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考调查报告

高考调查报告精品(七篇)

时间:2022-12-15 19:22:4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考调查报告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考调查报告

篇(1)

对比分析我国高校大扩招前20年(1977-1998)和后10年(1999-2010)高考状元就读专业情况发现,1977-1998年的高考状元就读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相对而言,比较理性。这种选择更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较多考虑的是专业的预期贡献而非个人的预期收益。而1999-2010年的高考状元专业选择就大不相同,呈现出明显集中于热门专业的特点,如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法学和计算机等专业,近年来,选择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更是有增无减,其集中度大大提高,2010年,全国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

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南大学蔡言厚教授分析指出,这种选择无论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都是不利的,而且远远超出了社会对于顶级经管人才的容纳度。尽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作为高考的状元永远是精英教育的受益者,人们有理由对这些高考状元提出更高的要求,古今中外皆莫例外。这些人应该努力成为民族的楷模,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做出较大的贡献!遗憾的是,据不完全统计,选择经济管理专业更多的是个人的预期收益,而非专业的预期贡献!

试问这么多优秀人才扎堆经济管理专业,是兴趣使然还是市场经济驱动?答案不言而喻!如果绝大多数高考状元抱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心态,无论于己,还是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就个体而言,几近于“变相自杀”、对国家而言,颇有点“暴殄天物”。对于高考状元来说,应该具有立志、苦读、敬业、报国四种优秀品质,这是人们对高考状元的普遍期望,正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状元应该有这样的抱负、志趣和雄心。

篇(2)

一、明考纲要求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二、明文体特征

(一)人物传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狭义的专指消息。新闻的基本特点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基本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包含在主体里面,结语有时可省略。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导语多为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结语为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结。

(三)访谈:访谈主要指的是对个人或某一事件或者某个问题,进行专题性访问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基本特征是针对性、专题性、典型性。

(四)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根据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某一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一般就调查目的、对象、经过、时间、方式、方法和结果等一些情况作简要说明,使读者先形成一个总的印象,以便迅速把握全文的中心。主体是充分地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内容安排上,主要采取纵式(按照调查的顺序、时间的顺序或是根据事件发生的先后过程来写)、横式(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几个部分)和对比(把两个不同对象加以对比写)三种形式。结尾可以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可以是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可以是归纳主题,强调意义;也可以没有明显的结尾,全文由总到分,说完了事。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材料真实、对象典型、叙议结合、针对性强。

(五)科普文章:科普文近乎科技说明文,是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科普文的主要特点是知识性,语言要求准确而又生动形象。说明的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诗文)等。

三、明类型方法

盘点近几年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共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客观选择型

1.明特点,重整体。客观选择题涉及文体基本特征、主要表现手法、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等很多方面,所以一定要明了该体裁的基本特点,还要有整体意识,不能管中窥豹。

2.看局部,细比较。此类题还会从词句理解、信息筛选等小的方面设题,所以还要看局部,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信息点,认真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二)筛选概括型

1.理结构,定区域。解读实用类文本,理清结构是解题的前提。从大范围上要理清全篇文章的结构,从小范围上要理清自然段的结构。

2.筛要句,提要词。选好答题区域后,接下来就该筛选关键句,提取关键词了。

3.善整合,分点答。筛选出关键词后,要善于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分要点整合出来,写出较为完美的答案。

(三)解释语句型

1.摘要词,释词义。做此类题,一定要善于筛选关键词,关键词解释清楚了,整个句子的含义也就明白了。一般情况下,指代性词语、主要修饰语、动词性短语、运用修辞语等都是应该重点注意的词语。

2.重语境,平实答。解释重点词语时,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甚至是整篇文章的内容,以达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表述时应把运用修辞、修饰语的生动语句或含蓄的哲理性语句转化为平实直白的句子。

(四)语段作用型

1.明文体,看位置。不同文体、不同位置语段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新闻、调查报告相应位置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文体的特点。人物传记、科普文、访谈等文首作用多为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引起下文,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等;文中多为过渡,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前文等;文末多为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点明中心,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等。

2.研内容,析结构。答此类题时既要研习内容,答出内容上的作用,又要分析结构,答出结构上的作用。如2013年山东卷19题让回答“第②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在文中的作用”,答案的第一个要点“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是内容上的作用,第二个要点“引出‘音乐迷’的由来,呼应题目,为后面写他对音乐的痴迷作铺垫”是结构上的作用。

(五)鉴赏技巧型

1.点手法,简分析。表达技巧一般分为三个方面:(1)表达方式,议论、抒情、描写、记叙、说明等。(2)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引用、双关、借代等。(3)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正侧结合、抑扬、虚实、象征等。点明手法后,还要结合文本做简要分析。

2.联主旨,答效果。点手法,简分析后,还要结合文章主旨,答出运用该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

(六)概括形象型

1.观描写,联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根据对人物的叙述或描写,理清人物做了哪些事,观察其言行,揣摩其心理,还要结合时代背景,把人物放在社会环境中去考量。

2.先概括,后分析。整合答案时先用形容词或动词短语概括形象,然后结合具体的事例或描写进行分析。

如2011年高考广东卷20题(④⑤⑥三段文字写出了梁宗岱在文学活动中的哪些性格特点?)就是此类型。参考答案是“为人富有激情(概括),尤其在辩论时更能显示雄辩的才华(分析)。随性洒脱(概括),朗读起来气势磅礴,任由性情勃发(分析)。治学严谨,才华横溢(概括),一个字一个字计较,力求和原作一致,翻译作品达到接近原著”(分析)。

(七)鉴赏语言型

1.观文体,明风格。做此类题时应先看是哪种文体,明确该文体的常见语言风格,并思考文本和常见语言风格的异同。实用类文本常见的语言风格有准确、平实、华丽、幽默、辛辣、自然、口语化、清新质朴、凝练简明、含蓄深沉、生动形象、寓庄于谐、富有情趣、地方色彩较浓等。

2.定特点,析例子。答题时应先点明特点,再举例分析,然后答出表达效果。

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15题的参考答案示例二:本文语言生动,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对象的特征(点明特点)。如笫⑤段“它们的鸣,和南欧人在恋人窗外所奏的夜曲同是哀切的恋歌”一句(举例分析),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雄蟋蟀发音器官发达、发音富有技巧、所发的声音对雌蟋蟀具有诱惑力(表达效果)。再如,第⑥段“这时的鸣声……直至雌的自愿接受为止”这几句,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蟋蟀恋爱过程中“极端的雌尊雄卑”( 再举例分析+表达效果)。

(八)开放探究型

篇(3)

一、两者相同的地方

1.都较重视“义理”教育。“义理”教育,即“道”的教育。“文以载道”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个鲜明的特色。不过,近年来,我国语文教材已由“义理”本位逐渐过渡到“语言”本位,但渗透“义理”的选文在语文教材中仍占较大的比例。美国语文教材同样重视“义理”教育。例如,六年级文学教材第二单元主题为“英雄”,教材的选文有,生活中的英雄:小说《勇敢点,戴纳》、《儿童英雄:救人者、幸存者和有才能者的真实故事》、诗歌《抢救》;勇敢和善良:小说《卡罗琳的第一百件事》、小说《数星星》;杰出人物《狂人玛吉》、小说《泽利》、诗歌《妇女》。教材通过这些英雄人物的介绍,旨在教育学生要像他们那样沉着冷静、不畏困难、勇敢地挑战困难。

2.两者都很重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美国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一把重要标尺。因为,若阅读能力低就不能理解诸如历史资料、科学报告和经济技术文件之类的重要资料,就无从下手进行研究性学习。同样,在美国人看来,写作水平差,也势必影响学术研究、经商和专业工作等。所以,美国语文很重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我们从六年级教材《文学宝库》中就可以窥见一斑。教材除了课堂阅读外,每个单元还开列了“书架”,用于推荐书目,简要介绍书目的内容。如第一单元的“书架”推荐了五本书:(1)《整天》(大卫.麦考德),(2)《代王子受罚的男孩》(悉德.弗莱喜曼),(3)《弗瑞斯比夫人和涅姆鼠》(罗伯特.C奥布赖恩),(4)《六年级借宿生》(伊芙.邦庭)(5)《聪明人范西利莎》(约瑟夫.谢尔曼整理)。这些文章指在通过大量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样,我国的语文教材也很注重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能力,对国内的语文教材,大家都比较熟悉,在此就不进行分析了。

二、两者相异之处

1.两者编排体系不一样。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包括语言技能、实用写作、有效交流等;而文学类的内容主要有美国和英国各主要历史时期著名作家的作品以及欧洲和非西方著名作家的翻译作品,包括当代文学、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欧洲文学等等。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语言和文学并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以文学为主。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将语言知识、文学的学习都融于“选文”中,没有截然分开的语言和文学两大类教材。在编排体系上,两者也各有特色。美国的文学类语言教材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编排体系。(1)按文学作品主题编排。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文学宝库》第三单元按“远方的文化”主题编排,“远方的文化”这一单元又细分为非洲探险、跨越时间、跨越国界三个小主题,分别对应的选文是,非洲探险:科学小品文《紧闭的门后》,小说《模仿树和叶子》;跨越时间:童话《鸽子王子》、科学小品文《城堡》;跨越国界:小说《横渡太平洋》、诗歌《东方地平线》、人物纪实《名字:诺姆贝瑞斯》。(2)按作品体裁编排。如八年级文学教材《文学》(银级)按短篇小说?戏剧、纪实 、散文、诗歌、美国民间文学、长篇小说分单元进行编排。(3)按历史时期编排。而我国的语文教材大多按作品体裁进行编排,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言、诗歌、文言文、文学评论等单元。

2.美国语文教材重研究能力的培养,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美国是一个崇尚创新的国家,其语文教材也很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凸现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语文教材,都对此有要求。试以六年级《语言》教材为例,六年级《语言》教材第十二部分第一单元共有七篇课文,其中第一课介绍调查报告的定义及其结构,第二课讲解如何寻找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第四课介绍如何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第五课让学生评估获得的信息、留下与调查报告内容相关的材料,第六课教学生总结概括所获信息,做成笔记,第七课则要求学生运用分类、缩写、排序等技能组织笔记上的内容,写出提纲,完成调查报告(或论文)。教材注重“初选课题一重选课题—制定计划—资料分析—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论文撰写”等研究历程,让学生获得实践研究和学习语言的切身感受。而我国语文教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同样是调查报告,最多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调查报告、怎样写调查报告,给两篇范文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很少像美国语文教材不厌其烦地要学生亲自调查研究。不过,国人已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上海就较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如上海杨浦高级中学的《汉语新外来词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就搞得比较成功,深受学生的喜欢。

3.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而我国语文教材却未体现。

美国语文教材较重视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六年级文学教材每一个单元之后都有一个“connection”,即“和其他学科课程的联系”。这部分内容丰富多样,异彩纷呈,旨在使学生体会各学科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关系。学科之间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有利于综合思维和多种技能的培养。如,《上尉和他的马》一文的练习设计,就要求从百科或其他参考资料中查找非洲野生动物的资料;《火星上的罪恶》一文的练习,就要求学生找出美国的四个时区及其之间的时间差,还要求学生画一幅美国地图,表明不同时区的位置。我国的语文教材像这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还未曾体现。近年来,上海比较重视这一点,如今年高考上海综合能力考试卷(理科)首次出现了跨学科知识的题。题目大意如下:上海市中学生正在展开研究性学习,这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起到了积极作用。下面是学生提出的三个课题──上海入骨髓库的心态剖析:上海地区太阳能利用可行性研究;上海地区降雨酸度情况调查研究。要求:写出所选的课题名称,并简单陈述理由;简要列出你的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该课题最后成果的形式。虽然是理科的综合考试卷,似乎与本文的行文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其体现的一种教育理念却与本文所述的美国语文教材注重跨学科知识有一致之处,故在此将其提出。尽管学生的答题情况不甚理想,有的甚至连什么叫“陈述理由”都不清楚,特别是对“研究计划”、“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之类更是回答得千差万别,但它毕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能为我们的教学及教材编写提供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路。所以,笔者真心地期待着我们的语文教材多一点“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篇(4)

作者简介:许衍琛,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天津/3

>> 异地高考政策:具体规则与利益博弈 异地高考:“博弈”背后 混合方法研究:教育研究的复杂性范式 基于演化博弈论的知识联盟动态复杂性分析 论会计准则的制定:基于复杂性的博弈分析 企业合作创新博弈中复杂性与演化均衡稳定性分析 电力系统复杂性的初步研究 会计系统的复杂性及研究思路 基于复杂性思维的教学设计研究 语言顺应论中的复杂性思想研究 《西厢记》主题思想复杂性研究 关于复杂性研究的哲学思考 关于任务复杂性的书面输出研究综述 当代建筑“形体复杂性”问题研究 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复杂性研究 计算复杂性 降低存储复杂性 管理复杂性分析 复杂性的自由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供应链复杂性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2-08-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http:///tjfx/jdfx/t20110428_402722253.htm, 2011-04-28.

[3]陈一壮.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想述评[M].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7.215.

[4]李玉兰.“异地高考”:“答卷”落地还有多远[N].光明日报, 2013-02-06(5).

[5]李凌.异地高考方案透析[N].中国教育报, 2013-01-19(3).

[6]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5.

[7]劳凯声.教育权论[M].江苏: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93.

[8]冯邦,崔梦川.关于农民工对异地高考政策反响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 2013(1):49.

[9]张强.放开异地高考对广东有利[N].广州日报, 2012-03-10(A6).

[10]杨薇.广东异地高考政策设置难度大 招生指标成关键.[EB/OL].http:///edu/2012/12-08/4393082.shtml, 2012-12-08.

篇(5)

人口发展战略“三步走”

第一步,“控制”、“提高”、“调整”相结合,重点在人口的数量控制,把高生育率降低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人口再生产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类型的转变。第二步,在稳定低生育水平和走向人口零增长过程中,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和适时调整人口结构,逐步实现由“控制”为重点向“提高”、“调整”为重点的过渡,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第三步,零增长以后,由于人口的惯性作用将呈一定程度的减少趋势,再依据届时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资源、环境状况,作出全方位理想适度人口的抉择。

——田雪原

韩国客机失事给中学夏令营泼了瓢冷水

韩国客机失事事件后,有学生家长反映:因收到学校组织夏令营的传单,然后缴纳3万元报名费让孩子参加。

按说,这种15天收费3万元,算是不便宜了。但很多中学生却被安排乘坐韩亚航空公司,而这家航空公司虽然票价低廉,却是以飞机老旧、飞行安全记录欠佳而为旅游界所熟知。然后到美国跑马观花一番,谈不上对学习英语口语有什么帮助。说白了,很多学校组织这种夏令营,其实只是他们捞外快的一种新花样。对于这种“圈钱”的夏令营,地方教育部门不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应该加大管理力度,不能任凭学校昧着良心赚大钱、赚快钱。

——汪忧草

只是李娜们有点“任性”?

篇(6)

关键词:EPS;社会调查方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11-05

《社会调查方法》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技术性课程,一般在第三个学期开设。《社会学基础》是其最为重要的一门先修课程,《社会调查方法》的学习既为先修课程知识的运用提供信息收集与分析手段,又为后续课程提供需求调研基础性知识与分析方法。因此,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该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与具体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和分析能力,进而提高学生收集、处理、分析与利用信息的能力。本课程秉持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质的EPS的教学理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核心是以岗位能力获取为目标,并基于实务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真实的社会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调查实务能力。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即学生在学习某门课程后,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状态。它是课程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于任务驱动和实务导向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要达成三个教学目标,具体如下:

(一)知识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具体知识目标为:掌握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和主要特征;掌握选择调查课题的标准、途径和方法;掌握抽样的主要方法;能够运用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实施社会调查;掌握调查方案、问卷设计、访谈提纲、调查报告的主要架构与特点;掌握基本的资料统计与分析方法。

(二)能力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突出任务导向,通过把学生卷入社会调查过程体系,让其在完成具体调查课题中掌握技能。具体能力目标包括:能够设计出满足调查实际需要的调查方案、访谈提纲、调查问卷;能够实施具体的社会调查;能够进行资料统计与分析;能够撰写应用性调查报告;能够根据调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

(三)职业素养目标

在组建项目团队、选择调查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等一系列实践过程中,促进职业技能、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融为一体。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职业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内化公正、平等、接纳、尊重等专业价值观;提高学生交流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塑造学生规范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服务对象认真负责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思想――EPS模式

EPS模式率先由香港城市大学资深社会工作教育专家甘炳光博士提出,它综合运用富有社会工作专业特色的Empowerment(增能)、Participation(参与)以及Strengths perspective(优势视角)三个重要的概念。

增能(E)是指获取或发展个人的权力或能力感,是消除个人对自己负面评价、增加自我价值以及充实自我能力的感觉。本课程通过课堂任务训练使学生掌握有关社会调查方法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再通过大量实例的训练和学生课外实践,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提升其专业能力和专业自信,使得学生在整个社会调查过程中持续增能。比如,在讲授“选择调查课题”这一章节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学校的生活与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调查课题。同学们就选取了兼职状况、课外阅读状况、消费状况等课题,随后开展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呈给院系和职能部门领导审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得到了创造更新和表现自我的机会,实质参与了学校管理,显示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发挥了个人应有的作用,体现了个人的价值,也为改善学校风气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而更增强了他们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求发展的信心。

参与(P)即强调学生不是教学的跟随者,也不是执行者,而是教学的合作伙伴,可以参与教学活动的策划与决定,有选择及决定权。在本课程中,通过鼓励、引导等充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把学生切实放在教学活动的主置。从项目团队组建到调查课题选择,从概念操作化到问卷设计,从课外实地调查到个案访谈,从统计分析到撰写调查报告,都力求每一位学生充分参与。通过参与让学生了解一些弱势群体的社会处境,了解其中的同龄人的境遇,内化个人价值、尊重、接纳、公正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这还培养了学生的平等意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平等的真谛,关注弱势群体,主动帮助弱势群体。

优势视角(S)即相信人会继续成长并有发展潜能,不要只看到学生的问题、需要、限制及不足,要多强调他们的长处及优势。学生不只会带来问题,也会带来资源和力量。众所周知,高职学生多数是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经历了高考的失利后,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环境,有的学生还比较自卑。但是高职学生也有显著的优点,比如可塑性比较强、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学习生活观念多元、就业心态比较务实。这对高职院校教师尤为重要,不能总去抱怨甚至嫌弃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并因势利导,把学生的这些闪光点化为教学的重要资源。所以针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分解成诸多教学活动,让学生多动手,团队合作,为风格迥异、具有不同才华的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发展自我和体验成功的舞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主要概念与核心知识)主要有普遍调查与抽样调查、选题的标准、调查设计、概率抽样方法、非概率抽样方法、测量层次、概念操作化、量表、问卷的结构、问卷设计的原则与步骤、资料收集要点、撰写调查报告。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主要有选题的途径和方法、确定分析单位、测量的信度与效度、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调查员的挑选与培训、资料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

《社会调查方法》是一门社会科学领域非常重要的方法性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应用型学科。因此,本课程采取兼具社会工作专业特质和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

(一)以项目为轴,串联单元知识点

在本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是以具体项目的实施为载体,也是以完成具体项目为依归。在教师的指导下,把一个独立的社会调查课题交由学习小组自己处理,让学生实际完成一个具体的社会调查课题来达成各单元知识要点的连接、熟练以及运用。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抽签随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再抽签决定或共同商定某个社会调查课题。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对整个社会调查过程有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具体操练社会调查课题,最终实现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成一个整体。

(二)以任务为块,贯穿教学全过程

在每章节的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按照社会调查活动的一般程序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指导学生从选题、调查设计、调查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到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在每一章的教学设计中,都布置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和参与的任务,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动员学生“卷入”到社会调查的真实情境中来,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体实施过程设计如下:

1.明确工作任务。首先,教师向学生说明将要完成任务的内容与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授《问卷设计》这一章内容时,给学生布置的任务是:每人设计“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一份,要求问卷结构完整、题型多样、题目至少25道。

2.尝试完成任务。也就是让学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完成具体任务。这样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压力,重要的是多了一份亲身经历。例如,在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过程中,学生由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缺乏而难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体验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3.提出疑问。即让学生把在尝试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和困惑提炼出来。例如,要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这一任务,需要了解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的常见题型有哪些,在设计问卷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4.答疑解惑。教师“讲授”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点,并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研读教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讲授”并非是教师单纯的讲解,而是指综合运用多元的教学手段,如例题讲解、案例剖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5.回归任务。学生带着最新获取的知识返回到任务,并再次尝试完成任务。例如,待各小组完成“本组所选调查课题”问卷后,教师安排“习题课”专门点评各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给予相应的修改意见,使之不断完善。这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学生对新学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另一方面又有利于驱动课堂知识与工作任务的有机整合。

(三)以工作坊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相长

工作坊(workshop)就是一个让多人共同参与的场域和过程,并让参与人员在过程中能够对话沟通、共同思考、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方案或规划,共同探讨如何推动方案的执行。换句话说,工作坊就是通过运用一种比较轻松、有趣的互动方式,将上述事件有机串联起来的过程。本课程工作坊主题的选取根据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予以设置。主题如下:选择社会调查课题、设计调查方案、制定抽样方案、概念操作化、设计调查问卷、资料收集与处理、撰写调查报告。

这样的设计在突出课堂教学的同时,以实战为导向,推动学生带着实战中的问题或需要去学习相关知识,努力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一系列的工作坊主题是实战的精髓,也是学生演练与实战的核心内容。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任课教师作为工作坊负责人,总体掌控着学生演练和实战的步E,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的沟通与协调,还有利于塑造团队合作精神,更有利于获得真实的社会调查历练。

五、考核方式设计

注重平时考核,强化过程控制。为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教学过程管理。改革传统的终结性考试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的日常训练,强调阶段性成绩的积累,督促学生平时好好学习,把学生完成的实际任务列为考核内容。其中,平时考勤占15%、选题作业占15%、概念操作化作业占20%、问卷设计作业占20%、调查报告撰写占 30%。

六、教学成果与意义

EPS理念引领下的《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已经开展了多年,通过自己多年来在实际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已经形成了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较好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

(一)开展实地调查,积累校本素材

所谓校本,一是在学校中,二是基于学校,三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是指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来解决,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要在学校内给予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强调动员和挖掘学校内部资源,发动在学校内的师生和员工协助提供服务。为了学校,是着眼于以改善学校环境、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宗旨。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各调查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切合本校实际的问题作为调查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调查,最终小组成员合作完成专题调查报告。一般来说,每个小组5―7人不等。最后,把学生合作完成的专题社会调查报告反馈给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学生处处长和副院长,为其了解学生情况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这些调查报告还可以作为本人所讲授的下一学期《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中“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比赛”的项目需求调查,为项目策划提供现实依据,实现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例如,2013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7个调查小组,做了7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外地学生在校适应状况调查、学生婚恋观调查、独生子女生活自理水平调查、学生课外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看法的调查、学生课余生活调查、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了解度调查。又如,2014年9月,学生通过抽签随机分成6个调查小组,做了6个课题,内容为本学院学生课外生活状况调查、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学生兼职状况调查、学生利用图书馆情况调查、学生参加专业社团状况调查、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状况调查。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问题,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促进解决问题,这既让学校充满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大大增强了师生的主人翁意识,还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相得益彰,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立足社会现实,开展专题研究

社会调查是对社会现象的调查,离不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离不开对社会热点问题的了解和分析。本课程除了积累校本素材之外,还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开展一些专题研究。2012年9月,2011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7个调查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课题――“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分别从失独家庭、社区工作者、计生服务人员三个层面开展调查。最终,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专题调查报告《谁来拯救失独家庭?――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荣获2014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2015年9月,2014级社工班学生抽签分成8个调查小组,也是共同完成一个课题――“上海市J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状况调查”,分别向流动儿童自身、流动儿童父母以及流动儿童老师开展调查,并完成专题调查报告。笔者指导学生携该作品代表学院参加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二等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经过师生多年的共同努力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3―2016年,笔者的学生连续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社会工作学生实务能力竞赛中成绩斐然:2013年,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4年,荣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2015年,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6年,荣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三)强调实战应用,力促知行合一

本课程在具体任务的设计和执行过程中,突出实战和实效。“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再好的训练也不如实战有力度。通过上述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所学与课后实战所用的高度统一。在课外实战开始后,每次授课,学生都会提出他们小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挫折,主讲教师与其他组的同学都会给予针对性解答,群策群力,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疑问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及时反馈。这也无妨,主讲教师可以在课后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微信群或单独面谈等形式与学生一起探讨。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社会调查方法》课程的任课教师并不仅仅是一位教师,而是一个教学团队,但主讲教师只有一位。其他的教师担任调查课题小组的督导,以具体把握社会调查实施的详细状况,并同主讲老师保持密切联系,协同作战,共同提高教学效果。

这种课堂教学不知不觉间也给主讲教师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只有用心备课,具体了解学生课外实战的详细情况,充分预估学生的课堂提问,才能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指导,才不至于在课堂实时答疑中陷入尴尬的境地。这要求教师不仅要立足于@个真实的实践领域,自己更要全身心投入、知行合一,兼具关怀之心和批判之眼。“教学相长”的意蕴在这样的课堂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更有意义的是,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习之前就积累一定的社会调查经验,促进了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的有机融合。

篇(7)

春节高中生外出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了解高中生春节的外出情况和假期安排

调查时间:XX年1月21日XX年1月31日

调查人员:杨颖玲

调查对象:亲戚、同学、朋友、家长、教师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访谈

调查步骤:首先制作好问卷,电话咨询亲朋好友,再采用访谈咨询家长、教师来记录高中生的假期安排和外出情况,以便给出恰当又合理的建议。利用网络整理出资料。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它不仅代表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标志着春天的来临。对于农民伯伯们来说,这是一个舒展身心的好机会,但是对于现在正处于紧张学习中的高中生来说,他们会如何安排这美好的春节呢?于是,我们对于这一项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实践调查。

经过访谈记录知道里大部分高中生都喜欢蜗居在家里做作业,尤其是高三学生,在为最后的冲刺做准备。高一学生比较悠闲,大部分喜欢外出,但是有小部分外出都是去网吧等不良场所。虽然都喜欢外出,但是出去锻炼身体的极为少数。高一学生外出的大约有60%,但是锻炼身体的只有20%。高二学生外出的大约有40%,锻炼身体的只有15%。高三学生外出的只有15%,锻炼身体的几乎是没有,只是微乎其微,仅有3%左右。经过计算,高中生平均外出的时间约为23个小时,一般都是去书店、公园等公共场所。这些人中,是父母清楚原因后才外出的有60%左右。

对于假期的学习安排,百分之百的学生会上网或者看电视,平均在12个小时,因为不论是谁,都经受不住这些诱惑。高一、高二的学生在完成寒假作业后,都喜欢上网或聊天,但也有部分学生喜欢阅读有益书籍,大约在12本书。高三学生做完寒假作业后,还喜欢复习以前的知识,然后做做高考的题目。

在这个假期中,大多数家长们喜欢让孩子们反思一下这一年自己的表现如何,也会催促孩子们赶紧完成作业,让他们不要总是负着作业这个沉重的担子。没错,作业是一定要完成的,但是有一些对孩子管教严厉的家长喜欢让孩子上假期补习班,大多数为高三学生,为了在这次高考中考出好成绩,他们不得不在休息的时间再给自己再给自己增添一点学习时间。但是,我认为,这样做只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如果你上课不好好听讲,那么你课后想怎么补习也是没有用的。这也不就白白地把这个美好的假期浪费了吗?

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学生外出是不能完全否认的。因为一些学生外出是为了有益身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一些学生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就应该多多外出,否则一些学生会因此得忧郁症,最后走上不归之路。我们现在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但是亲近大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不能少,外出也不能少。我们应该合理的制定好假期计划表,将学习和外出相结合。

所以,以下是我给出的建议:

1、制定一张假期计划表,合理安排时间

2、外出时应先和父母说明原因,让父母放心

3、外出时最好是多去一些有益的地方,绝对不能去不良场所,尤其是网吧

为了更好地安排学生外出与学习的时间,我们咨询了家长、教师的意见,也上网采取了一些建议。

制定寒假生活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初中生更应该制定一张假期生活计划表,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同时也能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不仅能学习还有走进大自然。在寒假的最后几天里,还可以写一份新学期的打算,为新学期做好充分的准备。

组员感想:假期生活多姿多彩,许多人都喜欢趁这个假期外出。但是,有部分学生把这个假期全都放在了玩乐中,却忘记了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有大多数学生把假期都放在了学习上,使自己的生活缺少欢乐和嬉戏。对,没错,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也不能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生活上,适当的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也不会愈益多姿多彩。

春节期间,同学外出情况问卷调查:

1、 是否外出,外出频率是否高?

a、是,高 b、不是,/ c、是,不高 d、是,一般

2、外出时间一般控制在几个小时之间?

a、1-2个小时 b、2-3个小时 c、3-4个小时 d、整天

3、外出地点一般在哪里?

a、图书馆 b、公园 c、旅游景点 d、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