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31 05:34: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电视新闻评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语态创新:人性化的视角
1.两位主持人说新闻。传统的新闻节目,都是由主持人读记者事先写好的口导内容,而《通天下》则通过两位主持人聊天的形式,引出节目内容。2015年1月16日有一条新闻《监拍老人为争抢座位激烈互殴》,当时男主持人对女主持人说:“下面要看到的这条新闻有些尴尬。”女主持人配合地说到:“哦?什么样尴尬的新闻呢?”男主持人揭开谜底:“都说这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人让座特别没教养,但是年轻人给老人让座后,两位60多岁的老人却因为抢座打了起来。”在两位主持人一唱一和的聊天中,自然引出了下面的新闻。主持人说新闻这种播报形式,顺应了当前话语类节目流行的趋势,迎合了当今观众的需求。观众在收看节目时,仿佛身处一种聊天的状态。两位主持人不仅以说的方式引出新闻,还以说的方式对新闻发表评论。2015年3月22日有一条新闻《河北一官员上班卧床接访》,男主持人先说“:群众来办事,作为官员,在办公桌前坐好,掏出笔记本,做好记录,根据诉求做好解释,这是最起码的流程了。而这位负责人居然在长达14分钟的接访过程中躺着就把工作完成,也难怪会让群众产生‘难道上访群众就连一点尊严都没有么?’这样的质疑。”接着女主持人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总理掷地有声地提出‘有权不可任性’,而这‘卧床接访’不就是对‘权力任性’的生动注解吗?对这样的现象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用响亮的耳光打醒,权力是用来服务的,不是用来‘任性’的。”这样的评论容易让观众产生共鸣,当主持人与观众观点一致时,就像观众在发表意见,而观点不一致时,又像是对方在与自己争论。在这种虚拟的聊天过程中,观众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都得到了满足。所以,主持人说新闻,这种看似平淡的节目形式,成了《通天下》这档评论节目的最大特色。
2.犀利语言,个性评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有时是电视节目中的杂文,尤其是在面对丑陋和黑暗时,电视新闻评论必须如匕首般犀利,才能触动人心,警醒世人。《通天下》对新闻事件就事论事,不打官腔,不模糊概念,不笼统不敷衍,这些特质仅从节目标题就可见一斑。比如《明星吸毒凸显“偶像道德危机”!》、《无良保姆虐婴不能止于道德谴责》……这样带有强烈感彩的标题在《通天下》中有很多。节目通过标题表达立场,犀利泼辣。发问、追问、质疑、愤怒,这些都是节目的常态表达。在一条《官方推标准广场舞被指“任性”》的新闻中,主持人说:“广场舞国标可不是个小事啊,这可是关系到全国亿万大妈们的头等大事啊!你看,网友们的问题铺天盖地地跟着来了:有人说《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舞曲早已是大妈们跳熟的舞,非逼着她们改动作,大妈们能乐意吗?况且,既然已火得不能再火,还用得着推广吗?同时,广场舞经常举办‘舞会赛事’,如果大家跳得都一样,难道按动作整齐度来评判吗?哎呀妈呀,网友问题可真多,我总结了一下,汇成一句话就是广场舞到底需要国标吗?”《通天下》中诸多无官腔而有血性的评论,拉近了观众与节目的感情距离,节目愤怒着观众的愤怒,痛苦着观众的痛苦,快乐着观众的快乐,感染力强。有时,评论员一些个性表达既犀利又真实。2015年3月21日的节目中,在评论“滴滴快的专车再‘发力’,出租车行业‘狼真的来了’?”的话题时,特约评论员惠天博士说道:“改革是必须的。动手是要慎重的。改变利益格局,从来就得有一点愚公移山的精神。我们当然不相信哪天会来神仙帮我们搬走大山,但我们应该相信量变引发质变的基本规律。”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了灯塔般的导向作用。电视评论员的价值有可能超过新闻报道,好的评论员往往能吸引一批固定的观众。在电视评论节目中,选好时事评论员至关重要。河海大学商学院教授陈钢、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成汉平、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田伯平、南京党校教授惠天、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朱强、南京名嘴言亮……这些都是目前活跃在《通天下》节目中的特约评论员,他们都在某一领域有深入研究,堪称某一领域的专家。他们的特色决定了评论节目特色。
二、传播模式创新:丰富的电视手段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将新媒体的媒介属性更好地融合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生产和传播中,是丰富电视传播手段、提升传播效果的重要方法。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不仅需要提高节目的内容和品质,更需要注重电视手段的运用。电视主要由画面、声音和音乐三个部分组成,电视围绕这三个组成部分进行表达,才能突出视听效果。《通天下》作为一档晚间档的创新节目,新颖处不仅在于其评论内容的多元化、深入性、媒介融合性,以及评论语态的不断突破,还在于其丰富的电视手段的运用,即在利用口播评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图像评论的功能,并运用人物同期声、画面、字幕、现场连线等多种符号组合来凸显电视评论的功能意义。
“魔鬼在细节”,一件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作品何尝不是如此!什么是细节?对于电视来说,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中记者抓拍到的那些富有新闻价值、反映人物特有动作的神态、语言、心境以及提示人与事物之间某种微妙关系的一组组景别。那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价值有多大呢?细节能不能产生特殊的评论效果呢?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体发言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受众对事物的选择性理解,不同的人会对相同的事实作出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观点鲜明的评论来点化,电视新闻评论重在“评论”而不在“细节”,细节无法起到“评论”的作用,因此,我们的许多新闻评论类节目不重视故事化,不注意细节的刻画,习惯于“呆板的画面+生硬的解说+咄咄逼人的评论”的程式,荧屏上类似的节目并非鲜见。事实上,在新闻评论节目中,细节不但可以为评论增色,达到以一当十、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而且可以起到没有“评论”的评论作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的《难圆绿色梦》节目中,当徐志民老人得知自己种下的林子被人毁坏后,执意要到现场去――
(解说)老汉终于坐不住了,一再要求再次回到园子塔拉看一看,看看他种下的树,我们也再次随他前往这个位于内蒙古库不齐沙漠北部边缘的小村。
(记者)大爷,园子塔拉到了。
(徐志民)园子塔拉到了。
此时,编导没有再用解说词去描绘林子被毁的惨象,也没有用评论式的语言去谴责毁林者的恶劣行径,而是出现了这样一个撼动人心的细节:82岁高龄的徐志民老人蹲在有“树王”之称的树桩前,树桩被火燎过,黑黝黝的,他用颤抖的手握着烟袋杆,拂去树桩上的沙土,凝视着惨遭沙火蹂躏的年轮,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微微颤动,眼角挂着浑浊的泪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徐志民)这块园子算是丢了!唉,太甚了,败家货,没有人做主了吗?
这一组画面,长度不过十几秒钟,但它所传达的所有表情符号,都深深地留在观众心里,经久难忘。人们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从内心深处发出“评论”!这就是“细节”的力量!对于电视新闻评论来说,此处无声胜有声,没有“评论”胜“评论”!
可见,电视评论中细节具有特殊的魅力。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往往忘记了评论内容、情节,甚至标题,然而精彩的细节却能深深地刻印在人们的记忆中无法抹去。我想,在电视评论节目中,细节的作用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电视细节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帮助深化新闻评论的主题,使新闻评论“立”起来。我们知道,电视新闻评论是伴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闻体裁。同报纸、通讯社等新闻媒体的社论、评论一样,它需要发表自己的立场、观点和主张,需要通过大量的“论据”,使评论“立”起来。然而,电视新闻评论毕竟不同于平面媒体评论,它需要用镜头语言来表现。这样一来,细节在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作用尤为重要,运用得当则会起到揭示事物、事件本质的作用。
第二,电视细节可以将人物和事件的特点“放大”,进而显示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使新闻评论“活”起来。众所周知,细节的本质就是“放大”,尤其是电视镜头的“放大”功能更为明显。比如我们平时说话时眼睛往别处瞥一下,并不明显,可是如果是电视上谈话时的特写镜头,这个“小动作”会特别突出,这就是“放大”作用。而这种“放大”作用,恰恰正是“细节”展现“魅力”的地方!1994年,一些地方违反国家的有关政策收购棉花,《焦点访谈》的记者前去采访。由于非法收购棉花的加工点知道了记者要去的消息,便把棉花藏了起来,加工棉花的机器也都打扫干净了,连人都躲藏了起来。记者进到厂区,找到了办公室,虽然不见人影,却看到一杯茶水还冒着热气,显然喝茶的人刚刚离去,于是摄像的镜头推到了茶杯上,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水告诉了观众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丰富信息。当时碰巧还有一些女工没来得及走,记者发现了一个女工头发上还有棉絮,于是上前询问,女工答道“玩来了”,似乎非法收购、加工棉花和她没有任何苯系。这时,摄像的镜头稳稳地推到了她头上的棉絮,观众从画面中就可判断出她就是刚刚还在加工棉花的女工。人们看到这里,不仅会产生一种“真逗”的感觉。它向观众传递了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也正是这些细节,形成了新闻评论的“兴奋点”,使节目的主题“活”了起来。
第三,电视细节能够起到强化主题以及增强观众对主题的理解的作用,使新闻评论“深”起来;就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好的细节和巧妙地运用新闻细节是新闻评论“深”起来的重要因素。按照传播学者的观点,好的细节具有特别的暗示的感染力, 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而这种“亲眼所见”又包括从电视上“看见”的“事实”。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叙述过程中,一定要着力渲染那些富有表现力的细节,以增强电视新闻评论的“深度”。
“魔鬼在细节”。有人认为电视新闻评论应做到“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强调的也是细节的作用。一个合格的电视记者,应当是“捕捉”细节的高手。我们知道,任何新闻事实都会有情节和细节的。那么,如何才能捕捉到极富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电视细节呢?
第一,记者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捕捉细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它一般都要“记载”一个相对完整的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这个发生发展过程中,自然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细节。然而,所谓细节不过是新闻事实中一些细微的片断,它往往是转瞬即逝,当你醒悟过来时已经过去。所以,发现和捕捉到细节,不仅需要记者眼疾手快,具有良好的抓拍能力,更重要的是记者要有一双能发现细节的“慧眼”。西方新闻学者把新闻比作“瞬间的历史”,同样,典型的细节可能是瞬间即逝的,电视记者一定要“眼疾手快”。
第二,记者要善于把握事件的发展方向,及时发掘细节。在现实生活中,新闻事件的变化是复杂的,记者也不可能做到未卜先知。但是,记者在新闻采访视觉观察过程中,要仔细分析、观察事件的发展动向,“发掘”细节。
第三,记者采访时要充分了解采访对象与众不同之处,围绕主题“制造”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细节。有位摄影大师曾经说过:“摁动快门的不是我的手,而是我的心。”平庸的电视记者用手去工作,聪明的电视记者用脑子去工作。在新闻评论节目中,有时好的细节需要记者去“制造”。
“魔鬼在细节”。美国学者罗伯特・麦基在谈到选择故事时说:“从瞬间到永恒,从方寸到环宇,每一个人物的生命故事都提供了百科全书般丰富的可能性,大师的标志就是能够从中只挑选出几个瞬间,却借此给我们展示一生。”同样,电视的多符号传播为电视新闻评论细节表现手法的创新开辟了极其广阔的天地,而任何一个新闻现场,常常都带有极富特征的细节。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站在现场时,要带着一双敏锐的眼睛,赋予摄像机以灵性,不错过最精彩的细节,要能够抓住“瞬间”的细节给我们展示“永恒”。尤其是从事电视新闻评论工作的记者,更要注意细节的拍摄和运用,尽量减少干巴巴的说教式的评论,真正让细节“说话”。
关键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可以分为主持人评论、嘉宾访谈、电视述评三种类型,而谈话类节目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主题鲜明、形式轻松、内容深刻、观点丰富等优势,在社会现象分析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尚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其节目运行机制,据此提高其节目质量。
一、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问题
(1)评论观点过于普泛而缺乏深度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最核心的价值便在于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围绕着特定话题展开沟通与交流,由此为目标电视观众提供多样化并且富有启发意义的观点信息,因此其观点的深刻性、启发性是提高节目质量的关键所在。调查发现,当前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呈现出的评论观点主要是从普众化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行为认知的角度所展开的,希望能够迎合所有人的认同,最终造成其评论观点是其它观众也都能够想到的,缺乏个性和深度,无法给观众带来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最终造成这个节目平淡无奇。这是当前诸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面临的一个共同的问题。
(2)评论样式过于同质而缺乏特色
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国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表现出明显的评论样式过于同质化而缺乏特色的问题,也即是大部分节目都是采用主持人与一位或者是两位嘉宾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形式来展开的,在一问一答中形成节目内容,很难通过节目形式给人以独特的视听感受。而且仔细品味发现,节目中的很多问题都是事先设定的,嘉宾所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准备好的,这虽然保证了整个节目内容的流畅性,但却缺乏自由、活泼的风格,给人以强烈的僵化之感。
(3)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
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媒介产业环境下,任何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必须秉承“定位思想”,在多样化的节目样式之中寻找自身的“市场空隙”,确定自身独特的目标观众与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据此通过一致性的节目内容、节目风格来塑造个性化的节目品牌形象与节目内容价值,由此才能最大化的提高节目价值,实现“收视率”与“口碑效应”的双重目标。然而分析发现,当前虽然很多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都进行了系统的节目策划,进行了精确的节目定位活动,然而在选择谈论话题、确定切入点、建构节目内容、设计节目风格过程中,却表现出明显的随意化的问题,很难契合预期的节目定位,从而造成节目风格混乱与节目品牌形象不一致的问题。
(4)主持人提问缺乏技巧性的问题比较突出
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要是通过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建构节目内容,而主持人作为节目的创作主体,发挥着设定议题、控制谈话走向、激发嘉宾谈话意愿的作用,因此其个人是否拥有高水平的谈话技巧将影响到整个节目质量,甚至决定着谈话活动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部分主持人缺乏提问技巧,诸如在访谈过程中裸地逼问嘉宾的隐私,从而造成嘉宾强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在谈话过程中不断提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不仅无法获取有价值、有意义的访谈内容,造成节目质量低下的情况,甚至也招致嘉宾的反感;主持人不自觉间便呈现出高高在上的强势姿态,给嘉宾以强大的心理压力与自我防卫意识,尤其是采取尖锐、刻板的提问方式,更是进一步增强了主持人高高在上的姿态;另外,也有部分访谈节目主持人在提问过程中存在明显的轻重缓急不协调的问题,从而影响到谈话质量。这是当前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表现出的另一问题。
二、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创新策略
(1)主持人应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
为了保证谈话过程的顺利进行,主持人有必要预先设定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但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谈话类节目的核心价值是激发嘉宾个性化观点与独特性意见的表达,能够为目标电视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观看体验。因此,主持人一定要处理好“问题设定”与“观点自由”之间的关系,要将“问题设定”作为一个线索,而不是整个谈话架构,在关键节点来引导嘉宾谈话走向,而不是为其设定具体的谈话议题等等,由此避免出现评论观点过于普众化,评论内容过于僵化的问题。这是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主持人需要首先明确的一个原则。
(2)从整体与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创新活动
正如上文所说,建构起个性化的节目样式既能够塑造独特的节目风格特征,而且也能够由此形成独特的节目内容,是节目策划和创作过程中需要重点处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样式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可以从整体和细部两个角度加强对节目样式的创新活动。首先,可以从整个节目模式的角度,对节目题头、节目内容与节目尾声三个方面来创新其节目形式,诸如节目题头中对于话题背景的介绍方式以及对于节目经典片段的提炼方式等等;节目内容中对于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节目主持人与场外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以及中间对于事件内容的视频介绍方式等等,都可以进行创新性的设计活动;而节目尾声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安排,从而呈现出个性化的节目模式。其次,从节目细节的角度来说,节目组也可以对节目背景音乐、节目现场设计、节目谈话方式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进一步增强其个性化的特征。
(3)围绕节目定位来确定谈论话题及其切入点
针对部分谈话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存在的评论主题过于散乱而缺乏一致性的问题,文章建议各个节目组应深刻认识到自身节目的定位特征以及实施定位策略的重要意义,随后严格围绕着节目定位特征来选择合理的谈论话题,诸如军事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军事题材的话题,民生类谈话节目则应选择民生话题,国际事业的谈话节目则应选择国际性话题等等。在此基础上,各个节目组还应根据节目定位特征,选择合理的谈话切入点,包括谈话的内容、谈话的风格、谈话的舆论引导走向等等,借此进一步展现此档节目独特的风格特征与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特色。
(4)主持人应加强对提问技巧的应用并提高个人德行素质
节目制作中的加减法
减时差,加时效。从节目形式上看,《新闻1+1》主要利用背景短片和现场直播评论相结合的表现形式来深度解析当天或近期发生的新闻事件。此外,视频、电话连线等形式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充分运用。在2009年12月3日播出的《拆迁之死》节目中,董倩在直播中说道:“本来按计划,今天晚上9点半,金牛区会召开一个新闻会,但是据我们的最新消息,这个会目前还是没有召开。”这样充分及时的信息量在新闻评论节目中,不仅向观众彰显了信息的快捷和同步,也为现场评论员的评论提供了更确凿的材料。这就避免了评论节目纯粹的“炒冷饭”,有效地维护了新闻事件的热度。
少问责,多寻因。正如该档节目的开场语“新闻1+1,给您不一样的解析”,《新闻1+1》的立足点在于“解析”,即更多地探讨新闻内容背后的成因,让观众从中获得启示。
这个特点,从每期节目标题的制作上可以看出。《新闻1+1》每期节目标题一般不超过十个字,多以发问的形式提出。以2009年11月份播出的20期节目为例,节目标题以问句形式出现的就有14个,可见节目对有争议问题的关注度。具体到整期节目内容的安排,也如它的标题所设置的那样,更多的是关注为什么。以2009年12月1日播出的《艾滋病:病名?污名?》为例,在世界艾滋病日如何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个议题上,节目以云南大理的男同性恋酒吧的推迟开业为切入点,先后解析了“开酒吧的原因,酒吧推迟开业的原因,为什么在媒体关注后酒吧不敢开业了,大理市政府为什么支持开酒吧,社会为什么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等问题,避免了对“社会普遍存在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这一现象进行直接的控诉和拷问,而换之以公正平衡的原因分析,在寻找原因的过程中,帮助观众解疑。
少分歧,多常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引导舆论的作用,“电视新闻评论要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政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①在节目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主持人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白岩松会以诸如“我不这么认为”,“恐怕还不是这样”的口吻加以回应。通过新闻评论员与主持人的互动,在一问一答中表达思想倾向。例如,在2009年12月8日播出的《请照亮孩子脚下的路》节目中,针对学校发生的踩踏事件,评论员白岩松从学校的“面子、里子和根子”三个层面进行解析,特别是对学校发出的四条声明逐条进行解剖后,提出应该加强学校的管理并减少应试教育的弊端。可见,《新闻1+1》的突出作用在于从错综复杂的线索中提炼出一条逻辑清晰的思路,通过层层分析,得出较有说服力的意见,从而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
少高端,多平民。深度评析是评论节目的精髓,但深度评论的一些特点,比如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等,也是评论节目制作中的难点。如果没有深厚的制作功力充分把握电视受众,节目便容易出现枯燥乏味或评论不痛不痒的现象。为了避免这些情况,《新闻1+1》无论从选题还是评论上,都力求贴近大众。
在标题的提炼上,诸如“糖醋活鱼,谁的醋,谁的鱼?”“钓鱼执法在调查,该还谁清白?”等,提问往往直击人心,给人酣畅淋漓、不吐不快之感。在《救命,无需争议!》节目中,对长江大学三位因见义勇为而遇难的大学生的介绍,字幕中分别出现了“作文写得好,喜欢教同学打篮球”“是NBA科比的球迷”“喜欢张学友和周杰伦的歌”等内容。这不仅真实还原了当代大学生的丰富个性,同时也体现了媒体“以人为本”的理念。现代观众经历海量信息的冲击和锻炼,需要了解到的是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几尊传统的刻板英雄形象。节目在体现对遇难者尊重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加真实地触摸到几位勇士真实的灵魂。不管是“以情载理”抑或是“拨动心弦”,体现的是对人性的尊重和关注,体现的是人文关怀的思想。如果缺少这一思想光芒,新闻评论作品的影响力就无法实现。
在评论员的语言风格上,白岩松往往言辞犀利,很多节目更是直指政府和制度等问题。2008年10月15日,《新闻1+1》做了一期题为《医改方案看不懂需配“说明书”》节目。这次的选题主要解析了医改方案上让人看不懂的内容,从侧面再次验证了《新闻1+1》节目的人文关怀。
节目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加减法”
加第一手信源,避免二手信息。第一手信源的获得与否,是对媒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考验。“在事实判断方面,要获得深入的观点,首先要占有全面的信息,最好是通过自己的深入采访获得独家信息。现在的某些电视新闻节目之所以只能就事论事,就在于片面依赖其它媒体的已有报道,只能做一些表层的解读。”②《新闻1+1》是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对内容时新性的要求较高。正如主编叶闪所说,“最快也要到中午两点之前确定主题”。而自2009年7月31日改版之后,《新闻1+1》的播出时间由最先的22点调整为21点30分,可见节目在制作上存在的时间压力。这种情况下,如果是用非第一手信源的话,往往就容易造成资料不全,给评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影响评论的展开。CSM提供的数据显示,《新闻1+1》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发射等重大新闻事件周期内,收视率均上扬3-5倍,节目在特殊事件报道中收视率冲高已经成为了规律。增加对第一手信源的开挖,无疑是评论成功的基石。
多照顾节奏,少重复画面。在《新闻1+1》节目中,现场评论员解析问题的同时,节目制作采用的是电视节目最常用的分屏直播技术。在分屏的过程中,如果能够采用更明晰而准确的背景画面,无疑能够增加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而且,节目现场直播的特点本身也对制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走过二十年,APEC还有用吗?》节目中,节目组将演播室搬到新加坡APEC新闻中心。由于采用卫星直传,节目播出时总计出现了6次黑屏现象,大大影响了观众的收视感受。可见节目制作技术上的缺陷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在现场评论节奏的把握上,特别是在做场外嘉宾连线的时候,经常出现嘉宾还未将意见表述完整,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或者由于与自己的立场不符而匆忙将嘉宾的话打断的情景,节目议程设置的痕迹过于明显。尤其是在连线互相持对立观点的嘉宾时,贸然打断其中任何一方都会有节目立场不公正的嫌疑。因此,在做连线时,节目组应该事先与嘉宾做好沟通,掌控好评论节奏和时间,或者对节目总体播出时间有更弹性的处理。
加强评论员队伍建设,少救急型专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闻事件,一两个评论员是远远不够的。评论员不是万金油,再好的评论员也不可能全能到洞悉各个行业,知晓每件新闻背后的原因。虽然有时在面对经济、医疗卫生等议题时,节目组偶尔会打破常规邀请某领域专家到现场进行评论。然而,这些领域的专家毕竟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者,他们在直播的压力下,很容易出现表达不流畅等情况。因此,专家的观点和见解,更适合在遇到某个具体问题时进行连线采访,而不宜在节目中将所有评论的任务都交到专家身上。节目如果能够出现更多的专家型记者,既对新闻的特性、观众的接受习惯有较好的把握,又对诸如经济、政治等某个特殊领域有较全面的认识,那么,评论员风格的平民化和解读的可信性无疑可以有效提高。因此,节目组应该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令解析的角度、风格更加多元。
主持人风格的定位和掌控。在演播室中,主持人与评论员面对面的交流是人际传播,而反映在电视节目的收看过程中,主持人也在对观众传播。在《新闻1+1》节目中,主持人董倩最大的作用应该是代表观众向评论员提出问题,从而在两人的交流中,传达出观众需要的信息。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董倩的作用仅仅是为白岩松开路,象征性地做出提示,很少会阐明观点,缺少观点上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偶尔看到董倩持有不同的见解,但马上就会被反驳掉,节目更像是个一言堂,缺乏评论的公开和多元。如果在电视新闻评论中主持人能够有更加犀利的质疑和思辨性,那么,整个节目的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栏目责编:胡江银
注释:
学界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涵义有不同看法。尽管对社论、编者按、本台评论属于评论节目并无异议,但对于深度报道、谈话节目是否属于评论节目,学界颇有争议。暨南大学谭天教授在《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划分》一文中指出,电视评论节目应具有新闻性与政论性这两个新闻评论的重要特点。新闻专题是对事件性新闻作直截了当的全程报道或调查性报道,传递的是事实性信息,不加意见和评说;而新闻评论则是在事实性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发表言论,阐述观点,传递意见性信息。新闻专题与新闻评论两者是有差异的,笔者以为,相对于客观报道新闻事实不同,评论在节目中会有意见性和观点性的表述,是在新闻报道事实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表看法,阐述意见,具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和倾向性。例如《焦点访谈》是以“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为宗旨,尽管可能是报道成分居多,但因既有分析,也有评说,理应属于评论节目,故央视将《焦点访谈》归入评论部。
有鉴于此,本文所探讨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既包括编者按、社论、时评,也包括节目中更为常见的专题评论节目,即一些深度报道和调查性报道。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发展面临的困境
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央视作为中国电视节目的风向标,颇具代表性,故三个阶段分别以央视的三种节目类型为代表。1980年7月以央视的《观察与思考》为标志,中国正式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独立的新闻评论体――电视述评,这是第一代评论节目。第二阶段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1994年新的电视评论栏目《焦点访谈》横空出世为代表,很多电视台相继推出了类似的评论节目,这是第二代评论节目。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央视改版为起点,大量即时评论节目的推出,新闻评论节目步入一个新阶段。
客观地观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当下的媒介融合条件下,渐有被边缘化的趋势。由于媒介融合不仅仅包括媒体技术、所有权、组织结构等领域的融合,也涉及对传统媒体业务的整合。中国人民大学彭兰教授指出,媒介融合还包括了业务形态的整合与生产流程的细分。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对于多媒体内容的采集与生产来说,传统媒体的应对方式并不仅仅是从业者的技能跨媒体化拓展,还需要根据多媒体的需要,进行生产流程的改造。作为传统媒体的老大哥电视媒体自然也不例外,传统的采编业务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和调整。就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其节目类型和制作方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总体看来,大致如下:
首先,多元意见表达成为现实,话语垄断权的打破使得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受到挑战。过去话语权被传统媒体所垄断,受众缺乏表达的机会。Web2.0时代,随着论坛、博客、播客以及微博等新的技术平台的出现,网民的个人自我表达变得轻而易举。于是,一方面网上各种言论交汇,意见纷呈;另一方面“草根”(grass-roots)阶层的声音逐渐加大,改变了过去由传统媒体一统天下主导舆论的状况,新媒体的声音在一桩桩社会热点事件中的作用日渐明显。新闻事件发生后,不少网民借助新的技术平台各抒己见,先于传统媒体发表观点,还常被传统媒体转载。深圳富士康接连发生的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在网上掀起波澜。笔者曾以“博客”和“富士康”为关键字上网搜索,获得约2500万条结果,博客篇数成千上万。当细小的声音汇聚起来,其影响力可想而知。较之过去,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无疑是弱化了。
其次,媒介技术的发展对新闻时效要求越来越高,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传统的运行模式导致对新闻事件反应滞后。新媒体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的应用,使得新闻事件的发生与报道几乎同步,趋于“零时差”。热点事件发生之后,消息不断被转载、传递、扩散,网民在网上写博文、跟帖,通过手机发微博,立即就能对此作出广泛的反应。而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对一件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评论,要等到节目所安排的固定时间段才开始,日播节目需要等到晚上黄金时段,而周播节目要过好多天才推出。于是往往过了热点的峰值,甚至成了明日黄花,尚未及反应,新的热点事件又出现了,即便再有深度也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和热情。可见,传统的节目模式导致媒体反应滞后,这是新闻评论节目,尤其是周播的节目面临的尴尬,进而引发自身生存危机。
再次,电视媒体以收视率为导向的经营机制对新闻评论节目也造成很大冲击。媒介融合加快了媒体的商业化步伐,媒体之间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直接导致了媒体的急功近利。现行机制下,电视台当然不能容忍收视率徘徊不前的节目。因此,电视的黄金时间段往往被眼下流行的能够博取高收视率的节目所占领。许多电视台大刀阔斧调整版面,尤其是各地卫视在黄金时段大办娱乐节目、选秀节目、情感节目、相亲节目。由于评论节目的收视人群比较固定,不是特别重大的新闻事件很难获得高收视率,且评论节目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也需要靠时间来积累和培养。因此电视评论节目被迫调整到相对冷僻的时段,有的被压缩,甚至干脆取消。
此外,专业评论人才缺乏,也是制约新闻评论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一档评论节目,收视率的上下高低、节目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新闻评论员的表现。评论节目核心在一个“评”字,如果评论员不能够精准、睿智、权威地点评,或点评错位失误,甚至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受众必然不屑一顾,果断弃之。而目前整个电视新闻领域的现状是,大部分电视台都缺乏权威和专业的新闻评论员。同时,因国情制约,一些敏感话题难以在电视上展开评论。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是一个新闻频道的旗帜和灵魂,其作用毋庸赘言。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任何信息的报道,某些事实的描述,如果不加专门的解释和评论,对人们的思维定势几乎不能产生任何影响。而且从经营的角度来说,评论节目做得成功,不但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简便。台湾TVBS电视台的“2100全民开讲”,是台湾谈话类节目的“开山鼻祖”,在岛内甚至在世界华人社会都很有名气。从创立到现在,“2100全民开讲”始终占据新闻频道晚上9点的黄金时间段,在揭发弊案过程中甚至创下了收视率奇迹。很多台湾的“党政军要员”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9点准时收看“2100全民开讲”。可见,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是鸡肋,也可能是收视良药,关键是如何为时下面临危机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找到突围之道。笔者以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要发展好,关键是要调整办节目的思路,创新节目样式,加快培养评论人才。要从节目类型、节目人才、节目制作等作多方位努力。
1.调整节目类型结构,加强节目时效性
针对节目本身存在的缺陷,电视新闻的评论节目应该从两方面着手调整。一方面,调整节目的类型,加强即时性评论节目,增加日播的评论节目,逐步减少周播评论节目。当然,节目的类型结构要合理搭配,可以通过增加即时性评论节目对一般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回应,增加当天晚间的评论类节目对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进行解说,对于特别重大的新闻,完全可以中断固定的节目程序,邀请评论员参与直播。换言之,要按“小型炮弹”、“常规炮弹”以及“重型炮弹”的不同特点确定比例,调整节目结构,弥补反应滞后的弱势,提升节目时效性和可看性。实际上,央视2009年改版已在这方面作了诸多尝试。如今年5月18日,教育部启动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对这一热点话题,央视在当天18点的《共同关注》节目就邀请央视特约评论员杨禹予以评论。这种即时性评论可谓“及时雨”。另外,央视新闻频道晚间9:30的《新闻1+1》对许多社会热点事件也快速反应,及时评说。5月中旬,北京天上人间被警方查封,5月20日《新闻1+1》就推出了《零容忍不论“天上”与“人间”》的特别节目。白岩松在节目中评论后,网络也有所呼应,新浪第二天以《白岩松称天上人间被神化查封系向特权挑战》为标题转载。笔者当时以“白岩松天上人间”关键字搜索,发现网络上有31300条相关链接。媒体融合时代,时效性就是评论节目的生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2.打造专业新闻评论队伍,凸显节目特色
评论节目的主持人和评论员需要有较高的素质,除了渊博的知识,现场应变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政策解读把握能力。进一步说,评论节目如果需要展现自己的节目特色,还需要评论员能够坚持表达个性化、风格化,有鲜明特色。江西电视台的《传奇》节目虽然不是新闻评论节目,但是主持人金飞在节目中插科打诨的点评,画龙点睛的解说,不拖泥带水的议论与这档节目的火爆是分不开的。因此,要办好电视评论节目,就必须着力培养专职和兼职的新闻评论员队伍,挖掘专业人才。评论员既可以从本台的记者、编辑以及主持人中挖掘有潜质的人进行培养,也可以借助外脑,邀请合适的专家聘请特约评论员。遇到突发事件、重大新闻,随时可以电话连线或者把嘉宾请到演播室直播。
3.加强与新媒体结合,增强节目互动性
传统的评论节目,形式单一,基本上由主持人在那里不停地评说,显得枯燥乏味,泛泛而谈,这种不考虑受众的需要和感受的制作方式会大大降低节目的可看性与影响力。当代受众的选择是多样的,如果节目要能够吸引受众,抓牢受众的眼球就必须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节目可以根据事件的不同特点,通过对网上跟帖讨论进行分析,邀请不同类型的观众参与讨论,通过手机3G技术,QQ视频连线等方式直播,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让更多的意见得到呈现和交流。受众的参与既能增强节目的互动性,官方和民间结合也能让评论节目带来清新鲜活之气,让节目更加富有生命力。
4.简化节目制作流程,降低节目成本
过去评论节目的流程过于呆板复杂,电视台评论部往往是要经过选题上报,开选题会,选题审批这样一整套流程,不但浪费时间,而且降低效率。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形势,评论节目应该大刀阔斧地调整,及时简化节目制作流程。例如通过成立节目策划小组,在小组内明确分工,简化流程和提高效率。也可在内部网上建立流程,以减少开会和等待审批环节来提高效率,缩减节目时间和人力成本。■(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上海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编)
注释:
谭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划分》,《电视研究》2005年第9期
陆晔、赵民:《当代广播电视评论》第7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中国学者孙玉胜是最早提出“电视语态”概念的,他在《十年:从改变电视语态开始》中写到:要降低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语态,也就是新的叙述方式[1]。对电视来说,新的叙述方式一方面是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文风,另一方面是其特有的语言能吸引观众。电视新闻语态是新闻文本的解说形式以及主持人说话的方式,也就是电视媒体说话的口气。
二、地方电视台新闻语态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传播逐步进入受众本位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给地方电视台新闻带来了一定的发展空间,追溯电视新闻发展的道路,地方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综观以“新闻播报”、“深度报道”、“民生新闻”、“本土新闻”为拐点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背后的地方电视台新闻,呈现出了不断变化发展的新类型新闻语态。
1.新闻播报式
新闻播报式也叫新华语态,1993年之前,中国的电视新闻基本上都是采用这种语态,传威、传教式的。其中央视的“新闻联播”是新闻播报式的典型代表。地方电视新闻的一半时政类的新闻都是采用新闻播报式,比如各地方台的时政新闻,都是采用新闻播报式,这类新闻采用“用事实说话”,报道中往往事实详尽,理性色彩被寄予详尽的事实报道中。以典型报道为例,同是新时期的典型报道,前期多以自上而下全知的方式报道,内容多为具体事实概括后总结指导性的话语,对材料的加工痕迹淡化,讲究“自然”,报道真实感较强。
2.新闻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也叫平民语态,目前是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的越来越多的一种手法,这种手法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使新闻报道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电视新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新闻故事化,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生硬、枯燥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
如今,信息量丰富的同时需要能及时有效地传达给观众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人重视起来,媒体渐渐意识到,不仅要加大投入丰富传播的内容,更要付出成本追求传播的效果。而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新的电视叙述方式,从越来越多的电视语态改革的成功实例中得到印证。乐清电视台开设的“民生快递”等一批节目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中故事元素的开发,成功实现了电视民生新闻故事化,以记录百姓生活状态、生活矛盾、情感困惑为己任,强调人文关怀和平民视角的新闻报道形式,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栏目在2010年初推出了一组“天寒地冻暖人心”的系列报道,将电视新闻的镜头对准了最普通的老百姓,表现普通人的电视形象。如《乡村邮递员》《码头吊机工》《自来水抢修工》等一组报道,用老百姓视角来观察新闻故事、采写新闻故事,这种视角使受众感到新闻是在面对面、平等地与他讲故事,使他感到亲切、自然,产生亲近感。因为最具感染力的作品,往往不一定是新闻事件本身,而是从市民的眼光和感受表现出的新闻事件中寻常人的不寻常之处。
3.电视新闻评论
从操作技术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评论对传统新闻做出诸多改变,特别是改变了新闻语态的构造方式。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具有评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依然以评论的论点、论据和论证等要素来总揽全局,新闻评论类节目开创了新闻内容表现上的新局面。与此同时,评论结合了电视媒体的特征,使评论带上了电视媒体所独有的色彩。由于新闻评论和电视媒介的结合,新闻评论的语态较之以前得到了空前的调整,电视新闻评论的外在表现形式也随之呈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
在新闻报道内容上,新闻评论节目的选题范围、原则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扩展。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语态的调整,当代热点问题、新闻人物、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突发性新闻、重大政策出台与背景分析、改革开放新现象和新问题、人们的日常生活问题等都成了电视新闻关注的重点,这些可以说囊括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新闻大网。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开启了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先河,以把关人、守望者的形象出现在电视新闻中,这种新闻态度和原则使中国新闻评论节目的监督力度、监督范围前所未有,使这类节目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4.方言体现地方电视台的特色
方言是一种以社会化或地域化为标志的某个语言变体,它由特殊类型的发音及语汇、句子结构所成。地方特色是地方电视台生存的根基和发展之本,新闻圈内有句话:“因为本土、所以亲近”,讲的就是本土性原则。如今,方言电视节目在全国各地不断升温,四川话、杭州话、湖南话、广东话……纷纷呈现荧屏,收视率也是一路攀升。
自杭州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之后,江浙地区的苏州、无锡、宁波、湖州、嘉兴、温州等地区都相继开办了类似的方言类新闻播报节目,并且在当地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不少新闻栏目已经成为当地电视台的品牌栏目。“阿六头说新闻”原汁原味的杭州话不仅使收视率一路飙升,还赢得了“全国百佳电视栏目”的荣誉,开创了浙江省方言播报新闻的先河。浙江省广播电视局还专门发文,推荐栏目的个性化做法,并让所属媒体在通俗化和贴近性上展开讨论。温州电视台的“百晓讲新闻”,说的是温州人、温州话、温州事,栏目以百姓关注的社会新闻为主,以“有趣、有用”的原则制作贴近百姓的“民生新闻”。主持人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述观众关心的身边大小事情,并对新闻事件做个性化的评点。
乐清电视台在2008年推出了乐清话新闻栏目“佧你讲新闻”,主持人用通俗风趣、倍感亲切的乐清话,以散讲式的语言风格,来讲说老百姓关心的大小事情。节目内容以受众关心的新闻、资讯、服务、娱乐为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当中穿插一些趣事,幽默故事和意味深长的乐清谚语和俗语、典故。栏目设有若干用乐清话命名的小版块,如:逛逛街、讲事干、当月初、咯咯笑等。以语言贴近、内容贴近、形式贴近的特色新闻栏目为乐清百姓所喜闻乐见,在当地具有很高的收视率。
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中以其独特的传播形式取得了不错的效应。作为一方之言,方言轻松搞笑、生活通俗,同时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亲切感与认同感油然而生成为人们青睐方言新闻的主要因素。[2]
5.现场报道增强现场感
重视现场、抓取细节、走向纵深。新闻现场是电视新闻形象性和见证性的根源,没有抓住现场几乎就等于没有抓住电视新闻。要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百姓最关注的新闻事件,尤其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突发性事件。有时还需要打破常规对突发性事件采取直播、滚动字幕、字幕插播等方式进行全程追踪式报道。对新闻现场各种资源的抓取和表现是衡量电视新闻报道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3]
浙江卫视每年的台风报道,台风现场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连线,让观众通过演播室领略到记者在现场的感受,拉近了观众与现场之间的距离,给人真实可信的感觉。展示现场,是电视不同于其他媒体的特有的表现手法之一。前不久,乐清虹桥发生一起火灾,乐清电视台的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记者现场出镜现场报道,讲述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火情、消防人员和村民的扑救情况等一气呵成,观众看后如同是在现场一样,真实、零距离。现场报道的语态能让新闻更加独特更加真实,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语言,能让观众感受到语言更个性化,使观众通过现场语言感受到来自现场的事实信息。
从新闻播报式到新闻故事化、新闻评论、本土方言的大放异彩,可以说地方电视台新闻语态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寻找着更合适的报道方式。这几种播报方式各有各的优点,新闻播报式真实、厚重、权威;新闻故事化能让人如沐春光、平易近人;电视新闻评论以信息评论的角度切入,能让观众阅读到更多的信息;现场新闻语态可以让观众感受到现场纪实带来的魅力。方言新闻,体现地域特色,更能体现贴近性。如今,随着网络媒体日益广泛的影响和对传统电视媒体的挤压,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和适应观众的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就是要求电视人对观众要有主动意识,要求做到态度真诚平和,内容上关心和真实,技巧上是有过程有悬念,效果上力求达到真实感动和有吸引力。对一个地方电视台来讲,采用什么样的新闻语态呈现给观众,是根据新闻特点以及栏目的特点来定位的。
参考文献
[1]符绍强:《从符号学角度论电视经济新闻语态创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7):第70页
[2] [美]斯帕克斯:《媒介效果研究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1-第221页
关键词 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8-0019-02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普及,信息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依赖渐渐地大于对电视新闻的依赖,这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带来不少挑战。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必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挑战。在此,本研究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的策略。
1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简介
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运用电视表现手段,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或大或小的新闻事件,或是对当前社会存在的重要问题、现象或思潮,发表意见与建议,表明立场与观点的新闻性节目样式。
我国的新闻节目雏形是王韬创办的《循环日报》,这是我国的第一份以政治为主的报纸,也就是报刊新闻评论。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演化出了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头一阶段是在1958年到1980年,这一阶段刚开始的阶段,我们的电视新闻基本上没有自己的言论,没有自己的声音,稿件来源匮乏,节目形式单一,总体来看,那个阶段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一直处于非常薄弱的环节。第二阶段是在1980年到1993年,此阶段处于观察阶段。1980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第一档评论性新闻栏目《观察与思考》,从此,我国的自己的电视新闻节目才始见端倪,大体形成了以“本台评论”、“评论员文章”、“本台短评”、“篇后话”等依附播出形态与独立播出形态节目相结合的评论类电视新闻节目体系。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今天,经过一番曲折的道路,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终于扬起了自己的旗帜,一系列综合性新闻栏目的涌现,使我国新闻节目愈来愈丰富。最广为人知的比如《焦点访谈》栏目,它确立了评论类新闻节目在我国电视屏幕上的旗帜地位。 继中央电视台之后,为了加强电视新闻评论工作,和国家广电部于1995年联合发文,要求全国省级电视台成立新闻评论部,此后,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越来越快,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
2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所面临的挑战
2.1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地域呈现不均衡状态
当前随着理念及技术的演变提高,我国新闻节目在国内国际时政新闻方面的报道较为及时准确,新闻节目报道中的个性特色也日趋成熟。然而,不能忽视的是,我国新闻节目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也表明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呈现还会有较大成长空间。首先,针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地域不均衡现象,很多传媒机构对此问题做过专门的探讨研究,并在电视策划及频道改版上进行讨论与分析,在不同地域、层级的合作中我们发现,各地电视新闻理念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差异。
2.2 网络资源挤占传统电视空间
当前网络的多元化和网络的海量资源,使得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下降,年轻受众流失成不可逆现实。受网络获取信息的便捷及可控性影响,过去被动的守在电视机前的状态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况且网络还能为观众提供情感表达与释放的空间。而传统电视观众群体确明显呈现出老龄化趋势。
2.3 不正确理念使节目走上弯路
当前,不少地区的电视新闻节目还是有较浓重的宣传味道,扭曲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初衷,使得受众在心理层面上产生一定程度的排斥及厌恶感。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肩负着宣传的重要责任,党及国家的政令宣导、重大决策的宣传推广等,不过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在新的观念不断产生新的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电视新闻必须从单一的政治宣传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更加贴近受众,更能让受众接受的灵活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实现从宣传向传播这一初衷的良性转变。
3 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化策略
3.1 改变新闻报道方式
如今很多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方式太过陈旧呆板,时间固定、类型固定、专访对象固定使电视节目的时效性、传播性跟网络或其他国家相比落后了很多。电视新闻节目应该积极汲取网络传播的经验,比如采取增添新闻滚动条目,或新闻弹出框,这样会使电视新闻的滞后性得到一定的改善。很多大型的门户网站, 在新闻的采访方式上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变,新闻记者可以通过网上采访、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方式对世界各个角落任一地方的人及事件进行采访报道,不但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同时也增加了信息传播报道的时效性。当然,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模仿这种方式,以满足当前大众的需要。
3.2 打造精品栏目
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很多栏目都有重叠交叉,可谓多而不精。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更好的发展,就要对节目进行“瘦身”,集中力量,集合优势兵力,打造品牌栏目,增加领头产品。节目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创造更大的影响力。所以,一旦认定节目的可行性,就要下决心大力扶持,并将趋炎附势的“赘肉”节目大量删减。另外,还要完善竞争机制,突显节目个性。节目改版中,栏目的策划,一定要突出特色,节目改版只有坚持不断竞争,并以创新和突出特色为目标,才能达到改版的目的。
3.3增加互动环节
当前,网络之所以对电视新闻节目造成巨大的冲击,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网络给受众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方式,便于人们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增加了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得到受众的喜爱,比如说微博的互动平台,广大观众就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不同的资讯及新闻,这样的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正是电视新闻所缺少的。不同的群体对新闻种类的喜好是不同的,必须有方便的选择方式,观众们才能更方便的及时关注自己所好。
4结论
在新闻节目信息快速膨胀的今天,电视新闻节目任然担任着非常重要的新闻传播作用,并且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任然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电视新闻要不断地创新、增加自身的特色,才能不被网络所排挤,当然,电视与网络不只是简单的竞争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相互合作、携手共进,才能形成依存,更好的满足新闻观众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丹.陈晓妆.论政府与新闻媒体和谐关系的构建[期刊论文]云梦学刊,20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