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8 12:42:5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师德师风建设制度

篇(1)

新时期下,我国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迫在眉睫。本文着重分析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从制度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参与学生工作三个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师风 现状与对策

2012年党的十报告中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里提到:“新时期,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一内容的提出既延续了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广大教师完成使命的期望,也对中国各层次学校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提出的“中国梦”中,进行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实现途径之一。因此,“如何建设师德师风,建设什么样的师德师风,”是新时期高校内涵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是新时期各高校的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

一、师德师风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师风是两个词语的组合,即师德和师风。所谓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品质或其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所谓师风,则是指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即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行为和风尚风气。师德师风对教师来说特别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二、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现状与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高校数量为2845所(统计日期截止到2015年5月21日),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53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高校数量较2014年相比,总数大增307所,超过八成是民办高校。大量新增高校对于教师的需求增加,从而在选拔考核新进教师方面要求就会降低很多,进而导致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出现问题。目前来看,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总体良好,但个别高校尤其是民办和成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仍然不尽人意,形成此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部分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比例不协调

我国部分高校以民办高校为例,由于他们办学的特殊性,没有政府财政拨款,完全自负盈亏,因此生源往往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而为了能够配上招生规模,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来源途径多样,基本上由专职、兼职和外聘教师三部分组成。为了节约成本节省资源,一些民办高校更偏向于聘用兼职教师甚至外聘教师,专职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这样就造成师资结构严重不合理。兼职和外聘教师基本是为了挣课时费而教学,缺乏专职教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最终也会影响教师整体的师德师风。另外,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居多,大多面临较大的生活压力,因此会分散一部分精力而用在教书育人上的精力就相对少些,从而影响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效果。

(二)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缺失,机制不完善

很多高校缺乏完善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或者压根就没有,更不用说对教师进行师德师风方面的提升培训。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基本的培训内容,是必须要定期进行思想教育的。另外,部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机制也是形同虚设,只有文件而没有具体落地实施。再者,随着市场经济的高度影响,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名利观较严重,整体素质偏低,也就伴随着教师在教学育人过程中的个人成就感普遍不高。最终使得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压力下忽视师德师风的自我培养。

(三)个别教师职业定位肤浅,育人意识淡薄

个别教师对于教师这份职业认识“去神圣化”,只当做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和工具,那么工作过程中自然会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比如接受学生送礼加分,考试送感情分等。有的教师并没有“为人师表”,上课迟到、下课早退;上课期间接打手机,随意调串课;把个人不满情绪带进课堂,对学生倾诉,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误导;不注意仪表仪容、言语粗俗等等,都是严重的师德师风问题。

三、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策

(一)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和监督机制

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是对教师自身道德行为和作风的一种约束,目前高校基本都建立了各项基本制度包括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但制度中仅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要求,但有时候并未真正实施。因此,需要在制度的落实方面进行实际操作,制定并有效实施相对有效合理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同时,各个部门包括学校内部可以设立督导处、学校外部监管部门经常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方面的表现进行监督和指导,以便让教师能够在约束下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同另外,学校也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其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减轻教师各方面的压力,并对师德师风典范给予相应的激励,使教师“有动力、有能力、有精力”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全心全意投入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来。

(二)定期组织宣传活动,营造良好师德师风氛围

新时期下,面对功利主义的市场经济大环境,部分教师抵制不住诱惑,名利思想严重。对于这样的情况,各高校要积极去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并挖掘师德师风表现典范,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广泛宣传师德标兵、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优秀教师等杰出榜样,通过活动或培训不断强化教师对职业的正确认识,提升其思想意识水平。可以借助网站、移动自媒体、校内宣传栏、表彰大会等方式,鼓励其他教师向榜样教师学习。也可以把每年九月份定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的教育、宣传活动。定期组织广大教师结合新时期的要求,做出承诺,并积极行动起来,增强广大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全校、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三)鼓励任课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

无论是科研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教师,都可通过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等方式参与学生管理工作,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开始实行这样的方式,几乎全员教师兼职担任班主任工作,无形中让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从而师生之间关系更亲密,学生更受益。同时,教师的各方面提升也离不开学生,通过教学相长,鼓励教师参与学生工作,加强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使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让学生多方位感受教师的言行,感受师者风范,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宗胜 张颖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国际交流处 沈阳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都兴隆.新时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策研究[J].才智,2014(4)

篇(2)

学校管理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场面:教师拈轻怕重、互相推诿,致使学校工作分配难以落实;因嫌工作压力大、待遇低,没人愿意当班主任;教师无心上班而忙于打牌、炒股、搞第二职业;年轻骨干教师或转行或干脆辞职不干,致使教师队伍青黄不接;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种种现象让我们觉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师的师德师风日下,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加。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种现象的产生?其实关键在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偏少、工作条件差、工作环境恶劣。教师的社会地位至今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教师当前的经济地位制约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开。作为构成教师社会地位的重要要素,它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以及教师从事该项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要真正搞好师德师风建设,就必须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福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条件、优化教师工作环境。这样,方能真正调动教师参与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个人师德师风水平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才有可能得以开展,才有可能真正落实。

二、让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满活力和希望,把师德师风建设变为教师职业内需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改善师风。但光靠威逼或者强迫是行不通的,要靠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靠教师的内在的、自觉的提高。教师之所以放松对自己高要求,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职业生涯过于的呆板与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在学校的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地为教师着想,营造乐观向上、开拓进取、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教师始终都能有自己积极的职业定位,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对事业充满激情和上进心。这样,教师方能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内在需要,而激发起教师自觉、主动、积极去提高师德师风水准。

三、建立系统化、规范化、具体话的师德师风建设管理体制,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范畴

师德师风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加强、提高更不是简单地开会、挂标语、写文章就能做到,需要的是长期的引导、教育。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可以从“政治思想、职业认同、职业道德、从业行为”这么四个方面来进行认识和评价。因此,我们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就必须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建立起系统、规范、具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将师德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原则、方法用具体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予以明确。具体来讲,就是要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有机结合,形成具体的量化监督评价体系,建立起学生家庭、学校、社会等共同组成的监督评价机制,把教育教学等工作作为载体,使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真正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只有把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具体的师德师风准则与具体的行为规范加以要求、约束、衡量,才能使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实实在在地投入到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四、师德师风的实施、管理、监督应经常、持续的进行

有系统、规范、具体的制度,只是明确了工作的目标、宗旨、和实施途径,并不等于就有了成效。制度如果不能落实,就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了实际作用。所以,我们在建立管理制度同时,更要把制度落实到位,形成持续、长效的约束、督促机制。应以日常监督、评价体系,通过领导检查、同事互评、学生记录、家长评价等方式,结合教师自评,对教师师德师风表现与状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形成教师师德师风档案。评价结果与当年的年终考核、评优、晋职等挂钩。这样,学校就能及时了解师德师师风建设状况,发现教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师德师风问题,并能及时敦促、指导教师对存在问题进行矫正,保证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期性、持续性、规范性,充分体现师德师风建设戒勉、督促、提高的目的。

五、师德师风建设评价与考核体系应客观、科学、公正

篇(3)

关键词:中职教师;师德;敬业精神;建设;重要性;对策

一、中职教师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中职教师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是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教师没有师德,在教学中缺乏敬业精神,那么必然无法全身心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必然不能认认真真地准备教学活动,教学质量自然会大打折扣,同时,加强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是职业教育迎接激烈竞争和挑战的要求。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为了促进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职教师必须要有崇高的师德,必须要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敬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二、中职教师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策略

对教师来说,师德和敬业精神是必须的,它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道德、情操和品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师的师德和职业精神建设。

1.加强理论教育,营造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思想氛围

师德和敬业精神建设是需要强大的思想基础的,为了让中职学校的教师自觉地加强自身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必须从思想上改造他们,让他们主动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中职学校要积极引导教师学习基本理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他们学习教育理论,学习师德和敬业精神的内在及外在要求。为了增强理论和思想教育的直观性和实效性,可以引导教师学习爱岗敬业教师的先进事迹,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师德和敬业精神的讲座,让教师在这些活动中得到充分的熏陶,净化他们的精神世界。

2.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奠定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基础

要想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让教师具备较强的敬业精神,必须要注重师德和师风教育,最终提升教师的道德素养。中职学校要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对他们开展职业纪律教育,让他们知道教学活动中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要强化他们的道德意识,让他们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遵守教师规范和行为要求,还要善于利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来陶冶教师的情操,让教师主动强化自身职业道德学习。

3.建立相应的制度,保证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落实

为了保证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成效,中职学校必须要将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将这项工作提到议事日程上,在学期之初进行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并制定具体的建设制度,包括师德与敬业精神学习制度、师德与敬业精神考评制度、师德与敬业精神奖惩制度等,通过具体的制度,落实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

4.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的升华

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是需要长期努力的,为了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师德和敬业精神的内涵,不断完善师德人格,中职学校必须要组织各种师德与敬业精神活动。例如,可以定期开展师德实践教育活动,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师德评估,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可以开展“师德在我心”的演讲活动,让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写演讲稿、做演讲,还可以开展“树师德榜样,学敬业先锋”的活动,鼓励所有教师参与到学习爱岗敬业教师的活动中去。通过这些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并强化他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建设。

综上所述,师德和敬业精神是教师这个职业必须要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美德,教师师德高低和敬业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学生。只有加强师德与敬业精神建设,才能提高中职教师的素质,才能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和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军靠.浅析中职学校师德建设[J].文教资料,2010(11).

[2]马斌.中职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的忧思与对策[J].职业,2014(01).

[3]彭瑞诗.新时期师德建设反省与前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08).

篇(4)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优争先为统领,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核心,进一步深化师德建设,提高师德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继续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教职工中继续开展以“塑党性,铸师魂,创造人民满意学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创新,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要求

以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中心,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核心,以规范教师从业行为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强化师德教育,力行师德规范,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全力打造理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

三、活动内容及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师德建设观念。

1、学校把师德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抓好师德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活动效率。

2、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集中学习与平时学习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每学期保证安排集中学习不少于八次主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3、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分层管理,抓两头带中间,确保学校师德建设工作健康稳步发展。对于工作热情高,爱岗敬业、爱校胜家、爱生如子的教师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对于性情急躁、工作尚缺乏经验的教师,经常过问、指导、提醒,使他们迅速成长起来。

4、注重师德建设工作的过程性管理。

(二)加强学习,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1、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领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科学发展的重要思想,全面实质和根本要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着力形成科学发展的共识,共谋学校的发展。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文件。

2、认真组织学习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准确理解《规范》的基本内容。学习《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同时还学习我区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文件。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习内容,每学期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

3、引导全体教师强化终身学习意识,活到老学到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师除掌握好专业知识外,还要积极参加进修深造,从而在理论上和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能力,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4。认真开展“读教育名篇,学习先进理念”活动。以校为单位,于3月20日之前报所选择书目,交总校备查,教师必有所学笔记。

5,。结合支部创先争优活动,在教师中认真开展好“岗位争先”活动,强化师德教育培养,要树立师德典型,大力宣传校内先进,通过身边的人和事,教育感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大力弘扬正气,让师德优秀的教师扬眉吐气,是全体教师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大力培养我校重师德和强师德的浓厚氛围。评选2011年教师区先进,评选校区优秀党员。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6。召开辉煌90年党的辉煌历程教师演讲会。

7,开展问卷调查,根据教师的工作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写出学生的反馈意见。

8,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主要通过家长开放日要求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写好反馈意见。

四、学习纪律

1、实行校长负责制。

2、考核小组公正、公开、公平地作好考核工作。

3、教导处认真做好师德档案建设工作。

4、教师按要求准时参加学校统一安排的活动,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学习笔记。

5、认真学习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自觉遵守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师德师风建设活动考核小组名单

六,时间安排:

3月召开师德总结表彰大会。

3月19日教学开放日

学习人大报告

4月;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

5月;学习法规科规定的法律条文。

6月:召开建党90周年演讲会。

7月:评选区优秀教师及优秀党员。

9月:9月19日教师评价。教学公开日。

10月:学习18大文件。

11月:

1,问卷调查。及对问卷的总结。

篇(5)

一、高考创纪录,质量美名扬

北安一中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连续多年稳居黑河市榜首,近十年,北安一中有10人次获得黑河市文、理科状元,有6人位列省理科前百名行列,并考入清华或北大。2007至2011年连续五年600分以上学生数在黑河地区居首位。2010年高考黑河市600分以上考生44人,北安一中占24人。黑河地区理工类前6名北安一中占4名,前10名占6名。二表以上上线人数为368人,上线率为75.1%。2011年全校参加高考人数555人,一表上线人数达151人(理科138人、文科13人),比2010年增加了20人,一表上线率为27.2%,比2010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二表以上上线人数达415人(理科352人,文科55人,艺术8人),上线率达74.6%,本科上线548人(理科有6人未达到本科线),本科率为98.7%。多人进入清华、浙大、哈工大、南开、中财等名校。本科达线人数之多、“尖子生”之多,考取名牌之多,都十分令人瞩目。

北安,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城乡人口48万,经济不发达。而北安一中硬件又薄弱,无法与周边市县比。附近又有经济较好且办学条件优越的高中“夹击”,这些学校多年来抢北安市中考优秀生源,在这种情况下,北安一中一步步突出重围,勇立潮头,已连续两年二表以上上线率超过74%,在黑河地区各高级中学中居首位,在省内同等城市中居前列,优异成绩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使高一新生流失率降到近年最低。

二、管理显活力,精细著华章

一所学校能否成为精品学校,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具有精细化、高水平的管理。多年来,北安一中确定了“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管理思路,结合本校实际,把“树立精品意识,打造精品工程,创建精品学校”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思路落实到学校的每一个方面。

(一)精细是态度——用学校精神激励教师精心工作

一所学校要有一种精神!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要求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要让积极向上的这种意识、这种文化成为每一个成员的自觉行动。作为学校这就需要用学校精神来维系、来支撑,让各个管理层面都围绕这种精神制规划、定措施,将这种理念渗透于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这样精细化管理才有保证,才有灵魂,才匠心独具。

(二)精细是过程——用科学机制指导教师优化管理

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北安一中从班子抓起。学校要求领导成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要带着讲学习、讲正气、讲大气,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校长积极追求无为而“管”,无为而“理”的管理境界,把管理权还给各位主管副校长,副校长再把管理权还给自己所管部门的主任,各位副校长指导、监督,各部门主任负责、实施,形成学校监管网。

(三)精细是保障——用严格执行提升学校管理档次

学校管理实践表明,把一切建立在自我觉悟的基础上,那是软弱无力的;把一切寄希望于“人治”则不可避免这样或那样的随意性、盲目性。只有首先实现管理制度化,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学校民主管理实施到位,从根本上维护师生员工的民益,从根本上保证学校良好风气的生成。

三、名师领航程,教学理念新

北安一中的学校工作和高考都取得骄人的成绩,为北安乃至黑河地区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受到市委、市政府的嘉奖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黑河市教育局三次发来贺电向全校教职员工表示祝贺。这些功绩应归属于素以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素质过硬著称的北安一中优秀的教师团队。

北安一中现有教职员工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22人,本科达标率100%。专任教师中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8人,地级骨干教师30人,市级骨干教师2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9人,一级教师47人。

(一)师德师风建设创建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点,从多方面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制定了《北安一中师德师风建设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小组,建立师德档案,实行师德师风考评“一票否决制”。认真实施师魂工程,通过开展师德师风报告会、德育工作研讨会、师德征文评比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同时,强化教师的法律意识,组织教师学习《刑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知识,使每个教师做到依法从教,文明育人,时时用法律来规范自己。

(二)教师勤奋务实、甘于奉献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要有实践者。全校一线教师群体不断学习,与时俱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陪伴一届届莘莘学子共同走过一段段宝贵的生命历程,这些才是高考成功的关键。

学校坚持实行学年组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授课组岗位目标责任制,高考奖励制,并把教学成绩同晋职、评优、评骨干挂钩、这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有效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使各学年组形成了以学年组长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学科备课组长为骨干的管理集体;各班形成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紧密配合的教学集体,年组内各学科形成了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同行教师通力合作的备课集体。全校由此形成了良好顺畅的管理机制,层层落实把教学工作抓准、抓实。并坚持进行阶段性质量分析,坚持多方收集信息,坚持参加大型联合考试,坚持抓好志愿填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这一切为高考成功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高考升学率

任何学生进步都与老师们的努力和潜心研究分不开,细节上的关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学校与教师对学生的负责程度。以往在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因为不是针对具体对象,不能有效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也就不能有效的为学生进步设身处地的着想。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道德培养

2009年,为进一步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培养更多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教育部扩大招收研究生。6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国家培养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研究生学术不端,论文抄袭等学术道德不规范现象也越来越多。2011年教育部为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教技〔2011〕1号),各高校也随之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的学术道德管理制度。但研究生学术道德的培养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性。那么如何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术规范呢?笔者以所在高校为例,分析目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存在的问题,从根源出发,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与举措,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提供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

一、学术道德存在问题

1.学校学风建设制度规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各高校为规范学术道德,不断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进学风建设的制度和措施。但是,由于工作职能分工的不同,针对教风、学风、师德师风的各项学术道德建设制度规范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制定,制度规范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不利于学术道德建设工作各项制度措施的有效落实。

2.研究生对学术规范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各高校很少有开设科研诚信、科研行为规范的专门课程,笔者所在高校也只是不定期开展讲座活动等。因此,大多数研究生甚至有一定研究经历的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缺乏对科研规范的深入理解和认识,不清楚“什么该为”、“什么不该为”,对“合理引用”与“剽窃抄袭”之间的界限和区别没有深入了解,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容易犯错误。

3.研究生导师对学术道德的重视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国研究生教育普遍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方面进行指导,还要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品德修养、做人等全方位进行全面指导。因此,导师对学术道德的重视与否直接决定其所指导学生的学术规范性,但目前绝大多数硕导、博导因自身教学、科研工作较重,往往忽视对学生学术道德的教育,只一味追求学生科研成果,这是不可取的。

二、学术道德培养改进措施

1.完善研究生学术道德管理制度

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前提,一定是明确学术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学术道德,明确什么是违反学术道德规范的行为,明确学术失范行为的受理、调查处理程序及惩戒措施等。这就要求各学校要有强化学术道德建设的一系列管理制度。笔者所在高校就有相应的《研究生学术规范》和《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实施细则》。同时,我校为进一步引导广大研究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结合教育部印发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参考提纲(试用本)》,针对研究生教学的实际情况,精心编制了《**大学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学习材料》的学习手册并作为我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材料与交流媒介,供指导教师和学生学习、交流之用。同时,将《学习材料》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并行下发到各学院指导教师及学生手上,要求进行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相关部门也组成了监督组进行了有效的督促,扩大其影响力。

2.加强学术道德规范教育,加大学术道德宣传教育

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仅是推动学术研究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且对于倡导求真务实的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的思想道德水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研究生中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对于帮助研究生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掌握科研工作的规范,确立严谨治学的品格,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引导研究生传承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与品质,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引领社会风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组织研究生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学习、交流活动,可以促进研究生深刻认识和理解学术道德,知道什么是学术规范。笔者所在高校在宣传教育方面是将学术道德与每年的研究生学术年会结合起来,利用学术年会有利契机,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与我校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是学校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引领学术风气的年度大型学术盛会,学校积极探索并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融入其中,从而使宣讲教育活动有了依托的重要平台。让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之风来规范、指导学术交流,在学术交流中体现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对研究生进行入学教育,加入学术道德教育环节。

3.调动导师在学术道德教育中的积极性

要抓好学风,首先要抓好教风,建立以导师为主与研究生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教风带动学风。提高教师的责任感,是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导师对学术道德的重视,我校会分学院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座谈会,聘请有实践经验、学术上规范且带出过优秀硕博士毕业生的老教师现身说法,提供经验,交流心得,让青年教师从中受益。同时,加大对学风建设的宣讲力度,通过新增硕导培训向导师普及学术道德规范、科研工作学术规范等相关政策制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学术氛围,使学术道德规范不仅“入耳”,更“入心”,从根本上提升广大师生的学术自律意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进一步整合学术道德建设的相关制度规范,将教风、学风、师德师风工作有机融合,形成相辅相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体制,为学风建设工作水平的跃升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这样才能既培养了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也保证了人才的基本学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罗志敏,王惠惠.学术道德规范给力吗?――基于92所“211工程”高校的相关文本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9).

[2]俞建光.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机制研究[J].大学教育,2014(4).

[3]林媛媛,史万兵.导生关系视角下研究生学术规范意识培养机制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

篇(7)

近一年来,我校各项工作按照预期目标进行,富有成效,教育管理年活动极大地规范了我校教育教学行为、入学招生行为、收费行为、师德行为,学校管理水平更上了一个新台阶,师风学风进一步优化,校容校貌明显改善。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对照2010年教育管理年自查自评标准,深入细致地开展自查自评活动,梳理教育管理年活动各个环节,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科学评价。

一、 自查过程与结果

1、组建自查自评领导小组。我校十分重视教育管理年活动的自查自评工作。根据区教育局和开发区教育总支的要求,我校于2010年3月成立了由邓立志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为成员的“教育管理年活动自查自评领导小组”,并由张传东同志为具体责任人,全面负责自查自评工作。自查自评小组在邓校长的领导下,认真学习了有关教育管理年活动自查自评的文件精神,掌握评估要求。在2010年11月,按照工作日程表的安排,我校开展自查整改活动。

2、教师自评。全体教师对照“四个规范”的要求进行自查,深入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细致剖析自身的不足,并撰写自查报告。

3、中层干部自评。学校中层干部对自己所主管的工作进行反思,查漏补缺,发现问题立即上交学校行政会,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

4、开展民主恳谈,广泛征求意见。我校组织召开民主恳谈会,邀请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面对面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征求到的意见要进行认真汇总梳理。查找学校在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四个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5、整体工作自查剖析。学校整体工作中查找问题,对照教育管理年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全面、客观地分析现状,自查自纠,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管理规范和工作程序,完善提高。

6、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在第三阶段的整改活动中,我校开展了校长与中层管理人员、教师交心谈心活动,从不同的角度,概括总结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工作的实绩,并对照教育相关的方针政策、教育规范化管理有关规定,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改意见和工作措施,围绕“四个规范”的要求进行整改;

7、开展第三方评议工作。2010年10月,我校召开了第三方评议小组会议,请学生、家长、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了评议。

在《2010教育管理年黄陂区中小学“四个规范”10个问题落实自查自评记分表》的具体评估中,我校13个班得分均在90分以上;《2010教育管理年黄陂区中小学“四个规范”10个问题落实自查自纠实得分统计表》的评估中,我校综合得分93.6分。

自查自评的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规范学校各项工作。从认识和实践中寻找差距与不足,落实各项整改措施,促进教育教学科学化、规范化。

以自评促整改,以整改促提高。通过自查自评整改活动,我校的规章制度更趋完善,岗位职责更加明确,进一步理顺了各科室工作关系,充分发挥我校教师在民主管理学校中的作用,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骨干教师的业务水平、管理能力。

二、 经验和做法

教育管理年活动重在落实,重在成效,重在变化,为此我校严格管理,细致部署,层层抓落实,全面提高了我校中层干部、教师的教育政策水平、教育行政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了教师内在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法律意识和依法执教的观念,端正了办学思想,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出现了学校领导与教师凝心聚力抓管理,一心一意促规范,为创教育规范管理合格、优良学校而努力工作的良好局面。

1、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四个规范”的要求,依法治教,无乱收费、班额超编和办重点班现象,办学行为趋向规范化、法制化。我校课程体系在课程改革中逐步完善,课程设置及开齐开足情况符合要求,减负文件精神得到落实,阳光体育行动蓬勃开展。适龄儿童就近免试入学原则得到了落实,教育教学行为规范,师德师风优良。

2、狠抓常规,提升素质。我校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工作,始终坚持把教学规范管理作为整个管理的核心环节来抓,以教学为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步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建立了教学评估、质量检测与分析的有效机制,出台了学校教学管理系列制度、教师绩效管理评估制度。通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以课题研究、论文评比、案例评析、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说课试课、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校本教研”活动,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真正落实到位,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

3、搭建平台,开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渠道。我校开展教师论文评比、优质课评比、演讲比赛、教师综合技能比赛等活动,既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1  

4、开拓思路,学生活动丰富多彩。我校开展了体操比赛、体操比赛、朗诵比赛、拔河比赛、六一文艺汇演等活动,并利用班会、晨会、升旗、广播、板报、学生大会等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理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品行教育和日常行为习惯教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理想信念、公民道德、民主法制、心理健康等教育成效显著,学风、校风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三、问题和整改

通过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我校在2010年11月自查整改,在活动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

1、教育教学制度执行不力。我校各部门均制定了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的制定极大地规范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入学招生、收费、师德等行为,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我校部分领导观念薄弱、不能雷厉风行,导致制度在执行中打了折扣。

2、课外作业极大减少。部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减负”过度,不布置作业或者随意布置简单作业现象突出,导致教学知识点出现断层、基本能力训练点不能落实。

3、阳光体育运动形式单调,学生热情减退,参与积极性不高。

为此,我校针对以上问题,自查自评领导小组认真梳理、研究,确定整改重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务求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1、我校重新修订了系列制度。各科室岗位职责、安全工作制度、卫生工作制度、各科室管理工作制度、学籍管理制度、招生入学制度、收费管理制度、师德建设制度、教师工作评价方案、教师绩效考核评估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在教师会上予以通过和实行。

2、加大制度执行力度。建立学校中层管理人员的量化考核和民主评议制度,每月对中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进行评议,因此,岗位职责更加明确,工作更加热情,制度执行严格,学校管理更加规范。

3、教学常规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对教学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质量要求。严格学生作业布置与批改要求,指导并规范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扎实抓好各个教学环节,追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4、继续组织教师开展体艺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爱好,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根据学生取得的成绩,给予辅导教师奖励。

5、加强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管和督导。定期组织跳绳、拔河、踢毽子、篮球、体操等比赛,以比赛促进活动的全面开展、有效开展,并将阳光体育运动纳入优秀班级评比和体育课评价体系中来。

整改出成效,自评促提高。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校严以治校,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认真开展教育管理年活动,狠抓教育教学工作,推行艺术和特长教育,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立足于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近一年来,领导班子团结创新、教师敬业优良、校园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课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多彩,教风学风校风优良,体艺特色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