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中考理综知识点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16 02:12: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考理综知识点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考理综知识点总结

篇(1)

九(1)班杨硕(中考综文成绩110分)他这样写道:

①以课本为基础,按照闭卷考试的要求,将课本内容,循序渐进地掌握下来,作为以后做题的“资本”。只有这样,才能针对不同的问题把自己的“资本”组合成不同的答案。

②不断地有头脑的做题,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问。这三“不断”使自己的历史水平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③最后关于复习日记,在假期乃至平常几乎不怎么看政治、历史,有了复习日记后,就能扭转这一局面。因为这个作业只有认真完成,如果不认真完成,很容易看出来。因此,这会很有效。

九(2)班杨梅(中考综文成绩113分)她这样写道:

①在第一轮的复习之中,自己抽时间看一遍书是极为有效的一种方法,能提高熟练程度和听讲效率,但有较大一部分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因此,课上给一段时间自己学习还是有必要的。

②看完书之后,一定的习题是必须的。既是对知识的进一步记忆,又是更深层次的挖掘。

③对于“复习笔记”这一别出心裁的想法,我是极为赞同的。对于我来说,它是半本复习资料,能够更好地辅助学习。

九(3)班孙一(中考综文成绩114分)她这样写道:

①将课本从头到尾看一遍,做到熟悉课本。在每一课的黑标题前面加上“为什么”三个字,然后自己寻找答案。如果不会,应该去问老师,直至弄懂。

②将发现的问题归纳总结,记在笔记本上,看是否存在知识上的问题,如果问题类似或存在出入,要借助老师的力量解决。如果不问,那将成为最大的绊脚石。

九(3班)姚香(中考综文成绩108分)他这样写道:

①弄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就不至于把历史事件的前后顺序颠倒。

②列表法可使知识点一清二楚。比如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比较法。抓住二者之间的本质上的相同或不同点更深入细致地掌握知识。

④与题紧密结合,在大量做题的同时,把课本知识拓宽。不时地抽出几道题考考自己,学会知识灵活运用。

对于学好综文必备的能力也有学生进行了专门的总结

九(4)班的张玉茹(中考综文109分)这样写道:

①理解及深入思考的能力。对于这一点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报纸上的选择题。有许多题考的都是书本上的内容,但问题却是你必须经过一番深入地思考与分析。可以说每题都不是白给的,这里面也要有理论和思想。这就要求你要学会分析,深层次的分析。

②横向、纵向查找能力。比如问1861年世界上有哪些大事?需要把每件事的时间记熟并能灵活运用。

③应变能力。毕竟中考的题不是平时做过的,所以对于出现的新题要善于分析,敢于联想和发散,随变就变。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才能多变自如。

篇(2)

一、书本

书本是我们平时进行教学的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法宝。在高三复习备考的初期,即一轮复习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要对书本知识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教材的每一个边边脚脚都要顾及到,绝不放过任何一个不清不楚的知识点;高三复习的中期也就是二、三轮复习时,我们要对书本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复习后期也就是自主复习阶段我们还要回归教材。高考复习必须以(书)本为本,书本始终应该是我们高考复习的法宝。

二、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我们必须明确考试大纲有哪些部分组成。

1.高考的能力要求。现在的高考是以知识为载体来考查能力的,所以明确高考对各学科的能力要求并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如考试大纲对政治学科的能力要求是:要能够根据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出自己检索和选用“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研读考试大纲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可以发现,高考地理重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包括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应用,对地理规律的总结,对地理事物的概括分析等。除此之外,还重点考查考生的临场发挥能力以及对新事物举一反三的能力。考试大纲对历史学科的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即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考试范围。近几年考试范围虽相对稳定,但每一年的时事背景会有所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也有不同,所以对时政内容的复习应该注意与时俱进。

3.试题的类型。对于考试大纲给出的典型例题,一定要认真研究,以从中发现一些应试的规律和技巧。如客观题要坚持依干求肢的原则;而主观题要做到“六要”(题意要紧扣、角度要齐全、重点要突出、条理要清楚、语言要规范、术语要准确)和“三落实”(材料落实、设问落实、知识落实)。

三、主干知识图表

《教师教学用书》在每一章节都给我们准备了知识体系表,实际上就是按照教材的科目―知识板块―课题―节题―框题―问题―具体的知识内容这一顺序编成的平面知识网,甚至有的章节将材料拼接起来形成一张大的挂图。这些图表对于学生形象地记忆学科知识都是很管用的,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适时利用。

四、主要原理

考试大纲的说明材料,都有对各学科主要原理的归纳和梳理。一般都包括核心知识的内容、历年高考中考查的情况、对新课程高考中该知识点考查的预测,这些内容是学生准确高效理解和记忆考点的捷径。例如,关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就可以整理如下:①原理:一方面,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并利用规律。②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核心提示:本知识点是与认识论、辩证法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交叉的;本知识点主要用于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五、社会热点

文科综合高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与社会现实联系的密切性,所以文科综合复习备考必须找一本权威比较高、对时政热点的学科分析比较到位的辅导材料。通过了解书中对一些典型热点的分析,能帮助我们按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来重新整合知识,形成内化的知识体系。

六、历年高考真题

历年的高考真题都是由高考命题专家命制的,材料典型、答案规范,所以它是训练应试能力和技巧的法宝。历年高考真题在各种权威期刊上都会有点评,我们对其要多加关注,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这样可少走弯路、少受损失。在高考来临之前的仿真训练中,我们还可以重组高考真题来让学生感受高考,减少学生的紧张心理,稳定学生的情绪。

七、精选的单科和文综模拟试题

篇(3)

关键词:新课标I卷;物理计算题;特点;趋势;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2-0004-3

广东高考自主命题已经11年,形成了广东卷的风格。明年广东高考使用全国卷,很多高三教师对全国卷比较陌生,感到不知所措。笔者认真分析了近三年广东卷和新课标I卷理综物理计算题,得出了一些看法,写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对广东高三物理教师备考,提供绵薄之力。

1 物理题概述

广东理综卷,物理、化学、生物分数相同,都是100分。理综最后三个题为物理题,总计54分。学生做到最后三个题时,已经用时近2个小时。此时学生头脑累,反应慢,心情急,常会出现审题不清,计算不准。因此,物理考试分数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物理水平,物理科目被学生无情抛弃。在新课标I卷中,物理分值提高,位置居中(如表1),使物理学科得到了强化,发挥了物理学科在高考选拔人才中应有的作用。

1)地位突出。物理在理综中分数最高,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物理在理综中位置最佳,必做题中,物理前面是化学和生物的单选题,后面是化学和生物的填空题,选做题中,物理位置排在第一。这样安排,有利于学生完成物理试题,提高学生对物理的重视程度。

2)责任重大。只有物理有多选题和计算题。多选题考查学生严密、全面的思维能力,计算题需要展示思维过程,要求逻辑严密,格式规范,肩负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重大责任。

2 计算题的特点

通过对近三年新课标I卷理综物理计算题总结(如表2)归纳出如下特点。

1)必做题的特点

①一中一高。第24题中难,第25题高难。第24题,难度系数为0.4左右,字数少,180字左右;过程少,3过程左右;问答少,1问1答。第25题,难度系数为0.2左右,字数多,230个字左右;过程多,5过程左右;问答多,2问以上。

②模型组合。力学计算题,包括匀速直线运动模型、匀加速直线运动模型、匀减速直线运动模型组合,主要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解题,较少使用功能关系,不需使用动量守恒定律。而广东理综物理,力学主要考直线运动模型、平抛运动模型、圆周运动模型组合,一定需要用到功能关系、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电学计算题,包括电场模型、磁场模型、电磁感应模型、闭合电路模型组合。

③交叉考查。力学计算题考查数学,如三角几何关系,线段长度关系,函数图像关系。电学计算题考查力学,如受力平衡,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④设问关联。第25题,第1问的结果关联下一问,即下一问需要用到第1问的结果,或者第1问对下一问有提示作用,若第1问错了,很大程度将导致后面计算都错或根本无法继续。

2)选做题的特点

①难度中等。难度系数为0.4以上,150字左右。

②模型稳定。三年都是考查碰撞,都需要用到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 计算题比较

广东自主命题多年,物理教师选题和讲题都按照广东卷的风格进行。现在使用新课标I卷,就需要对广东卷与新课标I卷物理部分进行比较,了解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有利于物理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I卷的风格,提高复习效率。

1)相同点

①考点交替。广东卷和新课标I卷,电学计算题都是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交替考查。

②难度递增。广东卷,第35题比第36题容易,第36题第1问、第2问、第3问难度不断增加。新课标I卷,第24题比第25题容易,第25题第2问比第1问难很多。

③设问关联。广东卷和新课标I卷,后一问需要用到前一问的数据,前一问对后一问有提示或降低难度的功能。

2)不同点

①位置不同。广东卷物理计算题安排在理综试卷的后面,新课标I卷物理计算题安排在理综试卷的前面。

②分值不同。广东卷物理计算题总分为36分,第35题和第36题各18分,新课标I卷物理计算题总分为42分,其中必做题第24题为12分,第25题为20分,选做题10分。

③考点不同。广东卷力学计算题必考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新课标I卷力学计算题不考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安排在选做题中考查。

④难点不同。广东卷,设置难点在情况讨论与数学函数,新课标I卷设置难点在过程多变与情景新颖。

4 计算题命题趋势

1)必做题命题趋势

①两极扩展。第24题难度变小,难度系数从2013年的0.33到2014年的0.51,研究对象从3个变为2个再变为1个。第25题难度变大,难度系数从2013年的0.25到2014年的0.14,从1个过程涉及2个物体,变为1个物体2个过程,再变为2个物体5个过程。第25题,问答变多,第1问较易,由已知直接可得,但第2、3问复杂增加,陷阱增多,难度变大。

②稳中带变。力学考查知识点稳定,都是直线运动,但呈现形式发生变化,2013年是两个物体相互垂直做直线运动,2014年是两物体同向做直线运动,2015年是两个物体先同向运动,接下来一个物体反向运动,另一个物体原向运动,最后两个物体同方向运动。电学计算题考点轮换,2013年考电磁感应,2014年考电场,2015年考磁场,2013年以前连续5年考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2016年高考,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或许会卷土重来。

2)选做题趋势

①需要讨论。2015年出现需要讨论,估计还会坚持。

②交替变化。研究对象的接触面分别为粗糙、真空、光滑,研究对象的运动方向分别为水平、竖直,倾斜运动方向还没有考。

5 计算题备课建议

1)研究试卷

试卷体现课标要求,反映命题思路,每个教师要随身带近三年的课标I卷理综,空闲浏览它,相聚讨论它,出题对照它。做到手中有试卷,心中有题目,选题有参照。

2)定位学生

了解学生的层次,根据层次,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例题和习题,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有效教学。很多教师随意拔高学生层次,增加题目难度,这样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浪费学生的时间,降低学习效率。

3)认真选题

2013年以来,使用新课标I卷的省份有2湖2河3西,即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平时选题,尽量选择这些省份的市级模拟题,名校练习题,这样可以增强题目的仿真性,有效性。

4)如何审题

要求学生边看题目,边把已知标在图上;边看题目,边把中文转化为物理条件;边看题目,边找出隐含条件。这样能有效降低审题不清,书写不准,条件不足的情况。

5)落实训练

计算题涉及知识点多,过程复杂,不是一两天就能提高的,需要每天训练,才会熟能生巧。采用一日一练,每日三题,一力一电一选,一中一难一中,培养审题习惯,要求格式规范,及时批改校对。建议交换批改,促进批改落实,如B教师改A教师的班,C教师改B教师的班,A教师改C教师的班,改完之后交流批改情况。

6)只选选修3-5

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选修3-3和选修3-5为必考内容,广东教师对选修3-5非常熟悉。在新课标I卷理综物理三个选做题中,选修3-5的高考题目难度最低,选修3-3难度最高,如表3。所以,首次使用新课标I卷的广东省,建议高三物理教师只讲选修3-5,不讲选修3-3和选修3-4,发给学生的练习只出现选修3-5的题目,这样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

广东高考使用新课标I卷,对广东物理教师是挑战也是机遇,“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好教师应该主动去研究新课标I卷理综物理的考查趋势。在研究中提升教学能力,在研究中提高教学效率。“路漫漫其修远兮”,研究高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大家“且教且探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中物理;作图;学习习惯;总结归纳

在经历了中考的洗礼之后,莘莘学子步入理想高中的大门,殊不知迎来的是更严峻的挑战,人生就是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是学生对自己现阶段的人生规划,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圆梦。高中就是一个跳板,帮助怀揣着梦想的学生飞向至高点,高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更是学生圆梦的起点,作为帮助学生圆梦的人之一,我准备好了!

一、高中物理

作为高考的“主人”之一,它也在等待着追梦人带上它一起飞翔。高中物理,远比初中物理要复杂得多,初中部分的物理学习,只需要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基本公式能记住就可以考出优秀的成绩;高中物理的情况并不是这样,高中的知识点更加全面,内容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备课,课堂上必须做出详细的做题方法,课后再对题目进行总结。因此我们的压力并不小于学生,只有我们在课前做出充足的准备,在课堂上一字不差的讲出来,学生才能理解出题人的意图,明白所要考查的知识点。

物理不同于英语只需背过单词就掌握地差不多了,更多的是思维的跳跃,可谓防不胜防,一个题可能会有很多坑在等着你往里面跳,像左手定则、右手定则,这都是需要学生牢记的知识,并且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不能混淆定义。库仑力、洛仑兹力、向心力都应记住常量还有公式中各个字母的含义,不能乱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代换。

高中物理作为高考的组成成分之一,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同时在理综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要想做好理综,物理就不能轻易忽视,从高一的直线运动开始就打好基础,各个阶段都不放松、不懈怠,我们要关注的是最终的成绩。

二、作图

物理就是需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这样方便做题。首先读题大体明白所涉及的方面,采用作图的方法简化做题手段,如匀加速直线运动,画一条直线代表运动轨迹,在直线旁边标注出初速度、加速度等已知条件,并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筛选出适合条件的来求未知量,这是一种不错的做题方法,还简化了做题时间。

像天体运动这样难做的题目更要借助作图来简化题目内容,开始阶段学生可能还不太明白天体运动的具体过程以及适合什么样的公式,像这样的题目就要多花时间来解释清楚。作图是一个熟悉题目内容的过程,部分题目画出图就可以知道答案,这里是说明作图的重要性。像等压、等体积变化的题目一定要列出式子,画出图才能大体把握题目内容。带电小球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偏转时清楚偏转方向,左手定则、右手定则的概念切勿混淆。

自己动手画图是对题目本身的一种认识,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正确把握题意、理清思路、找到突破口,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方法。理科的题目都可以类似的采用这种方法,数学更是离不开作图,化学的方程式要想清楚化合价的正确变化也需要在纸上提前标注。

三、正确的学习习惯

成功没有捷径可以走,能成大事者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和规划,学习也并不例外。我曾经在班级里做过调查,那些在上课之前预习的同学能比其他同学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预习不是浪费时间,它是一个熟悉知识的过程,上课之前仔细预习后可以清楚地知道哪里没有掌握,上课要着重听哪里,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度才能达到100%。提前预习的同学可能会在老师讲解知识时,集中注意力听自己不明白的知识点,而没有提前预习的学生像是无头苍蝇一样漫无目的地听着,差别就在这里,这讲的是提前预习的重要性。

再说课堂上,如果学生的精力不能达到100%,作为老师就应该在学生走神的时候及时作出提醒或者讲个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叫他周围的人起来回答问题,这都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做法。高中学生不像是小学生那样好奇心强烈,他们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其他一切问题都不是难题,针对高中学生就是要严格强调高考的重要性和形势的严峻性,心里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在课下,关键是梳理本节课重点知识并建立知识体系,做好课后作业,重要的是定期回顾所学知识,对于易错点经常拿出来分析,总结和回顾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缺少这一环节,在努力也是徒劳无获。练习的时候,会做的和不会做的作出标记,有疑问的作出另外一种标记,在下一次看的时候之前会做的就不用再看了,有疑问的分析清楚之后多次翻阅。如果所有的学生都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没有人会学不好。

四、总结归纳

做演讲、写作文最后都需要一个总结,更何况位于这二者之前的学习呢?高考要的是成绩,在不触犯高考规则的前提下,你可以利用任何方式来获得成绩,成绩优秀的学生总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对于不同的人,同一种方法并不适用。就像坐在同一间教室,同样的课本,同样的老师,有的学生可以考上清华,有的却在高考中失利,这是为什么呢?智力并不会差多少,关键是学习方法的差别。

篇(5)

    一、准确定位考试的性质,把握命题功能和原则

    1.准确定位考试的性质

    命题首先要确定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是水平考试还是选拔考试?是诊断性测试还是形成性测试?水平考试(如毕业考试)重基础,难度较低;选拔考试(如中考和高考)重能力,难度适当同时试题有很高的区分度。诊断性考试(如入学考试)注重各知识点的考查;形成性考试(如单元检测、期中和期末考试)注重综合知识运用等。只有明确考试的性质,才能合理地确定试卷难度和区分度,才能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命题的关键就在于科学合理地控制上述指标,使各个指标达到最优区间之内。

    2.明确理解考试功能

    命题是一项责任性十分强的工作,考试题有三大功能。①诊断与反馈功能:可以检测学生知识、能力的掌握程度,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息。②导向与激励功能:即人们都说考试是一根“指挥棒”,考试的要求指向哪里,教师和学生就会朝哪里努力。所以要避免“繁、偏、怪”试题。③评定与选拔功能:可以评估、鉴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是否达到规定的水平和标准,同时考试也是大众公认较为公平、公正的选拔重要方式。

    3.准确把握命题原则

    为实现命题目标,命题必须准确把握命题原则。①科学性。试题必须保证内容的正确性,不能出现知识性的错误。②全面性。试题要全面反映测试要求,既要有较好的覆盖面,又要突出重点。知识点分布、难点分布要统筹兼顾。③明确性。试题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易懂、无歧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④独立性。试题之间必须彼此独立,不可相互牵连或提示,考查内容不能重复再现等。⑤适当性。试题命制应充分考虑学生实际以及学科教学实际,题量、难度要适当。

    二、运用双向细目表,精心构制命题计划

    1.试卷结构的初步确定

    试卷结构包括试题题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整卷阅读量、整卷难度系数、整卷知识覆盖率、考试信度、考试效度等宏观指标。

    难度P=平均分/满分值。难度P实际上表示的是容易度,与试题的实际困难程度正好相反。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难度的设定是为了筛选试题。试题的难度不但对题目的区分度有影响,而且对试卷的信度和效度也有较大的影响。试题难度大多控制在0.3~0.8之间,0.7以上为容易题,0.3~0.7中档题,0.3以下为难题。整卷难度大多控制在0.5~0.7之间。当考试用于选拔时,整卷难度值应接近录取率为好。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可以使用下面的一种方法计算区分度:先将分数排序,=27%高分组的难度,=27%低分组的难度,区分度D=(27%高分组的平均分-27%低分组的平均分)/满分值。区分度一般控制在0.2~0.5之间。值越大区分度越好但要做到这一点较难。试题的区分度在0.4以上表明此题的区分度很好,0.2~0.39表明此题的区分度较好,低于0.2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太好,需修改,0.19以下表明此题的区分度不好,应淘汰。但有些试题的区分度低一些也是容许的,水平考试对区分度要求不是很高。

    试卷的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影响试卷信度的因素:(1)试题的难度。过难或过易的试题都会降低试卷的信度。(2)题目的数量。试卷题目数量越多,信度越高。可尽量把大题化小,增加题目数量,以提高信度。(3)题目用语的准确性。

    题目用语不标准、不准确也会降低试卷的信度。试卷的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与预定要达到的考试目标相符合的程度。

    与以往相比,当前对试卷知识覆盖率要求降低,特别像理综等学科考试,因题量减少,强调对主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2.制订试卷编制计划——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考查目标、[LUNWEN.1KEJIAN.COM ]内容、难度、题型和认知水平目标等要素间的关联表,是科学规范命制试题的基础和保证。双向细目表有简有繁,一般是两个维度。纵向是考查知识模块或知识点;横向是要求各知识模块或知识点的学习水平、题型和分值等。如表1。

    利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可以较为方便地控制每个试题的难度及整卷的试题难度,可以有效克服教师命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避免出现知识点重复考查或考查遗漏的现象,避免出现试卷难度太大或太小,避免题型设置的不合理现象等。

    初步完成双向细目表的设计后,就可以依据双向细目表的内容,知识点覆盖、赋分,难度等指标进行组题。当然,在试卷命制过程中,双向细目表的有关内容还可以依据需要进行适当微调。

    三、掌握试题改编方法,通过磨题提高试题品质

    试题改编是对原有试题进行改造,使之从形式上、考查功能上或发生改变而成为新题。试题大部分应该是改编的,所以掌握改编试题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常见的改编方法有:

    1.设置新情景材料

    设置新的问题情境和提问角度。一道常规的试题,当把它放置在一个新的问题情境中时,由于知识载体发生了改变,这道题就变为了一道新题。

    如: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此题将通常的化学概念间的从属关系设置在数学集合的新情景下,成为一道有创意价值的改编题。

    2.转换试题题型

    按试题评分方式将试题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可以避免阅卷人主观因素的干扰,题型有选择题和判断题等。而主观题则易受到评卷人的主观影响,大多数的填空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属主观题。少数填空题、分析说明题和实验探究题也存在客观部分。江西省中考化学首创选择填空题型,包含客观和主观两个部分。转换题型是指利用原有题型中的背景材料进行创新改造,将主、客观题加以转换,使其更符合考试需要。

    原题:(2007年江西中考题)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请问:

    (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__g,水的质量是__g.

    (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__g.

    改编题:(2009年扬州)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设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可调节游码

    B.在左右托盘上垫上滤纸,称取12.0g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取的12.0g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选用100mL量筒量取88.0mL的水

    原题只是单一的溶液配制的简单计算,改编后融入了配制过程中的实验基本操作,扩大了试题的考查功能。

    3.通过对问题的不同角度的设问,改变试题立意

    原题:(教材中习题)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取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pH的仪器)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其数据如下:

    (1)所降雨水是否为酸雨,在测定的期间内,雨水的酸性是增强还是减弱了?

篇(6)

关键词:高考生物;失分点;总结;分析

一、全国理综卷生物的定位

2016年高考理综生物试题与往年相比,在命题风格、题型结构、呈现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没有偏题、怪题,陌生中考查熟悉。命题紧扣生物课程标准、考试说明,试题难度超过去年,区分度高,能充分体现高考的选拔性功能。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全国卷理综生物6道题,共计36分。必考题生物4道题,共计39分。选考题分值为15分。加强答题技巧训练,提高其得分率很有必要。

二、学生考试答题存在的失分点

1.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不在规定区域答题

部分同学将其他科目答案写在生物答题区域,卷面不整洁,影响改卷老师的判断。部分学生不能明确各小题的位置,不在规定位置作答。字迹不清晰,字距不适当,太挤、太满。造成扫描图像不清晰。

2.答题卷留有空白

高考是每分必争的,尽量熟悉理综试卷的特点:生物题容易得分,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保证生物题有时间做。

3.选做题没画线,标号混乱

选做题与其他题目不同,作答区为一空白区域,这为学生作答题目制造了困难,本题有4个小题,左边为标准答案,部分同学不按要求写清每问的小题号(如右图),不画线甚至不写题号,导致失分,这说明平时应训练学生做选做题要涂题号信息点,要明确题号表示,不能改变题号。最好提醒学生画线,这样可以避免中间有空不答时导致答案出现错位的现象。

4.不按题目要求答题

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②的膜上 (填“可”或“不可”)测得电位变化,原因是 。

题目中要求填“可”或“不可”,但在答题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写“不能”“不可以”等。

5.核心概念不清晰,混淆作答

是神经末梢膨大形成的 (填结构名称)

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时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参与调节上述过程的神经中枢位于 和 。

在答题中发现许多学生不能区分“突触小体”和“突触小泡”以及“脊髓”和“骨髓”等核心概念。

6.审题不清

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TP。回答下列问题:

胰岛素从胰岛B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内的运输方式是 。

当学生读完题干开始做题的时候,已经很快忘记题干上面的信息了,所以填写第2空的答案时,通常会想当然地按照已有的经验填写“主动运输”,这就上当了。

三、思考与对策

1.掌握审题技巧

(1)边读题边把题干中的信息画出来,如前面2.6提到的内容,读题的过程中,就要边读边把题干中的关键词“载体”“不消耗ATP”画出来,提醒自己注意。

(2)边读题边用草稿纸来演算。特别是遗传题,如:一对毛色正常鼠,产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异常。分析认为,鼠毛色出现异常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基因突变的直接结果(控制毛色的基因显隐性未知,突变只涉及一个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二是隐性基因携带者之间的结果(只涉及亲本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假定这只雄鼠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为探究该鼠毛色异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异常的雄鼠分别与其同一窝的多只雌鼠,得到多窝子代。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

2.规范答题技巧

(1)重视学科语言规范。

记忆是生物拿高分的基础,要翻书、背书,熟记教材里面的原字原句,反对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但完全不记不背是不可能学好生物的。在复习过程中可以把教材上面的原句原话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写、记忆;将教材里面重要知识点归纳出来,尤其是关键词语;列出教材上的简图、反应式,默写、画图;阅读每章节的前言、小结以及课后拓展题等。

(2)注重卷面清洁,书写工整、清楚、规范,指定位置作答,书写工整、清楚、规范。

(3)教学要提早开始和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以及答题技巧的培养。

今年高考全国卷考查学生使用生物学语言表达观点的简答题明显增多。这些题目具有答案长、分值高的特点。不要幻想写短短的几个字就能拿全这几分,就算诌也要诌出2~3个长句来,标准答案往往是2~3个较长的句子。在答题过程中尽量用题干语言,尽量用教材语言(生物名词和术语),切记不用口头语言,平时训练中有意加强该类题目的比例。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考;化学;实验;复习对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培养操作、观察、分析等多项功能。下面介绍几种高中化学实验的复习对策。

一、归纳、整理化学实验知识,使零散的实验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能够达到线索清晰、熟而不漏、灵活运用的效果,这是化学实验复习的首要任务。诸如“物质的保存”“实验基本操作若干”“定量实验原理、步骤和误差分析”“重要的有机实验”等实验知识在总结中掌握规律,学透、学细,抓住关键知识点,以点带面,互相联系,点面结网,全面复习。

二、认真回顾平时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的情境,翻阅实验报告,了解具体实验的原理、操作、试剂、现象、要求和经验教训,在每个实验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必要时到实验室重新实验。

高考试题的设计,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和实验技能,设计实验方案。题目具有“实验意境”,只有亲自动手做过实验并认真观察分析的考生才能正确解答。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理综第28题,实验制备溴苯就是课本知识的延伸和迁移,只有深刻理解溴苯的性质才可解题。

三、分析近年来高考化学题型、考查的内容和考查形式,明确高考对实验内容考查的趋势、要求和重点,做到复习目标明确,复习思路对路。特别要对近年来的实验考查“热点”和“空白点”做出系统分析,对下一年考试进行科学的预测。

四、加强各种实验题型的训练。通过审、析题和解题思路、解题策略的研究,掌握不同类型实验题目的特点和解题规律方法,以求熟能生巧、巧能应变的练习效果。

例如,实验方案设计题,是竞赛和高考试题中考查能力的重要题型。题型的特点是:试题提供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仪器,要求设计一个科学合理、步骤完整的实验方案,来完成其实验任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有:

1.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方案要进行优化选择,确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该方案应具备方法简单便于操作,限于提供的原料和设备,现象明显易于观察,反应容易控制,实验效果好。确定实验方案前要设计达到实验目的的多种途径,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

设计方案时,为达到思路清晰便于比较优化,可在草稿纸上以线索的形式勾画出主要步骤和环节,待方案确定后再在主干上“添枝加叶”,完善整个过程。

2.对仪器、药品进行选择,按照仪器组装的方法进行连接,必要时还需画出规范正确的装置图。

3.表述实验步骤时要语言简洁、层次分明、全面准确。尤其要注意使用规范的化学用语,比如取试剂时是“足量”“适量”“少量”还是“过量”一定要分清;溶液的“浓、稀”要分清;叙述的“前后”要分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