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德育课程论文

德育课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4-05 12:22:2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德育课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德育课程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显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德育课程,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关键是看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局限于政治教育,甚至把两者等同起来。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观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把德育置于更高的位置,德育是一个比政治教育更为丰富的以育人为背景的广阔范畴。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德育,具体到德育课程,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该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过程,以及影响或渗透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应有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和高技能。这种对态度的要求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做法是把德育工作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有必要在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建设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加强德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高职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

在显性德育课程实施中还应该把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校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的建设落实到显性德育课程中,显性德育课程在每个道德范畴内分别要界定各自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德育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教书”离不开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而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又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德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更多地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着重注意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隐眭德育课程主要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有意渗透到正规课程之中的,在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观点和方法,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我们的正规教学内容不单教会学生专业性的知识,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2.教学方法的科学有序。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传递给学生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信息,如活泼有序的课程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想认识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意识,把更多的认识性的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性德育课程3.教师良好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的展现。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有时还不如身教的效果好,如果教师只注重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育人的内容,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只有做到言传身教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人师和经师的合一,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师的品行和生活态度无一不影响着成长中的学生。也可以这样说,优秀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等无不对学生具有直接和强大的感染作用。对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学校环境是可被控制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应把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所谓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一方面对现存的德育环境因素给予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利用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简言之,那就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积极创造。只有通过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如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秩序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等,才能协调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德育的合力。

(三)社会实践

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成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高校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通过多种形式将德育工作渗透其中。

1.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实践活动。比如进行科技、教育、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工业生产环节的改造等。

篇(2)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原则

1.生本原则。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与职业认识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学习过程中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点,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基于每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定位,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职业。2.职业化原则。普通教育具有升学导向性,而职业教育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养优化。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结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特征,要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3.行业化原则。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与企业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中职学生毕后参加工作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其职业能力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实时关注,紧跟专业知识发展脚步,开展职业教育,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今后就业。4.系统化原则。中职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以及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等,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而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则需要通过对各个系统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就业与生活。5.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之下,中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现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中职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关注公共科目的学习效率,为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发展环境,受益终身。

二、依托中职德育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

1.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每位中职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基于现实基础上,拥有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断朝着职业理想学习与工作。当前,我国许多中职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与目标。而通过中职德育课程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建立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同时,清楚意识到,职业理想的建立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对自己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实事求是,树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理想。充分把握在校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会一步一步朝着职业理想迈进。2.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从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准则,包括从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质上,是让中职学生树立个人荣辱与企业荣辱意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3.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在从事某项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从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职业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目标的体现。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成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从自身实际出发,基于自身兴趣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指中职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自己设计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与方案的过程。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实际能力与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分析发展条件,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督促学生在中职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学好职业技能,为更快实现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关注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优势,为引导中职学生更明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效率,培养出优秀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杰 单位:南阳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陈瑛.中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01:170-173.

篇(3)

战后初期,日本根据美国占领军对日方针的基本精神和广大国民关于实行教育民主化的要求,废除了战前以军国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体制,进行了继明治维新以后两次大的教育改革,史称第二次、第三次教育改革。在战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中,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一、1947年新设社会科,排除军国主义思想教育内容,是德育课程一次根本性的变革。

早在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统一全国的学制,《学制》中规定的《修身科》是日本近代教育中首次出现的道德教育课程。虽然修身科的内容随着历代朝野的更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但它作为一门德育课程一直沿袭下来。

1947年,日本先后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推出了以教育民主化为目标的新的中小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规定,小学设国语、社会、数学、理科、音乐、图画手工、家政、体育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这个课程设置同战前相比,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取消修身、地理、历史三个学科,新设社会科。社会科不是随意把战前的历史、地理、修身等科合并而成,而是以青少年的现实社会问题为中心,为求扩大并加深青少年的社会经验,涉及到学校、家庭及其以外的对青少年教育的一切活动。社会科虽然不是专门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学科,但实际上它承担了战后初期日本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的任务。

1949年,由文部省编写的《民主主义》一书(初三和高一的教科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过去日本的教育往往服从于中央政府的命令。……尤其是,通过错误的历史教育,迫使学生相信日本是‘神国’,甚至迫使学校导入军事训练。……通过由政府歪曲的历史的教育,日本逐渐形成了以太平洋战争为顶峰的一大悲剧”。这清楚地表明了二战前日本教育的军国主义性质。战后初期新设的社会科取消了战前充斥在有关学科课程中的军国主义、极端国家主义方面的思想和内容,注入了民主主义的教育因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社会科的设置可以说是战后初期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项积极成果。

二、1958年设置专门的道德课,是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转折点。

1953年8月,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社会科特别是地理、历史、道德教育的咨询报告,提出了“要明确社会对道德教育应负的责任”,要求在初中重点讲授地理、历史(特别是日本史),在高中考虑设置伦理、哲学科目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1958年10月,文部省全面修订教学大纲,特别设置了道德教育的时间。1960年,高中的社会科进一步分化为“伦理、社会”这样的科目,是初中、小学的道德课在高中的翻版。

特设道德课的目的是培养尊重人的精神,造就致力于创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和平、民主、对国际社会做贡献的日本人。这门课程把关心个性的完善等西方资产阶级伦理思想摆在首位,但基本思想仍没离开儒家的伦理道德以及宣扬日本民族优越的神道教理论。尽管在当时对专门的道德课的设置颇有争议,但这次课程改革确立了道德课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作为独立课程的地位,道德教育不再依附或从属某一学科,从“教学以外的活动”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领域,从而使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活动课程三大板块所构成,一直沿袭至今。

三、1977年颁发《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标志着德育课程设置的规范化。

1977年至1978年,文部省相继颁布了《小学学习指导要领》、《初中学习指导要领》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这是日本规范中小学教育内容的法规性文件,从法规上确立了道德教育和特别活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1977年7月,文部省还颁布了《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和《日本中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它根据《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所制定的根本精神,确立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和中小学道德课教学内容。其中小学的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德目构成。即:

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

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2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

3.关于在社会生活中的态度,包括13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

此外,日本中小学道德课教育大纲还对教育计划的制定和内容的处理提出了要求,如制定教育计划时,要考虑与各年级、各学科以及各种课外活动的道德教育之间的联系;为了提高德育效果,必须加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一些理解,谋求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

这次课程改革特别是《中(小)学德育课教学大纲》的颁发,使中小学德育课程向规范化、序列化、制度化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进一步确立了道德教育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概念非常明确、具体,并且贴近于现实生活,与日本价值观念相符合的态度、习惯和行为可以通过学校德育课得到灌输。

四、1989年中小学课程改革中加强道德教育成为改革的重点。

1987年12月,日本临教审和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了“关于改善教育课程标准”的咨询报告,对加强道德教育提出五点建议:①明确不同学校阶段道德教育的重点;②通过整个学校活动进行道德教育;③为充实中小学的道德教育,奖励使用适当的补充教材;④从加强道德教育的角度出发,加强校长、教导主任对道德教育的指导,加强有经验的教师对其他教师的指导,以加强校内指导体制;⑤为提高教师的道德教育指导能力,在师资培养阶段,设法改善道德教育授业科目的内容。据此,在1989年2月日本文部省公布的新的教学大纲中,加强道德教育、个性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重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以及尊重文化传统态度的培养,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方针。为了加强幼儿教育和中小学的衔接,第一次对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高中的教学大纲一起修订,由重视智育转向重视德育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

这次课程改革在德育方面的主要变化有:废止了小学低年级的理科和社会科,新设生活科;为使高中教育多样化,高中把社会科重组为地理、历史和公民科,公民科是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更重要的是,这次德育课程的改革考虑到中小学生道德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德育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从关于自身;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等四个方面重新组合道德教育内容。小学分低、中、高三个年级分别指导学习14项、18项、22项德育内容。初中由以前的16项调整为22项,内容如下:

1.关于自身,包括①良好的生活习惯,②坚强的意志,③自主性和责任感,④探索真理,⑤发展个性;

2.关于与他人的关系,包括①礼节与言行举止,②体贴别人,③相互依赖,④健康的异性观,⑤宽容与谦虚;

3.关于与自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自然,②尊重生命,③人类爱;

4.关于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包括①热爱集体与履行职责,②义务与公德,③正义,④勤劳与奉献,⑤热爱家庭、孝敬父母,⑥尊师爱校,⑦乡土爱,⑧爱国心,⑨世界和平。

日本的高中未设道德课,其道德教育是通过学校所有教育活动进行,尤其是通过“特别活动”的课外学习室活动”和“公民”教学科目的“现代社会”、“伦理”科目进行。高中生的服务性体验学习,主要通过“特别活动”的学校例行活动和俱乐部活动进行。

纵观战后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几次改革,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其间也不乏一些小的变化,但其重视学校德育的趋向是一致的。战后日本学校德育课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它反映的仍然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可以说,日本不断改革德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也是他们不断强化道德教育的过程。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基本特色。

一、学校德育课程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

日本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来,日本的学校德育及其课程的改革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它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和发展基础。封建神道教、武士道精神和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学校教育有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贯穿于日本整个道德教育的历史进程,特别是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在日本文化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影响到近代和现代。

明治维新以后,为实现富国强兵和推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服务,“和魂洋才”成为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所谓“和魂洋才”,简言之就是东洋精神(道德),西洋技术(艺术),或者说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西洋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其宗旨是在坚持日本固有的传统道德、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并为其所用。1890年日本天皇颁布的《教育敕语》重申日本教育目标是培养天皇忠顺的臣民和父辈的孝子,重视富国强兵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强调以患孝、慈悲、忠实、守法等作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它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和博爱、遵法等近代资产阶级的道德规范以及军国主义、国家主义伦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和魂洋才”的思想。战后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如上所述,更是把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与日本的道德传统融为一体,保持了“和魂洋才”这一民族特色。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1983年11月的一次讲话中说得更为明确:“日本要把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和孔子的教导调和起来”。在对待外来民族文化中始终坚持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注意吸收有利于本国的因素来为我所用,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对“和魂”中极端的国家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思想我们应持分析、批判的态度。

二、特别活动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日本中小学课程结构是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程三方面所构成。特别活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目的、内容的形式类似我国的第二课堂或课外活动,是日本中小学校教育课程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具有较强的德育功能,是学校德育课程的深化和补充。

特别活动的目的主要是,①培养丰富的人性,②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④培养自主的、实践的态度和热情,⑤发展自我理解和自我实践的能力。特别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活动(如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俱乐部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如仪式、文艺节、运动会、远足旅行、参观活动、生产劳动等);班级指导(如生活常识指导、学习指导、升学就业指导等)。特别活动的课时安排一般是,小学1-3年级每周1学时,4-6年级和中学每周均为2-3学时。特别活动中的德育渗透是把德育内容加以具体化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德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少年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1977年,日本教育课程审议会提出咨询,指出“由于特别活动对儿童、学生的人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要更加重视特别活动的充实。”八十年代后,在普遍削减各科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的情况下,特别活动课的课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由此可见,特别活动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现代德育内容的拓展。

日本学校德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又广泛,从与德育有关的课程来说,它还包括公民科、伦理科、社会科、修身科、生活指导课和劳动课等方面。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学校德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生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劳动纪律、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以外,又有了新的拓展。如个性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

个性教育是日本战后民主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战后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1947年日本《教育基本法》,明文规定“教育必须以完成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尊重个人的价值,培养独立自主身心健康的国民”。1985年,日本临教审的咨询报告更是详细论述了个性教育的问题,他们所说的个性,不仅仅是指个人的个性,而且也意味着家庭、学校、企业、国家以及时代的个性。最重要的是打破划一性、僵化性、封闭性等弊端,树立尊重个人、尊重个性、自由、纪律、自我责任或意识,也就是确立重视个性的原则,尤其是个性教育中包含有自由自律、尽职尽责的教育内容,使它有别于西方国家倡导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个人自由主义。

为了培养国际社会中可以信赖的日本人,日本文部省从1953年起实施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实验学校计划,并且通过修订中小学教学大纲,把高中的“社会”科目重组为“地理、历史”科目和“公民”科目,把其中的世界史由选修改为必修,改善充实小学、初中的外语和有关科目,积极推进中小学的国际理解教育。日本《中(小)学道德学习指导纲要》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如小学要求“尊重并正确地理解外国人,做一个对人类幸福有用的人”。在他们看来,“只有做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才是一个出色的日本人”,为了迎接国际化时代的到来,他们要求中小学生在深入了解本国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各个方面,学会与外国人密切往来与友好相处,树立日本人的形象,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以取得国际信任。

四、强调德育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文部省规定,中小学校在实施德育过程中必须根据德目制订学校的总体计划、学年年度计划和道德课的教学计划。其目的,一是使德育与整个教育目标和学校全部活动联系起来,二是使学校德育重点与学生、学校、地区的情况联系起来,三是使德育课与各科教学和特别活动联系起来,从而使德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总体计划,是按照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道德教育的原则,根据学校和地区社会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学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学校各部门的作用和任务等方面的内容。而年度教学计划则包括本年度的德育目标和教学方针、各学年学生的道德情况、各学年的重点设想等方面的内容。道德课的教学计划是每个班级根据年度教学计划所规定的主题和资料制定的道德教育教学方案,一般由班主任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日本强调了中小学抓好德育总体计划和年度教学计划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道德教育,以提高道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五、重视德育乡土教材的建设。

日本教育界人士认为,对少年儿童的道德教育不能停留在空洞的词句上,必须是具体的、切近于现实生活的,为此,文部省从1984年开始,组织部分地方开展德育乡土教材的实验研究,编辑出版了84-85年度的《道德教育的乡土资料》一书作为教材使用。乡土教材包括的内容有:①在乡土出生、成长的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物传记、轶事等;②对提高本乡土的文化、生活、福利而忘我劳动的先进事迹;③在乡土中流传着的传记和民间故事;④通过描写乡土美好的景物、文化、习惯等,表现对乡土的赞美和热爱。试图通过这些乡土教材促进少年儿童对自己乡土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他们热爱乡土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德性。

篇(4)

     目前我国职高德育课程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为了加强课程改革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下对职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新要求,同时也增进社会的长远发展。 加强职高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对职高学校德育建设理论基础研究,小编为此收集了大量的职高德育论文题目课程改革体系以供大家参选。

1.论国画艺术手法在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运用

2.职高德育引入就业教育的研究

3.大众传媒冲击下的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4.探讨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5.对职高德育课程改革研究

6.以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职高德育模式研究

7.初中,职高德育教育衔接问题初探

8.职高德育课趣味化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9.课改契机下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时效性研究

10.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11.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1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13.从细节做起——基于“鲁班文化”的职高德育管理策略

14.在真实性评价统领下建构职高德育课学生学业评价体系

15. 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16.论学案导学”法在职高德育课中的运用

17.增强职高德育课教学有效性初探

18.浅析如何提高职高德育课的学生学习兴趣

19.职高德育课作业的实效性探析

20.提高职高德育课堂设问有效性初探

21.评《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一书

22.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23.创设情境,优化职高德育课堂教学

24.加强职高德育工作努力服务经济建设

25.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加强职高德育课学法指导

26.职高德育工作应增强实效性

27.科学构建新时期职高德育工作体系

28.职高德育课不妨渗透English教学

29.主题学习在职高德育课的实践及有效性探究

30职高德育课情感价值观目标达成策略探索

31.职高德育课生活化教学浅议

32.职高德育课教改渗透成功学理念的尝试

33.让职高德育课焕发生活魅力

34.职高德育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

35.浅谈如何做好职高德育课教师

36.职高德育课案例教学探微

37.浅谈职高德育课堂的导入方法

38.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39.谈职高德育课中的“活动单导学”

40.浅谈职高德育课新课导入注意事项

41.网络环境下职高德育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究

42.网络信息技术在职高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和探索

43.职高德育课学习兴趣的激发

44.职高德育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案例

45.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46.以学生为本激活职高德育课

47.浅谈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激励艺术

48.实施启发式教学,上好职高德育课

49.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

50.浅谈职高德育教学

51.职高德育途径初探

52.盛开职高德育之花

53.对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4.新时代下职高德育工作的思考

55.职高德育课教学初探

56.职高德育案例

57.职高之德育教育

58.职高德育成功的秘诀

59.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60.职业高中德育的理论与实践

61.激活职高德育课堂

62.职高德育教育论文

63.职高德育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64.职高德育工作案例个案分析

65.职高德育课堂管控探索

66.渗透职高德育课教学途径.doc

67.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68.职高德育的“模块”教育研究-kjq

69.在职高德育课中渗透美育

70.关注职高德育成效共话职高德育创新

71.县职高德育科研课题实验班开展

72.鄞州职高德育工作又添新彩

73.职业高中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74.情”与“法”并重,上好职高德育课

75.职高德育论文范文_职高班主任德育论文,职高德育论文

76.幼儿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浅谈

78.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意义与困惑

79.职高德育课程教案

80.提高职业高中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81.(职高德育高三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次月考

82.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83.我市普职高德育工作会议在市职教中心举行

84.职高德育路线图

85.浅谈职业高中德育课的情境教学

86.职业高中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7.如何在职业高中教学中渗透德育

88.新形势下实现职高德育管理模式

89.对新形势下职高德育课教学的思考

90.职业高中德育问题研究

91.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2.谈谈职高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

93.浅谈如何提高职业高中的德育教育

94.78东莞长安职高德育新模式

95.田东中学职高德育工作的经验与做法

96.职业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

97.职高德育教育的技巧与方法

98.职高德育高三第四次月考及答案.

篇(5)

[论文摘要]中职德育课的改革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手段。也就是说,和职业学校其他课程一样,德育课也应该包含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对于职业学校学生的德育课,我们更应该注重实践,探索出一套理论和实践并重,甚至实践重于理论的德育教育的最佳办法。

1在对德育课的形式认识上,要变“理论教育德育课”为“实践德育课”

传统的德育方式把德育教育禁锢在学校里、课堂上,形成了“学校式德育”、“课堂式德育”、“考试式德育”。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理论式德育”。作为职业学校,除有理论性形式外,更应具有实践性的形式。因为职业学校的德育是具体指导职业工作实践的,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生如果只有理论灌输,而没有实践的体验,是难以掌握和形成职业道德方面的素质和才能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既要把德育看成是“理论德育”,更要看成“实践德育”,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德育教学的良好效果。

2改革德育课程的教育方式是实施德育实践课的关键一步

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今天,我们应该放手把德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一方面,教师对课程的难点、重点、各知识点进行引导,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情景会话、模仿秀、自由发表对某一道德事件的感受、体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使德育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过程。另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让学生与社会亲密接触,在实践中完成课堂教学的内容。另外,职业学校所开设的各门专业课里面也都具有丰富的德育资源,要深人挖掘蕴涵在专业课程中的德育资源,讲究渗透技巧,提高引导能力,发挥各门学科的德育效应。

3在学生实习实训中上好德育实践课

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不仅是实践专业课程、职业技能,也是德育课的一次最重要的实习。学生在实习实训中逐步渗透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是目前实训教师把德育贯穿于技能教学的观念还比较淡薄,他们往往把技能培养与训练作为其工作的重点,把职业资格鉴定达标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错误地认为德育工作是班主任或德育课教师的事情。当学生产生问题时,常常首先想到的是送交班主任处理,这样就导致了德育工作与实训教学的脱节。在实习实训中我们的德育实践课可以采取实习实训前召开主题班会、介绍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实习企业的规章制度,学生实习实训动员,学生实习实训宣誓等形式上好德育实践课。让学生到实习企业后能很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当好企业的员工,为成功实习实训专业和技能打好基础。

4开设德育实践专题课,召开经验交流会或举行有关德育实践体会的征文活动

职业学校可以邀请往届成功的学姐学哥回校介绍他们的社会经验和成功事迹,通过经验交流和征文评比活动,引导学生畅谈、抒发对道德领域社会现象的看法和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向他们讲解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主流道德价值观念。也可以定期邀请高年级的同学或校友介绍德育实践的经验和体会,使他们逐步具备较为全面的道德知识与经验。

5在日常生活实践中进行德育实践

生活世界是德育的基础,职校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体现出道德水平的高低。德育实践不能光追求轰轰烈烈的场面效应,不能做秀走过场,而应该贴近职校学生的实际,走进他们的生活,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把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和场所变成德育实践的场所。学校的环境、教室的布置、寝室的卫生都会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影响。要使学生明白德育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口

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课程 教育模式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9(a)—0019—0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扩大,中西方文化交融碰撞,青年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教学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新的挑战。作为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德育课程教学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的最重要形式。而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中职学校德育课程的教育模式,提高德育课程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是一项严肃且紧迫的课题。近年来德育课程体系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教学目标以及评价考核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新课程的实施为教学创新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德育教师亟待在课程改革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采用有效、灵活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1、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育模式亟待改革

作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德育课程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这些课程主要是机械传授道德行为和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在教学中学生参与程度较低,极易丢失兴趣,并且与教授内容缺乏共鸣感,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现行课程缺少情感体验、生活实践等环节,缺乏对学生自主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当前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增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吸引力,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培养素质优秀的青少年,必须要对德育课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

(1)课程内容陈旧。当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内容多年来基本不变,且侧重于对青年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的讲授。而实际上德育课程最好的素材无疑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这些事例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对于学生而言既十分熟悉,又容易引起共鸣。相比之下,陈旧的课程内容由于受时代背景,社会潮流的影响,难以得到新时期青年学生的认同,甚至会引起其反感,严重影响德育课程教学效果。

(2)授课方法单一被动。现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材为蓝本,因而受到课本知识框架的限制,教师服从于教材,被动地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向学生讲解教材。这种教学方法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实质上老师是充当了讲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工具。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讲解的知识内容,被动地适应教师,完全没有自己个人主观的思考,而是作为没有行动能力的客体被动的接受这一切。

(3)考核方式落后。德育课程在评价和考查学生学习状况和道德水平方面,忽略了德育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的特殊性,沿用其他知识性学科的考核手段,局限于书面试卷形式的考试和考查。而实际上试卷分数的高低并不完全代表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考核方式的不合理使德育教学逐渐演化成了一种摆设和陪衬。

2、德育课程教育模式的创新

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模式的现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目前德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学校不重视,老师不热情,学生不积极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帮助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具体如何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1)更新德育课程内容。德育课程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如何为人处事,本应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因此,德育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方向应该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增强实践性。德育课程应多选择学生们乐于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事件、人物作为内容,鼓励学生就这些内容进行评价、讨论、思考,并交流看法,然后提炼出正确的道德规范,引导学生身体力行,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素养。这样有助于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经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创新教学方法,提倡互动式教学。互动式的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进而带动教师讲课的热情。德育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就必须要建立一种和谐活跃的师生关系,从而有效地激发师生双方的主体意识。互动教学的实践形式包括分组讨论、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等。灵活采用多样的互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德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有利于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效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形成良好地沟通交流,能够极大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3)改革考核办法。考虑到德育课程的特殊性,其考核办法除了传统的试卷试题类考核外,还应该更多采用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策划专题小报或者写小论文和调查报等考核形式。德育课程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不是道德理论知识的丰富。所以,德育课程的考核要偏重于实践,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整体道德素养的评定,应该综合各方面因素,侧重其在学习过程中和生活实际中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3、结束语

篇(7)

论文关键词: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课程结构优化

优化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就是要从五年制高职德育的现状出发,改革原有德育课程,合理重组认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充分发挥活动性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地构建隐性课程,优化组合,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德育课程结构体系。当前,优化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改进认知性德育课程

人们往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道德知识教育,把德育课(德育认知课程)当作德育课程的主体甚至全部。在五年制高职开设的德育认知课程中能让学生学到大量德育知识,知道大量的德育术语,但学生德育行为却改观不大。变革德育认知课程是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前提条件。

重新审视德育认知课程 五年制高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是现有德育认知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如何认识、怎样增强五年制高职德育认知课程的有效性,是每一个德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德育教材所遵循的内在逻辑应该是学生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的逻辑。个体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只有通过人们自己的生活。脱离生活的道德和品德,必将导致道德和品德的抽象化、客体化;脱离了生活培养人的品德,必将使这种培养因为失去了生活的依托而流于虚空、形式化、无效。

2.德育课程是生成性课程,不是原设性课程。一般来说,学科课程的内容结构比较紧密,知识要求相当具体,不但可以要求到年级、学期,甚至可以要求到课时。特别像数学学科,知识点联结逻辑严密,一环扣一环,不学加减不可能学乘除,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就不可能会解二元二次方程。而德育课程不同,虽然它有知识要求递进的层次性,但与学科课程相比,没有十分严密的逻辑结构。德育课程有别于学科课程,还表现为它的主要支撑是社会需要和学生发展,在社会发展对个体道德修养呼唤日益强烈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应主要从社会需要和人的发展两方面予以勾画,这是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区别所在。

3.道德的“知”、“情”、“意”、“行”应该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在相当多的学校教育中,认知性德育课程给学生的仍然是“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它们是伦理学或道德学的知识内容与观念体系,而不是道德教育意义上的“道德知识”与“道德观念”。我们认为,认知性德育课程主要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属于智育范畴;在解决知与不知这个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实现由知到信,由信到行的两次飞跃,做到“知、情、意、行”的统一,则是德育要解决的问题。

改进德育认知课程应遵循的原则 根据德育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我们应在坚持以下几点原则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的德育认知课程。

1.以生活事件为素材组织教材,体现生活的逻辑。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

2.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德育课作为一门课程,应当着重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能力,考查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当前,结合社会实际情况,应当考察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的道德规范,更新德育教材和内容,并制定新的德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遵循“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的要求。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确定和安排的特定的教育内容。德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由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水平所制约;德育内容应从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迫切要求出发。每个教育阶段都必须保证德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同时又应该做到德育内容的渐进性和层次性。这就是“德育内容循序渐进”的要求。

4.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如何坚持和加强“主旋律”教育,这是摆在学校德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不要“一刀切”,要分层次;不要讲“高、大、空”,要讲“近、小、实”。

5.德育认知课程必须体现知、情、意、行诸环节,不能单纯传授知识。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知识传授系统,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炼、行为训练系统,不是完整的德育。完整德育应体现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让德育经验课程成为五年制高职德育的主导课程

儿童落水、老人被撞,谁都知道应该去救助,谁都有这方面的道德认知和判断,但是很多人没有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虽然我们的所知与所为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但所知本身并不能决定所为。所以,要解决学生“依道德认知来行动”这一道德教育领域中最古老、最根本的问题,也就是解决知行脱节的问题,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是学生自主躬行有关的道德实践,开展有关的德育活动,即实施有关的德育经验课程。

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原则 参照近年来德育经验课程实施的经验,依据经验课程的本质、特性,可以进一步规定以下几条实施原则。

1.整体性原则。这一原则规定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学生的整体性参与。每个学生都应积极参加活动,但不必参加全部活动。其二,要坚持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即在突出道德意志、情感、行为养成的同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知、情、意、行全面训练。其三,还要考虑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教育因素的整体协调,这与德育认知课程的实施有明显的不同。德育认知课程的实施主要在学校内,而且一般是在课堂内进行,而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则往往突破这一特定空间,在教室以外的校园环境、在自然界、在社会甚至在家庭中进行。这样,德育经验课程的教学更需要处理好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

2.因校、因时、因地制宜原则。这条原则要求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实际扬长避短,立足于学生的情况,灵活地组织实施德育经验课程,要尽量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有的学校认为,活动条件不具备,无法实施德育经验课程,如果这样来理解德育经验课程的话,那就很难把它落到实处。我们在组织德育经验课程时,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最有效地组织教学,而不是等待条件。

3.学生主体地位一贯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实施德育经验课程应自始至终地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大胆放手,切忌越俎代庖。无数事实表明,学生的独立感、自信心及创造精神的养成往往多得益于学生的自主活动,需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中反复强化、日渐突出。

德育经验课程的实践意义 德育经验课程的提出,拓宽了德育课程观念,使德育课程覆盖面更广,课程形式更为多样化,具有更明显的育德实效。

1.德育经验课程拓展了德育课程领域,扩大了德育课程的范围。从德育经验课程的范畴来看,课程既可以在课堂内展开,也可以在课堂外展开,既可以在学校内进行,也可以通过校外实习或社会实践来实现。从德育经验课程的类型来看,既包括专业实习、学术性活动,又包括班团活动、组织生活、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从德育经验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所处的状态来看,既可以是学生主动组织参与的活动,也可以是学校、班级开展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使德育课程范围更加广泛,为德育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发展平台。

2.德育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过程的本质要求。有学者从德与智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德育活动的特点,提出“知道为智,体道为德”,认为人文知识来自于《老子》的“为学”,人文精神来自于《老子》的“为道”。知道者与道为二,体道者与道为一。如果一个人光了解、懂得道,这属于智的范围。只有体道,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自己所选择的道体现出来,成为个体的行为习惯和个体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这才是德。德育过程与智育过程的本质区别不在于认知过程的内容和属性不同,而在于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教育过程,是否亲自去认知、体验、践行,去实现教育内容的接纳和“内化”,进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即“外化”,从而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内化”。因此,德育过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活动的特点,或者说,德育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实践活动。德育过程的这一特点与经验课程的实施过程具有良好的契合性。 转贴于

3.德育经验课程具有显著的育德效果。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詹姆斯·尤尼斯(James Younise)教授曾用8年时间专门探讨学生在道德活动中培养社会期望良好品德的过程和机制问题。他引证20年来对青少年参与政治—道德实践活动与他们进入成人期之后的政治—道德行为之间关系的十项追踪研究,发现在青少年时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的人,当他们进入成年期之后,比那些当初没有参与这些活动的人更关心社会、社区,更多地参加为社会作贡献的志愿者协会,并积极从事帮助别人、社区发展等公益活动。

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它以隐蔽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道德品德及行为方式。德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德行的养成有着持久深远的影响。系统开发德育隐性课程是五年制高职德育课程结构优化的客观要求。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原则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要坚持以下原则:

1.显隐结合原则。我们强调凸显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并不是否认、排斥显性课程(即明确排入学校课表的课程),二者在功能上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显性课程在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伦理要求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的教育来传递的,忽视道德知识的习得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同样,不注重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注重个体觉悟,教育实效也不可能令人满意。只有通过两者的相互融合才可能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2.软硬结合原则。学校的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共同构成学生的教育环境对学生施加影响,二者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如果只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美化而忽视了文化氛围的营造,忽视学校人文精神的弘扬,学校的教育场就可能失效。因此,我们必须使物质环境与文化氛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才能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德育实效。

3.内外结合原则。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构成了学生受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德育隐性课程的设置要兼顾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活动等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深刻的,校外德育隐性课程的设计,要注意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探索和体会,要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交往和实践活动。

德育隐性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 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这段话告诉我们:孩子学会了什么,恐怕并非我们教育者有意识地给了他们什么东西,而是我们让孩子在怎样的条件中生活,当然包括学生在学校中过什么生活。这里的“生活”不是别的,就是一种“文化”。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性中学到了价值、规范和态度,而且学校有代表各种观念的课程,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机构所没有的仪礼、校规和象征等。因此,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校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更多地倾注了他活力的场所就是班级。我们在德育隐性课程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不但关注了校园环境的美化和精心创设,而且也注重班级形成富有个性的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