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18:17:0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现代诗歌朗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迎春花开
在火红的太阳底下
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
它们惊喜地叩响了
春天的第一道门扉
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
久违的问候
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
那些沉甸甸的欢笑
像父亲母亲的双手写满劳动和收获
一杯烈酒
盛满酽酽的乡愁
在迎风的早晨把我醉倒在一瞬间绽放
青涩地,爱人的手臂
温柔地缠绕,把你拥抱
拨动春天的琴弦
季节的距离如此强烈无法抵挡
如同大地孕育着希望
我看见乡亲们,在新年的日子里
谈论着往事的收成
细数三百六十五个日子和节气
说到春天
大家的眼里又开出了火焰
那个时候,玉米成串地挂在屋檐下
黄澄澄的喜气
飘满家园,让人看了心里
她正站在家园的路口迎接
以一朵迎春花的姿势
为你献上这首祝福的诗!
从元旦的窗口看出去
站在新年的门槛
不经意的回眸
我看见
远方苍茫的人海
留下的那些帆影点点
或云或雾
悉数飘散
眼前
是漂亮的窗花
春风吹来的桃花朵朵
我看见
又一波涌动的人潮
那些赶路的匆匆脚步
在风景里行走
自顾不暇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
岁月就这么走过
走过我的童年
走过初恋的河边
在海市蜃楼的晚霞里
吟唱诗歌的灿烂
拥抱元旦
跌足的思绪
披一缕眷恋拂过的昨日
站在这年最后的日头沉落的山巅
眺望,痴狂
地平线的东方
海在波浪阵痛的喘息中
舔舐新年初生的太阳
这初生的婴儿扇动的翅膀
拍打着海的脸
金色的光飞越蓝天
一声时空襁褓的啼哭
破门而出
撞落了臃肿的夜幕
睁开眼
晨练的影子,喊山的喉咙
牵着耕牛遛草的大爷
全都换上新年的笑脸
刺啦啦一片撕扯的声响
三百六十五个日子
手牵手站在地平线的岸边
等待
等待用我们的血汗
元旦
四季轮回
该走的走了
走吧、走吧!
春天的沙尘暴
夏天的毒日
秋天无情的洪水
冬天的无情
过去的都是
惋惜、愧恨、无奈
但是
我们从来没有惧怕什么
大踏步向前
不再回首那难忘的日子
元日、新春
将为我们带来期盼
信心十足的你我
早已充满无限的力量
我们已经更新了所有
软的、硬的器件
用我们聪慧和勤劳的双手
迎接新的挑战
看
七彩云已向我们飘来
让我们共同憧憬新的曙光
聪慧!勤劳的我们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诗歌;课程改革;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9.2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31-01
在当前初中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缺乏足够底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单一枯燥、课外拓展较为狭隘等方面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教学成效提升。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注重改革创新,全力打造高效诗歌教学模式。
一、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教师文学素养较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缺乏足够深入的研究,阅读的诗歌作品数量有限,深入开展研究的更少,导致教师文学素养相对不足。同时,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缺乏教学技巧,教学停留于照搬成品教案的模式,完全按照应试知识点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意境韵味,无法有效胜任现代诗歌教学工作。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在上述条件下,现代诗歌的教学课堂生动性也较为有限,学生所学习的是相关知识点等应试内容,教师通过单向讲解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没有能够通过引领感悟的方式展示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和想象美,导致学生在现代诗歌学习中缺乏浓厚兴趣。
3.教学过程单一枯燥。部分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完全以单向讲授的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也没有能够有效开展双边互动,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率,导致教学活动成为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反而成为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影响了教学成效提升。这种为考试而教学的片面理念,无法有效彰显现代诗歌美的因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
4.课外拓展较为狭隘。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师在诗歌教学中,没有能够对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在各门学科课外活动开展轰轰烈烈的背景下,诗歌教学拓展却似春风不度玉门关,导致诗歌教学成效长期处于低位徘徊状态。
二、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成效的思考
1.强化文学底蕴积累,提升教师教学驾驭能力。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予学生一碗水,相对于语文教学其他方面的知识结构而言,现代诗歌方面的积累,是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履职能力中的短板。为了提升教学能力,教师应当增加现代诗歌阅读量,并且深入地分析研究,对于诗歌的意境、背景、主题、结构、用词等多方面开展分析探究,多接触现代诗歌,为教学活动积淀深厚的底蕴。同时,教师还应当潜心研究现代诗歌内容的先进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听课、研讨、座谈以及上网搜索、阅读教学刊物等方式,将先进的现代诗歌教学理念、经验与自身的教学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激发学生诗歌学习兴趣。初中生是开展现代诗歌阅读鉴赏的理想群体,他们正处于各种人生理念的成长期,要让他们感受到诗歌的意境,对他们的性情进行陶冶,品格进行熏陶,让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诗歌诵读让学生感悟诗歌音乐一般美的意境,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引读、师生领读、学生对读等,让他们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之中体会感悟诗歌的意境,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演示相关情境的画面,增强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度,让他们在美中阅读、感悟、享受、理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意境想象之中构建诗歌的绘画美,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手段的演示,也可以通过引导想象让学生开启思维的翅膀,从字里行间去感悟简约的词句所展示的诗歌艺术境界,从而深刻领悟诗人的情感。
3.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从两方面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创设浓厚的情境,让学生的心灵进入诗歌中所描写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背景,诗歌表现的主题以及恰当的用词,以此为切入点,出示探究题,要求学生开展分析讨论感悟研究,让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之中深化对诗歌内容意境的理解。让学生解读诗歌的语言之美,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意境,同时能够为学生提供遣词造句方面的技巧,尤其是能够指导学生立意练字、推敲词句,在深刻领悟理解意境主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境、领会技巧的同时,要鼓励学生将所学、所感、所思有效迁移运用起来,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诗一般的语言进行仿写,在教学一种题材类型的现代诗歌之后,可以要求学生借鉴教材的写法自选题进行仿写,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
关键词:诗歌朗诵;初中生;措施
诗歌朗诵能力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他们成长成才的基本素质。诗歌朗诵是一种口语行为,它体现的是学生驾驭语文一种能力。诗歌朗诵作为语言朗诵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与其他朗诵(散文朗诵、文言朗诵等)一样的功能,但是,由于诗歌语言的特性,诗歌朗诵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其他朗诵无法取代的功能。因为最早的诗歌就是音乐,所以,诗歌具有先天的音乐性,尽管现代诗歌已经和音乐渐行渐远。但优秀的诗歌朗诵,应该是一种生命的颤动,它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纯粹。诗歌是从诗人心灵深处自然流出来的声音,它真诚纯明,仿佛婴儿的啼哭,仿佛天籁,正所谓“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优美的诗歌朗诵可以纯洁心灵、丰富感情、变化气质、陶冶情操、润泽生命。优秀的诗歌朗诵,需要朗诵者运用独特的诗歌领悟能力,而且在唇齿之间,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情感,而听众在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之间,能够受到感染,融入诗歌情境,感悟诗歌魅力。
语文教师若想提高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首先要以身作则,自己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培养自己朗诵能力的自觉意识。倘若教师的朗读水平较差,不仅会贻笑大方,还会误人子弟。所以,教师应该在业余时间,极力提高自己的诗歌朗诵水平。无论是平时的教材讲解,还是试卷分析,都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教师的朗诵水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朗读意识。教师不仅要在身体姿态上挺胸抬头,科学把握朗诵节奏,注重朗诵的轻重和抑扬顿挫,还应该注意要身心投入,真正地让学生叹服,改变他们的传统观念,纠正他们认为诗歌之矫揉造作的观念。
除了教师自身朗诵水平的提高外,还要教师做出相关措施,致力于学生的朗读训练和培养上。
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的发音。青海方言与普通话差别较大,他们将爸爸叫阿大,将“叔叔”叫“爸爸”,将“在哪呢”说成“阿扎里”。所以,语文教师做好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纠正他们的错误发音,这是培养学生诗歌朗诵能力的第一步。如“zh,ch,sh,z,c,s”的区分。实际上,教学生正确发音的过程,也是他们第二次学习说话的过程。学说话实际是一种模仿的过程,除了唇音完全模仿以外,还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教师应该为学生准备一张汉语发音表,使之熟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能很好地对此进行区分。在教授初中生的发音上,尽管这不属于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但是,因为青海市地区的特殊,多数小学教师口语素质差,这样,纠正学生发音,使之正确说好普通话,推广国家普通话的任务就落到了初中语文教师的头上。在课上,让学生准备一面小镜子,发音时,让他们对着镜子发音,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浓厚。
学生正确发音之后,就要教给他们诗歌科学朗诵的要领和方法。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赏青海抗震救灾的义演晚会,主要是看诗朗诵部分。因为这是权威的视频样本,朗诵者是国家一级的朗诵演员。学生的音色不一定要好,但朗诵的情感是必须要饱满而真切的。朗诵不同于日常的说话,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其文学性上。在朗诵时,学生需要深刻理解文字作品,调动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有声语言进行表达。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朗诵创作,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文学性,人们在选择朗诵的文学作品时都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对其主题、思想、遣词造句的要求非常高。事实证明,文字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朗诵艺术魅力的高低。同时,教师还要很好地为学生设置诗歌朗诵的情景,营造诗歌朗诵的氛围,所以,在学生准备朗诵前,为他们挑选好适合的音乐和背景,使之真正有效地将身心投入期间。在课下,多给学生以辅导,如重读音的规律,停顿的规律等都是值得教师和学生共同玩味的。
同时,多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班内小型诗歌朗诵、学校内的演出、广播站等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利用的。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分析
1.教材选编存在严重偏废
201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入的篇目总共三篇: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和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从篇目上看,高中必修五本教材,共66课,而现代诗歌只有两课三首,所占比重只有3%左右。2012年修订的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6册课本,入选古诗词,包括课外背诵的总共89首,而现代新诗仅11首。中学语文教材选编,厚古薄今倾向非常明显。
2.高考对新诗考查的缺失
首先,是高考作文对新诗的回避。长期以来高考作文都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的规定,这就给学生一种误导:诗是和高考无关的。甚至连一道论述性文题,本来很难写成诗,也还要强调“诗歌除外”,为什么不规定其他某种文体除外呢?这正是导致现代新诗长期不被重视的原因。以这样的方式暗中抑制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重视,甚至喜爱,是极其不合理的。其次,是阅读理解对新诗的回避。命题者认为高考阅读理解考新诗不合适,理由是意蕴太深,考生不容易把握。而忽视新诗的考查,则导致学生更加不重视新诗。我们认为,相对于小说和散文,新诗自有其他文体不能比拟的意蕴和美感。比如,北岛的经典一字诗《生活》只有一个“网”字,却充满了无限的意蕴。让学生解读这样的诗歌,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更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新诗解读理论滞后与教学方法单一
由教材缺失和高考不重视带来的现代新诗教学现状,就是教学上的不重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对现代诗歌的认识有很多局限,对现代诗歌存在一定审美隔膜,从而在教学中普遍认为有些现代新诗过于朦胧和晦涩。他们不能真正走进诗歌的内核,体会不到诗歌丰富的内蕴,只能照本宣科,流于“应付”,自然不可能引领学生走进现代诗歌的美学世界。譬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似平实质朴、明白如话,可真正读懂并不容易。一般解读多定位在“抒发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而联系诗人的身世际遇、生存状况,按照“新批评”理论进行深层解读时,却认为这首诗是海子弃世时的临终谶语。“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今天并不幸福,当“明天”隔夜又成了今天,于是“幸福”就成了人生可望而不可即的永远的追求。面对大海,按理说应该是波涛汹涌、或蔚蓝壮阔的雄浑景象,而诗人感受到的却是“春暖花开”的幻象,一种遥不可及的幻境而已。因此,诗歌所表达的是一种错杂、多层、甚至矛盾的情感体验:孩子式的天真与成人的现实感,对幸福的向往与幸福的实际遥远,对尘世的留恋与“弃世”的决断,日常的人伦细节与超现实的高蹈追求,自我的沉溺与和他人的真切关联。所有这一切,都随着诗行的起伏,被纳入到一种有机的情感结构当中,也正因为如此,这首朴素的短诗才一唱三叹,绵长而真挚。
其次,中学语文教师普遍缺乏一种语文本位、文学本位意识,解读理论严重滞后,没有把诗歌作为诗歌来教,“重意义、轻审美”,甚至把诗歌审美赏析上成简单的思想教育课,脱离了文学和诗歌本身,也脱离了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长期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通病”就是偏重思想教育,忽视并脱离语文本身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诗歌时也如此,主要目的在于指出一首诗的思想意义,而且对其思想意义的理解又过于简单;更有甚者,在多年来的惯性作用下,依然把文学教学、诗歌教学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这样就使诗歌失去了本身的美感,显得枯燥乏味。
再次,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滞后。因为教师没有真正走进诗歌,教学只能走过场,有的根本放弃新诗教学;有的即使教学,也只是读读诗作,介绍作者,讲讲背景,让学生记一记诗歌主旨之类而已。这样教学新诗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所以,诗歌教学的空间还远远没有拓展,语文课堂离“诗教”的传统愈来愈远。比如,我们阅读《再别康侨》,就得先理解游学康桥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了解1922年前后徐志摩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可是教师在教学中就寥寥几句,说他曾经留学剑桥,然后就再无补充,那么,学生又怎能理解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深沉眷恋呢?
二、现代诗歌美学价值叙录
培根说:“读诗可以使人灵秀。”新诗和古诗一样,不但能陶冶情操,提高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但是,新诗和古诗又是有着极大差别的。这种差别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
形式上,新诗采用的是更接近我们语言环境的诗歌语言,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格律。那么,对中学生来说,尝试创作新诗,远比创作古诗来得容易。
内容上,古诗以对国家的忧思、对家乡的思念、对朋友的离情等为主,而新诗所表现的内容取材更广,而且更加注重作者自身的情感变化。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选取他所熟悉的事物进行创作,那么,这种关注个人本身的写作理念,就拉近了学生与诗歌的距离,他们也可以学习诗人,带上一副诗意的眼睛去观察周遭的事物。这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是大有益处的。
思想上,新诗是“五四”文化思潮后渐渐兴起的,经历了“自由、民主”思想的洗礼。有别于古诗所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新诗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价值,崇尚自由,重视创作个体的内心变化。当然,因为时代不同,有的诗歌也承载了一定的教化功能,但是更多的优秀的诗歌所表现的思想自由对于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具有重大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新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形成独立的人生价值观。
艺术手法上,新诗受西方诗歌的影响,吸收了一些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现代诗歌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和仿效。譬如,闻一多在《死水》中,借鉴西方现代派始祖之一的波德莱尔“以丑为美”的主张和技巧,营造一种反讽的氛围,批判丑恶和肮脏。诗人选用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华丽词语描写一沟死水,将丑恶写得很美艳。美与丑交织,形成巨大反差,造成新颖独特的表达效果。
三、现代诗歌教学改进建议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没有办法改变高考的形式,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左右教材的编写,但是,面对目前现代新诗教学的偏废,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改进,拓展新诗的教学空间。
1.用好教材,探寻多样教法
尽管教材中新诗的入选不能尽如人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充分利用好现行教材。教材选篇不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课外拓展,将课外的诗歌跟课文结合起来对比着讲授,以此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朗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朗读中体味诗人的情感。而不是由老师强行贴上一个情感标签,形成一种固定的解读模式,宜不断探寻教学方法,更新解读理论。
2.扩充选文,拓展阅读空间
只讲读教材上的篇目是远远不够的,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课外的诗歌作品,或者跟教材的文本相关,或者是师生根据喜好自主选择。例如,在苏教版的诗歌单元,就可以给学生补充相关的课外诗歌作品:教学食指的《相信未来》,补充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讲授语文读本中的《回答》时,可补充顾城的《远和近》《一代人》等,以及其他朦胧派诗人的代表作品;教学郑愁予的《错误》,可补充介绍其他台湾诗人,如洛夫及其代表作。
3.重视选修,开展读写活动
说真的,开始我们有很大的兴致来做,之后,因为太多困难了吧!我们都没什么耐心,因为不仅仅是图片难找,而且内容不合适和字体的效果不好。这使我们的自信心大大减弱,做得也不大好。,因为我们一边做一边吵,根本没心思。唉~~!终于做好了!我们急切地发给老师,焦躁不安地等老师回复。老师发来一些醒目大的字:效果还不错,只是背景不大合适。
在展示的那一天我们上去讲台介绍,发现我们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背景音乐!我们又去到钟慧琳家,马上七手八脚地弄起来,不过我们没有发给老师罢了,因为我们要修改一下。
在这次的活动中,我的收获很大,我不仅知道了诗歌中蕴含的知识,而且,我们五个人的友谊也越来越浓,变得有了自信心和耐心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我好期盼有下一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活动的学习中我知道诗经有六义分别是: “风、雅、颂、赋、比、兴。”而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中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还学习了中国的著名诗人,李白、范大成、谢灵运......外国也有很多著名诗人。普希金、拜伦、海涅……他们的优秀诗歌。了解到了古代诗歌的分类方法如,按形式分,分为自由诗、散文诗……还有现代诗歌的分类如,叙事诗、抒情诗、格律诗、散文诗……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如何写诗。我们也还学会了如何理解诗歌,读诗歌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象出诗人所处的画面, 用各种诗歌来做对比。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美育教育
诗歌是一种最简洁的文学样式。优秀的诗歌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行列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抒情性,联想和想象的丰富性,创造出深邃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动人的美感。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诗歌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韵律美、音乐美
诗歌教学,在扫清语音、语意障碍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既是理解诗歌内容,再现诗歌意境的有效方法。又能让学生在“读”中一步步地体会出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古代诗歌,都讲究平仄,对仗工稳、押韵,节奏感、音乐感很强,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学生有节奏、有感情的反复的“读”和教师适时的“导”,其韵律美、音乐美自然会凸现出来,给学生给以美的体验。现代诗歌,虽不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但仍有极强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运用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把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抒发得淋漓酣畅,读来高亢悠远,具有很强的韵律美和音乐美。比兴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陕北民歌风味。“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前者是比,贴切自然,后者是兴,联想丰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二、在理解分析中,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学生通过熟读、背诵,教师再作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透过诗歌语句,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其意境的优美深邃,在心灵深处与诗人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抒发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你看,西塞山前白鹭在水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漂流着片片粉红色桃花瓣的水中,肥美的鳜鱼趁着“桃花汛”在追逐、嬉戏。廖廖数语,就把一幅山川秀丽,落英缤纷的江南春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是“画龙点睛”的几笔:请看,在这幅优美的春天图画里,还有一个渔翁,坐在小舟上,戴着箬竹叶做成的斗笠,穿着龙须草织成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江南的春色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这垂钓的老翁更是悠然自得。这样,一幅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便完整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其意境之优美深邃,给人以想象和启迪。
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象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不仅诗句工整,而且用喻独具特色,联想也很自然,“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了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的意境。
三、在精读品味中,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美
一、懂与不懂的问题
这是个老问题。对古典诗歌,相信每位中学语文教师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对新诗,许多教师可能就发憷――其实是正常的。我们举卞之琳的短诗《第一盏灯》为例――
鸟吞小石子可以磨食品。
兽畏火。人养火,乃有文明。
与太阳同起同睡的有福了,
可是我赞美人间第一盏灯。
这首短诗,元非是赞美“人间第一盏灯”――人间第一盏灯,细想想是来之不易的。“与太阳同起同睡”是说“日出而作,日人而息”,这样的作息这样的人固然是“有福了”,但对人类文明的推进其实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在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第一盏灯的出现非常了不起。“兽畏火”,注定“兽”永远是“兽”;只有人,“人养火,乃有文明”。某种意义上,“第一盏灯”象征着人类进化史上勇敢的创造和开拓精神。因此《第一盏灯》可以看作诗人卞之琳对文明的一种礼赞。但这首短诗,在1937年却曾引起轩然大波。1937年6月13日,在主编的《独立评论》238号上,梁实秋化名“絮如”,以一个中学教师的口气,发表了一封题为《看不懂的新文艺》来信,指责“现在竞有一部分作家,走入了魔道,故意做出那种只有极少数人,也许竟会没有人能懂的诗与小品文”。在编者后记中,也对“絮如”的观点表示了支持。此后有周作人、沈从文撰文为“看不懂的新文艺”辩护,就连“像老衲似的废名(冯文炳),激于义愤,亲找,当面提出了强烈质问”(事实上废名的诗是最难懂的)。堂堂大学问家梁实秋,都说自己不懂类似卞之琳的短诗,因此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懂新诗确实也没什么好羞愧的。
不过,笔者感兴趣的是在那场争论中所提出的有关懂与不懂的一系列问题――对一首诗而言,如果没有读懂,是哪里没有读懂?为什么会读不懂?是作品的问题,还是我们的问题?进一步,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赏?……
讨论的结果:“不懂”的情况有三种。
1.作者方面的不懂,主要指作者表达不清。刘禹锡曾感慨:“常恨言语浅,不及人意深。”诚然,人的内心世界深不可测,有时由于作者文字方面的准备不足,经常有“辞不达意”之憾。新诗史上也不乏这种例子,比如象征派的李金发,比较关注自我的内心表达。但文字上有些“隔”,可能跟他从小习染文言文有关(新诗中多有文言句式)。
2.作品方面的不懂,主要是指作品本身意义的模糊、意义的跳跃,意义上和艺术上都可以作多种解读,具有不确定性,形成“不懂”或所谓的“晦涩”。这种“不懂”,其实是丰富,新诗的多义性倒是现代新诗的特质。像鲁迅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李商隐的无题诗、卞之琳的一部分诗歌也可做如是观。
3.读者方面的不懂,主要是指读者由于知识结构和文学修养上的不足和偏差,有时还加上人生阅历不够从而导致感受力的欠缺,进而不能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所表现的艺术性。举例来说,一个人十六七岁的时候,有时可能会很难理解40、50、60岁时候的想法,反之亦然。因此,学生或教师看不懂某位诗人的诗作,确实不是特别让人惊讶的事情。我们要注意的是,面对一首看不太清楚或看不懂的诗歌,千万不要轻易下一个否定的结论。 要之:懂与不懂不是诗歌好坏的标准。同一首诗同一个读者,时过境迁,假以时日,不懂会转化为懂的。作为教师,不要轻易下判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二、诗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
如何定义“懂”?怎么才叫“读懂”了?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笔者想先梳理一下诗人诗歌创作和读者欣赏的过程,看看诗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
示意图如下:
说明:①诗人在生活中情动于衷,有感而发,将思想感情发为文字,比如诗歌。②读者面对的是一堆文字,文字的疏通理解是基础。③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联想,在头脑中出现一系列有感彩的意象。(经过再思考、再体验,读者揣摩出文字的深层意蕴。如果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相吻合,那么我们说,读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读懂了。但是读者的构成是多样的,他或她面对诗歌的语言文字产生的想象和联想是受制于读者各自的生活经验的,因此在诗歌欣赏的过程中,每位读者产生的想法就可能有所区别,这个想法甚至可能与诗人原先的想法迥然不同,但你不能说他或她的想法是错误的。基于此,我们在新诗的教学中要注意三点。一是教师和学生在一首诗面前是平等的,如图所示,他们都归属于读者。教师手头无非比学生多一本教学参考书,而教参也无非是另一个读者的观点而已。因此作为教师切忌把自己看得过高,自以为比学生高出一截,尤其不能用教参的观点诱导或强行灌输。二是教师和学生在一首诗面前,都应该有自己原初的体悟,而且要高度重视这个原初体厝。特别是学生,因为没有教参可看,也不受其他意见影响,因而这种原初体悟尤其难能可贵,需要得到教师充分的肯定和保护。可以这样说,一首诗的教学,应该建筑于学生的这种原初体悟的基础上。三是允许作品的被误读,朱光潜在《谈美》中说过,“读诗就是再做诗,一首诗的生命不是作者一个人所能维持住,也要读者帮忙才行。读者的想象和情感是生生不息的,一首诗的生命也就是生生不息的,它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西方接受美学理论也认为,读者有误读的权利,作品有被歪解的必然,而且有时歪解不比正解差。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举意大利诗人萨瓦多尔・夸西莫多的《瞬息间便是夜晚》为例――
每个人都独自站在大地的0脏
被罩在一束阳光下
瞬息间便是夜晚
这首短诗,笔者让学生说,结果有多种理解。主要的分歧在于“独自站在……”的理解,“独自站在”,可以理解为“孤独地站着”,也可以理解为“独立、自
立甚至有点自强地站着”。同时,这首诗歌,从不同的视角看,比如自己看人家,自己看自己,或者理解成上帝俯视芸芸众生等等,就会带有不同的意味(嘲讽、悲悯、自怜自叹等)。不过,笔者也曾经看过钱鸿嘉翻译的版本――《瞬息间夜晚降临》――
每个人都孤独地站在
地球的中心
一线阳光,
透过他的全身
瞬息间
夜晚降临
两种版本对比,钱鸿嘉翻译的版本明了是明了了,但给人的想象空间却不大了。你能说,钱版是正的,人家是歪的吗?究竟谁的版本是原作者的意思?这重要吗?相信读者会有自己的看法。 对于文学欣赏来说,“懂”是否就意味着“欣赏”?不懂是否也可以欣赏?这个问题,朱自清曾表述过,不过他主要针对古典诗歌的欣赏。他在《论百读不厌》中说:“吟诵诗文是为了欣赏,甚至于只是为了消遣,浏览或阅读小说更只是为了消遣,他们要求的是趣味,是。这跟诵读经典不一样,诵读经典是为了知识,为了教训,得认真,严肃,正襟危坐地读:“‘在笔者看来,诗文主要是靠了声调-…・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朱自清把读书分为两种:求知与求乐。从求乐角度看古诗词,不懂也没什么关系,只要得到吟诵的快乐就行。但新诗教学可能出问题,因为新诗的音乐性已经大大削弱了,虽然有些诗歌朗诵起来很有气势或者很有味道,但读者只想在新诗的吟诵中得到乐趣的想法恐怕是很少的。新诗的意义的传递很重要,没有人会认为“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弄不清楚也不要紧的”。
那么“全篇的意义”怎样算弄清楚呢?
三、“解读”与“感悟”的提法问题
解读的提法,由来已久,对散文、小说、话剧剧本等等,教师动辄“文本解读”云云。但如果把它移用到诗歌教学上,笔者总觉得不太妥当。何谓解读?新版现汉词典说:①阅读解释。②分析;研究。③理解、体会。这三种解释,似乎都不完全适用于诗歌教学。在笔者看来,解读似乎是手持解剖刀在解剖什么,过于冷静,过于冷血,理智有余,感受不足。诗歌教学,依笔者愚见,还是要尊重诗歌这种文体的特点。而诗歌的特点有主情的和主知(智)的两类,前者如浪漫抒情的诗歌,后者如里尔克注重经验,而放逐情感,(“诗并不像一般人所说的是情感,诗是经验。”)以及受其影响的冯至、卞之琳以及九叶派诗人中的穆旦、郑敏、杜运燮等诗作――将感情升华为人生的经验(克制、淡化感情),这一种知性的诗,常常是多解的。为此,笔者提出“感悟”的说法。何谓感悟?感悟是有所感触而体悟。读者的感触点以及角度可以不同,所体悟到的内容也就可以不一样,加以每人的体悟能力有区别,因此,“人读人异,人言人殊”“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就顺理成章了。而解读,总觉得把读者(有时是自己)放置于作者的威压之下,战战兢兢,惟恐读不出或读错了作者的意图。读者读诗,好像在还原作者的意图,唯作者马首是瞻,读者呢?他的主观能动性没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为受教参上各种观点的影响,有时会把自己的原初体悟丢失了,这样的教师,在诗歌的备课、教学中,解读多于感悟;而学生,他们的感悟会很充分(解读的比例很小)。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与学生充分地交流,那么备课的时候最好先把教参远远地撇开,要多角度地感悟诗歌文本。因为只要一打开教参,教师的感悟成分就减少,解读的成分就增加了。
四、教材处理和课型结构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模块有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两部分,教材容量大,但课时有限(总共36课时,给新诗的不会超过18课时)。就新诗而言,本模块就收录了25首诗歌,外加“思考与探究”的五篇文章。如果按部就班,一诗一课时,那就根本没有办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对所选诗歌进行取舍增删、重新组合,同时在课型结构上也要灵活机动,毕竟这是选修课。笔者把我们的做法简单介绍如下:
1.专题讲座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宏观把握,就是把所有选修了该模块的学生集中到多功能报告厅,对新诗的历史、流派的演变以及各自的诗歌美学等做一个讲座。也可以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做专题讲座,比如新世纪以来的诗歌:诗歌网站、新流派、华文青年诗人奖(入选教材的诗人江非即为其中之一)和柔刚诗歌奖获奖诗人诗作等等。
2.多重对比方式。在一堂课中,可以就主题、手法等方面,选取课内外诗作进行对比阅读教学。比如把《老马》《半棵树》《井》三首诗合并在一起,因为它们都用了象征手法;比如把纪弦《你的名字》和保尔・艾吕雅《自由》做一对比阅读,内容上都是有关“自由与爱情”的。你会发现纪弦《你的名字》写法上还取法于保尔・艾吕雅《自由》,后者卒章显志的结尾尤其具有震撼性,由于该诗太长,笔者就援引末几段,以窥全豹。
在并非自愿的别离中,
在裸的寂寞中,
在死亡的阶梯上,
我写你的名字;
在重新恢复的健康上。
在已经消除的危险上,
在没有记忆的希望上,
我写你的名字;
由于一个字的力量,
我重新开始生活,
我活在世上是为了认识你,
为了叫你的名字:
自由。
3.活动体验式。这是把课内外打通的一种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提前一周时间布置任务,让学生阅读某一单元的所有诗歌(一般是五首诗歌),然后挑出最喜欢的一首,写出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上课时,按相同的喜好,自由组合,由临时组长组织每个组员依次朗诵自己最喜欢的那首诗歌,然后根据自己写的赏析文字谈谈对诗歌的理解。最后每组推出1至2名学生在班级范围内交流――朗诵诗歌或分享自己的赏析文字。
这种方式的好处很多,对于课时紧张的选修课尤其管用,有时一课时就能解决一个单元的诗歌教学。当然,在课后,教师的备课是大面积的,需要投入很多,要能应对学生不同的喜好,而课堂,则真正成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①②姜涛著《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