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西文化

中西文化精品(七篇)

时间:2022-07-21 15:57: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西文化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西文化

篇(1)

关键词 /中西文化 东方 西方 中国 对比研究 自然观

西人崇拜自然,摹仿自然;国人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西人征服自然,为己所用;国人顺应自然,乐天知命。西人毕肖自然,赋予神性;国人体味自然,涵养人性。

一、 中西文化比较

东西方文化从思想根源到意识形态,存在着很大区别。

对待自然

中:有生命的 热爱赞美 顺从软弱

西:无生命的 厌烦敌视 抗争强势

易卜辞说“天地之大德曰”,视自然为有生命的机体,而生命都体现出曲线式的律动,不是冷冰冰的几何形的点、线、面、体,而是高级的生命活动——感情,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清,水之美者”;“情,心之美者”;“晴,日之美者”。情的本质——关心、顾念、珍惜。中国人对自然是热爱与赞美的,但同时也又软弱顺从的一面。

西方视自然为无生命的物质,在中世纪之前,基督教是禁止游山玩水的,他们更多看到的是自然狂暴、危险的一面,“他们对于野蛮感到厌烦了,正如我们对文明感到厌烦一样”(《比利牛斯山游记》)。对自然,西方文化是敌视与反抗的。 “不许自然有自由,一切都矫揉造作……人对无生命的东西毫无兴趣:不承认它们有灵魂和它们自己的美,只把它们当作仆从;或是活动的背景……树木、水、自然风光,失去它们的野性、拘束和荒僻的外貌” 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这样评价西方人的自然观。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激进、跃动、分析、躁动和遐思、阳刚之美、一分为二,同中求异。

大禹治水:稳健、娴静、综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阴柔之美、合二为一,异中求同。

诺亚方舟和大禹治水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核心——激进和稳健、跃动和娴静、分析和综合的差异。面对人类的“罪恶”,上帝采取的方式是毁灭人类。这种突破原有平衡取得新的跃进和突变,是西方文化的突出特征。因而在哲学上表现为充满躁动和遐思,在文学上对骑士精神进行歌颂,在艺术上张扬运动精神和阳刚之美。而在思维方式上则表现为片面的掘进,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一分为二,同中求异。而与此相反,面对洪水之灾,中国的古先帝们前仆后继,大禹终于在“堵”和“疏”的矛盾思索中找到了治水方针,并综合运用当时各种原始的知识和技能而治水成功。这凝聚了东方文化典型的思维特征为综合,积淀了东方文化的核心为稳健和娴静,用哲学家的语言就是合二为一,异中求同。

从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的故事引申到中西世界观的差异上,从表面上看形成了西方疏散人、东方疏导水的治水思想上的差异,而从深层次看则体现了西方文化讲究天赋人权,强调个体本位,张扬主体性,而东方文化更强调礼治,讲集体本位和人伦责任的差异。

西方文化在长期的发展中,从古希腊文化的民主思想,到文艺复兴发展到极致,色彩浓重地描述着追求独立人格、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义的画面。这一方面促使西方文化异军突起,人才辈出,成绩卓著;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意识形态的混乱,个人主义的无限膨胀,形成了自我表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自省、自律,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的礼治思想和重义轻利的文化观,形成了中国人谦和、礼让、重社会责任的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此外,西方重横向夫妻关系,东方重纵向血缘相承,也反映了东西方封闭与开放的思想文化特征。

二、中西文化寻旨

试图通过东西方文化差异,探究其表征语言的不同。

现实与彼岸

孔子对鬼神之事不感兴趣,“子不语怪力乱神”之事,“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论鬼神的目的是为了起到教化人从善的,以现实的行为准则,从善、积德,方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一种协调的现实精神。西方文化主要是以基督教文化为主,它是一种超越的浪漫精神。它不断地超越现实,对六合之外的彼岸更为关注。

人文主义与神本主义

中国人特别是儒家的知识分子对外在的宗教逐渐淡漠,他们更多是注重自己内心的道德自觉,而不是外在的上帝决定论。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中国文化比西方文化更具有人文主义的色彩,而不是神本主义。西方的宗教传统,使神本主义倾向在西方文化中根深蒂固。

内敛于外张

中国文化强调一切从内心做起,“内盛外王,成己成物 ”。西方文化强调一切由外在的上帝决定即上帝决定论。中世纪有一句名言:没有任何一只麻雀从树上掉下来,不是出于上帝的特殊意志。西方文化通过希腊文化、到罗马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是一个超越与外张的过程,是一部侵略与战争的历史。

?智与情

“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后者难察。”

西方一切学说之母胎始于哲学,而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西方重智,故有近代科学之发达,物质世界之开发,现代化社会之建立。西方哲学对人类精神的讨论,也多以理智为结论。

而东方文化重情。魏晋人说“圣人无情,下等人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从南亚天竺到中土华夏,再到东土扶桑,在精神世界中都珍重一个情字。

东方宗法,地域社会,乃重一情。西方城邦,自由国家,乃重一智。西方人惟智。但他们也陷入了利己主义的冰水之中。东方惟情。但惟情也造成了解也解不开的裙带关系。西方人征服自然也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但是现代化的光辉毕竟出现在西方,有差异方有和同。

体认与逻辑

概言之,中国思想领会世界是重体认(或曰体证、感应),西方思想领会世界是重思辨(或曰重逻辑、论证……)《周易·系辞》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这个“感”字最要紧。“感”即感应。西方思想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逻辑主义压倒一切。在逻辑主义思路下,感应失去了地位。感应被贬低为“感性”,在得到知识的问题中,是遮蔽理性,导致认识错误的原因;在宗教和道德方面,是引人犯罪的原因;哲学只崇尚理性。亚里士多德在探讨事物第一原因的过程中,创造出纯粹形式和纯粹质料的学说。

整体与中心

东方文化强调整体,庄子所谓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以及「道通为一的说法,形成明确的整体论观点。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儒家或道家,都主张在自然之中弥漫着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人应从中汲取以为自己创造活动的根源,这就是从整体论而引发的有机论的概念。在如此的自然观之下,人的创作须讲究「生意盎然,旨在结合天地之间创造不息的生命。

西方文化和意识的核心——西方中心主义的先验性、独断性和霸权性。正如斯宾格勒在考察西方浮士德精神和进化主义时所说的,“这种进化完全是浮士德式的,他展现了我们的意志和目的感……”,这些意志和目的感在浮士德精神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了我们世界表象的先验形式,而不是世界表象中已发生的一个原则。”这正是西方文化自我中心性的体现。

动与静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一描述恰好有如中西文化的动静之别。

我国文化偏重于“求静”,“我国传统园林用水,以静为主,清·许周生筑园杭州,名“鉴止水斋”,命意在此,原出我国哲学思想,体现静以悟动之辩证观点。” 相对于西方园林丰富充沛的表现,中国造园家追求的是返朴归真、淡中求趣以及“山池天然,丹青淡剥,反觉逸趣横生”(童寯《江南园林志》)

相对于我国“求静”、“淡中求趣”的文化,西方文化是一种强烈的求动、求变的文化,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灵活多变的思维模式。

对于自然,中国与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不同的自然观映示着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

异。本文通过对中西文化的深入探源分析及对比研究,试图寻求东西方不同意识形态的表征语言。

参考文献:

著作:

《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德)

《中西文化比较》徐行言

《人间词话 》王国维

《当代自然辩证法》曾国屏

文章:

《现代中国“哲学”的困窘:西方强势话语阴影之下的“文化纠缠”》 黄玉顺

《中西自然觀的哲學省思-兼論科技所需的人文精神》沈清松

《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何怀宏

《从教堂到孔子的礼乐之道》

《中国人的自然观》梁一儒

《西方历史哲学眼中的中西文明观》任毅

《中西文化比较视野下的科学世界观》 周民锋

篇(2)

面对不同文化差异,面对事实上存在的矛盾,翻译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是偏向一方,以牺牲一方的利益为代价?还是以不偏不依的态度,努力促进沟通与交流?翻译活动,就其具体操作而言,是不同语言的转换活动,而就其实质而言,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翻译活动从一开始出现起,便与各民族之间的各种形式的交流往来结合在一起,没有交流,就没有翻译的必要,没有翻译,异语、异质文化之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中西文化差异较大,涉及的范围也很大,不能一一论及。本文就人们熟悉的动物龙狗的翻译浅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龙(dragon)

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的字眼。但在汉语中,龙(Chi-nesedragon)多用于好的意思,如龙飞凤舞(气势雄壮奔放),龙凤成祥(吉祥如意),龙腾虎跃(威武雄壮,意气昂扬),等等。在中国,有关龙的文化可谓渊源流长。在中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会飞、会走、会游泳、可隐可现、能兴云降雨的神奇动物,常被引申为“珍异”、“高贵”、“吉祥”的象征。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皇帝就是“龙”的化身,谓之“真龙天子”,其后代就是“龙子龙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语也沉淀出了龙王或龙公(神话中统领水域掌管兴云降雨的龙神)。龙颜、龙庆、龙宫(豪华住宅)、龙袍及至龙头(关键人或事)等许多与“龙”有关的吉祥话或敬语;甚至有许多带“龙”字的地名、物品名(食物、药品)等,如:龙亭(河南开封)、龙华寺(上海龙华)、龙兴寺(安徽凤阳)、龙虎山(江西贵溪)、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龙江玛瑙(黑龙江省)、龙虎会(广东名菜)、龙井(优质名茶)、龙骨水车(古代水工具)。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耍龙灯和赛龙舟等喜庆活动,还有传统的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等等;龙还是中国特有的十二生肖之一,人有龙属,岁有龙年。这些均来自于古代汉民族对龙的信仰和崇拜。现在作为炎黄子孙的汉民族常自称为“龙的传人”。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已众所公认。在英语中,“龙”(dragon)是没有地位的爬行动物,是令人憎恨的象征。因为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和长长的蛇尾,身上有鳞,能从嘴中喷火。《圣经》里多次提到的魔鬼撒旦(Satan)是一个与上帝作对的诱惑者、考验者和反叛者的形象,它就被称为greatdragon或olddragon。因此在西方人的心目中dragon(龙)总是代表邪恶、恐怖。如果描写一个尊贵、善良、忠诚绝不用dragon。因为:Ifyoucallawomanadragon,youmeanthatsheisfierceandunpleasant(.如果你把她叫作龙,那么你的意思是指她凶狠,让人讨厌。)

三、狗(dog)

汉语和英语“狗”的含义大不一样。在中国,由于狗的听觉、嗅觉都很灵敏,主要被当作看家护院的家畜豢养,因此就被用来比喻供使役、助人作恶的人,如:狗腿子(帮凶,走狗);狗崽子(遭唾弃之人的子女);狗血喷头(骂得淋漓尽致,非常厉害);狗急跳墙(走头无路时不择手段);狗头军师(为坏人出谋划策的人);鸡鸣狗盗(卑下而不足道的技能或本领);鸡犬不留(杀戮残酷);鸡犬不宁(骚扰十分厉害);狼心狗肺(贪婪、狠毒)等等。在英语中dog这个词有时含有贬义,用来指层次不高的人或物,如;Thiscountryisgoingtothedogs(.这个国家糟糕得快完了。)然而,在西方,人们通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狗被称为人类最好的朋友,是人忠诚的伴侣动物。因此西方人从不吃狗肉,对其他民族食狗肉的行为感到不解与反感。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底蕴,英语语言中这个词或与之有关的各种说法多含褒义,或是含中性意义,如;top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dog(幸运儿);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Heworkedlikeadog.(他干得十分卖劲);Itrainscatsanddogs.(天降倾盆大雨)。另外,dog有时用来指人(意为guy或fellow),如dirtydog(坏蛋);handsomedog(美男子)。还可以表示一种亲切得关系,如:Youluckydog(.你这个家伙真走运);Whatalazydogheis(.他这个家伙真懒)……这些话不仅没有任何侮辱、贬低他人的含义,相反听起来让人有种亲昵的感觉。

篇(3)

关键词:中西文化;文化碰撞;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058-02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电子通讯网络的发展,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全球性的交往已经形成。人们正面临着全新的国际生活。这种新生活无论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各种文化交织多变的产物。不同社会和文化相互交往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1]。在中西方国家的人们相互交往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文化碰撞,主要表现为价值观念的差异。在中西文化差异日益凸现的今天,中西文化的融合更为重要。我们要正确看待中西文化的碰撞,自觉地融合与发展文化,传承和创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国的文化真正融入世界的文化。

一、文化的理解

根据Goodenough的观点,文化是“由人们为了使自己的活动方式被社会的其他成员所接受,所必须知晓和相信的一切组成。作为人们不得不学习的一种有别于生物遗传的东西,文化必须由学习的终端产品即知识组成”[2]。

笔者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是相对于自然而产生的。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现象,它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地扬弃和创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的内容通过民族形成的表现映射出鲜明的民族色彩。文化的范畴包括三个层次:(1)物质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制作的各种实物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建筑、服饰、食品、工具等。(2)制度、风俗文化,它是通过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表现出来的,包括制度、法规、风俗习惯等。(3)精神文化,它是通过人们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方式和产品表现出来的,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二、中西文化的碰撞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存在着差异,导致文化碰撞与冲突,价值观念的碰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强调整体和推崇自我的碰撞

中国文化中表现出的整体主义思想,是以国家、民族、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个人利益依附并服从于整体利益,在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一切个人利益只有在满足并实现整体利益的前提下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体现了整体利益至上的精神,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在整体主义思想影响下,他人取向是一种延伸,表现在:中国人交往时,总是先考虑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总是要顾及到自己的面子,言行上养成对他人说好话的习惯,有时还会说假话,造成言行不一,表里不一。

作为整体主义的对立面,个人主义强调以自我为中心,社会是达到个人生存目的的手段。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尊严与权利,平等与自由,个人不受国家和集体的干涉与限制。个人主义强调自我是实现价值的主体。个人主义使得西方人追求个人享受、自由发展、崇尚竞争、满足个人意志,在不影响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使得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西方人崇尚的个人主义也有其弊端的表现。人们容易把个人主义异化为谋取功利的工具,转变为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视为人生唯一目标而扭曲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求稳定与求变化的碰撞

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人的生活追求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在稳定中求进步。统一和稳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家庭、家族和睦的保证。扎根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观念是“国不能不稳”,“家不能不和”。“安居乐业”被中国人当作永恒的幸福。由此,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得以延续,并保存完整。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追求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出打破常规、不断创新的精神。他们打破家庭、经济、教育,乃至个人能力的束缚,永不停息地变化,永不停息地创新。对美国人来说,没有变化、发展、进步、创新,就等于没有未来。美国人的求变表现在各方面,如职业、社会地位、家庭危机等等。这种求变的民族气质正是美国发展的基本动力之所在。

(三)过去取向与未来取向的碰撞

中国是过去取向的国家,它注重祖先的传统,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做事循规蹈矩、追根溯源。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圆式时间观,这意味着时间的变化与自然相协调,时间以其自身运动的永恒周期性圆弧式运动,如昼夜的更替、季节的往复、植物的生长周期等都有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循环运动。中国人对时间的使用采用多向记时制,即时间被看作是分散的,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做不同的事情。所以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灵活,随意性强,时间显得十分充裕,生活节奏慢。其消极之处在于中国人缺乏时间意识,办事效率较低。

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是以未来取向的国家,它注重未来,不断地为未来制订计划,喜欢革新与变化,很少注重过去的传统与习惯。在时间观念上,美国是线式时间观,这意味着时间是一种线性的单向运动,如果美国人回归过去就如同走向“原罪”,因此只有经过个人的奋斗努力,未来才会更加幸福,死后才会升入天堂。美国人对时间的使用采用单向记时制,即时间被看作是有始有终的一条线,所以美国人特别珍惜时间,时时刻刻有一种时间紧缺的意识,做事情时间观念强,讲究效率。其消极之处在于美国人不重视过去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时间的奴隶”。

三、中西文化的融合

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为了保证中西方文化的顺利交流,就要进行文化融合,即各民族文化通过互渗、互补,使文化主体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批判、选择、吸纳,转变为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在中西方文化融合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树立主体文化意识

在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努力维护本民族文化的主体特色,坚持本民族文化应有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与借鉴西方文化过程中,不能无视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和现实需求。我们要坚信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必然取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全球化。同时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主体合作中,树立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展现中国文化的民族特色,促进文化全球化体系的建设。

(二)坚持主体文化的开放性

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趋势下,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必须坚持民族文化的开放性,即理解、包容西方各民族的文化,大胆吸取借鉴科学、健康、有益的西方各民族文化,坚决抵制和摒弃不利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各种因素,同时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西方各民族文化的加剧渗透,防止本民族爱国主义思想受到动摇和打击,坚决阻止文化殖民化的倾向。

(三)坚持的思想

透过各民族多样性文化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对真、善、美、假、恶、丑等标准的判断具有普遍性。中西文化交际越深入,各民族存在的共同思想认识就越多,这是进行全球文化融合的前提条件。求同,就是在寻求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基础之上,努力寻求各民族文化共有的价值观。存异,就是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结果使中西方各民族文化多元并存。

(四)坚持文化创新

在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创新是最重要的原则。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展的动力。我们在进行中西文化融合过程中,从本民族的实际需求出发,在保持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充分发扬本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充分吸收其他各民族文化中的精髓,要坚持文化创新,建立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创新文化。

随着中西文化交往空间进一步地扩大,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引起的文化碰撞日益凸现,而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正确的眼光和心态审视中西文化,实现中西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同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取借鉴西方各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文化内容与形式,真正地使中国民族文化融入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篇(4)

跨文化交际,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文化系统背景下,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认知行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也逐渐趋于融合,国家交际事务增多,这样就会涉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交流和沟通。而文化受到地域条件、物质条件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常常会影响人们交流和沟通,为了能够让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无障碍交际,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社会发展与演变,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在无形中连接每个社会个体,对社会生活以及整体秩序发挥着维系、协调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间产生频繁碰撞,在这个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更多的外国文化元素会涌入我们的生活,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文化的研究工作必须要深入下去,改进跨文化交流显得日趋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一)时间观念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最明显的就是时间概念。首先,从西方国家来看,人们对时间的观念表示十分精准,遵守时间被视为一种美德,相反,不遵守时间的人,是会被唾弃的,他们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蔡婷婷对时间的看重,远远高于中国。这与西方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人对时间概念很模糊,这种差异在中西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约会或者是朋友相见,西方人都会提前将事情安排妥当,并且会提前通知朋友,并按时赴约。同时西方人在拜访之前,会告之对方拜访的目的,约会的时间以及地点都会商量好,这些内容一旦定好,基本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人在这个方面不会做这些复杂的处理,中国是多向时间习惯的民族,在时间观念上比较模糊,也比较随意。拜访朋友或者约会,时间一般不会规定到几点几分,提前准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说,都是在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这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中西方国家的人们相处起来十分不适应,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不守时,甚至是品德有问题,而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过于刻板,做事不够灵活。

(二)客套语

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核心文化系统,从古至今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懂得谦卑,习惯于贬低自己,并认为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并且中国人遵循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准则。在中国语言体系中,包含了大量表示谦卑、恭敬的词语,中国人与长辈交谈会使用敬语,比如“您、先生”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而自己受到表扬和称赞的时候,则要回以“不好意思、哪里、不敢当”等礼貌性用语,在写作或者是发表学术类论文的时候,总是会使用“浅析、浅论、偏颇之处”等词语,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谦卑、谦虚的个性。而西方国家则不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贵与贱、高于低之分,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示了他们的思维,别人是无权干涉的。每个主体都有实现自我愿望以及被尊重的权利,相反,他人的隐私以及权利也是不能侵犯的。“平等”在西方人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在他们受到称赞的时候,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谢。一般以“ThankYou”礼貌性回答,但是存在谦卑的含义。他们认为自己好的就是好的,别人赞美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赞美对方衣着得体好看,他们会欣然接受,但是中国人则会说一些谦虚推辞。这就是中西方在客套话上存在的鲜明差异,

(三)餐饮习俗

餐饮习惯是中西方国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情好客”是传统美德,中国人喜欢宴请亲朋好友,在菜品上也十分讲究,他们会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准备最丰盛的食物。主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会提前预定,还常常会说“也没准备什么”以及“招待不周”等话语,这是中国人固有的“低调、谦虚”思想决定的,在吃饭的过程中,主人往往还会为客人夹菜、倒酒,餐桌上十分热闹,在吃饭之后,主人还会询问来客是否吃饱了,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宴客之道以及餐饮习俗。在中国,餐桌也往往是交际的平台以及人情交往的媒介。但是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简单,宴客的时候,不会将菜品种类和数目作为衡量主人是否好客、是否尊重客人的标准。由于西方人个人意识非常强,在个人隐私方面也十分敏感,因此主人不会主动给客人夹菜,也不会主动敬酒,每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吃的菜品,氛围相对轻松、随意。吃饭过程中不会有人大声喧哗。

(四)称谓用语

称谓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词汇之一。不同的称谓用语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体系的独特。称谓用语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历史的一种反射。在中国人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对西方人的称谓常常弄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称谓上分类非常细,嫡系血亲以及旁系血亲在称谓用语上都能体现出来。而西方人在称谓用语上则不能看出这样的区别。例如,英文中的“sister”一词既有中文中“姐姐”又有“妹妹”的意思,如果不联系交流中的上下语境,中国人很难明白谈话所指对象的长幼关系。而西方人看来,姐姐妹妹都一样,都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在中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在称谓上的体现是非常明显。从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上也能够看出他们的血缘远近,中国的亲属称谓体系是以伦理观念为基础构建的,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人“集体意识”的生活观念。但是在西方,亲属称谓是相对模糊的,他们的称谓比较宽泛,一般只能够看出辈分,但是看不出血缘远近。比如父亲血统亲属与母亲的血统亲属是平等关系。cousin相当于中国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表妹、表妹”等8个词语,从这些内容就能看出中西方在称谓用语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为了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文化交流,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自己,了解异国文化,了解文化差异

在消除跨文化中西交流冲突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弄清楚中西方的差异,针对本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然后客观地看待各要素在个人发展中所产生的正负影响。

(二)运用移情,增加交流的灵活性

移情是跨文化视角下,文化交流的常用手段。这是通过自己能力感知对方处境以及情感的方式,通过移情,我们仿佛置身于西方世界中,能够设身处地地看待西方文化,并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体验,减少交流的重复,这是增加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承认差异合理性

正如刘易斯所说:“移情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话语和行为背后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四)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要想消除跨文化交际下的矛盾和冲突,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比如报纸、网络等,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以及习俗,让自己更加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这样在交际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很多文化冲突。

作者:蔡婷婷 单位:安康学院外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邓海,刘晓慧.文化•语言•外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07).

篇(5)

【摘要】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冲突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这对于加深我们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陌生的文化和国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1.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经常出现的文化冲突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会出现的文化冲突有很多种,在这里我们不可能一一叙述,只能列出比较常见的几种。

1.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第一次见面往往会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在中国人的眼里这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1.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1.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1.4餐饮习俗方面的冲突

中华民族素有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在交际场合和酒席上,热情的中国人常常互相敬烟敬酒。中国人宴客,即使美味佳肴摆满一桌,主人也总习惯讲几句“多多包涵”等客套话。主人有时会用筷子往客人的碗里夹菜,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多吃菜、多喝酒。而在西方国家,人们讲求尊重个人权益和个人隐私,所以他们不会做强人所难的事。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

2.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有哪些主要的原因。

2.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可以解释为识别和简化对外界事物的分类感知过程。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2.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4语用迁移造成影响

人们对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身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也同样如此,因此往往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其根源就在于忽略了语用的迁移。文化不同语言的使用规则就会不同,一种文化的标准规范只能在自身中按其特定条件加以解释,而不能以此为规范来描述另一种文化,否则必然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其深层原因就在于人们缺乏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会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而这种后果有时会很严重,甚至会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我国的羊绒制品在国际上评价颇好,北方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英文Goats,结果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在英语中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山羊”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英文商标,无论这种羊绒被的质量有多好,用起来多舒服,那些妙龄女子、家庭主妇也不会愿意把它铺上床的。

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3.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3.3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非语言交际也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指的是在特定的情景或语境中使用非语言行为交流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它们不是真正的语言单位,但在生活和交际中有时候却能表达出比语言更强烈的含义,一些特定的非语言行为往往代表着特定的含义,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加以重视。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例如,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认为沉默里含有丰富的信息,甚至“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颇感不舒服。西方人交谈时,听者一般都会长时间注视对方的眼神,以示听者的认真和对说话者的尊重,但是在中国人看来,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中国人不习惯于对方长时间地盯着自己看。

3.4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在大学里,英语教学的课时非常有限,但学生在课余有充分的可支配时间,因此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有外教的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外教在西方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他们是活的文化教材,让学生直接与外教交流,听外教做报告或讲课,其言传身教会对学生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8卷第6期,121-123

[2]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2001年第22卷第4期,279-282

[3]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6期,153-154

篇(6)

1. 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下面来看看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1.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相比,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具有明显的笼统性和模糊性,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所有的定势中,有些定势是正确的,而有些则是错误的,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1.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地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1.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2. 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文化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差异呢?以下是几个例子:

例1:一个美国人做完一个演讲后回到了她的座位上,她旁边的美国同事对她说:“你的演讲太精彩了!”那位演讲者回答道:“是的,我认为我讲得不错,你能喜欢,我很高兴。”但中国人对美国演讲者的回答难以认同。

例2:一次,几个中国人去一位美国人家做客,参观完房间后,中国客人说:“你们的房间真漂亮!”那位美国主妇听后十分高兴,笑着回答说:“谢谢。”中国人对她的回答感到意外。后来,在餐桌上谈话,美国人对中国人翻译说:“你的英语很流利,很好。”这位中国翻译红着脸说:“不,不! 我的英语说得很不好。”主人没想到她会这样回答,感到迷惑不解。

例3:一名留学生初次出国,到达美国不久被朋友马克请去参加一个聚会,他准时到达,却发现许多人姗姗来迟,穿得也很随便。在聚会上,只有几种饮料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菜肴。聚会上熟人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他的朋友马克,非常高兴,于是便与他攀谈起来,谈了大约十来分钟,马克说他要和另一个朋友谈谈,就走开了,这名留学生很失望。聚会的主人把他介绍给另外一个人,然后就再也不管他了。两个钟头后,他借故离开了聚会。回到家,他还很饿,只得煮些面条吃,并发誓再也不参加这类聚会了。

例4:再来看看一名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在对一女性外教打招呼的错误中是如何体现出文化差异的。一名外院学生早上骑车去上课,途中遇到学院外教Mary Eyre,学生大声说道:“Hi, Eyre! ”然后走了,这位外教听后非常生气。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称呼对西方女性来说是不礼貌的。原因是“Hi”在英语中是非正式的打招呼方式,且单独称呼一位西方女性的姓氏是不礼貌的。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西文化之间确实存在差异,处理不好,容易引起交际上的障碍与误解。这一点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要学好英语,仅仅学好英语语言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在学好英语语言的基础上,去了解英语文化及其背景知识,增强文化敏感性,自觉树立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只有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使用英语,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并掌握良好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感觉应当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人们常说掌握两门语言,须掌握两种文化就是这个道理 。

3. 消除中西文化差异的对策

篇(7)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是人们通过不断认识和改造自己所处环境而长期形成的。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人们发展了两种认知:对“自然物”的自然认知和对“社会人”的社会认知。其中,自然认知的内容包括大部分没有人类主体参与的确定性现象,与自然环境相对稳定的变化特点相对应;社会认知是人对“人”的认知,必须建立在人对“物”认知的基本原理之上。但由于人的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认知主要涉及主体间互动所形成的概率关系或不确定性关系,与自然认知存在根本差异③。其确定性要远低于自然认知,这与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特点相对应。人们长期处于自己独特的环境之中,必然侧重某些现象的认知和改造,从而形成某种特殊的认知结构,并据此有意无意地建构自己独特的行为和逻辑规则。反过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又不断做出符合自己文化需要的选择。比如,西方文化遵从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元对立的宇宙观,更加注重主体对自然的改造,偏重发展自然认知———量化细分出事物的单一属性,对事物间的确定性关系进行比较和推断,其认知更多表现为线性结构;与此不同,中国文化则倡导天人合一的主客二元依存的宇宙观,更多注重人对人的改造,偏重发展社会认知———多种属性捆绑的概率性关系的比较和判断,其认知更多表现为社会传递性中最典型的环性结构。总之,中西文化线性与环性结构差异可能根源于自然认知与社会认知的本质分野。下面进一步详述,以更清晰地把握中西文化特点。

(一)线性结构

在关系推理中,当人们面对自然界确定性现象时,常常表现出线性传递的推理结构。在形式逻辑框架下,若前提为真,结论也必为真。①假定:A、B和C表示三种事物。A的单一属性———“长度”大于B,且B大于C,那么大多数人可能做出逻辑推断:A大于C,该推断的关系传递路线是线性的。②线性结构是一些自然属性(如身体、楼房等的轻/重、高/低)在确定性情境下的推断规则。其逻辑的合法性是基于关系推理中比较的属性(长度)是单一的,而不是多种属性组合,否则会出现多种非线性结构。对被试而言,根据前提正确推断A和C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头脑中储存着线性结构的认知结构。至此,我们可以推断:西方文化表现出的线性结构可能根源于该文化中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确定性现象的认知和文化偏好,具有自然认知的特点。

(二)环性结构

当人们面对多种属性组合时,事物间的关系则是不确定的,我们很难根据前提判断A与C的关系。这时,线性规则可能并不成立,而必然出现非线性传递的关系结构,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③下面以起源于中国民间的社会性游戏———“锤子-剪刀-布”来说明环性认知结构的特点。与“3-2-1”的线性传递关系不同,“锤子-剪刀-布”的大小关系是环性传递的,这基于两个原因:一是事物间比较的属性是多样的,二是多种属性的比较导致概率性质的互反关系。比如,布和锤子的比较包含“重量”、“面积”等多种属性,那么二者的关系就难免包含“布的重量比锤子小”、“面积却比锤子大”等,这种互反关系代表了中国文化“一物降一物”的互相联系与制约思想。如果假设:锤子大于剪刀,且剪刀大于布时,那么,布和锤子的关系客观上存在以下情况:1.可能二者毫无关系;2.可能布大于锤子;3.可能布小于锤子等。具体是哪一种情况,要根据个人经验和具体社会情境而定,这就是一种不确定的推断,常被称为社会传递性推理。其中第2种情况为环性结构,因其关系传递路线形似圆环得名。环性传递的现实意义是:在布和锤子的所有关系中,“面积”这一属性比较常见或符合情境。那么,布大于锤子为大概率事件。概括地讲,该游戏的事物两两间都存在互反关系,每一关系都是概率的,这使得“大于”这一关系并无法必然沿着线性路线传递。线性路线是一种必然确定关系,只适合诸如3-2-1之类的关系,这是两事物间仅存在单一属性(如长度)和单一关系(如3必大于2)的单变量模型,诸如大/小、长/短、轻/重等精确的自然概念。而环性结构的数学形式是多变量模型④,是针对那些拥有多种互反属性捆绑在一起的诸如爱/恨、胜/负等社会性概念,带有很大的社会认知特点。综上所述,人们的日常游戏依赖于人们的深层认知结构,这种结构也广泛影响着人们的其他心理与行为方式。与西方文化注重精确细分的单一属性的变量分析截然不同,中国文化更强调各种因素或多种变量捆绑在一起进行整体的直觉把握和顿悟思维,尤其关注事物间互反的两面性思考。在中国的日常行为和学术思考中,这类现象比比皆是。比如,为人做事讲求“内方”,又强调“外圆”;阴阳学说强调相生相克等。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法则,重视依存和制约的互反两面性,因而形成环性结构的认知特点。

二、中国文化环性特点的实证研究及展望

皮亚杰在结构主义的框架下,首先提出线性传递问题①,得到国内外心理学家的广泛研究,这里不再赘述。近年来,非线性特别是环性传递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简要介绍环性结构有关研究,有利于进一步阐明中西文化差异的心理基础。文献显示,针对中西文化线性和环性特点,国内外实证研究几乎空白,大部分是关于动物和人类的环形结构获得研究。这可能提供有益的借鉴,需要详细阐述。

(一)实验研究

在过去很长时期里,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只有线性传递推理才是正确的,而环性结构推理只是我们必须有意识纠正的错误。很多人也由此认为,西方文化中盛行的线性传递逻辑才是真正符合客观现实的逻辑,而否定中国文化所遵循的环性思想。这显然是一种误解。在现实世界里,人们为了适应复杂环境,能够在无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发现生活、生产和实验任务中隐藏的规则或潜在结构②,并且能够对复杂关系结构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③,这就是内隐学习。比如,出生几个月的新生儿就可以内隐获得复杂的概率性刺激结构和语言结构④。自动内隐地探测环境中的复杂规则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面,文化的熏陶可能正基于此。当然,这里并非意指外显学习对文化的培养不重要,而是强调无意识的内隐学习对文化形成的至关重要性⑤。其实,无论中西,无论人类还是动物,终其一生,都内隐地习得了自己文化环境中的潜在深层结构⑥,其中不但包含线性结构,也必然包含环性结构。因而,中西文化差异并不存在孰是孰非的意味,都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以往研究表明,人类和动物都存在非线性传递的现象⑦⑧。该领域的研究大多使用诸如英文字母、日文或者实物图形等抽象刺激作为实验材料,以“非形式逻辑”关系学习的实验框架为主(见下页图1)。比如Sidman和Tailby(1982)⑨的实验,首先是学习阶段,通过刺激-反馈(奖励或惩罚)模式,训练被试形成A与B、B与C等刺激间的联结。接着对未学习过的四种关系(BA、CB、AC和CA)进行测试,检验被试能否自动形成这四种关系的联结。其中,AC联结是线性传递关系形成关键;而等价关系CA的联结是环性结构形成的关键(见图1)。实验主要目的是:检验具有丰富自然性的动物和具有社会性的人类被试能否自动形成等价关系。根据这一范式,其他心理学家对人类、黑猩猩瑏瑠?、鲸鱼瑏瑡?和海狮瑏瑢?等动物被试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人类和动物都能够习得线性结构。然而,等价关系则只有人类和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动物(如猴子)才能获得,低社会性的动物则无法习得,即使让它外显地学习,也是如此。综上所述,等价关系直接关乎环性结构的形成,而研究表明只有人和高社会性动物才能习得。这给我们一个启示,环性结构可能与社会性程度有关,是社会认知的关键特点,与自然认知相区别。毕竟,动物更多面对的是自然界“物”的环境,而人类更多面对社会的、互动的“人”的环境。这一差异给人类和动物提出不同的认知要求。对于中西文化线性和环性差异而言,可以推断:西方文化重视个体主义,强调个体对自然界的改造;而中国文化重视集体主义,强调对社会和人本身的实践,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等都是强调群体关系或人际关系的社会性价值取向。中西不同的文化选择很可能造成了线性和环性认知结构的差异。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西方文化中的人们不具有环性结构的认知能力,而很可能是中西文化被试对线性与环性结构的敏感性或偏好存在差异。其实,只要想到直刺苍穹的教堂和环抱大地的天坛、直挺挺的芭蕾和弯曲环绕的孔雀舞,就不难看出:在日常生活、建筑和舞蹈等各个方面,两种文化对线性和环性的不同偏好的确广泛存在。①

(二)展望

就心理学而言,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更深层次的实验研究,无疑是很有意义的。那么,如何模拟中西文化被试学习各种关系结构偏好情景呢?提供一些线性和环性认知结构有关的研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上文阐述的抽象材料和实验程式之外,笔者认为,如果运用更加生态化的具有概率性质的骰子博弈游戏,将是一种有益尝试。其合理性如下:首先,复杂概率规则的内隐学习开始研究。比如Hunt和Aslin(2001)提出以概率序列代替确定序列进行内隐研究②,因为概率规则不易外显,且更接近现实情境。虽然生活中不乏确定性规则(如音乐),但大部分事件都是概率的。其次,生态化的游戏已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而骰子博弈游戏具有该特点。如Herey和Velani(2010)的研究,要求被试与电脑仿真头像玩锤子-剪刀-布的博弈游戏③。结果发现,被试在游戏中内隐地利用了对手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最后,从数学变量思想看,离散骰子是一种专门研究互反关系的抽象工具,骰子的面和面上数字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取值,从而形成各种结构。就科学研究而言,离散骰子是大部分社会性概念的恰当表示工具④。列举三枚六面骰子:A={3,3,3,6,6,6},B={2,5,5,5,5,5},C={1,4,4,4,7,7}。骰子代表某事物,各面代表事物的各属性,数字代表属性的量。在博弈中,骰子间的输/赢关系是概率的,反映事物间的制约关系。这种设计可以展现包括线性和环性的各种传递结构,如上面三枚骰子间的大小关系就是一种环性结构(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