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03:01: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微电影广告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微电影 研究 综述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Micro not Small; Dripping Possession of the Sea; Ascendant
——China Mainland Micro Film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WANG Anquan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Education,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
Abstract Based on the CNKI China Knowledge Network of micro-film related academic literature retrieval collate, review research status of micro-film, micro film in mainland Chin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generally include communications, marketing, advertising, film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sociology,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directed to the further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social environ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n depth.
Key words micro film; research; review
利用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对微电影相关学术论文进行检索,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四个学术库中选取文史哲、政治军事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经济与管理等五个查询目录进行检索,把题目作为检索项、“微电影”作为检索词,匹配为精确,时间为2010-2012年,共查询到246条记录,其中关于微电影的硕士学位论文3篇。作为广告与电影的衍生物,微电影很好地迎合了时下的需要,成为新兴的一种的营销模式。微电影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二是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三是受众注意力的碎片化;四是受众自我意识的提升。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微而不小、方兴未艾,虽然研究历史不长,但是已经引起一些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微电影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
1 何为微电影
对于微电影的概念,各家意见不一,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微电影进行概括,按照“百科名片”的说法, 微电影(Micro-film),即微型电影,又称微影。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秒~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是网络时代的类型电影,名称具有中国特色,事实上发端于国外早期的“短片”。微电影之特征表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播放平台,以其短时、精悍、灵活的形式风行于中国互联网。
2 研究视角
自2010年微电影一词在中国风行以来,短短几年里,微电影已经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学者以及其它领域的实践者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从最初的微电影广告特征研究到后来扩展到全方位研究,研究的内容也从基本状态的描述深入到学科的探讨。
2.1 传播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对微电影的传播方式、传播机制、传播特征、内容特点等进行分析研究。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多样。它不像传统的电影,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播放。它开辟了许多新路径,在网络、手机等领域探索新思路。在传播机制上采用创新的手法,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调动受众的积极参与性,影片以互动的方式,将主动权交到观众手中,为观众增添了更多主导影片的乐趣。微电影宣传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方式,拥有时效性快、直接性好、互动敏捷的优点,同时,还具有树状传播结构、渗透性强、个性化互动、草根式交流、语言亲切等特有的传播机制。在传播特征上主要表现在传播主体的全民性、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渠道的广泛性。在传播内容上具有独占性和灵活性,有的是反映社会的现实,有的是科幻故事,有的揭示扑朔迷离的悬疑情节,有的还与广告联姻,体现出营销产品和企业文化。此外,如何控制微电影传播并进行舆情引导,也是新闻传播学领域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关心的话题。
2.2 营销学
微电影建立了一种营销的新模式——植入式广告,一方面是对电视节目的限广令的一种新的广告形式的探索,突破了电视广告和传统广告的限制,同时,微电影能带给受众良好的视听享受,另一方面通过有创意的故事诠释品牌,也使受众在体验影片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了解广告产品。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加(截至2013年7月,移动互联网对中国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达到69.2%,3G上网用户总数达到2.5亿户),微电影营销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微电影营销模式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但是微电影行业才初出茅庐,很多相关研究还没有延续,其商业价值和营销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相信会有更多的学者一起来探讨微电影,微电影营销模式的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3 广告学
微电影来源于广告营销,部分学者认为微电影里有的可以作为长广告片,但大多数具有广告功能的画面场景可看作是植入式广告,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突破了原有的广告理念和模式,使广告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其旺盛的生命力将在广阔的空间里得以延长和继续。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些缺失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例如有的广告显得比较做作、生硬,反而使受众难以接受。至于微电影植入式广告究竟能走多远,还是要看它是否经得起市场的考验。
2.4 电影学
由于微电影的出现,与传统的电影制作和传播媒介相比,微电影制作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技术更好,传播媒介更加丰富,这些都对传统电影的明显量变。而且,微电影对电影概念的升华,必将使得电影的美学和产业格局产生质变。微电影以浓缩之精华,体现大主题的故事情节,而且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播放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出影院,走向更广阔的空间,以更亲民的姿态走进了大众之间。大部分微电影已经具备了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拥有明星阵容的出演,制作技术的精良。播放平台的扩展,适应了时下人们的碎片化生活方式,让我们随时随地选择它。微电影的诞生,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奇迹。目前,微电影产量逐年增加,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如果能合理运用新的技术成果加以制作,科学的管理模式,微电影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相信它在电影界会走得更远。
2.5 思想政治学
持此视角的学者主要探讨了微电影在理念和主题思想宣传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受众思想的影响。微电影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养成性,也会对社会主流价值的宣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同时,微电影也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例如主流意识淡化、网络道德失范、享乐主义、过度消费、快餐文化泛滥等,这时就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下,提高微电影创作团队的责任意识,推出有创意的微电影作品、降低植入式广告、提高微电影内涵、构建微电影文化产业、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微电影的审核力度,规范微电影行业,使其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
2.6 社会学
微电影是“微时代”的产物,“微”时代,是web2.0带来的横向传播特点,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信息很容易被获得,使得“微事物”被人们无限放大,迎合受众从细节中体现这个时代的方方面面的心理感受,快餐文化、碎片化精神追求成为一种潮流。“微诉求”和“微表达”是这个“微时代”的人对社会现实的情感诉求,并自发形成一种无形的“微力量”,它使得“微”观念深入人心,催生出许多新鲜事物,从而衍生出新鲜的名词。在这横向文化传播时代,许多名词都以“微”字为开头,例如微博、微小说、微信、微表情、微现实、微电影等,这些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渲染着微时代的来临。为了迎合这样一种碎片化社会的快餐消费时代,微电影赶上时代的班车,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3 主要研究方法
(1)已有研究主要是实践调研为主,探讨微电影的拍摄技巧、商业前景和受众喜好,举办微电影节等。微电影的作品自诞生以来已经突破千部大关,随着技术和投入的加大,关注度的提升,微电影的数量将会快速的增加,主题也会越来越丰富,商业前景也将被大多数商家和企业看好。为了促进微电影的发展,各大网站和电视台也相继推出微电影节,主要的微电影节包括中国国际微电影节、大学生微电影节、滨海国际微电影节、盛大美我微电影节、沈阳国际微电影节、南方微电影节等。这些微电影节设置奖项,鼓励微电影制作和研究,微电影节在提升微电影作品、培养部分微电影人才、规范微电影行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2)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相对较少,实践研究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
已有文献主要分布于2011至2013年。研究以描述性论文居多,研究内容为微电影的基本现状,多为作者自身的观点阐述或现实案例介绍评论。对微电影进行理论研究比较少,实践研究比较多,少数文献采取了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微电影的经验研究比较少,学理深度有明显不足。研究方法上,仅有少数文献采取了同传统电影和国外微电影相比较研究的方法。随着微电影关注度的提升和行业前景的明朗,管理的逐步规范,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深入研究将会延续,研究的学科切入点将会增多。
4 结论
通过对已有关于“微电影”研究的梳理发现:学者以及实践者主要从传播学、营销学、广告学、电影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角度开展研究,且主要集中在传播学和广告营销学视角。鉴于微电影主体的公共性,后续研究应增加心理学、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视角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融合技术、管理、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来考察微电影与行政体制改革的关系,以及精神文化建设的宣传作用研究,并加大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或进行理论建构。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J].东南传播,2011(12):33-34.
[2] 任忆冬.从经济学角度看微电影带给独立电影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2(10):179,140.
关键词 碎片化;微电影;植入营销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胡睿,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四川成都610031
2012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全国网民的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微博用户在近年时间内激增,已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随着网络碎片化时代的来临,诞生仅几年的微博已经不置可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成为二十一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平台之一。而“微电影”这样一个新兴名词,也借着微博和网络营销的兴起走进了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真正认识到它的魅力。
一、碎片化时代的影视新宠
时间是人一生中最有限的东西,此论断在当下显然备受推崇。以语音代替键盘打字的微信、言简意赅的微博、操作简单的网络小游戏……在这个信息爆发的时代,不断更替的新生事物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打破,忙里偷闲的人们更乐于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体验,传播速度更快、内容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信息类型也在极短时间内吸引了大量眼球。微电影便是其中之一。
微电影,通常指影片长度大大短于传统电影,多数放映时长在十分钟以内。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新事物,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还在变动中,从既有观点看,大致可分为商业微电影和文艺微电影。本文更倾向于将前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它特指由专业团队制作、用电影的叙事手法表达内容、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多用于满足企业的商业诉求。在重点探究如何有效利用微电影的商业属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将微电影独有的传播优势作一个大致的梳理:
(一)微时长放映
短片本就是电影的原始形态。从诞生之初的《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到目前仍在举办的法国“克莱蒙费朗国际短片电影节”,不少短片的艺术个性和探索性都很突出,其风格和手法也值得长片借鉴。从这个角度而言,微电影并非哗众取宠之物,而是返璞归真的写照,它与以往电影短片的不同只是播出平台的转移而已。土豆网曾做过一个观众调查,其结果显示,在该视频网站上,更多人愿意观看的是3至10分钟的影片,其手机客户端的用户更是对短小视频需求旺盛。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微电影正好弥补和满足了时代快速前进中人们对电影、电视剧内心的空白。它以纯粹娱乐的手段营造出电影氛围,用电影的专业拍摄技法、镜头和画质营造出丝毫不逊色的观影感,相比动辄一小时‘以上的传统电影放映长度,不少人更愿意在碎片化的“微时间”内享受微电影所带来的畅快体验。
(二)微平台播出
微电影以新媒体为主要播放平台,依靠视频网站、微博、移动电视、3G手机等进行传播。它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影院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下神坛,以更平易近人的姿态向观众贴近。与此同时,新媒体产业下移动终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微电影的风靡创造了便利的硬件环境,人们可以在咖啡馆、大学校园、购物商城里随意看片并通过微博进行互动讨论。这种即时性的速度与熟客媒介传播的核裂变方式,将影片效应迅速扩大,从某种程度而言,微电影就是加长版的网络病毒视频广告,它比传统电影多了一条能够自主传播的DNA。
(三)微成本制作
相比制作周期长、运作成本高的传统电影,微电影没有票房回收的巨大压力,操作更为容易,成本也更低。2010年底,由雪佛兰科鲁兹提供经费支持、中影集团和优酷网联合出品的“十一度青春”系列影片之一《老男孩》一经推出就掀起了一阵微电影旋风,一个月内点击播放率已过两千万,不少观众正是通过它真正领略了微电影的魅力,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有人曾经推断,若是以正常的院线票价计算,《老男孩》的票房收入应该在6、7亿左右,而其制作成本还不到一百万元。相比传统电影动辄数千万乃至上亿的投资规模,微电影的制作成本的确当得起这个“微”字。
二、微电影植入营销
从营销角度而言,微电影既是加长版的广告,又是精华版的电影。它在向观众诉求广告讯息的同时实现了剧情的延展,如同快餐一般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也将广告营销变得温情而抢眼。不可否认,它的的确确开启了一种新的植入营销模式,丰富了植入的内涵,让人们看到了品牌走向成功的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在植入营销盛行的当下,如何利用微电影平台进行有效的商业宣传,也成为众多广告主和公司关注的话题。
(一)题材现代,受众年轻
2011年底,北京焦明光影文化传媒公司在网络上了一则微电影行业全年分析报告,该报告显示,微电影的受众以学生和职场工作人员为主,其中六成人年龄集中在29岁以下,39岁以内的青年人占据了总体比例的85%。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较传统电影观影对象更为年轻化的群体,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热衷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且正在成为社会生产、消费的中坚力量。从理论上说,当今电影、电视剧所能涉及的内容都可能成为微电影的拍摄题材,但从植入营销的角度而言,投向市场的微电影必须考虑到广告品牌的植入契合度与年轻受众的文化需求。部分传统电影难以找到植入合作伙伴的原因之一即在于故事展示的形态和场景与广告品牌的产品需求不一致,正如我们在冯氏贺岁电影当中看到的一样,影片中渗透着植入广告的大多是《手机》、《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城市题材的现代片,而《夜宴》一类的古装片由于剧情需要,难以展示现代产品,导致了品牌植入意愿的止步。因此,微电影应该多考虑与梦想、爱情、友谊、亲情等有关的城市现代题材,用年轻人身边的产品和故事升华主题,使其对号入座。
2011年,美国箭牌公司旗下的益达口香糖邀请台湾当红偶像小生彭于晏和清纯派代表桂纶镁担任男女主演,继粗犷不羁的电视广告《加油站篇》拉开的序幕后,在网络上演绎了以酸、甜、苦、辣为主题的系列微电影。四个故事分别选取了面馆、集市、海边和郊外作为外景场地,一对俊男美女因为益达而相识,结伴整个旅程。较之以往柔情脉脉的“甜蜜爱情”,该作品中增添了更多的探索性与趣味性,结尾还设置了悬念等待揭秘,吸引着喜欢猎奇的年轻观众进一步期待与关注。贯穿全集的核心广告语“关爱牙齿,更关心你”不仅从产品功能层面有效地传递出消费者利益点,也让更多观众在情感上找到了共鸣。多数业界评论认为,益达口香糖“酸甜苦辣”系列微电影之所以能够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除了正确选择“网络”这一年轻人普遍接受海量信息的平台,其演员选择和场景设计上也更多迎合了年轻人的心理,不仅符合他们的文化审美和生活习惯,更走进了他们的情感内心世界,值得更多的推广和借鉴。
(二)剧情定制,植入品牌单一
在中国,很多人是通过华谊兄弟和导演冯小刚认识电影植入广告的。比起早期作品《手机》、《天下无贼》中单纯的LOGO、产品特写或演员台词提及的初级手法,近期作品《非诚勿扰》I、Ⅱ系列已有显著进步,其植入品牌大到油轮小到银行卡均可称得上“剧情需要”。然而,面对更为高级与自然的“定制植入”,导演们未免犯难,如何让这种排他性的高端植入“隐而不宣”,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纵观媒介环境,商业性质的微电影也许是迄今为止最适合运作“定制植入”甚至“定制电影”的土壤,它比传统电影更容易平衡定制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关系,这一切都源于它与生俱来的优势:
首先,微电影特别适合网络传播,完全可以实现免费欣赏,杜绝了“花钱看广告片”的嫌疑。即便观众不满意这样的广告定制,也不好意思开骂,毕竟整个观影过程是免费的。
其次,传统电影播出时间长,制作成本居高不下,增加植入品牌数量在缓解制作压力的同时也容易导致电影媒介属性和产品属性的失衡。据统计,贺岁电影《非诚勿扰2》中的广告植入达20多个,虽有6000万元进账,却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声,“讲好故事”与“做好广告”之间总有些矛盾挥之不去。而微电影产生的源动力即为广告,它播放时间短,制作成本低廉,单个植入品牌即可解决费用难题,不会因为植入品牌数量过多招致观众诟病。纵观风靡网络的微电影代表作,也多是为企业需求所定制的单品牌植入运作。可以说,微电影是专门为广告主而定制的,它强调的是广告主的品牌故事,这个故事能够把广告成分有效转化为吸引观众的内容,弱化以往生硬的宣传方式,使得受众更易接受。
再者,浓缩即精华。相比定制一部两个小时的传统电影所花费的精力,定制几分钟时长的微电影显然轻松了许多。一方面,观众能够在短时间内释放观影情绪,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号称网络首部微电影的凯迪拉克代表作之一《一触即发》,情节紧张刺激,穿插了高楼跳伞、惊险爆破等刺激场景,全片上下充斥着好莱坞悬疑动作电影的国际风,虽然只有短短90秒,却足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另一方面,微电影剧情简洁明确,更容易为单个品牌营造排他性的植入环境,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将品牌精神娓娓道来。相信很多观众都还记得凯迪拉克微电影代表作之二《66号公路》中的经典台词——“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自由,就把凯迪拉卡开上66号公路!”当莫文蔚驾驶着凯迪拉克穿越标志性的美国66号公路时,观众的心也跟随着灵动的画面在这条见证时代变迁的“自由之路”上腾飞,片中释放出的真我性情和畅快淋漓在感染观众的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豪车品牌凯迪拉克尊贵动感、开拓进取的品牌内涵。
(三)明星阵容,制作精良
细心的观众也许曾留意到,在院线电影中,《杜拉拉升职记》中的徐静蕾靠“智联招聘”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并亲自为胃痛的男主角冲泡热腾腾的“立顿红茶”;《非诚勿扰Ⅱ》中的舒淇没事就会摆弄“朵唯”女性手机,还一时兴起参加了“MAYSu美素”组办的选美比赛……而在传统营销领域,徐静蕾和舒淇分别是智联招聘与立顿红茶、朵唯手机与美素化妆品的签约广告代言人。这不是巧合,而是导演有意而为之。如今各大品牌都拥有自己的签约代言人,经过长期的营销宣传,消费者会在记忆中逐渐建立起明星与代言品牌的联想关系,一看到明星就想起其代言的广告品牌。如果将这样的明星广告代言人安排到与其形象定位相符的微电影主演的位置,将会更有效的实现这种成效的延续。若辅以媒体炒作和公关造势,既能帮微电影招揽人气,又能巩固营销成果,让消费者在硬广告视觉麻木中体验创新的品牌联想,可谓一举多得。
无独有偶,在本文写作进程中,恰逢2011年岁末,各大电视台开始轮番播放2012年百事可乐贺岁短片,由于时长和成本的缘由,TVC被剪辑成三位不同主演不同场景的30秒版本,每个版本都在末尾镜头留下了显眼字幕,示意意犹未尽的观众登录相关网站观看完整影片。随后,百度旗下的视频专区——奇艺网在首页放置了大幅旗帜广告,网民点击即可收看到九分钟左右的完整版微电影《把乐带回家》。这正是一部由品牌广告代言人担任微电影主演的典型案例。片中饰演儿女的罗志祥、周迅和张韶涵分别是百事旗下三个子品牌百事可乐、纯果乐果汁和乐事薯片的广告代言人,而他们在微电影中享用和推荐的也恰好对应这三类产品。片中穿针引线的另一主角“快乐”的饰演者则是百事历史上首位跨品牌代言人古天乐,他同时代言了百事可乐及纯果乐果汁。影片中,一名单身父亲出于同情将“快乐”带回家,却意外的被安排了一个从冷清到团聚的春节,“把乐带回家”的主题不言而喻,其主打的亲情路线也在国人最为重视的团圆佳节融化了万千心灵。
“平凡的心,伟大的爱,拍得真不错,很喜欢”、“感动人心,触及心灵,好广告”、“如果所有广告都像这样就好了”、“全明星阵容,就是不一般”、“广东卫视放了几个片段,在这儿看完整的,真棒”……虽然此片的商业宣传意图已溢于言表,但从网友的评论中不难看出,观众对这种性质的品牌宣传并没有抵触和反感,甚至不少人刻意去网络搜寻播放资源。百事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带来的款款温情已经将影片背后的商业味道成功掩盖,一句“我们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你呢”让万千游子潸然泪下,他们哪儿还会在意这是部广告呢?品牌营销做到这个份儿上,可谓足以。
除了明星阵容,精良的制作团队也必不可少,他们为优秀的剧本搭建了精湛的演绎舞台。如今花钱投拍微电影做企业宣传的多是国际大牌,他们实力雄厚,预算充足,不仅请得起明星大腕,而且有能力承担相应的制作费用。据了解,《把乐带回家》的最终创意虽然由BBDO和DDB负责,但百事各部门仍多次集中讨论创作,上映前半年就已经确定下“把乐带回家”的主张,而后又经历了无数次提案,才营造出温情感人的最后风格。更难能可贵的是,片中三位主演来自,为了捕捉其身影,剧组跑遍大江南北,在不同地点搭建了若干个“家”的场景,历时两个月才完成了这部贺岁片。为了向观众奉献完美的视觉盛宴,凯迪拉克微电影《66号公路》也曾邀请到戛纳广告节金狮奖得主安东尼·霍夫曼担任影片导演及摄影,并奔赴美国66号公路实地取景,其中男女主角驾车驰骋于壮丽峡谷间的场景更是以航拍全景呈现,着实让观众过了一把西部传奇的瘾。诚如他人所言,“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必须具备完整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精彩的人物对白、独特的电影画面等一部大电影的所有要素,它与网络上那些设计蹩脚、内容苍白、创意直接的广告视频实际上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关键词:微电影;新媒体时代;传播特征;叙事特点
0引言
视觉文化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中心,以语言文字为辅助的现代文化,视觉文化脱离了以语言、文字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和重逻辑的倾向,是一种倾向于感性主义的文化形态[1]。视觉文化的形态经历了摄影文化、电影文化和电视文化的转变,在新媒体环境下又有了新的表现形态和表现手段,新视觉文化随之诞生[2]。新视觉文化语境下,以微视听文化消费形式的微电影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追捧,微电影俨然成为当前最火爆的娱乐形式。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微电影在传播形式与传播渠道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较传统的电影与电视在传播和叙事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1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传播特征
“微电影”顾名思义,“微”含小、短、少之意,既含“微小”“微型”之意,更有“精简”“微妙”之意[3];尽管它篇幅短、成本低、制作快,但依靠本身独特的传播特征,却能给观众带来一定的娱乐享受,取得“微”而“不微”的传播效果;下面根据拉斯韦尔提出的“5W”传播学要素理论分析微电影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
1.1传播主体的自由开放性
依照媒介特征来看,电视作为传统的大众媒体,将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二元进行了无形的分离,而基于网络与移动新媒体传播媒介的微电影,使得传播方式从作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移[4],将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进行有效的连接,加强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相比殿堂之上的传播电影,微电影的创作门槛较低,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百姓也可以参与微电影创作,其创作主题的选择更加自由与广泛;开放的网络媒体使得传播主体与传播受众可以自由的评论与分享,增强两者之间的对话与互动;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与传播主体不停的进行信息交换,传播受众利用网络链接实现能量循环与信息互动的同时,身份也在不停的进行转换,不仅仅只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参与到传播与创作当中;总而言之,在强大的新媒体互动环境下,微电影的传播主体更具自由开放性。
1.2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电影短片作为微电影的前身具有多种样式和内容,但创作形式却没有现在这么自由,创作内容也不像现在这么丰富。随着微电影创作的不断发展,它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产品,其创作类型也在逐渐增多,特别是剧情类微电影,鉴于其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与观众的审美需求心理密切联系,促成了微电影类型化的巨大发展,如:爱情片、爱情、青春成长片、家庭、喜剧片、惊悚片等。剧情类微电影以故事展示为主要内容,其具有强大的叙事功能。除微剧情类电影之外,还有微纪录电影、微实验电影等,此类微电影虽没剧情类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那么复杂,但也极大地丰富了微电影传播内容的创作来源。
1.3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微电影作为新时代的产物,与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消遣的空间和时间被极大的压缩,微电影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形式赢得受众的青睐。加上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4G网络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电影的巨大发展,也极大地拓宽了微电影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传播渠道主要集中在家庭电视、电影院、人际口耳相传等;这些媒体传播速度较慢,时空限制较大,不利于泛在传播。相比较而言,新兴媒体,例如网络媒体,移动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受众只需利用手机网站、APP等就可以随时随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进行自由观看及分享;微电影既可以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也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作为补充,促使其传播渠道更加多元化。
1.4传播受众的高互动性
微电影在传播过程中,传播受众之间能进行高参与度的互动,究其原因除了较强的网络技术支持外,还有跟微电影传播受众本身的特点有关:第一,微电影女性受众的比例要略高于与男性受众的比例,研究表明,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容易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更易参与到微电影传播互动之中[5];第二,传播受众年轻化,2016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关于我国网民年龄层主要集中在10至39岁之间(图1),这类人群在互联网中最为活跃;第三,传播受众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两个职业群体,据《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中国网民活跃主要集中在学生与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两个职业群体。不难发现,互联网是年轻人的天下,依据性别的不同、职业群体的不同,受众参与互动程度也有所差异。但总体而言,微电影传播受众依据其本身的特点,展示出了高度的参与互动性。
1.5传播效果的奇观化
虽然微电影在制作与投入上,较传统电影规模更小,但并不意味着微电影就是粗制滥造。现在越来越多的微电影都被要求制作标准化与精细化,这也是当前新视觉文化影响下电影奇观化的必然结果。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同影视艺术作品类似,具有认知功能、审美功能、商业功能和宣教功能。因此,微电影在专业制作的过程中,需将认知链条、审美链条、商业链条和文化艺术链条进行有效地处理和整合,从而获得更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微电影要获得受众的认可,须从视觉上带给观众极大刺激,这样就不得不考虑视觉上的奇观效应,如:动作奇观、身体奇观、速度奇观和场面奇观等。例如,《一触即发》、《心回迈瑞宝》、《指甲刀入魔》等微电影就是在视觉奇观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吸引不少人的眼球。当然传播效果的有效性,最终落脚点不仅仅是依靠视觉奇观带来的商业上的成功,而是受众对微电影本身存在的价值认同。
2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叙事特点
2.1叙事主体平民化
在新视觉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微电影创作主体开始发生转移。传统电影中,电影的叙事主体往往发生在导演与编剧之间,远在千里的观众只能望洋兴叹。然而兴起于网民、产生于草根的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表达形式,其叙事主体变成了普通大众,在语言叙述上也更加偏向于网络化。叙事取材往往来自普通老百姓身边的故事,叙事风格都是小叙事,且重视网民个体话语权。人们不仅可以自编自导自演,还能依据网络上的一些故事进行改编创作。
2.2叙事类型生活化
微电影叙事取材大多来自普通百姓生活,从平民视角出发,展现小人物的生活片段,不论是青春、励志,还是爱情、喜剧题材,故事发生的背景都与社会实际生活相关联。搜狐出品的《屌丝男士》系列、优酷出品的《11度青春》系列、旅游微电影《爱,在四川》系列等讲述的都是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郑云工作室出品的微电影中,很多故事都是基于网络时政新闻、社会热点新闻等加以创作改编,针砭时弊,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2.3叙事结构碎片化
微电影囿于时间的限制,并不能像传统电影那般,采用“首尾”接续式的叙事逻辑,即一种以“开端—发展——结局”线性叙事发展模式。微电影则尽可能地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压缩叙事的开端和结局,中间的情节采用碎片化的形式,突出叙事,以此来增强观众对影片的认同感,起到扩大时空、转换时空的功能。2014年央视春晚微电影公益广告《筷子篇》采用不同的时空场景、选取不同的年龄阶段,通过碎片化的叙事,将筷子作为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既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一种血脉亲情,观片之时也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正如影片结束语所说的那样,“一双筷子,承载中国数千年的情感。有滋,有味,幸福中国味”。
3新视觉文化语境下我国微电影叙事发展
近年来,我国微电影在不少从事微电影研究以及微电影创作人员的推动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就总体而言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跟风模仿,质量良莠不齐;过多的考虑视觉奇观,并未深度挖掘微电影本身的艺术价值;恶搞泛滥,只注重娱乐性,忽视了人文关怀。基于此,在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叙事要得到长足发展,笔者以为应注重以下几点。第一,注重叙事创新。微电影本质上是基于新媒体的视听艺术,在其诞生之初就有着不同的特点,因而不能与传统电影划等号,需要开辟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丰富微电影的表现手法,创新叙事模式、叙事结构等。第二,兼顾叙事内容与形式的二元性。好的微电影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相得益彰的,在当前,我国很多微电影特别注重画面的美观,却忽略了故事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并未真正进行深度思考。总之,优秀的艺术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并重,且形式为内容服务。第三,完善微电影监督机制。微电影叙事的发展,除了在叙事本身上要做到革新之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也非常重要,主要包括微电影内容、微电影播放形式和微电影创作版权等方面。
4结束语
微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促使普通大众开始真正地参与并感受文化。每一个个体既是文化的感受者,也是文化的创作者。在新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的传播把社会文化凝聚成一个集合体,将每个人裹挟其中。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从传播学视角探讨了当前微电影叙事特点;针对我国当前微电影叙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即在深度把握微电影传播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微电影叙事,重点把握微电影内容与形式,增加微电影互动性。但研究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对微电影传播特征与微电影叙事之间的关系并未进行深入探讨;只提出了微电影叙事发展的宏观建议,对于具体的指导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盛希贵著.影像传播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张伟.视觉文化语境下微电影对城市文化的表达和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杨晓林.微电影的特征、分类及传播[J].民族艺术研究,2015.28(2):18-27
[4]胡奕颢.微电影传播特征刍议[J].传媒,2012.10:76-77
一、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
电影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它的直观性、逼真性、通俗性是它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它是声、色、光、影的完美集合。微电影,更以其“具体而微”的特点,既适合在这个读图时代成长的学生,又能灵活运用于作文教学中。用微电影吸引学生登入作文的殿堂,真是非常好的路径。它可供选择的内容实在太多,从奥斯卡获奖动画短片到国人自拍的各种类型微电影,不难找到贴近学生生活和心理的好片子。电影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在你面前真情流露的人物形象;电影中,人们历尽艰辛实现了最美好的追求;电影中,受伤的心灵得到了最真挚的抚慰……同欢愉,共悲凄,在短小的时空里,抽身现实,进入一个想象的世界,这与我们用文字表达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有利于开创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训练学生思维的手段主要靠教师灌输,思维训练量比较少,导致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学生无话可说,也就无话可写,致使课堂气氛沉闷。尽管教师详批详改,详导详评,但实际效果还是事倍功半。优秀的视频往往有一个出彩的剧本,审题构思,谋篇布局等方面都要推陈出新。拿来做范例必然使学生思维更敏捷,变得更聪明,从而使更多的学生写出创新文章来。比如给学生播放过这样一个广告,是父女之间的隔时空对话。将要死去的父亲告诉女儿要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他将躲起来看女儿,并且一直爱着女儿。女儿要遵守规则:不能哭、照顾好妈妈。十年后女儿长大成人,说自己赢了游戏,终于可以哭了,也深深地理解了父亲的爱。广告非常感人,拍的温馨动人,却是一个房贷广告。虽然结尾广告词有些煞风景,却可看出广告设计的独具匠心,对学生开创思路颇有启示。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谋篇布局
无论语文教学如何改革,写作始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遇到不少学生,平时作文材料积累了不少,文章也写了不少,但就是到了高三还是写不出文从字顺、条理清晰的文章来。究其原因,除文字基本功外,还有思路不清,不会谋篇布局。我们在作文指导、作文讲评时哪怕说的头头是道,说得唾沫四溅,还是有些学生不知所云,老师累,学生苦。怎么办?不妨也试试用视频。当前的娱乐节目种类很多,其中不乏优秀之作。我个人很喜欢《超级演说家》这个节目,里面不乏出彩的演讲。细究下来,很多演讲词就是逻辑严密、语言优美、论点突出的议论文啊。我将陈铭的《女人永远是最佳辩手》当做范例。视频中先介绍了陈铭,博士生的身份让学生羡慕不已,又强调了两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冠军的身份。可是就这样出色的人却号称辩不过自己的老婆。所以和学生一起饶有兴趣地看了他的演讲视频,又一起解读这篇演讲词。并引导学生列出了提纲。通过对提纲的分析,就水到渠成地介绍了作文结构中的并列式,再次强调了结构严谨的意义。把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文章的思路就清晰了,学生也有话可写了。
四、有利于学生观摩佳作,激发探究能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实践证明,品读佳作、借鉴写作技法是一条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在阅读了一定量的美文佳作后,势必对行文章法有所趋同,进而影响自己的作文。而运用信息技术,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展示这些名篇,帮助学生有机会阅读到教师推荐的更多文章。当然,运用信息技术的手法可以多种多样。配乐朗读、情景诵读、字幕展示这些多媒体技术的组合,都可以作为学生观摩作文的形象化方式。相比传统的课堂宣读,这种加入了视频的佳作欣赏课,既调动了学生欣赏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以教学方式的变革赢取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有一次给学生播放了佳作赏读《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在音乐、画面的衬托下,随着朗诵者娓娓到来,此文显得更加优美动人,感情真挚。
五、利用视频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2007-2008年,对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电视艺术研究在聚焦电视剧创作的同时,对文艺栏目和纪录片的思考也日趋深入。
Abstract: The key topics about the movie studies in 2007-2008 are mainly focused on exploring and reflect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movie in the past 30 year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was launched in 1978. The refinement of movie industry system and reform of theater chain management are also widely discussed. The studies of television art are mainly focused on the productions of television drama, and the research makes progress in the filed of television art columns and documentary.
Key words: China; Movie; Television Art; Research Development; Annual Report
2007-2008年,对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电影发展历程的回溯和反思构成了电影研究领域核心的话题,随着一批国产大片的上映,对于大片现象的研究和探索也取得了较大发展,电影产业制度的优化和院线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议题。在电视艺术领域,对近年热播的家庭伦理剧、东北农村剧、军旅剧的批评趋于活跃,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纪录片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上篇:电影学研究综述
一、中国电影史研究
随着中国电影百年华诞的到来,一系列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的丛书、论文相继面世,丁亚平所著的《影像时代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着重探讨了中国电影视觉再现与存在的历史,也是全球性背景(理想空间)、时代政治经济力量(现实空间)以及社会文化精神(真实空间)消长变化及发展的历史。邸世杰,刘洪才主编的《广播电影电视专业技术发展简史(下册: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概要地回顾了我国电影技术各专业的百年成就,以及为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做出的贡献。
在通史的研究之外,2007-2008年电影史研究的特点是出现了不少带有浓厚地方性色彩的研究著作。傅葆石的《双城故事——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着力重构抗战前后(1937-1950)上海和香港之间的双城故事,藉此呈现中国电影文化的复杂多义。陈文平、蔡继福编著的《上海电影100年》(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以断代史的方式,评析各个时代上海电影发展状况、特征以及审美流变。沈寂编著的《上海电影》(文汇出版社,2007)通过不同类型的影片概述上海电影的初创、发展、成熟的过程,折射时代特征和上海电影的独特风格。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口述上海——上海往事》(上、下)、(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则试图通过众多影人口述的方式,对建国后上海电影自身的发展同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的联系进行分析,构成对建国后多部上海电影文本的独特解读。
除上海电影史研究之外,2007-2008年另一热点是香港电影史研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影资料馆共同编著的《香港电影1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深入透析香港电影发展的新态势,以“融合与发展”为中心命题,围绕“”这个关键词,从产业、文化、创作等三个方面探讨以来电影的发展变化。赵卫防的《香港电影产业流变》(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对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进行多维度的诠释与分析,力求完整而深刻地描绘出香港电影产业的流变过程。朱家昆的《香港类型电影漫谈》(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为读者展现了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此外,还有的灰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帝后列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朱家昆的《闲话香港电影》(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等。
2007-2008年也出现了一些对于电影发展历程上重要团体或者个体的个案研究。吴筑清、张岱编著的《中国电影的丰碑——延安电影团故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意在填补中国电影史上关于延安电影团这一段历史的空白,不少图文史料均为首次发表,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邹健的《中国新生代电影多想比较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概述了中国电影新生代的诞生、转轨和嬗变。谢晋编著的《谢晋电影选集》(上海大学出版社,2007)从谢晋导演现有的电影作品中精选出18部作品,收录了谢晋导演的导演阐述,以及著名电影评论家的影评、剧照等。《谢晋画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谢晋导演生平资料与他拍摄的众多影片的珍贵图片资料,该书的问世恰好成为人们对一代电影大师2008年不幸去世的最好的纪念与缅怀。
2008年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年,《当代电影》、《电影艺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都开辟了相关的专栏,对中国电影在这三十年里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和存在不足分别进行论述。丁亚平的《社会空间与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李道新的《重构中国电影——从学术史的角度关照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电影史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11期)、饶曙光的《观众本体与中国商业电影之三十年流变》(《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周星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电影观念的变化》(《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等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30年以来中国电影美学、叙事范式等各个层面的发展与流变。
二、中国当代电影研究
在2007-2008年的当代电影研究中,《2008中国电影艺术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作为国内第一部年度电影艺术创作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组织撰写。全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和一个专题研究,分别为中国电影创作年度综述、年度热点、年度创新、年度症候、年度走向,导演艺术、剧作艺术、表演艺术、摄影艺术、声音艺术、新技术、港产合拍片的年度分析,以及专题研究中国进口分账影片态势分析。影协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推出这部艺术创作报告的目的,意在从电影创作本体上把脉国产影片,把理论家、评论家的判断与声音传递给社会大众,以期在电影理论评论中坚持主流文化的声音。
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产业研究中心在《2007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倾力推出的第二部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全书分为年度产业发展总报告、专项研究报告和电影市场调查三大部分,客观详实地勾画出年度电影产业发展脉络,前瞻性地分析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发展态势与潜在问题。此外,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著的《2007电影产业研究之国有影视企业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2008》(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黄勇主编的《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的《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崔保国主编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都运用了最新的事实和翔实准确的数据,综合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反映2008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特点。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影的全球化议题在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学者的目光,中国电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成为研究者注目的焦点。尹鸿编著的《跨越百年: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电影》(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系统记录和分析了中国电影近10年来在全球化、数字化和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所进行的转型,帮助我们更积极更有建设性地看待中国电影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当代电影》2008年第2期设置“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电影”专题,倪震的《软实力和中国电影》、饶曙光的《感染的力量——文化软实力和电影》和张颐武的《电影与21世纪中国新的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展开及其意义》等论文,指出电影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总体战略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而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国产电影不断的寻找着自主品牌的创立途径,并为此进行了长期而不懈的探索,国产大片便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应运而生并不断前进。2007年电影《集结号》在无论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对此,贾磊磊的《事件电影:〈集结号〉》(《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胡克的《建构现实社会型主流大片电影观念——〈集结号〉的启示》(《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黄式宪的《牺牲与辉煌:乐观的悲剧及其崇高之美——略论〈集结号〉在大片文化品位上的可贵拓展》都表达出了对于中国大片在经历了五年磨砺之后走向成熟期的乐观态度,并由此观照中国大片的前景和未来。
三、电影理论研究
在电影理论研究的著述方面,丛书成为2007-2008年中国电影研究的一大特色。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了“北京大学影视艺术丛书”,包括了梁明、李力的《电影色彩学》和王志敏的《电影语言学》,前者对电影中色彩的运用和意义阐释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后者对电影成为一种语言的可能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和阐述,把以往单纯的理论研究真正变成了指导实践的创造性思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2007年推出了“影片分析系列教程”,包括单万里、张宗伟主编的《纪录电影分析》、饶曙光主编的《中国电影分析》、李迅、祝虹主编的《欧洲电影分析》、胡克、游飞主编的《美国电影分析》、周涌、张希主编的《亚洲电影分析》等。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复旦博学当代电影学教程”系列丛书也在2007、2008年相继面世,2007年葛颖的《电影阅读方法与实例》针对电影阅读逐层深入的行为逻辑,提出了表层意义场、深层意义场和核心意义场等三层意义场的文本解读方式。2008年黄文达主编的《外国电影史教程》以叙事电影的发展为主线,强调从全面、多元的角度认识、理解电影。金丹元的《电影美学导论》主要阐述电影美学的原理和基础知识,结合具体作品的分析来探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趋势。
范志忠的《当代电影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通过对当代电影的叙事范式和美学流派的梳理,认为电影艺术作为成熟的一种标志,必然创造出特定的叙述范式,规范着电影人本人乃至后来者的创作与制作。汪方华的《现代电影:极致为美后新浪潮导演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提出“被体验的真实”的影像本体观并做出具体的美学原则的阐述。戴锦华著的《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每一章节重点介绍一种电影理论流派的主要特征,并通过对一部影片的细读来展示对这一理论方法的运用。杨健的《拉片子:电影电视编剧讲义》(作家出版社,2008)应用拉片子的方法,通过七部教学片、七部参考片、两部电视剧,传授影视编剧基础理论和剧本写作基本技巧。其他论著还有苑媛主编的《光与影——意象对话看电影》(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康尔主编的《电影艺术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薛凌的《电影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田川流、王颖主编的《电影学论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彭澎主编的《电影艺术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等。
在电影美学方面,王丽君的《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及其审美形态》(《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介绍了当代电影美术先锋设计在美学上表现出的一种独异的、颠覆现存价值体系的反叛精神和多远平衡的哲理表达。在这个方面的论文还有金丹元的《回归本体——对于当下电影美学研究的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陈犀禾、刘宇清的《电影本体与电影美学——多元化语境下的电影研究》(《电影艺术》2007年第1期)。电影符号学的研究是继电影美学之外另一个研究重点,余纪的《电影符号学质疑》(《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语言学意义上的电影符号学存在权利提出质疑,认为电影的每一个镜头都是全新的、多义的,甚至是任意阐释的。吴迎君的《反思电影叙述学的研究误区》(《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对电影叙述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挖掘。赵勇的《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则对不同的符号学研究范式加以分类区别。相关的论文还有王志敏、陈捷的《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史可扬的《新时期中国电影的美学困顿》(《影视艺术》2007年第10期)等。
四、翻译与介绍
在电影译著图书方面,对于经典电影大师的介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热点。弗朗索瓦特吕弗的《我生命中的电影》(黄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收录了法国新浪潮领军人物特吕弗的重要论文和资料。奥蒙的《电影导演论电影》(车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对电影导演的作品和他们的电影理论之间的关系做了系统的考察。康拉德所著的《奥逊威尔斯》(杨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是国内首部对威尔斯进行系统介绍的评传。基亚罗斯塔米等所共同编著的《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单万里、李洋、肖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由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苏伯的《电影的力量》(李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的立意虽然在于解剖与分析决定一部电影好坏的奥妙,但其实质却是对美国价值观进行解剖与分析。戴尔牛顿和约翰加斯帕尔共同创作的《低费用电视电影拍摄101》(贺微等译,重庆出版社,2007)是一本由两位低费用独立制片的美国顶级制片人撰写的国际性经典畅销书,介绍了从脚本到屏幕的低预算数字影片制作的各个环节。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艾敏、刘儒庭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荟萃了本体心理学的创始人梅内盖蒂教授对世界一百部经典影片的剖析。纳卡什的《电影演员》(李锐、王迪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对演员的诞生、功用和在电影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定和研究。德斯贾汀的《日本异大师》(连城译,吉林出版集团,2008)中所提及的全部电影制作者均不同程度地代表了日本的“异色(叛逆)电影制作者”。
在论文方面,对于外国电影的介绍和研究也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态势。与一直以来在学界占据主导地位的欧美电影研究相比,近年来对于亚洲电影的关注逐渐增多,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设立了“韩国电影研究专题”,对近年来在国际影坛逐渐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的韩国电影进行分析。此外,东南亚电影的发展在这几年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陈时鑫的《新加坡电影业:发展、困境与挑战》(《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阮氏宝珠的《越南电影业:旅途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路上》(《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章旭清的《当代越南电影的三副面孔》(《当代电影》2007年第1期)都将研究目光投向了这一极具潜力的领域。
在欧洲电影研究方面,对于德国和意大利电影的关注有所增加。《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在“外国电影”专栏中整合了德国电影专题。包括张艾功的《德国电影新现实主义潮流与东德身份的认同》、崔军的《媒介:疏离的激情——德国电影中的东德记忆》、汪方华的《柏林墙:东德政治题材影片的一个胎记》,对德国电影中东德因素加以观察。《电影艺术》2007年第6期在“国际视野”中设置意大利电影专题,顾博的《贝洛奇奥电影中的意大利政治变迁》、徐源的《困境中的光芒——从比萨透析当代意大利电影发展现状》等,都对当代意大利电影进行了介绍。
纵观2007-2008年的中国电影学研究,虽然在电影本体的理论研究尚多停留于宏观层面,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但是中国电影史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关于电影产业发展和市场体制的变革等议题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并向着务实、系统、学理的方向迈进。
下篇:电视艺术研究综述
一、电视剧创作批评研究
2007-2008年,中国电视剧市场依旧延续着红火的发展态势,理论界对电视剧的批评也趋于活跃。欧阳宏生、秦丽、林林的《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侯洪、杨俊杰、刘杰的《2007年中国电视剧年度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毛凌滢的《现实题材的永恒魅力与艺术创新的积极探索——2007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等文章分别对2006、2007年度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多项措施,积极引导电视剧的创作,电视剧创作现当代题材的电视剧数量占了总量的绝大多数,其中以亲情、爱情伦理叙事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剧《金婚》、《亲兄热弟》、《家事如天》、《家有爹娘》、《继父》、《双面胶》、《女人不哭》、《保姆》等在2007-2008年均创下不错的收视成绩。黄美华、曾庆瑞的《现实主义召唤电视剧回归——从近两年播出的电视剧说起》(《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中指出中国电视剧在现实主义精神的感召下,注意创造出与积极健康的审美意蕴。此外,梁英的《观察和呈现故事的新角度——家庭剧〈金婚〉的叙述视角分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4期),董楠、赵婧怡的《电视剧〈亲兄热弟〉的人物关系解读》(《当代电影》2007年第5期),张子扬的《家文化的探索与重建——电视剧〈家事如天〉观感六则》(《当代电视》2007年第7期)等文章则对这两年家庭伦理、婚姻关系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创作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与剖析。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插树岭》、《希望的田野》到《乡村爱情》、《圣水湖畔》、《福星临门》、《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 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迅速抢占荧屏,成了收视主力军,并带动了相关批评研究的发展。张德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突破》(《当代电视》2008年第4期)、普丽华的《影视轻喜剧:新农村生活的“热媒介”》(《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马梅的《电视剧〈乡村爱情〉的美学追求》(《中国电视》2007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乡村题材电视剧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个体文本创作的审美追求。
除此之外,以军旅题材、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红色”经典改编为代表的主旋律题材电视剧生产创作的好势头依然不减。以《井冈山》、《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闯关东》、《夜幕下的哈尔滨》为代表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崛起,也引发了批评界的关注。张智华的《贴近大众 彰显人性 引导“励志”——2007年主旋律电视剧辨析》(《电视研究》,2008年第2期)、刘潮的《对经典的重新诠释和思考——论热播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的继承和突破》(《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傅思的《百年关东传奇事 生生不息中华魂——谈五十二集电视连续剧〈闯关东〉》(《电视研究》2008年第3期)等论文,都从不同角度指出主旋律电视剧贴近大众情怀,塑造平民偶像,彰显人性,进而引导大众积极向上,追求生命的理想。
二、电视剧理论研究
2008年适逢中国电视剧诞生50周年,赵玉嵘、王若芳、果青、陈友军编著的《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在钩沉历史史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电视剧的发展脉络作了较为全面的描述和勾勒,是一部填补中国早期电视剧历史研究空白的重要学术著作。周靖波、戴清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文艺大系:1977-2000理论批评卷(上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收录了1977-2000年公开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有关广播影视的理论与批评文章共125篇,以有代表性的广播剧、电视剧为主,分析其利弊得失,勾勒了该期电视剧批评的基本轮廓、发展流变。胡智锋、董小玉主编的《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尹鸿的《中国电视剧文化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李岚、罗艳的《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则分别从电视剧文化、电视剧产业、电视剧创作的方面来把握电视剧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趋势。
陈友军的《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对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纪实性电视剧文本的艺术真实,虚构文本的现实主义艺术真实和虚构文本的非现实主义艺术真实等多种形态的叙事特征和语言系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此外,曲茹的《以“故事”为核心——论电视剧艺术的审美价值体现》(《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杜莹杰、路宝君的《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定位、类型极其美学价值》(《现代传播》2007年第2期)、李冬茵的《电视剧创作与审美日常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4期)则分别从审美价值的高度、审美取向的嬗变与受众审美习惯的不同角度来研究电视剧美学特征,拓宽了对电视剧审美研究的思路。
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戴清撰写的《家的影像:中国电视剧家庭伦理叙事研究》,通过类型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当代社会转型时期“家的影像”中表现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念及其现代性超越的文化价值,揭示“家的影像”中所表现的民族审美风格及其对传统审美心理定式的时代超越。此外,蒋梅的《视觉文化与电视剧叙事指向》(《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1期)、陈晓春的《试论电影和电视剧的叙事功能》(《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等论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出发点对电视剧叙事话语作了思考和辨析。
由刘萍编著的《影视导演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王强的《电视剧创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杨惠宽的《实用影视制片手册》(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冰的《影视特技制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郝俊兰的《电视音乐音响》(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施玲的《影视配音艺术》(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等著作,分别从电视剧的导演、创作、制片管理、特技制作、音乐制作等环节作了全面的介绍和阐述,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三、电视文艺栏目的研究
继2004年《超级女声》火爆成功以来,《梦想中国》、《加油!好男儿》、《我型我秀》、《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等各种类型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既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平民明星”,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制造了无数的热评争议。王彩平、钱淑芳的《电视变形记》(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通过对 《超级女声》与《美国偶像》等节目的跨文化比较研究,透视境外节目的本土化历程。亢美歌、李伟明的《娱乐选秀节目的社会价值与迷失》(《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在肯定娱乐选秀节目的审美价值的同时,又明确了其对社会价值观迷失所负的责任,强调指出电视娱乐节目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满足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洪艳的《电视选秀节目的批判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7期)从欲望叙事的角度解读以“超女”为代表的中国电视选秀节目,指出在“奇观逻辑”主导下的选秀节目在娱乐的基础上将“狂欢”推向了极致。
“年年春晚年年看”。春晚作为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中国观众仪式化的过年节目,持续受到观众和学者的关注。靳斌的《丰富多元 欢乐和谐——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评析》(《电视研究》2007年第5期)、陈临春的《解析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黄梦阮、詹正茂的《文化传统与国家话语——谈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主题宣传》等论文,指出每年农历除夕在央视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的意义已经超出电视节目本身,它构成了大众电视传媒语境中的主流话语体系,成为具有政治宣传意义的文化符号。
2008年是中国悲喜交加、大事频仍的一年。512大地震与奥运盛事构成了2008年中国电视传播中的两大热点。围绕着大地震和奥运会制作的电视文艺节目也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张颐武的《创造历史的时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意义》(《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曾庆香的《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论文,对奥运会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符号学、美学、价值观与内容等方面做了评析。陈临春的《〈爱的奉献〉,吹响爱的集结号》(《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孙江华的《浅析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功能优势——以512抗震救灾公益广告为例》(《现代传播》2008年第3期)对抗震救灾相关电视文艺节目从策划、内容、社会功能作了阐释。
四、纪录片研究
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诞生50周年。张同道《中国电视纪录片50年》(《电视研究》2008年第10期),分别考察了自1958年以来中国纪录片所经历的国家话语、民族记忆、个人表达与市场呼唤的四个时期的传播方式、美学特征和文化形态。刘效礼主编的《2007中国电视纪实节目发展报告》(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联系当下国际市场电视纪实节目的发展态势,从创作生产、管理评估、品牌运营链条入手,关注当前电视纪实栏目的运作模式。杨状振、王立新的《2007年中国纪录片创作报告》(《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2期)、何苏六、李智的《和时代语境 映万千气象——2007年中国纪录片书评》(《现代传播》2008年第1期)回顾了2007至2008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轨迹,指出中国纪录片必须只有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战略,才能不断走向成熟。
在纪录片创作的各种元素中,真实性无疑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不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陶涛、张德宏的《虚拟真实主观真实质朴真实——论纪录片真实的三个层面》(《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王凌雨的《碎片的拼贴——“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电视研究》,2008年第12期),分别从本体论、美学、文本研究等方面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作了全面多维的观照。此外,张梓轩的《断裂与传承:中国纪录片娱乐化倾向溯源》(《电视研究》,2008年第7期)、罗以澄、张昌旭的《数字纪录片: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3期),袁博的《纪录片与剧情片声音的比较研究》(《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等则从技术与艺术创作的视角对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作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视频广告 价值
1、网络视频广告的含义和特点
2010年被称为网络视频广告元年,业界、学界均开始进行对网络视频广告的探索和研究之中,企业试图寻找最佳网络视频广告的营销潜力和价值,学界期望在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中找到新的理论创新点和对行业具有实在意义的营销启示,可喜的是探讨网络视频广告发展的机会和方法的努力却越来越积极。
网络视频广告,即以视频为表现形式的商业广告,它采用先进技术将视频广告融入于网络中,为企业的网络营销搭建平台。人们渐渐习惯了网络内容的视频化,习惯了视频广告化,不像传统植入广告一样一开始出现就遭到非议。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发展趋势,至少对于企业、网站、视频创作者三方来讲是这样的。目前,网络视频广告常见的形式包括以下几种:长视频广告、微电影广告、社会视角视频广告、预告式视频广告、系列剧视频广告、病毒视频广告
2、网络视频广告的艺术与美学价值
(1)网络视频广告的视听语言特点分析
视听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视频广告反映主题的艺术方法之一,网络视频广告中部分作品在主题、视听语言方面努力走向共赢,不仅表现了较好的创意思想,不直接进行功利性信息传播,而且在画面、声音、文案等细节方面走向较好的层次,在镜头剪辑、组合方面也实现了技术和艺术的高水平结合。这方面的一个有力例证就是由广告门与新浪联合主办的“2011首届微电影节”。
(2)网络视频广告的文学价值
网络视频广告中灵活运用多种辞格,如比喻、夸张、对照、仿拟、顶针等,可以增强广告内容的文学内涵和审美,在回味文学的美感中体会广告主题,实现广告的。
美国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曾说:广告是词语的生涯。在网络视频广告的创意脚本或文案写作中,处处可见文学手法的运用,为广告增添了不同的风格。有的清晰活泼,有的诙谐幽默,有的则深沉奥妙。
(3)网络视频广告的美学价值
网络视频广告中,广告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具备的形式美、文化内涵和互动美等三个方面。美,不是肤浅地迎合大众的主流审美,而是将美深度与广告融合起来。
主要表现在:1、简洁精准;网络视频广告要注意其形式美;2. 文化内涵:网络视频广告要讲究其品质美;3. 深度互动美:网络视频广告要追求创意美。
3、网络视频广告的营销价值
在具体营销方式层面,也脱离的单调的网络硬广告、建站、SEO等方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网络整合营销态势。网络视频广告的艺术与美学价值对于实现视频广告的营销价值意义深远。在网络中,用户对内容的选择权远远超越了电视,从这个角度来讲,好的内容具有绝对话语权。因此,广告主和公司应将更多关注视频广告的内容价值。网络视频广告与电视广告之间并没有出现“你死我活”的惨淡结局,而是走向了互补。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网络视频广告与电视广告实现了广告传达的有机结合,即电视广告主要是起到广告信息告知的作用,网络视频广告则利用自身的互动性使广告对象产生对产品、品牌的深度认知;另一方面,在广告排期上,网络视频广告与电视广告实现了对时间的完全把控。有调查显示,广告对象对网络视频和电视的收视行为在时间上表现出来明显的互补性,即工作时间,广告对象以网络视频广告作为接触广告信息的主要形式,非工作时间以电视广告作为接触信息的主要方式。如果企业在制定广告传播策略时能注意到这些细节,广告效果可想而知。
4、网络视频广告的传播价值
首先,网络视频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
媒介演进发展到现代更加具有融合性,这就是网络媒体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出现是规律的必然,它将逐渐改变人们对媒介的认识,我们有太多方式去理解网络媒体的优势,它的媒介特点,它优于所有传统广告媒介。
其次,网络视频是新兴的广告媒介
网络视频的出现使得广告媒介不只限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媒介。广告媒介的范畴因为网络视频将开辟出新的天地。同样的道理,当广告与网络融合,广告与网络视频结合在一起,网络视频广告必将成为新的广告形式,此时的广告附着在网络视频这一新型广告媒介上就具备了现实的意义。不同于传统视频广告形式的匮乏,网络视频的技术优势和创意表现为网络视频广告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是如虎添翼的力量,这一点从时下种类多样的网络视频广告类型可见一斑。
第三,网络视频广告传播的将不再只是广告
网络视频广告作为目前视频广告中的最新形势,它不再只是单纯广告信息的提供者,更是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的传播者。网络视频广告不仅改变了人们接收广告信息的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看待广告的眼光。较之时下人们诟病的“广告中插播电视节目”、转台等问题,网络视频广告以多样化的形式、淡然的商业意味、高水平的制作、创意十足的表现和传播策略持续吸引人们的眼球,这在传统电视广告中是无法实现的。也因此,人们对网络视频广告充满了复杂但不消极的观感。
5、结 论
鉴于网络视频广告的发展时间较短,网络媒体的技术革新和内容完善还处于日新月异中,所以对于网络视频广告的研究还有可探讨的巨大空间,网络视频广告还大有潜力可挖,我国的网络视频营销行业的前景是光明而远大的。
参考文献:
[1]吕勇.探析网络视频广告价值[J].广告人.页码:122-123.期号:第5期,2011
[2]孙琳.简论病毒式网络视频广告的发展[J].科教文汇(下旬刊).页码:205-206.期号:第7期,2011
[3]张莹.网络视频广告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号:第4期,2010
[4]宋若涛.网络视频广告探析:基于网络媒介技术发展和演进的研究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J].页码:111-115.期号:第4期,2011
[5]马丽娃.电视广告如何应对网络视频广告的崛起[J].当代电视.页码:47-48.期号:
在等待记者提问的间隙,吴莫愁微微叹了口气。黑色蓬蓬裙底下,穿着10厘米红色高跟鞋的长腿快速换了个姿势,好站得更舒服一些。2013年9月25日,吴莫愁日程表上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
凌晨4点拍完一支音乐MV之后,经过不断的试装和造型,下午2点,她又出现在《诡婴吉咪》的会上。这是部小成本恐怖电影,主演没来,演唱主题曲的吴莫愁成为唯一的腕儿。当第二季《中国好声音》如火如荼地热播时,21岁的上一届学员吴莫愁已经尝到走红的滋味了。
但现场的娱记们似乎提不起兴致,当她出现在台上的时候,懒洋洋的记者们才站起来,到前排把相机对准她,和那些大牌明星出现时的万众期待、闪光灯铺天盖地差距不小。
尴尬出现在提问环节,经过身价、未来规划等几个毫无营养的例行问题和官样回答之后,台上台下出现了一阵尴尬的冷场。谁都知道长发齐刘海的吴莫愁是当下的娱乐圈红人之一,但记者似乎很难在她身上找出更多的新闻价值来解读。
她最好的表演好像已经留在“好声音”的舞台上。自从去年9月底获得《中国好声音》亚军以来,吴莫愁出过几首单曲,但还没有哪一首可以称得上是广为传唱的代表作。她是歌手,但人们对她的注意力却集中在她的外形上。她正在拍电影,但人们似乎都对她的演技不抱希望。
没关系,在开发吴莫愁上,娱乐圈里的另外一股重要力量―品牌广告主表现得积极又迅捷。从参加《中国好声音》到现在的一年多时间里,吴莫愁的广告代言一茬接一茬,从最初的苏宁,到百事、美宝莲等国际大牌品牌,今年夏天又接到三星的代言,为GALAXY Tab3出演广告。到目前为止,吴莫愁已经接了10个广告。
为什么大品牌如此钟爱吴莫愁?与王菲、章子怡、谢霆锋、古天乐……这些品牌原有的广告明星相比,吴莫愁显得太年轻太不够分量了。
吴莫愁定律之一:独特比美丽重要
当普通观众还在评论“好声音”学员的唱功时,葛亮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最怪的学员吴莫愁的商业价值,作为梦响强音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在去年这档节目刚刚播出第一期时,他开始在学员中寻找几张代言面孔,为“好声音”的赞助商之一苏宁易购拍摄广告,他立即选中了吴莫愁。
2012年8月,北京东单地铁站长长的换乘通道里,出现了吴莫愁的苏宁易购广告,同时出现的还有另外三位“好声音”学员:张玮、李代沫、吉克隽逸。那正是《中国好声音》播得最火的时候,不少行人一边匆匆而过,一边讨论起这四张新鲜面孔。这些平面广告一看就知道是仓促拍成的,画面布局粗糙,四个人的表情动作也都很生硬。
“今天拍板定人选,后天就把广告拍成了。”葛亮说。他并不否认广告的粗糙,因为比起这个,与苏宁的合作速度更值得骄傲。苏宁是《中国好声音》的节目赞助商之一。在电商大战中,苏宁易购不占上风,但这家公司在广告大战里的严苛和强迫症却是很多广告人的梦魇。“张近东(苏宁董事长)会在半夜打电话要求修改创意,他们似乎从来不睡觉。”一位曾经为苏宁制作过广告的创意总监抱怨道,他最后放弃了跟苏宁的合作。
苏宁决定签“好声音”学员拍广告的时候,这档节目刚刚播出第一期。吴莫愁、吉克隽逸还没登场,苏宁的人连她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但毫无疑问,《中国好声音》已经是2012年最火的综艺节目,会有一批明星在这档节目里诞生。苏宁易购希望塑造自己年轻化的电商形象,而“好声音”的选手代表着新锐的、受欢迎的方向。问题是,那么多选手,该找谁拍呢?
拥有挑选广告代言人权力的葛亮向苏宁提交了一份四人名单,吴莫愁的入选理由是有个性。他是《中国好声音》的副总导演,同时负责所有“好声音”学员的经纪业务。这是他在前期节目录制中观察出来的结论,吴莫愁的歌声和长相难以用什么特定的词语来概括,形容吉克隽逸可以用漂亮、洋气,但能形容吴莫愁的,似乎就只有“吴莫愁”这个词,她很不一样。
这是一次拼速度的广告合作,这四个人到底能不能走到比赛的最后,谁也不知道。节目口碑不断发酵,苏宁在广告上的高效率也不断发挥出来。四人的广告一版接着一版地拍,从最开始毫无特色、生硬无比的促销广告照,慢慢发展成造型更加活泼的视频短片。苏宁在地铁、公交站牌、网络上投放这一系列广告,这让他们比其他“好声音”学员拥有更高的知名度。
2012年9月30日,比赛结束,他们中没人获得冠军。90后吴莫愁一路冲进决赛,获得亚军,她难以形容的特质被很多人归结为“怪”。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里,“怪”不是个褒义词,但在广告主眼里,这反而代表了一种商业价值。
“‘怪’同时意味着与众不同,更能够引起别人讨论的兴致,”广告专家黄婷婷说,她曾经牵线赵薇、范冰冰为家居品牌拍摄广告。在专家们看来,一个广告代言人最大的缺点不是怪甚至丑,而是没有辨识度,不能引发大众的关注,“品牌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除了产品定位之外,最主要的考虑是艺人当下火不火,媒体愿不愿意主动报道他。”
吴莫愁没有这个问题,她令人过目不忘。2013年1月,微博和媒体上流传着一波吴莫愁“地铁广告吓哭小孩”的新闻,她的长相和造型再度成为热门话题。甚至有人对照韩国整形医生的论文来比照她的五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她怎么看都不属于标准美女。在娱乐圈美女越来越标准化的时候,这也可以算做是一种褒扬。“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可以引为佐证的还有尚雯婕,这位2006年的“超女”冠军一开始被包装为精英白领形象,星途黯淡到一度要退出娱乐圈。2010年,尚雯婕从文艺路线转战夸张造型和电音风格,才逐渐让人们记住她。
苏宁也看到了吴莫愁的潜质,在与“好声音”学员半年一签的广告约满之后,将目标锁定在她身上,又与之单独续签了半年的合约。“今年她已经拍了10组苏宁的广告,只要《中国好声音》第二季、湖南卫视和东方卫视的选秀节目中出现苏宁的广告,全都是吴莫愁的。”葛亮说。
吴莫愁定律之二:你得有个标签
在没有成为明星之前,吴莫愁是一个有文身、带唇钉鼻环、喜欢穿宽松裤装多过于穿裙子的大学生。和所有学生一样,她和朋友们讨论明星,因明星拍的广告而喜欢某款产品。吴莫愁说,这其中她尤其喜欢碧昂斯等欧美明星为百事可乐拍的广告。
今年年初,当葛亮第一次告诉她百事有意找她拍广告,她的第一反应是:“啊,是这样吗?怎么回事?”―复述这句话时,她的“啊”字语调拉长,尾音上扬,像是真的回到那时候的诧异心情。
几个月后的一天,吴莫愁真的来到百事可乐公司的中国办公室,跟市场部高层喝可乐,聊音乐、聊人生,像当初跟同学们聊起百事广告一样聊起那些明星。在她的印象里,双方最初的几次见面气氛十分轻松,她并不觉得那是面试,但葛亮知道,就是在那几次面试之后,百事决定找吴莫愁拍最新的广告片。像王菲、古天乐、郭富城这些亚洲区明星一样,吴莫愁也将被刷上一层百事标志性的蓝色。
百事为她设定的口号是“渴望,就现在”,广告歌《就现在》的关键词是梦想、未来、青春―对,基调就是那种你在选秀节目中随处可见的励志与激情。不同的是,这首歌是由吴莫愁自己填词,“我觉得90后就是时代,这个年代已经没有时间可以等待了。”就像歌里唱的一样,吴莫愁坚定地认为属于90后的时代已经来临。
黄婷婷几乎一眼就能看出,吴莫愁对于百事的价值所在,整个广告都是在强调吴莫愁的“90后”标签。
在新近崛起的明星中,吴莫愁不是唯一的90后。周冬雨、曾轶可等人都属于这一阵营,但吴莫愁显然是态度表达得最为强烈的一位。
即便是现在接受采访,只要听说不需要拍照摄像,她会即刻脱下高跟鞋换上酒店的棉拖鞋。“他们都说我的音乐不守规矩,但其实我可以更不守规矩,但是没办法,我在电视上。”吴莫愁耸了耸肩,装作没有看到坐在对面的经纪人在微微皱眉。这是一次简短采访,但她的团队仍然如临大敌:不大的会议室里,每个沙发都坐着人,包括她的经纪人、助理,外加宣传团队。
自信、不羁、张扬,哪怕有时候很夸张,这是吴莫愁给90后下的定义。这也是每一代新人登场时的特征,无论是当初被批判的80后还是如今的90后,宣言大抵都类似。每个时代,都有一两个标志性的人物发出这样的宣言。“每个人在正青春的时候,就该去做正青春的事,如果你老了,就应该休息,不能去硬撑。”这是吴莫愁式说法。
年轻,能够代表一批消费者,是百事看中吴莫愁的原因。它需要的是一个有态度的代言人,即便她的名气不足以跟之前的代言人相提并论。“百事这种品牌的广告策略是明星矩阵,它之前像碧昂斯、王菲这样的明星阵容足够大牌,已经给观众形成品质感了,接下去只要在矩阵当中增加当季红人就可以。”黄婷婷说。
邀请有代表性的年轻明星做广告,在饮料、服装、电子产品行业尤其普遍。在这些广告里,有时态度的表达甚至比广告创意更加重要。这个定律在世界范围内也适用,奥美拉丁美洲总经理Marcos Golfari对此深有感触。他是国际顶级广告人,奥美拉丁美洲办公室在他的带领下,在今年的戛纳国际创意节上获得51座奖项。但他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这类广告行之有效,“他们(指年轻的广告明星)够年轻,够漂亮,就算表演的形式很简单,也能够刺激到年纪与他们相仿的消费者。”
吴莫愁定律之三:形象包装要稳定
吴莫愁还保留着学生的身份,只不过她回学校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在参加央视访谈节目《首席夜话》的时候,主持人撒贝宁问她:“成名之后最大的改变是什么?”她突然泪如雨下,说起自己成名之后很多时间都在工作,很多同学找她,她没办法及时回复,引起了一些误会,这令她很伤心。
“基本上从她出道至今都是宣传期,这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歌手发片才宣传的惯例,因为她是走的单曲策略,一首接一首,代言也是一个接一个,基本上是全年满档的状态。”金朝顺说,他是吴莫愁宣传团队负责人。
去年10月,“好声音”比赛结束之后,梦响强音公司以提案竞标的方式,聘请他的团队为吴莫愁服务。
那时的吴莫愁还不是现在的样子,她自我评价是像男孩子一样,穿着随意,喜欢韩国歌手权志龙,也喜欢刘德华。在吴莫愁看来,与一年前的自己相比,最大的差异在于原来她的目标是成为歌手,但现在经纪团队给了她一个更为复杂的身份―艺人。
这两个身份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她要做很多唱歌之外的事情,还意味着她的形象与唱功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所以,现在外界所看到的吴莫愁,是几方共同打造出来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一个歌手自己的修炼成果。也许她还太年轻,对这种其他人求之不得的机遇偶尔还会抱怨几句。
这个叫做“吴莫愁”的产品里面有品牌广告主的期望,有经纪团队的设计,也有吴莫愁本人的妥协。在打造的过程中,经纪团队不断强调吴莫愁身上的特点,比如标志性的红唇和夸张的表情。接受采访时,她化着红唇浓妆,连身上的裙子上都缀满红唇图案。问到品牌时,“这条裙子是特意为她定做的。”她的经纪人解释道。
艺人不单单要唱歌、出唱片,庞大的经纪团队给吴莫愁规划了很多工作,除了唱歌、拍电影,还要频频拍摄各种杂志照片,甚至跨界玩时尚,今年8月她就与英国设计师品牌推出了联名设计的时装。选秀明星反而是最少被提起的标签――这是所有选秀明星的默契,选秀出身可以是踏脚板,也会是绊脚石。迅速甩掉这个出身,发展成全方位的艺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多广告商的青睐。
在吴莫愁之前,上一位能够让广告商如此青睐的选秀明星是李宇春,走红于2005年的《超级女声》。她是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选秀明星,在台上一个随意的举止都能够让粉丝为之疯狂落泪。不过,在这位划时代明星出道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代言的广告多是神舟、白象方便面、七波辉这样的产品,充其量只能算是二线品牌。“那时候,是李宇春在给产品加分。”黄婷婷说。
可以说李宇春已经达到了一个“选秀明星”的顶点,相比之下,吴莫愁比她要幸运得多。她代言的品牌里有八成是国际品牌,百事可乐广告中的演唱在葛亮看来,可以算做吴莫愁演艺生涯的一个高峰。
但这并不能当作吴莫愁比李宇春名气大的指标,只可以说明一个事实:品牌对标志性选秀明星的接受度变得比之前更高。而大背景是与7年前相比,中国的经纪团队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强势。
接下来,形象的延续是葛亮为吴莫愁挑选广告的标准之一。从百事、三星到美宝莲,在每一支广告中,眼妆、红唇、齐刘海,都是吴莫愁的标配。在广告筹备的前期,葛亮会花大量时间跟品牌方反复沟通造型问题。在百事的广告中,吴莫愁用的是葛亮挑中的造型师,并不出名,但很新锐;在美宝莲的广告中,葛亮让吴莫愁在品牌方空运过来的200多套服装中几轮试装,最终挑中10套。
“在百事广告的最后,那个亲可乐罐子的动作,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吴莫愁对此很是得意,脸上的浓妆难掩稚气。她的未来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她也说不清自己突然走红的原因,一方面她不可避免地自认为观众对她就是“看看而已啦,娱乐一下就好了”;另一方面,她强调自己也在不断努力,这是广告商之所以喜欢她的原因。
葛亮高兴的是,精心的设计让吴莫愁这个品牌越来越巩固――但凡出现在镜头下,她便像从广告中走出来一样,一样的红唇,一样的笑容。
回到9月25日电影会上,吴莫愁仍是类似的装束。会在酒店举行,现场音效并不好,台下有些杂乱,她卖力演唱了主题曲。在最后的段落,音乐的余韵中,她手压着蓬蓬裙的裙角,慢慢向台下行了个童话电影里公主的那种屈膝礼,脸上带着孩子般自得的神色――这个动作也是她自己设计的。
图释:
1 吴莫愁手臂上的文身,据说是为了纪念她去世的光头老爸一一个唱反串出身的音乐人。
2 在吴莫愁之前,三星、百事可乐的代言人包括贝克汉姆、碧昂斯、郭富城、张东健、赵薇等。
3 发型:吴氏发型不走百变路线,万年齐刘海是90后最爱,可装嫩,可卖萌,可修饰长脸宽脸各种不规则脸型。
妆容:超越年龄的浓妆。红唇、厚眼线,紧跟国际范儿,招牌动作是嘟嘴眯眼,可狂野可搞怪,多数时候还带着点迷茫。为配合妆容,她的耳坠项链要比别人长、夸张。
造型:身高163cm的吴莫愁身材匀称,只能说初步具备一个明星的基本修养。她的造型师团队为她量身打造了“少女”形象:裙子裁到膝上,舞台装五颜六色,其他时候一律是朋克少女最爱的黑色。
鞋子:她几乎从未穿平底鞋公开亮相,这也是少女心思:长大成人,从穿上10cm的高跟鞋开始。
为什么代言明星越来越多元化
奥美娱乐营销总监 马筱箴
现在品牌与明星的合作方式变得多样,除了让明星拍摄广告片,品牌还有可能参与到明星的电影、演唱会中去,甚至邀请明星代言人拍摄短片、微电影、纪录片等等。品牌与明星的合作不再是单一的平面形象使用,而是将明星作为一个资源平台进行多维度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