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

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05 03:52: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拓展训练总结及感悟

篇(1)

【关键词】大学体育;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随着大学教育教学深入改革,大学教学活动发生不同变化。大学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在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锻炼、塑造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旨在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尽快融入社会。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师,认为应高度重视拓展训练,将拓展训练引入大学体育教学,实施开放性大学体育教学政策,不断丰富和完善大学体育教学。

1.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作用

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现大学生自我升华和完善,具体表现为:第一,拓展训练能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以语言或非语言形式开展,让大学生入情入境,彼此感知对方意图,在体验过程中获得团队协作感悟,感受团队之间的帮助和信任,共同分享和分担;第二,拓展训练能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大学生需要在设定的训练情境下,克服困难、突破自我,积极调整心态,挑战拓展训练项目,沉着冷静面对训练,迎面困难并解决问题;第三,拓展训练能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在大学生拓展训练体育教学中,整合现有体育教学条件,设计丰富拓展训练项目,借助情境教学手段,培养大学生训练适应力,增强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

2.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实践分析

2.1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大纲

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大学体育拓展训练教学大纲,其中包括大学体育拓展训练项目介绍、拓展训练项目性质、拓展训练目的、拓展训练内容、拓展训练考核评价等内容。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拓展训练介绍、目的和内容,笔者认为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借助特定情境,让大学生体验后,获得感知和感悟,得出拓展训练项目理念,不断反思和共享后,获得体育知识,进而改变大学生行为,实现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提升。拓展训练目的主要是为了:第一,贯彻现代教育方针,实施大学体育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第二,帮助大学生了解体育原理和科学理论,指导大学生健康锻炼身体,实现锻炼身体目的;第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体验、自我享受、自我感悟,获得体育知识;第四,培养大学生沉着冷静优秀品质,增强大学生体育运动系统,提高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2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

大学体育教师拓展训练指导方式主要采取体验、感受、分享和总结。其中,体验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通过自我完成项目实现拓展训练,获得拓展训练体验,激发大学生潜能;感受是指大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拓展训练,获得直接、真实感受,结合大学生内心感悟,自我加工和分析感受,进而增强大学生对体育自我认识;分享是指大学生在拓展训练参与中,自我体验和自我感受,体育教师指导引导下,大学生实现相互交流,分享体验经验和教训,获得大学生个人收获和集体收获;总结是指在大学体育教师指导下,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结果进行整合和总结,不断加强自我认知,实现体育认识理性升华,实现大学生自我完善。

2.3拓展训练计划实施的资源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在实施时需要具备必需的人力资源、场地资源和财力资源支撑。其中,人力资源是有效实施拓展训练的保障条件,大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我,满足体育拓展训练和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成为拓展训练主力军;场地资源是拓展训练实施的物力保障,包括大学体育场地、设施、器械等,结合不同的拓展训练项目,选择不同的设施设备,建设多样化丰富场地资源;财力资源,大学体育拓展训练应在有效资金范围内,最大化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拓展训练功效,促进拓展训练顺利开展。

2.4拓展训练体育教学注意事项

大学体育引入拓展训练需要满足素质教育要求,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其中,拓展训练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观、团队精神,锻炼大学生坚强意志,增强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助推大学生素质提高,对素质教育发展有积极作用;加强拓展训练宣传工作,大学给予体育拓展训练人力资源、场地资源、财力资源支持和保障,为大学生设立拓展训练交流平台,增强大学生对拓展训练的了解,丰富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整合大学体育教学资源;强化拓展训练安全意识,体育拓展训练受项目内容和场地因素影响,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性,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制定科学措施有效防范拓展训练风险,明确拓展训练安全操作程序,有效监督拓展训练过程,确保拓展训练安全实施。

参考文献:

[1]王霏.大学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交际,2015,11:244.

篇(2)

新员工培训是一种企业生产行为,企业通过培训将员工从社会人员转变为企业服务的企业人员,逐渐从团队外部到成为团队一员的过程。每个企业在招收新员工后,都将举行一系列的培训计划,一方面让员工尽快步入工作岗位,另一方面企业通过新员工培训,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开发新人力资源,提高团队活力。对于当代航天企业来说,引进的新员工95%将从事科研工作,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新员工积极性,使其快速融入航天企业文化中来,是人力资源培训部门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员工入职培训中引入拓展训练,具有独特优势,可以给员工带来新的培训体验,最大限度激发员工潜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二、拓展训练培训模式

1. 拓展训练涵义

拓展训练,字面意思是船要离港招集船员的旗语,后解释为:一艘小船在暴风雨来临之际抛锚起航,投向未知的旅程,迎接一次次没有未来的挑战。“拓展训练”在1946年就形成该种意识,起初是为提高战士们面对突发灾难时的生存能力,二战结束后,英国出现了Outward Bound管理培训,后扩展到学生和工商从业者,在1963年开始真正推广开来。到1994年刘力创办第一所北京拓展训练学校,并命名为拓展训练被引入国内而迅速风靡全国。

现阶段的拓展训练通过将生活、工作中的事情演变为典型的活动、游戏等,让培训人员在策划的活动中参与进来,在活动在感悟带来的思想冲击,并迁移到后续的工作中,改变以往的行为方式。

2. 拓展训练内容设计原则

拓展训练内容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目的性原则。设计的培训内容应服务于培训目的。二是适应性原则。设计的培训内容要符合培训对象情况。三是启发性原则。设计的培训内容应有利于转变新员工的已有观念和个人角色定位,激励员工奋发向上。四是针对性原则。设计的培训内容是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性质而进行有机结合的。五是安全性原则。设计的培训内容要考虑参与的员工综合素质、能力等,坚持安全第一、培训为辅。六是时间费用原则。设计的培训内容要根据企业提供的资金和员工培训时间、整体素质等。

3. 拓展训练实现预期目标

拓展训练通常具有的环节包括团队热身、个人展示项目、团队项目和训练回顾总结。通过团队热身项目,加深新员工之间的熟知程度,消除进入职场的紧张感,建立具有凝聚力的团队。通过个人展示项目,考验受培训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展示个人能力。通过团队项目,以实现团队目标而改善受培训员工的合作意识和培养团队精神,特别是复杂、高难度的项目,有利于促进员工之间相互理解、认识、配合、信任等,形成良好的团队感。通过训练回顾总结,帮助员工消化、整理训练过程,深入感悟培训带来的收获,并将收获带入到工作中去,实现企业培训目标。

三、拓展培训在企业新员工培训中的具体应用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是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航天企业,始终以“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为企业使命,人力资源部门十分重视新员工培训,每年分别在4月份和8月份新员工培训中开展拓展训练,新员工人数为20人左右,每次一天时间,已连续采用我单位的培训方案6年。在拓展培训中,各环节项目应用都非常出色,并取得较好效果,已采用的培训项目有疯狂的快递、团队钻网、蛟龙出海、高空断桥、达芬奇密码、信任摔背、无敌风火轮、雷阵等。

四、拓展训练在企业新员工培训中的作用

企业通过拓展训练能够更快的了解新员工的能力及性格特点,准确的发现新员工的类型,对到岗后的岗位分配及定向培养提供重要参考作用,人力资源部门考察分析后把每一位新员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做团队建设,可以挖掘新员工的潜能,培养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磨炼个人意志,帮助新员工更快的进行角色转换。主要概括一下几点:

1. 增强新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使其快速确定团队位置

新员工刚进入企业必然会由于外界环境、工作等不同,把握不住可能存在的变数而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且由于职场环境和生活中不时存在的各种欺骗和陷阱等,使得新员工往往会谨言慎行,小心收敛自己内心想法,害怕得罪上级、同事等,不自觉形成自我保护和自我封闭意识,员工与员工之间存在较大距离感。通过拓展训练项目活动,让新员工在游戏中营造出一种互相接触、互相帮助的氛围,调整员工心态,培养员工之间主动交流。在多个项目活动后,员工们经过了认识、自我表现、相互合作等,让员工们从陌生到了解再到熟悉,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团队的友谊、温暖、协作、鼓励等情感,在团队中准确找到自我位置,快速融入团队。

2.培养新员工的创造性思维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从来就不缺少改变。面对外界变化时,人们怎么才能更好的面对和处理呢?只有创新,树立创造性思维,积极应对环境变化。拓展训练通过培养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突破思维定势,创造性的提出更多的解决问题途径,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的舞台。

3.增强团队凝聚力,实现团队目标

“无敌风火轮”项目就要求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协调好步调和速度,最终达到终点线,取得胜利。拓展训练后,员工之间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增加了更多默契,减少了争论;面对团队利益时,员工懂得舍弃个人利益,服从团队安排,严格执行团队任务,通过合作实现团队目标;明确了个人力量无法实现的目标在团队面前不值一提,一个强大有力的团队也是个人力量无法抗衡的。“聚则力生,和则力强”,这正是拓展训练为新员工团队带来的感悟和收获。拓展的不仅是知识、技能,还有更重要的意识、心胸、潜能,在之后的企业发展中贡献更多力量。

4.知人善任,调动积极性,满足新员工的成就动机

篇(3)

关键词:高中;身体素质;训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5-0256-01

高中体育教学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而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高中体育教学中,是现代教育的大胆创新,也是对传统体育课教学的改革,新的教学理念对适应现代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1.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的必要性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拓展训练是很有必要的。第一、符合社会需求。在当今社会,所需要人才不但应有知识与技能,更应有良好心理品质。而当前,不少学生为独生子女,缺乏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个人意识强,团队意识较低。而拓展训练正好可解决上述问题,进行情操陶冶、意志磨炼、团队熔炼。第二、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与教育方式。在传统教育中,未能将教学拓展至精神层面,忽视学生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而在素质教育下,教师则应突破传统教育观念与方法,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调控力,塑造优秀意志品质,提高社会适应力。第三、培育学生创造思维,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现代社会中,需创造创新性人才。在拓展训练中,培养学生创造力是其重点之一。如电网、扎筏等项目,其目的就是培养创造思维,需要学生依靠自己,发挥想象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

2.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嵌入素质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和体育教学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体育教学中生搬硬套的采用拓展训练的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拓展训练的特点在于它创造了一种非常规的情景,在这种情景中使问题暴露出来,进而通过总结回顾来发现不足、改进不足。那么我们可以在体育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一些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去体验,然后让学生回顾整个过程,总结所得所失,从而得到提高。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2.1 学员是主角这一点应当说是与通常的培训比较大的不同,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学员一直是活动的重心,学员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活动来感受,并从中悟出道理。培训师的讲解都是基于所有学员回顾的基础上展开的,而不是单向的阐述。这样的学习方式充分保证了学员的投入程度。

2.2 简单游戏蕴涵深刻道理;"背摔"、"断桥"、"电网","素质拓展训练"所采用的活动看上去都非常简单,其实这目中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几十年心理学、管理学、团队科学等方面论证,能够对个人心里素质和团队质量得到提升的项目,其科学性不言自明。

2.3 参训者情感距离被迅速拉近,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队员通常被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培训师的调动充分融合,活动本身由于都面临着挑战,许多项目需要大家忘我的合作才能完成。、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策略。

3.高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训练策略

3.1 创设轻松活泼训练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学生的课程学习心理告诉我们,越是在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兴趣。这是因为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得到了尊重和信任,更好地体现了其课程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予以激活,形成积极参与的学习自觉主动性。

拓展延伸训练,正是克服了传统课程教学中的呆板和枯燥弊端,让学生能够在充分运用简单而行之有效的训练器材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必要延伸,从而能够有序参与和积极锻炼。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不妨注意以下几方面:①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让学生能够在充分感受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体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友好;②创设"勇者无敌"的豪迈激情氛围,让学生在互相鼓舞和激励的过程中,认真参与和敢于冒险;③关注学生的进步,让学生能够在相互激励的过程中,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促进运动技能不断生成发展。

通过轻松活泼训练环境氛围的创设,能够让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成为学生一种高度的学习自觉行为。例如,在培养学生平衡协调能力过程中,可通过走吊索桥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可要求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通过互相帮助尽量多地通过吊索桥。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比赛,看哪个组"掉下河"的同学最少。这样的拓展延伸训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更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3.2 选择适合高中学生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野外、水上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在将拓展训练引入高中体育课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特点及不同层次高中的经济基础,选择那些在高中切实可行的训练项目进行推广,现分析如下:

适合各个高中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沟通项目:红黑大战、建绳房、数字传递、孤岛求生、信任行走、红外线、穿越迷宫、人梯等;破冰项目:螃蟹拳 、走姿、卧式传递、我是记者等;团队协作项目:坐地起身、快速传球、爱心传递、死亡电网、渡河等。这些项目都是在企业培训中经常使用的训练项目。虽然对场地、器材和设施都要求不高 。总体所需投入的经费可能还不足 500元。但对增强企业员工的群体凝聚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 题的能力却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基于目前普通高校现有的场地 、器材和设施,考虑到 500元是多数普通高校都能承担的体育经费,我们将这些项目列为适合各个高校开展的拓展训练项目。

4.注意组织与引导

篇(4)

1拓展训练的起源、定义及在学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1.1拓展训练的定义拓展训练就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发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体验式学习,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活动形式,通过受训者在活动中亲自参与来获得个人体验和感悟,从而提升自我认识,以挖掘潜能、熔炼团队为目标进而完善人格的学校教育模式。拓展训练项目的难度决定了参与者需要付出的意志努力的程度,有一定的困难但经过努力完成的训练具有较好的锻炼身体、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特殊功效,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进而有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

1.2拓展训练在学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将拓展训练在学校教育推广开来的是美国一所高中的校长皮赫(J.Pieh)。经过不懈努力,皮赫将拓展训练的方法应用于学校教育中,与现存的学校制度结合起来,为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和领域。1974年,拓展训练实践活动的大纲出台后,得到了世人的瞩目和好评,该大纲被“全美教育普及网络(NDN)”评选为优秀教育大纲之一。随后,在美国高中课程大纲中,一直沿用该计划的学校达到90%。1999年,我国拓展训练在经历了四年的发展和提高后,和学校教育在培训活动中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EMBA学员也把拓展纳入课程体系之中,让学生到拓展培训公司参加拓展活动。几乎在同一时期,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浙江大学、中国工商管理学院、暨南大学等学校的MBA/EMBA教育中,也纷纷把拓展作为指定课程内容。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的倡导下,我国7所高校进行了野外生存训练课程的尝试,首次在学校体育课程中引进了拓展训练的内容。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只有天津等少数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作为试验点接受这一种特殊的、以“互动体验式学习”为模式的素质拓展训练课堂,并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也是中小学素质教育模式的一大突破。

2拓展训练进入体育与健康课堂的可行性

2.1拓展训练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2.1.1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教师的引领、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相互之间的信任和帮助,紧密地依靠团队的协作,使每一个人都能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人人都得感悟和提高。因此,它的教法和学法,完全是自主、探究、合作和创新的,评价的方式、方法也与传统的体育课有所不同。拓展既重视过程,也重视结果,但更重视的是,把从拓展中获得感知体会,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去。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更能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在游戏的同时磨砺了意志,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培养了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参与者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1.2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有:1)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3)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4)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5)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拓展训练通过看、听、行动、体验、分享交流与总结相结合的“立体式”培训,以小组讨论、角色的模仿、团体互动、脑力激荡等方式让学员切身的感受、体会、领悟。拓展训练揉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学员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都可以有很大的进步,在拓展训练的比赛中不仅仅是对体能的考验,更是对智商、情商、体能的综合训练,同时,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结合陆、海、空三类课程的拓展项目。

2.1.3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增强体能;学会学习和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实践和创新能力;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提高自觉维护健康的意识,基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3]。拓展训练就是利用自然环境或人工设置的各种复杂环境,以心理挑战为重点,为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砥砺心智的培训目的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发性、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在课堂中不仅向同学们灌输了体育健康的知识,而且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拓展游戏,开拓了学生们的眼界,锻炼顽强的个人意志、品质,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创新力,使学生们体验到了为了同一目标奋斗的艰辛,和收获成功时的喜悦,潜移默化的为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打破了传统的学校体育课程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有意识地延伸到精神的层面,不太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主要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即使一些集体项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的局限性。2.2拓展训练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目前教育界已逐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体育界由“应试教育”向“健身教育”转化,这也将打破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基本上沿着的一套老模式,即“老师牵着学生鼻子”的模式。由于这种被动教学观一直统治着课堂,因而使体育课变得单调枯燥,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拓展训练以它“先行而后知”的体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积极的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通过亲身体验来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断、顽强、自信、团结等优良品格的形成。这种新的教育方式符合当前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推动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和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拓展训练的项目很好的融合了仅限于学校体育课堂的、竞技性很强的跑、跳、投、跨越等基本内容,另一方面,总结出一些符合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原则,同时,可以在课堂内进行的拓展训练项目,是一种全新的体育课堂内容,是体育教学课程的拓展,是体育活动的有益延伸,是顺应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3拓展训练进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国家层面的干预和重视传统体育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竞技化,致使体育教学几乎等同于运动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大量规范的运动技术动作。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部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养成。拓展游戏所具有的趣味性,充分利用了青少年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用一个个趣味性小游戏启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课的趣味性。但拓展训练真正的普及和推广必须要有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拓展训练虽然有诸多的好处,但是在中小学还鲜为人知,要想使其得到普及和推广,国家层面上要加大必要的宣传力度,另外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持,由于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陆、海,空,三类课程组成。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这就要求学校要有专门的场地、器材。另外如何处理好拓展训练和传统体育课的时间比例分配,拓展训练的教法、学法、评价机制,都有待教育部、体育总局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相应的教学书籍或者教学大纲。

3.2师资来源和师资培训师资队伍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到拓展训练课程的质量,这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拓展训练课程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并做到身体力行。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成功学、体能训练等方面的知识储备。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师没有拓展训练的经历,对拓展训练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拓展训练课程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拓展训练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拓展训练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在初步了解拓展训练后,有针对性地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俱乐部的训练方法与学校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提高教师对拓展训练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科学设计学校拓展训练课程奠定基础。拓展训练要想普及和推广就应该建立良好的教师培训机制,并在体育大中专院校开设专业的拓展训练科目,提高拓展训练教师的质量和数量。

篇(5)

[关键词] 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738(2012)02007603

① 参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

② 参见、教育部、全国学联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中青联发\[2002\]14号)文件。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时期,大多学生都会遇到初入大学时的迷茫、人际交往的困惑、恋爱的苦恼以及学习就业的压力等等,其心理负担非常之重。其中,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显得更为突出,他们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一切。近年来,因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事件不少,国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其中,促进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补救和矫治型为主的咨询模式向以预防性和发展性为主的教育模式转换成为大家的共识。这种转换就必须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课程为载体,才能更好地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5号)中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并明确提出了两种课程开设方式:“1. 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覆盖全体学生。2. 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形成系列课程体系。有条件的可以增开与大学生素质教育、心理学专业知识有关的选修课程。”①综合考虑高职院校的实际,第二种方式更适合高职院校。第一学期在全院新生中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再根据高职学生成长的特点,在三年内开设系列心理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本文旨在探讨心理选修课程——《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问题。

一、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作用

大学生一向被称为天之骄子,但当时光进入21世纪的时候,天之骄子头上的光环消失了。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心理负荷很大。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无可否认的是,大学生仍然是我们国家素质最高的群体;大学生的素质在很多时候无法表现出来。归根结底,这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需求脱节造成的。关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团中央给出了答案:大力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②。通过拓展训练,让大学生“认识自我价值、找到自我定位、实现自我超越”,最终完成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以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大学生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充分展现自我。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变化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如何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老师也在借鉴和运用“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团体心理素质拓展训练与辅导是在团体的氛围中通过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与情感,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这里没有说服教育,没有深奥艰涩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老师的侃侃而谈和指手画脚,通过形式活泼的体验式参与,大学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在这里都会找到答案,每一个真实的身心体验,都会令参与者思路豁然开朗,精神得到升华。这种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实践中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是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顺应学生成才需求,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依托,是培养德技双馨高技能人才的保证。有利于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形成素质教育的整体合力;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由相对被动向积极主动转变;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就业的意识和能力。周 荣,杨 华: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设计与实施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第25卷第2期

二、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是一门系统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其前导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课,后续课程可开设与大学生素质教育、职业规划、心理学专业知识等有关的选修课程。

这门课程以心理学、教育学、大脑行为学及其他人文科学原理为基础,对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借鉴“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理念,依照团体辅导的原理,围绕有关心理素质主题,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和感悟,并且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促进人的心理成长的一门“体验式、互动式”的心理健康类课程。

课程主旨是使学生将获取的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人的知识,提高适应社会生活和自我发展的主体能力,增强其幸福感。依据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企业发展需要和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心理素质基本要求建构教学内容;依据高职院校性质和学生特点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依据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设计教学过程。通过“一做、二想、三读、四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按照“团体合作、个体成长”的原则,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层面的成熟与发展。一做是依照团体辅导,围绕主题,设计活动;二想是通过有关故事和事例,启发学生思考;三读是提供相应心理学背景知识,适合学生自学;四练是提供适合课后练习和反思的作业\[1\]。 其最终目的是“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结合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们可能遇到的心理问题,探索开发实践了入学适应、职业生涯规划、心灵成长、团队合作、情绪管理、自我超越、人际交往、职场发展、相约成功。

将这些主题单元以公选课的方式,供相应年级的同学选修。运用团体辅导的形式,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练一练,通过运用活动互动、体验感悟、同理同情、行为练习、艺术陶冶、案例分析、交流探讨、点评总结等多种方法,使课堂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丰富理念、陶冶情操、发展情商、训练能力和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和谐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中心”,注重个体学习基础上的集体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并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研究讨论课和实践性课程等层面,而是一种以团队为单位的学生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并创造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经验和教学模式,重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彼此交流与互动。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其社会适应、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培养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高技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现代化人才。

四、心理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教学安排与组织

每个单元可根据需要安排2至4个课时。由于是公选课程,一般来说,人数较多,要根据年级或专业分成若干个小班,每班人数控制在40人左右为宜。教室选择空间较大、桌椅可以移动为好。为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进行。

其训练组织模式可表述为:活动体验—个人静思感悟—小组讨论—交流分享—导师的讲评总结。学生通过做、思、悟、说、练、行等环节,在活动体验中学、在完成任务中学、在团体互动中学习、在愉悦身心状态下进行学习。这样的训练模式会使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强化动手实践、表达交流、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等能力实现“零见习”式的毕业上岗,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师资的配备与职责

每个单元最好安排一名老师负责,另一老师配合,可以是专职老师,也可以安排兼职老师或辅导员参与。教师最好具有“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拥有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上课前,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内容、详细做好教学实施计划,还要准备足相关活动所需要的工具,比如纸、彩笔等等。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当“助手”和“导师”双重角色,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学生中心”观念,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交流分享、总结讲评等环节,老师又必须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3.学生兴趣的调动与维系

要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每节主题单元开始前,可设计相应的热身活动,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了解、融合。要鼓励学生敢于参与、勇于发言。通过采用旋转木马法、魔盒法、关键词卡片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尤其要注意维系学生继续参与其他单元学习的兴趣,不能因为强调“互动”,而忽略了相关知识的讲授。要尽量让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收获体验,更能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4.相应配套设施与保障

教学活动组织实施过程中需要相应保障设施,例如沙盘室、团体辅导室、咨询室、阅览室、多媒体室等等。最好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便于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相应学习和训练。

如有条件,建设户外体验场所,通过户外体验项目活动中的情景设置,使参加者充分体验所经历的各种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从而深入了解自身(或团队)面临某一外界刺激时的心理反应与后果,进而学会控制、实现超越。

在完成各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的同时,还可通过组织举办相关主题讲座、欣赏心理电影、开展心理测量等活动深化学习内容,提升相应心理素质,实现学习目标。

篇(6)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要通过体育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使他们不仅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增进心理、生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拓展训练的一些内容注入职业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学中,对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强化体育课程体系,深化教育教学内容,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职业院校;拓展训练;应用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96-02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存在着一定距离,部分学生步入社会,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加之个人心理素质的差异,且不能正确认知,成为“心理”弱势群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的接轨,对职业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个高要求着重于职业素养和适应适应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相关领域的专业能力素质.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采用新型和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目前能将拓展训练内容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将学生就业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针对性地就职业成功的关键能力素质进行有效培养,完成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为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1 高职院校体育选项融合拓展训练进行教学的意义

1.1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突出

拓展训练是教师在课前将学习内容、目的、要求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告知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一种体验,进行自我教育.所要完成的活动内容由学生自主完成,自主体验,最后由学生对活动进行讨论与总结.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完成.因此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人潜能的开发,对促进学生的精神意志及实践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同时它所创设的一种学习情境,让学生们在学习中自己发现自己的不足、缺陷、盲点和潜力,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成功的感动和集体作战的愉快.

1.2 有利于体育教学观念更新和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采用的是封闭、单一的课堂教育额,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主动性,学习知识的被迫性,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必须顺应时展的要求,反映当代世界体育科技的发展,考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目前在社会上刚刚兴起的作为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的拓展训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需求的产物.它注重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增进学员间的了解和鼓励,加强学员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改变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将拓展训练活动注入课程教学中,丰富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方式和形式使体育教学更为生动,学生学习更为主动.

1.3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拓展训练活动有个人项目、双人项目、沟通项目、破冰项目、团队协作项目、基地拓展训练训练项目等.在刚刚组建新的教学班的时候,先从“信任活动”开始,建立信赖关系,让所有的成员参加此类活动,在危险的活动中信任同伴,真实感收到当时在场的人的存在,通过身体活动建立起同伴之间的信赖关系.如:盲人看世界、信任百步行等活动.在成员之间建立好相互信任的关系后,就可以进行沟通项目、破冰项目、团队协作项目等项目中活动的选择,逐步达到预期的目标.它把人的生理能力和心理能力中最好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达到一个巅峰,从中提高了学生心理健康指数.

2 拓展训练在高职院校体育选项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拓展训练在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维学习目标上是有差异性的,并非所有的拓展训练内容都具有等效的价值.如果我们有侧重地确定了课程的学习目标是心理健康领域的内容,我们就应该有侧重地选择那些有一定困难、危险度、合作度和趣味度的拓展训练内容,同时,我们还可以设计、创编具有促进心理发展价值的拓展训练内容.

2.1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体育课程融入拓展训练活动内容是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中,经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学内容,通过了解学生、组织学生、实施计划、教学分析、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实现教学设计,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实施过程中计划的指标,哪些需要,哪些不需要.这就需要根据指定的教学目标来实施,引导学生学习,与体育骨干共同实施.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在活动中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效果.

2.2 指导教师的经验和指导技巧

拓展训练中的指导技巧和指导经验是不一样的两个问题.一些拓展训练中的技巧同技术一样可以进行教授.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说明、重复,以及“你做一下看看”等形式来进行.经验是不能够教授的,它是一种积累.拓展训练的体验将会促进教师与学生形成“共同立场”.拓展训练计划的指导是有过拓展训练指导经验的.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在训练活动中的位置需要摆正,教师的位置对于训练中队员的参与非常重要,必须与学生共同来参加活动的过程,在过程中进行指导或者点拨,这样学生才会与活动融合而达到师生同乐同进步的效果.

2.3 加强师资培训

职业院校实施拓展训练的时间不长,教师了解拓展训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足,因此很有必要在教学计划实施之前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使其了解拓展训练的基本理论知识、训练的方法、训练的途径.同时带领教师到一些企业或者拓展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和实践,以便提高师资力量.

2.4 优化计划实施的环境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场地、水上、野外定向和三类课程组成.而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是没有更多地时间到野外的崇山峻岭、翰海大川中去进行拓展训练,而在学校里面这些设施又是不够的,所以在学校里有许多的项目就做不好了,那么涉及到的场地的问题,体育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在学校现有的场地进行的项目进行训练,同时尽可能的要求学校创造条件,增设一些拓展训练的场地.

2.5 加大场地设施的建设

在职业院校体育选项课中融入拓展训练内容,那就势必需要解决场地设施的问题.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合理的进行规划.依据课程需要购置必须的活动器材和对有些户外场地进行设计和装修改造.在不影响学校课程教学的同时,可以承接社会团体的拓展活动,从而达到改造的场地最大化的利用,服务社会.

2.6 强化教学组织和管理

将带有军事化和团体心理活动的拓展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就是需要培养一种情景,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氛围.同时将学生分成相应的训练小组,并对教学活动内容进行宣讲,通过活动组织之后,及时对活动中产生的内心感悟进行讨论,加深巩固活动的效应.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防范,以免出现人员伤害事故.笔者在这个环节中的经验是充分发挥骨干的力量,实施教学,积极讨论,主动发言,同时及时调整学生参与心理,正确分析学生心理,及时引导,最终实现活动的效果.

2.7 规定人数要求,提高教学训练质量

在体育选项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计划和实施拓展训练活动的实际要求,合理的分配人数.采用小班教学,以14-16人为宜,每次教学活动课可安排团队破冰、团队接力及融冰活动等项目.活动中穿着要轻松舒适,尽可能穿运动装或者迷彩服为好,活动一般由组建团队、布置活动任务、计划实施、活动感悟和教师引导与总结等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实施,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3 小结

在社会上已经开展多年的拓展训练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素质培养的方法.目前在高等院校都还是很少的学校在试着开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它仍为一片空白,尚无人问津.在职业院校引入拓展训练的理念和一些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切实可行的训练活动内容,以便改进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单一的组织模式,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为学生健康的生理、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打下基础,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提升职业综合素质的现实要求.

参考文献:

〔1〕谢恩杰.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新内容——野外拓展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9).

〔2〕毛振明,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

〔3〕王捷二.拓展训练在高校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应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

〔4〕余惠清.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1):45.

〔5〕黄海.拓展训练——高校体育课教学发展新方向[J].体育科技,2004(1).

篇(7)

一、拓展训练在学校发展现状

1.1、随意性和局限性。拓展训练引入课程之后,由于学校对拓展训练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式上的失误,使课程的出现了随机性、考试考核的随意性和组织要求的松散性,导致拓展活动在学校发展现状并不理想。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模式还未完全革新,在拓展训练过程中还是会受其不良影响,严重制约和局限了课程的开展,从而难以达到教学最初预想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

1.2、效果不理想。由于对拓展训练这种新型教育方案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仅仅滞留于表面,认为拓展训练就是简单的体育加娱乐活动;没有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与教案;训练教程没有立足于学生的自身实际特点与社会的具体要求相结合,也没有使传统体育学科的优势特点和体育教学的习惯经验进行充分整合,而是单一乏味的依赖于专家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计划案以及社会拓展培训界的现有资源,只知道机械地照搬照抄培训公司拟定的素质拓展培训项目,这导致与原有的传统教学方法效果相差无几,没有创新,就难以使广大学生拥有更加丰富的收获。

1.3、混淆体育和素拓的本质。学校甚至错误理解了拓展训练的实质和性质,误以为内容的丰富新颖和组织活动的多样化的拓展训练是完全可以取代学校传统的体育课程,忽视了传统学校体育教育的优点长处,以及学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和重要性。过于夸大了拓展训练培训教育形式,这会给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不利因素,还有可能误入拓展训练就是体育的认识偏差,使二者混淆。

二、拓展训练的具体内容与程序

2.1、内容。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现有条件是拓展训练必须考虑的两个要点,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的更好发展、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因此,学校可以设计以下拓展训练教学内容项目:信任背摔――彼此的信任是基础;高空的单杠――相信自我、挑战自我、激发潜能;电网――团队精神的培养;鳄鱼湖――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相依为命――角色转换,相互信任,理解他人;冲霄云梯――学会如何与人合作;盲人方阵――团队间的默契配合,集体精神;荆棘取水――团结就是胜利;数码雷阵――果断、勇敢、坚毅;有轨电车――组织协调能力;海难逃生――奉献、牺牲、协助;孤岛求生――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协作的重要性。在进行的这些团体合作类项目实验中,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交流,与人协作等几个方面都有很大功效。

2.2、程序。拓展训练包括体验、分享、交流、整合、应用这几个环节,要学习获取野外基本生活条件、学习野外生存的基本能力、制作简单的生产生话用具和使用野外现有的基本设备;强化训练基本体能、训练特殊技能、训练素质、训练野外综合适应能力;学习如何处置野外生存的危险,了解野外生存的困难,懂得如何在野外呼叫救援。体育拓展练习课可以将体育班进行分组分队,教学课程可以安排团队组合、团队竞争和小队活动等项目。课程结构一般由气氛营造、布置项目任务、设计计划、完成任务、反思、教师引导与总结等几个阶段构成。

三、拓展训练的意义

3.1、对体育教学课程。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创新注入拓展的练习内容,依据传统体育教学方法进行整合,丰富了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这不仅使得教育理念更加先进、科学,课程内容更加创新、完善,教学质量更加优良、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使拓展训练更好地与学校体育教育体制相适应,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还有利于极大地推动体育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从而进一步优化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建设,实现体育教育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3.2、对学生个人素质。拓展训练具有个人素质增强、集体中的个人培养、以及团队精神教育的特点,融教育性、职业实用性,挑战性为一体,在活动为途径中,以学员为中心,使学生充分得到劳逸结合,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在通过拓展训练教学之后,能够对认识自我、培养集体精神、成功与失败的感悟以及其他能力有自觉的认识,并学会主动加强训练,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生在活动之后也会拥有难忘的学习体验,并有助于学生对体验进行深入反思,从而超越体验本身。丰富精彩的活动也有利于学生产生浓厚兴趣,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并能联系到生活实际,从中获得更多收获,更加益于学生发展。

3.3、对社会人才培养。拓展训练是一种成功的心理训练、团队合作训练,它所制定的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内容,都较好地适应了当今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要,也使学校体育教育更加具有使用功能,让学生懂得了体育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知识储备,个人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实和完善。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及其注重平时相关能力的训练培养意识,为学生将来成为职业者提供积极的“身体素质一心理素质一社会适应能力”预备,以至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岗位工作,能够提升将来的职业工作能力。拓展训练不仅延伸了我们的体育精神,还体现了体育的社会价值。因此,拓展练习入驻体育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