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总结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29 21:12:3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总结

篇(1)

从今年3月到7月,这支队伍为09暑期赴湘西服务做着各样的准备。为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志愿者培训计划;为了更好的服务湘西,我们制定绿色资源循环计划;为了筹措资金,我们参加谷歌杯公益大赛……组建至今,团队已资助凤凰贫困生近百名,为苗乡学子募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衣物等无数。

2010年7月12日,湘西志愿服务团最终确定的27名志愿者搭上西进的列车前往湘西开展为期20天的志愿服务。服务团此行主要开展了教学、图书馆建设、调研、家计划四项活动。这20天,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使400余名苗乡学子受益。同时,我们深入苗族贫困山区,体验当地生活,了解苗族文化,也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下是我们暑期实践情况的总结

1、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方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根据湘西地区不同于东部地区的特殊教育环境以及当地对德智体美等教育方面的欠缺,我们主要开设了苗族文化课(教授苗族历史、名人、刺绣等)以增加苗乡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综艺课(包括游戏、故事、体育、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写字等课)以补充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进队员与学生间的交流来拓宽苗乡学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队员们在去湘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准备教案以来准备解决到当地后在教学工作。队员们收集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一些趣味性的知识,是一些书本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团队希望通过这次支教可以给湘西的小孩子带去些新鲜的东西,给他们带去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更希望让他们明白到读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支队也都根据各驻地的实际情况对原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采用了多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有的队利用疯狂教学法,有的队设置正副班主任,有的队将课堂帮到野外……为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运动会、篝火晚会、图画展、游园会等一系列活动应用而生。20天的支教生活我们也积累了很多支教经验:

1、队员一定要挑选自己有所擅长有所感悟的科目,在进入教室前,要为一些突发状况想好解决办法。

2. 处理好课堂和课下与学生的关系,在课下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哥哥大姐姐,但是在课堂上只能是老师和学生。

3. 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丰富,要了解孩子喜欢怎么来接受知识。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4. 要多准备一些趣味性,课本中比较缺乏的知识。

5. 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行为,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教师,说话做事前要考虑到是不是符合自己现在的身份,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话语对学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6. 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准备合适的知识给孩子,自己需要作出改变的时候,不能犹豫不决。

7. 平时多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会使课堂变的轻松而有秩。

8. 在课堂上适当的多给学生鼓励的话,会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信心。

9. 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一些上课调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与之谈话,晓之以理。

10. 要把当天的上课的情况及时和队友们交流,好的方面可以让其他人借鉴,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让其他人注意。

队员们每天都在摸索中前进,用心去与学生交流。但毕竟时间精力有限。我们的支教工作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每一天教学上的经验与不足都让队员们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了解到不足后,能够有最短的时间作出调整,在队员不懈的努力下,支教活动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2家访工作方面

家访主要包括调研和家计划两个方面。调研的主要工作是走访贫困生家庭,登记贫困生资料,以便日后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资助。“家计划”的主要工作是调查收集留守儿童的资料,获取儿童家长联系方式,为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拍一张合照,回到嘉兴后冲印出来连同学生写给家长的信一起寄给家长,为留守儿童与家长搭建起一座交流的桥梁,促进双方感情。在20天的支教日子中,各支教队的队员利用每天放学后以及晚饭后的时间进行家访,据统计我们一共走访了100多户人家,200名学生。

家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外出打工的,不然当地人民微薄的收入全靠在家务农,主要是种植当地盛产的烟叶。所以我们家访时总会碰到大人不在家,在地里干活的情况,并且很晚都没有回来,也或者是家人没有到齐,无法拍合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次的家访,实际上很多家庭我们都跑了两三次,有些还跑了四五次。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很少出现外来人口,他们的语言都是苗语,外出打工回来的人还是会讲普通话的,但年纪大一些的根本不会,所以每次家访我们都会带上一名高年级的学生,即为我们带路,也可以帮我们做翻译。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为每一个家庭都拍到了合照,这是我们访的宗旨。我们还拓展了工作范围,不但为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拍合照,也为非留守儿童家庭拍全家福,并决定回嘉兴后冲印出来寄回当地,因为对很多当地的老人来说,这恐怕是他们这辈子第一次拍照,他们每当明白我们要照相时就会去柜子里找出压箱底的那件漂亮的苗衣换上,整理好装妆容,然后端坐着;而留守儿童的合照冲印两份,一份寄回当地一份寄给儿童父母。而对于那些贫困学生,我们的到访给他们带去了鼓舞和希望。 共2页,当前第1页1

家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接触学生的平台,因为访我们走进了当地学生家中,走近了当地学生的生活,融入了当地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当地窘迫的生活现状和落后的教育体制。也许家访在常人看来对他们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张张小小的照片承载着一家人的浓浓情谊,承载着孩子对父母满满的爱,也承载着我们对苗乡人民深深的祝福。

3、日常生活方面

在20天的支教生活中我们编织了一段平凡朴素而不失瑰丽色彩的生活。虽然支教的日子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生活中的一幕幕画面却时时刻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湘西支教的日子中我们基本上穿的都是印有“嘉兴学院”字样的队服。一方面,它随时提醒着我们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代表了嘉兴学院的形象,要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简单朴实,整齐统一的队服也给当地村民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最令队员们难忘的莫过于我们在学生家中第一次穿上了苗衣,做工精细、色彩绚丽的花案,巧夺天工的裁剪,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了湘西苗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独特的文化传承。按耐不住惊喜激动的心情,我们拍了不少的照片,不管是和别的队员还是回来后和家人朋友,这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出发前我们也担心过湘西的饮食习惯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浙江,吃惯了清淡口味的江南人来说不适应,所以我们购买了不少榨菜、萝卜、雪菜等,还准备了泡面。到了湘西后,古塘和好友支队寄宿在当地老师家,吃饭问题由老师安排,但队员们总是把家务的活都“承包”了下来,做饭、挑水干的不亦乐乎。而木里和都良田支队是寄宿在学校的,饮食问题一切自理,由于条件有限,队员们要求不高,只求吃饱饭有足够的体力能维持工作。

毋庸置疑,湘西地带,地势不平,山路较多,我们所有的出行基本上全靠一双腿。各队的队员们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外都会去家访,每次去家访,我们都会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给我们带路,在为期20天的日子里,我们的足迹遍布了驻地村子的每一条小路,有时一次家访就要花几个小时,走好几里路。村里物资匮乏,采集需要的物品只能通过这个途径去镇山购买,而小队与小队的交流走访,也只能靠步行。特别是好友和古塘的队员他们赶集需要翻越1个多小时的山路。但再难走的路也阻挡我们做好这次支教工作的决心。

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这20天,大家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忙碌而充实中度过了,而每个队都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事:木里的队员们用10几天的时间整理了1000多册图书建成了木里乡第一个图书馆,都良田队为学校竖起了校牌和旗杆,好友队组织修缮了破旧的校舍,古塘队为孩子们浇制了乒乓球桌……虽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我们留下的印记,我们无怨无悔了。

团队建设方面

团队27名成员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磨合,团队建设也不断完善。团队设立1个大队长,4个支队队长。支队长要安排落实各支队的具体工作,并向大队长汇报工作。我们团队有队旗、队徽、队歌、口号、宗旨、团队博客、每日讨论会,这些都使队员们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时不时地高歌“爱因为在心中”,我们也时不时地用照相机记录我们的美丽瞬间。各支队也都在后期确定了支队队歌,建立了支队博客。当往事成为回忆,我们深厚的队友情却不会褪色。

结束语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是一次难得的社会锻炼,其可以让我们接触社会,关注到社会上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代大学生风采。而对于湘西的孩子们来说,其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可以认识到一群大哥哥大姐姐,还可以和一大群伙伴一起玩耍,这也是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

20天的时间很短暂,我们能做的也很少。我们能教会孩子们的很少,能改变的也很少,但我们都尽力去做了,我们会真心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爱他们,20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却让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也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走进陌生的湘西,面对陌生的生活规律,面对孩子们的野性,我们从紧张小心地应对到自然友好的相处。在这20天里,我们也学会了很多。尽管我们有很多做得不好的,但我们尽力了。存在不足我们改正,严格提出批评;存在优点我们发扬,面对问题我们不退缩,面对矛盾我们心平气和地从对方角度去分析,忙碌之中求发展。

这20天的经历让我们成长了很多。队员们都很庆幸能参加这个活动,能够去都湘西,能够去接触这些孩子,不管怎么样,我们有一个统一而肯定的结论:湘西的孩子需要我们,湘西的百姓很欢迎我们!

“爱心接力,永不落幕“,我们希望我们的活动能在嘉兴学院一直延续下去,以嘉院学子为桥梁,架起凤凰嘉兴两地间友谊的桥梁,同时让社会各界一起来关注湘西!

篇(2)

关键词:高校共青团;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1)07-006-02

1 项目简介

“志愿在普利携手见真情”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是由山东大学团委指导,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团委自2005年3月以来,以济南市普利中学(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定点专门学校)为基地,组织团员青年志愿者为该中学学生开展接力式支教服务,内容包括课业辅导、成长导航、大学体验、才艺培训、爱心捐助等。由于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家庭条件及学习、成长环境等因素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成长,5年来,山东大学经济学院2001级-2010级共计700余名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团员青年积极担承社会责任,利用课余及周末时间,围绕一个目标,即“服务外来务工就业子女成长,在实践中收获自我发展”,狠抓“两个主题”,即“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注重“三个拓展”,即“志愿服务项目”拓展、“志愿服务对象”拓展以及“志愿服务文化”拓展,努力实现“四个满意”,即“被服务学生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和“团员青年自身满意”,不断创新服务项目,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得到了《中国教育报》等众多媒体的广泛报道,受到了普利中学、广大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好评。

2 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

该服务项目实施之初就建立了完备的组织体系,在山东大学团委的指导下,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团委与济南市普利中学联合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并成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由经济学院团委书记、济南市普利中学校长担任组长,经济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部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济南市普利中学团委书记担任工作小组成员,每学期期初与期末分别召开工作会议,商讨学期计划,总结学期工作。学期中可根据情况不定期召开会议,就某一阶段志愿服务工作进行研讨。双方均协力做好资金、场地、设备、人员的保障工作。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每年设立“普利中学志愿服务专项经费”,支持团员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在运行机制方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根据普利中学学生的需求,如辅导的课程、成长导航的主题、才艺的类型等,由学院学生会社会实践部及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选拔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开展服务,服务时间以周末为主。学生服务后,由学生会实践部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做好服务时间、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进度、服务效果记录,便于考核以及下一批志愿者的接力。

3 志愿服务项目总体情况

“志愿在普利携手见真情”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总体情况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3.1 围绕一个目标:服务外来务工就业子女成长,在实践中收获自我发展”

3.2 狠抓“两个主题”:即“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

知识学习方面,主要做好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各科目的答疑解惑;人格培育则侧重于学生成长的导航,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形式包括主题班会、小型座谈会、主题演讲比赛、情景剧、电影观赏、节日寄语、互通书信等等,多种多样,受到学生欢迎。

3.3 注重“三个拓展”:一是拓展“志愿服务项目”

为了使服务项目不断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及时与济南市普利中学保持沟通,注重服务项目的拓展,从起初的仅仅进行课业辅导到邀请外教走进中学,到举办主题班会、座谈会、观看主题电影,再到文体才艺培训以及爱心捐助、普利学生山大行等项目,不断创新,更易学生接受并喜爱,也增强了服务项目的效果;二是拓展“志愿服务对象”。在做好普利中学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山东大学经济学院还不断拓展服务对象,先后与济南市甸柳一中、中学等单位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复制普利中学接力支教模式,开展志愿服务,拓宽了志愿服务范围,同样也收到了对方学校的较高评价。在支教普利中学的过程中,通过与学生家长即外来务工人员的交流,青年志愿者认识到,不仅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需要帮扶,他们自身也需要帮扶。为此,在山东大学校团委领导下,依托经济学院,并联合外国语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学院及工程训练中心、心理咨询中心、部分企业、小区居民等,与历下区团委联袂打造“山东大学服务历下区外来务工人员平台”,此平台由五大部分构成,从最基本的关怀进城务工人员个体健康,到职业培训技术层次,再发展到法律援助、医疗保障制度层面,升华到互动励志方向,最后落实到进城务工人员的下一代教育发展上。既考虑到进城务工人员方方面面的需求,又从学校学生实际能力出发,为志愿服务建立起一个长效机制;三是拓展“志愿服务文化”。在普利中学志愿服务基础上,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不断开拓志愿服务的平台、形式以及内容,学院的志愿服务氛围日益浓厚,志愿服务的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在其影响下,学院的学生积极参与服务社区、大型活动服务等等。2006年,学院学生积极参与“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服务。2008年汶川地震后积极参与对来济治疗伤员的志愿服务。2009年,学院50余名学生成为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赛会志愿者,并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志愿服务的各项任务,展现了当代团员青年的风采。2010年,1名同学因全运会志愿服务工作突出,又通过层层选拔进入15人组成的世博会山东馆志愿服务团队……。近5年来,超过700余人参与济南市普利中学及其他志愿服务,突显出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这些经历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国外高校的赏识,增加了就业和出国留学的筹码。

3.4 努力实现“四个满意”:即“被服务学生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和“团员青年自身满意”

志愿服务项目的质量好不好,关键是看服务对象是否满意。为了做好普利中学的服务项目,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不断加强与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沟通,竭尽全力满足学校、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需求。为此,2007年暑期,学院专门组成“关注外务生,携手见真情”社会实践团队走访学校、深入学生家庭,发放了调查问卷,向学校、家长、学生深入了解两年来学院志愿服务的效果,总结以往的活动经验,为进一步完成志愿服务工作做好准备。在努力实现学校、学生家长和学生满意的同时,学院还特别注重团员青年自身满意度,着力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发动、学生参与、过程管理、绩效考核以及总结表彰,努力实现每一个志愿者都对自身满意,使他们在服务中担承责任,收获成长。

4 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长效机制建设的一点思考

伴随着5年多的实践与摸索,我们逐渐意识到,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这项行动也是一个漫长的工程。因此,有必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在实践中,我们认为这一长效机制应该包括以下四方面的核心要素:一个目标:服务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这是我们每一个参与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学生青年志愿者的心愿,也是该项志愿服务行动的终极目标。

两手齐抓:“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这是人才培养体系的两个不可分割的两大部分。对于农民工子女而言,由于家庭条件和学习条件的限制,知识学习需要来自老师、志愿者的帮助;同时,对于农民工子女的人格培育,例如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等,也不容忽视。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人格培育更加重要。

三位一体: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力合一,构建一个立体关爱网络。共青团组织配置资源能力有限,调动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服务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不仅需要他们所在学校、结对服务的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努力,还需要农民工子女的家庭的重视,也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力量,这也是推进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的强大动力。

篇(3)

自广东海洋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至今,始终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经过大家的努力,本学期我们青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据完全统计,本学期,全校参与志愿服务人数达6995人次,总服务时数为 47890多小时,活动数为150 多场次,受益人高达数万人之多。

本学期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20xx年3月5日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雷锋月系列活动;

2、20xx年3月24日,在主礼堂召开广东海洋大学 20xx年志愿者表彰大会暨20xx年志愿者宣誓大会;

3、落实省级财政志愿服务专项资金资助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学生服务队举办的“预防艾滋病 共建美好校园”以及爱心行动队开展的 “小手牵大手——情系特殊儿童,延续爱的力量”等一系列志愿活动。

4、走进社会,让爱洒满人间:组织我们的志愿者到各中小学进行支教和交通安全、环保知识的宣讲等志愿活动,还有就是定期到敬老院,福利院探望那里的老人和孩子。

5、为了配合湛江市做好举行20xx年第四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的相关工作,受团市委委托,我们在全校范围进行招募志愿者活动。

6、在完成常规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青协大胆创新,创办青协会刊《三月》和搭建志愿者培训交流平台——“雷锋学堂”,还有就是协助政治与行政学院举行了“天马人龙”志愿服务队的启动仪式。希望以此为契机和试点,逐步将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到各学院,协助各学院成立具有本学院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团队。

二、新学期工作计划:

为了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和完成,开创青协工作新局面,使海大的志愿服务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总结本学期青协工作,结合青协实际,并综合各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下个学期青协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1、 继续完善青协内部的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明确部门分工,落实人事考核和业务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志愿服务活动宣传和对外交流,积极借鉴其他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和方法,为构建具有浓厚志愿服务氛围的和谐校园打好坚实的基础。

2、 明确志愿服务的方向和对象,结合我们学校的办学特色,协助各学院逐步成立具有本学科优势的志愿服务团队,发展具有我们海大特色的品牌志愿活动,以此作为海大对外交流的名片之一。

3、 加强对部门委员干部,各小队负责人和09应聘委员的培训和监督工作。

4、下学期各个月的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服务认证工作;

(2)开展接待新生的志愿服务工作;

(3)筹备外联部,并做好相关制度和组织建设;

(4)开展新志愿者招募和10级青协应聘委员干部招募工作;

(5)继续跟进“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青年志愿者在行动”系列活动;

(6)举办“南粤甘泉”贵州社会实践成果展。

十月份:

(1)组织志愿者协助新生游园晚会的工作;

(2)开展“诉说身边的志愿者” 之图文征集活动

十一月份:

(1) 青年志愿者基金、中华环保基金申请;

(2)20xx年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体申报宣传;

(3)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校庆等志愿服务工作。

十二月份:

(1)开展“125”国际志愿者日系列活动;

(2)12月5日举行09—10学年广东海洋大学志愿者表彰大会暨20xx年新志愿者宣誓大会;

(3)学期末,召开一次学期工作总结大会和开展期末服务时间认证工作。

篇(4)

>>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状况调查研究 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地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研究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及高校志愿服务现状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现状调查与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从事社区体育服务的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校视角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情况调查与推进对策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 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研究 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报告 90后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现状调查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现状调查及对策 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关于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现状研究的调查报告》苏州科技学院,刘梅梅,2011-8-29.

[2]沈东华.淮阴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3,(02).

[3]刘珊, 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 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作者简介:

仲韦,女,江苏连云港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01国际贸易班学生;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

志愿服务对社会经济和谐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党的十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政策,强力推动了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把志愿服务与学雷锋活动有机融合,形成了志愿服务的中国特色,促进了志愿服务的制度化、常态化。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从专业特点出发,关注民生需求,于2007年成立“为民家电维修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服务队秉承“家电维修,党员先行,服务大众,锻炼自我”的理念,以党员教育、业务学习、技能竞赛、关爱社会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服务社会意识、增长动手实践能力,定期前往金华市各大院校、社区、街道、农村开展家电义务维修活动。随着队伍的发展和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学生志愿服务在专业化程度、个人权益保障、活动组织及合作平台等方面的问题都会对直接影响品牌效应的发挥,研究构建一个专业与社会接轨、校内与校外联动、品牌与品质兼顾的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的核心价值

(一)对接社会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传播和谐互助正能量

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是政府职能部门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延伸,对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有重要意义。学生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深入实践,服务社会、服务群众,能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拓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和成效,从而发挥学生党员、专业能手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确保志愿服务规范有序进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结合志愿服务和学生群体的特点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和志愿服务工作,是对高职院校“工学结合、岗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三)促进了学生能力与爱好的有机结合,夯实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提升技能的重要平台。构建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必须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切入点,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专业技术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志愿活动多数是在党委、团委的领导部署下展开,通过与社团、社区、企业及福利单位等建立活动基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安排各类有特色的志愿者活动,具体由院校两级的青年者志愿协会(大队)组织进行,实践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一)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长效的保障和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社会参与面狭窄、信息流通不足等给志愿者参与服务增加了难度,一些志愿活动的行政化、形式化也削弱了志愿者的积极性。以“服务队”为例,大部分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一些志愿者单纯为了增加服务时长参与进来,没有起到锻炼提升的作用。

(二)志愿者队伍质量不稳定,缺乏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的系统培训

高职院校学生对公益活动的参与缺乏自发自觉,且因三年学制、大三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规划,高年级退社的情况较多,志愿服务队伍人员流动频繁。另外,志愿服务主要面向地方社区、街道、农村地区开展送知识、送技术、送温暖等公益性项目,对志愿者的道德素养和专业技术有较高的要求,学生志愿者中除了少数骨干力量外,大部分缺乏动手实践的经验,急需完善针对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意识、交流沟通等方面的培训机制以保障服务品质。

三、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常态化机制的具体路径

(一)以专业优势打造一块优质的志愿服务品牌

如今,品牌建设已成为各地区志愿服务工作的重点,一大批服务民生的特色品牌相继形成,极大增强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应,还使各种服务项目长期延续,保证服务品质的同时也提升了志愿服务者的荣誉感。高职院校志愿服务要立足专业特色,积极开展围绕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服务活动,澄清服务理念,找准品牌定位,把志愿活动与第二课堂、党团建设有机结合,打造社会普遍关注、学生积极参与的优质服务品牌。“服务队”自品牌创建以来,积极开展“送技术、送温暖、送服务”,以优质服务赢得村民们赞誉,服务品牌口口相传。

(二)以社会需求搭建一个校内外联动的服务平台

志愿服务的目的不仅为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更是为了与市场接轨,满足社会需要。现有的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较多仅在寒暑期安排一次社会实践任务,服务社会效果不明显。因此,落实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需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整合高职院校党团组织和校企合作基地的优质资源,搭建校内外联动的服务平台。“服务队”近年来坚持开展“三下乡”、周末广场、“啄木鸟”等志愿者系列活动,为市区30多个社区、20多个乡镇设立家电维修站点免费维修破损电器,围绕网站建设、微信使用、电子商务、电脑和用电安全知识等推广新媒体技术服务;积极开展校镇合作,拓展学生实践和德育基地,持续发挥电子信息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金华电视台市民援助中心和8890便民服务平台紧密联系,在金华市百余支志愿服务队中脱颖而出,2016年荣获金华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三)以规范机制M建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

健立完善的运作保障机制和科学的考评机制。一是根据服务项目的要求组建和培养人数稳定、功力扎实、友爱互助的志愿者队伍,全面推行志愿者注册制度。二是建立信息化平善过程管理,为考核提供依据,设置专项奖励定期对服务中的先进个人或集体进行表彰,为评奖评优、入党考察等提供依据。三是积极开展专家讲座、技能竞赛、企业顶岗实践等形式的交流活动,根据需要引入必要的礼仪、方言、急救、技能等专项培训课程。四是加强媒体的宣传和成果的总结,团队当中做好精神和经验的传承。“服务队”采用“服务积分卡”记录志愿服务时长、服务内容、考核评价等,认定一至五星级党员志愿者,并在学生奖学金评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有效形成了“奉献-积分-激励-奉献”的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 志愿服务走向制度化(学雷锋 见行动) [N],人民日报. 2017-3-8 .

[2] 赵颖.微公益视角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的思考[J]. 滁州学院学报. 2013(04).

篇(6)

为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内化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校团委决定开展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体验感悟成长

二、活动时间:7月1日—8月31日

三、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四、活动形式:

1.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班级团支部的形式开展;

2.各班级团支部可以成立若干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各小分队确定队长一名,队员若干;

3.要求在社会实践活动前充分准备,活动时认真负责,活动后及时总结;

4.每个小分队活动时拍摄相关活动照片至少3张以上,活动后由队长负责填写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纸质稿,并同活动照片电子稿开学后一起上交学部团总支,由学部团总支审核汇总后上交校团委,学校将统一进行评比。

五、活动内容:

1.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看望敬老院老人、关爱福利院儿童、环境保护宣传等;

2.职业体验活动:通过参观一些企业和单位,对相关职业进行深入了解和体验,分享感悟,从而初步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六、活动要求:

希望班级团支部高度重视,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同时各班主任兼任团支部辅导员,要加以正确指导,以确保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切实开展并卓有成效。

篇(7)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和组织形式,同时根据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实践情况,制定大学生社区志愿者服务的内容和量化管理体系。·

大学生志愿活动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近年来,大学生走进社会、进入社区,积极开展“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者活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并成为大学生喜闻乐见和积极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本文探讨以大学生志愿者自愿无偿劳动协助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形成以社区工作人员为主,以大学生志愿者为辅助和补充的新型社区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该模式将使社区居民委员会从经费和人员紧张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同时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社会实践的场所,为他们提供在社会服务和奉献中展现自我,在社会的进步中成长成才的大好机会。

1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意义

1.1志愿者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社区志愿服务,是指依据个人意愿,以社区为依托,以社区公共服务为主要领域,充分运用社区资源,围绕居民个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以及社区公益事业开展的一种公益性活动。社区志愿服务弥补了政府和家庭职能的某些不足,增强了社会成员的生活保障,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以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1.2人力资源理念的更新

对社区来说,大学生志愿者的引入,实际是发掘了社区所在地高校中潜在的优质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理念得以更新,从员工人力资源模式向员工为主,义工为辅的人力资源模式转变。

1.3有益于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实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在实际工作中,通过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与社区居民的沟通和具体的岗位实践,培养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在事业上的自我设计能力和公共社交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自我牺牲、乐于奉献的精神,强化了自己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志愿者的组织形式

2.1组织机构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项目,由学院和社区共同负责。由社区提出人员、时间和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学院根据学生学习课程的安排情况,选择学生的来源,按学期进行聘任。学生分配到具体岗位后,由学院、社区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分别负责志愿者的岗前培训、岗中检查和服务考评等工作。

2.2志愿者的组成

社区志愿者活动坚持自发性、公益性、无偿性原则,根据社区提出的岗位需求,由学院组织本学院各年级学生自愿报名,面试筛选出合适的人选。选定的社区志愿者根据自己的课余安排,选择义务服务时间。

2.3志愿者的结构

考虑到社区志愿者自治性、责任性、专业性的要求,从管理形式上将志愿者纵向分为普通志愿者、志愿者协调员、志愿者项目负责人三个层次,根据服务内容,将普通志愿者岗位横向细分。

3志愿者的活动内容

3.1开展设点服务

设点服务即以街道设施和家庭、楼院设立网点为居民提供多种技能性或劳务,如儿童课业辅导、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志愿者利用社区服务设施,在居民委员会或到居民家中定期、定点开展。

3.2“一对一”重点帮扶

关注特殊服务对象,既是社区居民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社区的重点。针对社区中有困难的老、病残等服务对象,重点围绕困难居民的实际要求,开展以助老敬老、扶残助残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

3.3文化共建

与社区开展文化共建,是创建文明社区、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更高层次需要。按照“共居共建、双向受益、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原则,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功能,与社区居委会以及辖区内的单位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知识讲座、艺术鉴赏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层次。

4志愿者服务项目管理体系

4.1管理机构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项目,必须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一社区志愿者管委会,该机构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支部书记和志愿者项目负责人组成。对于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的具体岗位、服务目标、规范管理或在服务过程中出现问题等都将通过志愿者项目负责人和社区居委会讨论认定。

4.2岗前培训l

凡是参加社区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必须提前进行岗前培训。该培训由社区工作人员、往期志愿者负责,根据不同内容分别开展,主要内容如下。

介绍社区的基本概况、服务功能、服务项目,使志愿者了解社区的规模、特点、性质和自己所能承担的工作,以及工作的重要性;介绍社区志愿者组织的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和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使志愿者明确自己的言行举止将代表学院的形象;对具体工作流程、技术标准、质量要求进行语言描述和实地操作,使志愿者明了具体的工作要求;采用提问的形式对志愿者进行考核。没有进行培训和多次考核不合格的不允许上岗,上岗的志愿者应身着学院制作的志愿者服,便于社区居民的监督和社区管委会的管理

4.3量化管理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社区服务项目实行量化管理,我学院实属尝试阶段,指标的制定和考核制度也正在试行,通过多期志愿服务实践,我们发现大学生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综合考察拟定量化指标。

4.3.1主观量化指标

该项指标主要是指志愿者工作态度的量化管理,占总分20%。主要包括遵守劳动纪律,热情为社区居民服务,勤问勤学,善于提出创新建议等,并分别给予相应的分值。

4.3.2客观量化指标

该项指标主要是将志愿者具体承担的工作项目,按照工作类型、劳动强度、技术难度和数量分别给予一定的分值,占总分的80%。

4.3.3量化记录

志愿者每次工作结束,应当认真记录自己的主观工作态度和客观工作数量,请上级管理人员检查、签字,并相互交换意见。该记录每期志愿服务工作结束后进行综合测算,得出志愿者个人当期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