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5 22:18: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司马迁写史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史记》;司马迁;文化原因;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两千多年的历史,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史记》,他在记史体制上也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样本,影响了后来一大批历史学家,最典型的就是对《汉书》著者班固的创作,现代学者余秋雨认为司马迁是二十四史相同体制的总策划。[1]
一谈到司马迁作《史记》,就免不了说到他的《报任安书》。一般认为司马迁作《史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受宫刑之后的“发愤”。他自己曾说:“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但我们不能把这句话简单的理解为他著书是为了给自己扬名立万,洗刷所受耻辱。他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任安自己忍辱活下去的理由是为写《史记》抢得一线生机,不能因为去营救任安使这线生机断裂。就这个意义上来说,发愤著书似乎不是司马迁作《史记》的最强大动力,真正强大的动力来源于众多社会文化原因的结合。
一.家族文化背景下的史官情愫
对于司马迁的家族历史,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做了简单论述,司马氏家族在周朝被任命世典周史,汉武帝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续先祖传统,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文史星历。在司马谈临终之时,他将太史一职的责任托付司马迁:“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予死,尔必为太史,毋忘吾所欲论著矣!”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不敢阙。”这一年,司马迁三十六岁,官至郎中。[2]
司马迁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在故乡夏阳龙门度过了近二十个年头。在这期间,他在这个世代修史的大家庭里接受了不少史学知识,为他日后写《史记》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司马谈死后,司马迁便更加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开始做写《史记》的准备。可以说,在这种背景下,司马迁义无返顾的继承了父业,以修史为己任,并继承了古代史官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
二.社会文化对司马迁的影响
两汉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农业、畜牧业、冶铁业、水利工程、纺织工业有了极大进步,天文学、数学、医药学等一些学科也相应发展。到了武帝初年,经济的繁荣远超战国时期,《后汉书.食货志》概括这时的经济形式说:“至武帝之初七十四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在文化上,汉武帝还“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正因为这个时期文化事业的开放,才为太史公修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材料。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汉皇朝已达到鼎盛时期,统治阶级也在思考:秦朝那样强大,为什么二世而亡?汉王朝今后怎样发展?虽然大汉帝国有它腐朽黑暗的一面,但它自开国以来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果说繁荣的经济和壮盛的国威孕育了司马迁那种海阔天空的浪漫精神和雄伟气魄,那么当时森严的法纪便使司马迁深深感到人性的可怜和被压抑人权的可悲。同时他在这个时期必须回答为什么秦汉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史记》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3]
三.在游历中感受中华文化
在司马迁十九岁的时候,他一家徙移至茂陵。第二年,司马迁进行了一次全国性的漫游旅行,了解和搜寻历代历史传说和各种史料。总的说来,司马迁游历的重点在南方,从长安出发南下襄樊到江陵,渡长江到湘西,再北上长沙,越洞庭,出长江,顺流东下;登庐山,转钱塘,上会稽;吴游观春申君宫室,上姑苏,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过淮阴,至临淄、曲阜,考察齐鲁地区的文化;然后沿着楚汉相争的战场,经彭城、沛、丰、睢阳至梁,回到长安。[4]这是司马迁第一次游历,历时六年。在这途中,他接触到祖国的壮丽河山和勤劳的人民,思考着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感受了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此行最重要的两大收获是采撷到了豪荡之气和获得了历史现场感。
后来,在司马迁担任郎中和太史令时,多次跟随汉武帝巡游各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随汉武帝至甘泉置“寿宫神君”;元鼎四年(公元前113),随汉武帝巡游三河地区,体察民风;元鼎六年东巡,“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元封元年(公元前110)侍从封禅,登泰山……
司马迁一生出使游历的足迹遍布大半国土。在游历中,他不仅关心汉朝,还体察了匈奴、西南夷的情况,注意当时各地的交通经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社会差距等各种问题,这对他写《史记》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造就了后来《史记》的雄浑雅健、逸气纵横的气势。
在《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道出了自己发愤著书的情况,至今,《史记》是司马迁受宫刑后发愤所著这种说法仍然很普遍。查阅史料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早在他父亲还健在时就着手史料研究,司马谈死后便更加有目的地准备《史记》创作,至于李陵之祸则是后来四十八岁之际。[5]遇刑之后,司马迁由太史令变为中书令,幽于缧绁。也就是说在李陵之祸前,首先是生在史官家族的责任感和大汉皇朝的那片土地给了他修史的决心,是意气风发的中华文化给了他忍受身体摧残的动力。在汉武帝和司马迁的时代,同时具有了昌明的盛世和智者的眼光,从这个意义上讲,即使司马迁受了奇耻大辱,但这两种伟大终于得以契合。[6]当汉武帝的土地遇上司马迁的目光,一部伟大的著作便横空出世。(作者单位:西华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M].长沙:岳麓书社,2011.162-169
[2]韩兆琦.史记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1
[3]施丁.司马迁研究新论[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4
[4]张家英.王国维《太史公行年考》补证三则[J].1999.(1).4-5.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正当司马迁全身心地撰写《史记》之时,却遇上了飞来横祸,这就是李陵事件。
这年夏天,武帝派自己宠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广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他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弹尽粮绝,不幸被俘。
李陵兵败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武帝本希望他能战死,后听说他却投了降,愤怒万分,满朝文武官员察言观色,趋炎附势,几天前还纷纷称赞李陵的英勇,现在却附和汉武帝,指责李陵的罪过。汉武帝询问太史令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见风使舵的大臣,尽力为李陵辩护。他认为李陵平时孝顺母亲,对朋友讲信义,对人谦虚礼让,对士兵有恩信,常常奋不顾身地急国家之所急,有国士的风范。司马迁痛恨那些只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他们如今见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夸大其罪名。他对汉武帝说:“李陵只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军奋战,杀伤了许多敌人,立下了赫赫功劳。在救兵不至、弹尽粮绝、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仍然奋勇杀敌。就是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李陵自己虽陷于失败之中,而他杀伤匈奴之多,也足以显赫于天下了。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寻找适当的机会再报答汉室。”
司马迁的意思似乎是二师将军李广利没有尽职尽责。他的直言触怒了汉武帝,汉武帝认为他是在为李陵辩护,贬低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汉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下令将司马迁打入大牢。
司马迁被关进监狱以后,案子落到了当时名声很臭的酷吏杜周手中,杜周严刑审讯司马迁,司马迁忍受了各种肉体和精神上的残酷折磨。面对酷吏,他始终不屈服,也不认罪。司马迁在狱中反复不停地问自己“这是我的罪吗?这是我的罪吗?我一个做臣子的,就不能发表点意见?”不久,有传闻说李陵曾带匈奴兵攻打汉朝。汉武帝信以为真,便草率地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司马迁也因此事被判了死刑。
一、 概要性复述,理清文本
(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之后。)
师: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请从文中找一找。
(生读文)
生:受父亲的影响。
(师板书:受父亲影响)
生:生在黄河边受古代英雄故事的影响。
(师板书:受古代英雄故事的影响)
生:用生命写成的史记。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他受了宫刑,还坚持写史记。
生:他要死的重于泰山,所以要发愤写史记。
师:那就是他自己顽强的意志写成的。师板书:顽强的意志
师:写成了一部怎样的史记呀?
生:前无古人的著作。师板书:前无古人
师: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能连起来说说本课讲了什么吗?
生:本文讲了司马迁受父亲的影响,受黄河边英雄故事的影响,虽然受尽折磨仍然发愤努力,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写出了前无古人的巨作《史记》。
师:真了不起,看着板书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讲出来了,这种讲述课文的方法,我们称之为“概要性复述”。
评析:以纲为纲,把握要点。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每本书上都有要复述的课文,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有。作为教者的我们该如何区分年段的要求正确对待复述课文呢?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新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第三学段(5-6年级)“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既然前面我们把这些做丢了,那么现在就应该从最基本的做起,要求学生的复述从简单开始。
二、 原文复述,加强理解
(在具体分析课文时围绕提纲进行追问)
师:司马迁生在黄河边,从小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从龙门山下呼啸而去,听着父老乡亲们讲述古代的英雄故事,心里十分激动。那他会听到哪些古代的英雄故事呢?
生:项羽的故事
生:卧薪尝胆的故事
生:汉高祖刘邦的故事
师:看来你们读过不少故事,那在第一自然段中,除了古代英雄故事的影响,还有什么会影响着司马迁呢?
生:父亲的影响。
生:自己努力读书,四处游历,积累的大量的资料。
师: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要求复述,前面我们已经进行了概要性的复述,其实还有一种复述叫原文复述,就是对课文进行初步的复述,力求完整、通顺、连贯。现在第一自然段的内容你们基本已经知道了,你能把内容基本上复述出来吗?试试看!
(生自由复述)
(师指名复述第一自然段)
评析:以本为本,潜心读书。
教者利用书上现有的资源,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学生只需看书就能找到答案,以本为本,让学生潜心读书,利用文本,发挥最大作用。这一复述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敢于在班级中大胆地表达。只要勇敢地开口就是进步,是学生表达交流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三、 创造性复述,尊重独特体验
师:受父亲的影响仅仅因为父亲是掌管修史的官员吗?
生:不是的,还因为父亲临终时的嘱托;
师:父亲怎么说的?
生:父亲泪流满面地说:“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从这句话,你能读出什么呢?
生:父亲的遗志,司马迁是不能放弃的。
生:古时候,是家长制的社会,父亲的话是不能不听的,所以,司马迁一定要写完史记。
师:你对历史还挺了解的。那你能把父亲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吗?
生:声音低沉,缓慢地,带着哭腔读‘我死后,朝廷会让你继任我的官职,你千万不要忘记我平生想要完成的史书哇!’
师:读得真好,那此时司马迁会想到什么,又会说什么呢?
生:我一定要完成史记,不要辜负了父亲的希望。
生:我一定要完成史记,不能让父亲在地下不能安息。
师:是的,司马迁就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努力写史记,可是正在他专心致志写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李陵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宫刑。宫刑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生:宫刑是一种非常残忍的酷刑,不仅伤身体,还摧残人的精神。
生:汉武帝真霸道,不帮他修史记了。
师:你真可爱,史记是帮汉武帝修的吗?
生:他是皇帝,他对司马迁行了宫刑,别的大臣肯定看不起司马迁了,难怪司马迁要自杀。
师:司马迁为什么还要发愤写史记?
生:他想到了父亲的遗志。
师:是的。父亲临终遗言作为儿子的司马迁是不能忘记的。还有吗?
生:他想到了人生的价值。
师:什么价值?
生:“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要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生:从两个一定和两个感叹号,我读出了司马迁完成史记的决心。
师:你真会读书!
生:从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知道了司马迁是一个非常有志气的人,他要自己死的重于泰山。
师:是的,在司马迁这种意志的坚持下,他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精力,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师:学到这儿,同学们对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了很多了解,刚刚交流时不少同学有自己的想法。复述有一个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要求对原文了解的比较深入之后,加上自己的理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给文章“添油加醋”进行适当删减,加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语言,使文章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你能根据我们今天的所学,适当增添些自己的东西进去吗?不要紧张,能创造性复述的就创造性复述,不能的可以仍然用原文复述,请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复述全文。
(生试着复述)
评析:以本拓本、个性发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了解和掌握史学家司马迁和《史记》;《史记》的价值和影响;乐府和乐府诗;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等知识
通过对司马迁写《史记》的史实学习,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
通过欣赏和想象秦陵的地下军阵,感受当年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起开拓进取的精神。通过欣赏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认识到这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文物鉴赏力,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
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秦汉时期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它也是秦汉时期文化极度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史学方面的《史记》,文学方面的汉赋、乐府诗,雕塑艺术秦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秦汉时期,我国史学、文学、艺术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著有不朽的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乐府诗的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重点分析:
1.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写史十分注重史料的真实性,文笔生动,体例完备。司马迁严谨治史的精神也为后世的史家所效法。《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成为我国历代王朝编写史书的典范。
2.秦皇陵兵马俑
这组大型艺术群像,气势磅礴,艺术表现手法高超,人物形态逼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地下艺术宝库,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这些文物古迹也反映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高超的科学技术、分析水平。学生应该重点掌握。
难点分析:
1、对纪传体这种史书体例的理解
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史书的接触较少,没有完整地读过几本史书,很难体会其中的差别;甚至连这些名称都没有听说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2、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观客观因素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政治稳定,文化也有新发展,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另外,司马迁出身于史官家庭,从小耳濡目染,对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有一定的影响,加之他本人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为了写成《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史记》一书。通过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成才意识及顽强的意志品质。
教法建议
一、司马迁和《史记》
1.教师讲解纪传体体例和通史的含义,并注意其与编年体体例和断代史的区别。
2.学习运用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通过小组讨论“为什么司马迁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说出从中受到的启示和感想。
3.《史记》的价值和影响,要从《史记》的写作特色入手,并引用鲁迅的话:《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秦兵马俑
1.建议运用一些图片或音像资料展示,使学生感受到地下军阵的壮观,并通过语言描述出来,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提问:“秦始皇为什么把如此规模巨大的军阵埋在地下、他的陵墓附近呢?”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学设计示例
昌盛的秦汉文化(三)
--史学、文学和艺术的大发展
教学重点:司马迁和《史记》;秦兵马俑
教学难点:纪传体史书体例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提问:1.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著作?2.佛教传入的时间?3.道教兴起的时间?总结引入史学、文学和艺术。
一、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西汉人,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著作《史记》。其体裁纪传体,纪指皇帝的传记,传指将相和名人的传记。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二三千年的历史。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为什么能写出这样一部史学巨著?(让学生阅读书上内容,然后进行总结。)司马迁编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巨著是多方面原因促成的。要深人探究司马迁著《史记》成功的原因。①时代的呼唤。西汉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经"文景之治",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进入极盛时期。这是汉朝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怎样才能长治久安,避免秦亡的悲剧重演,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时代呼唤一部能总结前人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的历史巨著问世。②家庭的影响。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朝的太史令,即汉朝的史官,很想写一部历史著作,遗憾的是他的愿望还没有实现就病逝了。司马迁著《史记》,也是为了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③丰富的历史知识。司马迁20岁时,到全国各地游历,收集到大量流传在民间的珍贵史实,为他著书立说提供了丰富的资料。④发愤著书。司马迁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处以重刑,面对严酷的现实,他不仅勇敢地活了下来,而且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著作。
在史书体例中,最常见的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它们的特点是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纪事本末体以记事为中心。注意区分通史和断代史。
二、乐府诗
"乐府"为汉武帝时期始设的音乐机构,搜集各地民歌,经加工配乐,称为"乐府?quot;,其特点是形式朴素,语言清新活泼,感情真挚。西汉时乐府搜集各地民歌共有138篇,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四十篇。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
三、秦兵马俑
秦汉时期艺术成就中的雕塑以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代表。
让学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的内容:第一,秦陵兵马俑的发掘;第二,秦陵兵马俑的壮观和宏大;第三,秦陵兵马俑的价值和发现意义。秦始皇陵位置:陕西省临潼县;规模:大(骑、步兵俑7000多件,陶马600余匹,战车100多辆)
而它的作者正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
读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文章,司马迁的精神令我感慨万分,他没有被命运击垮,抱着自己坚定的信念,用了整整13年时间,写成了这52万余字的辉煌史书。这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如果将司马迁换成我们,受了酷刑后在监狱呆了6年,这种痛苦我们能体会吗?想想吧,司马迁是多么的伟大,顽强!
当然,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事例,如:谈迁二写《国榷》,左丘明双目失明写《国语》,孙膑割骨写《兵法》……他们跟司马迁一样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关键词:《史记》 文学批评 金圣叹 评点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91-02
一、关于《史记》文学批评的发展
《史记》的文学价值的发现比其史学价值发现得晚。学界普遍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的真正研究是在明代开始的。明代关于《史记》的研究出现高峰,有大量的史评与史抄,还有各类辑评,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凌雅隆的《史记评林》。王世贞曾为其作序,将《史记》评价为“良史至文”,并且认为《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一样重要,要两方兼顾。而之后的著名文学家金圣叹更是独辟蹊径,为《史记》的文学研究开辟了新视角、新方向,其将《史记》列为“六才子书”之一,与《水浒传》《西厢记》《庄子》《离骚》《杜诗》并列。
而《史记》研究与评点在明代之前也从专门的史书研究向文学作品研究过渡。
两汉之际,《史记》研究与评点还更多地站在历史叙事的角度,关注的主要还是史笔,不是文笔。但是也有个别文学家或文学批评家认识到了《史记》的文学价值。比如班固在其《汉书・公孙弘等传赞》中曾云:“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倪款;……文章则司马迁、相如;滑稽则东方朔,枚皋;……;其余,不可胜计!”①此处班固将司马迁与司马相如归于一类,重点突出了《史记》的文学性,在当时是不多见的。
唐朝时期,《史记》的史学地位确立,《汉书・艺文志》以《史记》为正史之首。而《史记》的文学地位也正在提升。韩愈等文学家们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出效仿先秦两汉的散文,其中就提到《史记》的文学价值。古文运动将《史记》作为学习的模范,但是这种模仿与学习功利性还是很强。同时唐朝人也同样注重学习《史记》的文风,唐朝恢弘大气,注重修史,同时也喜爱《史记》壮阔的风格。柳宗元称赞《史记》文章“峻洁”,韩愈评其“雄深雅健”。
宋代开《史记》文学评论风气,从文学角度点评《史记》,研究其表现手法、文学形象。欧阳修是师法《史记》最经典的人物,苏轼曾经评价其“记事似司马迁”。而苏洵发现了《史记》经典的“互见法”,即在本传中展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展现此人物的其他性格。北宋文人马存长于史论政论,写就《赠盖邦式序》中重点探讨了司马迁游历经历对于《史记》文风的影响,其中的“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 的观点影响了后代的《史记》研究。
元代是久负盛名的戏曲时代,《史记》中的故事与传记被改编成戏剧,在当时有助于史记中的文学历史知识的传播。元代是少数民族执政的时期,汉人知识分子的地位低下,做《史记》研究的不是很多,没有著名的专著出现。
明清时期“《史记》热”形成。如上文所说的明代的史抄与史评风靡一时。原因之一就有明代前后七子派与后来的唐宋派提倡的不同程度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运动。对于《史记》文学研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大文学家金圣叹,其研究《史记》的方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金圣叹将《史记》这样一本大众眼中的史书,当作一本小说来阅读,来点评,将其观点收录在《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中,在《史记》评论界有不小的影响。
二、金圣叹评点《史记》
金圣叹在《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中点评了《史记》中的五篇文章的节选,分别是《项羽本纪赞》《孔子世家赞》《伯夷列传》《酷吏列传序》《太史公自序》。金圣叹将《史记》当成小说来解读,将《史记》的文学价值放大,并且其评论方法也是前人的集大成者。之前的凌雅隆、李贽等也对《史记》的文学批评研究有一定的建树,而金圣叹则直接将其列为“六才子书”之一,提出了惊人的见解并且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其研究《史记》的方法着重于文学笔法,不看重史学笔法,让人耳目一新。
金圣叹在《项羽本纪赞》中做了如下评点:“此断项羽全不师古,其亡固宜。只是起于暴兴,却是何故?凡作一扬三抑。注意正在豪杰‘不可胜数’句。言除却重瞳,更不可解。”②(《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
原文中:“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字’,又闻项羽亦重瞳子。”③(《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此处评点认为《项羽本纪》通篇声势浩大,但是在夸奖项羽的时候,却只是说其目重瞳,此处运用夸张地手法言明司马迁写《史记》时使用的写作手法之一,夸张描写。原文中先写项羽“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候,政由羽出,号为霸王。”④此为评点中“一扬三抑”中的“一扬”,而后文紧接着叙述“……难已”这为第一“抑”,接着“……过已”此为第二“抑”,“岂不谬哉!”这“一扬三抑”,展现了《史记》叙述手法的高妙之处,描写人物时充分展现人物性格,让项羽这个历史人物鲜活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其文学价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又如金圣叹在《孔子世家赞》中评点:“赞孔子,又别作异样淋漓之笔,一若想之不尽,说之不尽也,所谓观海难言也。”
此评点中专门指出司马迁善于炼字炼句,文章通篇布局,有理有据,情节以及发展顺理成章。原文中有:“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此句承上启下,是本段中的过渡句,此句前文写所见的关于仲尼的事物与景象,内心充满了敬仰之情,而此句后引出关于仲尼的评论与所思所感,引发司马迁结合自身经历的感慨。全篇布局合理恰当,让读者阅读时有顺着台阶而上的寻觅之感,不会枯燥无味。
除此之外,金圣叹还对司马迁写《史记》所寄托的感情进行了评点,认为其情感之深沉真挚,既体现在《史记》中的人物身上,又体现在行文的过程中。金圣叹赞美其隐忍以成就功名的深沉情感,并且对此类人物有着极高的评价:“弃小义,雪大耻”。在评价《伍子胥列传》中评点伍子胥“隐忍是烈丈夫”;并且在《越王勾践世家赞》中赞誉越王勾践隐忍成就大业。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所以对此类人物有极大的赞誉之情,这也是司马迁文化复仇,发奋著书,著书立说的体现。体现了《史记》中蕴含的情深似海。
《史记》的文学批评的发展经历了各朝历史,到金圣叹这一独辟蹊径的评论家,已充分让读者认识到其“无韵之离骚”的本质,《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其史学价值一样熠熠生辉。
注释:
①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3:256.
②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
③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6.
④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03:167.
⑤金圣叹.金圣叹评点才子古文[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118.
参考文献:
[1]宋秀秀.金圣叹评《史记》之“精”――金圣叹理论对阅读《史记》的启发[J].宜春学院学报,2014(2).
你有成语词典吗?如果有,那就请你先查一查“好学深思”吧。有这个成语吗?哈,我去书店买成语词典,就是先去找“好学深思”。我发现不少成语词典都把“好学深思”给开除了。随意开除“好学深思”的词典也被我刻意开除了,我买下的那一本词典是收录了这个成语的。也许那些不收“好学深思”的成语词典自有他们的道理:这个成语并不常见,意思却简单明了,不需要专家解释,关于“学”和“思”,先于司马迁几百年的孔夫子已经“日”得很好了――你知道的,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过,太史公司马迁说自己“好学深思”的时候,是对孔夫子和他的儒家有所不满的,那倒不是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得不精彩。也不单单是对儒家不满,他对诸子百家都不满。这是因为司马迁在写《史记》的开篇《五帝本纪》时发现,尽管自己作为“国家图书馆馆长”读尽文献档案,很久以前、一直以来就有人谈五帝,可是讲五帝的书太少了,讲得好的就更少,要么干脆就“开天窗”――不记,记了的也写得不好。比如孔子谈五帝,儒家的人都不当回事。这让太史公不得不亲自参加田野调查,跑了很多地方去收集资料,寻访各地长老前辈听他们讲五帝的故事。你想想,两干多年前的交通是很不便利的,又没有飞机火车,如果不是秦始皇已经规定了“车同轨”,路的宽度都不一样的。那样的话,司马迁的马车岂不是要经常翻车?毕竟司马迁生活的时代离秦始皇时代并不算太远,而秦朝很快就亡了国,有没有完全“车同轨”可能还是个问题呢。即使“车同轨”了,那时的马路也不像现在的高速公路、国道,路上的坑洼会很多的。也不知道司马迁有没有遇到这样那样的车祸。不过去各地考察然后再来搞创作着实太辛苦,是不如“宅”在办公室整理整理资料来好学深思一番轻松愉快的。
我觉得太史公司马迁说“好学深思”,不仅仅只是自我表扬一下,说自己整理、撰写这个《五帝本纪》以及整个《史记》多么辛苦,他似乎还在讽刺时人以及后人太浅薄。心高气傲的司马迁担心读者太浅薄, “浅见寡闻”,没有“好学深思”,也就不可能“心知其意”,这样会看不懂他忍辱负重写出来的《史记》的。司马迁在另外的地方就说过要把《史记》“藏之名山”,等后代的“圣人君子”去看。这样看来,如果我们这些人不“好学深思”,司马迁会认为我们没资格读《史记》的。
“心知其意”了,我们也要学着“好学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