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0:33: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电影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商业逻辑已经成为越来越具有支配力量的强势话语,几乎所有电影创作都必须对投资成本、产品营销、电影票房、市场回报等商业环节进行周密考虑。电影的商业性越来越多地得到认可,电影的商业价值和市场前景也成为众多投资方和创作者蜂拥而至建立合作的重要甚至是首要吸引力。电影的艺术创作被物化,同一切商品一样,电影成为产品,经过投资生产、研发制造(创作)、然后投入市场,通过流通(发行放映)来实现其使用价值。投资、回报、市场、票房成为电影运作是否成功的新关键词,个人话语很多时候必须为市场需求做出牺牲。那么一贯以女性视角、边缘题材和细腻讲述来表达独特声音的女性导演是如何应对电影市场这场愈演愈烈的商业演义呢?转变——这是她们对此做出的回应。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曾经特立独行的女性导演的摄影机下生产出与市场上如出一辙的商业制作。马俪文自2002年推出处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之后,2005年的《我们俩》、2007年的《我叫刘跃进》和2008年的《桃花运》以及2011年的《巨额交易》,非常清晰地呈现出整个创作风格从艺术向商业化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颇具代表性。改编自张洁同名小说的处女作《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以及随后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的影片《我们俩》都是非常典型的女性导演选材和情感表达,既有对现实的观照也有对内心的书写,是导演表达个人理解的文艺性很强的作品。中影集团推出的首部“作家电影”系列《我叫刘跃进》也为马俪文的创作带来了转折,这部电影的故事性更强,虽然还是能感受到导演注入其中的细腻情感,但马俪文鲜明的女性创作风格却在与小说家刘震云的黑色幽默交融时极大地被消解了。《桃花运》与《巨额交易》的面世,宣告了商业元素的全面入侵,前有葛优、范冰冰、邬君梅、李小璐的明星阵容,后有蓝正龙、韩彩英、许志安的强大卡斯,两部影片完成了马俪文商业电影的转型。另一位风格陡转的女性导演是宁瀛。这位被贾樟柯称为“真正自信、有创造力的女权主义者”,(1)在2010年拍摄了三部商业电影(分别是《A面B面》、《天上人》和《功夫侠》)。宁瀛在接受采访时说:“三部片子都是制片人带着现成的剧本找到我,而且市场都是面向国内市场,我觉得这是大环境下的产物,所以我老说在这种新的制作环境下,导演更像一个监工头。因为很明显,影片的观点是剧本当中确定的,甚至风格样式也是剧本当中确定的,你可以有自己创作的空间,但是跟他最大的不同是他已经把观点确定了,风格已经确定了”(2)“按需定制”——中国当代女性导演的商业化创作转变是面对时代需求、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的共同结果。而“定制”一词也极好地保证了作品作为一般商业电影的基本水准,一定程度上还有她们直面挑战的洒脱和勇气。一句“按需定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女性导演们从艺术片向商业片过渡、转型的过程却远非如此简单。顺应市场和游戏规则为她们的电影创作解决了投资问题,使她们的电影创作和个人价值得到实现,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对她们的电影创作和个性表达造成的束缚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单纯的艺术创作在资方干涉下已不再可行。马俪文在评价《我叫刘跃进》时说:“这部电影并不能说是纯粹的导演个人作品,有些投资方愿意按照惯例去判断一事情,他也在为你创作奠定一种方向。”(3)而《桃花运》与《巨额交易》中也已经完全看不到马俪文对女性主题和女性独立意识的执著与强调。影片中的女性形象重新回到男性视域中的欲望符号,导演自身的性别特征被隐去。在论及影片风格的定位时宁瀛坦言:“有的时候这些都是制片人在控制,包括演员阵容、影像风格、剧本走向和剧组成员,都不一定轮到导演去决策。”(4)宁瀛的《A面B面》有张静初、陈晓东等明星加盟,甚至还请来网络红人芙蓉姐姐“造势”,但艺术水准与故事表述上与之前的女性视野甚有距离。而面对就她们艺术品味和个人坚持的怀疑和指责时,宁瀛说自己是在用“一个商业片的思路去强化喜剧”,(5)商业片必须从市场角度考虑,为此她也必须放弃自己的一些创作。或许对她们来说,这也是一种艰难的调整与抉择,但女性导演们自己似乎更愿意把这种转变解释成是对适应和驾驭商业片游刃有余的一种实力证明。宁瀛把商业电影的尝试视为挑战:“艺术片失败的时候,你总有一个招牌,我是为艺术付出,我做了一次大的成功,但是商业片失败就是失败,你没有任何其他的借口。”(6)所以某一方面,女导演们这样的尝试也是想证明自己完全可以按照商业片要求的速度和质量生产电影。宁瀛表示,这种转变可以赢得市场,拥有更多观众,然后才有机会去创作一个更有话语权的作品。对此,马俪文的态度和观点也有着惊人的相似。在面对采访时,马俪文说自己热爱电影,但不一定要以“清教徒”的方式去创作“:人生是有限的这样的工作机会说明了你的存在价值。”(7)就如同虽然受到剧情俗套、情节漏洞、缺乏真情实感的诟病,《桃花运》贺岁档上映仅十天就轻取3000万元票房,与《我们俩》当年五万元的尴尬收益形成鲜明对照。马俪文的转变至少证明了自己作为导演的商业价值。据说,现在她所拍摄的影片已由最初联合投资的不足一百五十万元晋升到动辄千万元,这或许也是女性导演对于自身市场价值与艺术地位的一种觉醒和争取。
二、商业电影新类型的开发运作:“Chickflick”本土化与移植硬伤
伴随着电影市场全球化,电影商业竞争国际化,中国当代女性导演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对抗与转变中寻求实现自身价值和创作理想的新模式。其中部分新生代女性导演更是以一种高调的适应姿态,用自己的理解和时尚理念引领商业电影的新趋势。金依萌的《非常完美》(2009)与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2010),分别在“商业电影类型化”和“电影商业化运作”方面贡献了示范性的出色表现。电影类型化是一种商业自觉,类型片的商业特性也同时显示出与观众极大的审美互动。根据固定的类型范畴制作电影,才能保证最大程度地满足观众对电影的预期。留美导演金依萌的处女作《非常完美》,由章子怡担任制片,被看成是中国时尚爱情片类型的开始。“Chickflick”(小妞电影)也就此进入了中国电影类型的热议范围,一度引起了同类型国产影片的集中热映。“Chickflick”是一种好莱坞流行电影类型,“以‘女性’、‘都市’、‘时尚’、‘爱情’、‘喜剧’等关键元素迎合了都市年轻观众的审美趣味,受到大量女性观众的喜爱,正在成为一个有着广阔市场空间的中小成本类型”。(8)它与“爱情片”和“女性电影”都有着血亲关系,但又有所不同。这类影片将年轻学生与白领女性作为主要受众,以讲述一个浪漫爱情故事为基础,通过塑造一位遭受生活捉弄的可爱女主角以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摒弃了传统女性主义电影中对苦闷社会深层矛盾的探究和呈现,而用一种轻松、调侃和通俗的语气大力营造时尚、浪漫、励志的社会幻象,最后以皆大欢喜的“HappyEnding”消解抗争,回归主流价值观。可以说,这些影片正是商业电影潮流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出色结合。“小妞电影”是“Chickflick”在中国的译名,并在近年内取得了一定的商业成功。《非常完美》作为这一商业电影类型的本土化开拓者,满足了与其相关的所有商业元素。首先是它完全具备一部高品质商业电影的“专业制作水准”:留美导演、明星制作人、韩国制作团队等。影片的画面色彩、美术布景、动画特效、后期剪辑、场面调度,以及对于动画、幻觉、广告和现实的活泼拼贴和大胆演绎,都让人无可挑剔。其次,章子怡、范冰冰、何润东、苏志燮、姚晨、林心如等俊男美女的明星阵容和借由现代娱乐传媒的话题指数也让影片未映先热。同时,《非常完美》也以一个“很傻很天真”的传统灰姑娘情场失意,阴差阳错遇到真爱的简单故事,对观众的补偿心理做了不遗余力的迎合。配合成功的市场营销和宣传植入,《非常完美》总票房过亿元。金依萌的首战告捷也为其电影之路创造了好的开端。《非常完美》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是成功的,次年徐静蕾的《杜拉拉升职记》则将这种成功的商业运作推进到更为模式化的阶段。《杜拉拉升职记》同样是以“职场女性”的爱情故事为卖点,加入了时尚和励志主题元素的“小妞电影”。影片颜色鲜艳、节奏明快,同样运用多元素拼贴等商业片流行形式。制片人张一白在接受访问时表示,从买下电影版权开始就将影片当做一个商业项目来做。(9)被誉为“职场教科书”的《杜拉拉升职记》拥有超过180万的读者,连续88周蝉联当当网小说类畅销书首位,同名话剧也在国内各城市公演,相关电视剧和栏目也陆续推出。电影上映前,“杜拉拉”现象已经借由各种媒体得到传播,这些都是电影消费的潜在保障;加上徐静蕾本身的号召力和高人气的微博支持率,台湾当红小生黄立行、名模吴佩慈、香港影星莫文蔚等的倾情加盟,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打的是强强联合的商业制作牌。有条不紊的宣传营销、紧锣密鼓的广告植入,《杜拉拉升职记》将资本与资源整合到了一起,运作比较成功。吴冠平在对张一白的采访中总结道:“《杜拉拉升职记》的运作方式把过去电影传统的产销方式给改变了,它让投资人、制作人、发行人能够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大家能在这个项目上都得到自己想得到的那一份,这可能是这部电影比艺术经验更重要的地方。”(10)相对于《杜拉拉升职记》的热闹传播与营销,徐静蕾作为女性导演的整体影响力和个人风格反而在这部影片中被削弱,导演的身份更接近于整个影片商业运作的一部分在发挥着作用。类型电影的商业开发与运作无疑是当下电影市场的趋势和要求。金依萌与徐静蕾只是将这种好莱坞模式在中国进行了一次复制与演练。电影类型的鲜明分类体现了商业和艺术的妥协,类型使电影有了流水生产的可能性,通过将虚构的故事以某种确定的方式为观众展开,在娱乐中使观众产生掌握与控制的从而获得双赢。然而,根基于美国文化的“Chickflick”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由于文化错位带来一系列移植硬伤。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非常完美》、《杜拉拉升职记》中清一色的“虚拟上流社会空间”。同作为都市时尚爱情题材,前者在时空与文化上采用了模糊处理,女主角苏菲独自生活在一座西式洋楼中,男主角常瑞的住所则充满简洁的现代主义风格,影片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精致摆设和布景、欧式的街道、美式的医院、好莱坞式的酒吧、奢华的新年酒会、罗曼蒂克的烛光西餐厅所有这些空间的营造都过于西化,远离了现实中国人的都市生活。电影中所追求的精致生活是一种极端西化的生活,依赖于欧美的时尚消费也很难引起国内观众的文化认同。后者虽然把背景明确地定位在北京,但北京的城市文化、地域传统却在这种模糊移植中被伤害性地压缩了。“北京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尚气息得到不遗余力的渲染。可惜,气派非凡的跨国公司、衣香鬓影的奢华晚宴、价值不菲的名牌服饰都分明拉开了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杜拉拉的奋斗史演变成了观众的白日梦。”(11)电影中的北京空余一个高楼林立的“超级都市”形象,高密度的香车美酒、奢侈品和高级写字楼中宣扬的美式生活方式,也由于空间上的不真实而显得华丽空洞。空间上的缺憾直接导致故事通俗、感情表达的不尽真实,章子怡在《非常完美》中饰演弱势的苏菲一角就因落差过大,被指表演成分太重。而徐静蕾饰演的杜拉拉和她的同事们如同秀场般的办公室“时装表演”,过于外露的商业元素也透露出影片对时尚理解的简单粗陋和时代浮躁感。商业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商品,并非如同一般物质商品只进行简单的金融交换,当它被消费的同时也“生产”出对自身认同的电影观众;紧接着电影观众的文化需求又作为商品被“销售”给电影创作和生产者,继续生产某一类影片,“观众的需求”成为这条产业链得以顺利实现的关键。“小妞电影”本就是好莱坞电影高度类型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的产物。其准确的观众定位(年轻、时尚、受教育,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更是体现了商业电影时代对观众消费行为和市场需求的细化和分工。《非常完美》和《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具有一定的不可复制性,影片所带来的商业类型开发、市场运转经验和大众娱乐消费理念值得重视。
三、女性主义的进退:现代价值体系的商业化妥协与重构
一、成功低成本电影的市场综述
(一)低成本电影成本规模的界定
何谓低成本电影?
低成本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相对于高成本电影而言,其制作投资成本比较低的电影作品。
而究竟在多少资金投资范围内可以算作低成本呢?低成本和高成本的界限在哪里呢?
1.海外低成本电影成本规模的界定
目前,并没有任何一家权威机构,能对低成本电影的具体投资规模作出界定。但是根据2004年冬季,在美国拉斯韦加斯举行的西部电影展销会上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起美国好莱坞的电影平均制作成本——包括电影本体制作费用以及宣传与衍生费用——已经达到了1.03亿之高。当这样的巨额数目成为了一个标准数目的时候,本论文由整理提供5000万美元级别的制作,在美国电影界也已经步入了低成本的行列。而综合国际市场分析来看,一千五百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已经成为主流商业电影投资的下限。如此定论,那么在国际主流电影市场上,低于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电影制作成本,一般就能称之为低成本电影。
近年来,随着大成本大制作的影片泛滥电影界的同时,低成本高回报的低成本电影的数量也在疯狂的增长。
在2003到2004年,由索菲娅•科波拉自编自导的低成本影片《迷失东京》(《Lostintranslation》2004)不仅获得了2004年度奥斯卡金像奖所颁发的最佳剧本奖,更是在有独立电影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美国“独立精神奖”1的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题材,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四项大奖,此外还在当年美国影评人协会等一些国际电影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多个奖项及提名。《迷失东京》以不到400万美元的超低成本投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最终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超过一亿两千万美元的票房收入。一部《迷失东京》的名利双收,成就的不只是索菲娅•科波拉,它让沉迷于用金钱堆积作品的投资者、制作人看到了低成本电影在艺术上和商业上的巨大潜力,更让全世界电影人都看到了低成本电影给这个业界带来的无限的可能性。
在《迷失东京》走俏全球之前的那个1999年,美国独立电影人以不足百万美元的微型成本制作的《女巫布莱尔》,博取了2.48亿美元的超高票房,堪称电影界投入产出比的巅峰。
在商业上,有如此骄人成绩的低成本电影并不只《女巫布莱尔》一部。2004年上映的由年仅27岁的华裔导演自编自导的《电锯惊魂》,也同样以100万美元的惊人低成本,博得了超过六千万美元的票房,加上DVD出版的总收入超过了一点二亿美元。
2006年华人导演李安,以1400万美元所制作的《断臂山》,却在包括奥斯卡、威尼斯在内的几乎所有电影人的奖项中,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关键奖项,而九千七百多万美元的票房总数,真正令李安名副其实地获得了理想的名利双收。
如此的低成本高收益成功的案例,在近年来的确不胜枚举。《美国派》,《撞车》,《卡波特》等一批耳熟能详,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其实都是不足1500万甚至1000万美元的低成本作品。
2.本土低成本电影成本规模的界定
相比较于国际电影市场的情况而言,国产低成本电影的投资规模要小得多。目前国产电影的最高投资就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部电影3.4亿元的投资额,折算成美元也就是四千万美元的标准,其实还不及好莱坞平均制作成本的一半。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因此,中国的低成本电影投资规模是十分之低的。
与国际电影市场一样,并没有一个权威人士或者机构,可以明确界定中国低成本电影的投资规模。
笔者根据云飞扬先生在《中国低成本电影市场调查》一文中,就中国低成本电影投资的界定,分别对伍士贤,王光利,阿甘,张一白,陆学长,张江南和刘浩等一批中国新生代导演所作的提问,从中得到的答案是国产低成本电影的投资规模一般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中国低成本电影的巅峰之作,就是去年宁浩执导的《疯狂的石头》。该片以289万元的制作成本,获得了超过2000万元的收入。投入产出比高达700%,是中国低成本电影的最高纪录。
而受档期及每年中国电影上线数量的限制,在中国,真正成功的低成本电影实在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仅有《疯狂的石头》一部。
二、国外成功低成本电影的模式探索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中的这句对白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能套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于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成功的低成本电影总是相似的”。下面,我们就通过量化的各个资料来研究它们的共性,探索成功低成本电影的理想模式。
经过笔者研究,成功的低成本电影必须具备的要点有以下三点。
(一)主创班底的配置——编导合一和导演的绝对权力
以这四部低成本电影为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列出的这四部成功低成本电影的导演和编剧都是同一个人。尽管这并不代表所有成功的低成本电影都是这样一种编导合一的模式,但不可否认,在成功低成本电影中,编导合一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去年荣获金狮奖的《三峡好人》的编剧和导演也同样都是贾章柯本人。
这样一种共性的存在是值得我们去进行思考的。当编剧和导演都是一个人的时候,或许会有弊端,但是当一拨人手头只有很少资金的时候,编导合一无疑为他们节省了更多的制作时间,免除了因为编剧和导演在意见上产生分歧而延误拍摄的进度,从而使制作成本明显降低。
继续从成本问题上分析,编导合一的做法可以比编导分离少支付一些费用,但不至于使“集编剧和导演于一身”的主创者有很大意见,因为他仍然可以获得比只担任导演或者编剧更多的报酬。
从电影质量上来考虑,由于低成本电影需要最大程度压缩制作时间来降低制作成本,这留给导演和编剧对电影本身思考的时间十分紧迫,每一个细节上不管最终是谁让步,最后的电影通常都会是妥协的产物。很难想象一部没有自己明确风格的妥协之作会有谁为它掏腰包。
出于成本的考虑,编剧很多时候不得不舍弃些什么,丢掉些什么,以适应导演及制片人的要求。如果编导可以合一的话,导演在进行编剧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可以预见的因素考虑在内,而就算拍摄时需要有所改动,导演自身也可以比编导分离时更能迅速地做出决定,而不至于破坏电影的整体风格。在紧迫的时间里,编导合一的制作模式可能会令影片获得更高的质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编导合一。因为一些优秀导演本身并不擅长编剧,也没有时间进行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编剧工作。这个时候就必须要让编导分离的制作班底要具备一些编导合一的优点,才能最终保证影片的成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那就需要将权利放给导演,让导演拥有绝对权利,并且不能让强势的编剧破坏这种绝对权利从而影响进度和质量。当导演拥有绝对权利的时候,情况将和编导合一的低成本电影就几乎相同了,电影结构就会相对完整并强烈的带有导演的个人风格。
可见,编导合一强调的就是导演的绝对权利,拥有绝对权利的导演如果足够优秀,将是低成本电影成功的保障。
(二)特立独行的主题选择——对大片题材的绝对回避
好莱坞大片最热衷的主题分别是玄幻,灾难,史诗,战争等四大主题。超过80%的好莱坞高成本影片都属于这四大主题。而这四大主题的影片往往需要依赖高科技绘图技术来渲染影片的气氛。
而成功低成本电影的主题一般在这四大题材之外,主要涉及的主体一般有:文艺情感——如《迷失东京》,《断臂山》;轻松的生活喜剧——如《美国派》系列,《疯狂的石头》;另类的惊悚片——《女巫布莱尔》,《电锯惊魂》等三大类型。
当然,这些成功的低成本影片也并不是这三大类型中真正的典型,只是他们从头到尾散发着一种或叛逆或另类的气息。
《迷失东京》讲述了一段演艺人的心灵故事;《断臂山》干脆让两个牛仔爱的刻骨铭心;《美国派》触及的是青春期孩子裸的性渴望;《疯狂的石头》开创了中国电影的新思路,抛弃沉重与教条,充斥着轻松或搞笑;《女巫布莱尔》使用了低端的DV,以纪录片的形式拍摄恐怖片,当然这样的拍法也许是资金所困不得以而为之;《电锯惊魂》故事从开头讲到结尾,两位可怜的主角仍然没有走出过那间不超过15个平方米的浴室。
主题上,内容上,这些成功的低成本电影一般另类的十分彻底,与大片题材内容绝对回避,给好奇的观众一种前所未见的心理感觉与感官体验。
(三)观众群体的定位——核心电影观众带动普通电影消费者
相对于好莱坞大片动辄上百万美元的宣传费用,低成本电影的宣传费用相当的有限。所以,和大片通过电视、刊物、平面媒体、广播、网络立体轰炸式的宣传费用相比较,低成本电影需要制定出更准确更行之有效的宣传战略,有的放矢,把有限的经费花在刀刃上。
通过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并没有找到具体的大片与低成本电影的观众群体分类报告。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成功低成本电影的目标观众群体比大投资的电影更小或更明确。
通过美国的MPAA2制定的“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标准”,我们就可以看出好莱坞大片与低成本电影的观众群体区别了。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共有如下几个级别:
•G级:(GENERALAUDIENCESAllages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PARENTALGUIDANCESUGGESTEDSomematerialmaynotbesuitableforchildren.)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儿童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吸毒和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STRONGLYCAUTIONEDSomematerialmaybeinappropriateforchildrenunder13.)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镜头,有时回避吸毒镜头和脏话镜头;
(RESTRICTEDUnder17requiresaccompanyingparentoradult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NOONE17ANDUNDERADMITTED)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OR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OR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众影院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在全美国上映的所有电影都会有MPAA的电影分级标识。现在,我们就来比较几部好莱坞大片与成功低成本电影的分级情况。
从以上的列表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好莱坞大片的分级一般情况下都会选在PG-13级别,这个级别是一个准老少皆宜级别,比起PG级别的电影拥有更深刻的含义和对成年人的吸引力,比起R级别的电影则多一大批未成年观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这批十三岁不到,刚开始懂事的孩子恰恰是对电影需求量极大的群体,当他们想进入电影院看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不得不带上他们的父母以辅导观看,这样一来获得的票房与社会影响力是成倍的。关于电影的各种信息,很快就会通过孩子和陪伴孩子看电影的父母迅速地在各自的生活圈子中传播开来。
PG-13是大片比较理想的一个分级,可以从这个分级看出所谓大片所针对的人群是所有
而这些成功的知名低成本电影的级别却几乎都是R级的。分级上的不同就可以看出这些电影的宣传方式渠道就注定和PG-13的大片大相径庭。PG-13的级别中,很多孩子们可以获得电影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电视广告,而这些巨额制作的电影也有足够的资本来支撑他们的大规模宣传费用。R级别的电影放弃了这些消息渠道,相对简单的孩子们,把一切的宣传精力放在了这些R级别的电影观众群上。
R级别的电影面向的是青春期的孩子和成人,内容比较成人化,刻画的精神世界也比PG-13的复杂,而R级的电影本身的限制级别也给了好奇心极强的青春期孩子极大的吸引力。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青春期少年会通过自己经常看的时尚杂志报刊,或者在帅气十足的流行网站上看到这些电影酷酷的广告,然后他们会告诉自己:是的,这就是属于你的电影。
这些低成本电影通过这些特别渠道将自己的宣传信息准确而有效地传达到他们的目标受众群,想看这些电影的人也能自己主动的找到他们想看的电影以及丰富的相关信息。
成功低成本之所以R级别,有一个原因和主题回避类似。如果和大成本大制作电影的制作一样定位在PG-13或者PG甚至是G,表面上是扩大了用户群的年龄层面,但其实由于宣传和制作上成本上的限制,低成本影片难以和同样PG-13的大成本电影争夺市场空间,而相似的内容之中观众显然更愿意把钱花在质量上更有保证的大成本影片上。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而过NC-17甚至更高的分级则对电影的宣传和成本极为不利,成功低成本电影的题材也很少也没什么必要触及这些严重限制的内容。
R级别也和本身的题材内容有关系,恐怖、性、同性恋、社会的黑暗面充斥于R级别的影片中。这些题材拥有着自己比较固定的一部分电影受众,他们会观看大部分的这类电影。如果电影可以收到这些核心电影受众者的肯定,这些电影在同类型影片中立即得到地位上的升华,这将对非核心电影观众群体造成严重的观看导向上的影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非核心电影观众会在选择这些题材电影的时候将核心观众的良性评价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并且有很大的可能性成为他们最终的选择。
R级别的电影是一个成功低成本电影比较适合的分级,目标受众面的定位可以被明确抓住,并且制定行之有效的宣传方针。R级片的题材种类决定他们从开始就拥有一批固定的核心受众,这些人保证了低成本电影的基本票房收入,也担负着低成本电影更多的宣传任务。
能否抓住核心电影观众的信任,将最终决定了这些R级电影的成败。将制作导向,宣传重点放在对这些核心观众的“捕捉”上,可以让电影的制作宣传工作显得更有针对性,从而使工作更加的有效率。
在电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上亿美元的大片都难以在残酷的票房战争中保证自己的收益,低成本小投入、没有大规模商业宣传的低成本电影显然在票房战争的一开始就处于了不利的地位。要想在大片无处不在的全方位立体轰炸式的宣传攻势间突围,避其锋芒,出奇不意,不与大片进行正面交锋,另辟蹊径显然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三、初探中国本土低成本电影的发展之路
中国电影市场与海外电影市场不同,它十分年轻并且还不成熟,也没有很成熟的一批核心电影观众。对于中国的低成本电影,在这里归纳的三条成功必须法则并不足够。还需要依照中国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成功模式。
中国由于自己电影市场的特殊性,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低成本电影并不多。由于档期和院线限原因,很多低成本电影不能公映。
(一)中国本土低成本电影对于成功的定义
国产低成本电影,成功定义有两种——商业成功,艺术成功。
所谓商业成功就是影片创造了巨大收入,如《疯狂的石头》。艺术成功则是指获得国外各类权威电影奖项,如《三峡好人》、《孔雀》。简单的说来,一个是名,一个是利,可惜的是名利双收的低成本电影一部也没有。
《疯狂的石头》成功的因素已经被千万人分析了千万次。现在,就从我自己归纳的好莱坞成功低成本电影法则上来分析一下《疯狂的石头》的成功原因。
《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地域性很强的喜剧片。依照分级来看应当是在PG-13和R级之间,更接近于R级,简单轻松的猫捉老鼠般的剧情浅显易懂,老少咸宜,但是其中太多成人化的对白,隐晦的性暗示和未成年的孩子无法看懂的概念,使得影片让太小的小孩看不懂,大人看得乐哈哈,又让人把这部电影和R级联系起来。
青春期的孩子和成人是《疯狂的石头》的主要受众。这个受众的决定了这部电影在年轻人中的传播速度是惊人的。
《疯狂的石头》的题材同样不属于战争、玄幻、史诗、灾难四个大片主要题材。当然国产电影本身也很少涉及这方面题材。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但值得一提的是,《疯狂的石头》这样的诙谐幽默题材在国产电影中也不多见,这么多年来除了冯小刚以外很少有相关题材。可以说《疯狂的石头》是中国国产低成本电影成功的典型,也符合了我对国外低成本电影分析出的一些成功规律。
而《三峡好人》这样的电影虽然获得了国际上极高的艺术肯定,但在国内市场却无人问津。伍仕贤的《独自等待》、《车四十四》虽然也将国内外的不少奖项都收入囊中,但最终却还没能创下票房新高。但这对这些导演而言,获得奖项也许已经达成了他们既定的目标,既然明知没有好的办法挽救票房,全身心的为得奖而拍片,以奖金和赞助,以及音像制品仅有的收入扯平填补赤字,并依靠自己的名望来为下一部影片拉得更多的赞助。可以说,对国产低成本电影而言,获奖也是一个成就电影制作团体的途径。
(二)浅析中国本土低成本电影的成败原因
国产低成本电影鲜有成功之作,其原因诸多,分析出的原因如下:
1.题材的局限性
国产低成本影片的题材范围本身比较狭隘也是影响观众对这些电影兴趣的原因。与国外成功低成本电影的内容题材、背景的强烈风格化、个性化相悖,国产低成本电影的故事内容、时代背景、题材上都出其的相似,也与一些国产的大制作有重复,依照笔者对于国外低成本电影的题材回避问题的论述上的观点看来,当低成本电影的题材与内容与大成本电影相似的时候,观众的天平就很容易倾向于质量更有保障的大制作电影。这也是我国国产低成本电影鲜有成功之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2.档期的限制
国内外大片对各院线黄金档期的长期霸占,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电影消费者群体,使得低成本电影的市场空间越发狭隘。像《独自等待》等这样一大批独立制片的低成本电影,最主要的问题应该在于没有合适的档期。尽管《独自等待》参加了的东京电影节,但是终究没有在国内正式发行上映。在国内这样的问题并不少见。
国内的电影院在数量上和人均数量上都不能与美国相提评论,所以档期对于电影本身极为重要。然而这点档期却要长期被一些国内外大片占据,低成本电影举步维艰。就连夺得了金狮奖的《三峡好人》都没有能够在档期上挤过《满城尽带黄金甲》,导致票房惨淡,可见其他低成本电影档期上的生存空间有多狭隘。
3.盗版市场的泛滥
相对于30块钱的票价,也许对大部分国人而言,四五块钱的盗版DVD或者网上免费的电影下载更能令他们接受。
对已经被盗版惯坏的观众来说,电影票的价格无疑是昂贵的,在他们眼里,一部电影也就值3块钱,但是还不如一张可以永久珍藏的盗版DVD。
盗版破坏的不只是电影发行商的利益。盗版电影消费者因为这些盗版音像制品的廉价,观看了大量的国内外电影,口味也自然格外的刁钻。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没有太多亮点的电影根本没有办法打动他们的心,他们甚至连低成本电影的盗版都懒得买,更何况动辄几十块的正版碟。
如果不能加强对盗版音像制品的监管,对国产电影尤其是国产低成本电影无疑是毁灭性的,他断绝了不能上档期的低成本电影最后的收入来源,对上了档期的低成本电影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4.观众群体的不成熟
严格来说,中国人并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近年来也没有形成这样的一种氛围。电影人群的数量比较少,而中国电影院的数量和分布也很不均匀,难以培养起成熟的电影观众。国产电影很多时候甚至是靠着明星效应——依靠电影中明星的支持者——来勉强度日,已经少有痴迷于电影本身的铁杆核心电影迷。超级秘书网
过于萧条的电影市场,稀落的电影观众人群,让电影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而国产低成本电影在这样的环境下突围的难度则更高。中国观众一年就看几次电影,还都面临着被大片所占据的局面。
如果没有成熟的大量的电影观众群体,国产低成本电影的成功之路还很漫长。
(三)阻碍中国本土低成本电影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1.放开剧本收集思路,政策扶植青年导演
从《电锯惊魂》、《女巫布莱尔》的成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些青年导演的才华横溢。无论如何,不得不承认这些从小受着先进电影环境熏陶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有着老一代导演所不具备的时代嗅觉,对于热爱电影、热衷尝试新鲜事物的核心电影爱好者而言,这些新一代的青年导演,更适合他们对于追求新鲜刺激的需要。
《电锯惊魂》的剧本是由年轻的詹姆斯,直接寄到了好莱坞受到了格里哥•霍夫曼的重视,而最终采纳了患有精神病的詹姆斯•温的剧本,并且注资100万美元与TWISTEDPICTURES制片公司合作完成了这部电影,连这部电影最终的导演一职也交给了詹姆斯•温本人来完成。
事实证明格里哥•霍夫曼的眼光没有丝毫问题,《电锯惊魂》以100万美元的票房,最终换来了1亿美元的票房和上千万的DVD销售收入,引来无数观众的好评。对詹姆斯•温而言,这也许是上天对他不懈努力的回报。但就格里哥•霍夫曼来说,他只是用自己的一点点支持,扶起了一个新一代的高票房导演。
然而,在中国本土千万编剧者看来,这一切可能只是天方夜谭。
詹姆斯•温刚从大学毕业,28岁,患有精神病,没有正式的电影摄制经验。这样的履历,在中国,要让电影制片厂的领导们审批通过他的剧本,其本身就是一个概率很小的事件,而经采纳后还拨钱下来由他本人亲自执导,则概率更小,若将这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其概率近似于零。
改变剧本的搜集渠道,加大对青年导演的扶持力度,是产生优秀低成本电影的必要条件。同时,改进对编剧的培养方式方法也是需要的辅助手段。去除传统的地位定式,研究适应新时代新潮流的引导手段,才不至于让《电锯惊魂》这样极具创意性的剧本被一个个扼杀在这些编剧的学习过程中。
2.加大中小型电影院建设力度,增加院线同档期的影片
中国本土电影院建设数量不多,43万人才能分享一个电影院,与美国的4000分享一个电影院相去甚远,而且这些影院大都集中在中大型城市,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在大型城市中电影院以大型的影城为主,中小电影院的建设十分落后。在同一档期内上映的电影十分有限,大大限制了低成本电影的票房生存的空间。
《三峡好人》这样的电影国内票房不佳,但是客观上国内很多对这部电影有兴趣的观众却不知何处能看到这部电影。档期间的拥挤,电影院数量上的不足,最终导致低成本电影,只能被高成本大制作的电影挤在影院之外。
加强电影院的建设,尤其是中小型电影院,以低价位、小厅式的观赏方式,更适合低成本电影本身,给予了低成本电影足够的票房生存空间,并有利于看电影习惯的普及。
3.全面抵制盗版,正版高质低价
抵制盗版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不得不在这里再次提出这个话题。对于很多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能够上映的低成本电影而言,DVD、VCD等音像制品的发行是他们收回成本赢取利润的一个主要渠道。
然而,抵制盗版并不是一个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话题,所以,我认为,主动的降低正版价格,提高正版质量,是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方法。
劣质正版和优质盗版在市场上同时存在着,在DVD市场这个现象尤为严重,正版的DVD有时候连一个像样的说明书都没有,16:9的模式3往往不被支持,配音语言少,字幕质量差,这样的问题在国产电影的正版DVD中尤为严重。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也许是发行商迫于盗版的压力不得不压低成本来提高自己的利润以保证自己的收入。但是这样的正版往往会令一些原本支持正版的人都感到失望,而去购买价格更便宜而质量更好的盗版商品。盗版DVD质量差其实是常年以来的一个误区,国产电影DVD的发行制品往往要比盗版更寒酸,而价格要高出数十倍。
要抵制盗版,首先就要提高正版商品的质量并且降低价格,对消费者健康消费习惯的培养,可以良性引导整个市场的发展,这些比起厂商面前的蝇头小利显然要更为重要。
4.群策群力,做大做好电影市场
相对于前面档期、盗版等问题,扩大电影市场,培养成熟核心电影观众是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在国际上,电影市场本身也被来自以电子游戏为首的其他娱乐活动所侵蚀。电影已经不是现代人娱乐消费的唯一选择。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如何让慢慢流失的电影观众重新回到电影院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电影人都关注的问题。
这个问题同样需要中国本土电影人进行深入思考,毕竟,这是行业与行业之间的争夺,并不是改良电影剧情,制作模式,加强后备人才教育就能完成的。这需要电影业内人之间的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加上政策上对于电影行业的规范管理,最终才有可能让流失的观众回到久违的电影院。进而培养出成熟的电影观众群体和能成为电影支柱的核心电影观众群体。
四、结语——对中国低成本电影的展望
通过分析低成本电影的成功模式、条件,以及对中国本土范围内低成本电影发展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低成本电影所需要具备的硬性指标并不十分繁杂,但是要达到这些指标,去除这些障碍,我们需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相对于国外的标准而言,中国本土绝大部分电影都应该归为低成本电影,探寻国际上低成本电影的成功模式对于中国电影进军国际市场也有一定实际意义。
笔者虽然在此找出了一些规律,提出了一些意见,但是国产本土低成本电影的成功,最终还是需要我们广大电影工作者的努力和进一步的实践研究。对中国低成本电影而言,《疯狂的石头》必然是成功的开端,还会有无数优秀之作陆续出现在观众眼前。而对中国电影本身,抓住了国际低成本电影的成功模式和规律,或许就把握住了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注释:
1美国独立精神奖(IndependentSpiritAwards)1985年成立。专门表扬低成本电影,现今已成为美国独立制片界的最高荣誉奖。一般每年的三月底举行。
论文[摘要]英文电影片名对于英文电影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它不仅可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的感情基调,还可以吸引观众,增加电影票房。因此,弄清楚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对恰当的汉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语言、艺术性、文化及商业性等四方面简析英文电影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汉译铺平道路。
随看世纪之交中国与海外影视作品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文影片涌入中国的影视文化市场。英文电影片名也逐渐成为英语语言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新课题。论文百事通英文电影片名对于英文电影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它不仅可以突显影片内容,传达主题信息,确立全片的感情基调,还可以吸引观众,增加电影票房。因此,弄清楚英文电影片名的特点对恰当的汉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英文电影片名的主要特点是简洁生动。虽然偶尔我们也能看到一些长片子名较长,但总的来说,片名短小精练占绝大多数。英文片名中经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段.如比喻和矛盾修饰法等等,从而使片名显得更加生动。另外,带有较强英美文化色彩的成语习语、典故、俚语也经常出现在片名中。因此,本文拟从语言特色、艺术性、文化色彩及商业性等四方面简析英文电影的基本特点。以期为恰当的汉译铺平道路。
一、语言特色
显而易见,英文电影片名的语言特色是言简意赅,结构简单。很多英文片以故事的男或女主人公姓名来命名,如:ForrestGump,JaneEyre,Evita。EdwardScissorhands,HarryPotterVanHelsing;以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或关键时间来命名,如:GrandHotel,PearlHarbor,TheApartment。ConAir,Sahara;有的影片以整个剧情的发展来命名,这样的例子不少,如:TheCole,DieHard3,BriefEncounter。ALotLikeLove:也有的影片是以电影所要表现的主题来命名,如:Serendipity,Ghost等等。这些词语绝大部分极其简洁,就一两个字。但是,毫无疑问,有时一些片名也比较长,甚至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WhenaManLovesaWoman,ItHappenedOneNight和IKnowWhatYouDidLastSummer。但是,片名短小精练占绝大多数,长片名数量极少。
笔者以国际权威电影指南等为规范,对1487部英语电影片名做了精确统计,得出以下数据:三个字以内的电影片名占75%,其次是
四、五个字的片名,占影片统计总数的15%:第三位是五个及以上字的片名占总数的10%。以一个长句子作为电影片名更是微乎其微,数量极少。
此外,英文片名大量地使用词组,尤其是名词性词组,如:AWalkintheClouds,DanceWithWolves,AlmostFamous,HomeAlone和IntheBedroom。在英语中,名词占主要地位。动作、变化、质量和情感完全可以借用生动的英语抽象名词加以表现。在不牺牲任何重要词义的前提下,名词使用优先权不仅可以简化表达方式,而且提供了更丰富、多样的语言选择。因此也就不难解释名词词组何以在片名中占主导地位。1928至2000年奥斯卡62部最佳影片中,50部片名为名词词组,4部为介词词组(如,OulofAfrica),3部为完整句子(如ltHappenedOneNight),3部为分词词组(如DrivingMissDaisy)。2部为形容词词组(如AllQuietontheWesternFront)。名词主导性促成了英片片名中人名、地名、事件名的大量涌现,如:WyattFarp,FrinBrockorich,Casablanca,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ANighttoRemember,而这些专有名词的的高频率使用也进一步巩固了名词的主导地位。
二、艺术性
电影是一门现代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而英文电影片名能充分体现其独特的艺术性。一般说来,电影片名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片名中巧妙的使用修辞手段。修辞手段作为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经常出现在英文片名中。片名中修辞方式的使用使片名显的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片名中经常使用的修辞手段有比喻、拟人、矛盾修饰、对比、讽刺、押韵等。每种修辞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形式、特点以及达到某种效果的方式,如画龙点睛或产生想象、引人入胜或煽情等等效果。以“反语”为例,反语是以表面含义与实际含义含意相反为特征的表达或措词。英文片名中若运用“反语”这一修辞手段会引发观众深思,吸引观众观看电影。再如:比喻在英文片名中运用能言简意赅地揭示主题,隽永深长地激发群众的丰富联想:同时优美流畅、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引导观众去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其效果显而易见。请看下列例子:
SenseandSensibility(alliteration)
Tiger!Tiger!Tiger!(repetition)
TrueLies(oxymoron)
OneFlewovertheCuckoo’sNest(metaphor)
TheGreenGreenGrassofHome(alliteration)
OldWivesforNew(contrast)
显而易见,片名中修辞方式的使用使片名显的简洁、鲜明、生动用力,同时激发观众的审美愉悦。除此之外,片名中修辞方式的恰当使用能达到“五美”效果:语言的联系美(beautyinassociation——simile),变化美(beautyinchange——irony),均衡美(beautyinbalance——contrast),侧重美(beautyinemphasis——repetition)和音韵美(beautyinsound——alliteration)。观众面对恰当使用修辞方式片名审美愉悦被激活,好奇心被勾起,从而走进影院观看影片。
三、文化性
相当数量的影片名中使用了带有英美文化烙印的成语习语、典故以及俚语,它们是体现英美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一英语语言的精华所在。电影的主要作用是反映现实,再现大多数人密切关注的事件。所有好的电影都是特定时代文化和思想潮流相结合的产物。影片名中较好地体现了影片文化性.其主要表现在影片名中使用了带有英美文化烙印的成语习语、典故以及俚语。
众所周知,英美人士大多信仰基督教,这对英文影片名影响极大。大量的英语典故来自圣经,基督教和神话传说,它们对英文片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让我们来看看1995年的一部著名心理惊悚片“Seven”《七宗罪》。这部影片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晦暗的手法叙述了一个极富哲学意味的犯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上帝,围绕天主教七大死罪的惩戒逐条杀人。这七条死罪指七项世人常犯的过错,即:gluttony(饕餮)、greed(贪婪)、sloth(懒惰)、lust(欲)、pride(骄傲)、envy(嫉妒)和wrath(暴怒)。Seven这个在宗教上非常神秘的数字(这一点在《旧约》中有最充分的表现如上帝用七天造亚当,取出亚当的第七根肋骨造了夏娃,撒旦的原身是有七个头的火龙等等),在这部电影里“七”可谓无处不在:七罪、七罚、七次下雨、故事发生在七天,甚至结局也由罪犯定在了第七天的下午七时。无处不在的“七”暗示宿命的罪与罚。新晨
电影AmericanBeauty《美国蔷薇》片名根源也在于此。Americanbeauty指的是产于美国的四季开花的红蔷薇。蔷薇花美丽、圣洁,代表崇高神圣的爱情;尤其是红蔷薇,更是初恋者赠送的佳品。据神话传说,有一位爱神亲手采摘蔷薇花送给自己的恋人,由于心情过于急切。动作有些慌乱,一不小心手指被花枝刺破,鲜血洒在了蔷薇花的花瓣上,把本来雪白的花瓣染成了红色。爱神拿着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蔷薇花去会见恋人,恋人见到后十分激动,以百倍的感激之情回报了爱神的忠贞。以后红色的蔷薇花就表示爱情的纯真和坚定,尤为恋人们所钟爱。电影以花喻人,以花传情,名花和美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
除了典故及神话传说在英文片名使用外,带有大量文化信息的习语、成语及俚语也经常出现在片名中。比如:FirstWivesClub《发妻俱乐部》这部妙趣横生的喜剧片,讲述的是一群糟糠之妻怎样报复另娶新欢的陈世美老公们:片名中的firstwives指的是男士的第一任夫人。与中国文化中的大小老婆毫不相关。再如:美国百部经典名片之一的TheThirdMan《=黑狱亡魂》起初译为《第三者》,结果被中国观众误认为是婚姻:其实TheThirdMan指的是片中车祸事件的第三个目击证人。再比如影片Rambo:FirstBlood一直被译为《第一滴血》,是为误译:“firstblood”是英语习语,意为“首战告捷”。
四、商业性
电影既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艺术属性:同时又是一种物资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并且电影通过各种传播媒体手段在市场上流通。因此又具有其商业属性。电影名不仅是一部电影的标志,而且是电影商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吸引观众、增加票房收入,电影名在市场中起到了广告宣传的作用。因此电影的片名同时又具有商业广告性因素,这就要求片名能唤起观众的心理认同,激发审美愉悦而产生观看欲望。比如根据加拿大作家迈克尔?翁达捷(MichaelOndaatje)所著畅销小说改编而成的同名影片TheEnglishPatien《英伦情人》,讲述的是以二战为时代背景下男女主角一段超越道德界限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小说荣获英国布克文学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保留小说原题对熟悉原作小说的欧美观众很有吸引力。
片名商业价值的另一体现是其新颖醒目,善于煽情。比如:ItHappensOneNight,SisterAct,TheNet,TheRock,TheDeparted就十分新颖别致,悬念十足,引人入胜,成功地体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贵州教育出版社,1997.
[3]吴爽,从电影片名看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4]郝启成,英文影片名翻译的可行之道,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3卷第1期,2005年1月。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中国电影不仅需要跟踪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实施区域间横向的电影文化合作,而且需要在纵向上完成多层次的电影文化建构,达到电影类型的多元化和类型电影的多元化,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电影良性、有序的发展。
对于一个电影制作机构或者一个导演个体来说,无论是创作“艺术电影”或者“商业电影”,似乎都无可厚非。而对于一个国家,尤其是对于正处在艰难发展时期的中国电影来说,单一的张艺谋或者冯小刚,单一的《英雄》或者《天下无贼》,无论它们取得如何辉煌的票房,都无法完成中国电影文化的整体建构,无法在整体上具备与好莱坞电影抗衡的能力,尽管它们对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全球化语境中,在实施横向区域电影文化合作的同时,只有在纵向上完成多元形态的电影文化建构,才能够促进中国电影良性、有序的发展。
一、电影类型的多元化
多元形态的电影文化建构,首先体现在多层次的电影创作上。所谓多层次,就是既需要作为电影文化产业主体的、以商业票房为创作主旨的类型电影,也需要以探索电影语言、追求个人表达为主导的艺术电影,还需要在艺术个性和商业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电影。在中国内地,当然还有在创作数量上占据相当份额的主旋律电影。事实上,近年来的主旋律电影已经越来越显示出超越单一教化层面的类型化趋势。任何单一形态的电影类型,都无法建构起完备、有序的电影文化产业,久盛不衰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全盛时期的香港电影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形成电影类型的多元化、多层次建构,才能形成一个电影文化的有序结构。
好莱坞是类型电影发展最为完备的大众商业文化之都,但即便如此,在百年美国电影史上,仍然会间断地出现一些偏离类型电影轨道,乃至偏离商业需求的电影作品。正是这样一些作品的出现,在实质上也推动着类型电影的发展。通常人们都会把欧洲当成是艺术电影的圣地。二战结束后的现代电影思潮,正是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作为主要标志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世界各国电影都产生着影响。半个多世纪之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还在遥远的东方中国找到了回应,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都以其纪实风格的追求(包括偷拍手法的运用、非职业演员的采用等)在向新现实主义的前辈们表示敬意,而它们都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奖金狮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曾在欧美学习电影的香港年轻导演,以新的视角和技巧,差不多同时执导了一些电影语言、影像处理、叙事风格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作品,包括了严浩的《夜车》,徐克的《蝶变》等,被香港影评界称为“新浪潮”,也即新电影。香港新电影从整体上看更加强调真实性,强调贴近现实,尤其是小人物和社会底层的现实。在制作上勇于尝试新的技术和新的技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香港电影的视听质量,但并不是像通常的欧洲新电影那样走极端。新颖的叙事技巧往往与可看性结合在一起,同时还能够产生较好的商业效果。
同样的进程虽然滞后,却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进行着。以北京电影学院78班作为创作主体的被称为“第五代”的中国新电影从1984年《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的横空出世,到1987年以陈凯歌的《孩子王》、张艺谋的《红高粱》在戛纳和柏林的不同遭际为标志性符号,其作为一个创作思潮持续了大约四五年时间,便走向分化了。陈凯歌、张艺谋、田壮壮、夏钢等导演的创作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偏重个人表达、电影语言探索,转向更关注观众和市场的电影创作,如从张艺谋的《代号“美洲豹”》、田壮壮的《摇滚青年》的初涉“娱乐片”,到《英雄》、《十面埋伏》、《无极》等“大片”的直击全球市场。与“第五代”有所不同,同样坚持着创作个性的“第六代”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都处于地下或者半地下状态。“第六代”作为从“第五代”自然延伸下来的一种称谓,其更多受到关注的是一种“姿态”,而并非作品。当“姿态”一次一次清晰,作品却常常显得有些模糊不清。张元的《绿茶》,王小帅的《青红》,贾樟柯的《世界》等影片终于让“第六代”浮出水面的时候,并没有如张艺谋的“回归”那样取得至少是票房的成功,妥协的结果可能是巨额的票房和在文化上遭遇的指责,也有可能是既丧失曾经有的艺术个性,又无法获得票房的认同。
“第五代”、“第六代”的存在,不但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形态,弥补了中国电影史上新电影的匮乏,更有意味的是,他们对电影影像丰富表现力的探索,客观上为后来商业化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某种基础,而他们中的一部分成为了商业大片创作的中坚力量。而在这些新电影的导演们全面走向分化的时候,田壮壮的《小城之春》,顾长卫的《孔雀》等影片则以艺术的微光为中国电影金字塔型结构的顶端添加着令人振奋的元素。
二、类型电影的多元化
类型是由于题材或者技巧的不同而形成的,类型电影是按照不同类型或者样式制作出来的影片。作为一种影片制作方式,它在好莱坞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毫无疑问,作为电影文化产业的建构,是以多种门类的类型电影共同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单一的类型电影,同样是无法建构起强大的电影文化产业的。 转贴于
全盛时期的香港,可能是除好莱坞之外类型电影发展最为齐全的地区之一。香港的类型电影,除了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以李小龙、成龙为代表的功夫片,吴宇森的枪战/英雄片,还有喜剧片、枭雄片、黑帮片、鬼片、赌片等各种类型。在香港,一部影片的成功,往往会引发拍摄续集或者同类影片的热潮,而这种复制性正是类型电影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
相比较而言,中国内地的类型电影仍然处在起步的阶段。事实上,中国第一批故事长片就有类型电影的特征,“《阎瑞生》是第一部情节长片,《海誓》是爱情片的滥觞,而《红粉骷髅》则成为侦探片的先声。”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某些类型电影的创作,比如武侠片、喜剧片、反特片等,总是因为“不合时宜”而一次次地遭致夭折。比如“武侠神怪片”这样一种类型,早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就有过一个兴盛时期,“据不十分精确的统计,1928-1931年间,上海大大小小的约有五十家电影公司,共拍摄了近四百部影片,其中武侠神怪片竟有二百五十部左右,约占全部出品的百分之六十强,由此可见当时武侠神怪片泛滥的程度。”轰动一时的《火烧红莲寺》更是三年间拍了十八集。但其拍摄风潮很快就走向没落了,之后武侠片在港台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真正在中国内地电影市场上具有号召力的类型电影,基本上还是以武侠为主,从80年代初由《少林寺》带动而出现的《武当》、《少林小子》,到后来的《双旗镇刀客》,一直到21世纪初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何平的《天地英雄》,陈凯歌的《无极》,武侠这种类型电影不但是香港电影中最为重要的类型,同时也是中国内地电影转型中最重要的类型电影。李安的《卧虎藏龙》、周星驰的《功夫》的成功,同样印证了这一点。
中国内地类型电影发展中另一块屡试不爽的金字招牌则是冯小刚的贺岁片,从类型角度来说当属喜剧片的范畴。从电影导演处女作《永失我爱》的小试牛刀,到《甲方乙方》进入贺岁片创作,《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天下无贼》持续在票房上大获成功,冯小刚成为除张艺谋之外另一个票房保证。事实上,这些影片无论在影像上,还是在叙事上,并非全部都有共同的特性,而其喜剧风格和明星策略,则几乎是其一以贯之的元素,除了《一声叹息》这个不多见的例外。在冯小刚的影片里,男主角是“铁打”的聪明脑袋不长毛的葛优(除了《一声叹息》),冷静中蕴藏着幽默,显示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女主角则是一部一换人,从《甲方乙方》中的刘蓓,到《不见不散》中的徐帆,到《没完没了》中的吴倩莲,到《大腕》中的关之琳,再到《手机》中的范冰冰、徐帆。《天下无贼》更有刘德华、刘若英、傅彪、范伟、冯远征的加盟。明星策略,毫无疑问是类型电影创作不可或缺的,这一点与注重个人表达的“第五代”前期作品构成了巨大的反差。启用大牌明星。这是一种艺术策略,也是一种商业策略。
然而,问题在于,只有张艺谋和冯小刚,只有《英雄》、《十面埋伏》和《天下无贼》,是无法构建起完备的类型电影体系,无法构建起完全意义上的“中国电影文化产业”的,更惘说在整体上与美国好莱坞抗衡。电影作为这样的一种文化艺术样式,它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始终都无法完全脱离世界电影的整体背景,即使是在相对闭关自守的那个年代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个背景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原因而有所变化,其姿态上也会有或主动或被动的差异。当历史进入世纪之交,已经很难在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中谋求本土电影的完全独立的发展。因此,跟踪世界电影发展的潮流,实施区域间的电影文化合作,不仅是电影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也是电影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此同时,在中国电影内部完成电影文化的多元化建构,则是保证这种电影文化合作的必要前提,事实上也成为合作的目的之一。
【参考文献】
[1][法]安德烈·巴赞,陈梅译. 奥逊·威尔斯论评[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2]周铁东. 百年盛筵 百道佳肴——美国电影学院评选出“百年百片”[J]. 电影艺术, 1998(5).
[3][联邦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 郑再新等译. 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第三卷(下)[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62页.
[4]于中莲. 香港新电影回顾[J]. 当代电影,1992(4).
[论文关键词] 动画电影 叙事方式 角色 中国风格
[论文摘 要] 动画电影结合美术和电影的综合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审美特点吸引着广大的爱好者和制作者。动画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叙事则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中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从动画电影的选材、主题手法、角色上来谈,最后论述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发展,提出问题并展望中国动画应该如何发展。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荣期,动画形式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世界各国动漫的发展,中国动漫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像动画片《魔比斯环》这样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莱克》,关键就要看其叙事策略了。动画电影应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动画题材最受欢迎,市场效益也最好,因为它受众面广,市场收益相应也会多。关于动画的选材也有侧重于儿童化的,有人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不适合表现深层次的题材。有人则认为,动画可以表现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实,动画隶属于电影中一个分支,在题材表达上必须符合动画本体特征。动画电影区别于实拍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动画具有高度虚拟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实拍电影那样接近真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少如实描写日常生活,相反的是尽力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动画可以天马行空地讲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没人会对动画片中的老鼠为什么会打败猫而吹毛求疵。其次,动画电影的题材相对比较简单。在动画中,造型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比较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就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在《红楼梦》中光是人物关系就已经十分复杂了,再加上场景之类的更是繁复。
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片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众对动画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通常只为儿童制作的动画片仅仅能在电影院的下午和傍晚时间放映,而国家经常出台福利政策限制儿童电影的票价,这样一来票房收入也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动画电影观众扩展至成人范畴,那么就可以进入晚场时段放映并因此有获得更高票房收入的可能。①这样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发展价值上都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动画片《蓝皮鼠和大脸猫》,其后续的商业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从主题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是一种用来表现其特有主题的艺术形式。在动画片中不是说所有的都必须有严格意义上的叙事主题。许多艺术类的动画短片并不需要深刻的叙事主题,其动画可以作为一种纯视觉形象的一种表达方式。一部个性化的艺术动画短片,可能只要有一个绝佳的创意或者奇妙的视觉展现,就能创造出很好的效果,观众乐在其中,得到纯粹视觉感官体验。但是作为动画电影却并不是这样,动画电影通常是以故事情节来传达大众共有的精神状态。在动画电影的学习中不应纯粹追求视觉盛宴,而忽略了对艺术本质的探索和艺术修养的培养。如果把这类作品打回原形,不过是儿童玩具万花筒罢了。因此动画电影的主题选材尤其重要。
动画电影的主题必须突出,如果一部动画片有多种主题而没有主次变化。那么最终这部动画片将失去主题。例如,日本动画《再见,萤火虫》就是一部以旁观者的角度展现战争悲剧的影片。除了在开场展现了空袭后的惨状外,片中并没有过多地描述战争的惨状,而是通过描述两兄妹单纯真挚的情感将战争的残酷性深深地刻入观众的心里,使得全片一直弥漫在悲剧的氛围当中。这就是主题的选择的重要性,好的主题能引人入胜,使整部动画具有意义感。
在动画的主题选择中,应该通过画面和情节自然流露出来,创作者的观点要尽可能曲折。但也不是说越曲折越好,不能让观众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就好。另外动画片的主题选择应有较高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思想,要在动画语言、动画形式上做多种尝试,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主题以吸引观众。选择好主题的叙事方式后,故事的发展情节多以整个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尾的先后时间顺序展开,围绕故事情节主线,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样的叙事结构可看性强,不仅符合人们的观赏需求,而且对于儿童这个抽象思维能力较差的年龄阶段,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更适合儿童。
三、从角色上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谈到角色,大家都会想到“米老鼠、唐老鸭”。作为一部商业动画长片来说,当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定下来以后,角色的设置无疑就是最重要的了。动画是创造生命、赋予角色生命的一种艺术形式。角色是动画中的视觉核心,很多经典的动画片,在多年以后,故事可能会被观众淡忘,但是观众往往能记住里面的“角色”,能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也一定是那些经久不衰的角色造型。因此从每个角度来说,动画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角色塑造的成功。因为在动画中,对角色的塑造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再现,而是一个虚拟夸张角色的塑造过程。角色造型设计不是纯粹的视觉问题,是抽象再创造的过程,是文学语言的视觉化,好的角色能给观众以遐想,能充分引起观众的兴趣。
动画电影是一种允许和鼓励个人创造的艺术形式,其中的角色设置可以不遵循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可以超现实生活,以凌驾于现实之上的能力。在动画里,动物可以开口说话,可以有自己的思维,甚至桌椅板凳这些没有生命的物件都可以行走跳跃等。动画中角色的形象不管是什么类型,都是拟人化了的人或物,体现着人类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例如动画片《美女与野兽》中的“烛台先生” “挂钟管家” “茶壶大妈”等。但动画角色的“假定性”也有其自身的限度,不能毫无节制地天马行空。不管动画片中的角色如何离奇,如何荒诞不经,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内在逻辑,使观众相信并能够接受。如果只一味强调角色的“奇异性”,以至于失去了真实的逻辑基础的话,这样的动画角色必定是不受观众欢迎的、失败的。动画角色在性格上应简洁明了、艺术形象鲜明突出、主要角色的性格定位是循序渐进的。这样做并不是把角色简面化,而是为了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在商业动画长片中,角色不仅仅是动画中的简单形象,而在后期开发的主要产品上也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作用。
四、回首与展望,中国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之发展
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存在都和其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动画也不例外。西方文化发展中的、希腊城邦文明、基督兴起等,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惟一不曾间断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自身很强的修复能力。20世纪的中国动画是作为区域的一个个案存在的,那时的中国动画人一直在探索如何将动画这种异域艺术品种“中国化”。似乎这就是中国动画的生存之道,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就要追究什么是“中国风格的动画”?是不是改编了古典神话,做了水墨效果,加上民族音乐就是中国风格的动画呢?在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的创作中,民族风格第一次被提及。中国动画电影史评价专家说:“该片还是首次将中国山水画搬上银幕,第一次让静止的中国山水活动起来,影片大量吸收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赋予了每个重要角色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之具有较为浓郁的民族特色。”②1956年,著名动画导演特伟提出了“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在后来执导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里体现出来。之后,国产动画陆续推出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剪纸风格的《猪八戒吃西瓜》、木偶动画《孔雀公主》、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 在1964年,对于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改编是拍摄出了集这一时期民族动画风格的成功探索。通过以上的论据得出,中国风格的动画其实就是“中国题材、中国样式、中国音乐”三者相加。无论是剪纸、皮影、汉代画像砖还是水墨画,能想到的民间美术资源基本上都曾经被动画所采用。早期是将传统山水画动起来,后来是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动起来,如木偶、剪纸、皮影、汉像砖等,再后来是将水墨画动起来。不管是动画电影还是电视动画的创作者,都以从中国传统美术中吸取养分为荣。结合传统工艺,从民间考察调研得到大量素材,而从中获得灵感,并将这些具有民族化特征的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到动画中去。“人物用线条刻画,而背景则用晕染的方法,两者相辅相成,试图把中国传统人物画中所谓‘吴带当风’的韵味,在动画银幕上体现出来。在背景设计上,借鉴了敦煌壁画、藻井、中国古建筑的风貌,恰到好处地把握好似与不似之间的分寸。”③
在当今,整个社会生活节奏变化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动画的世界身份到底应该是什么?是不是应该完全隔绝于主流商业动画,盲目地发展所谓的“中国学派”?这肯定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动画电影对于当代的观众来说。首先要好看(娱乐性),其次才是有特色(艺术性)。我们对于当代中国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性问题,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国产动画在20世纪80年代中存在一些弊端,在那时一直将创作具有民族特色的动画作为最高标准。但动画创作逐渐偏离了动画的本体,淡化了动画的叙事,一味地在选材和视觉表现上追求与传统艺术的简单对接,这样就忽略了叙事策略的重要性。
因此,对于当代动画来说,在动画价值的追求和动画叙事的研究上需要我们努力。在选材上,我国动画作品的选题大多以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改编而成,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较多老套范围狭窄。在动画产业的发展中,我们不能一直抱着五千年文明不放,那样就很难走出自设的牢笼。我国动画大师万籁鸣曾经回忆说:“动画片在中国出现,在题材选择上就与西方的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我们没有时间开玩笑,我们要让同胞觉醒起来。”④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它所拥有的精神是可以跨越时代的。中国动画一味偏重于低龄儿童。更多观众只能接受这样一种观念:“动画片应该像保姆一样百般呵护他们的孩子”,这些观念都需要我们去改正,其整体的叙事策略需要我们斟酌。
动画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文化产业。所谓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需要借鉴与吸收。我们应该探索其中规律,深入研究,从中寻求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创意,寻求正确叙事策略和方式,真正创造出自主模式成长的中国动画,从而真正地走向世界。
注释:
① 薛燕平:《非主流动画电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页。
②③④ 周鲒:《动画电影分析》,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2页,第474页,第476页。
[参考文献]
[1] 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 孙立军.世界动画艺术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3] 徐振东.经典动画赏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论文关键词:电影片名的翻译,归化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策略
一、引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近年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外国电影,领略它们的魅力与风采。电影巧妙地将声音和影像相结合,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犹如电影的品牌商标,电影片名有极强的“导视”作用,不仅能言简意赅地反映剧情,而且还会吸引观众的眼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随着大量国外电影的涌入,对这些国外电影片名的翻译成了翻译工作者们关注的首要问题。要想让中国观众真正地接受一部国外电影,电影片名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觑。一个成功的电影片名的翻译既要符合语言的规范性,还要展现原语的语言特色。众所周知,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将片名与内容完美的结合起来,给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还能让观众享受艺术,陶冶情操。除此以外,成功的电影译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电影本身也起到了积极的宣传和推广的作用。本文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探讨了中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问题归化翻译策略,指出归化和异化在指导电影片名翻译方面各自起到的作用,并通过例子分析来具体应用这两种翻译策略,以期对往后电影片名的翻译有所帮助。
二、归化异化翻译理论
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指出,对于具有文化内涵的地方,翻译的途径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意者可在这两种方法间进行选择[3]。受到施莱尔马赫的启发,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提出了“归化法”(domestication)和“异化法”(foreignization)两种翻译策略。
根据韦努蒂的定义,归化策略(domestication)是指“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言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入语文化”。以译入语为中心的归化翻译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规范,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易于使读者在付出最小努力的情况下便可达到最佳语境效果。同时,韦努蒂也明确指出,异化策略(foreignization)是“对这些文化价值观的一种民族偏离主义的压力,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5]。这种通过异化处理而保留下来的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有助于增强接受者的文化差异意识,给他们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原文本的既定功能。在翻译中,异化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中文的“咖啡”(coffee);“ivory tower”译为“象牙塔”;“an eye for an eye, a tooth for a tooth”译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等等。
三、归化异化理论与电影片名的翻译
将归化异化理论具体应用到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即可以产生归化翻译策略和异化翻译策略。所谓归化翻译策略就是指用原汁原味的本土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情调取悦译语观众,其典型特征就是大量使用现成的表达方式;而异化翻译策略则完全忽略译语文化中现成的表达方式,采用新颖的,观众感到陌生的,甚至是不太流畅的语言表达。
3.1 归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汉语和英语隶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和思维方式也有其各自的特点。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东西文化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点同样也体现在语言表达上。由于语言表达的差异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国外电影的语言片名结构以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给中国观众带来理解上的障碍,因此在翻译成汉语时不可能做到完全对等毕业论文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不同于汉语文化的“异质”,然而这些“异质”很难在短时期内被汉语文化接受和吸收归化翻译策略,势必会使中国观众产生隔阂,此时若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进行处理是比较理想的。比如说,观众们非常熟悉的美国影片“Forest Gump”是一部关于人物传记的影片,该片从一个智商低下的人---- Forest Gump的视角来看待美国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变革,用幽默的手法嘲讽当时的社会变迁。该片进入中国市场后被译为了“阿甘正传”,广受好评。采用归化法翻译该电影的片名既能从影片的切入视角忠实的传达该片的真正意图,同时也满足了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令观众很容易联想到鲁迅先生的作品《阿Q正传》,有异曲同工之妙。
再比如说,中国观众都很熟悉的美国影片“Ghost”被译为“人鬼情未了”,汉语中“人”和“鬼”二字给中国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很容易联想到主人公阴阳相隔、难以相聚的情境,而“情未了”又表达出主人公缠绵悱恻的感情。采用这种译法既可以深刻地揭示该片的主题是一段生死离别,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又能引起中国观众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激起观众观看电影的强烈欲望。如果将片名直译为“鬼”,很容易让观众对影片产生误解,而且也没能反映出电影的深刻内涵。因此“人鬼情未了”是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期待的最佳译法。
让中国观众们耳熟能详的归化佳作数不胜数,采用归化法翻译片名能够迎合中国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审美情趣,拉近影片与观众间的距离,而且念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韵美感。
3.2 异化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作为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观众在理解一些文化色彩浓厚的外国电影的片名和情节方面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甚至是误解。面对这种局面,翻译者为了尽可能的帮助中国观众理解电影剧情,了解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会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异化翻译策略。
有些电影的片名带有浓厚的异域风采,在翻译的过程中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必然的。比如说观众们非常熟悉的美国影片“A Walk in the Clouds”在引进时被翻译为“云中漫步”堪称异化佳作。该片以金黄色的怀旧色调来诉说一段气氛朦胧的爱情故事,并伴以浓厚的拉丁风味,葡萄园的美感亦相当怡人,令无数看过此片的中国观众心驰神往。“A Walk in the Clouds”按照字面意思可以翻译为“在云中走”,但是采用异化法使其锦上添花归化翻译策略,被译为“云中漫步”。这样既保持了英文原意,而且读起来非常有诗情画意,沁人心脾,让人浮想联翩,如同跟着主人公一起进入了如梦境般的葡萄园。
异化的翻译策略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是比较常见的,如“Rain Man”----“雨人”、“Sleep Less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夜”、 “The Shaw 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Harry Potter and theSorcerer’s Stone”----“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影片给中国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盛宴,让他们领略了异域风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片名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众审美情趣和接受能力的影响和制约。电影是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所以电影的片名也要求兼具艺术和广告双重功能。这就要求译名既要反映出影片的主题,还要言简意赅,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精雕细琢,结合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发挥两种语言的文化优势,合理的采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展现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最终使影片的片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影片本身产生积极的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1]Venuti, L. Stategies of Translation [A]. Baker, M. & Mlmkj. Routledge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240-244.
[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1。
[3]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5):24-26。
[4]韩子满文化失衡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0(2):39。
[5]刘万生归化与异化对立而统一[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9月。
关键词:中美;电影贸易;文化折扣
一、电影贸易中文化折扣的概念界定
跨境交易后的电影的文化折扣的产生是因为进口市场的观赏者通常难以认同于其中描述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历史、制度、神话以及物理环境。语言的不同也是文化折扣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配音、字幕、不同口音的理解难度等干扰了欣赏。‘这种电影跨国交易中存在的“文化折扣”在现实中似乎比比皆是、不难理解。问题是,如果文化折扣是因为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什么美国电影在外国市场上遭遇的文化折扣普遍较低,而外国电影在美国市场上遭遇的文化折扣却普遍较高呢?除了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电影贸易中“文化折扣”的高低还与什么因素有关?美国电影是否采用了一些方法来降低跨国贸易中的“文化折扣”?这些方法会是在全球市场上普遍适用的吗?
二、美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文化折扣分析
1.把关人与文化折扣
电影发行商在选择影片进入中国市场时,除了把握审查规则,也需要谙熟中国观众的口味。相对于“规则”而言,“口味”是一个更不易辨识和把握的文化标准。为了准确把握中国观众的口味,发行商会使用市场调查的工具,同时也总结历年的发行成绩与经验,参考在其它国家的发行成绩等等,这让他们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但是依然不可能完全吻合观众的真实需要。因此有些发行商满怀期待引进中国市场的电影,依然可能遭遇较大的文化折扣,最终票房表现失利:也有可能,一些根本没有引进中国市场的电影,其实有着很好的票房潜力。
经过“把关人”选择后在中国市场上映的影片通常已经较少呈现与中国人文化差异较大的价值观,但是中美文化的差异不会完全被剔除干净,个别美国电影中的内容还是会呈现一些中国观众不易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这将进一步造成该片在中国市场的文化折扣。
2,受众与文化折扣
通过对中国电影观众特质的概观性了解,和对四部有代表性的美国分账电影的文本分析与观众接受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总结美国电影面对中国受众时出现的文化折扣现象:中国观众己经部分形成了对美国电影的“刻板印象”,因此不符合“刻板印象”的美国电影可能遭遇较大的文化折扣。
中国观众认知美国电影的这种“刻板印象”,既是十几年来在影院上映的美国分账大片所培养出来的,也越来越限定了“把关人”对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电影类型的选择。其实许多中国观众并不限于在影院欣赏具有超级视听效果的电影,有一些日本、韩国出品的浪漫生活片也得到中国观众好评,但是类似风格的浪漫温情影片就不太符合中国观众对美国电影的期待,尽管美国出品的电影也不乏此种类型,但中国观众去影院观赏美国电影的主要动力往往是炫目的视听效果。
中国观众对于美国的刻板印象,使得美国影片描绘“梦幻的美国”更易被接受,而具有较多美国真实社会生活关联性的电影情节与人物,可能造成大部分中国电影观众解读的困难,令电影遭遇文化折扣。美国作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对中国民众具有无形的影响力,中国人投向世一界的目光有很大一部分要投向美国,在改革开放实行了三十年、交通通讯技术又如此便捷的今天,中国民众对美国的了解应该说是空前,但是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对于大多数中国民众来说依然是陌生的,中国人对美国的印象更多地是出于想象,想象的基础往往在于媒介的塑造。
三、中国电影在美国市场的文化折扣分析
1.把关人与文化折扣
中国电影与美国观众之间的“把关人”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层次:中国电影发行公司、美国电影发行公司和美国电影审查机构。目前中国电影进行海外推广和营销的主要国家级平台是中国电影海外推广公司:而中国电影能够在美国主流商业市场上映则必须依赖美国的电影发行公司;至于电影审查,在美国主要是实行“自愿”的电影分级制,虽说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影院会拒绝上映没有经过分级的电影。
在中国电影进入美国市场的“把关人”环节,遭遇文化折扣的主要文化因素在于影片的类型归属,中国电影作为外语片类型较难进入美国主流商业院线,目前只有动作片类型的中国影片在美国主流商业院线有所突破,但美国发行商对这一类型的接纳度也并不稳定和持久。而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很容易将具有暴力打斗情节的中国动作片定级为PG-13以下的级别,因此在发行范围上会受到一定限制,部分影响到影片经济价值的实现。
2.受众与文化折扣
(1)美国观众对于中国电影形成了一定的类型偏好,几部武侠功夫大片在美国商业市场的成功强化了这种偏好。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在美国有一定的历史,这一西方观众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电影类型,在李安的《卧虎藏龙》赢得包括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大奖后被提升了一个层次,由此打开了美国市场对这一类型的中国影片的需求。借《卧虎藏龙》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