为了评职称和达到学校所要求的学历。因此即便是参加了培训,其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2)培训经费紧缺。如今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费用主要是个人承担,即便是有的学校和政府承担部分费用,其比例也是很小的,特别是偏远、贫困地区,教师参与培训的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这些费用对农村中小教师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就大大影响了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3)培训效果不显著。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教师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效果。培训教师大都是从高校中抽调的体育教师,由于高校体育教师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不熟悉,再加上高校体育老师都忙于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对于培训任务只是应付差事,降低了培训效果。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合理性,培训教师的态度水平及教学方法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及评估也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效果。(4)教学任务繁重,工作与学习存在矛盾。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一般都很大,很多培训都被安排在教师的工作时间,大多数学校无法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培训时间的安排欠缺考虑,致使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突出,给教师造成极大压力。(5)学校领导和家庭不支持。在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持肯定态度,但由于培训经费的问题难以解决,导致学校领导对培训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教师在培训后资源流失问题,也是各校领导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极少数家庭对教师特别是女教师参加培训持反对态度,主要是因为女教师所承担的家务繁重,时间与精力有限。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目前,河北省各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培训有着较强的需求意识,他们认为在职参加继续教育很有必要,大多数教师认为培训对教学工作有帮助,符合体育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也面临着实际且严峻的问题,如: 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对培训的认识不够;培训机构不完善,组织形式欠佳;培训内容模式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培训缺乏必要的保障机制;工作量太大、缺少培训时间;远程网络教育平台应用不够等问题。(2)建议。一是转变思想观念,加大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二是健全继续教育法规制度,促进体育教师教育发展;三是加强继续教育经费和时间保障,提供基本条件;四是优化教师队伍多元化结构,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五是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合理制定培训课程的内容;六是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强对远程教育平台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张雳.论有效的教师培训原则[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2):53~58

[2]许云月,许红峰,陈霞明等.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优化与整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6):90~93

篇(5)

一、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重大的战略决策。早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就明确了终身教育在教育法律中的地位;1999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2010年我国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改革目标;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确定“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要在2020年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都表明党和国家已经把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新世纪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教师培训模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促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进而提高起到了全面的推动作用。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性质与工作职责要求教师必须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化程度和综合素质仍然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尤其是分布在农村和边远山区的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育思想和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同时,教师培训机构尤其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培训功能单一,师资力量不足,培训内容方式和手段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需要。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经济和交通等原因,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信息闭塞,视野狭窄,观念落后,知识陈旧,难以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是高水平的培训。面临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问题更突出,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教师培训的手段和途径。

构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的目标,必须转变传统培训观念,改革培训手段和方法,创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培训的新模式,建立起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开放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体系,形成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的动力机制,并为教师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持和服务,对振兴我国教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构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

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网络管理与教学平台,为打破时空限制、缓解工学矛盾、节省培训费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培训模式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技术手段。它集成了硬件环境、操作系统、教学模块和管理模块于一体,为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提供了远程教学、互动交流、综合评价、网络考试、结果统计等全方位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功能,实现学员从注册、到学习、讨论交流、辅导、考试全过程的网络化。

(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的层级架构与功能模块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网络教学与管理体系的建设,应适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与管理体系,并与现行师资培训工作的任务分工相一致,通过逐级安装远程培训教学与管理系统(培训平台),构建省、设区市、县、中小学校(含幼儿园和职业高中)四级远程培训平台。远程培训平台的层级架构见图

省级培训平台建在省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各地市、县(区)教师培训机构分别建立设区市、县(区)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平台;省、地、县级培训平台按其师资培训的任务分工各自负责所在地域内的师资培训远程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校级培训平台是远程培训网络体系中的基层平台,是师资培训对象一中小学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过程中进行资源学习、对教师继续教育学籍管理进行直接监控和提供教师继续教育结果数据的基础平台。

各级培训平台的功能模块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1、基本模块。包括:网络课程资源模块、教研资源模块、考核评价系统、学员管理、辅导教师管理、学习服务系统、辅导备课系统、论坛模块、发证(学分)管理、信息、邮件模块、平台管理工具。

2、扩展模块。包括:网络考试系统、在线课堂模块、课程开发工具、继续教育管理统计系统等。

各级培训网络平台等级(容量)的选择是根据该平台所承担的网上培训人员的数量确定的。平台等级根据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分布情况,初步分为1000、10000、20000和20000以上共四个容量等级,以供各级培训机构选用。

(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的建立

在建立四级远程培训平台架构的同时,在各级远程培训平台上,或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网络系统中安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管理平台)。该系统是一套独立的继续教育行政管理网络系统,可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情况,并可支持各种数据的查询和统计。

按照现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组织管理体系,通过管理平台将各级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自上而下、相互连通、分工明确、统一管理的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网络体系。

管理平台可以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委托,直接安装在培训机构的网络环境中;也可以安装在教育行政部门自己的网络环境中,培训机构通过在培训平台中增加继续教育管理统计系统软件,与管理平台连通,可方便地将远程培训的评价结果和学员的学习情况,传送到继续教育管理系统。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网络完成培训成绩记录,学分管理,教师资格管理等操作。管理平台中统计信息或数据的生成可以通过培训平台中的统计系统软件自动生成和传输。

各级管理平台的教育行政管理员通过各自的身份识别编码,可以登录本级管理系统,并在其所辖权限范围内,增加或修改管理信息或数据。行政管理员权限示意图如下。

(三)教师继续教育各级培训平台的任务分工

1、省级培训平台:重点承担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部分全员必修课程的培训以及辅导教师、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

2、地市级培训平台:重点承担县级骨干教师培训、部分全员必修课程的培训;

3、县(区)级培训平台:重点面向所辖县(区)中小学开展教师全员学科培训;

4、校级培训平台:重点开展本校的校本培训和

教研活动。

(四)培训平台与管理平台间的关系

各级培训平台与管理网络平台建立后,培训机构除可以利用培训平台直接开展教师培训教学与组织业务外,各级培训平台间还可按照统一的资源分类方法进行网络资源和统计数据传输。同时,上一级管理平台具有对同级培训平台和下一级管理平台所管理的学校和教师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的统计结果进行行监控的职能,从而形成远程培训的网络体系。各级培训平台与管理平台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委托培训、培训结果反馈是继续教育管理平台与远程培训平台间的基本关系,各级行政管理者负责将下列信息委托到培训单位:参培单位(包含统一继续教育编号)、教师基本信息、培训内容、学时、学分管理、课程编号、培训单位、委托单位、培训类型等。

当培训结束,培训单位将本次培训的结果反馈到继续管理平台,内容包括:教师编号、培训课程、学时、评价结果(表)、学分、成绩、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培训单位等。

两个平台既独立运行又相互关联,远程管理平台提供的继续教育管理模块,为两个平台数据对接提供了保障。

一般情况下,各级培训平台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而是按照现行继续教育管理体系的任务分工,各自负责自己所辖区域的教师培训工作,或者接受其他地区或下属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承担受托的培训工作。从远程培训的教学组织功能上说,各级培训平台的性质是一样的,相互间是完全独立的。但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具有隶属关系,而培训平台又隶属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尤其在各级培训机构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承担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时,各级培训平台之间(实际上是上下级培训机构之间)有时也存在上级培训平台对下级培训平台的监督、指导和委托关系。这种职能分工使各级培训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业务管理关系,但并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或隶属关系。也就是说,各级培训平台的建立并不改变现行教师继续教育组织管理体制和分工。

三、利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实施教师继续教育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建立的同时,根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任务要求,即时开展各个学科的远程培训工作。

远程培训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应由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培训课程。培训过程按下述方法和要求进行。

(一)培训的组织

按照现行教师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任务分工要求,各级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从培训任务下达,到培训过程组织、考核评价、统计结果上报全过程的网络化管理与控制。基本组织(业务)流程如下。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培训规划或计划委托培训单位发文布置培训工作

培训机构:安装培训平台制定培训方案配置网络课程和资源配置辅导教师制定评价策略组织下级培训机构培训者培训

学校:安装培训平台(或在参训的网络平台上设置虚拟空间)-->配置网络课程和资源-->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参训教师:接受培训(报名、学习、作业、交流等)考试

培训机构:培训结果统计上报

参训教师通过网络接受培训时,根据培训任务不同而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进行学习。例如,骨干教师和培训者直接在承担培训任务的培训机构的网络平台(省级或市级)上学习;全员培训、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的教师则直接在县级或校级网络平台上学习。

(二)教师继续教育编号

为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实行统一的教师继续教育编号,作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身份识别。

(三)培训教学组织

培训教学的组织根据具体的培训课程确定。对于每一门课程,按照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具体编制教学组织方案或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般包括目的、课程名称、培训对象、培训目标、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学习方式、讲员组织、培训周期、学时、考评办法、教学安排等。

远程培训教学组织的主要环节包括:确定培训课程、编制培训计划、制定评价策略、组织并培训辅导教师队伍、网上教学安排、布置作业与批改、组织专题论坛、组织在线直播课堂、组织面授讲座(必要时)、论文布置与批改、辅导教师对学员评价、组织考试(网上或网下)等。

(四)学习过程

参训教师需要通过统一编码的教师继续教育编号登陆后才能上网,参加培训或查询其参加继续教育的结果。上网接受培训和学习过程包括上网注册、选择课程、课程学习、参加网上讨论、在线课堂(或面授班)、完成作业、考试等环节。具体流程如图四。

(五)考核与评价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的建立,从技术上突破了对教师培训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的难题。也是针对教师培训的特点,将过程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制定考评策略的一次创新。网络系统可以根据制定的考评策略对学员的学习过程和考核结果进行自动纪录,并最终自动生成考评结果。

考评策略主要指标包括:上网学习时间、提交作业情况、参加论坛情况、辅导教师评价、论文成绩、考试成绩等。系统同时还支持自定义评价,培训机构可根据课程的具体要求,任意增加评价指标。

考评策略根据不同的课程和培训的目标要求而定。通过选择具体的考评指标并确定具体值,再根据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设定权重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评价策略并对这种评价策略进行唯一编号。教务管理员可根据需要通过操作评价策略的编号将评价策略应用于某一班级或个人。

(六)资源建设

远程培训网络资源的建设采取统一组织和自行开发相结合的办法。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资金,由省级培训机构负责在全国范围内购置或组织开发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免费提供给各级培训机构,为提高远程培训质量提供资源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培训机构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组织或开发自己的培训资源,以满足不同方式、不同内容和适应地方特色的远程培训的需要。

为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课程的管理,便于对教师参加培训课程的学分确认和查询,对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实行统一编码。各级教师继续教育课程须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门评审确认后,方可进行课程编码,并列入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录。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机构组织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并经考评合格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将教师参加该课程的培训结果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的特点与优势

平台在设计上采用了分布式结构,分级式管理,可以满足大规模培训的需要,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具有开放、灵活的评价系统,过程评价与结论性评价相结合,能按需设置评价策略;2、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培训结果实行网络传输,行政管理与控制自动化;3、多级的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结构,形成覆盖全省的远程培训网络;4、支持多级资源建设和传输;5、多样化的资源呈现形式和学习形式,适应不同技术条件下开展全员培训的需要;6、同样适合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需要,是教学实践的资源交流平台。

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的优势表现在:1、可根据培训单位情况逐步设立培训与管理网络平台;2、支持校本培训与研修;3、有效利用现有网络资源,节省上级节点建设费用;4、大大降低学员的网络消耗费用;5、紧密结合评价体系,为教育行政部门服务,管理简单,统计方便;6、充分利用网络辅导教师资源。

篇(6)

关键词:知识经济;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 A

会计继续教育又称后继教育,是指对正在从事会计工作和已获得技术资格(职称)的会计人员进行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的再培训、再教育, 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重要事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的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如何找到一套切实可行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方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是建立结构合理、运行规范、管理严格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机制,通过持续有针对性教育,提升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社会要求会计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化和网络化转化,由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结合的模式转化。在从业人员数量众多的会计队伍中开展继续教育是适应上述种种形势的需求、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档次和国际接轨的需要。我国会计人员的从业已进入法制化阶段,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在会计从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法》中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人员资格证书实行定期年检制度;对于持证人员无故不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或不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不予通过年检;持证人员未参加或未通过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部门年检的,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证书载明的有效期限终止之日起自行失效。

二、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工作的目标,增强继续教育的层次性和针对性,确定地区性标准和要求

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目标,财政部颁布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会计人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在第七条又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应坚持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会计理论与实务;(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三)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四)其他相关法规制度。”《暂行规定》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主要内容的规定从总体上讲是合理而明确的,它涉及到了对会计人员工作胜任能力各项要求的要素。同时也不难发现《暂行规定》对继续教育目标的规定不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会计人员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在现实培训过程中往往把不同级别的会计人员和不同对象的会计人员混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从而出现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结构和知识深度两方面)不能很好地适应培训对象的现象,进而影响培训工作的实效。在第八条又规定:“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包括接受培训和自学两种形式。” 继续教育形式包括培训和自学二种形式,其中,培训含五种方法,自学有四个方面。因此,基于联系实际、讲求实效、学以致用的原则出发,我们认为继续教育必须做到分层次、分对象地进行,省市两级明确负责培训及自学形式,下余县级统培。

分层次培训是指把所有会计人员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会计人员、大中型公司等单位的财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财务总监以及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相关领导,对于这一类会计人员的培训内容最多专业技术性强,基层管理部门力度不足,可由省级部门单独组织培训;第二层次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各单位、各部门、各小企业等单位的财务机构负责人,可由市级部门组织培训,他们是县级会计管理顶梁柱应予尊重;第三层次是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以下的会计人员,对他们安排的学习内容最少,参加县级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培训。

分对象培训是指把所有参加培训的会计人员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金融企业的会计人员,培训内容的重点放在金融企业制度和相关规定及知识上;第二类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内容的重点放在行政事业单位特定的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及知识上;第三类为上述两类以外的所有会计人员,培训的内容重点放在各类新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及知识上。

(二)上下级联合成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增强对继续教育管理的力度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我们的工作人员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和经验因职责不同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在部门中设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委员会,将有利于加强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力度。该委员会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智囊团和决策机构,由省市县会计管理机构、会计界大专院校的有关层次人员组成,总体上以教学、科研单位的会计专家为主,同时吸收部分企业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参与,部门本身也要有专人参与,除部门人员外,其他成员可以采取个人自荐、财政部门审核聘任的办法。

成立会计继续教育委员会,不仅可以减轻部门培训任务重、人手缺的压力,而且继续教育委员会成员都是专家,他们建立在丰富专业基础上的运作,既便于突出教育的专业水平,又可以集思广益地吸收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管理工作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培训质量

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在《暂行规定》中明确有自学和接受培训两种,并规定两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必须同时进行,且接受培训的时间不能少于20小时(初级会计人员不少于24小时)。但在实践中自学形式的量化很难统计,因此培训班的培训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的教学多局限于“教室+黑板+粉笔”的集中面授的单一形式,教学效果和培训质量不尽人意。从目前的情况看,应尽快完善以下工作:一是授课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实例演示、问题讨论、多媒体教学等;二是培训形式应多式多样,如考前培训、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专题讲座以及利用音像教材进行远程教学,出去参观学习、实习等形式也可以尝试;三是注重培训的班前服务质量,如提前下发培训通知,通知中应明确培训内容及授课人,以便会计人员及时安排好本职工作,安心参加培训。提前下发培训教材和资料,便于会计人员事前预习、自学;四是做好班中服务,如提供较系统的培训资料,培训期间组织学员对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研讨等;五是做好班后服务,如对培训期间学员提出的问题和改进意见进行研究,并作出答复,还可以建立学员意见反馈制度。

(四)加强继续教育适用性的教材编写,提高教学培训效果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教材资料水平的高低和适用性的程度往往会影响到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编写出适用、高水平的培训教材是继续教育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五)健全继续教育考试和考核制度,增强会计人员学习的自觉性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考试还是考核,目前仍有争议,但实践证明,考试是保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措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考试有考试和考核两种形式:对于法规、准则、制度、基础工作规范性质的培训应以从严的考试标准,执行闭卷考试;对于研讨会、座谈会、交流会、专题讲座以及利用音像教材进行远程教学等应适用考核标准,实行签到制度;对于参加应试培训与会计类学历证书取得类型的就不能实行考试或考核,应以鼓励的方法加以褒奖。因此,会计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对继续教育考试与考核灵活运用,属于考试的培训要严格管理明确纪律,同时把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年检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只有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及考试成绩合格者,才能通过本年度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实践证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情况及其成绩管理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年检挂钩,是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

三、结语

总之,开展会计继续教育工作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许忠达.关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08, (5).

篇(7)

关键词: 继续教育;教育服务;促进就业;市场合作

收稿日期:2005―09―15

作者简介: 王辉(1978―),男,汉族,哈尔滨师范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研究实习员。

包绍明,男,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一、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办学方向不明确。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的主要任务,人才培养的形式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在我国继续教育工作实践中,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思想,继续教育条块分割、管理体制行业封锁,使得高校等一些有办学实力的机构,难以开展跨行业的继续教育,造成了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闲置,影响了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规模和人才培养质量。从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上看,虽然我国大多数高校都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并负责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但是,继续教育学院真正发挥作用的不多,办学方向模糊不清。而且,大多数继续教育学院与成人教育学院一起设置,从事的多是成人教育的工作,以补偿学历教育为主。近年来,受普通高等教育扩招冲击,再加上成人学历补偿教育的基本饱和,各高校成人教育招生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萎缩。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对继续教育市场缺乏调研。继续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现在很少有高校对社会需求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更谈不上对企业和社会需求变动的科学把握,基本上是凭经验或想当然地找内容办班。由于继续教育市场目前基本还处于垄断地位,因而助长了一些高校“等米下锅”的意识,缺乏应有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缺少必要的物质支持。目前,许多高校没有把继续教育经费纳入到学校的统筹计划之中,没有专项资金,对继续教育投入很少。因此继续教育学院只能从办班收入中留成有限的经费来满足日常运作的需要。同时,高校继续教育工作主要是利用学校的富余资源,没有固定的师资、场地、设施和教材。可以说,培训形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教材和培训内容陈旧、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是高校继续教育的通病。

(四)合作不到位。继续教育具有面广、专业性强、个性化突出、方式方法灵活等特点,必须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求学对象,并取得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成为继续教育主体,成为继续教育的设计者、承担者和推进者。近几年来普通高校实行开门办学,包括继续教育各类培训,学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机会大大增加,关系更加密切,但总体上看合作的步子还不够大,学校在吸引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广泛积极参与继续教育,使企业成为继续教育主体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机制,许多所谓合作仅停留在表面上,企业要么选派人员进高校接受培训,要么请高校“度身定制"培训方案并组班实施,这样做与其说是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倒不如说是企业委托学校实施,很难说得上实质性深层合作。

二、继续教育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的作用

目前,在我国就业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性失业问题。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水平相对较低,一些新兴行业专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而传统行业中的劳动力又供大于求,造成“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局面。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决定了现阶段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必然性和严重性。我国的教育存在一定问题,从而影响了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我国的公共教育投资占GNP的比重与其他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很低,这导致我国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偏低。至2001年,我国16岁及16岁以上人口中接受过大专及大专以上教育的仅占3.81%,仅接受过初中及初中以下教育的占84.24%。相对文化程度较高者而言,文化程度较低的劳动力更容易受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文化程度较低,所以无法适应技术升级的需要;另一方面,较低的文化程度也妨碍了对其他行业技能的学习,以至无法适应行业转换的要求。在我国当前的失业人员中,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比例很大,2001年城镇失业人员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7.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36.4%,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1%。同时,受劳动力素质较低的影响,部分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产业出现岗位空缺,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也使产业结构调整受阻。

我国政府在历次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此来促进就业。可见,教育培训已经成为公认的促进就业的有利途径。面对目前严重的失业现象,如何发挥继续教育的作用,找准继续教育在解决失业问题上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继续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探索继续教育促进就业的有效途径

紧贴市场,以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开发作为高校职业继续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国家事业单位的改制,职业继续教育正由政府、行业主导型向社会需求及市场导向型转变。社会成员对“教育是一种投资”的观念逐渐接受,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动力不断增强,对继续教育的总体需求不断加大。同时,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激烈,社会日趋理性,对教育产品,尤其是对高层次培训项目的要求越来越高,逐渐从通用型向行业型、专业型过渡,要求培训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实用性、及时性,给继续教育的运作模式和项目研究、开发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大学后职业继续教育如何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培训市场竞争环境?我认为,必须抓住大学后职业继续教育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以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开发作为开拓培训市场的重中之重。

(一)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市场。继续教育要有办学针对性,不能盲目招生,盲目办学。必要的市场调研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结构对人才就业、择业和创业能力的要求,了解国家就业政策以及本地区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深入调查就业市场的结构特征,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认真分析就业市场存在哪些突出的矛盾,导致这种矛盾的原因是什么。其次,要了解本地区劳动力市场的特点,找出劳动力市场失衡的结构性因素,尤其是要了解劳动力现有素质,文化程度,技能水平。根据市场供需的矛盾,认真总结出教育培训的目标面向,针对的人群。

(二)建立具有多元化的市场合作模式。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努力挖掘高校资源优势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契合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是继续教育的主体,尤其是一些大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毫不吝啬,把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式。围绕企业科研、开发、技术进步、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展继续教育,培养高新技术人才、技术创新人才、高素质的营销人才,为搞活大中型企业服务。围绕企业技术创新,开展继续教育。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创造力开发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和教育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工程"。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智力资源。通过创造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培训,促进观念创新、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开发创造力是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的有力保证,是开发新产品的有力武器,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是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动力,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要围绕企业再就业工程,开展继续教育。再就业工程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继续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和职工个人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高等学校应该提高认识,及早抓住这一市场,把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管理层的职业培养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面向企业选派优秀专家学者开展定期的职业技能专题讲座,也可以面向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办专业培训班,对现代技术应用、先进管理理念、先进管理模式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不仅可以节约使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也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效率,真正实现双赢。

积极争取与政府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再就业部门的合作。继续教育市场的供需情况,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最具有权威性,他们掌握的材料最能反映现实。哪个行业人才饱和,哪个行业人才短缺,有多少人愿意接受择业教育,有多少人选择何种培训,这些资料的统计和获取对开展继续教育部门来说至关重要。所以,高校继续教育部门应该充分认识获取信息渠道的重要性,主动与政府部门建立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合作,联合为就业者和择业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服务。政府部门积极的就业政策,社会上失业问题的日趋严重,高校继续教育资源的闲置,这些因素为两者合作创造了前提条件,提供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三)面向培训对象的订单式课程设计是开展好继续教育的关键。

确定培训教育项目,编制培训教育课程,深化培训教育的内容是高校开展好继续教育的重点。继续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后的职业教育,所以它不能等同于大学教育,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设计上明显区分。目前,高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函授教育大部分是补偿学历的教育,所以在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一直沿用全日制教育的模式,没有体现职后教育的特点,针对性不强,实用性较差,不能满足受教育者择业、就业的需要,以至于很多人把继续教育混同于一般的大学教育。正因如此,也使受教育者对继续教育失去了信心和兴趣,存在普遍的混文凭、拿证书的错误观念。为此,继续教育的内容应该特别重视实用性,适应经济转型时期带来的变化,抓住发展空间,主动帮助他们掌握新工作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就业要求的协调能力、知识技术的灵活变通能力和不断学习、再学习的能力,以及使人们能在频繁的工作变动中生存、发展的能力等等。这就要求高校继续教育部门要针对培养目标的需要,合理设计培养方案,加强课程建设,突出体现继续教育的实用特色。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人口与就业统计司.劳动部综合计划与工资司.中国劳动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4.

〔2〕赵玉平,聂巧平.论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4.3.

〔3〕杜晓蓉.解决结构性失业的对策〔J〕.价格月刊,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