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牧童教案

牧童教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05-31 16:31:4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牧童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牧童教案

篇(1)

《小放牛》教案

教学内容: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歌曲《小放牛》

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按照节奏念出《小放牛》童谣,准备把握其中的切分节奏。

2.指导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来演唱《小放牛》,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八分休止符和一字多音的地方。

3通过演唱表演歌曲激发孩子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小放牛》是一首产生在冀中平原的著名儿歌,音乐旋律采用了河北传统的戏剧曲调,为五声调式,2/4拍。全曲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三乐句节奏相同旋律相仿;二、四乐句前半句完全相同,后半句旋律相似。这首《小放牛》将中国的神话传说编进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中,用借喻的手法赞扬了赵州桥工艺设计之新颖精湛,赞扬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一字多音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我们初次见面首先让我自我介绍一下。不过老师有个要求,请按照我念的节奏来回答我的问题好吗?我走到你的面前就请你站起来响亮的回答我哦!(练习切分音节奏)。

然后你再按照我的节奏方式,帮我问一问你左边的同学叫什么名字。接龙

XXXXXXXXX

我叫査老师,同学你好?我叫XXX,老师你好?(点出课件)

“査”这一拍上打响指,如果是两个字的名字,就在打响指这拍空下,如果学生的节奏由偏差的话,提醒他们我是在打响指以后说了哪个字。

一、导入新课:

1、童谣教学(节奏教学)

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念一首河北地区的童谣,请你们听一听童谣里都说到了什么?(师有表情动作地边念边打双响筒)

X X / X X X / X X X / X - X X /X X X / X X X / X -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什么人 修 ? 玉 石 栏杆 什么人 留?

(这个字要延长)

X X X / X X X /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什么人 打响指骑 驴 桥 上 走? 什么人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

(这个字要延长)

生:赵州桥……

师:对,赵州桥,你们见过吗?(点击赵州桥图片)査老师带你们看一下这就是童谣里说到的赵州桥。

赵州桥在河北省,是我们国家著名的古代大石拱桥,这座桥啊曾经经历了十次水灾,八次战乱还有多次的地震,但是他还是巍然屹立在祥河智商,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这座坚固的大桥到底是谁修建的呢?谁在上面骑驴、推车呢?接着听査老师说童谣的第二段。你听到答案了吗?

X X/ X X X / X X / X - X X / X X X / X X -/ X -

赵 州 打响指桥 来 鲁 班 修 ? 玉 石 栏杆 圣人 留?

X X X / X X X /X X / X -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X -

张果老 打响指骑驴 桥 上 走? 柴王爷 推车 轧了 一趟 沟么 一呀 咳。

师:你听到答案了吗?(生回答)我们来看看大家听的对不对。(生边说师点出课件内容)。

师:你们愿意跟着我一起来学一学这个童谣吗?(点击童谣内容课件)

边念老师边打双响筒,特别提醒在切分节奏的地方,我是敲了一下以后说的桥和驴这两个字。可以反复多练习几遍。(点击课件中提醒切分节奏的部分)

师:说的真好,就像两个人在对话。嗯,你要回答出我的问题来,我才告诉你赵州桥怎么走啊!

那下面査老师就来问问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回答出我的问题,好吗?

师生共同表演一遍童谣内容

师:有哪位同学想来扮演我刚想才的角色问一问,考一考大家的?记住要有表情和动作。

2、歌曲教学

师:同学们说得的真棒!你们听有两个小朋友忍不住唱起来了。(听范唱1)

一边听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拍手、拍腿)

师:对了!这样一个童谣还能用歌曲唱出来呢,这就是河北民歌叫做《小放牛》(出示歌词课件)

请同学们再听一遍,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的唱,并且跟着老师做动作,看看我们的动作变化了没有。(听范唱2)(拍手、拍退、切分地方拍手后画圈)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轻声的唱一唱。

师:注意在“桥”和“驴”前面都出现了八分休止符(课件点出切分节奏)多唱几遍

师:这里这两小节的地方也要注意唱准(课件点出第二种切分节奏)。可以结合二拍子拍手练习

师:注意每段的最后一句要唱两遍,因为这里出现了反复记号(课件上点出反复记号)

跟琴唱第一段歌词

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其实啊我们歌词里面提到的张果老、柴王爷都是传说中的人物,那是怎么样一个传说呢,我们来听一听。(课件点击赵州桥传说)

师:在这个传说里的张果老骑着毛驴拎着个大袋子在桥上走,还有柴王爷也推着车要来瞧一瞧赵州桥呢。那我们能给这两个人物设计动作吗!骑驴的动作,还有推车的动作

表演:请一个同学扮演张果老,一个同学扮演柴王爷。我还要请一个同学来扮演提问的人,其余同学就是要回答他的人。(教师先表演一下,给予学生相关的示范动作)

根据时间可以请一组或者两组进行表演,加以适当的指导。

小结:今天査老师这节课上的很开心快乐,同学们你们开心吗?今天我们学了一首童谣,唱了一首河北的民歌。其实不管是说童谣也好,唱歌曲也好,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是来赞扬了我们的赵州桥工艺设计的新颖精湛,赞扬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以后有机会希望大家能去河北看看这一座著名的石拱桥,记得一定要唱起这首《小放牛》!

最后让我们在快乐的《小放牛》的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小放牛》反思

《小放牛》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歌中小姑娘向小牧童问路,可俏皮的牧童故意为难,并要小姑娘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才告诉他。于是两个人就一问一答,边歌边舞地演唱起民歌流行的对歌来。歌曲音调明快流畅,富于表情,歌舞的形式生动、活泼风趣,充分表现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开朗乐观的性格。歌曲的开始部分是以戏曲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刚开始听的时候总笑,不好控制课堂纪律,但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曲的旋律,尤其是歌词的幽默吸引了他们,当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后,就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大胆的去创编歌词.学生能够发散思维,将自己平时所见到的事物编进歌词里来。在展示环节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评价手段较单一,没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给学生展示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发,在时间上稍显仓促。在这一节课中我的导入可能有点多了,也发现自己的言语显得很空洞,词语不丰富。不能运用语言艺术来吸引学生。只有亲身练过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掌握。例如在处理歌曲难点的地方,我只是让学生随着我的节奏一起练习,并没有让他们进行自我实践,这是我疏忽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更加深刻的体验到上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要以老师个人的感受代替学生的感受。总之,这节课的效果总体还不错,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小放牛音乐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1.小学音乐教师教学随笔

2.标题

篇(2)

一、 利用多媒体强大的表现力开展情趣化教学活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迅速渗透教学课堂,并成为现代课堂的重要标志。多媒体所具备的强大的表现力,可以将学习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为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章节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的幻灯片让学生观看两幅漫画,其中一幅的内容是:一个小小年纪的牧童悠哉悠哉地牵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另一端拴着牛鼻子,健硕的牛顺从地跟着牧童往前走。而另一幅画的内容则是:一个高大的壮汉用尽全力拽着牛尾巴,试图让牛跟他走,但牛却四肢铆足了劲抵抗他,使壮汉寸步难移。这两幅漫画通过多媒体予以展示后,顿时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后,教师借势导入新课,通过循循善诱,使学生对“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这一课的内容加深了理解和认识,并与多媒体所展现的风趣漫画形成了“记忆链接”,使学生对该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充满了情趣,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即多媒体毕竟只是教学辅助设备,如果为了片面迎合学生的爱好,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而使多媒体的展示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那么就失去其应有的辅助意义而本末倒置了。

二、 利用热点新闻激发学生的兴趣

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说理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那么,势必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此,教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材内容,联系最近发生的新闻热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建立国际新秩序》时,可以就最近菲律宾染指中国南海黄岩岛这一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因为教师所提出的讨论话题正是目前上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下到平民百姓的茶余饭后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所以,学生的讨论非常投入,情绪非常高涨、气氛非常热烈,从而有效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既然和平与发展互相联系、互为条件,那么,是不是有了和平,经济就一定发展?经济发展了就一定能维护和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闻热点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使原本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鲜活生动,贴近生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通过师生互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实施情趣化的教学活动,首先要以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基础为前提。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努力营造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间的平等合作和积极互动。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章节时,可以精心设计教案,事先准备一个与该学习内容有关的小笑话,在课堂上采取“抖包袱”的方式讲出来,从而在唤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师:张三和李四是住得不远的邻居,他们都是做小本生意的人。张三卖红枣,李四卖核桃。李四发现张三的生意总是做得比他好,于是,有一天李四借故来到张三的摊位前,只听得张三亮开嗓门喊道:“卖枣喽,新鲜的红枣,大枣小核,小枣无核,香甜可口,快来买喽。”随着吆喝声,顾客纷纷前来,一会儿,张三就卖出许多红枣。李四一听,大受启发,回去后,模仿张三的叫卖用语“如法炮制”,但顾客不听则罢,一听掉头就走,一天下来,李四的嗓子都快喊破了,却连一颗核桃也没卖掉,同学们,你们想一想,李四到底在叫卖时是怎么吆喝的?

教师讲完这个小笑话的上半段,留个“包袱”让学生开动脑筋“往外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群策群力”,完成了这个笑话的下半段内容。

学生:李四从张三那儿回来后,扯着嗓门底气十足地喊道:“卖核桃喽,新鲜的核桃,大核桃小核,小核桃无核,香甜可口,快来买喽。”顾客一听,心想,吃核桃就指望吃中间的核呢,这核桃没法吃,可别在他家买了。所以,一天下来,李四一个核桃也没卖出去。

篇(3)

教学案例 语文课堂 教学理念

一、案例

镜头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去品味春风的特点,我们可以从词语、修辞手法、句子的含义等角度来品味,先看第一句。

(这时,一个学生把手高高举起来。)

生:老师,我知道,我知道。(我只好请他发言。)

生: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是个比喻句,写出了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第二、三、四句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通过对泥土的气息、花儿的香味、鸟儿的歌唱、牧童的笛声的描写来烘托春风的温暖、和煦,让人觉得很舒服。

师:品味得太好了,非常全面。谁还有不同意见吗?(没有学生举手了。)

师:看来大家自己就学懂了,真能干。那么请大家把这一段一齐来美美地品味一次吧!

这是笔者刚接触新课程时上的一堂街道公开课《春》,我在预设教案时准备了许多估计学生品味错误后的点拨,可都没派上用场。原因就是那个学生上课前把《跟我学语文》中的知识点都背下来了,把我本想讲授的知识内容都抢了去。我顿时不知所措,便草草了结了这一段的教学。事后语文教研员在和我交流时指出,当学生说:“第一句话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是个比喻句”时,老师就可引进学生的生活体验,问:母亲的手抚摸过你吗?感觉怎么样?从而引领孩子们真正领会“轻轻地抚摸”,领会春风的和煦和温柔。体会后再进行朗读效果肯定就不同了。再比如:学生说“第二、三、四句还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方法”这时老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段话能删去吗?如果刮的是台风,会不会有这样婉转的音乐?让学生真正明白侧面描写正是为了突出春风的温暖、和煦,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面对学生的临时生成,教师首先要作出正确的判断,那一刻,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是最为关键的。

镜头二:

在预设《草船借箭》一课时,我就直扑重点,将整堂课应组织讨论的问题确定为:“草船借箭”实为“草船‘诈’箭”。但学生可不一定质疑得出来呀!怎么办?对,事先安排一个。在课堂上,当智多星施陈松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计,诸葛亮其实是‘诈’箭,但为什么要用‘借’呢?”

果然,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这个学生说:“打战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又一个学生说:“诸葛亮骗了十万支箭,应该算是犯了诈骗罪。”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他的目的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所以我认为还是‘借’合适!”“‘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后来打战的时候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我再适时引出“那究竟用这个字合适吗?课文中你会有新的发现。”学生的兴趣就十足了。

这是新课程实施四年后的一堂县级公开课,获得了各位同行的一致好评:教师和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真正进行了对话;学生的问题是一个个的生成,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也是一步步地深入,这堂课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自主地问与学。但只有我自己知道:所谓的意外生成还是有水分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正确引领,如何催化课堂生成?我还是觉得很棘手。

二、使预设与生成完美统一

1.精心预设,为生成起航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但要预设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媒体、相关知识、学生学习方式,还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特别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我们要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学生也才可望获得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学习享受。当然,也要把握好这个度,虽强调预设,但不迷信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我们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

2.尊重学生,营造生成氛围

真正的生成应是学生思维碰撞的智慧火花,是活化了的知识、技能,是身心的发展,智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但如果学生有了这样的智慧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我们教师给他的只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磨灭,也就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生成火花时,我们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而应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保持豁达、平和的心境,学会倾听学生的发言,不随便发火,更不能用侮辱性的言行。尽量减少对学生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自由表现、发展。

3.及时引领,催化课堂生成

(1)适时引发

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这时候,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营造生成空间。课堂中学生的回答中不经意地出现的一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教师也须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充分肯定,让学生在与教学环境、教学文本、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以期“生成”。

(2)恰当处理

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在教《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教师在范读课文时,把“多”的字音读成“都”,被学生指了出来。孙老师急忙让学生教他怎么读,最后还称这位学生是“一字之师”。从而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这是课堂教学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教师教学涵养的胸襟之内。

(3)及时应变

课堂教学生成带有很大的偶发性和突然性。在一堂《嘱咐》的公开课上,突然闯进来一位妇女,手捧豆浆、油条,来给她的孩子送早餐。这时,有些学生起哄了,教室里乱糟糟的。在这个关键时刻,这位教师因势利导,严肃地说:“同学们,你们从刚才那位妈妈为孩子送早餐的神情,联系课文中的母亲,想到了什么?”这一问,使哄笑的孩子低下了头,全班学生也都严肃地思考起这个问题。来自外界的干扰,巧妙地被教师转化为一种教学契机,帮助学生拓深了对课文主旨的感受,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三、建议

1.语文课必须要突出语文的特点

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着眼于什么目的,其主要目标还是研究语文,一定要突出语文的特点,不能为了追求生成而漠视语文知识的落实。

2.平时要注意积累自己的教学智慧

动态生成的课堂对于预设的要求越来越高,课堂灵变性越来越大。教师应不断加厚自身的底蕴,不断的锤炼、提高课堂驾驭和应变能力。

3.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研制

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老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思想素质

这次非常有幸能够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校长提高计划”的学习,在宁波学习的几个月里,共听了几十节课,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对几所有名的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几所名校的管理,真是受益匪浅。其实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教育教学质量不错和教师整体素质的高让我们望尘莫及。为什么会有如此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这一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也常常使我不由自主地把就职学校与挂职学校相比,寻找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深刻地体会到了教师的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当然,教育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它涉及到社会、家庭、校园环境、教师等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教师这一因素的确是至关重要。下面谈谈自己对教师素质与教育教学质量两者关系的一些看法:

一、教师的思想素质与学生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我们教育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去感染学生。在学生心里,老师是社会的规范、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他们把老师的道德、思想的高尚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等。如:去年我教的那一届毕业生,是我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的,经过六年的朝夕相处,有许多学生在说话、做事,特别是在讲究卫生方面都很相似于我,可见,教师的言行、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教师的素质与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文化素质与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完成教学任务的主阵地,一个教师能够组织、上好一节课应该是他的文化底蕴和专业能力的体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自己本身就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孟子说:“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有了精深足够的知识储备,讲课才能游刃有余。如果能熟练地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对教学的内容了如指掌,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内化知识,书在其胸;情感投入,情在其心;哲理运用,艺在其身”的理想境界,就不怕培养不出好学生。如: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上观摩课,他的课上得如此精彩,以至于听课的视导员和教师们把原定要作笔记的事给忘了,因为他们跟学生一样都被吸引住了,课后一位老师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这位老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节课仅仅花了约15分钟”。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一生备课意味着对自己所任学科永无此境的追求,随着对学科的钻研,做到短短的时间就可以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讲解课文时将有关的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地传给学生,必然会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更加全面。

(二)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堂教学的效率

教师的专业素养指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对所任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备课的水平、上课的水平、教研能力、信息技术的掌握能力等方面,这些都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1.备课与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教师专业能力做保障,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时时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精心设计课的结构。而我们有许多教师在备课这一环节,往往就是买一本教案照抄或从网上下载,不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去认真钻研教材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质量会高吗?在宁波学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多次参加了许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在听泗洲路小学许佩君老师上《花的勇气》一节课后,有的老师就问:“你的课为什么上得这样好?有什么秘诀吗?”她笑着说:“要上好语文课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精读文本、细读文本、读出文本的思想、读出文本的情感,读出文本丰厚的内涵”。可见,我们要上好每一节课,需要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教学程序才能更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即教学手段,在应试教学中,我们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知识又得到能力培养,那就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根据教材,做到因材施教。如:冯敏老师在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解决问题时,她采用了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要比较两个数的多少,首先要找出同样多的部分,其余多出的部分就是两个数的相差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又如:王老师在上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他采用了验证法来进行教学,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前面学习的知识里,我们学习了那些基本性质,你想象的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是怎样的?然后让学生自己验证。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增,同学们都在极力证实自己的猜想。可见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教学语言与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很重要,它能激发学生求知欲,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它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的碰撞,要想产生心灵火花,就要看老师的语言准确不准确,精不精练,有没有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用富有磁性的语言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在4月的中旬我听了江北实验小学蒉跃飞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是《画家与牧童》,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富有亲和力,能够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课堂教学语言让学生陶醉,加上精致的教学设计和娴熟课堂教学艺术,使这节课精彩极了,把所有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给吸引住了,听这样的课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而且是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这样的学生学习兴趣就会更浓,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有效的课堂,长此以往教学质量就会得到提高。

4.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教学质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理念下的理想课堂要求之一,目的是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人性化。从听课后,感受到老师们已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到课堂中,都在积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师生心灵相通的课堂氛围,使孩子们能在一个平等、民主、安全、愉悦、轻松而又不慌张的氛围中自主地学习。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年龄在6~12岁之间的孩子,他们还缺乏完全独立的能力,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指引。小学生对学习各门学科的意义及重要性理解得还不够深刻,往往是由于喜欢教这门学科的教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可见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这样重要因素。在不少的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到,良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师生间融洽的情感关系能使师生亲密合作,营造出愉快的情绪气氛,成为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它驱动教师满腔热情、专心致志、千方百计,力求把学生教好。而学生则乐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对教师所教的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和爱好,完全消除恐惧、焦虑等心理负担,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整个教与学的活动顺利进行。

5.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质量。教育要现代化,教学手段也要现代化。现代教学手段多样化,可以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营造一个动感课堂,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给学生视、听、感官以更大的冲击和吸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如:江北实验小学冯敏老师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时,她利用了多媒体进行了辅助教学。情景:有许多动物要在森林里开运动会,来了5只可爱的小白兔和小灰兔,让同学比一比,然后又跑来了4只小白兔,又比较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只数的多少……当老师出示这个情景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又如:中城小学的王洪乾老师在上数学广角《找异物》一节课时,他借助了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看出用天平称来称物体的重量,通过称几次就可以辨别出异物,运用媒体教学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变为直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有效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乐中学、学中得”的目的。

三、提升教师素质的几个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都是通过教师来实现;各项教育制度的实施都是通过教师来执行,教育教学质量、学生素质,都要通过教师来提高。目前在我们教师队伍中,一些教师教育观念陈旧,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师教法相对落后,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社会适应力差,创新意识淡薄,针对目前教师队伍素质存在的现状,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已势在必行。如何来提高教师的素质?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首先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正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掌握知识已成为人们生存的先决条件,从而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具有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人才,已成为教学改革非常迫切而又重要的课题,这无疑对处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而我们作为一个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的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传统的教学观则主张教学活动以教师为本,师道尊严,强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与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绝对服从教师。上课是老师讲学生听,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厌烦、疲倦,缺乏思维和积极性。而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师生平等、民主,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指导者、引路人。

(三)拓宽教师业务学习渠道和内容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想搞好教学,必须狠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1.俗话说,博大才能精深,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养,高水平、高能力就成了虚妄之谈。作为一个教师要上好课、育好人,没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能行吗?想要受到学生的敬佩,得到学生的依赖,必须具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由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教师必须勤奋学习,认真参加继续教育等培训活动,搞好自修,不断地充实自己。

2.在教学中开展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知道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提高质量离不开科研。所以教师要打破陈规,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3.教师应苦练基本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连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教师,谈何赢得学生的信赖和佩服,谈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因而教师应做到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目前国家已经实施了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目的就是让老师们通过学习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改变原有的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教育理论素养,加强教研的深度和广度,教师要善于挤出时间来学习,但有许多学校,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学习的意义何在,在学习的过程中流于形式,工作浮于面上。

4.作为学校,要搭建多种平台让老师们学习。如: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学科带头人的引领、校与校之间开展教研活动、还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四、结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