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5 17:50:4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校课堂管理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 要: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 我国高校教育只有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级人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文章针对我国高校的教育现状,提出了应从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系、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怎样保障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出有创造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工作,也给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论及管理手段的改革
管理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21世纪的管理水平、理念、模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根据高校的教育管理特点,分析教学管理应采取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理论多元化
1. 校本管理论。“校本”就是学校本位,学校相对教育部门而言,回归学校本位,是管理学校的主体,具有独立性、开放性等,校本管理理论设计到了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行政体制和办学机制等问题。
2. 以人为本管理论。学校管理的主客体都是人,对即是管理主体又是管理客体的人进行管理,实现发展人、培养人的目标。
3.权变领导论。综合以上管理理论,可以现代管理理念是通过对人管理调动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使人活的更有价值更有尊严。
(二)教育管理手段现代化
现在社会互联网络已经非常普及,融入我们到生活和生产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互联网中的学校,在虚拟的、现实的世界与作为人主体的人的世界互相融合交织,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校园存在形式,教育管理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学校管理在互联网时代要追求“实质管理”。学校管理要关注教师所想、所感、需求,引导和排除他们心中障碍,确保他们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二、管理制度的改革
与传统教学管理制度相比现代教学管理制度更突出“人文性”特征,功能是:公正、激励、创新、发展、最终目的是“发展人”。
(一)高校管理要体现高校现展要求。 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教学秩序管理等各个方面都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二)高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公正性,在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努力调动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
三、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
未来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创新性人才必定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教育创新势在必行。而课程体系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已刻不容缓。
(一)找出现存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现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有:课程内容相对陈旧、过分分割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弱等。
(二)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得以提高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养成自学能力。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关注学生自学能力。要给学生预留充分思考时间,这也是创新人才必备的一个条件。不仅在时间上留给学生自学时间,此外还应在物质上给予保障,例如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等。 3.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知识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要注重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培养。4.课程教学改革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5.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所以,高校课程改革具体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人文社会课程、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现代信息课程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分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之后,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有效,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开发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对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
传统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其不利方面。在教学中应使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智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改革不利方面,保存正确合理成分,以此为基础,研究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不断更新变化的,是伴随着时展、教学内容的更新而发展的,要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教学方法,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坚持启发式教学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必须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深入研究学生学习方法和过程,摸清学生学习特点,不断改进、研究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要避免灌输式,采取指导启发式。启发式不是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指导思想。教学中不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要富有启发性。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对象确定,在教学中还可以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教学效果。
(三)要讲求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着拖延教学时间、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来实现教学任务的情况。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教师在提前备课、认真研究教材、明确课堂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教学要求要切实把握。
总之,在当今的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中,如果我们把上面的各种改革方法及措施付诸实践,相信我国能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提高我国的整体国民素质,对于我国的快速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在世界各国中的竞争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结构调整;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50-03
应用回归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通过建立统计模型可以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构状态以及模型预测。因此,应用回归分析在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经济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目前国内高校统计专业使用的回归分析教材大致分两类:一类面向数学系纯数理类统计专业,这类教材结构严谨,注重阐述回归分析的理论和数学公式的推导。一类面向经济类统计专业,其内容系统实用,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分析和讨论。我们专业是地方工科院校偏数理类统计专业,由于生源质量与重点院校存在差距,所以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属于后一类,是由何晓群、刘文卿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该教材的重点是结合SPSS软件讲述回归分析中的各种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并正确解释分析结果,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定理给出了推导和证明。为此,根据本课程特点,结合我校统计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对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
一、理论课教学——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加大课堂信息量
首先,调整课程结构,完善教学体系。现有教材主要面向经济类统计专业,仅对一些基本的公式和性质给出了推导和证明,而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只给出结论,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比如一元回归分析中回归常数的方差的证明,多元回归分析中标准化回归系数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系数之间的关系式的证明等等,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既是对问题和结论的认知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数学修养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正常教学时数内,增加这些公式的推理论证,一方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将前后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衔接,从而扩展学生的背景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这些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在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教学中给出一些重要公式的推导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其次,开发多媒体课件,加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大量数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不能在黑板上具体操作,只能“纸上谈兵”:讲解基本理论,针对课本上已有的运行结果和界面大致说明情况,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我们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同时链接功能强大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课堂上处理大量的数据,将操作结果与教材上的对应案例进行对比,这个过程加强了学生对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另外,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涉及很多高等代数知识和矩阵理论,有大量的数学公式的推导,在实际教学中,有选择地对一些经典的或者重要的证明过程加以详述,其他内容如自相关问题及其处理、多重共线性的诊断等可以借助多媒体在课堂上演示,从而加大课堂信息量。
二、案例教学——结合SPSS软件,使案例分析直观易懂
一个案例往往涉及大量数据,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条件所限,处理数据不能在黑板上进行,使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很大影响。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教学,同时链接SPSS软件,采用窗口操作,过程循序渐进,结构清晰,讲解详尽,直观易懂,与学生产生互动,使他们尽快掌握软件的使用,同时提高了对统计方法的运用能力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课题组教师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多媒体课件、统计软件、实际案例、科研项目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目前,我们对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科研课题进行了立项,共五项,根据教学内容、科研论文,我们编写了《实用回归分析案例分析库》,将学生引领到学科前沿,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学生参与教师的教学、科研活动,切实感受到回归方法的重要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使应用回归分析教学呈现出知识性、可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熏陶的同时,加强了思维能力训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探索出一条“教学—科研—应用能力”三位一体的案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自2005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4项、国家二等奖19项、省级一等奖32项等。该成绩居同类院校前列。
三、课辅资料的配备——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领域
课程组选用的教材内容系统、实用,注重对统计思想的分析和讨论,而对一些重要的公式只给出结论,没有推理论证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严谨略显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配备了周纪芗编著的《回归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这本教材理论叙述比较充分,在教学过程中,参考这本教材,完善了一些公式的推理论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SPSS软件的使用,我们配备了谢龙汉、尚涛编著的参考书《SPSS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1)和杨维忠、张甜著的《SPSS统计分析与行业应用案例详解》(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作为参考书目。在实验课教学中,采用SAS软件操作或编程,为此,配备了董大钧主编的《SAS统计分析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4)和李东风编著的《统计软件教程-SAS系统与S语言》(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11)。
四、实验课教学——SAS软件操作或编程,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早期的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的授课都是在大课堂上,学生只能被动地看着老师的操作,所以记忆不深刻。近几年进行教学改革,实验课教师设计了《实验指导手册》,从课后习题或《实用回归分析案例分析库》选择案例,利用SAS操作或编程,并布置适量习题课后练习,上交《实验报告》。我们借助基础科学学院计算机中心这个平台,将实验课移至计算中心,并认真设计实验课环节:
1.实验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设计及实验大纲建设等方面,始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各种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对软件运行结果给出正确的解释。
2.实验课的教学内容。实验课教学内容的设计,一方面依靠本课程教师队伍的科研优势,结合教师的研究特长,进行案例教学,将学生引领到该学科的前沿,保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的软件应用能力,并能够解决社会、经济和管理中的实际问题。SPSS软件是目前国内外一致公认的处理大量数据文件应用最广泛的软件,对学生未来就业有很大帮助。
3.实验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和互动式教学方式。如:通过SPSS软件分析大型调查数据,在此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或相应的经济与管理论文(回归分析、经济模型的建立等)。
在这里,实验课的案例设计是关键问题。课程组根据SPSS统计分析软件功能,以案例教学串联起整个课程体系。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常用的软件功能、代表性强、与实际问题联系紧密的案例。结合回归分析理论,以案例为引子,通过SPSS软件对应用案例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进一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数据分析方法,同时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索精神。
五、案例分析——教学效果的检验
在课程全部结束后,教师根据同行或课程组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选择一些完整的经济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然后,给学生布置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论文的形式呈现,检验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软件的应用情况。
实验课上案例的选择,始终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我们选择的案例中,有国内知名学者发表的、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论文,有课程组教师结合科研课题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课程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比赛,获得国家级奖项的论文。
六、应用回归分析网站的设计
应用回归分析课程目前是我校精品课,为了便于学生自我学习,我们建立了精品课网站,网站内容分九个板块:
1.本站首页:包括学校首页,本站首页。
2.课程简介:包括课程简介、课程组成员简介。
3.教师队伍:课程组成员构成,整体结构,近三年的教学情况,青年教师培养,教学改革与研究情况。
4.课程介绍:包括历史沿革、理论课与实验课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特色与自我评价、课程建设及运行制度、未来建设规划及主要措施、学校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文件、实施情况等。
5.网络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参考文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手册、习题及解答、实验课教学案例、教学录像等。
6.教学科研成果:包括教研项目、教研论文、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公开出版的教材、教学成果奖、与教学有关的集体奖、个人荣誉称号和奖励、获奖证书等。
7.教学效果:包括校外专家评价、校内专家评价、学生评价、学校教务处提供的近三年学生评教和校内教学督导组评价结果、学生获奖、学生考研情况等。
8.各种证书原件展示。
9.案例分析库及师生互动:包括案例、师生互动、学生论文。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能将这些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以后工作中的能力,能够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管理中遇到的困难。社会的飞速发展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高,如何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已成为高校普遍重视的问题。目前,国内高校管理类专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存在的主要缺陷有:不重视实践环节,长期以来,实践教学从属理论教学,实践环节偏少,存在“走过场”现象;不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形式单一;考核学生成绩及教师教学的方法陈旧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培养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应从实践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标准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上加大力度。
一、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要素
1.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课堂上,可以合理、有效加入商务模拟软件教学环节。商务模拟软件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学习,学生可以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通过开“公司”、“应聘职位”,和同学、老师“做生意”,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物流管理、生产设计等,体验商务实践活动。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必须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难题,或查阅资料或咨询“高手”或与同行合作。另外,可以有选择地引入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信息和活动。比如在报栏张贴工商管理界的著名报刊文章,开展相关的读书活动,组织企业家到学校举办讲座,鼓励学生们开办自己的管理论坛,举行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和辩论比赛、挑战杯、创业大赛、ERP沙盘模拟大赛。积极鼓励创新实践,并对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给予“创新学分”的奖励。同时要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将实践创新意识融入校园文化中。如重庆交通大学每年举办的“模拟面试”大赛,邀请著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做评委,设置奖励,吸引学生参加,在不知不觉中这种实践参与的意识已在学生心中。
2.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严谨的结论、科学的体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除了常用的案例教学、课程实验和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形式以外,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实战演练等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些开放性实践活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知名企业参观学习,或者将学生分为不同的项目小组,带着事先设计好的实习需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实地岗位训练,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合作,成立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为学生们提供实习机会。再如四川农业大学的“老板山亚热带灌草试验基地”、“技园区牧草资源圃试验基地”等校内实习基地,与“成都市区(城区)草坪实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完善,这完全改变了“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的情况。
3.组建特色的教师队伍。大多数高校教师毕业即上任,他们有着“高学历+高智慧+高水平+深理论”,但是一般实战管理经验缺乏,重理论,制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最大“瓶颈”是“纸上谈兵”、“空对空”的教授形式。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出国、跨省,到企事业单位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增长实践知识,提高教师对专业前沿知识的把握。或是聘请企业界有丰富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知识的工商管理类专家担当名誉教授,不定时到学校授课,充分借用其实践特长。4.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考核还是“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模式,并且大多数高校课堂的平时成绩仅仅是体现在课上回答几个问题、做个PPT讲讲小案例之类,一个学期回答下几个问题,做次PPT,一学期就“解放”了,这导致学生普遍出现“平时不努力,考前抱佛脚”、“高分低能”的现象。考试制度不进行改革,以上改革也难以推进。因此,不应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业优劣的主要标准,而应该把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都纳入评价体系中来,有必要提高平时成绩所占比例,积极鼓励倡导创新考试。例如,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展示、问题调研、撰写课程论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和竞赛结果等情况依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对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分,或加入小组制竞争进行“优胜劣汰”,有奖有罚,如胜方可制定题目负方再战等。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教师考核应更注重是否有创新、实践的方面,而不是偏重“讲课好”。
二、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关注学生情绪。相比理工科学生的沉稳,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缺乏探索、吃苦的耐心。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各类活动及实习的开展可能会使他们片面地认为实践重于理论,从而轻视或忽略理论的学习。这就需要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理论课程的质量,同时还要倡导“理论+实践创新”,对他们积极引导和鼓励,安抚可能出现的浮躁情绪。
2.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节要充分挖掘、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创新能力培养是面向全校学生,因此要公平公正,偏袒个别学生,很容易挫伤其他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为了使每名同学都有创新的热情、机会和动力,所以在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环节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指导他们的创新想法,使他们能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实践并勇于创新。
3.在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同时,不能忽视道德品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是立足社会的根本。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进入社会,踏入职场势必要常常面对各类人和事,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基础,能为毕业生们拓宽职业道路。另外,扎实的专业技能才是职场长久生存的基本保障,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因此,学校在提倡实践创新时也不能忽略专业技能的培养。总之,构建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融会贯通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明确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营造开放的校园氛围,使教育教学及实践创新的活动或实习始终围绕目标进行。同时,还应注意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忽略的问题;其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设备、教学管理等方面也要与之相匹配。最后才能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以市场为导向”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作者:魏光兴 邹荣荣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钟莉.基于校企协同创新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高职教育研究,2015,(2):25-28.
[2],张峰,袁仲慧.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工商管理专业组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61-65.
[3]黄小荣,陈峰,赵洪明.工商管理专业面向ERP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3(1):81-84.
关键词 人才分类;转型高校;课程改革;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33-04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背景下,教育规模逐渐扩大,高等教育逐步迈进高质量、增效益的发展阶段。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要经历理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转型[1]。其中,最核心的环节就是课程体系的转型。地方转型高校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着力进行课程改革。不同产业、层次和岗位需要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有的偏重基础理论知识,有的偏重实践技能,应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客观性,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对人才实施分类培养。
一、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内涵及意义
(一)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内涵
根据学历层次、专业领域、教育背景等标准的不同,人才可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学术性人才倾向于将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成科学原理,而应用型人才则致力于将科学原理应用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产实践中并为社会谋取福利。从这一点可知,社会上多数的人才均为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也分为不同层次和类型,按照其在生产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复杂程度和创新程度,可以分为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依据其所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将科学原理转化为设计方案,技术型人才负责产品的开发、经营决策,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主要凭借自身娴熟的操作技能完成产品的制作。由于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在人才培养上也各具特色。
(二)应用型人才分类培养的意义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与市场经济不相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既对学术型人才产生需求,还需要更多具有专长的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人才实施分类培养,有利于加快专业转型,适时建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式,也只有将人才培养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相融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学以致用的应用型人才。
2.基于学生就业的客观需要
随着教育迈进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型高校的人才评价体系也呈现多元化,市场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应用型人才实施分类培养,直接与市场和行业相对接,将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这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必然选择。
3.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分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对本行业的工作岗位、发展方向的了解,进一步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路线,这将有利于促进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从而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分类培养的方式将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自主选定专业方向、自主选课,这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将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
4.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从整体看,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是特定学科的“专业主义”和狭隘“职业主义”的混合物[2]。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关乎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问题,只有科学定位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有效利用教育资源,避免无序竞争,从而提升教育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分类培养,将有助于转型高校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已有优势,对学生因材施教,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转型高校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在广义上指培养计划或课程体系,由此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两方面是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方法改革,而这两方面都需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根本出发点。转型高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整体性与导向性原则。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一个系统,由各类知识、能力与实践联系、配合而成,通过不同的知识、能力与实践的有机整合,组成一套课程设置模式。转型高校的学科结构应遵循整体性原则,要结合学校的整体实际进行规划。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改革,招考模式逐渐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生源也相应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因此有必要对不同背景的学生分类培养,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源构建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是实践性与应用性原则。转型高校的课程设置应围绕技术应用和技术实践,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因此,分类培养需要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协调好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之间的关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品格修养、职业道德、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
三是时代性与适应性原则。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理论的更新和方法的变革,这在客观上为转型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提供了最新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中的前沿技术,同时也对转型高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转型高校要适时开发新课程,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区域发展特色灵活设置课程,使其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三、转型高校课程建设的现实局限性
转型高校的重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由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同,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也不相同。随着转型的纵深推进,以下现局限性逐渐突显出来。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执行力的差距
当前,转型高校在课程设计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未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理论课中,在实践课中同样存在,这将严重制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执行层面,由于受到实验实践环境经费的限制,只能使用相对落后的设备,这将难以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最终培养出的学生尽管理论基础扎实,但综合能力和素质明显欠缺。
(二)课程体系之间存在冲突
课程体系的作用是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课程内容,二是各课程间在内容上的配合与衔接[3]。目前,转型高校的课程体系过于强调理论课的学习,重理论轻实践,在课时安排上严重多于实践学时,通识课在不同专业之间无明显差别。这种课程体系设计导致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中,缩减了实践时间和实践机会,学生解决相关问题与实际操作的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三)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前转型高校的课堂教学方法多以讲授为主,较少采用案例或讨论等其他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缺少交流和互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低,以至于学生认为课程所授内容与现实太远,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考核方式与应用结合不够
目前转型高校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多以闭卷、开卷考试或提交论文、报告等形式作为核定成绩的依据。这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考核的方式难以真实反应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一方面,缺乏全面、客观考核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方法;另一方面,也忽略了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五)教学团队实践经验不足
转型高校的教学团队中缺乏“双师型”教师,很多教师都没有企业工作经验,同时也缺乏操作工程实践课题的经验,这就导致了教学团队中实践经验和实践技术能力普遍不高,难以承担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的重任。
四、转型高校课程建设的改革策略
(一)转变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职业方向培养
课程目标是对课程的定位,分类人才培养模式把人才培养分为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若干类型,既要对每种类型人才目标定位和未来职业规划加以策划,又要对每种类型在课程知识点、人才素质和能力上加以设计。总之,在分类培养模式下,以培养技能型的专才为课程目标,与通才的课程目标不同的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能力和应用能力。一定范围的知识领域的掌握是必要的,但更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凭借这些知识去挖掘其内在所蕴含的因素,从而体现课程整合的本意[4]。这就要加强对课程的研究,对课程本身有足够、充分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对转型高校课程基本问题的研究,对课程结构的探究和课程编制的研究。特别是加强符合分类定位的课程设置研究,通过细化培养目标,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而对于转型高校来说,课程目标的定位首先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这样才能保证转型高校未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了解社会需求,并将需求带入到课程的整体设计中,突出应用性的教学目的。
(二)调整课程内容,增加实践课程比重
课程的实质结构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5]。因此,课程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选择适合的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协调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与支撑[6]。对课程结构的调整,一方面,要对不同类型培养方式下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调整,包括调整通识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各自所占比重。以培养方式为依据调整好各自的课程结构,能够突出不同类型课程的特征,从而为课程内容的调整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对授课内容和课程的设计理念进行调整。以各类课程设定的目标为前提,注重对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由知识输出向能力输出转变,并将能力培养目标体现在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课程教学改革产生直接影响,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再好的教学内容也难以达到教学目的。首先教学方法要体现实践性,以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可以尝试运用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向学生呈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中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对知识的传授转向对能力的培养,在特定的情境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方法的改进要不断探索和不断更新,应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在动手中学习,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师生互动还能增进师生感情,改变以往师生的不平等关系。如运用网络教学方法能够打破常规教学的固定时空限制,通过优化课堂组织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规定的学习内容。
(四)重构课程考核标准,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核
改革分类培养的课程教学模式,对于考核体系的改革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关乎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教学过程能否达到教学目标和预期效果,都需要通过对课程的考核来实现。在分类培养模式下考核方式也要进行分类,由此,在设计考核环节时要注意区分不同的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制定不同侧重的考核指标。此外,还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多阶段考核。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备课也难以做到必要充分,课程取得的收益难以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注重过程考核,如对学生出勤的考核、布置课堂作业和考察课堂表现等。
(五)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首先,转型高校要培养“双师型”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应多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的研究,多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参加企业的培训,逐渐丰富行业工作经验。其次,聘任企业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到高校授课,还可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最后,要强化教师培训,鼓励新任教师进修,组织教学竞赛,评选示范课程,并制定奖励机制。教师培训要超越学科知识的范畴,不能局限于课程改革本身,应立足于课程培训激发教师的课程意识,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成为促进转型高校课程建设实质性变革的动力。
总之,转型高校分类培养目标下的课程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但分类培养目标是转型高校面临新时期挑战的生存与发展之道。通过厘清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重构课程考核标准,优化师资队伍,建立与分类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转型高校发展的必经历程,也是其提高竞争实力的有力助推器。
参 考 文 献
[1]余国江.课程模块化: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99-102.
[2]侯定P.作为一种信仰的本科教育[J].复旦教育论坛,2008(5):23-27.
[3]胡弼成.大学课程体系现代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4):83-85.
论文关键词:工程制图,三维,建模,教学
从众多的文献中可以看出,对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很多人提出多种观点和改革方案[2-6,8]。笔者在多年的《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AutoCAD制作三维实体模型辅助多媒体教学,有许多经验与体会。文章探讨了在《工程制图》的各个知识点如何利用AutoCAD三维建模功能制作三维模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与借鉴。
1 三维实体建模在《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1 在投影基础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对于三维模型辅助教学,许多人都是在立体及以后的章节中采用,而在点线面的基础投影里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论述[7, 9]。而对于点线面的投影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位置,许多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线与线、线与面相交以后的投影,需要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所以学生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般不很扎实,这将影响以后的学习。通过反复摸索,结合教学特点,笔者首先建立3个坐标轴X、Y、Z,再根据这3个轴的关系建立3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作为投影面,这样就建立了三维投影坐标系,如图1(a)所示。以这个坐标系为基础,在其间插入直线和平面,可以制作直线投影、平面投影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和图2。通过动态观察和视图选择,学生可以清楚它们的投影特点和相互关系。经课堂教学证明,这些三维立体模型对学生的空间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理解。
1.2 在基本立体及表面交线的作用
零件都是由若干基本几何体组成,因此基本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及投影规律是复杂零件图形绘制的基础。学生从点、线、面过渡到基本立体,还是存在一些困难,特别是曲面立体的投影。如果这部分掌握不牢固,对后面的组合体及复杂形体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大部分学校是采用实物模型来增强学生的理解,但实物模型数量毕竟有限,而且实物模型全部拿到课堂上也是非常麻烦。而采用AutoCAD三维模型功能可以灵活方便地绘制所有几何体,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增强学习兴趣,如图3(a)所示。
截交线和相贯线这部分是《工程制图》教学过程中的典型难点,立体被截切或相贯以后会变得非常复杂,学生一般要反复观看、不断摸索,才能掌握它们的特点,才能得出正确的平面投影。如果看不到立体形状,学生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平面投影更是无从下手,非常容易出错。一般情况下,学校会给出一定的实体模型供学生观察,但是《工程制图》教材会经常更新和变化,实体模型很难适应所有教材。采用AutoCAD可以绘制多样化的立体截切体和相贯体,项目管理论文如图3(b,c,d)所示。这些三维模型给学生一种很直观的感觉,而且学生可以像实体模型一样翻转,可以观看不同视图的投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起到了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1.3 在组合体视图中的作用
组合体的投影较简单几何体复杂很多,其绘制过程也具有一定难度。采用AutoCAD可以出绘制出典型零件的组合体,而且可以演示组合体的组合关系,如图4(a)所示。一些通过切割得到的组合体也可以绘制出来,如图4(b)所示。如果《工程制图》理论课的学习和CAD软件的学习同时进行,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三维图,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和掌握。
1.4 在机件常用表示方法中的作用
当零件具有特别复杂的形体,而且内部具有较多孔洞等结构时,一般要采用剖切的方法。合理的剖切能够完整地表达零件的内外部形状结构。AutoCAD具有专门的剖切工具,能够对各种形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剖切,例如全剖、阶梯剖等,如图4(c、 d)所示。
2 结语
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三维模型,弥补了实物模型不全的缺陷,而且绘制模型简单方便,可以根据不同教材内容修改三维模型,方便灵活,省去购买实体模型的资金和时间;另一方面,使用软件绘制的三维模型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和兴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积极性会有很大提高。AutoCAD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绘图软件,工科学生一般都要学习这种软件,而且AutoCAD的三维绘图功能简单易学,所以学生边学习软件边自己绘制三维图,既提高了软件的知识又提高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胜强.现代工程制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爱华.工程制图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莺.浅谈《工程制图》教学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高校理科研究,2007(16):373.
[4] 李富平,王建华,杨文通.培养空间想象力的教学模式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7(97):4-5.
[5] 谢义斌.机械制图课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4):121-123.
[6] 陈洁清.AutoCAD对《机械制图》课程改进作用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7:48-49.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现状及问题;相应对策
在信息化呈爆炸式发展的今天,海量、高速、便捷的信息传递途径把人们深深地嵌入到互联网之中。电子阅览室是伴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出现在图书馆领域中的新生事物,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拓了更广阔的图书馆服务领域,更新了以往的服务理念,革新了传统的服务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它是图书馆数字化的基础和雏形。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因其服务对象、服务任务、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等的特殊性,其服务宗旨、服务方向和服务手段、应该与社会上的网吧及家庭上网有所不同。只有在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设上把握准确定位,明确职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探索一套对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进行有效管理的办法是十分必要的。
1.我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1 周密部署,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
深圳市下发建设公共电子阅览室文件后,盐田区文化局组织有关部门迅速开展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以及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了解全区读者的实际需求,明确了建设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在此基础上上,盐田区文化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区图书馆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工作的通知》确定了着手筹建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已于2002年建成投入使用。
1.2 加强管理,实现免费开放与免费培训
盐田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自2004年建成,完全向读者免费。开放时间为周二至周日上午九点至晚上六点,中间从十二点至下午二点闭馆二小时;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照常开放,中间不闭馆休息。2009年上半年,区图书馆对电子阅览室进行改造,所有电脑硬件配置得到改善。改造后的电子阅览室集电子阅览、读者培训两大功能于一体,开放机位数100余台。按照文化部关于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与服务的最新要求,引领绿色上网,还对电子阅览室的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增加了新购的专题资料,中外文数据库总数达到50多个,增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国家中心推送的多媒体资源。为体现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和普遍性,电子阅览室将实行完全免费服务方式。读者凭借书证进入电子阅览室,刷卡后一人一机,对号入座,每次限定上网一小时,到时间,再次刷卡进入。与此同时,电子阅览室还专设了48个机位用于公益培训,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中老年人、少儿、下岗职工和待业青年等不同群体的读者进行培训。目前本室配备多媒体电脑89台,通过光纤接入 Internet,为读者提供馆藏数据库检索浏览服务、1700多套音像资料欣赏服务、网络信息检索和浏览阅读服务等。
2.我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阅览室在表现形式上更加强调图书资料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存储和利用,是大量电子信息进入图书馆的一个有效窗口。但是目前我馆的电子阅览室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如下:
2.1 馆员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馆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低学历者多,非图书馆专业毕业生多;图书馆学专业毕业生少,懂得信息技术者更少。由于技术力量所限,无法及时将科研资料、论文成果等数字化,不能满足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需要,不能更好地为读者信息化服好务。
2.2 电子资源利用率低
我们在电子阅览室,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电脑前坐满了读者,门外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候上网,场面颇为壮观,但仔细观察其上网的内容,就会发现几乎全都是QQ聊天、观看娱乐节目、或看电视、电影(大多是韩剧、穿越剧等)更为甚者竟还有人浏览黄色内容的,玩电子游戏的大有人在。真正来学习、检索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读者却寥寥无几。
2.3 室内环境相对较差
目前的大致情况是:我馆的电子阅览室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的入群:一种是地地道道的三无人员,没地方住、没地方吃、没地方去,整天都泡在图书馆,长期的有7、8个人,他们在图书馆一晃5、6年了,每天一开门,就是他们几个老面孔。一种是白天休息,晚上上班的人,就在电子阅览室玩游戏,挨过白天,等待晚上的到来。另外一种就是利用图书馆电脑搜索信息,联系业务。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人长期不洗澡,全身恶臭,加上双休日、节假日来馆上网的人猛增,势必造成室内人员拥挤、空气污浊、环境恶劣。
2.4 设备的开通率不高
影响电子阅览室电脑开通率不高的原因是:首先,资金投入不够,电脑配置较差,大部分是政府机关淘汰、更新捐赠的。其次,读者使用不当造成电脑的损耗,电脑经常处于维修状态;电脑使用太过频繁,导致鼠标、键盘等出现问题;电脑病毒的侵入。再次,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是最重要、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2.5 信息检索能力较差
目前,我馆读者群的信息素养差,提高专业学习和增强生存技能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技能训练,对情报信息反应迟钝,更没有主动搜索信息的意识和深层次挖掘信息的能力。因此,面对互联网上浩如烟海的信息,读者对此茫然失措,望而却步的现象比比皆是,与“知识化、信息化”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
2.6 误把免费当成网吧
电脑上原来装有阻止读者玩网络游戏的软件,一打开游戏,软件就会自动把游戏关闭。但读者从网上找来解码器破解了这种软件,有的还删除了电脑里的共享读书工程等学习资源。电子阅览室本应是学习的乐园,但走进来却看到读者们沉迷在格斗、枪战游戏中,把电子阅览室当成了免费网吧。
3.加强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针对我馆电子阅览室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上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地保证电子阅览室正常有序运转,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制度、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技术措施、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读者上网使用规则等,使读者与工作人员都能够按章程操作和管理。
3.2 营造幽雅温馨环境
良好的环境氛围是电子阅览室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电子阅览室如何为读者提供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在设计上要保证宽敞的空间和空气流通,室内卫生要做好,读者个人也要讲究卫生;要在环境上体现人性化原则,要将人文精神贯穿于阅览室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电子阅览室应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读者的阅读习惯、读者的舒适度,为读者提供适当的空间大小、适宜的环境色调、高雅的装饰与绿色布置等。通过这些给读者宁静而又亲切、典雅而又宽松的感受,让读者拥有一个舒适幽雅、赏心悦目的阅读环境。
3.3 电脑设备时常维护
电子阅览室的电脑及设备要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修,对出现的故障和处理的方法要做专门的记录,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提供借鉴。为了保证电子阅览室的正常运行,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维护是做好电子阅览室管理和服务的前提。
3.4 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广大读者是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对象,在明确“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前提下,加强对读者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检索能力。开展信息检索技术培训,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都体现在图书馆的教育职能。电子阅览室可成为对读者进行电子资源教育的课堂和实习基地,是培养读者信息检索技术的场所。
3.5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电子阅览室管理工作的重点,互联网充斥着各种新奇的观点、想法,漫游网上的读者能够方便地接触到过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生活,对于读者有着极大的诱惑。且读者的好奇心和使用计算机的水平长参差不齐,有意或无意的非法操作频频发生,计算机系统崩溃,网络瘫痪的事令人防不胜防。因此,电子阅览室建立后,一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警惕网络中一些不良信息对读者的负面影响,还要警惕一些人对网络的攻击,对散发的电脑病毒采取预防措施等。
3.6 制订网络法律法规。
目录,我国有关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总体上有待补充完善,部分法律法规条文模糊,不少内容属于原则性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具体针对网络管理问题的法规法律效力有限,内容涵盖面小,难以从整体上给出较为全面的控约手段。我国的互联网法律和互联网行政法规中,除对经济处罚有较为详细、明确的规定外,设有明确规定刑事责任的内容,遇到严重互联网犯罪行为,基本上是依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这给预防、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带来不少法律上的障碍,在处罚的考量上,往往以罚款为主,以刑事处罚为辅。
3.7 努力提高管理素质
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队伍是管理好电子阅览室的决定因素。馆员除具备一定的图书馆专业知识外,必须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技能。这是做好电子阅览室工作的前提条件。馆员要做好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就必须熟悉各种电子出版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网络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必须重视如下一些素质的培养:一是富有创新意识;二是具有网上信息搜索能力和信息分析能力;三是具有向读者提供信息和培训读者的能力;四是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五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特别是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这就必须强化内部管理,制定培养计划,支持馆员参加各类专业学习,从而使电子阅览室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赵培云.中国数字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应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01(6).
[2]李安平,试论高校电子阅览室的读者服务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2001(5).
[3]杨爱荣.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读者服务及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4).
[4]汤纳新.对中小型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图书馆情报世界,2005(7).
[5]王大光.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与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1).