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小学招生自查工作总结
时间:2022-06-21 07:28: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小学招生自查工作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2003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院领导班子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法规,同时加强学习,团结协作,广开思路,带动全院教职工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一、圆满地完成招生计划,创我院在编幼儿数最高
今年,我院在编幼儿人数为276人,新增一个班级,较去年同期195人增加41%,较上半年217人增加26.7%,与1999年同期139人相比增加100%,创造如此好的成绩,主、客观原因兼而有之:
主观原因是全体教职工自身不懈的努力。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管理,严明纪律。
客观原因可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千禧年,龙年是个生育高峰年,到今年,这批孩子已到入托年龄;加之我院周边住宅区较多,且有关部门正加大管理整顿非法办园的力度。
种种原因,均为我院圆满完成招生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二、增添办学设施,进行硬件改造、改善办园环境
今年秋季,我院购进幼儿高低床27张,幼儿塑料椅50把,空调挂机3台及4台楼底扇。同时,将文艺室简单装修,二楼一间寝室改造为一间教室,并对厨房水池进行改造。
三、做好卫生保健工作,非典时期,全体教职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区卫生防疫站的通知精神,每天加强卫生消毒工作,严把人员出入关,确保一方平安。
四、丰富教育教学活动,取得一定成绩。一年以来,我院经常组织幼儿外出参观,丰富幼儿在院生活,了解社会,开拓视野,并根据新纲要,进行课改,大胆创新。今年以来,我院共取得以下成绩:
2003年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大赛中分别荣获幼儿组金、银、铜奖及辅导老师奖、团体二等奖,2003年南昌市第八届书画比赛分别荣获幼儿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辅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2003年南昌市第18届幼儿故事比赛中分别荣获幼儿一、二、三等奖及优秀辅导奖、优秀组织奖。
五、做好各项安全工作。今年我院增加灭火器6台,并定期地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园内安全工作到位,安全事故发生率为零
一年来,教职工工作积极主动,大家主人翁意识增强,保证了生源,教职工福利待遇亦有提高。在04年,我们将再接再厉,力创佳绩。2004年,我院重点管理项目如下:
1、规范教职工言行,增强窗口意识,让幼儿开心,家长放心,学习、生活上多关心弱小幼儿,禁止教师大声呵斥幼儿等过激行为,家长工作要求细致,尤其年轻教师应认真学习院内各项规章制度。
2、继续做好各项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幼儿接送卡制度,幼儿晨锻、户外活动、起床等教师应合理安排,幼儿不可离开教师视线范围。
3、做好教室内环境、幼儿玩具柜、橱柜图片收集、结构设计工作,有效利用空间,为教室维修、改造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4、依据市、区教育部门通知要求,安排各教育教学活动。
5、继续办好暑期班,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一、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安全工作
1、及早安排,及时传达。一是于2月20日、8月18日分别下发潢教体办〔2012〕5号、58号“关于开展2012年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于4月25日、11月16日分别下发 “关于加强夏季、冬季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于9月20日下发“关于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和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的通知”。二是及时转发上级有关安全工作的文件共21个,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和落实意见。通过下发、转发文件,保证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序开展。
2、活动开展,扎扎实实。一是二月份、九月份,配合开学检查,对全县各校在寒暑假期间和开学初的安全隐患排查及安全教育情况进行检查;二是三月份、九月份,各校均开展了安全教育月活动,做到“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其间,突出了第十七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教育活动和第八个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月活动主题,积极开展了针对地震、消防等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三是四、五月份,落实县安委会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制定了教育系统“打非治违”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四是六月份,集中开展了学生防溺水专题安全教育;五是十月份集中开展了学生交通安全专题教育和对接送学生车辆的治理。同时,组织人员参加2012年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培训;六是十一月份开展了消防安全专题教育,突出119消防宣传日主题教育活动。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学校均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一是开学初、放假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二是每学期不少于6节安全教育课,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考评、有教案;三是通过悬挂有关安全教育的横幅、刷写和张贴标语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四是通过国旗下的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园网、广播、图片展等形式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使师生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五是各学校均通过家庭访问、家长会、电话联系、手机短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均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家长必须承担起监护人责任,切实增强家长的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坚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4、隐患排查,防患未然。共组织四次对学校安全隐患进行的专项检查,共排查出安全隐患179项处,现场出具整改通知书75份,责令学校进行整改。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到位,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学校无力解决的要书面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完善对所辖学校安全工作的监管和指导责任。
5、专题调研,组织竞赛。一是积极参加信阳市教育局开展校园安全工作专题调研活动,并提交调研报告5份;二是积极参加信阳市安委会办公室开展“山信杯”安全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上报征文5篇;积极参加市局举办的“祥明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影片观后感有奖征文比赛活动;三是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河南省教育厅举办的2012年河南省中小学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四是积极组织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特别是潢川二中、实验小学、付店中学参加了省教育厅开展的中小学应急疏散演练比赛活动。以上活动的开展,在广大师生中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卫生工作
1、切实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春秋季开学初,各学校集中开展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教育,提高普及师生预防疾病的知识和能力。同时,与县卫生局联合发文“关于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春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转发了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结合流行病发病时间,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预防春秋季传染病为重点,利用校园网、广播站、集中讲座、张贴宣传画、防病知识竞赛等形式,全面普及卫生防病知识。
2、认真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教育,积极创建卫生先进单位。要求各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五有: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有评价。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视力保护宣传活动,宣传普及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爱眼、护眼意识,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加强卫生工作组织管理,提高卫生行为形成率和卫生知识知晓率,确保学校卫生工作达标。教体局今年荣获省级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3、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管,确保师生饮食安全。一是实行定点采购,建立完善采购索证、进货验收和台账记录制度,严把学校食堂食品的准入关。二是会同县食品药品监督局、卫生局等部门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督查,深入到各学校食堂详细查验,并下发整改通知书,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监管。三是利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操作规范》教学片开展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其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四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学校持证经营,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4、认真做好学校食堂等级认定工作。为进一步搞好学校食堂建设,提高管理水平,更好的为师生服务,保障师生饮食、饮水安全,防止学校食堂食源性疾患和中毒事件的发生。组织人员对学校食堂跟踪督导、整改完善、申报认定,经省、市局检查验收,一中被省教育厅认定为“一级食堂”,有效提高学校食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深得师生好评。另有仁和中学、黄岗中学、魏岗中学、来龙中学、踅孜中学、付店中心小学六所学校申报二级食堂,现在认定中。
三、积极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
1、完成文字材料。一是为县政府起草了《潢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二是为县政府召开“潢川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会议”准备会议材料;三是先后印发《关于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意见》(潢教体[2012]44号)和《关于印发潢川县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的通知》(潢教体[2012]61号),从硬件建设、软件建设、配送存放、明确责任、食餐管理、进行监督、应急处理、责任追究等八个方面进行规范;四是完成潢川县学生营养餐工作自查报告和工作总结。
2、分组开展工作。体卫科工作人员分成四个组:两个组分四次分别对全县学生营养改善学校进行储存室的验收和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一个组对营养餐专管员进行两次培训;一个组负责实名制名册的统计、汇总、上报及月报工作。
3、参训监测工作。根据上级安排,体卫科先后三次派人到郑州参加培训,学习政策、掌握程序、规范操作、安全实施,并于十月份对付店、仁和、伞陂、黄岗、魏岗、小吕店六乡镇开展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工作,为做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县今年上半年有249所学校59733名学生享受40—50元不等的营养餐;下半年有242所学校55618名学生享受100天营养餐,其中,付店中学、仁和中学实行的是学校食堂供餐。
四、其它工作
1、完成了县政府安排的督导乡镇安全工作。一是三月份督导来龙、踅孜安全生产工作;二是九月份督导白店、传店、江集、张集四乡镇的交通安全工作;三是十月份督导白店、仁和、双柳三乡镇的百日安全生产工作。
2、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协调公安、消防、交通、卫生、工商、食监、安监等部门到中小学校检查、督导,规范安全、卫生工作管理,效果比较明显。
3、学平险工作。五月份召开了学平险工作座谈会,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提高参保率。
4、积极配合局的中心工作。主要是配合中招、高招工作,对涉及到的招生食宿宾馆、学校、场地、食品卫生服务所进行卫生督查和监督,严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配合公安交警交通部门做好学生在城区考点往返的交通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灾后重建有力推进。一是进一步明确挂联责任制。进一步落实了全县所有项目局领导、股室和直属单位挂联包片、包校责任制,协助、指导学校重建工作。二是加强建筑工地安全管理。严格督促施工方落实安全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加大安全防范力量,确保了平安施工。三是强力推动重点项目学校建设进度。逗硬落实领导挂联责任制,挂图作战、工期倒排、限期完成,强力推进教育灾后恢复重建。对26所重建进度较慢的学校实行重点监控和帮扶。四是强化资金监管。严格规范教育灾后恢复重建资金使用、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逗硬落实工程建设各项制度。五是狠抓工程进度。截止6月底,全县337所学校已全部开工,完工272所,完成投资66754万元,占规划总投资的36%,占到位资金的59%,累计支付资金53013万元(占到位资金47%、占完成投资79%)。已新建校舍486栋、549644平方米,完成投资57694万元。
二、教学管理突出实效。一是教学常规管理更加有效。各级各类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依据课程设置标准,开足开齐了课程,严格“六认真”要求,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并在长赤片区召开教育教学管理现场会,深入探讨灾后重建完成后,学校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二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继续完善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方法;切实做好普通高中新课改准备工作;成功组织全县初中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在4月19日至20日巴中市举办的2010年初中化学教师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中,我县下两中学的刘志敏老师荣获全市一等奖。三是教科研工作进一步强化。进一加强了对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指导。3月8日,教育局在赶场中学召开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为扎实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功举办了全县小学语、数年会,以赛促研,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涌现出了一批教学能手。
三、教育质量实现突破。一是巩固两基抓质量。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强力实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全县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督查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层层落实了从局班子成员到学校教研组、科任教师等相关人员的教学质量工作目标责任制。二是强化管理抓质量。不断推进全县学校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举措,完成了新一轮的学校管理常规督查,在全县学校形成了抓管理、重质量的良好氛围。三是高考成绩创新高。2010年,我县共4597人报考,各类本科一次上线1062人,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全县理科最高615分,文科最高612分。
四、职业教育大力发展。一是为县委、县政府出台相关文件作好调研工作。组织专人深入调研,为县委县府制定《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攻坚战略的意见》和《**县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攻坚的实施方案》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二是狠抓中职招生。协调召开全县职教攻坚大会,通过县政府与乡镇、教育局与学校签订送培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力争完成今年4600人的中职招生任务。三是大力推进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作。小河职业中学、县职中灾后重建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县职中顺利通过省重评估验收。四是加强学校管理,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坚持以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和提高教学水平,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充分赋予中职学校校长办学自,由学校自主探索和建立职业教育管理和发展新模式。积极作好逐步剥离职校初中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推进干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目标。一是抓干部队伍建设。在干部队伍建设中,采用远程方式组织全县学校校长参加“联合国儿童基金四川地地震灾区爱心学校校长培训”,派出长赤中学,**镇二小校长赴成都参加省级地震灾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校长培训,成功组织实施2010年度校长及中层干部任职资格考试。二是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与人事局联合赴大专院校新招聘了100名大学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教师轮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教学技能测试,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赛课、教学研讨、学科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六、德艺体卫工作突出实效。不断强化德育为首、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全县学生健康成长。一是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广泛组织开展了“除陋习、树新风”、“四个同行”等各类德育主题活动,特别是组织开展了全县教育系统为玉树受灾同胞献爱心捐款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二是科学开展体育工作。切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效果。成功举办了**县第22届中小学生田径暨篮球运动会,充分带动更多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三是艺术教育成果丰。成功举办了“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大会暨文艺演出活动。**中学等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充分展示了我县各校艺术教育成果。四是关注学生身心健康。配合卫生、防疫等部门做好疫苗接种、疾病防疫、食品卫生等工作。加强心理健康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五是组织开展争优评优活动。2010年春学期,共推荐评选出市、县“三好学生”138名,省、市“优秀学生干部”86名,市、县“先进班集体”47个。
七、教育惠民工作落实处。一是落实贫困寄宿生生活费。县财政安排798.6万元,按照小学生均250元/期、初中生375元/期的标准足额兑现2010年上半年25051名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其中小学贫困寄宿生11266名、初中贫困寄宿生13785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名额按寄宿生55%的贫困面,实行本人申请,村、乡审核,学校评定,张榜公示确定。生活费发放由教育局派员到学校现场监督发放,财政、教育组成巡查组巡查,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及时获得补助。二是抓紧校舍维修改造。元潭乡字库村小学维修校舍500平方米,改造运动场200平方米,现已全面完成,概算投资12万元。东榆镇槐树村小学维修校舍580平方米,新建厕所和添置设备等,目前已基本完成,概算投资60万元。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依据《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和《北京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和北京市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学前教育督导和监测制度,正式启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工作。
2012年5月,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教委,依据《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试点。试点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在实践中验证督导思想、内容、方法设计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二是试点先行,为全市各区县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开好头,起好步。督导组主要通过深入东城区听取汇报、召开区政府相关部门、教委相关科室、不同类型幼儿园园长代表参加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实地考察街道和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查看文档资料等方法,全面了解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情况。结合《北京市东城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和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的数据资料,对东城区学前教育工作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撰写专项督导反馈报告,最终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反馈给东城区政府,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取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地服务和促进了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督导室对东城区学前教育的督导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实效。
一是帮助东城区全面总结了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在服务发展上有实效。首先,区政府将“缓解入园难问题”列入政府折子工程和实事项目,并将落实学前教育发展职责的情况列入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及年度考核范围,转变管理理念,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学前教育发展。第二,区政府在园所建设、资源配置上立足调动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第三,东城区在学前教育发展上注重提高保教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体系,家长对学前教育工作满意度逐年上升。
二是帮助东城区客观分析学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在建言献策上有实效。针对园所建设还不能完全满足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有效缓解“入园难”问题;针对有些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相对薄弱等方面情况,建议区政府继续深化经费投入机制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对街道幼儿园经费投入的力度,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协调发展;针对《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园所建设未能全面完成预期目标任务的情况,建议区政府要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三是促进东城区建立边查边改,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加强薄弱环节上有实效。在落实《行动计划》过程中,东城区建立了由区政府办牵头、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其他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相互配合,教育督导部门发挥督促、协调、指导和服务作用的自查、自评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促进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合力,有效推动东城区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
通过试点,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
在市区两级政府制定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开展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跟踪督导区县政府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这种过程性督导中,我们探索积累了适应学前教育的督导策略和方法:注重督前沟通,形成市区两级督导思想、理念共识,为区县自查、自评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注重发挥区县主体作用,着眼于调动区县在自评和督评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督导过程中调研,着力在帮助区县总结发现经验,提出有效建议;注重督后及时交流反馈,着力在与区县平等合作,深入研讨,共同谋划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准确定位,牢固树立为促进区县学前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的教育督导宗旨,把服务发展和合作督导的理念贯彻于督导工作始终。督导对象定位为各区县政府,督导形式定位为专项督导。在设计专项督导的指导思想时,突出以引导区县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快发展学前教育为出发点,以督促、指导区县政府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职责和任务为重点,着力关注发展学前教育布局规划的有效实施,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入园难”问题的有效缓解,着力关注学前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与落实。在专项督导过程中,探索运用发展性督导评价思想、合作性督导评价模式,突出区县政府在专项督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双方的平等合作,共同研究、分析、寻找区县学前教育新的发展点,为促进区县政府加快学前教育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是科学监测,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在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我们制发了《关于做好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工作的通知》(京教督【2012】3号)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监测统计表》(京统函(【2012】73号),通过建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年度监测台帐,持续统计分析体现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相关数据、信息,跟踪监测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为学前教育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信息。同时,运用好社会评价机制,通过北京市区县教育工作满意度入户调查,增设学前教育工作的调查指标,及时掌握社会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区县学前教育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运用各区县学前教育满意度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三是聚焦重点,准确把握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内容和导向。在设计专项督导内容时,突出学前教育外延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兼顾内涵发展的重点要求。专项督导内容涉及组织领导、园所建设、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规范管理和发展水平六大方面,并细化为32个二级指标。突出重点,结构简明清晰,整个指标体系力求突出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要求,督促、指导区县政府有效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在专项督导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的导向:①北京市制定的学前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在区县的落实情况;②区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阶段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③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和发展的情况;④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设和教育资源综合利用的情况;⑤来京务工人员子女入园、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无证幼儿园的分类治理和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等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情况。
四是着力建设,突出学前教育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组建了以线联平主任为组长,关国珍副主任为执行组长,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综合处专兼职督学、市教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教科院早期教育研究所研究人员、特约教育督导员和市人大、市教育学会、市教科院、北师大有关专家组成的专业化督导队伍。注重在督导调研、督导文件和工具的研制、专项督导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的智慧,更新督导理念,创新督导方法,提升督导能力,促进督导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同时,通过督导试点来检验、完善《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和《北京市区县学前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是否科学合理、导向正确;检验测评工具是否科学合理、操作性强;检验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实效性强,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督导工作。
督导与调研相结合,几个需要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第一,需要加强学前教育的法制建设,依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尽快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北京市学前教育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健全和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和经费投入的体制与长效机制,为社会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稳定非教育部门举办的幼儿园,依法保障学前教育资源不再流失。
第二,需要市区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强资源配置与需求的前瞻性研究。需要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努力,系统做好适龄儿童人口现状调查和未来变化预测,尤其是外来适龄儿童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现状和变化预测;进一步充分发挥市区两级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动各方力量,破解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难点问题,积极推进园所建设年度目标任务的落实;在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关注解决办园条件的不均衡问题,促进区域、城乡、园所之间的均衡发展。
第三,需要市区两级政府继续加强《行动计划》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及时调整、完善,保障《行动计划》有效落实。
链接 区县学前教育动态
东城区: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东城区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适龄人口分布、变化趋势,以扩大学前教育规模,缓解“入园难”问题为切入点,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公办园为基础、公办民办并举,各类型园所协调发展的办园格局;积极构建“覆盖全区、布局均衡、优质多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
该区2011年设立1个亿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统筹各类型园所发展与建设。根据园所布局制定整体规划,对2011年度7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的基建工程、设备购置、人员配备及招生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同步推进。增加新生学位700个左右。同时,通过内部挖潜扩大学位300个左右,总计增加学位近1000个。2012年,正在继续推进5所改扩建幼儿园建设。
在扩大园所数量的同时,东城区积极探索名园办分园、小幼衔接园、品牌输出园及托管街道园的四元模式,开拓多种形式办园新途径,最大限度地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同时,充分调动各类园所的积极性,稳定非教育部门办园数量,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2011年相继开展了市立园年度综合质量评价、单位园自主发展评价及民办园年度考核工作,促进各类型园所均衡发展;市级立项课题《幼小衔接一体化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在部分小学和幼儿园中稳步推进;召开6次园本教研工作现场会和园本课程实践研讨会,深化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强化教育特色,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全面提升保教质量;深入开展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区教委与计生委合作,建构“跨部门联动、多资源整合”早教进社区的新模式。
搭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高位平台。选派干部赴东北师范大学参加首批国家级园长培训、赴新疆支教;开展市区两级幼儿教师“半日评优”活动及市级骨干教师现场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开展不同层级干部教师的专业培训及研修活动。
丰台区:多措并举,创新机制,
破解幼儿入园难题
第一,加大统筹力度,增加园所数量。根据统计,2011-2013年,丰台区年均达到入园年龄的本市户籍幼儿有8700名左右。区内每年可提供学位约1.2万余个,户籍儿童入园率基本能达到95%。但因外来人口因素,每年尚有部分学位缺口。为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区政府力争未来三年新增25所幼儿园。主要做法:一是新建一批幼儿园。新建小区配套园原则上举办公办幼儿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鼓励各街道建设1所街道中心园,各乡镇建设1-2所乡镇中心园,力争全区公办园数量达到70%以上。二是改建一批幼儿园。在学前儿童密集地区,通过合并改造学校或改造学校闲置教室,开办优质幼儿园分园或小学附属幼儿园,缓解特殊地区入园难问题。三是鼓励建设一批优质民办幼儿园,落实北京市有关“小规模办园”政策。2011年以来,共审批3所民办园、3所小规模办园,4所民办幼儿园正在受理审核,积极破解入园难问题。2011年就新增了15所幼儿园。
第二,开展内部挖潜,扩大园所容量。全区现有各级各类独立幼儿园125所,其中公办园84所占67.2%,民办园41所占30.8%。在园幼儿3万多名,本市户籍幼儿占69.3%。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籍人口、城区外迁人口和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入园压力较大。丰台区坚持整合优化资源,挖掘潜力增加学位,努力解决入园问题:一是采取一园多址方式,通过优质园举办分园,增加园所学位数量,如丰台一幼从一园三址发展到一园五址;二是采取小学办附属园方式,增设了丰台一小远洋分校、王佐学校、南宫中心小学等6所附属学校幼儿园,盘活闲置教育资源;三是通过扩大班级容量,在遵循幼儿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班级幼儿人数,扩大183个班级学位数量,满足幼儿入园需求。
第三,健全评价体系,提高总体质量。一是建立保教质量评价监管体系、学前教育指导网络体系,形成学前教育发展服务体系,推动园所优质、健康发展。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园所视导、管理,以考核、验收、培训、评比为手段,不断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三是开展优质园创建。鼓励争创优质园,指导4-5所幼儿园所争创市级示范园,培育一级一类幼儿园15所,一级一类幼儿园比例突破50%,大力提高办园质量。四是建立奖励机制,扶持部门园、街乡园、企业园、民办园上级上类,逐步提高全区园所整体质量,实现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石景山区:改革创新,精细管理,
开辟区域特色发展之路
建立“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模式。2010年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共建“石景山区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借力高校资源,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作用,组建“领导小组—专家团队—核心小组—行动小组”研究机构,33所幼儿园成为绿色教育项目实验园,形成“高校—区域—幼儿园”合作共建模式。在7位北师大学前教育专家引领下,形成5大领域学科研究共同体,通过调研现状、制定方案、组织培训、指导实践等途径,初步形成绿色活动课程框架,促成“品牌园引领—全区域跟进”的发展态势。
以精细化管理提升办园质量。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精细化的过程管理,不断提升办园质量,编写《石景山区幼儿园科学管理手册》。一是运用目标管理手段,引领园所建立明晰的目标体系,制定系统的长、中、短期工作计划。二是将管理智慧融入制度建设,要求幼儿园在建立17项重点制度外,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促进自主发展的制度体系。三是注重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提高园长检查工作效益,实施5级24项档案管理。各园所加强过程性管理与指导,园长检查工作目的明确、分析深入、建议可行,以幼儿一日生活质量折射管理细节;发挥档案资料信息资源作用,提高收集、分类、目录建立等各环节的科学性,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
大兴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一是依法保障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根据《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年)》,从2011年起,由区财政每学年投入约1800万元承担了公办园合同工的基本工资、保险费用和工资补助,实现了合同工工资及待遇问题的突破,为公办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幼儿园的发展解决了根本问题。严格落实幼儿园岗位设置工作、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和大兴区非义务教育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将教师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效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绩效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教师考评机制,促进了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更好发展。
二是采用幼师与非幼师相结合的方法补充师资。2011年共招聘了152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56人);2012年共招聘了129名幼儿教师(其中学前教育专业48人)。同时,该区根据公办园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合同工招聘标准及流程,2011年和2012年分别完成全区900名和990余名公办园合同工的招聘,及时充实我区公办园保教队伍。
三是不断创新幼儿教师队伍补充与建设机制。该区在招聘指标向幼儿园大幅倾斜的基础上,2011年,与北京汇佳职业学院签订三年幼教师资培养协议,每年定向培养40名幼儿教师,为本区幼儿园输送专业化教师。
昌平区:典型引路,
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昌平区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这条主线,按照“打造昌平教育品牌,创建一流城市教育”的要求,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促进整体办园水平提升。
一是参加市级示范园评选和上级工作。教工幼儿园、机关幼儿园、工业幼儿园先后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009至2011年,政法大学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先后被评为北京市一级一类幼儿园。加强镇中心园管理,已有91%的镇中心园纳入级类管理,提高了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二是开展“昌平区示范幼儿园”评选活动。北海昌房等16所幼儿园先后被认定为昌平区示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