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主题实践活动方案精品(七篇)

时间:2022-03-14 21:07: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主题实践活动方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主题实践活动方案

篇(1)

一、总体目标

按照省委、市委系列决策部署和市委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崛起浙中为目的,紧抓我市全面建设现代化国际五金名城的历史机遇和新区“三大工程”主线,通过全面审视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着力剖析党员干部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推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

二、活动安排

活动分组织准备、整改促进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

1、动员部署、制定方案阶段(2012年3月):部署任务,明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和活动要求。

2、认真落实、全面整改阶段(2012年3月—10月):开展调查研究、组织学习讨论、查找思想差距、破解发展难题、抓好问题整改。

3、总结评议、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11月—12月):总结经验做法、开展民主评议、健全长效机制、宣传表彰先进典型。

三、工作任务

重点组织开展以下九项活动:

1、开展破陈规、转作风,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大讨论活动。重点讨论如何抓好作风效能建设、如何打造优良的服务环境、如何攻坚克难解决一批实际问题;围绕“道德”建设和“文化兴市”战略,加快文化与经济的融合。通过大讨论,把全区上下的干劲调动起来、力量凝聚起来、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2、开展兴实业、解难题,增强产业发展实力活动。组成工作组,对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走访调研,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坚守实业、做大做强;认真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现状,尽力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克服困难、走出困境。

3、开展优环境、富乡村,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质量活动。按照城乡均衡发展的要求,不断优化农业发展方式,加大农村公共服务、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推进体制改革创新;领导干部要把所有行政村都走一遍,联村干部要把联系村的所有住户走访一遍,帮助解决百姓实际困难;推进“绿色家园、富丽村庄”建设;提升农房改造水平;坚决遏制农村土地“两违”势头;坚决扭转计生工作尤其是性别比整治被动局面。

4、开展纯党性、敢担当,创先争优示范活动。在班子成员中开展以强责任强服务强效能为主要内容的“三强”活动;抓好“进村入企”大走访、现场推进重点工作落实、深化“双服务”专项行动,推动“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完善干部“办事档案”制度,将“办事档案”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5、开展抓项目、谋发展,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活动。建立健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协调机制,实行班子成员联系重点建设项目、与相关村签订工作责任书、领导小组季度分析例会等三项制度,确保加快建设、保证质量、按时完工。

6、开展明价值、铸诚信,“道德”建设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组织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学雷锋、扬美德、树新风”等系列活动,大力倡导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道德素质;最大程度地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和道德评议,确保道德建设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

7、开展解纠纷、促和谐,爱民亲民接访活动。进一步强化接访工作理念,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坚持和完善村级干部民情接访制度,扎实开展“两排查一促进”专项活动,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8、开展强基础、保平安,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整治活动。积极参与贯穿全年的打防“两抢”犯罪集中大会战,采取集中整治、重点整治、交叉整治的方法,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对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和治安乱点地区开展清查和整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9、开展快办事、优服务,效能革命活动。按照“办事环节最少、办事时间最短”要求,提升行政审批效能;进一步完善学习、创新、监督、引导、奖惩长效机制,促进作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化、机制化;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的专项督查、跟踪检查、定期通报制度;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违反“四项禁令”等行为实施严厉的效能问责;执行严格的上下班、值班守夜和请销假制度。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科学发展、崛起浙中”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管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下设办活动公室(由纪工委负责),明确责任分工,落实整改措施,扎扎实实开展好各项活动。

2、班子带头,率先垂范。班子成员一定要立说立行、率先垂范,凡是要求下级做到的,上级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做到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主要领导首先要做到。

篇(2)

根据中央和省文明办工作安排,市文明办决定在清明节期间开展“大爱xx·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广大市民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尊重中华传统,弘扬优秀文化,继承先贤品格,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感,引导广大市民用实际行动为推动文明城市建设、打造“英雄城市 大爱xx”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祭奠先烈活动。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志愿者慰问帮扶复退军人和烈士家属,就近就便到革命战争纪念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烈士陵园、烈士墓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献花、宣誓、学生入团、入队仪式和成人仪式等群众性纪念活动,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引导人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汇聚精神力量。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组织广大网民和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未成年人频道”、xx文明网,依托网络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进行网上献花、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表达对先烈、先贤、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三)开展文明祭扫活动。开展“文明祭扫,平安清明”活动,引导群众不要在路口、小区、草坪、广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倡导人们用种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推广手机短信、网上扫墓和家庭追思会等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四)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利用各类文化阵地,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当代意义,宣传节庆习俗,引导群众了解清明文化,感悟精神内涵,起到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作用;组织中小学生开展清明诗文经典诵读、诗词歌会、红歌传唱活动,通过个人朗诵、集体诵读、书画展示等多种形式,引导人们在学经典、唱红歌过程中感受清明,接受教育,激发爱党爱国热情。组织开展植树绿化、沐春踏青、风筝比赛等活动,走近自然、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活动要求

(一)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好时机。各县(市)区文明办、市直各单位要把主题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摆上重要日程,结合各地实际,精心组织实施。

(二)要突出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多设计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节日活动项目,积极创新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力争使干部群众在活动中有所感悟,得到思想净化和精神洗礼。

篇(3)

一、确立合适的活动主题

确立活动主题是实践活动最关键的第一步,它将直接影响到活动的开展。这个过程教师要考虑很多因素,必须正确处理好学生的兴趣和教师指导指导之间的关系。主题从何而来?可以是教师集体讨论的,也可以是学生议论的;可以是师生聊天聊出来的,也可以是地方教育局规定的……不管主题从何而来,最后进入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主题一定是学生和教师双方协商的结果,这是确立活动主题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原则。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主题,也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设计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相关的不安全因素越来越多:网络安全,校园内外的语言伤害,课间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等。由此可以展开主题活动《安全教育》也很有实际意义。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社会热点,确定研究主题。比如开展“保护家乡水资源”“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等主题实践活动。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善于捕捉社会热点问题,更要能够很好地结合学校开展的活动来指导学生确定主题。比如我校每年都会举行童话节活动,学生对这个活动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在童话节期间开展“学生最喜爱的童话故事调查”“童话节服装设计创意大赛”等活动,这就使得我们活动的开展更具有实效性。

二、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有了一个主题,该如何开展活动呢?我初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个课时,心里很茫然,没有底。在课前,我在网上找了大量的资料来学习,精心准备了一节选题课。当时选题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讨论得特别热烈,一个个都特别有主见,这是我在上其他学科课程时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我由此见识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魅力,信心满满地等着下一次课的到来。然而,当我在第二次上课询问学生活动进展时,同学们都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没有一人回答我。我沉不住气再次询问,有几个学生无辜地回答:老师你没有安排、老师我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我顿时觉得自己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选题课结束后,我并没有给学生过多的指导,更有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而是一股脑全部交给学生,这的确会让学生无从下手。课后我又查阅资料,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经过反思之后我决定调整实施方案,落实活动成效。所以,一个有序而完整的活动的前提是应该先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

方案的制定,既有老师亲自制定的,也有师生共同制定的。我认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共同制定更为可取。这不但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够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同时能够保证实践活动的质量。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可行的活动方案,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

教师在指导活动方案的制定时,应该注意一些原则:第一要确保制定出的活动方案能够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我们必须考虑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制定“垃圾分类”这个活动方案时,我原先设想带学生参观垃圾分类基地,但是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我一个人带不过来,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在与学生协商后,我就把实地参观学习改为观看视频学习。第二在制定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时,要把活动时间、空间、活动内容和形式一一细化,这样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才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而不会迷失方向。在刚开始制定活动方案时,我只与学生讨论了活动内容,结果是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了,有的小组比较拖拉,导致班级活动十分混乱而不可调控,大大减弱了整个活动的有效性。所以,制定出一个具体的活动方案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实施好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的实施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落实活动方案,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多样性的学习、实践活动。比如调查、考察、访问、参观、测量、制作、社会宣传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简单枯燥,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锻炼、培养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在开展活动之前,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培训,教授方法与技能。比如:如何进行采访?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如何写一个规范的调查报告。这些方法与技能是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的,只有经过教师的精心指导,学生才能很好地运用,从而大大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如果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会走很多弯路,活动的成效也会降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复杂的,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变化,此时还需要教师对方案灵活调整。比如我在三年级举行“说说中国的节日来历”活动时,有两位同学对于端午节的来历的资料有了偏差。一个同学认为端午的来历是为了压邪,所以要挂菖蒲艾叶,小孩穿老虎衣。另一位同学则认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所以要赛龙舟吃粽子。两位同学各抒己见,都认为自己查到的才是最标准的答案。就这么争论不下的时候,我适时建议全班以端午节的来历为目标,进行研究活动。就这样,一个新的活动主题就生成了。

篇(4)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B-0069-01

新课程理念提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笔者所执教的学校及其周边拥有优质的科普教育资源,2012年,学校还建设了科普教育实验基地。笔者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收效显著。在此,笔者以组织“开展培育木瓜苗”主题实践活动为例,谈谈如何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一、从兴趣入手,利用周边资源

我校地处市郊,靠近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广西林科院这两所科研院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周边的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苗木,每年的春秋季节是苗木上市的旺季,居民们忙碌的身影给上下学的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学校不远,有两位阿姨每年都培育木瓜苗。

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我们这一带地域性的特色吗?由于受到父母的影响,学生们多多少少对种植苗木有一定的了解,而且木瓜苗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苗木之一。因此,我判断开展种植木瓜的综合实践活动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不出所料,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很高,他们不但认真学习木瓜种植技术,还主动思考诸如“种植木瓜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益处”等问题。由此可见,只有学生面对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其探究活动才能具备持久性,才能促使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师生共同协商,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活动主题之后,接下来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方案的制定,这是能否顺利开展活动的关键。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经过师生共同协商,我们设计了以下方案: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第一组为收集资料组,该组人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如可以到学校附近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与科研人员进行访谈,也可实地考察、网上收集信息等。第二组为财力组,该组人员负责提供种子、保护膜,以及负责后勤工作等。第三组为技术组,该组人员必须掌握培育木瓜苗的技术及防治病虫害的知识。第四组为观察组,该组人员负责观察木瓜苗的生长的过程。第五组为研究组,该组人员负责对培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问题。

通过师生进行协商制定研究方案,学生们明确了自己在活动中充当的角色,这样做,除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外,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落实方案,付诸行动

2012年10月,我带领学生在学校的科普教育实验基地进行翻地、松土、烧草木灰和装营养袋等工作,学生们个个干劲十足。2012年11月,进行点种到营养袋、浇水、盖保护膜等工作,学生们亲历亲为,虽然很脏很累,但学生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增长了课外知识,促使其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说观察组的成员们,他们观察得非常认真细致,他们发现在点种大约15天后,如果不开气通风,保持保护膜内的温度为20~30度的话,苗木往上生长过快,会导致根部脆弱倒根而死。学生们的这个发现让作为老师的我感到很惊讶。

四、充分思考,探索发现

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与发现。教师的任务不是给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的探索和发现提供机会和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进行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兴趣。学生们为了获取问题的答案,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和操作,他们在此过程中会努力地寻找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开展培育木瓜苗”主题实践活动中,我非常注意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和探讨的时间。比如,有学生提出问题:“木瓜苗长到一定时期后出现烂根怎么办?”我没有直接回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而是将问题交给研究组来解决。研究组的成员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意向育木瓜苗的阿姨以及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木瓜基地的技术人员求助。最终,学生们找出了木瓜苗烂根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木瓜苗因受到病原菌的感染导致烂根,解决的办法是用药物甲基托叶津兑水对木瓜苗进行喷洒,这种药不能多用,一般用一两次即可(间隔一般为30天一次),用完药后要对木瓜苗进行施肥,不然会影响其生长。

篇(5)

一、活动主题

汇聚青春力量,共建和谐永和

二、活动宗旨:

继承“五四”优良传统,大力弘扬“五四”精神,紧紧抓住91周年的有利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共青团活动、支持共青团工作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团组织的四项职能,推动团的工作的科学发展,为促进永和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三、活动内容

1、弘扬五四学习行”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在各机关、乡镇、学校团委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调研活动,紧密联系团员青年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精心组织学习培训,确定调研课题进行调研,组织开展解放思想讨论,把广大青年的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到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凝聚到推动科学发展上来。

2、“五四环保行”

开展“创建特色山城,青春染绿家园”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当地青年以建设青年林、青年绿色工程为载体,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积极开展庭院绿化创建活动,组织青年对本单位的庭院进行绿化美化,学校可组织学生植绿护绿、清扫街道、捡拾垃圾等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文明习惯,并可通过开展“城乡清洁、从我做起”演讲赛、“我爱我家、大家种花”实践活动等提高市民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3、“五四 科普行”

4.“五四 文化行”

五月的花海,青春的时代,结合实际开展青年喜闻乐见、丰富多采的文化活动,唱响主旋律,激发广大青年创造文化、繁荣文化的热情,如歌曲、舞蹈、征文、绘画、剪纸、手工创作等比赛,丰富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以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倡导新风、传播文明。

5、“五四健身行”

以强身健体、活跃放松为目的,以交流感情、凝聚思想为宗旨,在各机关、乡镇举办篮球、乒乓球联谊赛、趣味运动赛等,并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通过比赛的开展,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友谊,活跃工作氛围,开创政通人和的新局面。

6、“五四关爱行”

以关爱弱势群体为抓手,结合各自实际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农村,走近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比如帮助他们打扫卫生、为他们读书读报、和他们交流谈心,一方面送去共青团组织的温暖,另一方面倾听老人们讲述他们过去的故事,用身边的事例和今昔鲜明的对比,让青年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他们发挥聪明才智,为构建和谐永和作贡献。

三、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纪念“五四”运动是共青团全年工作的重点,各级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把纪念活动作为检验自身工作水平和锻炼自身工作能力的机会,作为4至5月份全部工作的内容,精心组织,精细安排、推出精品。乡镇团委要切实发动起基层组织,积极争取党政支持,广泛吸收各方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抓出一至两项特色活动作为亮点,团县委将把此次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定县、市级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的重要依据。

2.创新形式拓宽思路

要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特色,确保活动隆重热烈、生动活泼、富有实效。把纪念活动与本部门、本乡镇的当前工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五四”精神,使纪念活动成为推动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与各新闻媒体加强联系,加大对纪念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横幅、标语等方式,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烘托活动气氛,使更多的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为活动开展营造氛围。

各团组织要结合自身情况拟定具体活动方案,于4月8日前上报团县委,按照各自的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及时总结,并将活动情况的文字、图片、影像资料及时报送团县委办公室和团县委邮箱

篇(6)

各直属团委:

今年是91周年,开展纪念91周年系列活动,对于组织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继承的光荣传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大临沂、新临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抓住91周年的有利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各项纪念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共青团活动、支持共青团工作的浓厚氛围,不断强化团组织的四项职能,推动团的工作的科学发展。现将团市委纪念91周年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汇聚青春力量,共建和谐临沂

二、活动内容

1、开展“高举团旗跟党走建功成才促崛起”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活动。把4月3日作为全市统一行动日,在全市学校系统举行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通过缅怀革命先烈,强化成人教育,激发中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引导广大中学生志存高远,勤奋学习,奋力拼搏,努力争做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开展“青春励志,创业临沂”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营造创业氛围,弘扬创业精神,帮助更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梦想,将四月份作为“青年创业”集中宣传月,在相关新闻媒体开办“青年就业创业专栏”,举办创业项目推介会,发放创业信息资料,选择1—2所大中专院校开展“青年企业家进校园”、“创业导师进校园”活动。

3、开展“创建园林城市,青春染绿家园”主题实践活动。围绕我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开展“保护母亲河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创建园林城市,青春染绿家园”系列活动,动员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广大青少年,特别是青年文明号集体、青年志愿者以建设青少年绿化基地为载体,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的热潮,营造浓厚的创城氛围。积极做好“保护母亲河·青春染绿沂蒙山”先进单位评选工作。

4、开展“志愿奉献、青春建功”系列活动。围绕国家级园林城市创建,联合市建设局开展绿化美化活动;继续开展“爱心接力”——志愿者走进福利院、长途汽车站等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志愿者在市民中的影响;在市内部分大中专院校建立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分会,招募志愿者服务十一运会。

5、开展“关爱务工青年,建设精神家园”主题活动。联合鲁南商报,发出为务工青年捐建“务工青年爱心图书室”倡议书,动员全市各级团组织及图书专业运营单位为务工青年捐献3万册以上的学习、生活类书籍。4月中旬举行“市务工青年爱心图书室”揭牌仪式,并发挥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的资源优势,为务工青年开办一场励志报告会。

6、开展“心系寒门学子、点燃希望之火”助学活动。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将于4月初开展“心系寒门学子、点燃希望之火”助学活动,在桃源超市等地设立“爱心结对子”联络站,搭建爱心人士和百名贫困学生的沟通平台,引导社会各界弘扬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营造爱心助学的浓厚氛围。

7、青年社团系列纪念活动。为纪念91周年,繁荣我市文化事业,各青年社团将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市青年美术家协会联合开展全市青年书画大赛。市青年作家协会、市青年书法家协会联合《诗刊》杂志社举办“书法写新诗”活动。羲之青年画院与台湾中华书道学会开展书画学术交流活动,举办羲之青年画院成立五周年书画邀请展。

8、开展“榜样青春”评选表彰活动。在五四前表彰一批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支部(总支)、团建先进乡镇(街道)、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优秀典型。评选表彰第十二届市十大杰出青年、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第二届优秀青年志愿者。

9、召开纪念91周年老团干座谈会。于五四前召开老团干座谈会,汇报全市团的工作,积极争取老团干们的支持,为共青团工作出谋划策,不断优化团的工作环境。

三、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纪念活动要在团市委的统一领导下,各部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照活动方案组织实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二)创新形式,促进工作。要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活动特色,确保活动隆重热烈、生动活泼、富有实效。要把纪念活动落实到推动工作上,通过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创新工作内容,拓宽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使纪念活动成为推动全市共青团工作的强大动力。

(三)加大宣传、确保成效。要积极宣传纪念活动和各行业优秀青年典

团市委纪念91周年活动方案第2页

型,以系列化的宣传方式,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活动期间团市委将编印《临沂共青团》五四专刊,同时联合有关新闻媒体编发纪念91周年专刊。

篇(7)

2012年,我校提出了“以年段为主体,教师走班为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教学实施改革。我们设想,以“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形式实施主题活动,把课程选择权与学习主动权交给教师和学生,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发展空间,通过实践、体验、探究获取更多的“直接经验”,获取“建构知识的能力”,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多元化、个性化。

一、实施理念:立足“个性绽放”和“协同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它最终指向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实施方法和内容的选择上,也特别强调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某种程度而言,“立足个性绽放”应是课程实施的题中之义。相比较其他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更显生成性的特征,它强调课程由师生双方在其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而非根据预定目标预先设计,这一方面为课程的实施预留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教师作为学校重要的课程资源,平时多被局限于所属的某一个学科或所任教的某几个班级中,无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打破了现有的单一格局,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接受多样化的课程内容,有助于学生潜在能力和素质的开发,符合多样化、个性化教育主流;另一方面,也正是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相长的原则,实现师生的协同成长。从这个意义上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走班”更可以成为学校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上述考量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将基于“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理念确定为下述三条原则。

1.有利于学生收获多方面的成长

年段内不同的“走班教师”,能带给学生更多新鲜而又生动的生活问题,更容易让学生体验成功,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通过感受风格各异的教师与课堂,可以锻炼学生的主动适应能力,并促进学生的交往技巧、表达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承担“走班”任务的教师,一方面要不断精深自身的研究领域,拓展专业特长,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从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择教学内容。同时,教师持续执教同一主题活动的过程,能刺激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改进,有利于教师课程理念的转变、课程开发能力的提升和教学实践智慧的积累。

3.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丰富学校课程

我校是一个在校生人数超过3000人、班级总数突破66个的“超大规模学校”。学生多、班级多,新课程推进所带给教师的压力自然也大。“教师走班”的形式,让每位“走班教师”一学期只需深入研究与指导2~3个主题活动,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有利于教师对这些主题进行精心打磨,如若学校稍加引领,就能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校本课程资源的精品。

二、 课程设计:体现 “赋权师生”和“架构创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定教”的理念逐步深入,对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通过适当赋权教师,可以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省意识,拓展教师专业提升的空间;而学生是教学的直接观察者、教学效果的最终检验者,赋权学生,让学生参与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从而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愿景。

我们以“让师生个性绽放,共同成长”为总体目标,在课程管理、课时设定和评价激励等方面大胆创新,确保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学生投入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在课程管理上创新

学期初,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纲要”,年段主任负责制订“年级实施计划”,再由走班教师制订“主题活动方案”。学校的实施纲要,只对活动的基本理念、教学评价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年段活动管理提出要求,而课程实施权力下放,让各年段及走班教师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设计活动方案。走班教师更是尊重学生的选择,方案的制订最大限度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教师只作适当、有效的引导,并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去决定活动主题的选定与活动方式的选择。

2.在课时安排上创新

我们采取“70+30+X”课时制。“70分钟”大课时,是每周五下午全校性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活动内容。“30分钟”是在每周三午间体验活动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研究,班主任参与指导、评价。“X分钟”是每学期第九周左右,由年段组织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一次集中交流或展示,可以是作品展示、成果报告、社会与家长评议等;在学期结束前一周,进行一次全校性实践成果大展示,并邀请家长参与。

3.在课程评价上创新

我们采取“笑脸争章”的过程激励性评价。学校设立了“合作”“参与”“实践”“创新”等八类奖章。走班教师在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活动开展情况及时给予“笑脸”奖励;学生某一类的“笑脸”满一定数量,就可申请该项目的奖章;八枚奖章中获得五枚及以上的,便有参选“活力少年”的资格,并为父母争取到参加学校大型实践活动的入场券。

三、内容安排:兼顾“学科拓展”与“自主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的很多内容源于学科课程,而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内容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方式来教学,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的深化。走班教师以本年段的学科教师为主,部分是体艺专职教师,教师们通过整合教材资源及自身专业特长,并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等诸多因素,形成“主题活动”,把学科实践活动提升为学科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某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如,《小学母语启蒙的实践与研究》是特级教师葛银铨校长一直在探究与实践的特色课程,他将《对联》《字谜》等作为学科创新实践活动,以“走班”的形式为六年级各班实施教学,学生在领略名师教学风采和祖国传统文化魅力之后,课余纷纷收集对联、字谜,开展猜字谜、对对子比赛。省教坛新秀邱爱国老师主要研究“生活数学”;董超群老师是校园内的短式网球高手;“黑带教头”董冬梅老师是跆拳道省级优秀教练……由他们选定活动主题(项目),为某一年段的学生“走教”,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训练,深受学生欢迎。

学科教师的多样化、个性化专题教学,一方面使教师的学科研究领域、学科专长得到了充分发挥,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多种潜能的挖掘。譬如,科学教师章老师在三年级“走班”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了主题为《我眼中的秋叶》的实践活动。活动前期,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观察体验,感受各种各样秋叶的美丽;在70分钟大课堂中,教师组织活动交流,观看树叶的图片,并进行实物展示等,让学生了解落叶和不落叶的树木的种类;走出课堂后,学生纷纷进入大自然,主动地去了解秋天丰收的农作物、水果,有些班级学生还开展市场调查,统计秋天收获的果蔬。一些学生在自主研究中发现,如今由于人工栽培技术,本来不在秋季收获的果蔬也能在秋季成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热情。

正如科学教师姜老师在“安装遥控赛车”实践活动的反思录中写的: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能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和自主意识的机会,孩子们就会凭着自身的能力,独立自主走向生活,今后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

四、指导策略:践行“整体推进”与“差异实现”

“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我们坚持“整体推进”与“差异实现”的教学原则。所谓“整体推进”,即教师在同一年段组织实施和开展活动,活动的目的、要求、基本流程是同步的。所谓“差异实现”,即同一年级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活动,因各个班学生的差异,教师需要根据活动班的自身情况,设计“弹性”活动,以实现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发展。

如探究“清明节”主题实践活动,走班教师周老师引导各个班级学生自主选择“清明”系列实践活动中的几项活动参加。在四A班中,孩子们对“清明节”的来历与习俗比较感兴趣,了解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就成了该班的活动主题;在四B班中,几位小组长对人们在清明节干些什么事以及有关清明节的诗歌、文学感兴趣,就和同学一起将“我在节日里”及“诵读有关清明诗文”作为活动主题;在四C班中,孩子们则对有关清明的食品感兴趣,于是“了解清明食品”“包艾饺”被确定为该班实践活动的主题。

周老师围绕“清明节”这一主题,预先确定了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内容,因三个班级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不同,因此就引导学生自主确定不同的活动内容,体现了“整体推进”和“差异实现”的效果。

五、推进方式:注重“时空融合”和“多方协作”

在“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走班教师”挖掘自身特长,在确保主题活动生动活泼的同时,开阔思路,追求实效,将主题活动延伸到社团活动、少先队活动以及家校协作等环节之中,体现推进方式多样化。

1.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体现实践活动的灵活性

主题明确、组织形式完善的学生社团活动本身就是一门课程,而学校中某一专项技能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同时也是学校某些社团的指导教师,他们在某一年段“走教”后,吸引了一大批孩子对某项技能的学习兴趣,可谓是“走而召之”,孩子们都想在课外活动、社团活动时间再次深入学习和锻炼。鉴于此,学校通过开设多样化的“活力”社团来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成效。因此,只要孩子们需要,教师愿意,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又将成为孩子们开展实践活动的大基地!

正如音乐教师潘莉丽老师所讲,现如今,戏社的成员已有18名之多,每位孩子在戏社里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唱腔和特色。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对戏曲的那份热爱感染了孩子,在我的“丫丫”戏社中,孩子们不论是欣赏还是学习都很专注。午间休息、课外活动时间,只要我开着门,总有几个戏社的孩子来串门、打招呼、练声、唱戏……

2.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体现实践活动的系统性

少先队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少先队创造性、自主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如果中队辅导员能有意识地把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放到少先队活动中来,不仅能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也给中队活动注入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以少先队活动为营,衔接“走班教师”指导的主题实践活动,使活动更完整、更有序、更具系统性。

如“家乡一日游”主题活动,走班教师沈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引导学生查找家乡的旅游资源,同伴之间分享了各景点的特色,还制作了景点一日游的路线图,以及参观景点的注意事项等。而五年级班主任陆老师、赵老师,在班级中分别提出将在三周后开展“我爱家乡”和“赞我家乡风光”的少先队活动。孩子们随即想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到的研究方法,有的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和家长的带领下,体验、经历了一次一日游;有的小组用真实的照片记录了家乡的一个个美丽景点;有的小组把家乡的古老传说描绘成了一本栩栩如生的连环画;有的小组用生动传神的诗歌来赞美家乡;有的小组用一份导游路线、解说词把家乡的风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走班教师”指导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与少先队活动结合,避免了“一走了之”的弊端,也满足了中高年级学生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需要。

3.与“家校联系”相结合――体现实践活动的体验性

家庭是哺育孩子的基地,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很多时候,因为安全的孝虑,我们不敢把学生带出校园,丧失了很多引领孩子参加实践的机会。我们不少走班教师通过寻求与家长的配合,想方设法把主题实践活动迁移到家庭中,让家长带领孩子们开展体验、参观等活动。这样在家长的配合下,既让学生完成实践体验任务,同时也密切了家校联系。当然,为掌握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使主题实践有效落实,教师需要在活动前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指导要求,活动后及时发送体验活动的短讯,从而激发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能真正达成学生在学校“得到一种更丰富的个人文化和个人效能之收获”,我们将继续深化“年段主体,教师走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践,收集并积累各年级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及教师教学方案,并按照不同季节不同学段有序列、有梯度地整理、开发与完善,促使主题实践活动更丰富、更系统、更有借鉴意义。同时,将扎实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工作,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促进师生个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