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职高德育辅导员

职高德育辅导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1-15 04:36: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职高德育辅导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职高德育辅导员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德育工作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体现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外文化交流更加密切,各种思想纷纷出现,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转变,必然对学生的价值观取向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随着网络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普及和传播,使各种信息大量涌入,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增加了学生辨别是非的难度。经济成分、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形式多样化,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德育工作中如何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国情,树立自尊、自强的精神;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新时期新环境下,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须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为基础,努力加强平台建设;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吸引力,丰富德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

一、以思政课为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充分发挥思政课基础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不断拓展教学形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德育教学全过程。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丰富思政教育内容,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公民意识、形势政策等教育融入思政课,充分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专家讲座等进行宣讲和学习。建立思政课质量评价机制,实行学科督导组及学生评价制度,指导和推动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为“两课”教师的进修、培训创造机会,培养思政课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竞赛、集体备课、教案评比等教学科研活动,进一步活跃教研气氛。

二、加强德育平台建设,拓展和优化德育工作空间和环境

充分发挥校园网作用,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占领主阵地,建立健全网络思政工作体系。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员队伍,防止有害信息及文化的传播,净化网络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建立党建栏目,及时准确地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类学习材料、群团组织活动在网上进行宣传,为各级党、团组织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和帮助,建立网上党校、团校。重视思政课精品网站建设,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课教学互动。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建设,配合辅导员及心理咨询员,构建院、系、班三级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体系,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情况调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让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并针对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咨询档案,打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案例评选,聘请专家学者及政府专员来校进行讲学和报告,增强德育工作的影响力。

三、重视校园文化活动质量,推进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教育陶冶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以优良的校风、学风、班风为建设目标,以团委及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余文化活动,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注重在活动中突出政治性,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项活动之中。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板报、广播、报刊等媒体工具,创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利用艺术节、科技节及体育活动等创造健康、高雅的文体气氛;举办学术讲座、组织科技竞赛和知识竞赛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搞好卫生,保持清洁,维护秩序,创造一种清新的育人环境。同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积极支持学生社团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地。在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开设一些人文方面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

四、提升德育工作人员素质,为德育工作提供人才保障

高职高专德育工作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人文学科,没有丰富而全面的知识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分管思政工作的校领导、学生工作处从事学生思政工作人员、校团委工作人员及各系部负责学生思政工作的领导、干事、辅导员等。然而目前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存在基础理论不深厚,创新能力不强,对德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不明确等问题。要加强德育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明确的制度保障。强化专职德育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将其培训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德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辅导员制度,按200∶1的比例配齐专职辅导员,积极组织骨干辅导员参加培训和研修,努力提升辅导员专业水平;重视辅导员素质拓展训练,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建立辅导员论坛和QQ群,定期举办辅导员工作优秀案例评选。为辅导员工作提供相互学习、交流和讨论的平台。此外,要加强学院党团组织和学生会的建设。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收优秀学生加入学生会组织,积极教育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反思,树立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并不是排斥教师的作用,而是建立一种师生间的新型关系:德育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协助者。

【参考文献】

[1]石亚军.创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四重效应[J].中国高等教育,2007(8).

[2]王德广.当前中国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与困难[J].中国电力教育,2004(3).

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辅导员 亲和力 重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工作,是开导专科学生的思想的工作,是以德育人的工作。辅导员工作注定是与学生深入打交道的工作,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以自己的品德、风范、感情、情操、行动,去影响和带动他的学生,也就是说,对工作的对象要有一种“亲和力”。辅导员的“亲和力”,实质上是指辅导员以自己特有的素质,在辅导员工作中所产生的一种亲近、和谐的力量,一种感染、凝聚的力量。这种“亲和力”的产生会更有利于辅导员与学生沟通。苏霍姆林斯基说:“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那么,辅导员工作者的“亲和力”如何形成、如何体现呢?我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培养高尚的人格力量

从事辅导员工作已有数年了,我深感一名辅导员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质量、社会声誉,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的个性、人格魅力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辅导员的人格应该是高尚的人格,应该是他人的楷模,应该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力量。通过人格的榜样作用,形成“亲和力”,做到“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跟”,团结大家实现共同的目标。辅导员是学生心中景仰的道德标高,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共同进退的辅导员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辅导员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如果一事当前,首先为自己打算,甚至将学生的利益搁在一边,那就势必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学生在你的背后就会指指点点,也就谈不上有什么“亲和力”,谈不上去做什么辅导员工作了。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辅导员工作者,要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凝聚力,重要的是首先要做到品德高尚,始终将人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摆在第一位,真正做到高风亮节。

二、采用正确的工作方法

所谓方法对头,少走弯路。方法不对,费力受累。在辅导员工作中,如果方法不对,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通过寻求正确的方法,恰当地解决好某些思想问题,达到团结人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在辅导员工作中采用正确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辅导员工作的不同任务和不同对象,确定适当正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对带有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可以采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方法。对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认识问题,可以采用典型引导、现身说法的方法。对某些个别的思想认识问题,则只能采用个别谈心、循循善诱的方法。这样,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就能产生一种“亲和力”,使矛盾和问题迎刃而解,达到预期的效果。确定了正确的方法,还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使用好这些方法。不顾实际情况,将各种方法随便套用,也是不能产生“亲和力”的。如果对于共性的思想认识问题个别谈心,那就会你通我不通,认识难以一致。如果对于个别谈心的思想认识问题在班会上说一气,那就会适得其反,加深思想矛盾。因此,在辅导员工作中,出发点正确还要方法好,方法好还要运用好。

三、用真诚情感打动学生

人既有思想,也有情感。辅导员工作虽然主要在于说理,但是也离不开动情。许多事实说明,情理交融、寓情于理的辅导员工作,是最有效的辅导员工作。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真诚的情感,能产生极大的“亲和力”。从而使人们对某些道理不言自明,激发人们去自觉地实现共同的目标。辅导员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真理的追求。

以情感密切关系,这是产生“亲和力”的条件之一。这就需要我们的辅导员工作者,对学生有一种很深的情感,要学会以情感密切其中的关系。党的好干部孔繁森两次赴工作,他除了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外,还对人民倾注了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深厚的情感,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也使党和政府与人民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亲和力”。“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正由于他一心为民,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很强的“亲和力”。由此可见,对于有“亲和力”的辅导员,学生才是最信服的。

以情感凝聚人心,这是产生“亲和力”的条件之二。做辅导员工作,是为了及时有效地解决好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困难,团结大家为班级的共同利益而奋斗。要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凝聚力,很多时候需要辅导员要有真诚的情感,要有体现这种情感的实际行动。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政治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高职教育是社会提升与科技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工作岗位分解继续吧的成果,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位置无足轻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力的象征和表现。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

当前,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导致其有效性弱化。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做到与时俱进,从历史和现实的条件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去,结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才能起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积极作用。

2、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理论的深化和完善,可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二者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普遍的关系。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认识存在偏差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从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职院校领导同志不是太多,少数领导同志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仅仅是为了维护学校的稳定,仅仅是院、系(部)总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两课”教师的事;一些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未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片面地认为高职大学生本来就“素质差”,朽木不可雕,教育热情不高,责任感缺乏,于是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落到了大多数不能代课的年轻辅导员和班主任身上。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高职院校设立时间不长,办学历史较短,一般院、系(部)总支书记的学历层次不高,而且过去从事的多是中专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导致他们往往沿用中专模式来管理高职生。辅导员、班主任多是新分来的年轻大学生,有的还是从机关科室、总务后勤精简下来的人员,不说学历层次,连起码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都匮乏,更不用说探索、把握高职生的成长规律了。

3、管理不善

一是管理模式程式化。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院长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学生处指定具体方案,由辅导员、班主任具体实施,而授课教师、一般部门干部职工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二是教育方法不对头。管理的多,教育的少;批评教育的多,自我教育的少;单纯说教的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少。三是教育能力不强。仅以演说能力为例,对牛弹琴的多,抓住心理教育的少;居高临下的多,平等待人的少。

4、管理条件欠缺

这里讲的条件包括软件和硬件。软件主要指的是制度条件。比如,分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副书记或副校长没有或很少有切块管理的资金,他们组织队伍培训提高、对大学生奖优扶贫、开展党建活动等就会受到影响。再比如,一般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委员会都成立较迟或没有,也不如教学工作委员会那样健全运行,这样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协调必然会受影响。硬件条件涉及院、系(部)总支书记、辅导员的办公条件“,两课”教师的报刊音像资料,专门从事心理咨询教师的办公室、访谈室等设施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在这一块一般投入相对较少。

四、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与对策

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高职院校的地位与作用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不应成为“本科压缩型”,应有自己的培养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领导科学决策、各部门精心协调,院系部负责、辅导员和班主任为主、教职工全员参与的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建立高效工作队伍,保障资金投入,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理论联系实际,不讲大话、空话

在学生的生活中备课。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因此,教师应走进学生生活,并立足于对学生实际情况去准备教学,做到深浅适度、有的放矢。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媒体、网络了解本地区、本省、全国乃至国际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要特别留意与所授课程相关程度高的那些事件报道,这些资料可以作所授理论以现实的切入点在课堂上拿出来分析。理论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性

开展新闻大讨论或时事辩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国内外大事,使学生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敏锐的政治素质。

(三)、以引导为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主要是采取学生易接受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教师点拨或用富有感性的评价来吸引学生,告诉学生要找出学习的内容、重点、要求我们掌握的内容,把自己的理解和学生分享,同时让学生把自己的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对于学生发表的不同意见,不能一概而论,通过导入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答案。

3、加强学生道德情感教育

(一)、充分利用外显的教育因素和潜隐的教育因素

我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类型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但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德育课程主要由三类课程组成:即认识性德育课程、活动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根据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际,德育课程主要是以下三类: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称之为“知识性德育程”;二是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组织实施的德育实践活动,称之为“活动性德育课程”;三是由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等方面因素形成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称之为隐性德育课程。这种模式可称之为“知行统一模式”。

(二)、合理利用学生的质疑心理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对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么让学生盲从和屈从,要么让学生从心理上排斥、反感、拒绝认同。因此要让学生真正认同课程宣传的观点和理论,就必须让学生先进行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通过各种不同观点的冲突、碰撞,逐步澄清学生内心的迷茫,从而对教材陈述的观点和理论有一个合理的、客观的认识。这样通过质疑让学生独立地、自主地对事物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和选择获得的认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有理性的认同。

五、结束语

因而在学院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怎么针对高职学院的特色,这就要以科学发展观为辅导,积极探索加强和改善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一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都是中国高校政治教育理论和教育工作者重视的焦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宗新.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及其教育[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2]冀学峰.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管理模式 存在问题 有的途径 实施效果

一、前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事物,很多院校是从职业中专升格或多校合并形成的,教育教学管理实施当中存在诸如目标、文化、制度的融合、冲突和整合等问题,德育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混乱、多头、空白、低效等现象;而高职学生又处在教育发展过程的夹缝之中,身心成长的烦恼、市场经济的社会影响、就业形势的严峻更使他们有许多的迷茫、需求、疑惑需要德育工作者给予引导、解答和帮助。所以,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德育管理的实效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

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分析职业院校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和实施有效、合理、洗尽铅华的德育管理模式。减少德育管理中的资源浪费,整合管理中各自为政的零散状态,消除德育管理中的“灰色区域”,杜绝德育管理中浮华的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实施构建适合高职院校德育管理的管理模式和机制:分层确立适合高职学生的德育目标以体现德育管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确立全员参与又各有侧重的德育教育机制以整合德育教育资源,体现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和体系性;确保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精力和积极性以落实德育管理的实效性;充分平衡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德育教育资源以体现德育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消除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抗拒性……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层次、有纬度、有点有面、有系统的高效的德育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将来的人生服务的德育教育宗旨。

二、目前非高效的高职德育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德育目标定位偏于理想化,缺乏层次性。

目前高职院校的德育目标存在脱离高职学生实际的问题,德育目标大多完美无缺,没有个性化,没有阶段性。德育内容空泛,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过于理想化的目标要求,在高职院校德育活动中根本达不到,达不到的事情而必须去做,这就出现了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的现象。

以下是本校一位学生学习其中一门德育课程的感受:“《交际礼仪与心理》我就不是很赞同,这显然是一个功能和层次定位的失败!课后我和同学讨论过,这些内容和我们脱离了,太虚。不实际也就无法实践,从而也就无法影响我们的思维,引导我们。是不是应该从小处着手,低层次地引导?我认为这个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小处的引导奏效后,我们就会自发地激励自己,影响我们自己去积累,从而当自己处于那个层次的时候就会自然地去寻找那时的准则和标准,进而去约束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那个大家接受和认可方式去实践。这一切应该是‘自然的我们就那么做了’而不是我们到那个时候‘应该那么做’!”

2.德育教育工作地位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经常被削弱。

高职院校由于突出职业性、实用性,德育往往成了附属品甚至是“拖累品”,高职德育教育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存在“讲起来德育重要,做起来德育次要,忙起来德育不要,出了问题归结于德育没搞好”的错误倾向。比如很多高职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课时经常会被压缩,导致学生也讨厌这种看起来非常不实用的课程,作为消极反馈又影响到教师上课和辅导的积极性。

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弱化了班主任、教师的管理作用,而把繁重、艰巨的学生管理任务强推给按1:20―1:150配备,并且刚走出校园缺乏学生管理经验和能力的辅导员身上。一方面,教育者胸中无数,不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另一方面,辅导员管理多个班级,基本没有报酬, 德育工作者应有的待遇得不到落实。

辅导员每日陷入纷繁的事务性工作和教学工作之中,疲于奔命,根本无暇顾及诸如学生思想政治引导、心理辅导、学习辅导、成人辅导、就业辅导等创造性工作,使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难以深入学生实际,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动态,且不利于德育经验的积累和德育队伍的稳定。

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性。

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有些职能部门与德育工作关系密切,但由于这些部门分属于不同的校领导分管,存在领导层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经常的沟通与协调,出现德育工作在某方面多重覆盖、交叉,而另一方面又存在无人顾及的“灰色区域”。这不仅仅存在资源浪费,还会在部门间诱发矛盾和冲突,降低德育工作的效率。

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德育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事情。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生日常管理、党团活动、社团活动、辅导员工作各自为阵的现象还较为普遍。这种脱节使得学生德育教育的针对性、日常管理的理论指导性、各种教育活动的计划性和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得太明确,难以形成共同的育人氛围与环境。

4.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

在德育实践中,一些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往往不是对学生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而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评比,为了保持某种荣誉或利益才进行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低估的,它是大学生对德育工作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根源,最终会导致德育工作失去信誉。在德育教育中存在较严重的空洞说教、盲目应付等浮华的形式主义。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对高职生进行真实的、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针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教育还很不够,很容易给人故意回避的感觉。为了工作方便,在德育教育中太过注重自我教育,放松了系统灌输,使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另一极端是,管理者常常说要为学生的将来考虑,但事实上,他们真正考虑的却是使德育目标达到自己的要求,即方便自己的工作,方便自己的管理,很少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他们的实际需要。比如对学生干部往往存在“以用代培”“以奖代教”等功利主义现象。

5.高职德育教育中的显性、隐性教育形式往往缺乏平衡。

高职德育教育中的显性、隐性教育形式缺乏平衡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德育教育的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往往太过注重显性教育,显得大而无当,不能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德育目标的养成服务。

其次,德育教育很容易忽视隐性教育,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忽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导致德育工作效果低下。

最后,因为有了注重学生德育内化的隐性教育的理由,许多德育工作者就堂而皇之地放任学生的具体情况而不管, 导致德育工作的缺失,形成德育管理中的许多空白点,造成一些令人痛心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构建有效高职学生德育管理的途径

1.确立适合高职学生的德育目标以体现德育管理的层次性和梯度性。

具体的德育过程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学生、评价学生不能套用固定的德育目标模式,搞“一刀切”,而是要针对不同对象分层次管理。

(1)按年级不同设定有梯度的德育目标:对大一新生不能以“促独立”的名义而撒手不管或少管,新生进校后,在思想上需要一个转变期和适应期,他们有许多的困惑和迷茫,德育工作者要付出极大的耐心帮助他们解决诸多的困惑和迷茫,要通过对学校和专业的介绍,让他们对学校产生亲切感,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以后愉快地学习和生活做好心理准备,为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打下基础;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要坚持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以拓展学生的人文素质为目标,大力培植校园文化,形成引导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社团活动体系,在具体管理中要注重管理和引导的结合;大二下到大三就要着重引导如何就业等有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样德育工作才会不空、不浮,有利于学生成长。

(2)按性别不同设定实施有特点的德育目标:男生和女生有着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未来也有各自侧重的目标要求,德育教育也应该就此分层次。比如男生在事业上要求更要有上进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女生的自尊、自立、自强精神的养成应该是各有侧重的德育内容;比如在情感需求、处理上男女生也应该各不相同,这要求德育教育也能够体现这些不同,才能让学生不认为德育课是空洞的。

(3)按专业不同设定实施具有专业特点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的落实与否与专业的结合程度的高低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对自身专业的重视应该是值得信赖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依托专业特性展开德育目标的实施,这样才有助于消除学生对德育教育的抗拒性。

2.确立全员参与又各有侧重的德育教育机制以整合德育资源,体现德育教育的系统性。

(1)各部门的合作应更加紧密,以实现各部门德育教育的优势互补。传统的部门合作形式常常是由某一主管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助成立专项事务管理委员会,多属于松散型的合作,适合于某一具体问题的解决。而要解决充满复杂性与创造性的学生的行为管理与思想教育问题,就需要加强各职能部门的优势互补。

首先,建立长期的德育合作机制减少资源浪费。指定人员专门进行协调,促进各部门的联系,减少资源浪费或出现“空白地带”;比如,思政课中要求学生完成专业就业形势的调查报告,除了思政教师主管外,更重要的是教务、实训、就业指导等部门的协作,甚至还可能需要相应的资金的投入,并且这种类型的作业若思政课已进行过了,就业指导课就可以换一种形式进行。这样才可以避免德育教育形式流于走形式、走过场等问题,减少资源浪费。

其次,建立健全学生德育工作制度,促进规范化管理。比如班主任值周、年级值班制度,班主任两周一次例会制度,班主任工作研讨会,班主任下班、下寝室制度,干部值班制度,班子值班制度,自习课、上课检查制度,晚就寝缺席报告制度,双休日查铺制度,双休日节假日去向登记制度,班周小结、全体月小结制度,寝室长例会制度,学生保卫队工作制度,学生干部工作、培训例会制度,请假制度,综合素质测评,班主任量化考核等。以制度来规范要求,引导发展,让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最后,强化学生信息制度,确保渠道畅通,信息真实、准确。现在学校制定并实施的学生信息工作相关制度有:各级干部学生信息工作制度,班主任工作信息制度,学生干部信息工作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学生心理委员工作制度,学生心理晴雨表填报制度,特殊学生信息排查制度,学生信息的汇总分析与反馈制度,心理辅导室固定值班制度,学生心理信息报告制度,学生心理部、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制度,心理委员、心理联络、心理辅导员的基本职责规范等。确保学生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学生信息的真实、准确。这样才能消除安全隐患,消减“灰色管理区域”。

(2)构建共同育人的德育教育氛围与环境。德育原本是和整个教育一体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的教育都包含了德育因素,所有的老师都是德育老师,正如彼得斯所说,“不管你是不是愿意,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师”,那种把教学与德育割裂开的“两张皮”做法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应该构造全员参与的、开放的、综合的德育体系,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管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比如,各专业课老师都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的教学当中,因为,与专职德育工作者相比,目前学生更崇拜专业课老师,以会计、装潢等专业领域的专业精神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所以,学校的德育领导、老师要努力营造全员德育的氛围。而各部门可以对老师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和奖励,甚至可以细化到教师和学生谈了多少次话,帮助学生解决了多少个疑问的程度进行量化考核。

3.确保德育工作者的管理精力和积极性以落实德育管理的实效性。

(1)学校上下要给予德育工作者以充分的肯定、信任和支持。学校有责任保证专职德育部门和人员管理的精力和积极性。比如,要避免专职辅导员经常处于为系部或其他各部门的其他琐事打杂现象,那样会削减辅导员真正引导和管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出现诸如没时间培养学生干部而只能“以用代培”的无序状态,对学生管理只能粗略抓抓、应付了事等现象,那样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而对辅导员来说是疲于奔命而少有成就感。

学校要增强德育工作者的威信和积极性,在待遇和个人发展上要考虑他们的切身利益,在政策上要对他们适当倾斜。建立和储备适当数量的专职德育教师,提高德育工作者的待遇和报酬也是提高德育管理实效的基础之一。

(2)加强当前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班主任、教师等要加强师德教育,定期与分散相结合进行培训、学习,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断提升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合作高效的高素质德育工作团队,使其在学生德育管理中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以热情、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来影响、引导、同化学生。

(3)学校相关部门要从根源上杜绝德育教育中的形式主义。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要坚决杜绝浮华的形式主义,少一些花架子,少一些形式主义的检查,解放德育工作者的思想,让他们能真正扎实地投入到学生工作中去,让他们能以本心去面对学生,消除学生对德育教育的反感和抗拒,夯实德育实施的实效性。

4.充分利用各种隐性德育教育资源以体现德育教育的“润物细无声”的功效性。

坚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规范学生、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着力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重点是实施以下四个方面。

(1)重视学生情感教育。尊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使其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特征。

(3)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校园活动包括各种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凝聚精神,架构同学之间的桥梁和情感的纽带。

(4)建设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健康的校园文化是教育中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校园文化是学生德育管理过程中无形但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教育延伸。

四、实施高效德育管理模式的现实效果

1.学生信息反馈真实及时、渠道畅通,减少了德育管理的“灰色区域”。

基于制度和全员参与德育教育,贯之以彼此间的关系、情感线,形成了一张覆盖全员的德育教育之网。一旦学生出现状况,其信息就会通过多种渠道及时、有效地反馈到管理部门。

2.有效地夯实了德育实施的实效性。

实施全员参与管理,通过生生、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提醒、相互作用,并辅之以制度保障,一般的小问题、小矛盾学生都能够自己解决,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杜绝学生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对于有些影响较大、性质严重、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通过畅通的渠道及时地反馈到学生管理部门,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处理措施,防止学生重大恶性事件的发生。

4.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初步形成。

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密切了联系、加深了情感,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状况得到了有效掌控,学风建设逐步走上了新的台阶,教风、校风呈现新气象,形成了健康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

五、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减少德育管理中的资源浪费,整合管理中各自为政的零散状态,消除德育管理中的“灰色区域”,杜绝德育管理中浮华的形式主义倾向等问题,构建具有层次性、梯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功效性的高职高效的德育教育管理模式,才能形成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才能真正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篇(5)

背景介绍

职高生频繁走向不归路使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对现代职高生的心理现状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对职高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们的目标究竟是要造就什么样的人才,用什么标准来衡量我们教育的成功与失败?用什么检验我们教育的得与失?在新形势下,我们不得不对这些问题重新加以思考。当前的学校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心理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此,笔者作为一线的教师,深深地想了解当今职高生具体的心理现状,并根据职高生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尽量寻找到解决的方法,给以后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以指导。

调查方法

笔者采用《职高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对某市职业高职高生进行问卷调查,发出192份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81份。笔者着重对职高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个方面进行调查。每项调查都有相应的标准分,如果某一项调查的标准分≥8分,属高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有困扰或障碍,需要给予特别辅导。如果标准分<3分,属低分,说明学生在该项目上正常。随标准分分值增加,程度也依次增强。

调查结果分析

在这八项调查中,引起笔者特别关注的是学生的对人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五个方面的调查结果。在这些调查问卷中,对人焦虑高分的学生为5.1%,此类学生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与人交往,退缩;过敏倾向高分的学生为6.7%,此类学生过于敏感,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身体症状高分的学生为8.9%,此类学生在极度焦虑的时候,会出现呕吐失眠、小便失禁等明显症状;恐怖倾向高分的学生为5.6%,此类学生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等,有较严重的恐惧感;冲动倾向高分的学生为11.6%,此类学生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

分析讨论

某一项高分的学生必须接受为他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指导计划,他们已经产生某些方面的严重的心理障碍,如果不及时调节,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那么当代职高生为什么会出现此种心理状况呢?分析一下,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职高生心理年龄特色

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具有明显的特点。

(1)不平衡性。青年期是个体在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上走向成熟的时期。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处于与儿童的外界获得时期相对应的内部获得时期。在这一时期、高中生的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于生理的发展,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在人格化的过程中。也就是说,高中生的生理与心理、心理与社会关系的发展是不同步的,具有异时性和较大的不平衡性。

(2)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他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对自己作斗争,所以他也有磋跌的时候。这一点无论对于个人或是对于人类,都是一个确定不移的法则。”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例如,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也在发展,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还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是意外伤亡率最高的年龄阶段,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常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另外,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带来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和剧烈的“性困扰”,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有人说,青年既不是一切显露无遗、明明白白的“白箱”,也不是一切不可知、看不见内部结构的“黑箱”,而是一个以模糊不定、动荡多变为主要特征的“灰箱”。

(二)独生子女特色

目前我国高职高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六岁至十九岁之间,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这些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特别是一些家庭中孩子俨然就是“小皇帝、小公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宰,心理脆弱,经受不住风雨和磨练。根据上海市、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调查,发现独生子女在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独生子女23-40%。应该正视我国独生子女存在的弊端:

(1)依赖性。对父母、家庭、环境的过度依赖,是独生子女的一个通病,这主要是家长的过度管制造成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可以通过亲身接触来提高认知能力,可是父母由于过分担忧,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孩子们自我探索活动都变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属活动。同时,由于父母的过分疼爱,对孩子大包大揽,从而使独生子女在父母的一系列的替代活动中,最终丧失了自我,养成很大的依赖性。

(2)利己性。首先,由于父母对他们过分宠爱,使他们习惯于接受他人的关心、爱护,而不知道去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兄弟姐妹相互谦让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不能感到关心、迁就他人也是一种责任。其次,父母怕自己孩子在与他人交往中吃亏,有意无意地教了一些自私的观念和方法。此外,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如走后门,拉关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等,也强化了孩子“自我中心”的意识,形成了自私心理,功利主义较强。独生子女的利已性一旦形成,往往很难纠正,自己得不到幸福,也害了周围人。

(3)反抗性与任性。“儿童的蛮横── 其野蛮和破坏程度并不很小── 往往与父母的专制同时存在,这种专制往往表现于滥用威权,遇事过分:过分的爱、过分的严厉、过分的温和、过分的娇养、过分的急躁、过分的盲目和自作聪明。可是以后呢,顽固不再是一种反抗,而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永久性的,习以为常的接触方式了。”由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处在家庭的核心地位,是家中的“小皇帝”,呼风唤雨,往往凭感情办事,自我约束力差,意志力薄弱,情绪波动大,容易形成对他人的反抗性和任性。

总之,独生子女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依赖性排斥了自主性和创造性,利已性排斥了社会性和利他性,反抗性和任性排斥了和谐性和理智性。

(三)网络游戏的冲击

网络的出现,使很多家长都将之视为洪水猛兽。对于辨别力和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来说,他们的心理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心理上的动荡不安使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网络正好符合了他们渴望自由与成熟的心理需要。职高生思想单纯,现实中无法得到的东西在网络中都可以得以满足,有时,孩子对网络的迷恋程度往往出乎家长的意料。

据一项全国青少年媒介接触调查显示,早在1998年,仅北京城区就有超过20%的青少年在网吧等场所上网,此后各地青少年进入网吧上网的人数均在逐年上升。到2004年,80.8%的学生均有过上网经历,而其中56.1%的学生一周上网时间在1至4小时之间。另据一组针对1.7万网民的调查显示,10%的人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有空虚感,更有高达30%的人承认上网已成为逃避现实的重要手段。“网络心理障碍”导致的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混淆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等症状严重影响了上网学生的生活,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自残意识和自残行为。有关调查发现,未成年人进网吧,90%以上的活动是打电子游戏或聊天。网络游戏中很多都有严重的暴力倾向,很容易使玩者产生冲动倾向,而且在网络游戏中,人的命是不值钱的,可以随心所欲地烧杀抢夺,在满足玩者的某种心理后,也很容易让其反观自身:我的命如何。这样很容易产生恐怖倾向。

(四)对学习没有兴趣

根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只有4.9%的学生感觉自己每天的心情还可以,有61.4%的学生不同程度地感到苦闷,烦躁,33.7%学生严重地感到自己苦闷、烦躁、心里不舒服。在心里不高兴时,会向别人倾诉的调查中,只有18.5%的学生会倾诉,38%的学生不会倾诉,43.5%的学生偶尔会倾诉。在对课业负担的调查中,只有27.2%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还可以,18%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能承受,54.9%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太重。严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参加学校社团以及课外活动的机会,49.2%的学生从不参加社团活动,41.9%的学生偶尔参加,只有9%的学生经常参加。严重的课业负担使很多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学的倾向,调查中显示:只22.3%的学生没有厌学心理,28.3%的学生有严重的厌学倾向,其余的49.4%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倾向。学生每天都忙于学业,与家长交流时间也比较少,调查中显示:平均每天与父母交流的时间,1个小时以上的为10.4%,半个小时以内的为57%,5.6%的学生从不与父母交流。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对教师价值的忽视,这不能不说也是对学生心理影响的一种不小的因素,学习上有困难时,15.8%的学生不求助任何人,只有25.5%的学生会向老师求助。生活上有困难时,19%的学生不求助任何人,只有4.3%的学生向老师求助。

转贴于 建议对策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疏导和排解,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升学、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心理矛盾和障碍,对学生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矛盾和障碍。

(1)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氛围。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深入人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组建学生社团,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助、互助作用。通过对学生中的骨干力量引导,然后由学生自己宣传与行动,产生辐射效果,把学校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们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3)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保健网,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一级保健网,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员队伍。二级保健网,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优势。三级保健网,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工作。

(4)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搞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建立心理障碍学生的跟踪辅导档案,保证心理辅导的实效性。对学生进行AAT测试(学习适应性心理测试),对有辅导愿望的学生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对教育子女存在问题并有主动要求的家长及学生进行亲子关系心理测验,找出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家长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通过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以信赖的良师益友

教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要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学生。学生的自卑心理大多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主观评价。一些教师凭主观感情,偏爱成绩好的尖子生,对中层生漠不关心,对后进生全盘否定,出语不逊,这无疑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及负面影响,可能使许多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对学生评价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溢美之词。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对待每个学生都应一视同仁,绝对不能挖苦、讽刺学生,应以一颗宽容慈爱之心爱护、关心学生。

教师应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师除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教师始终生活在学生之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心理指导。职高生心理失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如何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重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不够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只能在极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矫正和引导,社会环境和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可以说,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和预防孩子的心理障碍,帮助孩子成才极为重要。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良好的家庭的教育培养,学校要与家庭紧密配合,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如学生应试心理差,教师可引导家长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考试,家长的唠叨、在意、期望高,都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再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挥家庭教育功能。有些职高生有社交恐惧心理,少与人交往,害怕不被人接纳,或嫉妒别人,或看不惯别人,或男女交往的困惑等,家长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作为孩子的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子女的心理世界和思维特征,注重研究孩子的情感和动作技能等特点,要以自己健康成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和行为规范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尽力创造最优的家庭环境。作为孩子成长的社会以及为孩子树立职业形象的各行各业,都要从关心祖国下一代心理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努力创设积极健康、蓬勃向上的社会发展风貌,尽力辅佐学校及家长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各种负面、消极的因素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

(四)在校园网上开展网络德育

通过网络俱乐部、网上论坛等形式让学生相互讨论,规范自己的网上言行。网络德育作为学校德育的延伸,与现行德育相比,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放性:网络可以进行各种类型的信息服务,通过网络信息高速公路连通学校、家庭、社会各个角落,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使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健康的精神食粮。

(2)交互性:开辟网络聊天室,让师生进行网上交流,就某一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网上辩论,促进师生的双向民主交流,增强学生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

(3)趣味性:集文字、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故而,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再也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枯燥乏昧的说教,学生可通过德育软件(CAI)来感受德育内容,使学习更愉快、更自主。

(4)预见性:网络仿真实验可以预报其结果──针对这一特性,德育仿真实验就可以根据某一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来设计模拟现实的德育活动,由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针对某一主题设计虚拟社区,让受教育者进入社区活动并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这样就可以使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而这些现行德育是无法做到的,也不允许那样做。

(5)能动性: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6)超时空性:在网络德育中,教育工作者可随时掌握新资料,吸取新知识,利用新材料,以优化德育效果。网络德育构建了开放型的德育方式,可以联合校内外德育工作者、心理学专家等成立“网络德育咨询室”,共同会诊学生的德育问题。

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学校理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网络德育的重任,积极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遏止当今学生对网络游戏等的迷恋。网络德育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挑战,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未来的网络德育前景非常乐观,提高网络德育实效性的途径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总之,职高生的心理现状应引起教育者、管理者、领导层们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矫正。本人的分析与对策只是抛砖引玉,有待深入研究,不足之处请同仁们共同探讨,批评指正。

参考书目:

1.《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室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生心理学》,郑和钧、邓京华,浙江教育出版社.

3.《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出版.

篇(6)

在我国虽然有学校社会工作之实,但学校社会工作仍然为多数人所不知。特别是作为学校的掌权者———校长们所不知。在学校的发展规划、政策规章制定中,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模糊,致使学校社会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被学校轻视甚至是忽视。同时,学校社会工作本身也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其试行之初,原本是作为“德育工作的补充”。众所周知,在中国学校中,肩负德育工作的组织有很多,比如党团工作、心理辅导工作等等。其实这些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着交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独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就有可能与现有的肩负德育工作的工作部门相雷同,造成机构重复设置和资源浪费等。正是这杂乱如麻的关系,要使学校社会工作在学校的构架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变得极为困难。

就我国大陆地区情况而言,学校社会工作极难被纳入到学校岗位体系。因为我们虽然没有明确学校社会工作的提法和做法,但实际上有很多专业性的岗位在充当着学校社会工作的角色。比如现有高校基本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岗位,很难说心理咨询岗就不能做原本应由学校社会工作岗做的工作。而现实的情况也存在着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相混淆的情形。在我国教育界,很多人都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其实就是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简单重复,既然已经有心理辅导岗的存在,而且运行得也还不错,那么就没有必要设置学校社会工作岗。这种观点乍看是有道理的,但是其混淆了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的角色定位。从社会工作和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来讲,心理学对早期的学校社会工作有着重大影响,其为学校社会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指导,社会工作的许多治疗方法都是从心理学的发展而来。从公共方式上看,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方式: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而心理辅导的方式也有三种,与社会工作方式极为相似,分别是:个案辅导、小组活动和团体活动。尽管二者极为相似,但是二者还有重要的差别:心理辅导工作注重“人的本题”,而学校社会工作则注重“人在情境中”,这是二者的根本差异。学校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性其实我国现有的高校社会工作者组成是一个大杂烩,绝大多数人没有社工专业背景。因为对学校社会工作的不重视,社会上普遍认为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进入门槛很低甚至没有门槛。这样就有很多非“科班出身”的进入到社会工作者的队伍中去。还有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待遇很低,专业的人士又不想进去。最终的结果就是,专业的优质人才不想去做社工;外行的劣质人才不得已去做社工。在这种情况下,想使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或者提升,基本是不可能的。

(一)在校内增设专职高校社会工作者

既然学校社会工作者有其角色的特殊性,高校必须重视学校社会工作。让学校社会工作者的配备也具有一定素质,而不是任何人都可替代的,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一项工作要想得以顺利的开展,就必须有一支专业的团队。根据我国目前高校社会工作试点实践的情况来看,打造一支专业化的高校社会工作者队伍是我们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重视运用心理咨询技术

心理咨询是由专业人员即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很多人将高校开展的心理咨询活动等同于高校社会工作。虽然学校心理咨询活动在解决学生问题时,也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它同学校社会工作仍然存在根本的区别。心理咨询关注的是当事人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它会使用各种技巧帮助当事人缓解这种心情,但它不会去关注究竟什么样的环境使得当事人发生这样的问题,更不会对这一环境加以分析和改造。它们的区别如下。(见表1)当前,我国多数高等院校均设有心理咨询机构,只是名称各异。有称心理辅导室、心理聊天室、心语室等。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功能,同时要求心理咨询老师学习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原则。尤其是像个别化原则、接纳原则、理解关怀原则、案主自决原则等对于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甚大。另外,学校辅导员应学习和掌握这两种技术,以便在学生工作中能提高效率,增强效果。也就是说开展高校社会工作,应与学校领域的其他专业机构和人员,尤其是学校心理咨询师、辅导员等共同组成团队,为学生提供服务(如图1)。因为他们的服务对象和工作目标具有一致性。

(三)学校社会工作与家庭社会工作相结合

篇(7)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全国各本科院校及中小学已蓬勃发展。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相对来说,还是个新生事物。在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近几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己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误区。本文旨在对高职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就和谐视野中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提出几点思考。

一、影响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从总体现状上来看,目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咨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某些方面如课程建设、团体训练、咨询与治疗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都有一定的收获。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依然没有真正全面落实,仍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特别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心育与德育二者结合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不甚明确且函待解决。心育与德育的关系是当前教育理论研究中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德育改革的深化,在这一问题上的“等同论”、“冲击论”、“取消论”或“代替论”的观点逐渐被摒弃,人们对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德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依托;心理健康教育能增强道德内化的效果,为德育提供新的途径,完善德育内容,改善德育的学生观和教育观。然而迄今为止,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问题,如二者结合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如何结合的问题,仍然还是不甚明确且函待解决川。

在2006年度江苏省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上,扬州大学陈家麟教授作了有关心育与德育关系的专题报告。陈教授指出,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的服务对象都是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有时会寓意于同一件事情,但二者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异lz]。①理论基础不同。②目标有区别。德育工作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沁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以及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能力、职业适应能力,防治心理疾病,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③内容不同。德育包括政治教育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异常心理现象;④任务不同。德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道德思维能力,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完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人格健康、协调发展[3]。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以其不同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完善学生的身心素质,必然可以直接影响思想品德的发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不能代替德育,它仅仅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个方面,思想教育具有方向性,道德教育具有规范性,法制教育具有强制性,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所不能达到的。其次、片面夸大心育的纯心理学技术应用问题剧裂与德育的关系。德育工作和心育工作都是指向人们的意识的,都是为了塑造个人的心灵。因此要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地进行,对一些错误的价值取向造成的心理问题,不能奉行西方的“价值中立”的原则,应该以正确的价值观去影响、调整和改变错误的认知模式。

人的心理是在现实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它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离不开正确合理认知模式,而正确的认知模式来源于正确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在有效的德育影响下,形成的正确思想观念、道德判断,有助于对社会、对人之间的关系、对名利等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可以说是心育成功的基础。另外,心理障碍疾病也必然影响个体思想的正确发展,并体现为如何对待事业,前途,人际关系,社会与家庭等,对这些由“心病,’引起的思想表现,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是有限的,必须使用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技术才有针对性、实效性。例如一位家境不错的女孩,屡次偷东西,但所偷东西并不昂贵,而且并不刻意销脏或藏匿,以致于经常被抓住,多方教导无效。经心理医生帮助治疗后,改变了偷窃行为,这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偷窃癖”。一个具有健康心态人格的大学生,必然有利于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纯技术心理教育”的错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回避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问题。

2、对心理健康的意义认识模糊,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条件投人不足。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衡量指标上也是有弹性的,很难以准确的数据作为标准,这就造成学校的精力和政策措施不到位,人为地缩小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认为是针对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的学生,与其他人无关,没有完整的计划和方案,仅仅设一个心理咨询室就算完成任务,缺乏对健康概念的完整的认识。

我们应该看到,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合格的人才不仅意味着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关于“非智力因素”和“情商”的讨论,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心理素质是人才有所作为的保障机制,现代社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心理素质关系到人生的成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面向所有学生,是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发掘利用生命潜能,防治疾病保障健康。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不强,队伍不够稳定。高职院心理辅导员基本不是专职,工作职责不明,每个人负责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别的任务,或者本身对此不感兴趣,是领导安排的额外任务,但没有额外计算的工作量或报酬,所以总体来说工作热情不高,感觉是临时做做,没有长期稳定的打算。另外,由于我国心理咨询专业与行为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起步较晚,无法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许多从业人员都是经过短暂的培训或未加培训,就匆忙上岗。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一般都不是心理咨询专业型的,尽管他们具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具备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但从整体而言,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工作效果不是很明显。#p#分页标题#e#

其次、师资的数量问题导致教育对象普及面比较窄。心理健康教育本应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师资问题,事实上却只面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得不到基本的关注。大学生正处于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的时期以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的阶段,必然会遇到较大的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情感压力。由此,有可能引发多方面的心理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出现了神经症、抑都症、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专业兴趣不强等心理问题,部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及职业迷茫、自我认识不足,没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等等。这些心理问题通过同质问题的团体辅导可以得到解决,但一个专题需要八到十次活动才能完成,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这项活动很难进一步开展。再次、教育硬件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比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的统计软件、团体咨询和辅导室、教学设施与资料等,都不具备。

二、对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下一步思考

1、进一步推进学院二级管理的进程,划分院系两级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自工作的范围。由院心理中心负责人根据院校的师资,学生状况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和细则,并定期检查。各系部根据院中心的计划结合各系实际制订相应的教育活动计划,设立班级心理委员,进一步强化院、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院级层面的工作重点放在培训心理辅导员和心理委员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帮助、指导各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宣传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对心理测试出来心理问题较严重的一类学生进行跟踪访谈及日常的心理咨询等。而系部主要工作应放在对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方面。包括素质拓展训练、朋辈心理辅导和有主题的团体训练,发动班主任、辅导员以班级、宿舍为单位,开展类似过去班会课但形式内容不同以往的活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思想观念上下工夫。同时在经费上给予保证,即有固定的经费开支,固定的办公场所和相应的办公条件配套设施,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举办的一些活动,给予行政上的和财务上的支持。

2、整合资源、逐步建立并完善吮自理一道德教育”模式。由于独生子女特有的教养方式和成长背景,这一代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发展上均不完善,加之自身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及社会阅历的局限等,致使其思想状况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倾向,诸如自信心不足、就业焦虑、人际交往困扰、情感管理能力差、恋爱心理和行为异常等心理问题比较突出,自卑、孤独、嫉妒、闭锁等心理病症较为普遍。笔者认为,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未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解决,是造成高等院校德育工作难度增大的重要因素。因此,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发展特点,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建构“心理一道德教育”模式是做好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是把两者进行有机整合,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提高高等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与方法[4j。在实际操作中,应正确认识心理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坚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强调个性发展的今天,重视对个性心理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将有助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培养与发展。注重对学生自我实现的关切,帮助学生及时解决这些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排释来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的心理压力,努力促使他们形成乐观、进取、坚毅的生活态度,可以进一步体现德育在满足自我精神成长方面需求的能力,能增大德育在学生情感生活中的张力。我们力图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构共建,以达到以心育德、以德养心的理想状态。

3、开设心理学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中,科学安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保证应有的课时。从全国各地高校取得的成功的经验来看,仅仅有心理咨询中心是不够的,涉及面较小,应该设立相应的课程,目的在于让全体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调整自己,促进人格完整。我们常州大学城各高职院已尝试在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新生适应”,下学期“人际交往”,大二下学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三个专题的心理学必选课程,每个专题八课时,全部结束,可获三个学分。

4、加强心理咨询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心理访谈主要由中心的老师负责接待和处理,各班心理委员、系部心理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中心制定和完善心理咨询各项规章制度和日程安排,;运用心理学和有关理论及技术,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提高应付挫折和各种不幸事件的能力,或是使其产生某种转变;同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施心理普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追踪,而一些特别严重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转送专业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