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饮水工程论文

饮水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11-14 10:44: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饮水工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饮水工程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集中连片供水工程,促经济,建设新农村

1.基本情况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东部,东连普定、镇宁、南接关岭,西邻晴隆、普定、水城、北纳雍、织金。全区所辖5个镇14个乡,25个居委会,220个村委会,2006年末,总常住总人口64.95万人,其中乡村总人口52.1518万人。国土总面积179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743公顷,地形走向西北高而东南低。年降水量1476.4毫米,无霜期294天。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149.96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达5.17万千瓦。

多年来,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六枝特区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开源与节流兼顾,治理与开发并重,防洪与抗旱并举”的原则,紧抓机遇,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来抓,引水、提水、蓄水工程相互补充,专业队伍与群众队伍相结合,修建各类小型饮水工程处,解决了万人的饮水困难。

2.农村人饮工程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六枝特区水利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农村人畜饮水现状和生存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就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而言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2.1农村饮水工程多以村组为单元,数量多,规模小,补助资金分散,自筹能力有限,已成工程建设标准和供水保证率偏低,稍遇干旱,群众无水吃,重复出现饮水困难。

2.2“重建轻管”,受传统观念和农村经济条件的影响,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多以村组集体管理为主,水费只计收运行费用,不提留大修及拆旧费用,存在水费征收不到位,工程运行困难,维修费用无着落,致使一些工程失修、闲置、甚至报废。

2.3大多数供水工程管理人员为本村的群众,业务生疏,影响了工程的运行和管理。

3.因地制宜,建集中供水

要全面、科学、长期、有效地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问题,必须改变过去多级治水和小型供水工程遍地开花的模式,走“集中化供水、市政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路子。

3.1整体规划,科学选择水源,实现优质水资源的共享和统一调配,确保水源水量满足供应,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合理开发水资源,确保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明晰工程产权,集中供水工程由水利事业单位承担管理,独立供水工程由投资者承担管理,由管理者负责主体工程的运行、维修及水费征收,真正落实工程管护责任,有利于工程可持续利用。

3.3统筹安排建设资金,实施项目配套。项目规划要尽可能地集中,扩大供水规模,避免重复建设,降低供水成本,管理成本,减轻受益区群众的投资负担。

4.集中供水对策

4.1强化政府行为,落实目标责任。实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是为农村广大群众谋利益的公益事业,不能完全依靠市场化运作,也不能单靠群众自发来搞,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由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群众积极参与,才能确保顺利实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必须有政府行为作保障,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负责,狠抓落实。避免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阻拦,同时便于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行管理质量,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效益长久发挥,彻底克服“重建轻管”现象。

4.2科学规划。总结过去建设人饮工程的教训,深入调研,充分分析,合理科学制定规划,确定辐射、覆盖面广,一有定规模和效益的农村供水工程。

4.3落实管理主体,组建管理机构。对农村饮水工程管理,要根据工程规模,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收费、有制度”原则,落实管理主体,组建管理机构。对乡(镇)的集中供水工程,由乡(镇)水利水保站管理,组建由受益群众代表参与的供水管理组织负责经营;对一个村组的小规模集中供水工程,由村民委员会管理,在村民自主协商的基础上,成立村民管水协会负责经营。

4.4完善工程管理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在工程管理机制上,适应水市场发展的需要,创新机制,提高工程效益,实现国有和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中供水工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县、乡、村(组)、户分级管理,供水站长(或农户户主)负责经营。有关管理经营事项由产权各方商议决定,管理者决策,经营者实施。凡产权各方讨论通过事宜,管理站(或农户)应按程序办理,工程改扩建投资、供水外经营项目未经产权各方批准,不得随意进行。要按照分级管理责任制和经营权限,经营者对管理者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避免管理中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科学性和合理性,凝聚产权各方的合力。

4.5落实管护责任,保障供水安全。饮水工程建成后,要明确专人全面负责该供水工程设施的保护、运行、维修和供水安全。建立管护责任制,制定水源调度和安全供水预案,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

4.6加强水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工作。农村供水工程都要按照按水利部《乡镇供水水价核定原则》规定,核定供水价格,严格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保证工程运行维护费用,实现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在不影响该供水工程正常运行和扩大再生产的情况下,水费收入中的折旧费、大修费,应由乡(镇(水利水保站在全乡(镇)饮水解困工程中进行统一调配,使各饮水工程保持安全运行和不返困。

4.7设立水源保护区,防止水源污染。禁止在保护区内堆放垃圾、排放污染物等危害水源水质的行为。定期化验水质,并通报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确保供水水质卫生安全。

4.8要加强节水宣传和用水治理,提高农村群众节水意识,普及节水技术,制定用水定额和节水考核标准,强化定额治理,限量用水、超量加价,降低管网漏失率。积极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

篇(2)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0.绪论

水是生命之源,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对于水,则成为当今政府、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安全的水才是命脉”,富平县属农业大县,如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特别是农村安全饮水,成为我县历届政府尤为关注的首选之重。

近年来,国家加大农村供水工程投资力度,先后建成了189处集中供水工程,目前此项工程仍在进行之中。但仍有部分沿山地带的群众依旧靠天吃饭,沿袭拉水、建集雨水窖等各种措施来解决用水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高氟、苦咸水、工业污染、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等水质问题,严重的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稳定,因此,安全、保质、保量的水源成为当地农民的迫切需求。

农民安全饮水工程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基于国家对于本项工程的重视与支持,是为了让群众吃上安心水,放心水。通过十几年来从事此项工作的经验,发表一些个人浅显的想法,希望与同行们共鉴。

1.富平县自然概况

富平县地处陕西省关中东部,总面积1241平方公里,是渭河盆地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主要有五种:北部山区、山前洪积扇区、黄土塬区、洼地区和河流阶地区。其属大陆性季风暖湿带半干旱气候,四季干湿,冷暖分明,降水变率大,常有伏旱发生。年平均气温13.1℃,平均降水量523.2mm,平均蒸发量为1012.69mm。全县辖24个镇(管区),总人口7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72.07万人。县境内地表水、地下水极其贫乏,地表水有石川河、温泉河、赵氏河等,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石川河是我县最大的过境河流,从西北的梅家坪镇岔口入境至南部东上官乡的黄村一带出境,境内全长34.14km。但因上游桃曲坡建库蓄水,除讯期石川河尚有短历时的洪水过境外,其余季节基本断流。北部山区有九条沟峪,其产流全部在山前地区入渗。

2.富平县农村饮水安全中存在的问题

截止目前,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7.28万人,其中规划内25.31万人,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1.97万人。其中饮用苦咸水的有10.77万人,饮用高氟水的有8.69万人,饮用水水质不达标的有4.1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13.72万人。根据以上数据综合分析如下:

2.1水质超标,高氟水、苦咸水使群众深受其害

依据县防疫站普查,我县地下水首先是含氟水,主要分布在洪积扇、黄土原、洼地和渭河阶地区,地下水含氟量超过生活用水标准(大于1毫升/升)的面积为620.12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之半。高氟水,轻者形成氟斑牙,重者造成骨质疏松、骨变形等骨质病。第二是苦咸水,矿化度在1—2克/升的主要分布于渭河阶地、留古原、王寮原以及洪积扇前沿的286.56平方公里,占宜井区34.2%;矿化度在2—3克/升的主要分布于顺阳洼地和王寮原、留古原东部,面积72.56平方公里,占宜井区的8.6%;矿化度在3克/升的主要分布于顺阳洼地的流曲五里墩盐井一带及卤泊滩东部,面积23.5平方公里,占宜井区2.8%。苦咸水是由于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镁、钙离子及碘、氟等物质而发苦发涩。长期饮用将诱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等。集雨水窖收集的雨水中存在大量的大肠杆菌,加之窖塘蓄水管护不严,蚊蝇滋生,细菌繁殖,特别是季节交替之际和夏季,易使人患上肠胃病、痢疾等。给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群众叫苦不迭,深受其害。

2.2水源保证率低,水量不足,用水不便

据不完全统计,富平县水资源占有总量为170吨,不足全国的1/12,全省的1/6,为典型的资源性贫水县。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县石川河两岸,人口6.305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8.75%,涉及8个镇(管区)47个行政村。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我县北部山区及沿山一带,这一地区为资源性缺水区,群众饮水以集雨水窖为主,人口6.931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9.62%,涉及11个镇(管区)69个行政村。

造成水源水量不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为开采和气候、地壳变化所引起的地下水位下降,使部分机井出水量不断减少,甚至吊空,报废;二是部分供水设施年限已久,设备老化,破损严重,不能正常使用;三是由于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家庭作坊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水量、水质的需求也在无形中扩大、提高,使原有的供水能力远远不足。四是部分偏远的山区群众目前还不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用水需求,还得靠拉、背等形式获取生活用水,用水极为不便。

3.农村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

工程技术方面主要是:①处在氟水区和苦咸水区的供水工程,以前建设均利用当地的浅层水源,水源水质不达标。②已建供水工程和集雨水窖,由于没有净化和消毒设施,存在二次水质污染问题。③有些集体和民办的供水工程,由于资金短缺,普遍采用农灌超薄、低压管材,更有一些工程采用再生含毒的管材,降低了供水保证率。

3.2建设管理方面的问题

工程建设管理方面主要是:①工程投资按人投资,投资标准低,设施不健全。②工程投资缺乏有效监管,配套资金难以到位,降低工程建设标准,水质不达标、设施配套不全,给建设管理埋下隐患,最终形成了不安全供水工程。

3.3行业管理方面的问题

农村供水行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供水工程规范运行和良性循环的机制尚待完善。主要是重工程建设、轻运行管理;重解决人口数量,而轻视水源安全保护和供水水质安全检测;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指导。管理粗放、供水水价不到位,经营观念陈旧、经营水平低、很难形成一种产业。虽然出台了一些管护方面的规章制度,但有些方面已不能适应今后农村饮水安全的新形势要求,有待于尽快制定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规章制度。

4.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以及措施

4.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摸清农村饮水现状,根据饮水现状做好饮水规划。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点多面广,单个工程规模小,因此需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搞好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论证,实施方案严格设计审批,集中工程做好单项工程设计,分散工程典型设计,重点审查水源的可靠性,技术方案与概算的合理性,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建后管理方案等。

4.2落实资金筹措

把落实中央资金和省级资金配套作为搞好饮水工程的关键环节,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将国家投资与群众自筹结合,有力的保证计划的实施。

4.3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饮用水水源水质

主要是勘定水源超采区界限,严禁非法开采,设立标界和标识牌,严格实行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新建、改建、扩建地下水取水工程,对已报废的水源井自然报废。有计划的封停超采区内水源井,保留一定数量的水源井作为应急备用水源。从而实现本地区地下水采补基本平衡。对人饮工程水源,应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还可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性水源保护条例,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一切直接或间接的污染水体的行为,在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兴建任何工厂、机关、医疗单位及住宅等,严禁喂养畜禽,堆积垃圾、粪便等,严禁使用剧毒或高残留农药,不得修建渗坑,渗井、渗水厕所和污水明渠,不得破坏深层土壤。供水水源应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的要求。当地水资源统一管理,并按照优质水源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原则,合理安排与其它用水之间的关系。

4.4选取优质设计方案,严把施工质量,加强建后管理

要搞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首先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且从思想上清清楚楚的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长远性,认真抓好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工程设计严格执行《中国农村饮水安全设计规划》要求,并按最新的工程单价定额进行预算,做到合理、准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多方案比较,科学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优先采用。工程建设由水务局积极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严格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责任制、施工监理制和建设合同制,切实抓好工程建设各项责任制的落实。工程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人管理,确保工程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果。实行“年初和半年逐工程细化分解任务、领导班子包联、联查联评、月安排月小结、定期督查通报、限期整改和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抓工程建设的措施,统一规范外观装饰和标志,从而使供水工程的外在形象和内在质量有了大的改观。在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始终把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施工做为饮水工程的关键来抓,印发了《关于统一规范农村饮水工程外观装饰和标志的通知》等工程建设管理文件,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工程奠定了基础。对新建工程及时成立了管理站,落实了管护责任。通过加强管理,使工程运行良好、水价合理、水费征收顺利。

4.5加强工程管理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提高工作技能,促进饮水事业的良性循环

有计划的对乡、村主要负责干部、技术员和农民代表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以及业务技能培训,开展“比道德,比业务,比技能”活动,通过相互促进,使饮水安全工程得到更好的实施和管理,使国家政策深入民心,饮水安全项目家喻户晓,争取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从而增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信念。

5.结论

富平县农村供水工程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改善了农村生活、生产环境,使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深得民心,顺应了民意,为富平水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但是农村供水事业任重而道远,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论文的编写基于本人通过工作实践中所学及所发现的个别问题而写,因此肯定有一定的不足和认知上、技术技能方面的偏差,因此在此明示,请同行们批评指正,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富平县县志.

篇(3)

论文摘要:主要阐迷在编制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按照技术上可行、 经济 上合理的原则,保证规划中各项指标的顺利实现。

新疆水利厅于2005年12月下发了关于编制新疆县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该通知下发后,各县纷纷开展了该规划的编制工作,在编制规划报告过程中,笔者发现以下问题需要设计人员注意。

1水土平衡 计算 后缺水原因的分析问题

    该规划农田水利建设水资源合理配置部分,通常先对县区所辖行政范围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水土平衡分析,计算出缺水量。大部分平原灌区在水土平衡时,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①河道天然来水过程与区域用水过程不匹配;②区内水利工程不配套,尤其受调蓄能力限制;③灌区内部渠系防渗率低,水资源损失较大。而规划水平年解决供需矛盾主要是通过渠系防渗、开采地下水、对平原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跨流域调水等工程措施来满足灌区的用水需求。

    由于该规划是以县为基本编制单位,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往往把该县做为一个独立的单元来考虑问题,忽略了该县在整个流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与上下游其它用水单位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要解决灌区的缺水问题,首先应该从整个流域出发分析缺水原因,而不单是立足于本县来解决缺水问题。有些流域中已建的引水枢纽工程可能控制下游几个县的分水,特别是各县的分水比例由于 历史 原因在该流域管理规划中已经确定,一般不允许随便改动,各县的分水量只会随河道来水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南疆某河流域,在该条河流上有一引水枢纽控制下游两县一市的分水,各县按分水比例引水。2005年,该地区召开会议,把a县的三个乡划分到了b市,但a县、b市在大河上的分水比例却没有因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做出相应的调整,这样一来,在分析b市灌区内水土平衡时,势必会加大供需矛盾。从水账的角度简单分析:假设现在b市从大河上的分水比例是20%,大河多年平均来水量按2x1护耐计算冲口果b市的分水比例提高1个百分点,就可以多分配2x1护耐的水量,大河水量损失按20%考虑,仍有1.6x1护耐的水量可以进人灌区,而如果灌区内部通过开采地下水的方式来解决的话,要得到相同的水量则最少要打8眼井(每眼井的提水能力按2 x 105 m3/a计算)。

    在解决灌区此类缺水问题上,应该首先根据重新划分后的行政区划,充分考虑各县市的经济 发展 差异后,在流域规划中对相关县、市的分水比例做相应的调整。按照调整后的分水比例重新进行水土平衡分析后,如果仍然存在供需矛盾,再考虑通过开采地下水、跨流域调水等其它工程措施来解决供需矛盾。按照以上步骤确定出的水资源配置规划目标不但能提高地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减少了工程建设项目,节省了国家投资。

2 农村 人畜饮水工程问题

    在调查b市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时笔者发现,该市的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在近3年之内呈下降的变化趋势,而近3年之内农村人口数量却是以平均每年10. 7%的增长率在递增。b市近3年也没有新建人畜饮水工程,主要是对已建工程的维护和设备更新,按常规应该是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随农村人口数量的增加而递增加。经过进一步的深人调查,其原因是:近几年随着b市经济快速发展, 工业 化进程的加快和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量也是逐年增加,每年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来到b市务工,这一部分劳动力的户籍所在地是农村,而他们的用水地点却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当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大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时,就造成了农村人口数量在增加而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量在减少的现象。所以在确定该市的饮水不安全目标和相应的工程措施时,不能单一的按照统计部门提供的农村人口数量和人口 自然 增长率来预测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发展趋势,而应充分考虑近几年随着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这一因素,根据该市的“十一·五”规划报告,对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发展趋势做出相对合理的预测,制定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3盐碱地改良中排水系统规划问题

    盐碱地改良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盐碱地改良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耕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出效率,从而影响到农民的收人和当地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 。近些年各县在治理盐碱地方面已做了很多工作,如田间排水沟的开挖,种植耐盐作物改良土壤,采用竖井排灌降低地下水水位,通过各种水利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控制耕地盐碱化。在盐碱地的改造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排水沟建设时没有经过规范的设计、 计算 ,淤积、坍塌现象严重,每年都要组织大量的劳动力清淤;大部分排水系统没有合理的排水出路,部分排水直接进人河道,影响下游灌溉用水水质,还有部分排水则就近排人灌溉渠系中与渠水混合后继续灌溉,其结果是一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现象有所改善,下游另一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现象加重或产生次生盐碱地。

    目前排水系统配套、完善仍然盐碱地改良的主要水利工程措施,若想使各级排水沟充分发挥作用,使整个排水系统取得良好的排水效果,首先要从各县所在流域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建设流域内控制性总干排,使各县都能将盐碱地内高矿化度的排水按统一出路排到容泄区,而又不影响下游灌区的灌溉水质。

    如果流域中有已建或已经规划的控制性总干排,在规划县级排水系统时应当保证本县最末一级排水沟内设计排水流量时相应的水位应大于总干排内设计排水流量时的水位,否则排水将没有出路,开挖的各级排水沟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如果流域中没有建设控制性总干排的条件,那么在规划县级排水系统时应当充分考虑本县的最末一级排水沟与邻县最末一级排水沟的衔接问题。做到水流衔接平顺,互不影响,充分保证排水通畅。

篇(4)

关键词: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内容,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国内经济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各种建筑小区、高中档次住宅、各种型式别墅的建设,各种多功能、大体量的公共建筑,不断涌现在人们面前,除了关注建筑本身因素的同时,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建筑设备上。水工程项目作为建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系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质量,对今后人们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将产生重要影响。

后评价是工程建设项目中一个重要环节,其通过对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项目运营情况的综合研究,从项目完成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今后改进项目准备、决策、管理、监督等工作创造条件,并为提高项目投资效益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我国工程后评价强调对工程整体性的评价,而对于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水工程项目缺少细化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

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水工程项目投资决策和运营管理水平,是促进建筑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作为系统指标,也应具有系统的目的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集合性和环境适应性等几大特性。从目的性出发,建筑水工程的后评价就是为了使建筑水工程的效益性和社会贡献最大,可持续性效益更持久,而使建筑水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1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的内容

基于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对建筑水工程项目的认识,结合建筑水工程项的特点,本文总结建筑水工程项的过程后评价的评价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项:项目决策评价、设计过程评价、施工过程管理评价、运营管理评价。

(1)项目决策评价:(1)前期决策过程后评价:建筑水工程项目前期决策过程后评价是指从策划水工程目标到做出水工程项目决策全过程工作质量和决策水平的后评价。主要评价决策工作制度是否完善;评价原定决策目标的正确性、合理性和实践性;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靠性、报告内容深度;评估工作和决策工作的科学性和等。

(2)设计过程后评价:建筑水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后评价主要是指评价项目勘测设计工作质量和效果,对建筑水工程效果的优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内容包括建筑给水工程、建筑热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建筑雨水工程、建筑中水(处理)工程、建筑直饮水工程、建筑消火栓给水工程、建筑自动喷水灭火工程等的评价。

(3)施工过程后评价:建筑水工程项目施工过程后评价是指对从节能建设开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全过程工作质量进行的后评价,其内容包括内含施工准备、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风险管理等的评价。

(4)运营管理过程后评价:建筑水工程运营管理过程后评价是指对建筑水工程项目从交付使用直至项目报废为止的整个过程的运营管理水平及使用效果所进行的后评价,包括准备工作、管理和运营等的评价。

2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1]

项目后评价是一个全过程的评价,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后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必须要能从不同角度系统地反映评价的内容,而不是简单的堆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分析过程,应遵循以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这是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指标反映的概念要科学,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有多种解释,计算范围要明确,不能各取所需。总之,科学性原则要求每一项指标的概念要准确,内涵和外延要清楚,计算方法科学可行,并且指标计算口径要统一。

(2)可比性原则。设置指标与指标体系时要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在涵义、范围、方法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以便于积累资料和保证资料的可比性。

(3)实践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指标及指标体系的设计应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统计水平、管理水平,利用现有统计数据,对投资项目做出适当的评价。

(4)可操作性原则。设计指标与指标体系时必须明确计算方法、表述方法,使各项指标都容易用数值计算出来,便于操作。

(5)全面性与必要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当反映出目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单项与综合、生态与经济、自然与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从理论上说,指标设置越细致、越全面,反映客观实际也越准确。但是,随着指标数量的增加,整理资料的工作量也在增加。另外,指标划分过细,易发生重叠,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指标的设置应适度,以避免重复。

2.2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根据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的基本内容,并按照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和专家咨询.本文建立的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l所示。

表l

4结语

本文对建筑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一些研究,对建筑水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发展起到一些基础性作用,望能以此推动建筑水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建筑水工程项目是一种包含多种单项工程的综合项目,本文通过对其研究和总结,给出了我们在建筑水工程项目中常见几种基本的单项工程,可以用于相关的建筑水工程项目后评价实践。然考虑到评价指标中既有定性的还有定量的,且定性指标居多。既有客观实测的指标,也有主观经验判断的指标。因此,水工程项目过程后评价不仅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丰富指标体系,同时提高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这一切都仍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周亚东.堤防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硕士学位论][D].南京:河海大学,2008.

许晓峰.建设项目后评价.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张三力等.项目后评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黄晓家、姜文源.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下),2010.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手册第二版(上、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下),2008.

梁钰锟.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0.

刘妤. 建筑节能过程后评价研究.[硕士学位论][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

成虎.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002.

篇(5)

20*“*”最后一年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我县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建设完成了总投资1422.24万元日协贷款节水灌溉项目及位奇镇高寨村五社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位奇镇高寨五社140户655人1015头(只)畜饮水问题建成了装机容量600千瓦李桥水库坝后电站和西干渠电站实施节水增效示范县项目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250亩开工建设霍城北台子水库工程完成了本年度建设计划任务全面完成了灌溉管理指标任务计划实灌面积29.07万亩实际完成29.68万亩;计划春灌面积7.67万亩实际完成8.28万亩占计划107.9%;计划夏灌29.07万亩54.4万亩次实际完成29.44万亩58.33万亩次,分别占计划101%和107%;计划秋冬灌面积21.2万亩实际完成21.5万亩计划征收水费522.7万元完成水费收入522万元其中:灌溉水费457万元人饮水费65万元;实际征收水资源费20万元,河道采砂费2.0万元;计划综合经营总产值1370万元纯收入36.5万元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逐步形成了“总量控制、定额管理、核定水权、配水到户、公众参与、水量交易、水票运行、多水一体”管水用水机制强化责任科学防控抗旱防汛工作取得成效全面完成了当年目标任务为“*”实施打好了基础为全县水利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强化措施坚持不懈保质量

针对目前水利建设项目多、投资大、资金渠道广、管理形式多样实际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建设质量管理和资金使用监管力度从严落实项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质量责任制等规定

一“阳光操作”加强资金管理对李桥水库除险工程、人饮解困工程、寺沟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骨干工程、日协贷款节水灌溉工程、北台子水库工程建设施工都进行了公开招投标依据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要求配备专职财会人员严格遵循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实行报帐制原则确保了项目资金及时到位和安全使用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充实技术力量落实了行政领导和工程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证了工程顺利进行

三重视抓好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真正落到了实处施工单位健全了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质检人员同时加强制度建设采取以水治水有效措施促进受益村社群众投工投劳不误工期,确保施工灌溉两不误还结合各工程实际编制了施工质量管理办法和施工管理奖罚制度标段负责人岗位职责质检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管理制度和办法

四强化工程质量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实现建设亮点工程奋斗目标始终把打造精品工程意识贯穿于建设全过程从勘测、设计、备料、开挖、衬砌、浇筑、养护到渠岸整修都一丝不苟地抓紧抓好

五加强工程监理严格把关,便于及早发现问题和及时纠正项目建设中失误为管理和使用创造更好条件

六因地制宜采取新技术解决施工中问题在西干渠建设中对未发生冻胀渠段采取在原浆砌料石渠上现浇套砌150#砼新渠办法改建对冻胀严重渠段采取拆除原渠置换基土办法并利用原渠料石干砌恢复断面后再现浇新渠办法;对地下水位高渠段采取埋设地下排水管道排水置换基土干砌料石衬砌恢复原渠断面后再浇筑新渠办法共铺设排水管道1890米有效地解决渠道冻胀问题

二、深化内部改革水管单位活力明显增强

水管单位改革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既要吃透改革政策做到准确把握改革方向又要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深化单位职工人事改革同时拓展领域把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革职称评聘制度积极与人事部门联系率先在水利系统打破以往学历、资历、论文为主评定原则而以工作能力实绩及对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为主职称评定办法评定符合市内有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同志19名为长期在基层工作没有学历而业绩突出一些同志创造了良好机遇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和能力大舞台激励了广大一线工作技术人才

2、深化水利单位领导层改革我们在全系统完成“三项制度”改革和全员竞争上岗后将改革领域进一步拓宽积极配合组织、人事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队、霍城河水管处6名副科级领导进行了公开竞争上岗结合我县实际打破了工人和干部身份界限严格竞聘程序稳步推进了两个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改革达到了“上岗理直气壮、离岗口服心服”效果建立形成了高效协调管理运行机制激发了单位内部活力营造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良好环境充分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单位发展动力

三、加快供水设施建设完善供水社会服务

我们始终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服务"三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事来抓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扩大供水范围完善供水社会服务体系5年来采用建设水厂、铺设管道、修建机井、截引、蓄水池相结合形式形成了以自流引水与加压供水为主要形式供水工程解决了11.8万人饮水问题新上项目一步到位供水到户对原来建设供水点进行拆除改造引水入户、水表计量、总表控制、分户结算、方便群众、节约水量为了这项投资较大受益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我们费力气、下功夫加强对农村自来水管理出台了<<管理办法>>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列入考核内容各基层水管单位也相继出台农村自来水管理暂行办法开通了服务热线和投诉电话积极推行承诺服务挂牌上岗加大了人饮工程管护力度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群众非常满意、称人饮工程为“德政”工程、富民项目

20*年工作打算:

20*年实施”*”规划第一年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一年结合我县水利工作实际确定以下目标任务

1、工程建设及项目争取:

(1)继续实施完成霍城北台子水库工程建设完成主副坝填筑工程力争10月底下闸蓄水

(2)开工建设李桥水库震后修复工程完成大坝后坝坡干砌石砌筑和前坝坡整修大坝防浪墙改建等建设内容完成投资477万元确保年底验收

(3)开工建设东沟—下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李桥乡东沟、西沟、周庄、上寨、下寨六个社3345人饮水问题

(4)争取落实霍城上下西山、清泉郇庄等7000人农村安全饮水项目争取落实投资280万元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5)争取落实三十六道沟水库加固除险项目资金276万元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

(6)争取马营河灌区20*年度改建项目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经省水利厅审查通过上报水利部投资2400万元

(7)积极争取牧区水利建设试点项目

2、灌溉管理指标:计划实灌面积29万亩春灌7.5万亩夏灌29万亩53万亩次秋冬灌21万亩年引提水量13510万立米其中:引河水9200万立米提取地下水4310万立米计划征收水费534万元其中:灌溉水费464万元人饮水费70万元计划征收水资源费30万元河道采砂费2万元计划综合经营总产值1500万元纯收入38.5万元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顺利实,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继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以创新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二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力争落实马营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项目

三加强水资源管护坚定不移地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加强水利管理确保各类工程运行安全和输水畅通

五提高依法治水能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篇(6)

[关键词]水利 空间信息 信息管理 服务系统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1-0283-03

1.引言

为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指示精神,促进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共享和广泛应用。结合水利行业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推进水利行业信息化建设,某市将构建水利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

该市水利部门目前还没有一个可为各部门、各科室提供空间信息服务的平台,各科室部门间的数据也是独立管理的,缺少先进的共享模式及数据统一管理方式,而水利各项业务又是一个跨部门的,业务之间也多相互交叉,传统的数据与信息分发、共享、管理方式,很难满足现代水利业务应用与管理的需要,因此实际需求与现代空间信息技术结合,是项目组进行需求调研、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的根本出发点,也是该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

2.系统建设目标

①实现水利综合数据及其元数据的统一管理;②从宏观空间角度全面展示市水利发展建设成果;③提供水利综合空间信息服务;④应用集成;⑤.水利专项业务应用提供GIS功能支持;⑥系统安全与权限控制。

系统的最终用户为水利局及其下属各部门科室,涉及的人员主要包括领导,各部门科室负责人,科员,其它的系统浏览用户。

3.数据组织

从系统功能及应用需求来看,系统建设需要有海量的多样、多方面的空间地理数据和业务数据支持,所需数据主要包括城市基础地理数据(DLG、DEM、DOM与数据栅格图)、水雨情数据、工情数据、水利专题图、应急保障数据、系统管理数据等。

3.1 基础地理数据

基础地理数据在本系统的主要用途为:作为叠加水利专题地理数据的底图,给水利专题数据提供更宏观的空间位置参考和地物参考。主要内容见表3-1所示。

3.2 水利专题地理数据

水利专题数据如表3-2所示。

3.3 水利业务数据

3.3.1农村水利数据

数据包含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现代农业项目、农村安全饮水项目。项目表如表3-3所示。

3.3.2防汛抗旱数据

防汛抗旱数据包括汛梯队信息表、梯队人员信息表、防汛物资储备库信息表、储备物资详细信息表。如下表3-6、3-7、3-8、3-9。

3.4数据组织与整合

目前,常采用数据信息的建库、管理模式在数据的应用上存在很多问题,如难以满足应用共享需求,不断重复建设等。因而很多行业或部门信息化建设都面临烟囱式建设模式的困境;系统所需的数据就来自不同的部门,而且数据种类多样,如何有效的组织数据,并最大限度利用已有数据,进行异构数据的整合,实现海量数据无缝集成、高效管理、快速访问是系统成功建设与应用的基础。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结合本系统的特殊需求,我们提出了通过构建数据访问服务层实现分布式、异构数据源的融合与快速访问,全面满足了上层业务系统对数据的需求(如图一)。

4.功能描述

4.1系统功能模块(如图二)

4.2功能描述

4.2.1水文水资源信息管理

⑴水文站网可视化管理

包括:站网空间分布展示;站点搜索定位;站点基本信息查询、统计;实时监测数据浏览;观测站点信息更新,站点信息更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增加观测站点数据,二是修改已有站点基本信息,系统将分别提供相应的功能,以满足数据更新、维护需求。

⑵水资源量

包括:历年降水量分布;地表水资源量统计信息;地下水埋深分布及监测;地下水埋深分布及监测包括历年市地下水埋深分区图展示;地下水监测井管理。

⑶水资源开发利用

⑷水质管理

4.2.2水库信息管理

⑴水库查找

包括名称查找、空间查找

⑵水库列表

系统将分区县、分类型(大型、中型、小型水库)提供市49座水库名称列表,以方便用户进行水库信息的浏览、查询、更新等操作。

⑶水库基本信息管理

①水库概况:水库位置、名称、编码、类型、主管单位、工程建设信息、库容蓄水等。

②水库安全建设:除险加固情况、防洪情况。

③水库运行情况:水库作用、灌区情况、水库水情、水库水质等。

④其它:水库的图片资料、工程设计资料、水库历史运行记录等。

⑤水库附属水利设施:泵站、大坝、水闸、灌区等。

4.2.3河流信息管理

将GIS技术应用到中小河流管理中,使河流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项非工程措施,为中小河流的管理、规划、治理、防洪减灾、预报预警提供技术支持。系统提供市级、镇级多级别的河流数据管理以及河流基本信息的录入、编辑、查询定位、统计输出等功能。实现市中小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

⑴河流分布

河流_河段信息:描述河流的分段及河段基本情况。

⑵河流水文信息

系统将对河流的历史水雨情信息,河道水位及截面流量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⑶河道工程

提供对河道附属工程设施,如:泵站、排污口、堤坝等的空间展示、查询、符号化等功能。查看防洪工程的分布、重要闸库、险工险段、跨河工程等信息。

4.2.4农村水利

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各区县已建供水工程;各区县在建供水工程;各区县规划建设安全饮水工程。

⑵灌区管理

灌区空间管理:将市各个灌区区域展现在地图上,用户可直观的看到各区县灌区空间分布状况。在GIS技术支持下,用户可在地图界面上,采用多种操作,进行信息的检索、浏览。

⑶农田灌溉信息

包括各类灌溉面积的统计数据信息,通过这些数据从整体上了解市各区县农田灌溉情况,各乡镇基本农田灌溉方式。为进行农田灌溉建设及改进提供科学的基础数据支持。

4.2.5水利工程信息管理

该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市各类水利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为用户提供水利工程空间位置分布展示、水利工程分类列表、水利工程查询、水利工程基本信息浏览、水利工程统计汇总等功能。

4.2.6防汛抗旱辅助决策

农村蓄、滞洪区分布图;蓄、滞洪区内社会经济情况;蓄、滞洪区保安工程情况;

4.2.7水土保持

⑴市水保概况

⑵土壤侵蚀单元图

水利普查中,国家下发了水保野外调查单元的绘图任务,随着水利普查第一阶段的完成,水保野外调查单元图也将绘制完成,系统将提供相应功能进行单元图保存、展示、管理。

⑶水保治理工程

提供对市内水保治理工程管理功能,用户可以进行新增工程数据录入、更新、删除、查询、浏览等操作,结合基础地理底图数据,显示工程治理范围区域或工程位置点。

4.2.8南水北调中线段

⑴ 总干渠工程

⑵ 配套工程

⑶ 完成投资

⑷ 征地拆迁

4.2.9水库

⑴ 水库信息查询:包括基本信息;特征信息;效益信息;水文特征信息;水库运行历史记录信息。

⑵ 附属水利设施:包括泵站、水电站、水闸、大坝、泄水建筑物等。

4.2.10 后台管理

包括用户权限管理;综合管理;日志管理。

4.2.11 GIS基础功能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二维图层的显示、控制,实时标绘工具、通用的查询定位功能和常见的防火符号的加载和显示。

模块包括图层控制;地图显示;地图量算;实时查询;标绘工具。

5.结论

本文通过对当前水利部门现有数据资源及其当前管理模式所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水利空间信息管理与服务建设的模式及其主要的功能,为水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动态监测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辅助决策支持,对促进水利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海,王乘,吴栋,曾钢良.空间信息技术在水利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人民长江,2007(10).

[2] 张学宝.基于REST架构风格的水利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于应用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3] 朱四新.基于WebGis的水利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以广州花都区水利局为例.成都理工大学.2005.05.

篇(7)

【关键词】农村水利;现状;工作方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它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则是解决了农村饮水的问题,保障了农民身体健康。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应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在调查了解基础上,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出发,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指导。做好工程建设、隐蔽工程等施工阶段的质量验收,作好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验收等记录。施工单位应按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需要变更设计时,应征得建设单位同意,由设计单位负责完成。

一、农村水利现状

1、农村水利管理相对松散,水质污染严重。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农村饮用水,水质污染比较严重的主要方式有两种:其一是直接饮用渠水、涝坝水。由于饮用水源缺乏卫生保护,很容易受到牲畜粪便等污染,使水中含有大量病菌。二是饮用受化肥农药渗透被污染的浅层地下水。由于城市生活污水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放,造成饮用水源严重污染,而且危害的范围逐渐向下游发展。

2、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原来农村的产业结构是主要追求粮食产量,所配套水利工程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蔬菜、花卉、瓜果和苗木对于水利设施的要求比原来的标准要更高一些。而且农业产业结构也是市场化的行为。原有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没有统一的调整、统一的建设、统一的规划。这就使得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出现了困难。

3、资金投入严惩不足。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不发达地区农村,没有较多的资金用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上,很多工程不能按期启动。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的资金差距较大,主要靠群众自行解决,因此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

二、农村水利工作的工作方向

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认真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我国水利工程面广量大,管理任务十分繁重,首先要健全和完善管理责任体系,明确责、权、利,真正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到个人。其次是积极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新办法,走“以管理促开发,以开发促管理”的新路子。农村水利工作的原则是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人水和谐;坚持统筹兼顾,推进协调发展;坚持建管并重,保障良性运行;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后劲。不断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努力创新农村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当前,农村水利改革正在向多领域扩展、向深层次推进,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系统性更加凸显。要准确把握农村水利改革方向,注重协调推进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农村水利发展活力。加快推进农村水利投资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和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增加对农村水利的投入力度、提高补助比例,逐步建立以财政补助为主导,国家、农民、社会资金共同投入的多元化农村水利投资机制。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和水权合理流转, 建立水权合理转换机制,积极培育水市场。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1、工程建设要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要严格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项目法人制是指,实施工程的主体是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要对国家和每个投资方负责。推行项目法人制,无论是投资方还是经营管理方,责任感都得到了加强,使项目法人在项目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的效益等各个方面的责、权、利得到了完全的统一,一般情况下,项目的法人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招标投标制,是指工程的设备、建筑材料、施工队伍都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相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推行招标投标制,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又规范了工程的建设程序,充分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工程监理制,是指在工程建设时,要按照相关政府部门下发相关通知的要求,选择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的资质必须是乙级(含乙级)以上。监理工作要程序化、规范化,资料必须齐全、规范,必须执行合同管理。

2、工程建设质量要把握设备材料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和工程质量监督关。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能够安全、长期、有效运行,建设时必须严把质量关。严把“三关”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即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关、施工队伍选择关和工程质量监督关。所谓严把设备材料采购关,就是指在对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进行采购时,要采取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来选择好的生产厂家或材料供应商,产品一定要质优价廉,杜绝在工程中使用假冒伪劣和有害的材料设备。所谓严把施工队伍选择关,是指施工队伍的选择要通过招投标形式选择,施工队伍的素质高、技术硬、设备先进,杜绝出现二次或三次承包工程的施工队伍。按照工程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施工,严格推行工程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工程的终身负责制度,杜绝出现豆腐渣工程。所谓严把工程质量监督关,是指在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县、乡水利部门要抽调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到施工现场监督、检查,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一旦发现问题,责令其及时、限期整改,以保证工程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建设质量。

结束语

农村水利是指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建设、管理、及其他有关水问题方面的工作。包括农村水资料、水工程、水环境。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及水旱灾害频发,水利的重要地位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水利的改革发展也愈加迫切和需要。农村饮水安全是水利改革发展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能够惠及民生、造福群众,让农民群众从水利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参考文献:

[1]陈冠军,沈佳程.论农村水利的可持续性发展[J].科技资讯2007(18):97.

[2]付源瀚等.浅析农村水利工作的形式、方向及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6

[3]郭根林等.对农村水利工作的一点思考.水利工程[J],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