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2 03:49:0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秋天的雨教学实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多一些方法,表达更具体
语文备课中我们会思索自己课堂中的问题的价值性,删去一些琐碎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些大问题往往是一节课的主脉络:如庐山美吗?美在哪?荷花好看吗?好看在哪?喜欢北大荒的秋天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这段话好吗?好在哪?……
抛出这样的大问题,常苦恼没有学生给予回应,也特别害怕冷场。可事实上这样的问题连成人也会思考片刻,面对这些问题孩子常会完全失语,即便是有话说也会感到无从说起。为了老师的表扬,激动地站起来说上一通,结果也往往语无伦次。所以,我们应给孩子一个拐杖,让孩子懂得该怎样去表达。
例:《赶海》是三年级下册书中记叙“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全篇围绕一个“趣”字展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龙虾的句子: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奇不起来了。”
——苏教版三下《赶海》
师:读了这段文字,你喜欢这只大虾吗?为什么?(教室里一片安静,喜欢还要理由吗?孩子无从下口)
师:哦,喜欢是没理由的,(孩子们笑笑)。那你读了文字对大虾有点什么感觉?
生1:我觉得大虾超级可爱。
师:你真了不起,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孩子一触即发)
生2:大虾还很威风,你看他摇摆着两条长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师:你也了不起,抓住了句子里的比喻句,就你来学学龙虾那威武的样子。(生表演,气氛热烈,能表达欲望强烈)
生3:我还觉得它挺滑稽的,有点虚张声势,其实没什么本领,还那么威风,我一伸手,一捏,就把它搞定,那时它肯定很狼狈。
师:哎呀,你真是太了不起了,你还知道抓住动词来说虾,而且还能看到画面。
其实儿童在这段文字的体会中,教者逐渐实现了对儿童大问题回答的无痕指导。总结提升以上内容,我们发现大问题的回答需要教者给孩子一根拐杖,让他们有路可走,有方法可行。我相信经历过这样一些问题指导的孩子在回答类似大问题时,他们就有话可说了,因为有了自己的方向:①抓住句子中的比喻和拟人来体会;②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③谈谈句子中的关键词句;④说说仿佛看到的画面。当然即便是我们的孩子用自己的朗诵来表达对大虾的喜爱也是值得欣赏的。这一切的表达会因为这些“拐杖”听起来更具体、更灵动、更是有了生命。
二、多一些想象,表达更美好
有想象的表达是富有生命的。想象会让人的语言美起来、动起来,甚至会让孩子陶醉其中,近而深入地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在千百年来流传不衰的同时,“杏花村”一词更是引发了众多的争议,而牧童的这“一指”更是妙趣横生,读者随着这“一指”,眼前更是个性十足的“杏花村”。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就录入了此诗。
笔者在教授这首诗时实为儿童语言的表达、心灵的成长深感欣慰,在课例中我们巧借字眼“遥指”启发儿童想象,让儿童的想象在情境渲染、情感体验中催发激活,我们感觉到这样的表达是美好的,是动态的,是有生命的。在想象的表达中孩子感受到一个更理想、更美好、更缥缈的“杏花村”,那里有一望无际的花海、迎风招展的酒旗、划起醉拳的酒客…… 近而体会到诗人由思念逝去亲人的忧,转而面对自己美好未来的豁然开朗。
三、多一些角度,表达更灵动
教学中我们也常发现:针对一个问题孩子喜欢人云亦云,应该说这样的表达是无效的,没有思考的,对儿童思维的成长是没有帮助的。我们的孩子绝不能学习鹦鹉,失去自我,失去灵气。因此引导儿童学会多角度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呈现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
即便只是从一个小小的造句做起。
《蒲公英》教学实录:
师:太阳公公嘱咐小种子……,嘱咐是什么意思?
生:吩咐、叮嘱的意思。
师:什么时候你听到过嘱咐?你能用嘱咐说句话吗?
生1:快去睡觉了,妈妈嘱咐我要盖好被子。
生2:我生病了,奶奶嘱咐我要按时吃药。
师:你们说的都是在家里听过的嘱咐,学校里有吗?
生3:考试时,老师嘱咐我们要细心。
生4:体育老师嘱咐我们下楼梯不要拥挤。
生5:兔妈妈嘱咐兔宝宝,别轻易开门。
师:你的想法真特别,想到了可爱的动物。
生6:大树妈妈嘱咐树叶宝宝,秋天的时候别忘记给小动物写信。
……
简单的一个造句,却呈现了灵动的生命个体,孩子在多个角度的激发中思维从家跳到学校,从学校跳到森林,从人到动物植物,这便是多角度的思考表达给课堂带来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