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空调工程论文

空调工程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6-04 00:50: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空调工程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空调工程论文

篇(1)

摘要:空调工程空调安装质量监理

空调工程施工包括空调设备及空调管道的施工等,系统复杂,一般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后期进行。要做好空调监理工作,必须认真审核图纸,和设计人员充分交换意见,在土建工程施工前期就进入“角色”,努力做好事前控制,按照已编制的监理细则,认真细致地开展监理工作,把握监理工作的主动权。通过多年的监理实践,笔者对空调工程安装及系统调试中经常碰到的几个新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策略。

1使用功能不明确的房间,空调设计、施工要慎重

有些民用建筑在设计阶段不能确定所有房间的功能,业主只能委托设计单位按初步的规划来设计。对于裙房,业主一般考虑为商场,设计人员一般采用柜式空调机有风管送风无风管回风的方式。但工程竣工后,这些房间可能会改作不同的用途,如餐饮、洗浴、证券、银行等。这就形成了新的平面布局及房间分隔,原来设计的送、回风方式不能采用,非凡是餐饮、娱乐业需要独立的送、排风系统,空调冷负荷也很大,原来安装好的风管和水管需拆除、并重新设计、安装,空调机组也可能要重新选型,这就造成业主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碰到这种情况时,笔者建议监理人员要说服业主和设计单位,对这些房间的管道不要一次设计到位,只需根据空调负荷的大小来确定冷水的流量,预留供回水管道接口,空调机也不要一次选好。待以后功能明确后,再根据房间布局及装修造型,进行二次设计,这样既可减少设计的盲目性,又可以为业主节约投资或缓解资金压力。

2注重和空调工程有关的“预留”和“预埋”

一个空调工程中的预留孔洞、预埋件成百上千,一般又要求在土建施工阶段即完成这项工作。因此,在对施工图图纸会审时,监理工程师就要非凡注重对设备、结构专业图纸中的安装孔、管道穿剪力墙预留洞、设备及管道支吊架预埋件、管道穿楼板预埋套管、设备基础等的平面位置、标高、几何尺寸进行审查,检查是否有遗漏,各专业之间要求是否统一,是否满足设备工艺要求和管道走向要求,图纸是否能够指导空调工程安装。有的空调设计图中注明“预留孔洞、预埋套管”详见“结施”,但相应的结构设计图中又是“预留孔洞、预埋套管”详见“暖施”,实际上两个工种都未交待清楚预留孔洞和预埋套管。有些设计单位在结构设计图中只对800㎜×800㎜以上的穿剪力墙孔洞注明尺寸,而其它孔洞不予注明,这给监理和施工都带来不便。如某座18层的宾馆,合用前室和防烟楼梯间正压送风口都设在剪刀墙上,需预留24个600㎜×600㎜的洞,但在土建施工时遗漏,到空调安装时才发现,结果不得不在剪力墙上重新开洞,既增加了投资,又破坏了结构,虽经加固处理但还是留下了结构平安隐患。有的工程按某一厂家的冷水机组外形尺寸预留了安装孔洞,但是业主为了缓解资金压力,冷水机组往往在土建工程后期才会招标定货,非凡是将电制冷的冷水机组改为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时,预留的安装孔洞尺寸太小,不得已时只得将冷水机组解体后再搬入,这样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性能。碰到这种情况,应充分考虑几种型式的设备进入的可能性,将设备安装孔适当留大一些。有的工程采用预制空心楼板、水磨石地面,这时一定要注重先预埋设备及管道吊杆后,再进行水磨石地面施工。对于高层建筑中的主立管穿楼板时的预埋套管,各层套管中心线应保持一致,并要考虑楼面贴地砖后楼板面增加的厚度。

3空调系统安装前,督促设计或安装单位提出尽量全面、准确的管道平面定位尺寸及标高

现在许多设计施工图上,设计者只给出了主要设备的定位尺寸,没有注明风管、水管的定位尺寸及标高,或者即使有尺寸,但不同专业之间管道碰撞、所注数据很不实用,甚至管道和结构、装修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图纸会签形同虚设,给工程监理和安装带来许多麻烦,往往先安装的管道施工很方便,后安装的管道施工很困难,施工单位互相扯皮,造成有的工程装了拆、拆了装。对于一个功能较齐全的建筑物来说,在有限的吊顶净空内,会有多个专业的管道。如空调专业的送风管、回风管、排风(烟)管、冷水管、冷凝水管,给排水专业的生活给水管、排水管、喷淋管,电气专业的强弱电桥架、母线等,假如总承包方的施工技术力量强,能够解决好各专业之间的互相配合新问题,则施工较为顺利。但目前比较多的情况是,土建工程、室内上下水、强电等由一个建筑企业承包、空调、消防、弱电、装修则分别由多家专业公司直接向业主承包,假如监理不力,则会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甚至造成质量事故。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大、中型空调工程,监理工程师要协助业主督促设计人员在图纸设计阶段就解决好专业之间管道碰撞的新问题,绘制安装大样图,监理工程师也应协调相关施工单位,本着“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制定具体的安装计划,做到心中有数,按图监理。

4严格监理,防止空调水系统堵塞

空调水系统最常见的新问题是管道堵塞,造成空调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某工厂装配车间空调效果很差,散流器处有风吹出却无法降温。检查发现空调机组冷水管上的阀门全开,但压力表上的读数几乎为零,由此可判定流过空调机组表冷器管束的冷水极少,估计是空调机组四周管道内有堵塞物,拆开供水管压力表前的水过滤器,果然发现管道严重堵塞,堵塞物被清除后,车间空调效果达到设计要求。

由上面的实例可以看出,空调管道施工中的敞口是否得到保护、水系统管道清洗是否认真、彻底,监理工程师是否旁站监理,直接关系到空调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因此,监理工程师要做好以下监管、协调工作摘要:

4.1安装水管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注重操作方法,尽量避免焊渣、麻丝等物落入管中。管道临时敞口处应采取保护办法,如管口包扎、遮挡等。

4.2在管道的最低处安装一个口径稍大的排污阀。

4.3主立管的顶端设1个手动排气装置,系统注水时开启,注满水后迅速打开排污阀,将管道内的水尽快排走。清洗的次数要视冷水系统大小和排水干净程度而定,少则几次,多则十几次。

4.4管道清洗时,监理工程师必须旁站,并做好监理记录,从避免出现新问题后互相推诿、扯皮。在有几家空调安装单位同时参加施工的大型空调工程中,这一工作尤为重要。

5采取有效监理方法,减少设备噪声及振动

监理工程师在进行空调方案审核时,一定要弄清噪声源,比如冷水机组、冷却塔、冷却水泵、冷水泵、空调器、通风机等,这些设备的噪声都非常大,要审核这些设备布置的位置是否合适、是否最优,设计是否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消声、减振办法。不能只考虑空调系统的消声而不考虑排风系统的噪声,只考虑送风口的消声而不考虑回风口消声,也不能只考虑建筑物内部的消声而不考虑噪声对四周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监理时,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比如吊顶式空调机组是极易产生噪声的设备之一,在产品定货时,监理工程师就要协助业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噪声标准订货。产品到货后,认真验收,必要时应采用噪声仪检测空调机组的噪声,检查其是否和产品订货合同上一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假如产品的噪声超标,安装后又会影响房间的使用效果,但又不便更换或退货时,则应督促相关单位采取严格的消声减振办法,如采用消声小室、整体式隔声罩隔声和减振吊杆减振等。

6空调设备安装及系统试运转阶段的监理要点

设备安装前,应由建设、监理单位主持,施工单位参加,共同对设备开箱检查,并由监理做好开箱检查记录,空调设备应有装箱清单、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随机文件,进口设备还需具有商检部门提供的检验合格文件。设备就位前,监理工程师应验收混凝土基础,合格后方可安装设备,以免返工。空调设备安装过程的监理应严格按《通风和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及其它相关规范执行,非凡要注重摘要:①空调机组的冷凝水排水管上应设置一定高度的水封,防止夏季送风带水及冬季吸入未经处理的空气;②空调设备和冷水管的连接采用软铜管等弹性连接,且宜在冷水管进水管上安装水过滤器;③现场组装的大型空调机组在组装完成后,应进行漏风量测试;④风管和设备的连接处,常发生连接不到位的现象,造成明显漏风,影响使用效果,必须逐台检查。

空调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试运转及系统调试。工程实践证实,凡是施工结束后进行了系统调试的项目,效果都比较好,而且调试中发现的新问题都得到了及时整改。相反,相当数量的工程一交了事,对存在的新问题互相推诿,影响了工程效能的充分发挥。空调系统的调试包括设备单机试运转、系统联动试运转、无生产负荷系统联合试运转、带生产负荷系统综合试运转四项内容,对于每一项调试内容,监理工程师都必须参加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及时做好监理记录,对于调试中出现的新问题,实事求是,积极协助参建各方找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7结束语

空调工程的质量监理同其它监理工作一样只要监理工程师抓住了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点,注重和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供货商的沟通和协调,采取必要的监理手段,努力做好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就一定能做好质量监理工作,使业主在工程建设中获得最大的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娥飞暖通空调设计通病分析手册北京摘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空调安装;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engineering.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for a variety of reasons and reduced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standard, the impact of the use function and use the secur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installa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problems and how to control the quality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series of measures.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Air conditioning installation;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空调安装工程是大型建筑的重要工程,也是建筑安装工程中施工的难点之一。在空调安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对空调安装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规范不熟悉,为了单纯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影响了空调安装工程的质量标准和空调功能的安全使用。

一、建筑工程空调安装的特点

建筑工程空调安装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分部,随建筑功能、规模的不同,系统所包含的子分部各不相同。而且其建筑空调工程工序复杂,技术含量高,涵盖了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检测手段特殊。

二、建筑工程空调安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管道预洞或预埋套管的施工质量控制。

(1)进出地下室管道穿防水外墙应随结构预埋刚性或柔性防水套管。

(2)管道穿墙处、穿楼板处、穿屋面处应随结构预留洞,待结构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套管埋设,穿墙预留套管时两端一定要用胶布等密封好。

(3)穿越人防楼板、人防墙体及人防扩散室处的管道及测压管应随结构预埋密闭套管。

(4)排烟阀(口)及手控装置(包括预埋套管)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5)住宅工程中空调冷凝水管及室外机连接管一定要提前预埋,做法参照88J2-4-W17。

(6)风管预留的孔洞一般按比风管实际截面每边尺寸大100mm。

2、竖井内管道的安装。

空调冷冻和空调热水向高层供水的立管主要集中于几个管道竖井内,因此施工前应进行认真图纸纸面放样,进行调整,以便于安装各工序的完成,也为将来业主进行维护管理创造条件。因竖井内管道较多,其配管安装工作比一般竖井内管道的安装要复杂,安装前应认真做好纸面放样和实地放线排列工序,以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竖井内立管安装应在井口设型钢支架,上下统一吊线安装卡架,暗装支管应画线定位,并将预制好的支管敷设在预定位置。找正位置后用勾钉固定。管道的支架应进行核算和重新设计,并在土建专业支模时将预埋件埋设就绪。由于空调冷冻水等的立管长度较长,虽然温差不太大,但管道直线长度较长,为保证系统运行安全。按设计要求在管道竖井中设置伸缩节和固定支架。

3、风机盘管等设备的安装。

(1)风机盘管进场前应进行进场验收。做单机三速试运转及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5倍,不漏为合格。卧式机组应由支吊架固定,并应便于拆卸和维修。排水管坡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冷凝水应畅通地流到设计指定位置。供回水阀及水过虑器应靠近风机盘管机组安装。风机盘管与管道的连接宜采用弹性接管或软接管连接,其耐压值应高于1.5倍的工作压力,软管连接应牢靠、不应有强扭或瘪管。

(2)空调(新风)机组新风人口应设电动风阀并与风机连锁。以防止冬天因温度太低而冻坏换热器。机组进、出水管道前(尤其有电动阀时)应设旁通支路以便运行使用前冲洗管路及维修管路用,积水盘必须严密不漏水,换热器安装时一定要设有冻坏后可检修的空间。

(3)两台冷却塔并联时集水盘中间最好设一根均压管,管径与进水管相同,中间设阀门。水泵的供、回水之间最好也设一根连通管。中间设止回阀。否则两塔运行时容易出现一塔溢水一塔不停补水的现象。

(4)主机等设备的减震基础一定要做好,并保证水平度等在允许偏差之内。否则容易出现机组运行时震动或噪音过大的现象。

三、空调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1.管线的定位交叉现象的解决措施

对于空调工程来说,尤其是大中型的空调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图纸的最初阶段就要力图解决好空调管道与其他管道之间的定位交叉问题,并且绘制好设计图纸。各个施工单位以及建筑企业在安装本单位负责的工程前,一定要做好各单位的交接工作和技术的交底工作,然后进行有序的施工步骤。

2.空调水系统管道堵塞的解决措施

(l)水系统管道形成气塞,解决的方法一方面是,在空调每层最高处的主管道设置一个空调的自动排气阀,并在空调安装过程中尽量减少安装中的绕梁现象。另一方面是。空调水系统中一定要做到水管系统可能会积聚空气的地方都要设置安装集气设备和排气设备。空调水管道的安装,要注意坡度的问题。尽量让空调中的空气能顺着支管管道的坡度并顺着插入空调水平干管中。水平管道的支架要严格按照空调安装工程设计的标高进行工程的施工。

(2)对于管道内污物而造成空调水系统管道堵塞的问题,一定要在安装前就要清理管道的内部。使用圆管刷子清除管内本来就存有的污物,尤其是在管道安装时,就要对管头进行临时的闭塞处理,做到及时防止污物进入管道内。管道之间的焊接过程中要及时注意清除焊接产生的焊渣。同时,在空调工程的投入使用之前,一定要做好系统的清理工作,把堵塞隐患及时的消除。在水系统的总管道上安装排污阀和过滤器,可以对空调定期进行清洗。水垢也是造成管路堵塞的原因之一,因此,在空调工程安装中,充入水系统中的水不能是硬水。日常对空调水系统的补水也不能使用硬水。冬季水系统供热水的适宜温度不能大于60度,防止管道内产生水垢。当缺乏软水水源的时候,可以采用相应的静电除垢器来达到清理的效果。

3.滴水结露问题的解决措施

解决滴水结露的问题要严格遵照操作规范来进行施工,并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和检验。由于冷桥而产生的滴水结露现象,在管道支架上要垫上木托,木托的绝热层和厚度要相同,表面要浇沥青而防止木块的腐坏。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防潮层。管壳与管壳之间,保温板与保温板之间要拼接好,拼缝之间的间隙处也要用相应的保温材料填满。在管道的法兰处还应加铺保温材料。当使用铝性质的保温材料时,注意这种保温材料的耐温性能和宽度要大于52mm,保温层的材料一定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在保温层外可以增加斜纹的玻璃丝布,并且刷上二道防火的乳胶加以固定。再者,冷凝的水管管道坡度要尽量大一点,一定不能存在倒坡现象,冷凝水盘与冷凝水管之间所连接的软管长度适宜,不能出现褶皱的现象。当冷凝水系统全部完成,要及时进行灌水试验,确保水系统的排水顺畅。

4.空调系统设备噪声过大解决措施

一个好的布局设计是空调系统设备控制噪音的重点。在设计过程中,应标出噪音设备的相关参数要求。空调系统设备安装之前,就应仔细检查未端设备噪音是否超过国家设定的合格标准。如果超过,应立即更换设备或加装消除噪音措施。空调系统中应加大空调送风的温差,尽量减少总的空调送风量。将空调主风管的风速控制在每秒4米以下的水平,各个支管的风速尽量控制在每秒1.5米以下。从而达到各个风口的风速均匀,减少再生噪音。在空调噪音设备的消声器后,风管不宜再设置阀门,以避免阀门带来的再生噪音。风管的安装统一采用减震的泡沫橡胶板吊架,风管穿墙时,要填充消音的材料以减少风管周围的噪音来源。

结束语:

空调安装工程所常见的质量通病的控制,关键在于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为增强质量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应根据具体工程的特点,找出可能发生的质量通病,确立质量控制点,从而全面提高建筑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焦金龙 空调安装调试运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10(15)

[2]范玉阳 浅谈建筑工程空调安装的质量控制措施[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09(22)

篇(3)

关键词:可行性,经济性,调节性,安全性

 

设计方案对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成败优劣关系重大。科技论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可以有几种、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可以选择,设计人员不得不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的工作,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

1.可行性和可靠性问题

能够满足使用要求,这是方案可行性应考虑的主要问题。设计方案应符合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包括有关环境保护的要求;设计方案应能满足有关方面的要求(如供电、供气、供水、供热等),并应特别顾及这些条件的长期、变化情况。例如采用水源热泵设计方案时应考虑当地地质情况、地下水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不平衡所产生的热(冷)蓄积效应等问题。对于温湿度等参数要求较高或比较特殊的工艺性暖通空调设计项目,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全年工况分析,以确保其在全年各种室外气象条件下的适应性。科技论文。对于一些无法采用标准设备的特殊情况,对非标准设备应提出详细的参数要求,并且所提出的参数要求应合理可行。能否有足够的机房面积也是评判设计方案可行性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改造工程和建筑面积比较紧张的情况。对于一些要求全年保证室内空气参数的重要工程以及空调系统故障停机将产生严重损失的场所,如航天发射场,应考虑系统中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备份问题,进行系统工作可靠性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室外气象参数和安全系数的确定也应特殊考虑。

2.经济性比较问题

经济性比较是目前暖通空调方案比较中考虑最多的一个问题。在经济性比较时首先应注意比较基准必须一致。应采用相同的设计要求、使用情况、设备档次、能源价格、舒适状况、美观情况等基准条件进行比较,这样才能保证方案比较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对采用名牌设备和采用低档设备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考虑舒适性的区别,对有新风供应和没有新风供应的方案进行经济性比较,显然不可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不考虑美观性和舒适性进行经济性比较,对集中式空调方案显然是不公平的。

一次投资是投资方最为关注的一个参数,在计算投资时应全面准确、不能漏项。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一次投资不仅包括各种设备、管道、材料的投资,而且应包括各种相关收费(如热力入网费、用电设备增容费、天然气的气源费等),相应的安装、调试费用,相关的工程管理等各种收费,相关水处理和配电与控制投资,机房土建投资与相应室外管线的费用,而这些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容易被遗漏。由于同一种设备的生产厂家较多,价格各异,因此在不同方案经济性计算比较时各种设备的价格应采用平均价格。以上都是直接费用,在一些情况下间接效益也应综合考虑。

运行能耗和运行费用是暖通空调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性比较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运行能耗除了应计算暖通空调主机(锅炉和制冷机等)的能耗外,还应计算其他辅助设备(如风机和水泵等)的能耗。不能简单按照设备铭牌功率和运行时间的乘积来计算能耗而应考虑在全年季节变化的情况下,建筑物实际负荷的变化,同时应考虑设备非标准状态下的效率。

3.调节性和可操作性问题

暖通空调系统的容量通常是按接近全年最不利的气象条件确定的,因此系统应有较好的调节性能,以适应全年负荷的变化。调节性能好的系统方案,如采用VAV空调系统和VRV变频空调系统的方案,其一次投资通常较高,但运行能耗较小,在经济性计算和比较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对于部分时间使用的办公建筑、写字楼和教学楼,设计方案应能适应其夜间不工作时的调节要求。

设计方案的管理操作方便性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空调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和劳动强度,从而使人工费减少,但使一次投资增加,对操作人员素质的要求提高。空调系统是否采用自动控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经技术经济性比较来确定。对于大型空调系统和需要经常调节控制的设备较多的工程,宜采用自动控制,以减少操作管理的工作量。但自动控制系统应尽可能简化,以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对于只有季节转换时才操作的阀门不宜采用自动控制。对于一些各部分不同时使用的建筑物或各部分出租给不同使用单位的商业建筑,系统设置应考虑分别管理控制和运行费用分别统计交纳的要求。

4.安全性问题

设计方案的安全性是以往考虑较少的问题,随着美国“9·11”等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以及SARS的出现和迅速蔓延,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性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SARS严重流行时期,人们甚至对空调系统产生恐惧而不敢使用,这将对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经过对这些事件的认真分析、研究和反思,将会在工程设计、设备研制、运行管理、规范和技术措施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使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得以提高。在大中型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对其暖通空调系统进行安全性评估将是十分必要的。

暖通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主要包括易燃易爆环境安全、防火安全、人员环境安全、重要设备物品环境安全、系统设备运行安全5个方面的问题。科技论文。在设计弹药厂房和库房、煤矿等易燃易爆工程的通风空调系统时,安全性成为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技术方案和措施。在设计燃油燃气锅炉房时应考虑可燃性气体、液体泄漏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应设置可燃性气体泄漏报警系统和事故通风系统,并相互联锁。防火安全问题应按照有关防火设计规范来考虑,在此不作详述。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主要包括制冷系统的安全保护、北方暖通空调系统冬季防冻、空调系统电加热与风机联锁保护等问题。

5.环境影响问题

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燃煤锅炉的排烟又是北方城市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北京等大城市对燃煤锅炉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而且限制的区域不断扩大。在这些区域内,环境影响成为了关系到设计方案可行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设计方案选择时应特别注意环境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的趋势,避免建筑物建成不久就进行改造。在空调设备选型时,要特别注意各种氟利昂制冷剂替代的进程要求,不能选用以已经或即将禁用的制冷剂为冷媒的空调产品。在这方面暖通空调设计人员既要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同时也要考虑建设方和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不要盲目冒进,以免给建设方和用户增加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6.设计方案比较中的一些误区

由于设计方案比较是一项影响因素多、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复杂技术工作,即使是暖通空调专业的设计人员,要在众多设计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也非易事,对于局外人更是雾里看花。目前在该项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例如,认为采用最新技术的设计方案就是最佳的设计方案,出现不管使用条件而盲目追求新技术的倾向,甚至以此作为卖点进行炒作。实际上每种方案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其适用范围之外,先进的技术方案就可能变成不合理甚至是不可行的方案。一种设计方案对某个工程项目可能是最佳方案,但对于另一个工程项目就可能是不可行的方案,因此在方案选择时不能赶时髦、搞攀比。

7.结语

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选择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暖通空调工程项目的成败和经济效益优劣的重要问题。暖通空调设计方案的比较和优选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复杂技术工作。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案,应对设计方案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使其综合效益最高。

篇(4)

梁荣光教授,广东阳江市阳东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热能机械工程研究所所长,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动力机械工程系主任,兼任中国内燃机学会理事,中国内燃机学会编辑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工程热物理研究会理事、中国制冷学会高级会员和广东制冷学会理事等职务。

说起他的成长,也许应取决于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对于每次学习机会的把握和珍惜。1969年,他在华南理工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被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受学校派遣,他曾赴日本广岛大学作访问学者,任客座研究员,师从世界知名的内燃机专家学者广安博之教授。2003年4月曾作为广州某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到德国、荷兰等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工作调研。

参加工作以来,他秉持认真教学科研、执着技术创新之态度,长期从事热能动力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培养了博士、硕士,留学生、进修生30多人,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企业课题10多项,在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优化,动力机械环保节能新技术,制冷与空调工程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好的成绩5项重大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其中不少被EI等三大索引和国内外重要刊物所收录和引用出版专著3本、本科教材1本。个人业绩先后刊登在《世界名人录》、《中国世纪英才荟萃》、《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十多个大型图书中。

在他的一个抽屉里,列放着厚厚的一摞荣誉证书,包括国家科学大会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高教厅科技进步奖,华南理工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华南理工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一等奖、华南理工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称号……

荣誉是对他成绩的见证,更是对他未来的激励。他说,他现在的期望就是在科研上有新突破,成果转化上有大发展!产业为本

广东人的开创性和务实思维,在他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做的每一项研究都以应用为开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他主持研发成功的高效节能环保型柴油燃油添加剂被广东远洋渔业公司在广东渔船上广为推广应用,广东省现有渔船6万多艘,应用后每年可为国家节省柴油8万~10万吨;他创新研制的海水硬水制取机首次成功制出适合渔民作业的海水硬水(目前国内外制出的仅仅是海水软冰――雪花冰,渔民作业不大适用),这将为我国海洋渔业生产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篇(5)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委

主办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山东省济南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3-5990

国内刊号:37-1185/TU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6

期刊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6)

关键词:蓄冷技术空调系统

中图分类号:TU8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蓄冷技术在国外应用已达50年之久,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各工业发达国家电力供应紧张的局势促进了蓄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所谓蓄冷空调,即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很低的时间),制冷主机制冷并由蓄冷设备将冷量储存起来,待白天电网高峰用电时间(同时也是空调负荷高峰时间),再将冷量释放出来满足高峰空调负荷的需要或生产工艺用冷的需求。这样制冷系统的大部分耗电发生在夜间用电低峰期,而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只有辅助设备在运行,从而实现用电负荷的“移峰填谷”。

2各种蓄冷方式

空调系统中合理采用蓄冷技术可以提高机组效率、减少设备容量,并有可能降低整个空调系统的造价,因此说蓄冷技术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也可以是空调发展的一个方向。下面分别对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和气体水合物蓄冷等空调蓄冷方式的优缺点加以简要评述:

2.1水蓄冷

水蓄冷就是利用水的显热来储存冷量的一种蓄冷方式,蓄冷温度在4℃~7℃之间,蓄冷温差6℃~11℃,单位体积的蓄冷容量为5.9~11.3kWh/m3。只要空间条件许可,水蓄冷系统是一种较为经济的储存大冷量的方式,而且蓄冷罐体积越大,单位蓄冷量的投资越低;当蓄冷量大于7000kW,或蓄冷容积大于760m3时,水蓄冷是最为经济的。这种蓄冷方式系统简单、投资少、技术要求低、维修方便,并可以使用常规空调制冷机组蓄冷,冬季还可蓄热,适宜于既制冷又取暖的空调热泵机组。水蓄冷空调系统的主要缺点是蓄冷槽容积大、占地面积大,这在人口密集、土地利用率高的大城市是个问题,也是它的使用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

水蓄冷技术适用于现有常规制冷系统的扩容或改造,可以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制冷机容量的情况下提高供冷能力。另外,水蓄冷系统还可利用消防水池、蓄水设施或建筑物地下室作为蓄冷容器,从而进一步降低系统的初投资,提高系统的经济性。

2.2冰蓄冷

冰蓄冷是利用水相变潜热的一种蓄冷方式。0℃冰的蓄冷密度高达334kJ/kg,储存同样多的冷量,冰蓄冷所需的体积仅为水蓄冷的几十分之一。但是,由于冰蓄冷的制冷主机要求冷水出口端的温度低于-5℃,与常规空调冷水机组出水温度7℃相比,冰蓄冷制冷机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蒸发压力大大降低,制冷量约降低30%~40%,制冷系数COP也有所下降,耗电量约增加20%。由于制冰槽及冰水管路温度常低于0℃,还需增加绝热层厚度,以避免外部结露,减少冷损失。

另外,冰蓄冷蓄冷温度几乎恒定;设备容易标准化、系列化;对蓄冷槽的要求比较低,可以就地制造,为广泛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的管路复杂,低温送风还会造成空气中的水分凝结,导致送到空调区空气量不足和空气倒灌。在常规空调系统改造为冰蓄冷空调时,会因为制冷主机的工况变化太大、空调末端设备(风机盘管)的不适应和保温层厚度不符合要求等变得很困难。

2.3共晶盐(优态盐)蓄冷

共晶盐蓄冷是利用固液相变特性蓄冷的一种蓄冷方式。蓄冷介质主要是由无机盐、水、成核剂和稳定剂组成的混合物,也称优态盐,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相变温度约8℃~9℃,相变潜热约为95kJ/kg。这些蓄冷介质大多装在板状、球状或其它形状的密封件中,再放置在蓄冷槽中。共晶盐蓄冷能力比冰蓄冷小,但比水蓄冷大,所以共晶盐蓄冷槽的体积比冰蓄冷槽大,比水蓄冷槽小。共晶盐蓄冷的主要优点是相变温度较高,可以克服冰蓄冷要求很低的蒸发温度的弱点,并可以使用普通的空调冷水机组。但共晶盐蓄冷在储释冷过程中换热性能较差,设备投资也较高,阻碍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2.4气体水合物蓄冷

20世纪80年代美国橡树岭国家试验室开始以R11、R12 等为介质研究气体水合物蓄冷,其机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水在某些气体分子周围会形成坚实的网络状结晶体,同时释放出固化相变热。

气体水合物属新一代蓄冷介质,又称“暖冰”,其相变温度在5℃~12℃之间、适合常规空调冷水机组,熔解热约为302.4~464kJ/kg、与冰的蓄冷密度334kJ/kg相当。采用气体水合物蓄冷,蓄冷温度与空调工况相吻合,蓄冷密度高,而且储、释冷过程的热传递效率高,特别是直接接触式储、释冷系统。气体水合物低压蓄冷系统的造价相对较低,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蓄冷方式。但该方法还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如制冷剂蒸气夹带水分的清除,防止水合物膨胀堵塞等,工程实用还有困难。

3蓄冷技术的发展方向

蓄冷技术作为一种移峰填谷调节能量供需、节约运行费用、实现能量的高效合理利用的手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研究机构都在积极进行研究开发,其目标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已经证明,区域性供冷或供热系统对节能较为有利,可以节约大量初期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减少了电力消耗及环境污染,建立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已成为各国热点。这种供冷站可根据区域空调负荷的大小分类自动控制系统,用户取用低温冷水进行空调就像取用自来水、煤气一样方便。

(2)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蓄冷与低温送风系统相结合是蓄冷技术在建筑物空调中应用的一种趋势,是暖通空调工程中继变风量系统之后最重大的变革。这种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冰蓄冷系统所产生的低温冷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设置蓄冷系统而增加的初投资,进而提高了蓄冷空调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在建筑空调系统建设和工程改造中具有优越的应用前景,在21世纪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3)开发新型的蓄冷空调机组。对于分散的暂时还不具备建造集中式供冷站条件的建筑,可以采用中小型蓄冷空调机组。

(4)开发新型蓄冷、蓄热介质。蓄冷技术的发展和推广要求人们去研究开发适用于空调机组,且固液相变潜热大,经久耐用的新型蓄冷材料。

(5)发展和完善蓄冷技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蓄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要求加强对现有蓄冷设备性能的试验研究 ,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预测蓄冷设备的性能,从而对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6)建立科学的蓄冷空调经济性分析和评估方法。在进行蓄冷空调系统可行性研究时,如何综合评价蓄冷空调系统转移用电负荷能力、能耗水平和用户效益,如何比较常规空调和蓄冷空调系统,是人们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蓄冷空调系统并非适用于所有场合,必须通过认真分析评估,确保能够降低运行费用、减少设备初投资、缩短投资回收期,才能确定是否采用。

4结语

蓄冷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要抓住机遇,继续加强和扩大与国外蓄冷设备厂的合作,在吸收众多技术优点的基础上,向低成本、高效率、全自动化方向发展。另外,政府部门应大力提倡、宣传蓄冷空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分时电价政策,鼓励广大用户采用蓄冷空调系统。要积极开办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运行的培训,使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安装人员深入了解蓄冷空调系统,使我国的蓄冷空调事业步入迅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参考文献

[1] 叶水泉 陈国邦.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发展.低温工程. 2002(119).1.P32~39.

[2] 姚 扬 刘淑娟.空调工程中的蓄冷技术. 应用能源技术. 2000(59).1.P15~17.

[3] 李金平 王如竹等.蓄冷空调技术及其发展方向探讨.能源技术.2003(24).3.P119~121.

[4] 顾念祖.储冰桶性能的测定.第八届全国余热制冷与热泵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102-105.

[5] 许建俊 华泽钊.Na SO・10H O溶液的特性及其在蓄冷空调技术中的应用.制冷学报,1997(19).1.1~6.

[6] 郭开华,舒碧芬.空调蓄冷及气体水合蓄冷技术.制冷.1995(53).3.P15~21.

篇(7)

论文摘要:从办学思路、教材设置、师资结构等方面讨论了目前高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中出现的问题和应改革的内容;结合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办学思路、强调专业特色、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的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人是从事科学技术的主体,因此当今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主要来源于大学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部在上世纪末对大学很多专业都进行了调整,包括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和“燃气工程”两专业合并,调整、拓宽组建而成的新专业[1]。该专业以培养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环境及建筑设备、公共设施、建筑热能供应系统的设计和建筑自动化与能源管理工作的人才为目标。这次调整,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产生了一个面向21世纪新的专业学科。近年来,该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91所各类众多高校中涌现出来,问题也随之凸现。笔者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

一、主要凸现的问题

(一)办学思路不清晰

虽然很多学校秉承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建筑环境、建筑热能供应以及建筑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并把建筑环境学列为了专业的平台,搭建了新的本科专业的框架体系。但是“厚而宽”不是“大而全”。知识口径的拓宽不是各种知识的堆积和罗列。专业的办学首先要服从于所在大学的办学思路,即学校的定位。一般院校和重点院校不同,创新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和综合型大学也不同。如果全国九十一所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学体系都参照某一两个名牌大学的教学体系,那么这样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一,专业建设没有或者散失了原有专业的特色;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没有特色。

(二)教材建设的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围绕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的教材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教学体系中的教材应该具有知识的系统性、延续性和完整性。而不是各个知识块之间简单的粘贴或移动的关系。以《暖通空调》为例,集结了原来供热、供燃气及通风空调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空气调节》、《工业通风》以及《供热工程》的主要内容。剔出了三门课管网输配的交叉部分,而另设了一门课:《流体输配管网》。但就这两门课程的教材来看,共同的缺点是把原来空调、通风和供热三门课的三个系统简单地归类总结,系统总结有余,阐述不足。使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出现老师觉得不好讲,学生不易接受的情况。

(三)配套的师资队伍结构有待改善

由于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由原来的暖通空调专业或燃气专业演变而来,因此师资基本上是暖通空调或燃气专业的。但是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充到建筑室内环境、建筑设备、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等方面。专业的内涵已经由原来的设备或系统扩充到既包括设备、系统,也包括智能建筑。其中的弱势部分是智能建筑。因为智能建筑技术也是一门交叉学科,而大部分搞自动控制的人才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或计算机专业的人员。对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及设备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建筑结构、建筑设备、供热空调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解。另一方面,搞设备的人才又缺少对建筑自动化、BAS功能科学要求的理解,缺少有效的上层控制管理逻辑与算法。两方面人才又缺少“接口”,从而制约了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2]。因此合理搭配师资,在教学安排方面与其它专业知识交叉融合,才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建筑环境与设备复合型人才。

二、改革的内容

(一)明确办学思路,办出专业特色[3]

明确办学思路是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以科研人才为主,还是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不仅与专业本身的内涵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专业所在大学的性质有关。这样才能形成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良性竞争。办学思路还与专业特色有着密切联系。专业特色与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教学和科研历史有关,如有的学校在暖通空调的系统工程方面是强项,而有的学校在制冷空调设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是强项。那么在培养人才方面,这些特色就应该很好的继承和发挥,在课程设置和训练中要体现出来。

(二)稳固基础知识,拓宽专业口径

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工科专业,学生基础知识应包括数理方面、工程热物理方面、流体机械方面、建筑热物理方面和自动化控制的知识。只有牢固的基础知识, 学生才能深刻地理解专业课程,拓宽本专业的服务领域。当然,正如前面强调的,专业办学的前提是要继承和发扬本专业的特色。这些基础知识本身就是属于很多领域,要与专业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特色结合起来,构造和稳固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的拓宽,是构架新时代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专业教学体系不仅仅局限于暖通空调,或是供热供燃气,或是把这两方面的课程全部笼统地包括进去,或是把建筑环境、公用设备和智能建筑方面的知识硬塞进去。在专业学时有限的条件下,很有可能会造成各种知识的七拼八凑。因此,要有侧重点地把某些方面作为原本专业特色的延伸和发展,切忌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的思想,盲目地贪大。

(三)编制优秀的教材,配备合理的师资队伍

正如前面所说,由于原有专业教学体系架构的割断和组合,使得最近几年采用的教材在编制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建设方面还必需投入更多的精力。而选用合适的优秀教材的基础正是现在的教学体系的完善,必需从根本上理解和制定本专业的教学体系和知识模块。

师资的知识结构要分布合理,除了保留原来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以外,还要补充新的知识,如智能建筑和建筑环境方面的知识结构。师资的梯队建设也很重要。教学梯队的形成有利于知识传授的传承和不断更新。每个专业知识模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群下面,形成以教授为龙头,教授副教授主讲,青年教师为重要组成的教学梯队。

三、我校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几点思路

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主要源于长沙铁道学院的制冷空调学科。长沙铁道学院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制冷空调及冷藏运输方面的研究工作, 1985年在机车车辆系成立制冷空调教研室,并开始招收制冷空调专业专科学生; 1989年开始招收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本科学生; 1998年根据教育部文件调整为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因此,在二十多年的建设中,形成了制冷与暖调、系统与设备并重的特色。我专业在调整后修订了教学计划,增加了供燃气、建筑环境和建筑自动化方面的知识模块,保留了原来的制冷方面的知识模块,包括有制冷原理、制冷压缩机和铁路车辆制冷、制冷装置自动化等课程。 转贴于

目前已拟定完2008级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主要的思路有如下几点。

(一)明确办学思路,与学校的定位一致。

我专业隶属于以本科生、研究生教育为主的高层次综合性大学——中南大学,学校的定位是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创新型大学[4]。因此,我专业的办学思路是以创新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继承和发扬专业特色,整合知识架构。

充分利用能源知识的平台。从2008年开始本专业与同属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热能专业进行能源与动力大类招生,使学生在低年级的时候的基础知识面广,起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作用。

继续保留专业的特色之一:制冷模块。从毕业生就业的反馈来看,用人单位对既懂制冷,又懂暖通,既了解系统,又了解设备的人才非常欢迎。

加强暖通和建筑环境的优势。把空调、供热、通风和建筑环境的节能、环保、热舒适与空气品质结合起来,也是当前时展的需求。

减弱供燃气和燃烧模块。从本系教师多年从事的科研工作来看,燃气和燃烧模块并没有形成特色,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其份额,作为选修课程开设。

加强智能建筑模块。智能建筑是楼宇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系在制冷和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面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实 践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充相关领域的知识内容。

(四)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创新人才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应受到更多的重视。既保证实践环节的“量”,又要保证实践环节的“质”。即:实践环节的课时量必需严格保证,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践环节动手、动脑,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创新能力。

毕业设计从选题开始抓起,选题来源于教师的科研课题或工程实际,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严格把握好实践环节的考核。本系在近两年所有的专业实践环节考核中都涵盖有答辩部分的考核,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自信和表达能力,又能很客观地反映实际的情况。

参考文献

[1]肖勇全,李岱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J].高等建筑教育,2002, (2).

[2]刘春蕾,赵三元,海.智能建筑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