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30 22:23:2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前社会生产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对应用性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尽快解决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充实、实验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主要就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探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新路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
一、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多,这对应用性本科院校如何更好地加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尽快解决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规划、课程体系构建、师资力量充实、实验环境优化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水平,为社会生产输出更多优秀专业人才,是广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管理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课题之一。
二、科学确定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向
随着外部发展环境和用人企业现实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该不断调整自身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方向,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更加体现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不断适应社会生产的需求,使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首先,在专业打造方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要紧扣国家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需求和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前沿科技,主要以电子信息理论、计算机科学等作为学科基础,以电子信息工程应用技术为重点和突破口,面向全社会培养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打造上要突出实用性、应用性和科研性的诸多特点。其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高端人才,在人才培养上,要加强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仅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不仅仅要满足于学生们实现顺利就业,更要面向实现顺利就业和个人实现良好发展两个方面,不断增加人才长远发展的后劲和内涵。
三、科学确定专业课程体系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上,必须要抓住理论与实践并重这一关键环节,既要重视理论课程的教学,更要突出实践课程的应用性,二者不能有所偏废。理论的主要课程要紧紧专业建设需要,以高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路技术、程序设计、自动控制原理等相关理论和应用技术为主。而在实验教学方面,则要更多地体现应用型特点,主要实验课程可以计算机概论实验、程序设计语言实验、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实验等实验为主。并且在教学考核方面,注重加强毕业实习、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考核。而且课程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根据学科建设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心理需求等,随时进行课程调整、完善,并且可以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在夯实学生理论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领域的扩展,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总体提高。第一,不断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构建和提升,当前,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并逐步加以解决。一要尽快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水平。从大多数应用性本科院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来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均衡,无法满足日常教学和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在这方面必须要加强专业能力建设,不断增加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数量。二是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一个专业的建设不仅仅需要教师的整体努力,更需要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道德修养好的优秀人才来带领,通过对优秀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不断增强各个专业的自我建设能力,提升专业的科研水平。三要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的专业,很多在职教师虽然理论水平高,但是实践教学的能力并不突出,在这方面,就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可以通过面向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兼职的优秀教师,利用他们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特长,丰富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力量。第二,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力度。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要牢牢抓住两个环节。一要加强校内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提升自主科研水平。在这方面,学校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及时更新学科的实验设备,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标准,要立足专业发展前景,努力把专业实验室建成既能满足日常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能独立完成专业的科研任务,并逐步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专业实验室,不仅满足校内教学和科研的需求,也可以面向社会提供科研服务。二要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借助外部力量加强实践教学水平。需要看到的是,随着企业用人标准的提高和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单靠学校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现实需要的。因此,在这方面,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可以通过与优秀的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养等方式,输送大批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借助企业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学校也可以通过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的问题,不断对专业课程进行调整,不断满足社会生产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根据外部环境发展和专业前沿技术不断进行完善和调整,需要抓住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构建、师资力量培养等各个环节进行努力,需要不断抓住实践教学这个关键环节,最大限度地突出专业应用型特点,不断提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整体水平,实现专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仁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J].无线互联科技,2016(18).
>> 浅谈高职电子专业的C语言教学 信息类专业C/C++语言教学规划 电子信息类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探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浅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 EDA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刍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中Proteus软件的应用 浅谈电子信息专业中的教学模式 数学专业C语言教学浅谈 面向工程教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 项目教学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教学初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c语言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简单案例在C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在沿海大城市,电子信息类工作中DSP最有前途,接下来就是C底层开发和ARM单片机,本科毕业5年后平均工资都有1万元左右。可见,现在不再是“学好数理化,走到哪里都不怕”的时代了,而是“学好C语言,走到哪里都不怕”!
2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的C语言分布情况
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C语言分布主要体现在《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专业必修课,以及《DSP技术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专业选修课中的实验以及课程设计中,毕业设计中也广泛体现。这些专业课涉及到的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处理芯片等,内部都有核心MCU,因此对MCU编程选用C语言进行编程,如《信号与系统》采用的是Borland 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要求的是C51,《DSP技术与应用》采用的是CCS2.0软件,《嵌入式系统及应用》采用的是标准C。以《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为例,共开设6个实验,其中1个演示性实验、1个验证性实验(软件)、3个设计性实验(分别为2个硬件实验,1个软件实验),以及1个综合性实验(硬软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占实验总数的50%。《信号与系统》课程开设了三次实验,要求进行信号的合成与分解,采用C语言实现。《DSP技术与应用》开设四次实验,全都用C语言实现。将这些课程的实验或课程设计做了一个统计,C语言程序设计占实验总数(含课程设计)的64.7%。可以看出C语言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中所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3 C语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的支撑作用
4 C语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不足分析
C语言最大的优点是用户不需要了解控制系统的指令系统,以单片机为例,用户仅要求对单片机的存储器系统结构有初步了解。同时C51编译器对寄存器分配、不同存储器的寻址及数据类型处理等细节自动管理;程序可读性好,移植容易。用C语言来编写目标系统软件,会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且明显地增加软件的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从而研制出规模更大、性能更完备的系统。缺点是占用资源较多,执行效率没有汇编高。例如:对于目前普遍使用的RISC架构的8bitMCU来说,其内部ROM、RAM、STACK等资源都有限,如果使用C语言编写,一条C语言指令编译后,会变成很多条机器码,很容易出现ROM空间不够、堆栈溢出等问题。而且一些单片机厂家也不一定能提供C编译器。
而汇编语言是一种用文字助记符来表示机器指令的符号语言,是最接近机器码的一种语言。其主要优点是占用资源少、程序执行效率高。
因此,使用C语言开发单片机系统或者其他控制系统,则有助于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实现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有利于学生编程思想的培养,而汇编语言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控制器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例如在学习单片机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的一章时,运用汇编语言就比较好,特别是CPU内部专用寄存器的讲解。而在定时器与中断系统这一部分的介绍时,利用C语言比较好,程序简单明了。
5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C语言的特点、发展及分类,并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对单片机、DSP、嵌入式等课程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进行了统计,并举例说明了C语言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的影响及支撑作用,表明C语言教学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然后,分析了C语言目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将C语言与汇编语言进行融合教学的思想,以期作为参考。
【参考文献】
[1]龚丽.浅谈高职学院的C语言教学[J].广西轻工业,2010,12:99-100.
[关键词]专业教育 电子信息工程 职业影响 大学生
[作者简介]李磊(1981- ),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电子信息工程类专业教学管理。(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7-0139-01
长期以来,高校的本科教育将培育研究型、学术型的人才作为主要目标。近年来,在“设计性”“综合性”的口号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对实践环节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然而,盲目地增加实验课程的设置,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形势和问题。如何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教育,改革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新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职场上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缺乏职业发展的潜力。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教材内容宽泛,不能适应当代电子信息工程的发展状况。当前,课程设置获得了重要的改进,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更新为晶体管和集成基本单元电路;数字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也以各种逻辑门电路、集成器件的功能及其应用为主。然而,其课程比较宽泛,理论深度不够,理论与IT产业的发展情况不相适应,使得学生感觉知识掌握宽泛,对工程实践有些不知所措。另外,当今电子信息技术也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教材更新也不能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
2.实践环节难以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长期以来,实验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比较少,依附于理论课而存在,课程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不能体现工程设计中的原理和方法,更不能体现现代电子技术的趋势。然而,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许多高校意识到“设计性”和“综合性”的重要性,纷纷将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发挥到空前水平,但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实践教学的名目种类繁多:创新性实验、延续性实验、设计性实验、课程设计以及校级、地区级、国家级的电子竞赛等,不一而足。当前高校从“重理论、轻实践”的极端转向“重实践、轻理论”的另一个极端。课程设计、实验课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水平在缺乏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并没有得以提高。
3.教师的适应性不足。在信息化的浪潮之下,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新之快令人感到振奋、茫然。教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也难以适应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活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新技术的理解、掌握有待加强,其知识更新的速度慢。年轻教师虽然对前沿理论了解较多,接受新知识、新技术速度快,但是比较缺乏系统设计的实践。一般的教师都是毕业之后直接任教,并没有参与过产品、系统的研发、设计,对实际问题的处理缺乏经验。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在职业市场的现状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人才,然而适应市场需求的总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现阶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暴露出许多问题。(1)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对电子信息工程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工程的创意和工程人员的创新精神是显示工程水平及其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创新是工程取得优势地位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2)综合素质较低。在传统的认知下,教育界和社会大众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是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求已经突破了这一范畴,更加强调其品格、文化和社会交往方面的综合能力。根据调查,有近1/3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强信息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可见目前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有待提高的。(3)实践能力和水平不高。工程的实践性是其主要特征,然而,由于教育现状的制约,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较弱,理论水平高于实践能力。这对社会工程实践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束缚。(4)专业技术不强。电子信息专业技术是电子信息从业人员的生存之本,然而在从业的过程中,许多工程人员并不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电子信息技术能力不强,在工程实践中的其他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的主要措施
1.改善课程建设。新世纪我国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必须具备坚实的电子技术、数理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技术,掌握最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及其处理技术。改革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选编、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控制等领域,以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课程电子电路、信息系统控制、电磁场合计算机为依据,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首先,建设特色课程体系,优化学科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基础理论的掌握。注重在专业上保持特色,如同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的倾向于气象特色例如气象电子,有的具有广电特征。通过特色专业的培养,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工程实际开发能力。其次,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其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综合毕业设计等层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扩展电子信息工程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能仅仅将电子信息工程人员作为单纯的技术性人员对待,要充分认识工程实践的系统性、人文性和整体性特征,将人的因素看作工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推进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教育,要将其内容做出区分,划分为人文社科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注重培养人才的价值理性和知识理性。当前,工程实践的复杂性和社会性特征日趋明显,所以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基础理论,还要培养其多学科的综合知识整合能力。在技术成为社会的基础手段的前提下,综合知识与技术性相结合就是教育的必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信息化、工业信息化的趋势。
3.合理关注学生实践环节,改进毕业设计方式。当前,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关注已经提升至空前的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改善学生实践环节的薄弱,提高其动手能力,这是教育改进的基本手段。然而,由于对实践课程的尤其重视,导致教育教学走进了另一个极端。近年来,实践课程的种类名目繁多,从校内竞赛以及各种层级的竞赛,到各种实验设计;从综合型课程到毕业设计,数不胜数。关键的理论教学却又被轻视,许多实验性课程并不能真正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课程应该以学生为导向,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前提下,多做验证性实验,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来设计实践课程。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的必修环节。一直以来,毕业设计的制作仅仅给予三个月时间,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在日常实践课程中,不少学生利用“Matlab”做设计,甚至在毕业设计中也贪图省事。在这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显得尤为重要,应改变这种不良的作风。推进电子信息工程教育,要从学生的学习抓起,可以鼓励高年级学生到企业做设计开发,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日常的学习、实践同毕业设计相结合,切实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建设专业导师制度。在本科设置专业导师,早在21世纪初我国就有高校做出了尝试,比较突出的有梧州学院等高校,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专业导师制是以骨干教师为带头人,针对本科生自身特点和学习能力,给予个性化指导的一种教育管理模式。近年来,专业导师制不仅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水平,实施因材施教,而且把科研与课堂教学以及实践课程结合,引导学生增加社会人文涵养,强调通过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多学科促进工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全面学习的观念和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专业导师制的重要内涵。本文认为,专业导师制更应该发挥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结构,教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将人的价值理性因素发挥到工程设计的实践,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3).
[2]王欣,田雨波,李锋,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2012(10).
[3]夏哲雷,肖丙刚,王秀敏,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6).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TN0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244-01
1 完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措施
1.1 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科主干课为核心,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和更新内容。在对电路系列课程和计算机系列课程实施改革时,要求既要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相适应,又要与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生产第一线专家对课程内容设计的建议,同时考察兄弟院校,参考往届毕业生的意见,最后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分析、讨论,明确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内容,改善课程体系结构。
1.1.1 建立基础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体系
基础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让从未接触过电子技术的学生学习、了解电子元器件基本知识、基本单元电路工作原理和电子电路分析方法,掌握电路计算机仿真程序的应用方法,熟悉以简单单元电路为核心组成的实用电路工作原理,接触电子技术应用的系统概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包括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通信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能够学习、掌握一些实用性、先进性较强的电子领域新技术与实验手段,逐渐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借助计算机和实验设备,进行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电子系统设计与实现。这部分课程的内容包括: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可编程器件、DSP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
1.1.2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工程实践能力
整个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均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大量的实验和课程设计,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PLC可编程器件、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技术应用、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的理论课学时和实验学时可以按1.5∶1的比例来配置。除了以某个具体计算机作为背景机的教学方法,并应该加强综合性实践环节,即一门计算机课程除有适当的实验教学外,还加强了EDA实验,进行系统性实验,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从而能进行集成电路设计的实验。
1.2 加强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已使得计算机技术成为各学科专业不可缺少的工具和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计算机技术联系最为紧密。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对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软件和硬件技术开发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其本科教育中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开发应用计算机的软件设计能力。因此,学生应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除了会使用已开发的软件包外,还应对已有的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或直接利用某种高级语言进行设计开发,也能从事控制电路、接口电路等方面的设计与调试工作。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基础尤为重要,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关系到能否达到培养目标、能否适应电子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1.3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强化开放实验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确保开放实验教学质量。开放实验教学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在开放实验教学过程,既坚持“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满足学生课内外的要求,又及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对于课程内规定完成的实验,要采用提前集中授课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预习后,在网上预约实验时间。计算机管理系统及时为学生排位,根据学生的实验记录各种相关信息,供教师和学生查询。针对开放实验后可能会存在学生抄袭实验数据、实验报告等问题,要建立实验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机制。
参考文献
[1]林训超.浅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特色[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7, 29(2): 102-106.
[2]杨东晓,黄爱苹等.信息类优势专业整合与建设的实践[J].中国电子教育, 2006,(3): 28-32.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TN20-4
一、引言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随着我国微机事业的发展,目前微型机在我国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办公自动化等领域已得到迅速发展。社会需求旺盛,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果不能及时改革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手段,教学质量就无法保障。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理论课内容陈旧、授课手段单一,实践内容少,与迅猛发展的现代电子技术严重脱节。大多以理论课讲授为主,学生动手实践机会较少。课程内容陈旧,主要是《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讲课内容以模拟单元电路和中、小规模数字集成电路为主,与目前IT产业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高速发展和应用的趋势严重脱节。讲课效果较差,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知识实践中用不上,实践中需要的知识没学过”。2.各门课授课内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目标。有的课理论太多与现代技术联系不紧密,有的课内容与其它课有重复,从总体来看,培养目的比较分散。3.一方面授课的内容与最新发展的技术严重脱节,一方面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得不到优化和充实,易造成老师不敢多讲,学生不愿多听、动起手来什么都不会的恶性循环局面。4.实践环节内容手段比较单一,实践环节只让学生了解及掌握最基本的东西,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在创新性方面缺乏必要的内容。
三、教改的具体建议
(一)改革教学方法。利用校园网与多媒体技术,开发多媒体课件,建设网络教学与辅导系统,进行网络教学、答疑、测试、练习、作业提交、通知下发、学习资源共享、网络学习交流、网络前沿知识获取等。把实践课题分成不同的课程类型:项目中心类型、任务中心类型、问题中心类型、训练中心类型、体验中心类型、案例中心类型和复合类型等。例如单片机的实践训练就采取“任务中心”、“训练中心”和“项目中心”相结合的复合型教学方法,以完成一个实际课题为中心,带动训练和项目,学习相关知识。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要相应改变,强调进行素质考核与技能考核,减少知识的记忆力考核。实践类课程的笔试一律开卷考核,允许学生使用任何工具和仪器。有些实践课程可以进行分段考核和实时考核。
(二)改革课堂教学。明确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利用形象比喻法,加深内容理解。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边理论教学边进行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掌握理论。例如,在讲解芯片引脚图和芯片的内部结构图时,可在课件中通过点击相应文字或按钮来控制这些图片的显示或隐藏,并在图片旁边显示文字说明或语音提示,从而增强图片的可读性,增加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本课程有一些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初次接触时会觉得很难弄明白,实践证明,凡是比喻恰当的地方,学生就容易掌握,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探索和联想,课本中许多枯燥、抽象的问题都能与生活中的事情联系起来,从而使它们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接受了。
(三)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突出实践教学份量,建立起一套模块化、组合型、进阶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环节,设置课程设计、综合系统设计、项目设计、电子实习,电子实习由学生设计并制作产品,要求从性能设计到外观工艺设计等,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确保实践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岗位实际需求全面接轨,构建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电子大赛。
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从而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从而使整个课程体系中学生的基础理论得以加强,也更加强调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也得到了体现。在新的环境下,专业的培养模式将从原来单一的校园培养,逐渐扩展到由校园、社会与单位合作培养。通过与校外单位的合作与联系,结合气象行业的历史渊源,分别与校外单位签定合作协议,从教学、科研、人才输送、信息交流等几个方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电子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即使有好的教学计划和一流的实验实训设备,也实现不了培养合格的学生的目标。采取定期派教师下企业顶岗、把实践操作能力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鼓励教师取得技能证书、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在教师中形成“技高为荣”的良好氛围,努力培养一支既能教动脑又能教动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打造一支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足、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五)注重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
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计算机的内容虽有独立性,但在很多情况下已很难将计算机技术单独分离出来,其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十分紧密,并逐步走向融合。因此,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衔接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融合性,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验教学中多结合计算机技术。例如,在《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实验中可让学生自己编程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很好的计算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博琴.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林训超,浅谈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建设改革特色[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
姓名: 王亮 身高: 181cm
性别: 男 就业时间: 2010-11-15
民族: 汉 学历: 本科
生年月: 1987-04-01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籍贯: 上海 现居住地: 上海市
婚姻状况: 未婚 手机: 139*********
身份证: 3302********* E-mail:
个人主页:
自我评价
具有丰富的编程经验,扎实的C++基础,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及实习经验,并且掌握多种编程工具及编程语言。本人学习成绩优秀,多次获得校级以上的奖学金,参加全国性质的比赛也取得丰硕的成绩。学习能力强,对新知识能迅速掌握。善于思考,有主见,主观能动性强,上进心强。有恒心及毅力,能够在高压力下进行工作。有责任心及集体荣誉感,与人能和睦相处。
求职 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上海市
期望工作行业: 电子、机械
期望工作职位: 电子工程师、
期望工作待遇: 面议
到岗时间: 面谈
工作经验
***上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实习生
主要在Linux下从事一个大型多人网络游戏的后台开发。独立开发其中的转发服务器、名称服务器及家族数据库服务器,以及参与游戏逻辑服务器的开发工作。 某知名软件研究院 无线与网络组(W&N) 实习生
从事基于WARP、SORA等的软件无线电系统的搭建与性能测试。协助完成基于Windows mobile的移动社交系统。
***上海××网络公司研究院 实习
主要参与电信交换网的网络规划,如软交换、智能网等的规划。
教育背景
***2008 /9--至今 复旦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硕士
推研到复旦大学无线中心。无线通信工程,高等数值分析,应用信息论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现代通信新技术,数据挖掘: 理论与算法,现代信号处理,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无线自组织网络技术,基于内容的视觉信息检索研究生阶段主要在实验室从事无线通信的方面的项目,以及在微软亚洲究院及腾讯实习。
***2004 /9--2008 /6 复旦大学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数据结构、C++、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图像原理、图像分析、Matlab高级编程随机过程、微积分、几何与代数、复变函数、数值分析、概率论量子力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系统、FPGA、通信电路、微波原理、电路原理、电磁场与波、现代通信原理、离散时间信号处理毕业设计做的是无线自组织网的路由设计,并在智能手机上实现了自组织即时视频通信的系统。
二、实习要求:
1.了解计算机通讯网络及企业内联网的构成和配置,掌握所接触信息系统(软硬件)的工作原理,结构,安装,及故障识别方法,熟悉基本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系统规划软件和网络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2.了解服务器、交换机、Hub、网卡、光纤和粗细缆的功能,安装,维护及使用方法,了解它们选型的一般原则及对应的网管软件使用等。
3.了解所在企业信息流的组成,即供应链、产品链,资金链、信息链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形成企业信息系统和计算机通讯网络的整体概念。
4. 通过讲座、参观,了解通讯及网络技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的发展情况、使用情况、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情况。
三、实习内容:
讲座(1)金杯CIMS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2)大显网络集成工程建设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讲座(3)铁通光纤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时间、地点、报告人、单位、报告内容、专业认识和体会
注:侧重内容:通信设备、方案设计、设备选型、组网、内容总结、心得
实习单位(1):沈阳铁通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局域网的组成、光纤通信
实习单位(2):沈阳汽车制造厂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注: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络、管理网络、企业生产信息管理集成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实习单位(3):大显网络工程公司
时间、地点、参观单位简介、参观过程、情况总结、心得
侧重内容:企业生产流程、控制网和管理网集成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功能、实现、应用情况
注:
(1) 实习报告分为封皮和实习报告正文(封皮应表明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报告正文如果较长,可以加目录;也可以不加,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
(2) A4纸,正文小四号字,宋体,标题四号字,加粗,单倍行距
(3) 讲座报告和实习单位分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