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大学生就业总结

大学生就业总结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31 02:09: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大学生就业总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大学生就业总结

篇(1)

在校就业指导中心强有力领导下,在各学院就业服务部的积极配合下,在校社联的热切关注下,大学生就业协会秉承“推荐英才,服务社会”的工作宗旨,以“继承优良、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在就业协会全体成员的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下,出色地完成所有工作任务,并且第七届就业协会空前扩大了本协会的影响力、打造出了王牌学生组织、全方位拓宽了就业信息渠道。与此同时,本届协会成绩喜人——荣获“2011-2012年度校级优秀社团”、在湘潭市第五届模拟招聘会上荣获“优秀组织奖”。第七届就业协会工作接近尾声,特此总结优点与不足,望第八届就业协会扬长避短,将协会更加出色地继承、发扬。

本年度就业协会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加大了就业协会与各方的交流

招新后,为促进协会内部成员之间以及协会与就业服务部之间交流,组织了一次内部户外活动。为加强学校与各学院就业服务部之间交流,08-09年度共举行会议四场;为促进就业工作意见的反馈和建议的收集,每次会议各学院都会总结近段时间的工作情况;为加强协会与校社联的交流,协会由专门负责人参加校社联的会议,与校社联进行沟通;为增进老师与学生的了解,邀请老师参加协会的会议、户外活动、进行体育运动如打篮球赛、乒乓球、聚餐、唱歌等。

二、提高了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氛围、把创新作为协会本学期工作的重要发展方向

1、协会常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是一个对象为内部成员、主题明确、形式新颖、气氛活跃、每两周定期举行的常规活动。本学期共举行常规主题活动四场:由周静主持的题为“团队意识培养”:全体成员自由组成两队后,各团队给自己的队伍取名字、设计队徽、拟建口号。每队五分钟成果现场展示时间,形式不限,之后两队相互点评与发问。第二场邀请朋辈学生组织为协会进行的题为“在活动中感受团队力量”的活动,团队训练贯穿于三个游戏当中。第三场由熊文主持的主题为“怎样在求职中游刃有余的应对考官”的讨论会。增强了成员的口才与应变能力,为形成成员们敢于表达、善于思辨的作风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为本学期全体成员参加的湘潭市第三届大学生求职大赛暨湖南科技的大学第五届模拟招聘会做准备以及为以后应聘奠定了基础。最后一场是由黄永庆主持的名为“成就领导才能”的讨论会,帮助成员正确地认识自我、协助成员找准定位、为培养下一届协会主要干部领导才能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大家发散思维、积极献策、协调气氛、果断决策的主人翁意识让人欣慰。

2、创建“一帮一”式内部成员培训模式

“一帮一”式内部成员培训模式,是利用内部成员的特长以及所学专业的优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是对主讲人口才、交流、策划、驾驭能力的一种综合锻炼,是对参与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升。这样协会成员在服务别人的同时,自身素质也得到不小的提高。

3、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敢于创新。

如在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就业知识竞赛中,设置情景剧环节,这样一改以往相同活动形式不变的工作思路,证明了我们敢于创新、敢于启用低年级有能力的学生,且又一次在实践互动中锻炼了成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协会“开拓创新”的工作方向提供了典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宣传渠道、改变宣传方式

1、为使宣传形式更规范化,本学期制作固定的宣传海报,使之成为协会的一种标志。而且纸质海报成本相对比较低,且可重复利用。在节约资金的基础上又达到了宣传的效果。

2、通过网络宣传这个渠道,扩大活动及协会的影响力。

协会在校内网上注册“湖南科大就协”的账号,在网上及时协会最近状态、活动相关内容、并一些与就业有关的政策、招聘消息、招聘须知、与就业创业相关的信息。到目前为止,点击率已达500次,好友376位,发表日志159 篇,上传活动相关照片532张,共22个活动。考虑到校内网需要注册才能进入和就业网内存不大的局限性,已与相关老师洽谈,准备另开一个博客,且在就业网上做一个链接,增加点击率。

3、到目前为止,2011-2012年度共发新闻稿件6篇,其中关于就业知识竞赛的新闻稿点击率为815,由熊文提供的新闻稿件《三一集团副总裁何真临向科大学子传授融入社会的“独门秘笈”》点击率高达24118,其他新闻稿件点击率均在XX以上。

4、充分发动各学院的力量,每次大型活动都采取各学院同时宣传的手段,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各学院均张贴以北森职业测评为主题的海报两张,且在同一时间粘贴,高覆盖率使得达到了空前的宣传效果。就业知识竞赛由进入决赛的学院各张贴两张海报。这些工作既减轻了协会的工作量有使各学院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四、变网络为常规工具,使得工作开展更及时、有效

据最新统计数据,协会主要干部共收到与就业有关的邮件300多份,其中,谢晶晶收到190份,颜叶锋收到127份。收到与就业有关的群邮件25份。2011-2012年度qq群共享共上传文件次数达56次。

五、协会作为领头羊,带动各学院积极参加举行的活动,让活动真正进入科大的每个班级。如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首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每个班级都有举行以“职业生涯”为主题的班会。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就业知识竞赛,每个学院举行了至少两次跟就业相关的活动。

六、工作程序规范化、实行责任制

小型招聘会由黄永庆负责,由他在就业网上看到消息后,根据无课统计表与以往工作情况的安排人员,每次安排一个干部带一个委员,提前半小时去巢老师办公室拿批条,开了门后用ppt写上“某某公司招聘现场”,会后提前通知巢老师看是否有其他安排,做到及时把消息传到市场部。

七、为协会培养了一批肯吃苦、有能力的成员。如王丽洁累计值班次、曾白菊累计值班次、杨宏烨参加招聘场25场,尹力敏参加34场,苏剑几乎参与所有活动全过程,韩晶晶为就业知识竞赛的事情联系赞助商5个,花了 一两个月。

目前就业协会在2011-2012年度有待改进的地方与协会的发展方向

一、 有待举行一个完全由自己创新的活动,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构思、也没有大胆的提出来。

二、 各主要负责人、各部门的职责应该更加明确。

三、 为增强业务能力,邀请相关老师做业务指导。

五、 协会规章制度、协会活动资料、办公室文件、协会资金使用制度等方面应该更加规范、系统、完善更不断修正。

篇(2)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就业;影响;德尔菲法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所教人才的高度对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及分析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高校课堂对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未毕业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结构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相关初步调查,包括学生个人结构知识与职业需求的认识、对第二课堂设置类型的愿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的认识等几大类因素进行了问卷统计,通过这一初步工作,笔者总结并分析了调查结果:(1)高校大学生具有明确且相对合理的就业计划;(2)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实习、兼职及其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3)学生倾向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渠道的推广及其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具体全面,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尔菲法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贡献建模

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根据前期初步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选定了10位从事学生工作的专家,经过其评分,将13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如下层次的分类: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第一课堂影响因素(B1)、第二课堂影响因素(B2);方案层(C1―C13)。整理所有专家打分情况,综合分析出方案层中每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课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课程设置C1,教学环节设计C2,教学设施支持C3,教师业务能力C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5,专业技能的熟练度C6等。第二课堂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C7,社会实践C8,学生工作C9,科技竞赛C10,职业生涯规划C11,专项技能培训C12,内容的时效性C13等。

2.构造矩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影响因素模型的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矩阵的组成元素,就是每一个影响因素,求所构造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们已知有一个检验标准的图标,明确规定了标准RI的数值,通过计算CR=CI/RI的数值,进一步检验所构造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3.进行检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已知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个因素,我们得到了所要求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一步带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终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形式、教师师资力量等,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1)高校课程偏重于第一课堂而忽略第二课堂的有效宣传和拓展,但是总体而言,两类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第二课堂人才;(3)在教学形式表现中,第一课堂形式单一,远远不如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四、针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议和相关对策

1.在抓好第一课堂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引导学生迈入第二课堂的大门,开展就业学习。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互动,帮助未就业学生拓展人脉,奠定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3.开展就业课程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指导工作,提供专门帮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咨询以及指导的课程和团体。

4.加强社团建设,开展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齐头并举。校方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要努力奋斗,正确树立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帮助下,找准自身的位置,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画出美好的开端。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道路扫清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科技,2012(10):160.

[2]刘艳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加强就业指导课时效性建设[J].出国与就业教育研究,2010(8):125.

篇(3)

关键词:协同视域;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183-01

前言

对于大学生就业,不能仅仅停留在课程教育方面,还应该从社会全局出发,构建一个协同发展的局面,也就是要从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全方面出发,构建一个全方位协作局面,从而为大学生就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1.协同视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1.1协同的内涵。对于“协同”一词,最早由物理学家哈肯提出,在《协同学导论》、《高等协同学》等著作中,哈肯提出,不管是自然界的事物,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其中无序是一种混乱的过程,而有序则是协同的工作方式,在哈肯看来协同就是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从旧的状态转变成一种新的状态。对于协同理论,主要是研究各种事物之间不同特征、不同属性的协同性,协同理论的研究范围比较广泛,从而使得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不断加强,协同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普适性。

1.2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含义。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职业结构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高等院校通过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如职业生涯规划、就业能力训练、就业政策教育、就业形势宣讲等活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深入指导,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了解自身的就业水平及当前社会职业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以此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好的择业。对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主要包括就业理想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其中就业理想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三观”教育,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形势政策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进行深入了解,使得大学生能根据社会实际情况,对自身进行协调;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保证大学生能恪尽职守,做到对自己、对工作、对社会负责;职业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个人就业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保证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2.协同视域下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

2.1政府的教育导向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协同体中,政府主要是从宏观的层面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进行调控,通过社会资源整合,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社会、高校之间的协同互补。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政府主要是承担着引导的作用,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各个主体需要依靠政府,进行深入沟通、协作,从而实现最大效益的协同,保证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稳定运转。此外,政府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提供政策支持,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各种政策,如大学生村官、大学生三支一扶等,以此来给予大学生就业帮助。

2.2学校的就业教育场所。学校作为体育专业大学生协同就业教育的首要环节,在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校的教育情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转变情况,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注重资源整合,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自身的成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就业培训内容,并注重实践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注重对社会市场需求和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倾向进行调整,以此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双向平衡。

2.3企业的就业教育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活动中,社会企业能为大学生就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在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协同教育中,企业的需求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实现信息对接,以此促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资源,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全面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能将校园内学到的知识,有效地应用在社会实践中,并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调整,以此全面促进大学生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要特别注重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以此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2.4学生的自主就业教育。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本身的参与程度、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最终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让体育专业大学生认识到就业压力,才能明白就业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校的就业教育活动中。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向体育专业大学生宣传当前最新的就业形势,让学生更好的配合学校进行就业教育,使得学校就业教育课程更好、更高效的完成,使得学生更加满足社会用人需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总结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较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没有较强的技术水平,只有良好的体育技能和知识,在就业方面相对于其他专业更加困难,因此,加强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教育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曹坤.探究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141-142.

[2]赵乐发.体育专业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方式改革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126-127.

篇(4)

关键词:创新 大学生就业 能力指导 就业困难

作者简介:雷树俊,女,1964.8,江苏淮安,大学本科,助理研究员

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定义

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基本定义一直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笔者综合各家之所说,概括如下,就业竞争力就是指个人在大学教育期间所获得的,寻找工作的能力优势,进行职业选择中,职业发展过程中较其他人的优势,这种优势体现在能打动用人单位,超越竞争对手。这些优势都是靠个人的人力资本和聘用单位的人力需求间的匹配中体现出来。毕业生在就业中找到符合自己目标并能满足自己才能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适当工作岗位时必须要具备就业竞争力。就业核心竞争力中包括技能、管理、抗挫折能力、外语、计算机、团队协作能力等等。

总的来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主要包含三个层面,首先是大学生在校四年中通过自身努力,教师的教授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实践活动中的锻炼,专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就业、专业、工作素养。其次,高等院校自身的影响力以及社会声誉对毕业生所产生的效应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高等学校的办学层次,教学质量在社会中的知名度等等。最后就是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和推动学生就业的管理工作对毕业生产生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对毕业生信息传递以及就业技巧指导等方面。这三个层面对高校毕业生具有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在各项原因的调查中,其中实践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对毕业生到岗实践能力需求不断加强,各个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常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重要审查条件,甚至作为录取的条件之一。很多单位不仅对实践经历要求严格,对在校期间的实践成果要求也相对严格,大学生若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这将成为学生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在大学生就读高校的四年中,学生会经历基础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两个环节,虽然部分高校非常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以及应用,但还是存在一些完善的部分。其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就体现在认识程度较弱,长时间以来,理论教学占据半壁江山。从大学一年级开始的基础理论性学习中,学校与教师都存在理论教学凸显学术性,而实践教学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环节,这样的错误认识就误导了高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部分学校甚至时忽视实践教学环节。即使高校教育一直在进行改革,但大部分高校还是将工作的中心放在学术科研工作中以及知识性的教学中,因此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无法放到日程上来,还有一些高校宣传口号做的十分响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计划制定很完美,但是实施起来只停留在表面工作中。导致学生在高校期间了解专业技能、实践技能的途径少之又少。学生在校期间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实习作为提升自身专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学校并没有把握好社会实践这一环节的设置。

校外实践活动的忽视,校内实习体系也不健全,这是现如今高校的现实情况。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提及实习教学环节,但时间非常短,仅仅有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部分高校也为了弥补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的缺陷,而制定了校内模拟实践,增加实验的课时等等,但是这些在执行起来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就是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化,考核随意化。例如有些学科的实践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也分割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学科的联系,这种知识体系的形成,难以适应跨国企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我国高校还存在一种现象,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师资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教师现有知识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只能让许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的薄弱已经限制了高校实践教学的成果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究其原因,是社会发展迅速,而教师视野狭窄,教师在到高校工作后,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较少,无法了解学科前沿信息以及发展动态,对最新的技术成果了解甚少,更没有接触过先进的技术仪器。教师长时间将目光聚焦到理论能力的提升,而忽略到业务部门的实习锻炼的机会。学校的激励以及考评制度制度不够完善,教师没有继续深造的积极性。

二、 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工作,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相关举措。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情况已经显露出来,各高校面临如此严峻的问题,必须着手进行深入探究,加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竞争力的培养工作。在新时期,我国高校的教改工作的进行必须要与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相结合进行,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建立高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准确把握社会人才需求的命脉,了解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向,精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既要基于各高校自有特点以及办学特色,又要着眼于当前学校存在的就业问题,还需要探析学校以及专业长远发展的情况、课题。

1、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增加关注度,确保高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的就业工作必须要高度重视,这关系到毕业生的前途以及职业发展,关系到高校稳定、健康的发展,关系到社会供需的稳定发展。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教育部门、高校都需要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的开展情况,在必要情况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保障工作,让各高校的就业工作能力在足够的投入下顺利展开。高校要保障就就业指导工作资金充足,踏实的保障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并把民生工作有序的开展起来。不断完善毕业生的就业管理工作,消除那些不利因素,解决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不协调的因素。转变观念就业指导观念,由管理行政配置计划主导的模式转变成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模式。

2、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断完善工作体制。各高校要不断深化改革,通过在摸索中总结,在参观学习中进步,探寻出符合自身高校学情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机制。要改变院系依赖学校、依赖职能部门的就业指导工作局面,调动各院系的主动性,让院系自发的参与到就业工作中来,开创院系的主动性以及创造性。通过考核评估等方式将就业工作纳入到体系中。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调动全体师生的智慧群策群力创造就业氛围。要切实保障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顺利开展,支持、鼓励有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的事情,不断探索和创新,及时纠正与形势发展不和谐的方面,及时的改进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大胆的应用新机制,在合作与沟通中推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另外,也要侧重研究政府教育部门对毕业生实施的优惠举措、创业教育、职业培训等等,加以研究并积极推广。

3、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中开展工作,在总结中推进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工作的基础,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实践工作都必须建立在理论指导上,盲目的开展实践工作而忽视理论指导都是不可行的,也只是暂时的发展,不可能让指导工作可持续进行。同样,就业指导工作理论的建立也必须出自实践工作的经验总结上,理论与实践结合是相辅相成的。就业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让教师们抽出实践进行总结,总结好的经验,推进不完善地方的改革。教师们在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力之前也要坚持理论学习,要用先进的理论知识与前沿的就业实践能力丰富指导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增加实践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对于广大的在校学生来说,知识的取得大多来自书本,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为此,学校应该加大投入,联系当地的企业单位,“学产”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场地、科目、设备、师资与技术支持,不断促进校企合作。 培养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能力水平。学生在学习阶段,学校应该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自我能力,同时,建立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通“学研”通道,让学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利用学校与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强的特点,参与或建立于企业有关的项目。通过项目的立项、研发到实践来形成产学研的联动机制,使得企业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产学研体系的优势。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践中来,体验成功的乐趣。

4、不能闭门造车,要积极借鉴他人经验,推动就业指导工作的和谐发展。如今各高校对就业率的重视程度已经逐步加大,但是必须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能轻视就业质量。要通过积极开展评估活动来推动就业工作的发展,这些评估办法不能关门自己创造,必须要积极的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就业评估模式,全面的、客观的、先进的建立评估体系。严格制度的制约可以对就业工作的实际情况有个基本了解,这样考核和评估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力的完善。

5、大强对教师的就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创造良好工作氛围。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要秉承为一切为了学生服务,积极进取、勇于奉献的精神进行学习和深造,各高校要对这些教师不断鼓励和引导他们提升业务水平和自身能力。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程度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密不可分。所以要定期对高校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培训,指导他们从知识、技能、业务等方面综合提升,并通过学校制定相关的评估方式来充分调动教师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消除那些工作中的不积极因素。引导教师快速成长,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进行就业能力指导。

6、高校应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善于利用和发挥市场体系的积极作用。就业趋势的严峻,警示着高校不能坐等用人单位上门招聘,而是积极的走出去,与用人单位联系,积极的开展市场调研活动,对用人单位进行分析,了解招聘需求,通过与用人单位联系将学校办学特色以及毕业生专业的特色宣传出去。同时,也要积极的与长期合作单位进行沟通,对用人单位邀请到校园进行宣讲,举办专场招聘会,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但是,很多专场招聘会的效果并不明显,到招聘结束仍然有部分职位没有招到合适人才,也有大批量的毕业生没有找到岗位。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完善招聘会形式,面对这种现状,可以改变这种赶集式招聘模式,进行行业类招聘方式,这样不仅增加了招聘的机率,还为毕业生增强了招聘的针对性。积极利用信息化招聘方式,及时下发招聘信息。并不是所有用人单位的招聘规模都可以建立一次专场招聘会,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利用网上招聘平台,让更多的学生以最便捷、快速、高效的方式进行就业信息的查询与简历的投发。这样也为用人单位提升了招聘效率,这样不仅高校提升了就业率也更好的拓展了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吸收更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招聘。

7、通过完善产学研系统,加快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学研”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创业思维的全新人才,摸索出一条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完美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简单的合作,而是应该在机制与体制上进行创新。通过机制以及体制的改革,使得“产学研”能深入、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自身不断改革和努力的同时,政府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使“产学研”链条能够不断转动,扩大合作范围,开拓思维,让更多的大学生融入到社会和政府为他们提供的创业平台、就业平台。

综上所述,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指导工作,对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高校必须要从大学就业竞争力入手,根据各高校自身就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能力指导,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为毕业生创造更好的就业平台。

参考文献:

[1]李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2]何静,武威.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郭宇刚.大学生自主创业促进其就业的可行性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教育;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和导向功能。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和创业观,促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高校就业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

一、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与教育

首先,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将职业目标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共同理想相结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个人成长的内在动力和需求,帮助大学生建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其次,引导和鼓励基层就业。基层就业不仅为基层带来观念与技术上的支持,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练和才华的施展,促进个人事业发展的成功与价值的实现。再次,培养积极健康的就业心态。一要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与就业竞争的激烈性。二要帮助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在工作中提升自我,积累经验。三要注重就业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的面对就业压力与挫折,合理定位,保持积极乐观的就业心态。最后,组织开展就业专题诚信教育活动,并建立毕业生的信用监督机制和规范的签约制度,明确违约责任,增强大学生就业的诚信与法制意识。

二、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大学生就业教育管理机制与队伍建设

首先,提高重视,更新观念。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适应大学生就业教育发展要求和规律,扩大国内外合作交流,树立“全员化、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教育理念。其次,协调合作,健全机制。一要确保就业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监管,做到专款专用,从资金上保障各项就业教育活动顺利开展;二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层级制度,明确层级职责,由校领导牵头负责统筹协调,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发挥大学生就业教育效果;三要转变大学生就业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变“管理教育”为“服务咨询”;四要完善就业教育主、客体的考评机制,既要对大学生就业教育机构的教育实施效果进行考核评价,奖优惩劣,还要对大学生自身进行评估考核,并根据反馈与考核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一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教育教学。最后,拓展素质,建设队伍。外聘社会、企业、政府单位的人力资源经理、就业指导专家等担任就业指导教师,对内选拔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就业指导经验的教师从事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同时加强对现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与指导,增加其外出调研交流、培训学习、参观访问的机会,持续加强和优化就业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长期性与有效性。

三、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大学生就业教育理论内容与工作载体

在就业理论教育方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设置原则,合理规划就业教育课程,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基础上,分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主要是职业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塑造与职业素养的养成;选修课程则侧重于职场礼仪、求职技巧、面试技巧和简历制作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媒体、案例分析、专题讨论、情景模拟等,将就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提高就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积极邀请经验丰富的就业教育专家、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专家、工商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及优秀毕业生等开展就业指导、市场人才需求、国家政策宣讲、优秀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深化大学生就业、职业、创业的认知,丰富就业教育内容。从拓展就业教育载体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招聘、简历制作、职场礼仪等赛事活动,强化大学生对求职知识的熟练运用,从而达到求职时心态积极调整和求职能力全方位锻炼的目的。另外,还要注重榜样载体的辐射效应,激发大学生对职业就业榜样的高度认同感,并给予其适当的引导,使得大学生达成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总之,高校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完善就业教育工作机制与队伍建设,丰富就业教育理论内容和工作载体,从而达到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新突破,最终促进大学生合理充分就业。

参考文献:

[1]戴富华,王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价值及运用[J].老区建设,2015(20):51-53.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内涵 就业能力结构 再思考

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困难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近700万高校毕业生带来的不仅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压力,更恶化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和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和不协调是最主要的原因。2013年的麦肯锡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希望的毕业生表现和实际的毕业生表现不相互匹配,在接受麦肯锡调查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曾难以找到高技能人才,61%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没有进行基本的就业训练,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①

为此,如何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岗位需求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合理地界定就业能力及其结构。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和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以及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大学生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和就业结构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研究

20世纪初,英国首先出现了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它最初是针对具有劳动能力工人的可雇佣性进行定义的,后来慢慢扩展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针对就业能力概念,一些国际组织做了相关界定,如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劳动者获得和保持职业机会,并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提升以及应对职业变化的能力。

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二是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Harvey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能够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在工作岗位取得成功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

国内界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国内在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时根据所处的视角不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从实现就业的视角来界定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发现、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该能力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第二类是从雇主的视角以满足雇主需求为目的就业能力的界定。有的学者沿用西方学者的概念,将其称为可雇用性;有的使用就业胜任力这一术语,将胜任力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有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获取和胜任职业的心理行为条件。第三类是从大学生就业质量或者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视角来界定就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群体,要求并培养他们在走出校门、进入职场时具备全面的素质与能力固然好,但并不现实。过于全面和宽泛地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容易导致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时抓不住重点。同时,有的研究仅从某个学科视角来进行界定又有些偏颇。

因此,在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应以尽可能符合现实的需要为前提,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和供求结构性失衡的主要矛盾,将大学生就业能力集中于那些能够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获得自己满意工作,且同时满足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见表1所示。

表1: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典型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国内学者也根据各自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其中代表性的成果见表2所示。

表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典型研究成果

在国外已有研究中,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美国劳工部、Mel Fugate的“心理―社会性”建构模型②、York and Knight的USEM模型、Dacre Pool & Sewell的Career EDGE模型是相对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结构模型。其中大多数模型更关注工作情境中个体的就业能力而非大学毕业生,两个对象本身在素质、条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适合职场人的能力结构不能直接、完全地应用到大学生毕业生身上。并且,基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差异,国外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建立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国内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展开的,有的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的是对国内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教师等对象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并因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以及选择的样本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就业能力结构,且各自都有自己成立的理由和可行性。③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素质能力不能满足职业(或岗位,或者雇主)的要求。因此,在设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时还是应该重点突出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其结构的再思考

北京地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的新变化。根据前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还是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都应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为依据,需要了解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同岗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共同要求。为此,笔者对北京地区2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或招聘主管(20人)、职能部门经理(或资深员工)(10人)、毕业后工作1年和工作3年以上的毕业生(10人)进行了访谈,被访谈的企业涉及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9家)、外资企业(2家)、事业单位(5家)四类。访谈主要围绕“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就业岗位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最关注的能力是哪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及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能力上面主要的缺失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依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基本素养并重,但三者相比,更看重学生的基本素养,其次是学生掌握的技能。④同时,被访者认为不能完全忽略“知识”这一要素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地位。技能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者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通用技能。目前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以及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的弊端与不足,决定了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不可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⑤但是,专业技能是可以通过学生入职后的岗位培训等方式逐渐获得,而通用技能培养起来相对于专业技能则更难,是学生长期学习后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基于这样的现实,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通用技能。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当前,90后毕业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他们在价值观、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物的态度、做事的方式等方面都与80后、70后毕业生有较大差距。⑥访谈中很多被访者反映90后毕业生“很难管理”,他们普遍善于要求和索取,缺乏耐心和忍耐力,抗压能力也较差。岗位工作迫切需要毕业生具备责任心、吃苦耐劳(敬业)、踏实、乐观向上,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等。这些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最看重的能力要素。

用人单位强调了毕业生性格的重要性。被访者普遍认为,性格好的毕业生与性格不好的毕业生相比,往往具有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能够较容易地融入工作,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工作岗位所特别需要的。⑦他们在挑选毕业生时也会以性格作为录用的标准之一。在心理学上,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特征,是不能以“好”或“不好”来评价的。人们所说的“好性格”、“坏性格”实际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给出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亦是如此。所以,虽然用人单位强调了毕业生性格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将性格直接作为一个衡量维度,可以将能够体现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如对待事物的态度,包括是否乐观向上、是否有竞争意识、是否具有自我心理调试的能力、是否具有抗压能力等,放到基本素养这一维度中去间接衡量。

综合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上述调查访谈的发现,应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重新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的界定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应重点体现岗位需求和就业质量。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他们愿意从事的工作的要求,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助其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是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应主要考虑的方面。根据胜任力理论,胜任力是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要素的总和,其包含一组针对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的要素,具体包含完成特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特征,这正好与我们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一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是要从岗位胜任力的视角来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大学生就业能力并不等同于胜任力理论中的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是对人在职业活动中是否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取得高绩效进行分析的一个概念,主要对人的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对工作对能力的要求和能力的差异进行识别。⑧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对大学毕业生获取职业和维持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分析,特指潜在的就业能力。

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从岗位胜任力的角度,以大学生就业结果、质量,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来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会更合理,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构建体现岗位需求,且具有核心性、通用性和普适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一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应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为依据。既然上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是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基础的,那么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也应体现岗位需求。还有就是,岗位不同,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能试图建立一套包含所有岗位的、所有能力要求的就业能力架构,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同岗位要求之间的差异性抽象掉,用各岗位对就业者相对统一的要求来构建就业能力的结构,而这些相对统一的要求是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这样的就业能力结构既有普适性,也具有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设计具体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能力指的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从横向上来说和所有的行业都有关系,从纵向上来说是和所有职位有关的能力,这样的能力结构才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那么,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集中体现不同岗位的共同的、核心的要求。具体地,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已有成果,尤其是最有影响力的关于个人工作能力(或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即前面论述过的几个国际组织所得出的能力指标体系,如ASTD、SCANS等,这些组织研究出的能力构成标准是非常具体的,也比较容易识别,还很好操作。同时还要和现实的要求相结合,提炼岗位对大学生能力的共同核心要求。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的界定应通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同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持久性、时代性的,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结构无疑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的不同而变化,还需进行持续性研究和适度调整。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01211417030)

【注释】

①[美]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郭瑞卿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0~28页。

②Mel Fugate, Angelo J. Kinicki and 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 A Psycho- 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5: 14~15.

③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年,第43~67页。

④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87~95页。

⑤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52~54页。

⑥⑦杨河清,韩飞雪:“关注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行为―对北京市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1期,第87~91页。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层次分析法;比较矩阵;权向量;一致性检验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课题(项目编号:JRS-2011-1042)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收录日期:2014年3月13日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

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和以往相比有了相当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第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第二,近年来,全国的各高校都在不断地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有高有低,加上部分高校的软件与硬件设施都没有完全跟上时代的变化,随之带来了大学毕业生质量的急剧下降;第三,当前大学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留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第四,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就业也由原有的“统包统分”到现在的“双向选择”。综上可知,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很多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赖三策(2004)从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胡文斌和田莉(2005)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杨益民和代秀梅(2010)分析了人才就业选择的要素并建立了就业选择的优化模型。

近年来,国内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逐步趋于完善。从当前国内就业的现状看,大学毕业生基本上可以找到一份维持生活的工作。但是,从诸多方面考虑,大学生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还比较差。例如,由于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异,单从住房角度考虑,大学生在我国一些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就业并不理想,有些人工作不久就离开了这些城市。针对这些城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黄敬宝(2010)强调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具有多维性、差异性和综合性,同时大学生要做好全面的就业准备,但要有所侧重,将重点放在重要因子上,并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构建就业竞争优势。黄敬宝(2010)强调上海要站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与推进城市全面转型的战略高度,合理架构体制机制,努力整合各类资源,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实际上这些城市的大学生在当初就业目的地的选择上一般没有进行细致的考虑,直接导致就业以后不能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基于此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目的地的选择方面入手,分析在大学生就业中的各种因素,通过层次分析法合理确定大学生的最终就业目的地,从而正确引导当前大学生进行理性就业。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模型。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T.L.Saaty在20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且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度关系,建立阶梯层次结构。对同层的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就每一层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定量表示,并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出每一层各项因素的权值。主要步骤为:

1、构建含有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的层次结构模型。(图1)

2、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对于隶属于上一层各因素的同一层诸因素,利用T.L.Saaty等人提出的成对比较法和表1中1-9比较尺度构造成对比较矩阵,直到最下层。

3、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和相应的特征向量。

4、利用一致性指标、随机一致性指标以及一致性比率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即为权向量;若不通过,需要重新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5、计算组合权向量并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也称为层次总排序)。

对于层次分析法中涉及到的更加详细的相关内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文献T.L.Saaty(1980)以及王莲芬和许树柏(1990)。

(二)大学生就业目的地选择问题实证研究。为了了解和掌握当前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指导遇到的主要问题,及时找准影响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实地交流考察和搜集参阅相关的文献及数据对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充分地调查研究,并得到了大量可靠的数据。具体的数据搜集过程分为三部分:

首先,通过实地和网络两种方式对省内一些高校受访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集中调查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就业城市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工资水平、住房消费、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不同倾向数据;其次,通过实地访问和电话访问两种方式对省内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重点咨询往年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就业城市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工资水平、住房消费、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不同倾向数据;最后,通过一些有关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的重点文献及相关部门的历年统计数据总结出大学生在就业时对就业城市的地理位置、工作环境、工资水平、住房消费、城市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不同倾向数据。为了深入研究当前大学生就业时考虑的诸多因素,并确定大学毕业生本人的就业标准,下面本文通过以上问卷调查、实地交流考察和搜集参阅相关的文献及数据。首先,利用图1所给层次分析法的结构图确定如下大学生就业层次结构图,如图2所示。本文以下研究内容均以河北省各城市为例,这里有11个城市可以供大学生选择,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时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为大学生确定最终的就业目的地。(图2)

其次,根据T.L.Saaty等人提出的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相关因素,对各层次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建立成对比较矩阵。本文这里仅以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所构成的成对比较矩阵为例进行层次分析法中的相关数据分析,其他层次的相关数据用相同的方法可以得到。1-9比较尺度的具体数值如表1所示。(表1)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考虑当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诸多因素(地理位置、工资水平、工作环境、住房消费、城市竞争力,以及发展前景等),利用层次分析法有效地为当前河北省大学生就业准确定位,合理平衡就业中的各个制约因素,从理论的角度为当前河北省大学生解决他们就业中犹豫不决的心理问题。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当前河北省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为最终河北省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制订出合理的方案。

主要参考文献:

[1]赖三策.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4.17.4.

[2]胡文斌,田莉.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15.

[3]杨益民,代秀梅.人才就业选择的要素与模型[J].统计与决策,2010.26.19.

[4]黄敬宝.什么样的大学生具有就业竞争优势――2009年北京大学生就业影响因子分析[J].学术论坛,2010.33.10.

[5]李正龙,吴也白,李显波,钱洁.上海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J].科学发展,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