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8 10:29:5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音乐差异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 京剧 戏曲 文化 对比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倍受人们的关注。中国京剧起源于祭祀歌舞,传承了中国戏曲文化,荟萃了中国戏曲音乐、歌唱、舞蹈和各种表演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剧种,被称为“国剧”、“国粹”。它是一种歌唱表演的戏剧形式,以演员的歌唱为中心。通过研究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同属于戏剧范畴,有一些共同点,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大,追根溯源归结为东西方的历史、人文、民俗及哲学观的迥异。
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的产生、发展、到成熟,具有各自丰厚的艺术积淀,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中国戏曲,它的许多传统精华至今还尚未全部挖掘出来。中国戏曲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是一个比较冷寂的园地,20世纪末只有武均达等少数专家在坚守阵地。这几年的研究成果稍硕,学术视野有所拓宽,该方面的论文、著作开始增多,各类音乐、文学类期刊、书籍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也有30余篇关于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演唱比较的文章。
本文则从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和莫扎特的《魔笛》之间比较,探索出中西戏剧的异同,并试图从两者在声音、故事情节等细节上的不同来宏观把握中西戏剧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无限意蕴。
1两者从声音上比较
中国戏曲和欧洲歌剧均有多声种合作,但划分依据的不同导致人声的音响效果不同。京剧《贵妃醉酒》是梅兰芳中年之后,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代将前人作去芜存菁赋予梅派特色的作品,其剧中人物的唱法声调基本代表了京剧中的典型。
王文在中国戏曲呼吸的运用中讲到,“天伏地,地伏天,天地贯通,气走丹田”。在语言的运用中指出,西方语言属于节奏性语言,高低起伏不大,但颗粒感较强,节奏变化多样。中国语言属于旋律性语言,乐音四声的高低起伏是西方语言所没有的。中国传统唱法一般讲究两种共鸣焦点,一个是穿鼻而过的固定共鸣焦点,一个是在念字行腔过程中形成的游走焦点。中国戏曲唱法对喉头位置的要求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相对的灵活性。
2故事情节不同
2.1精雕细琢,归于天然:唱腔身段
《贵妃醉酒》是梅兰芳中年之后梅派特色的作品。此刻的梅兰芳,经过青年时代编练《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历史神话题材剧目,以及《邓霞姑》《一缕麻》等时装新戏两大阶段,心中已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贵妃醉酒》虽然剧情十分简单,仅仅表现贵妃失宠的借酒消愁过程,却通过一招一式,唱念做舞,塑造了成功的贵妃形象。
有一种说法,“梅派”即“没派”。欣赏梅派唱腔,心旷神怡的同时很难描绘它的特色,决不是因为梅派平庸,而是梅派演唱风格已斟于化境,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程度。不及程派之幽咽冷艳却自然天成地表达人物内心之忧怨;不及荀派之俏丽活泼却能生动地刻出人物一颦一笑的悲喜之情;不及尚派刚健挺拔,却自有女性一番风流妩媚。《贵妃醉酒》中,无论是前面的“四平调”还是后部的“二黄”皆不温不火,不焦不燥,不蔓不枝,不靠怪腔高腔取悦观众,甜美温润,晶莹素洁的娓娓道出杨贵妃之高雅性格及心态。
2.2观赏《魔笛》是非常美妙而丰富的音乐之旅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音乐语言十分丰富。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他为我们呈现出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妥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
从这两部经担的剧作中我们可以从角色、表演的形式等多方面看到中西戏曲文化的不同,中西戏曲各自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只有认清它们的相同和差异,并互相借鉴,才有助于它们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为民.《中国古代戏曲简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 罗念生.《古希腊戏剧・后记》.作家出版社,1992.
关键词:音乐美学;民族声乐;多元化
“音乐美学是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理论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它是把音乐的本质与特性,音乐的形式与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与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与审美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本文从音乐美学角度出发,以音乐美学中的“音乐的美与审美”原理为视角对当代音乐审美中的多元化进行简要阐释,通过音乐美学的理论依据,通过科学的、辩证的的论述,最后证明民族声乐要发展必须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唯有多元化发展才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良性的、可持续的。
一、 民族声乐多元化
1、多民族文化决定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
民族的差异形成各民族文化、信仰宗教、艺术表现、审美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也直接的影响了我国民族音乐在音乐文化、表演形式、声腔、舞蹈、器乐等方面的个性特征。歌唱是民族音乐最广泛的、最基本的表现方式。
就民族声乐来说,多民族文化的差异会造成音乐表现的差异,同时也会造成审美上的差异。例如同样是表现爱情主题的云南白族民歌《小河淌水》与陕北民歌《拉手手》,在文化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小河淌水》中歌者唱到“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由歌词可以看出歌曲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的、梦境似的画面,柔婉的歌声,深厚的情谊,随着小河的流水,飘向阿哥所在的地方,歌曲对爱情表达显得格外怡静与含蓄。而陕北民歌《拉手手》表现则显得非常的直接与憨厚,歌中唱到“你要拉我的手,我要亲你的口,拉手手,亲口口,咱二人疙崂里走。”这四句与《小河淌水》的含蓄比起来,很可能会很让人脸红和产生无尽的遐想,当然其中的差异也就不言而喻了。
2、地域差异决定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
我国的面积广阔,由地域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民族,不同民族之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响又产生了各种风格迥异的民族歌曲,这些民族歌曲在内容、表演、语言、旋律、唱腔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果将我国的最西点、最东点与最南点用直线连起来就会形成一个三角,再取中心点就会得到四个方位,分别是新疆、黑龙江、海南和陕西。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等国接壤,受到中亚与西欧音乐的影响,新疆的音乐具有异域的风情,例如歌曲《大阪城的姑娘》,音乐为自然小调,节奏具有哈萨克舞蹈的特征,自然大方的流露出小伙对姑娘的爱慕;黑龙江的《乌苏里船歌》与《大阪城的姑娘》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乌苏里船歌》为传统的民族五声调式,音乐纯朴自然,歌声悠长嘹亮,具有奔放豪迈的北方音乐气质;海南位于我国最南端,本土民族黎族的传统民歌《跳柴歌》具有鲜明的舞蹈节奏特性,歌声秀气、轻盈形象的体现出南国的风土人情;陕西,处于我国中西部,民歌资源丰富,近几年音乐评论界对陕北民歌的兴趣尤为浓重,上文中的《拉手手》就是一首很有代表性的陕西民歌,这里不再赘述;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地域的差异必然对民歌的发展产生多元的的结果。
二、音乐美学视角下的民族声乐多元化体现
音乐美学的研究范畴比较广,本文仅从“音乐的美与审美”的角度针对民族声乐进行阐述。音乐美学中民族声乐美的形态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伴奏美、诗词美三个方面,美是相对于审美而言的,如果没有审美的话,美就无从存在,下面就结合民族声乐的美与审美谈谈民族声乐多元化。
1、音乐审美评价中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差异是大量而普遍地存在着的。
同一首歌曲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的差异、社会地位的不同在音乐审美上都会产生不同的审美结果。例如《义勇军进行曲》50年代的时候人们唱起这首歌会,情绪会非常激动,那种随着战争的胜利、国家的建立,几乎所有人唱到这首歌都会热泪盈眶,但是随着时代的推进,今天我们再唱这首歌就只会有厚重、崇敬的感受,这就是时代变迁所造成的审美差异。音乐审美中的民族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云南白族民歌《小河淌水》与陕北民歌《拉手手》,若把两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拉手手》的形象会认为《小河淌水》的的形象过于“娘娘气”不够泼辣,反过来《拉手手》的形象太过直接与无理,缺少绅士风度,但将两手作品放在本民族中则是非常合理的。阶级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统治阶级把反应劳动人民生活和愿望的民间音乐斥为声,再把维护其统治的雅乐称之礼乐,”例如刘三姐所唱出的人民心声,统治阶级则认为粗俗、迂腐不合时宜。
2、审美需求中的民族声乐。
审美需求决定受众群体。受众群体对民族声乐的审美需求是多方位的,例如风格上来说人们会需求戏曲、民族歌曲、通俗歌曲、说唱,表演形式上会喜欢独唱、表演唱等,当然也可以说人们对民族声乐的需求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的需求是受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存在、审美上的差异所影响的。
三、音乐美学视角下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音乐是美的艺术”,只有是美的音乐其发展才能源远流长永不停息。音乐美学给我们指明了民族声乐发展的方向,那就是必须要顺应时展,创作与表演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符合受众群体价值取向的民族歌曲。众民族的个性差异决定了多元的价值取向,在民族声乐多元价值取向的支撑下必然要向多元化进行发展。民族声乐要发展必须要走多元化的道路,唯有多元化发展才是科学的、良性的、可持续的。 (作者单位:河南许昌学院)
参考文献:
[1]《音乐美学基础》. 张前、王次炤著. 2004-09. 人民音乐出版社
论文摘要: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间的交流。而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障碍往往会导致译文信息的失真。传统的“以语言转换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文化因素,加强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以学生感兴趣的流行文化为切入点,并辅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对文化的敏锐性的尝试将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一、语言、文化与翻译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而传统的翻译观往往将翻译局限于语句结构的简单转换,忽视了翻译是跨文化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本质。Juri Loman指出“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植根于某种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tl]这说明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它深刻地反映出使用该语言的民族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获得的智慧与经验。语言的使用必须要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个性。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时,应从跨文化的视角,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避免翻译信息的走失,确保译文的原汁原味。
在翻译的过程中,仅仅掌握一些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毕竟我们所翻译的内容并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文化很复杂,主要包含群体成员共享的知识、信仰、道德、风俗等。而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是蕴含在语言层面的小文化,即一些词语、惯用法等所包含的文化因素,而这些都是可译的。刀良好的双语(母语和第二外语)文化修养和综合知识功底会帮助我们译出好的作品。因此,在翻译教学中恰当地引人文化因素,有意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实现语言间的顺利转换。
二、文化差异与翻译
中西间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比如,中国人重写轻说,主张慎言;而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人却主张雄辩、畅言;中国人提倡中庸之道,表达委婉含蓄;而西方人却推崇直截了当,清晰明了。因此,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的障碍是不容忽视的,这种差异往往会导致翻译信息的失真和走失。
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是指在地理、环境、气候作用下而形成的文化。莎士比亚有一著名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summer’ s day? Thou art lovelier and more temperate.’,莎士比亚有把自己的情人比做美丽的夏日,我们如果从中国文化出发,将很难理解这样的柔情。由于英国属于高纬度国家,夏季的平均气温也只在20度左右,正是凉风习习,好不浪漫的时节,因此,这样的比喻也就是情理中的了。此外,南北半球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环境的认知。在中国,河水东南流,所以就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而西方河水一般是向西北流人大海,那么汉诗“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的英译就要考虑到地域文化的差异了。对“西北流”可以做变通处理,译为"backwards”就解决了双方的理解难题了。
2.宗教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教和佛教的影响,形成了我国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方式。譬如,“佛法无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得道升天”。而西方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世之说。《圣经》极大影响了西方语言,“aspoor as a church mouse"(家徒四壁),"Judas’ kiss"(死亡之吻)。当处理这些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时,简单的直译是不够的,一定要结合相应的文化典故加以意译。那么,从宗教文化角度出发,把佛教用语“阿弥托佛”译为基督教中的“God bless you!”则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3.风俗差异
最为典型的是针对“龙”的文化内涵上,中西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在中国,龙被视为神物,我们为是龙的传人而自豪。古有龙袍、龙颜一说,而现今我们又用“龙飞凤舞”、“生龙活虎”来形容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而在怪经》当中,龙(the Great Dragon)代表了黑暗势力,那么如把“望子成龙”死译为“expecting one’ s child to be adragon"则完全丧失了语言背后文化的意象。因此,出于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把“龙”译为“Loog”而非“dragon" 。同样,对于一些英语词汇的翻译也应兼顾到中国文化。比如LANCOME兰翘、Ardor雅黛、VICHY薇姿、Avon雅芳等诸多国外品牌译名采用了“芳”、“黛”、“雅”、“姿”等汉字,迎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
三、将文化意识引入翻译教学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王佐良先生曾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而对于翻译教学而言,目的并非在于教会学生进行简单的文字转换,而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定的翻译规律和技巧,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形成正确的翻译思维,从而实现语言间“保真”转换。因此,文化原则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加强学生母语文化素养
恩格斯曾说“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的懂得所学的语言。”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大大提高学生对外国语的理解力。在翻译过程中,学生总会以母语为参照对另一种语言进行理解与比对。对母语文化深刻的理解,也会帮助学生对文化差异形成一个系统的、理性的认识,进而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真正交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真正好的翻译,熟悉文化甚至比掌握语言更为重要。
2.增加学生文化信息量的摄入
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相关的文化知识,而没有饱含热情地主动涉猎一些有关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文化历史、民风民俗、典故传奇等方面的信息,结果就造成了翻译教学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而学生也只有在进行翻译演练的时候才意识到捉襟见肘的事实。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合适的翻译素材,激发学生对未知文化现象进行探究的热情,再辅以必要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文化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给予肯定。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扩大文化信息的涉猎面,同时实现信息共享。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差异,语言,教学
学习一种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际,这一点是不可否定的。而是不是记忆了大量的词汇、短语、句型就意味着能够正确使用这种语言进行交际了呢?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就真正学到语言了呢?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是否定的。准确地说,学习、掌握、并能够正确使用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同时了解、精通这种语言的文化。霍夫斯坦特对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所谓“文化”,是在同一个环境中的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因此,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社会经验、受过相同教育的许多人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这种共有的心理程序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他们向来受着不同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社会和工作,从而也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从中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差异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那就意味着教会学生语言的同时一定要伴随着语言文化的渗透。
一、从语言与文化的角度来看
语言与人类的文化息息相关。一方面,语言与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包含在文化这个大概念之中;另一方面,文化又借助于语言这种媒介得以传播与发展。反之,文化的内容、形式又直接影响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不同种族的人对于语言会表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也折射出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言特点。不同种族的人由于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加之受教育、人们的思想、宗教、风俗习惯、社会准则等因素的差异的影响,导致人们往往在跨文化交际中,会产生理解的偏差,最终难以取得良好的交际效果。
二、从不同语言文化的差异来看
1.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传情达意的基本单位。一个词汇会表达丰富的涵义,与这一涵义相对应,人们头脑中就会形成一种意象。然而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就会有不同的意象和联想。比如;dog在中国文化中大多数情况下含有贬义或中性的含义。如:鸡犬不宁、汉语中用“狗腿”来比喻与别人狼狈为奸、为恶人做事的人。民间俗语中有“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英、美文化中却包含褒义,如英语词汇中用以下词汇aluckydog来表示“幸运的人”,alovelydog表示可爱的人,ahappydog表示“快乐的人”,“Loveme,lovemydog”意为爱屋及乌,英语谚语中也有“Everydoghashisday.”来表达“凡人皆有得意日。”
2.语言的影响因素之一——文化
从打招呼、对赞美之辞的态度、交谈话题及表达关爱之情等方面都能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中国人见面与人打招呼,会说:你去哪里?你去干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会觉得这是在打听对方的私事,是不礼貌的。而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night!或Howareyou?It'saniceday,isn'tit?人们在一起交谈也不会涉及个人隐私,天气、音乐、爱好、电影、时尚等等会成为人们交谈的话题。再如,面对对方的赞美,中西方国家的人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你对英国人说:“YourEnglishisperfect!”他会欣然接受,很高兴地回答你:“Thankyousomuch!”而中国人对此的回答截然不同,会笑着说:“哪里哪里,您过奖了。”以此来表现出中国传统观念中的谦虚的品格。
3.语言的影响因素之二——社会准则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体系,而这种价值观体系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长期生活在某一文化背景下的人,语言与行为受价值观的影响,会出现不同的表现。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社会准则。例如生活中,中国人收到对方的礼物时,会不断地说:“哎呀,您太见外了!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让您破费了。”“你还带着礼物,多不好意思呀!”然后把礼物先放在一旁,不会当着客人的面去打开,而是待客人走后,才迫不及待地拆开。西方国家的人则完全不同。他们收到礼物时,一般当着客人的面就当即打开,而且会由衷地说:“Howbeautifulitis!”“Wow!Itissobeautiful!Ilikeitverymuch!Thankyousomuchforyourgift!”这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就向我们透露出中西方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的差异,中国人意识中有这样的想法,当着别人的面就打开礼物是一种不礼貌的举止,会给别人一种没有教养的印象。而恰恰相反,西方人认为,能为别人送去他所钟爱的礼物,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因而,接受礼物者往往会当着客人的面就把这种对礼物的由衷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并且让对方知道。
综上所述,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普及度极高,它已经成为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而作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与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文化是语言形式所负荷的内容,又是语言形式特色的产生根源。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在教会学生英语词汇、句型、语法结构的同时,注重英语语言文化的渗透,让学生从深层次去理解和把握语言,告诉学生语言是建筑实体,而文化是建筑风格,学习语言一定要注意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只有通过教语言、教文化来指导整个英语教学,才是科学的英语教学的最高层次,这也将直接关系到学习者在跨文化交际是否会取得成功的效果。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对很多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来说,中国文化有无穷的魅力,它曾经在很多领域内处在世界的领先地位,它是唯一持有无数成就而又不间断的延续了数千年的文化.要广泛地、深入地讨论美学问题.不仅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分析中国传统的艺术形象,而且能从比较中寻求不同文化的发展规律,会更加突出中国艺术的重要性,领悟中国文化的实质.进而在当代学人的眼中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形象的同时与西方绘画互补长短,逐步走出传统发扬传统。用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来引导我们指导我们的教学。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在我们美术教学的欣赏课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中西方画家的作品,欣赏课的知识要点和具体的讲授内容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具体参考形式能从美学的本质上对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内容形式、形神绘制等艺术进行比较分析,使我们的脑海中理清教学脉络,更清楚传授知识的要点.从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对待东西方不同的艺术特点和艺术语言时,能从美学的本质上以艺术的共同规律做深刻的富有特色的研究,而寻求跨文化的共同规律.会对学生认识我们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会产生深远影响!
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
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特别是古典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对比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也表明它们的外部世界不同,它们心理结构也不同.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希腊是一个世界,中世纪是一个世界,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以毕加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当代西方艺术与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有明显差异。泰纳曾经在《艺术哲学》中说过:"希腊是一个美丽的乡土,使居民的心情愉快,以人生为节日."但是尼采却独具慧眼的看到了古希腊人的悲剧精神,其“日神说”与“酒神说”对现代西方的美学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人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一)有与无
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是澈透灵魂的安慰和惺惺的微妙领悟.进而产生了安定静穆和谐的天人关系,中国绘画画同时包含自己的弱点,失去了对空间的追求。以无为本,气的宇宙。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看看《最后的晚餐》看看《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当代则是弥漫开来的荒诞意识.当代西方的现代艺术绘画,用平面色彩、平面构图、平面造型的原则,搞时空的合一来表现精神的迷茫,混乱,骚动,荒诞......
(二)形式与整体
在西方文化中,存在的稳定不变的东西是实体。对实体的进一步认识是使实体作为人来存在,则是形式.形式是实体世界的具体化、丰富化、精确化、形式化。西方文化的发展史,也是形式原则不断变化、不断深入、内在矛盾愈来愈尖锐的历史。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整体功能就是从整体出发,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决不离开整体来谈部分,离开整体功能谈结构.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骨子里还是从部分到整体,还是靠解剖和分析.中国的整体功能也讲部分,是从整体而来的部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绘画讲"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绘画第一原则,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比起来没有什么大变化.平面构图、平面色彩、平面造型、线、墨、气韵、骨法......给中国美学带来独具的特色,"足不求颜色似,前身相马九方皋."中国人最反对的是以言为意,以指为月.要达到对事物、对世界最精微的认识不能靠工具,而只能凭心灵.心灵最深层部分与事物的最深层部分与天是相通的.这是庄子的"以天合天"和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正所谓“天人合一”。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关系不同
从漫长的远古时代到现在,人类通过劳动使自己从自然界独立出来,作为人的对象世界的自然界分成两个部分:人的实践所直接改造的部分和未为人直接改造的部分.西方赫拉克利特指出“和谐来自斗争”,“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王之王.”在希腊神话的实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古代宇宙是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冲突终可弥合,尽管有悲剧但总的说来是淋浴在阳光之中.人与自然的对立作为西方的命定因素弥漫在各个方面.与西方人和自然的对立相反,中国文化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强调了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面.严格的说西方是在直接实践部分与自然和谐,而面对未知部分则与自然冲突,中国与整个宇宙保持和谐.从中国的两大类艺术汉赋和宋元山水花鸟画中体现出中国的"体无"精神.中国人"在一邱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是悠然意远而怡然自足的他是超脱的担又不是出世的,他的画是讲空灵的,但又不是极写实的他以气韵生动为理想,有充满静气.我们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就能更深刻的理解中西美学在理论体系、具体范畴、表现方式、内在意蕴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差异.从而更准确的引导学生欣赏中外艺术作品.
二、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的异同
艺术以声光色影的形象展示出人类审美文化的历史,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审美倾向.一幅乔尔乔内的<<田园合奏>>,一幅马远的<<踏歌图>>,均选择了欢快的人物置于大自然背景下的题材.前者色彩清新明快,丰富的色阶变化以及焦距透视的取景表现出明朗多彩、景物清晰的田园.后者笔墨凝重擦染而成的层次感和游动视点取景造成了隐隐松林屋宇半藏的风景.它们同样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二者在表现手法、风格、意趣等方面却完全不同.“心师造化”与“模仿自然”代表了中西方艺术家处理自身与对象关系的两种不同态度,两种不同的方式.关于艺术创作,中国美学所倡导的不是充分发挥视觉,听觉的认识作用及手之技巧去揭示自然物象的具体特点,而是发挥心灵与视觉、听觉交融的感受能力,去领会物象与心灵的相通融之处.中国艺术家在创作时,以一种尽可能的亲近的情怀与对象交会,让自己的生命意识无滞无碍地流入对象之中,体察对象的亲和及自身一样的生命气息.西方人追求在艺术中“模仿自然”,"模仿自然"代表了西方艺术家对于自身与对象关系的处理方式,相对于中国的"心师造化"来说,西方"模仿自然"主要表现在"微观透视""征服对象再造自然"
(一)以人为本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有着独特的看法.中国人认为自然不是外在于人的客体,“人与天”主体与客体之间是相通的,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自然的人化,另一方面是人的自然化.本着“天人合一”的观念看待世界,在中国人心目中生命、灵魂决非人所独有,世界上不存在无生命、无灵性的实体,一切色彩形态组合的对象均是流转不居的生命形态,与人的本心有着共同之处.这样,人就会体会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有豪濮间想也,觉鸟鱼兽禽自来亲人."(<<世说新语·言语>>)于是,自然现象进入艺术家的审美知觉时,很容易超脱物理空间,成为关联着人事的物象,人的情感思绪也很容易脱出物理时间及客观的因果关系与自然对象相符.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艺术史上,“寒江独钓”、“春山欲雨”的自然山水画题材皆有美丽的画卷传世。此类绘画作品有的以无人之境的景物特写,暗示出主客体之间的微妙契机,有的则展开广阔的山水话面沟壑层层,富有灵性,人物与山水溶为一体。万象互为主宾。所以在中国人看来,似流水松涛,似鸟鸣莺啼的音乐并非来自自然界的音响,艺术并非于模仿,而是心于物交感的宁馨儿,所以中国的艺术创作理论十分强调心与物的交感作用,这完全可以说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形象化体现。在画面的具体形式上,人与物皆呈现出似与不似之间的状态,化为整体意象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看,这种自然对象远不是客观对象本身,客体的存在并不是独立的客体,它是人赋予了主观情思的人化自然,正因如此,在艺术的世界中,自然对象无须以客观的面貌出现.
西方美学的奠基性命题,是毕达哥拉斯提出的美学命题:美是数的和谐。在毕达哥拉斯的哲学家看来,美不是主客体交融产生的朦胧意象,而是由人来规矩的形式:直线构成的最佳形式是黄金分割的矩形(长:宽=1:0.618);曲线构成的最佳形式为立体的球形和平面的圆形;音乐的和谐则取决于发音的长度、直径和紧张程度等的数量关系。既然自然世界处在于人的客体,万物之主宰的人要从事征服物质世界的生活实际,艺术地再现客观的世界就有可能成为这一生活实践的组成部分。既然物质对象是可测量的,美的形式有着精确的比例关系和具体的形式,主体的创造物就有可能成为对自然世界的较为客观、精确的模仿。自然世界是艺术的蓝本的“模仿说”正是基于此而产生的。以建筑体现人的理性精神,是希腊人的创举。那些大型神庙虽是为“神”而建,却集中体现着人性和人情,高大、宁静、洒脱,而且坦荡磊落,条理井然。用建筑的语言刻写下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战胜一切的丰碑。现世人的理性精神带来了艺术的写实精神。而中国多用建筑营造一种意境。
(二)以形传神与依形绘形
艺术是一种反映,中西方民族无不将艺术的反映对象问题作为美学探索的重要问题。形象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中国美学认为,艺术的形象性要有其现实的原型,然而中国美学与艺术中的“形”更多的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形”“神”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对范畴,“形”是手段,“神”是目的。因此从本质上说,中国艺术反映的对象是“神”,而不是“形”。依照传神写照的要求,追求着“神似”的目标,中国艺术家力图通过有限的笔墨传达“韵外之旨”,“味外之味”。“传神论”被明确提出是在魏晋南北朝,恰是山水诗盛行,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科的时代,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作为具体图像的山水景物在魏晋南北朝的绘画中广泛出现,虽然在画面上多作为人物的陪衬,但它却是使画中人物富有传神的效果。为使艺术创作者的意趣得以传达而存在的,而决非一般的装饰背景。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水景物刻画,确实具有“传神”的意义。竹林七贤士的士大夫那飘逸旷达的神思风采正是在寄情山水中展示。山水之于人的作用决定了山水在艺术中有可能发挥“传神”的作用。自然的山水景物千姿百态,能够以丰富的形态进入艺术家的审美知觉,撞击主体的心灵,故而它在传达艺术家神思情感的方面,较人物题材有更广阔的天地。
关于艺术的反映对象,西方广泛流行着“模仿自然”说。尽管在不同的美学家那里“自然”的含义不尽相同,但就模仿自然再现自然这一点来说却是一致的。亚里士多德是“模仿”说的代表人物,他把模仿与学习知识联系起来,认为模仿自然是一种求知的认知活动。出于求知的目的,人们把自然模仿下来,创造为艺术。显然,艺术以现实世界为蓝本,模仿的惟妙惟肖、成功地发挥认识功能是其目的。从希腊早期的艺术来看,希腊的瓶绘艺术,初期以狮身人面像、野兽、植物纹样等东方装饰纹样为主,中、后期逐渐摆脱了东方的影响,产生出以日常生活场景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情节性画面,表现手段大为丰富,能在结构、比例和色彩方面将复杂的情节面处理得和谐自然。
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科学有了很大的发展。西方人在一个生成变化的世界中研究自然,尤其热忠于研究生命体的结构及生成变化,解剖学、病理学、植物学以及化学等均取得了崭新的成就.望远镜等科学仪器也被发明出来,为艺术模仿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一时期,美术家们更加兴趣盎然地讨论"模仿自然"的课题,他们认为艺术创作应当依照自然规律本身的数学、科学的规律,因而借助自然科学的成果很有必要.达·芬奇说:"鄙视绘画的人,既不爱哲学,也不爱自然.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如果你藐视绘画,你势必藐视了一种深奥的发明,它以精深富有哲理的态度专门研究各种被明暗所构成的形态".西方人这种尽一切可能发挥视觉的全部功能去"应目会心"自然物象与人事相似相通之处的观念,显然是很不相同的.绘画能够以它丰富的表现手段满足人的"最高感官",很自然地成了西方人推崇的艺术.西方艺术并不是不追求"传神"的效果,西方人决非单纯地强调模仿自然,要求艺术作简单的依形绘形.西方美学极重视理性,同时也不忽视与理智相对应的精神、情感世界.也有艺术世界高于现实世界的论述.
三、结束语
中西方美学比较,不仅要向我们传统美学提问,也要向西方美学提问。不仅研究它们的历史,还要促进解决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在美育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美,是思辨的哲学、最微妙的心理学、最情感的艺术。美是文化精髓的集焦点。
四、参考文献:
[1]姚介厚《古希腊罗马哲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版
一、开幕式与主题发言
开幕式由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马东风主持,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中国音乐教育学会副会长尹爱青、首都师范大学曹理教授、中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嘉幸分别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谢嘉幸、马东风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国际视野》和《音乐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史料建设》两个议题做了报告。谢嘉幸从“开展学术交流”、“拓展学术视野”、“实施国际合作”和“立足本土走向世界”四个层次,梳理其在投身十载的“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接轨”工作中所做的研究与取得的成就。马东风则用珍贵的历史照片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了音乐教育学学会1987年成立之初的筚路蓝缕,经过几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披荆斩棘,学会才有了今天的发展与壮大,不断注入的年轻“血液”也使得学会更加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二、会场研讨
在五个会场中,围绕“高师音乐课程建设与研究生培养”、“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基础音乐教育改革”三个中心议题在不同层面展开深入研讨,为积极推动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献言献策。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张玉榛的发言题目是《高师与基础音乐教育双核心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双核心”指的是高师的教育和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倡的是通过提高高师教育的质量水平来促进基础音乐教育,同时又通过提高基础音乐教育水平来促进高师音乐教育的发展。此课题关注到了高师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即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关系,提及了两者的互补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嘉栋作了题为《用基础教育实践检验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发言,指出要加强师范生参加音乐教育实践活动的力度,这是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对高师教师提出的要求。要站在音乐教育的主场上开拓视野,从更宽泛的艺术领域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法的传授,对音乐与其它相关艺术门类都应触类旁通,做到能够在教学当中游刃有余。四川音乐学院雍敦全《从国家音乐课程标准看音乐教师素质的养成》中指出,面对“新课标”音乐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全能教师”,投身于音乐教育的改革。
中国音乐学院曹军作了《中国传统乐理教学中的中西比较问题》的发言,着重点是探究中西乐理教学的差别,寻找中国传统乐理知识进入课堂的契机。他认为中西乐理是“貌合神离”的,表面上看上去相近、相似,但其深层结构与内涵是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褚灏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思想与当代音乐教育哲学构建》指出,我国具有丰厚的古代传统音乐教育思想资源,其中蕴涵着诸多关于音乐教育哲学性问题的精辟论述。中国古代乐教思想主要由儒、道两脉构成。纵观两脉的发展流程,尽管它们各有源头,所论各有偏重,然其核心论题都非常重视音乐教育的社会、政治、育德、育人功能,即重视“礼乐教化”、重视通过音乐对人的情感进行培养和陶冶,从而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从音乐教育哲学的立场观之,它们都认为“和”与“乐”是音乐教育最根本的性质,而“致和”则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和目的,这应该成为构建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的立足点。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张海彬《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初探》中指出教学要因地制宜,对于新疆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四点:滚动改革即验证性,观念第一即方向性,研究团队即全面性,成果转化即价值性。中国音乐学院柴玉青的《从“请上来、送下去”谈起——浅议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方式》介绍云南艺术学院实施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课程时,采用了“请上来”——请民间艺人到课堂里面来,“送下去”——师生下去采风,以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硕博论坛
引人瞩目且讨论激烈的是专门为一帮热血青年举办的“硕博论坛”。中国音乐学院喻意《学科之眼——三重交织下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困惑》中指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母学科是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这三门学科的交织下又产生了音乐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对于这门纷繁复杂的学科无论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目的的定位提出了很独到的见解。中国音乐学院万雨杨《论seminar如何在研究生选修课中更好地开展》中指出seminar课堂的五大作用:1.是承认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2.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3.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作为选修课来说,是各学科对同一个问题的思想碰撞;5.是各专业学生结识交往的平台。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官林林介绍了委内瑞拉的音乐救助体系,“体系”不仅为贫困孩子创造了别样人生,还促进了孩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他们所在社区的人文气息。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韩林彤在《社区音乐教育研究与发展综述》中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1.社区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及意义。2.社区音乐教育的研究进展。包括对国外社区的音乐探究,对社区音乐教育本体的思考研究、个案研究及现状研究。3.对学科发展建设的思考。完善教育体系,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发展社区音乐教育的独特性;拓展学科发展思路与时俱进。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李思敬《教学实践中对课标审美为核心理念的误读》,介绍了学生通过对话、研讨、争论,澄清了教学方式中许多模糊认识。
对于论坛,学生们说:“这次会议给了学生一个发言的机会,增加了自信心,了解到全国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的最新动态与研究生教育的现况,开拓了学术视野,为今后的毕业论文写作奠定了基础。”
四、专家专题发言
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的《音乐教育研究的选题与方法及其国际发展趋势》,不仅从研究的方法论上对音乐教育学论文的写作规范性问题进行总结,而且概述了目前音乐教育学的国际研究动态。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尹爱青的《新视野,新探索——“硕博论坛”与音乐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从宏观上剖析了硕士与博士的培养目标,微观上介绍了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博士的培养方案及其成果。提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讨论也是学习的重要环节,提倡建立“硕博论坛”,即每个月由导师选定一个课题,所有学生针对该课题做好准备后,选定时间进行研讨,这种培养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开扩了学生的学术视野。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莉提出实行“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双实践制度(教育实践和艺术实践)、双技能制度(专业技能和教育技能)、双服务制度(服务学校和服务社会)”的教育主张。认为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应注重四个坚持:1.坚持面向基础教育;2.坚持面向未来教育;3.坚持面向知行教育;4.坚持面向个性教育。李方元在《“音乐教育”谈——教育价值视角的历时考察》中强调作为教育主体,专业音乐教育中“人”不可缺失。因为从根本上说,艺术既无法脱离人,也无法超越人,人本身就是艺术的主体和目的。因此,“人”不仅是“教育”的核心,同时又是“艺术”的核心。李妲娜的《奥尔夫教学法的新动态》中说,看一节课的好坏,就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如何,这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越好的课,老师越是幕后的指挥者,这样才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五、换届及闭幕式
会议最后举行了换届选举工作及闭幕仪式。
两天的会议研讨紧张而有序,大量的信息交流使与会者受益匪浅,给研究生与专家学者搭建了一个平等对话、思想碰撞的平台,无论是主会场还是分会场的讨论,无论是国内动态还是国际视野,无论是学科意识构建还是方法论切入等,都全方位地展现了一派新的学科研究景象,大大提升了音乐教育学学科研究的内质与品格。
大会一致认为,应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集体领导下,在全体会员及老师的积极努力下,把音乐教育学学科建设水平提升得更高、更快、更强,为中国音乐教育的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发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用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教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教师,教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教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教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然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索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用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采取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研究、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日益广泛地得到重视,教学的量化管理和教材的系统、规范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这要求每位教师在执行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把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表、教案、授课内容保持一致,又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思想上、教学方法上、教材选用上、考试形式上施行行之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声乐教学要遵循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等因素,突破“声乐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模式。声乐教师要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声乐教学大纲、声乐教学计划,教师要选择接近学生性格的曲目,能使其很快地进入“角色”,从发声练习中有意地从情绪上引导学生,从歌唱站姿、呼吸、打开喉咙、共鸣、咬字、吐字、声情并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意识、创造能力和舞台表现能力,创造性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歌唱技巧,增强对作品的想象、理解能力,使技巧与情感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表达真实自然的歌唱情感。这样,通过挖掘培养学生的歌唱情感,为学生提供富有创意的课堂设计和生动丰富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出如“启发式”“生成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遵循教学相长的原则,提高了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获、有所得。
(二)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探索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分级教学不以年级划分教学进度,声乐考核不以年级区分专业水平,而以学习程度划分等级,体现循序渐进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分级教学、分级考核。该教学模式按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划分为女高音、男高音、女中音、男中(低)音,民族女高音及民族男高音六大声部八个级别,每个级别、各个声部均按4首中国作品、4首外国作品的标准来制定曲目,力求教学作品在声乐教学中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这是制定分级教学规定曲目的基本原则。作品的遴选,着重注意选择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经常采用的优秀中外传统民歌、艺术歌曲及歌剧选曲。这些作品经历长期教学实践的验证,表现了鲜明的专业特征和突出的教学价值,较充分地显示出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是进行声乐技巧训练,提高歌唱能力的典型教材。考核方式可针对声乐理论、声乐训练和演唱等内容进行评价。要评价对声乐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可采用观察、谈话、讨论、问卷法、小论文习作展示等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为辅。对声乐训练和演唱的评价,可采取观察法、论文式测试、调查问卷法、等级量表法、会谈讨论法、声乐艺术成长档案袋的运用等。在考试中采取集体评分与主课老师评分相结合,独唱与重唱、小合唱相结合,他人伴奏和自弹自唱相结合,课外艺术表演和实习相结合等多元化考核方式。教学中结合典范作品的学习,融系统的声乐理论于严格的声乐技能训练之中,最终通过作品演唱,表现出学生对歌唱技能的娴熟运用程度。明确划分声乐作品的程度,实行科学合理的声乐分级教学。当然,按不同程度分级教学的办法,主要为了方便高师音乐专业声乐教学系统规范地选择教材,科学合理地把握进度。同时,通过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的分级考核检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引导声乐教学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能够作为声乐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三)反复实践和组织,精心编写高师声乐教材
高师声乐课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声乐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具备一定的范唱能力,能够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和声乐辅导工作。声乐教学是一门授课艺术很强的专业教学,既要求把学生训练成声音优美、可以灵活调节、自如控制的“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器”,又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敏锐的音乐感受能力、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的“演奏者”。声乐教学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熔理性讲解、技能训练、情感表现和艺术创造于一炉,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因材施教的授课方式。正是基于承认客观上个体嗓音条件、心智状况、音乐感受和接受能力上的差异,承认学生入学时专业程度的差异,承认同一年级存在着授课要求和教学进度的差异,所以因材施教成为声乐教学的突出特征。分级教学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的形式,制定了按程度明确分级的规定曲目,并以此作为声乐教学的选材依据。规定曲目的制定是对二十多年来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广东省示范专业)教学的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结果,体现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有利于声乐教材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建设,从而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声乐教学的学科建设无疑具有长远的影响。
在音乐艺术领域,声乐作品以其“短、平、快”的优势,紧扣时代的脉搏,迅速直接地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精神风貌、大众心态和民俗伦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规定曲目也将不断更新,日臻完善。
三、加强声乐教学改革,促进声乐教材建设
一直以来,在高师院校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质量是教学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已成为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两者应紧密结合起来,教学才能落实在教材上,教材才能有针对性。
(一)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
声乐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在教学中应建立“教学——研究——演唱——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教材功能与培养目标的脱节,打破教学观念与教材选择的局限性,协调好学生水平与教材内容,平衡教学时限与教材的使用,改变考核与教材使用的单一性。
(二)按照师范性的要求去培养
要培养高素质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方面的教学,学会科学地“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始终把情感的表达放在首位。高师声乐教学首先要增强师范性,按“师范”的培养目标去培养。把握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循序渐进,注重教学技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贴近学校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必须体现教学内容与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原则,提高中国传统声乐作品学习的质量,使之系统化。
(三)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选择曲目要适合学生声种的声乐作品,也适合学生学习的程度,要符合大纲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条件和问题,不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曲目,从着重于声乐技术的基础训练到考虑一些音域比较宽、曲式结构较复杂的歌曲来演唱;要在声乐技巧难度上有所区分,如对气息的控制、声音位置的把握、声音音色控制、作品力度、歌曲的音域等。因此,要选择得当合理的声乐曲目,首先切合高师学生的实际情况,还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四)增强教材的传统文化意识
出版的声乐教材内容应做到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特色各具。但特色、优秀的音乐教材也应体现音乐艺术的审美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声音训练功能,应包括必唱曲目、浏览曲目、欣赏曲目,同时注意中西教材的合理搭配,在传统文化中革故鼎新,把声乐教育看成是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课程,并将民族文化与民族唱法的特点体现并运用在教学上。
总之,教材建设的规律是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声乐教学教材内容应按着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去选编,有一定的涵盖面,同时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认真精选内容。声乐教材要体现高师教育特色,不偏重理论知识,不使用质量不高的成人高教教材或一些教师自行编写的低劣教材。教材内容要新,要与实训内容相结合,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衔接。编写教材时应重视启发性原则,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科学性研究方法的培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方法,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材内容体系建筑在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主旨上来。
声乐教学改革最终应落实到教师的素质提高,声乐教材建设最终应落实到学生技能的发展。教师要转变观念,要转到高职教育的理念上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好、选好、用好高职教材,坚持以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实施教学,为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兰芝.高校教材管理理论与实践[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2]刘大巍.高师声乐教材编撰的设计思路[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29-133.
[3]吕环.高等师范声乐教学改革之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1):132.
[4]李首明.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学模式的探讨——高校声乐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J].中国音乐,2007(3):140—143.
[5]李津生.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结构改革设想[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