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1 13:22: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信息化教学设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信息化教学设计

篇(1)

信息化教学设计主要基于建构主义理念,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应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和建构性,激励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探究、实践、思考、综合运用、问题解决等高级思维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其应用目标是帮助全体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强调以学为中心的,促进学生创新和综合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这种典型模式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所产生的结果不仅仅是简单的教案或课件,而且是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在高职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中,多指一个项目或项目某一模块的教学计划。针对高职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教学目标指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二)教学任务或问题指为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学习任务或要解决的问题,这些任务或问题设置在与实际经验相似的学习情境中,来还原知识的背景,恢复其生动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去“同化”或“顺应”所学习到的新知识。(三)教学资源指教师课前准备的教学素材、网络资源、软件工具、参考书目、电子讲稿等。(四)实施方案指教学内容的安排、时间安排、学生分组、理论与实践的时间分配等。(五)电子学生作品范例指提供给学生参考用的电子作品,可以从各种电子信息源中选取或由教师自行制作。(六)形成性评价指标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评价,以便改进现有的教学设计。评价的指标要符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有具体标准,可操作性强。

二、高职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

近年来,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其增长速度也是任何预测家所未曾预料到的。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涉及资讯、娱乐、电子商务、通信、教育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由此带来的移动互联的人才需求也是巨大的。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移动应用开发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掌握Java语言、熟悉Android手机图形界面和各类控件编程、Android框架;掌握Android手机应用开发、掌握Android手机游戏编程、能够胜任当前企业极其短缺的Android移动开发类的相关岗位。要达到这一目标,学生需要在实践中提升技能,而且还要培养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能力,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则更容易实现上述目标。根据移动应用开发课程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信息化教学宜采用以下三种模式。(一)基于项目的引导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项目要实现的功能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围绕项目展开学习,并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已有知识和自身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最终以项目的完成结果检验学习效果。(二)基于网络的探究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模式一般指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寻求解答。同时,教师提供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资源供学生查阅。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供帮助。这种方式适用于问题并不复杂,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手段能找到解决办法的情况。这一模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三)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是指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通过学习者和小组其他成员协同互助的方式,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开展的学习活动。这种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很有帮助。

三、“Android应用编程”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Android应用编程”是移动应用开发方向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解Android视图层的各种控件、控制层的各种机制以及Android应用软件的开发,主要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根据项目要求完成Android应用软件的开发。如图1所示为该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组成部分。以“短信拦截APP”为例,“短信拦截APP”是“Android应用编程”课程讲解过程中的一个项目,它是一款帮助用户拦截黑名单所发送短信的应用软件,即当用户设定的黑名单电话号码发送短信时,该APP会将短信拦截下来,不在通知栏中进行提示,而由用户输入密码后才能看见短信。这款APP主要由“密码设置”、“用户登录”、“找回密码”、“添加黑名单”、“短信拦截”、“查看短信”、“短信维护”等七大功能模块构成。教师将这个项目的每个功能模块都按照信息化思想进行教学设计,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将教师作为项目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利用信息化的多种技术,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索、学习;学生合作完成任务,在此过程中主动解决问题,进行知识的构建。

四、总结和反思

篇(2)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基于传统教学方式发展而来的,能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主要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协作,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农村小学信息化教学设计现状

1.设备欠缺

由于资金短缺,在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方面,农村地区学校只有几间多媒体教室,教师多在上公开课的时候才使用多媒体教室。另外,与城市学校教师每人配备一台电脑不同,农村地区学校是几位教师共同使用一台电脑进行备课,严重影响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

2.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解片面

由于缺乏相关培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认识较为片面,严重制约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发展,这一点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尤为明显。在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唯恐完不成教学目标,把整个教学活动变成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注重教师单方面的讲授,而忽视学生的互动学习。同时,部分教师为了体现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先进性,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忽略了发挥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导作用,不利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质量不高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掌握程度较差,导致其对教学设备和软件工具操作情况不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质量。此外,有些教师过度看重对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学设计中虽各环节掌握良好,但与学生互动时才发现设计与实际脱节。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育投入不均衡

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资金投入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资金投入水平差异较大,即使是同一地区,对城市学校的资金投入也远远高于农村地区,进而影响到农村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建设,最终也会导致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差异,影响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进度,影响信息化教学的正常开展。

2.学校软件建设带后

学校通常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不够。再加上农村地区学校后期的维护更新跟不上,导致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教师找不到合适的资源进行教学设计,进而影响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实施。

3.教师能力不足,传统教学观念难以彻底改变

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旧注重自己的地位,“以学为中心”得不到体现,整个课堂变成教师操作设备进行多媒体演示、学生听课的“填鸭式”教学。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短期内较难实现。同时,由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欠缺,加上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自主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较少。

三、解决对策

1.合理分配教育资金,加大软件资源建设力度

基础设施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条件,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学校的资金投入比例,拉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距离,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此外,应合理利用教学专项资金,改变重硬轻软的投资模式,辅以强有力的技术平台和专业人才支撑。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学校或有关部门还应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并按学科、教学内容分类,方便广大教师查找。

2.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习惯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要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就要让教师了解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难以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绩将不再是衡量学生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此外,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也已成为评价一个教师综合能力的标准,因此,教师应该从观念上重视信息化教学设计,利用现代科技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3.制订和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奖励制度

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应该制订奖励制度,对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成效显著的学校给予一定奖励。学校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实施信息化教学设计效果较好的教师给予奖励。此外,积极鼓励教师把日常教学过程中制作或是搜集的相关教学资源上传平台,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库,最大范围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4.均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

要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根据教师信息技术水平高低、年级或科目分别进行不同的培训。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培训内容,使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水平得到均衡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则强化培训力度,为各级部门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当然,教师培训的内容不可能包括所有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还应该注重自学,不断学习以弥补自身存在的理论知识缺陷。

参考文献:

[1]彭立.有效教学――信息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篇(3)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将于教学过程中,借助网络,对提出的课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做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对比学习,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探究课题的引导下自主的进行探究,在组织《外科休克》一节的教学时,利用学校局域网教室以及因特网资源组织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教材、教学对象分析和教学目标,采取以下的教学流程:情景导入自主探究交流评价教师小结反馈评价总结提高。通过语言讲授和学生操作计算机,以讨论法、讲授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将教学中要利用的网上信息,图片、视频通过超级链接的形式与PPT中有关文字内容相连。在多媒体教室使用教学系统组织教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临床医学专业供全国高职高专教科书必修《外科学》专题五《外科休克》中的《概述》。本节是以学生基础医学课程中所学的《生理学》、《病理学》(同时开课)、《诊断学》(同时开课)、《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未学或同时)、《药理学》(同时开课)常识为基础的,提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教师通过对简单的引起休克的相关疾病的病案提问学生所理解的或所见到的关于休克的表现引入课程的。通过本节的探究学习,既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作了铺垫,又为学习《外科学》后续相关知识如: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烧伤等相关知识打好基础。它不仅是本专题的重点,也是外科学总论部分学习的重点。

关于本节知识体系,从休克本身的概念谈起,通过对概念的相关知识点的分解理解,从而抓住休克的本质,由休克的本质作为基础展开相关的知识理解。在这一节中休克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生理变化是讲解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休克的难点。课程的安排由休克的概念导入休克的本质病理生理过程休克临床表现休克的诊断休克的治疗;(以上内容以红色字体为本节教学重点)。休克是临床上急、危、重症患者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共有表现,在临床上也较容易遇到,让学生体会休克与临床关系密切,引起研究休克的欲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在本节的学习中,学生大多对休克曾有过一定的关注,对其表现有着类似的理解,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但对引发患者出现如此表现的病理生理过程、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相对贫乏。客观上来说,学生已学基础课程如《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薄弱,而有些课程与《外科学》同步开设,学生可能对相关知识还未熟悉和理解透彻,另外,如:《病理生理学》学生未学习过。而本节想要完全掌握休克这一知识理论,又无法避开这些基础课程的铺垫,这也为学生在理解休克的相关知识设置了一定困难。但学生对休克并不完全陌生,有一定的好奇心,这对本节内容的讲述是一个好的前提。

2、媒体操作能力。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搜索引擎、留言版,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3、知识结构。本课中休克患者所发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神情紧张、烦躁不安、心率、呼吸加快、血压进行性下降等都与患者的疾病相关性病理生理变化过程有密切关系。由休克的病理生理知识,学生知可推导出患者休克时的外在表现(临床表现),这部分知识为本节课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三、教法分析

新课程提倡“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兴趣,通过创设休克病理生理变化过程的情景,进行探究讨论式教学。

四、学习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阅读收集整理资料(网页、图片、书籍等)。(2)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和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音像、模型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制作成课件、网站。

五、教学反思

1、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实现了将探究学习引入常规教学的初衷,形成一个WebQuest教案。本课题知识点要求较,而且网络资源丰富,适合于利用网络进行探究学习。在课件制作上导航合理、使用方便,页面超链接清楚一致,便于学习者随机进入学习内容,有引航功能,使网络学习者不至于迷航;课件交互性良好,利用学生论坛(bbs)促进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交互,通过学生在论坛上的留言次数和质量能反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和效果。课件设计上图文并茂,能维持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借助网络,不仅加大了课堂的密度和容量,且实现了由课内向课外的便捷延伸。有效网络资源的集中,在学生课业负担重、上网条件并不优越的情形下,免去了漫无边际的查询之苦,有利于省时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

篇(4)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设计 概念 特点 应用策略

早期的教学设计理论热衷于教学过程模式、目标分解、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的阐述方式、教学策略的选择方法、媒体选择方法和媒体材料开发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在现今的信息化时代,教学设计理论也需要与时俱进,除了研究上述问题之外,还应提供学习任务的设计方法、学习行为的分析与设计、教学问题根源分析、学科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等。

1.信息化教学设计(IID)的概念及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又称IID,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学习过程全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卓有成效的自我成长者。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E-learning[1]的基础。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利用为特征的,其学习内容是交叉学科专题,所主张运用的教学模式是研究型、资源型、合作型学习,教学周期是以星期甚至学期为单位,教学评价是学生的电子作品。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基础,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能适应信息时代多样化教学目标的要求,其主要特征是:以学为中心,丰富的资源,强调任务驱动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和协作学习,重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持的,但“信息技术的支持”仅仅是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表面特征,它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更为根本的特征: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二是关注学习过程。这两大特征渗透到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中,形成了更具指导意义的设计原则。

2.信息化教学设计(IID)与传统教学设计的比较

在我们周围,有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答案都是很确定的,可以直接套用计算法则或公式,称为结构良好领域(well-structured domains)的问题。但是,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和科学研究的前沿却常常没有这样的规则和确定性,不能简单套用原来的解决方法,而需要面对新问题,有时甚至问题都没有成型,不但答案是开放的,解决手段也是多样的,这就是结构不良领域(ill-structured domains)(或劣构领域)的问题[2]。我们认为:结构良好领域问题和结构不良领域问题的讲授应该依据相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所属学习性质。不同类的问题,其传授特点总结如下表:

任何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出现,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我们需要博采众长,综合利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中国的国情,传统教学设计还有它的生命力。我们现在提倡信息化教学设计并不是要否定或者取代面向“知识传递”教学设计(传统教学设计),而是为了补充高级学习的、“意义建构”教学系统(环境)设计的不足,给教育一场温和的革命。

从教学的历史发展看,发现式学习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接受式学习也并非弊端累累,而是二者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永恒地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3]。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赵勇博士曾经指出:“东方人主要是接受式学习,因此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比较系统,但是比较死板,缺乏创造性;而西方人主要是发现式学习,因此很有创造性,但是基础知识不够。东西方教育改革都希望能走到太平洋的中间,寻求东西方的最佳结合。”

3.应用策略探索

要在经济文化不发达、升学压力很大、教育水平不高的内地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无异于“南花北植”,如果盲目地大面积推行,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冒风险太大,也可能得不到行政领导的支持。我曾经与黎加厚老师一起探讨过绵阳与上海基础教育的主要差距,认为:经济文化确实存在较大差距,更主要的是教育观念的差距、教师信息素养的差距。但是也应该看到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国家的要求、发展的必然;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起始水平各地都差不多,出成果的空间较大;三是绵阳一批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具备较好的物质条件和工作水平;三是教育人事制度的推行,教育市场的竞争和教师能力的竞争加剧,有利于课题项目的实施。所以,在本市内市级以上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时机已经完全成熟。

信息化教学设计,重要的是信息化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我市城市、县城以上中小学都正常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其中中学生及部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部分学生具有电子灯片和网页制作能力和网上浏览技能,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学生,其信息意识和水平优于教师。

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新标准对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态度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还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无疑这是对推广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提供了法规性支持。但就现有中小学学科分类及知识体系而言,要真正体现素质教育,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为中心”[4],事实上是很困难的。所以,选准切入点,适时有效地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策略。

信息化教学设计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更多地表现为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型学习,与现实的课堂集体授课教学形式有较大差别。但是,三种教学形式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比如,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采用集体授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示范,最大限度地扩大受益学生的数量。但集体授课无法兼顾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相对来说,个别化学习能弥补集体授课[5]的不足。但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将影响学习效率。并且对于一些复杂概念的理解和高级的认知技能,个别化学习不如小组学习有效。所以,我们认为,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组合使用,使三种教学形式优势与缺点互补,既要让天才学生得到极致发挥,又要特别关注学困生在协作化学习中的问题解决和任务完成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克东,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电化教育研究,1997,(3,4).

[3]黎加厚.网络时代的教与学.电子报告,2001.

[4]“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在中国启动.中国教育报第一版,2000.7.29.

篇(5)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程

目前,国内外已经对微课程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在理解微课程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试就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一探析。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综述

1.信息化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强调以学为中心、促进学习者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

2.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是教学过程设计,重视学习资源的利用,教学周期一般以单元为单位,教学评价通常采用过程评价、作品集评价、集体评价等方式。

3.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促进,引导、监控学习进程,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评价。

(2)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活动主线,在相关的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3)强调“协作学习”。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协作。

二、关于微课程的相关研究

1.微课程的概念

国内外已有多人对微课程的概念进行了阐释,综合各方观点,笔者认为微课程是以简洁的教学视频、PPT等媒体形式为呈现载体,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重难点)和教学环节(实验、任务)开展的教学活动及配套资源总和。

2.微课程的特征

(1)内容主题明确,资源使用方便。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为10分钟左右,结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微课程的时间也比较短,通常为5~8分钟。并且多为流媒体格式(如MP4、FLV等),容量小巧,传播方便。

(2)结构松散耦合,自主控制学习步调。微课程的设计秉承信息化环境下倡导的个性化学习理念,松耦合的片段化知识结构决定了它的灵活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随时上传、更新微课程资源,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进度,选择适合的内容,对不懂的内容反复学习,对新的内容提前预习,对进阶内容深入探习。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微课程的应用

由于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原则之一是以学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笔者尝试以学生自主学习微课程为切入点,通过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教与学,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其中的操作应用分以下几个阶段:

1.课前学习、构建新知阶段

(1)搭建微课程开放交流平台。信息化课堂的师生互动,必须先搭建起微课程开放交流平台来实现信息与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上传微课程及其配套资源、通知、教学计划、学习框架等信息,学生能够查阅最新动态、下载或在线学习微课程,也可以上传自己希望共享的资源;在互动专区进行互动与解惑,协作学习,深度交流;在练习与测试专区,检测掌握程度,延伸知识圈。

(2)自主学习新知识。教师上传开发好的微课程,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学习领悟在平台上各抒己见。

2.课堂内化学习,探究知识阶段

(1)组织多元课堂活动。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微课等手段,吸引学生开展协作探究学习活动,强化反馈和实践运用,融合形成个人知识,从而实现知识内化。

(2)促进整体式协作探究。学生将个人或小组的各类成果到平台上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也有利于汇总不同的观点,转变为整个班级的协作探究,提升学习层次和深度,激励学生求知、求新的精神。教师应及时记录学习情况,充分挖掘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潜在创意,做好建设性指导与评价。

3.课后复习,巩固已学知识阶段

本课结束后,学生依照自己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调用和观看适合的微课程进行复习巩固,突破难点,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如果圆满完成学习目标,则证明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点的基础;如果距学习目标仍有距离,则继续学习至达标。

四、总结

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将容易习得的知识使用微课程在课前传递,然后充分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的协作探究活动,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应用中得出真知,实现了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毋庸置疑,微课程有良好的前景,为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笔者在操作层面上对基于微课程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作了初步探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笔者的研究水平有限,个别研究问题理论和方法不够深入,只是在前人大量研究基础上稍作总结,对微课程的应用方式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静然.微课程之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9-21

篇(6)

关键词:教学设计;整合点;整合点诊断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58-04

目前,教师们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能激发学生兴趣并深入发展学生能力,但是,实践中却难以找到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往往盲目寻找资源,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被动应用,或者使用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却不知道应用得是否恰当、合理。本研究认为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基于对学科本身教学目标、知识体系的深入掌握和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过程。并以具体案例设计、分析的形式进行了实践论述。

一、基于整合点理论的教学设计方法

(一)整合点定义

整合点是指“在一节课的教与学过程中的某一步骤,如果常规手段支撑其实施不如信息技术手段支撑的好(在质量、效率方面),则这样的步骤称为整合点”。[1]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法

依据整合点理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从如下步骤进行教学设计[2]。

(1)教师完备自身知识结构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初步教学设计,尤其关注教学目标设计。

(2)分析教学过程,看教学环节是否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3)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支持环境和支持方式。

(4)集成资源,制作课件。

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是不断完善、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

三、整合点分析

从学科教学设计入手,从教学目标环节开始,逐一对上篇信息化教学设计进行整合点分析,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清晰地梳理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和方法,能够实现信息技术应用时机和效果的评价。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教学目标的确立上,本设计定位于“这种研究不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而是把语文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素养的培养紧紧作为核心目标。

授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单元目标整体定位,恰当分析、确立本课教学目标,从作者的说明技巧着手,品味语言的表达效果,并把重点放在通过快速阅读、概括各种云与天气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并掌握本文的语言特点上,这是很恰当的。

(二)教学方法分析

教学中把握了淡化文体、关注个性化阅读的趋势,关注了语文教学的语言工具性特征,同时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注重学生的理解、分析和体会过程,重概括能力、比较能力的培养,轻知识的识记,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以课内所学促课外发展,引导学生建立一种非功利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应用合理、恰当。

(三)整合点诊断及解决方法分析

1.整合点1——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1,教师以鼓励学生发现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并归纳信息,主要出发点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提高学生阅读文本及提炼信息的能力,把握事物的特征。

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以信息集成模式使用幻灯片同时呈现4幅云的图片及特点列表(分别是晴天云简表和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会列表格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帮助学生形成更加清晰的认识,既强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进行了思维训练,进而突破难点。

此处,教师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指导,创设问题情境,然后恰当地选择幻灯片呈现的机会,或提问、或验证、或引发思考、或开辟角度。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得当。

2.整合点2——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思路导航环节,在辨识云的不同形态、运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的时候,针对学生缺乏生活经验的情况,教师使用幻灯片呈现云的图片,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天空中各种云的不同形态。学生边欣赏云的图片边研究它们所代表的天气现象,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之后,幻灯片呈现云的分类图表(云的光彩简表),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体系化的认识。使对云的分类有一定的认识,体会使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的好处。这样加深了对云与天气的关系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分析语言特点,更易突破重难点。

3.整合点3——改变知识呈现形态类

品析语言环节1,教师选择一段平实的说明文让学生进行比较,在理解平实与生动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并概括出本文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以幻灯片同时呈现文字和配音朗读的形式引入一段对比文字,解决了其中术语较多读来拗口的问题,又使学生从听觉和视觉双重角度更好地理解文本,节省时间。

在比较中,本文生动的语言特点将体现得极为明显,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突破重难点。同时,使学生明白针对不同的写作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语言风格。科普读物要面向大众,因而要通俗易懂。

4.整合点4——营造能够将知识系统化的训练环境类

品析语言环节,通过原稿文字与修改稿文字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本文 “准确”的语言特点。教师以信息集成模式,在一张幻灯片上呈现一组句子,实现原句和修改句的比较。这相对于卷子上的习题更易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学生对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在分析理解中体会到的。

5.整合点5——激发兴趣类

在欣赏环节,以精彩纷呈的云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带动课外阅读。

6.整合点6——快速获取信息类

作业的设置分选做和必做两部分:必做部分意在巩固课堂所学,学会使用说明方法;选做部分意在将课堂内探究学习的兴趣引向课外,鼓励学生做一些更为深入的探究,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在更广阔的学习中去发现解决更多的问题,将课上学到的方法自觉地运用到课外的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本文以语文学科的一节整合课设计为例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了深层次实践探索。通过运用整合点理论来设计教学,使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思路更清晰,应用方法和过程更能自控,使教学步骤设计行之有据。同时,根据整合点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教学选择恰当的解决方法使每个环节信息技术应用更为灵活,又恰到好处。课堂实施后,学生反馈良好。成功避免了教学过程成为多媒体资源的展示,将大量信息直接呈现给学生,偏离了学科教学的本位,导致教学效率和效果低下等诸多问题。因此,希望本文的实践能为学科深层次整合提供案例观摩和方法指导。

参考文献:

[1] 钟绍春,李吉楠,张琢等.“整合点”诊断方法研究[J].中国信息技

术教育,2008,(2):15-18.

篇(7)

在教育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研究者们其实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寻找一些共性元素,以寻求建立普遍的教育规律。我国教学论专家李秉德先生认为,可以从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和教师等七个要素来阐述教学活动的关系。查有梁先生在他的《教育模式》一书中提出,抓住一些基本特点,对教育过程的组织方式进行概括,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可以选择的教育模式,他还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总结了多种不同的模式。国外一些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教学设计模式。本世纪以来,随着人们对技术支持教育的认识之深入,涉及信息化教学的相关模式更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在研究与教学相关的问题时,不同的学者都绕不开基本的共性元素?为什么不同的学者在对共性元素梳理的过程中又会有不同的描述?这其实是由教学系统本身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哈肯认为,复杂系统是由许多同类或不同类的部分、元素或组件构成的系统,这些部分、元素或组件本身同样也可能是通过简单或复杂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复杂系统包括由人类设计制造的人造系统和自然界自身形成的自组织系统,对于一个系统而言,如果它在形成自己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外部世界的特定干预,这一系统就是自组织的。简言之,任何一个系统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它的自组织特征会促使其保持某种平衡状态。当我们认定其已经达到某种平衡状态时,我们就会按照这种平衡状态来描述其基本的共性元素。教学系统偏偏不是一个稳定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既有人造的特征,又有自然的属性。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教学系统会因为某些教学规定性的存在,通过不断的自组织,教学结构与师生关系等都逐步变得稳定,进而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内在秩序。但是,这种稳定的内在秩序却往往是师生之间的,是特定的教师个体和其所面对的学生群体之间的自组织结构,教师或学生等变化了,这种组织的状态又会因进行新的自组织而发生变化。已有的许多关于教学基本元素的研究,大多是以一种闭环结构来描述的,如我国许多教学设计著作中广泛参考的迪克•凯瑞模式。在肯普的椭圆型教学设计模式中,出现了开放式的描述方式,但其中的许多要素本身依然存在着闭合过程的影子。这种闭环结构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广大教学实践工作者快速地掌握基本教学程序,并能够依据其实践教学过程。但教学的闭环结构所表现出来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从教学目标的设定,到教学内容的组织,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再到最后的总结性评价,基本上都是在课程的框架内进行的,而对于课程所应该肩负的自然或社会责任,却往往会被忽略,或者被看作是一种次要因素。对于一个非稳定的教学系统而言,如果依照稳定的要求来分析变化的教学系统的要素,容易形成教育的自我固化,造成教育实施者的自我封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育就不存在共性元素,关键在于从什么角度来描述这些元素。如果我们仅仅是从课堂教学的要求来分析构成教学的基本元素,那么这种元素即便是指向了教学活动本身,但也只能满足于特定的教学需要,而难以适应教学环境与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变化,不能真正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更谈不上培养符合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了。目前,在线学习正在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变革教学形式的研究与实践亦趋于常态化。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我们依然运用闭环结构去设计我们的教学,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正在不断呈现:如何给予学习者清晰的学习引导?如何合理地利用好新技术?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这一系列相关问题所指向的核心,正是新时期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面对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上述问题,形成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理解,我们不妨借用一下商家推销产品的隐喻。一个好的商家,他们一般会关注以下方面:一是结合用户的体验来设计产品,二是根据用户的消费水平来包装产品,三是用巧妙的说辞帮助用户理解产品,四是站在用户生活的立场上帮助他们理解产品的价值,五是从用户的现有生活状态中让他们产生对新产品的需求。当用户真正能够受益于某种产品之后,他必然会为了更高质量的生活品质而产生对新的产品的期盼和追求。在我们重新审视信息化教学设计结构的时候,可以借鉴商家的这种产品推销隐喻,依据形态学的视角对教学进行维度划分,从五个方面来构建新的观察维度:一是人的维度,要弄清楚教学是否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二是物的维度,要考虑支持学习的各种条件是否真正促进了学习的有效性,是否真正能够让学生愿意去学习;三是事的维度,要考虑教学的活动安排与序列安排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新知的认识;四是境的维度,要考虑教学行为发生以后,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该行为可能对其生活产生的影响;五是脉的维度,要考虑是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之间、不同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否有利于学生建立个人的知能组谱。

二、为什么可以进行五维教学设计

在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在交流教学时,往往会有许多不同的角度,有的时候大家会拘泥于某些教学环节或细节的讨论,却忽视了教学的主要意图。于是,一些教师便试图在教学活动中融入所有的教学细节,如课前自学、教学讲解、问题引导、技术支持、小组活动、过程评价、分组汇报、练习反馈和小结反思等,有的还会结合一些项目化的活动,甚至辅以一些思维导图等来配合呈现,以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这样一来,看似该有的环节都有了,但许多课堂常常又让人觉得不够尽兴。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一直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培训,但我们会发现,在过去的培训中更多的是侧重于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这对于初入职者或未经过系统化教学培训的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当我们提出从五个维度来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是不是要抛弃教师的原有教学设计能力,而重新开辟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教学设计范式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知道,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是文字,但是,单一的文字本身并不具有明确的意义,它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够形成比较明晰的意义,在语言形态学中,将这种能够体现明确意义的最基本单位称为语素。受此启示,我们也借用形态学的视角来对教学的基本形态进行划分,以便于更好地描述教学的基本行为方式。这种划分既要能够为描述教学提供基本构件,又要方便教师的实践应用。由此,我们才通过商家的产品隐喻确立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五个维度。教师的教学行为方式,通常是由其自身的教育信念所决定的,这种信念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倡导进行五维教学设计,基本出发点在于帮助教师在建立教育信念时,让信念更加符合社会大众的普遍预期,避免因为个人的偏执而背离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构建学习力,以满足其终身学习、工作与生活需要。2012年以来,在实践中我们开始尝试与一线教学工作者一道,探索如何从人、物、事、境和脉等五个维度来分析教学案例。到2014年下半年,又开始与广大教师一起探讨如何从这五个维度来尝试设计教学。结合实践的体验,我们认为从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可以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首先,确立共同的设计维度,可以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不断适应新变化,进而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组织过程,教师在遭遇了与自己原有认知具有冲突的新教学方式以后,他们是继续维持原有的平衡结构,还是通过打破原有的结构以达到新的平衡,这既取决于他们自身的眼光与胆略,也取决于新的教学方式与原有的教学方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选择了共同的观察维度之后,不管这种方式的具体过程如何,但教师可以来判定它们对于人、物、事、境和脉这些方面是不是可以形成助力,是全部能力形成助力还是局部形成了助力,会不会在某些方面产生了助力的时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了阻力。其次,确立设计的几个不同维度,可以方便教师完整地分析和理解教学本身。过去的许多教学模式中,常常会把教学划分成若干要素,且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对其进行独立的分析,这样就容易导致实践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后,除了可以继续对原有的独立教学要素进行设计外,还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完整地分析每一个独立的学习活动与人的整体学习之间的关系。第三,进行五维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广大教师熟练地贯通应用通行的教学设计理论。过去的许多教学设计理论,因其自身的自洽性,使用者往往是自始至终都在执行某种理论所反映的各个环节。五维教学设计,则从五个不同的方面关注了教学设计,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充分利用现成的教学设计模式来加以强化,当教师已经具备了简单的教学设计能力以后,他就可以结合不同维度思考如何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采用何种策略。第四,通过五维教学设计,可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践中亟须重点关注的问题。这里倡导从五个维度来设计教学,主要是考虑到目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人们往往只关注其中的一两个维度,而忽略了另外的几个维度,而恰恰是因为这种忽略,才导致了教学质量良莠不齐。如果教师不能意识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在实践教学中就可能会过分关注知识的传递,而忽视知识的价值,进而影响教学的整体效能。不排除还存在第六维或第七维,但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要求来看,如果能够抓住这五个维度,至少可以让教师厘清教学的方法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活动。

三、如何理解五个维度的基本内涵

在上文中,我们对于五维的来源和为何确立五维进行了简要分析,这里我们将重点解析五个维度的具体内涵,并思考如何在实践中合理认识和理解这些维度,以提升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和能力。

(一)人的维度

这里所说的“人”,是指各类教育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涉及师生、生生关系,这种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的生成。围绕人的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就是要将“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思考如何在不同教学环境(如在线学习或面对面学习)下,设计出有利于师生共同学习的活动,使教师更懂得如何助学,学习者更清楚从何处学习。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教学时空在发生变化,师生所处的时空亦会出现诸多情形。在进行人的设计时,有必要处理好几个关系:一是实体的人与虚体的人的关系,二是在场的人与在线的人的关系,三是同步学习中的人与异步学习中的人的关系。不同的情形中,如何组建学习团队,学习者的角色如何分工,教师如何提供适度的学习指导,等等,都需要有不同的设计。如果仅仅是将面对面场合下的一些师生行为简单迁移到在线的学习过程中,将会制约学习效能的发挥。

(二)物的维度

这里所说的“物”,主要是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所运用到的各种环境或条件,如信息的承载体与信息的承载方式等,这些物可能会支持或阻碍学习行为的发生。围绕物的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就是要考虑如何巧妙地向这些支持条件借力,并适应不同的条件而设计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形式。现实世界中,用于支持教学的“物”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从以电光技术为基础的幻灯投影,到以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为基础的电视与计算机,再到以数字传输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直到以无线传输技术为基础的移动产品,等等,这些新技术或新媒体的出现,都让教育所在的环境和条件等发生了重要变化。技术的革新,教育如何适应?是技术推动教育的变革还是教育推动技术的进步?从物的维度来设计教学,不是为了体现技术的存在感而使用技术,而是要理解技术对教育所形成的支持性,并从教育自身的需求出发来选择与使用技术。“物”的支持作用有两种不同的层级:一种是辅层级,没有其存在事情照样可以完成,但其存在可以让事情变得容易一些;另一种是优化性层级,缺少了物的支持,一些工作就会显得极为低效,甚至难以开展,譬如一些学习分析技术、在线合作学习工具等,它们的存在可以让学习的过程数据变得可视化,并能够为教师进行新的教学决策提供依据。新技术进入课堂以后,教师拥有了自由选择的机会,但是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性选择,而是一种智慧性选择,教师需要从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学习目标、理解并记住学习内容、形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并迁移到未来的工作实践等方面来确立选择的依据。在信息化环境下,至少存在着两大变化:一是学习载体的变化,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需要一系列的学习支持设备,同时也需要不同的学习支持软件。二是学习时空的变化。现在的教学时空既有现实时空,也有网络时空。教师在进行物的选择时,除了需要它们的传播规模与质量等属性外,还需要考虑到其可能带来的制约因素。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进过程中,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推进力度,而对于如何进行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设计,则决定了工程推进的深度。因此,我们提出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关注物的维度的设计,就是为了促进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有效支持,并最终通过学习效能的变化体现出来。

(三)事的维度

这里所说的“事”,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事,包括涉及哪些活动,如何设计授导型活动,如何设计探究型活动,如何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等。围绕事的维度来设计教学,就是要让教学做得像那么一回事,通过对教学中各环节的序列化安排,使教学真正符合人的认知。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已知领域和未知领域两个方面,人们在从事自身职业的过程中,涉及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两个方面,因此,教学中的“事”,其实就是要帮助人们学会输入已知知识和输出已知知识、输入未知知识和输出未知知识,既有对已知世界的学习,也有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在设计“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处理好一些关键概念,如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对于教学这件“事”的设计,就是要设计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体现教学目标,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如何实践教学过程等。其次是要弄清楚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什么决定了教学过程,譬如对于“翻转课堂”,哪些环节先安排,哪些环节后安排,如何巧妙地进行时间序列的组合,都需要有比较深入的思考。第三是要合理安排混合式学习方式,课堂时空是有限的,网络时空的出现,弥补了课堂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了自由选择权利。因此,教师需要清楚在什么时空下进行授导教学或组织探究。第四是要同时兼顾学习者的能力生成和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既要关注其能力起始点,也要关注其能力的变化过程,还要关注其能力的最终变化结果,适当借助于信息化的评价工具,可以使评价超越分数,聚焦于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为调整教学策略提供科学的支持。

(四)境的维度

这里所说的“境”,是指学习过程中所描述的知识或技能所赖以存在的场所,既有现实的真实世界的场境,也有虚拟世界的意境等。围绕境的维度设计教学,主要在于帮助师生借助于“境”来理解学习内容的存在价值,通过将学习内容与真实世界中的应用场景的关联,或者通过对虚拟场景的想像,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开展学习。关于境的设计,人们并不陌生,在本世纪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创设情境甚至成为了许多教学案例中必备的元素。然而,当我们深入地剖析一些教学案例时,发现对于教学中人们创设的情境,很多还仅仅是为了学习课程知识或技能而做的一种假设,许多假设甚至忽略了科学性。当学习的知识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虽然可以让学生在高分的刺激下享受到一些学习的快乐,却难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的价值。譬如2013年6月20日的中国首次太空授课,通过空—地的实时互动,太空授课团队完成了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五个物理实验的教学任务。这种在以往的课堂中只能够依靠教师的灌输才能让学生记住的知识,以一种真实的存在方式展现在了学生面前,过去只能够靠想像的许多物理现象,突然变得可视起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形成了身临其境之感,这里带给学习者的就是一种真实的境。在“境”的设计中,主要有两大类型的境:一种类型是场境,场境是一种可以让人能够置身其中的真实的或假定的学习场景,如在太空授课中,授课者置身于真实的场景中,地面教室的学生置身于假定的场景中,由于授课团队的展示本身是真实的,因此学生感受到的知识应用价值同样是真实的。另一种类型是意境,意境是一种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或想像力等得到拓展的美好遐想。如在语文学习中,学习者的大脑中可能会随着文章的描述而勾画出某种画面,这种画面可能会远离现实,却也能够激发学习者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相关事实、概念、程序或原理的关注。

(五)脉的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