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2 03:56: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市场营销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实施建议、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与传统的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教学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更加详细和明确。市场营销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通过市场促进交换,为社会带来价值增值的活动过程。主要是企业营销人员针对目标市场开展的市场调查、预测、市场细分、销售等活动。2000年,管理学家JameHoyt和FaizulHuq首次把市场营销理念应用在物流研究上。他们认为,供应链关系中的组织结构及其变化相当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了对第三方物流的“购”和“买”的决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外对于物流企业营销的研究主要从深度营销的角度出发,集中在物流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客户需求、技术需求及整合客户关系上。
二、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已制定了物流市场营销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定位方面,有的将物流市场营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有的将其作为重点课程;在设计思路方面,有的从物流营销岗位职责入手确定课程内容,有的从物流营销工作流程出发设计课程内容;在课程目标方面,都主张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市场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在教学内容和学时的分配上,大多是根据物流市场营销实际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并分配相应的学时。也有部分课程标准按照市场营销理论的4P或6P理论来确定教学内容。从国内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能够结合物流营销岗位的工作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根据岗位工作内容和流程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初步实现了工学结合,但总体上来看,许多课程标准的制定没有紧密联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深入剖析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区别,没有制定出具有物流行业企业特色的课程标准。因此,建议在深入分析物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特点后,比较物流市场营销岗位与普通营销岗位的异同点,以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依据,制定基于物流市场营销工作过程的课程标准,使其不同于普通的市场营销课程标准,具备物流企业特色和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的特点。
三、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物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设计
1.课程定位
“物流市场营销”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职高专学生特点,结合本专业“知识+素质+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系统学习,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细分和选择物流目标市场、制定物流营销策略和营销战略方案等实战技能。本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设计指导思想
对物流企业的营销策划员、揽货员、业务员等岗位进行调研,了解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由物流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负责人共同分析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技术技能,按照技术和素质的要求,结合岗位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设计课程学习领域,并结合物流师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细分学习情境,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三者的统一。课程的学习领域分为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营销战略策划等五大模块。在课程教学中,学生扮演物流营销岗位工作人员,教师通过情境教学、项目教学,利用各种营销工具和方法,让学生在物流营销各个学习情境中进行实战演练,从而锻炼学生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本课程将建立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平台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电子课件和教材、能力训练区、互动答疑、实训视频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学习和互动交流。这些体现了课程开发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3.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营销基础认知、物流市场分析、目标市场选择、营销手段策略制定等模块的系统学习,掌握物流市场营销理论知识,了解营销对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意义。(2)能力目标。一是会使用物流市场营销各种实战工具和工作技巧;二是能应用物流市场营销分析方法;三是会制定物流市场营销调研方案;四是能制定物流市场营销4P方案。(3)素质目标。一是能自主进行学习,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二是能较好地进行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善于与人交流和沟通;三是具备物流营销职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四是通过团队合作锻炼,能够迅速融入集体,具备团队合作精神。
4.教学实施建议
鉴于物流市场营销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建议在教学中根据现代物流企业和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依据物流市场营销岗位工作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根据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调研法等教学方法,以工作任务为引导开展课程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边操作、边讲解、边指导,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5.课程考核方案
课程考核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结合课程的学习目标,注重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将能力和素质考核放在首位,同时辅以知识考核,力求能客观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具体考核时,从项目考核和期末考试两个方面进行,项目考核总分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汇总得出本课程的整体成绩。项目考核从5个能力训练项目开展,其中各个项目的分值分别为:营销基础认知10%,物流市场分析调查与预测20%,目标市场选择策略20%,物流营销手段策略20%,综合性项目30%。每个项目通过学生平时在项目实训情况和课堂表现来考核,着重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根据每次提交的实训报告或作业完成质量来评分。
6.教学设计特色与创新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程不断推进,买方市场的普遍形成,面对这一形式,市场营销日益成为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航程中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因此,社会对专业化、年轻化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基于此,本文从《市场营销学》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为手段来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粗浅的建议。
0引言
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也是经济管理各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因此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对提高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核心课程的建设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市场营销学》课程在全国高职院校普通开设的同时,各种各样的教材、教学方法在不同的院校出现,虽然这样有利于避免教学的单一化,但若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步伐的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也是不成功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调研发现,认为《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相对滞后、创新力度不大,所存在的深层次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主要地位。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要把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向学生灌输,即使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但采用的案例也是老一套,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有时会出现教师“一张口讲,学生就知道讲些什么”的尴尬局面。这种教学方法严重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严重了偏离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被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步伐抛到了后面。(2)专业型教师严重缺乏。由于《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功底,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从事市场营销的实战经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专业型教师在高职院校里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使得教师只能从一些参考书上借鉴一些理论知识和案例给学生讲解,实事求是的说,有的教师备一次课用上几年,教学内容严重滞后,所授课的内容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潮流不相吻合,学生求知、求新、求异的欲望难以得到满足,导致学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严重“缺钙”。(3)教材建设滞后,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明显欠缺。虽然近几年全国出现了不同版本的《市场营销学》教材有几十种,但是主要内容相互借鉴部分太严重,缺少特色,尤其是能适应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从学生基础知识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编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显得尤为迫切与必要。
2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笔者认为要切实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必须扎实有效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要在短期内培养企业所需要的高质量的营销人才,对高职院校来说,任务相当繁重。因此必须在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对《市场调查与预测》、《推销技巧》、《商务谈判》、《公共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等几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删去这几门课程的共同部分,从整体上把课程内容的讲授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各科教师就能突出重点,能有充足的时间从整体上保证本专业的教学效果,课程内容经过重新组合后,教学重点和难点就更加突出,给学生能留下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以便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是实践锻炼后,学生进入社会,就非常容易的把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的营销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防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不相粘合的现象,这样就能够在短期内为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市场营销人才。
2.2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那种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必须要改变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换角色,换位思考,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认为以下几种教学手段需要加强:
(1)案例讨论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的学生自身的基础知识有限,只讲授《市场营销学》的理论知识,学生听起来枯燥乏味,难以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很难调动起来,这样就会陷入“学生厌学一教师厌讲一学生学习兴趣难以提高一教学效果不理想一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陷阱,最终导致学生很难准确地理解、掌握基本理论。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教授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使市场营销的理论讲授变得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趣味性、启发性,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里掌握市场营销学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有利于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角色互换
要提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师单纯教的模式,在教学设计上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课程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学生可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知识,可到网络上搜索一些案例,可通过报纸、媒体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也可以亲自到企业进行调研或亲自实践,这样围绕一个教学主题,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到讲台进行10分钟的主题发言,通过角色互换,学生能更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相关知识,教师除认真听学生教授课之外,要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循环滚动式教学
所谓循环滚动式教学就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可以分成相关大类,一个阶段讲解每一大类每一部分,等第一大类第一部分讲完之后,接着讲第二大类的第一部分,如此循环下去,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同一类知识的听觉疲劳,可以给学生不断补充新鲜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提前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框架,避免学生出现“学着前面的忘着后面的”的现象。笔者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得知:把市场营销的“4PS”分阶段的循环滚动式教学比单纯的按章节依次讲下去教学效果要好的多,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循环滚动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对相关知识掌握的系统性。
(4)情景模拟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一门科学加艺术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巧妙地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厂商、推销者、顾客等不同角色,给教学相关知识点创设一个平台,使学生把学习知识融入到一定得场景中,达到在演练中学习,在演练中提高。正如笔者曾经在课堂上讲授促销的手段时,就把男女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确立一个组长,分头讨论每一个小组要促销的商品和采取的主要促销手段,然后创设情景演示让学生演示,通过这一方式,学生的参与气氛非常热烈,每一位学生都想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时教师要认真的总结,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提出的问题要给予解答和指导,这样可以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学任务在和谐、活泼、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
3教学考核的改革
为了有效地提高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效果,推进教学考核手段就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在教学考核中可以适当缩减营销理论的考核成绩,重点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学生的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考核部分,注重学生平时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教学观察把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与平时成绩的考核按照3:4:3的比例是合适的,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单纯的理论考核成绩,有利于把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成绩发挥出来。
考核的方式一旦变化,学生就会灵活的跟着成绩的“指挥棒”走,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营销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进一步加强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程度。
由于这门课程的特殊性,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社会对中职生的反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对中职生提出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顾及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化营销理论教学,而弱化营销实践的操练和经验的积累,这样的结果是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实际需要。
注重知识性学习的传统教学理念已经不再适应新时展的需求。课堂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味同嚼蜡,结果是培养的市场营销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这种典型的粗坯型教育模式使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岗位的要求,就业压力随之增大。 实践教学设置重形式轻实质。
传统的市场营销专业尽管也有许多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但都是根据课程要求设计的。例如:市场营销课程大多涉及课堂案例教学,选取了当前国内外的许多经典案例,旨在了解案例、分析案例的同时,增加学生对营销学理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效率。但这些案例的选取目的大多是强化记忆营销理论知识,是传统知识教育的一种辅助。
市场营销专业作为一个人才需求量大的年轻专业,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来说,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确立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新思路,彻底更新教师现有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改革、整合目前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案例化、实践化,建立以能力为核心、具有创新特色、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行业为基础。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应用型;市场营销
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即需要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储备,为学生未来长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
1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别要求
1.1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实践性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指出“知易行难”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教育存在的最大弊病,知、行脱节,教育几乎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发生联系,导致学生实践能力极差。他提出了“教学做合一”和“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独立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即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培养并重,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性教学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不二选择。其不仅仅指体现在专业培养计划上,而是要付诸实践。独立学院更需要在教学的各环节,以“实用主义”思想,着手实践教学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能力。
1.2 独立学院学生特质适合实践性教学
独立学院营销专业的学生兴趣广泛,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比较强,在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优势。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的特质,他们更期望展现自己的动手能力,实践性教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这些学生的开拓思路及强大的活力。基于此,实践性教学的趣味性及实效性表现更为突出。此外,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生源特质,他们中愿意继续学习及从事研究工作的仅为小部分,多数学生以毕业就业为主要目的,这对实践性便有了更多的需求。
2 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架构
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上应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基于市场营销专业的社会实用性,合理制定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笔者在《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考――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一文中,根据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方案的分析,及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的表现,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图1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该体系共分为四个部分:(1)案例教学,较常规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本体系中所讲的案例教学,包含已有案例教学和创新案例编撰教学两个方面。(2)实验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是指模拟公司运营、模拟市场营销调研项目、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课外竞赛等试验教学课程环节。该体系中实验教学包含综合实验课程、课程内实验教学和课外模拟竞赛三个方面。(3)实习教学,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学习,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的。在本体系中,将实习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包含参观与考察、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4)专业论文(设计),本科论文(设计)和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一样,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达到综合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需常规性地设立学年论文环节,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3 实践教学体系中各实践教学活动执行的建议
实践教学的构建比较偏重理论性,为能使实践教学获得良好的执行,学生能力得到较大提升,整体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必须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执行环节进行设计与规范。针对各实践模块的特点,建议按如下所述过程和要求执行,以使实践教学整体达到良好的效果。
3.1 案例教学
1)已有案例教学,即利用已有书本案例作为分析对象进行讲授,作为常用教学方法之一,营销专业各专业课程均可开展。
2)创新案例编撰教学,作为已有案例教学的补充,创新案例教学在锻炼学生阅读归纳、理论知识应用方面效果更为突出。不仅结合理论知识,而且在学生接触企业营销实践,文字组织撰写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营销专业各专业课程均可开展,但是涉及项目模拟实践教学课程,可考虑适当减少,以减轻学生的课业压力。
3.2 实验教学
3.2.1 专项实验课程
1)ERP沙盘企业模拟实训,锻炼学生的经营管理基本能力,所以需要具备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建议在第4学期开出。并对该项实践教学课程考核给予2个学分。
2)市场营销实验教学软件综合模拟训练,基于教学软件的学生上机操作学习。更强调学生要综合应用营销理论,除具备前述的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等基础课程的知识外,还需对生产运作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调研、产品管理、销售管理、营销策划等课程知识有所涉及,故建议在第6学期开出。此外对该项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给予2个学分。
3.2.2 课程内实验教学
主要针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出,以模拟教学为主,并依据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逻辑性关系,划分为两类模拟教学形式。课程内实践教学因式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不能用学分去衡量,在进行激励时采用课程平时成绩计分。
1)分部分项模拟教学,主要针对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不以呈现某个经营实践中的作品(如商业计划书)为逻辑主线,课程知识体系分作若干理论模块,即开展分部分项的模拟教学。根据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内容结构的分析,可开设此类教学的课程包括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销售管理、零售学等。其中消费者行为学和广告学可以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项目,进行实验观察。
2)项目模拟实验教学,此类教学要求该课程内容体系前后具有承接性,而且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同现实经营中的某些研究、咨询项目的成果结构相似。符合以上两个要求,便可随课程开展此类项目模拟教学方式。结合本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及对教材选择类别的研究,列举了以下可开展系统性项目模拟实验教学的课程如下表所示:
表1 项目模拟教学课程及项目类型
3.2.3 课外模拟竞赛
课外模拟竞赛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竞争性更强,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当然本方式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为保证比赛有良好的效果,参赛学生需要有良好的经营管理知识基础,营销知识积累比较深厚。选择在高年级(如第6学期,三年级的学生)开设此项活动,助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此外在参与学生选择方面主要以营销、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主,可引入会计和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对团队知识涵盖面进行丰富。对于竞赛项目的奖励除物质之外,应给予参赛选手每个竞赛项目2个学分的奖励,但此项奖励的总学分不得超过4个。
3.3 实习教学
3.3.1 参观与考察
此项实践活动结合相关课程的开出,到校外企业参观,培养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如市场营销学、零售学、消费者行为学、渠道管理学等课中,可对企业营销活动、销售活动进行参观与考察,从感性上让学生建立营销实践的情景。建议:3-6学期,每学期各开展一次,作业专业课程日常教学活动。
3.3.2 专业实习
专业实习能促进学以致用,检验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结合,锻炼社会适应能力。本实习可安排在第5学期和第6期开展。为避免影响学习,时间设置为半个月。联系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入基地进行实习。可联系校外实践基地导师进行系统指导,并且给予1个学分进行考核激励。
3.3.3 毕业综合实习
综合实习目的在于强化就业能力培养,服务于毕业找工作,安排在第7学期,为期一个月。这个学期,学生也进入了找工作的状态,有期望尽快就业的心理,实习积极性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实习工作中去。此项实践项目给予2个学分予以考核。
3.4 专业论文(设计)
3.4.1 学年论文
按正式论文的要求进行布置,但是学年论文强调的重点在于写作的规范性、格式的规范性、语言组织的规范性上,创新性的内容可要求少一点。此项实践项目安排在第6学期末布置执行,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完成,给予2个学分予以考核。
3.4.2 毕业论文(设计)
有过学年论文的训练,格式和语言规范上有了一定的基础,毕业论文习作时应强调论文的创新性及应用型,以更高标准指导此项教学活动。论题尽量结合企业经营实际情况,并创新论文的设计形式,不一味拘泥于偏理论性问题的研究。按专业培养计划要求此项实践教学设置8个学分。
综合以上实施规范的叙述,归集如表2所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细表。
表2 实践性教学环节明细表
4 后记
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做一个实践教学体系的工作就能保证学生实力有提升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学院各部门需要有一定的协作来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第一在实验室建设方面需要有结合学院发展的现状和专业建设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建立相关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第二要积极推进建立更多的实习基地,方便专业实习的开展;第三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立,努力打造强有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第四学生考评体系需要改革,对于不同的实践环节可给予学生学分,或课程平时成绩计入课程总评成绩;第五必须加大各项经费的投入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正常运转。
作为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文章所建立的体系虽源于教学实践,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但本文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是因为笔者教学年限有限,对实践教学的理解有限;另一方面仅是结合本院情况及一些院校公开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研究,缺少对高校实际执行情况的调研。此外,营销本就源自市场经营,营销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有效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值得今后进行更多开拓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马开剑.杜威重建经验概念的课程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22-27.
[2] 张永英.陶行知与杜威教育思想及哲学认识论思想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07,(4):53-55.
[3] 李冉冉.杜威:教育理论的魅力与缺憾――当代的再评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5):56-62.
[4] 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3-75.
[5] 高雁鸣.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9):89-90.
[6] 朱志德,李先庆.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经济师,2008,(3):86-87.
[7] 教育部教高[2005]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
[8] 龚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思考――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54-57.
[9] 教育部教高厅〔2004〕21 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10] 苟婷婷.独立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65-67.
1市场营销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辽宁何氏医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成立之初,学校领导、授课教师通过大量的调查,在广泛听取教师、学生意见和收集查阅了国内外同类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较为科学和规范的课内实践环节。(见表1)课程类别包括: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博雅课。通过课内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使得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明显增强。以《现代推销与商务谈判》为例,学生在实践环节中,以小组的形式,针对不同的项目,充分锻炼了学生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充分掌握推销及谈判的基本环节及技能技巧,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这种自己所喜欢的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市场营销专业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课程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但一些综合性问题的解决,若只依靠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还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因此,市场营销专业课外实践教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市场营销模拟实习。在市场营销模拟软件提供的市场背景下制定和发展营销战略,实施营销决策。以分组的形式组织上机实验,在模拟环境中巩固专业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专业见习。在大一、大二、大三学年下学期分别安排80、80、160学时的专业见习时间,并以辽宁何氏集团教学基地为依托安排学生到相关岗位进行见习工作。见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专业指导教师指导相关工作。通过专业见习,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以致用,并发现自身不足,为以后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梦工厂”实习。辽宁何氏医学院以“梦工厂”校内创业园,为市场营销专业提供了真实的创业机会,目前学生参与并管理了校内水吧、印刷厂和快递公司的相关工作,学生不但能够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还能够获得客观的收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假期社会实践。提倡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校外企业、组织等,由教师根据目前营销发展所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拟定调查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或论文、心得体会等。新学期开学后,市场营销专业将组织有关教师进行认真评定并写出评语,对调查报告或论文质量较高者,给予表扬和鼓励。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由相应指导教师就选题方向,文献查阅作出指导,并监督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与文献(理论3~5本,文献15~20篇,其中包括英文文献3~5篇)并形成书面报告,教师综合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写作能力、资料分析能力。
3结语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众所周知,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比较强的专业,尤其是高职类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培养的毕业生在具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相当程度的专业技能,以保证专业学生在步入市场营销专业相关职位时迅速进入角色,担当重任。既然实践能力在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地位如此重要,那我们该如何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岗位中“能文能武”,是我们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工作者们亟需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专业理论课程实践、专业社会活动实践、专业综合顶岗实习、专业技能竞赛、专业论文以及课堂实践能力培养等教学环节的统称。
二、为什么要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一定网络数据显示:目前大多数高职类院校的校企合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学生经常深入以上企业一线岗位进行营销类工作实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战能力,但是不可否认其间还存在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1、实践教学目的、要求很难被完全领会,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是很大,大多数学生还是抱着以完成任务为主的态度。虽然授课教师会事先布置相关任务作为考核标准,但是任务的布置并不代表实践教学目的已经传达到位。
2、实践环节与教学环节尚未形成系统的体系,目前可以说还是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尚未达到相辅相成的状态。大部分专业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进行实践演练的时候并不明确前期的理论教学与后期的企业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清楚二者之间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化。
3、就本院市场营销专业而言,专业师资力量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大部分教师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直接进入教学岗位,他们本身企业实践经验几乎没有,在指导中仅凭想象或者是借鉴别人的实践经验,与教学预期效果肯定会存在明显差距。
4、专业实习学生很难接触到营销岗位的实质性工作。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商业秘密也日益受到重视与保护,大多数实习企业不愿意让学生接触其核心利益部门。结果专业学生实习的时候根本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性工作,对于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
三、怎样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
笔者曾在2009年构思书写了《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在文中提到了几种方式——课堂教学环节的改进、营销模拟软件操作、企业一线岗位短期实习、穿插于教学中的社会实践、积极参与专业技能竞赛等。经过了三年(2009年—2012年)的实际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验证,成果显著,经过与用人单位的及时沟通,绝大多数企业反馈我们的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工作状态。
1、课堂教学环节有效改进
引进PBL教学模式,以“先问题,后学习”为基本信条,旨在解决专业教学与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面临的真实情境和复杂问题相脱节的问题。主要是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阶段教学代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老五步”。PBL的最大贡献在于为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的脱节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积极引进营销模拟软件
对于市场上先进的营销模拟操作软件及时加以引进课堂,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与未来就业息息相关的办公软件,迅速与社会发展、企业需求接轨。
3、加强企业一线岗位短期实习
可以到与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企业实习基地、市场进行短期专业课程实习。这一阶段的设置目的是让专业学生及时的把课堂中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学到的专业技术在现实的工作岗位中加以运用,缩短理论与实际、学习与应用的差距,进而有效缩短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期。同时有利于学生在下一步专业理论学习与专业技能培训中重新认识自己,掌握专业学习的作用,在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有效调整和补充知识与技能结构。
4、合理设置教学中的专业社会实践
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专业社会实践贯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整个在校学习期间,比如市场调查适合于专业任何课程及学习阶段。主要由专业课教师组织,、指导并带领学生深入到社会、企业的相关市场营销部门,开展环境、经济等方面的调查,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调查报告,最后统一组织专业学生交流经验、讨论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措施。
5、积极组织并参与专业技能竞赛
(1)市场营销专业内部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技能竞赛,如推销比赛、策划比赛、广告创意比赛等,通过组织专业内部竞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以赛促学、以赛代练。
(2)专业学生可以参与省级比赛、国家级比赛以及企业组织的有奖竞赛等,例如每年一届的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娃哈哈企业营销策划大赛,促进专业学生与国内先进院校、企业一线优秀管理者与营销者的交流,提升专业能力。
6、完善毕业论文审核环节
高职类院校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但是作为市场营销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专业毕业论文可以全方位、立体式的锻炼学生的洞察力、探索力、创新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可以有效地对高职三年所学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效果加以检阅。毕业论文与毕业证、学生操行评定相挂钩,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关键词:网络平台 市场营销 高职教育 立体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迫切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市场营销人才。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职业能力等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体现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充分,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突出等方面。作为管理和营销等专业核心课程,当前“市场营销”课程在教学中注重于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很多学生不能满足企业营销的实际需求。
因此,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既能学好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和营销技能,又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运用中得到提高,便成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与改革,比如教材选择、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实践设计、教学手段创新等方面做大量工作。因此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内容丰富、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基于网络平台的“市场营销”课程立体化教学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营销”立体化高职课程建设原则
根据“市场营销”的学科特点和现代市场经济对营销人才的需求动向,立体化高职课程建设必须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营销人才为出发点,以营销学的基本构架和相关理论为基础,以职业能力训练为重点,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立体化设计,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实现学生在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自主构建。为实现上述目标,在课程建设中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突出高职特色,坚持以职业素质为中心
市场营销课程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首先,课程团队应通过与企业等的充分调研,确定市场急需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其次,在强调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要结合企业实例的应用与分析,从教材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实验和实训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二)激发学习热情,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始终坚持黄炎培先生所倡导的“手脑并用、双手万能”的职教理念,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师教学为主导,通过多元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和现场实践,从而培养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出众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
(三)坚持紧密联系当前时代特征与需求
市场营销高职课程要反映当前最新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教学内容和形式能够反映当前时代的任务与需求。因此, 市场营销教材编写中体现新方法、新规范、新理论,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融入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营销课程也要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将专业教材等教学资源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有机整合,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立体化。
二、“市场营销”高职课程立体化建设内容
根据课程特点和社会需求,“市场营销”高职课程立体化建设要从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等方面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教学内容立体化
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教材形式向立体化转变。市场营销课程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要符合时代需求,同时,将纸质主教材与以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多媒体资源组成的辅助资料相结合,利用网络化的教学平台,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从而让教师教学更加方便,让学生学习更加自主,从而满足多元化、个性化和实用化的教学需求。
1、主教材
主教材是学生上课的主要阅读材料。教材内容涵盖课程所有知识,通过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等表达课程的理念与思路。主教材可以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对应市场营销职业能力要求,通过由易到难的教学任务设计,在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同时,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通过邀请企业专家的共同参与,使得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着重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2、教学课件
与主教材配套的教学课件图、文、声并茂,充分利用当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将教材内容生动、立体与学生进行交互和展现,避免了枯燥的课堂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教案
教案反映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方案。在对教材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特别是针对重点、难点内容设置相应的解决方案。同时,根据教学实践和新的教学需求不断进行完善。
4、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库包括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素材(包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及案例);提供与本课程相关的论文、著作、网站等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例如相关论文参考资料和网站链接;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学生课外练习的习题库。
5、课业展示
在立体化教材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或按团队完成一定的“单元任务”,提交研究性学习报告,即根据要求完成一定的课业任务。课业一般都有明确的课业目标和任务,要完成这些课业,需要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方式,走出书本、走出校门,走进图书馆、走进企业,到实践中去收集资料,去实地观察调查。学生需要收集大量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有些课业则要求学生团队协作,形成合力,一起完成课业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式立体化
教学方式由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方式转变为老师、学生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开放型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获得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同时技能、个人素质和品德能够获得全方位发展。
1、立体化课堂
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立体化教学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讲授、讨论、案例分析、上机操作、课外调研考察等方式,充分将理论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如网络博客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问题探究教学法、图片实物资料展示教学法、游戏互动教学法等相结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专业视野等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立体化实践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立体化实践体现在课内教学活动中充分结合如案例教学、课程实训、课程设计等手段,同时,课外实践中利用市场观摩、创业训练、企业实习、营销兼职等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理论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积经验。
3、评价模式立体化
为了充分促进学生的学习,考核手段要实现多元化和立体化。考核内容要更加广泛,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中增加更加灵活的内容,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考核方式更加多样,开卷、闭卷、小论文、课堂讨论和参加实践表现等多种方式结合,通过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相结合,适当加大平时考核比重等方法,全面、准确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学习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市场营销”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建设
好的教学内容离不开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来展现。利用网络支撑平台,将教材、案例等教学资源实现立体化、实时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网络支撑平台以网站形式,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的典型架构,包含教学内容。通过网络进行讲授和从事相关的教学活动的教师辅助教学,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合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市场营销”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的构建需要注意:
(1)教学目标要避免复杂、长期,通过设置简单、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
(2)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动画、案例等呈现,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通过紧扣“网络营销”大赛,操作内容实践性强,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训项目,使得学生能够通过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实践能力。
(4)设计具有及时反馈的测试和激励功能。教师可通过微博、Email、QQ聊天工具等方式参与学生的讨论。同时,通过良好的反馈和评价来维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课程立体化建设需求,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教学内容模块:教学内容由教材内容、课件、教案、参考文献等组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自由选择,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2)资源库模块:资源库包含实验数据、教学软件、案例及相关网络资源链接等学习资源。便于学生便捷获取。通过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可以开阔视野,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3)题库与实验管理模块:学生通过单元内容测试或章节内容测试,便于随时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和考查学习效果。
(4)学习论坛模块:利用在虚拟环境下的讨论或答疑过程,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提供自由讨论、答疑的网络工具。
(5)帮助模块。该模块给出了立体化网络支撑平台各部分的详细操作步骤和方法,便于学生使用本系统。
三、结束语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市场营销”立体化课程通过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和多层次实践环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补充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做”为一体的真正效果,为高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借鉴,具有推广示范价值。
参考文献:
[1]邢丽.立体化教学资源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11
[2]李怡芳.以立体化教学模式,系统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J],市场营销导刊,2008/06
[3]周玉泉.对高职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
[4]崔苏卫.《市场营销学》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06
[5]李天芳,郑宽明,郭亚锋.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市场营销课程的应用与创新[J],企业家天地,2010/06
[6]宋彧,韩凤晶,金代志.高校市场营销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7]刘剑.构建应用型市场营销本科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消费导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