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数码技术论文

数码技术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0 15:05: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码技术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数码技术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数码时代  建筑理论与实践  形态变化

在新世纪之初,信息科技正在重塑世界,数码技术将不仅更新建筑师手中的工作,而且也将更新建筑师头脑中的观念,工业时代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引起建筑文化的反应,如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因此数码时代也必然产生新的建筑文化。什么样的空间能反应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成就.生活和文化?数码技术将怎样改变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如何面对和创造怎样的未来生活?这是建筑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日益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得迫切。

数码时代的建筑学诞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常见的有信息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数码建筑(digitalarchitecture);虚拟建筑(virtualarchitecture);超建筑(transarchitecture):信息建筑是未来建筑的总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而数码建筑的概念基本包括在信息建筑的概念之中,较集中的关注信息数码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加贴近当前建筑学本身。虚拟建筑则是信息建筑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超建筑则摆脱了传统建筑学束缚,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将为信息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数码时代的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师们掌握了数码工具,而且每一天这种工具便更趋完善,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nurbs技术、动画物体物理属性设定技术以及三维输入输出设备的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在修建哥特教堂的时候总是希冀建成世间最设高耸华丽的塔楼,在二十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时,宏伟壮丽的摩天大厦被用来炫耀经济实力,在数码时代,打破传统概念的新建筑形态成为了表达时代精神的最佳道具。

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设计的雕塑“鱼”,第一次在真实设计和建造中运用了ibm开发的catia,创造出不寻常的建筑形象,多维复杂的曲面和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空间构件颠覆了观众对建筑空间形象的传统认知。catia把自由带给了建筑师,这可以说是数码时代建筑创作的开端。

在雕塑“鱼”之后,盖里利用catia的强大能力,创造出许多其它出人意料的建筑形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布拉格荷兰国家大厦等,极大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营造和审美观念。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是引发了对建筑美学认识的争论,但对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莫斯在美国加州库尔文设计的“伞”(umbrella)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在旧仓库的改造工程中,莫斯维护了场所的原有形态以及老建筑的基本结构,同时又插入了“畸形体”一一伞,来重塑场所性格,异形的三维扭曲的巨大玻璃瑰丽多姿,覆盖了一个安置在建筑转角处的室外表演场所的上方,标志了建筑的入口斜坡,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这是建筑师和玻璃制作公司以及结构工程师的成功合作。

这些早就成为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建筑形态探究的建筑师在遭遇到新的创作可能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利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加以变异,改变建筑的围合界面,从而达到改变建筑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利用计算机达到解放建筑形式的目的。

荷兰的联合设计工作室(un studio)是集合了建筑学、城市学、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专家的联合工作室,实行包容建筑学所有方面的整合性设计程序。他们的设计始终与电脑技术紧密相关,追求将形式推向数学的极限以创造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墨比乌斯住宅是体现数码时代建筑特征的实例。在这个设计中,“墨比乌斯环”作为设计的构思图式推动了设计要领的深化和建筑空间的形成。墨比乌斯住宅水平延展开来的体量低悬在台地上,螺旋交缠的运动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不足以在追赶新技术上做出决定性的成就,只有联合各种专业人员,才可能在新建筑的探索上取得成功,这是联合设计工作室给我们的启示。

fo a提出了整体建筑(m onolithicarchitecture)以及地景(landscape)建筑的概念,从自然地貌中寻求建筑空间新形态。近来foa引人注目。刚建成的横滨国际客运码头(yokohamaintemationalferrytemina1),从计算机的虚拟构成真实的结构和材料的组成,方案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制约中力求取得平衡。方案最后保留了计算机创造的连续表皮造就空间概念,随着建筑的扭动,地面、墙面、顶面自然地转换,空间效果也类似墨比乌斯环。整个建筑就如同是被建筑材料包携起来的地貌景观一样,人们在“山谷、丘陵、缓坡、洞穴”之中体验连续界面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建筑空间体验。

格雷戈·林恩(greglynn)是哥伦比亚大学展开数字化建筑研究之后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宣称他对数字建筑的兴趣主要存在于数字化的模拟状态,着重研究在数字化状态下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动态之形(animateform)的概念,把传统上关注静态的建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动态的领域。林恩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设计便不缺乏建造的可能性,现在像大批量利用现有设备制造标准构件一样,大批量制造不规则构件定制技术的可能性已经具备,相信他对真实建筑项目的实现一样雄心勃勃,事实上从最近林恩的建筑实践来看他可正在从他的纯理论走向实践。

渡边诚(makotoseiwatanabe)在数码建筑上的研究和通常依造型软件来塑造复杂混沌的形体的做法也不同,他更倾向于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特定的电脑程序,给予有特定意义的参数,从而生成某种合乎逻辑的形态,就好像生物进化,在外界和内在条件冲突、磨合中得到合乎道理的完善存在。早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诱导城市”(theinductioncity)中,渡边诚便设想城市和建筑形态的产生应当由环境中存在的确定的要素来决定,于是“诱导”的概念就产生了,使用特定的电脑程序,对环境要素加以回应,然后符合环境和个体本身需要的形态就出现了。就好像是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和环境的合作,生物的形态是自生的繁衍需要和环境的选择的结果一样。

大江户地铁线饭田地铁站(iidabashisubwaystation)就是这样解说道:“这件作品的形象,地下的部分象是植物的根,植物是将根伸到有柔软的土的地下,和有水分的地方,而让“叶子”之间尽量不重叠,这样可以享受太阳光的洗礼,在水和光处于最好的条件的情况下寻找最理想的形。如果条件能够满足,自己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设计想法。”在这个设计中,他便运用了自行开发的软件,给予环境参数,诱导建筑形式的产生,整个过程自动发生,地下运动的是象浪一样发光的网,通到地上之后形成翼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先制作电脑图像或是模型,得到预期的形态,而是使用电脑程序,设定形态产生的模式,通过程序自动地在解决形态问题同时形成空间。

对于这些建筑师来说,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建筑空问的新的认知,带来了建筑创作的新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新的时代面临的新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新的美学思考和技术极限,这些是他们努力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数码技术帮助他们理解,协同他们给出答案,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由于新的数码时代建筑学思考的深入,数码建筑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化,数码时代的更有冲力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师加入到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的研究中,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创作可实现的真实的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建筑的建筑师,也可以选择成为在网络世界中和游戏世界中创作和建造的虚拟建筑师,传统的“建筑师”的定义正在被改变。

他们所接触的建筑教育和对空间的认知和前辈们已然不同。出生在数码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数码技术广泛应用的生活中,使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玩网络游戏,他们对生活、交往、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无所顾忌的探索,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

在具体现实性的数码时代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码时代的建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越来越轻盈、透明、开放,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码时代特征的建筑将不断的挑战我们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篇(2)

关键词:数码扩印,网络数码扩印系统,影像传输

1 引言

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和数码产品快速普及的增长,对数码扩印的需求日益上升。但数码扩印机价格昂贵,一些传统冲扩店无力引进数码扩印机开展数码扩印业务。另一方面,拥有数码扩印设备的冲扩店为了加快资金回报,不使设备闲置,需要有大量的生产量。因此引入网络数码扩印系统来实现不同地域数码资源的共享。

该系统以网络为工具,采用“中心店+加盟店”的连锁模式开展数码影像服务。其目标是:通过Internet,实现加盟店影像文件安全﹑可靠﹑及时地传递到拥有扩印设备的中心店以供冲印,为跨地域客户提供一体化﹑多元化的服务;同时满足中心店对加盟店营业情况查询﹑统计的需求,为中心店决策提供支持。

论文将详细介绍系统的结构﹑功能框架以及开发过程中所用到的关键技术及实现方法。

2 系统结构

2.1 业务描述

系统主要分为四部分:中心店服务器﹑加盟店﹑前台和影像工作站。加盟店通过广域网与服务器相连,前台则通过局域网分别与服务器和影像工作站连接。其业务模型如图1所示。

中心店服务器带有数据库,保存着加盟店注册信息,加盟店及影像工作站的扩印信息,如扩印尺寸﹑数量﹑营业额等。主要功能包括:①处理加盟店发来的事务请求(如注册﹑传送﹑查询),作出相应回答;②接收﹑保存远程加盟店传送的图像和扩印单,并根据扩印信息更新数据库。。

加盟店主要功能包括三方面:①收集需要扩印的信息,生成扩印信息文件,并将扩印信息添加到本地数据库,供本地查询和更新;②向服务器发出传送﹑查询等请求,并接受服务器的申请处理结果;③向服务器传送待扩印的影像文件和扩印信息文件。

前台为中心店的扩印业务管理平台,它的主要功能是:①处理影像工作站发来的请求(传送﹑查询);

②接收各影像工作站发送的扩印信息文件,将信息更新到服务器数据库;③负责扩印单管理,如收费﹑标注﹑打印﹑查询,为管理人员提供业务查询﹑统计等功能。

影像工作站一方面负责向前台发送本地扩印信息文件;另一方面向前台查询扩印单完成情况,并接受前台发回的应答信息。

2.2 功能框架

篇(3)

在老一辈摄影师中算是年轻人,在新生代摄影师中,算是前辈。

所有的“中年”艺术家可能都可以用这句话来介绍,

可是在摄影领域来说形容Thierry的话除了这一句,再没有更合适的了。

因为他的从“摄”之途恰好与数码相机的成长史平行。

数码摄影技术先锋者

1985年起Thierry扛着传统胶卷相机,作为一个职业摄影界的新人,在盛产摄影大师的巴黎崭露头角。很快他的职业摄影师之路如日中天,与此同时,富士、东芝、奥林巴斯、柯尼卡、佳能等老牌相机巨头都相继发表了数字相机的试制品。摄影所培养出的敏锐洞察力也被Thierry用在了科技范畴,在许多传统摄影师对彼时成像质量低劣的数码摄影产品嗤之以鼻时,Thierry已经为自己开启了数码摄影的大门。1988年富士与东芝在科隆博览会上,展出了共同开发的,使用闪存卡的Fujixs数字静物相机“DS-1P”。大部分摄影人仍旧持观望态度,Thierry却紧随其步,最终成为了被载入史册的80年代末期使用数码摄影技术的先锋。

与数码技术一缘难解的Thierry在90年代世界信息化浪潮中经历了又一次成长,他的摄影作品被用于早期私人电脑系统桌面,他自己也一步步地探索着电脑软件可以为数码摄影铺开的新局面,同时也在不间断地拍摄商业作品。

于是,信息技术之潮趋于平稳的千禧年之后,Thierry开始思考这十多年发生的数字革命。2006年起他开始做私人拍摄项目,并成功地因官方推选而参加了2008年法国大皇宫的“paris photo”年度摄影艺术盛会。

2008年,他所携带的系列作品便是《二进制的孩子》。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他表达了对下一代人将要面临什么样的网络和数字技术的疑问,以及对数字技术起源的好奇,还有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将带来的最终后果的疑惑。当然,这也是作为摄影师、作为艺术家的Thierry,给90年代这个对全人类和他自己都带来巨大变化的年代的总结性论文。

《二进制的孩子》这一系列作品中后期技术的运用也像是他给自己数码摄影旅程的答卷。他将数码芯片的影像同儿童肖像相结合,又一次引领了一股数码后期与摄影相结合的自我表达潮流。

四年之后, Thierry又带着全新的系列出现在了公众的视野中,这一名为《熄灯的城市》的私人拍摄项目,仍旧被官方选举为2012年国际摄影盛会“paris photo”的参展系列。同样,他又借助了更发达的数码摄影设备和后期软件来圆了这四年的梦。

《熄灯的城市》——记录熟睡后的城市

酒香不怕巷子深,Thierry Cohen的《熄灯的城市》系列作品展选择在一条僻静小街的36号大院子里, 埃斯特·维荷德福画廊因为Thierry的展览门庭若市。略带沧桑的Thierry每天坐在电脑前,时而上前与来访者共同探讨自己的作品。

虽然曾经作为商业摄影师的Thierry拍摄过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法国的明星、美国的企业家、好莱坞的制片人,还有中国的贾樟柯。虽然《二进制的孩子》让他第一次登上了摄影界的头版头条。但是真正让他名声更加响亮的正是至今仍然没有完成的《熄灯的城市》。为了这一组作品,Thierry跑遍了世界:巴黎、纽约、东京、里约热内卢、悉尼、上海、香港,等等,如果人们想看见这些大都市在没有灯光的黑夜中的样子,那只能来Thierry的展览了。在他的系列作品中,这些平日纸醉金迷、人世繁华的绚烂都市统统像是沉睡的婴儿,在璀璨星空下平静祥和。

而其实这一组作品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美好,创作这些影像的最初目的是表达对光污染的抗议,Thierry只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对城市的热爱,并把城市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每每青睐这些作品的人为星空下的城市所折服的时候,Thierry当初的抗议也显得不再尖锐,更直接地被每个人接受了。这便是摄影师最大的本领了吧。

篇(4)

【论文摘要】:图像传感器产品就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业界关注的对象,吸引着众多厂商投入。以产品类别区分,图像传感器产品主要分为CCD、CMOS以及CIS传感器三种。文章主要概述了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优势,介绍了现阶段传感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

图像传感器属于光电产业里的光电元件类,随着数码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市场和业界都面临着跨越各平台的视讯、影音、通讯大整合时代的到来,勾划着未来人类的日常生活的美景。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疑要属数码相机产品,其发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短短的几年,数码相机就由几十万像素,发展到400、500万像素甚至更高。不仅在发达的欧美国家,数码相机已经占有很大的市场,就是在发展中的中国,数码相机的市场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因此,其关键零部件--图像传感器产品就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业界关注的对象,吸引着众多厂商投入。以产品类别区分,图像传感器产品主要分为CCD、CMOS以及CIS传感器三种。文章将主要简介CMOS传感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

1. CMOS 图像传感器

CMOS图像传感器于80年明以来,由于当时CMOS工艺制程的技术不高,以致于传感器在应用中的杂讯较大,商品化进程一直较慢。时至今日,CMOS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也开始非常的广泛,包括数码相机 、PC Camera、影像电话、第三代手机、视讯会议、智能型保全系统、汽车倒车雷达、玩具,以及工业、医疗等用途。在低档产品方面,其画质质量已接近低档CCD的解析度,相关业者希望用CMOS器件取代CCD的努力正在逐渐明朗。CMOS传感器有可细分为:被动式像素传感器CMOS与主动式像素传感器CMOS。

CMOS图像传感器是多媒体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件之一,也是数码相机、监控设备、图像采集设备中的核心器件。CMOS的全称是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有"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意思。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相机的兴起以及对图像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更加突显了图像传感器的重要作用。

2. CMOS图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CMOS采用感光元件作为影像捕获的基本手段,感光元件的核心都是一个感光二极管,该二极管在接受光线照射之后能够产生输出电流,而电流的强度则与光照的强度对应但在周边组成上。CMOS感光元件的构成就比较复杂,除处于核心地位的感光二极管之外,它还包括放大器与模数转换电路,每个像点的构成为一个感光二极管和三颗晶体管,而感光二极管占据的面积只是整个元件的一小部分,造成CMOS传感器的开口率远低(开口率:有效感光区域与整个感光元件的面积比值);这样CMOS感光元件所能捕捉到的光信号明显小于,灵敏度较低;体现在输出结果上,就是CMOS传感器捕捉到的图像内容不太丰富,图像细节丢失情况严重且噪声明显,这也是早期CMOS传感器只能用于低端场合的一大原因。CMOS开口率低造成的另一个麻烦在于,随着它的像素点密度的提高,感光元件的比重面积将因此缩小,而CMOS开口率太低,有效感光区域小得可怜,图像细节丢失情况会愈为严重。这也是CMOS长期以来都未能进入主流数码相机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 CMOS图像传感器的优势

CCD和CMOS在制造上的主要区别是CCD是集成在半导体单晶材料上,而CMOS是集成在被称做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上,工作原理没有本质的区别。CCD只有少数几个厂商例如索尼、松下等掌握这种技术。而且CCD制造工艺较复杂,采用CCD的摄像头价格都会相对比较贵。事实上经过技术改造,目前CCD和CMOS的实际效果的差距已经减小了不少。

⑴ 与CCD相比,CMOS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不到CCD的1/10,售价也比CCD便宜1/3的优点。

⑵ 与CCD产品相比,CMOS是标准工艺制程,可利用现有的半导体设备,不需额外的投资设备,且品质可随著半导体技术的提升而进步。同时,全球晶圆厂的CMOS生产线较多,日后量产时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

⑶ CMOS传感器具有高度系统整合的条件。理论上,所有图像传感器所需的功能,例如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暂存器、时序控制、CDS、ADC…等,都可放在集成在一颗晶片上,甚至于所有的晶片包括后端晶片、快闪记忆体等也可整合成单晶片,以达到降低整机生产成本的目的。

4. 高速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趋势

目前,CMOS是高速成像所青睐的技术。在当前市场中,我们可以发现高速图像传感器有三大发展趋势,一是向极高速方向发展,二是向片上特性集成方向发展,三是向通用高速图像传感器方向发展。 高速成像领域还有另一种趋势,就是把高速ADC、时序发生器、LVDS发射器和校正算法的片上集成趋势。这种图像传感器通常在速度和灵敏度方面不如上述图像传感器,但在易用性和系统集成功能方面颇有长处。目前市场上新兴的第三种图像传感器就是通用高速图像传感器。具有模拟输出或不具有时序发生器功能的老式(简单式)通用图像传感器正在被速度更快、更复杂的图像传感器所取代。这种新型图像传感器使我们能在较短时间内就设计出通用高速摄像头。

从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看,,体积小型化及高像素化仍是业界积极研发的目标。因为像素大则图像产品的分辨率越高,清晰度越好,体积越小,其应用面更广泛。

参考文献

[1] 李清勇, 罗四维, 史忠植. 基于独立纹元矩的纹理图像检索[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7.

[2] 安志勇, 曾智勇, 周利华. 基于Radon和小波变换的纹理图像检索[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07.

[3] 张恒博, 欧宗瑛. 一种基于颜色基元共生矩阵的图像检索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07.

[4] 彭辉. 基于纹理特征的图像分类识别[J].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007.

[5] 田卉, 覃团发, 梁琳. 综合颜色、纹理、形状和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7.

篇(5)

【关键词】 病案;信息;开发;利用

在医学界,病案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属于医疗机构的知识财富和软件资源,其中蕴含着医务工作者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的结晶,科技含量之高是无人替代的。它提供的数据资料是构成学术论文、论著和科研成果的核心内容。病案可贵之处需要有心人在探索中发现,达到开发利用。

1 信息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病案信息是医院主要的医疗信息群,也是医院最活跃、数量最庞大、使用率最高、发展最快的信息群。随着我国医院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病案信息工作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既往传统的单纯保管迈向现代的数字化信息管理,多媒体数码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病案信息工作,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加强病案管理、提高开发利用显得更加重要,良好的病案管理是极大限度开展利用病案信息的基础,对病案利用的越是充分其获得价值就越大。只有出色地做好病案质量管理工作,才能使病案信息为医院和社会发挥重大作用。

2 提高病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实施质量监控的基础

病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病案管理质量,加强病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是进行病案管理质量监控的重要前提。现代病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院管理学、疾病分类学、计算机应用管理和统计学等多类学科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这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病案管理人员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人才结构合理的病案管理人员阶梯队伍,逐步实现病案管理队伍专业化和素质最优化。

3 避免了人工查找,实现网络共享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数码技术的引入,数字化病案为病案信息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加速了病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的进程,数字化病案管理信息系统是在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的延伸,不但能够实现病案管理工作过程中诸多部门的数字共享,在各个客户端还能将病案全文信息资料包括图象信息,通过计算机传输、管理和利用。大大减轻了临床医生查找病历资料的工作强度,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完好再现了纸质病案原貌,保护和隔离了纸质病案原件,降低了病案的丢失、损坏率、也减轻了病案保管员的劳动强度。但建立电子病案系统,在内容上强调患者信息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4 病案信息的利用

4.1 通过对病案信息的统计,可以了解各科室疾病的总体转归情况,了解医师诊疗水平和护士的护理以及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情况,由此判断全院的医疗总体水平,成为衡量各科和医务人员总体水平的依据。通过对病案数据分析,制定相应的医疗质量目标、医疗管理制度、医疗质量控制方法等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4.2 病案是医院科研和教学的基础,病案信息资料是临床医疗实践的原始记录,是医务人员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全部总结。在教学方面,它是活的教材,在科研方面,病案信息对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研究具有备考作用,临床研究对病案的研究,即个案和多个个案的研究。临床流行病学则对案例相关性有研究,对疾病在家族、在人群流行、分布的研究。

4.3 医院管理的谋略,相当大一部分来源于有价值的疾病信息,用于指导医院管理,它是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原始信息资料,它记录着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发展及遇到的医疗问题等方面;真实而完整的病案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信息。医院管理者通过病案信息分析医院现状,检查和监督全院工作,指导医院经营管理,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与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4.4 病案作为事实证据具有的法律意文,可以维护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尊严,借以公正处理医患矛盾。在当今医学科学高速发展的医疗纠纷难以避免的气候下,病案尤其重要。因此,深化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配置精明强干的病案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和更新病案管理制度。

篇(6)

【关键词】新闻名校;迁移教学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93-01

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CEUJ)和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Sciences Po.)毫无疑问是法国国家新闻工作者职业联合委员会(CPNEJ)评选出的全法13所新闻名校中的佼佼者,其中两校的“实践教学”以其形式之独到、内容之实用、方法之受用蜚声全球,而“迁移”教学法是其亮点。作为同样注重实践、实战、实际技能的法国新闻专业和播音主持专业,只有将“迁移教学法”先进理念钻研透彻,且跟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相结合,才能为播音主持专业实践教学下一步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一、注重“全媒体”的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的“迁移教学法”

始于1994年的“迁移教学法”被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喻为是一个“大胆”的教学法。它具体操作是:每学年将学生放置于一个陌生的国家、陌生的城市(2008年在上海)、陌生的语言、陌生的文化当中,根据所在国家当下热点新闻确定一个新闻选题,在一名导师组织下5周内用法语制作一份日报、一期杂志、一期广播专题节目、一期电视专题节目、一个网络专题视频,回到法国后在法国国家电视3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络以及斯特拉斯堡地方报纸、杂志发行和播放。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的“迁移教学法”之所以“大胆”,一是在于将学生放置一个他们完全陌生且困难重重的环境,文化不同、语言不通、交通不熟。二是带队导师只负责解答他们的疑问,而不参与他们的选题、策划、采访、制作等一系列的实践,也不替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每一个小组的5名学生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各自艰巨任务。每个小组确定一个新闻选题,每个人根据自己专业方向选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网络任一媒介开展工作,但同时又兼顾采访、外联、撰稿、摄像、编辑等工作。四是学生出发前已经跟相关媒体签订合同,各媒体承诺把这次制作的节目或出版的报刊、杂志根据合同确定的时间播出或发行。五是这次“迁移教学”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实践作业,只有完成它才有资格参加论文开题顺利毕业。如此,不难发现,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的“迁移教学法”最大的特色强调的是在陌生环境下进行“全媒体”的实践教学,即学生既能办报纸、杂志,又能制作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和网络节目;既能采访、摄像、编辑,也能现场报道、现场评论、配音、写稿甚至开车。

反观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教学由于资源、办学经验、经费、生源、设备、师资、教学理念等情况相差甚远造成重点院校和地方普通院校在实践教学改革步伐也相对悬殊。重点院校早已突破旧有“模拟”模式转向“校台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而地方普通院校依然沿袭着旧有的寒暑假学生自愿联系媒体实习(或见习)的实践模式。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知不觉中被时代所淘汰,只能跟在地方媒体运作现状后面亦步亦趋陷入一种“地方媒体意识”而不能自持。这样的“人才”在广播电视传播领域既谈不上“一专”,更谈不上“多能”,在重点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成功案例中,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与云南电视台开展的校台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亮点。但是,相较于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实施近20年的“迁移教学法”而言,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教学形式仍给人一种课堂和模拟训练延伸的感觉,而不是刻意营造“完全媒体环境”氛围,学生依然在心理上“依赖”教师;另一方面,媒介范围仅局限于电视一种媒介且人数过多,学生仅能参与到整个节目制作链条仅有的1-2个环节,使得“培养策划、采、编、主持能力合一的高级广播电视人才”成为无的放矢的空中楼阁。当然在时间短、任务重、人手缺的情况下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牵头迈出的与电视媒体全方位合作以此推进实践教学改革这一步,是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跨出的一大步,而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实施的“迁移教学法”其中先进的理念值得我们在改革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借鉴。

二、注重国际合作、网络平台的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迁移”实践教学法

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的“迁移”实践教学与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政治”领域的选题且在多个“城市”调查,比如,在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之际,新闻学院学生辗转波兰、布鲁塞尔、欧洲议会中心进行实践教学;2009年和2010年的11月到以色列多个城市进行国民议会选举调查;2007年2月到柏林调查采访德国总统成为欧盟轮值主席国后的施政理念等等。第二,巴黎政治学院新闻学院在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视“网络媒体”,注重教授最先进的数码技术和理念。一是高瞻远瞩,紧紧抓住当下全球最炽手可热的媒介――网络,又与最炽手可热的搜索引擎谷歌合作掌握最先进的技术,正如它的的培养目标说的“培养有创新能力、职业道德,懂数码会评论的记者”,他们相信掌握“数码技能”是未来记者必备的能力。二,放眼全球,博采众长。不管与哥伦比亚大学哦新闻学院合作还是让学生到全球各国实习,亦或是做“迁移实践”,如此,学生的眼界也极为受限。虽然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西北大学等院校已经与台湾世新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但这仅是学术上的交流,倘若能与台湾当地媒体进行实践教学合作,教学效果会有质的提升。网络媒介一直是播音主持专业不够重视的媒介平台,展望未来,放眼全球,网络媒介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寻求与网络媒体实践教学合作点,真正让播音主持专业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应该作为未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的方向。

篇(7)

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不分阶级不分阶层,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网络电影的影评家。网络电影如同众多在网络上的事物一样,有巨大的传播与评价空间。任何人只要想传播,便可以把链接到网络的任何地方;任何人只要想评价,就可以将自己的评价在网上出来。至此,文化之间不再有上下游的分别,网络电影的传播者之间,也不再有阶级和阶层的分别。

网络电影的传播突破了国家与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的人都可能点击、观看、传播、评价。可以这样说,在互联网上,如果没有语言的障碍,那么,没有国界与地域的明显界限。我们在中国,可以点击大洋彼岸的网页,观看美国或韩国制作的网络电影,并将它的链接在自己的网页上,或在即时对话框中传给对话的远在非洲的朋友,还可以同时在网页上留下自己的评价。这种突破国家地域限制的自由使网络电影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网络电影的传播带来了电影评论的自由参与。一方面,网络电影带来了电影评论的时间、空间的自由,你可以在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你可以将评价在论坛、博客,可以投票,还有各种网站、电影公司甚至个人举办专门的网络电影比赛或影评活动。另一方面,网络电影的评论还突破了评价方式的限制。过去的简单的文字评论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民丰富多彩的想象力了,网络电影的评论夹杂了文字、图像、音响、视频剪辑改编等等形形的方式。

2.自主性引发观赏的热潮

没有固定的播出时间,不论是凌晨,还是深夜,只要想看,就可以放映。因为自己就是网络电影的放映者。利用那些毫无用处的零散时间,上网欣赏一段网络短片,可以帮助释放工作上的重压,单调枯燥的日常生活也就不显乏味了。这种最为前卫的艺术也许是最适合明快而紧凑的休闲方式了,再不需要受影院放映时间的限制,自由自主,是观看网络电影最轻松的选择。不用走进影院,不用坐在影院固定的座位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网络电影播放空间的进一步加大,无论是在家中、网吧、旅店、机场,只要有网络的地方,就可以看网络电影。

除了上述时间空间的自主外,网络电影的播放内容也是自主的。有人把网络上被整合的电影资源比喻为一种超级文本,并指出:“超级文本提供了一种可无限重新定位的系统,该系统的临时中心点取决于读者,从另一种角度讲,读者成了真正主动的读者。超级文本的基本特点之一是它由许多相互联接的文本本身组成,这些文本不存在组织结构上的主轴。”网络电影的观赏在人们的轻点鼠标中,就轻易地实现了中途的任意切断、播放进度的随意控制、画面的随意停止与放大、不同电影中的任意切换。

3.个体性刺激作品的丰富

与传统电影的大投入大制作不同,网络电影的制作往往依赖数码技术。完成一部网络电影,只需要简单的人马,甚至只需要一己之力。数码技术的成熟使网络电影可以仅仅依靠数字技术,就完成所有过去无法想象的特技。随着软件技术的越来越发达,视频、音频的剪辑与制作越来越简单、容易操作,于是网络电影制作的个体性就越来越有可能成为现实。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火爆网络的很多网络电影都是网民独立创作的结果。因此,不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喜好,也制作出不同的网络电影,这极大地刺激了作品的丰富。

网络电影的不需要大公司的支持和巨大的财力支撑,只要能制作出来,就有数不清的网站、论坛可以随意地。如果说网络电影的制作有时候还需要人们的通力合作的话,那么网络电影的,则绝对是个体性的行为。对影片制作者来说,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好媒介来公开自己的作品。网络提供给了网络电影制作者们以展示自己天才的最广阔的舞台。

除了制作、的个体性,网络电影的观看更是个体性的。对于传统的电影来说,一部电影可以同时放映给1000个观众,而对于网络电影来说,却是1000部不同的影片有1000个不同的观众。网络电影的播放者与观看者合而为一,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网络电影自己播放给自己观看,这就是网络电影的观看模式。由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各人的偏好兴趣不同,也有了不同的选择,这也使得不同的网络电影能够分别得到不同人的点击观看。这也促进了网络电影作品的丰富。

4.匿名性给予自我的释放

网络电影寄生于网络,网络的特性赋予了它独特的匿名性。

网络电影的制作者具有匿名性,网络电影的制作者们不必过分地在意创作的种种规则与约束,他们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方式来制作,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网络电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且不必过分地在意制作水平的优劣和作品的得失。不论制作者是想在网络电影的制作上小试身手,还是想达到释放自己某种观点的目的,他们都藏在电脑屏幕的背后,在隐藏的身份下,不受创作条款的管制与束缚,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电影的作品才越来越丰富。

网络电影的观众同样是匿名的。这使得人们在这个社会时时处在“看”和“被看”的地位暂时被改变,人们卸下“被看”的包袱,可以完全轻松的选择自己想要看的网络电影的内容。不必在意某些片子恶评如潮被定性为违反了什么纲目,就因此而放弃观看它的欲望。只要想看,就可以选择观看。这使网络电影进一步流行。

网络电影的评论同样是匿名性的。这种匿名性使得网民在发表自己有关某些网络电影的评论的时候,可以把自己愿意表达的内容通通表达出来,不必像日常生活中那样,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相同的观点,而被认为是奉承巴结或无能,也不必顾忌自己因为表达了与别人不同的观点,而被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所敌视。这样,网络电影的评论者可以得到情绪的彻底宣泄和自我的释放。这也促使了网络电影的热度越来越高,使网络电影不断传播和评论。

总之,网络电影于网际的流行,已经成为了一种不争的事实。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的结语以“乐观的年代”为标题,他认为,“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但是不管怎样,数字化生存的确给了我们乐观的理由,我们无法否定数字化时代的存在,也无法阻止数字化时代的前进,就像我们无法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一样。”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作为新生事物的网络电影,也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更为成熟。有全球电影人的共同努力,网络电影必将推动一场新的电影文化的革命。

参考文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2]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出版社,1997.

[3]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4]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